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c反应蛋白十篇

时间:2023-03-24 14:01:11

超敏c反应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篇1

C反应蛋白是一种能与肺炎链球菌C多糖体反应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广泛分布于人体,如胸水、腹水、心包液、关节液、血液等处。CRP的生物学特性主要表现为能结合细菌、真菌等体内的多糖物质,在钙离子存在下形成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释放炎性递质,促进细胞间黏附和吞噬细胞反应、溶解靶细胞。CRP持续增高提示机体存在慢性炎性或自身免疫性疾病,CRP在病毒感染时不会升高,其变化不受患者的个体差异,机体状态和治疗药物的影响[1]。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采用超敏方法检测到的CRP被称为超敏CRP,大量的研究显示,它在儿童支原体肺炎、冠心病,白细胞和血沉的等疾病的诊断和预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探究超敏C反应蛋白作为一个灵敏指标,它的应用已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拓展到心血管疾病的预报监测等多方面,随着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技术的发展,其临床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超敏C反应蛋白与儿童支原体肺炎

由于支原体肺炎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肺部体征不明显,因此实验室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检测了支原体肺炎和非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血沉和血常规变化,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病原微生物。支原体肺炎约占小儿肺炎的20%,在密集人群可达50%。由于支原体肺炎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肺部体征也不明显,而且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引起多个系统的损伤。因此,实验室检查在诊断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2]。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hs-CRP增高的比例和增高的程度均比非支原体感染的患儿低,以前也有过类似的报道[3]。同时,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血沉增高程度比非支原体肺炎患儿高,而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在两组比较中没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当患儿hs-CRP水平正常或降低,血沉加快,以及支原体抗体IgM阳性时,应当首先考虑支原体感染,若同时合并hs-CRP水平或白细胞升高,就要考虑支原体肺炎合并细菌感染。但单纯hs-CRP升高时则不能排除支原体感染的可能,还要结合血常规、血沉、胸片、临床症状和体征等进行综合分析。由于CRP在炎症或急性组织损伤后4~6小时内迅速增加,同时不受性别、年龄、贫血及患儿机体反应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较其他急性期反应物质更加稳定和敏感[4]。在小儿肺炎中,与血常规、血沉等实验室检查具有协同诊断作用,可以作为小儿肺炎诊断的常规项目。

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和血沉

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与血沉相同,但不受红细胞、血浆成分、脂质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是反映炎性感染和疗效的良好指标。类风湿活动期显著增多,与血沉增快相平行,但比血沉增快出现的早、消失也快。CRP含量愈多,标明病变运动度愈高。炎症恢复进程中,若CRP阳性,预示仍有突然出现临床症状的可能性;停用激素后已转阴的CRP又阳性时,标明病变运动在继承。炎症缓解期和用抗风湿药后,转阴或消失比血沉快,且在贫血和心力衰竭时不象血沉那样易受影响。CRP阳性,亦可见于其他疾病,和血沉高的情况有重叠但是不完全相同,对于类风湿患者而言,并不是常见的情况。在感冒时,病毒性感冒一般不会出现CRP增高的现象,细菌性感染存在的时候,才出现增高。另外,CRP是一种主要的急性反应期的指示蛋白,其在组织损伤后6~8小时就可上升,上升幅度可达正常值的200~500倍,在致病因素消除后CRP可很快恢复正常。因为CRP在血中的半寿期

作为疾病监控指标,血沉和C反应蛋白需要相对频繁的定期检查,特别是身体出现症状或者症状加重的时候,通过对血沉、C反应蛋白的检查,可以把握病情的活动情况,决定是否进行药物调整。在病情监控中,一般不需要两个同时检查,可以选择一个,并注意相关的影响因素。比较而言,血沉相对简单和价格便宜一些,做血沉更常见一些。检测高血沉情况下,呼吸系统感染及肾脏疾病患者血清的CRP水平、WBC计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沉情况下,CRP水平与WBC计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266),呼吸系统感染患者血清CRP阳性率高于WBC计数阳性率,高血沉情况下CRP与WBC计数相关,CRP可作为提示呼吸系统感染的一个敏感指标。

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

美国内科健康研究(PHS):超敏C反应蛋白在最高组别的患者将来疾病发作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2倍,将来发生心肌梗死(MI)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3倍,将来发生外周动脉疾病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4倍。欧洲MONICA的AUGSBURG研究显示:最高组别的人群高超敏C反应蛋白将来发生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2.6倍[5]。

奚耀等对16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研究显示[6],冠心病患者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了心肌受损的程度。因此,这项指标有助于对冠心病发生、发展和预后作出准确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冠心病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上升趋势。因此,可以认为检测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积分无直接相关性,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有关,而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关。这一结果证实,超敏C反应蛋白虽然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但尚不能作为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指标[7]。

参考文献

1 高巍.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2):208.

