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文学十篇

时间:2023-04-06 01:20:45

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篇1

伤痕文学因大胆书写与揭露文革所带给人们的伤害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略)从政治历史小说的角度来重新分析.把伤痕文学作为政治历史小说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在书写上伤痕文学采取了对国家与历史大事的直接叙述;另一方面是因为伤痕文学的写作本身也带有极强的政治动机.这两方面分别表现在对文革事件的直接叙述及媚俗式的书写中. 政治与历史使伤痕文学承受了双重之重,(略)书写方式带又给伤痕文学简单的两极思维.本文通过对伤痕文学此一矛盾现象进行探究,重新解读伤痕文学.同时本文把伤痕文学作为政治历史小说的个案以讨论文学与国家、历史的关系以及文学的书写与承担方式.

伤痕文学篇2

“伤痕文学”的第二类文本是感愤型文本。这类文本大胆地直接袒露现实的令人感愤的创伤状况,希望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感愤时事,是这类文本产生的一种通常阅读效果。在卢新华的《伤痕》(载《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里,女主人公王晓华诚然有男友苏小林的陪伴和安慰,但却没有《心声》、《姻缘》等出现的那种党内神圣帮手的引导,因而基本处于被压抑、扭曲或打击的孤独与无助状态。这大约相当于卢卡契意义上的始终充满疑虑和幻灭感的“有疑问主人公”。与《心声》里坚忍不拔的梅雪玉和《姻缘》里沉默稳重的伍国梁相比,王晓华是茫然失措和孤立无援的,原因正在于内心所蒙受的难以愈合的巨大精神创伤。在这类感愤型文本中,已很难看到在惊羡型文本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主人公)帮手关系模式及其关键性行动准则了,那就是:每当主人公遭遇困难或挫折时,总会有代表党的正义力量的神圣帮手出来救助,力挽狂澜或转危为安。取而代之,读者看到的只是,陷于危机或绝境的主人公再也不见神圣帮手来施以援手了。丧失了神圣帮手,主人公的命运势必遭遇和继续遭遇难以解脱的深重危机。使惊羡型文本与感愤型文本得以区别开来的一条基本特征,或许正集中在神圣帮手的有与无这一点上。

同属在当时引起巨大社会反响的“伤痕文学”文本,《伤痕》与《班主任》相比为什么更具有令人失望和沉痛的悲剧效果?这可能有如下原因:第一,叙事的主视角不同。前者以王晓华为主视角,使得读者容易进入她的内心,站在与她相同的水平线上同情她,与她同悲苦共哀愁;而后者以作为神圣帮手的班主任张俊石为主视角,则容易释放出帮手所携带的乐观主义信念。第二,主要人物的具体行动方式不同。《班主任》更多地描写张老师如何居高临下地思虑“救救孩子”,而《伤痕》则更多地写王晓华如何独自生活在幻觉与恐惧中"确实,王晓华由于深受“文革”的主导意识形态的蛊惑而与“叛徒妈妈”毅然决裂后,仍然处处受到“从未有过的歧视和冷遇”,“蒙受了莫大的耻辱”,笼罩在”“孤独、凄凉的感觉”中。具体地看,这种孤独与凄凉效果主要是透过她的五次想象态或白日梦状态而显现的。想象一:她在回家的火车上照镜子,映现出神经质的悲伤的自我形象,这加重了她的孤独感;想象二:依旧在回家的火车上,王晓华“想象着妈妈已经花白的头发和满是皱纹的脸”,充溢着对母亲的爱与思念;想象三:她回忆在当年离家出走插队的火车上想象那时母亲的伤心,激发起深深的悔恨与自责之情;想象四:接到母亲有关平反的来信后,恍恍惚惚中想象自己见到母亲时仍被她的“叛徒”身份惊扰,可见她心有余悸,暗示她“伤痕”深重而难以痊愈;想象五:走在上海大街上,预想母女久别重逢时的惊喜,但紧接着却是母亲已经逝世的噩耗,这一前后对比大大加重了小说文本的悲剧效果。王晓华的这五次孤独的想象镜头与张老师与学生的多次亲密接触的团聚场景,显然形成强烈对比。

1979年或许是“伤痕文学”最为热闹的一年,这一年有几个短篇文本相继登场,如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陈国凯的《我该怎么办》、丛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和郑义的《枫》等,从而把已经走上强势的“伤痕文学”推向现在看来是最后的高潮(因为从那之后“反思文学”就抢去风头了)。《在小河那边》写穆兰和严凉姐弟俩在政治扭曲、生存无望的特殊情势下走向准“乱伦”。《我该怎么办》则是让一女面对二夫作痛苦选择,原因正在于“文革”政治迫害所造成的夫妻生离死别的命运。丛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写劳改局长被诬陷下狱,最后惨死。郑义的《枫》写恋人李红钢和卢丹枫因为“文革”派性斗争而分属“造反总兵团”和“井冈山”这两个对立的造反派阵营,双方为捍卫自以为是的“真理”而相互武斗,最终使得卢丹枫因为不愿做李红钢的俘虏和自己阵营的叛徒而坠楼身亡,李红钢本人后来也因此而被判死刑,他们内心留下的深重伤痕是无法弥合的。这些主人公无一例外地都没有受到惊羡型文本中特有的党内神圣帮手的幸运眷顾,显示出直面现实生活真相的务实姿态和穿透力。

同属感愤型文本的长篇小说,由于容量大、开拓面广阔,因而在揭露伤痕方面比之短篇具有独特的美学优势。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79)和古华的《芙蓉镇》(1981)被一些学者划归为“反思文学”,这确有道理,因为它们都涉及对于社会、历史或政治等问题的痛切反省。不过,它们由于共同地揭示了中国农民在“文革”或“左”的时期所遭受的精神创伤,我把它们同时划入“伤痕文学”范畴,应当也有一定合理处(在这个意义上,合称“伤痕——反思文学”也许更有说服力)。《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描写四川贫穷山村葫芦坝农民许茂一家的遭遇,回顾了合作化以来农村生活的曲折,尤其是“文革”后期普通农民的生活状况。小说描写的几个主要“伤痕文学”的三种体验类型人物许茂、许秀云、金东水等都在内心烙下了深深的伤痕。许茂当年曾是土改积极分子、合作化时的作业组长,但长期“左”的政策使他变得孤僻、自私、麻木。连大女儿病逝,他也因大女婿金东水刚挨整而担心受牵连就索性闻不问。他的四女儿许秀云性格温和但又意志坚定,是富有传统美德的农村妇女形象。尽管受尽郑百如的欺凌折磨,但她仍然执著地追求生活理想,拒绝家人的安排,决心和她所同情和敬重的金东水生活在一起。金东水是小说重点刻画的一个品质优秀、屡遭打击而坚忍不拔的正面典型。在郑百如的不断陷害下,他中年丧妻,住房被焚,拖儿带女蛰居在小小的提水站里,但他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丝毫不动摇。尽管小说为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设置了神圣帮手——工作组组长颜少春,这是由当年的政治形势决定的,但实际上,与人们内心所承受的创伤相比,这个帮手的作用是有些牵强的。小说中真正令人关注和震撼的,毕竟不是帮手的神圣作用,而是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精神创痛。

