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运动十篇

时间:2023-04-06 16:05:36

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篇1

嘉宾|联想董事长兼CEO 杨元庆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 张亚勤

|中兴总裁兼执行董事 史立荣

从2011年的“转型发展:IT新使命”,到2012年的“转型中的谋略之道”,“转型”作为IT业关键词,被2012年参加深圳IT领袖峰会的大佬们赋予了新含义。

杨元庆、史立荣与张亚勤在3月25日的峰会主论坛上,围绕“老I T新路”,坐而论道。无论是在全球坐二望一的P C巨头联想,还是中国通信设备商旗舰品牌中兴通讯,又或是曾经引领IT产业创新与变革的微软,都在围绕移动互联思考各自的“维新运动”。

柯达之殇 前车之鉴

主持人:都说“老IT新路”,联想需要走新路吗?

杨元庆:人老心不能老,每个企业都要不断突破。走新路有两个原因:老路不能走了、老路不够走了。一个是生存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如果不能及早预警、开辟新路,就可能遭遇巨大挑战,柯达(的破产)就是没有及时顺应互联网和数字化趋势的前车之鉴。

主持人:过去几年,无论在并购,还是创新上,微软一直是全球I T关注的焦点。但是,这几年,似乎聚光灯更多打在Google、苹果上。微软老了吗?

张亚勤:我经常讲,一定要有新路,微软与联想,其实都是充满活力的年轻IT企业,过去的路确实太有限了,未来的路更开阔。这几年,无论从技术、商业模式还是整体公司框架上,微软都在大转型、大调整。

主持人:中兴如何辩证的看待新与老?

史立荣:过去几年,中兴通讯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上进入一个新增长平台,平均每年增长都在30%以上,所以,我们还是“小伙子”。

PC到PC+潮流不可逆

主持人:在新路上,联想有何种优势?

杨元庆:PC时代正在走向PC+时代,过去PC是传统意义上的笔记本电脑、台式机;未来,PC将无处不在。随着技术发展,芯片变得越来越小,智能手机可以是PC,彩电也可以是PC,出现新的P C形态也有可能,必须顺应时代变化。

在新设备变成PC的时代,原来的使用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手机不再以话音通讯为主,变为查E - m a i l、上网为主,未来电视也可能不只是接收电视节目内容为主的使用方式,变为通过互联网访问游戏或视频等等。未来是电视、DVD和游戏合一的产品,所以,联想过去在P C的经验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主持人:如何思考多元化可能带来的“陷阱”?

杨元庆:在2000年时,联想多元化并不成功。总结下来,跨度太大是一个陷阱,比如从硬件设备转做IT服务,甚至转到互联网服务和制造。当时吸取教训,就是要专注在我们擅长的领域,但并不是代表企业不需要考虑发展新路,尤其是在行业发生变革时。联想进入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求发展,也求生存。如果不勇敢往外跨一点,自己的领域会被侵蚀。

2003年,联想做了战略调整,把IT服务、互联网服务业务都收缩了,独独留下了手机。因为,手机可能和电脑有相同功能,有同样的计算和存储功能,变成是一个互联网终端设备,那时候的“假想敌”是诺基亚、爱立信,但他们没有及时预测变化,现在也处于竞争劣势。而成长起来的是苹果、三星,苹果其实来自于P C行业。这都给予我们启示,不能固守在原来的阵营,必须主动走出去。

开放与兼容 呼之欲出

主持人:Google和苹果已经跑在路上,微软如何应对?

张亚勤:未来三个核心技术将推动产业发展,分别是自然用户界面、云计算和P C功能多元化。在iOS和Android之前,微软已经在做智能手机操作系统WindowsMobile,当时市场份额超过30%,现在份额只占到3%-4%。

PC时代,苹果是垂直整合,完全封闭式,Windows是开放且兼容;移动互联时代会有类似的发展路径。只是,在移动互联上,微软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希望通过Windows Phone7.5以及合作伙伴能够建成第三个生态链。

主持人:谈到合作,吴鹰有一句话:老大们在一起的时候都是喝茶聊天谈合作,手下人在一起就是刀剑相见。作为软件巨头,微软如何看待与硬件厂商的合作关系,又如何把握主导权?

张亚勤:从发展趋势看,一个是I T消费者化,一个是垂直化。垂直化并不是一个企业将芯片、软件、操作系统、手机系统本身和服务、应用全都做了,而是要有更多分工,更深层次的合作。微软作为软件厂商,一定要和硬件企业合作,他们成功我们才能成功。

在苹果“危机”中崛起

主持人:近些年,中兴通讯在海外“攻城略地”,如何将低成本战略转变为技术创新的优势?

史立荣:低成本运作,应该是企业的基本功,是每一个阶段都应该坚持的,包括苹果,也在一美分一美分的抠成本。但中兴通讯更强调技术创新,将其视为企业DNA和文化的核心。当然,技术创新并不容易,由于投入大,产值回报不是短期可见,所以,必须放到一个战略位置,才能经受诱惑。

主持人:对比苹果,国产手机的利润率相形见绌,作为全球第四大手机厂商,中兴如何打破低价格低利润的局面?

史立荣:尽管苹果如日中天,但危机也同样存在。首先,随着市场占有率增长过快,iPhone不再是一个高端品牌的象征,在品牌发展上存有一定风险,因为大量中国用户买苹果并不是玩苹果,而是身份的识别;还有,运营商觉得苹果太“独”,把钱赚光了,这种不满也将对苹果带来风险。

转型中的谋略之道

杨元庆:不断突破和创新,不断回顾老路与审视新路。

维新运动篇2

1、维新变法运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2、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3、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是指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

(来源:文章屋网 )

维新运动篇3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情况。“公车上书”是怎么回事?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宣传变法的情况。

2.通过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的背景和方式;初步理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活动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公车上书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要求变法的活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变法的必要性、进步性以及他们对维新变法运动的贡献。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历史进步的现象,以康有为等人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时刻,积极宣传变法,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救亡图强是符合历史潮流和中华民族利益的,他们在历史上的活动是爱国和进步的,应该学习他们关心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

难点: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原因。

教学思想:

本课理论性知识较多,学生不易理解,要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究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相关内容;同时采用多媒体手段实现对重点、难点的突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事物的探究精神,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维新变法运动的必要性、进步性和爱国性。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概述):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19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活动有哪些?这些侵略活动对中国的危害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指出:19世纪末,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严峻形势,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一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变法图强的爱国的政治运动。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1.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过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洋务运动的刺激和诱导下,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开始投资新式工业,这样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这里要简单解释何谓新式工业,并且指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情况和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不一样的。

2.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处境:它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中,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弱、发展艰难。

3.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

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

概况:略。

影响:(组织课堂小讨论)

师: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了,民族资产阶级会有什么要求?

生:他们要求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政府的限制更少一些。

生:他们要求掌握政权。

师:很好,可是当时的中国面临什么严峻的形势呢?

生: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师: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是怎么做的?

生:妥协、投降、卖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师:民族资产阶级又该怎么办呢?

生:他们反对妥协、投降,要求抵抗侵略。

生:他们要求变法图强,使中国强大起来。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把发展资本主义和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发动了变法图强的维新变法运动。

三、公车上书

1.背景: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中国面临瓜分危机。

2.简介康有为、梁启超。

3.公车上书的经过(概述,观看录像)

4.结果:上书失败,但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维新变法由一种社会思潮转变为政治运动,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四、强学会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指导学生自学)

1.强学会

师: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为了继续宣传变法,进行了哪些活动?

生:创办《万国公报》,组织强学会。(演示有关图片)

简介强学会的情况:强学会把维新派组织了起来,形成一股政治力量,《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后来,由于顽固派的破坏,强学会被清政府查封,但这不能阻止维新变法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2.维新变法运动深入开展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有关内容,简单谈谈全国维新变法运动开展的情况。

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总结一下内容:

《时务报》上海梁启超

《国闻报》天津严复

时务学堂长沙谭嗣同

师:维新派在各地办学会、学堂、报刊,积极宣传变法思想,他们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推动维新变法运动高潮的到来。这部分内容我们将在下节课中学习。

小结: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第三张幻灯片。

板书设计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二、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三、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

北京:强学会成立

《万国公报》《中外纪闻》

维新运动篇4

[关键词]李提摩太;传教士;维新变法

[中图分类号]K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1 — 0044 — 02

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出身于英国南威尔斯的一个农民家庭,14岁时他接受洗礼,成为英国基督教浸礼会成员,1869年毕业于哈弗孚德神学院,他被浸礼会差会部批准后于1870年2月来到中国,从此开始了在华长达45年的传教生涯。李提摩太在传教的同时,也进行一些其本人认为符合基督教宗旨的社会活动,借以宣传西学,并参加中国的文化与政治改革活动。从性质与作用而言,其传播的是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与先进的科技文明,并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与发展。然而,由于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和传教士的特殊身份的原因,对李提摩太的评价几乎都是反面的,究其根源是对宗教本质的固有认识为出发点的结果。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国际文化交流的加强,学术界对李提摩太的评价开始有所改变,但是,其评价过于简单,多认为其行为主观上是传教,对中国带有其固有的偏见认识,客观上参与社会活动对中国社会文明进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其多为中庸性的评价表明了史学研究的进步与困惑。本文试通过对李提摩太在维新变法前后的活动进行分析,充分肯定其在宣传西方先进文明思想方面的作用,努力还原历史的真相。