2 王慕逖.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72-284.

3 李玉凤,莫润旺.C反应蛋白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测定及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0):1509-1510.

4 Jaye DL,Waites KB.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C-reactive protein in pediatrics[J].Pediatr Infect D is J,1997,16:735.

5 李波,王学敏,李献良.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J].山东医药,2007,47(19):102-103.

超敏c反应蛋白篇2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心肌梗死;检测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全身炎性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是区分低水平炎性状态的灵敏指标。近几年来,临床实验室采用了超敏感检测C反应蛋白技术,能够更准确、更灵敏地检测出血清中的低浓度C反应蛋白,应用于多种相关疾病当中。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实验技术的提高,大量研究表明,超敏C反应蛋白的观察指标对心肌梗死、冠心病、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诊断及预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以心肌梗死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结果为例,来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在心肌梗死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心肌梗死患者9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和心肌酶改变;并排除有合并感染性疾病、外伤、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其中男64例,女26例,年龄65~80岁,平均69岁;对照组为同时期体检的健康者80例,男58例,女22例,年龄50~77岁,平均64岁;治疗期间,患者用药均按照国家心肌梗死指南及药物说明服用。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应首先排除由糖尿病、外伤、合并感染、风湿性关节炎等原因引起的非特异性炎性疾病。检测使用的血液均在早晨空腹时抽取,离心机分离出血清,结果的测定用免疫比浊法进行,两组均用我院的全自动化分析仪及检验溶剂进行检测,结果正常范围0~8mg/L,按照无菌操作标准,严格执行;对观察组急性期(就诊期)和恢复期(病情平稳期)分别进行测定,并对治疗前后的测定结果与同时期的对照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判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8mg/L为阳性。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数据用(%)表示,组间进行x2检验,P

结果

两组阳性率比较:观察组阳性率97%,对照组阳性率5%,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不同时期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值比较:观察组急性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栓的形成、冠状动脉的分支堵塞,使一部分心肌失去血液供应而坏死的病证。多在冠状动脉疾病的基础上发生,在劳累、情绪激动、寒冷刺激、便秘、感染等均可诱发其发作;发病症状较重,多在数小时内心肌缺血坏死,危及生命,是较常见极危险的疾病之一。及时的正确诊断和正规治疗是挽救患者的最有效方法,由于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多样,病程较急,往往会容易误诊和漏诊,影响疾病的治疗有效时间,造成治疗失败或预后不良。目前研究表明,CRP也参与了血栓形成和动脉硬化的病理过程,是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性反应是斑块破裂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所以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结果的高低会反应出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超敏C反应蛋白在心肌梗死的诊断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超敏c反应蛋白篇3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超敏C.反应蛋白;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肾病(DN)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炎性反应在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1]。C.反应蛋白(CRP)是人体急性时相反应最主要最敏感的标志物之一,测定血清CRP对了解炎性反应消长具有重要临床价值[2]。而微量白蛋白尿(MAU)已被广泛接受为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预测指标,一般认为微量白蛋白尿(MAU)反映广泛内皮功能紊乱和/或血管损伤[3]。本文研究检测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RP水平,分析CRP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为了能充分评价CRP正常范围的低浓度水平,本文采用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方法,以便检测少量的CRP浓度的增加。

1 对象

1.1 根据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及分型确诊的2型糖尿病106例,根据尿微量蛋白将其分为3组:①正常微量白蛋白尿组(DM1)UAE300 mg/24 h,18例;④正常对照组(NC)来自本院的门诊健康者20例,平均年龄56岁。以上研究对象的剔除标准:1个月内有感染者,继发性高血压,1型糖尿病,痛风,心瓣膜病,Cr>1.8 mg/dl(150 μmol/L),过去6个月内发生过脑卒中者,严重肝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老年性痴呆, 不能站立或行走者,可能导致研究结束前死亡的其他非心血管疾病者。

1.2 方法 晨6时排空尿液后留置24 h尿液,留尿时患者为休息状态,尿中加入防腐剂,记总尿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白蛋白ALB。留尿当天清晨空腹测定血肌酐、血超敏C.反应蛋白。

