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管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0 20:59:41

有线电视管理论文

有线电视管理论文篇1

目前,广电系统正在按照总局的统一部署,推进以无线有线合并为先导的体制改革。这种改革,对于目前正在组建集团和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浙江广电来说,已随着无线有线电视台合并的完成,进行了初步实践,迈出了第一步。根据浙江的实际,在探索建立频道制过程中,实施频道专业化、对象化,已与集团化改革同步进行,甚至先于其他改革,并为未来的集团化运行积累着有益的经验。现在就这个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实行频道专业化、对象化的必然性

1、实行频道专业化,是电视技术发展的自然要求。数字压缩技术的突破性发展,给电视业带来了一场革命。它最大的好处是增加了可以被传输的电视频道的数量,使原本稀缺的频道资源突然变得丰裕起来。现在,像杭州这样的城市经过改造后的有线网络,能够传播六十多套甚至更多的电视节目。这使电视频道有了充分的技术保障,可以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实现差异性传播。

2、实行频道专业化,是适应受众市场不断分化演变的必然结果。80年代中期以前,电视台少、频道少、节目少,电视业市场毫无疑问是一个以传播者为中心的“卖方”市场。而今天,中国拥有上千个电视频道,年产节目60多万小时,受众近11亿人。在如此庞大的收视市场上,同一地区的几十个电视频道忽视受众性别、年龄、文化、职业、民族、地域的差异,整天播放大同小异的同质或同类型节目,其效果实在无法想象。出现这种状况,不能完全归咎于电视从业人员,而是应该更多地从电视本体缺乏受众意识和对象性去探究原因。因此,认识和适应受众市场的多层次性和欣赏趣味的多样性,是传播模式由“传播者本位”的“传受型”向“受众本位”的“受传型”转变的社会动因,电视频道专业化正是这一转变的必然结果。

3、实行频道专业化,是电视业市场竞争的合理选择。随着中国电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卖方市场中以生产为核心的“台”的观念在市场上趋于淡化,买方市场中以收视为核心的“频道”观念逐步强化。观众手上原来被称为“遥控器”的东西,事实上已经变成了“频道选择器”,我们只有以频道为单位来履行我们的宣传功能、娱乐功能、信息服务功能并实施经营。与此同时,现在的市场已不是靠统货取胜的市场,而是“个性产品”或“特色服务”大行其道的市场。以电视节目这一精神文化产品为主要经营内容的电视业市场,更应该追求节目的创造性、特殊性。时下的中国电视市场上众多雷同的节目和频道之所以还能有一席之地,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行业垄断,经不起真正的市场检验。

4、实行频道专业化,是电视媒体内部机制改革的迫切需要。电视台内部机制改革的预期目标是充分激活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积极性和创造性都需要与全新的体制形成合力。同时电视媒体的产业化运作也需要有市场化的运作体制相配套。在未来的电视产业中,频道是核心单位,频道制将是电视产业中的核心体制。

5、实行频道专业化,是精办电视节目的必要前提。精办电视节目的目标是什么?是通过精办、精选节目形成电视节目的品牌,并以此累积为频道的品牌。在市场竞争的机制中,品牌的价值高于一切。电视市场也是如此。但是正如可口可乐只能是饮料品牌、并不能成为西服品牌一样,电视台也不能幻想靠其某一个频道的品牌而惠及其它频道。事实上,凡是用一个制作、管理系统办多个频道的鲜有成功的例子;反之却能够出龙出虎,其中即使有称为台的,其实也是频道制的别称。

二、浙江电视实行频道专业化、对象化的初步实践

浙江电视探索频道专业化的过程,就是实行省级电视无线有线合并的过程,也是实施集团化改革的过程。去年,我局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认真调查、反复研究,于10月30日对原省级电视三个播出机构,即浙江电视台、浙江有线电视台、浙江教育电视台实施三台合并,对原来分属无线、有线三个台管理的六个频道,实行体制改革,整合成新的浙江电视台统一领导下,以一个新闻综合频道为龙头、五个各具特色的专业频道相配套的多功能、系列化的新格局,今年元旦向社会公众亮相。这标志着浙江电视台站到了新的发展高度和新的起点,也标志着我们组建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的工作,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电视业发展较快,特别是1994年率先上星以来,发展更为迅速,形成了较好的基础,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合并前,浙江电视台、浙江有线电视台、浙江教育电视台的日子都比较好过,都有较强的实力。在这种状况下推进改革,搞三台合并,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为此,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工作:

1、认清形势,深刻认识“小而全”“低而散”的体制弊端,破除“小富即安”的满足感,树立危机意识。

应该看到,在内挤外压的新形势下,自我感觉良好的所谓“好日子”是不牢靠的,对照国外先进传媒集团的发展现状,真是可以用“坐井观天”、“夜郎自大”来比喻。如果看不到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体制性的弊端对事业发展的障碍,及时推进改革,创新体制,很快就会失去优势,大大落伍。“小富即安”只能小步慢走,决不可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如何居安思危,解决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各自为政、力量分散、后劲不足等矛盾,已成为十分紧迫的关键问题。

实际上,在改革前的分离状态下,省级电视三个台六个频道,已明显存在着分散、失衡、无序三大弊端。

所谓“分散”,是指机构重叠,力量分散。原来我省省级无线有线三家电视台,浙江电视台是副厅级单位,浙江有线电视台、浙江教育电视台是正处级单位,相互独立,没有任何隶属关系,管理分散。再从功能定位上看,三台没有明确分工,都在向“小而全”、“综合化”方向发展。如新闻节目,大家都抢搞时政新闻,有的台制作和把关的力量都比较弱,给加强管理增加了不少难度。

所谓“失衡”,就是人、财、物等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甚至扭曲。比如浙江电视台,有40年历史,500多名素质较高的从业人员,办两套节目,自办栏目71档;而浙江有线电视台,创办仅7年时间,正式编制只有90人,却拥有3套节目,自办节目仅17档。再如硬件配备,有线台三个频道没有正规的演播厅,而教育台有个演播厅由于缺乏资金来装备,空着当仓库。这种“苦乐不均”的现象不是市场细分造成的,而是机构壁垒的人为结果,浪费大,效益低。

至于“无序”,以电视剧购买为例。三个台三班人马,为各自的利益争抢电视剧,使得电视剧购价恶性攀升。去年浙江电视台及其钱江频道两套节目的电视剧购片总额,拼命控制在1400万元内,而有线台一个娱乐频道,同年的购片总额已高达1800万元。三台分立的体制,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和节目的再生价值,难以实现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事实证明,体制弊病带来了内部的无序“竞争”,不仅浪费了资源,消耗了投入,而且不利于宣传管理,实际宣传效果也不好。因此,实施浙江省级无线有线电视三台合并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广播电视创新体制和机制,整合、优化电视资源,解放生产力,提升浙江电视整体形象的必由之路,更是加强电视宣传管理,更好地为宣传工作服务的迫切需要。

2、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无线有线三台合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台合并,是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对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是加强广播电视宣传管理,确保正确舆论导向的迫切需要。面对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能否保证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准确地传播到群众中去,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199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82号文件明确规定:“要推进地(市)、省级无线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的合并,进一步优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内部矛盾”,进而组建广播电视集团,加快广播电视事业发展。

去年4月,丁关根部长、徐光春副部长在杭州视察调研工作时,对我省广电集团的组建工作作了明确指示,要求我们实施无线有线电视台合并,实现三级贯通,尽快组建广电集团,为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积累经验。1999年底,浙江省委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决策,把组建广电、报业、出版三大集团作为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举措。中央、省委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决策,为我省广播电视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带来极好机遇。

三台合并是对原有体制的突破,利益关系的调整,是工作的核心和难点。合并前曾出现过一些不同的看法,甚至形成了较大的思想阻力。有人认为,三台合并是搞“一大二公”;有线无线合并会形成浙江电视台“一统天下”的局面,削弱甚至失去内部的竞争机制,也有的担心失去部门或个人的既得利益,产生了消极抵触情绪。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十分注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统一认识上下功夫。要求通过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中央、省委一系列决策精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上来,使大家认识到,改革的着眼点在于我省广播电视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在于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不能因为部门(单位)甚至个别人的既得利益,而损害了全局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特别是在去年8月兰州会议以后,我们结合贯彻会议的精神,组织全局140多名处以上干部,举办了4天研讨会,从务虚到务实,充分讨论,议透问题,对于统一大家的思想,起了很好的作用。

3、突出重点,围绕频道整合做好无线有线三台合并工作.