与《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相近,《芙蓉镇》描写1903—1979年间我国湖南农村的社会风情,着重揭露“文革”左倾思潮给农民造成的创伤。小说塑造的主要人物,如女主人公胡玉音、“右派”秦书田、粮站主任谷燕山、大队书记黎满庚、“政治闯将”李国香和“运动根子”王秋赦等都能给人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小说大量渲染胡玉音眼中谷燕山的“老好人”形象以及这种形象被肢解后的疑虑:“在她的心目中,在镇上,老谷就代表新社会,代表政府代表共产党,,可如今,他都被人看起来了。这个老好人还会做什么坏事?这个天下就是他们这些人流血流汗打出来的,难道他还会反这个天下?”在这里,政治“伤痕”不仅铭刻在共产党干部谷燕山心里,而且也烙在胡玉音这样的普通农村妇女心里。更为重要的是,原本属于胡玉音的神圣帮手的谷燕山,在这个反正倒置的世道里已经丧失了原有的神圣性和对普通农民的引领能量,反倒需要胡玉音来关怀了。这种神圣帮手被解构和被主人公关怀的事实,显示了对于惊羡型文本中的主人公—帮手模式的反拨力量;同时,借助胡玉音的视角和内心独白去侧写谷燕山的被解构窘境,实际上巧妙地起到了欲正先反、以反写正的修辞效果,由此通过解构形象反过来“还原”和确证了谷燕山本来应有的神圣性。

“伤痕文学”的第三类文本是回瞥型文本。尽管所有的文学文本都与作家的过去生活回忆有关,从而具有某种回忆性,但在回瞥型文本中,回忆冲动及回忆场景成为语言和形象创造的主导型力量。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载《北京文艺》1978年第7期)没有简单地停留在控诉“文革”或“四人帮”给音乐家梁启明留下的创痛上面,而是着重回忆他生前给弟子孙长宁带来的审美欢乐以及身后留下的精神财富。小说描写林区少年孙长宁由于受到“文艺黑线专政论”和“读书无用论”的伤害,从小就丧失了学习文化和欣赏音乐的权利,正是梁启明的神奇的长笛声给他带来了最初的启蒙。对音乐的回瞥型体验或者说回忆,显示了比现实的文化更有力、更完美的诗意启蒙力量。“这片在生活里偶然出现的笛声,使他丢掉了孩子的蒙昧。”回忆对现实的主导性权威典型地表现在如下情节上:由于孙长宁的充满魔力的音乐,所有刚才还在为高考名额而残酷竞争的七位考生,都突然间异口同声地变得宽厚和高尚起来,愿意让贤。音乐的认同作用显而易见。这音乐不仅可以成功地治疗像孙长宁这样深受“文革”时期“读书无用论”损害的来自偏僻林区的无知少年的伤痕,而且还可以唤起主考官傅涛教授的同情心和对老友的记忆,更可以通过孙长宁的演奏而帮助更多的都市少年在审美感动的瞬间驱散功名利禄之心而唤回纯洁的心灵。更为“神奇”的还在后面描述的傅涛教授的离形得神体验:“他感到神奇,他几乎不再看见面前这个少年人的形体。仿佛这个少年已经随着什么东西升华、向着高空飞旋而去。这儿,从不轻易在人们面前打开的心扉敞开了。从敞开的心扉里,他看见了一个优美而高尚的灵魂,他还看见了那个没有在这个考场上出现的人,是他,培育了这样的一个灵魂……是的,世界上有不相通的语言,而音乐却总是相通的。”音乐简直就是世界上最具有沟通力量的符号,它可以超越形体躯壳而洞察“优美而高尚的灵魂”,透过在场者而窥见不在场者,抚慰和贯通一颗颗孤独的心灵。按小说的叙事,这一切都来源于对已故音乐家梁启明的音乐力量和人格魅力的回忆。孙长宁有关这位老师的美妙回忆,简直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强大力量。有了这样的回忆做依靠,还有什么现实的伤痕不会被治愈呢?顺便说,这里对音乐的魔力做了令人震惊的细致回忆和大胆想象,显示出与《班主任》颇为不同的语言和叙述风貌,这在“文革”遗风尚存的1978年确实难得,今天读来仍然不失其独特魅力。

叙述人本身对这种“回忆”的神奇魔力是有着清醒的自觉和洞察力的:“这里好像已经不是考场。每个在场的人,不论是教师或考生,人人都回忆起了一些什么——一生里最美好的什么。”音乐的力量不仅在于及时地打动当下的心灵,而且根本上在于使人回忆到个人一生里最美好的东西,也就是唤起人的主动的美的回忆"美的回忆或审美回忆的力量是如此巨大,以致不能不说它已经成为整个文本的实质性的叙事聚焦或真正主角,由此不同于惊羡型文本中的《班主任》等以现在为叙事聚焦的设置。

与惊羡型文本着重想象未来前景、感愤型文本直面现实伤痕印记不同,回瞥型文本则是以过去回忆为焦点。回忆作为叙事的支配性力量起作用。在祝兴义的《抱玉岩》(载《安徽文艺》1978年第7期)中,回忆正扮演了这种角色。小说讲述彭稚凤和沈岩的师生纯真恋情诚然由于“文革”时期的阶级偏见而一度被拆散,但随着改革开放年代的到来而戏剧性地得到重新恢复。不过,小说给人印象尤其深刻的却是对政治伤痕年代得以幸存的浪漫恋情的深切回忆:“今夜的抱玉岩被月色镀得通明,锃亮,皑皑似玉柱、雪峰;岩下的桂叶,轻舒漫舞。飒飒之声,如怨如诉,不胜切切。”礼平的中篇小说《晚霞消失的时候》(载《十月》1981年1月号)带有无可否认的宗教反思色彩,不过,从“伤痕文学”角度去读解也有一定合理性:李淮平、南珊、楚轩吾、李参谋长等人物无一不带着“文革”年代烙下的累累伤痕,这种伤痕是如此深重以致他们的生活都长久地笼罩在其阴影中。几乎像保尔·柯察金与冬妮娅那样一见钟情,却又还没来得及互吐衷肠的李淮平和南珊,很快被卷入“文革”的抄家风潮中,彼此成为敌人,从此恋情被恨海阻隔和消溶,直到十五年后才有机会第一次握手并明白表达“爱情”,但由于饱经伤痛的南珊已经被浓厚的宗教情怀所制约,这第一次就不可挽回地演变成为最后一次了。此时,小说所表达的人生主导价值观就不在于现在感知和未来想象,而在于对过去的回忆。南珊这样冷峻地开导热切地表白爱情的李淮平:“淮平,鲜花失去了,果实比它更好,爱情凋谢了,怀念却更鼓舞人。你说呢?”正像南珊希望李淮平生活在“怀念”中那样,小说把人生价值取向投寄到过去。由于如此,小说中最动人的景观不是代表现在和未来的壮丽的日出和朝霞,而是与辉煌的过去相连的沉落的夕阳和晚霞:“我们一言不发地注视着那火红的光轮在下沉,下沉,沉向波涛汹涌的云海之中"我从来没有见过落日像今天这样巨大,浑圆,清晰。它平稳地,缓慢地,然而却是雷霆万钧地在西方碧青色的天边旋转着,把它伟大的身躯懒洋洋地躺倒下去,沉向宇宙的另一边,这光轮在进入云涛之前,骄傲地放射出它的全部光辉,把整个天空映得光彩夺目,使云海与岱顶全都被镀上了一层金色。”落日形象在这里成功地成为回忆的象喻。

