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言十篇

时间:2023-04-09 19:40:54

小语言

小语言篇1

【关键词】小学生;积累语言

一、加强背诵

我国唐代诗人杜甫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透过句子,我们可知这位大诗人是背书高手,他“下笔如有神”的内力来源于较好的背诵功底。还有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他小时候也是一个背书能手。可见,背诵是积累语言非常重要的方法。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引导学生在正确理解的基础E进行背诵。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来指导学生背诵。例如,在指导背诵《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时,我指导学生按“请求——同忆——赞扬”这个层次提纲来背诵,学生尝试分层记忆,很快就背出来了。除了要求背诵的课文之外,在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数科书里的“日积月累”等里面的语言材料,教师也应该认真指导学生熟读成诵。

此外,学生在熟读成诵后,还要指导学生经常复习,防止遗忘。老师可以利用早读课、语文课等让学生反复朗读,这样才能记得牢固。

二、勤摘记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注意积累,把文章中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及时摘录下来。同时,可以要求学生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把平时生活中获得的怃美词句随时随地摘记下来。例如,乘车出行时,看到公路两旁的交通警示语“车轮一动,想到群众。”“路无事故,就是财富。”等等,可以及时记录下来。到公园玩时,见到一些有趣的提示语,如“别踩我,我怕疼。”“草木皆有情,你我同爱护。”等,也可以立即记录下来。走在大街小巷时,见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对联,也可以随手记录下来。……指导学生这样做.也是贯彻《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引导学生处处留心学语文”这一指导思想,它是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指导学生学会运用积累的语言材料

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主要体现在是否能正确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所以,教师还应该想方设法鼓励、引导小学生积极地、大胆地运用语言。

(一)让学生多交流积累到的语言。结台语文教学,我经常在班上组织学生交流展示,让他们把自己积累到的名人名言、成语、谚语、歇后语、提示语、广告词、对联等说出来或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和牢记这些有价值的语言材料。

(二)引导学生在写作巾运用积累的语言。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认真指导学生熟读《同步作文》的“词语宝库”和“精彩语段”中的内容,并鼓励他们大胆地、有选择地运用这些优美词句以及自己积累到的语言。学生在作文中运用到的好词佳句,我在批改时,用红笔划住并写上“用得好”等评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运用语言的信心。

小语言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教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5-0195-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5.123

语文中的“语”是指语言,“语言”是指“口语”;“文”是指文字,“文字”是指“书面语”。 语文教学实际就是口头语言和文字训练的教学,语言、文字训练,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但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重“文字”轻“语言”这一问题一直存在。针对这一现实,教师要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用恰当而精炼的语言展开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给学生良好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语言教学。

一、运用好口语化语言

教学语言重在传递信息,重在交流沟通,因此口语化的语言非常重要。如果教师总是出口成章,书生气十足,就会给师生之间的沟通带来障碍。这是因为小学生虽然有着丰富的口语交流经验,但很多的书面词汇他们并不理解,所以教师在跟小学生交流之时,就要注意灵活调整自己的语言,根据小学生的语言积累情况与他们展开交流。另外,教师在讲课时还要注意根据教学进度,适度向学生展现一些书面词汇,促进他们对这些词汇的理解,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加以应用;多向学生解释一些词的意思,尤其是学生主动询问是什么意思或表现出非常不理解的状态的时候,一般来说,经过口语化的解释,原来不明白的词汇也就容易理解了。而在平时的沟通中,自然的交流即可,尽量使双方都感觉放松和自然。

二、鼓励学生自主进行语言训练

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除了在平时教学中注意语言的熏陶之外,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语言训练,而且,研究发现,这种训练只有在学生自主、自愿、自发的情况下,才会发挥更好的效果。那么,怎么激发学生自主地进行语言训练呢?首先,激发学生对语言训练过程的兴趣,也就是让语言训练的过程有趣。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采用咏古诗、讲故事、做游戏等训练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就需要教师课前精心备课,给学生安排一些能够让他们沉浸其中,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锻炼语言的运用能力,培养语言运用的自信。其次,有意鼓励学生的创新发散思维。小学生思维能力强,常常有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在闪光,鼓励以读促思,是语言训练的途径之一。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多动脑多思考,进行主动学习,大胆去创新,去质疑,去发问。另外,教师还要给学生创造自由的环境,让他们能够没有任何压力地去思考和发现;打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注、被接纳,产生一种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信心,敢问、善问,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己通过读书、思考来解决问题,若解决不了,教师再充分发挥“导”的作用,引领学生去探究和解决问题。

