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表设计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0 16:58:34

电压表设计论文

电压表设计论文篇1

数字电压表的设计和开发,已经有多种类型和款式。传统的数字电压表各有特点,它们适合在现场做手工测量,要完成远程测量并要对测量数据做进一步分析处理,传统数字电压表是无法完成的。然而基于PC通信的数字电压表,既可以完成测量数据的传递,又可借助PC,做测量数据的处理。所以这种类型的数字电压表无论在功能和实际应用上,都具有传统数字电压表无法比拟的特点,这使得它的开发和应用具有良好的前景。

新型数字电压表的整机设计

该新型数字电压表测量电压类型是直流,测量范围是-5~+5V。整机电路包括:数据采集电路的单片机最小化设计、单片机与PC接口电路、单片机时钟电路、复位电路等。下位机采用AT89S51芯片,A/D转换采用AD678芯片。通过RS232串行口与PC进行通信,传送所测量的直流电压数据。整机系统电路如图1所示。

数据采集电路的原理

在单片机数据采集电路的设计中,做到了电路设计的最小化,即没用任何附加逻辑器件做接口电路,实现了单片机对AD678转换芯片的操作。

AD678是一种高档的、多功能的12位ADC,由于其内部自带有采样保持器、高精度参考电源、内部时钟和三态缓冲数据输出等部件,所以只需要很少的外部元件就可以构成完整的数据采集系统,而且一次A/D转换仅需要5ms。

在电路应用中,AD678采用同步工作方式,12位数字量输出采用8位操作模式,即12位转换数字量采用两次读取的方式,先读取其高8位,再读取其低4位。根据时序关系,在芯片选择/CS=0时,转换端/SC由高到低变化一次,即可启动A/D转换一次。再查询转换结束端/EOC,看转换是否已经结束,若结束则使输出使能/OE变低,输出有效。12位数字量的读取则要控制高字节有效端/HBE,先读取高字节,再读取低字节。整个A/D操作大致如此,在实际开发应用中调整。

由于电路中采用AD678的双极性输入方式,输入电压范围是-5~+5V,根据公式Vx10(V)/4096*Dx,即可计算出所测电压Vx值的大小。式中Dx为被测直流电压转换后的12位数字量值。

RS232接口电路的设计

AT89S51与PC的接口电路采用芯片Max232。Max232是德州仪器公司(TI)推出的一款兼容RS232标准的芯片。该器件包含2个驱动器、2个接收器和1个电压发生器电路提供TIA/EIA-232-F电平。Max232芯片起电平转换的功能,使单片机的TTL电平与PC的RS232电平达到匹配。

串口通信的RS232接口采用9针串口DB9,串口传输数据只要有接收数据针脚和发送针脚就能实现:同一个串口的接收脚和发送脚直接用线相连,两个串口相连或一个串口和多个串口相连。在实验中,用定时器T1作波特率发生器,其计数初值X按以下公式计算:

串行通信波特率设置为1200b/s,而SMOD=1,fosc=6MHz,计算得到计数初值X=0f3H。在编程中将其装入TL1和THl中即可。

为了便于观察,当每次测量电压采集数据时,单片机有端口输出时,用发光二极管LED指示。

软件编程

软件程序主要包括:下位机数据采集程序、上位机可视化界面程序、单片机与PC串口通信程序。单片机采用C51语言编程,上位机的操作显示界面采用VC++6.0进行可视化编程。在串口通信调试过程中,借助“串口调试助手”工具,有效利用这个工具为整个系统提高效率。

单片机编程

下位机单片机的数据采集通信主程序流程如图2所示、中断子程序如图3所示、采集子程序如图4所示。单片机的编程仿真调试借助WAVE2000仿真器,本系统有集成的ISP仿真调试环境。

在采集程序中,单片机的编程操作要完全符合AD678的时序规范要求,在实际开发中,要不断加以调试。最后将下位机调试成功而生成的.bin文件固化到AT89S51的Flash单元中。

人机界面编程

打开VC++6.0,建立一个基于对话框的MFC应用程序,串口通信采用MSComm控件来实现。其他操作此处不赘述,编程实现一个良好的人机界面。数字直流电压表的操作界面如图5所示。运行VC++6.0编程实现的Windows程序,整个样机功能得以实现。

功能结果

电压表设计论文篇2

关键词: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电能质量,仿真,控制

1. 银城铺变电站概况

110kV银城铺变电站现有3个电压等级,分别为110kV、35kV、10kV,现运行两台40MVA有载调压变压器。最大负荷80MW。现有35kV出线4回,现有10kV出线17回。110kV为双母线带旁路接线方式;35kV为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10kV为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现有10kV无功补偿装置2组,总容量为12000kVAR。短路容量:110kV 最大2041 MVA、最小839 MVA;35kV 最大573 MVA、最小298MVA。

2. 35kV侧电能质量数据分析

为确定MCR型SVC装置研究与应用的方案,2010年9月对银城铺35kV两段母线进行了电能质量测试。测量的指标主要为电压总谐波畸变率、电压闪变、功率因数、无功波动、电压偏差率和谐波电流。通过对实际测量数据的分析,银城铺变电站35kV的4号母线存在的主要电能质量问题为:

1)功率因数偏低,仅为0.899(不投10kV电容器时)。

2)电压总谐波畸变率超标,如下表:

3)电压闪变超标,如下表:

4)谐波以3次、5次谐波为主。

3. MCR型SVC设计方案

通过实测电能质量数据和对其进行的分析,确定补偿方案的设计目标为:不投10kV电容器时功率因数补偿至0.97~0.99;消除母线上的电压畸变和闪变,滤除35kV母线3次、5次谐波;通过调节MCR可以将电压稳定在35 kV~36.8 kV范围之内。

3.1 一次设备接线方式

在35kV的4号母线上设计安装FC+MCR型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及谐波滤波装置(SVC),其中FC分为两组,兼做滤波器使用,分别配置为3、5次谐波滤波器。

磁阀式可控电抗器(MCR)采用角形连接,滤波器由滤波电容器和滤波电抗器组成,其控制策略是以稳定35kV母线无功为主要目的,并对电压波动进行修正,采用闭环控制。通过PT检测母线电压,CT检测母线电流,通过控制器计算系统此刻的无功功率值,再根据检测到的母线电压,计算在限定的电压范围内补偿所需的无功功率。通过对MCR晶闸管开通角度的调节,满足稳定系统无功的主要目的。采用闭环控制可以实现快速响应和精确调节,使SVC达到最优的补偿效果。

3.2 35kV母线补偿容量的计算

35kV侧负荷基波无功补偿量计算,按未投入10kV电容器时功率因数计算。

(1)

式中,P为平均有功功率; 为自然功率因数; 为补偿后达到的功率因数。计算时由实测值 ,a1取0.899,a2取0.99,则 MVar,考虑到适当余度,补偿设计补偿容量可取21-24MVar。

3.3 滤波支路设计

在滤波器设计中,一般不将其设计到真正谐振状态,在整定值时,可将支路的电容变化率分别为1.07%(H3)和2.2%(H5);偏离调谐点范围为0.5%(H3)和1.1%(H5),且滤波支路在设计时考虑了在调谐点谐波频率±2.5%范围内偏移时,均能达到滤波的要求例如:3次滤波器调谐值一般设计为2.985次滤波器设计值一般为4.95,设计滤波器时还要考虑品质因数,这个参数主要是衡量滤波效果;虽然理论上越大越好,但是品质因数过大,系统容易失谐,因此一般单调谐滤波器品质因数为15―45。滤波器主要参数如下表:FC部分全部投入后总设计容量18000kVar,总的基波容量为12000kVar。

3.4 磁控电抗器及其控制器设计

磁控电抗器由箱壳、器身、散热片、油枕以及出线套管等组成,其可控硅箱与电抗器本体可置于同一箱体的方式。磁控电抗器设计额定容量为12000kvar。一次接线图如下:

4.效果分析

通过对银城铺变电站35kV母线设计以MCR为主体的SVC无功补偿装置,能够成功地解决目前存在的电能质量问题,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其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功率因数:35kV母线的平均功率因数在0.97以上。

2)谐波:35kV母线各相3、5次谐波电流均明显减小。

3)无功功率:35kV母线系统无功功率因SVC装置的大幅度波动变得非常平稳。

4)动态响应:设计的MCR型SVC装置在负荷发生变化的情况下,MCR能在1~2个周波内响应,并达到稳定。

5)电压偏差率:设计的MCR型SVC装置根据仿真分析,电压合格率均为100%。

另外,从经济效益上讲,设计的SVC装置还对减小电压降落损耗、降低电网线损、抑制闪变、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延长变电站电力设备使用寿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伯超.新型可控饱和电抗器理论及应用.武汉: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 1999.20~66

