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设施管理十篇

时间:2023-04-01 20:23:45

消防设施管理

消防设施管理篇1

关键词:建筑消防设施;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民群众消防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建筑消防设施在建筑设计中已被广泛使用。这些消防设施在预防和扑救火灾,特别是重特大火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何加强对建筑消防设施的管理,使其始终完整好用,成为当前社会单位和公安机关消防部门面临的一大难题。

一、建筑消防设施的概念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七十三条明确规定了消防设施的内涵。消防设施,是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烟排烟系统以及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安全疏散设施等。消防设施,一般分为公共消防设施和建筑消防设施两大类。公共消防设施是指为保障公民人身财产、公共财产安全所需的消防站、消防通信指挥中心和消防供水、消防通道、消防通信设施及消防装备。建筑消防设施指建(构)筑物内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等用于防范和扑救建(构)筑物火灾的设备设施的总称。

常用的建筑消防设施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防烟排烟系统、安全疏散系统等。建筑消防设施是保证建筑物消防安全和人员疏散安全的重要设施,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消防设施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灭火系统;另一类为安全疏散系统。建筑消防设施主要是由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来操作控制的。加强维修保养,使其始终处于完好有效的状态,是保证建筑物消防安全的重要前提。

二、建筑消防设施管理中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五、十六、十八、二十条等条款对加强消防设施管理明确了单位和个人的职责义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61号令)第七、八、九条等条款进一步明确了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加强建筑消防设施管理的职责和方法。随着我国法制体系的不断完善,一些地方性法规也相继出台。河北省政府第80次常务会议于2011年1月28日审议通过了《河北省消防设施管理规定》。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使建筑消防设施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是,在现实操作层面,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一些规章与现行的法律法规有明显冲突,如《行政许可法》,属于废止的范围。又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的质量技术评价标准、消防设施维护规程和消防中介服务组织的管理上尚未制定行之有效的法规规章,特别是高层建筑消防设施,造成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参差不齐的局面。

(二)责任不够明确,管理不到位。大多数建筑在修建时,施工单位投资建造好建筑消防设施后,一旦经过建设、消防等部门单位验收后,立即将后期使用管理的责任移交给建设单位或者是使用单位,对建筑消防设施不再负责后期的维护保养工作。在移交过程中,一些单位存在严重形式化,没有把建筑消防设施使用维护保养方法教授给建设单位或者使用单位,从而导致建设和使用脱节现象。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六、十七条,明确规定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的消防安全职责。但是,一些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形同虚设,甚至尚未健全,没有发挥应有职责,不能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更无从谈起定期维护保养,建筑消防设施难以保持完好有效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资金不到位,维护保养难。许多单位对于火灾事故存在侥幸心理,对于消防安全重视不够,不能正确认识建筑消防设施的重要性。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对于难以直接创造经济利益的消防设施的投入,认为可有可无,甚至看成是一种负担。对于刚投入使用的建筑消防设施,由于性能良好,维护保养费用较低,单位领导还能接受少量费用。但是,一旦建筑消防设施出现大问题时,单位领导常常以经济状况不好,资金紧张等理由,想方设法砍掉或者是减少消防设施资金投入,使得建筑消防设施,特别是自动消防设施,不能完整好用,无法实现联动目标,难以发挥甚至是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四)公安消防机构监管不到位。公安消防机构监管不到位主要表现在监督执法中指导思想不端正、监管中受行政干预较多、监督人员数量少、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等方面。一些基层单位和消防监督人员在监管过程中,受经济利益驱动,存在乱罚款、乱拉赞助、乱摊派的现象,服务意识差,亲民爱民意识不强。在办案过程中,存在办人情案、关系案等情况。部分地区为了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往往是先建设后审批,先开业后验收,消防监督部门难以从源头上杜绝建筑消防设施先天隐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消防监督人员的增长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消防监督管理的盲区不断增大,再加上监督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使得公安消防部门的监管难以到位。

三、加强建筑消防设施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随着新修订《消防法》的颁布实施,一些地方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行业标准也相继出台,消防法律体系不断健全,这为进一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奠定了法律基础。但是,消防法律体系的建立,与人民的新期待、新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随着我们法制化建设的不断加快,消防法律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健全。新《消防法》明确了政府、部门、单位、公民的消防安全职责。各级政府要统筹经济发展和消防安全之间的关系,加强对辖区消防工作的宏观调控;公安、教育、新闻、安检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督促社会单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社会单位要全面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加强对单位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逐渐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良好格局。

(二)加大消防监督检查力度,彻底整治建筑消防设施隐患。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加强对建筑消防设施的监管,提高建筑消防设施的完好率。众多周知,消防管理部门的任务就是“防”和“消”,在预防火灾方面,既要检查可能存在的火灾隐患,也要保障建筑消防设施的完整好用,从而能够有效控制火灾蔓延、扑救火灾、实施内攻。新《消防法》加大了消防行政处罚力度,消防部门一定要用足用好这一手段,督促社会单位整治建筑消防设施设置不符合国家标准、不能保持完好有效等问题。

(三)加大消防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纵观近几年火灾发生的原因、火灾危害程度以及消防安全工作的发展,无不与人们消防安全素质的高低直接相关,提示全民消防安全素质是火灾防控的源头。为进一步提升全民消防素质,公安部消防局于2010年提出的重在提高人员消防安全素质的“四个能力”建设,已经在全国推广开来。只有坚持拓展宣传渠道,扩大培训范围,不断提升全民“检查消除火灾隐患、扑救初期火灾、引导人员疏散、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能力,逐渐形成人人关注消防,人人重视消防的良好局面,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真正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作者单位:1.张家口市公安消防支队;2.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陆幕权.建筑消防设施施工的通病、原因及对策[M].民营经济.

消防设施管理篇2

关键词:建筑;消防设施;户籍化管理

Abstract: building fire with the masses of the work safety of life and property are closely related, building fire control facilities management but has very many problems, therefore, strengthen construction of fire control facilities management has become a problem to be solve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ference through in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household register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fire control facilities management of the census register of the concept of managemen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of fire control facilities of the idea of census register management, in order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fire control facilities management.

Keywords: architecture; Fire control facilities; Census register of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D63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

近年来,建筑消防安全事故不断发生,人民群众消防安全意识也随之不断提高。消防设施在建筑中的广泛使用,对预防和扑救火灾,减少人员财产损失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建筑消防设施的管理,成为当前社会单位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面临的一大难题。户籍制度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制度,是指通过各级权力机构对其所辖范围内的户口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立户、分类和编制。由此可以想到,借鉴我国户籍制度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平台,对于实现对建筑消防设施的实时动态管理,解决当前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建筑消防设施户籍化管理概念的提出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大,致使建筑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高层建筑增长较快、量大密集,这就对建筑防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单纯依靠过去建立台帐、档案等手段,难以实现对城市建筑消防安全状况的总体掌控,尤其是大量的高层建筑;单纯依靠人员排查防范,难以及时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为此,可以借鉴公安机关数量庞大、对象复杂的户籍管理方式,开展技术革新,建立类似户籍管理式的“建筑消防设施数据管理系统”,给所有的建筑消防设施制定“户口档案”,切实加强建筑消防设施实时动态监管和长效管理,确保各类建筑消防安全。例如,2008年以来,重庆市高层建筑以年均10%的速度递增,由于重庆消防部门应用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的新型模式,其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始终维持在6%的较低水平。由此可见户籍化的管理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情况不明确、责任不落实、监管不严格等突出问题,尤其是能确保建筑内设置的消防设施完好有效。目前,全国各大中小城市的建筑防火工作都在寻求新的方法,笔者认为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关键在于做好建筑内设置的消防设施、器材的管理工作,让其发挥应有的效能,为此实施建筑消防设施户籍化管理应该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建筑消防设施“户籍化”管理是借鉴我国公安机关管理人口的户籍制度的做法,对辖区现有的建筑消防设施逐一造册、登记、建档、动态分类,实行动态监控,同时,对建筑消防设施定检查人员、定检查对象、定检查次数进行检查。以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建筑为监管重点,通过信息化手段逐一建立电子档案,实时、动态掌握建筑消防设施的运行、维保情况,督促社会单位建立建筑消防设施操作、巡查、维护、测试、保养标准化的流程,强化建筑消防设施“户籍化”实时管理。