上面关于三种文本类型的划分是相对的,其实,未来想象、现在感知和过去回忆是可能存在于每一个文学文本中的,只不过相比来讲各有侧重罢了。从文学史的潮流更替看,由于回瞥型文本在对过去的回忆中必然牵扯出越来越深入的历史反思,从而以回忆与反思的相互渗透为标志,“伤痕文学”必然地要被更需要承担历史反思重任的“反思文学”所取代。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分类考察,“伤痕文学”之产生社会修辞效果的缘由可以得到一种新的说明。惊羡型、感愤型和回瞥型这三类文本,提示我们更细致地认识“伤痕文学”产生巨大社会影响的原因:惊羡型文本由于与社会政治主导力量的“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取向及其乐观主义信念相一致,因而最有机会通过政治思想工作、新闻和教育等系统而在亿万读者中顺利传诵,难怪《班主任》在当时取得了莫大的荣誉(此后这类机会就逐渐地只能被《离开雷锋的日子》和《生死抉择》等影视夺去了);感愤型文本由于主要致力于披露“阴暗面”和伦理纠缠或宣泄个人“感伤”情调,因而有时难免会被主导文化所疏远或批驳,不过鉴于其能与大量普通读者的生活体验及有待解决的“伤痕”问题发生共鸣(如《伤痕》和《枫》),也有理由产生较大影响;回瞥型文本则是专注于对于少数知识分子或文化人的某些美好时刻及生活雅趣的个人回忆,所以难免被当时最具有社会支配力的主导文化所忽视,也无法引起最广大的普通读者的共鸣,而更多地只能在少数知识阶层的内心一角盘桓。由此看,社会修辞能量在这三类文本中是依次递减的,即惊羡型文本的社会修辞能量最大,其次是感愤型文本,最弱的是回瞥型文本。不过,有意思的是,如果单纯从文学的审美价值维度看,上述三类文本的价值却相反是依次递增的——“伤痕文学”开始于惊羡型文本对未来的难免有些主观性或浪漫化的想象,进而在感愤型文本对现在的冷静感知中获得较为扎实的开掘,最终在回瞥型文本对过去的审美回忆中展现出更深的反思力度和更加蕴藉深厚的余兴。单从这点看,“伤痕文学”如果有审美价值可供追寻的话,那么价值最高的文本不应是惊羡型文本,而应是感愤型、尤其是回瞥型文本。审美回忆最可能把人引向对人生的至高境界的体验。这使我无法不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现代文学中最富于审美价值的文本,恰恰是以审美回忆为主导的、充满流兴的回瞥型文本。然而,一般地说,文学的社会力量往往并不简单地决定于政治或审美要素的单方面作用,而是取决于多重要素的复杂的合力作用。不过,更值得关的是,落实到特定的分类文本中,这些多重要素常常可能是彼此错位而无法完满协调的:未来想象、现在感知与过去回忆,社会修辞效果与个体审美趣味满足,政治、伦理与审美等要素之间,必然地总是有着不平衡的分布和展示。“伤痕文学”的三类文本所呈现的错位与不协调,只是一些有意思的个案罢了。这一点其实正是文学史的无限丰富性之一个例证。

 

伤痕文学篇3

高尔夫球运动刚刚兴起时,只是对球的重量、体积有相关的规定。奇怪的是,几乎所有的高尔夫球手都喜欢用旧球,特别是有划痕的球。原来,有划痕的球比光滑的新球有着更优秀的飞行能力。

于是,根据空气运动力学原理,科学家设计出了表面有凹点的高尔夫球。这些凹点,让高尔夫球的平稳性和距离性大大增强。从此,有凹点的高尔夫球成为比赛的统一用球。

如果把高尔夫球的凹点比作人生的划痕,那么,失败、坎坷和挫折这些给人类带来划痕的东西,其实并不可怕。因为有些划痕,不仅有利于让我们维持人生的心理平衡,而且还有利于让我们去实现人生更远大的目标。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文体不限,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字数在600字左右。

每个人都是一粒高尔夫球,有着目标与梦想,能否实现,不仅仅在于自信,还在于面对累累的伤痕时,我们的心态。写好这篇材料作文,需要注意:

一是理解“划痕”的含义。材料的最后一段,是材料的关键,是我们要品析的重点,“划痕”所涵盖的范畴在材料中已经进行了提示――“失败、坎坷和挫折”,面对划痕的态度,是我们要表达的中心观点,比如挫折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从苦难中走向成功、阳光心态面对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铭记伤痛直面人生等。

二是写出“划痕”的境界。小的“划痕”可以是身体缺陷、基础薄弱、能力不足等与别人相比存在的差距。还可以展现中华民族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划痕”,如何摆脱这种影响,知耻而后勇,是我们民族在发展进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是在文体上把握好。比如写成记叙文,表现“我”战胜“挫折”的过程。也可用小说的形式写别人在“伤痕”中奋起,进而取得成功的过程。还可以以“想要成功就必须战胜‘伤痕’”为论点展开写成议论文。

伤痕人生(议论文)

刘 波

巴尔扎克说过:“不幸,是智者的晋升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走出伤痕的困境,眼前便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

伤痕是失败后的刻骨铭心,伤痕是生命年轮里不朽的记忆,伤痕是命运的馈赠。

人的一生好比一棵树,当树无意中留下一道伤痕,而那道伤痕便成了它最硬的一部分。当几经挫折、失败,我匆匆地抖落了身上的尘埃,带着希冀,带着激情,带着志向,带着可数的累累伤痕,重新开创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也许路途的终点没有阳光的呵护,可我依然会快乐地前行。因为我明白:有些伤痕,不仅有利于我们维持人生的心理平衡,而且还有利于我们去实现人生更远大、更宏伟的目标。

伤痕是用意志和勤劳的汗水换来的,因此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不是真实的人生。人生因挫折而变得五彩缤纷,人因伤痕而变得坚强。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了这样一个形象:一位老人坐在一条航行在大海的小船上,突然海水飞溅,将落日的余晖映在老人脸上,使老人的脸庞显得无比坚毅。老人与鲨鱼进行着激烈的对抗。正是海明威借助老人人生丰富的伤痕,才塑造了世界名著之林中铁骨铮铮的不朽形象。伤痕其实是我们战胜困难、获得新生的绝佳“补品”。

伤痕有时能激发你的战斗力,让你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孙膑、庞涓两人同时学艺于鬼谷子,但庞涓嫉妒孙膑的才学,于是提前下山,在魏国当上大将军。后来,他借机将孙膑的膝盖骨挖去,使孙膑成了一个“废人”。伤痕留在了孙膑的身上,可他之后围魏救赵,杀掉魏国两万人,俘获七万人。最后一战,伤痕激起了孙膑的斗志,庞涓战死,魏国大败。由此可见,伤痕能够提高人的意志力和战斗力,让你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显得无比坚强,从而战胜困难,成就人生的凌云之志。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凡有大志者,谁无伤痕?人生因为有了伤痕而变得精彩绝伦。

带有伤痕的人生才是有水天一色的人生,有伤痕的人生才会拥有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