[2] 徐俊起.新型静止无功发生器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3

磁控电抗器由箱壳、器身、散热片、油枕以及出线套管等组成,其可控硅箱与电抗器本体可置于同一箱体的方式。磁控电抗器设计额定容量为12000kvar。一次接线图如下:

4.效果分析

通过对银城铺变电站35kV母线设计以MCR为主体的SVC无功补偿装置,能够成功地解决目前存在的电能质量问题,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其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功率因数:35kV母线的平均功率因数在0.97以上。

2)谐波:35kV母线各相3、5次谐波电流均明显减小。

3)无功功率:35kV母线系统无功功率因SVC装置的大幅度波动变得非常平稳。

4)动态响应:设计的MCR型SVC装置在负荷发生变化的情况下,MCR能在1~2个周波内响应,并达到稳定。

5)电压偏差率:设计的MCR型SVC装置根据仿真分析,电压合格率均为100%。

另外,从经济效益上讲,设计的SVC装置还对减小电压降落损耗、降低电网线损、抑制闪变、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延长变电站电力设备使用寿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伯超.新型可控饱和电抗器理论及应用.武汉: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 1999.20~66

[2] 徐俊起.新型静止无功发生器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3

磁控电抗器由箱壳、器身、散热片、油枕以及出线套管等组成,其可控硅箱与电抗器本体可置于同一箱体的方式。磁控电抗器设计额定容量为12000kvar。一次接线图如下:

4.效果分析

通过对银城铺变电站35kV母线设计以MCR为主体的SVC无功补偿装置,能够成功地解决目前存在的电能质量问题,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其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功率因数:35kV母线的平均功率因数在0.97以上。

2)谐波:35kV母线各相3、5次谐波电流均明显减小。

3)无功功率:35kV母线系统无功功率因SVC装置的大幅度波动变得非常平稳。

4)动态响应:设计的MCR型SVC装置在负荷发生变化的情况下,MCR能在1~2个周波内响应,并达到稳定。

5)电压偏差率:设计的MCR型SVC装置根据仿真分析,电压合格率均为100%。

另外,从经济效益上讲,设计的SVC装置还对减小电压降落损耗、降低电网线损、抑制闪变、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延长变电站电力设备使用寿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伯超.新型可控饱和电抗器理论及应用.武汉: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 1999.20~66

电压表设计论文篇3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城乡用电量大增,而设备和管理的改造升级却并未跟上,造成了低压配电管理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对此略作探讨,主要对低压配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低压配电管理相关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论文关键词:配电 低压 管理 0 引言 低压配电系统是由配电变电所(通常是将电网的输电电压降为配电电压)、高压配电线路(即1千伏以上电压)、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线路(1千伏以下电压)以及相应的控制保护设备组成的,在管理中涉及很多问题,以下一一展开论述: 1 目前低压配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①低压线损较高;②设备落后,老化;③电表难以防窃电功能不强;④三相负荷不均衡。 1.2 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线损工作不达标;②线路和设备维护和保养不够;③对违章用电和窃电现象管理不力。 随着我国经济日益快速发展,城乡用电量日益增大,这对我们的低压配电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根据在工作中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一套低压配电管理思路,下面分别从三个方面来对此问题展开论述。 2 低压配电管理措施 2.1 进行科学管理 要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1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低压配电管理体系,可以对电网中涉及的各所各站进行统一管理。同时还要明确划分管理人员职责,将职责落实到位,确保低压配电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1.2 建立定期抄表制度,实行动态抄表管理,定期和不定期地按线路同步查抄计量总表和分表。 2.1.3 严防窃电行为,加强用电监督。作为基层电网的工作人员,要遵守用电制度,并以制度为依据,加强宣传,倡导广大用户文明用电,依法用电。 2.1.4 保护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对用电量要详细检测,详细记录,严防窃电和违规用电行为的发生,对已经发生的,要严厉制裁。 2.1.5 加强需求侧管理,正确指导客户用电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确保经济运行。重视低压配电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对于季节性或临时性的配电变压器,在投运前应根据配电变压器的容量接入相应数量的负荷,以此保证变压器的负载率最合理,效率最高,能耗最小。 2.2 城镇“标准化”改造 当前,我们市正在进行县城电网改造工程,这为我们降低线损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低压改造同时也是电网改造效益的最直接体现。通过电网改造需要达到以下几个目的:一是掌握本所所辖电网中的电能损失规律;二是查找技术线损与管理线损的组成比例,为日后的实际工作和策划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三是检测电力网络的漏洞,确定工作今后电网改造的重点;四是找出电力网运行存在的问题,制定最佳运行方案,使得降损措施具有针对性;五是查找出线损升、降的原因,制订出大致的工作方向。 2.3 规范抄表管理,更换新型电表 要淘汰旧式电能表,转而采用误差小、超载能力强、抗倾斜、防窃电、可实现抄表自动化管理的新型电能表。推广应用集中抄表系统,实现大用户和居民用户远程抄表。 3 低压配电网建设 3.1 技术要点 3.1.1 低压配电网宜采用安放有低压配电柜的低压配电室为中心的放射状结构。在各个变压器之间可以设置漏电保护装置、熔断器、低压断路器等,这些设备可以保护低压配电线路在出现故障后依然可以向用户正常供电。 3.1.2 配电设备建议采用低压配电室或户外配电箱的形式来进行,并将各用户的计量表计、计量表进线侧开关及漏

电压表设计论文篇4

关键词:三相交流电路;创新学习;设计型实验;Matlab仿真;仿真模型

中图分类号:TM9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155-03

实验是电工课程学习的重要实践环节,分为基础演示型、验证型和设计型实验,而设计型实验最能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设计型实验要求根据给定任务,设计实验方案、电路图及选择参数、独立进行测试和调整各参数值,得出符合任务要求的测试电路。如果能在进入实验室进行真正实验之前,对设计性实验采用计算机进行仿真设计,则可充分理解实验的目的、内容,避免实验过程中的某些错误,大大提高实验效率。也可以克服实验设备不足的限制。Matlab/Simulink仿真是一种交互式仿真,利用它进行仿真实验,不仅电路直观,易于理解,而且实验中的参数修改方便,实验结果一目了然。通过仿真设计过程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提高其综合素质。

一、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实验设计

1.三相交流电路实验要求。①完成三相电阻性负载作星形联接的三相交流电路设计。且所设计的电路需完成:(1)有中线Yo接法;(2)无中线Y接法两种情况时:研究负载对称;负载不对称;负载不对称,A相又开路等工作情况[2]。②完成三相电阻性负载作形联接的电路设计。研究在负载对称和负载不对称时的工作情况。③测量负载线/相电压、电流,并分析三相电路的负载线/相电压,电流的关系以及中性线作用。

2.设计实验电路。设三相交流电路如图1所示,上图为三相负载Y形联接,下图为三相负载形联接。三相电源经自耦调压器接到灯组负载,调压器的输出线电压220V,相电压为127V,频率50Hz。N为中性点。三相负载为RA,RB,RC。每相选取3个并联的白炽灯(规格为10W,220V),每个灯的电阻为R=2202/10=4840Ω。如果负载对称,即开关闭合,每相开3盏灯,则RA=RB=RC=1613Ω。如果负载不对称,A相开1盏灯,B相开2盏灯,C相开3盏灯,则RA=4840Ω,RB=2420Ω,RC=1613Ω。如果负载不对称,A相又开路,B相开1盏灯,C相开2盏灯,则RB=4840Ω,RC=2420Ω。

二、利用Matlab仿真三相交流电路

1.建立仿真模型。三相实验电路设计好后,借助Matlab/Simulink中的相关模块建立电路的仿真模型。表1列出了主要元器件的模块名称及提取路径。建立的仿真模型如图2所示,负载是Y形接法,也可改形接法。

2.设置模块参数及注意的问题。①三相交流电源。双击单相交流电源模块,可对参数进行设置[3]。设置峰值电压127*sqrt(2)V,频率50Hz,相位为0°,B、C相位分别为-120°,+120°。同理,可对其他模块参数进行设置。②负载RA,RB,RC的参数设置。通过设置其参数值大小,可得对称负载或不对称负载。③电压电流的测量。各交流电压表、电流表所测得的值均为有效值,而仿真模型中的电压、电流均为瞬时值,因此通过“Discrete RMS Value”模块将瞬时值转换为有效值,模块的频率设为50Hz。④测量与显示。Multimeter可显示所需测量的电参量,能省掉很多电压、电流测量模块[3]。选择“Scope”和“Display”模块显示波形及数据。⑤电路改接。在仿真模型中直接操作,如将A相开路,可将负载RA与中性点的连接线剪切掉。⑥仿真时间设置为0~0.06s,仿真算法采用ode45,其他为缺省设置。

3.运行仿真模型获取实验数据。①三相四线制Yo形联接(有中线):