建筑消防设施户籍化管理的实施

多层面搭台,建立结构化的建筑消防设施“户籍化”管理方式

(1)建立建筑消防设施数据管理系统。充分借鉴重庆消防部门研发的“高层建筑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和现有的一体化消防监督管理系统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充分合并和完善该系统各项功能,建成建筑消防设施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功能主要包含录入、统计、分析、预警等功能。该系统建成后,各地就可以将本辖区大片的建筑按照街道、社区划分网格,逐栋排查、逐栋填表,全面摸清重点建筑消防设施设置情况和安全情况,并分类、分项整理录入“建筑消防设施数据管理系统”。同时,还可以结合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备案工作,及时掌握在建及维修改造的建筑消防设施数量,在工程消防竣工验收合格或验收备案后,及时为这些建筑消防设施增设“户口”,确保每一个建筑的消防设施都有自己的“户口”。做到每一幢建筑的消防设施的基本信息全面、真实,使得公安消防部门对建筑消防设施管理的各种信息一目了然,对建筑消防安全状况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以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为载体,全面加强建筑消防设施管理。充分利用该系统具有对所有联网建筑物的火灾报警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集中管理的作用,时时监督控制室值班人员的工作情况,监控建筑消防系统的运行状态,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另外,该系统通过统计、分析,能够有效找出消防设施的故障原因,并提出相应得处理方法和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建筑消防设施管理效率。

(3)多方配合,从监管层面发力。在日常工作中,以公安消防机构和建筑责任单位为监督主体,及时对建筑实施常态监督。通过建筑消防设施“户籍”系统,及时掌握管辖区域内建筑消防设施排查进度、火灾隐患情况,及时前往核查,督促整改。同时,联合公安、安监、工商、文化等执法部门,充分利用执法手段,加强对建筑消防设施的隐患排查整治,切实增加监督检查频次,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2、多举并措,推动建筑消防设施“户籍化”管理高效运行

(1)多部门相互配合,强化建筑消防设施“户籍化”管理模式。

在实际工作中,将街道、社区、建筑企业和建筑内部单位消防管理人员列为“社会管理方”,利用他们人手多、分布广、情况熟等优势,对消防安全状况进行动态掌控,实时反馈信息。同时,将公安消防部门列为主“监督管理方”,公安、安监、工商、文化等执法部门列为为协“监管方”,利用他们执法力度大、专业技术强等优势,加强建筑消防设施监管和消防违法行为查处。在实施“户籍化”管理过程中,赋予各方使用权限,整合人力、财力、智力资源,可以有效形成优势互补、监管互动、信息共享的多元化管理监督模式,最大限度地扭转以往各自为政、缺乏联动、信息分散的被动局面。

(2)推行多方向社会管理,深化建筑消防设施“户籍化”管理模式。

进行建筑消防安全多方向社会管理,主要包括基层组织行政管理和责任主体自主管理。在基层组织行政管理方面,《消防法》明确了政府、部门、单位、公民的消防安全职责,逐渐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良好格局。在责任主体自主管理方面,对各个单位实施消防等级评定管理,即根据他们的消防设施操作、安装、维护、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等级,对于等级较低的单位责令改正或相应的行政处罚。另外,根据消防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严格督促各幢建筑业主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同时,并充分利用新型发展起来的消防中介检测评价组织对建筑消防设施时时维护管理和技术检测,做到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真正做到建筑消防设施管理的更加完善、责任更加明晰、运行更加完好。

(3)实行常态和动态管理模式,完善建筑消防设施“户籍化”管理模式。

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复杂多样,在日常监管中,我们就必须坚持常态和动态监管两种方式。常态监管就是公安消防部门将辖区极有可能造成群死群伤、重大损失的单位、场所、建筑列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年公布名单,报政府备案,定期开展消防监督检查。这种监管模式就是在每年年初的时侯,根据辖区单位、场所和建筑的实际情况,对重点监管对象进行调查摸底,确定监管名单,并要求消防监督人员定期对重点单位进行检查,及时排除隐患,确保建筑消防设施完好有效。同时,在常态监管方式下,结合建立好的“建筑消防设施数据管理系统”进行实时动态监管。具体做法就是实时更新该系统中的建筑基本信息,对紧急监管对象优先排查,动态显示隐患排除检查进度。根据该系统设置的预警功能,还可以提示消防监督人员按时、按量开展检查,防止失控漏管。在动态监管上,应该坚持以重点监管单位为信息源,依托“建筑消防设施数据管理系统”进行指导筛选,这样,消防部门就可以根据预警信息,同步提醒消防监督人员、建筑业主、责任单位及时进行隐患核查并督促整改,直至消除隐患。通过常态监管和动态监管双管齐下,既可以在“面”上实现监管全覆盖,又可以在“点”上实现了定位督改。另外,充分利用火灾隐患投诉举报中心平台,通过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举报身边的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实时监督建筑消防设施运行情况。

3、实行建筑“网格化”管理,完善建筑消防设施“户籍化”管理

充分利用消防监督“网格化”的管理经验,对辖区内的建筑进行网格划分,实行网格区域责任人负责制,将大片的监管工作细分为小部分,网格责任人对所管辖单位建筑消防设施逐一排查登记,逐级汇总报告;对收集掌握的火灾隐患,逐项上报、逐项查处、逐项反馈;对分类建立的工作台账,进行动态更新,对发现的火灾隐患及时登记,对已消除的隐患及时销号,实现定人定格、定岗定责、定期定量管理。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立体防控”的消防管理网络,确保辖区建筑有人抓、有人管。“网格化”配合“户籍化”的管理模式将使建筑消防设施管理更加完善。

三、建筑消防设施户籍化管理的实施效能

建筑消防设施的户籍化管理的实施效能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建立建筑消防设施数据管理系统是当前切实可行的办法,对建筑防火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一个运行良好的建筑消防设施数据管理系统是提供安全条件评价的重要依据,可以为消防灭救援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建筑消防设施数据管理系统是依托网络技术开发的综合信息管理软件,可以对区域内建筑消防设施进行全面详细的统计,并按类别、功能、使用性质、规模予以划分,以实现对建筑数量及增长、分布情况的全面掌握,实现对建筑消防安全形势以及火灾防控的科学研判。该系统中的各项信息、数据能客观、真实、动态反映一个地区的消防安全水平,可以将系统中反映出的建筑消防安全状况作为评价建筑单位和建筑物管企业消防安全建设水平的依据;将建筑火灾隐患整改情况作为评价公安消防部门履职情况的参考依据;将建筑火灾隐患的数量以及比例等情况作为评估地区消防安全整体水平的标准。通过逐步完善的各级消防安全评价体系,可以有效降低社会整体火灾风险,提高群众与社会公共设施的安全。

第二,进行“户籍化”的管理,有效的降低了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对各种建筑消防设施进行“户籍”登记,建立起详细的档案,并实行网格区域责任人负责制,可以实时有效的了解建筑消防情况,及时发现隐患并迅速排除。由于落实了责任人制,负责人对自己管辖区域负责,可以减少互相推诿责任的情况。进行常态监管和动态监管两种方式的监管体系,可以减少监管工作的盲目性,全面的、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这样不仅减少了人力物力上的资源浪费,还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结束语

建筑消防设施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但现阶段的建筑消防设施管理却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有关部门必须要加大执法力度,改善目前建筑消防设计、使用、检查等方面各自为政、互不协调的现象。通过建筑消防设施“户籍化”管理方式,对建筑消防设施登名造册, 建立完善的建筑消防设施数据管理系统,随时随地掌握辖区建筑的消防动态,对报告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持续关注,针对性指导,做到上下沟通顺畅,信息掌握迅速真实,实现了建筑消防设施的动态监控,避免发生重大火灾,切实解决消防安全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真正发挥消防工作的保驾护航作用,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创造出更为有利的环境。