文章语言精美、论述充分。用巴尔扎克的名言开头,自然引出中心句,在行文时以比喻句阐述了伤痕的含义,然后以具体论据和概括事例证明,洋溢着积极健康的思想追求。观点突出,说服力强,是难得的考场佳作。

感谢一坛腌萝卜(散文)

孟迎新

父母四十出头,头发都已经花白。为了挣钱供我和哥哥上学,他们在山里包下二十亩棉花地。

父母搬进山的那天,是星期天,我去送他们。说是搬家,实际上他们带的东西很简单,除了被褥衣服、生活用品外,还有一大坛腌萝卜。母亲在屋前架起铁锅,蒸热了从家里带来的几个馒头,烧了几碗稀饭,腌萝卜就是菜了。

太阳西下,我要回学校,父亲塞给我一张银行卡,上面存有500元钱。他一再叮嘱我,这些钱,是我这学期的生活费,没钱花的时候,就去银行里支取,专心学习,平时,不要到山里来了。我点头,转身离去的刹那,泪水,肆虐着流下来。

经过这次山里之行的洗礼,忽然间就成熟了,我开始拼命地学习,同时,也在想方设法地帮父母分担生活的重任。四月的一个星期天,我买了小白菜、西红柿、黄瓜、茄子和胡萝卜等种子,去了山里。翻越了山巅,往山坳里望去,父母正在劳作的身影就映入了我的视野,他们正挥舞着镢头,给棉花松土,白花花的阳光洒下来,他们的身影似乎匍匐在大地上,我的脚步是那样沉重。离棉花地渐渐近了,一块块棉田里,小小的秧苗整齐有序地生长着。我走近的时候,父母发现了我,竞相奔跑着过来。他们渐行渐近的时刻,我的双眼不禁模糊了,只一个月的光景,他们瘦削了许多,脸庞被太阳晒得黝黑。

伤痕文学篇4

【关键词】 美宝瘢痕平; 湿润烫伤膏; 烧烫伤; 增生性瘢痕

中图分类号 R6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1-0179-02

受伤后的皮肤修复,主要是由增生的细胞替代连接受损的组织,深度受损的皮肤容易形成瘢痕,可能造成的结果是功能障碍或者畸形[1]。因此受伤皮肤的完美愈合,在于能够达到近乎没有瘢痕的形成,能够恢复原本的功能与结构。本文选取2008年8月-2012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烧烫伤患者1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湿润烫伤膏与美宝瘢痕平联合使用在治疗烧烫伤增生性瘢痕上取得了良好效果,且有助于患者关节恢复正常,防治作用良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8月-2012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0例烧烫伤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烧伤医疗技术蓝皮书》关于烧烫伤的诊断标准,其他因素造成的瘢痕不列入该研究中。其中男90例,女60例,年龄18~55岁,均为患病1~4 d;烧烫伤的部位:面部9例,上臂15例,前臂18例,小腿14例,大腿23例,腕关节20例,肘关节10例,踝关节17例,膝关节24例。受伤面积占总体表面积的1%~5%者80例,5%~10%者20例,10%~15%者50例。将15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使用的药膏均为烧伤创伤专门研究所生产。湿润烧伤膏成分是黄柏、麻油与黄芩,其中含有脂质、蛋白质、多糖及活血祛瘀的物质;美宝瘢痕平中含有丰富的亚油酸、芝麻素与油酸等成分[2]。(1)MEBO治疗,两组在初期治疗时均使用湿润烧伤膏。给予止血、抗菌、消炎等急救处理后,清洗创口,直接涂抹MEBO,涂抹不宜太厚,2 mm左右即可,4~6次/d。治疗时注意:及时换药、清理液化物质、清除坏死组织。(2)美宝瘢痕平治疗。治疗组在使用MEBO后,创面有新生组织愈合时,给予美宝瘢痕平进行治疗,将新生的表皮进行常规的处理之后,涂抹美宝瘢痕平,用指腹顺时针旋转按摩7 min左右,3~4次/d,按摩同时适度配合关节恢复锻炼[3]。注意观察有无瘢痕的形成,若形成瘢痕,则在每次涂药加以按摩之后用弹力绷带包扎,并每天清洗,水温适度,同时按摩时间可以增加到15 min左右。30 d为一个疗程,疗程标准为4个疗程。B组只使用湿润烫伤膏。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后第10天及第1~4个月的治疗效果。观察指标:(1)新生的表皮上有无形成瘢痕;(2)用肉眼去看新生表皮的颜色:包括正常、红、浅白、紫红与褐色;(3)患者瘙痒与刺痛的自我评价:包括无、轻、中、重;(4)受伤后的关节状况。

1.4 疗效评价标准

依据《烧伤医疗技术蓝皮书》中的标准进行疗效评估,分为优、良、可、差。优:受伤的部位愈合状况良好,无刺痛与瘙痒,新生表皮外观颜色较好,受伤的关节恢复正常。良:受伤的部位愈合状况良好,有轻微的瘢痕,新生表皮接近肤色,稍微有刺痛与瘙痒,受伤的关节活动时有一定痛感。可:受伤的部位愈合状况较好,有瘢痕,并有比较明显的刺痛与瘙痒,受伤的关节活动疼痛困难。差:受伤的部位基本愈合,有明显的瘢痕,明显的刺痛与瘙痒,新生表皮的颜色不正常,受伤的关节基本活动困难。好转=优+良。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治疗组好转率为70.67%,关节恢复正常50例;对照组好转率为60.00%,关节恢复正常3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湿润烧伤膏能够有效快速的减少炎症反应,影响皮肤的供氧环境,调整纤维素增生与排列,使皮肤细胞分裂再生为基层细胞,从而减少瘢痕的形成,使受伤皮肤完美愈合。美宝瘢痕平能够有效快速的解决新生表皮的刺痛与瘙痒状况,可以滋润瘢痕,使新生组织不会干裂。调整胶原纤维和上皮细胞两者之间的形态及比例,弹力绷带的加压能够令外压大于内压,造成毛细血管的萎缩及局部的缺血,从而造成胶原纤维的破坏。而加压会减轻水肿,在葡萄糖氨基淀粉酶水合作用中,适量使受伤关节的恢复锻炼,使瘢痕的形成元素胶原纤维能够顺方向的生长,并使之有序排列,使胶原束与毛细血管的组织结构得到新的调整与排列,从而减轻增生性瘢痕[4-5]。本研究显示,联合治疗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并且有助于患者关节恢复正常,防治作用非常好。

综上所述,湿润烫伤膏与美宝瘢痕平的联合在治疗烧烫伤或其增生性瘢痕上,能够快速有效的减轻或消除瘢痕的形成,使患者受伤的关节能够恢复正常,并且能够在烧烫伤带给患者的功能障碍与痛苦上,最大限度的给予缓和或降低。

参考文献

[1]李翠娥,张文燕.美宝湿润烧伤膏暴露疗法治疗中小面积烧烫伤的临床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2):1882-1883.

[2]彭永光,李福军,赵卫军,等.美宝创疡贴辅助治疗儿童深Ⅱ度关节烧烫伤63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51):100.

[3]彭永光,赵卫军,张卫民,等.美宝创疡贴治疗儿童烧烫伤深Ⅱ度创面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1):244-245.

[4]任勇刚.高原地区湿润烧伤膏暴露疗法治疗中小面积烧烫伤265例体会[J].医药杂志,2011,32(3):24.

