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错技术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4 03:48:58

容错技术论文

容错技术论文篇1

关键词:3G视频通信H.264/AVC容错技术

传统的视频编码标准都是围绕比特流的概念组织的。实际上用于传送数字视频的大多数网络体系结构并不适合直接传输比特流。在许多网络体系结构中,比特流需要拆分为数据分组。这些分组的特性,如最小/最大尺寸、相关开销和差错属性等在网络体系结构间、甚至在某个给定的网络体系结构内也是很不相同的。假如视频编码器自身能和网络特性很好的匹配,将能够获得更好的视频QoS。问题是如何容错地支持易差错的无线移动网络?为了解决无线移动信道视频的容错传输,我们将采用如前向纠错编码及支持差错复原的视频压缩编码技术来解决。H.264编解码器可以很好的解决易差错信道的视频容错传输。在3GPP/3GPP2的传输环境下通过选择适当的条带长度使H.264编解码器和无线移动信道的网络特性得到很好的匹配,实现无线移动信道视频的容错传输。H.264标准适用于无线网络传输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概念上分为两层:视频编码层VCL(VideoCodingLayer)和网络抽象层NAL(NetworkAbstractionLayer),其中VCL负责高效的视频内容表示,它被设计成尽可能独立的网络,NAL负责对编码信息进行打包封装并通过指定网络进行传输。H.264中还定义了两种新的帧编码类型,即SP帧和SI帧来完成不同流的切换,可以根据传输网络和用户终端的具体情况自适应地在不同码率的视频流之间切换,这大大改善了视频流对3G网络的适应性。

一、3G视频通信中容错技术的应用

3G通信技术的出现使对话式无线视频业务成为可能,虽然3G网络在移动环境下的带宽可达384kbps,在静止环境下的带宽可以达到2Mbps,但是由于信道衰减、建筑物遮挡、终端移动、多用户干涉等原因影响,使得信道是时变且高误码的,因此,在3G网络上传输视频流时,仅仅追求高的压缩效率是不够的,必须有一定的容错和错误掩盖措施。最新的3GPP/3GPP2标准要求3G终端支持H.264/AVC视频编解码技术,同时由于硬件的限制,3G终端只支持部分H.264/AVC的容错工具。H.264中虽然提供了一些容错工具,但是它们有各自不同的用途和目的,即在不同的场合需要选择不同的组合来使用。

1.1错误隐藏技术由于错误隐藏技术能够利用接收到的数据来恢复丢失的数据,因此一般都应用在解码器端。在无线网络环境中,解码器的这种能力尤其重要,因为无线网络环境中误码率高,很多RTP包在传输中被网关或者路由器丢弃,而这些丢失的数据又必须在解码器端根据空间和时间上的相关性来恢复。错误隐藏技术的实现方法也很多,在JVT参考软件中,就使用了一种空间相关性的方法,即使用被丢失宏块周围的4个宏块来恢复被丢失的数据,其选用的标准是使恢复后边缘数据的SAD(sumofabsolutedifference)差最小。这种方法的效果虽不是最好,但是计算简单有效。

1.22Slice结构为了满足MTU大小的要求,在3G网络视频传输中对视频进行分片压缩显得尤其重要。经过分片压缩后的视频中每个RTP包中包含一个片,一般每个slice中包含一个或者几个宏块,并以RTP包的大小满足MTU的要求为准。

1.3帧内编码块刷新由于帧内编码不依赖时间上相邻帧的数据,所以帧内编码块能有效地阻止由于包丢失甚至帧丢失而引起的错误传播。对于对话式视频业务来说,由于实时性要求高,而且I帧刷新的频率较低,因此可以用帧内编码块来部分代替I帧的作用。H.264/AVC提供了两种帧内编码块刷新(intrablockrefreshing)模式;其中,一种是随机模式,即用户可以选择帧内编码块的数目,而由编码器随机决定哪些哪些位置上的宏块实行帧内编码;另一种是行刷新模式,即编码器在图像中依次选择一行进行帧内编码,但图像分辨率大小不同,每次需要帧内编码块的数目也不同,例如在QCIF格式图像中,每次需要选择一行,即11个宏块进行帧内编码,而在CIF格式图像中,这个数字变成22。

1.4参数集(ParameterSets)H.264标准中,取消了序列层和图像层,将原本属于序列和图像头部的大部分句法元素分离出来形成序列参数集SPS(SequenceParameterSet)和图像参数集PPS(PictureParame2terSet)。序列参数集包括了与一个图像序列有关的所有信息,如编码所用的档次和级别、图像大小等,应用于视频序列。图像参数集包含了属于一个图像的所有片的信息,如嫡编码方法、FMO,宏块到片组的映射方式等,应用视频序列中的一个或多个独立的图像。多个不同序列参数集和图像参数集被解码器正确接收后,被存储于不同的己编码位置,解码器依据每个己编码片的片头的存储位置选择合适的图像参数集来使用。

1.5冗余片(RedundantSlice)H.264编码器除了对片内的宏块进行一次编码外,还可以采用不同的编码参数对同一个宏块进行一次或多次编码,生成冗余片,冗余片的信息也被编码进同一个视频流中。解码器在能够使用主片的情况下会抛弃冗余片,反之如果主片丢失,也可以通过冗余片来重构质量。