五、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范》GB50440—2007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年12月

2、杨玲、张靖岩、肖泽南:《建筑消防安全与性能化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6月

消防设施管理篇3

主题词: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高层建筑是指高度超过24米或10层和10层以上的公共建筑,具有人员密集、内部结构与功能复杂、可燃物多等特点,一旦失火容易蔓延形成立体火灾,普通消防车很难达到楼顶高度,火灾扑救几乎完全取决于本楼的自动消防系统,如果大楼的自动消防系统失效,再有本事的消防人员也难以成功完成救援任务。因此,如何充分发挥高层建筑固有消防设施的防火、灭火功能,成为当前高层建筑降低火灾危害和财产损失的一项重要课题。

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出现问题的因素很多,如建筑本身所用产品的稳定性、系统产品的老化、部分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和知识的缺乏、人为造成消防设施的损坏、物业管理部门的维护不及时等,都会造成消防设施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新建、扩建、改建的单位,单纯性为了应付检查验收而配备消防设施,一旦通过验收,就出现了无人管理的状况,或者不能正常开展维护管理工作,使消防设施无法发挥正常功能,产生了较多的火灾隐患,极大地威胁着广大高层建筑内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2010年11月15日14时,上海市胶州路718号胶州教师公寓发生的火灾,正是由于室内消防设施不能正常工作延缓了扑救时间,酿成了58人死亡、多人受伤的特大火灾事故,教训深刻足以反映出这一问题存在的严重性和需要解决的紧迫性。

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消防设施标准化管理深度不高。消防法律法规对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的规定不完善,对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的质量技术评价标准、消防设施维护管理规程尚未制定行之有效的法规制度。日常使用中监督管理缺乏手段,单纯依靠消防检测单位的技术报告。

2、消防中介服务组织不规范。我国现在还没有统一的用于规范中介组织的法律规范,地方政府的有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消防中介组织的性质、职责以及与公安消防机构的关系并没有明确规定,导致消防维保中介组织管理混乱。

3、高层建筑管理单位变更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单位频繁,合同签订期限受到制约。由于消防中介组织无统一组织,供需双方存在防范心理,现在普遍签订的合同都是一年期限,造成维保公司对消防设施的技术性能不愿过多地去了解,对消防设施存在的技术问题不愿下功夫认真解决,对出现的问题治标不治本,应付拖延,造成维护保养合同年年签,维护保养公司年年换,消防设施维护越久问题越多的现象。

4、消防维保单位对建筑消防设施有关技术资料了解不全面。部分高层建筑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不是一家,使用单位在中途进行装饰改造后,产权单位未及时对消防设施改造情况进行核实,消防设施安装系统图和平面图与资料不符。

5、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服务收费混乱。维护保养收费太高,给建筑管理单位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在建筑管理单位对维保单位招标的情况下,维保单位为了中标,以价格战恶意竞争,过低的服务收费往往造成中标单位无法按程序进行进行维保,给正常的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市场带来不利因素。

6、部分单位在安全设施维护方面投入资金短缺。受经济效益影响,一些单位领导不注重对消防设施的资金投入和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培训,造成消防设施硬件方面不能满足现场要求,值班人员对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不足,长期无证上岗,值班形同虚设。

7、维护保养中介组织技术质量水平相差较多,维护保养技术标准不统一,无法进行量化考核和纵向对比。消防设施的维护是从技术上的维护和责任上的落实,如何反映出来,维护报表及报告是核心,缺少一些技术参数来说明消防设施的运行状态。

8、公安消防部门对消防设施维护的监督管理力不从心。消防监督人员少,监督检查的能力水平不一。在建筑消防设施的监督检查中,监督人员往往采取眼观手摸的简单手段,判断建筑消防设施的正常与否,降低了消防部门监督检查的权威性。

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工作的主要应对措施

1、加强消防设施监督检查的力度和权威性。切实有效的消防监督是保证自动消防设施长久好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消防部门长期不监管,部分企业定会出现侥幸心理,最终形成无人重视消防设施的局面。因此消防监督部门必须注重提高业务技能、宣传指导、依法处理三个环节的工作力度,提高依法监督能力、形成遵章守纪氛围,实现违法必究的格局。

2、进一步强化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资质管理,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培育和规范维护保养中介单位的行为。强化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资质审核,业主单位和公安消防部门联合,定期对消防维保单位资质进行抽查、测试、考核,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保证消防维保公司的技术质量。

3、制定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技术标准,以技术参数为核心定量定性反映建筑消防设施的运行状态,整体提高维护水平。统一维护保养技术标准,定期向消防部门报告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状况。结合建筑市场招投标管理机制,消防部门应协调物价管理部门制定当地维护保养收费标准的市场指导价格,增加市场透明度,以防恶意竞争,使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成本达到公平合理的要求。

4、建筑产权单位应建立安全责任制,健全“消防三案”和维护管理体系。单位要明确责任人、管理人,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奖惩措施,层层签订责任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建筑使用过程中,要设立日常巡查、每周督察、隐患整改、完成反馈制度,一线操作岗位要定期巡查,认真填写巡查记录,安全监督部门定期督察,及时整改各类安全隐患,实现消防安全管理闭环机制。

5、建筑产权单位必须做好消防设备设施及基础资料的统一管理,自身无能力管理的,可以委托具备条件的维保单位进行管理。建筑本身存在多家使用单位的,消防设施必须统一管理,明确使用单位的日常巡查责任,向维保单位提供真实有效的设备档案和基础资料。

6、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和维保人员都要持证上岗。一个公司维护几十栋高层建筑是常有的现象,一个值班人员一年调动几次工作也是常有现象,所以值班人员和维保人员经过系统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具备操作各种消防电子产品的能力,才能确保岗位安全性,才能对设备设施的各种突发状况自如应对。

7、建筑消防设施提示标识化。高层建筑管理单位应在消防设施上张贴提示性、警示性、禁止性消防标识,详细说明消防设施的功能、作用、场所火灾危险性、安全逃生路线、安全出口位置,逃生自救方法等内容;在大门入口处的醒目位置悬挂建筑疏散指示平面图、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责任人、管理人、维保技术人员姓名及相应联系电话,明确各级消防安全管理人职责。按规范在室外消防通道上标注消防举高车作业面位置,禁止一切车辆占用消防通道。

8、通过宣传教育增强人民对消防法规的认识,掌握扑救初起火灾的方法。火灾猛于虎,每一场大火都不同程度的体现出人们消防意识的淡薄。由于建筑功能多,内部结构复杂,在火灾的初期发展阶段,完全取决于现场自救,定期组织消防宣传教育,提高消防常识知晓率,是同火灾作斗争的重要手段之一。

结束语

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建筑内部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产权单位应注重发挥建筑固定消防设施防火、灭火功能,提高设施完好率,坚持做到“硬件过硬”、“软件不软”,不断完善社会化消防管理标准,并辅之以系统有效的消防监督,才能确保火灾时消防设施能够完全发挥其功效,为建筑使用人员营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1]付双印,建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J]天津建设科技,2005-增刊

[2]陈全,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与管理,《建筑安全》,2012年第4期

消防设施管理篇4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实验室的场馆面积不断增加,消防设施在数量上和种类的配备上都需要扩增。但有些高校实验室消防设施配备数量不足、分布也比较凌乱、器材不配套,还有消防设施因为长时间得不到维修和保养,已经老化、陈旧、失效,形同虚设[2-3]。有些消防设施的日常监管不到位,检查记录间隔时间较长,还有的检查记录卡片空白,更没有存档备案的资料。2012年6月至8月期间,选取了国内部分高校实验室(211重点高校、普通高校、地方院校各3所,共9所高校实验室)作为调查对象,对其消防设施的管理进行了调查。在调研中发现,实验室管理人员对于消防设施基本信息收集和管理还处于手工操作或者文档管理的阶段,检查记录简单,过程复杂,工作繁琐,对消防设施存档备案不完善,在管理上很容易出现纰漏。虽然各高校实验室在安全管理上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对消防设施的管理还存在许多不足,使消防设施平时所处的状态不利于发挥消防设施的最大效能[4]。对于数量多、规格型号各异、分布范围广、使用期限长短不等的消防设施,实验室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统一、集中管理难度较大,如不借助计算机信息管理手段建立基于网络的数据平台对消防设施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地统一管理,一旦有火险出现很可能由于消防设施的不良状况导致小灾成大难的严重后果[5]。