测量有中线时三相对称负载(每相开3盏灯)和不对称(A开1盏灯、B开2盏灯、C开3盏灯;A断路,B开1盏灯、C开2盏灯)情况下的Ul、UP、I1、Ip以及中线两端的电压UNO的数值,注意观察中线的作用。运行仿真所得的数据计入表2。②三相三线制Y形联接(断开中线):将中线断开,测量无中线时三相负载对称(每相开3盏灯)和不对称(A开1盏灯、B开2盏灯、C开3盏灯;A断路,B开1盏灯、C开2盏灯)情况下的各电量,将数据记入表3。

③三相三线制形联接:三相负载对称时取A-B、B-C、C-A相均开3盏灯。三相负载不对称时取A-B相开1盏灯、B-C相开2盏灯、C-A相开3盏灯。运行仿真模型,所测得数据计入表4。

4.仿真结果分析。从表2~4数据中可得出如下结论:①当负载采用Yo联接时,不论负载是否对称,Ul=■UP,I1=Ip。当负载对称时,各相电流相等,流过中线的电流Io=0,所以中线可以省去。②负载不对称无中线Y接时,Ul≠■Up,负载的UP不再平衡,各Ip也不相等,致使负载轻的一相因相电压过高而受到损坏,负载重的一相也会因相电压过低不能正常工作。③不对称三相负载作Y联接时,必须采用Yo接法,且中线必须牢固联接,以保证三相不对称负载的每相电压维持对称[5]。④三相负载形联接时,不论负载是否对称,Ul=Up;若负载对称时,其Ip也对称,Il=■Ip;若负载不对称,则Il≠■Ip。⑤三相负载形联接时,不论负载是否对称,只要电源的Ul对称,加在三相负载上的电压Up也对称,各相负载的工作均不受影响。

从上面对数据的分析可知:应用Matlab软件完全可对三相交流电路进行仿真实验,得出的结论全都符合理论内容,因此仿真实验是正确的、可行的。

三、结束语

仿真实验不仅安全,电路的连接和参数值易于修改,而且可直观地看到电路的输出波形结果,操作极为方便,效果很好[6]。仿真实验所得结论与理论分析结果完全一致,从开始设计实验电路到完成仿真实验,得出所需数据及波形,花费的时间比到实验室做实验要少,在同样时间内,做仿真实验学到的知识更多,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因此利用Matlab进行设计型实验仿真学习是正确可行的。另外在设计过程中,可高效地开发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锻炼其单独创新设计、独立思考问题、分析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7]。

参考文献:

[1]彭安华,张金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改进电工学实验教学[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6):135-137,163.

[2]秦曾煌.电工学(上册)电工技术(第6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付巍.Matlab在电工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机械管理开发,.2005,(6):118-120.

[4]郭桂叶,李斌.“电工电子技术”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6):93-94..

[5]化晓茜,王紫婷.改革电工电子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6):151-153.

电压表设计论文篇5

关键词:负荷统计;短路计算;变电所;继电保护

中图分类号:TM4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变电所就是电力系统中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变电所起电压变换作用的设备是变压器,各级电压的电网是变电所通过变压器联系起来的。除此之外,变电所的设备还有开闭电路的开关设备,汇集电流的母线,计量和控制用互感器、仪表、继电保护装置和防雷保护装置、调度通信装置等,有的变电所还有无功补偿设备。每个变电所的设计都是从负荷计算、短路计算以及设备选择和二次系统等的设计开始,这是变电所研究设计必须经历的环节。

文章在一定数据支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计算实例,按照变电所设计的理论过程,完成了一个35kV变电所的部分内容的设计研究。考虑到短路对系统的严重影响及对所选设备进行动稳态和热稳态的校验,拟定降压变电所相关节点并进行短路计算。在计算和选择的基础上,提高实际变电所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变电所的负荷及短路计算结果

1.1 负荷统计

本变电所负荷主要以生活用电和农业灌溉为主,有一处二类负荷、单进线,10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6回出线。该所负荷计算采用需要系数法,由于各供电区域电性质相差不大,考虑功率因数相同,则视在功率可表示为有功功率,表1。其中,第三区为二级负荷,其余区是三级负荷。每个区都有数量不等的变压器。

1.1.1采用需用系数法求各用户的计算负荷

式中 ——各用户的计算负荷kVA;

——需用系数;

——各用电设备额定容量kVA。

每条出线路的负荷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

短路计算,图1

=(0.7X700+0.5x800+0.7x400)x0.85=994.5(kVA)

=(0.75x700+06x700+0.85x600)x0.8=1164(kVA)

=0.8x200=160(kVA)

=(0.8x800+0.6x900)x0.8=944(kVA)

=(0.75x600+0.8x700)x0.75=757.5(kVA)

=(0.8x600+0.85x500)x0.7=633.5(kVA)

表2 各短路点短路电流

2、电气设备的选择校验

在变电所的负荷统计以及短路电流确定的基础上。可以根据相关的设备选择原则,对相关节点进行计算并选择符合相应要求的电气设备。这些理论及计算选择过程对于实际中设备的选择及变电场地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将把35kV侧设备选择、10kV侧母线的选择及主变继电保护的选择列举出来,通过这些过程,可以深刻理解并应用变电场所的设备选择理论。

2.1 全年计算负荷

变电所设计当年的计算负荷由

计算式中

Kt——同时系数, 取0 . 9 ;

x%——线损率,高低压网络的综合线损率在8%~12%,系统设计时采用10%。

计算负荷增长后的变电所最大计算负荷为

式中n ——年数, 取8 年;

m ——年平均增长率,取4%;

——n年后的最大计算负荷。

根据上面的计算负荷,得出35kV侧的计算电流为

2.2 35kV 侧断路器的选择

(1)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

选择ZN23-35型真空断路器,其参数如表3所示:

表3 ZN23-35 型真空断路器的技术参数

(2)校验热稳定、动稳定

经过校验,满足热稳定校验和动稳定校验,表3。

3 、母线的选择

母线的材料主要使用铝,屋外配电装置可以采用软母线或硬母线。综合各方面考虑,并结合实际情况,在本设计中35kV、10kV母线均采用矩形铝导体。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母线截面,在进行发热条件、热稳定和动稳定校验。这里对10kV侧的母线选择进行举例说明。

(1)母线上最大长期工作电流

采用矩形铝导体,根据年负荷最大利用小时数,得J=0.76

则导线的经济截面

查矩形铝导体长期允许载流量,每相选用LMY1000矩形铝导体。

(2)热稳定校验

所选截面

满足热稳定要求

(3)动稳定校验

满足动稳定条件所以10kV母线选LMY-1000的矩形母线。

4、主变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及继电器选择

主变的继电保护主要包括瓦斯保护和纵联差动保护。这里主要对纵联差动保护的选择过程进行介绍,选用BCH-2型差动继电器。具体选择过程如下:

计算le及电流互感器变比,列表如下:

系统在最大运行方式时,折算到35kV侧:

(1)确定基本侧动作电流:

1)躲过外部故障时的最大不平衡电流

利用实用计算式:

代入数据得(KA)

2)躲过变压器空载投入或外部故障后电压恢复时的励磁涌流

式中:——可靠系数,采用1.3;

--变压器额定电流:

代入数据得

3)躲过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短线时的最大负荷电流

代入数据得

比较上述的动作电流,取最大值为计算值,即

(2)确定非基本侧平衡线圈和工作线圈的匝数

平衡线圈计算匝数

故取平衡线圈实际匝数

工作线圈计算匝数

1)计算由于整定匝数与计算匝数不等而产生的相对误差

此值小于原定值0.05,取法合适,不需重新计算。

2)初步确定短路线圈的抽头

根据前面对BCH-2差动继电器的分析,考虑到本系统主变压器容量较小,励磁涌流较大,故选用较大匝数的“C-C”抽头。

3)保护装置灵敏度校验

差动保护灵敏度要求值2,本系统在最小运行方式下,10kV侧出口发生两相短路时,保护装置的灵敏度最低。根据前面短路电流计算,在最小运行方式下,35kV侧母线上短路电流为:

本装置灵敏度

所以满足要求。

5、结束语

本文根据某35kV变电所负荷的特点和发展,通过理论计算,集中对变电所设计中的负荷统计,短路电流计算以及电气设备的选择校验和二次系统继电保护的设计部分进行了介绍。部分展现了一个典型变电所的设计流程,有助于提高对实际系统供电可靠性的认识,可以对实际变电所的设计研究提供一个参考。变电所在日常的供电系统中是不可或缺的。变电所的相关设计研究对于供电系统的顺利运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可以结合实际的工程建设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将变电所设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建设中去。

参考文献:

[1]李玉平.对35kV 变电站设计的建议[J].农村电气化,2006 年第08 期

[2]齐高升.35kV 城镇变电所电气系统设计[D].黑龙江工程学院.2010.6

[3]范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第二版)水利电力出版社.