三、通过幽默化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语言熏陶

课堂上教师适时地运用幽默语言,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融洽师生关系,开发智力、陶冶情操的目的。当然,幽默是一种智慧,需要教师在平时多加积淀,否则,可能会弄巧成拙。所以,教师可以多读一些相关的书籍,学习其中的幽默智慧之道,在生活中有意加以训练,慢慢就会有显著的提升。当然也不要刻意强求幽默。在教学中,学生难免会犯一些错误,需要教师给予纠正,但教师要讲究方式方法,要让学生能够接受,不会感觉到尴尬,同时又能发挥纠错的效果,让学生以后不会再犯。这种时候便是教师发挥幽默语言的时刻。比如,初学标点符号的学生总是无法自如运用,出现各种问题。一次作文课上,一个学生写的一段文字忘记了标上标点符号,该教师特意拿出来范读。在范读时,老师故意表现出自己被憋得无法呼吸的痛苦状。学生见状哄然大笑,但很快便明白了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当然,教师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不可滥用幽默讽刺学生,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通过范读促进语言的熏陶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文章获得整体印象,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和美的享受,教师可以对整篇课文或重点段落进行欣赏性范读。特别是低年级的课文教学,由于学生识字量少,独立通读课文会有很大难度,所以范读是有必要的。在范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在跟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进一步体会这种美感,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和提升语感,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更多的训练。

五、运用好角色化语言

小语言篇3

宝宝开金口之后,亲子间的互动变得更有意思了。爸爸妈妈发现,宝宝几乎每天都会有进步――“跟宝宝说方言,他也能听懂”、“今天叫宝宝的名字,他会答应了”、“宝宝会讲‘要吃肉肉’了”……

宝宝的语言潜能,

爸妈要知道

出生才几天,婴儿就能辨别不同的声音,而且对妈妈的声音特别敏感。

小婴儿经常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某些发音接近于成人言语中的发音。

9个月时,宝宝呀呀学语的出现率达到高峰,成为关不上嘴巴的“小八哥”。

19个月,开始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

31个月,“为什么”、“这是什么”时常会从宝宝口中冒出来。

是啊,宝宝的语言发展如此“神速”,从刚出生不会与你对话的“小哑巴”,到3岁时能说接近成人的句子,这样的发展节奏令人惊叹。难道,宝宝是天生的语言家?

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在“先天论”中阐述,“婴儿天生就有一种语言获取装置,他们具有超强的语言学习潜能。”可以这么说,语言是人类共有的才能,所有在正常环境下长大的健康幼儿,都会自然而然地开口说话。但是,从出生到3岁的阶段,宝宝的语言学习能力是一生的其他时期都难以比拟的。爸爸妈妈需要知道的是,这一阶段的语言学习和智力开发,须遵循宝宝自身的发展规律,如右表:

0~3岁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

关于上表的两点说明:

1.语言的理解总是领先于表达。1岁前的婴儿,对人类的语音已极其敏感;8~16个月,婴儿的语言理解能力随月龄增长呈直线上升。

2.语言发展是有序的。即使存在个体差异,婴幼儿的语言发展仍由内在生理结构的成熟度等所决定,且按一定规律有序发展。

错误的观念大盘点

自然成熟型:

宝宝到时自然会开口讲话

虽然在正常语言环境中,健康正常的宝宝早晚都会开口,但婴幼儿早期语言发展的教养实践和实验研究都表明了,语言智力开发越早越好。

从出生到18个月,是语音发展的关键期。在这短短的18个月内,宝宝的听力越来越灵敏,发音器官越来越成熟,适宜的语言刺激将更有利于语言的学习,也将为宝宝的智力发展等奠定基础。

粗心忽略型:

内向宝宝开口晚不要紧

婴儿的语言发展存在个体差异,通常在1岁左右开始说出第一个词,但前后差距可以达到10个月到13个月,如个别宝宝说出第一个词的年龄可能在2岁或者2岁多。开口早还是晚,要结合宝宝的其他能力发展全盘考虑。由于语言发展的迟滞往往与一些疾病或听力障碍相联系,爸爸妈妈还是要引起足够重视。

语言发育迟缓的普遍标准

8个月大时仍不能发出声音。

1岁时不会叫“妈妈”、“爸爸”。

1岁半时能表达或理解的词不超过10个。

2岁时仍未能说出具有完整意义的语句,或者理解的词语少于30个。

3岁后,语言仍含糊不清。

5岁时,语句结构常有明显错误。

严厉苛刻型:

过于要求口齿清晰而准确

对婴儿而言,语言的学习和发展是在不断模仿和探索中进步的,在语音学习、言语发展、词语获得、语法使用上都有一个“模仿-错误-纠正-获得”的过程。父母越是想干扰和指导宝宝的表达方式,就越有可能阻碍他的发展脚步。

拔苗助长型:

趁早多学习几种语言

虽然婴儿有着超强的语言潜能,也表现出了成人所无法比拟的语言天赋,但是,家长不能脱离语言发展的规律,要求宝宝过早或过多地掌握语言能力。

复杂的语言环境也会使宝宝无所适从,如果让他同时学习两种以上的语言,容易造成音位系统的混淆,或者出现发展迟滞。宝宝熟练掌握母语言之后再学第二种语言,通常花3~5年的时间,就能说得相当流利了。

4条专业建议――

1.温情互动更适宜

爸爸妈妈平时多与宝宝说话、互动,能调动宝宝,使他积极感知和模仿成人的语言;温情的话语更能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宝宝的语言发展。

2.加入表演更生动

游戏互动的过程中,爸爸妈妈可以用夸张的语调、丰富的表情、重复强调关键词等方式让宝宝更好地理解你要表达的意思。随时注意宝宝的兴趣点,让互动更有效。

3.让学习和体验更愉快

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早期可适当采用延迟满足的方法,鼓励他尽量用语言表达需求。多带宝宝走出家门,鼓励他与别人交往,增加不同的体验和经验。

小语言篇4

[关键词] 电影 小说 语言 相似性 区别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3.031

电影的发展史与小说相比虽然还很年轻,但从其一出现就像小说一样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认识。作为对文化的一种传播媒介,电影和小说从其表达情感和诉求上具有一致性,也就是说,无论是电影语言还是小说语言,两者都是通过其自身的特点来表达某种文化、认识,展示一定的社会、生活等现实问题。本文将结合小说《呼啸山庄》的语言表达为例,来阐述电影语言与小说语言之间的关系特征。

一、认识“语言”的内涵

语言作为日常生活中必要的沟通工具已经深深的与我们的生活所融合,有学者提出,“语言”是一种抽象的心理活动,它是人们被动的接受社会的一种行为,而“言语”却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的,表达自我思想和情感的一种个人行为,也就是说,“语言”和“言语”就好比是一般与个别的,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它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用以传递某种信息的媒介,语言不仅是一门表意复合体系,同时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某种印记。“言语”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任务而对语言的一种应用,也就是说,“语言”包含在“言语”之中,并通过“言语”来构建话语情境,或者标记对社会生活的某种现象,在“言语”的过程中通常通过说和听,或者写和读来营造“言语”的行为过程,也就是常说的口语交流和书面交际。

二、电影语言和小说语言的特征

电影作为后起的文艺载体,与小说相比在语言风格和思想表达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与不同点。有学者认为,电影也是一种语言艺术,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与传统的文学语言还有其自身的特点。

1.从功能上具有语言的相似性

小说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被广大读者所钟爱,读者从小说的阅读中,来认识和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以及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的观点和见解,并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与共鸣。同样,电影作为文艺作品,同样在观众的观看中,从电影的画面、构图、场景变换,以及背景音乐、色彩空间、人声对白中,获得对电影的认知和理解,与导演产生精神上的交流和感应。也就是说,小说语言是通过读者的阅读,电影语言通过观众的欣赏来实现与作者和导演之间的有效沟通,因此,从表达功能上具有相似性。

