非语言交际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1 08:54:27

非语言交际论文

非语言交际论文篇1

【论文摘要】 跨文化商务沟通中,非语言交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涵盖了体态语、商务礼仪,以及时空安排等多方面内容,体现了跨文化商务沟通中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发挥着独特的社会语用功能,但不同文化下的非语言交际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为商务活动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论文关键词】 非语言行为跨文化商务沟通 交际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对语言交际非常重视,而对非语言交际行为的了解却很少,但根据有关学者研究发现,非语言交际占整个交际过程的70%。心理学家赫拉别思也提出过这样的一个公式:信息传播总效果=7%的语言+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和动作。这也就是说“我们用发音器官说话,但我们用整个身体交谈。”而不同文化下的非语言交际形式与内涵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交流的成败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商务交流扩大,跨文化下的商务活动越来越多,非语言交际差异所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本文化中的善意的表示,在对方文化中却可能是敌意的表示,由此可能导致整个商务谈判交往的失败。由于非语言行为总是在无意中表达出来,当存在语言障碍时,人们更倾向于求助于非语言表达,因此,在商务活动中了解对方的非语言交际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非语言交流大致包括体态语(body language)和商务礼仪(business manner),体态又包括表情(expression)、姿态(posture)、手势(gesture)、接触(contact)等。 一、不同文化的商务礼仪中非语言交际表达的内涵不尽相同 商务礼仪涉及到如何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赠送或接受礼物等,是商务活动中重要的一环,虽然通常有一些国际惯例需要遵从,但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仍有很大的区别。 赠送礼物是商务礼仪的必要环节。中国虽有“礼轻情意重”一说,但实际操作中却讲究以礼物的厚重来表示重视对方;但在欧美国家,礼物过重反而会引起误解,会被认为送礼者有所求。被作为礼物赠送的物品在另一种文化下却可能成为忌讳的东西,如中国的手绘、刺绣、真丝手帕是许多国际友人喜爱的工艺品,但在地中海沿岸,手帕代表“诀别”,是商务交往中非常忌讳的东西。 拜访或约会也是常见的商务活动,但在时间上不同文化有不同选择。中国人常喜欢选择周末、节假日进行拜访,因为在中国节假日是亲朋好友欢聚的最佳时间。但欧美人却不喜欢在这一时间接待朋友或接受邀清。他们认为节假日是个人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如果被邀赴约,尤其是公务约会,则认为对方有意妨碍他人。 讨论或汇报工作时,东方上司通常坐着,下属站着;而在西方文化中则相反,上级通常站着,因为他们感觉站着更能控制局面。站立似乎是西方人社会交往的一种习惯,他们通常站着开会,站着接待,聚会时站着交谈,年轻人也从来不会因没有为老年人让座受到责备。美国男人坐着时喜欢把一条腿放在另一条腿上,脚尖朝着旁边的人,而这种翘着二郎腿的习惯却是中国人难以接受的,这种姿势被认为是对客人的极大不礼貌。 礼貌是商务交往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但在表达礼貌的方式上,不同文化下的民族有其各自的特点,相同的表示在不同文化下会产生不同的含义,因此作为商务人员必须了解,以免造成活动的失败。 在大多数国家,人们用握手的形式表示问候或欢迎,而日本人是以鞠躬来表示。鞠躬也是全人类都共有的礼貌姿态,但这种共有的礼貌姿态在中西方民族之间是有着“度”的差异。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中国人的欠身或者略为弯腰的动作用得较多,日本人表现得更突出;而西方人的欠身动作则少得多。在有些文化中是以不同形式的拥抱或接吻来表示礼貌和欢迎,而阿拉伯、犹太、拉丁美洲和南欧一些民族则以相互抚摸或闻对方气味来表示问候。 微笑是表示礼貌的另一种方式,美国人会在公共场合随意地对陌生人微笑,而许多俄罗斯人却认为这是不寻常的甚至是可疑的行为,认为美国人的微笑不合时宜。不过美国人却觉得俄罗斯人笑的太少,行事冷漠。美国人谈话时希望看到对方的反应,他们认为,礼貌的听者应该向说者表达出兴奋,难过,吃惊等表情;而中国人讲究喜怒不形于色。美国人用抬眼眉,点头,微笑或同说话者保持良好的目光接触来表达对说话者的关注,虽然在某些国家文化中认为直接的目光接触是不礼貌或是暗含威胁的行为。如果你和一个美国人谈话却不直接看着他的眼睛,他可能会质疑你的动机或猜测你不喜欢他,而中国人为了表示礼貌、尊敬或 服从,总是避免直视对方,因此英语国家的人比中国人目光交流的时间长而且频繁。 此外,在敬酒茶时,英语国家只敬一次,而且用一只手递给对方,而中国人用双手递东西,并且要三番两次地劝敬。 二、不同文化中体态语含义不同 1.体距语行为的差异。体距语行为指交际中人与人之间所处的角度及空间的位置,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一种无形力量,是人际关系密切程度的一个尺。美国学者霍尔(EdwardHall,1969)研究了人们对空间的需求,他认为人的交际距离可分为四种类型,并指出其场合特征和人际关系的亲疏程度,这四种类型分别为:第一类是亲密距离(intimate distance)为45cm,交际者之间关系非常亲近;第二类为个人距离(personal distance),指熟人、朋友、同事之间的一般熟悉关系,身体距离45厘米~80厘米;第三类是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e),即一般社交场合陌生人之间的关系,体距为1.30厘米~3厘米;第四类是公共距离(public distance),如演讲厅等一些正式的社交场合,体距为3米至目力可及,听力可及的距离。 由此可知,在商务交往中我们对欧美人的交往距离为第三种。但与拉美或阿拉伯交往距离要近的多,在他们的文化中,人们在交往距离很近并且经常互相接触。如果这些国家的人在谈话中离美国人太近,美国人就会感到不适,并且后退,而他们却会紧跟,因此等谈话结束时,他们的所站的位置距谈话开始时的位置已经很远了。 在中国,同性别的青年互相搂抱是友好的表示,异性之间的接触则较谨慎和含蓄,而在英语文化国家刚好相反,异性之间的接触比较自由,而同性之间的勾肩搭背则要遭人白眼,被认为是有同性恋嫌疑。实际上,英美人总是与人保持适当的私人领域,这与中国人的行为截然不同,中国人不但不随身携带私人空间,对拥挤也习为常。 2.手势语言的差异。手势是各种语言中运用最为频繁的一种非言语交际形式,但不同文化下,相同的手势可能含有完全不同的意义。 在表示祝愿时,中国人常是两手合掌放在胸前,英美人士则是食指与中指交叉右胸前表示“祝你成功”或“但愿如此”(在中国这种手势表示“十”)。表示吃饱时,俄罗斯人用手掌齐颈部的姿势(而在中国却表示杀头),法国人是把手掌抬到嘴唇上边快到鼻子的地方,加拿大人则用右手掌举至额头的动作。 英美人把中指放在食指上而,表示希望事情能办成功,具体说法是Let’ s keep our fingers crossed;把两手摊开,耸耸肩表不“我不知道”或“没有办法”;欧洲人用拇指朝下的手势表不反对或不接受某事物;在英国人,手掌向内两指头形成‘V’型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但是邱占尔在一次演讲中,改用手掌向外,形成V型来表示“胜利”,引起了一阵轰动并得到了听众的认可。 OK的手势被广泛使用各种场合表示“好”或“是”。但如果和日本商人谈判结束之后,向对方作OK手势后,日本商人的态度可能会改变。虽然在许多文化中OK表示“很高兴我们谈成了这笔交易”,而日本人却理解为“他在向我们提出要钱的暗示”,因为在日本,OK手势就像硬币形状一样,表示“钱”的意思。法国人理解OK手势为“零”或“不值钱”。在德国和巴西等国这一手势是非常粗鲁的甚至是侮辱性的。 把双手举过头鼓掌的手势,在美国通常表示战胜对手后的骄傲,而在俄罗斯这却是友谊的象征。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时,为表示友谊做出上述手势,这使许多美国人感到不舒服。布什总统访问澳大利亚,一切圆满,可是,他向澳大利亚的欢送者告别时竖起了大拇指,这引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对美国人来说,这是友好、赞誉的表示,而澳大利亚人却认为是猥琐的动作。中国人和日本人在遇到困惑或为难时,常常手挠头,并深吸一口气同时发出“嘶”的响声,而美国人则没有这一动作,他们对中国人和日本人做上述动作常常不解其意。 总之,跨文化商务交流中不仅要求语言得体,也要求非语言行为的得体,才能达到谈判的目的。成功的交流是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言语行为是商务活动能顺利进行保障,了解商务对象国家的思维方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及其与我们思维习惯的差异是交流成功的关键步骤,做到“入国问禁,入乡随俗,入门问讳。”

非语言交际论文篇2

论文摘要:非语言交际与文化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除了要懂得语音、语法、词汇等基础语言知识外,还必须掌握文字字面以外的蕴含了许多文化因素的非语言交际手段。从而就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等几方面的文化差异及其引起的交际障碍来阐述文化在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意义。

一、非语言交际的定义与种类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的结合,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学者对于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samovar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有关非语言交际的定义有很多。根据samovar的观点,非语言交际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收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以是人为生成,也可由环境造就”。非语言交际涉及文化、民俗、社会学、人类学等许多领域,运用范围广泛,其语义也很复杂。非语言行为只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表达明确含义,孤立地理解某一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常常是难以奏效的。

    关于非语言交际的涵盖范围,其分类方法有很多。胡文仲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将非语言行为大致分为四大类: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体态语包括基本姿势、基本礼节动作以及人体部分动作所提供的交际信息;副语言包括沉默、话轮转接和各种非语义声音;客体语包括皮肤的修饰、身体气味的掩饰、衣着和化妆等所提供的交际信息;而环境语则包括空间信息、时间信息等。前两类可称为非语言行为,而后两类则指非语言手段。