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倡言维新改革,启迪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维新救国思想。李提摩太1870年来到中国进行传教,虽为传教人士,出于个人的思想认识与情感十分关注晚清中国社会的命运,表达了对中国政治改革的关注和期待。甲午中日战争后,李提摩太翻译《泰西新史揽要》在序言中谈到:“过去60年中,导致中国遭受外国战争、割地赔款和不断丧失尊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他指出,“上帝通过铁路、轮船和电报正拆除横亘在各民族间的障碍,为的是让所有人都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但满族人却一直反对,从一开始就决定阻止这种交往。如果这一态度——导致它多次失败的原因——被改变,中国仍有可能成为地球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1〕很显然,李提摩太在这里表现了其思想的宗教属性,也客观上表达了认为通过改革与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强大起来的思想。在与李鸿章、张之洞的会见中,李提摩太讲到了晚清中国改革的重要性,认为“ 除非立即达成和谈,任何改革都无从谈起:彻底的改革以教育为基础……;上帝命令中国变法维新,倘若中国对此无所用心,上帝将让其它民族改革中国,就像在印度、埃及等国所发生的那样。”〔2〕由于当时中国的政治环境,李提摩太所提出的变法思想没能得到清政府的重视,但是李提摩太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一直致力于变法图强的思想传播。1890年的7月,李提摩太应李鸿章的邀请,赴天津主持《时报》主笔的工作。仅仅一年左右的时间,李提摩太就写了近两百多篇的社论,极力宣传改革,在特刊号上用图表的形式生动而形象的比较了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在人口、铁路、商业区域以及重要物产条件的差别。在以后的发展与实践中不难看出,这张图表是促使中国的知识分子积极倡导改革的重要力量之一。广学会是李提摩太宣传西学与推动维新运动的重要阵地。1891年5月广学会(同文书会)的创建者韦廉臣去世,上海的教会委员会任命李提摩太为韦廉臣的继任者,此后,他负责广学会的工作25年之久。广学会是近代中国重要的新式出版社之一,李提摩太通过广学会来宣传西学,对中国知识分子起到了启蒙作用。在这些知识分子当中深受李提摩太宣传西学思想影响的主要是康、梁为代表的维新人士。对此,李提摩太认为“要把这批人作为我们的学生,我们将把有关对中国最重要的知识系统地教育他们,直到教他们懂得有必要为他们的苦难的国家采用更好的方法时为止。”〔3〕为了让越来越多的人们更快的学习并了解西方先进的理念,李提摩太积极的推进广学会所追求的启蒙工作,广泛宣传广学会的宗旨和目的,争取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都感受到广学会的影响。广学会宣传西学的途径不一,最有影响力的一次宣传是1892年春天清政府举行的三年一度的举人考试。“在考场上,我们免费散发了小册子《中西四大政》。我还把自己的书《救世教益》作为礼物送给了十八个行省中多数省份的高级官员。”〔4〕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思想大多来源于西方先进书籍的影响。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为广学会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宣传西学主张的机会。因此,在当时宣传西学的报刊——《万国公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好评与关注。康有为作为维新变法的主要领袖人物之一,在他的回忆录以及万言书中都大量引用了《万国公报》的观点和思想。特别是议论他国进行改革的小册子——《中西四大政》,成为康、梁倡导维新变法的主要思想理论的来源之一。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李提摩太积极倡导改革,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启迪了中国的有志之士去维新救国。对传教士有偏颇看法的顾长声先生也充分肯定了李提摩太在主持广学会期间宣传西学的积极影响,“在他主持广学会期间,特别是在维新运动期间,确实出版了不少书籍,对中国有一定的影响。”〔5〕

与康梁深入交往,积极为维新变法做准备。康、梁等维新派深受李提摩太主持的广学会宣传西学的影响,李提摩太在主持广学会期间发行的报刊是《万国公报》,康、梁等维新派在主持强学会期间编辑的报刊也取名为“万国公报”(后为中外纪闻),表面上虽有不同,但内容完全一样,“它介绍的却是广学会所宣传的西方的观念。”〔6〕如此看来,李提摩太与康、梁等维新人士有着共同的思想理念,但是,他们一直未曾见过面。1895年10月17日,李提摩太与康有为在北京第一次会面并进行了亲切的交谈。李提摩太在回忆录中记载了他们的重要谈话“他告诉我,他信仰我们的出版物中所教导的;上帝那父亲般的爱,和所有民族间兄弟般的情谊。他希望在复兴中国的工作中与我们合作。”〔7〕他们这次会面后不久,李提摩太读了康有为写给皇帝的请愿书,甚为惊奇,说道:“我曾提出的各项建议几乎都被揉进了请愿书中,并被浓缩在一个绝妙的小小指南针中。无怪乎他来拜访我,因为我们有这么多的共同观点”。〔8〕事后,李提摩太确实与维新人士合作得很好,梁启超还曾毛遂自荐,愿意担当李提摩太的临时秘书,私下李提摩太也以维新派的老师自居。维新派的部分改革方案吸取了李提摩太的建议,光绪帝也深受其影响,同意聘请李提摩太为国家改革出谋划策。当时,以康、梁为代表的一些激进的知识分子创立了变法维新协会称强学会。强学会的宗旨是“要救中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李提摩太也经常与强学会成员共同讨论改革的方案,他说:“在每一次聚会中,人们演讲的内容都是中国的改革问题,在接下来的改革派最感兴趣的讨论中也是如此。”〔9〕另外,李提摩太利用传教士这种特殊身份,周旋于各派之间,为维新派提供情报,并积极争取中国国内人士以及外国驻华公使对维新派的支持。当李提摩太得知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对维新派活动有不满情绪的消息,就及时向维新派发出警告,建议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不仅要依靠光绪帝,也要考虑慈禧的意见并做好她的工作,以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为了能够顺利的推行新政,李提摩太还奔波于各国驻华公使之间,恳请他们支持中国的维新变法。英、美等国家政府答应了李提摩太的请求,并公开表示:如果中国推行新政,他们给予支持。毫无疑问,外国政府的这种态度对维新派推行新政是有利的。总之,李提摩太在维新变法准备阶段中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对维新派冲破保守派的阻拦,实行新政,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变法失败,积极营救维新人士。在维新人士的积极鼓动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光绪皇帝按照康有为等人提出的改革方案,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与此同时,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非常警觉地注视着改革派的动向。

针对这场变法,李提摩太认为时机不成熟,速度太快。因为这场变法不仅深深地刺痛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神经中枢,还触动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所以李提摩太认为慈禧等顽固派会阻止新政的推行。事实果然如此,诏令下达的四天后,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开始向维新派反扑。康有为等维新人士十分惊恐,立即写信给李提摩太告明情况并要求会晤商议对策。鉴于李提摩太有着传教士的特殊身份,康有为上书光绪帝正式聘请李提摩太为顾问大臣,以便取得各国驻华大使的帮助。李提摩太被聘请为顾问大臣后,在京了解了当局的情况,立即会晤了康有为。康有为向李提摩太表明了自己当前的处境并要求设法营救,李提摩太义不容辞的答应了康有为的请求,立即给英国驻上海的总理事白利南发了电报。白利南接到李提摩太发来的营救康有为的电报之后,向英国政府征求意见。英国政府同意后,白利南派人找到康有为并把他护送到一艘英国海轮上,然后送往香港。康有为得以逃脱慈禧的虎口。在慈禧的血腥镇压下,李提摩太并没有胆怯。他于9月23日与梁启超、谭嗣同在寓所内秘密会晤,商议营救光绪的方案。在李提摩太的提议下,他们决定去请求各国大使馆的帮助,据回忆录中记载“我们在一起讨论保护皇帝的办法和措施,很有可能他有生命危险。……我本人则去会见英国公使:劝他们立即采取行动,保护皇帝。但不幸的是,美国公使去了山西;英国公使则在北戴河”。〔10〕虽然李提摩太营救光绪没有成功,但是他作为一个外国传教士,为了中国实施新政,挺身而出,奔走于各国驻华大使馆,设法营救维新人士,这充分说明了李提摩太心系于中国的维新变法。

千秋功过,后人评说。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主在视其所作所为在历史发展中起到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客观结果,从历史实际出发,不能仅用固有传统的观念和教条的模式去评价。李提摩太虽然身为传教士,但他的传教事业却几乎乏善可陈,相反,在传播西方先进文明方面取得了世人的认同。李提摩太在在整个维新变法的过程中,时而幕后,时而台前,对维新变法起了推动作用,是符合当时中国发展历史潮流的,所以,当我们在评价李提摩太时,应该抛弃历史杂念。李提摩太在华45年,以宗教的名义和传教士的身份,参与了的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革,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是我们所不应当忘记的和心存感激的。

〔参 考 文 献〕

〔1〕〔7〕〔8〕〔11〕苏慧廉.李提摩太在中国〔M〕. 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73,205,227.

〔2〕〔4〕〔6〕〔9〕〔10〕〔12〕李提摩太.亲历晚晴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M〕.李宪堂,侯林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219.205.238.239.250.341.

维新运动篇5

关键词:新疆,维吾尔,达瓦孜

 

1 “达瓦孜”的历史溯源

“达瓦孜” 是维吾尔族一种古老的传统杂技表演艺术。“达瓦孜”一词,是借用波斯语“达尔巴里”,意思是高空走大绳表演,古时称为“走索”、“高原祭”、“踏软索”等。“达瓦孜”几经兴衰,以它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格特色,精湛的技艺和惊险的表演流传至今。“达瓦孜”是维吾尔语,“达”是悬空的意思,“瓦孜”是嗜好做某件事的人。达瓦孜这个名字既指“高空走绳”这门艺术,又指阿迪力等从事这门艺术的人。据史料记载,“达瓦孜”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西域,汉代传入中原,曾在南疆维吾尔族聚居地盛行。是一种古突厥族(古维吾尔民族)的民间竞技,突厥语为“jipladi”又称“耍达瓦孜”。这项运动距今约有2000多年的历史。论文参考网。达瓦孜早先流行于和田、莎车、英吉沙和喀什一带,后传至库车、吐鲁番、哈密、伊犁和乌鲁木齐等地。

高空走大绳这项活动在中国由来已久。中国的史籍上和各朝各代的出土文物都有大量走绳的记载和佐证。汉墓中出土的画像砖、唐人的记述、宋人的笔记、明清的文献上都可以看到“走索”、“高绠”、“蹬绳”、“踏索”、“踩软绳”等。最早记载这一技艺的大约是东汉时期的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公元78-139年),在《西京赋》中,有“临回望之广场,呈角抵之妙戏……。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之语,描述了两位艺人索上相逢的情景。赋中回述的是西汉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春,汉武帝为夸耀国家的富足,国力的强盛,在洛阳(古称长安或西京)设宴款待四夷宾客召集各族民间艺人表演时的情景,可见公元前108年便已有走绳之技了。又如明代《三才图绘》一书有“汉有高糹恆技,盖今之戏绳”的记载,说“高糹恆”等类杂技“大率其术皆西域来耳”;《词典》中还记载:“有人走软绳了,即人在绳子上嬉戏了”等,后来有一些文人还为其填词赋诗。再如清福庆在《异域竹枝词》中写道:“高架双竿与屋平,铜绳盈丈两头横。论文参考网。持君莫漠留飞燕,看取凌风蹑影轻。”可见突厥民族的这项活动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这项运动最早确凿出现在历史文献中,是成书于1072年至1074年的三卷本巨著《突厥语大词典》。

达瓦孜这项民间杂技运动不同于普通的走大绳,它有颇具传奇色彩的历史。据新疆维吾尔族老人讲是来自一个传说。古时候,维吾尔人民居住的一个地方,出现一个妖魔,它在空中来去,呼风唤雨,残害百姓,黎民叫苦不迭。这时,有一位英武少年,见义勇为,在平地竖起一根30米高的木杆,用一根长约60米的绳索从木杆顶端连结地面,然后踩升而上,与妖魔搏斗,终于将其杀死,为百姓除了大害。从此,高空走绳就流传并发展起来,成为维吾尔民族的凭吊英雄和健身娱乐的形式。