2.从作品创作上也具有相似性

在小说《呼啸山庄》中,作者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在畸形的社会环境下,因残酷的现实生活而扭曲的小说主人公希斯克利夫,从小时候的生活环境中受到影响而导致性格与心理变化,作为一名弃儿,希斯克利夫被恩萧先生收留后就居住在远离外界的呼啸山庄,呼啸山庄丛林幽深,环境阴沉,给希斯克利夫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恩萧先生在活着的时候,对希斯克利夫还很关心,让他上学接受教育,而恩萧死后,新的呼啸山庄的主人辛德雷对希斯克利夫却很苛刻,不仅赶出了希斯克利夫,还强迫他像雇工一样的劳作,为此,希斯克利夫十分痛恨辛德雷。后来,希斯克利夫长大后爱上了辛德雷的妹妹凯瑟琳,凯瑟琳也很喜爱希斯克利夫,然而,由于双方身份的差异,凯瑟琳不敢嫁给像仆人一样的希斯克利夫,希斯克利夫也认为难以和凯瑟琳结婚,于是,就离开了呼啸山庄,独自去闯荡自己的生活。希斯克利夫通过自己的努力发财后,重新回到了呼啸山庄,然而,他日思夜想的凯瑟琳已经嫁给了埃德加·林顿,希斯克利夫非常恼怒,伺机要报复曾经虐待过他的辛德雷。但他依然疯狂的爱着凯瑟琳,而凯瑟琳生下一个女孩后就早逝了,而希斯克利夫与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结婚后,为了得到林顿家的家产,他逼迫凯瑟琳的女儿凯西,让她嫁给自己的儿子,然而,由于希斯克利夫的儿子死了,凯西却爱上了哈里顿,终年孤寡的希斯克利夫看着自己为复仇而制造的一切,颓败感伤。

3.从文艺创作的角度出发,电影语言和小说语言的表达上,都以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为主,都对故事的情节进行相应的设置,对语言风格和表达的思想内涵都符合其逻辑性,我们无论从小说《呼啸山庄》还是从电影中,都能够都作者所表达的希斯克利夫的人物内心的暴虐无情。

4.从文化的价值倾向上,电影语言和小说语言同样表现出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风格特征。从对写作思想上,追求现代主义的通常是尊崇理性的分析为前提,比如叔本华所倡导的意志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他们大多从内涵上表现出荒诞性或异域性,而现实主义流派则更客观、真实的表达现实生活,对真实的人物内心的刻画和勾勒,而后现代主义则更倾向于对个人情绪的宣泄和自身情感的自由,使得作品的思想游走于理性与现实之间,从而引领出虚无主义的价值倾向。

三、电影语言与小说语言之间差异性

1.从语言的构成要素来讲,其表现手法不同。

从小说的语言中,通常是通过抽象的符号来组成语言单位,如词素和音素等,而电影语言则更丰富,比如有影片的图像、声音、音乐、字幕等,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营造出电影所要表达的情感背景,电影作为多种媒介于一身的现代高科技的产物,通过丰富而自然的镜头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立体的视听空间,因此,电影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讲更是一种视听的语言。同时,小说所要的表达方式从单个的词汇出发,通过词义、词组、句子、构成等来实现某种特殊的语义或语用,与电影镜头相比,显得单一,往往为了表达某种情感,在小说中需要更多的形容词、比喻、夸张、排比等手法来烘托人物性格、场景状态,而电影往往于无声处实现了“惊雷”的一炸。

2.从语言的修辞风格来讲,其策略不同。

小说语言通常讲究语言的修饰或者说修辞的运用,比如在《呼啸山庄》小说中,对山庄的描写就是一个典型的修辞运用的有力证据,为了突出环境的阴森可怖,从密林、山石、夜景、风等进行比喻和夸张。而在电影中,对电影的修饰主要是采用隐喻或象征性的表现手法,从镜头的前后转换出发,来表达影片所要渲染和烘托的氛围和场景。通常情况下,对电影的修辞需要对观众的审美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对《呼啸山庄》日常生活场景的镜头切换中,我们从时间上、空间上所看到各类场景中,感受着用小说语言所难以实现的震撼。比如回忆部分的显示,电影通常采用黑白的影像特点,表明那阴暗的、惨淡的过去,而从希斯克利夫变成富翁的时候,银幕色彩的变换将观众的思想上升到了光彩照人的希望基调上。另外,对电影镜头的角度的不同,所彰显的思想情感内涵也有所不同,对于仰视的画面,观众感觉很有压力,而对于平视的角度,给人的感觉就比较平等和自然。

3.对语言的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

小说语言作为文字的艺术,可以从叙述、转折、倒叙、描写、夸张、诗歌等形式来表达作者对某种思想的认识和理解,而电影语言则主要依据人的视听感知,来对所要概括的抽象的理解传递给观众,为此,在对人物的刻画上,小说语言更具有表现力,特别是对人物内心的那种细腻的触动与反应,而电影语言则停留在一般的表象特征中。

综合来讲,电影语言更侧重于视听的感受,将电影语言和观众之间通过声光电来实现情感和故事的传递,而小说语言则更侧重于对文字符号的组织,通过文体结构和体裁的不同来实现抽象的、具体的、深刻的阐释和情感表达,两者都是从文艺的角度带着读者和观众对文学的理解和对影像的认知。