[4]翁双安.供电工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电压表设计论文篇6

关键词:高考;电学;实验设计;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

48(2007)7(S)-0056-3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知,电学设计性实验是最为常见的题型。其特点:均为课本实验的拓展与变式,均需要对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进行思考与设计,弱化了直接用公式或模型,强化实验设计中的原理意识。如何让学生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和实验设计能力,是复习教学中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为例,谈谈传统高三实验复习的一些误区及突破电学实验设计难点的教学策略。

1 对实验复习教学误区的审视

从目前的情况来讲,对高考命题方向、内容的把握其实并不难,难在如何高效地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掌握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对此,首先要反思实验复习中一些实际做法。在新课程背景下,目前还有不少教师对实验复习保持着陈旧的做法,存在不少误区,具体表现如下:

1.1 教学过于简单化倾向

实验复习往往为了省时间赶进度,热衷于多练题,简单采取逐个复习课本实验,教师讲清实验原理、器械选择、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学生进行记忆、理解,接着做习题的方式。缺乏整合、联系、体验,导致学生的理解简单片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妨碍了在具体问题中的广泛而灵活的迁移。

1.2 照本宣科,造成学生思维定势

把课本知识当成定论,把课本提供的方案当成唯一正确的方案。如用伏特表、安培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对课本实验方案没作解释、质疑,只让学生被动接受。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停留于教条式掌握、简单套用。

1.3 重结论,轻设计过程、轻体验

传统教学认为熟能生巧,从而进行反复训练。在实验练习分析中往往想当然地认为,只要告诉学生答案就能一点即破,以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忽视让学生经历实验设计的判断、评价过程。

2 突破电学实验设计的策略

新课程重视过程与方法,在过程中感悟,从而构建对事物的个人看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也应该是我们实验复习教学的基本理念、基本办法。复习中应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积极参与实验电路设计、系统误差分析,在具体实验设计中揭示思维过程,提高实验设计的探究能力。

2.1 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促进原理、方法迁移

电学实验设计过程是综合运用电路知识的过程,教学应重视对知识系统的构建,充分注意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在实验复习中,应让学生独立地对课本电学实验所涉及到的概念、原理进行初步归纳总结,比较不同实验之间在知识、方法上的联系、区别,做到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探究具体实验中可用的原理、方法,促进原理、方法迁移。如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基本原理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等,是这些知识的综合应用。

2.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设计,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探究能力

诱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变换思维角度,进行多途径、多方向、多侧面思考,从而设计出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的实验方案,这是提升学生实验规划、设计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如要求学生利用常用的仪器与仪表设计几种“测定电源电动势及内阻”的实验方案,说明实验原理和方法,并画出电路图。学生在经过思考、讨论之后,能设计出如下几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 如图1所示,当R变化时,由电压表和电流表可读出电压和电流的数值。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出方程组:

方案二 如图2所示,其原理和结论同方案一。

方案三 如图3所示,电路中R1、R2的阻值给定。实验时分分别测量电键S连接R1和R2时的电流I1和I2则有:

解以上方程得:

方案四 如图4,电路中R1、R2的阻值给定。实验时分别测量电键S连接R1和R2时的电流V1和V2则有:

2.3 重视系统误差分析,拓宽实验设计思路,培养创新能力

实际测量中由于电表本身内阻影响,不同测量方案带来误差原因、效果不同。学习中如缺乏对实验的系统误差分析,会导致对实验方案优劣不能判断,只能束缚于课本知识,造成思维定势。

在上述方案一中,由于电压表的实际分流作用,引起实验误差。以I真=I+URV,代换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中的I,解得:

在方案二中,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引起误差。以U真=U+IRA代换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中的U,解得:

由上述误差分析可知,为了减小误差,如满足RVr,采用方案一;如满足rRA,则采用方案二较为合理。一般情况由于电源的内阻满足RVr,而RA≈r,应采用方案一(这就是课本中所采用的原因)。但笔者认为,如果安培表的内阻已知,则采用方案二更为合理。方案三误差分析同方案二,方案四误差分析同方案一。通过误差分析让学生拓展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过去按教科书上电路“依葫芦画瓢”的情况。

2.4 重视应用中评价、判断,揭示设计的思维过程,提高实践能力

在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形成基本技能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各种变化的情景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组织学生展开充分讨论,透视学生的理解,洞察学生的思考方式,揭示实验设计的思维过程,形成深层次理解。

例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E及内阻r(E约为4.5V,r约为1.5Ω)。器材:量程3V的理想电压表V,量程0.8A的电流表A(具有一定内阻)。固定电阻R=4Ω,滑线变阻器R,电键K,导线若干。

①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图中各元件需用题目中给出的符号或字母标出。

②实验中,当电流表读数为I1时,电压表读数为U1;当电流表读数为I2时,电压表读数为U2。则可以求出E=______,r=______。(用I1、I2、U1、U2及R表示)

解本题时首先想到的是上述设计方案一(同课本),但电压表的量程只有3V,而电源电动势约为4.5V,故不能直接用电压表测量电源的路端电压,在此处学生碰到困难。这时,教师不能直接提供答案,而应该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从多角度出发,设计出各种可能的方案。学生常见方案如图5-图8所示。接着让学生从精确性、安全性、可操作性进行判断、评价,充分暴露、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最后在集体讨论下确定最佳方案。答案如下:

①实验电路原理图8所示。

②根据U1=E-I1(r+R),

总之,电学设计性实验已成为高考实验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高三物理实验复习教学,应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重视学生学习中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张健伟.孙燕青.建构性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6

[2]陈才兴.对2005年高考实验题的分析和思考.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5.8

电压表设计论文篇7

关键词 低压;线损管理;降损措施;台区

中图分类号TM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7-0051-03

线损率是衡量电能损耗高低的指标,它综合反映和体现了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的水平,是电网经营企业的一项经济技术指标。搞好线损管理是提高供电企业经营收入、实现多供少损和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充分调动全体员工节能降损的积极性,增强节能意识,努力降低线损,是供电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内在要求。

产生线损的原因主要分为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其中技术线损是电网中各元件电能损耗的总和,包括固定损耗和可变损耗。可变损耗与电网元件中所通过的功率或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例如变压器绕组电阻和导线电阻中所损失的电量;固定损耗主要与电力网元件上所加的运行电压有关,例如变压器铁芯、电缆和电容器的绝缘介质中所损失的电量以及电晕损耗电量(即空载损耗)等。而造成管理线损的主要原因则是线路不规范安装、电能计量装置存在误差、日常的维护管理不善、线路发生窃电等。

1 低压线损管理的重要意义

线损是供电企业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线损管理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着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供电企业应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先行者,大力开展节能降损工作,规范和加强线损管理工作。同时,线损管理涉及面广、跨度较大,又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技术性很强的综合性工作。作为供电企业,线损管理水平的高低、特别是低压线损率指标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业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供电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应予以高度重视。

低压线损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规范管理,制定和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逐步形成“条块结合、分级负责、指标落实、分工明确”的常态管理机制,依靠一整套完整机制的约束,方能使低压线损的管理更加科学、严谨,成为企业增加效益的一个主要渠道。

2 低压线损管理现状及原因

2.1 负荷分布不合理,设备利用率低

部分农村供电区域、台区存在低压配网结构规划不合理,如负荷中心设置不合理,供电半径长等的问题。增设台变以实现密布点的改造方案受村民阻扰影响大,容易遇到选址拿地难的问题。电网大部分为居民生活用电,负荷量不大,存在用电时间段过于集中,季节性强的特点。特别是集中在夏季几个月和春节用电,为保证高峰期用电,变压器容量不得不按最大容量设置,使得在高峰用电时,电网线路几乎满载;低谷用电时,线路几乎空载,这在用电较多的综合台区尤为严重,变压器轻载或空载运行时间长,损耗大。

2.2 网架结构不合理,供电质量低

由于历史原因,低压配电网线路导线截面小,长期过负荷运行或轻负荷运行,接户线过长,过细,低压线路过长,末端电压过低致损耗相应增加。台区变压器布局不合理,供电半径大,存在大量迂回供电,应该采用由电源点向周围辐射式的接线方式进行配网架设。随着一、二期电网改造工程的实施,基本改变了结构相对落后的局面,但未改造的低压台区使用年限久远,供电设施老化落后、旧的电网结构已不能适应对电量需求 日益增长的需要。用电高峰时变压器、绝缘子、导线等供电设施因频繁超负荷而烧毁。特别是夏季由于高温持续时间长,大功率家用电器全部启用,未改造低压台区不堪重负。各供电所面对过负载的低压台区只能临阵抱佛脚,东拼西凑,造成经常性停电,低压线损也很大。如长乐地区地处沿海,配电线路及杆上设备易腐蚀,特别是污染型的沿海工业区,配网设备腐蚀严重,投入改造的线路台区经济运行的周期短。