2实验室消防设施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2.1建立消防设施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实验室管理人员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消防设施信息管理的数据平台,建立“消防设施信息管理系统”[6],对全校实验室消防设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对消防设施信息进行统筹管理。“消防设施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如图1所示。

2.2“消防设施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

“消防设施信息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通过网络对实验室的消防设施进行信息管理,管理系统分为“用户登陆”、“基础数据资源管理”、“灭火器管理”、“室内消火栓管理”、“室外消火栓管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疏散设施的管理”、“设施信息提交”、“维护提醒”九大功能模块。(1)登录系统模块。实验室管理人员按照管理权限的设置在管理系统界面输入用户名及密码,登录管理系统。(2)基础数据资源管理模块。学校各实验室的消防设施按照分布在学院、专业实验室的地点、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品牌、价格、数量、编号、生产日期、效期、售后服务、供应商、生产厂家、保修设施的保修记录、使用部门、保管人等逐一登记并录入系统。其功能主要是建立完整的数据信息,便于管理人员通过消防设施进行浏览和信息数据增减和查询及消防设施信息发生变动时的修改以及转移、维修、报废等状态改变时在管理系统内进行的相关操作。(3)消防设施管理模块。由灭火器管理、室内消火栓管理、室外消火栓管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管理及疏散设施管理等五个模块组成。灭火器管理根据录入灭火器的身份信息(出厂日期、使用期限、编号、分布位置、灭火器种类、数量、规格型号、检修日期和检修单位、增减变动等)进行统计和查询。管理人员从电脑上根据查询条件进行单项或联合统计查询找到相应信息,对灭火器的状况一目了然。室内消火栓管理通过录入室内消火栓的身份信息(单位、数量、口径等)进行统计查询并进行增加、修改和删除。统计查询可以按照位置、口径等进行查询。图2是以化学系为管理单位,对室内消火栓进行统计查询,结果如图所示[6]。室外消火栓管理主要做好专业部门维修记录的登记、对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的统计查询。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管理,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的基本信息和维修情况的管理,按照专业管理单位、购买日期、所在位置等条件进行统计查询。疏散设施管理通过对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楼梯间、疏散走道、消防电梯、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位置进行统计和查询。(4)设备信息提交模块。是对消防设施进行动态管理过程,依据《消防法》及相关法规对消防设施进行周期检查,信息管理系统提供分类周期核查条目。设备信息提交模块是监控消防设施完好状态的管理过程,也是对消防设施存档备案的重要环节。消防设施管理人员按照自己所属权限打开信息提交条目浏览界面,按照列表框将实地检查情况分别录入时间及检查信息。日常工作中管理人员在信息管理系统上通过该模块进行定期检查记录和存档备案。①灭火器检查。检查灭火器项目主要实地检查筒体外观有无变形、锈蚀、橡胶塑料有无老化、断裂;压力表指针在正常范围之内;喷气口有无堵塞、损伤、裂纹,喷嘴、压把、阀体等金属件有无变形、损伤、锈蚀;灭火器箱上的标识、名称、编号、操作方法有无脱落残损;维护保养责任人签名及维修时间记录是否齐全[7]。图中记录在物理302#实验室编号为20080157灭火器压力表指针显示低于正常压力范围,说明灭火器内压力不够,要送到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充压加粉。检测完好后管理人员则将处理信息分别填入“维修处理”及“维修时间”栏目备案。②消火检查。检查消火栓项目主要实地检查消火栓箱体外观是否完好、玻璃有无破损、箱门是否可以灵活开启;消火栓箱内的水带是否卷盘放置好,与供水管网能正常连接,有无发霉或漏水现象;水枪和水带的接口完好、阀门无锈死;水泵启动按钮显示工作状态[8];箱体的标识、名称、操作使用方法、火警电话有无脱落残损,维护保养责任人及维修时间记录是否齐全。③自动报警系统检查。检查自动报警系统项目主要实地检查火灾自动报警器的探测器灵敏度有无异常、探测器清洗、更换和维修时间记录完整;自动报警系统与其他消防设施系统、气体灭火系统联动正常;在电源出现故障时,火灾自动报警设施主、备电源能够相互转换;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水泵进水阀、湿式报警阀前信号阀、报警管路的阀门是否正常,喷头与墙面保持适当距离,消防水的压力能够满足较高层水压需要[9];消防控制室能够远程操作控制气体灭火系统。④安全疏散设施检查。安全疏散设施主要实地检查安全出口及疏散通道畅通是否无阻,通道上不能堆放任何物品;紧急疏散的安全出口要保持开放状态,疏散门要保证向疏散方向正常开启,确保火灾发生时实验人员能及时疏散;常闭式防火门要保持常闭状态,闭门装置如有损坏要及时修理[10];安全出口上方设置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要正常工作、无破损,自动充电的空中紧急疏散标示牌在发生火灾或停电时,能够自动发光指示通道和出口位置,距离地面高度1米以下墙面上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如有破损要及时更换;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平时处于自动充电状态,停电时能正常工作[11];安全出口门上“严禁锁闭”标识、常闭式防火门上“常闭式防火门请随手关闭”标识、电梯门及附近“火灾时严禁使用电梯逃生”标识如有破损、缺失、脱落,应及时修补[12]。(5)维护提醒模块。“消防设施信息管理系统”按照消防设施的维修周期设定自动提醒功能,对到期需要维修的设备,系统则会自动弹出提醒条目,管理人员按照提醒条目分别进行处理。如某个灭火器到了使用期限电脑则会自动出现提醒条目,管理人员在日常检查时,找到具体编号的灭火器进行更换。再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安部的规定,探测器投入运行2年后,应每隔3年全部清洗一遍[13]。电脑根据事先存入的信息会如期自动弹出条目提醒,管理人员根据提示,定期将探测器送到专业厂家进行清洗检修,保证自动报警器正常工作。维护提醒功能提醒管理人员对消防设施进行最及时地维护和保养,对设备的存在状况也做到了心中有数[14]。如果没有维护提醒功能,对于维修保养间隔时间长的消防设施管理人员难免工作疏漏,一旦有险情很有可能酿成大祸。

消防设施管理篇5

关键词:消防设施 消防监管 消防评价 中介组织

作为经济社会中每个单元安全防火管理的主要方面就是房屋防火设备管理,同时它也是我们能够及时把火灾控制在初始阶段、确保我们的消防人员从内部救火的主要依靠。作为每个单位应该做到自身防火、救火的作用,我们必须按照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依照细化管理、容易使用等内容,使我国的房屋防火设备的管理规范化、使防火标示一致、进一步完善防火设备的管理细则和步骤,因此,我们制定了房屋防火设备规范化管理,且要求将其在辖区范围内的每一个单位内执行。

一、房屋防火设备规范化管理的推广情况

(一)将防火设备管理的规范统一。我们根据我国公安部颁布的第61号令和一些专业的规定,我们着重对娱乐场所、餐饮住宿、商品批发市场等等7种建筑物制定了规范化管理条例,一致确定了一套规范化的管理系统,就是指:要拿出一个预先方案即在扑灭火灾时的紧急疏散方案;进一步规范消防措施的两项规程就是指防火监控中心紧急操作规范及电力操作室紧急操作规范;指明不同层次的管理责任,主要分为三级,这就是指防火主要负责人、具体责任人,具体职能部门责任人的职责和在岗员工的责任;切实做到防火控制中心轮值班制度,要做到四个台班三班运行;要求消防人员的组织结构要健全、防火设备必须完好、防火设备的标识必须明显、定期进行防火演习、检查防火工作必须要扎实等五个规范;必须增强防火职业教育、消防检查等各项规定。