1.6灵活的宏块排序(FMO)FMO技术通过片组(slicegroup)技术来实现。片组是由一个或者多个片组成,而每个片中通常包括一系列的宏块。采用FMO进行视频编码的好处在于,可以使因信道传输而引起的错误分散。具体实施方法是:帧图中的宏块可以组成一个或几个片组,每一个片组单独传输,当一个片组发生丢失时,可以利用与之临近的已经正确接收到的另一片组中的宏块进行有效的错误掩盖。片组组成方式可以是矩形方式或有规则的分散方式(例如,棋盘状),也可以是完全随机的分散方式。采用FMO提高了码流的容错能力,却使编码效率有所降低,同时也会增加编码延迟时间。

二、结论

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第三代数字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以及多媒体信息服务(MMS)的兴起为无线移动环境下的多媒体通信业务(特别是视频)提供了应用和发展的需求.多媒体业务是3G的基本业务之一,然而视频通信业务对3G网络还是一种挑战,这是由于无线网络是一种易错网络,容易受到多径干扰、阴影衰落等多种条件的影响,致使视频传输流中的RTP包会大量丢失,因此对于3G无线网络中的视频通信业务,容错技术是不容忽视的。H.264/AVC视频编码标准本身提供了许多容错工具,可以很好的解决易差错信道的视频容错传输,提高3G视频通信的可用性。

参考文献:

[1]潘全卫.DHCP服务器容错方案[J].网管员世界.2009.(5):55-56.

容错技术论文篇2

关键词:组件开发;分布式系统;容错应用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信息系统采用基于 B/S 结构的分布式结构,由此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与软件健壮性等问题变得不容忽视。信息系统只有准确、可靠地在可以接受的时间内提供服务,才能提高效率,避免损失。组件技术应用能够显著提升软件系统可靠性,本文基于提高系统容错能力的视角,阐述引入容错技术的组件式的软件系统的应用。

2.组件开发的分布式系统的容错研究

如何在软件设计领域引入容错技术,使软件的容错性能得到显著提升,日益得到了开发者的关注。容错软件是有一定限度的,这是由于为了实现容错,就必须付出提升资源开销的代价。冗余设计是软件容错设计方法之一,例如可以通过增加校验位来提升通讯冗余,从而使数据传输质量得到提高。另一种软件容错的实现方法是引入类的封装/重用技术或软件模块,采用新开发技术平台和应用架构,使软件可靠性得到提高。

2.1基于组件开发的分布式系统的容错模型

本文所设计的基于组件开发的分布式系统的容错模型如图所示:

图:基于组件开发的分布式系统的容错模型

下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在容错价值策略中,设计者要针对很多软件系统技术方面的因素做出决定,具体包括网络构件的模式、软件系统的支持系统平台等等。在最初设计软件系统的时候,为帮助系统建立完善的容错策略,开发者应该对软件系统怎样实现系统的可靠性的问题进行充分论证,需要指出的是,论证的过程应当在软件的设计阶段完成,而不是在软件编写过程时考虑,应该提前将容错价值策略规划清楚。

在开发系统时,应当意识到,对原有数据的不断延伸就是软件系统的执行过程,数据冗余存在的原因正是由于在这之中包含重复使用的数据。为了提高数据查询效率,就有必要对软件系统结构体系进行改进。此外,应使所开发的系统具备一个包括信息结构、事务对象、技术结构、应用结构的完整的软件系统结构,同时也要具备 能够改变传统的技术发展生命周期的发展措施。

可知,容错设计能够促使软件开发采用面向组件技术等新技术,这些模式具有自动垃圾收集、单亲继承、自动进行内存管理和组件技术,可以有效地利用系统资源,防止程序误操作引起的错误并提高软件品质。

2.2软件系统容错调度基本算法

(1)容错任务调度模型的构建

将系统需要处理的任务用T表示,这些任务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独立或松散耦合的,本文将这些任务定义为一个多元组,多元组的构成为:(r,d,f,i, a,l,s,p)。其中,任务 T 的执行时间以元素r表示,必须执行完成任务T的最晚时刻以元素d表示,任务功能类别以元素f表示,任务运行属性以元素i表示,任务分配的优先级别以元素a表示,任务调度的优先级别以元素l表示,任务运行状态以元素s表示,任务分配在处理机上运行以元素p表示。

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二元组(W,Ts)来描述每一个处理机 P 的当前状态。以参数w表示处理机运行状态,包括三种状态:脱故障状态、就绪状态以及工作状态。以参数Ts 表示该处理机上被分配的实时任务集。

(2)容错调度算法的设计

本文引入的容错调度算法属于采用解决容错问题的软件方法,这种方法的最大优势在于,既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又不必付出额外的硬件代价。

本文将容错调度实时算法命名为“需求后无容错算法”。这种算法的思路为:第一步,将按计算时间非增把集合中的实时任务进行排序;第二步,对这些实时任务的基版本采用最大计算时间优先调度算法进行调度;第三步,对这些实时任务的副版本使用最大计算时间优先调度改进的算法进行调度;第四步,对集合中的实时任务进行调度,具体方法为:首先以时间非增为基准,对集合中所有的实时任务执行排序工作,接下来对这些实时任务用最大计算时间优先调度算法进行调度。最大计算时间优先调度算法分为以下两个步骤:(1)单处理器上的任务分配算法;(2)任务调度算法。这个算法不要求任务的时限等于其周期,对于异构分布式实时系统,同时可以适用于同时存在有容错需求的任务和无容错需求的任务的情况。容错调度算法首先将集合中的实时任务按计算时间非增进行排序。然后采用最大计算时间优先调度算法(LPT)对这些实时任务的基版本进行调度。再使用改进的最大计算时间优先词度算法(ALPT)调度这些实时任务的副版本。最后调度集合中的实时任务。