2.3 无功补偿运用不合理

在电力系统中,电网无功容量不足,会导致电流增大,使设备及线路损耗增加及电网电压降低 。由于电网的分散性无功补偿费用较高,因而无功补偿的运用并不普遍。随着居民用电结构的变化,对无功需求较大的日光灯、空调、电风扇和彩电的大量使用,使得电网功率因数非常低。对无功功率的消耗增大。这些无功功率如不能及时得到补偿,会对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2.4 农村供电所台区管理传统方式不合理

农村电工工作量较大,抄表人员估抄、漏抄现象较为严重,窃电现象时有发生并且不能及时发现。不进行负荷和电压实测工作,低压线路三相负荷不平衡得不到有效的调整,电能表未能按检定周期进行检定,计量设备安装不合规范,忽视计量设备运行管理,不坚持计划检修和清扫树障,造成泄漏增加。另外,低压线损管理逐步走向系统管理,农村供电所人员对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线损模块系统功能的不熟练,制约了低压线损系统管理的使用效率。

3 技术线损的降损措施

电网的经济运行是降低供电成本的有效途径。合理选择降低线损的措施,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电网降损管理人员除了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外,还需要根据电网实际需要,选择适合本地电网的降损措施,以取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做好电网中、长期规划和近期实施计划,抓住电网改造机遇,加强电网的建设,优化供电方式,改造迂回线路,主干线要接近负荷中心,尽量减少空载变压器;

2)合理调整电力网的运行电压水平,电力网运行电压一般可在额定电压附近允许的范围内变化,亦即运行电压可以高于或低于额定电压,当系统电压升高时,电力网的固定损耗增大, 变动损耗减小。而当系统运行电压降低时,电力网的固定损耗减小,变动损耗增大。对于10kV及以下的配电网络,变压器的空载损耗约占总损耗的40%~80%,甚至更高,因为小容量变压器空载电流较大,同时它的负荷又较低。所以这类电网适当降低运行电压可以降低线损;

3)科学选择变压器容量和确定变压器的布点,缩短低压线路半径,保证电压质量,减少线损。对10kV高压用户受电端电压允许偏差值为额定电压的-7%~+7% ( 9.3kV~10.7kV),线路半径不大于15km;在供电半径过长或经济发达地区宜增加变电站的布点,以缩短供电半径。负荷密度小的地区,在保证电压质量和适度控制线损的前提下,线路供电半径可适当延长;

4)根据电网中无功负荷及分布情况,合理选择无功设备和确定补偿容量,降低电网损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在负荷末端分散补偿的方式,把电能损耗降低到最低限度。一般的工厂采用自动投入的电容器补偿装置,对于居民用电性质,由于负荷分散,使用带自动无功补偿的组合箱变最为理想。一般无功补偿量选变压器容量的1/3~1/4较为合理,经这样补偿后无功电流不再经变压器流回电源侧,减少了负荷电流,提高了变压器的负荷率。当无功功率越少 ,视在功率越接近有功功率,当无功功率等于零的时候变压器的损耗最低。但是线路和变压器也是电感和电阻的组合,其产生的无功在变电所10kV母线安排集中补偿较为合理;

5)搞好三相负荷平衡,配电变压器低压出口电流的不平衡度不超10%,低压干线及主干支线始端的电流不平衡度不超过20%。坚决更换国家淘汰的单、三相老型号的电能表,推广使用全电子式电能表。优先采用新型节能变压器和高效电动机。

4 管理线损的降损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线损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营销的副总经理任组长,设立专(兼)职线损管理员,形成完整的线损管理体系;

2)实事求是地开展理论线损计算,合理制定线损指标。开展线损理论计算,使我们能找出管理和技术上的问题,为降损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并能有效地抓住降损工作的重点,提高降损工作的准确性。为此,我们根据现有供电设备及负荷情况,进行理论线损计算,从而为合理制定线损考核指标提供理论数据,使线损考核指标更加合理化,使线损管理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通过不断收集整理理论线损计算资料对计算结果的分析 ,为制定以后的降损方案提供可靠依据,为规范线损管理打好基础;

3)做好线损分析,制定降损措施。每月由公司分管副经理主持开展线损分析会,及时掌握上月线损完成情况,并分台区、干线进行线损分析 ,重点对线损较大的台区进行分析,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确定降损方向,以不断提高线损管理水平,使降损工作有的放矢;

4)严格抄、核、收工作制度。加强抄表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提高抄表人员的业务素质,实行配电变压器总表与变电站关日表同步,且达到高压、低压计量表同步抄表,防止估抄、漏抄、错抄现象,减少内部责任差错,防止人为因素造成的损耗发生;

5)加强计量管理,完善计量管理制度。合理选用计量装置,根据负荷变化,适时调整输配电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以提高计量要与负荷匹配,注意对大用户的计量表计加强管理,优先采用新型电子式电能表,不但计量更准确,自身损耗也低。同时要考虑表计精度问题 ,对电能表进行定期校验。供电公司应设专人负责管理计量装置的运行事项,实行表计和表箱集中管理,计量柜采取防窃电措施,杜绝人为的作弊现象;

6)建立线损管理台区档案,实现线损包保与有关数据配套化、一体化、规范化。为使线损包保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必须配备必要的核算和考核资料,使线损理论计算、线损实测、考核兑现、日常管理、综合分析五项重点工作均有充分可靠的依据,基础工作适应管理需要,形成一个比较严密的管理体系。

5 长乐电网低压线损治理经验

5.1 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指标评价体系

建立由线损率指标和线损管理小指标,主要是 10kV 及以下线损率、分线线损率、分台区线损率;以及由居民客户端电压合格率、计量故障差错率、电能表实抄率、电量差错率、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率等线损管理小指标构成的线损指标体系。根据各供电所辖区网架情况、农村台变占比情况以及往年完成的线损率指标,分解下达供电所分线、分台区线损率指标任务书,并以供电所为考核单位,制定《10kV及以下线损专项奖励办法》,对各供电所的每月合格台区所占比率和低压线损率两个线损专项指标进行奖励兑现;重点关注台区线损管理及高损台区的专项整治工作。

5.2 加强营销管理,促进降损工作

1)加强基础资料管理。以开展全面营业普查核对工作为契机,逐步理清各供电所辖区内10kV及以下分线分台区基础档案、隶属关系,特别是排除户变关系对应不清造成的台区异常因素;

2)加强抄表管理。减少抄表差错及不同步抄表对线损的影响。将抄表差错列入月度公司绩效考核;

3)进一步加强营配异动管理。配电GPMS与营销SG186系统接口上线后,利用系统流程相关节点及时跟踪,最大限度降低异动流程滞后对线损的影响;

4)全面加强计量管理。积极实施低压防窃电改造、台变设备标准化改造,检验率、合格率均达100%。加快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

5)加大用电检查管理力度。

5.3 夯实分台区分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

1)积极推进台区达标改造工作。根据高损台区实际情况以及年度核准资金中所列高损台区达标专项改造资金,针对存在供电半径长、线径小、低压线接户线和表箱陈旧等技术因素的台区,逐台落实达标改造。以投入降损量关键绩效指标为抓手,优化投资结构,按台区达标工作要求,大力推广运用节能设备,精心组织,切实加大高损耗、高电量、高故障率“三高”台区的改造力度;及时对改造台区进行跟踪,确保改造一台,达标一台,实现有效降损,每月通报各供电所台区达标改造进度;

2)落实分线分台区管理责任制,加强过程监督和结果考核。充分重视线损精益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各供电所、个人的线损管理职责和工作要求,确保人员配备合理并相对稳定。编制或进一步完善分线分台区管理实施细则,落实分线分台区管理责任制,明确营配部门分工原则、线路和台区责任人(所属班组)、考核项目、考核标准,并抓好逐月考核工作。分线分台区指标考核充分考虑理论线损计算结果、同类型线路台区指标、实测值等,科学下达考核指标。

5.4 加强高损台区达标改造

1)成立营销台区达标领导小组,由公司营销部负责达标工作的检查监督、总结考核,对年度下达的高损台区改造任务,分月跟踪,切实做好统计、分析、督促整改工作,公司分管营销的副总经理亲自带队,对疑难顽固高损台区进行现场检查,对异常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现场分析、现场部署、指导,确保了高损台区整治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

2)开展2010年高损改造台区普查专项行动,抽调公司技术骨干,展开对高损台区进行全面的统一抄表和普查工作。通过专项行动,对供电所台区管理工作进行一次摸底,客观地掌握了高损台区的现场第一手资料,针对每个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分析,量身打造改造方案,以做到“检查一台,分析一台,消灭一台”。

5.5 围绕降损工作扎实推进配网建设管理

加大配网建设力度,完成配网项目投资计划。配网运行管理上,收集配电台区标示牌、电杆防撞条需求,进行整理并投入招标,配合国网新标准开始新一轮的标识悬挂工作;开展台区标准化建设工作,编制了《配电台区标准化建设规范》,认真开展农网示范线路、台区建设工作,从现场到资料都进行标准化建设、管理。

6 结论

线损率是体现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它一方面反映了电网结构和经营管理的质量,同时也是电力部门分析线损、制定降损措施的有力工具。

节能降损工作,在电力行业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只有从建立健全节能降损的管理体系、技术体系、保证体系等三大体系出发,以建设一流工作为主线,依靠严格管理和技术进步,不断加大电网建设力度,才能使节能降损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陈丽君.关于提高线损管理水平的探讨[J].农村电工,2005.