建国以后“达瓦孜”作为一种民间杂技运动形式逐渐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并在1953年,把“达瓦孜”定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表演项目。到目前为止“达瓦孜”已成为民动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1年在南宁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上,“达瓦孜”节目荣获国家首次设立的表演奖。此外,为了使“达瓦孜”艺术发扬光大,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90年,将长期流传在民间的维吾尔族“达瓦孜”艺术人员改编成为新疆杂技团的一个演出队,在全国巡回演出。在带给人艺术享受的同时,也使这门精湛技艺得到了传承。

2 “达瓦孜”的运动形式及艺术特色

最传统的达瓦孜表演实际上是一种民间的流动杂技表演。它的运动形式是在一块长100米左右、宽60米的室外平地上立着两根高达二三十米的主杆,在主杆中间拉上绳子,达瓦孜表演者在毫无保险的情况下,从绳子上面走过。解放后,这种民间杂技表演逐步正规化,主杆的高度一般固定在21米上下,主绳一般长80米左右。

达瓦孜表演多在露天进行,古时达瓦孜表演常分为两类:一类绳上艺人的表演不举平衡杆,绳上的技巧也不复杂,而且大部分是女性表演。另一类则艺人举平衡杆,从绳子在地面上的末段上绳,绳上技巧变化多端。传统的达瓦孜艺人是赤脚表演,靠脚上常年走出来的茧子和绳子接触的感觉掌握平衡。在绳上,达瓦孜艺人不仅可以表演前进、后退、蹦绳等简单的技巧,还可以表演蒙眼走、盘腿坐绳、骑绳等高级技巧,或在维吾尔族民间乐曲的伴奏下,踏着节拍轻快的跳舞歌唱。

今天的达瓦孜表演通过地面动作、高空走绳和空中吊杠的组合,来展现此运动的全过程。在艺术表现形式和技巧动作的创编上日趋成熟。如在技巧上,除了表演俯仰身躯,前进后退,舞蹈翻腾之外,又创造了一些更难的动作,如借绳的反弹连续向上跳起;在大索上急速跳绳;两人在绳上对剑格斗等。

3 “达瓦孜”的社会特性

3.1 地域性

高空走绳“达瓦孜”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与该民族的生存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新疆维吾尔民族地处中国西北部,夏季气候高温干旱,冬季干燥寒冷,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在早期历史中,维吾尔民族多以游牧为生,闲暇之余便在平地牵绳以走索娱乐,并通过这一体育活动来锻炼人们的意志和胆识。这一活动在益智娱情和强身健体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竞技和游戏形式不仅极大地锻炼和提高了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时也缓解了人们紧张的心情,以促进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3.2 民族性

“达瓦孜”作为维吾尔民族的民间竞技与游戏形式,自产生以来,始终与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信仰相联系,世代相传,具有明显的民族特性。每逢传统节日如:肉孜节、古尔邦节、初雪节以及婚俗、祭典等都会有达瓦孜的表演。论文参考网。作为一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达瓦孜除着重于健身外,还表现为力量,耐力,灵敏,平衡以及技巧的角逐,在当时环境下,要生存下去既要担负起繁重的牧业生产和参与内外战争,又要有强健的体魄,高超的武艺,坚强的毅力和熟练的技能,此项运动正是对体力、耐力、应变能力的考验,其中也包含着对技巧和智力运用的要求。达瓦孜运动是维吾尔民族顽强好斗、坚韧勇悍、勤劳智慧的具体体现,两千多年来一直被人们喜爱,与具有显著民族特色是分不开的,维吾尔民族通过这种运动形式来显示本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奋发向上的民族性格。同时也是维吾尔人民对自己宗教信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一种表达形式。

3.3 传统性

作为一种民间流传下来的体育项目,达瓦孜的传承过程与本民族的文化思想、生活方式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们运用高空走索来表达自己对英雄的崇拜,把自己放到高处跟蓝天更接近来充分表达自己登高的一种圣灵。同时又能表达运动参与者征服自己、征服天地的一种心理意愿,并将传统的民族思想和文化注入到此项运动中,达瓦孜的延续体现了民族的传统性特征。达瓦孜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文化。它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始终根植于社会的文化土壤之中。无论是简单的行走还是高难度的跳跃翻腾,都无不带有西部民族的传统文化气息,粗犷、豪放、惊险、扣人心弦。许多典故、神话、传说都是它的素材,可谓理深意丰,它反映了人们对除暴安良、驱邪镇灾、吉祥瑞意的敬意和渴望。

4 “达瓦孜”的价值及前景发展

达瓦孜表演是新疆维吾尔族勇敢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历史上,维吾尔族“达瓦孜”曾在阿富汗、印度、埃及、莫斯科等地作过表演,为我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起过重要作用。随着各民族文化活动的互相交流,达瓦孜不断揉进一些新的内容,汉族杂技中的顶碗、骑单车、咬花等等,被从地面搬到了大绳上,使此运动锦上添花。

在运动学上,达瓦孜遵循了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运动形式,丰富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达瓦孜运动,以人体肌肉活动特有的运动形式产生负荷,刺激体内各系统机能的增强,满足肌肉负荷后的需要,维持机体在新的情况下的平衡。同时对人体前庭功能极限提出挑战,具有明显的运动生理学价值。达瓦孜运动是一项全身性娱乐运动,对参加者的心理有极高的要求,有明显的心理学研究价值。同时它的高空表演犹如高空巧燕,给观赏者以美的享受,并且动作细腻完美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但是,目前达瓦孜技艺的传承出现困难,高难度、高危险的表演要求从艺者具备极强的身体平衡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再加之当今社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参与这项运动者的热情已大大降低,即使有兴趣学习者也往往在难度上难以达到既定要求,由此造成达瓦孜传人难觅的状况。此外随着现代多种文化、文艺娱乐活动的冲击,达瓦孜这一古老杂技艺术已日益陷入濒危局面。所以,有关部门应将此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保护工作,使这项民族体育运动与艺术得以流传下来,继续发射璀璨独特的光芒。

参考文献

[1] 杨斌,白晋湘,唐吉平.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本体功能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8).

[2] 童丽平.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价值论[J].体育文史,2001(4)17-18.

[3] 王锐新,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与中国体育的选择[J].体育文史,2001(4)13-15.

[4] 丁明山.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社会特性和功能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

[5] 李晓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性及成因[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7).

[6]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著. 何锐,校仲彝,刘静嘉译。突厥语大词典[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1] 刘金生 ,男,(1978年-)新疆石河子大学体育学院, 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维新运动篇6

关键词:洋务运动;明治维新;留学教育

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的国情,中国和日本先后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中国兴起了洋务运动,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这一时期,为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培养科技人才,摆脱内忧外患,两国都向外派遣留学生。本文从六方面对此阶段中日两国留学教育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我国今后留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留学教育的动因

在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执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同时,工业革命使欧美国家进入了生产力飞速发展的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向世界扩张,中国被迫卷入西方列强的殖民浪潮。面对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部分封建官僚和先进知识分子意识到拥有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人才是增强国力的关键所在,但中国传统教育无法培养出这种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由此一些官僚便产生了派人出国学习的想法。此外,同时期日本积极学习西方的举措也为清政府提供了借鉴。终于在洋务大臣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推动下,1872年中国迈出了官派留学生的第一步。

日本民族有一种崇尚和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传统观念,即使在德川幕府长达214年的锁国期间仍以荷兰为媒介向西方学习。介绍西方文化的“兰学”为西洋文明在日本的传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853年“黑船事件”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日本被迫结束锁国状态,与中国一样陷入沦为殖民地的危机中。同时日本国内矛盾亦日益激化。面对内忧外患有识之士纷纷要求到外国实地考察学习。明治政府执政后出台了“求知识于世界”的开放政策,并制定发展留学教育的政策,于全国掀起了留洋学习的高潮。此外,中国的遭遇在一定程度上亦给日本政府敲响了警钟。

二、留学教育的指导思想

清政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留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希望留学教育可以培养出既具备封建论理纲常又掌握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人才,为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服务。这种思想本身就是矛盾的,对“中体”的固守阻碍了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在中国的传播,也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留学生向西方学习的浅尝辄止。在学习科目上,依据清政府的意愿,中国留学生新的学习内容重自然技艺,轻人文科学,对西方文化中的制度、观念、习俗等则避之不及。但即便如此,当统治者发现留学生因学习西学荒废了儒学时,还是终止了他们的留学。

相较于清政府的限制,日本“和魂洋才”的指导思想具有兼收并蓄的意味。这种思想既要求学生注重历来以儒学伦理为主导的道德教育,又要求他们积极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日本留学生从日本国情出发,有所取舍地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知识。例如,在这一阶段日本留法学生的学习内容有:法律、交际学、利用厚生学、动植学、国势学、星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建筑。[1]

相较于清政府“中体西用”中的限制,日本的“和魂洋才”则更为主动。这使得日本留学生的学习内容比中国留学生更为全面,特别是在对西方文化中制度、观念等知识的学习。多样化的留学内容目标和灵活的管理方式使日本留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强于同一时期的中国留学生。

三、政府对留学事业的态度

面对西方列强的欺压,中国政府在洋务大臣的努力下最终同意以派遣留学生的方式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可以说中国留学教育是封建政权为了应对民族危机做出的被动尝试。以慈禧为核心的封建统治者希望单纯引进西方技艺维持封建统治。统治者被动接受留学教育,并对留学教育的重视和支持成都较低的状况使得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教育“在中央既无强有力的政治支持,在地方亦无独立力量充当支柱”[2]。因此这一时期的留学教育没有行之有效的留学教育政策和留学生管理制度的保障,从始至终受到顽固派的攻击和反对。

面对同样的危机,日本政府则更为主动。明治政府成立之初便颁布了《五条誓文》,提出“求知识于世界”的口号。并制定颁行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留学政策。这为日本留学教育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1870年底,明治政府又颁布了《海外留学规则》对学生的品性、年龄、留学国家、留学科目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并鼓励国民留学。明治时期的日本的留学教育从留学生的选拔、管理到归国的任用都体现了日本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及政府的重视。明治政府学习西方的决心和学习过程中对西方文明兼容并包的精神是日本迈入世界强国的重要原因。

