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肿瘤十篇

时间:2023-04-02 17:08:40

腮腺肿瘤

腮腺肿瘤篇1

【关键词】 腮腺;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肿瘤

腮腺是人体内最大的唾液腺,腮腺区及周围间隙结构复杂,腮腺肿瘤病理组织学类型繁多。本研究对65例腮腺肿瘤的CT 表现结合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T 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我院2008年1月1日—2010年1月1日具有完整资料的腮腺肿瘤65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混合瘤37例,状囊腺瘤15例,管状腺瘤1例,基底细胞腺瘤2例,嗜酸细胞腺瘤1例,淋巴上皮囊肿2例,脂肪瘤2例,癌5例,除3例仅行平扫检查外,其余病例均行平扫及平扫后增强扫描,其中22例行多期增强扫描。

1.2 方法 采用PHILPS公司的Brilliance16螺旋CT扫描仪,先行平扫,然后行增强扫描,增强对比剂为优维显(Ultravist),剂量约80—120ml或按1.5ml/kg体重计算,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对比剂,注射流率为3—4ml/s,层厚为5mm。

2 结 果

2.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39例,女26例,年龄4个月—76岁。64例为单侧发病,右侧33例,左侧31例,1例为双侧发病。其中有54例由于无意中发现的腮腺区无痛性肿块进行性增大而就医,有10病例有轻微的疼痛不适,临床症状大多不明显,仅1例面部疼痛明显并伴有进行性张口困难。

2.2 CT表现 ①平扫:37例混合瘤多数为低密度或等密度,仅1例为稍高密度,密度可均匀亦可不均;状囊腺瘤平扫呈略低密度或等密度,除1例外,中间均可见到低密度囊性区,边界清楚;1例管状腺瘤,平扫密度不均匀,可见囊变区,囊内见等密度区,囊壁厚薄欠均;2例基底细胞腺瘤,平扫呈等密度或与腮腺等密度而不易发现;1例嗜酸性细胞腺瘤,平扫为稍高密度,周围脂肪间隙略模糊;2例淋巴上皮囊肿平扫均成囊样低密度;脂肪瘤2例,呈典型的脂肪密度;5例腮腺癌,与正常腮腺结构分界不清,平扫呈等密度,3例颈部可见肿大淋巴结影。②增强:混合瘤增强后轻中度强化14例,明显强化7例,不均匀强化13例,均匀强化8例,其中有12例进行了多期的增强扫描,表现为渐进性的强化;状囊腺瘤强化较为明显,强化不均匀8例,其中3例均为环形强化,仅1例为轻度均匀强化;管状腺瘤的实性部分及囊壁明显强化;基底细胞瘤2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1例嗜酸细胞腺瘤增强后呈环形强化;2例淋巴上皮囊肿增强后,呈环形强化,囊壁强化明显,较为均匀;2例脂肪瘤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5例癌增强后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坏死囊变区无强化;同时,有3例伴有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

3 讨 论

腮腺是人体最大的唾液腺,位于面后耳前,下颌骨后,胸锁乳突肌前。临床上将腮腺分浅、深两叶及峡部。腺体的大部分和导管集中在浅叶。因此,肿瘤多见于浅叶1。

腮腺组织富有脂肪和唾液,与周围的肌肉、骨骼形成天然对比,通常CT平扫即可显示病变的存在2,3,因而尤其适合CT评价。正常腮腺CT衰减值在—20—20HU;随着年龄增长腺实质逐渐为纤维组织、脂肪组织替代,CT衰减值更趋减低,这是CT能敏感检出腮腺肿瘤的基础。

75%的腮腺肿瘤为良性,良性肿瘤绝大多数均为腺瘤,其中混合瘤腮腺肿瘤的60%—70%4,其中90%为良性,10%为恶性。恶性肿瘤中以粘液上皮癌为多,其他为腺癌。

腮腺混合瘤又名多形性腺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呈膨胀性生长,包膜完整,早期一般无症状,在腮腺区发现无痛性肿块、活动、生长缓慢,与皮肤无黏连,为其临床表现,若突然生长加快或出现疼痛应考虑恶变之可能,一般女性略多于男性,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平扫时,混合瘤多数为低密度,当肿瘤较小时密度一般较均匀(图1a),肿瘤较大时密度欠均匀,边界一般较为清楚,可有囊变,钙化出血极少见,本组病例中未见到。强化一般为轻中度强化(图1b),当肿瘤较大时强化一般不均匀,本组病例中有13例呈不均匀强化,肿块直径大于2cm。当肿块边缘模糊不清时,则提示有恶性的可能。本组1例恶性混合瘤,包膜欠完整,肿瘤与正常腮腺分界不清,均提示为恶性征象。本组病例中,有12例进行了多期增强扫描,笔者观察到混合瘤在增强早期为轻度强化,随着时间延迟可以呈明显强化,比较有特点,在其他几组病例中并未观察到这个现象,笔者认为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鉴别点,由于多期增强病例数较少,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状淋巴囊腺瘤又称Warthin瘤,多见于50岁以上,男女之比为6:15。病程较长,可时大时小,为其特征性改变,生长缓慢,瘤体一般不大,极少有直径超过10cm者,本组病例中最大者长径为3.5cm。CT平扫其密度较混合瘤密度低,但仍高于正常腮腺组织,此为二者的鉴别点,边界清,形态规则。笔者观察到,本组病例增强后可有环形强化(3例),中间部分易囊变,囊变部分无强化,囊壁强化明显,较有特征(图2a及2b),而混合瘤比较少出现这个征象,部分病例也可有轻度比较均匀的强化(3例)。此外,有10例囊腺瘤进行了多期增强扫描,在动脉早期就可以呈明显强化,随时间延迟并未观察到延迟强化,这与混合瘤不同,也可以作为鉴别要点。

管状腺瘤为腮腺区少见的良性肿瘤,文献报道不多,本组病例中的管状腺瘤,CT表现以囊性为主,增强后实性部分及囊壁强化明显,有时与状淋巴囊腺瘤鉴别较困难,组织学上肿瘤由密集的腺管构成,未见有淋巴滤泡形成。

基底细胞腺瘤是涎腺中少见的上皮性良性肿瘤,1967年由Kleinsasser和Klein确认为一种独立的由基底细胞组成的良性肿瘤,是单形性腺瘤中的一种亚型,缺乏多形性肿瘤特征性的黏液—软骨样成分。单形性腺瘤约80%发生于大涎腺,绝大部分发生于腮腺,分为实性、小梁状、管状和膜性型,以实性型多见7。一般小于3cm,虽不呈浸润性生长,但常为多灶性或多结节性,术后复发常见。常有较完整的包膜,平扫密度高于正常腮腺组织。文献报道基底细胞腺瘤有65%发生囊变7—10,本组病例中有1例出现小囊变。肿瘤血管丰富,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嗜酸细胞腺瘤十分罕见,国内报道很少。嗜酸细胞腺瘤生长缓慢,瘤体积较小,直径一般为1.0—2.0cm,表面光滑,界限清楚。本组仅搜集到1例嗜酸细胞腺瘤,直径约1.0cm,符合文献报道,平扫为稍高信号,增强后呈环形明显强化。