[2]张利生.电能损耗管理及降损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3]冯印富.透析网改后的线损管理[J].农电管理,2005.

电压表设计论文篇8

【关键字】: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补偿

abstract

because the pt secondary loop voltage drop directly affects energy measurement. after consulting the pt secondary loop voltage drop a great amount of materials

the accuracy of the electric,the best method to reduce was put forward based on analyzing the cause of which.

keywords: voltage transformer, secondary voltage drop, compensation

一、绪论

随着电力市场的改革,电能计量关系到直接的经济利益,做好pt二次回路压降的管理与改造工作,对保证电能计费的公正合理意义较大。正确的电能计量对核算发、供电电能,综合平衡及考核电力系统经济技术指标,节约能源,合理收取电费等都有重要意义。在电力系统中开展电能计量的综合误差测试是实现电能正确计量的基本技术措施之一。电能计量的综合误差包括电能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计量误差以及电压互感器到电能表的二次回路线路压降。当电能表、互感器的计量误差符合国家有关规程规定时,由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到电能表端子之间二次回路线路的电压降(简称为pt二次电压降),将导致电压量测量产生偏差。

pt二次压降问题是电力发、输、变、配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它使系统电压量测量产生偏差,不仅影响电力系统运行质量,而且直接导致电能计量误差,这种计量误差直接归算到电能计量综合误差之中。

几年来,经常发生电压互感器二次接线故障,直接影响二次回路的安全运行,给厂家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电压互感器是一次和二次回路的重要元件,向测量仪表、继电器的线圈等供电,能正确反映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故障现象:35kv母线电压互感器大部分采用的型号3xjdjj-35,电压比是: (请参考参考文献[6])。每年当春秋阴雨季节或天气潮湿、有大雾时,中控室就会经常发出单相接地或电压降低信号,经值班人员切换电压表,有一相或两相电压指示下降,另两相或一相电压指示值不变,报告梯调请电气二次班前来处理。电气二次人员对二次回路及继电保护触点进行了打磨,对保护的继电器进行了整定,均未发现异常。经多方查找,发现3 5 k v母线电压互感器的二次接线的线头长年老化,有放电的痕迹。经分析,这种户外式电压互感器的二次接线引出端比较短,二次配线时所留线头端子比较短。一般正常运行时,由于北方气候干燥,常年少雨、灰尘大,空气中的污物比较多。当天气是阴雨或潮湿时,就会在电压互感器的二次接线表面形成一个导电层构成回路,致使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发生单相接地或电压降低。但这不是真正线路上的接地和短路,只是二次回路保护误发信号,造成故障,影响了二次回路的稳定运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有文献指出,电压互感器装置在变电设备现场,二次电压需要通过几十米至几百米的电缆及各种辅助接点接到控制室,供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测量仪表的电压线圈及电压回路。这些负载的大小,决定了二次回路电流的大小。由于二次回路电缆导线和各种辅助接点直流电阻的存在,在电缆两端产生了电压降,使负载端电压低于pt端电压 u伏,产生了幅值(变比)和相角误差。其误差大小决定于二次回路直流电阻大小,负载大小(二次电流大小)、性质(负载功率因数)及其连接方式。 论文网在线

有文献指出,某省网年售电100亿度,pt二次压降平均为1伏,按pt二次额定电压为100伏计算,漏计电能为1亿度,按0.2元/度计算,损失电费2000万元。

文献指出,某发电厂110 kvi段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为0.62%。110kvi段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超标,直接影响到3号发电机关口电能表计量装置的准确计量。3号机每年平均上网电量为2亿千瓦时,丢失电量w=w * 0.62%=1240000kwh,即年损失电量达124万度。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pt二次压降直接影响电能量计量的准确度,由于pt二次压降的单向性,致使电力企业漏计电能,导致巨额经济损失;同时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也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二、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接线形式

现场运行中按照电压等级的不同,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采用了不同的接线形

式。

1.10kv至35kv电压互感器二次接线

电压互感器一次侧(高压侧)有熔丝,二次不设熔丝和任何其他保护设施,以减小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从电压互感器与电能表距离的远近进行如下分析。

电压互感器与电能表相距较远(一般大于10m)。为了在测量电压互感器压降

时,不断其一次侧刀闸进行试验接线,采用图一所示接线形式。电压互感器二次出线进专用接线盒a,由于一般情况下电压互感器二次端子与接线盒a之间的距离小于0. 5 m,可不考虑两者之间的电压降。测量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时,二次电缆线从接线盒a接至电能表专用接线盒b,即可测出其间的电压降。采用这种接线方式开展测试工作安全、方便。

当电压互感器与电能表相距较近时,在实际电力客户接线时又分为两种情况。

(1)电能表直接装在电压互感器柜上(如手车柜),电压互感器二次电缆直接进入电能表接线盒b,二次导线截面积大于4mm (请参考/中的电能装置技术管理规程),如图二所示。电能表与电压互感器二次端子之间连线距离小于lm,一般不考虑电压降误差,但至少应每2年1次在停电的情况下检查和处理电压互感器二次端子接头生锈、腐蚀等情况。

(2)电压互感器二次通过插件接至电能表接线盒,如图三所示。这种接线方式一般是电压互感器装在手车柜上,用上电后就不再管理,压降不易侧试。实际这类“插件”操作频繁,接触电阻不能忽略。

2.110kv及以上电压互感器二次接线

电压互感器一次侧没有熔丝,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必须装设保护设备(熔丝或快速空气开关),防止电压互感器二次短路。对于进线供电的情况,为了保证计量准确,便于加封,在电压互感器杆下装设专用电压互感器端子箱,接线方式如图四所示。将接线盒a和快速开关zkk装于电压互感器二次箱内,二次电缆从快速开关zkk直接接到电能表接线盒b,可测量出从接线盒a到电能表之间的电压降,同样电压互感器二次端子接头应至少2年1次检查和处理锈腐等情况。zkk应使用单相的快速空气开关,便于对电压互感器进行一相一相的测量,同时测量时应有足够的操作距离,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电压互感器电缆首端、中端和末端保护层金属部分一定要可靠接地,以屏蔽外磁场感生的电势,保证电压降测量的准确性。

三、降低二次压降的措施

由于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直接影响电能计量的准确性,甚至对系统稳定运行产生不良影响,为此人们在改善二次压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归结起来可以分为降低回路阻抗、减小回路电流和增加补偿装置等三大类降低二次压降的措施。下面就这三种降低二次压降措施进行细致分析。

1.降低回路阻抗

在所有关于二次压降及降压措施的文献中,当分析二次压降的成因时,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阻抗是第一个被关注的参量。根据前面分析的结果,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阻抗包括:导线阻抗、接插元件内阻和接触电阻等三个组成部分。 论文网在线

1.1导线阻抗

由于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长度达100米至500米之间,而且导线截面积过小,因而二次回路导线电阻成为回路阻抗中最被关注的因素。为此在《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 l / t 448-2000中,对计量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侧试作出了相关的规定:互感器二次回路的连接导线应采用铜质单芯绝缘线。对电压二次回路,连接导线的截面积应按允许的电压降计算确定,至少应不小于2.5mm 。在实际工作中,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线路的截面积一般选在6mm 。但无论若何选取导线截面积,导线阻抗是存在的,只是量值的大小而已。

1.2接插元件内阻

考虑到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中存在刀闸、保险、转接端子和电压插件等接插元件,在不考虑接触电阻的前提下,各元件的自阻和可以认为是一个定值,该值很小,并且不易减小。

1.3接触电阻

许多文献指出,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阻抗中,接触电阻占很大的比重,其阻值是不稳定的,受接触点状态和压力以及接触表面氧化等因素的影响,阻值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且这种变化是随机的,又是不可预测的。接触电阻的阻值在不利情况下,将比二次导线本身的电阻还大,有时甚至大到几倍。测试中,二次线压降通常都比计算值大许多,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估计到接触电阻有如此大的变化。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清楚看到,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阻抗的三个组成部分中,可以通过增加导线截面积降低导线阻抗;接插元件内阻基本不变;接触电阻占主导地位,且其阻抗变化具有随机性。于是得到降低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阻抗的具体方案为:

(1)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更换更大截面积导线;

(2)定期打磨接插元件、导线的接头,尽量减小接触阻抗。

但无论采取何种处理手段,都只能将二次回路阻抗减小到一个数值,不能减小到零。

2.减小回路电流

一般情况下,电压互感器二次计量绕组与保护绕组是分开的,计量绕组负载为电能表等,负载电流小于200ma,因而现场测试若发现电压互感器一次回路电流大于200ma时,可采取以下措施减小电流:

(1)采用专用计量回路

目前电压互感器二次一般有多个绕组,且计量绕组与保护绕组各自独立。否则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流较大。

(2)单独引出电能表

专用电缆对于计量绕组表计较多的情况,即使该绕组负载电流较大,但通过专用电缆的电流因只有电能表计的负载而减小,因而电能表计回路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也较小。

(3)选用多绕组的电压互感器

对于新建或改造电压互感器的情况,有的电压互感器有两个二次主绕组和1个辅助绕组,可取主绕组中的1个作为电能计量专用二次绕组,这样该回路因只接有电能表而使电流较小,从而压降也较小。

(4)电能表计端并接补偿电容

由于感应式电能表电压回路为电压线圈,电抗值较大,使得流过电压线圈的电流即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流无功分量较大,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负载功率因数较低。采用在电能表电压端子间并接补偿电容的方法,可以降低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流的无功分量,从而降低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流,达到降低压降的目的。实际并接电容时,应选好电容值,一般以压降的角差最小为最佳选值。还应注意电容的耐压,以保证可靠性。但是此措施由于未被有关部门完全认可,所以并未被广泛采用,建议慎重使用。

2.5装设电子电能表

电子电能表功能全,往往1只表可代替有功、无功,最大需量及复费率等表,因而可减小电能表计数量,同时电子电能表输入阻抗高,单只表负载电流只有30ma左右,因而使得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流大大降低,压降也就较小。

在上述5种减小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流的方法中,采用专用计量回路和装设电子电能表的效果明显,而且易于实现。但使用上述方法减小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流方案,只能有效降低回路中电流到一定值,因为该值是由仪表数量和仪表阻抗性质决定的,一旦接线形式和连接仪表数量确定了,二次回路电流的大小就基本确定了,即由于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接线特点决定了二次回路电流,无论采用何种方法,电压互感器二次电流不可能等于零。

3.增加补偿装置(虽然是不提倡,但是在方法是却是可行的,许多文献上都有这个方法)

目前补偿器种类较多,从原理上分,主要有3种:定值补偿式、电流跟踪式、

电压跟踪式。

3.1定值补偿式

定值补偿式补偿器根据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有源定值补偿器和无源定值补偿器。无源定值补偿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自祸变压器补偿比差,利用移相器补偿角差。利用此补偿器可以将电能表计端电压与电压互感器二次端电压幅值与相位调至相等,从而达到补偿的目的。这种补偿器可以对回路阻抗和回路电流一定的线路调节补偿电压,使二次压降为零。但如果二次回路阻抗或电流发生变化,例如熔体电阻或端子接触电阻增大或电压互感器二次负载电流发生改变,这种补偿器就不能适应了。采用无源定值补偿装置,可靠性相对较高。

有源定值补偿器的工作原理是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中计量仪表接入端口处串入一个定值的电压源,达到提高计量仪表的入口电势以抵消二次压降影响的目的。当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阻抗和回路电流一定时,调节补偿电压,使二次压降接近于零,但二次回路阻抗或电流发生变化时,这种补偿器就不适应了。

总之,定值补偿器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阻抗和回路电流不变的前提下,能够对二次压降进行有效补偿,由于不能跟踪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阻抗和回路电流发生变化而引起二次压降的变化,因此不可避免地引起电压互感器二次综合压降欠补偿或过补偿现象发生。由此可以说,定值补偿装置(无论是有源的,还是无源的)在设计时就存在缺陷,是绝对禁止用于二次压降补偿的。

3.2电流跟踪式

电流跟踪式补偿器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子线路通过对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流的跟踪产生一个与二次回路阻抗大小相等的负阻抗,最终使二次回路总阻抗等效为零。这样,即使有pt二次回路电流的存在,由于回路阻抗为零,压降也为零。这种补偿器对于二次线路较长的,可补偿线阻。对于pt二次负载不稳定、二次电流变化的回路,由于二次回路总阻抗等效为零,可以保持压降为零。但对于二次回路阻抗变化的情况,则不能自动跟踪,也就是说,如果熔体电阻或接点接触电阻发生改变,则回路等效阻抗就不为零了,这是该补偿器的局限性。

换句话就是说,电流跟踪式补偿器的设计前提是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阻抗不变,只要跟踪二次回路变化的电流就可以达到补偿二次压降的目的。从前面对二次回路阻抗的特性分析可以看出,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阻抗是变化的,且具有一定随机性,显然电流跟踪式补偿器同样存在设计缺陷,可能造成过补偿或欠补偿现象的发生,因而也是绝对禁止用于二次压降补偿的。 论文网在线

3.3电压跟踪式

电压跟踪式补偿器的原理是通过一取样电缆,将电压互感器二次端电压信号与电能表计端电压信号进行比较,以产生1个与二次回路压降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压叠加于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使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等效为零。当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流或阻抗改变导致回路电压改变时,补偿器自动跟踪压降的变化并产生相应变化的补偿电压叠加于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以保持回路压降始终为零。因而这种补偿器几乎适用于所有场合,唯一不足的是需同时敷设一条从电压互感器二次端电压信号取样的电缆。

3.4目前应用较多,效率较高的二次压降自动补偿装置

3.4.1自动补偿装置的原理

pt二次压降自动跟踪补偿器的原理如图五所示,图五中:

u为pt二次绕组出口a点电压,u1为二次回路末端电能表端子c点电压:

u为pt二次回路综合电阻r (导线电阻和接触电阻之和)上的压降,即pt二次回路压降;

u1为pt二次压降自动跟踪补偿器的输出电压。

当调整电路参数得当,使 u= u1,则下式成立:

u1=u- u+ u1=u

即抵消pt二次回路压降 u的影响,使电能表端子c点的电压等于pt出口a点的电压,如同将电能表直接接到pt出口点上。从而达到了提高计量精度、减少计量损失的目的。

3.4.2应用效果

pt二次压降自动跟踪补偿器要选择通过权威电力部门的产品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并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型号。在投运前,必须进行现场的性能、功能、抗干扰、附加波形失真等试验,确保装置的技术指标和功能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和符合现场实际条件。

某发电单位220kv电压互感器二次电能计量回路应用pt二次压降自动跟踪补偿器,效果良好,其投运带满负载后pt二次压降测量值如下表:从下表可知,pt二次压降自动跟踪补偿器实现了矢量补偿,即实现比差和角差的补偿,补偿后的pt二次压降小于二次额定电压的0.2%,完全能满足电能计量装置管理规程的要求,达到了提高计量精度、减少计量损失的目的。

4.其他方法

4.1取消pt二次回路的开关、熔断器、端子排等:此措施可避免开关、熔断器、端子排的接触电阻造成的pt二次压降,但取消开关、熔断器设备后,计量二次回路的失去故障保护,后果严重,不宜采用。

4.2调快电能表:此措施可临时性地解决pt二次压降问题,但在开关、熔断器、接线端子上形成的接触电阻是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导体接触部位逐渐老化,其接触电阻亦逐渐增大,pt二次压降增大。同时,此措施在电能计量管理规定上是不允许的。

4.3对pt二次同路实施定值补偿:此措施与调快电能表的措施相仿,只能临时性地解决pt二次压降问题,不能实施动态补偿

四、结语

综上分析,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线路压降由二次等效阻抗和二次回路电流共同影响。这两个影响因素又随环境和工况不同而变化:二次等效阻抗又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二次电流也随二次运行方式的不同而改变。若要达到国家颁布的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和电能计量装置检验规程sd109-83的要求,必须揭示pt二次压降的产生机理,并设计补偿办法,对电压互感器的二次负荷进行补偿。

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的治理措施有降低二次回路阻抗、减小回路电流和加装补偿装置三种。降低二次回路阻抗、减小回路电流两种方法在保证二次压降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可以有效降低二次压降,但不能保证二次压降始终不大于电压互感器二次出口电压的0.25%要求;加装电压跟踪式补偿装置,可以保证二次压降始终不大于电压互感器二次出口电压的0.25%要求,但要注意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单向性的特点,确保欠补偿才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胡晓蔚.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对电能计量的影响.成都:《四川电力技术》,1997 论文网在线