这次合并,不是简单的机构隶属关系的调整,而是广播电视体制的一项改革,是资源优化配置、结构重新组合的一次重大变革。目的在于使浙江的省级电视,变“分散”为集中,变“失衡”为平衡,变“无序”为有序,从“各自为政”转向组建“联合舰队”;在积极参与国内外竞争的大背景下,在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下,把浙江的广播电视事业搞强搞大。

在筹划合并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国家广电总局,以及浙江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宣传部各级领导的直接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部长丁关根同志,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徐光春同志,广电总局副局长吉炳轩同志,以及浙江省省委书记张德江、省长柴松岳和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去年都到浙江广电就广播电视的改革问题视察或听取汇报,给予指导。特别是光春同志和省委宣传部前任部长李从军等领导,不仅为我们把握整体改革方向,还具体指导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步骤的细节问题,给了我们许多指导和帮助,在关键时刻给了我们强有力的支持。还有总局机关一些司局的领导也给了我们许多支持和帮助。所以三台合并,其实也可以说是“合”上级领导之力,“并”各方群众智慧,才得以推动的。

这次合并,我们重点做了“合频道、并机构、合管理、并人员”的工作。

首先是对原有三台的频道进行整合,这是三台合并、实施频道专业化、对象化最核心的问题。从受众角度讲,频道是观众接触最直接的对象,从经营角度讲,频道也是节目经营和广告创收的基本单位。合并后,统一用浙江电视台一个台名和台标。以频道为基本经营单位,对频道资源按照统一的规划,重新定位,实行频道化管理,实现频道的专业化和对象化。我们按照电视宣传和节目生产规律,对原有三台自办的各套节目进行了重新整合,强调由“广播”向“窄播”转变,突出频道专业化、对象化和地方台特色,体现电视节目的贴近性、时效性和互动性,适应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

合并后浙江电视台的六个频道,有了明确的性质和专业化定位:

上星频道定位为新闻综合频道,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其他五个都确定为专业频道。钱江都市频道,由小综合台转为立足杭州面向全省城市的对象化频道;经济生活频道,要求紧扣百姓经济生活,沟通国家宏观经济与其的内在联系;教育科技频道,改变大教育的取向,服务教育、传播知识、普及科学、树人育人;影视文化频道,要求从建设文化大省的高度,从影视和文化两方面来设置节目,经营频道;体育健康频道,强调突出体育优势,服务全民健康。通过这样的整合,初步形成了以一个新闻综合频道为龙头,五个专业频道相配套,既有整体统一形象又有合理专业分工的多功能、系列化的新的电视播出体系。

其次是调整归并机构。办公室、总编室、人事部、制作部、播发部等这样一些综合管理部门,由台里统管;时政新闻和对外宣传由台负责,节目可部分覆盖专业频道;各专业频道内仅设综合科、节目科和广告科。今后还要按照宣传与经营彻底分开的要求,将经营性、服务性的工作从电视台剥离出来,使台和频道成为纯粹的宣传业务机构。

第三是整合规范管理。一是健全集体领导与分工、分级负责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台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台长负责制,频道实行编委会领导下的总监负责制。二是实行全台统一领导下的台和频道两级统分结合的管理体制。

第四是统一调配人员。我们的原则是“按需定岗,择优竞岗,以岗定薪”。一是交流,全台人员不管哪个频道、部门,根据需要、特长,统一调配使用,优化组合。二是分流,择优分流,有的到管理、服务部门,有的充实到别的节目部门,不符合条件的临时人员要辞退。

为调动好多方面多层次的积极性,在整个合并工作中,我们尤其重视处理好上下几个层次的利益关系,包括局与台,台与频道,频道与栏目组、个人,并研究、制订相应的责、权、利规范。

三、实行频道专业化、对象化的初步成效

合并实施五个多月,合成运行三个多月,三台合并的整体优势已初步呈现,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宣传管理得到强化,增强了党对舆论导向的控制力。

光春同志在2月份召开的全国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暨两台台长会议上指出:频道专业化、对象化改革,一定要把握以下原则:一是要跟中央的政策对得上,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群众服务、为党的方针政策服务。二是要跟社会需求对得上,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来设置频道。三是要跟宣传宗旨对得上,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能影响舆论引导作用的发挥。

加强党和政府对广播电视这个重要阵地的领导和调控,准确、迅捷、形象地传播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确保发挥好“喉舌”功能,这是这次三台合并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合并后,各频道的宣传工作由浙江电视台一个口子统一管理及指导,分级负责,层层把关。各频道节目管理遵循统筹规划、独立编排、各具特色、资源共享的原则。节目设置及编排由台统一审定,调改方案须报省委宣传部、省广电局批准;日常编排由各频道编辑部初排,报台编务会审定。这样,宣传管理明显加强,制度更为健全,调控更为有力。除原有的三级四审、重播重审等制度外,又新建了宣传例会、新闻例会等十大例会制度,严格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努力提高引导水平和节目质量。

综合频道和五个专业频道的新闻现在实行统分结合的原则,规定时政新闻必须由新闻综合频道的新闻中心统一采制提供,各专业频道只搞符合各自定位的专业新闻。这样,各频道的新闻在各自的领域里,做专做深做透,占据制高点,形成权威性,体现某项专职的“喉舌”功能,结果就从整体上扩大了新闻舆论引导的广度和力度,更好地发挥“喉舌”功能。从实践三个多月的实践来看,现在的浙江电视台,时政新闻主干突出,新风扑面;专业新闻深度发掘,精彩纷呈,形成了“众星拱月,相映生辉”的格局。另外,还可以集中全台六个频道的力量组织重大战役性宣传报道,使宣传声势更大,效果更好。刚刚结束的全国和全省的“两会”报道,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省“两会”期间,六个频道协同作战,综合频道负责现场直播,报道全貌,专业频道配合开辟专栏,跟踪采访,战役打得很成功。尤其是全国的“两会”报道,3月1日开始,在北京梅地亚设立的临时直播室,按照会议的进程与安排,每天采用演播室对接的形式进行直播,把“两会”的内容及时准确地传达给浙江及全国的观众。省委书记、省长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各代表团中得到了一致好评,对提高浙江电视台在全国的影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资源配置得到优化,提高了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三台合并后,理顺了关系,优化了资源配置,壮大了规模,增强了实力,提高了竞争力。人、财、物得以在一个体制下统一使用和调配,使得原来在三台分立时无法做或做不好的事情能够凭借系统优势,顺利完成。

比如大型活动。影视文化频道对“雷峰塔”地宫发掘现场的直播,是近年来社会影响和操作难度最大的。如按原来的体制,不仅一个频道做不了,就是整个有线台也不可能做好。这次尽管以频道出面,但全台各部门相互协调、充分保证,使长达10多个小时的直播信息丰富、衔接流畅,效果非常好,充分体现了浙江电视台的整体实力与形象。

再如设备调度。原来无线台有两辆直播车,有线台有一辆直播车,三台各有各的演播厅,合并后全部统一调配使用。体育健康频道、经济生活频道元旦开播的晚会或活动,第一次使用了浙江电视台的大演播厅。3月24日,体育健康频道的“甲B”足球联赛直播,首次出动两辆大直播车进行了现场直播,打破了多年来三台分割状态下形成的“壁垒”。这样的情况就是原来实力最强的浙江电视台,也是一家所做不到的。

又如节目利用。过去是“自产自销播了算”,现在可以“一产多销串着播”。像《浙江卫视新闻》,专业频道要安排重播。体育健康频道每天一小时的“浙江电视医院”实行与新闻综合频道链接直播,直接覆盖全国。新闻综合频道还每天专辟了午间一小时集萃各专业频道的优秀节目。

除了体现系统优势,资源优化配置还提高了竞争能力,促进了良性竞争。体育健康频道最近从浙江绿城足球队获得甲B主场独家转播权,没有花一分钱,直接原因就是我们把省级电视的体育转播权统统并给了这一个频道,独此一家,因此就不付分文,独占鳌头。

广告经营也是同样。这次合并中,浙江电视台专门成立了广告协调机构,以加强对全台六个频道广告的经营管理和协调,增强对外整体竞争实力,防止内部恶性竞争。同时照顾原有利益,各频道原内设的广告经营机构及职能也暂不取消,分别在全台统一的政策和协调之下独立经营各自的广告业务,重大问题由台里统筹协调。今年第一季度,六个频道广告收入16644.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730.4万元,同比增长28.89%。

再就是覆盖问题,合并前三台为抓覆盖各自为政,效果不明显,现在通过局台的统一协调,一个口子对外,六频道的有效覆盖率均大为提高,目前教育科技、钱江都市、影视文化频道已基本覆盖全省。

3、频道设置专业化,初步形成了符合市场细分要求的、合理的电视节目体系。

实践表明,专业频道只有在本专业领域内做好内涵的纵深挖掘,才能抓住并吸引更多的目标观众,从而使电视台作为一个整体在内容涵盖上达到既“全”又“深”。在节目改版过程中,我们严格实行专业化,要求有所规避,有所抢占,把原散落在三台的新闻、教育、娱乐、经济、时尚、生活、影视、文化、科技、体育及健康等内容,均按照各自呼号及专业特色实施归并整合,有的增强了新闻节目的档期,有的增加了演播室类节目的数量,还有的增设了有相对固定受众的新栏目,同时也引进了一批深受人们欢迎的名牌节目,停办了收视率较低的栏目,重新改版、包装了名牌栏目。现在,各频道在节目设置上雷同、重叠的现象基本没有了,针对各自目标收视群体,围绕其收视兴趣和习惯设置的特定节目已构成频道的主体。辅、补充性的节目,因为事先圈定了节目外延,其综合化的成分也大为降低。通过这样两个层次的着意强化或削弱,初步形成了一套有鲜明特色的、符合频道专业化要求的节目体系。

4、内部机制得到活化,初步形成良性竞争态势。

合并后一个可喜的现象,就是各频道之间呈现了摩拳擦掌、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态势。经济生活频道目前正在筹备拍摄《飞越浙江》大型专题片,向建党80周年献礼。教育科技频道正在积极筹办“五月的鲜花”——全国著名高等院校新世纪西湖歌咏会,清华、北大、复旦等全国22所名校领导参加了相关的新闻会,活动引起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影视文化频道春节前组织了60多人的演出队伍,赴省内重要城市举行“老朋友,新面孔,心连心”大型广场文艺巡回演出,辗转千里,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拉近了频道与观众的距离。

