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内控管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8 17:36:33

财务内控管理论文

财务内控管理论文篇1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存在问题;采取的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财务部门所掌管的教育资金规模越来越大,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愈加重要。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是控制论在高校财务活动中的具体运用,高校内部财务控制就是利用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高校财务活动进行科学的规范、约束、评价等一系列的方法、技术、程序及理念的总称,以期达到高校财务活动预定目标的有效实现。

一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少数高校对资金安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财务管理内控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致使学校在资金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和隐患。这给高校内部不法分子贪污、挪用公款、非法侵占财产的行为带来了便利,为舞弊行为、甚至犯罪带来可乘之机。高校财务管理领域发生的贪污犯罪案件一般为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或一般财务人员利用财务管理的漏洞,贪占、挪用甚至私分高校资金。这些问题的出现大多与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不严、监督不到位有着直接的关系。.虽然各高校大都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而且绝大多数高校非常重视内部控制制度,但具体实施情况却并不尽人意,其具体表现: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贪污、挪用公款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尽管一些高校按照财政部和教育部要求相继建立了相关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相对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且原则性强,可操作性弱。一些单位把某些规章制度等同于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甚至没有建立相应的自我防范、自我约束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机制,致使财务控制存在许多漏洞,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管理秩序混乱。

(二)财务人员素质较低,财务制度形同虚设,财务监督流于形式。由于有些高校特别是新建高校的财务负责人缺乏管理经验,加之财务人员素质较低,财务规章制度不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难以有效发挥作用。有些规定多停留在文件或口头上,即使出了问题也总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能够防止财务出现问题的最后一道关口应当是财务监督,财务监督的职能一般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审计检察部门来执行。一些高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和审计监察部门疏于对下级财务部门进行检查和监督,特别是一些民营高校无上级主管部门监督,致使个别高校的财务监督流于形式。

(三)财务管理制度松弛,现金管理制度不严格。有些高校经费报销不按审批程序办事,收入不入账,甚至设立账外账,为财务人员贪污和挪用公款提供了可乘之机。还有的高校现金管理制度不严格,随意扩大现金使用范围,增加了财务风险防范的难度。

二实现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目标的具体方法与对策

(一)加强岗位分工,控制关键环节。配备合格人员,实行定期轮岗。高校应当配备德才兼备的人员办理资金业务。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忠于职守,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客观公正;有胜任岗位工作需要的专业知识、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能通过自我修养、自觉学习、接受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为此,单位应当建立有关人才的选聘、培训、考核、奖惩,晋升.岗位轮换制度,确保财务管理人员德才兼备。对财会人员要定期进行轮换,财会人员调换岗位,须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做到前不清,后不接。

(二)建立资金业务岗位责任制,确保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为了防止出纳贪污挪用,出纳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总分类账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明细分类账登记等工作,否则,会增加出纳进行行私舞弊的机会,增加出纳掩盖贪污、舞弊的可能。建立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不得由一人办理资金业务的全过程。

(三)建立健全现金盘点和银行对账制度。出纳要自觉地进行经常性的对账工作。包括每日营业终了,将库存现金余额与现金日记账核对相符,保证货币资金收付的正确性。出纳应当对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直接负责。同时,单位应重视对现金的盘点,要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现金盘点制度。财务负责人或内部审计人员每季度至少要进行一次库存现金突击盘点,发现问题,要及时向学校领导报告或提出有关建议,确保高校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正规高效。

(四)强化印章和重要空白凭证管理。高校的支票保管签发与印鉴保管使用必须实行分工负责。空白支票不得事先签名盖章。高校的财务专用章应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必须由本人或其授权的人专门保管。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印章的使用必须有财务负责人的书面授权,必须详细进行登记,并要求使用印章的人予以签名,盖章按规定需要有关人员签字盖章的经济业务,必须严格履行签字或盖章手续。财务管理人员变更时,对印鉴应及时予以收缴。

(五)规范资金收付程序,严格按财务规范办事。高校应当按照国家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规定的下列程序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

(1)支付申请。有关部门或个人用款时,应当提前向审批人提交货币资金支付申请,注明款项的用途,金额,预算、支付方式等内容,并附有效经济合同或相关证明。

(2)支付审批。审批人应根据其职责,权限和相应程序对支付申请进行审批。对不符合规定的货币资金支付申请、审批人应当拒绝批准。

(3)支付复核。复核人应当对批准后的支付申请进行认真复核。

复核支付申请的批准范围、权限、程序是否正确,手续和相关单证是否齐备,金额计算是否正确,支付方式、支付单位是否妥当等。复核无误后交由出纳员办理支付手续。对于复核中发现的审批问题,应提请审批人纠正,审批人不予纠正的,应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做出处理的书面指示。对支付申请填制不正确的,应要求申请人重新填制和办理审批手续。对违法犯罪行为还有义务向国家有关部门举报。

财务内控管理论文篇2

1财务管理和控制制度不健全在中国企业中

绝大部分的权力都集中在企业领导者的手中,在财务管理方面也是如此。企业领导者一手掌管着公司的财务,但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却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经验,致使公司中出现职责不分、越权行事的现象,同时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一些公司的财务管理基本制度,如稽核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根本就不存在,或者形同虚设。许多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还是企业领导一言堂,或者在利益的驱使下变成走过场。企业财务内部管理和审核的独立性实难保证。内部控制是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一大保证措施,做好企业财务的管理控制,才能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但目前来说,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监督还存在一些局限性,企业内部未能形成权力制衡。企业内部控制人员大多还是由财务部门的人员担任,企业财务监督无从谈起。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常常会导致企业的投资决策出现盲目性,为公司的发展带来不小的隐患。

2财务管理模式老旧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历史较短

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并不成熟,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模式老旧。企业经营者素质不高,并不重视财务管理,未将其放在公司管理的重要地位,有些企业经营者不懂财务管理知识,也不学财经法规条例,在企业财务管理上完全凭着个人主观意识办事,急功近利,盲目指挥。而且企业的财务工作往往停留在“记账”“算账”上,根本算不上财务管理。更多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老旧,漏洞百出。例如在财务核算时不按规定会计科目进行核算,有意漏填相关会计科目,造成会计核算失真。又有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各种指标或取得上级给予的扶持政策,不按规定标准计提折旧和摊提费用。存货管理混乱和虚报或瞒报利润也是目前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陋习和弊病。因为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老旧,一些企业资金配置并不合理,缺乏统筹考虑,仅仅考虑如何争取更多的贷款,却未合理地考虑贷款应该如何进行投资,投资又是否能获得可观的长远的收益。同时部分企业忽视债权管理,导致销售货款回收不及时,资金长期被其他企业无偿占用,自己内部资金缺乏。或者投资过于分散,不成系统,难以掌控。这些都是财务管理模式老旧可能会导致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有时常会使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企业资金链断裂。近些年来,无形资产的管理渐渐被企业重视起来,特别是一些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未来的发展中,知识将成为企业发展经济的重要动力,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并且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所占的比例将会大大增加,并将成为决定企业未来收益的主要资产。而大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分析系统还处在传统状态,模式老旧,对无形资产的涉及较少,甚至无法正确对其进行判断,将给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阻碍。