参考文献

[1] 孙晶 跨越文字与影像的疆界[D]. 吉林大学 2011

[2] 张佳 小说文本与电影文本的互文阐释[D]. 中央民族大学 2011

小语言篇5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人为了钱而出卖了自己的良心,他们有的贩卖毒品,使吸毒的人家破人亡;还有的贩卖小动物,有的人还把国宝金丝猴等动物贩卖……

在我们经历过的事情中卖主是否在为钱而危害我们,现在学校门口到处摆满了摊位,无论怎么赶也赶不走,老师让我们不要去买,让他们失去市场而自行离开,可有的同学还是抵抗不了那些摊主的花言巧语以及食品对他们的诱惑。那些摊位没有卫生许可证也不能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邻居家的小弟弟成怡就受到了摊主的欺骗。放学后我与他一起回家,他说要去买本子,我就跟着去了,可万万没想到一位满脸长满胡子的年轻人对成怡说:“小弟弟,你看这些奖品多丰富啊,摸一下吧。”起初成怡一口拒绝了他,可没想到强中自有强中手,一个在他身后的女士说:“小朋友,你看这奖券不多了,大奖还没出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站在旁边袖手旁观,看他如何选择,终于成怡开始动摇了,他胸有成竹地说:“好摸一次”,他一摸,是105号没中,这时成怡很烦恼,再加上摊主在旁边煽风点火,成怡忍不住了,这时我对成怡说:“别摸了,你还要买本子呢!”可是那可恶的摊主说:“做大事者不拘小节,大丈夫能屈能伸吗!”成怡说:“好!再摸一次。”我无可奈何了,只好眼睁睁地看这成怡走进这张早为他准备的骗局中,95号,还是没中,成怡后悔了,可已经后悔莫及了只好失忘地骑车离开了,我对他说:“成怡啊,这次给了你一次教训,以后不要重蹈覆辙了!”成怡惭愧地点了点头。

父母的钱来之不易我们不能只听摊主的花言巧语而乱花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应该深思熟虑,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

小语言篇6

师生之间的互动对教育教学的展开和学生的成长等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思考的问题。而提高语言艺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语言上的改变,可以很好的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加师生交流。要想让学生融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去,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很重要。通过改变语言形式,与学生进行课堂对话,可以很好的增加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通过这种良性的交流让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思考,有益于学生的学习。(2)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现代教育提倡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尊重,鼓励教师与学生做朋友。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经常会与学生进行谈心活动,以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而语言的艺术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语言表达将有利与师生间距离的拉近。

2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分析

2.1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规范性各级院校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以传授知识,作育英才为己任,因此教育教学一直是一项具有严谨性,科学性的工作。小学语文教学是我国教育教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其主要就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保障学生可以有效的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授课语言的运用上一定要注重规范性,保障学生学习的准确性,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具体来讲在小学语文的授课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小学生正处于打基础的阶段,其对语文知识还存在着一定的迷糊性,无法判断学习的知识是否正确,因此其往往会对教师教授的知识进行无条件的接受。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保障学生学习知识的正确。(2)语言表述的科学性。科学性是我国教育教学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应严格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向学生传授科学的文化知识。在语文课堂中无论是知识讲解还是引述例子,教师在语言上一定要保持客观真实,不能向学生介绍违背科学的知识与例子,要通过科学的语言引导学生正确的世界观。2.2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引导性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的不断完善与创新,小学语文教学也在向着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而所谓的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去学习,让学生成为教育教学中的主体。而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做到这一点,小学语文教师就一定要注意教育教学中语言上的运用,具体来说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以提问的方式进行课堂授课。疑问是语言中的一种,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用疑问的方式代替传统陈述式的教育教学,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是一种备受推崇的课堂教学方法。(2)注重语言的引导性。小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适当的给予一些提示与引导,通过使用启发式的语言,让学生更快更好的对问题进行思考与解决。这种引导式的语言相较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2.3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生动性小学语文的教材内容一般是从小学生的年龄段出发,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而制定,因此小学语文教材具有着生动性,故事性等特点。而要想有效的将教材内容教授给学生,教师在课堂的授课过程中在语言上也应突出生动的特点,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融入到教材的情境中去,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兴趣,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提升语言的生动性:(1)从学生角度出发,选择适合学生的语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选取不同的的授课语言,针对小学生而言,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声音的表达要相对夸张,以小学生的视角去解读教材。例如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堂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在朗读课文期间就应以讲故事的语言方式进行课文朗读,针对不同的角色采取不同的读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2)有效的借助肢体语言及面部表情。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想提高语言的生动性,不仅要关注语言本身,还要充分的发掘自身潜力,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弥补语言表述上的不足,增强语言的表述效果,使课堂授课的语言充满生动性。2.4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简洁性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要保持简洁,这样做主要是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太过复杂的语言其很难明白。另一方面则是,课堂的授课时间有限,简洁明了的语言可以帮助教师更加高效的利用课堂的授课时间,提高课堂的授课效率。具体来讲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到语言的简洁性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以学生理解为标准。语言的简洁程度应以学生的理解为标准,无论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组织语言,其主要的目的是要学生更好的对教师的语言进行理解。因此在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将语言以一种简单直白,易于理解的方式展示出来,以方便学生的学习,尽量在课堂的教育教学中避免过于复杂的阐述方式,以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2)语言的简洁性维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的授课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以方便学生的理解,但这种简洁性应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过于简单直白的授课方式有时会局限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语言表述,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又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2.5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鼓励性负面情绪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严重的影响,其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情绪不稳,甚至造成性格上的缺陷,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负面情绪的疏导,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语言上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采取鼓励式的教学语言。鼓励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的一种新理念,通过专家的研究证明,经常对学生进行鼓励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育教学中多运用鼓励的语言,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成就感,找到学习的乐趣。(2)采取温和的批评教育方式。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一般会采取比较激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对错误产生认识,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一般会在语言上相对严肃,尖锐,经过研究证明这种教育方式并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认识错误,反之还会激起学生的叛逆心理。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采取温和的批评教育手段,以谈心的方式,通过平等的交谈让学生对错误产生认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3结语