与清政府被动接受留学教育相比,日本政府主动地采取措施向外派遣留学生。态度的不同使双方对留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亦不同。在中国只有开明的大臣张罗留学事宜而日本的留学教育却得到了政策法规的保障。得到政府较多关注的日本留学教育获得了发展的保障,因此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而孤立无援的中国留学教育发展则相对艰难。

四、留学对象的选拔

当时国人对外国存有偏见,视外国为蛮夷之地,不愿孩子背井离乡到外国学习。因此“第一期30名学生,招了几个月也招不满”[3]。因此,中国早期留美学生大多是年龄在12-14岁之间的幼童,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学业基础差,在国外接受深造对他们而言是一件颇有难度的事情。“据容闳回忆,招考第一批30名幼童时,考试科目仅是汉文字之读写”[4]。对学过英文的孩子也只进行一些基础性的考试。因此初期的留学教育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清政府在之后留欧学生的选拔上适当地提高了门槛:从学堂内至少接受国5年以上专业和外语训练的20岁左右的优秀学生中选拔留学生。由此可见赴欧留学生比赴童基础厚,起点高。

在1870年颁行的《海外留学规则》中则明确规定,留学生分公私两种,自皇族至庶民的所有人中选出,官费的留学生由太政官遴选,大学在校生由大学选拔,士庶人由所属的府蕃县选拔。由这条规定不难看出,从皇族到庶民,日本民众大都对出国留学有较高的热情。于国人而言,对外国的偏见使人们对留学事业并不积极,早期留学生的选拔是很被动的一件事,出国留学的多是一些文化基础较差的平民子弟。但同一时期日本人则热衷于出国留学。从皇族到平民都努力争取出国留学的机会。留学生对西方科技知识的主动性也比较强。

五、派出留学生的时间

洋务运动起于19世纪60年代,面对国内太平天国运动的威胁和外国列强的入侵,洋务派发起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兴办实业,训练新军等一系列的活动。洋务运动中的留学教育是从1872年官派留童开始的。“1872年8月11日(同治十一年七月八日),詹天佑等第一期30名学生经上海预备学校训练后,在监督陈兰彬的带领下从上海出发赴美”。[3]随后的1873年6月、1874年的11月和1875年的10月第二、三、四期各30名的学生按计划赴美。最早赴欧的留学生是1877年由李鸿章等人奏请朝廷批准的福州船政学堂若干学生。到此清政府派出的留学生全部都是男子,“直到1901年才有第一个女留学生出国”[4]。

1853年,日本遭到美国东印度舰队的武力威胁而被迫开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这使得日本的有识之士认识学习西方,进行军事改革的重要性。随着人们对洋学的不断深入了解,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去国外实地学习。从1862年开始,日本统治者便开始派遣留学生到英国、荷兰等国留学。1971年开始便有女留学生被派遣出国。海外的见闻让他们看到了日本和西方各国的差距,更加坚定了他们以欧美为师的决心。1866年4月日本政府允许自由去海外贸易求学后,许多人开始以自费的形式出国留学。1866年明治政府的《五条誓文》将“求知识于世界,大振晃过之基础”列为基本国策,此后明治政府更是派出大量留学生出国深造。

对比中日派出留学生的时间,不难看出,在男性留学生的派出上,中国比日本晚了十年,在女性留学生的派出上中国比日本晚了三十年。这样的时间差距使得日本在派遣留学生引进西方文化方面较中国占尽先机。因此日本留学教育比中国更为成功也成为历史的必然。

六、归国留学生的贡献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官本位”思想严重的社会,“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深入人心。在大多数人看来只有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才是读书人应该做的。西学在社会上的认可程度较低。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留学生归国后缺乏施展政治报复的环境。尽管被派遣出的120名留学生将他们在国外所学的科技知识生产技术带回了国内,并且绝大多数在各自钻研的领域中为中国的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等,但是他们的贡献主要集中在科技和实业领域,在社会制度的变革上所起的作用较小。

明治政府深刻认识到西学的先进性,对留学生派遣的目的非常明确,留学生归国后受到明治政府的极大重视,大都被委以重任,拥有实施政治抱负的广阔空间。他们活跃于社会各界,成为社会前进的变革者,现代化进程的推动者――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回国后代替外国专家对国人实施高等教育和专门教育,另一些人如井上磐、伊藤博文等则致力于在日本推行西方政治制度。

从留学生归国后的贡献我们可以看出,与中国留学生相比,日本留学生在归国后在社会制度的变革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清政府从一开始培养留学生的目的就是维护清朝统治,因此,此阶段中国留学生在实业和科技领域做出较大贡献而在变革社会制度方面发挥的作用则有限的。

参考文献:

[1] 郝一双.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时期中日留学生教育之比较[J].大学教育科学.2005,2.

[2] 熊龙雨 张峰.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时期中日留学教育的差异及成因[J].理论界.2011,12.

维新运动篇7

    一、深刻认识教育对落后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战略作用

    在19世纪中叶,中国和日本都还是封建国家,经济非常落后。但为什么日本这个改革起步比中国还要晚近10年的国家一跃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工业发展以两位数的增速在当时(1874-1900年)位居世界之首呢①?在分析日本实现近代化、经济“起飞”的原因时,无论是政界还是学界,一致认为是教育发挥了重大作用。日本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把教育放在与政治改革同等重要的位置,为日本工业化培养了大批产业工人,保证了它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使其仅用40多年就完成了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花了200年时间才完成的近代化任务。而同时期的中国,虽然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但仅限于为洋务运动所办事业培养人才,而没有把发展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作为立国之本去强调、去重视、去落实,甚至也没有把教育和其他洋务事业(如办工厂、造武器等)同等对待。

    日本的近代化是以教育的近代化为前提的。与欧美先进国家相比,日本近代化起步较晚,而且日本人口众多,特别是自然资源极其贫乏。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能够通过改革扭转落后的局面,迅速赶上欧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作为推进近代日本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推动力,可以说是由于引入了近代教育制度,尤其是对就业人口中占大多数的农民普及初等教育发挥了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说,没有教育的近代化,就没有日本的工业化。

    回顾历史,明治初期率先发展起来的是以开发民智为目的的初等教育和以培养领导人才为目的的高等教育。在初等教育方面:1872年公布的《学制令》,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口号,拉开了教育近代化的序幕。特别是废除身份制,以发展生产为目的,对国民实施具有一定强制性的近代教育,适应了建立近代工业的需要。因为近代工业需要大量的掌握一定知识的普通产业工人。普及初等教育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在学制的第二年,小学在校生132万,入学率28%;到1883年,小学在校生323万,入学率超过50%。教育的普及,极大地提高了国民素质,这是日本近代化的基础。在高等教育方面,由于取消了士、农、工、商的身份区别,所有国民获得了教育的机会,在受完初等教育之后,不分身份都可凭才能进入中学、大学,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整个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以东京大学为例,从1878-1885年,贵族学生比例从0.6%下降到0.2%,士族学生比例从73.9%下降到51.7%,而平民的比例从25.5%上升到48.1%。平民也能接受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这在日本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1](P37)。发展高等教育另一个成果就是为日本近代化培养了一批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人才。据统计,从1878-1895年共培养出23100多名大学毕业生,满足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1](P201)。在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获得大发展的同时,职业教育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明治政府从一开始就重视实业技术教育,从工部省、内务省等多部门兴办实业学校、帝国大学增设技术性科系就可以说明这一点。担任过东京大学校长、后任文部大臣的滨尾新,是日本职业教育发展的亲历者,他将东京职业学校与他在英国考察期间所看到的英国工科学校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日本职业教育和近代工业的关系,他说:“在我国不是先有工厂,后办工业学校,而是先办起工业学校,培养出毕业生,才计划办工厂。”[2](P98)

    总之,在日本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推动了经济发展。日本教育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其义务教育普及率超过了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为经济发展打下了人力基础。没有日本教育的飞速发展,日本经济不能、也不会赶超西方发达国家。

    分析教育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教育发展对后发国家实现近现代化起着关键性作用。先期实现近现代化的国家占有物质资源、知识资源、技术资源等优势,把持着市场和技术标准,这对后发国家发展起着制约和阻碍作用。后发国家从哪里突破?从日本的发展路径看,就是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提高人才数量和质量。而就其人才培养来讲,明治政府花重资培养和引进人才,并制定了系列教育政策,其规格之高和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可以说,发展教育是日本明治维新改革的制度设计重点,也是其人才培养的基础性措施。正是教育的优先发展,才为Ej本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人力基础。

    第二,教育投资是战略性、生产性投资。教育投资之所以称其为投资,是因为它不是单纯消费性资金,而是能够带来巨大收益的生产性投资,这一点已为教育经济学所证明。所以在整个国民经济二次分配中,教育应该占有稳定的持续提高的比例。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不仅发动地方和民众进行教育投资,而且政府也采取措施增加对教育的投入。1885年教育投入就占到国民收入的1.78%,占国家行政费的12%;1896年、1899年两次颁布国库补助小学教育相关法律,1900年将两法合并,国家补助义务教育得以最终立法[3](P203-204),当年教育投入达到国民收入总额的2.05%[4]。这充分说明日本政府把教育投入视为战略性投资,从而为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目前,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要想追赶发达国家,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切实加以落实。正如小平同志所讲:“在教育方面,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也要把教育问题解决好。”[5]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国走向文明富裕、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正确选择。反观,我们有的省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仅2%多一点,只相当于日本明治中期的水平,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二、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加强顶层设计

    洋务运动教育与明治维新教育在改革初期最明显的差距就是顶层设计不同。

    中国的洋务教育一开始目的很明确,就是培养懂得西方语言的人才,以便与西方列强打交道,不至于被骗;就是培养懂得如何造枪制炮的人才,以加强国防抵御外侮。正如标志洋务运动肇端的《通筹善后章程折》——这个由恭亲王奕、大学士桂良、户部左侍郎文祥等大清重臣联合向咸丰皇帝所上的奏折中所奏那样,“当今”之要就是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兴办新学培养“认识外国文字,通解外国言语之人”。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机构设置中,没有英国股、法国股、俄国股、美国股和海防股五股,没有专事教育的政府行政机构,而是由内没机构同文馆代管教育事务。

    其发展教育的顶层设计是这样一个架构:

    

    就是这个专管外交、洋务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临时性非正式机构,清廷原来也以为办完与英、法、俄、美等国的议和事务即可撤销。但事情的发展超出清王朝统治者的预料,日后洋务繁多,西方其他国家如普鲁士、荷兰、比利时等也接踵而来,要求订约派驻公使。清廷先是阻止,但阻止无效,只好让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交涉。结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有办不完的交涉,不仅由临时性组织变成固定的机构,而且由主掌外交发展成为职事众多、权力很大的政府部门。