1.3 统计分析 数据用(x±s)表示,资料处理用SPSS11.0软件系统。

2 结果

超敏C.反应蛋白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结果见表1。24 h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24 h尿微量白蛋白阴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P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DN大多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容易被忽视。尿微量白蛋白(ALB)在正常情况下,由于滤过膜电荷选择性屏障的静电排斥作用,绝大部分的白蛋白不能通过滤过膜。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组织缺氧,肾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使肾小球处于高滤过状态,引起肾脏的损伤。目前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测定作为判断DN的主要指标已得到公认,其主要反映肾小球的功能状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炎症反应在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C.反应蛋白(CRP)是人体急性时相反应最主要最敏感的标志物之一。糖尿病引起C.反应蛋白升高的可能机制是: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对于肝脏急性时相蛋白的合成具有不同的作用,可促进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的合成。而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则会抑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导致CRP的合成增加;② 胰岛素分泌不足:高血糖症可促进胰岛素细胞分泌白介素(IL.6),大量的IL.6作用于肝脏使CRP生成增加[4]。

本研究表明糖尿病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呈显著正相关,结合超敏C.反应蛋白的特性,分析可能原因是其炎性细胞因子可刺激血管内皮因子释放,使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球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通过合成黏附分子及化学趋合物,促进白细胞合成,释放超氧化物和蛋白水解酶,引起肾组织损伤,进而引起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增加[5]。研究表明,随着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下降,血清肌酐上升,往往伴随着CRP的升高。本研究中CRP与肌酐有着密切关系,这种炎性反应的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炎性反应刺激因子复合物如糖基化终末产物(AGE)、细胞因子或氧化修饰活动的增加有关[6]。

炎性反应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发现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糖尿病肾病可能与炎性反应过程有关。有研究表明,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来减轻尿微量白蛋白尿和改善肾功能[7]。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有5年病程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做尿蛋白测试,最好是尿微量白蛋白测试。

参考文献

1 Festa AD,Agostino R Jr,Tracy RP,et al.Elevatedlevels ofacutephase proteinsandplasminogenactivator inhibitor.1predictthedevelopmentoftype 2 diabetes.Diabetes,2002,51:1131.1137.

2 Ridlker PM.High.sensitivity C.reaction protein and cardiovascular Risk:rationale for screening and primary prevention.Am JCardiol,2003,92(4b):17.

3 赵春荣,陈高翔,桂树华,等.2型糖尿病检测晨尿ALB的临床价值.中国微循环,2003,7(1):46.47.

4 Schulze MB,RimmEB,Li T,et al.C.reactiveproteinand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events among men with Diabetes.Diabetes care,2004,27:889.

5 马文霞,王惠芳,等.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微量白蛋白尿相关性分析.陕西医学,2007,36(9):1218.1220.

超敏c反应蛋白篇4

【关键词】 脑梗死;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检测

脑梗死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常见中老年病症, 致残率及致死率均比较高, 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 梗死后及时抢救成功, 患者多出现后遗症, 因此对疾病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分析有着重要作用。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作为炎性急性期的反应蛋白, 与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有着直接关系[1]。本次研究主要对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脑梗死患者与45例健康体检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探讨其临床意义, 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本院自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5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 男29例, 女25例, 年龄45~78岁, 平均年龄(62.14±3.25)岁, 所有患者均经MIR及CT扫描, 分为腔隙性梗死灶(直径3.0 cm)16例;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45例, 男25例, 女20例, 年龄46~80岁, 平均年龄(63.02±3.28)岁, 两组受检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进行比较。

1. 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入院当天抽取静脉血5 ml左右, 分离血清后存于-20℃环境下保存待检;参考组受检当天早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5 ml左右, 保存方法与观察组相同。采用免疫比浊法对纤维蛋白原进行测定, 同时采用克曼免疫分析仪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 比较观察组与参考组、观察组组内梗死病灶大小不同者检测水平。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x-±s),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hs-CRP、FG水平相较参考组明显较高(P

3 讨论

脑梗死是由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脑组织缺氧缺血等引起, 局部脑组织出现坏死或脑软化, 临床常见脑血栓、脑栓塞及腔隙性梗死等, 随着脑梗死研究的深入, 其发病原因基本明确, 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休克、血压过快下降等均可导致脑梗死的发生[2]。临床根据栓子来源可分为心源性及非源性梗塞, 心源性在脑梗死的发生中占60%~75%, 栓子来源多是心内膜炎赘生物及附壁血栓脱落、风湿性心瓣膜病等, 而心脏手术、心肌梗死、心脏导管、二尖瓣钙化及脱垂、心房粘液瘤等亦可导致脑梗死发生;非心源性脑梗死则多是由骨折、肺静脉血栓或凝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血管内治疗时血栓脱落、凝块、败血症、肺感染、肾病综合征等高凝状态时引起的脑梗死[3]。

