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养殖十篇

时间:2023-04-09 07:56:39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篇1

一、水域的选择

网箱养鳜鱼应选择水体开阔,有一定水流,水质必须清新,溶氧丰富、透明度在30cm以上,最低水位应不低于2米,无污染,风浪影响不大的水域,同时要背风,向阳,以选择远离航道,码头有一定水流的库湾为佳,水域环境相对安静,可减少鳜鱼应激反应,有利于鳜鱼的生长。

二、苗种要求及来源

鳜鱼苗种较多,但人工养殖价值较高的只有翘嘴鳜和大眼鳜,这两种鳜鱼生长速度最块,是理想的养殖苗种。故网箱养殖时以选择翘嘴鳜和大眼鳜为准,其苗种来源有:一是从江河、湖泊水库中捕捞,二是人工繁殖培育苗种。但收购捕来的苗种应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切记电捕的鱼种不可选用。

三、网箱要求及安装技术

1、网箱的制作:网箱养殖鳜鱼最好利用小体积高密度的形式,规格一般为3m×3m×2.5m或2m×2m×2.5m用聚乙烯结节网片缝制而成,网目大小以保证网箱内外水流畅通,饵料鱼逃不出为宜。规格为带盖的六面体封闭式双层网箱;外层网目为2cm,内层网目为1cm,盖网网目为2cm,网箱入水深变1.8cm,水上高度0.7m。

2、网箱的安装:网箱安装在徽流水,向阳背风的地方,同时网箱应于鱼种入箱前10-15天下水,箱附着藻类后可防止鱼体磨擦损伤。以减少疾病发生,提高成活率。

网箱用4根毛竹、油桶或泡沫作浮架,将网衣张开,网箱排列方向一般与水流垂直,多排网箱并列时,间距不宜太近。每10箱为一组,简距在1m以上,行距在10米以上,每组网箱两端用锚绳拉直固定。

四、饵料要求及解决办法

在自然生态环境中,鳜鱼摄食的是活鱼。以小鱼、小虾和小甲壳动物为食。为了解决鳜鱼的饵料问题,有此地方驯化鳜鱼吃死饵料根据笔者观察,鳜鱼吃死饵是在非常饥饿的情况下才摄食,基本上只能维持鳜鱼的基础代谢且饵料浪费大,不合算。笔者认为:还是投放健壮的活饵为佳。活饵除天然水域捕捞外。主要靠人工养殖,即利用育种池塘高密度养鱼种,以后通步抽稀,捕大留小,解决鳜鱼的适口饵料。这就要求进行配套养殖。由于鳜鱼苗一般在5月中旬放养进箱故同时要做好饲料鱼的投放工作,饵料鱼一般以白鲢、鲫鱼,草鱼鱼苗为主。

五、鱼种放养技术

通常情况下,50g/尾的鳜鱼种便可进箱。前面已经经过,进箱前,网箱必须提前半个月下水。尤其是新网箱,使网箱壁产生绿苔等附着物,以免伤鱼放鱼。前要先好细查看内,外网衣是否有破洞等要保证鱼种不外逃。鱼种入箱时用3%-5%的食盐水溶液浸洗5分钟-10分钟。

放养密度:每立方米箱体可放养10-50尾鳜鱼种,具体养殖密度要根据水质,饵料供应情况及养殖技术而定。水质好,饵料鱼充足,养殖技术过硬的要适应加大投放密度,反之则小,但是放养同网箱的鱼种规格必须一致,同时可在网箱中搭配鳊鱼,青鱼、红鲫鱼等一来可清箱,二来增加鱼产量。

六、饵料鱼的投喂

要根据鱼种规格的不同选择饵料鱼,饵料鱼的规格不能超过鳜鱼全长的50%,同时饵料鱼应经常筛选,做到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疾病。池塘培育的饵料鱼养殖进行拉网锻炼增强体质同时饵料鱼投喂前还必须进行消毒处理。方法同鳜鱼种消毒,鳜鱼种进箱后,立即投喂饵料鱼,饵料鱼的重量为鳜鱼重的4-5倍。

同时为了解决饵料鱼不足,可以在鳜鱼上方挂上电箱灯夜间开灯以吸引更多小鱼在网箱处活动,鱼虾进入网箱后供鳜鱼摄食可解决部分饵料,投饵应充足以免鳜鱼间相互残食。当鳜鱼长到最佳的上市规格的一般(0.8-1.5斤/尾)后也要适当控制投饵以便在最佳销售季节销售。

七、日常管理

①每天坚持巡箱,经常检查鳜鱼摄食情况,并防止网箱破损逃鱼。勤洗箱,防止网目堵塞,一般7天洗箱1次;夏季更要勤洗刷,以保护箱内外水流通畅。及时清除垃圾等漂浮物,防止网目堵塞影响小体交换。

②清洗饲料台:每天早上都要检查、清洗饲料后以防剩饵腐烂,败坏水质同时根据剩饵情况决定当天的投饵。

③箱盖遮荫:由于鳜鱼喜在弱光下摄食,在箱盖上覆盖黑色塑料编织布。

④及时分箱。随着死体长大,要及时把大规格鳜鱼分箱,以避免鳜鱼互相残杀,同时要做好防洪、防台工作,及时掌握气象和水灾预报,提前把网箱移位或加固。积极采取相应的防灾补救措施,防患于未然。

⑤做好防盗、防偷工作,加强人员看管,减少不必然的损失,俗话说“三分养、七分管”水产养殖日常管理是关键。

八、病害防治

鳜鱼的危害较少,只要在鱼种进箱时进行了消毒一般不会发生鱼病,但一旦发病损失较大。在网箱养殖过程中应以预防为主。鳜鱼对药物较敏感,硫酸铜,敌百虫应慎用。

1、对后下药在下药前必须查明鱼病种类,根据病害对症下药,否则无效。

2、用药方法最好是挂篓、吊袋:用编织小袋,每袋装200-250克漂白粉,悬挂于饲料台上方,每袋入水60cm左右,一箱一袋,药物溶解完后5-7天再添加。

3、将鳜鱼集中到网箱一角,用塑料薄膜将鱼集中,箱体一角与箱外水体隔开进行洗浴。

4、定期投喂药饵、预防疾病的发生,同时病鱼死鱼及时捞出。

鳜鱼养殖篇2

1.池塘条件

鳜鱼主养池塘要求底质平坦,淤泥厚度要少于15厘米。沙底塘和新挖塘养殖鳜鱼效果更佳。池塘面积多以3~5亩为宜,由于鳜鱼喜欢清新且溶氧高的水质,故主养池塘水源要充足,进排水方便,正常蓄水水深不能小于1.5米。

2.池塘清整消毒

清塘消毒最宜用生石灰干法清塘,再曝晒池底,直至开花培育“适口饵料鱼”前两天左右才注水入塘。通过消毒,可杀死池塘中的病毒、细菌、寄生虫及底栖生物、水生昆虫等,为鳜鱼养殖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苗种放养