3.结束语

本文的分布式开发组件使用了容错策略思想,能够显著提高信息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基于组件开发的分布式系统的容错应用能够为在有限的成本下开发具备良好可靠性的软件系统提供途径,具有很好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唐胜群、唐涛洲,软件体系结构与组件软件工程,计算机工程,2008年,第24卷,第8期,pp.32-35

[2]邹逢兴,张湘平,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可靠性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容错技术论文篇3

关键词:云计算;分布存储;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4-0104-01

云计算本身具备着数据处理效率较高、数据存储量较大的特点,但由于其本身的数据缺乏实时性,这就使得云计算的实际效用发挥受到了一定影响,而云计算在分布存储技术中的应用就能够较好化解这一影响,这样云计算就能够更好实现自身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1 云计算环境下的分布存储关键技术的基本结构

为了较好完成本文就云计算环境下分布存储关键技术展开的研究,我们首先需要明晰这一关键技术的基本结构,而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与自身实际认知,本文将这一基本结构划分为以服务器为中心的结构、以交换机为中心的结构、服务器与交换机相结合的结构三类。

1.1 以服务器为中心的结构

对于以服务器为中心的结构来说,这一结构通过网络线路实现服务器网卡的相连,服务器就能够由此实现同一网络体系下的互联,Cam Cube数据中心网络结构就属于这一结构的代表。在云计算环境下分布存储关键技术的基本结构中,以服务器为中心的结构本身的结构较为简单,这就使得树型结构中单点瓶颈问题往往较难出现,不过以服务器为中心结构常常出现的线路运行补偿影响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问题,却必须引起我们重视[1]。

1.2 以交换机为中心的结构

对于以交换机为中心的结构来说,这一结构本身属于传统型分布存储技术,不过虽然该结构具备着结构简单、连接便捷的优点,但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以交换机为中心的结构已经不能较好满足使用者需要,这就使得近年来云计算环境下分布存储关键技术基本结构中以交换机为中心的结构数量不断下降[2]。

1.3 服务器与交换机相结合的结构

除了上述两方面外,服务器与交换机相结合的结构同样属于典型的云计算环境下的分布存储关键技术基本结构,而结合上文中对以服务器为中心的结构、以交换机为中心的结构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两种结构都存在着各自的问题,而为了保证云计算环境下的分布存储关键技术效用得以实现更好发挥,两种结构开始了结合的尝试。对于服务器与交换机相结合的结构来说,该结构在可扩展性、路由费用、网络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强的优势,这些优势就使得该结构能够较好实现工作流程的简化、存储工作效率与质量提升、系统运行效益的提高[3]。

2 云计算环境下的分布存储关键技术的应用

2.1 数据容错技术

数据容错技术本身属于云计算环境下分布存储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技术能够实现系统设备可用性、海量信息数据访问率的大幅提升,这就使得云技术分布存储将在数据容错技术的支持下始终为用户提供优质信息服务,由此可见该技术的重要性。对于数据容错技术来说,其本身可以细分为纠删码容错技术与复制容错技术,其中纠删码容错技术本身属于借助信道实现传输的编码技术,这一技术通过实现对信息数据块丢失的容忍实现数据容错,不过该技术很容易引起数据失真问题,这点需要引起我们重视;而对于复制容错技术来说,该技术主要通过相同模块的创建实现数据容错,这一技术本身具备着简单易用的特点,但这种技术本身对于存储空间提出的较高要求需要引起我们重视[4]。

2.2 节能技术

节能技术同样属于云计算环境下分布存储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了降低存储系统能耗,其本身可以细分为软件节能技术与硬件节能技术两类,其中软件节能技术主要通过云计算环境下的闲置计算机自动化关闭状态进入实现,这自然就使得各方面的能耗率由此实现较好降低;而对于硬件节能技术来说,这一技术主要运用高性能设备取代低性能设备的方式实现云计算环境下的分布存储节能,而全面替换高能耗结构并应用新型体系结构,就能够极大程度上实现云计算环境下分布存储的节能目标。

3 结语

在本文基于云计算环境下的分布存储关键技术展开的研究中,笔者详细论述了云计算环境下的分布存储关键技术的基本结构与具体应用,而将结合这一系列论述内容我们能够发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取得是云计算环境下分布存关键技术具体发展目标,而相关技术人员也将由此认识到降低系统设备的故障发生率、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益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赵鑫.基于云计算环境下的分布存储关键技术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5:211.

[2]查杨.分析云计算环境下的分布存储关键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2:190.

容错技术论文篇4

摘 要 乒乓球运动在我国有着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乒乓球教学已经成为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本人查阅大量文献,采用逻辑分析法、观察统计法等对部分的中小学学生进行可行性研究。学生在练习乒乓球技术的过程中会出现不等同的错误动作,且出现动作错误大致有学生自身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影响,及教师示范和讲解不规范同样也会波及到学生学习过程。为了防止错误动作定型,教师要提高学生学习新技能的积极性,采用直观教学法、帮助法等进行纠正。

关键词 乒乓球 错误动作 纠正

乒乓球运动作为中国的“国球”,有着较为成熟的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中学生的喜爱。乒乓球教学已经成为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此外,学生在学习乒乓就技能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动作,如果教师能及时发现,并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给予纠正,就可避免其错误技术动作定型,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正确地掌握乒乓球要领,从而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在体育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动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进行纠正和评价,是体育课教师的任务,也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部分中学乒乓球教学中常见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本人查阅了中国知网的诸多论文,洞悉前人的研究成果,参考相关乒乓球教学的相关文献,为乒乓球教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观察统计法:通过观察进行数据收集,再运用统计的方法来处理数据,得出事物变化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的方法。