(二)要把防火标示统一化。要保证消防标志必须显而易见,要求各企业必须规范防火管理的各种制度、章程、及运行机制,安装各种统一的警示标志,同时,要求各种警示标志的形式、内容和张贴方位,着重要求必须设立防火控制室,必须把相关规定张贴在控制室墙上,这些规定主要有:防火中心控制室的工作规范和紧急处理、如何操作防火设备、救火和紧急撤离程序、防火设备管理表格、消防资格证书、防火培训合格证、企业防火组织构成图、房屋面积分布图、房屋主要方位图、防火设备布置图,这样就使防火工作容易开展。

二、在防火设备管理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

在防火设备管理规范化进程中,我们对一些地方建设过程做了调查研究,当前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单位的隐患还很严重,房屋防火设施安全问题又出现严重隐患。经过我们研究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

(一)企业在防火方面的管理。有一小部分企业的领导不重视消防工作,因为他们对失火会带来何种结果看不清,总是满不在乎,总以为自己单位不会失火。最主要表现在:首先是主要责任人安全意识淡薄。他们总以为防火安全是主管部门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自己只管做好应对检查,对本单位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消极应对,特别是在制度建设当中,对于主管行政部门的命令不听,甚至有些单位不理不睬。其次只是纸上谈兵,不实际演练。他们觉得只要是按规定做好宣传、建立制度就行了,其实他们根本就是敷衍了事不具体执行,做事形式化。再次就是积极完善设施,但是不注意对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特别是有一部分新企业,项目建设时,都认真对待防火设施建设,而他们的目的是能够通过消防验收,同时,在完工后,就把这些设施跑到了九霄云外长时间不理不管,不派人进行相关专业学习,只是求助于消防公司;从来不按规定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所以,一旦着火他们就要隐满不报。再有就是,消防人员专业化没能落实。在消防检查时发现,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层数比较高的房屋的物业管理部门一味为了追求利润,降低成本,而任意减少消防职工人数,而利用保安兼职来管理消防监控室,同时还存在相关责任人员流动性太大,在招聘临时工时,没有组织培训,使临时工不知道如何操作,从而造成重大事故。

(二)要发动社会力量参加,如一些中介机构。现在,涉及到防火工作的单位主要有一些消防施工企业、检测防火设备的单位和维修保障单位,当然,还包括防火器械的经销商和维修保养企业。在我们进行消防设施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中,有些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企业主要有设施维修保养单位、设施检测单位等等,从我们现有设施的检验结果和维修保养结果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很多不能使用的设备和故障都解决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虽有一定成效,但这些成效是被动得到的,是在政府的压力下才做的。

(三)依法进行防火检查。在我们对房屋消防设备制定标准时,许多消防主管部门一味强调法规制定、必须张贴标识、要求火灾危险整改及整改记录,主管部门在对一些企业的管理中还存在一定问题。首先,单一执法,没有综合执法。因此不能使行业行政部门的作用得到发挥,形成了一个部门管理的情况;特别是防火设施的维修保养单位管理不到位,他们不能发挥主动性,不能与其他部门协调,没有把握好相关资质发放原则,形成了行业比较混乱。其次,就是有些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水平太低,对房屋防火设备的检查中发现了一些隐患,但只是要求企业增加消防设备方面。

总之,要严把消防设计审核、施工检查和验收源头关,进一步规范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维护保养合同,加大对消防中介组织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在辖区试行建立维保、检测、施工单位质量信誉体系,定期向社会公布,提升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艺璇.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的问题[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11)

[2]沈友弟.加强城市公共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的几点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05)

消防设施管理篇6

本文从深入分析我国建筑消防设施管理与维护现状着手,在把握时代特征的前提下,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建筑消防设施的安全维护与管理提出了新的见解与方法。

【关键词】建筑消防设施;安全管理;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由于我国在建筑管理领域的体制的限制,使我国建筑消防设施在规范制定、建筑设

计、施工、安装、审核、检测、验收和后续使用等环节的不协调,产生并遗留了许多问题,给建筑的消防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

1.建筑消防设施管理及维护面临的问题

1.1消防管理组织不完善

目前,我国建筑消防管理过程的具体做法是:公安消防部门总负责,基层派出所分管消防管理,再由派出所派出若干名基层民警进行专管。第一,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对于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考核和检查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也是产生管理工作成效不高、工作不到位的原因,严重影响消防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增多,而基层派出所本来就是兼职管理消防,基层民警时间和精力有限,很难对消防管理工作做到常抓不懈,因此,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难以落到实处。第三,基层民警的消防安全知识掌握不充分,在具体的消防检查中工作程序、法律规范和判断标准很难把握,不适应现代化消防安全工作的要求[1]。

1.2消防经费来源不足

(1)地方政府投入

由于消防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所以我国消防经费的主要来源还是地方财政。然而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差别大,财政收入也有多有寡,消防经费的支出十分不稳定。因此只要地方财政不拨钱,消防经费就会捉襟见肘。由于消防经费的不足,造成了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存在消防设施管理维护不善,功能不全,消防站布点少,消火栓缺乏,消防装备量少质差,消防通信滞后,消防水源不足的问题。

中央政府投入

中央政府投入资金主要用于公安消防人员的薪酬、人员办公费用、人员医疗费用以及安全宣传、消防科研和教育等支出。每年按国家规定列入预算,然后下拨到相关单位和部门。为了切实保障消防经费的投入,中央部委出台了许多相关规定,然而这类规定原则性太强,执行力相对不足,对我国消防建设起到的作用有限。

2.建筑消防设施安全维护管理措施

2.1经济奖惩法

经济奖惩法在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通过经济生产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进行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其次,通过一定的物质奖励推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奖励方面包括:安全单项奖、安全合理化奖、综合奖、安全技术革新奖等形式。对消防安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工程技术人员、职工、管理人员进行奖励。惩罚方面包括:管理混乱、忽视消防安全、工作失误,造成火灾、爆炸事故或者公然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给予罚款或者不发奖金,以此来教育责任心不强、的人。经济奖惩法是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办法,但它不是万能的,要针对恰当的时间、对象、条件,并且要有递增性,又要防止副作用,它还要与其他管理办法结合起来综合应用。

2.2安全检查法

消防安全检查,不仅要发现问题,而且要改进管理工作,整改火险隐患。管理问题和火险隐患,能否及时整改,关键在于领导,与领导重视与否有直接关系。因为不肯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整改火险隐患,而最后发生火灾的案例是不少的。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能立即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要拖延;对一时整改不了的,要限期整改,并建立立案制度[2]。

对消防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的普查,掌握现有消防设施的运行状态,提出在设计、施工和材料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分析造成原因,向业主或物业管理单位书面报告并提出加以解决的方案,尽快使设备故障率下降并进入稳定运行状态。

对不熟悉的设备应首先与产品生产企业(或设在各地区的商、产品服务站)联系取得技术支持, 同时确保备用件的供给。根据竣工图纸、资料文件和高层建筑物管理者和业主提供的使用变动资料进行现场确认,基本情况包括消防设施验收文件和产品、系统使用说明书、系统调试记录等原始技术资料。动态管理情况包括值班记录、检查记录、故障处理登记和年度检验报告、前期消防设施维护的原始资料以及高层建筑使用过程中改变使用功能、调整消防设施等方面资料和相关文件等。

建筑消防设施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不能把大量的维护工作停留在对系统的手动功能维护检查上,应进一步加强自动化的维护工作。建筑智能化系统由于大量采用现代的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及控制技术,无论是工作性质还是运行管理都与传统的机电设备有较大的差异,如果维护思路不能符合智能化系统的特点,那么就可能出现各种问题。