5、为实行频道化管理积累了经验

合并后电视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局面,必须有新的运作模式,这就是我们理解的频道制。这个新体制,应该是能够适应频道市场运作,并能够随时对市场做出反应的新体系。这次三台合已经为此积累了一点经验。它告诉我们,电视市场是很大的,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占有市场,就需要在频道制下确立一个大市场概念。频道是收视市场竞争的基本单元,节目是频道的零配件,零配件的生产可以是大生产,也可以是小生产,而总装则必须是大生产模式。在今天,我们当然还缺少优良的零配件(节目),但我们更为缺少的是以大制作为基础的总装线(频道)。频道制的大制作要求制片人、编辑、记者抛却本位的利益和个人的情愫、爱好、追求,把一切融入到频道总体的利益和频道的风格之中。频道制的大制作要求以频道为单位而不是以栏目为单位,进行策划包装,要求对采访资源和时段资源的共同享有。频道的大制作可以使我们在任何突发性事件和任何特殊要求面前应对自如。可以更大程度地履行好频道所确定的主功能,更大程度地满足观众的要求。频道的大制作还要求节目的质量、形式、服务、信誉、收视份额、广告回报等方面均有不同凡响的表现。而所有这些,都必须通过实行频道化管理才能得以实现。

四、存在的问题

1、由于历史的原因,专业化定位还没有完全执行到位,还有错位、越位现象,要坚持原则继续下决心调整。尤其是那些边缘模糊、容易形成交叉重叠的非主打节目,稍有放松或疏忽,“小而全、综合化”的倾向就会抬头。

2、自办节目过量增加,人力物力增大投入,忙于应付。合并后,六个频道的自办节目量增加了4个多小时,摊子铺得比以前大,效果未必见得一定好。自办节目量是不是越多越好,两者不一定成正比,这里面存在着一个最佳的选择区间。如何确定自办节目量的最佳值,形成数量与质量、投入与产出的良性运行机制,形成频道节目经营、成本核算的最佳效益,最终实现频道质量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也是衡量一个频道在节目设置上是否符合市场原则的标准之一。

3、专业化与创收的矛盾尚未理顺,造成有的频道在节目设置上尚欠专业,一个频道往往要兼顾宣传与创收两头。目前各专业频道仍承担着广告创收的任务,就这一点而言,节目设置在外延上越宽泛就比较容易能够赢得收视率,对创收也就越有利,而这正是与频道定位的专业化要求相违背的。要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个矛盾,只有通过深化体制改革的办法,把创收的任务逐步从各频道中剥离出来,由独立于频道外的专门经营机构来承担,把频道功能单纯化,作为一个纯粹的宣传机构,只负责节目生产与播出,让总监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日常节目管理、提高节目质量上来,专心致志地抓好宣传工作。当然,实行这样的体制,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才能在承担宣传任务的频道与承担创收任务的机构之间,形成一种相互约束、相互激励、协调运作的机制,否则有可能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局面。

4、频道化管理尚未建立统一的标准。原来三台处于相互分隔的状态,在宣传、技术、创收、人事及分配制度上各自都有一套独立的管理、考核体系,由于各台起点不一,在制度建设上宽严的标准、尺度就不尽相同。如何在考虑各台历史沿革前提下,尽快理顺这一关系,是我们在内部管理上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5、专业频道之间节目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有待探索。这里的共享,不是指靠拿来主义单纯地重播已有的节目或信息资源,而是指各频道如何根据自身不同的定位,综合利用、开发同一个较有价值的信息资源的问题。“雷峰塔”地宫发掘是一个特例,各频道发挥了协作精神,相互补充、多角度展示,信息资源得到了综合利用。但在日常运行中,选题的多角度开掘与信息资源的多层次利用仍是不够的,有争当主角、不甘配角的倾向。

6、频道系列格局中如何合理界定主频道和辅助频道,以优势资源赢得优势效应的问题尚需理顺。合并后的“磨合期”内,几个频道在人财物的分配上基本还是平均使用力量,配置倒挂的问题虽然已基本解决,但平均用力是难以形成突破性局面的。频道定位依据的是对受众市场的细分,但细分不等于平分,目标市场本来就有一个主和次的划分,用力当然也不能不分主次。如何在新格局内找到突破口,加大投入力度,尽快形成一种市场冲击力,以此带动其余,是我们必须要认真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五、深化改革的新课题

我们的改革才刚刚开始,正在面对和将要面对各种新的课题,需要我们继续实践,继续探索。这里提几点想法。

1、频道的专业化与频道化管理。频道是基本的节目经营单位,基本管理核算单位。要彻底实现频道的专业化和对象化,就必须突出频道的经营地位,实行频道化管理,减少不必要的管理层次。而在新的管理模式下,原来台的概念势必将淡化,台将不“台”,如何处理台与频道的关系,值得研究。还有,现在浙江电视台的新闻综合频道还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播出单位来对待,没有进行独立的核算和经营,在频道化新格局中,处于一个较为特殊的位置。这样说不是要削弱其龙头频道的地位,而是要在体制上进一步理顺关系。

2、频道专业化程度与集团化改革。频道专业化不仅仅是节目定位的专业化,是否还有承担任务的专业化单一化,即宣传与经营彻底分离。根据专业化分工与集约化经营的原则,在集团的构架里,频道应作为一个纯粹的宣传业务机构,不承担经营创收任务,经费由集团统一拨给。现在钱江都市频道就是由别的公司广告经营,频道按比例分成提取来保证经费的。这应该成为方向。今后广告经营应由集团内其他的专业机构来承担,总监无须心挂两头,应该集中精力抓准节目定位、抓好节目质量。从试行效果来看,这样的办法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

3、频道的品牌意识与精品战略。在市场化程度已进入一个新层面的时候,电视媒体的经营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纳入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系统和理念。品牌意味着观众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品牌代表着观众对频道的感受、印象,从而产生对频道的信任和亲近。为了建立频道品牌系统,创立几个高知名度、高收视率的名牌栏目十分必要,要通过名牌栏目来吸引观众的对媒体的注意,从而把整个频道支撑起来。所谓名牌,就是精品。精品主要有这样几个评价标准:导向正确、内涵深邃、特色浓郁、策划精细、制作精致、反响强烈等。电视频道要想拥有自己的品牌,就必须对栏目精益求精,特别是创牌子的时候更应如此。不讲特色,不讲品位和品质,是永远创立不出名牌栏目的。

4、频道化管理与广电集团内部的制播分工。专业化要实行频道化管理,频道化是不是要制播分工?频道主要办好新闻和几个重点栏目,而各频道需要的那些互通的节目,是否应该在集团内成立一个专门机构,制作专题类、文艺类节目,满足几个频道的节目配置,而这些通用节目还可以进行输出交易,逐步走向市场。

有线电视管理论文篇2

南通有线电视用户管理系统的网络采用完全的C/(S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使用TCP/IP协议进行远程通信。有线电视用户管理系统的主服务器设在有线电视机房内,各相关部门、广电服务站、广电营业厅根据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客户端。与主服务器较近的客户端可使用六类线直接连接系统交换机与主服务器通信,广电服务站、广电营业厅等距离较远的客户端则通过广电数据专线与主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各家委托代收费的银行系统则需要通过“前置机”按特定的接口协议与有线电视主服务器进行通信。

2各模块功能说明

2.1业务办理

通过这个管理模块,前台业务人员可实现用户资料的新建、变更以及收费、发票打印、报停、移户、过户等日常业务的处理。业务办理完成后可直接生成对应的派工单据,方便安排上门服务。

2.2各项收费管理

收费管理系统可自定义各项服务的收费标准,也可设置不同的收费周期,比如按月计费或者按年计费。也可设置催缴规则,当用户欠费达到系统的设定值时,自动发送催缴信息。用户也可在与有线电视用户管理系统联网的银行的各家网点办理代扣手续,由银行代收收视费。

2.3用户资料管理

系统可以将用户按服务站的管理范围划分为不同片区,再给片区内的各小区分配不同的地址编码,形成片区、小区、楼幢的多级管理,各片区的操作人员只能对自己片区的用户进行管理。

2.4统计报表

主要生成报表有:操作员业务统计表、收费历史记录表、欠费用户统计表、各类收费情况汇总表、分类型用户统计表、用户信息汇总统计表等。仓库器材管理通过对器材进行编号,可迅速查询到各种器材的品牌、型号、入库日期、库存量、出库明细、领料人员名单等。

2.5维修服务管理

用户通过语音服务平台进行故障报修后,话务员将故障受理情况录入系统,系统生成维修派工单并将派工单发送至用户所属广电服务站的客户端。服务站的维修人员接单并维修完毕后,需将故障原因、应对方法、维修人员工号、用户反馈、器材消耗等输入客户端完成消单。语音服务系统利用服务电话为用户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语音服务包括人工服务和自动语音应答系统,用户可按电话提示音进行操作。人工服务的通话过程系统全程录音,作为考核话务员的依据。

2.6短信服务

短信服务系统主要用来向用户推送一些促销信息、新业务,以及通知用户及时缴纳各项费用。系统设置系统管理员对于不同的操作员可以进行非常详细的权限设置,系统会将每个操作员的每项操作详细记录下来,便于管理员在操作员发生操作失误时及时找出原因,予以纠正。在有线电视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库的安全是重中之重。首先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定期由专人用刻录机将数据刻录成光盘,统一保存,并且在企业管理器中设置定时备份,在每天前台业务结束后的某一时间将数据库备份在本机及另一台电脑的指定位置。

3结束语

有线电视管理论文篇3

关键词 电力企业;线损;“四分”管理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3-0060-02

1 电力企业线损“四分”管理概述

电力企业的线损“四分”管理是企业降低能耗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对电力企业的线损“四分”管理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线损“四分”管理主要包括对所辖电网采取分区、分压、分线和分台区的线损管理工作。