二、非语言交际与文化

    文化与非语言交际是密不可分的。许多非语言行为都是文化习得的结果,人们的非语言交际的形成和效果往往都是由一定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文化和绝大多数非语言交际行为都是代代相传和后天习得的,都是长期历史和文化积淀而形成的某一社会共同的习惯。在非语言交际中,有关文化的表达方式异常丰富,以至于文化学习的障碍主要来自于非语言方面的因素而不是语言方面的因素。birdwistell认为,没有一种表现行为是适用于所有文化的;所有的行为都是文化的产物,而不是生理上的遗传或天生的。因此,通过非语言方式表达的一些情感都是某些文化所特有的。samovar认为,通过了解某一文化的非语言表现的基本模式,我们可以探寻人们的举止态度;通过非语言行为模式可以了解一种文化的价值体系;通过对非语言行为的研究可以排除狭隘的文化优越感。非语言行为的差异比语言行为差异所引起的文化冲突更为严重,因为非语言行为一般是情感或情绪的表露。由此可见,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和错误破译信息是显而易见的。

    1.体态语中的文化差异

    体态语指的是传递交际信息的表情与动作,它是用以同外界交流感情的全身或部分身体的反射性或非反射性动作。它包括身体语言、手势语、态势语和体语等。体态语和有声语言一样,它也是文化的载体。在体触行为方面,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得尤为突出。不少美国学者将英美文化列为非体触文化。在西方国家,人们对近体交际的亲密距离非常敏感,人们不才惯相互拥挤,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在捍卫属于自己的领地。尤其是同性之间如拉手、勾肩搭背等行为都被视为禁忌。而在东方的传统文化中,近距离体触并不属于异常现象,人们甚至认为这是一种亲密、温暖的表现,如父母与子女之间,同性朋友之间的体触都被认为是非常正常、完全可以接受的非语言交际行为。

   2.副语言中的文化差异

    副语言又称伴随语言,它一般指伴随话语而发出的无固定语义的声音。副语言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最显著的方面之一是对沉默的不同态度。hall曾把“沉默”作为他划分“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一条重要标准。在他看来,东亚文化如中国、日本、朝鲜等属于高语境文化。在这些文化中,信息往往是通过手势、对空间的利用甚至沉默来传递的,因此对信息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语言行为以外的语境。在中英交往中,英语国家的人对中国人经常采取的沉默态度很不习惯。西方有的学者将东方人的“沉默”视为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信心,甚至认为东方人的沉默态度是对交际对方的蔑视或侮辱。而中国人却很重视交谈中沉默的作用,认为停顿和沉默具有丰富的含义。恰到如处的停顿能产生惊人的效果,甚至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

    3.客体语中的文化差异

    客体语言指人工用品,包括化妆品、修饰物、服装、衣饰、家具等。这些物品具备双重功能:实用性与交际性。以交际角度来看,这些用品都可以传递非语言信息,都可以展示使用者的文化特性和个人特征。东西方文化对嗅觉信息的感受也不一样。中国人适应人身体的自然气味,中国人很少习惯使用香水;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对这种人体的自然气味是很难接受的。因而无论男女都注重对身体气味的掩饰,都习惯每天使用香水。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注意正确对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身体气味,即身体气味的文化差异,不能从本民族的喜好出发去厌恶、反感外族文化的生活习惯。

    4.环境语中的文化差异

    环境语也是非语言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从非语言交际的角度来看,环境指的是文化本身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环境。环境语包括时间、空间、颜色、信号等。这些环境因素都可提供交际信息,所以环境语也能展示文化特性。

    hall在其《无声的语言》中对不同文化对于空间、领地、近体距离等的不同认识作了详尽研究。他认为,人的空间观念是后天习得的,因此人们的领地要求和空间关系在每种文化中都有其特定的规则与程序。文化不同,人们对空间的需求和与空间有关的交际规则也不同。在中国,人们比较能够容忍拥挤;而在英美国家,一旦公共场合出现拥挤,人们会马上尽量回避,因为他无法适应过近的近体距离与体触。西方人的领地观念明显强于东方人,如果他们认为自己无形的领域被侵犯,就会马上采取各种反应进行维护。领地观念最突出的心理反应是对待隐私的不同态度。英美文化中的人十分重视保护自己的隐私,这也是他们与中国人交往时感受到的最大的文化冲突之一。东西方文化对待时间的观念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讲,西方人具有更强的时间观念性,他们非常注重守时,并十分珍惜时间。

非语言交际论文篇3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 中日对比 体态语 客体语 环境语

非言语的Nonverbal一词,是指在交际过程中,为更好地达到交际目的而伴随言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的不属于有声语言和文字语言范畴的方法和手段。 又被称为“不是语言的语言”。非语言交际指不需要使用言语就能发出和接收信息的行为,这种行为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不像语言只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非言语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这一概念属于社会心理学,指人在传达讯息时,会使用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或音调等语言、文字以外的媒介来辅助说明。非语言交际就是交流的双方利用身体的特征或者自然环境给交流对方传递特定的意思,表示言语之外的情感。在交流中言语表达终有不足,所以我们会额外在意对方的非言语表达,这有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情绪、态度、个人特质等,甚至是内心真正的意图。

对于非语言的分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类方式。例如美国的玛娇丽・F・瓦格斯把非语言分为9类,分别是人体(身体特征、皮肤、体形等)、动作(手势、姿势等)、眼睛(视线、眼神等)、副语言(声音的高低强弱等特点)、沉默、体触行为(接吻、拥抱、握手等)、对人空间、时间、色彩等。显然,玛娇丽・F・瓦格斯的这种分类归纳并不能完全涵盖非语言的范围。纳普(M・knapp)将非语言分为7类,分别是人体的传递行为(例如表情、视线、手势、体势等)、身体特征(体形、肤色、毛发等)、 触摸行为(握手、拥抱等)、副语言(如声音的特征、咳嗽、哭声、发话间隔等)、空间因素(如体距)、个人物品因素(如服饰,化妆,随身物品等)、环境因素(如家具、灯光、温度等)等。美国的K.W.back将非言语交际分为两大类,分别是静态无声的非言语交际、动态无声的非言语交际以及有声的非言语交际等。毕继万将其分为4大类,将姿势、身势、面部和手部动作、体触行为等归类为体态语;将沉默、话轮转接、非言语声音等归类为副语言;将化妆、衣着、肤色、个人用品的交际作用等归类为客体语;将空间,时间、距离、灯光、颜色、标志等归类为环境语。

非言语交际的方式有很多,人们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衣着服饰、声音暗示等都能表达一定的意思,都是非言语交际的有效手段。例如人们高兴时会眉飞色舞,忧伤时会愁眉苦脸、悲痛时会嚎啕大哭等等,这些情绪都是通过非言语手段表达出来的。又例如我们在说话时往往同时会借助身体动作来表情达意,有时这种动作会起到强化言语信息的作用,有时则起到弱化言语信息的效果。例如你送给小孩礼物时,他若真的不想要,就会说不要,同时也会伴有摇头、扭身、眼神漠视等行为;而若他很想要却碍于大人的说教,虽然嘴上说不要,但是眼睛会一直盯着看,并使劲扳着手,这就是弱化了他的言语内容。所以非言语交际在交际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可以使言语信息更加鲜明突出,也可以弱化或补充言语信息的内容,还可以代替言语手段来表达信息。西方学者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对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做了研究,伯德惠斯特尔认为:文化背景相同的两个人在交谈时,言语手段传达的信息仅占35%,非言语手段传达的信息占65%。梅拉比安也认为,两人在交谈时,非言语占93%,语言本身仅占7%。由此可见,在交际中,仅靠语言文字来传递信息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也往往需要非语言手段来增强语言效果,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些非语言手段,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与他人交流,减少交流障碍,促进交流顺利进行。

非言语交际一词来源于英语中的“nonverbal communication”,对非言语交际的正式研究普遍认为始于达尔文,他在《人类和动物的表情》(1872年)一书中,对人类与动物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各种心理活动进行了系统详细的研究。此后,逐渐出现了大量研究非言语交际的作品。例如伯德惠斯特尔的《身动学入门》(Introduction to Kinesics)、霍尔的《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戴斯蒙・莫里斯的《人类行为观察》(Man Watching)、洛蕾塔・A.马兰德罗和拉里・巴克的《非言语交流》(Nonverbal Communication)和朱利叶斯・法斯特的《人体语言》(Body Language)等。而关于跨文化非言语交际的研究,可谓始于美国的莱克・布罗斯纳安著的《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言语交际对比》,它第一次直接对中英国家的非言语交际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对比研究。

在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方面,代表作为李庆祥主编的《中日非语言交际研究》(2008),它是研究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前沿丛书,其中收录了25篇论文,内容分为概论篇、分论篇、音声语篇和教学篇等。关于中日非言语交际对比方面,概论篇中有卢涛的《日本非语言交际研究概述》、毋育新的《中日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比较研究》和吴宏的《日本人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与日本文化――兼谈中日非语言交际行为之差异》等论文;分论篇中主要关于手势、表情、副语言等方面的论文,其中关于中日对比的有倪秀梅和姜峰的《中日手势文化比较――以手指动作为主》;教学篇中有赵春利的《对非言语行为的调查研究》和樊军的《日本文化中的非言语交际与日语跨文化教学》等论文,主要是关于日语语言教育中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另外,有王秀文著的《日本语言 文化与交际》(2007),主要论述了中日文化差异与体态语的表达方式、副语言及交际功能等。铁军编的《中日色彩的文化解读》中,以五种基本色为中心进行了中日对比。

另外,关于体态语对比研究,期刊论文方面有孙鹏的《从体态语看中日两国文化差异》(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4));有桂玉植和倪秀梅的《跨文化交际中的中日体态语对照研究》(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3));王连娣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视角下的中日手势语》(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5)); 林燕燕的《体态语语言表现之中日比较――以“喜”的面部表情为中心》(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2));赵平的《从灾难中的笑容看中日非语言交际》(日语知识,2012(09));张晓梅的 《论中日手语中表情与口形的作用》,(才智 ,2011(19));张淑婧的《关于中日谈话节目中附和表现的使用实态》(2010);王冠华的《关于面部表情描写的中日对比研究――基于语料库所进行的调查》(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4)); 程放明、刘旭宝的《体态语的中日语言表述异同》(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4)); 硕士论文方面有李江冰的《“肢体语言”的中日对比》(2009)、向金枝的《中日体态语对比研究与对日汉语教学》(2016)等。