伤痕文学篇5

[摘要]目的:评价和探讨不同类型烟头烫伤瘢痕的整形外科修复方法,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方法:回顾2000年7月~2006年12月间207例烟头烫伤瘢痕患者,根据瘢痕半径和间距将瘢痕分为点状密集型、点状均匀型和点状离散型三类,并给予不同的整形外科修复。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均愈合良好,部分点状密集型患者因直线瘢痕挛缩二期行局部改型治疗。结论:根据烟头烫伤瘢痕的分类来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采用三角瓣技术来充分利用瘢痕间的正常皮肤,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烟头;瘢痕;整形

[中图分类号]R7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08)07-0970-02

Plastic Surgical Treatment on Scar Caused by Cigarette Butt

WU Yan-qiu, CHAI Jia-ke, SHAO Wen-yong, HU Zhong-ming, ZHAO Fa-jun, GUAN Xue-feng,SUN You-zhi, LIU Chun-ming

(Department of Burns and Plastic Surger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Beijing 100037,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and investigate the several repair methods for scar caused by cigarette butt.MethodsFrom July 2000 to Dec 2006, 207 patients with scar caused by cigarette butt were treated with several methods. There were incision and suture simply(method A), incision and suture separately(method B), and local flap respectively(method C).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different methods were compared.Results All of the wounds well healed. Some of the patients with method A and B received remodel with local flap in second stage. The patients repaired with method C had gotten a satisfied appearance and function.Conclusion The repair methods should be choos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scar caused by cigarette butt. The method with local triangle flap using local normal tissue showed satisfied clinical effect, and worth generalization.

Key words:cigarette butt;scar;plastic

烟头烫伤属于烧伤的一种,其后遗瘢痕为临床常见的疾病[1],多数患者因为影响外观和影响心理而就诊。由于烫伤的原因多种多样,大小、排列和分布各不相同,因此治疗上也应该因人而异。目前有关烟头烫伤瘢痕的处理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总结了2000年7月~2006年12月期间的部分烟头烫伤病例,根据烫伤瘢痕的点状分布不同,采用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207例,年龄13~41岁,平均26岁,主要为青少年,其中男性33例,女性174例。烫伤部位为面部9例,躯干24例,上肢158例,下肢16例。

1.2 根据烟头瘢痕点状分布不同进行临床分类:①点状密集型:烟头瘢痕呈点状密集分布,相邻瘢痕点之间的距离小于一个瘢痕的半径,或者紧密相连;②点状均匀型:烟头瘢痕呈点状较均匀分布,相邻瘢痕点之间的距离大于一个瘢痕的半径,小于三个瘢痕的半径,瘢痕点之间遗留有正常未烫伤的皮肤;③点状离散型:烟头瘢痕呈点状离散分布,相邻瘢痕点之间的距离大于三个瘢痕的半径,瘢痕点之间遗留有正常未烫伤的皮肤;

1.3 治疗方法:为达到较好的美容效果,尽可能的减少对正常皮肤的损伤和破坏,根据不同的分型选择不同的术式。①点状密集型:术前测定相邻瘢痕点之间的距离,或者残余正常皮肤的多少,如小于一个瘢痕的半径,或者瘢痕点密集相连,可以选择切除所有瘢痕及其间的部分正常皮肤组织,锐性剥离切口两侧皮下组织约1~2cm,减少皮肤对合的张力,5-0可吸收线皮内缝合,4-0或6-0 Prolene线闭合伤口,免缝胶带固定;②点状均匀型:瘢痕点之间的间距介于1r和3r之间,根据瘢痕点之间的正常皮肤设计对偶三角瓣,圆形切除烟头烫伤瘢痕,切口两侧锐性剥离,缝合方式同上,为减少三角瓣尖端张力,可沿三角瓣蒂部连线方向斜形缝合;③点状离散型:瘢痕点之间的间距大于3r,为保留中间正常皮肤,可以考虑逐个分别切除烟头烫伤瘢痕,猫耳予以修整后,逐个分别缝合。

2结果

2.1 所有患者术后愈合良好,无感染;点状密集型患者最后吻合口为直线瘢痕,点状均匀型患者最后形成“Z”形切口瘢痕,点状离散型患者最后吻合口为节段性直线瘢痕;其中187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效果,20例次点状密集型患者后期直线瘢痕牵拉阴线功能和外观,再次行局部皮瓣改形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所有患者随访时间3~27月,外观及功能均可,心理状态改善(图1~4)。

2.2典型病例: 某男,33岁,左前臂烟头烫伤后瘢痕11年,因影响外观来我科门诊,根据临床分型为点状均匀型,利用烟头烫伤瘢痕间隙的正常皮肤设计三角皮瓣,切除瘢痕后交错缝合,皮内缝合或间断缝合封闭伤口,张力胶贴固定。术后7~10天拆线,后期弹力套和药物预防瘢痕。术后3个月复诊,观察外观及功能良好。

3讨论

烟头烫伤可分为主动烫伤和被动烫伤,主动烫伤的原因主要包括心理压抑、酒后乱性、自虐倾向、无意识受伤等,患者多数意识尚清楚,所以烫伤部位主要位于上肢和下肢,以上肢前臂最多,分布相对比较规则;被动烫伤的原因主要包括暴力施虐、心理变态等恶意行为,被烫伤者多被胁迫,而施虐者多心理异常或恶毒,所以烫伤部位则可以位于全身,分布散在或不规则,以面部、胸部和会阴等外观部位和隐私部位。

烟头烫伤一般表现为烫伤部位的一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皮肤缺损,后期主要呈现圆形或椭圆形瘢痕,可以出现瘢痕增生、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最根本的影响为美观[2]。由于烟头烫伤瘢痕较容易辨认,很容易被社会所不容,进而造成心理上的影响,多数就诊患者性格较内向,与人交往比较谨慎和不自信,尤其隐私部位的烟头烫伤瘢痕患者还有恐惧的心理。因此,对于烟头烫伤瘢痕患者,不仅需要整形美容外科医师的参与,同时也需要心理医生的辅助。

烟头烫伤瘢痕的原因多种多样,分布排列也非常复杂,很难给出确切的临床分类。我们通过分析众多患者的病例特点,发现从点的角度可以进行初步的分类,对于更复杂的烟头烫伤瘢痕,可以借助初步的分类方法,从不同的轴向进行进一步划分,也对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本文在进行临床分类方面提出了一个半径的概念(r),尽管所有的烟头烫伤瘢痕并不一定形状规则和大小一致,但多数还是有一定的可比性,半径的概念也只是一个平均的结果。同时,瘢痕之间的间距也并不是固定统一的,也可以认为是一个基本平均的结果。有了这样一个瘢痕半径和瘢痕间距的概念,可以进行较为客观的量化,对临床分类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对于将烟头烫伤瘢痕分为点状密集型、点状均匀型和点状离散型三类,主要来源于临床的实际观察和操作,点状密集型患者相对较少,瘢痕间遗留的正常皮肤较少,较难保留和利用,所以采用直线切除缝合的方法较为可取。点状均匀型患者相对较多,瘢痕间距在1r和3r之间,间距太小就属于点状密集型,而间距超过3r,设计三角瓣较为困难,三角瓣的移动范围小,后期的吻合口形状不美观,同时对正常皮肤的破坏也较大。点状离散型的患者最多,多数部位单纯存在单个孤立的烟头烫伤瘢痕,给予分别切除缝合,不破坏周围正常组织。针对烟头烫伤瘢痕的不同分布,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对于点状密集型的患者,如果切除瘢痕较长,后期可能有直线瘢痕的挛缩,如需要,可以二期改形修复。