1.1 线损分区管理

线损分区管理是指将多管辖的电网按照供电区域分为很多歌行政管理单位,分别对这些单位进行线损统计和考核的综合管理方式。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仅可以实现对线损分级进行便捷的管理,而且可以使得管理区域形成一个的网络,产生规模管理效应,清楚界定不同区域之间的权责,另外,还可以分析和查找出线损出现的异常情况以及原因,有利于及时有效的解决线损管理的问题。线损管理的分区通常是以供电企业相关的二级单位管辖范围为分区设定的依据,综合考虑供电企业所辖的电网结构以及相应的管理模式。线损分区管理在遇到其他情况的时候也会做出一定的调整,比如管辖的电网规模比较小的时候,就可以不采用分区管理的方式。

1.2 线损分压管理

线损分压管理区别于分区管理,它是以所辖区域不同的电压等级为依据进行统计和考核管理的方式。线损分压管理的目标和效果也不同于分区管理,分压管理主要是为了有效管理不同电压等级之间的能耗差别,重点对能耗较高的电压等级进行管理,采取措施降低能耗较高的电压等级。通过对能耗较高的电压等级进行管理,可以促进电网的规划和建设,为电网的改善提供有利条件。

1.3 线损分线管理

线损分线管理主要是指对所辖电网中的各电压等级的线路和变压器等主设备的电能损耗进行单元件统计分析的管理方式。这样的管理方式是为了理清每条供给末端计费客户的线路损耗情况,尽量监督客户电量不必要的消耗,另外,也可以快速找出线损的异常情况,并分析出原因,及时解决问题。在有需要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多个电源供电的高供低计客户、配网联络开关处没有按照电能计量的情况把多条线路视为一条线路进行管理,明确管理的责任人。

1.4 线损分台区管理

线损分台区管理是指对所辖电网中每个公用配电变压器的供电区域线路线损进行统计分析的综合管理模式。主要是以0.4kV台区为界限,理清每个0.4kV台区的损耗,尽量避免0.4kV小用户电量消耗不必要的电量。之所以将0.4kV的客户作为一个分界点,是因为0.4kV的客户比较多,占到整个损耗的比例最高,因此,是降低能耗的重点。

2 如何做好变电站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

变电站的计量装置对于线损的计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线损分区、分压和分线的计算都要依靠变电站的电能计量装置。所以,必须重视变电站的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工作,确保能够对线损的计算得到正确的结果。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做好公用配电变压器计量装置的安装管理工作。为了在分台区线损管理中对公用配电变压器的电量进行合理计量,所以就要在公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安装电能计量装置。配变监测终端不仅可以减少抄表工作量,而且可以实现对公用配电变压器的运行进行有效监视和管理,通常依靠GPRS通信方式把数据传输到配变监测主站,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如果一些配电变压器安装了普通的电能计量装置,在可以进行正常抄表工作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安装配变监测终端,这些都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其次,应该重视售电计量装置的管理。对于售电计量装置的管理和维护没有特别重要的规定,通常情况下按照供电企业对售电计量装置的配置和维护管理依据营销部门对售电计量装置的管理规定进行就可以了。

3 认真做好电网理论线损计算

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是线损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不仅作为统计线损的对比参照,而且也是确保线损计划指标正确的基础,因此,必须十分重视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并且认真做好这些线损计算工作。笔者认为电网理论线损计划一般可以立足于统计线损的范围来确定理论线损的计算范围,这不仅包括对每条线路和每台变压器的理论线损进行计算,也包括对配网的理论线损进行计算等。在计算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各种优势条件,比如可以在有条件的时候将主网和配网理论线损组成在线计算系统,进而促进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效率的提高。

4 不断完善电力企业线损“四分”信息平台的建设

在我国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趋势下,电力企业线损“四分”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进行中,线损“四分”信息化建设也成为了线损“四分”管理不可回避的趋势。我国本来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电力企业的客户也是最多的,因此,传统的手工计算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展的要求,所以要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笔者认为线损“四分”信息平台不仅可以有效计算大量的数据,而且可以保证计算的正确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所以可以建立线损“四分”信息平台,与营销的MIS系统接口实现售电量的自动采集,动采集与配变监测主站接台区供电量采集,与电量采集系统接口实现变电站供电量自动采集,这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电力企业线损“四分”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虹.浅谈供电企业线损管理D].“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6.

有线电视管理论文篇4

关键词:有线电视;科学管理;发展前景

我国有线电视事业的发展很不平衡,存在着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地、城乡之间的差别。并且占我国人口70%以上的农村有线电视正在走进千家万户。发展农村有线网络,普及农村有线电视用户,解决农民看到看好多套电视节目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广播电视工作的重点,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

1 县以下有线广播电视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大搞有线电视,县以下、乡上电视差转,恢复广播,解决了农民群众听广播难,看电视难的问题,大大改变了广播电视工作局面。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过于急功求成等原因,县以下有线电视难免存在一些问题:

1.1 大部分有线电视网络带“病”经营。有相当一部分甚至未经广播电视部门批准,他们只是看到有线电视有利可图,自己根本没有技术,不懂业务,建台时又不通过广播电视部门的技术指导,致使被社会一些投机者有机可乘,为他们购买质量低劣的前端设备。安装后,信号损耗过大,同时,不是放大器坏。就是播控器有问题,不到一年半载,就搞得“满身伤痕”。

1.2 线路安装不规范。有些安装人员对施工要求、技术指标知之不多,对线路走向随意安排。安装各种分支器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造成不应有的资源浪费和信号相互干扰等遗留问题。

1.3 县以下有线电视不重视社会效益。他们办有线电视的指导思想不清,不是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而只是讲经济效益。

1.4 队伍建设跟不上。县以下有线电视的队伍缺乏严格培训,文化程度偏低,很难把握电视宣传的政治性和政策性。同时,维修人员不足,技术力量薄弱。

2 加强县以下有线广播电视发展的措施

应如何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管理,使之更好服务于社会呢?我们认为,县以下有线电视应由县以下广播电视站统一管理,加大对县以下有线电视的管理力度,才能使县以下有线电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为全省有线电视实现联网打下基础。

2.1 县以下有线广播电视必须归口管理

县以下有线电视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必须由县以下广播电视站独立负责,其他部门不得插手;广播电视站也不得与其他部门合建有线电视网。农村非广播电视部门开办的有线网络,不论规模大小,一律移交县以下广播电视站管理。县以下有线电视只有在政府部门的管辖下,才能发挥其喉舌作用,更好地为当地政府服务。

2.2 发挥县级广播电视局职能作用

县级广播电视局要从政策、技术上大力支持各县以下广播电视站,依靠当地政府,帮助各广播电视站健全机制、加强科学管理。

2.3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实现依法治理

法的稳定可以保证制度的稳定。对县以下有线电视的管理,要根据《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广播电视保护条例》,体现电视行业特点,结合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制订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

2.3.1 办理相应建站的《许可证》。

2.3.2 广播电视站和有线电视转播站不能被私人承包经营管理。

2.3.3 安排专门频道完整转播中央、省、市和市台新闻节目。

2.3.4 严禁插播各类节目录像带。

2.3.5 规定有线电视管理费收费标准,依靠当地政府部门,加强收费管理。

2.3.6 做好卫星电视地面接受转播站设施的管护工作,杜绝设备、设施以及信号被盗。

2.3.7 妥善落实好维护管理的报酬及设备设施维修经费。要制定措施,对存在问题要敢抓敢管,以责无旁贷的态度,一抓到底,务求抓出实效。

2.4 积极改造前端设备,高标准要求新成立的有线电视转播站

广播电视局和县以下政府要从政策、技术、经济上大力支持各有线电视转播站,积极对前端设备进行改革。以县以下政府名义动员当地致富户捐助一些,县以下政府拿出一些,各有线电视用户集资一些来解决资金投入问题。然后广播电视局派出专职技术员,从转播多套节目上考虑更新前端设备,合理修改主干线以及各支线。对联网条件成熟的,使其与广播电视局有线电视联网,为今后全市乃至全省有线电视联网打下基础。对新批准成立的有线电视转播站,广播电视局要严格要求其作出完整、详细的有线电视发展规划,并帮助其合理化。同时派出技术人员,协助购买高质量的前端设备,向有线与无线、微波、光缆和卫星相结合的现代化传输发射网络发展。

2.5 协调有线电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有线电视不能不要经济效益,但也不能只讲经济效益,不讲社会效益。要明确,办有线电视的指导思想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在提高节目播出质量和规范性同时,要做好转播上级台节目工作。另一方面,要多渠道积极筹划资金,搞好有线电视建设,以有偿服务的形式开展经济创收,以有线养好无线。

2.6 加强队伍建设

广播电视是一项高科技事业,广播电视宣传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与政策性,这就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目前县以下有线电视的队伍建设与事业发展很不相适应,很多从业人员连分支器和分配器的功能都弄不清楚,根本谈不上使用广播电视共缆传输,有线电视网络一网多用等新技术。所以市广播电视局和县以下政府要选拔一名工作认真积极、政治性强、作风正派、业务水平高、具有开拓精神的人员负责广播电视站的主要工作。同时,加强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敬业、勤业、讲道德、乐于奉献的精神;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保证设备的维修;加强对有线电视安装队伍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对培训合格的发上岗证,对连续两次培训都不能合格者,坚决取消其上岗资格;在新吸收从业人员时,一定要经过培训合格,政治思想好,文化程度达到高中以上。

结束语

有线电视是由高科技装备起来的,其网络延伸到千家万户。投资数额大、技术含量高、工程量大。建设这样庞大的系统工程,显然需要一个科学的总体规划,使其布局合理,保证事业健康的发展。总体规划应由当地政府和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制定,经上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审定,因此它具有法律性质。没有科学的总体规划,便不可能建设高效益的网络和实施有效的管理。只有在县以下政府和县级广播电视局的领导和支持下,才能加大投入,改变原来带“病”运作现状;才能保证法令畅通,加强有效管理措施,净化荧屏;才能提高电视播放节目的质量和品位,逐步纳入全省有线电视网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金云丹.电视传媒如何应对视听新媒体的挑战[J].管理观察,2010(12).