小语言篇7

一、寓言教学对人生的启迪

寓言以拟人化的故事形式代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其中,主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就是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能够尽情投入学习当中,而寓言教学的加入,也明显让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比如说,在小学语文苏教版的教学《螳螂捕蝉》这一个寓言故事中,讲述捕食者的天性,为了专注捕食,而忘记自己也是被捕食者的一员,从而未能了解到黄雀就在自身的后面,给自己带来潜在的危险。这个故事告诫学生在为生活做斗争的时候,也要把一切危险排除在外,这样才能在不顾一切奋勇向前时,不至于被其他危险所打败。所以说,一个寓言故事就是一次人生的忠告,所有寓言故事都可能成为教学题材的一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寓言故事教学可以帮助教师教会学生人生哲理。

二、寓言教学提升小学生的想象力

由于有些寓言故事在讲述的时候,掺杂一些神话色彩的元素在其中,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得不也运用这种教学的模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能够提升小学生的想象力。为何呢?在小学语文教学《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中,讲述一个人为了想要把阻碍前行的山移走,带领全家坚持不懈、一点一点地把山移走。而在真正的现实当中,很少有这样的人有勇气去用尽全部生命去做某一件事,所以,更需要在教学中谈及这样的事件,给予小学生人生的启发。在最后的故事情节中,愚公坚持不懈的行为感动了上帝,上帝派仙人为愚公解决了挡在他们前行道路上的山,这样具有神奇色彩的结局,是告诉小学生在人生中,一定要有信念,有了信念,才能有可能成功。这个寓言故事,采用了夸张的手法,但是同样是告诉小学生在生活中要像愚公一样,为了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做好某一件事,才能不负这一生的使命,同时这样具有神奇色彩的故事,给予小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让小学生学会在寓言故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想象能力。

三、寓言故事改造人的行为与思想

从许多的小学语文寓言教学故事中,可以得出,寓言故事可以给予人类思想,人一旦有了正确的思想、正确的方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为赢得人生而不断努力艰苦向前。所以,在小学语文寓言教学中,寓言首先改变人的思想,从而改变人的行为,再到改变人的一生,最终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例如,在小学语文寓言教学故事《守株待兔》一文中,讲述一个农民在无意中发现一个飞快的兔子撞死在旁边的树上时,农民开始不务正业,等待兔子的再一次自我死亡,但是,世界上没有这么多便宜而又不劳而获的事情发生,一个人要懂得只有付出才能得到回报。所以,在寓言故事的最终结尾,农民等不到兔子的再一次到来,而要接受被命运抛弃的制裁。从这个故事中,可以得出结论,人类只有在付出的时候才能得到回报,付出的少回报也有可能少,付出的多,回报相对应也会增多,告诫小学生不能够不劳而获,需要在人生的道路上,去不断追求,不断付出,才有可能成为人生的赢家,要相信:性格决定命运,但是,思想可以改变命运。