3.逻辑分析法:通过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综合等方法,对本选题涉及的所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然后总结相关结论,并对中学乒乓球教学提出合理建议。

二、研究结果

研究发现,学生在练习乒乓球技术的过程中会出现不等同的错误动作,且在击球方法和脚步移动方面动作错误的同学比较多。此外,还有握拍动作、准备姿势、击球方法、脚步移动等。乒乓球运动中出现动作错误大致有学生自身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方面影响,教师示范和讲解不规范同样也会波及到学生学习过程。为了防止错误动作定型,教师要提高学生学习新技能的积极性,采用直观教学法、帮助法等进行纠正。

三、结果分析

(一)乒乓球教学中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

1.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学习乒乓球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决定学生能否学好乒乓球技术。学生自我意识比较强,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担心自己的乒乓球技术不好会被同学笑话而疏于对球的练习。因此,部分以前接触过乒乓球技术的同学,已形成自己的技术动作,在发现教师教授的乒乓球技术动作与他们自己的动作技术有出入的时候,由于动作惯性不易自己改正,心里会出现一种不安和焦躁感。另外,对于基本没接触过乒乓球的同学,在教师讲解动作要领的时候,对技术动作概念不清楚,在头脑中没有形成正确思维,因为容易出现心理的慌张。

2.身体素质的影响。很多同学身体的调节与适应能力不高,对动作的控制、动作频率、动作节律掌握不好,使用技术时空间感差,参与运动无序,反应慢,因此容易出现错误动作。运动时身体的状态也会影响技术的发挥,疲劳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也容易出现错误动作。

3.受教师讲解及示范动作错误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内容讲解和动作示范是乒乓球教学中最基本的一种方法。根据观察统计,发现几个原因:(1)任课教师的乒乓球技术不完善,在授课的过程中讲解不规范,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动作技术概念;(2)部分指导老师多年从事教育事业,存在职业懈怠,在讲课的过程中出现只讲解不示范或者只示范不讲解的情况,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对乒乓球技术的学习.

(二)乒乓球教学中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分析

经过观察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的错误动作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握拍动作,准备姿势,击球方法,脚步移动。

1.握拍动作。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讲解了横式握拍和直式握拍两种方法,要求学生实践时能灵活应用,并掌握。大多数学生由于初次接触乒乓球拍,尽管能清楚动作要领,但是在握拍时仍不可避免的出现错误,手势僵硬,未找到一个相对适合自己的握拍点,出现握拍过大,过小,过松或者过紧的错误。

2.准备姿势。合理恰当的准备姿势有助于判断来球,及时移动到位,运用各种基本技术完成击球动作。准备姿势的重点难点是两脚前脚掌内侧着地,屈膝提踵放松微动。部分学生不习惯屈膝,导致上体过直,重心偏高。

3.击球方法。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也是多种多样的。少部分学生由于对球有一种恐惧感,当对面的球打过来的时候要进行闪躲。还有一部分同学无法正确的引拍,觉得只要球拍接触到球就可以了,结果出现球不能过界或跑出台面的情况。由于他们几乎只在上体育课的时候练习乒乓球,练习乒乓球的机会较少,所以不可避免的出现对拍面的控制不好的情况。

4.脚步移动。脚步移动是及时而准确的判断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同学在对方球还没有离拍的时候就移动,效果适得其反,接不到球;还有部分同学在对方球发过来的时候很着急,把正确的脚步移动方法抛之脑后,导致步伐慌乱、姿势错误等。

参考文献:

容错技术论文篇5

关键词:无限局域网 容错纠错 容错技术 纠错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009-01

所谓的容错纠错技术其实在我国十几年前就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容错技术(Fault Tolerant)是系统的恢复能力指标的一种,就是指由于一些人为或者软硬件故障或者病毒等事因,系统中的数据和文件被损坏的,局域网支持系统可以启动隐藏的程序将这些数据和文件的内容恢复原貌,从而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维护数据安全和用户的利益。纠错技术(error corre cting)是指在数据的存储和传送过程中,有些数据会发生意料之中或者意料之外的错误,那么系统将这些错误加以纠正使之符合原有标准。容错纠错技术是通信领域的基本技术,在无限局域网领域的利用也是常规的。

1 无线局域网容错纠错技术的实现

通信的可靠性和保密要求是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技术要求规范,那么如何在无线局域网较为科学合理地实现容错纠错技术。这就需要在从技术层面加以落实,具体地说,我们可以从纠错编码的实现、容错功能设计等方面来实现。

1.1 无限局域网纠错编码的实现和应用

在无限局域网中,对网络支持系统和维护系统进行检错所常用的技术是CRC,而进行纠错则会采用国际通信过程中所使用CRC-16程序系列、802国际信号工程的保护标准和相应的字长服务字段。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有一种二进制补码在纠错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那就是CCIFT补码。纠错编码的码率一般情况下会从常用的三种码率中选择一种进行程序内的统一编写,这样的编码也就是通信领域常说的卷积编码。卷积编码能够对多速率(通常在69Mb/s以下)提供支持,具体来说,其实现途径是通过对多速率条件下的信道卷积编码速率进行调节并将其中的子载波的长度进行调制确定。在进行长度的确定时,纠错编码也就是差错控制编码的长度必须控制在约束长度以内,通常认为这个长度的合理值为7个长度单位左右,相应的卷积编码的码率则应确定为1/2。但是,这里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在采用截断技术的情况下,上述的码率可以提高到2/3或者3/4。可能在实际编码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子载波的控制方式或者说调制方式似乎不怎么匹配,而本文作者认为,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64-QAM,这是因为随着QAM的级数提升,网络系统的传输效果就会随着传输速率的提高而加快。纠错编码FEC在向系统调控中心发出纠错请求的时候,纠错机制会自动启动纠错方案并在一种叫做SCO的内部链路上识别有效负载,并启动相应的归类,然后会有内部的检查、识别和重新传输。