有线电视管理论文篇5

一、把握正确导向,着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

1.切实加强正面宣传,认真抓好主题宣传。大力宣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宣传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大部署,宣传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新进展新成效。结合深入宣传科学发展观,突出抓好经济宣传,大力宣传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宣传“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措施,宣传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成功实践,宣传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鲜经验,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扩大有效投入保增长、调整结构增后劲、深化改革激活力、改善民生促和谐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成效。突出“中华药都·养生”城市品牌宣传、突出地级市组建10周年宣传、突出四大工业园区及南部新区宣传、突出民生工程宣传、突出招商引资及优化发展环境宣传、突出争创文明城市宣传。精心组织“十一五”成就集中宣传。搞好“十一”国庆节、“药博会”、“白酒文化节”等重大节日、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宣传。

2.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有效引导社会热点。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强化新闻立台理念,把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着力办好新闻类节目,切实提高电台电视台新闻采编播能力,增强新闻节目的信息量和时效性,强化新闻评论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认真贯彻“三贴近”原则,大力推进宣传内容形式、方式方法和手段创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重大主题宣传、典型报道和社会热点引导。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做到准确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

3.加强广播电视对外宣传,进一步展示和提升良好形象。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向中央台和省台供稿力度,尤其是加大单条头条的份量,提高播发率,完成36篇上投稿的任务。大力实施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进一步加强与市内外媒体及海外媒体的交流与合作。筹拍《曹操》电视剧,制作“中华药都·养生”专题片4集。

二、强化精品意识,努力繁荣广播影视内容生产

4.打造品牌栏目节目,努力推出定位更加准确、特色更加鲜明的新品牌。深入推进频道频率改革,准确把握频道频率定位,合理设置节目栏目,有效推进资源整合,不断提高品牌化发展水平。继续加强民生新闻栏目建设,进一步增强节目的吸引力。同时,要继续通过活动造势,扩大宣传影响,提升收听收视效果,提升广播影视活动影响力。

5.坚持走正道、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着力提高质量,努力繁荣广播影视创作。坚持正确创作导向,找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点,找准文化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结合点,切实加强重点题材引导,大力扶持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现实题材以及农村、少儿等题材的创作生产,努力创作出反映民族精神、时代特征、特色的精品力作。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在确保健康有益无害,不突破思想政治底线、道德价值底线、重大历史真实底线的前提下,着力营造有利于创作多样化的良好氛围。

6.积极适应新媒体发展需要,抓好产品开发。认真组织各方面力量,深入研究新媒体受众需求,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以手机小电影、网络短剧为重点,抓紧创作生产一批适合新媒体传播的影视内容产品。适应技术发展和“三网融合”的新形势,积极抢占新媒体内容生产阵地。

三、大力实施重点工程,着力构建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

7.继续实施“村村通”工程。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统筹无线、有线、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完善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网络。切实加强村村通基层运行维护机构和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完善村村通运行维护的新途径新办法。在继续做好中央节目无线覆盖工作同时,加强省一、市一节目的无线覆盖。

8.大力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按照“市场运作、企业经营、政府购买、群众受惠”的思路,确保完成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以推广数字电影放映为重点,继续推动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的组建,加快市区和县城数字影院建设步伐。完善监管考核、社会公示制度,加强对公益性电影放映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9.加快推进数字化工程。各级广播电视台要进一步加大数字化改造力度,努力构建采、编、播、存、用一体化的数字技术新体系。积极实施地面无线数字电视覆盖工程。继续按照“大容量、双向交互”的要求,加快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力争年底前完成县级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

10.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高起点、多功能、现代化的标准,加快推进文广传媒大厦的规划建设。继续加强市、县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传输发射台站建设,加大搬迁、改造和综合整治力度。

四、坚持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

11.大力推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若干意见》。在巩固广告主导产业优势的同时,努力走出多元化经营、综合性开发的路子,不断壮大广播影视业实力。今年全市广电系统经营收入力争突破5000万元。努力把市广播电视台打造成皖北区域强势媒体、豫东地面主流频道。把新兴媒体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实现由单一传统媒体为主,向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转变。大力发展网络广播电视和移动多媒体广播。大力开展有线电视网络增值服务。积极鼓励民营或社会资本进入影视剧发行、广播影视技术开发运用、电影院和电影院线、农村电影放映、有线电视接入网、有线电视接收端数字化改造、宾馆饭店视频点播服务领域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广电产业格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2012〕9号),大力拓展电影产业,实施数字影院建设工程,加快电影院线发展,积极开发农村广播影视市场。

五、加强和改进管理,切实保障广播影视健康有序发展

12.加强节目和宣传管理。加强节目规划、播出审查、收听收看等管理制度建设,继续深入开展抵制低俗之风行动,重点监管综艺类、情感类、法制类、选拔类、谈话类节目和广播夜间节目。加强各级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看监管平台建设。加强境外节目引进和播出管理。深入开展非法台(站)管理和境外卫视专项整治工作。认真落实《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办法》(总局61号令),切实加强广告播放管理,重点强化医疗资讯类广告管理。加强播出机构和节目制作机构的管理。认真贯彻《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违规处理办法》,强化播出机构审核管理。

13.扎实搞好安全播出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办法》(总局62号令),以安全运行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认真做好安全保卫、值班值守、技术维护、应急处置等工作。进一步加强技术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管理,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加强安全播出队伍建设。加强无线电管理,规范频率频道的使用,依法查处擅自启用频率、擅自更该技术参数等行为。

14.强化对新媒体的管理。继续开展整治手机和互联网低俗之风行动。继续做好无证视听网站清理工作。切实加强互联网电视和公共场所视听载体的管理。坚持集成播控平台必须由广电机构掌握,集成播控业务必须由广电机构运营的原则,切实加强IP电视、手机电视等的管理。

15.进一步深化广播影视行政管理改革。广播影视行政管理部门要全面履行导向把握、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各项职能。精心组织实施市级“三台”合并,积极稳妥地推进制播分离改革,确保电台电视台牢牢掌握节目内容的策划权、编辑权、审查权和播出权。加强法制工作,深入开展普法工作,大力推进广播影视依法行政。

六、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干部职工思想政治业务素质

16.着力提升队伍素质。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切实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以创建学习型单位、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为抓手,着力提高干部和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

有线电视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 有线电视信号;质量;网点设计;升级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3-0049-02

0 引言

目前,有线电视已经基本普及乡镇,更是为乡村的文化生活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是在部分农村,由于种种原因,有线电视的线路虽然近在咫尺,但是还没有能够进村入户,这样导致有线电视的信号资源造成巨大的浪费。遥远偏僻的乡村,本来可以通过卫星接收器接收一些卫星电视信号,但是由于审批程序及使用寿命等诸多原因,现实也不容乐观。

1 有线电视信号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在整个有线电视传输网络中,网点的设计,有线电视工程选材的过程,以及放大器工作的可靠、稳定是保证有线电视传输网络正常运行的关键,是农村用户入网的保证。

如何保证广大农村用户接收到高质量的电视信号,怎样合理的减少有线电视故障就成为了有线电视维护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技术维护人员通常需要从网点设计的科学合理、设备材料的规范可靠、加强对现有网路的升级改造、科学管理、调试的细致准确以及维护的及时到位等多方面着手,才能真正保证高质量的有线电视信号的接收。

2 确保有线电视信号质量的有效方案

2.1 网点设计要科学合理

有线电视网点设计的着眼点要高,设计人员应该具有超前的意识,不但能够适应当下城乡建设的总体规划,而且还要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留有空间。网点的干线设计过程中,放大器的位置至关重要。放大器之间如果间距过大,信号在经过放大器多级放大后很难调平,特别当线路老化时,将会出现低端位置受扰,高端处分辨不清,使得信号传输严重受损。

2.2 设备的前端装置设计要合理

有线信号传输时,各种信号需要经过前端装置输送到干线中去,因此前端装置中的噪音水平会影响到终端用户电视信号的信噪比。所以,在设备的前端装置的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尽量的增加输出信号的信噪比。另一方面还要合理的控制前端装置的输出电平。

所有连到分配器的线接头也就是F头要做的规范,以确保芯部和屏蔽丝网不短路,屏蔽丝网和F头的金属紧密接触,信号回路畅通。以及与分配器的连接可靠。

尽量用高质量的有线电视用的75欧同轴线换掉原来的线。以减少信号干扰和提高画面的凝结力和清晰度。除了已埋在墙里的线我嫌麻烦没换外,把尾线(从屋里墙上的有线天线插座到电视机机身上插孔的天线)换成3米长的美国线圣的HD-6的线(多层镀银屏蔽,导线含银6.1%,镀金插头)。其它没埋在墙里的明线部分换成10米长的线圣的HD-1线(含银2.1%)。

2.3 选线需要保证质量

电视线一般就是两个主题,一个是线材,中间一根铜芯,外面一层屏蔽线,这两个都是关键,屏蔽层一般有64网、96网、128网 等等。还有中间的铜芯,一般我们标称为75-5,也就是说铜芯的直径,有些次等线就是说这个直径达不到这个要求,而是中间是铁芯的外面一层是铜的,这个用在室内可能问题还不大些,但是如果用在室外,一进水就会生锈腐烂,性能自然是大大降低了。