3财务管理人员不专业

岗位分配不合理财务人员的综合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但长期以来,许多企业在制订发展计划、重大经营决策时,财务部门只是在事后起到配备资金的作用。财务管理未得到公司领导层重视。有些企业虽然引进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但财务人员素质低,业务水平差,有的企业对财会人员重使用而轻培养,特别是许多科技民营企业只重视科技人才,而在财务人员的任用上仍然处于任人唯亲的原始状态。致使中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平均专业水平低,管理能力弱,主动性差且缺乏创新精神。还有一些财务人员在工作中,不能将工作职能与金钱、利益之间的关系摆正,将职业道德观念抛诸脑后,导致贪污、舞弊、挪用公款和编制假账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同时,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岗位分配上也不合理,企业内部控制人员大都还是由财务部门的人员担任,自己监督控制自己又怎会有可靠性?这种人员分配相当于无人监督一般,不合理的人员分配也是导致企业内部贪腐的重要原因。

二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1优化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

在现在的中国企业中,对完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日益迫切,因为不完善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带来的隐患渐渐被人们所重视。有效的财务分析与预测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提供给管理者,会影响经营者科学决策,并制约企业的发展。企业重大财务事项必须要通过讨论与审批环节,财务管理也要参与企业重大财务事项的管理与决策。并且当企业确定的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后,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有效追踪不可缺失。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完善财务管理的前提。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基础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企业财务原始记录的健全性与准确性,是有效进行财务分析与信息预测的基础。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需要企业财会部门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建立完善的经济核算体系,切实加强会计核算,严格按财经制度和企业内部财会管理制度规范核算。目前,我国会计法律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因而在企业管理中要针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内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以此填补会计法规中存在的漏洞,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的监督机制。

2转变和创新财务管理模式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从公司规范的要求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出发,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财务框架,同时积极地进行观念创新、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变化需要财务管理也随之改变,特别是在一些高科技产业,无形资产逐渐重要的地位与逐渐增加的份额也促使企业采取创新的财务管理方法,例如采取类似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方法进行摊销。投资是企业创造价值的主要手段,财务管理不仅仅只是做好基本的财务记录核算工作,同时也可以参与到公司重要投资的管理与决策中。因而做好投资项目的评价与分析,规避投资风险,也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企业需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在经营过程中,将技术开发与企业管理的职能分开,这样有助于加强财务管理的独立性。

3提高人员专业性

合理分配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对工作重视不够,为此,企业需要正视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选择任用有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的人才,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建立新的激励机制,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建立岗位责任制,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同时健全奖惩制度,以防止财务核算人员因为利益熏心而谎报数据,对决策层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强化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做到人人懂法、知法。合理分配管理人员也是解决现有问题的必要措施,要将财务核算管理人员与公司内部的控制监督人员分开,以防止财务管理人员监守自盗。企业也可以鼓励企全体员工参与到监督财务管理人员和内部控制人员的工作中来,最大程度上消除舞弊行为,维护公司的合法利益。

三结语

财务内控管理论文篇3

(一)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普遍存在。

我国民营企业考虑问题不全面,往往只关注于内部会计控制。这也造成了盲目性以及局限性,在制定和推广内部控制制度时。另外,向企业推行政策,对内部控制进行加强,从某种中角度来说,是以国家或者社会为出发点制定的制度,但是它却忽略了企业发展的需求。追求利益是企业的发展与改革的终极目标。假如政府的政策与企业的终极目标发生了冲突,就很难让政策继续实行下去。这大概就是企业在加强内部控制关注中出现形式主义的根本原因吧。

(二)内部会计控制环境缺失。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很系统的工程,巨大而且繁杂,这就需要多人合作来完成。企业的管理层权利的界定非常重要。经济决策的“权威”和“独立”的特性是他们所具备的,但是要适度,不然会发生,从而内部控制的效率也将会受到影响。另外,内容相对较为繁杂,企业运营的不同环节以及过程皆有涉猎,要想内部管理完整的掌控,一套统一全面的内控控制制度是不可避免的。这需要厚实的知识理论,敏感超前的意识,视野远大以及作风夯实。只是,管理层的素质不高的问题是我国中小型企业共同存在的问题,

(三)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从事造假的主体已不再是各个单位或企业的会计人员,一些企业或单位的负责人以及政府官员也开始参与其中。这些人为了一己私利,指使会计人员参与造假,伪造会计资料,侵吞国家资产,挪用资金。由于相关法律不健全,执法不严,造成会计造假的成本降低,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谋求个人利益,失信主体开始呈现多样性。会计从业人员专业技能素质逐渐下降。会计信息的质量与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国会计从业人员资格的取得要通过严格的培训与考核,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会计从业人员的质量。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新会计规则开始出现,但我们的会计行业管理部门并没有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严格的后续教育,这使得老的会计从业人员对新的专业知识理解不深,掌握不牢,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四)财务风险意识匮乏。

现在企业的最大特点是重数量而轻质量。在这种管理思想下,企业只追求市场份额、销量以及利润增长,因为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的局限,使企业极容易忽视风险和风险管理。我们经常看到各行业不断涌现出很多出色的企业,以生物医药、地产、电子科技为主,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销声匿迹,不是被收购了,就是倒闭了,这都是因为这些企业的风险意识匮乏。企业的制度和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受投资者重视程度影响。目前我国投资者风险意识相对较为淡薄,不够重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其实,要让企业的运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将其风险达到最低,只有内部控制健全才能有上述的成效。企业对内部控制成本和收益的大小没有准确的认识,导致对风险意识淡薄。内部控制不能像生产环节那样产生直接的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对内部控制不愿多加投入,只是制定简单的制度了事,在人力和物力上缺乏投入。

二、完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路径与措施

(一)加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视。

“职工”是企业发展最有利的帮手,所以营造好的内部控制氛围是很重要的,从而进一步的提高职工对内部控制的了解,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与为公司发展的使命感。一方面对员工要进行各方面的培训,提高风险认识能力,由被动的认识错误,到主动的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可以选拔人才进行培训甚至出国进修,增强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做到奖惩有效,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对会计人员要求增多,是当今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所出现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会越来越严格。这和会计工作的本身性质有关,它们的专业性强、政策性强,会计人员只有努力汲取新知识,才能紧跟时代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对策。这还需要会计人员提高对新形势新变化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会计主管部门或企业领导人也要重视会计人员的重要性,对用人和选人方面要注意。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加速了各行业的发展速度。会计也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做一系列的改善,用计算机来代替会计人员用手操作。总结来说就是会计人员想要在一家企业站住脚,快速掌握计算机操作管理和应用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计算机知识的培训提高会计业务的处理能力和速度,搞好会计监督。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考察严格化,这都需要公司管理层对会计人员的重视,重视他们的培训以及继续教育等方面。

(三)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一是内部控制需要有保护和支持才能更好地有效实施它本身的职能,而这则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因此,建立合法、合理、科学的控制体系在落实内部控制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建立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员工奖管理惩制度和各项管理规制。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此之外,要与时俱进,即内部控制制度要随着外在经济环境动向来做调整、更新,并且努力创新,让内部控制能为新环境带来的问题提供服务与帮助。这样可以让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二是促进组织结构的合理性。企的组织机构对企业顺利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内部控制是必须要完善的,而且改革要以“产权清晰、权利和责任明确、政府和企业不能混为一谈、科学的管理”为指导去实施。