[2] 陈新亮.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改造的分析.华东电力,1998

[3] 陈蕾.电压互感器二次电能表回路压降分析与测试.江苏电机工程, 2002

[4] 毕志周,曹敏,吕宏.减小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的方法研究.云南电力技 术,2000

电压表设计论文篇9

关键词:电力系统;线损率;计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6-0000-01

电力系统线损的多少,关系到整个电网运行过程中的能耗,它不仅是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整个电力企业技术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出的是电力企业综合管理发展水平。所以每个供电企业都应当在日常经营管理中注重线损的计算和考核,真正做到节能降耗。

一、线损的构成和分类

电力企业通常在输送电力的过程中,大到整条输电线路,小到设备变压器以及保护装置都会有能耗,也就是电能在运输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损耗,这种损耗就是电能损耗,用H(kWh)代替,指的就是单位时间内内有功率损耗。所有电力都是经历通过输送、变压,最后配送到用户的过程。

在电力系统输送电的过程中,电能通过输送、变压、配电的过程输送给用户,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不可避免的损耗,损耗的大小主要和设备单位时间内的运行参数有关系。线损电量通常是由电度表显示的供电与售电量的差额确定的,主要包括运行电压相关的变压器铁芯、电容器和电缆的绝缘损耗,以及输电线路和变压器绕组的电能损耗等等,这些电耗通常都属于技术性损耗,可以通过计算得出,所以也叫做理论线损。

除了电力系统输送电力时产生的能耗,管理层面上也存在很多问题导致电能损耗,比如人为原因的抄错统计数据,抄表不及时,计算错误,或者遗漏数据等等,还有因为设备未及时检修导致的漏电,或者设备保护不到位有窃电情况的发生,这些电能损耗就被称作管理线损电量。

二、线损计算基础

电路线损的计算首先要考虑到多种原因,掌握电网的整体构造以及运行数据,还有电路中重要元件能耗占整体损耗的比重等,只有掌握好结构和数据,才能真正准确计算线路损耗,为提升电力企业的供电效率做贡献。一般计算包括:输电线路的损耗、变压器的损耗、接户线的损耗、并联电容器损耗、电表损耗等等。

三、35kV及以下配网理论线损计

(一)均方根电流法

(二)容量分摊法

容量分摊法是工程中较实用的一种方法,也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其基本思想:按各变压器的容量分摊电流。下面以实例进行说明。

例题:现运用此软件算法计算下图所示系统的潮流分布,系统中有四台变压器。

(三)低压380V线损计算

低压线损计算主要用于电压等级为380V的线损理论计算,系统以变台为单位细化到用户,根据低压图形和变台抄见以及用户抄见来进行低压理论线损计算。最基本和应用较广的潮流计算方法应该是前推回代法。前推回对于一个有N个节点的配电网,设已知根节点电压为 ,各节点负荷为 ,配电网拓扑结构和各支路阻抗亦已知。待求量为各节点电压 和各支路的潮流功率及线损。前推回代潮流计算法在第K次迭代中的步骤为:

电压表设计论文篇10

[关键词]电力线损;电力企业;管理;理论

对电力线损进行管理是电力企业的一项主要工作,因为线损率能够反映出电力企业的电能耗损技术,甚至是一个电力企业管理能力的标志,电力线损影响着电力系统的运行,还与企业的利润有关。由于我国电力市场的竞争,电力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利润,拓展发展空间已经很小了,因此企业只能不断的加强对电力的管理,降低线损率,才能保证企业的利益。

一、线损的种类

对固定损失影响最大的是变压器中的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也就是变压器的空载损耗,一般称为铁损。可变损失指可随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增人或者减小的电力损耗,对其影响最大的是设备线圈和流经线路中的电流,可变损失与通过其中电流的平方量成正比。电力线损的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贯穿于电力网络的设计规划、经营管理、生产运行等各个方而,管理的成果会在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中体现出来。

二、理论线损的计算方法

进行理论线损主要有两种计算方法,电量精算法和均方根电流计算法。开展理论线损,首先应取得本单位主网、配网、低压网接线图,按照接线图的布局,将计算所涉及的线路、变压器等设备参数进行录入。其次应取得统计期间内,各时段相应的发电机及负荷参数,如主网计算所需的有功无功出力、有功无功负荷及电压,配网计算所需的各时段电流、平均电压等。待数据录入完毕确认无误,最后进行统一的合理计算。理论线损的计算结果可作为电力企业线损指标下达的参考依据。线损的年度管理目标制定以后,电力企业应采用目标分解方法,层层分解总的线损目标,并且在相应线路、单位以及基层供电所进行明确落实,最后分解到每个工作人员身上,每个工作人员都有了自己的目标,才会激发工作动力和责任精神。与此同时,线损的目标在分解和制定的时候,管理决策者要科学、真实、合理地控制任务量指标,不能盲目、毫无根据地进行指标下放,从而影响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提高电力线损管理工作的方法

1、在对线损进行必要的管理时,可以通过线损理论的计算,这种方法属于技术管理。对线损理论计算也能很好的对线损进行管理。电力网络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一直在发展变化,尤其是网络中的结构以及使用设备,变化很大,而且变更的次数很频繁,我国在计算线损理论的时候,每一年都要在固定的时间内计算,现在由于电网结构发生的变化,在定期的计算结束后,还要根据结构的变化,重新计算线损理论。通过计算,我们就可以看到在同一个结构中,电网不同的运行方式以及电网的负荷情况。同时也能知道在不同电网结构中,电力相同的运行方式,及其负荷电压。然后找到各个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其变化的规律,就可以看出在管理上暴露问题,这些分析都可以成为降低线损技术的依据,然后使线损的管理变得科学。在计算中可能会出现问题,也使计算的结果失去准确性,在影响问题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要,一个是设备基础台账,另一个就是线路运行的参数。由于这两个因素影响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维护电力运行的部门,要对运行设备以及参数有观的资料收集并且分析。电力的输变工程重新建成之后,要及时的更新一些数据,比如:配电网、台账等。与此同时,要对线路中运行的参数记录,记录的格式要符合规定,以免出现混乱影响计算。

2、要对线路中的配电线路和变压器实行管理制度,而且还要分区的管理。在管理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的管理对象,制定管理目标,目标一定要合理,这样才能使工作人员比较容易的实现管理目标。其实变压器的管理制度不容易落实,但是在管理中可以监测仪,然后将测到的数据与计算的结果结合在一起,这样能够准确的计算出线损的基准值。因为电力负荷分布的比较散,可以将分散程度。设备运行以及管理的系数结合起来,作为制度的指标。在明确了线损的指标以及责任人后,对线损的管理制定不同的制定管理方法。根据考核的标准制定奖惩。

3、电力的线损与电表的抄写有关,因此在管理线损的时候,要重视抄写的工作,抄写之后,要及时的核查,以免出现抄写错误。在抄写工作顺利完成后,要开始按照抄写的情况收缴电费。可见电费的收缴与抄写有关,因此在抄写中要仔细,不能出现少抄或者错抄的现象,也不能因为数值模糊就随便编写数字,抄写人员要知道用户具体的用电情况,同时也能知道电量的变化。误抄或者是漏抄都会造成线损波动,因此一定要减少失误。在计算电力以及根据电量核算电费的时候,要使用计算机,这样能够减少人工计算的失误,保证电费收缴能够准确。同时对于电力的计量管理工作也要加强管理,电力企业应该安排特定的人员对电量以及线损进行计量。要求抄表人员能够保证记录的准确性,而在电力用户上,鼓励用户用一个性能更强,效果更好的电表。对用户使用电表的情况进行调查,如果用户孩子使用老旧的电表,就要及时的淘汰,因为旧的电表与现代的电力系统有出入,在计算电量上会有较大的差异。除了检查电表外,还要查看互感器、电流等。

4、合理调整线路及配变电压当负载不变时,提高线路电压,线路的电流就会减小,线路的损耗就会减少,对于在某一电压等级运行的线路来说,线路运行的电压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运行电压在上限或者是下限时,线路的损失是不同的,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原理适当调整线路电压,降低线损。而提高配变的电压就会增加配变的损耗,这是因为配变电的铁损和增加的电压平方成正比,所以,提高电压反而会增加损失,所以要综合各方而的因素进行考虑。在线路负荷的高峰时段,要尽量提高线路电压,在电力需求低谷时期尽量不增加电压;当配变损耗大于线路损耗时,也不能提高电压,反而要适当降低电压。

四、结束语

在进行降低电力线损工作时,我们要通过对电网实际工作状态的调查,找出合理可行的降低电力线损的方法,完善电力网络管理的制度,并保证其得到有效实施,只有这样,电力线损的管理工作才能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陈军民.如何降低线损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2-25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