第一茬,4月中旬从广东购进鳜鱼苗,经半个月培育,育成规格为5厘米左右(220尾/500克),每亩放养1500尾,套养100克/尾的鲢、鳙鱼(2∶1)120尾。9月份在第一茬鳜鱼大规格商品鱼开始销售后,留下小规格鳜鱼并塘,并塘面积占总养殖面积30%左右,并塘后9月中下旬进行第二茬放养,鳜鱼种规格13~20尾/公斤,亩放养1200尾,套养150克/尾的鲢、鳙鱼(2∶1)100尾。

4.饵料鱼培育及投喂

第一茬鳜鱼放养衔接饵料鱼为自繁鲫鱼苗。在鳜鱼苗放养前,采用晒背冲水刺激使鲫鱼形成批量产卵,再将附有鲫鱼卵的鱼巢转移至事先已肥水的鳜鱼养殖池孵化出鱼苗,鱼苗密度一般每亩控制在50万~100万尾。鱼卵可分2~3批放入,每批间隔一天,如1-3-5,这样可兼顾规格不齐的鳜苗均有适口饵料。第二茬鳜鱼放养用广东产鲮鱼鱼苗接口,采用常规肥水方法进行鱼苗培育,可直接在鳜鱼养殖池培育,也可专塘培育后再供应给鳜鱼池。

鳜鱼养殖过程中,用专塘培育鲮鱼,为正常生产季节的鳜鱼养殖不断提供饵料鱼。专塘培育池每亩放养鲮鱼苗100万尾,一次性放足。为保证饵料鱼的适口大小配套,用控制投喂饲料的方式控制饵料鱼生长速度。饵料鱼投喂前用适当规格的鱼筛进行过筛, 鳜鱼养殖过程中,投喂的饵料鱼应体质健壮、无疾病,规格整齐,全长约为鳜鱼全长的1/3~2/5, 饵料鱼在投喂前,须经过严格消毒杀虫处理。在正常生产季节投喂量以鳜鱼与饵料鱼的数量比掌握在1∶5 左右,3~5 天投放一次;9月以后,5~7天投喂一次;冬春季节改为15天投喂一次。低温季节以小鲫鱼为饲料鱼。

5.水质管理

鱼塘水质须常年保持“肥、活、嫩、爽”的标准,池水透明度保持在40厘米左右。要经常加注新水,特别在高温阶段的6月至9月,每5~7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水15~20厘米。如多次使用药物,则需换水以防药害。视外河水质,平时少打外河水,最好换鱼种塘水。

饵料鱼鲮鱼池与鳜鱼养殖池进行水体交换以培育水质,在生长旺季,每次换水时,先将鳜鱼池的水抽入鲮鱼池,使鲮鱼池水位提高20~25厘米,再从鲮鱼池将水抽回至鳜鱼池,使基本相同的水量互换。

6.病害防治

一是做好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定期全池泼洒高效低毒杀虫剂。二是饵料鱼消毒,在细菌性疾病高发季节,饵料鱼通常用三氯或二溴海因等浸浴10分钟;寄生虫病高发季节,饵料鱼用甲醛浸洗3~5分钟。

7.收获上市要求

鳜鱼养殖篇3

一、水霉病

1.发病症状及流行:鱼苗感染时,背鳍带有黄泥状的丝状物,鱼苗浮于水面,行动呆滞,体表黏液增多。成鱼感染时,感染部位出现灰白色棉絮状物,分枝多而纤细的菌丝可深入到损伤或坏死卵膜、皮肤及肌肉。因伤口腐烂、食欲减退、体质衰弱而死亡。

此病病原为水霉菌感染鳜鱼而引起,在鳜鱼受精卵、苗种和成鱼均可发生。孵化用水混有杂物,遇水温较低,致使鱼卵受损而感染;苗种和成鱼,主要是因操作不当使鱼体受伤而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早春和晚秋最为流行。

2.防治方法:①孵化用水经60目尼龙筛绢网过滤,以防杂物进入,保持良好水质,用0.2%食盐水和0.2%碳酸氢钠泼洒。停水5分钟后恢复流水。②鱼卵感染时,可用20~30毫克/升亚甲基蓝浸浴5~10分钟。③苗种和成鱼,注意拉网、运输勿伤鱼体,已患病鱼体用3%食盐水浸洗10分钟,效果很好。

二、烂鳃病

1.发病症状及流行:病鱼鳃丝腐烂发白,鳃片表面尤以鳃丝末端黏液较多,有黄色的腐烂物附于鳃丝边上。严重时软骨外露,鳃盖中央被腐蚀成透明小孔,俗称“开天窗”,体表充血发炎。病鱼常独游水面,游动缓慢,体色发黑,食欲减退,体形消瘦而导致死亡。

此病病原为鱼害黏球菌感染鳜鱼所致。此病在全国各地都会流行,全年均发此病,水温在20℃以上开始流行,每年4~10月,水温在28~35℃时最为流行。该病发展迅速,在短期内可形成死亡高峰。

2.防治方法:①放养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②水温在15~20℃时,用10毫克/升漂白粉溶液浸洗鱼种15~20分钟,可防此病。③用25毫克/升生石灰兑水后全池泼洒,效果较好,用药三天后更换1/4~1/3的池水。④全池泼洒溴氯海因0.2~0.4毫克/升,两天后全池泼洒0.2~0.3毫克/升碘制剂一次。

三、肠炎病

1.发病症状及流行:病鱼不摄食,体色发黑,浮游于水面,肠道有气泡及积水,病鱼的直肠至段充血红肿,严重时整个肠道肿胀,呈紫红色,轻压腹部有黄色黏液和血脓流出。

此病病原为肠型点状单胞菌。病因常是鳜鱼吞食了带肠炎病的饵料鱼而受感染,或因饥饿后又饱食而引发该病。

2.防治方法:①加强鳜鱼的饲养管理,不要让鳜鱼时饥时饱。选择适口饵料鱼,一般为鳜鱼体长的50%~60%,以防过大饵料鱼擦伤肠腔诱发鱼病。②将鳜鱼池和饵料鱼池的水体进行消毒。水体消毒可用0.4~0.5毫克/升漂白粉化水或0.1~0.2毫克/升二氧化氯或0.2~0.3毫克/升二溴海因等全池泼洒,每半月消毒一次。③饵料鱼投喂前用10%食盐水浸洗进行消毒处理,并清除病、残、弱饵料鱼,消灭传染源。④给饵料鱼投喂药饵大蒜素,每100公斤饲料添加大蒜素0.1公斤,连续投喂5~7天。饵料鱼吞食药饵后再被鳜鱼吞食,使鳜鱼间接服药得以治疗。

四、白皮病

1.发病症状及流行:发病初期,病鱼背鳍基部或尾柄出现白点,随着病情发展,背鳍和臀鳍间的体表及鳍基部都呈白色。严重的病鱼尾鳍烂掉或残缺不全,病鱼头部向下,尾部向上,倒悬水中,与水面近似垂直游动,不久就会死亡。