(四)建立全面的风险评估体系。

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应当建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对应的风险管理体系。随着经济的前进和经济环境的转变,不确定性在企业的经营中体现出来,经营的风险也正在逐步加大;在这个时期,要如何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工作,这不仅要加强董事会和各专业委员的作用,还要有一定的敏感度,即对风险识别、评估以及所受的风险领域及时发现。可风险管理部门应独立出来,更好的实施手中的权限,建立合理的制度,比如风险控制责任制度以及风险预警机制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从而采取恰当的方法降低风险。

三、结论

财务内控管理论文篇4

(一)财务内控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上存在着不完善的监督机制内部控制是在高级管理层设计实施、底层员工积极参与的结构体系中完成的,如果财务内控在监督机制中存在不完善的情况,那么将会导致内部控制难以有效实施,对整个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带来巨大的影响,只有建立合理的运输管理的监控机制,才能保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各个相应部门独立行使其权利和职责,保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财务内控有效科学的发展。

(二)财务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难以有效的进行资金监管道路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一项重要的产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道路运输要比其他运输方式具有较大的优势。如果在东路运输管理机构中存在财务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那么将就不能建立相关的职责与权限的制衡机制,这样一来将难以促进财务控制和相关的监督制度化、规范化、合理化发展,甚至导致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内部控制形同虚设一般。

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财务内部提出的有效合理解决方案

(一)在道路运输的内部财务上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一旦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财务内控的管理理念出现偏差,则会严重影响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内部财务控制的发展,阻碍道路运输管理财政工作的有效进行。因此要建立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内部财控机制,确保财政人员树立正确的道路运输管理管理理念,促进财务人员自动接受外界的监督,促进财务管理的透明化发展。并通过强化内部制约的方法,提高内部财务的工作效率,减少财政失误现象的出现。

(二)逐渐完善相关的财务内控的道路运输管理监督机制监督管理机制是任何企业和机构发展离不开的职能之一,想要保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财务控制和监督职能,首先应该充分的了解财政内部的结构现状,这样才能针对财政的内部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监督管理机制。其次要进一步了解财务人员的工作情况,为了确保财务人员处于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则需要建立监督人员工作独立的工作环境,减少外界不必要的干扰,以便于提高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最后监督管理人员的选拔要严格的按照选拔机制进行选拔,保证监督管理人员有效的工作,确保选拔的监督人员不为其他名利诱惑而动摇,以便于保障监督管理机构的公正廉洁。

(三)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促进财务内控的规范化发展任何机构和组织都离不开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一项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是保证及机构和组织正常运行的基础,因此针对目前我国道路管理机构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必须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这就需要管理机构财务内部监管的实施者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来加强对道路运输中流动资金的管理,合理的对财务人员进行调配,以便于形成良好的相互制约的工作方式,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形成道路运输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3]。

三、结论

财务内控管理论文篇5

一、对内部财务控制定义的理解

笔者认为,内部财务控制是利用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财务活动进行科学的规范、约束、评价等一系列方法、技术、程序及理念的总称,以期达到财务活动预定目标的活动。本文对内部财务控制定义的界定有如下特点:

1.明确了内部财务控制的理论依据。笔者认为:内部财务控制是控制论在企业财务活动中的具体运用。其理论依据是控制论,而非《会计辞海》、《新会计大辞典》中狭义的政策、制度和计划。认识到这一点,使我们的研究视野不仅仅局限于主观的政策法规,而是将研究基石提升到基础经济学理论的高度。

2.对内部财务控制概念进行了抽象概括。笔者认为,对任何一个概念的定义,只有强调其质的规定性,才能揭示其与其他概念的区别。本文对内部财务控制概念的定义,正是摆脱了仅对现象进行表述的模式,抓住了“万变不离其宗”的本质,进而真正把握这个概念,充分研究它的内涵及外延。

3.有助于对内部财务控制本质的理解。笔者认为,内部财务控制的本质是一种降低交易费用的控制活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内部财务控制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追根究底是源于控制论对实践的指导。本文对内部财务控制定义的阐述正是强调了这一点,因而有助于对其本质的把握。

4.内部财务控制具有目的性,是使企业的经营管理依照既定的目标前进的过程,但其本身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

5.内部财务控制不是某个事件或某种状况,而是散布在企业作业中的一连串控制行为。并且内部财务控制与企业经营活动相互交织,为企业基本的经营活动而存在。

6.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影响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目标的制定与实施。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既是控制的主体又是控制的客体,既对其所负责的作业实施控制,又受到他人的控制和监督。所有的内部财务控制都是针对“人”而设立和实施的,企业内部会因此形成一种控制精神和控制观念,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控制效率和效果。

二、内部财务控制与内部控制、会计控制、财务监督的关系

(一)内部控制、会计控制与财务控制的关系

内部控制又称内部控制系统,在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所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拟订的题为《内部控制、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公正执业会计师的重要性》的专题报告中,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是:“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协调方法和措施,旨在保护资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促进既定管理政策的贯彻执行。”此定义强调,内部控制不局限于与会计和财务部门直接有关的控制方面,而且还包括预算控制、成本控制、财务控制、定期报告、统计分析、培训计划和内部审计等,以及属于其他领域的经营活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所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颁布的《审计程序说明》第19号,将内部控制按其特点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种,如下所示:

1.会计控制,即由组织计划和所有保护资产、保护会计记录可靠性或与此直接相关的方法和程序构成。

2.管理控制,即企业为了帮助经理人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持续达到企业预期目标而运用控制论中的平衡偏差原理对企业经营管理及其活动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如计划控制、财务控制、新产品开发控制等。

笔者认为,控制是管理的重要职能,会计控制、管理控制、财务控制都旨在使企业的财务系统能有效运转,实现其目的,但从定义、涵盖的内容、范围来看,三者存在着明显差异。

(1)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是并列的,两者的区别在于控制的目的不同。会计控制是对以提供客观有用的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的控制;管理控制是与保证经营决策、方针的贯彻执行,促进经济活动的效率性、效果性实现有关的控制。

(2)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是有机结合的,两者并不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会计控制一般对财务记录产生直接影响,管理控制通常对财务记录产生间接影响,因而管理控制就可以在会计控制提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偏差纠正和协调控制;同时,会计控制也可以利用管理控制反馈的信息来评判会计控制的适当性。

(3)财务控制是管理控制的一部分。管理控制的实质是运用控制论中的平衡偏差原理对企业经营管理及其活动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这本身就涵盖了财务控制的理论依据和目的。因而将财务控制归入管理控制是比较恰当的,既不会割裂两者的联系,又不至于混淆两者的差别。

(二)财务控制与财务监督的关系

笔者认为,控制是事物(系统)本身可以进行的活动,即为了实现自身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行为;监督虽然有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之分,但其本意是外力对某一事物的制约或约束。基于此,笔者认为财务监督是指相对于企业之外的主体,利用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所进行的监督和管理活动。而财务控制是指利用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财务活动进行科学的规范、约束、评价等一系列方法、技术、程序及理念的总称,以期达到财务活动预定目标的控制活动。

通过对两者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到两者具有相互协调的一面,但它们各司其职,互有分工,又存在明显的不同。具体表现为:

1.主体不同。财务控制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相关者,如董事会、经营者和基层单位(如车间);而财务监督的主体一般是企业外部的相关者,如国家审计机关、财政、税务、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等,主要代表着一种社会公正。

2.依据不同。财务控制的依据主要是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实际,预先制定的一系列计划和预算指标;而财务监督的依据则主要是以国家颁布的财务法规、财务制度及相关法律等为准绳。