对于突发错误,系统的应对机制通常来说会事先在信道中进行拦截。系统会将突发错误进行识别,然后运用转换程序将其转换为随机错误,最后才会对随机错误采用常规方法加以处理。这种处理机制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至于说到底是如何实现信道内的纠错的,这里就涉及到一个程序的问题,也就是交织器的引入问题,在引入交织器以后,系统会将不同时段传输的信息进行编码并将信息码进行交错排列,最后送到接收端做预备处理。预备处理的误码在被转化为分散性的随机误码以后,会放置在具体的具备针对性的纠错编码表里面进行纠错,之后恢复原排列。

在WLAN中,数据传输具备短时间内集中的特性,也就是会在某一个时段发生大量的通信和数据传输,而通信的空气环境、房屋环境等物体构成的障碍会对通信的顺利进行产生干扰,也就是所谓的突发干扰,那么,交织器的引入就具备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对信息进行编码长度的识别和控制,从而减少传输和接收的失真,提高通信的正确率和实效性。

1.2 无线局域网容错技术的实现

对于无限局域网中的容错技术,我们可以分网络工作站和数据包两大块加以实现。扩展来说,就是在数据包的收发过程中和网络工作站的故障识别及排查中实现容错技术。

(1)数据包的收发过程中容错技术的实现。

总所周知,数据包是无限局域网通信的最核心的内容,数据包接收和发送的精确性直接关系到通信的效果和效率,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数据包的收发中实现容错呢。这就需要我们运用一个基于netbiOS的实时通信函数,这个函数不仅适用于两个通信节点之间的实时通信,而且可以适用于多个节点甚至是多个局域网之间的实时通信。这是因为该函数中有一个重要的要素,那就是容错节点的设计。容错节点实现了各个单独主机和工作站之间、工作站与服务器之间的分等级的容错。其工作机制是:运用跟踪技术,在错误出现以后,快速实现主编马和备份编码之间的轮换,从而做到收发同步,实现快速、精确的通信。

(2)网络工作站容错功能的实现。

网络工作站的容错主要表现为排除故障后重新入网。这一点很好理解,就是将某一工作站拦截到的错误进行修复,之后使之回到原来信道,发往接收设备。这里的修复是指对硬盘数据的修复和内存数据的修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不影响其他传输的正常进行,修复工作必须在备份处理器上面进行,并且应该错开总线的繁忙时段。

2 结语

无限局域网的纠错容错技术虽然不是新兴的通信技术,但是该技术仍然拥有很广阔的生存土壤和存在必要,它对于稳定数据传输速度、满足用户的及时性和精确度要求仍然在某些领域具备实用价值,因此做好研究和实践探索是通信工作者应该关注的内容。

参考文献

容错技术论文篇6

一、遗忘出错

遗忘出错的意思是学生在信息存储时,因为学习时间短、知识含量大等原因,使得存储的信息中断或者消失。如果追究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则很容易发现这种遗忘出错的问题更多见于理论性很强的知识点。比如,计算多媒体信息的储存空间、Flash指令动作参数设置等,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得不够扎实,课后没有花费时间展开记忆,因此对于公式与命令知识一知半解,最后造成遗忘出错。比如,“储存一幅未经压缩的768×1024像素的彩色图可能需要的字节数是多少”这道题,其实学生只要记住计算公式,解决该问题就极容易。有学者曾经指出:学生所有的错误都是有意义的,因为这正是他们经过思考后想法的真实展现。因此,教师必须正视错误,让更少的“错误”带来更多的“正确”,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可以从两个方面加强这方面的分析,一是立即把学生所犯的错误指出来,要求学生锁定公式,严格按照公式执行解题过程,比如,音频储存量的计算公式是:采样频率×声道数×量化位数×时间/8,教师强调学生不能被题目里面的无用信息迷惑住;对于那些头脑灵活、喜欢变通的学生来说,应当提醒其注意全面观察题面信息,并追问录制一分钟此种音频要花费多少KB。二是按照遗忘规律强化教育,反复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比如在第二节课开始时先行复习第一节课易于遗忘的计算公式等。

二、学生两极分化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会出现两极分化严重的问题,部分学生学得好,部分学生学得差,针对现状,必须采取分层次教学方法,把层次相同、能力水平类似的学生划分为一组,对于“高层次”“一般层次”“较低层次”的学生进行任务、目标、辅导的分层。

1.明确任务内容

让任务带动教学,教师设计更合理的分层教学任务。要带动学生进行更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学生在处理相关问题时,若发现某些问题无法解决,则可以及时向教师求援。在该学习过程中,任务是关键的学习载体,可以很好地促进教师、教学内容、学生三者良好互动。

2.完成分层任务

教师按照高中生的学习能力,形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让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能够吃得饱,让学习能力稍强的能够吃得好。而教学内容的深入,教学方法的革新,会让学生个体能力出现变化,教师需要积极应对这种变化,及时根据学生意愿调整教学分层。

3.完成辅导分层

学生在上机操作时,教师可以且应当进行巡回辅导,给“高层次”学生以拔尖操作辅导,增加其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让其立目标、强思考、自主学、多提问;对于“一般层次”的学生,要让他们向前看、会思考、大敢做;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固基础、加请教、养习惯。