    在举办新式学校的过程中,也是各地行政长官根据本地需要举办,行政长官本人认识到的就办、认识深刻的就多办。对举办新式学校,全国没有统一的政令,更谈不上制定相关的法律。因此,所办学校数量少,只是一些实用性专门教育机构,远远谈不上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制度。

    日本的情况则大不相同。在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中,明确提出求知识于世界,培养自立文明的国民,一开始就拉开了全面发展近代教育的序幕。在改革初期,日本也是由内设机构——大学校来代行教育管理的职能,但很快这个形势有了改变,加强了对教育的领导。1871年,明治政府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取消了大学校的教育管理职能,改设隶属于太政官的文部省,由文部省全面领导教育改革事业。

    文部省成立后,着手进行全国的教育改革,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这些法律经历了三个时期:《学制》(1872年颁布)时期,《教育令》(1880年颁布)时期和《学校令》(1886年颁布)时期,并逐步健全和完善。到《学校令》颁布后,几乎各级各类学校的设立都有法可依了,如《小学校令》、《中学校令》、《高等学校令》、《实业学校令》、《帝国大学令》、《师范学校令》、《学位令》、《实业教育费国库补助法》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具体法规,如《小学校教则纲领》、《小学校教员注意事项》、《中学校教则大纲》、《师范学校教则大纲》、《中学校通则》、《地方学事通行规则》、《小学校长和教员职位名称、待遇》、《小学校教则大纲》等。发展职业教育的则有《工学部学校建设概要》、《农业学校通则》、《商业学校通则》、《实业补习学校规程》、《徒弟学校规程》、《简易农学校规程》等②。

    其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是这样一个架构:

    

    从以上两国领导教育改革的机构设置和制定实施的教育法律法规来看,洋务教育的不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改革初期,没有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行整体设计,而是想到哪就做到哪,哪里需要就发展哪,走的是一条局部的、实用的发展之路。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之所以成功,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机构健全、法律完善。国家有专门负责教育事务的行政机构——文部省,在文部省的领导下,学习欧美教育制度,系统设计了日本教育改革的路线图,制定并完善了教育法律法规,从而建立起从小学到大学、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学校教育体系,以及经费投入、师资培养的配套保障制度,保证了日本近代教育走上正确的发展轨道。

    因此,我国今后在进行教育改革时,必须重视顶层设计,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明确教育事业是国家的根本大计,教育改革、教育规划等要由最高决策机关批准施行。在制定教育改革和发展计划时要把方方面面的因素考虑进去,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改革需要的领导机构和法律法规,而不是仅由教育部门牵头,致使好多工作因为不能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而搁浅,许多改革因为一些部门的不配合而无法推动。

    其次,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政府的的作用,利用政府的强大执行力和影响力,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永井道雄在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成功的原因时曾说:“在这个时期尽管历史发生了变化,可是行政却始终处于支配教育的地位。与西洋国家特别是与英国和美国相比,靠行政手段实行‘自上而下’的领导与统治,一直是日本教育史上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特点。”[2](P51)因此,在推行教育改革时,我们也必须借助于行政的领导作用,在充分发挥基层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进行自上而下的推动,强有力地进行改革。

    三、教育改革必须与其他改革配套推进

    教育是上层建筑,关乎国家大事。因此,举办教育事业,国家担负着主要责任,必须政府主导、全国动员、全民参与。中日两国近代教育改革在这一点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洋务派认为:兴洋务,非人才不可;育人才,非学校不可。曾国藩曾说,办洋务最棘手的问题在于人才之匮乏,“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炸炮、学造船等具为下手功夫”[6]。自强之道,讲求之要有三:一制器、二学技、三操兵。如果说,洋务派对教育的认识是因为洋务事业的需要,那么日本明治维新对教育的认识则要深刻得多。日本天皇在《五条誓文》中,把“求知识于世界”看作是国家振兴的需要。明治三杰之一、著名政治家木户孝允说:“国家富强的基础在于人民的富强,当平民百姓尚未脱离无识贫弱之境地时,王政维新的美名终究也只能是徒有其名而已,对抗世界富强各国之目的也必然难以达到。因此,使平民百姓的知识进步,吸取文明各国之规则,逐步振兴全国学校,广泛普及教育,则是今日的一大紧急任务。”[3] (P109)为此,日本政府先期成立的教育内设机构,很快就升格为内阁组成部门,是为文部省,负责全国的教育管理。

    作为上层建筑,教育涉及到国家的发展方向,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紧密结合。因此,从大的方面来讲,教育改革要与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相配套。这是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之一。与中国最高统治者仅把洋务作为与洋人打交道的事情不同,日本明治政府在改革初期,进行了全面的政治改革,仿照西方一些国家确立了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为建立资本主义教育体系奠定了制度保障。废藩置县,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集中全部国力发展经济、建立统一市场,从而为教育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1885年日本实行内阁制,翌年开始制宪,设立议会,1889年正式颁布宪法,形成了近代政治体制。在这个政治体制下,教育服务于也必须服务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从教育的发展到教育的改革,从学校的建立到学校的管理,从教学的方法到教学的内容,都必须是资本主义的,体现自由、民主、平等的理念,体现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服务的最终日的。由此,日本近代教育翻开了新的一页。

    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必须循序配套推进。在洋务运动所进行的教育改革中,办得最多的是为军队建设、军事工业和外交事业培养人才的实用性很强的职业技术类学校,没有设想(事实上也没有)建立现代的教育制度。而明治维新则不同,通过改革,日本建立了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完善的教育体系,使人民学有所教。一个是片面的局部性的改革,一个是全面的整体性的改革,其成效自然不同。

    进行教育改革一定要争取最高领导层的支持,这对教育改革与发展能否顺利推进并最终成功非常重要。在明治维新教育改革中,明治天皇的作用是重大的。明治天皇的五条誓文对教育发展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凡重大教育法律都是以天皇名义发出的。我们以天皇在颁布《学制令》的前一年即1871年10月向全体华族发表的敕谕为例:敕谕首先提出在当代世界上西洋列强具有先进的文明和强大的实力,并指出上述情况是各国国民勤奋努力的结果。面对这些列强,日本怎样才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近代化国家呢?敕谕指出,日本所需要的是“改革旧制”,只有这样才能“与列强并驾齐驱”,并提出奖励出国留学。日本天皇的这一敕谕,极大地推动了日本教育的改革与发展。1890年10月,又以天皇名义颁布《教育敕语》,规定了当时日本的教育方针,强调了尊王爱国教育。在《教育敕语》颁布后,文部省把“敕语”印发给全国各地学校“奉读”。正如永井道雄评价说:“只有依靠开明的行政领导和统治,才能形成学制改革以来日本教育的特色”,“日本的教育在近20年的反复试验过程中,天皇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P51)。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经验:

    1.推进教育改革,必须争取高层领导的支持。高层领导的影响力对教育改革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巨大推动作用。

    2.教育发展不仅仅是教育部门自己的事情,是整个国家的事情。因此要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批准,政府统筹推进。在这中问,教育部门要当好参谋并负责组织实施,其他各个政府组成部门要互相配合。为保证政府决策的正确可行,像明治后期临时教育会议那样,成立国家教育决策咨询委员会,将更能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和成功实施。

    3.教育改革要统筹推进。从外部环境来讲,教育涉及发展、财政、人事、城建等多个部门,教育的发展更离不开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革。因此在推进教育改革的同时,要配套推进体制和制度的改革,比如财政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等。从教育内部来讲,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在教育改革时必须同步考虑。

    四、抛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教育观

    对比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教育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我们不难发现,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以及应对措施的不同,是两国改革的一个显著差异,也是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知道,洋务运动一开始就伴随着与顽固派的论争。1866年12月11日,奕等上《请添设一馆讲求天文算学折》[7](P47),要求增开天文、算学,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没过多久,在次年3月,御史张盛藻就上折反对:科甲正途人员都是读孔孟之书、学尧舜之道,何必要他们“习为机巧”?半月之后,倭仁亲自出马递上《请罢同文馆用正途人员习天算折》[7](P11)。他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如果科甲正途人员拜夷人为师,后患将不堪设想,“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数年之后,不尽驱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总之,祖宗之法不可变,中华之道德伦理不可变,中华之中心地位不可变。顽固派如此,就是洋务派的认识也没有跳出“华夏中心论”的圈子,在《请添设一馆讲求天文、算学折》中,奕奏说:“华人之智巧聪明不在西人之下,举凡推算格致之理,制器尚象之法,钩河摘洛之方,倘能专精务实,尽得其妙,则中国自强之道在此矣。”[7](P48)他们认为,落后于西方各国的原因在于“圣贤之道”未能推行。“惟吾圣贤之道本乎中庸,不尚奇巧,一以正大,不事小道,故机缄一发而即遏之,以养其浑厚朴实之风,而成为王者之治”[8],仍然是传统的旧观念,也就是张之洞总结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调子。

    而日本的明治维新,一开始就把向西方学习列为基本国策。1871年5月和11月明治政府先后两次派出庞大的考察使节团出使欧美,使节团在实际考察中深深地体会到,要强国必须首先建立法制;在富国方面要以英国为榜样,在强兵方面要以德国为楷模,从而迎头赶上,尽快缩短与西方的差距。以福泽谕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高举科学是人类进步的旗帜,向日本人民普及西方文化。福泽谕吉说:“我们洋学者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介绍西洋实际情况,促使日本国民有所变通,早日进入开化的大门。”[9]从此,日本全国上下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日本的第一个《学制》就是向西方学习的产物。虽然其间也受到一些反对派的非议,但终究没能阻挡日本近代化的脚步。

    那么,为什么中国的改革 派特别强调“中学为体”,而日本人就能扑下身子、义无反顾地向西方学习呢?