3.建筑消防设施保养与维护措施

3.1气体灭火系统

日常维修与保养:每月应对灭火剂储存容器、选择阀、液体单向阀、高压软管、集流管、阀驱动装置、管网与喷嘴等全部系统组件外观进行两次检查。上述系统组件应无碰撞变形及其他机械性损伤, 铭牌应清晰, 手动操作按钮防护罩铅封和安全标志应完整。还应符合下列规定:防护区的开口情况,防护区的用途及可燃物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应符合设计规定。灭火剂储瓶间设备、灭火剂输送管道和支、吊架的固定应无松动。高压软管应无变形、裂纹及老化;各喷嘴孔口应无堵塞。对灭火剂储存容器逐个进行称重检查, 灭火剂净重不应小于设计量的 95%。灭火剂的输送管道有损伤与堵塞的可能,应对其进行严密性试验和吹扫。对每个防护区进行一次模拟自动启动试验,如有不合格项目, 则应对相关防护区进行一次模拟喷气试验。应急维保,严重或紧急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赴现场解决[3]。

3.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日常维修与保养:每年要对水源、储水设备测试供水能力,检查结构材料完好。每季度应对报警阀做放水试验,检查室外阀门井中的阀门开启是否正确。每月按计划检查储水池、高位水箱水位及消防储备水不被他用,措施正常;消防气压给水设备气压、水位符合工作条件要求;水泵试运转正常,水量、水压符合要求;所有阀门铅封、锁链状况完好,电动正常;水泵接合器状况完好;水流指示器报警正常;喷头状况完好、清除异物,重要场所还应定期实测动作性能。每天要检查储水设备的房间温度是否低于 5℃,水源控制阀、报警控制装置的状况完好和开闭位置是否正确。应急维保,严重或紧急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赴现场解决。

3.3自动报警系统

日常维修与保养:每日应检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运行状态,,并填写系统运行和控制器日检登记表。每季度应检查和试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探测器的正确工作。自动或手动检查防排烟设备(可半年检查1 次)、电动防火阀、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等的控制装置,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水灭水系统的控制设备。探测器投入运行两年后,应每隔3 年全部清洗一遍,并做响应阈值及其他必要的功能试验,合格者方可继续使用,不合格者严禁重新安装使用。

【结束语】建筑消防安全设施管理与维护工作涉及众多因素,本文对现阶段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中面临的较为突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具有较强的时代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消防安全设施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会继续增多,相信本文的研究内容对其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乔旭,王舜.我国消防管理社会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生产力研究. 2010(03) .

消防设施管理篇7

关键词:消防;三化;建设;防火墙工程

为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关于深入推进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深化《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和《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全面推进自治区建筑消防设施标准化、标识化、规范化工作,自治区消防总队于2009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建筑消防设施“三化”建设活动,通过一年多来的活动推广,不仅消除了一大批火灾隐患,而且进一步规范了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本文根据相关资料及“三化”建设活动多年来的成效,深刻阐述了“三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推动了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创新。

一、建筑消防设施“三化”建设的成效

建筑消防设施“三化”建设,即标准化、标识化、规范化。一是标准化,即社会单位已办理合格的消防行政许可手续;已明确规定了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职责,部门消防安全责任人职责和岗位员工职责;已建立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检查、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消防控制室值班、用火用电管理、重点部位管理、火灾隐患整改、消防档案管理、工作考评、工作奖惩“十项制度”;已制定消防控制室应急操作规程、配电室应急操作规程;消防控制室落实每班2人值班并持证上岗制度;已制定灭火应急疏散预案。二是标识化,即社会单位室内建筑消防设施(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消火栓系统、防火卷帘、防火门等)已设置统一的标识;室外地下消火栓、水泵接合器等消防设施已设a置明显标识;消防车道、消防车登高作业场地等已设置禁止堵塞、占用和停放车辆等内容的警示标志;建筑内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宾馆客房、公共娱乐场所包厢等设置了明显的指示标识;标识张贴位置醒目、内容简洁易懂;各社会单位落实消防控制室管理及应急程序、自动消防设施操作流程图、灭火和应急疏散流程图、消防设施设备管理表、消防行政许可文书、消防安全培训合格证、单位消防安全组织结构图、建筑总平面布局图、建筑重点部位图、建筑消防设施平面布置图“十上墙”。三是规划化,即社会单位室内建筑消防设施(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消火栓系统、防火卷帘、应急照明等)完好有效;认真填写《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表》;落实每日巡查,定期检查,填写统一的巡查、检查记录表;已与消防设施维保单位签订维护保养协议,落实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计划,及时更换故障消防设施;开展年度消防设施检测工作,提供合格的消防设施检测报告;定期组织开展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灭火应急疏散演练;建立完整的各类建筑消防设施运行、检查、维护保养记录和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灭火应急疏散演练等专项档案资料。

二、规范和加强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通过开展“三化”管理工作,使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标准化、标识化和规范化,努力构建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完善”的良性工作模式,是有效提高抗御火灾风险能力的积极措施。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全面提高单位主体消防安全责任意识,督促建立有效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起有效的火灾隐患发现、整改、预防机制,把火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单位消防安全意识的高低在于单位领导安全意识的强弱,领导的意识强,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就会有明显的提高,所以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就必须先从领导抓起,使其充分认识到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使整改单位的消防安全意识得到提高。一是自动消防设施标准化管理工作意义重大,要充分认识工作的意义,广泛开展动员,指定专人安排此项工作。二是标准化管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在一个半月时间完成“四个百分之百”的目标(即建筑消防设施登记率达到100%,建筑消防设施正常运行率达到100%,建筑消防设施管理、维护人员消防培训率达到100%,到2009年底建筑消防设施单位签订维护保养合同率达到100%),就一定要开好头。各单位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三是要加强标准化管理建设工作中突出的难点问题并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对难点问题要加强反馈,及时解决。消防大队应加强理论和实际指导工作,共同开展好消防设施标准化、标识化、规范化工作,圆满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三化”建设要求社会单位和消防监督干部要认清在火灾预防中的重要意义;有效地与《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结合起来;提高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责任意识,使其自觉接受消防监督;进一步提高消防设施的完好率和利用的有效率;强化各级人员的思想意识和岗位培训;强化监督检查职能和责任追究制度。

三、结束语

消防设施管理篇8

【关键词】建筑消防设施;进度控制任务;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消防工程因其专业性很强、涉及面较广、要求的技术含量高。《公安部关于修改的决定》自2012年11月1日起施行。且文中明确在第二章 消防设计、施工的质量责任第八条规定:(三)选用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等级的消防设计、施工单位。由此可见消防设施施工的重要性。

1.建筑消防工程进度控制的主要任务

消防工程专业分包单位在进度控制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建设单位及总承包单位的项目总体进度计划,确定专业分包项目的施工工期及施工中各阶段的进度目标,定期检查实际进度并与项目总体计划进度的目标进行比较并找出计划进度的偏差;分析进度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项目工期目标的影响程度,采取相应措施弥补延误的工期或调整进度计划,以保证项目工期目标按期实现。

消防设施工程进度不仅关系到施工进度目标能否实现,还直接关系到消防设施工程的质量和成本,在工程施实践中,必须树立和坚持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工程进度。分包单位施工进度控制的任务是依据消防设施工程施工委托合同对施工进度的要求控制施工进度。

2、影响消防设施施工进度的主要因素

在消防设施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影响其施工进度的因素,必然会造成某些工序不能按期完成,使工期拖延无法按计划控制进度施工。通常有以下因素制约着控制进度:

2.1项目建设单位的因素

(1)未能按时办理施工所需各种证件、批件等申报批准手续;(2)未能按期提供施工所需的技术资料。建设单位应将各种技术资料与图纸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和份数提供给施工单位;(3)未及时按合同及有关规定组织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图纸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等;(4)未能按合同约定供应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材料及设备、合同中约定由建设单位负责供应的材料与设备方所供应材料和设备的种类、规格、质量等级、到货时间与原清单不符;(5)施工过程中甲方设计修改变更太多,太乱促使消防施工分包方不能按原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甚至有时不得不停止正常施工等待新的设计方案出台后,再调整计划施工;(6)建设单位未按合同约定时间及时向消防分包方支付、预付工程进度款。

2.2总承包单位的因素

总承包单位提供的现场条件不能满足消防施工需要,或有存在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如施工用水用电、材料堆放、临时设施的搭建、脚手架、垂直运输等不能满足消防施工要求,总承包单位、设计单位图纸设计交底不清、消防施工单位充分理解设计意图等也是影响施工进度的重要因素。