3.内容不同。财务控制的内容是与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相关的,包括筹资、投资、耗资、收益、分配等;而财务监督的内容则主要针对企业的劳动耗费、财务收支、财务成果的实现及分配是否合理合法,如对企业资产、成本费用、资金筹集与使用、财务报告真实性与有效性、股利分配、净资产增减变动等活动及其结果的监督。

4.目的不同。财务控制的目的是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及结果与计划、预算指标相比较,是否存在偏差;而财务监督的目的是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及结果与国家财务法规、财务制度及相关法律规定相比较,是否存在不合法、不合规现象。

三、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作用

(一)内部财务控制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

财务管理体系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有不同的表述:从财务要素分析,财务管理的内容有资产、权益、收益、现金流量、财务风险等;从管理环节分析,财务管理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等;从资金运动过程分析,财务管理包括了资金筹措、资金投放、资金营运、收入分配等。对于上述各种内容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什么,理论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比较集中的观点是:①以财务决策为核心;②以资金筹措过程中的资本结构决策,资金运用上的投资决策和资金分配上的股利决策为核心。而笔者主张以内部财务控制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其理由如下:

现代企业管理主要是以管理学的组织行为理论为基础,解决企业内部各行为主体之间、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协调问题,即解决不同管理主体或利益主体之间的契约关系,从而以管理制度方式来协调财务行为主体(如股东大会、董事会、经营者、财务经理、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集团)的责、权、利关系。企业财务学主要从属于管理学的范畴,它以制度管理为主要特征,从财务制度上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各行为主体的激励与约束不对称问题,协调并指导各部门、单位的财务活动去实现企业总体目标。内部财务控制的任务就是通过调节、沟通和合作,使个别、分散的财务行动整合起来共同追求企业的财务目标。所以,将内部财务控制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核心,对决策层(出资者)和执行层(经营者)都是可行的。

就出资者而言,其内部财务控制的目标是企业财务价值的最大化,必须使成本与财务收益均衡,内部财务控制的对象是经营者,通过内部财务控制来防止他们偷懒、不负责任、偏离出资者既定财务目标和以不正当手段从公司中获取财富等;就经营者而言,内部财务控制的重点应建立在围绕保证出资者财务目标实现上的内部财务控制措施,诸如财务短期预算控制,资金流量与存量的控制等。

(二)内部财务控制是企业财务计划实现的保证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的是促使企业财务计划的实现。要保证企业财务计划的实现,就必须对企业财务计划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调节。同时,企业财务计划是在财务活动开展前做出的,由于财务活动的影响因素是十分复杂、多变的,因此,企业财务计划很难做到天衣无缝,往往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而这一切,往往要在财务活动的控制过程中才能发现,要通过对财务活动的控制,才能得到调整。因而,加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是企业财务计划积极、可靠的重要保证。

另一方面,内部财务控制是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关键环节。财务管理中,如果仅限于确定合理的决策、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预算,而对实施预算的行动不加控制,预定的财务目标是难以实现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财务预测、决策和预算是为财务控制指明方向、提供依据和规划措施,而财务控制则是对这些规划加以落实。没有控制,任何预测、决策和预算都是徒劳无益的。

(三)内部财务控制在实践中的作用

财务内控管理论文篇6

Abstract: Finance and accounting risk managemen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company's core competitiveness. With the constant improvement of China's market economy, competition between companies has intensified, and to strengthen the financial accounting risk manage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 facing many companies. Security company is no exception.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is becoming mature with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to study and discuss the security company's financial and accounting risk management can help us to review the company's internal potential risk, and the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ompany's financial management from the angle of risk control and management. From the security company's financial and accounting form of risk, and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financial and accounting risk,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trengthen securities financial and accounting risk management control.

关键词: 财务与会计处理;证券公司;风险管理

Key words: financial and accounting treatment;security company;risk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9-0066-03

0 引言

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是指公司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账务管理出现偏差,致使公司存在遭受经济损失的风险[1]。自深圳特区证券公司开始试办以来,我国证券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金融市场上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证券行业加大力度进行业务创新及转型,在监管层放松管制和鼓励创新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证券行业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活力,证券市场获得了迅速发展。证券行业业务范围不断扩宽,产品类型日益丰富,资产规模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和资本实力不断增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证券公司面临着巨大的观念冲击、市场冲击、业务冲击、人才冲击和技术冲击,证券公司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整个证券市场能否健康快速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证券公司面临着诸多财务风险,比如净资本规模较小,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收入结构不均衡,业务同质化严重,公司业绩很容易受股市行情影响等等。如果公司没有有效的识别财务风险并且采取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那么将极其不利于证券公司的健康规范发展。随着市场的透明化、信息化、监管手段的完善化及法规化、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证券公司必须积极应对证券行业的发展要求,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以面对来自各方的危机。财务风险是一种很重要的不容忽视的风险,而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是财务风险管理基础,因此,如何规避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成为公司加强管理核心问题之一。

1 研究综述

在发达资本市场,在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已趋于成熟。我国作为新兴的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的发育还不是很成熟,在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尚处在理论探讨与经验借鉴的阶段。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研究开始重点关注于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刘恩禄、汤谷良(1989)第一次系统论述了财务风险的概念、特征及原因,探讨了企业该如何管理财务风险[2]。

一些学者对证券公司的风险来源、表现形式和特征等进行了相关研究。毕秋香等(2002)按照证券公司的风险来源以及风险的特征,将证券公司所面临的全部风险划分为五大类,即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并且针对每一个风险的具体成因进行了归纳[3]。曾嵘(2006)根据证券公司的不同业务类型将风险主要分为四大类,分别是证券经纪业务风险、承销业务风险、自营业务风险和其他业务风险,同时具体研究了每项业务具体面临的各种风险,例如对于证券经纪业务风险而言,又可将其分为经营风险、操作风险、业务拓展风险和IT技术风险等[4]。

部分研究主要从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的角度研究其风险控制。陈共炎(2005)从会计控制的角度研究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问题。他首先分析了我国证券公司会计制度演进的状况,然后总结了影响我国证券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并结合一些证券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提出应当通过建立集中管理的财务制度提升证券公司会计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以充分发挥会计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5]。冯玉明(2006)通过对上市公司2008年财务数据的实证分析,认为加强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6]。王学峰(2007)结合内部控制的国际惯例和中国证券公司的实际情况,从证券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必要性、证券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构成要素及控制目标、控制主体及层级、控制客体与范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我国证券公司构建了较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7]。张玺(2013)针对我国证券公司存在的风险管理问题,提出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监管体系、加强行业信用评级制度管理、建立健全证券从业人员的监督机制[8]。段丽巧(2013)分析了金融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从财务内部控制环境、财务管理职务配置的优化等方面提出加强内部控制的对策[9]。

一些学者重点关注了证券公司财务风险,并对其特征进行研究,提出了切实可用的风险管理办法。许明波(2005)通过分析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和财务风险,设计了全面、系统、逻辑一致的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指标框架及风险动态监测框架[10]。孟祥霞(2007)从理论研究角度出发,认为应注重基础理论,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研究,强化财务风险文化、风险管理教育和财务风险管理责任观[11]。俞邵峰(2013)对证券企业财务风险的界定与特征以及证券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展开分析与探讨,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加强证券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管理的有效举措与建议[12]。

但是,相对于其他大多数企业而言,证券公司的数据很难获取,尤其是财务方面的数据,更是缺乏,这给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带来较大困难。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较少,而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是财务管理风险的基础,决定了证券公司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尤其是一些证券公司希望通过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方式进行融资,更是要保证财务与会计处理的真实行与合规性。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结果可以为我国证券公司的财务与会计处理的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2 我国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现状