    中国自古至明代、清代中期,一直处于世界经济文化的领先地位。在世界四个最著名的文明古国中,惟有中国不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古老文明,而且依靠自身的力量,把这个文明延续并不断发展至今。这个事实本身就说明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越。然而,作为优越性的代价,文化自身也就滋生了惟我独尊、固步自封的消极性,或者说,具有一定程度的固定性、保守性和排他性,以至于在清朝中后期,中国人往往以孤芳自赏、盲目自信的态度去对待新崛起的异质文明。日本作为一个土地狭窄、资源贫乏的海洋岛国,它依靠输入大陆文化,完成了从绳纹文化到弥生文化的跨跃式发展,也形成了一种善于模仿学习、灵活多变、充满生机的文化。这一特征使得日本人在看到新的文明时,能立即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极高的学习热情。在面临外来文化的挑战时,也没有中国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偏见,容易采取“拿来主义”。日本学者依田憙家认为,中国是“具有世界规模的文明”的发源地,自古以来就拥有独立的文化体系,对其他文化总有一种过于强烈的自尊心,而日本不是“文化的发源地”、“文化的中心地”,对外国文化没有偏见;还有,中国是内陆国家,不断面临周边入侵,故对外来因素有防范意识,而日本与其他国家隔着大海,没有被外部征服的担心,却有克服孤立的强烈欲求[10]。这样,日本历史上才出现了三次大规模摄取外来文化的高潮。几次对外来文化的摄取,强化了日本民族吸收外来文化的心理承受能力,并形成了“来者不拒”的多元价值观——对外来东西毫无抵触地据为己有,并能与自己的东西融为一体。当然,在改革中日本也重视教育的本土化,形成自己的特色。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影响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关系的认识存在着误区。面对新世纪,面对全球化浪潮,面对信息化带来的挑战,中国的教育必须吸收世界上一切最优秀的东西,创造世界上最优秀的教育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培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国民。

    五、发展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急不得更等不得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自己的规律,教育也是如此。发展教育事业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否则,不是前功尽弃,就是欲速而不达。

    发展教育急不得。日本明治初期的学制是参照欧美几个国家(法国、英国、德国、荷兰、美国)的教育制度制定出来的,照抄照搬比较严重。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当时日本的实际,学校数量虽然大量增加,但学校的办学条件非常差,师资匮乏,设施设备不足。当时的小学大部分是单一班级的学校,平均每所学校才1到2名教员、80名左右的学生。据1877年统计,一个教室的学校占全部小学的26%,1至3个教室的学校占60%,10个教室以上的学校仅占3%。师资配备也不乐观,由于缺乏合格教师,只好任用原来寺子屋的师匠及幕府时代的旧士族、神官、僧侣等任教。教学制度和教学计划“一刀切”,教学内容脱离各地区和学校的实际,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老百姓负担沉重,据统计,公立学校学费及按人口或户的教育集资两者加起来,在多的年份超过办学经费的60%,少的年份也在50%。学费负担再加上儿童上学后不能参加劳动而减少的收入,更显示出民众的负担是多么沉重。

    正是因为上述几个原因,人民对学制产生了反感,发生了拒绝就学的风潮。在一些地方,群众烧毁了学校。面对这种情况,明治政府不得不采取缓和政策。1877年开始放松对儿童就学的督促。1879年废止《学制令》,公布要求较低的《教育令》,学区制停止实行。

    可见,明治初期制定的学制和教育发展计划过于冒进,脱离日本当时的经济实力,教育经费缺乏财政上的保证,主要靠加重国民负担的办法来解决,致使学制的推行没有完全实现当初的目的。

    在近代化的进程中,日本文化道德的建设也没有与经济社会建设相匹配。对传统道德文化未能吸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着很深厚的封建主义色彩。以《教育敕语》为例:“念我皇祖皇宗,肇国宏远,树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世济厥美,此乃我国体之精华也。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于此。望尔臣民,孝父母……一旦危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敕语把教育的落脚点放在了“一旦危急”这个军事目的上充斥着浓重的国家主义色彩。天皇的这一表态,对日本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反面影响。当时的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兼内务大臣山县有朋非常热衷教育敇语,他把教育看作是军事扩张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曾赤裸裸地谈到要想在战争中取胜,“第一是军备,第二是教育”,军国主义教育思想昭然若揭。日本以后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也就不难理解,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急不得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遵循教育规律,教育要为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这个根本目的服务,摒弃那种简单的教育工具论。因此,在教育改革中我们要避免急功近利。

    当前,教育的“功利病”表现比较突出。比如一些地方政府提出,几年建成全国一流大学、甚至世界一流大学;一些家长盲目为孩子择校,上学就要上重点,上大学就要上名牌,以便将来找个好工作,好象教育就是为了实现个人物质生活目标的工具,不是为了个人的幸福和自由全面的发展。很多年以前,教育家潘光旦在评价近代的所谓新式教育时曾说,近代教育有许多对不起青年与国家的地方,尤其是教育没能使受教育者做一个“人”、做一个“士”。中国教育没能跳出三个范围:一是平民教育或义务教育,目的只在普及、识字,教大众会看简单的宣传文字;二是职业教育或技能教育,只教人学些吃饭本领;三是所谓人才教育,只不过培养一些专家或文官,和做人做士的目的“全不相干”[11]。潘先生的这些话,放在今天仍不过时。我们的教育仍停留在为“劳动力市场”培养人的阶段,过分偏重教育的工具价值,忽视了它的目的价值,忽视了教育是为人的发展这个终极目标服务的。这可以说是当今许多教育弊病的根源所在。

维新运动篇8

国际体育用品制造商协会总裁兼CEO汤姆・科夫说:与传统化学纤维相比,运动服装与体育用品的开发应用天然生物纤维具有三大优势:一是以玉米、大豆等生物为原料,有利于保护石油等资源。二是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较少,有利于保护环境。特别是制造环保型服装可较人造纤维节省高达90%的能源,它大大减少了对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三是新一代生物纺织品与服装将有着极高的科技性能,具有优良的物理相容性、生物亲和性、呵体护肤与自然环保等功效,并且将在更多体育领域改变我们的运动质量与效果:

Part-1:白松类运动服装与体育用品

据悉,白松类运动服装缘于法国设计师布莱士・马特森的孩子对于漂染衣服有过敏反应,促使他研究出了这款生物纺织新品。就职于法国迪卡侬体育用品公司的马特森,曾经在欧洲、中国及加拿大选择巨型白松树木,利用酵素分解树木,再抽取纤维,纺成名叫“Lenpur” 的纺织品,这种生物纺织品含有一种被誉为“白松开司米”的粘胶纤维,因此回潮率高、不易缩水、耐洗性好,纤维表面有小裂片而具有柔软的手感,其纤维断面还具有特殊的空隙形结构,使其具有吸湿快干能力,同时保温隔热,具有良好舒适感。因而它具有“丝的光泽,开司米的柔软,麻的清凉和棉的温暖等特点”。白松生物织物正在法国人的运动场上风靡――如Mae的健美服装和Drouault运动内衣。

运动效用:用白松纤维制成的运动服装与体育用品重量轻柔,具有优良的物理相容性、生物亲和性,而且其物理透气性是合成材料的6倍,是棉花的3倍,具有防臭和抗紫外线作用,也能有效预防人体的过敏反应,还具有回潮吸汗与排除体味的特殊功效,是擦干柔软发质与体汗的最佳用品。想想看,白松类运动服装与体育用品颇适于休闲运动与旅行携带,特别是为运动中的身体带来的美妙感受会让我们受用无穷。

Part-2:银纵木类运动服装与体育用品

由加拿大McFarlane运动服装公司新开发的Multi functional fibre纺织品,是采用北极银纵树木生产的生物纤维,它在化学剂的处理中比普通棉纤维少受20%~40%的污染。这种叫作“Multi functional fibre”的纤维是依照生态学精心培育出的结果,它的纤维特别长,可以在科技处理下变得不怎么平滑,因此在炎热或寒冷季节运动时,穿在身上就感觉非常棒――有丝绸上身的凉飕飕的顺滑感,又有山羊绒的质感及亚麻的饱满度。这种叫作“Multi functional fibre”的纤维还具有良好的韧性与弹性,良好的稳定性,更有防缩水、防皱褶与抗起球、不易松垂和鼓包的效果,能够经受氯漂、石磨、激光印花、树脂和高温焙烘,其纺织面料尤其适合制作登山、飞行与赛车等极限运动的服装与用品。

运动效用:据加拿大McFarlane运动服装公司的工程师恩里克・米瑞拉司介绍,由于银纵木纤维的横断面具有特殊形态结构,用它制成的运动服装与体育用品具有吸湿快干功能,同时能保温、隔热和抗静电,还会向运动时的空气中释放潮气,让人体肌肤更感舒适。

Part-3:竹子类运动服装与体育用品

这种新型的时尚纤维来自中国竹或日本竹的茎,经特殊的工艺将竹茎磨成浆后,再经搅碎、蒸煮、消毒与粘胶抽丝等物理方法制成的原生竹纤维。竹子非常经济,因为它每天生长1米,耗水量却只有棉花的1/4!原生竹纤维具有良好的韧性、透气性、稳定性、瞬间吸水性,以及较强的耐磨性、良好的染色性与抗UV功能,并且具有防缩水、防皱褶与抗起球的效果。原生竹纤维可以纺纱织布,还可以与棉、麻及其他天然纤维混纺交织制成运动服装、高档健美服、运动用纺织品等织物。

运动效用:日本杰纳斯体育用品公司的专家称原生竹纤维为“会呼吸、会治病的面料”。原生竹纤维织物正在日本与美国流行――用原生竹纤维制成运动背心与短裤的 最大优点是凉爽,并且有手感柔软、穿着光滑舒适、吸湿快干等特点,同时还有天然抗菌、抑菌、防螨、防臭和抗紫外线作用,也能促进血液循环。

Part-4:椰壳类运动服装与体育用品

这是很有自然环保与运动健身功效的新一代运动纺织品,其生物纤维是利用废弃的天然椰壳材料经制浆、纤维改性与喷丝而成,符合可循环使用资源的发展趋势。由于椰壳纤维中的微孔面积比竹炭还要大4倍, 比竹炭纤维的透气性更好,因此吸附能力更强。椰壳纤维可纯纺,也可与羊毛、棉或彩色棉、绢丝、大豆蛋白纤维等纤维混纺,用于机织或针织,生产各种规格的机织面料和针织面料及其服装。机织面料可用于制作竞技类运动服、赛车服、健美健身用品、户外体育用品等。针织面料适宜制作运动内衣裤、休闲服、运动短衫裤、 袜子和婴幼儿服装等。

运动效用:阿迪达斯体育用品公司业务经理阿南德・夏尔马指出,用椰壳纤维制成的运动服装与体育用品具有吸湿除味、不过敏、柔软舒适等功能,而且椰壳纤维也可采用改性工艺加入锗元素,使产品在贴身穿着时,能在人体运动时的较高体温作用下发射远红外线,产生负氧离子,而且纤维中的微量锗元素还可透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形成有机锗,有益于人体健康。