在服饰色彩方面,有马兴国的《中日服饰习俗交流初探》(日本研究,1986(3));张祝平的《中国国服丧失原因浅探――从近代中日服饰变化比较说明》(历史教学,2002(11));钱国英的硕士论文《从文化的角度看中日颜色词的异同》(2005);刘容的《中日跨文化交际中色彩使用的差异――以服饰、礼品为例》(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4));李的《日本服饰搭配中日对照》(1-8),(日语知识,2008(10-12)、2009(1-4));杜君林的《中日空间概念中“内”与“外”的对比分析》(科技风2010(6));魏娜、蒋翔云的《浅析中日两国的传统服饰文化间的差异――以旗袍和和服为例》(学理论 2012(21));白玉兰的《中日时间观念的差异及其对文化交流的影响》(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2));苗M的硕士论文《中日服饰文化对比研究》(2014);陈颖超的《中日两国“白色”异同研究》(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1));谷秋实、吕园园、王芳的《小议中日服饰色彩禁忌》 (萍乡学院学报,2015(2));张欢的硕士论文《中日英における空gを表す方法の照研究D「在、「で、「onを中心にD》(2015)等。

综上所述,我可以看出,关于中日非言语交际的比较研究在我国已初具规模,研究的时间分布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后,无论是期刊还是硕士论文数目都不算多,相关的著作更是少之又少,并且各年份的论文分布相对分散,规模较小。从研究的内容来看,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的重点在体态语对于和服饰色彩的对比,主要是关于姿势、身势、面部表情和手势动作的对比研究,还有关于中日服饰色彩方面的比较研究。少数文章关于副语言的比较研究,但是论文数量非常少。其他方面的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基本是空白的。总之,关于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还有很多需要发掘的内容,研究对象和范围也需要进一步扩展,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也亟需进一步构建,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的发展和完善还需要学者们今后长期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原.《社会语言学》[J].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杨全良.非言语交际简述[J].外语研究,1990年版。

3.杨平.非语言交际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版。

非语言交际论文篇4

关键词:英语教育;跨文化交际;非语言交际

1引言

交际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在人类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是借助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来实现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学者也对此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深入研究。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非言语交际是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交际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根据相关调查,在直接的面对面交际中,只有大约35%信息是通过语言来传递的,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来进行表达和传递的。由于不同的国家与民族,在文化上存在差异,这也使得非语言交际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带有强烈的国家或地域文化色彩。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缺少对非言语交际的文化差异的了解,就会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甚至造成人际交流的障碍。在我国英语教育中,由于受到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多种因素的印象,非语言交际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利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交际时,往往过于注重语言交际,而忽略了非语言行为的信息传递。通过英语语言学习与应用实践,可以发现,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协调使用的,尤其是在文化背景存在差异的情况下,非语言交际可以使表达更直观,能够促进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顺利实现,使交际效果达到最佳。因此,在英语教育中,必须要充分重视非语言交际的积极作用,强化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以提高英语教育的效果与质量,促进学生英语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 跨文化交流及非语言交际的概念与特点

2.1 跨文化交际的概念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就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手段,相互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活动。这种活动是跨国家、跨地域、跨种族的。当今,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及科技、信息、交通的日益现代化,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趋密切,不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流日益频繁。可以说,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如何促进跨文化交流,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2.2 非语言交际的概念

交际离不开语言,语言也是实现交际的重要手段。但是,语言并非是唯一的交际手段,非语言在很多特定环境下,比语言交际具有更强大的信息传递功能。非语言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是基于文化基础之上的、不用言词来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或行动,具体就是指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主要包括眼神、手势、体态、表情、服饰、声调、音量等,作为语言交际的重要补充,非语言交际能够传递无法用语言直接表达意念、感情。总的来说,非语言交际有四种类型:(1)体态语:又称“身体语言”,主要指人们在交际中,借助身体动作进行信息表达的行为方式,比如,点头表示认同,摇头表示否定和不满意,握手或拥抱表示欢迎等等。体态语可以辅助语言交际的使用,补充语言交际的不足,对有声语言的信息传递起到辅助作用(2)副语言:这是人们在进行语言交际过程中的一种辅助语言,比如一些没有固定意义的声音或伴随语言等,包括音色、音高、音调、音量、音频、重音等。在交流过程中,时间间隔较短的称为“停顿”,较长的称为“沉默”。由于文化的差异,沉默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比如在中国,沉默是表示默许、理解,但是在英美却是缺少自信的表现。(3)客体语:客体语具有明显实用性和交际性两个显著特点,主要包括人们的容貌、服饰打扮、辅助工具,甚至书面文字等,如头发的颜色,西方人多为金色或棕色,中国人多为黑色;服饰的风格,欧美比较休闲随意,英国人比较绅士庄重等。服饰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它体现着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文化特色,在国家与国家的交往中,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TPO原则是国际公认的着装原则,“T”就是time,强调服饰衣着要符合时代、季节和特定时间;“P”就是place,要求服饰衣着要入乡随俗地符合当地要求或场合要求;“O”就是指对象和目的,也就是通过服饰衣着要表达或传递的信息内容和要达到的目的。(4)环境语:非语言交际的环境语,一般包括空间信息、领地观念、空间信息、时间信息、声音、颜色和标识符号等十二个层面的内容,比如,英美国家非常注重个人隐私保护,强调自由;符号语言作为人们交际的手段,在跨文化交际中,作用也非常重要,如果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不同,对符号的理解也就存在差异,甚至迥然相异,比如,龙是中国人的图腾,代表着神圣、尊贵、权力,但是,在西方圣经中,龙却是凶恶和罪恶的象征。

3 英语教育中进行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教学的必要性

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应用,能促进人际沟通交流更加顺畅、高效。非语言交际有五种主要的功能,即重复、补充、调整、替代和否定。在交际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对方的非语言交际行为,来判断其心理、情绪状态,调整谈话的方式和节奏,从而增进交际的和谐与畅达。因此,在英语教育中,教师除了要加强英语语言教育外,还要注重非语言交际的教学与应用指导。我国开展英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语言能力、非语言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等多个方面,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将非语言交际教学引入英语教育中,切实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没有特定的规则,有些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手段是约定俗称的,有些是特定环境中使用的,在实际交往中,只要求行为得体就可以,以表示对对方文化的了解、尊重和认同,增进交际的和谐、愉快,避免文化误解或冲突。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行为与手段,使其学会正确、得体地处理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尽量排除母语文化对跨语言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影响。以餐桌文化为例,中餐与西餐用餐过程中的礼仪是不同的,其非语言行为也有着明显的区别,比如西餐刀叉的摆放顺序、喝汤是否发出声音、对穆斯林国家女士问候的要求等,教师要对此进行详细的指导。

4英语教育中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4.1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英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对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以往的英语教育,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注重知识点与英语技能的培养,在新形势下,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英语教育中的一个新兴的课题。从教师角度来说,英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升自身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教学指导。

首先,教师应开拓思路,与时俱进地进行广泛学习,在充分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提高对非语言交际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储备,能够助学生准确分析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文化的异同点,使学生能够明确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非语言交际的异同。由于跨文化非语言教学没有特定的模式和教材,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增加跨文化交际知识方面的语篇,然后,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向学生介绍英语文化中非语言交际手段,帮助学生养成准确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习惯,科学处理非语言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其次,由于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协调使用的,因此,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非语言交际内容融入到语言交际教学当中,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更真切地理解和掌握非语言交际行为。为了更形象准确地表现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行为的特点,教师可以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视觉文化教育方式,引导学生观察、理解英语中非语言交际行为与手段,以提高对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培养质量。

4.2 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我国的英语教学更注重实用性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根本上来说,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综合素养的体现,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知识,也需要学生充分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不仅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语法、词汇及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也需要学生具备在特定环境和语境下,应用这些技能的能力。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外多接触一些外文作品、报刊等,增进对西方文化的了解,积累跨文化交际知识;要对不同文化非语言交际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比较,特别是英语和汉语之间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别,积极引导学生探讨不同文化态度与理念,逐渐形成多样化的文化视角,降低母语文化对英语中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影响;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沟通交流,使其能通过具体实践,加强对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行为及特点的理解和掌握;多为广大学生播放英文经典电影,在视觉文化语境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宽其英语文化视野;鼓励学生改编并表演英语课文中的小品、情景片段等,使其在身临其境中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外教的作用,通过外教的指导,让学生能获得更多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技巧。

4.3 开设非语言交际课程,促进理论转化为技能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新兴起来的一项课题,目前还没有系统的、实用的理论研究体系与科学的课程设置。为了提高英语教育的质量,各级学校可以根据英语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心理、兴趣特点,借鉴国外非语言交际成功的教材与案例,有针对性编纂适合我国英语教育的非语言交际课程教材,将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纳入到英语教育体系和课堂教学中来。在教学方面,要不断加大对文化背景、习惯、风俗和文化禁忌等内容的讲授,同时,为了提高跨文化非语言能力的教学效果,学校与英语教师要创新非语言交际模式与策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语境,让学生学会得体使用非语言手段进行交际,促进理论知识向实际技能的转化。

4.4 提升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学习的主动性

现代英语教育中,学生是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引导者,因此,在进行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教学中,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和兴趣,投其所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对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可以通过巧设问题、构建交际情境、小品表演、游戏、观后感等多种方式,吸引学生参与到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学习中来。非语言交际技能对于跨文化交际具有关键的作用,在人们的交际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教师要鼓励学生成为交际型的学习者,在通过各种途径学习英语语言基本技能的同时,也注意积累积累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知识,多参与利于开展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活动,提高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技能和英语综合素养。

5 结语

一言以蔽之,交际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开展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人们的交际行为包含了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语言交际尽管非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非语言交际对信息的传递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只有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协调使用,才能收到良好的交际效果。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说,由于文化、语言、习惯的差异,极易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产生交际障碍。但是,借助非语言交际,则能有效消除这种障碍,使沟通交流变得轻松顺畅。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地的人们交际日趋频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加大对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力度,真正提升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尹玮.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探析[J].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13,01:77-79.