2.4 选用合适的有线电视信号放大器

1)所有镇乡的有线电视信号均由县局中心前端通过光纤传输到镇乡站,经过光电转换,分配到各用户网。到用户的主干线采用75-12物理发泡电缆传输,主干网、支干网、用户分配网采用野外型内供电放大器。目前比较好的放大器配置是同时具有AGC/ASC控制以及MGC/MSC控制的模式;

2)在电视图像质量不好时,家用有线电视信号放大器可以减少雪花点,增加图像的清晰度,减少噪音,还可以在链接多台电视信号时可以先放大再多路分支分配电视信号。

线电视信号放大器增益平坦,线性良好,噪声低,显著改善信号质量;各输出口信号可以直接供电视、电脑使用、也可再进行多路分支或分配使用;频带宽,动态范围大,抗干扰能力强;功耗低,性能稳定.有效地提高图象的清晰度。

2.5 加强对现有网路的升级改造

从目前全国的有线电视系统总体来看,大部分有线电视前端,监测台站均无切实可行的实时信号质量监测系统,这使得电视播出信号质量管理无法上升到定量、连续、实时管理的层次,从而无法达到全面质量管理的目的。

在实际的使用中,供应商会随着设备不断的提出改进的意见而不断的完善设备,不同情况的故障,设备能准备的分辨出来而发出不一样的报警提示。报警员就能非常方便的把报警记录更好的完善的完成。这样也能及时的发现停播、断播和劣播等故障。

2.6 乡村有线电视网络需要科学管理

加强投入管理,农村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工程建设实行项目管理,按照5年收回投入的预期审批建设项目,条件好的项目可以先上。严格资金管理,乡镇政府所在地有线电视执行城镇收费标准,村级有线电视执行“村村通”收费标准。乡镇有线电视收费与“村村通”收费合并管理,设立专户,专款专用,“以网养网”,封闭运营。强化队伍管理,在乡镇政府所在地设立乡村有线电视网络维护管理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加强乡村有线网络维护管理人员的培训,逐步形成相对稳定、有敬业精神和一定业务能力的维护服务队伍。提高服务管理,建立正常供应和应急处理的物资保障体系。建立反应快捷的信息传递服务系统。建立政府部门监督指导、网络公司主体运作、社会力量积极协助的立体性网络服务架构。

3 结论

随着有线电视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广播电视的数字化技术的引入,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不断建设完善,有线电视已经成为农村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有线电视信号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农村人获取信息的多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线电视业务的服务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有线电视行业不断升级更新,提高有线电视网络建设质量和加强有线电视服务管理,来满足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和日常文化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国强,王春菊.如何改善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易死机现象[A].2006全国广播电视发射技术论文集(1)[C],2006.

[2]李学鸣.卫星信号与有线电视信号频分复用同缆传输[J].中国有线电视,2008(10).

有线电视管理论文篇7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本地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最大限度的扩大农村地区本地广播电视节目有效覆盖率,为巩固基层思想文化阵地、提高农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和服务“三农”、及时公共突发事件信息、有效进行舆论引导、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提升“四化”水平作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

在全县276个行政村实施广播电视节目进村入户工程,确保在2016年12月以前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率达到8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40%。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广播电视服务,提高农村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让农民群众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把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业科技卫生、病虫害防治等信息及时宣传到户。

三、技术方案

市、县两级广播电视节目信号由县广电网络分公司利用光(电)缆传送到各乡镇、行政村及自然村,并建设同轴电缆接入网,农户通过有线数字机顶盒接收信号。对于一些边远分散的村庄由县广电网络分公司采用无线地面数字电视技术进行覆盖。

四、资金筹措

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建设资金由县广电网络分公司争取省广电网络公司分三年支持解决,最终实现行政村80%覆盖。2014年1月起至2016年12月,期间安装有线电视的农户,本着“政府补贴一点、网络公司优惠一点”的原则,县财政按每户100元给予县广电网络分公司补贴,同时县广电网络分公司对安装有线电视的农户优惠250元安装费,农户免费入网,以此吸引农户安装有线电视。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县推进本地广播电视节目进村入户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广电网络公司,统一部署协调全县广电进村入户工作。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成立相应机构,主要负责人为各乡镇广电进村入户工程建设第一责任人,并指定一名班子成员具体负责广电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工作。县文广局、发改委、财政局、新村办等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能,落实工作责任,共同做好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县广电网络分公司要加快乡村联网进程,推动有线电视进村入户,提高有线电视入户率;完整传输市、县两级电视节目信号。县内新闻媒体要针对农村的实际,开办满足当地农民群众对种植、养殖等科技知识和技能的迫切需求的图文信息节目,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为顺利推进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制定规划,着力推进。县推进本地广电进村入户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各乡镇制定具体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坚持实事求是、先易后难和技术先进、保证长效的原则,科学制定分年度工作计划。县文广局、广电新闻中心、发改委、财政局、新村办、广电网络公司等部门要紧密配合,加强对工作的指导、检查、督促。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精心组织,严格按照建设标准和进度组织实施,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建设任务。

(三)理顺工作关系,建立长效机制。各乡镇要积极建立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安全播出管理,解决运行维护经费,配备专门的维护人员。同时,认真做好基层有关维护人员的培训工作,保证“广电进村入户”工程长期通、永久通。

有线电视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状态运行;输电线路;维护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TM726 文献标识码:A

国民经济得到不断发展的基础能源产业就是电力工业。电力需求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中越来越大,电网的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传统的管理模式已适应不了电网快速发展的生产管理需求,为了确保电网安全经济可靠运行,架空输电线路状态运行与维护管理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架空输电线路状态运行与维护管理的相关理论概述

架空输电线路状态运行与维护管理是以状态巡视及检修技术为基础,在有限的资源内,实现资源最大化的管理模式。输电线路的状态维运管理是指运用输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管理的方法对其健康状况及重要程度进行风险管理的一种运维模式。它是在安全风险评价和状态检修的基础上,采用状态运维策略的一种巡维方法。状态运维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工作模式,通过运用状态运维及有效的检测手段,对输电线路健康状况进行诊断,它有效的避免输电线路因维修导致的失修或过修问题。状态巡维是运用扫面、检查及观察等方法对输电线路本体及线路保护区通道的状态信息进行采样的过程,它有效的利用资源,提高运维管理效率。状态巡维要求在巡视中发现特殊情况或缺陷时,必须按照输电线路运行管理规定和缺陷管理制度等要求进行记录或登记,利于在进行状态决策或线路维修时有证可循。

二、架空输电线路状态运行与维护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架空输电线路运维人员少,维护难度大。输电线路的规模在不断发展的国民经济中快速增加,架空输电线路的巡维工作也变得越发重要、严峻。调查显示,按照原来的输电规模配备运检人员已无法满足目前的巡维工作需要,如果在正常的巡检中投入全部的人力,那么特殊巡维以及一般的检修工作则无法开展和满足,更不能及时的处理线路缺陷及发现的问题,线路就存在安全隐患,对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潜在的威胁。

(二)输电线路通道隐患的影响。输电线路通道出现缺陷或者安全隐患,就会出现无法正常运行的状况。通道出现安全隐患的原因包括线路保护区内的超过树木、违章建筑、设备老化、外力破坏等自身因素和大风引起的飘移物、鸟害等环境因素,我们要尽量避免或降低通道隐患的影响。

(三)雷害的影响。架空输电线路大多数架设在荒郊野外,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极大,雷害是其中之一。本地区相当部分架空输电线路处于高山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土壤电阻率高,单位落雷密度大等特点。从近年的运行经验表明,雷害占了线路跳闸总数的70%以上。当架空输电线路受到雷击后,产生雷电过电压,容易造成线路跳闸,若开关重合不成功,则对电网的危害更大。

(四)巡检质量有待提高。输电线路正常的巡视周期每月一次,对于偏僻、荒凉地方的线路巡视周期可适当延长,由于这些线路所处地段偏远,相对来说所受到的安全威胁较小,这样有可能存在巡维人员巡检时出现怠慢、麻痹思想,巡维不到位,造成巡检质量降低。要使巡检的整体工作质量得到提高,就要求巡维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过硬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严格执行相关的运检标准,严格按照运维策略要求开展巡维,及时消除缺陷、隐患,加大线路走廊巡检环节风险预控的工作力度。

三、架空输电线路状态运行与维护管理的方法建议

(一)强化基础资料建设。分析判断设备信息资料是状态检修的基础,设备评分以状态信息为基本理论依据。因此说,状态运维和检修工作离不开基础资料建设。此外,以前的设备资料记录都是利用纸张,资料管理分散,在进行整理、归类、查找时诸多不便,甚至有些资料在借阅后容易丢失,有些资料由于没有及时更新,导致施工中资料与现场不符,还有因巡检人员认知不同,不能准确表述施工环境及信息资料,使用了不完整的基础资料,给线路运行造成很多不便或错误。所以,要建立完善的基础资料系统,不断强化基础资料建设,提供全面、具体、准确的运行分析决策依据。

(二)充分利用在线监测技术。输电线路状态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状态评价提供的技术支撑,也需要配备新型技术的检测设备和专业的检测人员,设备状态的技术监督、分析评价、监测诊断也不可避免,通过高效的新技术及方法,充分利用在线监测技术来提高设备状态的运行水平。

(三)充分利用无人机技术。无人机技术是输电线路巡维的发展方向,它具有成本低、机动性能好、操控方便、巡视效率高等特点,开展无人机巡视技术的研究和探讨,能有效地提高巡视效率,减少线路故障,及时发现缺陷和隐患,更好地保障线路安全运行。

(四)建设影像化的输电线路状态运维智能管理平台。为实现智能化的输电线路全面监督和控制,可建设影像化的输电线路状态运维智能管理平台。智能化管理信息平台是指以原来的管理体系为基础,经过直观影像资料、在线监测系统信息的不断融入,分析输电线路的控制因素及安全危险点,从而全面有效的掌握输电线路运行状态。建设影像化的输电线路状态运维智能管理平台不仅能对设备状态进行计算、检测及维护,还可代替维护管理人员采集、统计及分析数据,让输电线路的状态运行实现规范化、智能化、正规化的管理。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架空输电线路状态运行与维护管理模式在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的发展中,其不足及弊端逐渐显露出来。改进管理模式,让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是电力企业为实现安全经济的电网运行的发展需要。虽然架空输电线路状态运行与维护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存在很多不足,但我们可以不断丰富管理内容,通过科学高效的管理,不断的探索,让输电线路状态运行与维护管理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胡昕.关于架空输电线状态检修管理的研究[J].低碳世界,2013(16):57-58.