对于复杂的烟头烫伤瘢痕患者,可能三种类型均存在,可以根据瘢痕半径和瘢痕间距,进行不同的分类,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处理,不必拘泥于一种类型和一种手术处理。对于暴露部位如面部,尽可能减少手术切口,最多的保留正常组织。对于肢体近关节部位,切口可以设计为“Z”形,可以减轻后期的直线瘢痕挛缩。治疗后期,同样要采取预防瘢痕的措施,如弹力套加压和相关瘢痕预防药物[2]。

综合上述,我们认为对烟头烫伤瘢痕进行半径和间距测量,并进行分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采用三角瓣技术来充分利用瘢痕间的正常皮肤,可以获得较好的美观和功能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 炜. 整形外科学[M]. 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1999:426.

伤痕文学篇6

【关键词】 颈部烧伤;瘢痕挛缩;手术

颈部皮肤较薄弱,组织疏松弹性好,烧伤后易引起外观畸形及功能障碍,颈部烧伤创面瘢痕生长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轻者直接影响外貌及头、颈部活动功能,重者可引起广泛颏颈胸黏连,并可影响语言、咀嚼、进食、呼吸等功能,甚至影响下颌、颈椎骨组织的发育以致变形。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以来,我科收治颈部烧伤瘢痕挛缩39例,现将临床资料及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39例,男19例,女20例,年龄10~58岁,病程6个月~3年。根据传统四度分类法:I度畸形12例, II度畸形17例, III度畸形6例,Ⅳ度畸形4例。

1.2 方法 在相当于颌颈部作领状切口,长短以将瘢痕全部切断,能彻底松解为度。用电刀在不同水平切断瘢痕全层,活动头颈部,充分松解受牵拉的组织,使头能后仰伸直,左右能正常旋转;Ⅱ度颈部瘢痕挛缩者植大张全厚皮片,打包包扎,7 d后拆线;Ⅲ度及Ⅳ度颈部瘢痕挛缩者用皮瓣转移修复,根据颈部瘢痕的大小设计肩肱皮瓣。皮瓣切取的深度应在肩臂部肌膜浅层进行,确保皮瓣的血液循环。皮瓣转移至颈部创面,缝合后应无张力;若挛缩严重,可行肩肱皮瓣扩张后转移修复。

2 结果

本组39例患者的手术植皮和皮瓣全部成活,切口一期愈合。随访1~7年,患者颈部后仰和左右转动活动正常,外形满意,未再形成瘢痕挛缩。

3 讨论

3.1 颈部烧伤属于特殊部位烧伤,早期烧伤创面处理及后期预防瘢痕增生等方面的治疗对颈部外观及功能恢复非常重要。烧伤后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正规导致创面加深或创面感染,瘢痕挛缩畸形发生率高,需多次手术整形消除瘢痕,改善功能。

3.2 手术时机 颈部瘢痕挛缩宜在伤后6~9个月,待瘢痕成熟、软化后进行治疗。但对于严重挛缩,造成颏颈黏连,尤其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时,治疗应提前进行。颈部瘢痕挛缩畸形需手术矫治。修复方法应以皮瓣转移和全厚皮片移植为首选。Ⅱ度畸形用全厚皮片或中厚皮片移植修复;Ⅲ度与Ⅳ度畸形,需行皮瓣转移修复。

3.3 手术时应注意 颈部瘢痕应彻底松解;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中出血;创面应得到满意修复,尽可能恢复颈部的形态和功能。手术将挛缩的瘢痕组织部分或全部切除,术中肩部垫枕使颈部后仰以获得充分的松解复位,并显示出正常深度的颌颈角。采用肩肱皮瓣修复创面的优点:该皮瓣营养血管丰富,皮瓣血运主要来自颈横动脉;皮瓣长度可达40 cm以上,长宽比例可达4∶1,切取面积大,又便于转移。在保证皮瓣蒂部血管不受损的前提下,蒂部皮肤可部分切开,便于转移。修复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时用扩张后的肩肱皮瓣,该皮瓣面积较大、色泽佳、质地好,供区可一次直接缝合,且皮瓣经扩张后,血运丰富,扩张形成的被膜有防止收缩的效果,供瓣区容易闭锁。颈部皮片和皮瓣移植后需坚持用颈托固定6~12个月,防止皮片收缩,利于颈部塑形。

3.4 积极预防 严重颈部烧伤往往伴有吸入性损伤,烧伤早期积极进行创面处理,手术时机尽可能提前,在自体皮源充足条件下,优先考虑功能部位的创面修复。尽可能移植全厚皮,有利于抑制瘢痕增生、颈部功能恢复。术后采用抗挛缩措施及功能锻炼可减少瘢痕挛缩的发生或减轻瘢痕挛缩的程度。充分的术前锻炼可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效果。术后积极进行功能部位的被动和主动锻炼可使手术中未能完全松解部分继续松解,使皮瓣自然扩张,并防止再挛缩及黏连。

参 考 文 献

[1] 黎鳌.黎鳌烧伤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720-721.

[2] 李迟,孙永华.烧伤小创面测量尺.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1992, 8(3):241-242.

[3] 张鹏,罗旭,林才.大张全厚皮移植修复颈部烧伤的临床观察.中华烧伤杂志, 2008,24(4):296.

[4] 孙永华,李迟,王器元.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移植的研究与应用.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1998, 14(5):370.

伤痕文学篇7

嫣、韵、凝,一个个朋友,都是那么忧伤,原来都不是这样的,就连最活泼开朗的木,文字间也凝满了忧愁。大家都会思考未来,怀念过去。这就是成长给我们留下的痕么?

成长究竟给了我们什么?在我看来,它只教给我么忧伤。花落,成长的我们会落泪;雨落,成长中的我们会悲伤。学会忧伤地成长,是我们一生也抹不掉的痕。

时常告诉自己:学会坚强,学会放弃。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尽管我们生活于天真之中,但这份单纯总有一天会散去的,留下的只是一个美丽朦胧的梦。

手臂上一阵冰凉、麻木,我不敢去看落在手上的是什么,我知道,那是我的泪。不敢去面对那滴化做泪的,我怕我会知趣思考的能力,失去花般的美丽。留着吧,让失望推迟。我很倔强地抹掉它,泪水却不听话地涌粗眼眶。成长就是这种感觉么?

一天一天成长,长大究竟留下了什么?一条泪水铺成的痕。当长大在我们心中刻下了永久的痕,我们就是大人了,我们就真的长大了。

长大的痕?

痕?!

长大,学会凝视生命的凋谢;

长大,学会掩埋内心的痛苦与寂寞;

长大,学会安慰他人却忘记自己也有痛;

长大,学会告诉自己要坚强,却还是忍不住默默地落泪......

一切的一切,就是长大六下的那条忧伤的痕吗?