淋巴上皮囊肿和脂肪瘤较为有特点,不是起源于腺组织的肿瘤。淋巴上皮囊肿呈特征性的囊性密度,增强后包膜呈明显强化,内部囊性密度未见明显强化。脂肪瘤起源于腮腺内的脂肪组织,平扫呈特征性的脂肪密度,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与其他部位的脂肪瘤的CT表现相同。

腮腺恶性肿瘤包括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腺癌、腺泡细胞癌、转移瘤,本组病例中包括2例粘液表皮样癌,1例淋巴上皮癌,1例腺泡细胞癌,1例腺样囊性癌,均生长迅速,肿块形态不规则,质硬、不活动、边界不清。肿块疼痛甚至皮肤破溃,侵犯周围肌肉血管、神经。CT上肿块一般较大,呈分叶状,包膜不完整,对周围组织除了推压移位外,还会有侵犯,增强后一般为明显不均匀强化(图3a及3b),因为肿瘤生长迅速,肿瘤内部易缺血坏死,坏死灶与良性肿瘤的囊变部分不同,形态较为不规则,颈部可有肿大淋巴结(图4a),具备恶性肿瘤的征象。

腮腺内病变不同生长方式为良恶性的主要区别点。良性肿瘤一般无侵蚀性,边界清楚,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可有钙化、囊变、坏死。恶性肿瘤具有不同程度侵蚀性,多呈分叶状,不规则或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本组病例中,良性肿瘤,除1例嗜酸细胞腺瘤周围脂肪层次欠清外,59例良性肿瘤CT上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结节样病变,增强后强化程度不一,无向周围浸润的征象;5例癌,肿块相对较大,占位效应比较显著,与周围的正常组织分界不清,其中有3例伴有同侧颈部淋巴结的肿大,是有力的恶性转移征象的证据。

综上,多层螺旋CT的出现,可以对病变进行矢状及冠状面的重建,更能清楚地显示病变的解剖定位(图4a及4b)。CT扫描对于鉴别良恶性肿瘤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报道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所见鉴别腮腺良、恶性的准确率可达90%11。腮腺肿瘤病理组织学类型繁多,良性肿瘤不像其他良性肿瘤具有完全的良性性质,带有一种不稳定的倾向,而恶性肿瘤与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比较,恶性程度较低。因此,腮腺肿瘤手术切除效果好,手术后生存时间相对较长,所以清楚的CT解剖定位,可以直接影响术前处理和手术方式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杨文雅.腮腺肿瘤的CT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杂志,2009,7(2):20—2.

[2] 胡建妙.腮腺肿瘤的CT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7(06):639—40.

[3] 沈宣文.腮腺病变的CT征象探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7,8(06):352—4.

[4] 杨文雅.腮腺肿瘤的CT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09,7(02):20—3.

[5] 陈祖华,周任务,姚渭土,et al.腮腺腺淋巴瘤的CT、MRI表现[J].放射学实践,2007,22(01):31—33.

[6] 全宏卫,曾鹏.多层螺旋CT对腮腺Warthin瘤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2008,18(8):842—4.

[7] 陈杰云,林晓莹,陈向荣,et al.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腮腺基底细胞腺瘤[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05):990—1.

[8] 胡祥华,纪建松,卢陈英,et al.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05):651—3.

[9] Tohru T,Hiroko T,Arimi H,et al.CT and MR findings of basal cell adenoma of the parotid gland.Radiat Med,2004,22(4):260—264.

腮腺肿瘤篇2

[摘要] 目的 总结临床常见的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与腮腺肿瘤的误诊案例。方法对本院近5年来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与腮腺肿瘤的误诊病例进行分析及研究。 结果 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患者血常规中可见明显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相对值大于6%以上,绝对值大于0.5×109/L 以上。腮腺肿瘤患者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相对值小于6%,绝对值小于0.5×109/L。 结论 血嗜酸粒细胞比例显著增高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之主要特征,此数值虽然不能对本病作出明确诊断,但对于术前的正确诊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腮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肿瘤;嗜酸粒细胞;误诊

[中图分类号] R739.8[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12-0126-01

我院2004年6月~2011年6月期间,发生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与腮腺肿瘤误诊6例,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误诊的6例患者中,男5例,女1例,年龄48~64岁,平均57.17岁。

病例1:患者男,48岁,1年前曾在当地行左耳前肿瘤摘除,术后未进行病理检查,后复发,来我院就诊。查见左耳前肿瘤约2 cm×3 cm×2.5 cm大小,质硬,基底部与组织粘连,无活动,无压疼。术前查血示:嗜酸粒细胞相对值为33.41%,绝对值为3.35×109/L。术前诊断为腮腺肿瘤。手术摘除后,病理结果为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

病例2:患者女,51岁,4年来左耳前肿物2枚,渐大,未行病理检查,查见左耳前肿瘤约2 cm×2 cm×2.3 cm大小,其下另一肿物1.5 cm×1 cm×1.2 cm大小,质硬,无压疼,基底部与组织粘连,无活动,术前查血示:嗜酸粒细胞相对值为25.33%,绝对值为2.65×109/L。术前诊断为腮腺肿瘤。手术摘除后,病理结果为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

病例3:患者男,64岁,右耳下肿瘤十几年余,查见右耳前肿瘤约5 cm×7 cm×3.5 cm大小,质硬,基底部与组织粘连,无压疼,无活动,全身皮肤瘙痒,尿蛋白为3+,24 h尿蛋白总量为2821 mg/24 h。术前查血示:嗜酸粒细胞相对值为35.71%,绝对值为:2.24×109/L。术前诊断为腮腺肿瘤。手术摘除,术中发现,共有三个肿瘤,分别为1 cm×1.2 cm×2 cm,5 cm×6.5 cm×4 cm,3 cm×3 cm×2.3 cm大小,病理结果为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

病例4:患者男,62岁,右侧腮腺肿物6年余伴有皮肤发痒,查见右耳下肿瘤约2.5 cm×3 cm×1.5cm大小,质硬,无活动,无压疼,病变部位皮肤粗糙增厚,色素沉着。术前查血示:嗜酸粒细胞相对值为41%,绝对值为3.68×103/L。术前诊断为腮腺肿瘤。手术摘除后,病理结果为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

病例5:患者男,58岁,左耳前肿物5年余,有消长史。查见左耳前肿瘤约4 cm×3 cm×2.5 cm大小,质硬,无压疼,基底部与组织粘连,无活动。术前查血示:嗜酸粒细胞相对值为32.67%,绝对值为3.24×109/L。术前诊断为腮腺肿瘤。手术摘除后,病理结果为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