[2]尹丽丽,徐军.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及其作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05:157-158.

[3]隋金平.中西方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差异――以体态语为视角[J].学理论,2012,32:178-179.

[4]田俊.从非语言交际角度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2:172-173.

非语言交际论文篇5

关键词:俄;汉语;身势语;对比研究

一、身势语的重要性

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全世界各族人民之间的沟通越来越频繁,使用非言语交际的规模也越来越广泛。而关于非语言交际的概念,西方学者提出的定义不尽一致。Samovar和Porter的定义是:“非语言交际包括在交际的环境中人为的和环境产生的对于传播者或受传者含有潜在信息的所有的刺激。[1]”Malandro和Baker把非语言交际界定为“个人发出有可能在他人头脑里产生意义的非语言暗示的加工过程”[2]。1988年Bradley将非语言行为分为“身体行为(姿态、举动、眼神、表情、手势)”和“声音行为(音调、音域、音量、语速、音质)”两大类:俄语身势语属于非语言交际的范畴,它是身势学(或体语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身势语作为非言语交际的一种,是语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解和掌握身势语,能够促使人们更深层次了解语言本身及文化,一定程度上减轻交际过程出现的困难,并使交际过程变得丰富有趣。研究者指出,非言语交际的元素可以完成履行所有语言标志的功能,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代替文字的功能。身势语包括基本姿态(姿态和身势)、基本动作以及人体各部分动作所提供的信息。美国心理学家Birdwhistell(1970)首先创造了“身势语”的概念,指出人的身体各部分的运动肌的动作、器官等都可以表达和交流信息、感情和态度,而且这些机制往往起到了语言所起不到的作用。

身势语是伴随着话语的身体各部位的运动(手腕、腿、头等),它们反应出对交谈者、讨论的事件的内心真实关系,表达出人们内心潜在的想法和愿望。据估计,人体可以做出多达27万种姿势和动作,比人体所能发出的声音还要多[3]。根据Ross(1974)研究结果证明:语言交际所传达的信息仅占35%、而非语言交际(主要是身势语)所传达的信息高达65%[4]。美国学者莱杰・布罗纳安指出:“人类交际一般分为书面、口头和身势三部分。由于文化教育的偏见,绝大多数受过教育的人往往认为书面语最重要,口语次之。至于身势动作,是名列最后的。然而,无论是从不断进化的整个人类,还是从各个角度看,这些技能的习得次序、出现率及其平常所提供的信息量,都表明三者之间的重要地位正好相反。[5]”

在世界科学界针对身势语投入了广泛的兴趣,近十年在俄罗斯开始广泛研究不同的非言语交际要素(Глущенко Татьяна Сергеевна?Национально-специфические компоненты кинесического общения китайской 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ной общности в свете теории лакун на фоне англо-американских и русских жестов?描述了一系列俄语与汉语中身势语的空缺现象;Акишина А.А,Акишина Т.Е,在Лингвострановедческом словаре词典中,描述了一些俄语伴随语中的手势和面部表情;Григорьева С.А,在出版的Словарь языка русских жестов描述了一些典型的俄语身势语。)

在中国也不乏研究非言语交际的专家学者,其中有代表性的如刘光淮《俄语身势语的分类和特点》,谭林《俄罗斯国情》,周小成《汉语与俄语背景下的非言语交际。

二、俄、汉身势语的异同

身势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是不同的,它们象征和代表很多文化信息。身势语可以按照不同的原则分类,但是它们的意义并不随着分类而改变。身势语让交流更加生动富有情感,向交流对方提供更多的补充信息。由于身势语的功能按类别划分,不同民族的很多身势语都具有国际化的地位。同时做手势过程中也存在各民族的特殊含义。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行为准则。这就限定着在跨文化交际中民族特色身势语的使用。俄罗斯人和中国人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习惯、民族性格,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众多的身势语。俄罗斯人使用身势语的频率比中国人高。在该研究中,以俄罗斯和中国文化为背景我们证实:人们成功沟通交流尤其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的交流保障,不仅仅是语言,身势语在跨文化交际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伴随着交际领域的发展,身势语在交际中起到特别的作用。身势语是表现人们此刻内心想法的信号。也应当正确理解主人公身势语所表达的内涵。身势语预示着话语,正如闪电预示着打雷。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经常有着不同的言行举止,应当正确的分析理解不同民族的身势语。我们该论文的主旨在于描述和对比现代俄汉文化背景下的身势语,阐述俄汉身势语的相同和不同。

为此我们列举了中俄文化中人们日常交际中熟悉的身势语,绘制为表格,体现中俄文化中身势语的相同与异同。

三、结语

我们发现很多俄、汉身势语的不同,这些异同即有关系到核心意义的,也有关系到边缘意义的,正是这些异同制约着跨语言跨文化沟通与交流,掌握这些异同是学习外语及其文化特点的首要任务。

然而,在交际的非言语要素方面强调,虽然不同的身势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但它们都是为了一个目的――简化交际者之间的互相理解,传递更多的信息,尤其要重视交际的非言语手段,因为它们是本能的、无意识的,区别于语言的最大特点是它们时刻都是真诚的。学会正确的理解和运用这些身势语,不仅能够简化日常沟通,更是有利于国际间交流的问题解决。

身势语作为非语言交际手段之一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俄语身势语及俄汉身势语进行对比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有助于中俄两国人民在交际中避免产生一些不应有的误会,从而大大提高交际效果,而且对俄语教学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文化、科技的发展以及中俄两国人民交往的频繁与密切,新的身势语不断出现、身势语在俄汉两个民族间相互模仿和借用现象增多、以及身势语在交际过程中使用的礼貌礼节等问题,这些方面都是今后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些新课题。(作者单位:俄罗斯阿尔泰国立大学)

参考文献:

[1]胡义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礼,1999:95.

[2]马兰德罗,巴克.非语言交流[M].孟小平,等,译.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9.

[3]张雪莉,韩清,李松岩.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110.

非语言交际论文篇6

摘要非真实性话语在日常言语交际中非常普遍,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在顺应理论框架内对此种话语现象进行探讨研究。非真实性话语是说话人顺应自己和听话人的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采用的语用策略,对交际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非真实性话语 顺应理论 语境 心理 社交 文化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一 前言

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的使用,是语言学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个领域。具体来说,它研究特定情境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中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在日常言语交际中,非真实性话语(deception,简称DEC)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有的非真实性话语因为其在特定文化背景下被认为是表示问候、关心和告别等的客套话,而无人去追究其真实与否。类似的非真实性话语往往是作为会话策略出现,对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本文拟从语用学角度,在顺应理论的框架内对非真实性话语的应用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

二 从语用学角度看非真实性话语

哲学、伦理学研究的非真实性话语是与社会公德规范相悖的不适当行为,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然而非真实性话语并非存在于真空,它与人类信息相伴。作为一种普通而具体的语言现象,它是如何使用的以及人们为什么要使用它,可以从语用学角度来回答。

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的使用,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语言使用者方面,主张话语在一定的场合或语境当中具有特定的含义和意图。中国人聚餐的时候,等快吃完了,请客方会问:“吃好了吗?”在此种场景、此种语境下,是要客人回答吃的好与坏吗?显然不是。这句话在这里是说明吃饭结束,要准备离开了。客人除了回答“挺好!”之外,恐怕还会自动起身准备离开,这样的客人回答是得体合适的。而如果真要较真,对所有点的饭菜进行评论,会显得十分尴尬。所以中国人通常用的客套话多半不会去辨别真假。不管吃没吃好,客人得体的回答只能是“好!”。也就是说这里的话语只是主人或客人作为说话者采取的会话策略,既实现了表明了自己的说话用意,又符合了语境的要求。

从语用学角度,非真实性话语指的是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说话人往往把非真实性话语作为语用策略,而有意对其言语信息的命题内容进行调整,使得受话人产生错误的信念(Barnes,1994)。它包括遗漏、隐瞒、虚假、歪曲和遁词。显而易见,非真实性话语违背了Grice(1989)提出的合作原则。合作原则认为,在交际中双方都要遵循4准则:质准则、量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当说话人有意提供虚假信息,违背质准则时,他就是违背了真实性准则。当说话人有意遗漏或隐瞒信息,没有提供所要求的充分信息,他就是违背了数量信息。

张淑玲(2008)分析了非真实性话语的运转机制和语用成因。指出作为语言策略的非真实性话语,大致有3种表现形式:一是有意虚假陈述真实的信息。虚假陈述的信息包括虚假的事实信息、虚假的情感信息和虚假的话语信息。二是有意保留相关的信息。三是不动声色地违背话题的关联性。从中可以看出,非真实性话语还可能违背关系准则,来实现说话人的意图。

1983年英国语言学家Leech提出了另一条重要原则――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简称为PP),该原则包括了6大准则:

第一为策略准则(用于指令和承诺),指使他人受损最小和使他人受惠最大;第二为宽宏准则(用于指令和承诺),指使自身受惠最小和使自身受损最大;第三为赞扬准则(用于表情和表述),指尽力缩小对他人的贬损和尽力夸大对他人的赞扬;第四为谦虚准则(用于表情和表述),指尽力缩小对自身的赞扬和尽力夸大对自身的贬损;第五为赞同准则(用于表述),即尽力缩小自身和他人之间的分歧和尽力夸大自身和他人之间的一致;最后为同情准则(用于表述),即尽力缩小自身对他人的厌恶和尽力夸大自身对他人的同情。例如同事之间有人买了新衣服,不管款式如何,颜色是否适合,大家都会倾向于说:“挺好看的。”而被夸的人虽然心里非常高兴,却会假装地说:“我就是觉得便宜才买的。”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赞扬准则和谦虚准则的遵守。