此病有两种病原:白皮极毛杆菌和鱼害黏球菌。主要发生在鳜鱼鱼种阶段。流行季节为5~8月份,流行地区广,发病2~3天就会造成鱼死亡,病鱼死亡率较高。

2.防治方法:①拉网、过筛操作时注意不要擦伤鱼体,经过运输的苗种过塘前要先药物浸浴。②在发病季节,每月用15~20毫克/升生石灰全池遍洒1~2次。③全池遍撒强氯精(含有效氯90%),使水呈0.5~0.6毫克/升浓度。④用10毫克/升的漂白粉浸洗,隔天浸洗1次,3次见效。

五、爆发性出血病

1.发病症状及流行:发病初期,症状主要表现在鳃盖及各鳍条、体侧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点,鳃丝充血,肝脏和胆囊肿大并有点状充血,肝表层深黄色或浅白色。肠内有淡黄色物质,后期出现眼下球和鳃盖充血,离群独游,缓游于水面,摄食明显下降,很快死亡。

该病主要是在环境不良情况下,鳜鱼由细菌感染引起,或先由病毒感染,继由病菌扩大蔓延。据实验表明,有的是在水体或饵料鱼体上寄生的车轮虫、指环虫、鳋类、水蛭类及棘头虫类等带菌者引起。爆发性出血病流行快,死亡率高,在夏、秋两季最为流行,在水温25~30℃条件下,有的发病池甚至会全池死亡。

2.防治方法:①彻底清塘消毒,采用石灰粉与洁尔灭合剂或用福尔马林与石灰浆合剂消毒,既可以彻底除野,又可灭除细菌、真菌及病毒。②进苗种时,尽量使用本地优质的苗种。③加强饲养管理,在苗种放养之前,用应氏消毒剂或新品一元二氧化氯制剂2~3毫克/升浸浴15~20分钟。④投喂优质饵料鱼,并对饵料鱼进行消毒。⑤发病季节,每隔10~15天用生石灰20~25毫克/升全池撒施。⑥发病后,对饵料鱼投喂药饵,每公斤饲料拌病毒灵15克、恩诺沙星8克和维生素C5克,连喂5天为一个疗程。对鳜鱼池采取全池撒施百毒净或消净灵,连用两次,间隔1天,施药后5~6天,用5毫克/升的生石灰化水后全池泼洒,调节水质。

六、病毒性肝病

1.发病症状及流行:发病症状为病鱼不食饵料鱼,静卧或独游,鳃丝发白、缺血,体表症状不明显,或呈黄色,剖腹后可见肝脏苍白或黄色,肝细胞呈水泡状,胆囊增大,胆汁浑浊变黄,脾脏黑红色,无光泽。

鳜鱼养殖篇4

鳜(siniperca chuatsi basilewsky)属鲈形目,鮨科,鳜亚科,鳜属;俗称鳜花鱼、季花鱼、桂花鱼、桂鱼、鯚鱼。鳜鱼属的种类很多,如鳜鱼,大眼鳜,鲁氏鳜,斑鳜,波纹鳜,怀氏鳜等,是著名的肉食性凶猛鱼类。鳜鱼肉质好,有独特的口感,肉质细腻、味甘平,无毒,具有补虚劳、益脾胃的功效;其尾可治小儿软疖;其胆可治骨鲠在喉;自古就有“海中梭,江中鲥,河中鳜”之说,深受各地消费者的喜爱,自古就被列为名贵鱼类之一,是我国主要经济鱼类之一。

1生物学特征

1.1形态特征

体较高而侧扁,背部隆起;口大,下颌明显长于上颌;上下颌、犁骨、口盖骨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小齿,前鳃盖骨后缘呈锯齿状,下缘有4个大棘;后鳃盖骨后缘有2个大棘;头部具鳞,鳞细小;侧线沿背弧向上弯曲;背鳍分两部分,彼此连接,前部为硬刺,后部为软鳍条;体黄绿色,腹部灰白色,体侧具有不规则的暗棕色斑点及斑块;自吻端穿过眼眶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条狭长的黑色带纹。值得注意的是,鳜的12根背鳍刺、3根臀鳍刺和2根腹鳍刺均有毒腺分布,若被刺伤后肿痛甚烈,发热、畏寒,为淡水刺毒鱼类中刺痛最严重者之一。在捕捉和剖杀鳜鱼时,应特别小心。

1.2生活习性

鳜一般栖息于静水或缓流的水体中,尤以水草茂盛的湖泊中数量最多。冬季不大活动,常在深水处越冬,一般不完全停止摄食。春季天气转暖时,则游到沿岸浅水区觅食;此时的雌雄鱼白天都有侧卧在湖底下陷处的卧穴习性,夜间在水草丛中活动、觅食。属凶猛性鱼类,主要以其它鱼类为食,1~2月摄食较差,6~7月最为旺盛,生殖期采食强度稍下降。鳜通常长至2冬龄,在东北须至3冬龄才达性成熟,亲鱼于5~7月集群于夜间,在平缓的流水环境中产卵。6~7月为产卵盛期,产浮性卵,怀卵量为3~20万粒。

1.3翘嘴鳜和大眼鳜的区别

常见鳜有2种,外形极为相似,区别在于:翘嘴鳜(s.chuatsi)的鳃耙为7,眼较小,头长为眼径的5.3~8.1倍,上颌骨伸达眼后缘之后的下方,侧线鳞为110~142,颊下部有鳞,幽门垂为198~440个。而大眼鳜(s.kneri)的鳃耙为6,眼较大,头长为眼径的4.7~5.1倍,上颌骨仅伸达眼后缘之前的下方,侧线鳞为85~98,颊部不被鳞,幽门垂为74~98个。

翘嘴鳜生长速度快,个体大,常见为2~2.5kg,最大个体重可达50kg;大眼鳜生长缓慢,个体较小,最大个体仅能长至2kg[1]。

2人工繁殖以及苗种培育

2.1 人工繁殖

2.1.1 亲鱼的强化培育

亲鱼培育性成熟的亲鱼须经过强化培育,培育的时间一般为半年左右,重点放在秋季和春季。强化培育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有充足的饵料鱼;二是要保证良好的水质,最好定期冲水,创造微流水的环境以保证亲鱼的良好发育。

特别应注意的是,在进行亲鱼培育前一定要确定好养殖对象,一般应选择翘嘴鳜亲鱼进行繁殖,以提高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

2.1.2亲鱼的选择

经过人工强化培育后,无病无伤的健壮个体均可做为人工繁殖用的亲鱼。雄鱼体重要求在1~2kg,雌鱼体重2~3kg[2]。

雌雄鳜鱼的区别为雄鱼下颌长,越过上颌很多,体色较鲜艳,斑纹清晰,轻压腹部有精液流出;雌鱼下颌短与上颌差不多长。性腺发育良好的雌鱼特征为腹部卵巢轮廓明显,腹部柔软,生殖孔突出红肿,卵透明呈黄绿色。判断雄鱼是否成熟,主要是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入水即散,即可证明性腺成熟良好。