国内关于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研究比较细致,涵盖了财务印鉴管理、发票管理、银行存款管理、涉税、会计档案管理和实物资产管理七个方面,落实到了实务中可能出现的具体问题上面,并给出了较为详细的解决方案,这对于证券公司日常账务处理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

但是国内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风险研究缺乏理论指导。研究内容都是从微观层面着手,以上研究问题虽然较为全面,但是并不能涵盖财务与会计账务处理的方方面面,并且多从实际问题出发, 并不能对整个证券行业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其次,研究缺乏普遍性。国内的研究多从某一个证券公司的角度出发,分析该公司存在的问题,所以研究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这样虽然各个公司能够处理好自身问题,但是该公司的经验不能对其他公司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研究缺乏共性。

再次,缺乏全面的风险控制体系。研究内容较为分散,多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风险并没有一个全面的控制体系,导致在财务与会计的日常处理中通常是出现了问题才能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样将会把证券公司置于一个风险较大的环境中,风险控制十分被动。

3 我国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识别和应对

3.1 我国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识别和应对思路

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才是管理层决策的有力支持和有效依据,才能够满足外部客户的需求。针对上述研究不足,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研究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理论基础。应当跳出微观层面的研究,从宏观角度出发,深入了解证券行业的财务风险,找到解决问题的理论支撑,对于现有问题及未知问题都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

第二,总结研究证券公司面临的风险问题的共性。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财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未严格执行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公司内部财务监督缺位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原因具有普遍性,研究应当针对整个证券行业,并非某个证券公司的某些财务与会计风险问题。因此,应当总结风险问题的共性,结合理论基础,形成一些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风险控制对策。

3.2 风险识别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并对我国几个规模和市场影响力较大的证券公司及其营业部进行走访调查,总结出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日常处理主要风险如表1所示。

4 结论及建议

4.1 结论

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才是管理层决策的有力支持和有效依据,才能够满足外部客户的需求。拥有完善的内部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控制机制是保证证券公司成长的关键。

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国内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控制的研究成果,发现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普遍存在七种一级风险:财务印鉴管理风险、发票管理风险、银行存款风险、涉税风险、会计档案管理风险、实物资产管理风险和经纪人账务处理风险。上述风险分别对应若干个二级风险,并针对各个风险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4.2 建议

应当建立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将对于风险的把控时间提前,提高应对风险的主动性。

具体来说首先应该建立风险预警系统。通过风险预警可以尽早发现并识别公司面临的各种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并对风险程度进行大致的评价,为中期的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做铺垫。其次应当严格公司财务规章制度,明确职权分工,明确财务责任,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及控制风险的能力。最后,应当强化内部控制与监督,完善风险的控制及规避,总结风险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的经验教训,为以后处理由此类风险带来的问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孙晓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及控制研究[J].财会研究,2011(22):43-56.

[2]冯辞.浅析证券公词树务风险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5(4):42-43.

[3]毕秋香,何荣天.证券公司风险评估及指标预警系统设计[J].证券市场导报,2002(10):7-8.

[4]曾嵘.试论我国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J].贵州社会科学,2006(5):29-31.

[5]陈共炎.证券公司会计制度与风险控制问题探讨[J].证券市场导报,2005(1):43-47.

[6]冯玉巧.刘娟娟.证券公司有效风险管理体系探讨[J].证券市场导报,2006.

[7]王学峰.中国证券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10):38-42,48.

[8]张玺.浅析证券公司风险管理[J].中国证券期货,2013(3):45.

[9]段丽巧.对加强金融企业倒务风险内部控制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3(16):235-236.

[10]许明波.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5(1):48-54.

财务内控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内部控制;财务治理;财务治理结构

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企业资产安全和营运效率的提高是内部控制的三大基本目标。但现实中此三大目标能否真正实现,并不如制度设计者们期望的那么乐观。在我国企业改革、改制中国有资产的流失;上市公司会计粉饰、财务造假;银行高官的挪用公款、携款外逃,大量坏账、呆账的产生,等等问题,无不令人质疑:现有的内部控制预定的三大基本目标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

一、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环境与文化成为内部控制的软肋

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生产要素是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人是“经济人”,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是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人”。人的这种私利性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动力,但也给企业带来了危害,因此企业需要建立一套规范的制度,趋利避害,将被管理者的行为限制在有益于企业健康发展的轨道上。罗伯特·西蒙斯在介绍内部控制系统的假设条件时也曾提到,每个人都有固有的道德缺陷,所以有必要使用内部控制以确保资产的安全和信息的可靠。

建设一套内部控制体系和发挥内部控制体系的作用是两回事。同创君业管理咨询公司某高级管理人员曾访谈过一些有实力的国有和民营企业各级别的人员,发现公司的很多中层领导竟连公司的许多重要制度都不清楚。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停留在部门和岗位设置及责任制度规章等低层面之上。中层领导尚且如此,那就更谈不上普通员工了,如此浅薄漠视的意识观念如何能形成良好健康的内部控制环境和文化。而企业控制环境又决定着其他控制要素能否发挥作用,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众所周知的银广夏事件,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控制环境的严重失败,董事会“瘫痪”,凡事由总经理一人拍板,权力失去了监督和制约。

2.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执行不力。一般企业通常都能建立较为详细的规章制度,但实际中这些制度又多成了摆设,形如虚设。例如,有的企业对成本、费用等开支设计不同形式的控制方法,但执行的结果却是超支的照样超支,挂账的未见减少。有的企业制度中规定了一些职务是相分离的,可实际中一些职务又由一人兼任。再如,中国银行温州支行某分理处其内部控制制度对会计、出纳、保安的职责和权限有明确、科学的界定。但这个制度没有被很好地执行,为贪图“简便”,由会计人员一人掌管所有钱款,并对上级关于运钞车特征的通知毫不理会,终于被犯罪分子以假运钞车将钱款劫走,造成重大损失。

3.内部人员的串谋架空了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指导思想是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相互协调。如果这个基础不存在,那么内部控制就如同一个又瞎又聋的猫,如何能抓得住老鼠。以“旭日升冰茶”事件为例,旭日升冰茶曾经是红极一时的国产饮料,其广告也曾经是铺天盖地,可宛若一夜间旭日升便淡出人们的视野,传言是因发展太快资金链断裂。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旭日升冰茶的财务部门连同内审部门集体作案,转移资金数亿元,从而导致企业因资金不支而覆灭。试想监管者和被监管者联合舞弊,设计再好再完善的内部控制要发挥作用恐怕也无能为力。类似的事件并非仅此一例,如何避免内部人员的集体行动使内部控制制度失效,这成了内部控制设计一个新的难点问题。

4.忽视风险管理,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coso报告认为,环境控制和风险评估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关键。企业生产经营必然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风险,信息的不对称、占有信息的不完全使得企业必须要有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风险管理,以使意外损失降到最低。四川长虹是我国著名的家电生产企业之一,也是一家老牌上市公司。近年4.6亿美元的巨额应收账款事件使得它已风光不再。apex家电进口公司是长虹在美国的最大合作伙伴,在该公司拖欠国内多家公司巨额欠款的情况下,长虹仍与其签订了巨额赊销合同,最终遭受了巨大的坏账损失。事后人们不禁质疑,难道长虹对apex公司的情况一无所知,倘若不是一无所知,又为何毫无疑虑将巨款货物发给对方。看来,在确定信用政策时,长虹未能充分地评估坏账风险,最终给企业造成了无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二、财务治理结构的介入