以上是语用学对非真实性话语作出的描写。语用学注重研究语言的使用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动态的。Verschueren(1999)的顺应理论认为,在语言的使用过程当中,语言选择必须与语境顺应。在言语交际过程中,非真实性话语是说话人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做出的语言选择,同样必须顺应语境。下面先介绍顺应理论,再在此理论框架下分析非真实性话语。

三 顺应理论

在1987年国际语用学成立时的工作纲领中,Verschueren 首次提出了语言顺应论(linguistic theory of adaptation)。后来作者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对该理论进一步修改和补充,在1999年出版了新著Understanding Pragmatics(语用学诠释),标志该理论体系日臻完善,并且广泛应用于研究日常言语交际中语言的使用和选择。

语言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的使用,说到底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出于语言内部的原因还是出于语言外部的原因”(Verschueren,1999:55-56)。语言选择具有以下特点:

1 选择发生在语言结构的任何层面,从语音、语调到词汇或语法结构的选择,从语码到话语、篇章的选择等;

2 选择不仅包括语言形式的选择,而且包括交际策略的选择;

3 选择过程是有意识的行为过程,也就是说,语言选择时,存在不同程度的顺应意识;

4 选择存在于话语生成和话语理解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都要做出选择;

5 语言一旦被使用,随即进入运用过程即选择过程,语言使用者只能选择心目中最合适的、最需要的对象进行交际。也就是说,语言使用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被选对象不可能有等量的被选机会,有的被选对象有优选机会;

6 语言使用者在语言手段和策略方面进行的不同选择,会导致与它相关的其他语言或非语言因素的变化,也就是说,选择会受到社会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做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可变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的特征。语言的变异性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指所有的选择都不是机械地或严格按照形式――功能关系做出的,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策略基础上完成的。顺应性指的是语言能够让其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做灵活的变通,从而满足交际的需要。这3种特性互为关联,但以顺应性为主要特征。而这种顺应性又呈现出动态的特征,动态顺应是Verschueren所持语用学理论的核心。非真实性话语正是在言语交际动态过程中,说话人采取的一种语用策略。非真实性话语作为一种策略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顺应所发生的语境,并且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四 非真实性话语的顺应性研究

Verschueren(1999)认为语境可划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交际语境包括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等。心理世界包括交际双方的个性、情绪、愿望和意图等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因素。社交世界指社交场合、社会环境对交际者的言语行为规范所要求的原则和准则。交际者的语言选择必须符合社交场合、社会环境和语言社团的交际规范。在所有的社交世界的因素中,文化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因为语用学所谈论的语言使用者不是抽象的、理想化的语言使用者,而是生活在具体社会文化中活生生的人,他们的言语行为受到社会、文化规范的制约。

例如:小王:小李,帮我把这份文件复印一下。

小李:对不起,我正忙着呢。(其实只是感觉很累。)

(小王去找别人帮忙了。)

这里从小李的回答来看,他与小王应该是同级关系。小李不想帮忙,但是小李没有直接说实话,告诉小王他很累,不想帮忙,而是找了个借口,即说了不真实的话,来逃脱复印这件事。这样,一方面,小王顺应了自己想休息的愿望,另一方面,作为受话人的小王因跟小李是同级关系也能接受“忙”的“事实”。如果把说话人小王改为小李的领导或老板,小李的语言选择就会有问题。小李的回答顺应了自己的意图,却没有将上下级关系考虑在内,不符合社交场合的要求。

在葛优主演的电影《不见不散》当中,有一群美籍华裔孩子学习汉语,因不懂中国人打招呼的方式而出现了好笑的对白。一个小孩问另一个小孩:“吃了吗?”另一个小孩因为还没吃饭,所以回答说:“没吃。”第一个小孩犯难,不知道该如何继续对话,就问汉语老师:“他没吃我该说什么。”所以文化因素在言语交际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里第二个小孩不管吃没吃,都应该回答:“吃了。”因为问话人并不是真想知道对方有没有吃饭这件事,只是问候对方。答话人需要知道汉语习惯,明白对方的交际意图,才能对不断变化发展的语境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使自己的话语顺应语境。

上面这个让人啼笑皆非的例子让笔者反思,这里的大语境应该是中国文化。由于是一群在美国长大的孩子学中文,明白“你吃了吗?”的字面意思,也知道这是个疑问句,所以他们想的是如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他们不知道这个问句在现实生活中只有一种合适得体的回答,那就是“吃了。”这样才顺应了语境,顺应了文化这个非语言因素。众所周知,文化是社交世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语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它要求人们在待客的场合表现得热情大方,把客人视为贵宾。这样的礼仪已被大众认可而且必须遵守。下例中妻子的语言选择,正是顺应了这种社交文化。

例:妻子回到家里见丈夫和老同学正谈得热乎。她顺手从柜子里拿出一盒高级的“红塔山”香烟招待客人,客人忙说:“不用了,这有了。”这时妻子才注意到客人正抽着她丈夫拿出来的普通香烟“大生产”。丈夫见妻子拿出了他的高级烟,显得有些尴尬,客人也有点不自然。但妻子灵机一动,笑着对丈夫说:“看什么,这是我收起来招待贵宾的,来,你也借光抽一支吧。”(妻子这一席圆场话令丈夫事后也夸奖妻子:“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啊。”)(见《演讲与口才》1992年第5期)

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和文化,对非真实性话语有不同的期待和评价。比如这样一个故事:老赵得了肺癌,本人不知道。医生怕他受不住打击,决定暂时不告诉他真相,于是对他说:“不严重,是气管炎。”而是选择把真相告诉他的家属。对此英国人和中国人存在明显的判断差异:在英国,告诉病人真相是现代人普遍接受的行为准则,而在中国,诊断初期向病人隐瞒真情通常为社会所接受。所以医生说的话,对中国人来说可以接受,但是对英国人来说却是不道德的(元鲁霞,1992)。

五 结语

综上所述,言语交际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参与交际的听话者和说话者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语境做出理性的判断。非真实性话语是言语交际过程中说话人为了顺应当时的交际语境做出的理性的语言选择,在很多场合能够避免出现语用冲突、尴尬、失误,是一种人们常用的语用策略和交际手段。恰当地使用非真实性话语,交际双方必须在动态的语境中选择合适的语言,顺应双方的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考虑到双方的文化背景,才能满足交际的需要,使交际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Barnes,J.A Pack of Li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2] Grice,H.P.Study in the Way of Words[M].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3] Leech,G.N.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New York:Longman,1983.

[4] 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 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 张淑玲:《非真实性话语的运行机制和语用成因》,《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非语言交际论文篇7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教学

Spitzberg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知识、动机、技巧三个因素构成,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足够的跨文化知识、积极的动机和有效的交际技巧,三个因素应同时具备,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单独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知识

知识指交际者应该了解目的文化中交际对象、语境以及人们对得体行为的要求等信息。这些知识是交际者正确解读交际对象传达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的基础,同时也是交际者选择得体交际行为的依据。缺乏跨文化交际知识,交际者便会无法确定自己的交际行为在目的文化的某一语境中是否得体、有效。

跨文化知识包括广义文化知识(涉及各国文化的知识)和狭义文化知识(涉及某一特定文化的知识)。广义文化知识从宏观上解释跨文化交际现象,对交际者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做一般性的指导。例如:了解各国文化中存在不同的文化模式和交往规则可以帮助交际者意识到文化差异的重要性,提高对跨文化现象的敏感度。了解文化对人际交往模式的影响可以帮助交际者理解跨文化交际语境中交际对象的行为取向。跨文化交际能力还需要掌握某一特定文化的知识和常识,如:该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点,以及其主流文化模式和优势等。特定的跨文化交际目标要求交际者掌握特定语境的知识,如:进行跨文化商务沟通要求交际者掌握目的文化中有关商务活动的常识,出国留学要掌握与学习和生活有关的文化常识等。

二、动机

动机指交际者在预期和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时的情感联想。与知识一样,不同的情感因素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效果。人类的情感包括感觉和意图。感觉指人们在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际时体验到的情感状态。尽管人们总是混淆情感和思想,但是情感并不是思想,而是人们对思想和经验的情感和心理反映。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会有幸福、哀伤、急切、愤怒、紧张、惊讶、迷惑、轻松和快乐等情感体验。感觉涉及到交际者对其他文化的敏感性,以及对交际对象和某一特定文化的态度。有的人不习惯面对不熟悉的东西,其他文化中陌生的景色、声音、味道使他们退却。提高体验陌生事物的动机有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意图或目的是指导行为的目标和计划,指导交际者在具体交际活动中的行为取向。人们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往往持有某种定势性的看法,这种看法可以帮助交际者缩小采取应对措施的选择范围,意图会受这种定势的影响。如果在交际行为发生之前,交际者对交际对象或其文化持有负面的看法,那么在交际中,这种负面看法会影响到对交际对象行为的客观判断。如果交际意图或目的是积极的,交际双方彼此的判断和评价准确,表明交际者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强。

三、技巧

技巧是在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出来的得体、有效的交际行为。交际者只掌握必需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持有积极的交际动机还不足以完成跨文化交际任务,他必须能够运用一定的行为技巧。这好比一个人想游泳,他看了很多关于如何游泳的书,掌握了游泳技巧的知识,他有强烈的游泳的动机,但是他还是不会游泳,因为他没有掌握游泳的技能。

很多跨文化交际学者对Spitzberg的理论作以修改,提出相似的模式。例如: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学者提出“意识”是与“知识”、“动机”和“技巧”同样重要的第四因素。Paulo Freire认为,意识主要指对自我以及与自我相关联的人或事务的认识,包括探索、实验和体验,是自我反省的,可以自我展现也可以向他人展现。意识具有不可逆的特点,一旦有“意识”便不能回到原来无意识的状态。意识可以提高认知、情感和行为技巧,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应该有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内容。