病例6:患者男,60岁,右耳下肿物6年余,查见右耳下肿瘤约2 cm×3 cm×2.5 cm大小,界限不清,质硬,基底部与组织稍粘连,无活动,无压疼。术前查血示:嗜酸粒细胞相对值为 5.34%,绝对值为0.42×109/L。患者有吸烟史30年,术前诊断为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行手术治疗确诊,病理结果为腮腺腺淋巴瘤。

2 分析

6例病例中,5例是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结果误诊为腮腺肿瘤,误诊率较高。究其原因,本人认为与该病病例在我院较少见、临床表现又复杂多样、临床医生对该病缺乏系统的了解、对该病的临床特点缺乏深刻的认识,从而被一些不典型的症状迷惑而误诊有关。1例为腮腺腺淋巴瘤,结果误诊为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被误诊的5例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术前血象检查均显示嗜酸粒细胞的相对值大于6%,绝对值大于0.5×109/L。被误诊的1例腮腺肿瘤患者血象中嗜酸性粒细胞相对值小于6%,绝对值小于0.5×109/L。

3 讨论

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在我国较为多见,以青壮年发病居多,男性多于女性,发病慢,病程长,主要表现为软组织肿块,以腮腺、颈部发病为多。此病病因不明,多数学者认为属于特异性变态反应的组织增生性反应,即为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1]。因其不具备典型症状,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容易与腮腺肿瘤之间相互混淆,在临床工作中被误诊的数量不少[2,3]。

腮腺肿瘤与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是腮腺常见的两种疾病。腮腺区的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主要表现为软组织肿块,有时为多发,偶可自行消退,但又复发,并有时大时小症状。初期为软橡皮样,日久逐渐硬韧,与周边分界不清晰,无具体薄膜,不局限,当肿块缓解时再度变软,肿块区皮肤瘙痒,一般轻微,可随病程发展而逐渐加重;并可见皮肤粗厚及色素沉着[4]。而腮腺肿瘤则无时大时小,皮肤瘙痒等症状,而且象腮腺混合瘤及腮腺腺淋巴瘤一般都可以触及明显的、边界清晰的包块,基地一般不粘连,腮腺混合瘤一般多结节,触之较硬,表面光滑;腮腺腺淋巴瘤触之较软,表面沙粒状。我们总结以上病例,不难发现,血嗜酸粒细胞比例显著增高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之主要特征,其血嗜酸粒细胞的相对值大6%,绝对值大于0.5×109/L[5-6],这些数据虽然对本病不能作出明确诊断,但对于术前正确诊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另外局部皮肤瘙痒和色素沉着也有助于诊断。其最终确诊还需依靠病理检查。

腮腺肿瘤与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的治疗是不同的,腮腺肿瘤是必须要手术切除,而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可以放疗、化疗及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有效率可达90%~100%,照射剂量一般为20~30Gy,反应轻微。对于单发、肿块小可考虑手术切除。多发者以化疗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为主,也可考虑部分手术切除。只要我们临床上能掌握住规律,做好腮腺肿瘤与腮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的鉴别诊断,就能减少误诊率,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洋,王天珍,刘汕宇,等.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瘤临床病理分析[J]. 中华口腔科杂志,1993,28(4):237.

[2]王恒琨,巩艳玲,王仁欣,等. 口腔颌面部Kimura病13例临床病理分析[J].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0;31(1):55.

[3]刘汉前.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发病特点与治疗[J]. 中国肿瘤临床,2009,36(11):623-625.

[4]邱蔚六. 口腔颌面外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1.

[5]靖宇. 颌面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20例误诊分析[J]. Medical Joumal of the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2001,12(1):23.

腮腺肿瘤篇3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0-3085-02 中图分类号:R76 文献标识码:B

在腮腺良性肿瘤中,混合瘤占50%~80%,因其为交界性肿瘤,大约40%混合瘤包膜不完整,单纯肿瘤切除可致肿瘤残留或种植,复发率高达20%~40%。而复发后常呈多中心的表现,手术保留面神经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目前对腮腺肿瘤的术式主要有:腮腺浅叶肿瘤采用浅叶切除术+面神经解剖,深叶肿瘤采用腮腺浅叶、深叶切除+面神经解剖,恶性肿瘤则行全腮腺切除,以避免术后复发[1]。但该术式创伤大,易造成面部凹陷畸形,面瘫,毁损腮腺分泌功能等。因此,我们在总结上述传统的腮腺肿瘤切除手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收集我院2003~2006年间72例腮腺肿瘤患者,男40例,女32例;年龄25~80岁,平均40.5岁;病程30天~40年。肿瘤直径为3~8 cm。术前均经局部检查和B超、CT发现腮腺肿瘤, 术后病理分类:混合瘤42例,腺淋巴瘤15例,囊肿8例,腺瘤4例,腮腺嗜酸细胞瘤1例,血管瘤2例。临床表现主要为耳屏前、耳后、耳垂下、下颌骨后区肿块。全组患者术前均行B超或彩超检查,同时行CT扫描。面神经受累而出现面瘫1例。64例在局部麻醉下手术,8例在全身麻醉下手术。38例腮腺浅叶肿瘤采用浅叶切除术+面神经解剖,同时,保留腮腺导管。26例深叶肿瘤采用腮腺浅叶、深叶切除+面神经解剖。保留耳大神经51例,保留耳后静脉63例。

1.2 切口及方法:沿耳面交界的皮肤皱纹―耳面沟,在耳屏稍上方开始垂直向下,绕过耳垂下,在乳突尖前方,经下颌升支后缘后方至下颌角下缘约l~2 cm处转向前,平行于下颌骨下缘往前约1~2 cm左右做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在腮腺咬肌筋膜表面翻瓣直至腮腺咬肌前缘,沿腮腺咬肌筋膜向后翻瓣,显露外耳道软骨、胸锁乳突肌前缘。在腮腺下极可显露面后静脉,给予保留。其后,在胸锁乳突肌上1/3处可见到耳大神经经过,亦给予保留。可根据术者经验从面神经分支或总干解剖面神经,然后切除浅叶及肿瘤,尽量保留腮腺导管。如肿瘤位于深叶,则先解剖面神经并将浅叶切除,然后根据肿瘤位置游离在肿瘤浅面的面神经,将神经用神经拉钩或橡皮条牵开,切除肿瘤。

1.3 术后随访:术后复诊内容包括肿瘤复发、面神经损伤、面部肿胀、伤口感染、涎瘘、耳大神经损伤、味觉出汗综合征。本组肿瘤1例复发,复发时间为术后5年。发生面瘫10例,9例为暂时性面瘫,先后于2周至半年时间恢复,1例为永久性面瘫,为术中牺牲面神经所致。面部肿胀5例,1周后消失。4例发生涎瘘,经加压包扎均在术后2~3周内愈合。局部积液2例,给予及时抽出积存液体,局部加压包扎后全部恢复。10例有耳垂麻木,系耳大神经切断所致,此并发症随时间推移,症状逐渐减轻。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1例。