超敏C反应蛋白作为血浆内C反应蛋白, 是全身发生炎症反应急性期时肝脏合成的非特异性标志物, 可对患者机体凝血状态进行准确反应, 同时在凝血过程中有所参与, 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预测及诊断中有着重要作用[4]。临床实验室为了提高低浓度C反应蛋白的准确性, 通过超敏感检测技术, 有效提高了试验的准确性及敏感性, 因此在对低水平炎症状态进行反应时更加敏感。部分临床研究显示, 脑梗死患者发病后, 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 则预后越差;梗死面积越大,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大于健康体检者, 梗死病灶直径越大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越大(P

参考文献

[1] 何奕涛.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广东医学, 2013,34(10):1534.

[2] 许寅宏.糖耐量异常的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广东医学, 2012,33(10):1404.

超敏c反应蛋白篇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d?dimer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lv cheng,liao qi?hong,liu yi?ling,qin shao?peng

(the laboratory department of liuzhou peoples hospital,liuzhou 545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ontent changes of high sensitive c?reative protein (hs?crp)and d?dimer (d?d)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and discuss the valu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s 140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divided into ami group 50 patients,uap group 40 patients,sap group 50 patients.50 health examination volunteer served as control.hs?crp and d?d were measured by turbidimetric immunoassay.results the content of hs?crp and d?d in ami group and uap group a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and sap group(p<0.01)and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the level of hs?crp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sap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0.05),an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sap group and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hs?crp and d?d can better reflect the severe degre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and have very important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early diagnosis,and and .

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igh sensitive c?reative protein; d?dimer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其主要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不仅是反映机体炎症十分敏感的血清学指标,而且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重要炎症因子[1]。d二聚体(d?d)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的终产物,其浓度升高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新鲜血栓形成的标志之一。为此我们着重检测了冠心病患者血浆中hs?crp及d?d含量,探讨两者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自2007年1月至2007年7月我院经临床确诊的冠心病住院患者140例,男80例,女60例,平均年龄56±10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40例,稳定性心绞痛50例。另选对照组50例,为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无心、肝、肾等器质性病变及血栓性、出血性疾病,其中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51±8岁。

1.2 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hs?crp用日本东芝accue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北京九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程c?反应蛋白试剂合检测;d?d用法国stago comp act全自动凝血仪及配套(d?d)试剂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用spss 13.0软件包处理,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hs?crp与d?d之间的密切程度用直线回归相关分析。

2 结 果

ami组和uap组的hs?crp、d?d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sap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sap组hs?crp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差异有显著性。d?d与对照组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hs?crp和d?d含量经统计学处理呈显著正相关(r=0.50,p<0.01)。见表1。表1 各组hs?crp和d?d检测结果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5

3 讨 论

冠心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甚为复杂,众多资料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的形成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999年roos [2]提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性疾病。crp是目前研究最多的心血管疾病炎症标志物,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敏感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正常情况下以微量形式存在于健康人血清中,一般<2 mg/l。当机体有急性炎症、创伤和梗死时,此蛋白含量会明显升高。在心血管疾病时,crp可成为由c1q开始的经典补体途径的强效激活物,释放炎症介质,促进细胞间黏附和吞噬细胞反应[3],造成血管内膜受损,引起血管痉挛,脂代谢异常,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巨噬细胞释放酶类活化t细胞,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继发引起血栓形成,从而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crp水平的升高主要体现在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等acs的阶段[4]。

d?d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是血栓形成和溶解的标志物。它的生成和增高表明体内存在高凝状态,血栓形成和继发纤溶性增强。有文献报道,ami的血栓形成率最高,sap血栓发生率最低,uap血栓形成率介于ami和sap之间[5]。因此测定d?d对于冠心病的临床分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组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其hs?crp、d?d水平变化也不同:ami组和uap组hs?crp、d?d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ap组,且ami组hs?crp、d?d含量又明显高于uap组,这是由于冠状动脉活动斑块破裂出血,形成微小血栓所致。当血栓不完全间断阻塞时,表现为uap,如uap患者体内凝血状态得不到控制则发展为ami。体内hs?crp、d?d含量越高,提示冠心病发生ami的可能性越大。另外本组资料中sap组d?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结果稍高,但是无统计学意义,说明sap以简单病变为主,无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改变。

总之,冠心病患者血中hs?crp和d?d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且两项指标间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炎症(包括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致炎因子)和凝血相互作用,可导致全身凝血系统的激活,从而引发疾病。提高炎症与凝血分子机制的认识将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因而通过检测患者血中hs?crp和d?d的含量,对冠心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临床分型及疗效观察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 兵,孟祥红,耿晓非,等.测定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5):415?416.