2.1.3催产

催产亲鱼的雌、雄配比一般为1:1,人工授精可为2:1[3]。

目前在鳜鱼人工繁殖中使用的催产剂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鲤鲫鱼脑垂体(pg)等,各地在使用中配伍种类及剂量往往有所不同。一般两种催产剂混合使用,以一种为主,另一种为辅,效果不错。通常1kg雌鱼采用的配伍剂量分别为:lrh-a80μg加hcg200国际单位;hcg800国际单位加lrh-a20μg;lrh-a60μg加pg1mg。雄鱼按上述剂量减半。注射采用1次或2

转贴于

次注射,注射部位为胸鳍基部或腹鳍基部无鳞区[2]。将注射催产剂的亲鱼放入产卵池中用50目筛绢网做成的网箱中,进行微流水刺激,使其在网箱中自然产卵授精,或采取人工授精。

2.1.4孵化

采用环道流水孵化。由于鳜鱼受精卵为无粘性的半浮性卵,且比家鱼卵大,所以流水孵化时流速要相应大些,防止卵的沉积,一般为每秒20~30cm。鱼卵孵化出膜的时间与水温密切相关,在环道流水孵化中,水温为24~28℃时约需28小时,30℃时约需24小时[3]。

2.2苗种培育

鳜鱼苗刚出膜时身体较弱,呈驼背弯曲状,身体大部分呈黑色,尾柄极短,白色透明,体长3~4mm,有一个大的卵黄囊。由于其身体细小,只能随水流在水中翻滚,约3天后卵黄囊消失,鱼苗由上下运动转为水平游动。此时其上、下颌已长出尖锐的牙齿,可追捕与其体长大小相似的家鱼苗,从内源性营养转为外源性营养。此后,进入鳜鱼苗种培育阶段。

2.2.1池塘培育

鱼苗池要彻底清整,每亩用生石灰150kg,消灭敌害生物及病原体。清塘后放入1m深的新水,每平方米水面放鳜鱼苗200尾。根据鳜鱼苗不同的生长阶段投喂适口的饲料,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关键。刚孵化出膜3~5天的鳜鱼苗,适宜吃同日龄的鳊、鲂鱼苗;6~8天的鳜鱼苗还可吃3~5日龄的四大家鱼苗;9~15日龄的鳜鱼苗可吃1cm长的饵料鱼。据生产经验,培育1尾3cm长的鳜鱼苗(夏花鱼种),前10天平均每天摄食各种鱼苗40尾,后10天平均摄食略小于自身规格的鱼苗15尾。如饵料鱼数量不足,则会导致鳜鱼苗自相残杀,因此,在培育鳜鱼苗的同时,也要开展饵料鱼苗的培育工作。在实际生产中,可灵活掌握投喂数量和种类,以满足鳜鱼苗的摄食为标准。

2.2.2微流水培育

鱼池微流水培育鳜鱼苗要求有较高的溶氧。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可用微流水小水泥池培育,也可利用家鱼人工繁殖中的产卵池、环道等设备,一般小池的面积以20m2左右为好,每平方米可放鳜鱼苗1000尾左右。要保证水质清新,有微流水,使水处于经常交换的状态。利用人工繁殖的环道培育鳜鱼苗,因水的交换量大,溶氧丰富,放养密度可加大至每立方米水体3~5万尾。因环道流水的水质清新无污染,操作管理方便,同时病害也少,所以用这种流水方式培育鱼苗的成活率较高。

2.2.3网箱培育

在水质较好的水体中,可设置网箱分级培育,可提高鳜鱼苗的成活率。一般为了操作方便,可采用三级网箱培育法:一级网箱目大为50目,规格为2m×1m×1m;二级网箱目大为0.2cm,规格为5m×1m×1m;三级网箱目大为0.5cm,规格为10m×1m×1m。网箱布均用锦纶或维纶网片,网箱框架采用浮架式装置。放养在一级网箱的鳜鱼苗密度为每箱1~1.5万尾;饲养15天左右,体长可达1.8cm左右,即可转入二级网箱培育,每箱可放养1000~2000尾;饲养7~10天,体长可达3cm左右,再转入三级网箱,每箱密度为500~1000尾。再培育15天后,即可成为10cm左右的鱼种了。网箱培育鳜鱼的关键是保持清洁的水质和足量适口的饲料鱼。

3成鱼养殖技术

3.1湖泊养殖转贴于

放养鳜的湖泊要求水质清澈,水草茂盛。放养苗种个体一般大小为5mm,放养密度为10~46尾。鳜鱼苗种放流数量应根据小型鱼类的生产量确定;放养规格根据饵料鱼的数量来确定。鳜鱼终生以吃鱼为生,为了提高成活率,最好选择水深0.5~1.5m,水草生物量为1500g/m2左右的湖区[4]投放苗种。

3.2池塘养殖

3.2.1池塘条件

选择适宜池塘,面积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以3~5亩、淤泥较少或没有淤泥的新开池塘为宜,池底平坦,水深1.8~2m,放养前养殖池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并配置增氧机。

3.2.2苗种投放

其品种宜选择生长速度较快的翘嘴鳜,一般在6月上中旬投放,放养规格为5~6cm,每亩放养量掌握在700~800尾,放养鳜鱼种规格要整齐,体表无伤、无寄生虫等病害,入池前用2%~3%的食盐水浸浴10分钟左右,进行鱼体消毒。

3.2.3饵料准备

鳜鱼以活饵为食,由于活饵料鱼自然资源供应不稳定,必须配置饵料鱼池。鳜鱼养殖池与饵料鱼池的面积配套比为1:2~3,饵料鱼培育池应与鳜鱼养殖池毗邻或相距不远,便于随需随取。饵料鱼池可采取不同密度饲养、分次起捕、逐步拉疏的养殖方法饲养饵料鱼,控制饵料鱼的体长为同期鳜鱼体长的一半左右,以便鳜鱼摄食。饵料鱼可用鲢、鳙、草、鲤、鲫等鱼的幼鱼或小型野杂鱼。

3.2.4饲养管理

鳜鱼喜清新水质,对水质和溶氧的要求很高,溶氧量需保持在5mg/l以上,若水中溶氧量降至2.3mg/l以下会出现浮头。七、八月是鳜鱼生长旺季,每天加注新水半小时可以保持水质清新,防止浮头,刺激鳜鱼觅食,并适时开启增氧机。鳜鱼最适生长水温为23~28℃,养殖前期及后期每7~10天投一次饵料鱼,七、八、九月每5~7天投一次饵料鱼[5],每次投饵量为鳜鱼总量的8%~10%,饵料鱼投喂密度应适量,密度过小,鳜鱼为追食饵料鱼会消耗过多体能,不利生长;密度过大,会增加池水中总耗氧量,易引起鳜鱼缺氧浮头。

3.3网箱养殖

3.3.1网箱设置

网箱规格一般为5m×5m×2.5m,入水深度1.8~2m,箱底离水底20~30cm。网箱四角用4根毛竹固定,四底角用石块沉好,以防被水流、风浪冲走。

3.3.2苗种放养

网箱养殖鳜鱼,品种宜选用大眼鳜或翘嘴鳜。苗种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浸浴5~10分钟,或用1%的聚维酮碘浸浴10~15分钟。放养时间一般在5月中下旬,每平方米放规格为4~6cm的鳜鱼苗30~40尾[6]。