2 讨论

我们在总结上述传统的腮腺肿瘤切除手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形成三保留的功能性腮腺肿瘤手术。

2.1 保留腮腺导管:在传统的腮腺浅叶切除术中,由于解剖的原因,通常切除腮腺导管,导致术后涎瘘发生率高。通过保留腮腺导管,尽可能地保留正常腺体组织,使其继续分泌涎液,防止术后肿胀、腺体萎缩及涎、积液等并发症。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正常腮腺组织牺牲并能维护腮腺正常功能,取得较佳的美容效果[2]。经随访,患者对术后面形比较满意,术后并发症少,但复发率并不升高等优点。这可能与保留了导管的残余腺体继续增生,功能代偿有关。

2.2 保留耳大神经:在腮腺手术中,面神经的保留已成为常规手术原则,但耳大神经的保护及由此而产生的并发症很少引起重视。耳大神经为颌神经丛皮支最大者,经胸锁乳突肌浅面行向前上,至腮腺下方分为前、后两支,前支向前分布于腮腺区皮肤,腮腺手术中常被损伤;后支经腮腺后极走行向上,主要支配乳突部及耳廓后面的皮肤。腮腺手术中若病灶与耳大神经无明显粘连,后支是较容易分离并加以保护的。保留后支后,患者后耳垂、乳突等部位出现麻木、不适感明显下降[3]。

2.3 保留耳后静脉:在传统的腮腺肿瘤手术中,由于耳后静脉并不重要,手术中常被结扎,由于下颌后静脉由面后静脉与耳后静脉在下颌升支处汇集而成,回流入颈外静脉,收集耳颞部静脉回流,由此带来术后腮腺区静脉的回流障碍,我们在分析了下颌后静脉的解剖后,提出了保留该静脉。通过我们观察,保留该静脉后,该区域术后水肿明显减轻。

参考文献:

[1] 居国平,单莉英,刘阿贵.270例腮腺肿瘤的治疗体会[J].山东医药,2005,45(12):27.

[2] 吕建刚,梁巧瑾,齐金星,等.腮腺手术方法的改进[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 18(3):175.

腮腺肿瘤篇4

腮腺肿瘤真的和嚼口香糖、嗑瓜子有关吗?

李先生说自己半年前开始喜欢吃瓜子,是不是跟吃瓜子有关呢?网上有流传说,多嚼口香糖和吃瓜子易患腮腺肿瘤,真有这一说法吗?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段青云副主任说,腮腺肿瘤是颌面部一种常见肿瘤,有良恶性之分,生物学特性复杂,不同的肿瘤各有其特有的发病特点。

腮腺肿瘤的发病是由综合因素引起的,包括性别、年龄、免疫、环境、内分泌、基因、遗传以及营养、病毒感染、烟酒等,具体哪一种为主导,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对于长期使用药膏、长时间贴耳打手机这些因素是否会引起腮腺肿瘤的发生,目前还不确定, 但是没有研究表明与吃口香糖和瓜子有关。腮腺肿瘤的发病年龄分布很广,高发年龄集中在30~70岁,其中40~50岁为发病高峰,占整个发病的20.91%,男性发病率较女性为高。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腮腺肿瘤?

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占大多数,约占80%,恶性肿瘤只占少数,约占20%。良恶性肿瘤生长特点不同,良性多为生长缓慢的无痛性肿块,活动,无粘连,无功能障碍,表面光滑,形状较规则。恶性一般生长较快,多有疼痛不适,甚至影响神经功能。但也有些低度恶性肿瘤在早期也可呈现良性表现,且病程较长,易与良性肿瘤混淆。

如果自己在洗脸或者用手摸的时候发现自己面部有硬块或左右软硬不一致,或者面部有针刺等异常感觉时,就要引起重视了,需要排查是否有肿瘤存在的可能。而如果出现嘴巴歪了、眼睛难以闭合又有面部疼痛,这往往提示着恶性肿瘤。

B超、CT、及MRI等影像学方法在腮腺肿瘤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结合症状和临床检查可以对病变提供较为准确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依据。

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手段。

腮腺肿瘤篇5

【关键词】 腮腺导管;浅叶良性肿瘤;临床观察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56-02

腮腺浅叶切除术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经典方法,对预防肿瘤复发效果已得到肯定,已成为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手术的标准术式。然而近年来,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发生在腮腺浅叶体积较小的良性肿瘤治疗[1]。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主张采取保留腮腺主导管的手术方式。我科于2008年1月至2013年3月,采用保留腮腺主导管的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术后复发率低,效果好,极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3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72例,其中男37例,女35例;年龄17-62岁,平均年龄34岁,病程2-5年不等。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浅叶单发肿瘤,直径5-10mm。将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术组或保留导管部分切除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

1.2.1 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 手术切口程“S”形,翻瓣后,解剖面神经,在面神经浅面将腮腺浅叶及肿瘤完整切除,不保留腮腺导管。

1.2.2 保留导管部分切除术 气管插管,全麻或局麻下进行,在充分保留的前提下,手术切口尽可能的比传统的“S”型切口短,翻瓣后在距肿瘤边缘5-10mm处钝性分离,寻找邻近面神经分支。在面神经浅面将肿瘤及其周围邻近组织切除,保留腮腺主导管。皮瓣复位后,严密缝合,术后加压包扎1周。

1.3 观察指标 术后定期复查,观察患者病情,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创口愈合、创口长度、面瘫、Frey综合征、面部凹陷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 果

创口愈合情况良好,所有患者均为一期愈合,术后随访,传统术式组失访1人,所有患者均无肿瘤复发。其他方面比较见表1。

3 讨 论

80%的涎腺肿瘤为腮腺肿瘤,而腮腺肿瘤的80%位于腮腺浅叶。腮腺肿瘤主要表现为位于耳前区、耳垂下或腮腺后下部的肿块,包膜不完整性,多形性性是它的特点。沿包膜剥离的单纯简单“剜除术”手术治疗方式,术后常有肿瘤复发[2]。传统的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标准术式就是腮腺浅叶切除术,该方法全面解剖并保留神经主干和分支,并将腮腺浅叶组织和肿瘤一并切除,可有效降低了术后复发率。缺点是切口大,且残留的腺体功能完全丧失,因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对腮腺肿瘤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要求在切除肿瘤时,要尽可能的保存患者相应器官功能,减少手术对患者日后生活的影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次探究结果表明,保留腮腺导管可以大大减小患者的创口长度,有利于术后美观;且发生面部凹陷、面瘫、Frey综合征的几率有所减少。