三、复习效果欠佳

1.梳理知识结构体系

把握住主干知识的学习,虽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一个知识细节不漏,但是不能出现大的知识盲点。通过归纳整理,可以把内容相似的部分进行比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脉络图。比如,信息技术经历了五展,分别为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话广播电视传播、计算机通信技术传播;计算机发展历程可以归纳为四代,分别为电子管阶段、晶体管阶段、集成电路阶段、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计算机语言发展历程可以归纳为三代,分别是机械语言、程序汇编语言及高端语言。将这些知识点总结进入组织系统,让学生既可以看清其联系,又可以看清其差异。对于相关操作,我认为除了基础知识外,还要注意适当延伸拓展,适时关注知识再生性内容。比如,复习Windows时,会涉及交叉文件的选定问题,则可以相应拓展Excel单元格不连续选定等。

2.针对重点、难点展开专题训练

容错技术论文篇7

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素养。以学生为主体,基于任务驱动、探究与互动的团结协作等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实践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依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打破教材结构,自主提炼学习内容、设悬念,提高学习兴趣,等等。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信息技术教法方面谈谈体会。

一、打破教材结构,激发学生兴趣

打破教材结构就是教师不需要完全按照书本教学内容次序,可以按照自己的教学需要把教学内容重新组合。

高中生一般对信息技术都非常感兴趣,很想学,然而老师刚开始教学就重复初中学过的计算机的产生、发展、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等,上机也只是中英文输入练习,一段时间下来,学生自然会感到计算机学习枯燥无味、晦涩难懂,渐渐地兴趣就消失了。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打破教材的线性结构,首先让学生学习高中课程的第四章网络基础及因特网应用,体验上因特网,学生之间相互收发电子邮件。每当学生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了自己的想法,他们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这时再介绍基础知识,学生的兴趣逐渐浓厚。

因此,打破教材的线性次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再深入课程内容,就比较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在教学过程中用其他教学手段会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巧添错误,因势利导

在传统的传授教学中,教师极力避免犯各种错误,但事实上错误往往很难避免。其实教师完全可以充分利用错误资源,使教学效果更显著。

巧添错误就是在新课传授过程中,一些学生容易出错或普遍的学生要犯错的知识点,在演示过程中我就特意呈现这个错误,并且表现出非常惊讶的表情,学生产生一种想超越老师的心理,抓住大好时机,让学生对照书本帮我解决,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当然,在课堂复习中也可以经常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满足感和自豪感。学生有了处理这种改错题的经验,处理同类问题会得心应手。例如,高中信息技术的省会考题目中有VB程序改错题,在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VB程序的理解和掌握,我在编写VB程序时,将一些关键的语句特意写错,要求学生指出有几处错误,并作相应修改。以后遇到类似问题,学生基本都能自己解决了。

三、设悬念,激发强烈的求知欲

设悬念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先设计安排与学习有关的问题悬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强烈求知欲望,以最佳学习状态学习。如,在教Word2003文字处理系统时,可先用计算机演示一份高中教材里面的板报样张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想办法实现样张中的模式,高中生以前学过Word2000,有一定基础,可以让基础好的学生讲讲样张中采用了哪些Word2003文字处理方法,然后我有针对性地讲述样张的实现方法与步骤。只有当学生自己产生疑惑、有解决问题的冲动时,才能更好地学习新知识,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业水平测试中也经常出现如样张所示,学生碰到了就不会把样张丢弃不看,同时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技能,这也是今后在社会上生存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四、运用比喻、巧打比方,化难为易

限于高中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部分知识的抽象化,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使抽象难懂的变得形象易理解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打比方。因此我尽量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在教学中巧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将难懂的理论形象化。比如,为了讲清楚Windous操作系统中文件名命名时,同一文件夹中不能文件同名,不同文件夹中可以文件同名,文件名比作学生名字,班级比作文件夹,同一班级中学生名字相同了,老师提问时,不知道两个中哪一个站起来,而有两个学生的名字相同,但出现在不同班级中,就没有问题了。运用这种用现实生活中大家熟悉的事例,对问题进行说明的方法,学生会感到所学内容与生活是接近的,理解起来也相对容易,教学效果好,学生兴趣盎然。

五、多激励,少批评

行为科学认为,对人的激励必须通过满足人的需求实现。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老师给他信心,他就有感觉会成功,就努力。教师就要多多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合理运用表扬。表扬比批评的效果好,表扬会使学生产生积极情绪,对教师的指导也会欣然接受;批评只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师生之间对立了,如何教育学生?

比如,有些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了一定了解后,就会在上机时做出一定花样显示自己的能力,设置屏幕保护程序或背景等,学生实践操作时,我布置的任务没有给他们自由发挥的余地,这时在巡视学生操作过程中,走到他身旁,用轻声的语气单独表扬他如何能干,然后告诫他,一些随意操作可能会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工作,所以是不能随意改变系统设置的。但在有些情况下需要当众表扬,如在学习因特网浏览时有些学生会利用网上的资源做很多事,这时可以请这些学生上台给其他学生介绍“经验”,并大加表扬。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学习的价值感、荣誉感和喜悦感,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深化,形成良性循环,同时激励其他学生,提高教学效能。

六、开展多种形式的电脑制作

容错技术论文篇8

1、对稿件,谈话内容及表述的正确性承担责任的一种制度。即署名发表的著作、文章或报道,如出现政治、学术、技术性错误或史实情况,由原作者本人承担责任。

2、署名发表的著作或文章、报道,如出现政治或学术、技术性错误或失实情况,由原作者本人承担责任。

在学术文献中,是这样解释的:

容错技术论文篇9

关键词:标志设计;错视艺术;应用

一、错视艺术图形的应用概况

随着平面设计的不断发展,许多新的思维与创意方式流入到了设计当中,如何设计出一个好的标志,如何使标志具有非凡的艺术效果,成为了平面设计专业人所要研究的问题。因此,对于标志设计的新思路、新创意、新手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错视艺术原理及艺术领域中视错视现象的分析,重点针对标志设计中的视错视图形作以论述阐述,使人们对错视艺术及错视艺术图形问题有一个更为系统与深刻的认识。本文旨在通过探索这种特殊的图形形式来丰富标志设计的视觉语言,同时,对于视错视的合理利用必然给予标志设计诸多灵感和启发。

纵观国内外的标志设计,没有那个国家与地区的设计是停滞不前的,所有的创意思想都在变化与创新,所以新的事物与思想总是会被人们探究的,也是人们所向往的。国内的标志设计过于格式化,流行的风格太过于统一化,一种流行元素会在整个标志设计中占有较大的比率时间,更新创意风格的速度较慢,很少从意向上来设计标识的内涵意义。

二、艺术图形如何在标志设计中应用

(一)什么是错视

错视是一种令人们感兴趣的视觉现象,因为错视不仅能够引起人们心理上的不安,也能给人们带来惊喜和快乐。

人们的眼睛之所以能够看到物体,是眼睛和大脑共同劳动的结果。人们的眼睛和照相机的构造非常的相似,但是,照相机仅仅是对物体直接的物理反应,而人眼的功能却不仅如此,还要将其所摄取的影响作为情报以某种信号的方式转送到大脑。根据最近生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眼睛所摄取的情报在转送到大脑途中,会因为情报信号的复杂程度而多少有所损耗和取舍,更重要的是情报转送到大脑之后是怎样进行处理的,至今仍有许多神秘的面纱没有揭开。错视,不仅仅是生理学者和心理学者研究的对象,对于艺术家和设计师来说错视是不容忽视的视觉现象。

(二)什么是错视艺术图形

看上去能使人的眼睛产生错视效果的图形都可归纳为错视艺术图形。

错视的种类有许多,大体分为以下几类:

自然界的错视、归纳的错视、双重个错视、反转的错视、限于平面可能的错视、回转的错视、透明的错视、深度空间的错视、间隔的错视、其他的错视等。

错视艺术与错视图形有许多许多,能用到标志设计当中的错视艺术大致有这几种:

1.归纳的错视

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任何物质都能均等地按照统一的方向接收自然的光照,但是其反射的方向却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去进行光照的方向以及光的接收量等的研究,其结果能成为我们了解物体形态特征的重要手段。在声音的场合下,即使是单独地使用也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比如,某种声音能使我们产生恐怖的心理作用,但是,在视觉的刺激的情况下,单纯的使用往往是难以产生理想的效果的。在感知物体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刺激必须建立在综合视觉作用的基础之上才能产生作用。所以,视觉同其他感觉相比较,同周围物体的关系便显得更加重要。平时,我们只要随意的看一下自己周围的环境,就会察觉所见物体在形态、尺寸、方向、明暗等方面所具有的差异,或者是说,人类自身对应如眼帘的物象,有从视觉要素的角度去追求表现形式的强烈倾向。

2.双重的错视

距离不同产生的错视在感知形态的时候如果视觉条件不好,就会产生用尽可能少的要素去构成形象的简洁化倾向,这就是在上面提到的人们在感知物体的时候,物的全体形象比局部更容易收到注视。在昏暗的地方,长时间经过的场合下,对象在运动的时候,从远处去注视时,视觉条件比较恶劣的场合确实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原因,在这里,我们以排除距离意外而所有条件都具备的条件为前提去论述其视觉的特征,这些现象,都存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在绘画展览一起其他何种展览的视觉环境中也都含有这些因素。在特殊的情况下,即使是在十分恶劣的视觉环境中,仅仅改变其观看的距离,即使是同一个形态也能够产生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像这样的造型形式,可以追溯到古代10世纪前后以及印刷技术还没有晋级的时代,那时候的书籍全靠手工书写,所以数量非常有限,书籍在当时属于贵重物品,因而,让书籍更加漂亮,对所有的拉丁文字都进行了特别的设计。另外,又与书籍没有普及,文盲比较多,为了让文字具有亲密感而且容易记忆,能够引起人们月读兴趣的设计是必要的所以许多文字造型采用了双重错视的视觉设计手法。

3.反转的错视

图形也背景能够相互反转的图像,是由两者之间的线决定的。一般情况下难以辨认的线,通过人们的视觉而能够明了地揭示其变化以及所构成的形象,这是因为一根线具有为两个图形同时服务的功能。在三维世界里,决定图形和背景关系的一般来说是有多种多样因素的,而这在平面上反转的知觉世界里几乎是不存在的,平面上制约判断的因素比较单一,就比较容易产生的错视的现象,这是因为,在平面上用轮廓线表示图形使之容易符号化。

4.限于平面可能的错视

一般来说世界上有两种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第一,在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事,如,一个人横渡日本语澳大利亚之间的太平洋;第二,在理论上不可能实现的事,比如与2加3等于7相似的事。

5.回转的错视

回转的错视,主要是指物象随着自身上下回转、倾斜而引起人们视觉认知上发生困难、产生错视的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有些东西,即使是司空见惯的,如果将其倒起来观看,仍能够产生完全意想不到的视觉结果。印刷字体将其上下到过来看还能够勉强辨认,而在手写体的情况下一般是很难辨认的。