3.3.3饲料投喂

网箱养殖鳜鱼,饲料鱼可选用鲮鱼、鲢鱼、鳙鱼、鲫鱼等,其中以鲮鱼饲养效果最好,饲料系数低,鳜鱼摄食后生长速度快。饲料鱼要求体质健壮、规格均匀、无病无伤,体长为鳜鱼体长的1/3~1/2,如规格不均,可用鱼筛筛去规格过大或过小的饲料鱼,消毒杀菌后投入箱内。由于网箱养殖密度大,每次投喂饲料鱼不宜过多。放养初期2~3天投喂一次,随着鳜鱼日渐长大,改为每天投喂一次,可选择在鳜鱼摄食最活跃的傍晚进行。每天投喂量为网箱中鳜鱼体重的5%~10%。

3.3.4日常管理

每天早、中、晚各巡箱一次,网箱中饲料鱼不足时,及时补放;对于鳜鱼不能摄食的规格过大的饲料鱼,应及时捞出。定期清洗箱体附着物,以利于箱内外水体交换,保持箱内水体有较高的溶氧,促进鳜鱼摄食生长。发现网箱破损,及时缝补,以防跑鱼。

鱼病易发季节,在网箱四角分别用漂白粉、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鳜鱼专用灭虫灵等药物交替挂篓、挂袋消毒。经3~4个月的养殖,部分鳜鱼达上市规格,应及时起捕上市,降低箱内密度,让小规格鳜鱼继续生长,提高养殖产量。

4病害防治

对投喂饵料鱼要严格把关,用食盐等药液药浴,患病的饵料鱼不得投喂。鳜鱼常见病有细菌性烂鳃、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等。防治细菌性鱼病可用lppm漂白粉全池泼洒。寄生虫性鱼病用0.2~0.4ppm的转贴于

灭虫灵全池泼洒治疗。若患寄生虫与细菌并发症,应在杀灭寄生虫后,选用杀菌药物泼洒。鳜鱼对敌百虫、硝酸亚汞、孔雀石绿等药物十分敏感,应慎用[7]。

5市场前景

鳜鱼养殖篇5

德本公司前身是吴桂红的父亲吴德本创办的德本水禽养殖专业合作社,2013年饲养蛋鸭125万只,日均产蛋52吨, 半数以上的蛋产品出口销往意大利等国。合作社从当初的8户社员发展到现在的165户,先后被命名为江苏省“四有”示范合作社组织,江苏省“五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合作社能有现在的成绩,与吴桂红是分不开的。为了合作社的发展,曾在交管所港监处、派出所等工作过的吴桂红辞去工作,到合作社当起了经纪人,承担起对外交往和产品销售的重任。几年来,为合作社的发展和社员的增收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人们看好这对养鸭“父子兵”的时候,吴桂红已不满足仅仅养鸭了。他认为要守好业,还必须创业。他认准养鳜鱼是个好商机,一是长江中下游一带城乡鳜鱼很是畅销,而养殖者却不多;二是鳜鱼苗本地没有,要从广州空运。他决定进行鳜鱼的繁殖和养殖。打定主意后的吴桂红着手流转土地。很快,连废地改造在内,他投资达260多万元,经过整理挖掘,拥有了74公顷鱼池。

吴桂红欲繁殖鳜鱼,但这在当地没有先例,面对人们的置疑,吴桂红5次去广东考察,并以20万元一季的高薪从广东请来一位技术人员繁殖鳜鱼,引进了500千克洪泽湖鳜鱼,开始了技术攻关。

第一批孵育没有成功,但他们很快找出原因;第二批,他们成功了,亲鱼在适当水温的湍水中才产子,这是他们探索得来的重要经验。

技术的攻关离不开书本,但是吴桂红并不迷信。他说,好多东西必须亲自悟出来。在鳜鱼苗孵育的催产、开口、消毒的“三道关卡”上,吴桂红就是根据实际进行改进的。书本上说鱼苗必须在48小时之内开口,而他发现48小时之内许多鱼苗还处在休眠状态,有的长达一周才能开口。再如消毒,按书本上的剂量远远不够,他就按照实际情况增加了用药量。

就这样,吴桂红攻克了繁殖、养殖鳜鱼苗的一道道难题,从一个门外汉成为行家里手。

鳜鱼养殖篇6

关键词: 秋浦花鳜;池塘单养;网箱养殖;池塘混养;大水面套养

鳜鱼又名桂花鱼、鳌花,属鲈形目、鳍科。鳜鱼为肉食性鱼类,膘肥体壮,肥满度很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丰富,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是一种低脂肪的保健食品。其为典型的食肉性的猛鱼类,终身以活鱼为食,饥饿时自相残食。池州地区养殖的秋浦花鳜属于长江水系翘嘴鳜,在长江流域5月中旬至6月下旬为繁殖最佳季节。在天然水域中,雄性1冬龄性成熟,雌性鱼2冬龄性成熟。产卵的适宜水温为21~23℃,喜欢在微流水中产卵。

1池塘单养

1.1池塘条件

单养鳜鱼的池塘面积一般在3 333.33~6 666.67m2,池塘太小,水质不易控制,太大又不易管理。池水深1.5m左右,池底平整少淤泥,进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增氧设备齐全,并靠近饵料鱼配套池塘,以便于饵料鱼的运输。

1.2鳜鱼种苗的放养

投放鱼苗前10~15d,用生石灰1 500~2 250kg/hm2或漂白粉以池水呈20mg/l的浓度清塘,有条件的池塘可提前放干池水,曝晒塘底,然后加水12~20cm,并进行清塘、消毒。清塘7d后注水,逐渐加深。鳜鱼苗放养前,在池塘中培育部分适合的饵料鱼,一般品种为鲤、鲫、草、鳙、鲢鱼等夏花,培育900~1 050万尾/hm2为宜。鳜鱼苗种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投放。具体时间根据饵料鱼规格而定,要确保鳜鱼的饵料鱼适口。一般放养7~8cm鱼种1.2~1.5万尾/hm2。当年可产规格为0.4kg以上商品鳜鱼1 500~3 450kg/hm2。

1.3饵料鱼的配套与投喂

饵料鱼除在鳜鱼苗种放养前培育夏花900~1 050万尾/hm2外,还必须有专池培育饵料鱼,饵料鱼池与鳜鱼养殖池为2∶1,以确保后期饵料鱼的补充。饵料鱼宜采用多池不同密度饲养,分次起捕、逐步拉疏的办法,保证饵料鱼与鳜鱼同步生长。要坚持每天巡塘,观察鳜鱼生长、吃食情况及饵料鱼的数量、水质变化和饵料鱼增补情况。保持水质良好,勤注水、换水。保持水体透明度大于35cm,ph值7~8。在高温季节,应逐步提高水位,早、中、晚要开动增氧机,增加水中溶解氧,降低有害气体的含量。