[2] roos r.atherosclerosis?an inflammatory disease[j].n eng j med,1999,340(2):115?126.

超敏c反应蛋白篇6

通讯作者:张雪岩

【摘要】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的关系。方法 选取40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同时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均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hs-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比较两组各生化指标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hs-CRP、TG、TC、L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和血脂与2型糖尿病有密切的关系,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测血脂,有效地控制血脂水平,以对糖尿病及并发心血管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超敏C-反应蛋白; 血脂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属于内分泌科常见的一种慢性代谢性内分泌疾病,并且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三种疾病之一[1]。2型糖尿病代谢紊乱引起的高脂血症、高血压等是继发性心血管病变发生的基础,同时2型糖尿病患者本身存在的高血糖、高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也会导致血清中CRP的升高。因此,对2型糖尿病进行早期诊断,有助于早防治,减缓病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分别检测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清内hs-CRP和血脂的含量,以观察糖尿病与血清hs-CRP和血脂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2009年4月~2011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符合WHO 2型糖尿病诊断的40例患者,男25例,女15例,年龄28~73岁,平均50.3岁,所有患者均无明显急性感染征象(无发热、无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异常,影像学检查正常);对照组:40例健康志愿者,男24例,女16例,年龄26~75岁,平均51.0岁,排除血脂、血糖、心脑血管病及肝肾功能异常。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进行肘静脉采血10 ml,分离血清。hs-CRP试剂盒购自上海科华生物工程公司,TG、TC、LDL-C和HDL-C采用酶比色法,试剂购自北京普瑞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OLYMPUS UA 54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6.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生化指标的比较,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个生化指标的比较(x±s)

由上表可见,观察组hs-CRP、TG、TC、L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约为3%左右,其中老年人约占10%[2]。研究发现,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性和低度炎症反应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发病的两个重要环节是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障碍。当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抵抗时,会使机体内TNF-α、IL-1、IL-6等水平均会明显升高,诱导肝脏分泌CRP增加,CRP和TNF-α水平的升高又能加重胰岛素抵抗,进而导致高TG血症,而高TG血症反过来又影响影响胰岛素活性,导致胰岛素抵抗,形成恶性循环[3],CRP和TNF-α刺激多种黏附因子在内皮细胞的表达,黏附大量白细胞释放各种炎性因子,并参与免疫应答及免疫调节,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或损伤,进而产生血管病变[4~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用超敏感的方法可检测到低浓度的血清CRP,即 hs-CRP。hs-CRP是人体急性时相反应最重要和最敏感的标志物之一,是由慢性炎症引发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中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hs-CRP含量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血清hs-CRP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hs-CRP水平较健康人群明显升高。笔者在研究中还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hs-CRP、TG、TC、L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患者继发产生了血脂代谢的异常,其机制也认为与胰岛素抵抗有关[6]。胰岛素抵抗可促进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合成,同时糖尿病患者体内脂蛋白脂肪酶活性明显降低,对乳糜微粒(CM)和VLDL分解作用减弱,诱发高TG血症和低HDL-C血症[7]。而在糖尿病进展过程中,脂蛋白可以与其相应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在细胞因子参与下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成为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 hs-CRP和血脂与2型糖尿病有密切的关系,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测血脂,有效地控制血脂水平,可对糖尿病及并发心血管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参 考 文 献

[1] 黄丽云.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性的改变.湖南医学院学报, 2003,9(5):279-281.

[2] 李健斋.血脂分析临床应用若干基本问题.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2,23(6):315-317.

[3] 许荣,肖艳,吕维名.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研究.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12):873-874.

[4] 谷德权,代俊合,马同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应用价值.实用医技杂志,2008,9 (25):3431-3432.

[5] Pickup JC,Crook MA.Is type Ⅱ diabetes mellitus adisease of the innate immune system.Diabetologis,1998,41:1241-1248.