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公司治理的重心在于企业权责利的合理配置,财权是诸多权力中的重量级权力,它表现为某一主体对财力所拥有的支配权,包括收益权、投资权、筹资权、财务预决策权等权能(伍中信,2004)。公司财务治理以财权配置为核心,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来防止内部人控制,降低成本,遏制或减少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

财务治理结构以财权为基本纽带,逐步确立出资人、董事会、经理人和财务人员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所处的地位的作用,体现了各主体在财权上相互约束、相互制衡的关系。它是一种企业财权的安排机制,通过这种机制来实现企业内部财务激励和约束。具体地说,财务治理结构是通过对财务监督权、财务决策权和财务执行权的合理配置,来实现管理目标。监事会享有财务监督权,财务战略决策权由出资者、股东大会、董事会享有,总经理则享有财务经营权以及董事会授权下的进行日常财务决策权。

西方理论界对财务治理方面的研究散见于有关企业理论和资本结构理论之中,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我国学者有关财务治理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财务分配论(刘贵生,1995)、经营者财务论(汤谷良,1997)、出资者财务论(谢志华,1997)、所有者财务论(干胜道)等。综合他们的观点,企业的财务治理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主管财务(苏武俊,2002)。出资者财务是指股东作为出资人为保护自身利益参与企业管理和监督而发生的财务行为。董事长和总经理行使经营权,参与企业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和管理,从而形成经营者财务管理层次。最后一个层次则是财务主管行使日常财务管理权和决策的执行权,形成的财务主管财务层次。

三、内部控制和财务治理结构的耦合

企业是多重契约关系的组合,而股东会与董事会、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的委托关系是其中最基本的契约关系,因此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内部”应从构建治理结构开始,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1.合理划分内部控制和财务治理的工作重心

内部控制在公司制度安排中担负着内部管理监控的角色,它的监管辐射范围包括董事会、总经理、各生产经营及职能部门。

在公司财务治理结构中,股东大会、董事会享有战略性财务事项的决策权,如重大投资决策活动、筹资活动等,虽然这类事项发生次数少,但如出现问题,便会对企业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应将其作为财务治理的工作重心。而经营者财务层次和财务主管层次中发生的日常性财务事项,则可纳入内部控制的重要范畴,因为这类事项重要性虽不如前者,但发生频率高,对其监控成本较高。

2.建立有效激励和监督机制,改善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包括员工的诚实和职业道德、人员胜任能力、管理哲学和经营作风,等等。内部控制的好坏取决于制定并执行控制政策和程序的人的素质和观念,因此应尤其重视人的因素,将培养员工的忠诚度作为内部控制的工作出发点,促使员工认同公司的价值观,以形成健康良好的公司文化,提升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机制,采用具体的财务管理方式达到财务激励的目的,如制定财务预算,将预算目标分解至团队或个人,以预算作为绩效评价标准,对员工产生激励。或采用员工持股计划等其他方式进行物质和精神激励。对于管理层则可采用股票、股票期权等报酬契约设计进行激励,还可通过不同资本结构选择、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完善和外部接管等内外结合的方式予以激励和约束。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均是为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降低成本,达到改善控制环境的目的。

3.完善信息沟通渠道和披露制度

无论是coso老报告,还是新报告,均把沟通列作内部控制的一个要素。内部控制中的沟通是通过信息的流动而实现的沟通,即信息沟通。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成熟与普及,大大提高了信息沟通的速度和流量。信息沟通不仅仅包括企业内部的沟通,还包括与外部的信息沟通,如与客户的沟通,了解客户的资信和财务状况;与银行的沟通,了解还贷款风险等。如果公司建立信息的实时反映和控制,将使股东、管理层更为迅捷地了解公司的运营情况,同时促进员工行为的自我优化,自觉正确地履行其职责。

就信息披露而言,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强制性要求的,而其他企业的信息披露没有作统一要求和规范。对公司财务治理和内部控制的信息更是没有具体要求。有关政府部门应强化这类信息的披露规范,从法律的角度予以积极的推动和促进。

4.实施战略财务,重视风险评估

当前企业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极大,过去赖以成功的商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呈现出多元性和难以预测性,财务的作用已经超越了传统的边界,需积极地跨越经营职能、合作伙伴、地域界限全方位地整合这些资源,财务需提升到战略的高度。

战略财务是战略管理与财务的有机结合,战略管理要求企业高层管理者在不断审视企业内外环境变化的前提下,制定能够利用优势,抓住机会,弱化劣势,并避免和缓和威胁的企业战略。战略财务是站在公司战略发展的高度,运用财务手段和财务工具,为公司战略决策、战略变革提供决策支持。实施战略财务,要通过作业链、价值链的分析和优化提高企业整体价值,提高企业竞争优势;通过经营环境分析,包括对宏观环境、特定产业环境、企业内部环境的分析,确认和评估企业面临及潜在的各种风险,并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和防范风险;通过竞争能力分析,确定企业的优势和劣势,辨别可能存在的威胁,并提出战略模式选择的建议,以保持公司的核心竞争。

参考文献:

[1]苏武俊.论企业财务治理结构创新[j].南方经济,2002,(9):51-53.

[2]伍中信.现代企业财务治理结构论纲[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129):62-67.

[3]谢志华.出资者财务论[j].会计研究,1997,(5).

[4]汤谷良.经营者财务论——兼论现代企业财务分层管理架构[j].会计研究,1997,(5).

[5]干胜道.所有者财务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财务内控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财务管理 企业内控 创新途径 财务集中

一、引言

在当前我国企业的管理体制中,财务内控制度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价值的发挥;二是有利于企业规划的实现。因为良好的财务内控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的经营效益,所以,要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对财务内控工作进行有效管理。

二、当前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管理模式的发展现状

现阶段我国处于新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的发展较快,但是,受到传统经济因素的制约,不少企业在发展中,财务管理方面还处在传统的管理模式发展阶段之中。国内的财务内控管理理论大部分都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内控控制理论,而自身的创新研究则还不够充分,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国财务内控管理理论较弱的适应性。另外,不少企业的管理者把精力都集中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上去了,而忽略了对财务内控管理理论的强化。因此导致财务管理还处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之中。

(二)企业财务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

我国改革开放这几十年中,经济方面总体发展较快,在繁荣我国国家经济的同时地方经济发展状态出现不平衡发展。具体来说,有些企业的决策层和管理层较为保守,对财务内控工作的管理流于形式,对财务内控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力度远远不够,而且很多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体系相对比较片面,其管理效率也不高。因为不少企业在财务内控工作上,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内控管理体系,所以造成了内控管理缺乏整体的覆盖性,同时不利于企业各职能部门的结合,不便于财务内控工作的统一进行,也不便于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面调控,这将严重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存在财务方面的风险危机

内控管理的重点就是有效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然而纵观我国大部分企业目前的运行状况,一些管理人士仍然将财务管理的重点局限于记账管理上,在财务的风险控制方面缺乏科学的管理体制,从而忽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合理预测。一些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或是经营管理部门在制定经济活动的决策时,还不能够准确核算出风险可能存在的概率,故而,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也不能有效地规避风险,这就导致了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工作难以展开进行。