1.4鱼病防治

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清塘时用生石灰1 125~1 500kg/hm2消毒;或采取外用杀虫剂杀灭池塘寄生虫。必须时中期选用无公害杀虫剂、杀菌消毒剂定期预防。并每月用生石灰150kg/hm2左右化水全池塘泼洒1次,调节水质,抑制病菌。如发现病害,应及时检查病鱼,对症下药,及时施治,对鳜鱼较敏感的药物慎用。

2网箱养殖

2.1网箱结构与规格

网箱网线一般为聚乙烯线,网目以1.5cm为宜,以饵料鱼不能逃出为原则。也可设2级箱,前期用密网箱,中后期用稀网箱。网箱规格为4m×7m×2m或4m×8m×2m,也可用3m×3m×2m等,但入水深度必须1.5m,高出水面50cm。网箱一般封闭型,用毛竹作网箱支撑材料,箱底以石子作沉子,并应离水底30cm以上,使网箱呈自然垂直状。

2.2网箱的设置

网箱应设在避风向阳的地点,箱距大于2m,行距大于10m为佳。

2.3鱼种投放

6月中旬投放鳜鱼苗,规格为8~10cm以上,投放20~30万尾/hm2为宜。

2.4饵料鱼配套与投喂

以1∶50的池塘配套,投喂的饵料鱼体长应为鳜鱼体40%以下,过大不宜摄食,造成浪费。日投喂量为鳜鱼体重的15%左右。一般每3~5d投喂1次,投喂前应用3%~5%的食盐水对饵料鱼浸洗5~10min,确保饵料鱼不带病进箱。

2.5病害防治

网箱四角可采用药物挂袋,定期选用杀虫、杀菌消毒剂全箱泼洒。发现病鱼,及时捞起检查,针对性地进行治疗。网箱要经常洗刷,防止网眼被堵,影响水体交流。

3池塘混养

池塘混养模式主要有成鱼塘混养、蟹鳜混养、藕塘套养等。高产成鱼塘不适宜采用,因成鱼密度大,大量投饵水质易恶化,极易引起鳜鱼缺氧死亡。对中低产池塘可混养鳜鱼。混养鳜鱼时,必须控制投放鳜鱼苗种规格,以不危害主要鱼类为原则。投放3~4cm的600~750尾/hm2或13~16cm的150~300尾/hm2。不增加投饵,也不需要特别管理,池塘可净获鳜鱼75~150kg/hm2。

4大水面套养

鳜鱼养殖篇7

河蟹养殖中,存在加水、换水、投放水草等环节,不可避免从天然水域中带入少量野杂鱼,它们不仅与河蟹争抢饵料,也与河蟹争夺氧气和生存空间,易造成缺氧泛塘,且降低了经济效益。鳜鱼是一种肉食性凶猛鱼类,主要摄食底层小型鱼类,在蟹池中套养鳜鱼,利用鳜鱼捕食蟹池中的野杂鱼,不仅将蟹池中低值的野杂鱼转化为经济价值较高的鳜鱼,提高了饵料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又能改善蟹池环境,减少病害发生,药物使用率下降,河蟹品质提高,实现了养殖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2 河蟹套养鳜鱼技术

2.1 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池底平坦,装有增氧设备,有条件可安装微孔增氧设施,池塘四周装有防逃设施。池塘经过冬季晒塘后,清除过多淤泥,每亩用生石灰200kg融水后全池泼洒均匀。清塘后注水30-50cm,种植伊乐藻、苦草等等沉水植物,种植面积为水面的60%,为河蟹提供隐蔽和脱壳场所。

2.2 河蟹及鳜鱼苗种放养

河蟹苗种选择规格整齐,附肢齐全,体格健壮,以长江水系天然蟹苗为最佳。3月进行投放,规格为100-200尾/kg的蟹苗每亩投放500只左右,放养前用4%的盐水浸浴10分钟。鳜鱼苗种选择体长7-9cm每亩放养15-20尾,苗种放养前进行消毒。

2.3 饵料投喂

在河蟹苗种投放后,每亩投放螺蛳100-200kg,让其自然繁殖,以供河蟹摄食。养殖初期,动物性饵料与植物性饵料比例为60:40,中期为45:55,后期为60:35,也可投喂蛋白质含量30%以上的配合饲料。饵料投喂坚持“四定”原则,投喂在沿池塘四周的浅水池处为主,投喂量根据河蟹各个生长阶段和天气、水温等具体情况而定。

2.4 日常管理

河蟹和鳜鱼养殖要求水质清新,融氧充足,定期加注新水与换水。3-6月,每15天加注新水10cm,先排后加,7-8月,每5天加注新水20cm,9月以后,每一周加注新水10-15cm。养殖期间,每15-20天每亩使用生石灰5-10kg全池泼洒一次,或者使用EM活性菌或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使池塘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40cm。养殖期间,做好养殖日志的记录。

2.5 病害防治

蟹鳜套养的池塘养殖环境较好,病害以预防为主。4月和9月可泼洒纤毛净各一次,防止纤毛虫病发生。生长季节可在饵料中拌入大蒜素、维生素C等药物来提高河蟹体质,增强河蟹抗病能力。

3 河蟹套养鳜鱼的好处

鳜鱼养殖篇8

关键词: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杂交;微卫星;鉴定

中图分类号:S9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20-4920-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4.20.039

Identification of Embryonic Development Hybrids F1 of Siniperca chuatsi () × Siniperca schezeri () and Its F2

YUAN Yong-chao1, LIANG Xu-fang1,TIAN Chang-xu2,YAN Wei2, CAI Wen-jing2,DOU Ya-qi1,YI Ti-lin1

(1.College of Fisheries/Key Lab of Freshwater Animal Breeding,Ministry of Agriculture/Freshwater Aquacultur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Hubei Province,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China;

2.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uhan 430064, China)

Abstract: Embryonic and post-embryonic developmen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in mandarinfish Siniperca chuatsi, spotted mandarinfish Siniperca schezeri and its hybrids F1 and F2 induced to spawn and artificially fertilized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hybrids of Siniperca chuatsi × spotted mandarinfish Siniperca schezeri and their hybrids F1 and F2 were described and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and their par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diameter the eggs of spotted mandarin fish (1.83±0.09) mm were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hybrids F1 [(S. chuatsi () × S. schezeri ()] (1.26±0.05) mm, hybrids F2 (1.19±0.04)mm and the mandarin fish (1.09±0.05)mm. The embryos of the mandarin fish, F1 and F2 were hatched in about 46 h at 23.4~25.1 ℃, 49 h at 23.1~24.8 ℃, 51 h at 22.6~24.5 ℃ while the embryos of the spotted mandarinfish were hatched in about 107 h at 23.5~25.7 ℃. Newly hatched mandarin fish, spotted mandarin fish, F1 and F2 larvae were (4.06±0.50) mm, (4.58±0.30) mm, (4.21±0.30) mm, and (4.14±0.20) mm in length, respectively. It is indicated that SSR markers can discriminate well mandarin fish, spotted mandarin fish, and its hybrids.