冰清,媛媛,坚强吧,坚强吧。谁叫我们要长大呢?心中因长大留下忧伤的痕,已抹不掉了,我们还能怎么样?明知道迟早要离开这虚无迷茫的梦,就让它如风一般飘去吧......

痕!痕!这就是痕!长大留下的痕......

那时,还是个小小的孩子,天天跟在妈妈后面决不离开半步;现在呢?迷迷糊糊过了十几个春秋,成了一个小学生,天天正二八经地背着书包上学,心里却还在思念那已不知去向的小时侯。

嫣、韵、凝,一个个朋友,都是那么忧伤,原来都不是这样的,就连最活泼开朗的木,文字间也凝满了忧愁。大家都会思考未来,怀念过去。这就是成长给我们留下的痕么?

成长究竟给了我们什么?在我看来,它只教给我么忧伤。花落,成长的我们会落泪;雨落,成长中的我们会悲伤。学会忧伤地成长,是我们一生也抹不掉的痕。

时常告诉自己:学会坚强,学会放弃。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尽管我们生活于天真之中,但这份单纯总有一天会散去的,留下的只是一个美丽朦胧的梦。

手臂上一阵冰凉、麻木,我不敢去看落在手上的是什么,我知道,那是我的泪。不敢去面对那滴化做泪的,我怕我会知趣思考的能力,失去花般的美丽。留着吧,让失望推迟。我很倔强地抹掉它,泪水却不听话地涌粗眼眶。成长就是这种感觉么?

一天一天成长,长大究竟留下了什么?一条泪水铺成的痕。当长大在我们心中刻下了永久的痕,我们就是大人了,我们就真的长大了。

长大的痕?

痕?!

长大,学会凝视生命的凋谢;

长大,学会掩埋内心的痛苦与寂寞;

长大,学会安慰他人却忘记自己也有痛;

长大,学会告诉自己要坚强,却还是忍不住默默地落泪......

一切的一切,就是长大六下的那条忧伤的痕吗?

冰清,媛媛,坚强吧,坚强吧。谁叫我们要长大呢?心中因长大留下忧伤的痕,已抹不掉了,我们还能怎么样?明知道迟早要离开这虚无迷茫的梦,就让它如风一般飘去吧......

伤痕文学篇8

[关键词]湿润烧伤膏;浅表性瘢痕;CO2点阵激光;创面护理

[中图分类号]R6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3)13-1404-03

浅表性瘢痕多为浅度烧烫伤、皮肤挫伤、痤疮等原因造成,是一种稳定成熟性瘢痕,因凹凸不平或色素改变而明显影响外观。随着激光技术及设备的发展,点阵激光逐渐被用于浅表性瘢痕的治疗[1],点阵激光根据局灶性光热作用原理,由特定的激光产生很多治疗微孔,而微孔周围的皮肤则保持完好,利于创面迅速修复,其较以往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切除、微晶磨削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2]。但激光治疗后如果创面护理不当,易出现疼痛加重、创面愈合延迟、创面感染、色素沉着。笔者在激光治疗后创面护理的摸索过程中发现, CO2点阵激光治疗浅表性瘢痕后使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护理创面可减轻创面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增强瘢痕治疗效果,减少色素沉着的发生,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科采用CO2点阵激光治疗的浅表性瘢痕患者40例,男性17例,女性23例。激光治疗后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使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护理创面,对照组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护理创面。

1.2激光治疗:40例浅表性瘢痕患者全部采用CO2点阵激光(美国科医人 Ultra Pulse EncoreTM)进行治疗。治疗前照像,签署激光治疗同意书。治疗参数为Active FX模式: 能量150~200mJ,频率40~60Hz,CPG光斑图形3,大小3~5mm;UP模式:150mJ,40~60Hz。每次治疗间隔3个月,治疗3次。

1.3 创面护理

1.3.1实验组创面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激光治疗后立即涂抹美宝湿润烧伤膏(汕头美宝制药有限公司,批号Z20000004,40g/支)于创面,厚度约1mm,每3~4h更换新药。换药前将残留在创面上的药物及液化物拭去,暴露创面用药直至创面愈合。

1.3.2对照组创面护理:对照组患者在激光治疗后立即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商品名:百多邦,天津中美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10930064,5g/支)于创面,厚度约1mm,暴露创面用药直至创面愈合,每天换药次数及换药方法同美宝湿润烧伤膏。

1.4 观察指标

1.4.1 疼痛指数:疼痛指数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评估[3],从0~10的数字表示从无痛到最剧烈的疼痛,创面外涂药物第10min,由患者根据自己的感觉圈出一个数字,表示患者的疼痛程度。取3次疼痛指数的均值做比较。

1.4.2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痂皮全部脱落,基底完全上皮化为痊愈。取3次创面愈合时间的均值做比较。

1.4.3 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4]: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Vancouver scar scale,VSS)包括色泽、厚度、血管分布和柔软度四个方面,其中各项指标评分在0~5分之间,0分代表无,严重程度随分值递增,5分代表程度最重。评分数值为四项分数的总和,总分15分,评分越高说明瘢痕越严重。第3次治疗结束后3月取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做比较。

1.4.4 色素沉着发生率:每次创面愈合后,观察治疗部位有无色素沉着,计算3次治疗后色素沉着发生率。

1.5统计学处理方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以P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疼痛指数为5.11±2.81,对照组患者为7.63±3.24,两者比较,P

3 讨论

CO2点阵激光治疗浅表性瘢痕效果确切,其机制包括激光直接气化瘢痕组织,促使成纤维细胞凋亡,激光溶解胶原二硫键并促进胶原结构重建,激光对瘢痕有限的热损伤,启动组织再生修复程序等[5]。CO2点阵激光治疗浅表性瘢痕后产生类似I°、浅Ⅱ°烧伤创面[6],如何采用恰当的方法护理创面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促进创面愈合、增强瘢痕治疗效果、减少色素沉着发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美宝湿润烧伤膏含有中药成分黄芩、黄柏、黄连、蜂蜡、芝麻油、小蘗碱等,它的成分有营养成分和药物成分两大类。湿润烧伤膏中的活血祛瘀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创面,能祛除激光治疗后产生的皮肤组织碎屑,加上其含有的去腐生肌的成分,达到腐去生肌的作用;其营养成分则扶正补虚,为创面组织的再生修复提供营养原料,有利于上皮细胞的生长,改善局部组织细胞的营养代谢,为创面愈合提供良好的营养条件。在本研究中,CO2点阵激光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疼痛指数5.11±2.81,对照组为7.63±3.2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为(8.12±2.32)天,对照组为(10.23±2.46)天,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在本研究中,3次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色素沉着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3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CO2点阵激光治疗浅表性瘢痕后使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护理创面可减轻创面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增强瘢痕治疗效果,减少色素沉着发生。

[参考文献]

[1]谭军,李高峰,吴东辉,等.点阵激光治疗面颈部浅表性瘢痕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08,17(10):1508-1509.

[2]Jih MH,Kimyai-Asadi A. Fractional photothermolysis: a review and update [J].Semin Cutan Med Surg,2008,27(1):63-71.

[3]张春华,邹碧荣.疼痛评估[J].中国临床护理,2009,1(2):158-161.

[4]蔡景龙.现代瘢痕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33.

[5]谭军,欧阳华伟,李高峰,等.点阵CO2激光结合湿性医疗技术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2,23(5):399-403.