(四)会计制度不规范,财会人员素质低下

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理论还不够成熟,相关工作人员对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财会人员专业素质及职业道德上的缺陷是导致会计凭证填制不规范、出现财务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些企业中,部分财会人员忽视国家制定的财务管理法规,对工作极端不负责任,常常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资料得不到落实,甚至出现伪造,变造原始会计凭证的恶劣现象;缺乏诚信观念,在工作中时常出现凭证要素不符、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等严重失误,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财务集中管理内部控制措施

(一)建立并完善内控控制制度

为了避免内控管理的规定流于形式,对内控人员的行为真正起到强有力的约束作用,需要企业进一步规范并完善财务内控的相关机制,落实员工个人负责的制度,规定内控人员按规章制度办事,在工作中如果出现了重大失误或者违规操作等行为,则追究责任到个人,从而保障财务内控制度的顺利实施。不断地建立与完善与之相关的制度,使其形成一定的体系,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体系,也是企业实现下一步的战略目标的关键。

(二).建立财务风险防范体系

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相关要求,在结合企业财务管理状况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去完善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加强财务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强化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规避意识以及防范风险的预警能力,建立一定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做好防范措施,提高规避风险的能力,明确企业财务风险监管工作程序,分清监管职责,落实好分级负责制。简言之,为了企业的良好运行和长远发展,其在经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风险规避意识,并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来提高防范能力。

(三)提高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

注重企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媒介,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发展因素,人才资源的竞争属于企业核心竞争之一,企业财务管理处于企业发展的中心环节,不可偏废。强化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重点在财务会计理论知识、国家政策规定、财务会计法律、职业道德等几方面,只有通过全方位的教育培训,才能提高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从而确保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创新财务内控管理的组织机构和方法

为了能够使企业在财务内控管理工作中实现发展创新,需要推动财务内控管理的组织机构创新和方法创新。创新需要在对企业自身财务发展特点的原有基础上实现对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全方位地实现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发展,对于内控管理方法的创新,具体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每一项经济活动落实事前精确预算,事中严格控制,事后检查评估的三项原则,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降低财务风险;第二,加强对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财务内控工作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财务管理问题,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任何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都需要内部控制,以保障财务管理没有任何偏颇,或者说能够顾及到各个利益代表的利益,以此使企业达到和谐发展的状态。财务内控管理是实现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对加强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保护企业资产、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只有实现企业财务的现代化管理,才能实现提高稳定地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才能实现企业经济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财务内控管理论文篇9

关键词: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措施研究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财务会计是一项重要因素,而企业财务会计健康发展的前提就是内部控制。对内部控制的定义而言,其中包含了会计及管理控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根本目标追求经济效益,企业内部财务会计控制是管理前提。在市场经济主导的前提下,进行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进一步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状况下获得有利地位,使企业发展更加健康。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指的是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保证会计信息,保障资产完整,保障经营方针和经济性,在单位内部展开自我约束及管理,其在会计领域应用较为广泛,是一项重要制度。

内部控制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内容:

控制环境,指的是控制方式运行环境,往往在企业文化建立和约束体制创建方面有重要作用。

风险评估,则是风险管理的一项前提内容。

控制活动,指的是企业规避风险的一项措施,具体在管理阶层的和政策方面有所表现。

信息沟通,利用恰当的方法传递信息,同时使人员沟通得以加强。

监督,在监督和评估的过程中控制内部进程。

二、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不足

依照调查数据表示,在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方面没有充分的认识,这往往是如今企业广泛存在的一项重要问题,其主要表现有如下方面:首先,某些企业觉得企业会计工作只是经营状况的表现,所以没有必要展开内部控制,如今的财务规章制度就已经能够对财务会计工作产生约束,足够保障顺利展开。其次,某些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并没有联系企业的发展状况与现实内容,没有办法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加以落实。总的来说,主观认识程度和重视度不高,通常是企业财务会计内部制度无法发挥效果的一项重要因素。

2.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薄弱

因为有很多因素都可能对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制度产生影响,为了使这些问题得以解决,企业在进行会计内部制度建立的进程中,应当对企业内部和市场环境当中存在的相关内容加以考虑。在如今,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持续变化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从而才可以对外界经济环境变化加以有效处理,进一步处理相关影响问题。

3.企业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执行不到位

责权不明确,无法有效落实,导致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无法起到相应的效果,这导致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不但无法使企业效率得以提升,还会导致疏漏的出现,从而导致更为严重的状况发生。因为在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定义当中,明确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定义进行表述,表明这是企业高层与员工权责分明的一项内容。针对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现状来看,我国很多企业在配置人员的岗位时也存在不合理等问题,进而导致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方面存在很多的业务混乱等现象。

三、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问题的应对措施

1.进一步强化管理层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

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开展应当严格依据《会计法》和《内部会计基本控制规范》的有关要求与规定进行,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坚持对主体负责的原则,切实提升国有企业控制效率,对有关制度进行优化与调整。企业管理人员应当提升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解,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内部控制意识,妥善处理好企业财务会计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工作。其次,企业还应当进一步提升创新思维能力。企业要想在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提升竞争力,并实现经营成本的降低,就应当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方法与手段,持续做好质量改进工作,提高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成效。此外,企业还可以将市场作为导向,在充分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达到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目标。

2.建立健全现有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应当在遵循财务管理相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对财务机制进行不断优化与完善,做好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各项工作。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当完善并落实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责任制度,进一步明确有关岗位的部门的职责,并且明确企业的具体经营目标,促使企业员工和部门之间实现协调统一的发展。除此之外,对于一些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不合理或错误的行为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对于那些取得显著成效的部门及职工则给予相应的激励,只有在这种科学的激励措施下才能实现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也才能保证企业始终处于规范的制度体系下运营与发展。

3.切实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力度

优化与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系统,推动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监督工作的开展,可以保证企业财务会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并且大大提升了企业财务信息的有效性与真实性。任何企业都应当注重做好内部审计监督工作,内审工作质量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将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及不足及时找出来,才能获得有价值的会计信息。企业要想切实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就应当对财务会计工作中的任何一项费用支出都要求做到入账与审计,防止在日常的财务管理中出现漏洞。

此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不仅要做好事后的控制,还应当切实做好事前的控制,并且及时纠正企业内部潜在的不合理的或错误的财务行为。企业还应当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定期组织审计人员参与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讲座及教育活动,逐步提升其对于法律法规及财务会计方面知识的认知水平,进而提升其职业道德水平与综合素养,保证财务会计工作的开展更加健康稳定。

4.科学管理与分配企业资金结构

企业应当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对资金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科学分配资金结构,逐步提升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在对企业资金的使用及管理方面,企业内部机构和个人不可随意进行调动,从而避免资金出现流失现象。企业在对支出资金管理方面,必须由有关负责人当面签字。对于一些数额较大的资金支出时更应当由有关部门管理层进行严格审核,从而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通过适当的方法对货币资金的收入、支出、结余以及各项财产物资的采购、验收、保管、领用、销售等活动进行控制,对于一旦出现资金滥用或不合理的现象时,能在第一时间内将资金追回。

四、结论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加强和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减少企业运营中的成本,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和资金周转率,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保护企业财产安全,亩达到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目的。针对目前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中出现的对其重视程度不高、缺少相应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等问题,相关管理人员需要提高对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进而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并且加强企业在内控制度体系方面的执行力度,更好的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使企业在良好的内部控制规范的情况下,更好地持续健康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张初础.金银助.周建斌.刘红生.董文娟.金融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思考与实践[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9年度全国“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9年.