Key words: Siniperca chuatsi; Siniperca schezeri; hybrid; microsatellite; identification

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和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同隶属于鲈形目鳜亚科鳜属。翘嘴鳜和斑鳜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传统的淡水养殖名贵鱼类。翘嘴鳜生长速度快,容易发生病害[1,2],制约了翘嘴鳜养殖业的发展。自1994年以来,广东省每年鳜暴发性流行病发病率达60%,死亡率为20%~30%。斑鳜是珠江流域的经济鱼类[3],其肉质鲜美、病害少,但其个体较小,生长速度慢。杂交不仅能丰富遗传结构,还能使亲本的优良性状得到结合,提高杂交后代的生长性能[4]。翘嘴鳜和斑鳜的生物学特性和人工繁殖均有报道[5-9],研究表明杂交鳜能遗传亲本的某些优良生长性状[10-13]。翘嘴鳜和斑鳜的杂交子代能够表现出较好的养殖性能及生长性能。翘嘴鳜、斑鳜和杂交子代形态相似,在育种过程别是育苗阶段和亲本选择阶段,传统的形态学鉴别方法很难准确地辨别纯种和杂交种,因此容易造成种质混杂。

微卫星又称简单重复序列,均匀分布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由2~6个核苷酸的串联重复片段构成,具有等位基因数目多、重复性好、共显性遗传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物种鉴定和基因定位等研究。本研究中对翘嘴鳜和斑鳜的正交子代F1,F1自交子代F2的胚胎发育及胚后发育进行了观察,并对翘嘴鳜、斑鳜及其杂交子代进行了分子鉴定,解决了水产养殖中杂交鳜(翘嘴鳜和斑鳜的杂交子一代)鉴定难和种质混杂的问题,以期为鳜鱼及其杂交子代的鉴别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用翘嘴鳜、翘嘴鳜幼体和斑鳜性成熟个体购自于麻城市中和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渔场和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兴大养殖场。

试验于2011年6月和2013年5月在麻城市中和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渔场进行。正交子代[S. chuatsi()× S. scherzeri()]为不同野生亲本的人工繁殖子一代,均分批采自麻城市中和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渔场。

1.2 人工催产

在2011年和2013年繁殖季节,通过外源药物诱导,对翘嘴鳜和斑鳜亲鱼及其杂交子代F1亲本进行人工催产及人工授精,获得质量较好的受精卵。

1.3 胚胎发育观察

对翘嘴鳜和斑鳜胚胎及其杂交子代F1和F1自交子代F2的胚胎发育进行观察,每隔2 h测量1次水温;对翘嘴鳜和斑鳜及其杂交子代F1和F1自交子代F2孵出的仔鱼进行胚后发育观察,仔鱼孵出初期,每隔4 h观察1次,每次随机抽取10尾鱼。中后期根据发育情况逐渐延长取样时间间隔,以50%个体出现新特征作为划分发育时期的标准,直至8日龄。

1.4 基因组DNA的提取

33尾鳜鱼(翘嘴鳜亲本11尾,斑鳜亲本10尾,翘嘴鳜和斑鳜的正交子代F1 12尾)从麻城市中和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渔场采得。部分样本剪少量新鲜尾鳍条,保存于95%乙醇中。利用DNA提取试剂盒从鳍条组织提取基因组DNA,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DNA浓度。

1.5 SSR分析

以提取的待测样品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出DNA目的片段,用于PCR扩增反应的一对微卫星引物序列为:上游引物:5′-ATGTAACCGTAAGTGACCTC-3′;下游引物:5′-TGTTGTTCAGACGATGACGA-3′。

PCR反应体系为10×PCR Buffer 2.5 μL, 25 mmol/L MgCl2 2.5 μL,1.0 mmol/L dNTPs 2.5 μL,上、下游引物各2.0 μL,模板DNA 50~100 ng,Taq DNA聚合酶(5 U/μL )0.2 μL ,补ddH2O至25 μL。PCR反应程序为94 ℃预变性4 min;94 ℃变性30 s,55 ℃退火45 s,72 ℃延伸1 min,35个循环;72 ℃延伸10 min,反应结束后于4 ℃中保存。将PCR产物以8%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电泳分离,常规银染法染色后,拍照记录电泳结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翘嘴鳜、斑鳜及杂交子代F1胚胎发育

以翘嘴鳜为母本,斑鳜为父本的正交子代F1及F1自交子代F2鱼卵均为非黏性卵,呈淡黄色且透明,在流水中呈漂浮性。受精卵大多数具有1个大油球,有些卵具有数个油球,最多达8个。正交子代F1卵子直径为(1.26±0.05) mm;F1自交子代F2卵子直径为(1.19±0. 04) mm;翘嘴鳜卵子直径为(1.09±0.05) mm;斑鳜卵子直径为(1.83±0.09) mm。

2.2 翘嘴鳜、斑鳜及杂交子代F1的仔鱼形态特征

以翘嘴鳜为母本,斑鳜为父本的正交子代F1刚孵出的仔鱼卵黄囊较大,全身透明,可清晰见到血液流动。正交子代F1刚孵出的仔鱼全长为 (4.21±0.30) mm;F1自交子代F2刚孵出的仔鱼全长为(4.14±0.20) mm;翘嘴鳜刚孵出的仔鱼全长为 (4.06±0.05) mm;斑鳜刚孵出的仔鱼全长为 (4.58±0.30) mm。翘嘴鳜、斑鳜及其交杂交子代F1胚后发育形态特征见表1。

2.3 翘嘴鳜、斑鳜及其杂交子代F1的SSR带谱

采用SSR分子标记方法来鉴别翘嘴鳜、斑鳜及其正交子代F1(图1)。翘嘴鳜、斑鳜及其杂交子代F1扩增出3种不同的DNA带型:第一种带型为翘嘴鳜,在105 bp处扩增出1条特异性DNA条带;第二种带型为杂交子代F1,在105 bp和120 bp处各扩增出1条特异性DNA条带;第三种带型为斑鳜,在120 bp处扩增出1条特异性DNA条带。根据DNA带型的不同即可鉴别出翘嘴鳜、斑鳜及其杂交子代F1。

3 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中,正交子代F1胚胎发育时序特征与翘嘴鳜基本相同,在水温为23.1~24.8 ℃下,胚胎发育约需经过49 h。F1自交子代F2受精卵在22.6~24.5 ℃经过51 h。这与其他鳜类研究结果基本相似,如翘嘴鳜胚胎半数孵化需时34 h ( 27.2 ℃)[5]; 鸭绿江斑鳜受精后60 h到心跳期,孵化需时约144 h ( 22.2~25. 2 ℃)[14]; 碧流河水库斑鳜受精后44 h到心跳期,孵化需时约146 h( 19.0~23.5 ℃)[15]。然而斑鳜与翘嘴鳜虽然同为鳜属,但其胚胎发育时序却不相同。