容错技术论文篇10

关键词:标志设计;错视艺术;应用

一、错视艺术图形的应用概况

随着平面设计的不断发展,许多新的思维与创意方式流入到了设计当中,如何设计出一个好的标志,如何使标志具有非凡的艺术效果,成为了平面设计专业人所要研究的问题。因此,对于标志设计的新思路、新创意、新手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错视艺术原理及艺术领域中视错视现象的分析,重点针对标志设计中的视错视图形作以论述阐述,使人们对错视艺术及错视艺术图形问题有一个更为系统与深刻的认识。本文旨在通过探索这种特殊的图形形式来丰富标志设计的视觉语言,同时,对于视错视的合理利用必然给予标志设计诸多灵感和启发。

纵观国内外的标志设计,没有那个国家与地区的设计是停滞不前的,所有的创意思想都在变化与创新,所以新的事物与思想总是会被人们探究的,也是人们所向往的。国内的标志设计过于格式化,流行的风格太过于统一化,一种流行元素会在整个标志设计中占有较大的比率时间,更新创意风格的速度较慢,很少从意向上来设计标识的内涵意义。

二、艺术图形如何在标志设计中应用

(一)什么是错视

错视是一种令人们感兴趣的视觉现象,因为错视不仅能够引起人们心理上的不安,也能给人们带来惊喜和快乐。

人们的眼睛之所以能够看到物体,是眼睛和大脑共同劳动的结果。人们的眼睛和照相机的构造非常的相似,但是,照相机仅仅是对物体直接的物理反应,而人眼的功能却不仅如此,还要将其所摄取的影响作为情报以某种信号的方式转送到大脑。根据最近生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眼睛所摄取的情报在转送到大脑途中,会因为情报信号的复杂程度而多少有所损耗和取舍,更重要的是情报转送到大脑之后是怎样进行处理的,至今仍有许多神秘的面纱没有揭开。错视,不仅仅是生理学者和心理学者研究的对象,对于艺术家和设计师来说错视是不容忽视的视觉现象。

(二)什么是错视艺术图形

看上去能使人的眼睛产生错视效果的图形都可归纳为错视艺术图形。

错视的种类有许多,大体分为以下几类:

自然界的错视、归纳的错视、双重个错视、反转的错视、限于平面可能的错视、回转的错视、透明的错视、深度空间的错视、间隔的错视、其他的错视等。

错视艺术与错视图形有许多许多,能用到标志设计当中的错视艺术大致有这几种:

1.归纳的错视

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任何物质都能均等地按照统一的方向接收自然的光照,但是其反射的方向却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去进行光照的方向以及光的接收量等的研究,其结果能成为我们了解物体形态特征的重要手段。在声音的场合下,即使是单独地使用也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比如,某种声音能使我们产生恐怖的心理作用,但是,在视觉的刺激的情况下,单纯的使用往往是难以产生理想的效果的。在感知物体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刺激必须建立在综合视觉作用的基础之上才能产生作用。所以,视觉同其他感觉相比较,同周围物体的关系便显得更加重要。平时,我们只要随意的看一下自己周围的环境,就会察觉所见物体在形态、尺寸、方向、明暗等方面所具有的差异,或者是说,人类自身对应如眼帘的物象,有从视觉要素的角度去追求表现形式的强烈倾向。

2.双重的错视

距离不同产生的错视在感知形态的时候如果视觉条件不好,就会产生用尽可能少的要素去构成形象的简洁化倾向,这就是在上面提到的人们在感知物体的时候,物的全体形象比局部更容易收到注视。在昏暗的地方,长时间经过的场合下,对象在运动的时候,从远处去注视时,视觉条件比较恶劣的场合确实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原因,在这里,我们以排除距离意外而所有条件都具备的条件为前提去论述其视觉的特征,这些现象,都存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在绘画展览一起其他何种展览的视觉环境中也都含有这些因素。在特殊的情况下,即使是在十分恶劣的视觉环境中,仅仅改变其观看的距离,即使是同一个形态也能够产生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像这样的造型形式,可以追溯到古代10世纪前后以及印刷技术还没有晋级的时代,那时候的书籍全靠手工书写,所以数量非常有限,书籍在当时属于贵重物品,因而,让书籍更加漂亮,对所有的拉丁文字都进行了特别的设计。另外,又与书籍没有普及,文盲比较多,为了让文字具有亲密感而且容易记忆,能够引起人们月读兴趣的设计是必要的所以许多文字造型采用了双重错视的视觉设计手法。

3.反转的错视

图形也背景能够相互反转的图像,是由两者之间的线决定的。一般情况下难以辨认的线,通过人们的视觉而能够明了地揭示其变化以及所构成的形象,这是因为一根线具有为两个图形同时服务的功能。在三维世界里,决定图形和背景关系的一般来说是有多种多样因素的,而这在平面上反转的知觉世界里几乎是不存在的,平面上制约判断的因素比较单一,就比较容易产生的错视的现象,这是因为,在平面上用轮廓线表示图形使之容易符号化。

4.限于平面可能的错视

一般来说世界上有两种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第一,在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事,如,一个人横渡日本语澳大利亚之间的太平洋;第二,在理论上不可能实现的事,比如与2加3等于7相似的事。

5.回转的错视

回转的错视,主要是指物象随着自身上下回转、倾斜而引起人们视觉认知上发生困难、产生错视的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有些东西,即使是司空见惯的,如果将其倒起来观看,仍能够产生完全意想不到的视觉结果。印刷字体将其上下到过来看还能够勉强辨认,而在手写体的情况下一般是很难辨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