[6] 张宁梅,何光星,陈淑芬.2型糖尿病与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关系.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5):518-519.

超敏c反应蛋白篇7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

作者单位:537100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现已广泛应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为了解超敏C反应蛋白与支气管肺炎的关系,我们检测了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中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水平的变化,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在支气管肺炎诊断和疗效判断的意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1.1 观察组 选取2010年5月至2010年12月收住我院的支气管肺炎患儿34例,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2~12岁。入选标准为我院儿科临床明确诊断的支气管肺炎患儿(包括体征、X线摄片和实验室有关的检测数据),患儿均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患,诊断标准参考《实用儿科诊疗规范》[1]。

1.1.2 对照组 同期我院健康检查体检合格者3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12岁,均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患,肝、肾功能试验正常。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研究方法 观察组入院时和治疗7~10 d后分别静脉采血2 ml,检测白细胞计数及血清HsCRP水平。白细胞计数采用血液细胞自动计数仪常规检验,HsCRP测定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验仪器为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仪,试剂为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以上操作严格按试剂说明书执行。参考值:白细胞4~10×109/L,超敏C反应蛋白0~3 mg/L[2]。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正常人和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HsCRP测定结果见表1。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HsCRP水平与白细胞计数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呈明显正相关(P

正常人和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HsCRP水平(x±s)

组别nHsCRP (mg/L)白细胞计数 (×109/L)

观察组

治疗前3417.64±6.72*9.35±5.42*

治疗后345.96±1.577.29±1.82

对照组301.85±0.975.69±2.35

注:与对照组比较,*P

3 结论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是观察患者有无炎性反应的经典指标,但各种因素均可导致其升高,使它的临床价值大大减低。C反应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一般情况下不升高,但在有炎性反应时会迅速增高,可用于辅助诊断各种感染。C反应蛋白检测仪能检测到更低、更精密的C反应蛋白浓度,即称为超敏C反应蛋白,其微小变化与心血管及部分其他疾病密切相关[3]。作为机体炎症、组织损伤的敏感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在儿科应用比较广泛。正常健康人的CRP值非常低,一般

本文还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HsCRP水平、白细胞数水平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呈正相关(P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白细胞数水平检测对于了解病情、观察疗效均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陈吉庆,吴升华.实用儿科诊疗规范.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80181.

[2] 程显芬,郝铁梅,王,等.超敏C反应蛋白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北京医学,2005,27(12):736.

[3] 张丽,陈曦.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5):435.

[4] 颜峰,崔艳平,宋耀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发展和临床应用.齐鲁医学检验,2004,15(1):29.

超敏c反应蛋白篇8

【关键词】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

Application study of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interlukin-6 in type 2 diabete

SONGYan, YU Jing,ZHANG Feng-hua.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the Affiliated Xinhua Hospital of Dalian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1602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value of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and interlukin-6(IL-6)on patient of diabetes with microangiopathy.Methods Serum hs-CRP、IL-6、GSB、TC、TC/HDL-C、TC/LDL-C in 98 patients of T2DM(55 diabetes with microangiopathy and 43 diabetes without microangiopathy)and 40 health controls were measured by HITACHI7180 and ELISA.Results The serum hs-CRP、IL-6 in the 98 patients of T2DM was higher than those of 40 health controls((P

【Key words】

C-Reactive protein; Interlukin-6; T2DM; Microangiopathy

糖尿病是多种病因引起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易引起多系统脏器的损害。其中2型糖尿病易并发血管病变。PickJP等[1]提出2 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且提出2型糖尿病存在着细胞因子介导的急性相反应的假说。本文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白细胞介素-6等炎性介质的检测,对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的重要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40名健康对照系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员,无心、脑、肺、血液及感染性疾病。男16例,女24例,年龄28~60岁,平均44岁;98例2型糖尿病组为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年龄32~68岁,平均50岁;其中43例为非血管病变组。55例为血管病变组。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50~79岁。两组间性别、年龄组成无统计学意义。T2DM诊断根据 1999年 WHO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过 CT、MRI及双下肢动脉超声多普勒而确诊。均排除1型糖尿病(包括 LADA)、应激状态(感染、心脑血管意外),肿瘤,免疫系统疾病等。

1.2 方法 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如年龄、糖尿病病程等,实验室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s-CRP均由日立 718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试剂由北京中生公司提供;hs-CRP 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糖化血红蛋白(GSB)采用酶比色法由日立 718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IL-6采用相关 ELISA 试剂盒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文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