研究表明,杂种后代的性状一般偏向于母本,即母本对后代基因有较大的影响力。本研究中在外部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以翘嘴鳜为母本的杂交鳜胚胎发育时序均以母本为基准,说明卵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对胚胎发育时序、胚胎大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可能是卵细胞中的细胞质对生物遗传性状有明显的母性遗传作用的原因。由此可见,在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共同作用下,双亲对后代群体的遗传贡献是不均等的[16]。宓国强等[11]利用传统形态学和框架分析法分析,发现翘嘴鳜和斑鳜的杂交子代的形态性状偏向母本;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和团头鲂(M. amblycephala)的正、反交杂交后代形态性状也存在一定的母性效应[17]。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山女鳟Oncorhynchus masou()杂交F1受精卵与母本的胚胎发育积温相当[18]。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杂交胚胎的发育过程也与母本相似[19]。

SSR分子标记由于具有高度多态性、共显性的孟德尔遗传方式以及数目巨大且随机分布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到性状分析、群体遗传分析、进化和种质鉴定等研究中[20]。在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种质鉴定方面,Jenneckens等[21]用湖鲟LS39引物扩增10种鲟微卫星位点,该位点在闪光鲟上独有且仅有1个110 bp的等位基因,从而与其他9种鲟区分开。Beacham等[22]应用13个微卫星位点区分了环太平洋区不同区域种群的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tshawytscha)。微卫星是以1~6个核苷酸为基本重复单元的串联重复序列,其本身重复单元数的变异是物种具有遗传多态性的基础[23]。对于个体而言,某一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数是和该生物的染色体倍性相关的。一般地,对于一个普通二倍体生物个体,由于引物是针对特异的微卫星位点设计的,因而每对引物在杂合个体中只能扩增出2条目的条带,在纯合个体中只能扩增1条目的条带[24]。

参考文献:

[1] 黄志坚,何建国.鳜鱼疾病的研究概括[J].水产科技情报,1999,26(6):268-271.

[2] 陈昌福,曾妍雄.患细菌性败血病的翘嘴鳜血清中蛋白质成分的变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19(5):481-482.

[3] 吴会民,林文辉,吴淑勤,等.鳜养殖池塘底泥脱氢酶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7,22(4):311-314.

[4] 罗仙池,徐田祥,吴振兴,等.鳜鱼的胚胎、仔稚鱼发育观察[J].水产科技情报,1992,19(6):165-168.

[9] 楼允东.鱼类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40-107.

[5] 郑闽泉,丁桂枝,黄涵生,等.鳜鱼胚胎发育的观察[J].江西水产科技,1994(3):21-24.

[6] 曾可为,王青云,高银爱,等.斑鳜的生物学及其繁殖生物学的研究[J].内陆水产,2005(2):27-29.

[7] 何利君.温度对鳜鱼胚胎发育的影响[J].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学报,1999,13(4):19-22,28.

[8]周才武.鳜亚科鱼类的分类整理和地理分布[J].动物学研究,1988,99(2):113-125.

[10] 赵 建,朱新平,陈永乐,等.翘嘴鳜、斑鳜及其杂交种形态差异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8,27(4):506-509.

[11] 宓国强,赵金良,贾永义,等.鳜()×斑鳜()杂种F1的形态特征与微卫星分析[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0,19(2):145-150.

[12] 宓国强,陈建明,练青平.杂交鳜与鳜鱼、斑鳜肌肉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比较[J].水产养殖,2009,30(4):35-37.

[13] 宓国强,练青平,王雨辰,等.杂交鳜胚胎发育观察[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3):264-269.

[14] 王 丹,李文宽,闫有利,等.鸭绿江斑鳜胚胎及胚后发育观察[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7,22(6):415-420.

[15] 吴立新,邹 波.碧流河水库斑鳜胚胎发育的形态观察[J].水产科学,1993,12(9):5-8.

[16] 杨 宁,吴常信.亲本对后代群体的不均等遗传贡献及其优化控制[J].遗传学报,1993,20(1):294-299.

[17] 杨怀宇,李思发,邹曙明.三角鲂和团头鲂正反交F1的遗传性状[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2,11(4):305-309.

[18] 陈术强,张玉勇,贾智英,等.虹鳟()×山女鳟()杂交种胚胎及仔鱼发育的研究[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0,19(6):757-762.

[19] 李 竹,张全启,齐 洁,等.牙鲆()×圆斑星鲽()杂交子代的胚胎及仔鱼发育[J].中国水产科学,2006,13(5):732-739.

[20] 孙效文,张晓锋,赵莹莹,等.水产生物微卫星标记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中国水产科学,2008,15(4):689-703.

[21] JENNECKENS I, MEYER J N, SCHWARK G H, et al. A fixed allele at microsatellite locus LS-39 exhibiting species-specificity for the black caviarproducer Acipenserstellatus [J]. J Appl Ichthyol, 2001, 17: 39-42.

[22] BEACHAM T D, CANDY J R, JONSEN K L, et al. Estimation of stock composition and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of chinook salmon across the Pacific rim by use of microsatellite variation [J]. Trans Am Fish Soc, 2006, 135: 861-888.

鳜鱼养殖篇9

【分析】答案不唯一,不管选定“路程”还是“时间”都要找到其中的两个未知数,再抓住两个相等关系:①高速公路的长度是普通公路的2倍;②汽车在普通公路与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时间和为2.2 h,列出方程组求解.

问题一: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分别为多少千米?

解:设普通公路长x km,高速公路长y km.

即普通公路长60 km,高速公路长120 km.

问题二:汽车在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上分别行驶了多少小时?

解:设汽车在普通公路上行驶了x h,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y h.

由题意,得:60x×2=100y,x+y=2.2. 解得x=1,y=1.2.

即汽车在普通公路上行驶了1 h,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1.2 h.

【点评】这是一道问题开放型的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审题的能力和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3 水产养殖专业户王大爷承包了30亩水塘,分别养殖甲鱼和鳜鱼,有关成本、销售额见下表:

(1) 2011年,王大爷养殖甲鱼20亩,鳜鱼10亩,求王大爷这一年共收益多少万元?(收益=销售额-成本)

(2) 2012年,王大爷继续用这30亩水塘全部养殖甲鱼和鳜鱼,计划投入成本不超过70万元.若每亩养殖的成本、销售额与2011年相同,要获得最大收益,他应养殖甲鱼和鳜鱼各多少亩?

(3) 已知甲鱼每亩需要饲料500 km,鳜鱼每亩需要饲料700 km.根据(2)中的养殖亩数,为了节约运输成本,实际使用的运输车辆每次装载饲料的总量是原计划每次装载总量的2倍,结果运输养殖所需全部饲料比原计划减少了2次.求王大爷原定的运输车辆每次可装载饲料多少千克?

【分析】(1) 根据已知列算式求解;(2) 先设养殖甲鱼x亩,则养殖鳜鱼(30-x)亩,列不等式,求出x的取值范围,再求出王大爷可获得收益y(万元)关于x(亩)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函数的性质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求最大值;(3) 设王大爷原定的运输车辆每次可装载饲料a kg,列分式方程求解.

鳜鱼养殖篇10

1、用网箱或池塘养殖一些繁殖快的鱼类碎块做饵料,如罗非鱼、鲫鱼、鲤鱼等;

2、以江河湖泊水库中的虾类作为饵料;

3、用鲢鳙鱼等鱼的鱼种作为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