四、非言语表达

非言语表达也是重要的心智活动之一。交际者要注意对方文化中肢体语言、时间语言、颜色语言、空间语言、辅助语言等非言语符号的细微差别。与言语交际的情况类似,一个具备目的文化非言语交际知识的人不一定能够准确使用该非言语符号系统。因此,在出国之前应该刻意做一些专门的练习,提高运用非言语符号系统的能力。例如:如果准备去日本,你应该在家人和朋友面前练习鞠躬。此外,味道也是很重要的非言语符号,在出国之前应该了解目的文化对味道的喜好和日常的习惯,有的国家,如:美国,喜欢用香水或其他化妆品掩盖人体的自然味道,而很多国家的人们却不习惯使用香水。在教学中不妨使用角色扮演可起到积极作用。

角色扮演与语境有关,指交际者在目的文化中如何根据自己的角色身份得体地使用言语和非言语符号。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文化记载了社会对不同社会角色的期望和要求,是个体扮演角色的脚本;换而言之,人们根据自己文化内部的角色期待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个体的言行符合其扮演的角色身份。文化是社会角色的行为规范,不同文化对同一社会角色言行的期待不同,跨文化交际者应了解目的文化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期待,并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目的文化的要求。 在国外,教师与学生尽量保持平等的关系,对学生的约束较少,学生可以自由提问,教师和学生一般使用非正式的、生活化的语言对话,所以一个美国教师在课堂上身着牛仔裤,坐在桌子上讲课可以理解为制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而在韩国,学生期待教师为人师表,仪表言行都应该正式、庄重,美国教师的行为在韩国文化中不符合其扮演的角色身份要求。

不同文化对职业以及性别的言语和非言语表达方式以及行为模式的期望不同,跨文化交际者要能够调整不同语境中角色身份的行为差异,以对方文化可接受的得体方式进行交际。

一个人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增加了,交际动机随之增加;交际动机增加在行为上表现为积极参与交际活动。积极的参与使交际者增加经验知识,学到更多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推动积极情感能力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上述理论对于学生来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实践和复习所学内容;提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加强同学间的合作。对于教师来说,可以使他们更全面、更细致、多角度地了解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情况,给教师提供机会来观察学生在不同语境中完成各类真实交际任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学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3]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非语言交际论文篇8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 非言语交际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143-02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9)指出,“高职英语课程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使他们能在日常活动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进行一般的口头和书面交流。”而成功的交际活动不仅表现在言语方面,研究表明,“在面对面交谈中,讲话人65%的信息是通过非言语方式(如声调和手势)加以传播的”(Harrison,1965:101)。作为交际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国内对非言语交际的研究还尚未有效开展起来。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传递和意义建构离不开有效的言语交际,但包含课堂环境、陈设布局、师生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非言语交际因素都会影响教学的进程和效果。

Elite Olshtain & Marianne Celce-Murcia(2006)指出语分析能为语言教学提供计划制定、方案设计、课程规划等的理论依据和框架。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综合探讨各种符号模态,分析课堂环境、陈设布局、师生行为,以参加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比赛的两个案例作为样本进行描述,研究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非言语交际手段的使用情况,以期对当前国内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反馈和指导性的建议。

一、研究背景

多模态话语分析(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作为一种新型的话语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话语分析的局限性。传统的话语分析理论注重微观语言特征及宏观篇章结构的分析,其主要研究目标为话语的内部结构及社会价值取向。但是新媒体新技术的开发使信息传递由单一的文字语言转变为了包含音频、视频、三维立体动画等多种模式的复杂形态。传统话语分析理论忽视了这些符号模态在意义建构、信息传达中发挥的作用。

(一)多模态话语

多模态话语可以通过涉及模态的种类或者是符号系统的数量为标准进行判断。(朱永生,2007)模态可以划分视、听、嗅、触、味五大类。例如课堂上学生通过听觉模态聆听教师的讲解,通过视觉模态观看课件、教师板书。从符号系统的数量上判断,以平面广告为例,包含文字、图片、色彩、印刷技巧等多种符号系统,只涉及一种视觉模态,但仍然具有多模态性。简而言之,多模态话语就是指涉及多种感知模态或由一种以上符号系统共同编码构建整体意义、传达信息的文本。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涉及多种感知模态及符号系统,属于典型的多模态教学环境,通过各种符号模态相互作用实现交际目的,完成教学目标。

朱永生(2007:84)指出,“传统的符号学研究中视觉符号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但这类研究基本上都集中在图像、人物、地点和事件等元素的外延和内涵以及象征意义上,这在很大程度上相当于语言学中的词汇学研究,符号之间的‘语法’关系被忽视了。”基于社会符号学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方法综合各个学科的优势,力图构建能够描述各种符号模态(如语言、图像、声音、色彩、印刷版式等)的“语法”。这种“语法”致力于解释各种符号模态如何相互作用兼容并存,在特定的情景语境和社会实践中建构多模态话语,传达信息并最终达到交际目的。

国内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研究近年来蓬勃发展,除了相关理论的介绍,还包括对诸如广告、电影、诗歌、教师话语等的分析,不少学者就其和外语教学的关系研究方面作出尝试。李战子(2003)认为多模态话语分析方法对指导英语教学具有积极意义,关注图像意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深语言理解,提升教学效果。鉴于课堂中模态的多样化,本文将以此理论为基础,探讨作为符号模态之一的非言语交际手段在完成课堂交际目的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英语课堂中的交际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今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已不再仅仅是教师、学生、课桌、黑板的单调组合了,多媒体设备、网络平台、模拟教室等的大量运用增加了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和手段。胡壮麟(2007:7)指出,“传统的以读写为主的识读能力在多媒体时代已不够用”,新技术新媒体在教室中的使用使课堂教学由一种或两种模态向多模态化转变,而“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将教师的各模式和符号资源转变为理解”,因此培养学生的多模态识读能力(Multimodal Literacy)刻不容缓。

外语课堂教学中不仅涉及作为主要交际手段的语言媒体,同时其他丰富的非语言模态对课堂教学起到了强化、辅助以及补充的效果。其中,教师和学生主要通过口语进行交流,控制着整个课程的进程,板书、PPT等文字模态起到了补充和强化交际的作用。言语交际中产生的伴语言特征是交际双方表达情感、传达信息的重要手段。整个教室的布局、教师和学生的表情、动作、身体特征、教学辅助工具等非言语交际手段不同程度影响了教学进程和教学效果。

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非言语交际

下面,我们根据我国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语境来探讨非言语交际手段的运用。接下来我们将以两个参加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比赛的课堂案例作为样本,通过描述课堂陈设、师生行为,探讨非言语交际手段传达的概念、人际及语篇意义。

非语言交际论文篇9

关键词:语境;语境观;非语言;分类

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0-0184-03

语境既是人们使用言语的环境,同时也是“言语活动所创造的能够引发语言滋生复议的“语义场”。由于语境的构成因素极其复杂,而研究者的视角又各不相同,语言学界对语境的分类很不统一。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语境分类的不统一,体现了人们语境观的差异。纵观语境演变的历史,不同的语境观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语境分类的看法。

一、国外语言学家对语境分类的研究

国外语言学家对语境的分类大致有以下几类:

(一)马里诺夫斯基的分类

西方语言学界认为,语境的概念最早始于波兰籍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他在给奥格登和理查兹所著的《意义的意义》所写补录中率先提出了情景语境这一概念。后来他对语境的概念行了补充,增加了文化语境。以语词的上下文和句子的上下文为研究对象,他认为上下文对语词意义具有确认作用,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用我们现在的语境观来看,马氏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都属于非语言境的范畴。但马氏的语境观具有语义学的意义,从而使语境成为语义学各分支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弗斯的分类

比较完整的语境理论是由“伦敦学派”的创始人弗斯建立起来的。他继承和发展了马氏的观点。1950年,弗斯在他写的《社会中的个性和语言》中,对语境做了详细的阐述。弗斯把语境加以引申,他认为语境既有由语言因素构成的“上下文”,又有由情景因素构成的“情景的上下文”。他的语境观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每个音位在音位环境中与前后音位的关系;

2.词素之间的关系;

3.句子之间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4.句群之间的关系;

5.句子与情景语境之间的关系。

“语境对弗斯来说是一个技术概念,是他在分析话语的语义和话语各层次的结构成分的意义时,所要参照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范畴。”因此,弗斯语境观的着眼点不在于对语境进行分类,没有把语言活动中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加以等级划分,而是着眼于语言在特定的言语情景中所具有的现实性的具体的语言意义。可见,弗斯的语境也是一种语义学意义的语境,这是他和马氏的共同之处;不同的是,他在语境分类中引人了非语言的语境因素。

(三)韩礼德的分类

继马氏和弗斯之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立者韩礼德在1964年提出了“语域”这个概念,他重视语言的社会功能,把语域分为话语的范围,话语的方式和话语的风格三个方面。话语的范围指的是正在发生的事,即言语活动所牵涉的范围,包括政治、科技、日常生活等。话语的方式指言语活动的媒介,包括口头方式、书面方式和口头、书面相交叉的方式等。话语的风格包括交际者地位、身份和相互关系。这三方面综合起来同样属于非语言语境的范畴。

(四)海姆斯的分类

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针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创造了“交际能力”这一社会语言学中至关重要的概念。1968年他在《语言与社会背景相互作用的例子》一书中把语境分为八个组成部分,如话语的形式和内容、背景、参与者、目的和意图、音调、交际工具、风格和相互作用的规范等。按照海姆斯的观点,乔姆斯基所谓的语言能力应该称之为语法能力。海姆斯提出交际能力的目的是企图构建一种新的理论,把语言结构、语言运用和社会生活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他认为交际能力体现在言语行为的各个方面,说话人能针对言语交际的具体情境使用恰当的语言变体,能运用语言作为调节人际关系的手段,懂得使用语言的社会环境是掌握语言的重要标志。

(五)温德勒的分类

温德勒1967年从分析语法的角度,他将自然语言的语境划分为四个类型:

1.活动语境(Activity);

2.完结语境(accomplishment);

3.达成语境(achievement);

4.状态语境(state)。

(六)莱昂斯的分类

莱昂斯认为除了交际双方所使用的语言具备共同的知识外,语境可以从六个方面进行划分,即构成语境的六个方面的知识。

1.每个参与者必须知道自己在整个语言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

2.每个参与者必须知道语言活动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3.每个参与者必须能分辨语言活动情景的正式空间;

4.每个参与者必须知道如何使自己的话语适合语言活动的话题,亦即话题对选定方言(在多语社团中)选定语言的重要性;

5.每个参与者必须知道对于这一交际的情景来说,什么事合适的交际媒介;

6.每个参与者必须知道如何使自己的话语适合情景所归属语域。

但是,莱昂斯着重从语用角度来划分,所以只考虑到“知识”一方面,对语境的分类不全面。

应当指出的是,上述学者主要侧重于客观语境因素的分析,大多以一种静止的观点来看待语境。

(七)斯波伯和威尔逊的分类

1986年斯波伯和威尔逊合作提出了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解释人类交际和话语理解的关联理论。他们认为,传统语境观的不足在于它不能客观地反映语言使用时交际双方的心理状态,交际中的语境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结构体,语境是存在于听话者大脑中的一系列事实或假设,其中包括从外部世界中可感知的信息、从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中可提取的信息,所有这些信息和假设构成话语理解潜在的认知环境。在具体的交际中,交际双方能够选择适当的假设来构建特定的认知环境。当交际双方的认知环境中显现出相同的事实或假设时,便产生认知环境的重叠,重叠的部分便构成双方共有的认知环境。

关联理论从认知科学的角度,以动态的观点来看待语境,在一定程度上科学地解释了意义的推导以及人类语言交际行为的心理过程。

(八)维索尔伦的分类

维索尔伦于1987年提出语言“顺应”理论,从语言交际的角度来探讨语境的动态生成。他把语境划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交际语境包括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三方面的内容;语言语境则指交际者对所使用语言的掌握程度、交际过程中由语言形式所提供的新旧信息以及信息传递的媒介。维氏认为,语境最重要的特点是它产生和建构于交际双方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说话人的语言选择要顺应不同的交际语境,而语境也会顺应着交际过程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他的这一观点与斯波伯和威尔逊的认知语境观极为相似。

认知语境是语境同语用主体交叉而形成的一种更值得注意的语境。它开拓了语境研究的思路,为人们全面认识语境的构成机制,对语境进行科学分类,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九)Saeed的分类

Saeed1997年在《L Semantics》中把语境看成事语言、情景和参与者三因素的结合,将语境分为三个方面:

1.从物理语境中可以估计到的;

2.从已经说的话中可以找到的;

3.从背景或共享中可以找到的。

他的第2点相当于语言语境,而第1点和第3点则相当于非语言语境(包括情景因素、背景常识、社会文化知识等)。

(十)奥尔伍德、安德森、达尔的分类

奥尔伍德、安德森、达尔在其合著的《语言学中的逻辑》一书中研究逻辑学的角度,把语境分成以下两类:

1.内涵语境,或称为晦暗的语境;

2.外延语境,或称为显透的语境。

虽然,不同流派语言学家的语境观存在着差异,但不难发现,人们对语境的认识正是随着语言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而一步步向前推进的。一是对语境外延认识的不断扩大。由语言本身扩大到交际的情景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心理因素,乃至百科知识,几乎无所不包。二是对语境内涵认识的不断深入。从语言内部结构的分析到语言与社会关系的分析,从客观事物的静态分析到交际主体的动态分析,从语音学、语义学、功能语法学、社会语言学到认知语言学人们对语境的性质有了更全面更深刻、更科学的理解。

二、国内语言学家对语境分类的研究

我国的语言研究没有较早地提出语境这一概念,但涉及这一领域的认识在传统文学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如唐代孔颖达的《正义》和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就已经从字、句甚至章、篇的相互作用来说明上下文对话语意义的表达和理解有重要意义,这对今天的语篇分析至关重要。我国现代语言学界20世纪30年代始对语境的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陈望道的分类

陈望道先生1932年在《修辞学发凡》中将语境的复杂情况归为两类:

1.语言文字因素,指语言文字的习惯和上下文。

2.情境因素,指何故、何事、何人、何地、何时、何如。

到了八十年代,随着语言交际学的发展,很多学者发展了陈望道先生的观点,提出了新的见解。

(二)张志公的分类

张志公先生在他主编的《现代汉语》(1982年版)里提出了如下观点:

1.广义语境,是指写说时情境和背景等方面的因素。广义语境又可以根据其构成因素分为现实语境、现代社会语境和个人语境。

2.狭义语境,指写说的前言后语或上下文。

(三)王均裕的分类

王均裕在《略论语境的特征》一文中从把语境分为语言因素语境和非语言因素语境;又从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两个方面又对语境做了详细的分类:

1.语言因素语境分为:前言后语语境(上下文)、语体语境和社会特殊习惯用语语境。

2.非语言因素语境又可以从交际双方境况、社会文化环境和时空环境来分类。

可见,王均裕的这种分法,着重强调言语交际因素对于认识语境的本质特点和规律,似乎这样的分类意义不大。

(四)常敬宇的分类

常敬宇在《语境与语义》[5]中把语境分为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两种:其中语言的语境又细分为语言环境,即上下文,和副语言环境(包括无声的交际双方的眼神、表情和服饰色彩和有声的如声调、语调、语气和停顿);非语言的语境又因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和语体风格环境的差异的有所不同。

常先生把副语言环境也包括在内,其实,副语言环境虽然和达意传情有关,但只是表达的辅助手段和方式,不应归入语境之中。他把语体风格环境划分到了非语言因素语境一类,我们认为应归入语言因素语境一类比较合理。

(五)王建平的分类

王建平在其《语境的定义及其分类》一文中按语境本身是否表现为言辞,把语境分为言辞语境与言外语境。

1.言辞外语境可以按照主客观因素划分为主观语境因素和客观语境因素;

2.言辞语境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可以分为篇章语境、段落语境、句子语境和词组语境。

(六)何兆熊的分类

何兆熊在《语用意义和语境》一文中读语境分类的着眼点侧重于使用语言的知识,把语境分为两类:

1.语言的知识:包括所使用的语言的知识和对语言的上下文的了解。

2.语言外的知识:包括情景知识和背景知识。

何兆熊的分类也都是依据语言的因素和非语言的因素来划分的,所不同的是,何兆熊仅依据语言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因素――知识来划分,是在莱昂斯的基础上对语境分类的扩展。

(七)王德春和刘焕辉的分类

王德春和刘焕辉把语境分为两类:

王德春认为,语境可根据主客观因素的差异进行分类:主观因素包括身份、职业、思想和修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和对象。刘焕辉把语境分为语言和非语言语境。其中,语言因素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是语句内在语境,这里主要是语义、语法、语音语境;其二是语句上下文语境,也可以从语音、语义和语法的层面来划分。

(八)王建华的分类

王建华在《关于语境的构成和分类》一文中根据周遍性、层次性和简明性原则,将语境分成三大类型:言内语境、言伴语境和言外语境,各自内部又可按一定的层次细分为若干类:

立足于语境同语言的关系,他把语境分为“言内语境”“言伴语境”和“言外语境”三种。其中,言内语境又分为“句际语境”和“语篇语境”两种;言伴语境又分为“现场语境”和“伴随语境”两种;言外语境又分为“社会文化语境”和“认知背景语境”两种。

(九)刘澍心的分类

刘澍心在《语境观的差异对语境分类的影响》一文中将语境进行了如下分类:

刘先生以“语境产生于言语行为的过程”为理论依据,将语境分成“可能语境”和“现实语境”,表明了语境依赖于言语行为的本质属性。其次,他又将现实语境分为“起始语境”和“交际语境”,突出了语境动态生成的特点。

与以往语境分类不同的是,刘澍心的分类框架,更加强调语境的动态生成性。

(十)王希杰的分类

关于语境的分类,10年前他在《修辞学通论》中的《语言环境的分类》中说:现在,从交际活动的四个世界理论出发,可以区分四个语境:语言语境、物理语境、文化语境、心理语境 。10年后,王希杰在其《语境的再分类》一文中把语境分成四类:

1.广义语境和狭义语境

2.动态语境和静态语境

3.共时语境和历时语境

4.显性语境和潜性语境

(十一)曹京渊的分类

曹京渊在其《言语交际中的语境研究》一书中把语境分成四类:

1.语言语境

2.情景语境

3.文化语境

4.认知语境

国内外研究语境的学者对语境进行过很多的分类,但都莫衷一是,究其原因是因为学者们发现,大到社会、时代、文化、心理,小到具体的情景、话语形式和内容,语境的构成因素相当庞杂。从理论上讲,与言语行为交际相关一切社会现象都有可能成为语境因素,而成为语境分类的对象。

参考文献:

[l]李思民.语境的理论阐释[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科学版),2002,(4).

[2]仇鑫奕.语境是相对于什么而言的[J].汉语学习,2001,(5).

[3]J.Lyons.Semantics.Vol.2,.P.574,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4]王均裕.略论语境的特征[J].四川四番大学学报,1993,(3).

[5-7]西稹光正.语境研究论文集[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250、62、298.

[8]王德春.修辞学探索[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64.

[9]刘焕辉.言语交际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46.

[10]王建华.关于语境的构成与分类[J].语言文字应用,2002,(3).

[11]刘澍心.语境观的差异对语境分类的影响[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12]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317.

非语言交际论文篇10

关键词:商务英语;体裁分析;学术论文

Abstract:Business English major belongs to English for Especial Purpose,which leads to new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English discipline.At present,the academic study of BE has been a focus for ESP.As a result,more and more BE research papers have emerged.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the introduction of BE research paper based on Genre Analysis,which may provide some enlightenments for BE academic writing..