2 结果

98例2型糖尿病组和40名健康对照组的GSB、TC、TC/HDL-C、TC/LDL-C检测结果见表1。由表中可见两组2型糖尿病组GSB、TC、TC/HDL-C、TC/LDL-C均高于对照组(P

对照组与血管病变组和非血管病变组血清中炎性因子平比较,两组2型糖尿病组hs-CRP、IL-6均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有部分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糖尿病的发病、发展过程。炎性因子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目前已经得到公认[2]。CRP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与代谢类疾病相关的炎性因子,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一种,Anress等[3]认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可拮抗肝脏急性时相蛋白(如CRP)的合成,在胰岛素抵抗时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对肝脏合成CRP 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 CRP 合成增加。CRP 可以引起 C3转化酶的聚集,同时与免疫球蛋白的Fc受体结合后促进内皮细胞损害,与粥样斑块的形成和稳定性相关[4]。有文献显示在粥样斑块局部CRP的产生增多[5]。有证据表明糖尿病患者血管壁存在着低强度的慢性炎症反应,表现为循环中CRP等炎性因子升高,CRP 参与了致AS的几乎每一过程,是糖尿病发生AS的强预示因子[6]。

IL-6 是与炎症反应相关的细胞因子,它可以促进肝脏细胞合成急性时相蛋白,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如IL-6 对平滑肌细胞具有促有丝分裂的作用,刺激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诱导纤维蛋白原分泌和肝急性时相蛋白(如CRP)的合成。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高血糖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和外周单核细胞 IL-6分泌增加,而IL-6增高使肝细胞处于应激状态而致大量急性时相蛋白CRP 的产生等[7]。本研究两组糖尿病患者的hs-CRP、IL-6都显著升高,也证明了这一点。由于血液中长期高浓度的CRP、IL-6 的侵蚀是导致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的原因之一。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炎症性疾病,CRP、IL-6 作为炎症指标直接参与血管病变的病理过程,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平滑肌细胞移动和增殖,在局部形成中度损害,其损害会增加白细胞或血小板对内皮细胞的粘附和通透性,促进血凝,诱导产生血管活性因子、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IL-6作用于内皮细胞,诱导产生血栓前状态,诱导粘附分子和趋化因子的合成,促进白细胞进入血管外,并可使平滑肌细胞增生和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

综上所述,hs-CRP和IL-6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糖尿病患者血清中IL-6参与诱导肝急性时相蛋白CPR的合成,并共同参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病理过程。对hs-CRP和IL-6的研究将为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的认识提供新思路,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途径。

参 考 文 献

[1] Pickup JC.CrookMA.I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disease of the innate immune system.Diabetologia,1998,41:1241-1248.

[2] Peter L,Pau IMR,Attilio M.Inflammation and atherosclerosclerlsis.Circulation,2002,105:1135-1143.

[3] Andress F,RalpDA,Russell PT,et al.Elevated levels of acute phase protein and plasm inogen actvator inhibitor21 predictthe developm entoftype 2 diabetes;Theinsulinresistanceatherosclerosisstudy.Diabetes,2002,51(10):1131-1137.

[4] Calverley DC,Brass E,Hacker M R,et al.Potentialrole of platet FcrRLLA in collagen-mediated platelet activation associated with ather othrom bosis.Atherosclerosis,2002,164:261-267.

[5] Yasojim a K,Claudia S,Edith GM,et al.Generation of C-reaction protein and complementcom ponents in a therosclerotic plaques.AJP,2001,158(3):1039-1051.

超敏c反应蛋白篇9

合并冠心病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为(3.61±2.05)mg/L, 合并视网膜病变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为(4.64±