有线电视管理论文篇9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三遥”技术,GIS

 

引言

电力系统包括发电、送电、变电、配电以及相应的通信、安全自动、继电保护、调度自动化、配电自动化等设施。电力系统的根本任务,是在国家发展计划的统筹规划下,合理开发利用动力资源,用最少的支出(含投资和运行成本)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与人民生活提供充足、可靠和质量合格的电能。

一、配网自动化系统功能要求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经验告诉我们,系统建设的成败不在于采用的技术的先进程度,而是在于配电自动化的实用性问题。配电网属于电力输送的末端,配电线路的重要性不能和输电线路相比,但是设备数量众多。实用的新型配电监控自动化系统在技术要求上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l、功能实用化。论文大全。鉴于目前配电高级应用功能并不实用,供电部门一般在相关应用上采取审慎的态度,在建设初期中一般只进行最基本的网络拓扑功能的建设,就是到工程结束,也仅仅实现网络拓扑、潮流计算、负荷预测、安全经济运行分析及可视化展现等功能,将建设重点放在了尽量实现最大范围的配电设备监控,减轻运维工作量和系统的复杂程度。论文大全。

2、故障处理不苛求。现有配电自动化系统中没有过多的考虑线路故障的自动恢复功能。由于目前的配电模型很难搭建完整,线路现状有时也不允许供电网络的自动重构,而且在一些情况下网络的自动重构可能还会引起更大的故障,但在新建设的线路上则提出必须按照可以进行自动重构的功能要求来规划建设。论文参考。

二、系统总体设计

2.1总体原则与目标

新型实用化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综合当地配网结构、设备状况、社会用电需求和可靠性指标要求等多方面因素,坚持以“经济实用、技术先进、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合理利用、适当改造、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为指导原则。

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一个完善的、先进的、可持续发展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配网线路故障的快速定位、隔离和恢复供电,缩短配电线路故障停电时间,为配网运行提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配网运行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客户服务水平,切实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

2.2系统软件配置

2.2.1配网运行监视

实现配电网络的实时运行监视。把10kV馈线沿线设备(主要指开关设备)的开关位置信号、故障指示器信号等遥信量信息,以及电压、电流、功率、电能、供电质量等遥测量信息汇总到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或有人机交互界面的配电子站),对配电网运行状况进行监视。如发生故障,能够根据遥信、遥测信息综合分析,诊断出故障区段范围,指导工作人员尽快到达故障地点,实施必要故障处理措施。

2.2.2馈线自动化

馈线自动化是指利用自动化装置及系统,监视馈线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线路故障,迅速诊断出故障区域并将故障区间隔离,及时恢复对非故障区域的供电。实现馈线自动化的前提条件是监控对象必须具备“遥信、遥测、遥控”的三遥技术条件,能够实施远方遥控动作。论文大全。论文参考。

2.2.3配网分析软件

实现基本的网络拓扑、潮流计算等功能,并将这些功能融合进基本的配电网的操作,如负荷转供、线路闭环监视等,并实现基本的调度作业管理及供电质量统计分析等,以加强调度操作的智能化,方便调度人员的操作,强化安全运行、经济运行。

2.2.4实时信息

主要实现配网实时信息的有效,方便管理、维护人员及时注意相关设备状况,查询、浏览各类历史及统计数据等。

三、配网运行管理系统

3.1配网运行管理与信息整合

按照IEC61970/IEC61968中规定的CIM/CIS的标准要求,以设备统一编码为基础,对供电局的相关系统,如营销系统、配网自动化、负控系统、配变监测系统、计量遥测系统、GIS系统、配网生产MIS系统、95598客服等系统数据进行集成。配电SCADA、计量、负控等系统的实时、历史数据可以根据设备所属关系在集成应用系统地理图上统一显示。论文参考。

3.2配网运行集成分析

1、多类客户停电分析

在配网运行管理系统上实现了对于用户停电的全部管理,包括预安排停电、SCADA设备故障信息、用户保障信息、错锋线路信息,通过GIS系统配变与营销系统的关联,查询用户信息,在统一的平台上实现用户停电的分析、统计,停电用户短信通知以及停电影响用户的分析。

2、停电管理

停电管理应该具有停电显示、停电模拟、停电分析、复电情况分析、辅助停电方案、统计分析预测故障等功能模块。

3、倒闸方案与调度操作票

系统具有自动和手动生成倒闸操作票的功能。调度员判断故障地点后,通过系统自动生成故障隔离/倒闸建议。调度员也可手动生成倒闸操作票,通过设定倒闸前及倒闸后的状态,根据安全规则推导出倒闸步骤。对于己生成的倒闸步骤,可以根据安全规则及设备的过负荷状态分步校验,由倒闸方案生成调度操作票。

4、供电可靠性分析

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必须采取大量有针对性的技术、管理、电网建设等措施,可靠性相关的信息种类多、来源广、时效性强,及时、准确地获取、统计供电可靠性数据难度很大。通过集成系统可以实时获取电网运行监控系统如配网Scada、负控等的电网停电信息,依托配网GIS及配网生产MIS系统中的电网基础数据,及时、准确、可靠、一致的分析、统计电网可靠性指标数据。

3.3统计分析及辅助决策

整个配网运行管理系统中各类业务产生的信息大量而且复杂,如何在这些信息中找到业务和工作的改进方向是辅助决策应用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综合查询,预制多个查询条件和过滤器使用户能够方便的找到各个业务集成后的信息。

通过主题信息分类,定期执行预先定义的统计分析并存储结果报表,可以有效提高统计分析的效率。

开发活动的统计报表,进行提供向下挖掘钻取的方法,使统计报表能够层层钻取深入分析原因所在。

结论

为供电企业的一个重要的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覆盖了供电企业生产的各个方面。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对于实现配电运行的透明化,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配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以及对于配电网的规划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新型实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必将对供电企业提高社会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效益,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东,丁振华,滕乐天.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及其进展.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8(7)

[2] 刘东.配电自动化系统试验.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3] 姚建国、周大平、沈兵兵等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4:30(8)

[4] 李澎森等.配电技术概况及发展趋势.高电压技术。2008.01:34

[5] 海涛,陈勇.配网自动化的认识与实践.电力设备,2004.5(10):64-68

有线电视管理论文篇10

关键词:RFID 航道监控 数字监控 太阳能 风能

中图分类号:X9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how to channel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improve the navigation safety, improve waterway traffic speed and prevention channel along natural disasters has been difficult and important channel management, based on this demand design based on distributed intelligent video th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of inland channel digital monitor management system, this paper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field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hannel system method.

Keywords: RFID channel monitoring digital monitor solar wind power

引言

随着航运交通的发展,内河航道的管理成为我国内陆河道管理最为重要的内容,根据《浙江省航道管理条例》内容,对航道实时监控与管理,提高航行安全,提高航道通行速度,保护水域环境及预防航道沿线自然灾害等一直是航道管理的难点和重点,航道数字监控管理系统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给航道管理带来了便利与效率,建立及时有效的应急响应机制,实现了沿线监控管理,特别是重点区域的实时管理与保护。

一、总体介绍

某航道起于杭申线航道,止于长山河口,全长41.598km,采用四级航道标准建设,为了更好的保持航道有序、通畅,建立及时有效的应急响应机制,特在整个重要航道点安装视频监控系统,覆盖整个航道全程线路。

本系统设计航道数字监控管理系统,内容包括:网络监控系统、电源供给系统、防雷接地系统、艇载视频监控系统、RFID读卡器系统、沿航道线路及管道建设等。

二、系统架构

本系统采用数字网络模式和传统模拟视频传输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吸收数字与模拟的优点,由前端摄像机进行视频采集,采用视频光端机与光纤点对点相结合方式将图像传送至电信IDC机房内网络硬盘录像机进行图像存储,并接入港航局VPN网络(舰载监控系统通过VPDN接入市港航局内部网络),由综合监控平台软件进行统一管理,实现港航局(省局、市局、县处)水上交通指挥中心对航道视频监控图像进行监控、转发、市局指挥中心备份存储、历史记录查询等功能,其他授权用户根据不同的级别权限实现不同访问功能。

航道数字监控管理系统共安装20个视频监控点位及1套艇载视频监控系统。并能与省港航管理局、市港航管理局设备相兼容,传输视频影像能够被省港航管理局、市港航管理局解码显示,可通过港航局内部网络系统进行24小时实时监视航道情况。