Key words: Business English;Genre analysis;academic paper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3

1.引言

随着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不断深入,对于学术论文写作和交流能力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学术科研论文写作作为各种科研学术交流的主要形式已经成为学术交流的必备应用能力。学术论文具有高度的“规约性”,其属于赋有特定目的的交际事件类型,因此一般遵循约定俗成的惯例,而引言是学术论文的第一部分,具有可辨认的语步模式。根据Swales的观点,他采取“语步”(move)和“步骤”(step)来研究学术论文的引言,进而创建了CARS模式。CARS即 Create A Research Space,意为建立学术研究空间,这一模式表明学术论文引言作为一类体裁,体现了“建立学术研究空间”的交际目的。

基于体裁分析法的商务英语学术论文引言研究是本文关注的焦点,因为学术论文的引言部分对于整篇文章的构建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通过引言的介绍,整个语篇的宏观结构及典型的交际目的便非常清晰,因此,就学术论文体裁的特征结合商务语言的特定交际目标,商务英语学术论文引言的体裁分析对这类文章的语用策略指导具有一定积极意义。本文基于体裁分析方法讨论商务英语学术论文引言的建构,以期能够挖掘商务英语学术论文引言语境的确定,模式的建立和语步分析的结构潜势。

2.相关研究综述

体裁分析理论最早是与文学研究密切相关的,之后由人种学家引入语言学领域(Swales,1990,p34)。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而今,语言学家们就体裁概念的界定而言,有两个主要学派即:以斯维尔斯和巴蒂亚为代表的ESP学派(Swalesian ESP School)和以马丁为代表的澳大利亚学派(Australian School)。 John M.Swales的观点是“体裁是指包括具有共同交际目的的一组交际事件”(Swales,1990,p58);而深受韩礼德影响的澳大利亚学派则认为“体裁是一种有步骤,有目的的活动类型,其数量和社会行为的数量一致”。上世纪末,秦秀白教授对巴蒂亚的定义作过比较详尽的总结,包括以下4个方面:(1)体裁是一种可辨认的交际事件;(2)体裁是不一般的交际事件;(3)在建构语篇时,我们必须遵循某种特定体裁所要求的惯例;(4)尽管体裁有其惯例和制约性,内行人仍可在体裁的框架内传达个人的意图或交际目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各个学派在定义上存在差异,但本质是一致的:

(1) 体裁是对交际事件的一种分类;

(2) 交际事件的分类标准由语篇的内部结构特征和约定俗称的交际目的两个方面决定;

(3) 体裁具有常规性和制约性,语篇内容和形式需要遵循体裁要求;

(4) 同一体裁下的不同语篇存在差异。

ESP学派的代表人物斯维尔斯和巴蒂亚是把语步(move)和(step)作为语篇分析的出发点,以学术和职业语篇为分析对象,总结归纳出特定体裁的基本语步和步骤。例如:斯维尔斯(1990)总结了学术论文中引言,研究方法,结论各部分的话步和步骤,这就为高级写作和学术英语的教学等实际应用环境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专门用途英语研究方法也都把体裁视为一种社会活动,认为体裁可能随着交际需要的变化而变化和发展。而本文所讨论的商务英语学术语篇也正是基于这一学派的理论框架进行分析与演绎,并借助语料库的思路预期这类型文章引言写作实践的谋篇布局。

3.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本研究集中讨论商务英语学术语篇是否具有可辨认且固定的语步?这对同类型文章的引言写作有何意义?

3.2 研究方法及设计

众所周知,有关商务英语的学术期刊并不很多,事实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这方面的研究,因此本文所分析的100篇文章主要从来源上分为2个部分:其中60篇选自于《中国ESP研究》,《商务外语研究》和《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论文集》3类与商务英语专业密切相关的期刊及会议。目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商务英语研究领域独占鳌头,由其主办的期刊可以被看作是国内这一学科发展最新,最全面且最专业的水平。而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则是在商务英语学科不断发展前进的见证者,因此,选自于以上期刊及会议的60篇文章可以被视作发表于专业类期刊及会议的商务英语学术语篇,其余40篇选自于中国知网最新的以商务英语为题的学术论文。这些文章的选取旨在能够多渠道的采样文本,具备广泛性。本研究依据斯维尔斯的学术语篇引言分析的理论框架对所选取的篇章进行了语步分析及频率统计,并根据数据讨论给出了研究结果分析与说明。

4.结果与讨论

4.1语步分析

商务英语学术论文引言部分的体裁结构特征:

斯维尔斯的体裁理论为体裁分析提供了基本框架,并强调交际目的的关键作用。他首先着重研究了学术研究论文的引言部分,提出了“创建研究空间”分析模式,并对引言部分进行了语步分析:首先,建立研究范围;其次,建立研究地位;再次,占据研究地位。论文引言的语步模式、专业类期刊商英论文引言特征及专业类各语步统计频率分别如表1、表2、表3所示;表4、表5分别给出了非专业类期刊文章语步模式和非专业类各语步统计频率。

表1非常详细的列出了斯维尔斯关于学术论文引言语步的模式建构,共3个Move,每个语步下面细化为具体的步骤层次,但当这个语步分析应用到实际刊发的商务英语学术论文时就发现,这类文章的作者并不是严格按照语步顺序撰写文章,即使出现循环的步骤,只要满足写作需求都可以实行。这一点在下面语步统计的具体数据中得到了证实。表3专业类各语步统计频率中,例如摘自《中国ESP研究》中的文章,论文引言中虽然也出现了3个Move(语步),并且第一个Move中的3个Step与斯维尔斯的完全重合,但是当引言分析进行到第二个Move时,发现传统的学术论文引言中所包涵的4个步骤缩减为2个,第三个Move中的4个Step也只出现了其中2个。由此可见,学术论文的严谨逻辑是3个语步大框架所承载的,丰富的步骤推进会让文章的交际功能获得衔接链条的集约化,但是省略其中的一些具体步骤也并没有影响到语篇所应完成的交际目的,因而,对于专业类期刊中商务英语学术论文引言的分析可知,这部分写作的基本架构是3个宏观语步分别是Move 1:确定研究范围;Move 2:提出研究具体问题;Move 3:介绍自己在研究的具体问题上所作出的贡献(研究成果),当这3步确立之后,引言部分的语篇功能已经建立,具体步骤的参与例如表2,表3中的各个步骤实施顺序使得商务英语学术论文引言的这类交际事件类型完整而严密。这也说明,学术论文引言这类语言体裁,是有一定的,相对固定的典型的整体建构形式,体裁组织着功能语体,并且这些体裁不仅有语体的共性,还具有各自不同的语言使用特点和语言组织特点。从以上的表4和表5统计的频率可知,这些发表在中国知网非商务英语专业类期刊的学术论文的引言部分的Move1和Move3也基本符合斯维尔斯的提出的“创建研究空间”语步模式,但Move3中的step4在只有很少一部分文章直接在引言部分指出了文章的结构,这主要是由于各类期刊或文章篇幅的要求不一致,因为非专业类期刊所发表的商务英语学术语篇对文章引言的逻辑安排并不作要求,毕竟这些期刊所刊发的是各学科各门类文章,因而更加注重论文内容的创新及结论的时效性。另外,CARS模式的Move2中的:step1: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质疑(Counter-claiming);step2:指处其不足之处(Indicating a gap)基本都没有出现在引言中,可见我国论文作者对Move2即提出研究的具体问题(Establishing a niche)这一步骤的写作习惯倾向于注重step3和step4的提出问题与继续研究这两个语步。总之在非商务英语专业类型的期刊上所发表的文章中,语步统计频率表基本呈现出了学术论文的引言步骤,但商务英语语篇的学术结合商务专业的特征并不明显,而且并未涉及CARS模式的全部步骤。但是Move1与Move3:确定研究范围(Establishing a territory)和 Move3 的概括研究目的(Occupying the Niche)的各个步骤基本在绝大多数的文章都得到了谋篇布局时的重点陈述。这证明了斯维尔斯的学术论文语步模式是广泛,通用及规约性的,它对商务英语学术论文引言的建构是有指导意义的,当然由于文章内容和交际目的的异同,当作者在应对不同的征稿意见及个人特定的写作习惯时,引言中的各个语步有所变动。就这点而言,无论是商务英语专业类抑或是非商务英语专业类期刊中的文章在引言写作中都没有差别。

5.结语

中国的贸易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商务英语的学科建设是时展的客观要求。但只局限于模仿通用英语的教学与

研究方式是无法与现实的需求接轨的,因此,商务英语必须建立本学科实践特有的并且可循环的认知模式,而这就一定要在理论上得到基础层面的支持。商务英语学术科研的发展从根本上制约着此类人才的培养,商英学术论文正是承担这类科研的载体,本文所讨论的商务英语学术论文引言就是试图以体裁分析的方法探索这类新兴学科的学术论文的结构潜势,体裁的双重性即商务交际性及学术交际性使得这类特定的语篇在引言部分充分体现出了学术体裁的语步建构,全文的分析以期能够通过体裁的分析方式提高商英学术论文引言的框架指导,进而推动商务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更多的探究与研讨。

参考文献:

[1]Bhatia V K.Worlds of Written Discourse:A Genre-based View[M].London & New York..

[2]Bhatia V K.Analysing Genre: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M].London & NY:London & NY:Longman,1993.

[3]Swales J M & Feak C B.English in Todays Research World:A Writing Guide[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0,120 -156.

[4]Swales,J.Genre Analysi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5]陈平.外贸英语写作教学新思路:语篇体裁分析理论及其应用[J].外国语,1999(3):28-30.

[6]韩金龙,秦秀白.体裁分析与体裁教学[J].外语界,2000,(1):11-18.

[7]鞠玉梅.体裁分析与英汉学术论文摘要语篇[J].外语教学,2004(2):32-36.

[8]葛冬梅,杨瑞英.学术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J].现代外语,2005(2):138-146.

[9]李战子.学术话语中认知型情态的多重人际意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353-358.

[10]李宣松.体裁分析与商务语篇[J].外国语,1997(2):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