1.86)mg/L, 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为(3.52±1.62)mg/L, 未合并并发症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为(2.98±0.85)mg/L, 合并不同并发症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未合并并发症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糖尿病;检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并发症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7.084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 病程较长, 难以根治, 且容易并发各种并发症, 例如血管疾病、眼部疾病、肾病等。既往有研究指出, 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具有相关性[1]。本文特选取本院糖尿病新发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展开研究, 旨在于探讨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其疾病和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54例糖尿病新发患者作为研究组, 男29例, 女25例, 年龄43~73岁, 平均年龄(59.25±6.31)岁, 其中10例未合并并发症, 11例合并糖尿病肾病, 13例合并冠心病, 11例合并视网膜病变, 9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并选择同期54例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 男30例, 女24例, 年龄44~72岁, 平均年g(58.89±6.44)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抽取5 ml静脉血, 对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检测, 对比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检测结果, 并对研究组中合并不同并发症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与未合并并发症者进行对比分析。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研究对象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对比 研究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4.43±1.17)mg/L, 高于参照组的(2.55±0.35)mg/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2. 2 研究组患者中合并不同并发症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与未合并并发症者对比 研究组患者中, 合并糖尿病肾病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为(5.12±1.09)mg/L, 合并冠心病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为(3.61±2.05)mg/L, 合并视网膜病变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为(4.64±1.86)mg/L, 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为(3.52±1.62)mg/L, 未合并并发症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为(2.98±0.85)mg/L, 合并不同并发症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未合并并发症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抵抗, 临床症状为血糖升高。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 再加上人口老龄化的进展, 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长期处于较高状态, 会影响机体的正常运行, 进而引发各种并发症, 例如糖尿病肾病、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以及神经病变等[2]。该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正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鉴于此, 对糖尿病进行早期诊断和预测, 并对并发症给予有效的防治措施, 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超敏C反应蛋白是机体内的非特异性炎性标志物, 有研究指出, 其水平升高与血管病变有很大的联系[3]。

本次研究对比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结果显示, 研究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4.43±1.17)mg/L, 高于参照组的(2.55±0.35)mg/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综上所述, 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中, 糖尿病新发患者的检测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 可将其作为一个指标为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且存在糖尿病并发症者的检测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合并并发症者, 可将其作为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诊断的指标, 并在并发症预防中具有指导意义, 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参考文献

[1] 祁瑞芳. 糖化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检测意义. 西部中医药, 2015, 28(6):154-155.

[2] 宋鹏宇, 张亮, 杨文慧, 等. 尿微量白蛋白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中的价值.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4(1):91-92.

[3] 施六霞, 金岳龙, 王祥雨, 等. 高血压、2型糖尿病并发牙周炎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分析.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5, 20(5):541-545.

超敏c反应蛋白篇10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老年高血压病;血压;超敏C反应蛋白

DOI:10.14163/ki.11-5547/r.2015.06.133

本文旨在探讨分析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治疗组中男22例, 女18例。年龄60~85岁, 平均年龄(70.0±6.5)岁。对照组中男21例, 女19例, 年龄61~84岁, 平均年龄(71.0±6.2)岁。两组均符合2005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1], 排除肝肾疾病、风湿性心脏病、肿瘤、急慢性炎症等影响超敏C反应蛋白情况。两组患者数量、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 即平时服用降压药非洛地平缓释片(商品名:波依定, 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5 mg/次, 1次/d), 再给予瑞舒伐他汀(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10 mg/次, 1次/d, 睡前服用)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 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个月。

1. 3 观察项目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与超敏C反应蛋白情况。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 试剂盒购自希克玛生物公司。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血压比较,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 治疗前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逐步进入到老龄化社会,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数量也不断增加, 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构成了严重的影响。超敏C反应蛋白指的是血浆中存在的一种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全身性的炎症反应急性期非特异性标志物, 是一种准确的心血管事件危险预测因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急性脑梗死的出现、严重程度、预后关系密切。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因血管内皮损伤、免疫反应作用, 超敏C反应蛋白生成增加。瑞舒伐他汀属于一种选择性的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胆固醇靶向器官――肝是瑞舒伐他汀的主要作用部位, 使肝低密度脂蛋白(LDL)细胞的表面受体数目增加, 对LDL吸收、分解、代谢进行促进, 对肝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进行抑制, 以降低LDL和VLDL微粒总数, 适用于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及未有心脏病的临床表现但存在潜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患者, 可使中风、心肌梗死、实施冠状动脉血管再造的情况减少。研究证实, 血管内皮损伤所产生的炎症反应能够促进动脉硬化的出现和进展。瑞舒伐他汀除具有降脂作用以外, 还具有调脂作用, 可使炎症反应抑制, 血管内皮功能改善, 平滑肌细胞增殖影响, 血小板聚集干扰, 抗氧化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2, 3]。本研究显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治疗组, 治疗后血压与超敏C反应蛋白情况明显优于仅给予常规治疗的对照组(P

综上所述, 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较大, 具有抗血管壁炎症作用和降低血压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梁茜, 杨希立.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广州医药, 2009, 40(1):30-32.

[2] 全文超, 杨承健, 徐欣, 等.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现代医学, 2009, 37(6): 426-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