2.3分包单位(专业分包单位)的因素

(1)分包施工单位组织管理不力,内部沟通不畅,决策不迅速,造成施工进度控制延误;(2)施工单位材料采购不及时,建设单位供的材料及设备未按施工进度要求及时到场,或到场后经监理、施工承包单位送检测单位检验未能达到合同规定的防火与阻燃的质量标准而影响工期;(3)施工单位质量意识比较淡薄,施工质量未达到合同规定的标准及规范要求,因工返造成的计划工期拖延;(4)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力量薄弱,外来施工人员复杂,消防安全素质差,施工中违章现象突出,建设单位、监理给予的停工、返工影响的施工进度;(5)设计、施工采用的技术及工艺不合理,及图纸会审等原因造成的消防设施工程施工管线、设备栓孔、洞口的偏差、返工影响的施工进度。

3、采取的主要措施

3.1组织措施

(1)组建一个精干项目部,挑选的项目经理应该具备多方综合管理能力,包括领导能力、技术能力、专业综合能力;(2)应增强与总承包单位的技术配合、进度配合、质量配合、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组织配合;(3)组织技术过硬、素质高的施工作业队伍,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管理,平衡调度,必要时实行两班作业,并进行调整。尽量推行工厂化预制的,多出半成品,尽量避开施工交叉,待施工作业面具备条件时全面展开安装施工;(4)消防设施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动态的因素,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解决。在施工时将实行检查、调度集于一体,使管理工作具体化、细量化,以确保总进度计划的顺利实现。

3.2经济措施

(1)工程款拨付及时、准确。在消防设施施工中,总承包单位应按专业承包合同约定拨付工程款,使专业承包施工队伍人心安定,劳动积极性高;(2)做好激励与处罚。按专业款承包合同协议,做好激励工作。提高材料供应商、专业承包方的积极性,确保专业材料供应及时到货,保障工程进度正常进行,同时也应做好合同违约的处罚工作;(3)做好资金管理。消防设施施工专业承包方应实行资金收入预测,每个月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及时做好进度签证和工程款预付,并有专人负责,保证进度款及时到位,指导最终项目完成时进行结算工作。

3.3技术措施

在消防设施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进度控制的技术措施应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专业承包单位首先对施工图进行自审,及时参加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单位组织的图纸会审、参加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单位组织的土建、安装、装饰及其它专业承包单位对图纸进行的深化,绘制综合施工图,编制有关施工方案并报审。

(1)施工图纸管理:做好专业施工图纸的评审和会审工作,把专业施工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协商解决,避免由于图纸问题对工程进度造成影响;(2)做好专业技术交底工作。施工技术人员应结合消防设施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使技术安全交底更具有操作性,确实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3)制定合理先进的施工方案,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经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审批后实施;(4)做好施工预检,预检就是在施工前进行的预先自检,是保证工程质量,防止可能产生差错造成质量事故的重要措施。

3.4管理措施

(1)加强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只有在保证施工质量,现场不发生安全、质量事故才能保证工程进度目标计划的实现;(2)加强对内对外协调管理;(3)按时参加并接受总承包单位对消防设施施工安装进度情况检查,将检查结果与初期计划进行对比,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纠偏措施上报总承包方并遵照实施。在调试阶段,积极配合总承包方进行建筑消防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工作。

消防设施管理篇9

建筑消防设施是指火灾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及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火灾应急广播等,这些消防设施的质量与运行状况很大程度地决定了被保护对象的消防安全。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建筑工程消防设施损毁、缺乏,形同虚设,火灾发生情况下不能正常使用的事件时有发生。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就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建筑消防设施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使用单位或落实内部人员,或委托消防产品生产企业、消防工程施工单位以及消防中介服务单位定期、不定期地维护保养;消防部门不断加大监督指导和培训力度,共同促进了维护管理水平的提高。但消防设施总体运行状况不尽人意,维护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个别单位建筑消防设施损坏、故障。例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部分探测器失效、防排烟系统某个送风口打不开或风量不足、报警系统主机故障、消防水泵不能启动,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设施形同虚设; 二是建筑消防设施停用。一种是故意停用的,如火灾报警系统因经常误报而被业主嫌烦关掉的;娱乐场所为降底照明度而关闭出口灯、指示灯,为使用方便而常开防火门、常闭排烟窗的。另一种则是管理不到位,无意停用消防设施,如消防水泵出水口阀门关闭,气体灭火系统、风机、水泵不通电。 三是建筑消防设施缺少。一种是历史遗留的大问题,如缺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消防栓系统,因此整改难度相当大;另一种是被拆除的表层设施,如防火门、应急灯等。 四是消防设施质量不过硬。一种是隐蔽工程类,如某高层建筑装修改造时发现,吊顶内自动喷水系统支管通过横梁时,需绕梁弯曲,施工人员为安装方便,把支管断开,横梁两边支管相互不通,导致每层有一半区域的喷水头无水。第二种是消防产品的质量问题,如应急灯的照明时间、防火门的耐火极限与检验报告描述的不符。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单位建筑消防设施缺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历史遗留问题。如建筑物在当初修建的时候,国家尚未出台相应的消防技术规范,而现在消防技术标准不断修改,很多原来不作要求的,现在需按现有规范整改。二是存在整改难度相当大的问题。有些土建存在问题,没有适当的位置来增设系统;有些营业性单位、人员密集场所,如宾馆、医院,要增加系统不能影响正常营业,不能整体停下来,只能一步步来整改,整改时间较长。三是整改资金难以到位。有的开发商将建筑移交给物业公司后撤走,要增设设施,需要投入较大资金,物业公司只能分摊到各业主,整改资金难以到位;还有的单位舍不得投入整改资金。 2、造成建筑消防设施故障、老化、损毁、丢失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建筑消防设施施工不符合要求、产品质量不合格。消防设施还能勉强发挥作用,但会降低设施的作用与效率,增加火灾损失。二是对产品购买把关不严,使用了一些劣质消防产品,且对安装规范缺乏系统学习,所安装的消防设施不符合要求。三是建筑消防设施存在自然老化、使用性和耗用性老化、产品可靠性变差、受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因管理不善人为损坏或关闭、系统缺乏日常维护致使系统出现小的缺陷不能及时处理等情况,有了完善的设计、良好的施工质量和科学的技术检测,仅可以保证建筑消防设施进入良好的初始运行状态,并不能确保系统始终完好如初。 3、安保人员的职业素质不适应。当前企事业单位兼职从事消防工作的安保人员主要来源于转业退伍军人、社会招聘或公安机关委派的保安队员和单位二线闲杂人员,这些人员总体上文化程度低,消防业务知识和相关技能缺乏,消防专业培训跟不上;加之受单位重视不够,工资待遇低,人员变动大,工作积极性受挫伤,知识结构、管理水平与新时期消防工作要求不适应。 4、中介服务的监督机制不配套。近年来,除消防产品生产企业、消防工程施工企业专业从事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服务外,一些消防设施检测中介服务企业也陆续跨入该领域。总体上讲,专业服务队伍作用有限。主要表现为:维护保养不深不细,只注重解决表面问题,有的走过场和应付,只拿钱不解决实际问题;一些企业过分依赖专业服务队伍,对其实际开展维护保养情况掌握不准,麻木不仁,对自己能消除的故障往往拖延等待。 三、加强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的对策 1、健全法律责任体系与技术标准应尽快健全有关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的行政规章和技术标准,规章要明确兼职和专业从事维护管理人员的资质条件,细化单位内部各个层面和承包、租赁、委托管理、物业、专业服务等多个主体在消防设施维护管理方面的法律责任及其失职后的惩治措施;技术标准要细化维护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频次、必备器材、故障处置程序、合格评判形式、档案管理等,使用单位和专业服务单位有章可循,保证规范、有效地实施。 2、改革消防设施维护单位和人员从业资格的管理,切实提高消防设施的维护水平