Part-5:木棉果类运动服装与体育用品

这是美国兰希尔研究所开发的新型生物纤维。它是利用特殊工艺从夏威夷吉贝种木棉果中提取的,这种天然纤维具有独特的圆形或椭圆形薄壁大中空结构,中空度高达80%~90%;其截面细胞未破裂时呈气囊结构,破裂后呈扁带状。木棉纤维独特的纤维结构也决定了它不同于其他自然纤维的基本性能,首先是在光泽、手感、吸湿性、隔热与保暖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具有比棉高出50%的高强吸湿性,而且透湿速度极快,同时它具有很好的柔软性、染色性及良好的保型性,手感如真丝。木棉生物织物正在北欧与北美的时装界兴起――其在女士外套、内衣、运动服装和家用纺织品中的应用时尚新颖。

运动效用:用木棉生物织物制成的运动服装以及纺织品,其优异的特点是回潮性良好,光泽感好,既不吸潮也不易缠结,还有防虫、不过敏,卫生与绿色环保的性能,是制作游泳、潜水以及其他水中运动服装及用品的优良织物。

Part-6:大麻类运动服装与体育用品

用大麻纤维制成运动服装与体育用品,是英国迪尔晟运动用品公司新产品。该公司的新工艺软化了麻纤维,使这种耐穿的布料变得柔软起来,迪尔晟的另一项新技术是将麻根炭化的纳米微粒加入到麻纤维中,制成更有物理性能与保健功能的纺织品,具有很强天然环保效益的麻织物重新焕发了魅力。但是,新型大麻纺织品非得来自萨迪瓦大麻的茎才算好――不能是印度大麻。这种植物于环境友好,生长迅速,无需施肥,自身还能使土地肥沃。大麻生物织物正在受到欧美人的青睐――现在有许多专业制造商与迪尔晟合作生产,像Peaudechanvre公司与Canlate duchanvre生产商的体育用品专卖店推出的100%纯麻运动内衣与外衣、纯麻体育纺织用品等,其面料最耐磨,不变形,可吸收30%的汗渍而又不会和皮肤沾在一起,颇受消费者们欢迎。

运动效用:迪尔晟公司总经理沃纳・伍尔夫介绍说:大麻生物织物可阻挡95%的紫外线,比其他布料高很多,因而能在户外运动时更好地保护皮肤。伍尔夫说,将麻根炭化的纳米微粒加入到麻纤维中制成的运动服装与用品,具有很强的吸附分解能力,能够吸附异味、除臭及吸湿快干、透气等,还具有抑菌抗菌、产生负离子、发射远红外线、抗紫外线等优异性能,同时也可自然降解。

Part-7:金雀花类运动服装与体育用品

在德国第65届最佳运动员颁奖盛会上,获得最佳女运动员殊荣的奥运会游泳冠军汉娜・施托克鲍尔是一个很挑剔的美女,她在颁奖前坚决要求穿着自己的宽松上衣,其材质取自一种西班牙金雀花(Spartium Junceum)的纤维,这件上衣绣着的嫩黄花瓣更会在盛会中荡漾着香气。她闭上眼睛做一个深呼吸,体会的并不是空气是否凉爽,而是Spartium Junceum纤维给她肌肤带来的愉悦。的确,用Spartium Junceum纤维纺织的面料是目前欧美最流行也是最高贵的绿色环保生物面料。这种开着黄色花蕾的灌木生命力极强,扩散于整个欧洲南部西班牙的原野。Spartium Junceum纤维就是德国阿迪达斯体育用品公司从金雀花茎秆中提取的天然木浆纤维,只是萃取的工艺困难复杂,需要耗费许多精力,但是Spartium Junceum纤维具有比棉花纤维高出50%的高强吸湿性,而且防皱效果极佳,同时它具有很好的柔软性、染色性及良好的保型性,手感如真丝。

运动效用:阿迪达斯推出的产品有运动服系列、休闲装系列与体育纺织品系列等。由于Spartium Junceum纤维大分子结构的特殊性,从而在其纺织品中含有多种氨化因子,使其成品服装具有清香绕人、沁人心脾的奇异效果,还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抗静电性。

Part-8:海藻类运动服装与体育用品

这是冰岛Zimmer球类用品公司研制的新型纺织品纤维SeaCell。据Zimmer总裁拉切尔・库克介绍:SeaCell是采用北极海洋中的棕色海藻或红色海藻所含有的蛋白质(氨基酸)、纤维素和丰富矿物质等成分,在纺丝溶液中加入研磨得很细的海藻纳米粉末予以抽丝而成。用SeaCell纤维制成的运动服装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把活性因子散发到人的皮肤中,使人感觉舒适。德国吉玛体育用品公司经理阿南德・米利斯说它在25次洗涤后,生物矿化活性作用仍然有效。法国环保时装公司弗兰茨・赫尔诺认为,由这种材料生产的东方超轻型武艺裤子,是坐禅时最理想的衣服。

运动效用:穿上这种被命名为“海洋细胞”的新型纤维服装会让人想起海水浴疗法。的确,穿着海藻纤维服装运动与体育锻炼时,在人体的湿度条件下,它会释放营养物质,如钙、镁,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给皮肤补水、增强弹性。而且,在此基础上它赋予人体运动时加速伤口愈合、舒缓情绪的功能。

Part-9:大豆类运动服装与体育用品

用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面料,被誉为新一代“体育生态型纺织品”,大豆蛋白纤维的主要原料来自于大豆豆粕,由英国SerSeBensimon公司率先开发成功。该纤维单丝纤度细,比重小,强伸度高,酸耐碱性好,用它纺织成的面料,具有羊绒般的手感、蚕丝般的柔和光泽,兼有羊毛的保暖性、棉纤维的吸湿和导湿性,穿着十分舒适,而且能使成本下降30%~40%。大豆纤维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纤维,是生产各种高档纺织品的理想材料。由英国SerSeBensimon公司及瑞士Les 3Suisses公司推出的运动T恤衫、健美操裙子、套衫和运动内衣系列,抗细菌,难撕裂,易晾干,而且隔热保温又不影响排汗,这样的运动服装也会令皮肤陶醉吧!

运动效用:SerSeBensimon公司认为:用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运动服装与体育纺织用品属于营养型的,具有光滑随形、润肤降压等特点,这些特质会增强肌肤免疫功能,令皮肤细致嫩滑,是具有护肤功效的服装。

Part-10:玉米类运动服装与体育用品

经玉米淀粉发酵得到的这种有光泽的人造纤维被称之为Corn silk。美国Cargill Dow运动专用设备公司的工程师格拉芙・兰帕德指出:生产Corn silk可比传统高分子聚合物减少68%的石化燃料耗用量,而且玉米纤维具有垂顺、柔软且光滑等特性,具有与涤纶相似的性能和真丝般的光泽,其回潮和芯吸性都优于涤纶,它的弹性、卷曲性、染色与抗褪色性能都很好,并且收缩率和悬垂性优良,尤其适用于运动服饰。由MoralFervor休闲运动用品公司与Versace体育品公司用玉米纤维生产的户外运动上装和室内运动T恤等服装,除了具有无皱、随形、柔软舒适及手感极佳的优点外,还具有保暖、排汗、易干,不易点燃、耐冲击等特点。

运动效用:据兰帕德介绍,玉米纤维是另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天然织物材质,其成品的运动服装可燃性低,发烟量小,具有不过敏、防辐射与抗紫外线的优异特点,更重要的是易生物分解,不污染环境。

Part-11:蛛丝类运动服装与体育用品

在美国南部的佛罗里达州和许多拉美国家,有一种“金眼蜘蛛”。它体形较大,素以结网黏捕飞鸟而著称。近年来,美国斯坦伯格体育服装与用品公司与纳提克生物研究所联合对这种蜘蛛进行了大量研究,开发出了可以生产体育纺织品与运动服装的蛛丝纤维。蛛丝纤维有着非常好的力学性能,抗张强度和弹性尤佳,其弹韧与坚硬程度是铁的5倍,拉伸强度高,能延伸18%而不断裂,而且易染色,具有蚕丝的质地和手感,是制作运动服装与军用防弹衣物的理想材料。纳提克生物研究所负责人杰夫・特拉说,遗憾的是蜘蛛很难饲养,它们像螳螂一样常常把自己的同类吃掉。因此,特拉的研究小组想出了另外办法:一是蚕吐蜘蛛丝的方法。利用基因技术,将蜘蛛的基因采用电穿孔的方法注入很小的蚕卵虫中,从而培育出家蚕吐出有蛛丝基因的丝纤维。二是将蛛丝蛋白基因移植到微生物上,然后使微生物发酵,当微生物繁殖时,能产生大量的蜘蛛丝蛋白质, 再通过加工得到蛛丝蛋白纤维。

运动效用:斯坦伯格体育服装与用品公司作为美国加州时装协会的理事单位,充分发挥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各种资源优势,以引领国际运动服装领域潮流的独特视角,已经着手推出这类服装。因为蛛丝蛋白质纤维是一种天然高分子纤维和生物材料,它不仅具有很高的强度、延伸性、弹韧性及抗断裂性,同时还具有质轻润肤、防水保温、不过敏、抗紫外线以及抑菌与伤口止血等特点。

Part-12:牛奶类运动服装与体育用品

每个人都知道牛奶是用来喝的,但德国阿迪达斯体育用品公司的服装设计师安科・杜马斯克汉诺利用牛奶蛋白纤维的纺织品推出了新颖时尚的运动服装系列,只要6L牛奶就可以做出一套舒适合身的健美操连衣裙,售价则高达1300马克。牛奶蛋白纤维是将液状牛奶脱水、脱脂,利用新工艺产生蛋白质纺丝液,然后制成新型高档纺织纤维。当前生产牛奶纤维纺织品的厂家有美国OHilch体育用品公司、意大利Beringheli运动器材公司、法国Milkofil休闲用品公司和德国阿迪达斯公司等。新上市的牛奶纤维纺织品有高档运动内衣、健身服、休闲服饰等。

运动效用:由于牛奶蛋白纤维含有多种氨基酸,用它做成的内衣有润肌养肤、抗菌消炎、调节人体血液循环和体温的独特功能。牛奶蛋白质纤维也富含保湿因子,如同 “自然剂”那样给皮肤加湿,自然排掉身体的湿气,降低体温,具有轻盈柔软、导湿爽身、透气亲肤的功效,是制作儿童和女士运动服装的理想面料。

Part-13:虾蟹壳类运动服装与体育用品

这是美国、日本与欧洲一些公司利用虾蟹壳研制的新型纤维成品运动服装。它是将虾与蟹废弃的壳类废物经过溶解、脱泡、喷丝、凝固与拉伸后制成的,日本的富士纺织株式会社已经实现了虾蟹壳纤维及其纺织品的工业化生产。虾蟹壳纤维在结构上具有聚糖类的优势,使其不但具有类似纤维素的用途,而且具有透气、透汗、爽身与保健等功能。特别是虾蟹壳纤维的生物相容性,广谱抗菌性、生物可降解性等特殊功能,已为人们所关注。