[2]王爱群.信息--企业内部控制的本原--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任伟琴.后萨奥时期电信企业内部控制的持续优化[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9年度全国“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9年.

[4]王桂莲.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创新研究[A].北方省市自治区会计学会第二十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财务内控管理论文篇10

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当今社会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功能,在推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国家对高校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加注重加强高校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努力发挥高校基本职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与人才支撑,并努力营造大众化的文化氛围,推动全民学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的建设。一方面,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自主办学权也在日益扩大,高校在完成基本教学以及科研活动的同时,开始更多地参与到对外投资、校企办学、基础建设等经济活动中。另一方面,随着高校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程度的不断加深,社会对于高校资金的安全与有效合理使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控则强,无控则弱,失控则乱。为了更好地履行高校对于社会的基本职能,以及保障资金的安全与高效使用,加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建立行之有效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已势在必行。本文重点阐述了当前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提高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水平,促进高校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二、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概述

(一)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内涵

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最初出现于20世纪初期,财务内部控制的作用主要在于审核相关财务信息,组织相关财务工作,确保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从而保证资金的安全与完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与完善。目前财务内部控制除保证资金的安全与完整外,进一步强调了按照国家基本准则规范,运用适当的方法,合理有序地安排相关财务工作,进行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为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

与此相适应,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是指高校按照国家相关基本准则的规定,采用适当的财务核算方法,对学校教学与科研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进行审核与监督,保证科研活动的有序进行,并确保学校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并纠正财务舞弊行为,降低高校的财务风险,进一步减少高校可能面临的损失,为实现高校的科研与教学目标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制度和程序(梁晓妮,2006)。

(二)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要素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环境,是指在组织内部,对其中的政策、科研活动组织执行、相关业务往来等产生显著影响的各种因素的组合。控制环境作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各要素发挥作用的前提与基础,决定了内部控制的基础,对于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对高校财务管理目标以及高校战略层次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是指?ψ橹?中各种潜在事项的发生,可能会给组织财务目标的实现带来的影响进行的分析与评估。通过对组织中内部控制进行风险评估,结合高校的财务管理目标与战略目标,对高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将有助于高校根据自身活动所处环境面临风险的性质、范围、风险可能带来的影响与后果等,选择正确规避风险的措施,最终顺利实现高校的管理目标,促进高校健康有序发展。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活动,主要是指单位组织为了保护高校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实现高校的财务管理目标,根据前述所进行的风险评估结果,运用相关控制措施,将高校面临的各种风险控制在有效承受范围内。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控制措施,主要有会计系统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审核批准控制、实物资产控制等,通常将这些控制措施结合运用会发挥更好效果。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信息与沟通,主要强调单位内部、单位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的信息传递。一方面,高校通过及时收集并综合分析,将准确的财务信息与外部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加强与利益相关者 、政府监管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的信息沟通,更好地接受社会的监督。另一方面,在单位内部通过对相关信息及时进行收集与分析,并将其中重要相关信息,传递给单位内部各有关部门,使其及时了解学校政策,知悉学校内外部情况,从而更好地配合高校所作出的各项决策,做好本职工作。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监督,是指单位在日常科研与教学过程中,对于财务内部控制的建立与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科学,运行是否有效,设计是否合理,最终对发现的财务内部控制缺陷,提出合理有效建议并及时加以改进,以切实提高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促进高校健康有序发展。

三、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现状

(一)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环境有待改善

目前我国高校在一定程度上仍处于粗放式管理阶段,这进一步导致了当前高校财务内部控制问题丛生,严重制约着高校的健康发展。当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环境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财务内部控制活动尚需进一步细化,信息化平台建设亟待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及单位财务内部监督机制仍需继续加强(李卫萍,2015),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应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近年来,随着高校经济腐败案的接连发生,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健全与否,愈来愈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内部控制领域的专家学者,更是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探讨。目前,社会各界也已认识到了完善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对于高校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基于以上各方面原因,我国教育领域部分单位目前仍然面临着较为严重的财务管理薄弱、透明度不高的问题,这进一步导致了教育领域,尤其是高校社会公信力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矛盾。

(二)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王卫星等(2016)通过对江苏省59所高校开展问卷调查发现,在选取的59所高校中,仅有5%左右的高校有意愿聘请内部控制领域的专家,为高校设计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控制流程。有70%以上的高校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另外还有5%的高校,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在其相关管理文件中,只有关于内部控制的“零星碎片式”记载。由此可见,目前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尚未得到高校领导层的充分重视。高校主管部门对于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还未提高至战略高度,缺乏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张县平 (2008)经过研究指出,高校目前面临着财务内部控制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对于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定位不够准确,尤其是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意识淡薄等问题。进一步提出,如何切实有效地解决高校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已成为当前摆在高校面前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高校财务风险尚未得到有效防范

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向纵深化发展,作为高校发展重要保障的办学经费,也由国家财政直接拨款向市场经济下的举债扩张转变。而目前高校尚未对大规模举债所带来的风险有充分的认识,从而导致高校的债务规模和风险日益扩大。杨从印等(2016)通过对教育部直属高校开展调查问卷,系统地分析总结了当前教育部直属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情况。指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科研经费的安全、规范与使用效果,是高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保障,直接影响到高校预防腐败、“软环境建设”等重大问题的落实情况。宗文龙等(2012)通过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所做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事业单位当前面临着事业性业务收入、基建工程项目以及“小金库”等主要风险,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风险管理水平,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提供了一系列可行性措施。综合看,加快建立健全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强化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运行流程,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已成为当前高校需要重视的重要课题。

四、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对策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良好有序的内部控制环境,对于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包括以下部分,即严谨有序的财务流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的岗位分工、专业素质过硬的财务人员等。一方面,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首先要建立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即将内部控制的理念、信息交流与沟通等要素融入到信息系统,进而实现内部控制体系的常态化和系统化,减少信息传递中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信息交流的质量(刘永泽等,2012)。另一方面,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应当注重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其业务技能和专业素养,同时提高高校领导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实行差异化管理模式,以实现权责统一和财务人员之间的优势互补。

(二)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

有控则强,无控则弱,失控则乱。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国特色和管理特质,以及单位内部控制与监督的关系特点,田祥宇等(2013)对进一步丰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理论,做了积极而有意义的探索。蔡雪辉(2013)就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高校领导层财务内部控制意识淡薄、缺乏科学完整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规范性文件等突出问题,指出高校应当加强自身规范化建设,制定严密而又规范的动态管理控制系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推进,高校财务管理环境日趋复杂,如何在新形势下顺应发展规律,切实解决高校面临的财务管理问题,梁国锋(2013)进行了有益研究,对于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财务管理体制,促进高校健康有序发展提出了独特的?解,颇有借鉴意义。2012年12月,财政部联合教育部了修订后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其中明确指出当前各大高校应当尽快建立起科学完整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三)建立精细化管理体系

为了改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完善精细的现状,防范高校所面临的业务风险,进一步提升高校财务风险防控能力,高校有必要尽快建立并完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堵塞财务漏洞,防范财务风险(刘延平等,2015)。同时指出,加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现代大学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精细化管理模式下的显著特征。樊子君等(2009)在对韩国内部控制进行规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内部控制规范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进一步梳理总结分析,认为精细化管理是我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发展的必经之路,为我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