安保队伍消防职业素质的高低是决定消防设施维护管理水平的关键。要通过消防协助、社会办学的形式,培养一批有消防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向企业输送,在职消防管理人员也应在规定期限内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逐步实现消防管理岗位的资格化和资格等级化。对涉及消防设施维护管理职责的单位保安人员和水电工也应通过消防专业培训,实行持证上岗。 3、加大消防宣传教育与监督执法力度。 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又涉及多方管理机制和经济利益冲突,各级消防部门要多形式、多渠道地宣传维护管理的重要性,指导建立良好的维护管理运行机制,不间断地举办实践操作性强的培训考核。对维护管理责任不落实、设施故障损坏率高的单位,要加大督查和执法处罚力度,每次消防设施监督检查要尽可能全面,特别是联动、启动风机,水力警铃和双电源切换等单位消防员日常不敢自查的设施,更应认真检查。严格落实专业检测制度,每年按期上交检测报告。对建筑消防设施有重大缺陷的单位,应建立专档,跟踪督查,做到不消除隐患不销档。对那些消防设施方面存在隐患又拒不整改的单位和个人,要充分履行监督职能,坚持以事实为依据,按照消防法规和有关规定坚决惩办。从而有力推动社会面消防设施管理水平的快步提高。 总之,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消防设施的科技含量也必将越来越重,对保持建筑消防设施的“完整性”“好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靠公安消防部门的监督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业主高度重视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强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在运用建筑消防设施的过程中,做到“硬件过硬”、“软件不软”,并辅之以切实有效的管理,保证建筑消防设施良好的运行状态和可靠性能,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必将担负起建筑防灾的重任。

消防设施管理篇10

关键词:消防标准;抗震标准;

1前言

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市场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从而大大提高城市现代化建设,因此,大量现代建筑数量大量增多,并且其建筑都朝着高层、功能复杂化方向发展,进而导致建筑消防设施标准在现实中管理及执行未到位,特别是近几年消防安全事故频发,事故原因都是因为建筑体的消防安全标准不达票;另外在20世纪的100年里。全球共发生了3次8.6级以上的强烈地震,其中的2次就在中国。全球发生2次致使20万人死亡的强烈地震也都发生在中国,一次是1920年的宁夏海原地震,造成23万余人死亡;另一次是1976年的河北唐山地震,造成24万余人死亡。而汶川地震中,遇难人数超过8.7万人。针对以上我们要珍惜生命,重视建筑的消防安全标准及抗震标准的彻底实施与执行。

2建筑消防设施实施标准的管理需满足的要求

2.1建筑消防设施管理必须有统一的标准根据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编制关于宾馆、饭店、商场、娱乐场所等标准化管理对策,从建立了明确的标准化消防设施管理体系,同时,还制定了制定出一套合理的灭火与应急方案;建立完善的组织制度,确保各个建筑消防设施都完好无损,消防设施标志简单明了;消防演练要扎实、有效。

2.2建筑消防设施的标志必须统一采用可视化管理方式,将消防安全制度与操作流程加以规范化管理,消防标志要求统一设置,实施消防控制室“十上墙”,确保企事业单位与消防部门熟练掌握消防管理过程。

2.3建筑消防设施管理内容与流程必须严格、规范对各个企事业单位消防设施检查、维护管理内容要制定完善,同时还要逐步细化相关部门的职责,明确指出工作要:求,检查记录表内容与样式予以统一一。此外,关于建筑消防设施的管理、维护以及操作人员等的相关制度都予以明确,确保I各项程序都环环相扣,将各种建筑消防设施管理实施统一化管理。通过近年来的大力整治,使得建筑消防设施故障率大大下降。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有些地区的建筑消防设施完整率超过98.93%,因此,能够为火灾预防、火灾扑救等工作的实施打下牢固的基础。

3当前建筑消防设施标准管理的基本现状

3.1企业消防安全意识观念不强

因各大企业的建设人员思想意识偏低,导致将建筑工程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有所降低,而且,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参照相关消防设计标准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有些企业甚至和监督部门予以串通弄虚作假,从而大大降低建筑消防设施的施工质量,其建筑消防设施建设也只是为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另外,对各类建筑消防设施未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再加上,消防控制室值守人员随意性偏大,甚至有些消防控制室根本无人值守,为监督部门例行检查时,临时找人来应付,这样一来,建筑消防设施便作为一种摆设。

3.2人为破坏或是擅自停用消防设施现象十分严重

现如今,在大量高层建筑当中,一般建筑消防设施都是采用分期投入使用的方式,例如:有些商住楼房,住宅要先投入使用,而商业用房经常闲置起来,若将商业房出售或者是出租常换业主,那么在进行多次装修之后,有可能会结合自己的意愿,随意更改建筑消防设置位置,这样一来,导致建筑消防设施不产生联动反应;有些建设企业由于长时间拖欠施工款,进而双发便容易产生经济纠纷,而施工企业则采用非法手段将建筑消防设施中的重要零部件予以拆卸,导致消防设施不能联动。另外,有些企事业单位擅自停用建筑消防设施,这是由于火灾报警系统常会发生误报的情况,而业主由于嫌犯而故意关掉消防设施。

3.3技术人员操作能力偏低

在实际生活中,有些企业的建筑消防设施在投入运行几年后也没有及时和消防维护单位签订相应的合同。再加上,企业也未安排消防设施人员参加上岗培训工作,当火灾报警系统产生故障之后,缺少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维护。而有些企业则是直接采用隔离的方式,这样一来,使得消防建筑设施长期处于带病运行的状态,从而难以发挥出应有的功效,尤其是在大量建

设单位关于消防设施管理出现扯皮现象,继而形成大量火灾隐患。

3.4消防设施质量不合格

有些施工企业在承接消防施工任务之后,由于施工企业领导未重视消防施工质量,而且其法律意识十分薄弱。然而,在建筑市场中,其固定消防设施企业数量偏多,而且竞争十分的激烈,为获得施工项目,不惜降低施工成本,由于建设企业自身就不重视建筑消防设施施工,因此,哪个施工单位的成本预算低,便会将施工项目交由哪个施工单位。除此之外,现今大多数施工工程都是采用层层转包的形式,最终到施工企业中,所获得的利润是非常少的,有些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甚至会出现亏本现象,而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施工企业便会降低施工的标准。一旦发生火灾事故,那么会直接影响到各类建筑消防设施功效的发挥。

4切实做好建筑消防设施标准管理的有效对策

4.1加大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各个企事业单位开展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同时监督人员应与建筑消防设施单位加强沟通与交流,共同探讨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出企业内部存在的不足问题。特别是对一些严重火灾后果以及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予以警示,减少逃避、应付检查等各种行为的出现。这样一来,才能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火灾的发生,确保社会安全、稳定的发展。

4.2严把消防设施施工质量关

建设部门要对建设消防施工队伍资质加以检查,尤其是严格审查挂靠资质企业技术力量,避免那些不具有消防设施资质的施工企业承包消防施工工程。在监督和检查过程中所发现的存在质量问题的企业,执法部门要进行严厉的处罚,以便增强建筑消防施工队伍的质量意识。

5 建筑物抗震标准及管理

目前,我国的部级建筑物抗震标准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根据标准规定,通俗点的来说,最直接的房屋抗震决定因素,是它的结构形式。目前,国内城市大多数房龄超过一二十年的楼房,采用的都是砖混结构。而高层建筑则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组成框架,再用空心砖做隔墙的结构。相对砖混结构,高层建筑的框架结构抗震能力更强一些。但是,与邻国日本抗震房采用的钢结构相比,砖混结构、框架结构要明显逊色得多。我们国家有必要吸收和借鉴国际上包括日本在内的更加成熟完善的房屋抗震结构设计方案。

6结束语

总体来说,由于建筑消防设施标准的管理为一项复杂的工作,因此,我们必须从小事开始抓起,特别是对建筑消防设施施工全过程进行实时的监督与管理,同时作为一道生命的防线,部级的建筑物抗震标准执行不能打一丝丝折扣。这一点,需要得到建筑行业企业、从业人员及政府监管部门的万分重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