运动效用:由于虾蟹壳纤维含有氨基多糖的成分,因此它不但与运动中人体有着极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又可被人体内的溶解酶分解成糖原蛋白为人体吸收。用虾蟹壳纤维制成的运动服、健美服、保健内衣以及手带、博巾、绷布类体育用品等,不仅具有生物活性及生物亲和性、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无毒、免疫抗原性小等特殊性能,还有吸湿保湿、抗菌消炎、防霉去臭、止血镇痛、促进伤口愈合等优良的生物健体功能。

Part-14:草蜻蛉类运动服装与体育用品

用Cross-β纤维制成的体育纺织品与运动服装,具有超越蚕丝的柔软韧性与手感,比虾蟹壳纤维的保健功能更佳,更有金雀花Spartium Junceum纤维的高贵身价。这就是澳大利亚威尔逊体育用品公司同科学与工业研究院(CSIRO)合作利用草蜻蛉最新研制推出的Cross-β纤维。CSIRO的昆虫博士塔拉萨・瑟兰德说:“这种叫‘Cross-β纤维’的丝,是澳洲绿色草蜻蛉造卵柄时分泌的丝,我们已经识别了这种丝的基因排序,并发现‘Cross-β纤维’含有两种折叠纤维蛋白,其功用与物理性能非常罕见且迷人。”他说:“‘Cross-β纤维’形成于雌性草蜻蛉分泌的液体,这种液体几秒钟内在空气中固化成丝。这种丝非常结实,具有非凡的弹性与横向强度,几乎是蚕丝的三倍,同时,这种丝具有比棉花纤维高出80%的高强吸湿性,而且防皱效果极佳,同时它具有很好的柔软性、染色性及良好的保型性,手感极佳。”但是,Cross-β纤维的生产过程非常复杂,而且产量极低。因此,CSIRO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了另外办法:一是利用生物技术和转基因技术,把草蜻蛉的蛋白基因移植给奶牛或奶羊,其所产生的乳液中含有大量的Cross-β蛋白质纤维,这种含有草蜻蛉基因的蛋白质纤维强度高,其性能类似于Cross-β纤维。二是采用转基因方法或将能产生草蜻蛉的蛋白的基因移植到植物上,通过植物大面积的种植,使这种植物大量生产出类似Cross-β蛋白的纤维,然后通过提取加工,便可以做纺纱的原料,同时降低成本。

运动效用:据瑟兰德博士介绍,Cross-β 纤维属于高蛋白质纤维,是一种生物大分子纺织品材料,它不仅具有很高的强度、延伸性、弹韧性及抗断裂性,同时还具有类似氨基多糖纤维的用途,能被体内溶菌酶分解成糖蛋白为人体吸收。具有质轻润肤、防水保温、不过敏、抗紫外线以及抑菌与伤口止血等特点。生物活性及生物亲和性、生物相容性、免疫抗原性、抗菌消炎、防霉去臭、止血镇痛、促进伤口愈合等优良的生物保健功能,是制作运动服、保健内衣、床上养生用品以及老幼健身系列服装的优良用料。

维新运动篇9

近年来,铁路建设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为了满足郑西高铁列车速度达到350km/h,采用了列车控制系统(CTCS)。CTCS系统主要针对既有线运营状况和技术装备水平,尽量减少对既有设备改造的需求进行开发的。随着客运专线技术装备标准的提高,也向电务系统职工提出了新要求。本文通过对车载设备运用质量和维修水平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更好地解决维修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 1列控设备维修简介 列控设备采用新技术、新器材和新工艺,提高动车组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把工作思路转移到以压缩故障为主、压缩延时为辅,实现“零故障”的工作目标。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预防与整修相结合的原则,确保车载设备运用状态良好。设备“修”与“用”的矛盾变得突出,为此,检修方式就必须发生变化。 面对“修与用”的矛盾,需要遵循“重检慎修”。 结合运输生产的实际情况,要“勤检、细测、多看、加强监测分析”,有重点的开展维修维护工作。 因为动车组设备具有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的特点,技术越新,要求越高,维护手段就越重要。特别是智能设备的大量运用,传统的维护方式已经不适应,智能化的诊断和监测将成为维修的重要帮手。 只有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设备存在问题的根源,才可以进行有效维修。没有这种技术支撑,主体技术也不可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2规范列控设备管理 2.1做好列控设备静态、动态测试 (1)加强与动车组生产厂家、路局的沟通,在新动车组投运前对列控车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联系厂家解决整治,从源头开始抓车载设备质量。 (2)做好新车添乘检查试验。根据厂家试验计划,监督各项目试验及试验结果,并通过列控实时监测软件查看动车组列控车载设备运行状况,对运行试验发现的问题,在动车组进动车所时要联系厂家解决。 2.2做好列控设备器材更换记录 对每列动车组列控设备器材更换建立《动车组列控车载设备器材更换记录》台账(见表1),便于跟踪器材更换后运行情况。 2.3做好动车组镟轮后列控车载轮径设置 动车组在运行一定距离后,要对其轮对进行镟修。我们根据提供的书面动车组轮径修改通知单(见表2)对轮径参数进行设置。在设置时,按照一人进行参数设置另一人核对的双人确认制,防止人为错误而影响动车组运行安全。将车辆提供的轮径数值和轮径设置纳入《动车组列控车载设备技术履历》。 2.4做好动车组空心轴探伤配合当车辆要对动车组进行空心轴探伤时,由于我们列控车载设备的速度传感器安装在1端和8端的空心轴上,所以探伤时需要拆卸速度传感器,此时正好检查速度传感器磁极部是否有划伤。 安装时要用密封胶进行密封,防止漏水,影响速度传感器正常使用。 3设备维护3.1出入库检测 动车组动车所检测是保证动车组设备正常运行的一项重要手段。根据《列控车载设备出、入库检查作业内容及要求》逐项测试,在无电时重点对车底STM天线、BTM天线和速度传感器仔细进行外观检查,特别是STM天线,在运行时非常容易受到异物打击而损坏。有电时对列控车载整个系统进行试验,确认DMI无不良文本信息、按钮作用良好;观察各单项设备、各板卡LED指示灯显示状态,确认设备工作状态良好;对显示的异常做到及时分析、处理,使得出库动车组列控车载设备在运用中保持良好状态。 3.2设备检测出现异常的组织管理形式 (1)若设备出现的是异常信息,即不影响列车运行控车但会降低运行效率的情况,这时如果列车在区间或者还要运行,那么可以让设备继续工作,暂时不做处理,等到车下线入库后再检测设备和维护。 (2)如果车载设备出现的是故障信息,即影响列车运行控车时,由司机进行降级处理,列车仍然继续运行,等到车下线入库后,再检测设备,下载数据分析,若分析出是设备故障,再更换此车载设备。 (3)司机将车载设备的运用状态及时报告到地面,使地面的工区人员提前做好准备。 (4)可以根据具体故障现象,安排添乘人员随列车一起,盯控设备,下载数据。 4加强新技术培训,提高班组职工素质动车组车载设备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要求较高的维修技术,以往的维修工作人员往往不能满足现在的需要,所以要提高和加强工区人员自身的新技术和新业务水平: (1)培养工区人员成为适应新技术发展的技术工人,掌握设备的维修标准及检修技能。 (2)新进维修人员要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任。 (3)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定时定点给工区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技能,以利于设备的维修。 (4)通过外派人员学习等措施,加快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 5结束语 铁路动车组运行中车载设备维修是当前需要加快发展和改进的部分,在不断拓展我国铁路现有维修方式的前提下,把先进的技术、经验与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消化吸收,加强对车载设备维修的研究。先进的技术手段、合理的人员组织管理方式、科学的维修体制,将使列控车载设备维修得到不断的完善。

维新运动篇10

【关键词】物理;创新思维;互动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品质,而要进行创新思维活动,首先要具备优良的思维品质这个前提和基础,所以培养创新思维品质和发展发展创新思维能力一样重要,是教育教学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中学阶段是人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培养的关键时期,作为教师,我们要珍惜和了解学生的这个关键时期,在教学中能结合学生的思维特征,多提供一些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训练的机会,积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愿望,充分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交给”他们终身受用的“真才实学”,获得终身发展必备的能力。下面谈谈本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些做法。

一、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创造性思维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不会自然涌现,它取决于教师创设的教学环境。在物理教学中创设物理教学的情境,运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地探索过程,让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获得现有的知识和技能,还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例如,在“布朗运动”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在显微镜下看悬浮在液体中布朗粒子的运动情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再要求学生仔细看并总结出布朗粒子的运动特征;同学们经仔细观察和思维加工总结出运动特征:①运动极不规则;②运动永不停息(只要液体不干涸);③颗粒越小运动越明显。这时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老师不失时机地问:布朗运动是怎样产生的?这一问又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大家都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寻找答案。这样,教学中创设了良好的物理教学情境,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既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又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了创造性思维。

二、通过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流畅性

每一个人的心智活动中都包含着一定的创新思维,而流畅性是创新思维的主要特质。这种特质表现为学生能快速思索并回答出许多可能的构想。传统的验证性实验通常采用“结论――验证――应用”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思维创新也因此被压抑。对于学生来说,探究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问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培养情感与品质,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将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将传统模式改为“观察――提出问题――猜想――验证――交流――结论――应用”的模式,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散,情感得以体验和交流。

三、启发质疑,促进、强化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创造思维的开始,也是创造思维的动力。物理学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不断质疑、不断探究、不断创新的过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掌握创新的思维方法和提高创新能力的极好内容,首先演示:静止的小车用力推它就运动起来,撤掉推力后又会停下来(引发错误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学生分析思考、探究讨论发现了“摩擦力”因素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产生质疑得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除非物体受到外力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归纳得出牛顿第一定律。探究讨论中学生非常有兴趣,充满了好奇,积极热烈地探究讨论,争议辩驳、分析思考,通过上述的互动教学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三维目标的要求。

四、合理选材,丰富、想象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善于创新,就必须善于想象。如“人造卫星和宇宙速度”的教学中,物理(必修2)上有一幅“牛顿设想的人造卫星发射”的原理图,即牛顿的猜想:从高山上用不同的水平速度抛出物体,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地点也一次比一次离山脚更远。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当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就永远不会落到地面上,它将围绕地球旋转,成为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牛顿的想象在今天变成了现实,这也说明想象在科学研究与创造活动中是多么的重要。丰富、合理的猜想,体现在物理教学中的许多方面,培养自己的丰富想象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物理教师,作为《新课标》改革中的实践者和完善者,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思维方法。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在素质教育的改革中,肩负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