腮腺部分切除术沿肿瘤外缘钝性分离,切除肿瘤,因此在术中无需寻找面神经的各个分支,仅需分离邻近面神经分支,有效减少了面神经的损伤率。保留导管部分切除组有3例出现暂时性面神经麻痹,均未出现永久性面神经麻痹。由于保留了腮腺导管,术后残留腺体组织可以正常的分泌和排出。分泌系统未出现障碍。因手术创面小,大大降低了伤口内出现皮下积液和涎瘘可能性。

腮腺部分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并不影响手术彻底性,同时也未增加肿瘤复发率,但却有诸多传统手术没有的优势,例如:切口选择灵活,手术范围减小,手术时间缩短;手术保留的主导管能保存残留腮腺功能,减少皮下积液和涎瘘的发生;减少面神经损伤,减轻面部凹陷畸形,外形美观;减少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等[2]。

总之,腮腺保留导管部分切除术不同于传统的循包膜剥离的简单剜出术,具有上述诸多优点是治疗腮腺浅叶体积较小(直径2.0cm),腮腺恶性肿瘤以及腮腺造影有阻塞性腮腺炎者,则不宜采用此术式[3]。

参考文献

[1] 马大权,俞光岩,郭传.腮腺肿瘤的外科治疗[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5,12(11):688-689.

腮腺肿瘤篇6

[关键词]腮腺肿瘤;术前护理;术后护理

腮腺肿瘤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肿瘤疾病,在颌面部肿瘤中,其发病率非常高。由于腮腺所处的特殊颜面部位,神经分布异常复杂,血运也比较丰富,这无疑给手术本身带来较大的难度和危险性,术前术后护理也比较复杂。我科自2004年12月至2006年5月共收治44例腮腺肿瘤患者。对手术患者配合精心的护理,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4例,男25例,女19例,年龄25岁~70岁,其中恶性肿瘤7例,良性肿瘤37例。

2术前护理

2.1一般护理患者入院后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做好入院宣教,准确测量生命体征,对血压高、血糖高、心电图异常等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使患者尽快达到适应手术。

2.2心理护理由于腮腺肿瘤患者面颊部都有不同程度大小包块隆起,影响患者外观,再者患者对于术后的效果是否有并发症、后遗症等,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恐惧心理,所以应做好心理护理,指导患者减压的方法,如对环境的适应、医护人员的了解、手术的方法介绍、疾病的宣教等,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绪[1]。

2.3专科护理保持口腔清洁,腮腺导管开口于口腔。因此保持口腔清洁尤为重要,术前检查患者有无龋齿或口腔疾患,如有该疾病应及时治疗。术前给口灵或复方洗必泰漱口,预防口腔炎及溃疡的发生。

2.4术前准备充分的术前准备是保证手术安全和术后康复的必要条件。当通知手术后,我们应认真地制订护理计划,并向患者及家属宣教,解释手术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麻醉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保持情绪稳定、保暖、保持良好的睡眠、预防呼吸道感染、高血压等,同时对术中与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及防治措施也应有正确的估计。手术前做好术区备皮、剃发至患者耳后4指。男患者剃胡须,女患者询问月经是否来潮,并在术晨将头发梳到健侧,充分暴露手术部位,术前应全面了解病史,做好全身检查,根据手术的性质与麻醉的需要,完善术前的各项常规检查,如血常规、免疫系列、肝功能、X线照片、B超、心电图及其他特殊检查,确保次日手术的顺利进行。

3术后护理

3.1卧位全身麻醉患者未清醒者,应采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口角置弯盘,使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易于流出防止分泌物吸入气管或污染伤口,引起患者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局部麻醉术后给予半卧位,以利于减轻头部充血、局部肿胀、有利于伤口分泌物、积血、积液的引流。

3.2保持呼吸道通畅因为口腔手术范围广、时间长、创面大且靠近颅底及呼吸道,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有可能引起喉头水肿,出现声嘶、呼吸不畅,故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面色、口唇颜色、有无烦躁不安出现,及时吸出口腔分泌物。密切观察呼吸是否平稳、频率是否正常、呼吸道是否通畅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3.3伤口观察注意创口的渗血、出血情况,由于颌面颈部血管、淋巴管丰富,术后创口渗出液较多,术后多留置伤口引流管,应在术后注意观察引流液及伤口敷料渗血性质及量,保持伤口引流通畅,做好记录。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减轻血肿,确保有效负压引流切勿扭曲引流管,压迫阻塞和脱出等。保证伤口敷料加压包扎的正确与松紧适度,腮腺肿瘤切除术后敷料加压包扎时间长,一般需要2周~3周,正确适度的局部加压包扎可促进残余腺体萎缩,减少涎瘘的发生。如敷料包扎过紧,可引起头痛不适,影响进食、睡眠、眼睑、颜面部肿胀,甚至呼吸困难,包扎期间随时观察患者的面部血供及循环是否正常。

3.4伤口疼痛护理因手术创伤、加压包扎所致。若包扎太紧可适当放松;手术后取半卧位,减轻头部充血、组织水肿、减轻疼痛;告诉患者疼痛的原因及持续时间,指导患者减轻疼痛的方法:如聊天,必要时给予止痛剂和镇静剂[2]。

3.5饮食护理手术后伤口加压包扎,导致患者伤口疼痛,张口及咀嚼困难,患者因此减少进食,可告诉患者这是暂时性的,松开包扎后可恢复。在此期间进高热量、高蛋白、无渣不含纤维素的温凉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勿食酸性食物,尽量减少咀嚼,少食多餐,因进食少容易引起口腔炎症及营养不足,护理上给予口腔护理,用口灵漱口液或洗必泰漱口液漱口。

3.6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3.6.1涎腺瘘多因腮腺术中残留腺泡结扎不彻底,引流不畅,尤其是术后加压包扎失误引起,多发生于术后3天以后,故术后应加压包扎1周,包扎期间随时观察患者面部血供及循环是否正常;拆线后仍应加压包扎1周~2周,同时术后可口服山莨菪碱,抑制涎液分泌。

3.6.2味觉出汗综合征症状指术后3个月~6个月可出现。当咀嚼饮食或刺激分泌唾液时,术侧局部出汗并伴有发红现象,多数患者感觉不适,可能与手术中刺激神经、术后局部肿胀压迫神经及瘢痕粘连等因素有关,应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忌食酸性或刺激性食物,肿胀消退即可恢复,44例中,其中2例发生味觉出汗综合征,均在术后10个月恢复。

3.6.3面神经麻痹引起的原因在于腮腺与面神经在解剖上密切相连。术后可用丹参、维生素B1、维生素B12注射液、烟酸等增加面神经周围微血管的供血量,改善局部微循环,营养神经,用针炙、理疗、推拿、热敷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3]。

参考文献:

[1]齐艳.国内临床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2,2:114116.