航道数字监控管理系统结构图1

三、系统前端设计

航道改造工程航道监控管理系统工程需覆盖航道全程,共安装20个视频监控点及1套艇载视频监控系统。

 监控点位

根据各系统现场实际情况,考虑系统的设备安装,通过对现场勘察及实体拍照,对现场进行合理的设备安装,对信号通信、设备防雷接地及电源取电点进行合理的规划。

某大桥系统设备安装示意图2

前端监控点设备包括CCD透雾摄像机、日夜型长焦距变焦镜头、重型变速云台、室外一体化双视窗防护罩、防雷和电源供电系统。远端指挥监控中心,通过控制键盘对云台左右、上下旋转及镜头变倍、聚焦控制,可远距离大范围监控,也可通过调节集中进行近距离目标精细监控。

航道流量特别大的河域或河道岔口,前端摄像机搭配远红外热成像夜视仪,可实现黑暗无光、雨雾天气红外成像,任何视野内的目标都能清晰反应在视频画面上,且与CCD摄像系统实现白天夜间自动信号切换,白天后台监控显示CCD成像画面,夜间自动切换成红外热成像画面,并且CCD成像作为辅助视频叠加至红外执成像视频上以画中画显示。

监控系统正常工作状态在白天可对半径2-3公里范围、夜间1公里范围内的目标做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控及录像存储。

 艇载视频监控系统

本次艇载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取证主机、目标摄像机、液晶屏幕、手控器等组成。由取证主机发射的3G无线信号通过VPDN接入市港航局内部网络,由综合监控平台软件对视频图像进行管理,本系统高度集成了视频监控系统、成像记录系统和高精度云台控制系统,实现现场指挥系统和远程调度系统等功能。

四、信号传输系统

信号传输系统是航道数字监控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室外及远郊的信号传输一直是监控系统中一个比较难处理的环节,考虑多种传输方式,结合本项目的现场环境特点,本次信号传输部分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电路租用传输系统、有线线缆传输系统、无线3G传输系统及综合监管RFID射频识别系统。

4.1电路租用传输系统

光纤通信部分采用租用电信营运商光纤方式,租用期限为三年。通过市港航管理局已租用的20条中国电信VPN网络,实现省港航局、市港航局、处、站等多级网络互联,并纳入省交通厅内部网络规划。

4.2有线线缆传输系统

摄像机与光端机视频图像传输采用SYV75-5(128编)视频线;摄像机供电采用RVV2*1.0 电源线;球机控制信号采用RVSP2*1.0屏蔽线。通过光纤传输至控制中心。

4.3无线3G传输系统

基于3G网络传输、GPS卫星定位而设计的单卡4路无线视频服务器,采用先进的优化H.264视频压缩算法、超低码流视频处理技术,同时把4路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图像,经视频压缩编码,通过3G无线网络,把实时动态图像传输到远程客户端。通过计算机、PDA和监控中心监控实时图像,并可随意切换任一画面或多画面显示。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实现位置查询、实时监控、轨迹回放等功能,实现了视频数据的编解码、加解密、交互、发送/接收和实时位置跟踪、远程控制等功能。实现省港航局、市港航局、处、站等多级网络互联,并纳入省交通厅内部网络规划。

南郊河口无线3G传输系统建设示意图3

4.4综合监管RFID射频识别系统

航道综合监管RFID射频识别系统严格按照《杭嘉湖船舶综合监管射频识别系统》的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系统采用航道一体化射频读卡器,配置一套RFID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软件,采集过往船舶的ID信息,并通过有线或无线数据通信方式上传数据至服务器,完成数据采集全过程。系统由服务器、航道RFID读卡器(太阳能板、蓄电池、CDMA模块)、光端机和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软件二大部分组成。

总体框架如图4

航道综合监管RFID射频识别系统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航道RFID读卡器

航道读卡器作为船载电子标签的数据采集设备,采集过往船舶的ID信息,并通过有线或无线数据通信方式上传数据至上层数据采集服务器。

(2)数据采集服务器软件模块

航道读卡器通过VPN/VPDN接入数据采集服务器,数据采集服务器子系统接收多个接入航道读卡器的数据,并可下发指令实现两者间双向通信。数据采集服务器子系统负责对接收数据的预处理、数据库存储和数据。

(3)航道读卡器管理模块

航道读卡器管理子系统负责航道读卡器基本信息和部署信息的手工录入、查询;航道读卡器在线/离线状态显示;航道读卡器设备故障诊断。

(4)数据库

包括:船舶动态数据库、航道读卡器数据库和船载电子标签数据库。

系统组成图5

(5)实时通航数据采集、传输功能

船舶通航数据的采集,基于RFID技术,通过航道读卡器和船载电子标签共同实现。RFID船载电子标签拥有唯一的ID号。在电子标签发放时,该ID通过RFID船载电子标签管理子系统与船舶名信息绑定。用户使用时,船载电子标签安装于船舶内,其ID号作为船舶身份证用于识别该船舶。航道读卡器通过对电子标签定时发送的ID信息进行识别,实时采集船舶数据。

考虑船舶密度带来的信号碰撞因素(假设10艘船舶同时航行,最大读取时间间隔为发射频率4倍,实验测试数据),则可以将电子标签在读卡器范围内的发射频率设为2-3秒之间。

航道读卡器通过VPN/VPDN网络接入数据采集服务器,数据采集软件的数据接收组件完成多个接入航道读卡器的并发和双向通信。

航道读卡器基本信息管理,主要包括完成航道读卡器基本信息(例如:部署位置经度,纬度,类型,分配IP,所属航道,所在辖区等)的手工录入、修改、删除操作。

航道读卡器实时状态监管,通过航道读卡器心跳信息,实时监测航道读卡器的工作状态,并实时显示其在线/离线状态。

五、电源供给系统

现场监控管理系统设备前端设备电源供给在确保电压稳定的基础上,采用就近接入原则,建设单独的配电管理机柜,做好防水、防雷及防盗措施。

当周边无建筑及供电线路时,河岸监控点选择风能、太阳能供电系统。根据航道沿线的地理特点,系统共设置6套太阳能电池板,2套风力发电系统,4套蓄电池系统。根据电源的储能效果,每个太阳能电池板及风力发电设备配置一套蓄电池系统,用于储存电能,供设备24小时用电。

六、防雷接地系统

航道沿岸多为郊外,很多区域周边建筑物较少,由微电子器件构成的视频监控系统有可能遭到雷电的损坏,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防雷技术措施,以减少和避免航道视频监控设备遭受雷电的危害。

雷电对视频监控系统的危害形式有直击雷、雷电电磁脉冲侵入、雷电侵入波、雷电感应、雷电反击、球形雷等多种形式。

防雷接地系统严格按照防雷规范设计要求,满足雷电防护分类、分区、分级的要求。立杆顶端架设避雷针,接地系统电阻应小于4欧,垂直接地体采用电铸铜专用接地棒,与设备连接采用BVR6线缆。在现场摄像机及监控总箱内分别安装浪涌保护器及信号保护器。

七、电信IDC机房

电信IDC机房主要用于网络硬盘录像机进行托管及网络硬盘录像机与市航港局VPN网络进行互联,现实数据交换和图像上传,传输方式采用光纤传输方式和3G无线网络传输方式。另外,每台网络硬盘录像机配4块2T容量的存储专用硬盘对前端摄像机采集的图像进行保存,保存时间为30天左右。后期航道监控线路的扩充,可采用大容量的磁盘阵列进行存储。

八、水上交通指挥中心

以市局水上交通指挥中心为核心,在航道沿线等地设水上交通指挥分控中心,市局水上交通指挥中心主要配备数据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一级流媒体转发服务器、图片存储(对前端视频录像进行备份)和综合监控平台软件,管理中心对整个航道进行监控管理。在水上交通指挥各分中心配备应用服务器和综合监控平台软件,对各区域进行控制管理,软件管理通过权限设定管理级别。

指挥中心通过解码器将图像还原后显示于监视器,对航道所有前端动态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分中心对管辖范围内监控点进行监控。

融合RFID识别数据的大规模视频服务器平台软件图7

结束语

目前航道数字监控管理系统已经成功在航线运行,在此基础上,“港航地理信息系统”、“航道360度全景摄像系统”等数十项自主研发和合作开发的软硬件信息成果应用于港航管理,实现全智能化“数字航道”,航道8小时以上堵塞时间由以前的每年约1000小时下降到目前已无8小时以上的堵航。

并以此系统为建设基础,可扩展建设航标动态、水位变化、水质情况、污染控制、应急救助等系统。

参考文献

[1]N.Bierbaum,“MPI and Embedded TCP/IPGigabit Ethemet Cluster Computing”,Proc.of the 27thAnnual LEEE Conference on Local Computer Networks2002,PP.733-734,Nov 2002.

[2]袁毅.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网络视频监控[J].电网技术,2000,24(5)

[3]官振伟.基于GPRS的数字图像采集与传输系统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4]张晓东、马礼、高媛.基于视频服务器的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期刊论文]-微计算机信息 2008(1)

[5]彭懿涛、夏惊涛、穆道生.基于嵌入式技术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期刊论文]-兵工自动化 2006(4)

[6]赵宝会.天津港集团视频监控系统改造[期刊论文]-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1)

[7]李心益,裘正定.基于MPEG-4 标准和嵌入式技术的数字监控系统[J].中国多媒体视讯,2003,(l)

[8] William Gatliff.The Linux 2.4 Kernel`s Startup Procedure[M].2002 Embedded System Conference San Francisco, Mar.2002,56-89

[9] 胡杰.基于ARM 的嵌入式视频监控终端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08

余宁浙

出生年:1979年

籍贯:浙江慈溪

在公司职位:电气经理

专业系统: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