四、寓言教学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文学素养

小语言篇8

一、将数学语言译为普通语言

数学实践告诉我们,凡是学生能用普通语言复述概念的定

义和解释概念所揭示的本质属性,那么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就深刻。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不适于口头表达,因此也只有翻译成普通语言使之“通俗化”才便于交流。

二、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

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本真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对错分明,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要想真正的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我觉得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书看得多的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对比看得少的要好。同时这样也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思想。

三、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语言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四、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发展数学语言

1.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桌交流

小语言篇9

按照区语言文字工作要求,围绕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深入广泛宣传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我校本着夯实根基,全面渗透,注重实效的12字方针,做好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相继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创建规范、健康的校园语言文字应用环境,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进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切实提升我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使语言文字工作与学校各项教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普通话、规范汉字真正成为校园内外日常用语。

二、工作目标

以争创市语言文字规范校为目标,继续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深入、细致、有序地推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努力将语言文字工作与学校的各项事业结合起来,纳入到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常规检查与评比活动中,渗透于各个层面、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使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取得长久实际的效果,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三、主要工作

(一)以争创为目标,夯实规范建设。

1.今年加强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内部建设,认真贯彻上级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及工作实施;由教导处及年级组长等牵头成立语言文字工作小组,具体组织实施对教师规范用字、推广普通话的日常监督工作;以学生为主体建立语言文字监督小组负责对学校用语用字进行日常实时监督。

2.制订完善各项措施,确保语言文字工作落到实处,修改完善校语言文字工作制度,并建立与教师、学生考核及评优相联系的语言文字考核制度,并纳入学校统一的管理制度之中。

3.充分利用晨读时间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活动。监督小组的同学带领同学们进行课内外读书活动,并随时检查各班规范用字情况。

4.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课堂教学,纳入教学基本功训练,纳入学校常规管理之中,把语言文字工作渗透到德、智、体、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开展校本培训,进行全员普通话培训,争取全校教师普通话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5.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本年度注重语言文字工作的过程性管理,将教师教案书写、使用普通话、批改学生作业等情况作为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列入教师量化考核项目中,加强教学监督。

6.将语言文字工作与学科活动相结合,积极开展全校师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让语言文字工作深入教学,深入生活,深入每一个家庭。

7.精心组织每年一度的推普周活动,我校将以此为契机,从学校实际出发,认真筹划,精心组织,使推普周活动落到实处,推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具体的活动实施方案,进行积极有效的舆论宣传。

8.学生开展啄木鸟在行动社会用字调查活动。各小组自查班级、学校的用字规范化情况,然后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开展调查活动。

9.继续营造校园推普环境,加大语言文字宣传力度。并运用以下多种媒介进行语言文字的宣传:

校园:学校在校门口醒目位置设置推普工作的标语牌,主干道、教学楼、食堂等地方设置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字的永久性标语牌。

推普角:各班级及时更新内容,并且做到文字规范、字迹端正,图文并茂,充分发挥辐射作用。

校园刊物:继续办好校刊《扬帆》,增加语言文字方面的知识,供全校师生阅读学习。

教室:各班的推普员负责班级的语言文字工作。充分利用晨读时间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活动。监督小组的同学带领同学们进行课内外诗文朗读活动,并随时检查各班规范用字情况。

红读广播:诵读经典古诗、介绍古今名人读书小故事。主持人必须使用正确流利的普通话,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的宣传示范作用。

(二)以活动为载体,提升规范实效。

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语言文字活动,有针对性地提高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性和运用能力,打造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教育氛围,准备开展以下活动。

教师活动:

要求教师与学生交谈、教学中、集体活动、会议时必须使用普通话。教学时板书用字规范;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用字字体规范;将普通话作为教学用语、教育用语,并将这一系列要求纳入教师教学和班级常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1.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

2.结合我校校本节日(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等),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相关活动,以促进规范使用普通话、写好规范字。

3.以备课组为单位的教师公开课竞赛,在说课环节和上课环节上促进教师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4.对教育教学资料语言文字规范化进行检查:含教学进度、计划、备课笔记、作业批改、学生评语、成绩册等资料的检查。

5.开展教师课堂教学用语规范化调查。

6.教师要注意日常生活中语言用字的规范性,对全体教师进行普通话、规范字的培训和测试。

学生活动:

要求学生在校园内外坚持使用普通话,写规范字。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多种形式的检查评估,将学生使用规范化语言文字的情况列入评选先进班级和个人的条件之一。今年,在学生层面主要开展以下几项活动:

1.对学生进行常写错字,易读错字的测试。

2.结合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和我校校本节日(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开展语言文字相关活动,以促进规范使用普通话、写好规范字。主要有:

(1)各类诗歌朗诵、讲故事、演讲比赛;

(2)书写规范字比赛;

(3)各类征文、手抄报、读书笔记比赛。

3.以我校语文教研组组织的有关活动为载体,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宣传、检查、辅导,并扎实开展收集身边的生活中的不规范用字等社会实践活动。

4.进行黑板报评比,要求美观大方,写规范汉字。

5.一年级拼音过关测试。

6.五年级写规范字过关测试。

7.精心组织每年一度的推普周活动。

8. 开展啄木鸟在行动社会用字调查活动。

(四)突出课堂渠道,提高规范素养。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为了充分发挥语文课在普及普通话和规范用字中的主渠道作用,学校对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提出如下要求:

1.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研究,认真实施语言文字规范的教学和普通话说话训练,除此以外,还要充分利用并认真上好写字课,使学生在规范书写汉字的能力上有切实的发展与提高。

2.继续结合语文教学,开展各类语言文字相关的比赛及活动,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学科活动中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3.继续做好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考核工作,以考促练。特别抓好汉语拼音验收工作、写字等级考试等基本功技能达标活动。

小语言篇10

关键词:语言;交际;交流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落实,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一、激发学生“想说”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兴趣所引起的。教学实践证明:浓厚的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成绩的关键。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推动力,是学习中最活跃也是最现实的东西。无论多么科学、合理的教学载体,或多么先进的教学方法及现代教学手段,如果学生根本不感兴趣,提不起精神,什么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一切都是空话。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年龄特征的原因,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各种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不应该只埋头教书,不管学生的反应,必须研究学生的学,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兴趣学习,这样对于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在语文课堂上有意的创设特定的情境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二年级下册《三个儿子》这篇课文时,可创设这样的情境:东东说他的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你们相信吗?请大家一边听他为妈妈写的歌,一边想一想自己的妈妈好在哪里。播放歌曲《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听完歌曲后先让学生说说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这时学生“想说”的兴趣极高,接着又争着夸夸自己的妈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语言,相机指导,加强语言的规范训练,使学生掌握把话说完整,说具体的方法。

二、给学生创造“说话”机会

生动、逼真的情境,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表达的强烈欲望。教师在进行说话训练中,要营造一个和谐的语言环境,多表扬,多鼓励,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让学生大胆地积极主动地说。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习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主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要民主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用爱关心每个学生,重视每个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特别是对后进生,教师更应加倍呵护,应该允许他们失误,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分析他们的知识缺陷,真心地帮助他们。这就要求教师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课堂上应该给学生一路绿灯,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让他们多动口说,给他们创造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地发展。所以,在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可采取:自言自语,同桌互相说,小组轮流说,全班交流说等形式。

例如:口语交际《奇妙的动物世界》,可根据小朋友对动物有特殊的感情,他们从小就认识很多的动物,教师可这样导入课题:今天老师带来了我最喜欢的小动物,你们想看看吗?大家先来猜猜我为它编的谜语“颜色有白又有灰,模样机灵又可爱,飞山越岭把信送,又当和平小使者。”猜猜它是谁?学生都争着猜,猜完后可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然后全班交流。

三、让学生敢说敢问

学贵有思,思起于疑。要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就应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敢说、敢问。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要从培育问题入手,当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应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也可让其他学生来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语文课堂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处于积极思维,敢想、敢说的状态,从而有效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结果,做到思维与语言统一发展。《画风》这篇课文,课题一揭示,学生就感到很奇怪,教师可顺藤摸瓜,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学生争着问:“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风到底是什么颜色?”“风该怎么画呢?”等等问题。这个环节不但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跟人讨论,角色不断交换的交际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和学生接触的一切时机,进行交谈,在交谈中建立感情,使学生无拘无束,愿意讲出来。当孩子用语不当时,教师及时纠正。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分散时间,有计划、有目的与学生交谈。在交谈中,教师和学生易于进行感情交流,关系可更加亲密,学生有什么事就都愿意告诉老师。这不论对他们发展语言能力,还是形成对事物的正确态度都有积极作用。

四、让学生知道怎么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