腮腺肿瘤篇7

【关键词】 腮腺切除术; 良性肿瘤

中图分类号 R78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3-0157-01

腮腺肿瘤多见于中年人,但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的改变,也见于许多年轻人,因为其生长缓慢且无异样症状,所以患者往往不会加以重视。腮腺良性肿瘤虽然不会致命,但是很容易恶变,应早发现早治疗。药物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效果并不理想,所以临床上多采用手术切除的方式。本实验对改良式切除术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76例,并接受面部除皱手术切口、植入脱细胞真皮基质、腮腺区域性切除和保留耳大神经4种手术内容。其中男35例,女41例,年龄19~45岁,平均(31.0±4.5)岁。包括28例多线性腺瘤,17例基底细胞瘤,22例肌上皮瘤,9例状囊腺瘤。

1.2 方法

1.2.1 面部除皱手术切口 手术切除腮腺肿瘤会留下瘢痕,这对面容的完整性会有所损伤。本切除术是将面颈部皮肤和深层结构组织分离之后,向后上方提紧固定,借以展平或消除表面皱纹[1]。手术切口是沿着耳边不显眼的沟褶,先从内层提拉肌肉腱膜,再从外层推紧皮肤,术后美容效果良好。

1.2.2 植入脱细胞真皮基质 植入脱细胞真皮基质可以有效预防术后Frey’s综合征,阻止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错位愈合,在手术区形成“屏障”。将半透明乳白色的蜂窝状组织片植入切除腮腺组织处,左右侧间断缝合后观察其病理变化。

1.2.3 腮腺区域性切除 解剖面神经下颌缘支、颊支,暴露颈面干,在肿瘤瘤体外0.5~1 cm处进行腮腺区域性切除[2]。这种方式不结扎腮腺主导管,有效保留其功能,并对腮腺残端进行严密缝合,防止发生涎瘘。

1.2.4 保留耳大神经 手术是从腮腺尾部到耳屏前,再沿着面部神经总干来分离各支神经。沿着腮腺筋膜、胸锁乳突肌暴露耳大神经,只切断与腮腺粘连的前支而保留耳廓周边的后支[3]。

1.3 手术效果评定指标

实验进行12个月后,通过对患者发放问卷来调查本次手术的效果。问卷包括四项内容:美容效果满意度、术后耳垂麻木、Frey’s综合征、面瘫。

2 结果

通过分析所收回的调查问卷,在76例患者中,美容效果满意度94.7%,其中1例女性出现短暂性面瘫,2个月后恢复,无一例耳垂麻木和Frey’s综合征,可以得出改良式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和美容效果,术后并发症少且患者康复情况良好。

3 讨论

因传统腮腺切除手术有众多问题,如:(1)手术切口较明显,耳周或颈部会留下明显瘢痕,影响美容效果;(2)在解剖面神经及底部神经时会造成损伤,严重时患者会面瘫[4];(3)切除整个腮腺区,影响腮腺分支功能;(4)术后有Frey’s综合征,所以近年来科学家和医生们致力于改进手术技术,从美学上改善手术效果,尽可能的保证患者面容完整、神经不受损伤。

改良式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手术具有很多优点,从外观和本质都提升了手术效果,在患者中颇受欢迎。首先改良的方式切口小且隐蔽,术后瘢痕不明显,符合很多女性对面部美容的需求。其次手术改良了方法,尽可能的减少对神经、组织不必要的损伤。最后因为手术效果好、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概率极低,而且患者恢复知觉和完全康复的时间也明显缩短。

综上所述,改良式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手术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更符合美学要求,极大地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Lei Xie,Deguang Zhang,Li Gao,et al.Minimally invasive endoscopic-assisted resection of benign tumors in the accessory parotid gland:5 case studies[J].Head Neck,2011,10(24):348-356.

[2]陈巨峰,李嘉朋,李金,等.改良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美学效果[J].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0):1451-1454.

[3]李海霞,谢国明,周贤德,等.改良式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13例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2,24(2):173-174.

腮腺肿瘤篇8

【关键词】腮腺肿瘤切除;手术期;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098-02

腮腺瘤属于口腔颌面肿瘤中发病较高的一种,目前在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本病一般为良性肿瘤,尤以多形腺瘤和腺淋巴瘤多见,包块较为清晰,可以活动或者固定,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外观美,也会影响患者的腮腺功能[1]。由于腮腺位于特殊颜面部位,因此解剖关系相对较为复杂,位置相对较深,神经的分布极为广泛,血液运行很丰富,因此对于手术的要求极为严格,一旦操作不当容易产生面神经的损伤与腮腺瘘,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2]。我院对行腮腺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切除的腮腺肿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确诊。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37-69岁,平均年龄(47.23±3.77)岁,病程4月-10年,平均病程(3.54±1.13);对照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47.42±3.69)岁,病程3月-11年,平均病程(3.62±1.2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采取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案

观察组:给予患者常规颌面外科护理操作。

对照组: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以下方法:首先对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干预,护士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手术的方式、风险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如何预防并发症发生,护士要积极和患者沟通,聆听患者感受,通过心理疏导让患者释放负性情绪,为患者树立信心,在术前减少腮腺感染风险术前3天开始含漱并做好牙齿清洁与龋齿的护理[3-4]。其次做好术后的护理工作,上采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到气管或者污染伤口;饮食上避免刺激性食物,以高热量高蛋白的流质饮食为主,指导患者餐后漱口;做好负压引流的加压包扎,定期查看负压引流装置是否通畅,避免扭曲与打折。第三,针对并发症进行护理干预,对于出血护士要定期巡视,查看负压引流情况,发现引流量突然增多或者引流液呈血性后要及时通知医师并处理,护士要做好患者心理安慰,叮嘱患者不要恐慌;针对面瘫术后可给予激素、维生素B族、烟酸等药物增加面神经的周围血管供应,护士要指导患者拆线后进行表情肌肉锻炼,促进面部恢复;针对涎瘘要严格进行加压包扎,必要时应用山莨菪碱减少腺体分泌,在进食上要清淡为主,避免摄入酸辣刺激性食物。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从医疗技术水平和临床护理服务评价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发生面瘫、涎瘘、味觉出汗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3讨论

腮腺瘤多好发于中年人群中,患者多数无自觉症状,生长相对缓慢,病程可达到数年或者数十年,因此往往不易引起患者重视,腮腺瘤多数为良性,但是部分可能发生恶变,恶变率在3%左右,随着病程的延长本病恶变的几率提高。腮腺瘤手术由于解剖关系的复杂容易造成患者发生并发症,比如肿瘤切除手术的切口不能超过5cm,否则容易造成解剖面的神经线受到影响产生神经的损伤[5]。而且肿瘤的发生会对患者的心理上带来严重的影响,部分患者由于对疾病缺少认知因此在心里上容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术后的康复。

我院对行腮腺瘤切除的患者采取了综合护理干预,首先针对患者产生的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开展心理疏导,加强了健康教育的力度,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手术的效果,对腮腺瘤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护理中护士要鼓励患者将心中的疑虑表达出来,耐心聆听,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术前还要对患者漱口进行指导,以减少可能发生的口腔感染[6]。其次加强了术后护理,护士指导患者,防止呕吐物误吸到气管污染伤口,患者清醒后取半卧位,有助于局部的血液发生回流,减轻颜面部的肿胀;饮食上指导患者以高蛋白、高热量为主,避免刺激性特别是酸性食物的摄入,饭后要认真漱口,保证口腔的清洁;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做好引流装置护理,术后要严格加压包扎,保持切口的负压引流装置畅通,避免出现扭曲、打折与压迫,注意记录引流量的颜色、性质和量。第三做好术后容易发生并发症的护理,针对可能出现的出血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一旦表现出面色苍白、头昏等情况要及时通知医师处理,做好抢救准备;针对可能发生面瘫要在术后进行面部表情锻炼的早期指导,争取尽快回复面部神经功能;对于涎瘘的发生则是由于加压包扎不牢靠引发,或者是过早的进食增加了唾液的分泌,因此要注意引流管情况,做好加压包扎,及时更换,必要时可给予禁食水结合肠外营养促进愈合[7]。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应用在腮腺肿瘤切除手术中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曹玉峰.两种腮腺肿瘤切除术式的临床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3):296-297.

[2] 李守宏,李金超,刘茁,等.腮腺功能性切除与浅叶切除术式的比较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0,26(3):154-155.

[3] 郅克谦,温玉明,李龙江.腮腺良性肿瘤切除后并发症的防治[J].现代护理,2010,10(2):85.

[4] 周梁,李采,张孝通,等.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方式的选择[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0(1):922-924.

[5] 周璇,陈伟,李培玲,等.腮腺肿瘤切除术前及术后护理[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1,24(1):46-48.

腮腺肿瘤篇9

[关键词] 腮腺良性肿瘤;部分切除术;复发;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73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7(b)-0079-03

腮腺肿瘤以良性常见,多位于腮腺浅叶,手术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对2009年2月~2012年9月收治的104例腮腺浅叶首发良性肿瘤病例(肿瘤直径均≤3.0 cm),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术和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术后随访观察,认为腮腺部分切除术临床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基层医院应用及推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新兴县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9年2月~2012年9月收治的首发腮腺浅叶肿瘤患者,术前常规行CT平描,确定肿瘤位于腮腺浅叶、测量瘤直径≤3.0 cm并排除边界不清;按手术顺序随机采用传统浅叶切除术或部分切除术,若术中冰冻诊断为恶性肿瘤者则改行腮腺全切术并不作为研究对象。经统计共收治104例首发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48例;年龄17~62岁,平均45.3岁;术中,病理确诊均为良性:其中多形性腺瘤69例,沃辛瘤26例,肌上皮瘤5例,状囊腺瘤3例,嗜酸性腺瘤1例。

1.2 方法

1.2.1 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 传统腮腺手术采用改良式“S”形切口,翻瓣位于皮下与腮腺嚼肌筋膜浅面之间。在腮腺前缘结扎腮腺导管,常规解剖面神经,于面神经浅面将腮腺浅叶、腮腺嚼肌筋膜及肿瘤完整切除。

1.2.2 腮腺部分切除术 用亚甲蓝设计“V”型或颌后下弧型切口,切口长度以能充分暴露肿物为宜,切开皮肤、皮下、腮腺嚼肌筋膜,在腺体内翻瓣,目的是保留腮腺嚼肌筋膜在皮瓣上。根据肿瘤所在的部位解剖邻近的神经,腮腺下极的肿瘤一般以下颌后静脉和下颌角为标志寻找面神经下颌缘支,再寻找面神经主干;在耳垂下后方解剖耳大神经,保留耳垂支、耳后支,切断进入腺体的分支。切除肿瘤与其区域周1.0 cm的腺体组织,手术不涉及面神经时不刻意对其进行解剖,术中保留腮腺主导管。

1.2.3 两组术式术后处理 两组病例术中均放置负压引流,术后根据引流量在24~48 h拔除引流管,常规加压包扎10 d,所有病例均不口服阿托品。

1.3 疗效评价

104例病例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6个月~3年,分别于1、3、6个月及1年及每年复诊一次。切口长度、肿瘤复发、腮腺功能、暂时性面瘫、涎瘘、耳垂麻木由术者根据临床检查评价;面部畸形通过问卷调查反馈评价;Frey综合征根据淀粉碘试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A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两种术式的所有病例在随访期间均未发现肿瘤复发,而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术组平均切口长度缩短5.8 c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腮腺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

腮腺肿瘤80%以上位于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占大多数(约75%)[1],以多形性腺瘤和沃辛瘤多见,手术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有效的治疗方法。Touquet等[2]认为,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成功的标准是术中不暴露肿瘤包膜并包膜不破裂。沃辛瘤的发生可能与炎症反应相关,包膜尚完整,与正常腺体边界清楚,一般认为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术,不影响手术的彻底性[3],而多形性腺瘤为临界性肿瘤,肿瘤包膜不完整,单纯肿瘤包膜外剜出术不可行,复发率高达20%~45%[4]。温玉明等[5]对原发性腮腺多形性腺瘤的研究发现其在包膜外浸润的最大深度和出芽生长的长度均

3.2 腮腺部分切除术在临床应用的优点

传统的腮腺浅叶切除术过多切除正常腺体及腮腺嚼肌筋膜,致使腮腺区明显凹陷畸形;术中对腮腺主导管结扎,势必导致术侧残存腺体功能完全丧失,最终使残留腺体自行萎缩。而腮腺部分切除术不但保留了腮腺大部分正常腺体组织,更主要的是主导管保留以致残留腺体的唾液顺利排出,从而保留了部分腮腺功能。

面瘫在腮腺手术中较为常见,主要原因是术中解剖面神经时牵拉激惹及神经长时间于干燥空气中;另外术中不当使用电刀及电凝、术后局部组织水肿压迫也可加重损伤。总之手术解剖面神经的范围越大,暴露时间越长,发生面瘫的可能相对就越大。由于腮腺部分切除术是依据肿瘤的所在位置,仅需解剖距肿瘤附近的部分面神经支或不解剖面神经,对面神经的暴露及牵拉明显减少,缩短神经暴露时间,损伤面神经机会小,从而发生面瘫率明显降低。

目前Frey综合征的病因公认是迷走再生学说[7],即由于腮腺咬肌区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错位联合再生,当咀嚼运动、味觉刺激引发的一系列症状。钟广发等[8]报道单纯腮腺全切除术Frey综合征发生率为50.0%,本文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的发生率为32.7%,由此可见腮腺手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预防Frey综合征。腮腺部分切除术术中在腮腺嚼肌筋膜深面翻瓣,保留腮腺嚼肌筋膜,利用它隔离残余腮腺与皮下组织间的创面,从而达到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的目的。本文对比分析显示术后Frey综合征发生率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术较传统术式低(P

耳大神经为颈皮神经最大的分支,支配外耳廓及周围皮肤的感觉,腮腺肿瘤切除术损伤耳大神经,造成患者耳垂、耳廓及乳突区长期麻木不适,最新的研究认为耳大神经分为耳后支、耳垂支、耳前支、腮腺支[9],临床实践发现,术中如确认耳大神经及其主要分支与肿瘤包膜有一定的距离,只要耐心细致地操作手术,耳大神经主干一般均可保留。本文部分切除术组除2例术中需要切除主干、耳垂支外,其他病例耳大神经主干及耳垂支均予保存。主干及耳垂支保留的患者,耳垂前区、腮腺咬肌区皮肤的麻木持续时间较短,且麻木范围缩小得较快。

腮腺部分切除术术后涎瘘发生率较传统浅叶切除术明显减少,术者认为是由于术区翻瓣区域少,术后残留死腔小以及残存腺体分泌的涎液通过保留腮腺主导管排泄而不致涎液积聚。

3.3 腮腺部分切除术的临床体会

腮腺浅叶较小的良性肿瘤及临界瘤适用腮腺部分切除术。本术式成功的关键术者认为有3个方面:①术前体查及影像学检查确定肿瘤是否位于腮腺浅叶,对是否作为入选病例作出初筛;②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最终确定肿瘤的性质;③外周有一定的正常腮腺组织作为安全区以保证在无瘤原则下将肿瘤切除。此外肿瘤大小应控制在3.0 cm以内,对腮腺下极肿瘤可适当放宽,但对于腮腺恶性肿瘤、腺体伴慢性炎症或位于耳前区较大的良性肿瘤(直径>2.0 cm)涉及导管者,则不宜应用此术式。而部分切除术位于腮腺嚼肌筋膜深面的腺体内翻瓣,出血较传统手术翻瓣多,术中术者应有效止血及防止翻瓣损伤面神经分支。

[参考文献]

[1] 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13.

[2] Touquet R,Mackenzie IJ,Carruth JA.Management of the parotidp leomorphic adenoma,the problem of exposing tumor tissue at operation.The logical pursuit of treatment policies[J].Br J Oral Maxillofac Surg,1990,28(6):404-408.

[3] 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729-731,759-760.

[4] 俞光岩.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在沃辛瘤治疗中的运用[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6,31(6):372.

[5] 温玉明,陈润良,王昌美.腮腺多形性腺瘤腺体切除范围的病理依据[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3,21(5):359-360.

[6] Witt RL.The significance of margin in parotid surgery for pleom orphic adenoma[J].Laryngoscope,2002,112(12):2141-2154.

[7] 张新彬,计光旭,郑灏,等.保留腮腺筋膜的腮腺切除术[J].安徽医学,2002,23(4):12-13.

[8] 钟广发,陈伟良,黄利浩,等.SMAS折叠瓣和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植入预防腮腺切除术后面部畸形和Frey's综合征[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7,28(3):336-338.

腮腺肿瘤篇10

【关键词】

胸锁乳突肌肌瓣;腮腺肿瘤;Frey综合征

作者单位:154002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腮腺良性肿瘤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常规术式是保留面神经的腮腺腺叶及肿瘤切除术或部分腮腺及肿瘤切除术,术后患者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面部凹陷畸形,尤其是全叶切除的患者面部畸形更明显,同时约60%的患者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1],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生活和工作。针对腮腺切除术后面部畸形及味觉性出汗情况,我科从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在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部分采用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术,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52例,采用胸锁乳突肌瓣修复术28例,常规手术24例,男30例,女22例,年龄16~70岁,平均36岁。

1.2 手术方法 采用常规腮腺形切口,切开翻瓣,游离并保护面神经总干及分支,切除肿瘤及部分或全部腮腺,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结果为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实验组再沿下颌下切口,向下沿胸锁乳突肌上端潜行分离至乳突部,显露该肌1/2长度,并游离该肌肉的前内侧至肌肉宽度和表面深度1/2,在胸锁乳突肌中点偏上1处,切断胸锁乳突肌内侧一半肌纤维,将肌肉向上翻起,形成蒂在上,长宽比例2∶1的肌瓣,游离肌瓣至乳突尖下1.5处,转移肌瓣至腮腺区形成扇形覆盖于面神经总干及分支表面,周围与腮腺咬肌筋膜缝合固定,术中彻底止血,并置负压引流1根,分层缝合组织,局部加压包扎2周,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

2 结果

52例手术均期愈合,采用胸锁乳突肌瓣修复的28例患者,耳及周围畸形均不明显,28例病例中有3例术后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为10.71%,未行皮瓣修复的2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术区面部凹陷形,13例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为54.12%,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5,P

3 讨论

3.1 腮腺创区术后凹陷畸形 腮腺良性肿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一般需同时切除部分或整个腮腺以减少复发,导致腮腺创区术后凹陷明显,尤其是年轻患者,极易造成心理负担,应用胸锁乳突肌瓣修复术区缺损后,可明显改善术后创区凹陷,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中试验组中仍有2例患者发生创区术后凹陷,可能是因为所取胸锁乳突肌瓣过薄或局部组织缺损过大所致。

3.2 味觉出汗综合征 味觉出汗综合征是腮腺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原因尚不清楚, 目前较公认的病因是迷走再生学说2]。国外有报告其发生率为10%~95%, 赵怡芳报道为64.7%,蒋练等报道其发生率为56.5%3],我们使用同期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术的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0.71%,明显降低了其发生率。分析原因应是胸锁乳突肌瓣覆盖了手术创面,有效地阻断了以上两组神经的迷走错向交叉吻合,从而有效地预防了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而且明显减轻了术区侧面部凹陷畸形。

3.3 注意事项 胸锁乳突肌瓣即刻转移修复腮腺缺损时应注意采瓣时分离要轻柔,尽量避免肌纤维断裂及血管、神经损伤,固定肌瓣时嚼肌筋膜瓣采用横褥式、胸锁乳突肌断端侧采用直褥式缝合,以免肌纤维撕裂。

总之,胸锁乳突肌瓣即刻修复腮腺切除后缺损术式简单、实用,无严重并发症,可有效地减轻面部凹陷畸形,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术式4]。

参 考 文 献

[1] 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理论与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759760.

[2] KerawaLaCJ, ALoneyN, StassenLF. Pros pectiveran2 domisedtria Lofastemoc Leidomastoidf Lapaftersuperficia Lparotidecomy. JOraLMaxiLLofacSury,2002,40(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