[6]雷颖,谭军,李高峰.超脉冲点阵C02激光在浅表性瘢痕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0(12):2004-2006.

[7]李兵,赵贤忠,孙纪燕,等.美宝皮肤再生疗法对术后切口疼痛及愈合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4(6) :878-879.

[8]徐荣祥.人体再生复原科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55-160.

[9]谭军.点阵CO2激光联合MEBO瘢痕再生皮肤疗法的组织学研究报告[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2,24(4):271

[10]谭军,雷颖,李高峰等.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干预兔耳浅表性瘢痕的原位再生[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2):228-234.

[11]Tyack ZF,Pegg S,Zirviani J.Post-burn dyspigmentation:Its assessment,management,and relationship to scarring-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 Burn Care Rehabil,1997,18(2):435-440.

伤痕文学篇9

1临床资料

本组80例,均为面部外伤愈合1个月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2例,对照组38例,年龄不限。临床表现为瘢痕高于周围正常皮肤,局部增厚变硬,两侧各有一排显著而突出的点状瘢痕,充血明显,呈鲜红或紫红,疼痛并瘙痒。

2治疗方法

2.1冶疗组:①洁面:用薰衣草洁面乳清洁皮肤;②离子喷雾:热喷5~8min;③海普林(肝素钠乳膏),循经加压按摩10~15min;④针灸:用面针对瘢痕围刺,即以小面针距离瘢痕缘以15°斜刺,针尖汇于瘢痕中心,针距1~2cm,留针30min;⑤敷美白化斑型中药膜(西安五洲皮肤美容研究所研制生产,卫妆准字20-XK-0086号)1h;⑥日常外涂瘢痕止痒软化膏,3次/日。

2.2对照组:外涂瘢痕止痒软化膏于患处,3次/日。

3结果

3.1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瘢痕痒痛消失,质地由硬变软,弹性好,颜色由红色转为白色或接近正常皮肤颜色;有效:瘢痕痒痛减轻,硬度改善,颜色变淡;无效:瘢痕无变化甚至增生加重。

3.2结果:治疗结果见表1,全部病例治疗3个月,随访8~10个月评价疗效,其中冶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

4讨论

瘢痕的增生期,以创伤愈合的前3~6个月最为明显,表现为瘢痕色红、质硬、痛痒症状明显,突出表面生长,一般持续1~2年逐渐趋于平软。祖国医学认为如果外邪侵袭经络,导致经络阻塞、气血运行不畅,就会产生损美性疾患。针灸可以“通其经络,调其气血”,排除病理因素,治愈损美性疾病[4]。瘢痕组织在病理组织上是一种血液循环不良、结构异常,神经、血管分布错乱的组织,大部分组织细胞处于一种缺氧状态。我们对瘢痕组织局部进行针刺,疏通局部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细胞的供血供氧,改变瘢痕组织结构,使组织中分布紊乱的微血管及神经、纤维结缔组织重新排列而趋于正常。结合离子喷雾,可使局部皮肤湿度增高,血流加快,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强,提高了外敷中药膜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同时热蒸汽还能刺激神经末梢,促进组织细胞新陈代谢。

中药面膜主要采用坤草、丹参、当归等药物,其主要成分芝香甙、4-胍基丁醇、精氨酸、7-葡萄甙等,有活血化瘀,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溶解消除瘢痕及色素沉着的作用。瘢痕止痒软化膏的主要成分为五倍子、冰片、薄荷脑、樟脑、水杨酸甲酯,能抑制纤维细胞增生的作用,软化瘢痕组织、止痒。配合上述治疗,效果明显,与我们临床所观察到的结果一致。通过2年的临床观察,我们认为针炙配合中药综合治疗外伤后增生性瘢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文阁,王积恩,邵文辉.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手术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65-66.

[2]柯 丹,刁庆春,李发琪,等.病理性瘢痕与细胞因子[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7,13(6):377-378.

[3]黄泽春,胡永才,彭 丽,等.针灸外敷中药膜联合瘢痕霜治疗增生性瘢痕[J].中国美容医学,2006,15(3):324-325.

伤痕文学篇10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伤痕小说在陡然转换的政治语境中获得了个人化历史叙事的自由,这使得作家们终止了建国以来,以歌颂和赞扬为主要基调的宏大叙事模式,并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了向“五四”“人的文学传统”回归的趋势。此时大量揭露“文革”对人身心造成戕害的作品“井喷”式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些作品开始关注人自身的发展,将人的精神特质、心理情感、心灵世界等纳入了艺术表现的视域,有些作品甚至在挖掘人性的深度上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准,如冯骥才的《啊!》、老鬼的《血色黄昏》等,这些作品展现出了人性中卑弱虚伪自私的一面,我们已经很难用对与错这样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来审视这些作品中的人物了,但即便如此,伤痕小说背后的政治意图是极其鲜明的。创作主体急于表达自身对“文革”的控诉和对党的无限忠诚,这就使得伤痕小说没有在政治话语的场域里突围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依然是反映现实的工具,是政治符码系统里面的一个指符。所以,建立在相同的创作目的和相同的言说方式之上的伤痕小说话语体系呈现出集体性和公共性的特征。

    与此不同的是新伤痕小说的叙事话语体系,它呈现出了强烈的个人性倾向。所谓新伤痕小说,即近年来文坛上出现的一批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政治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为主要经验内容和叙述对象的作品,代表作有余华的《兄弟》、艾伟的《风和日丽》、苏童的《河岸》、东西的《后悔录》等。新伤痕小说创作于远离了理性缺席、竖子当道的时代,这有利于作家把个人与历史的复杂关系置于一种更为客观冷静的观照之中。此时,已成为历史的一系列政治事件被淡化成了背景,人的主体性地位真正地凸显在了这背景之上。或者说,个体生命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得到了烛照。作家们借助时代的政治运动想要表达和挖掘的是更为复杂、更具有普世价值的人性。摆脱了政治语境的规约,在大量西方思潮的影响下,新伤痕小说的话语体系更加从容地走向了个人性。

    一、从大声呼喊到深切悲悯:人道主义话语

    人道主义的话语内涵随着历史语境的变迁不断得到丰富。其基本意指是“指一切以人、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利益或幸福、人的发展或自由为主旨的观念或哲学思想”[1]。

    伤痕小说的创作确实彰显了“人的价值”、努力做到“把人当作人”。但是正如李泽厚所说:“一切都令人想起五四时代。人的启蒙,人的觉醒,人道主义,人性复归……都围绕着感性血肉的个体从作为理性异化的神的践踏蹂躏下要求解放出来的主题旋转。”[2]由此观之,伤痕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是带有启蒙性质的。作家对人身心所受伤害的诉说几乎都是对“文革”或者说极左思潮的控诉。在这种创作机制的影响下,人道主义话语自身的意义被忽略了,相反,多了些工具的意味。例如:刘心武的《班主任》《穿米黄色大衣的青年》等作品在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喊背后,是对“文革”的声泪讨伐,这就使得作品本身的文化意蕴减弱了。在类似的作品中,读者往往看不到极富艺术感染力的经典形象,所以,那些形象只能属于那个时代而难以流传。

    与此相比,新伤痕小说则更加纯粹地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展开对人生苦难深层次的悲悯和探询,并试图揭示人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或者说是在非常态的生活境遇下,才会暴露出的某种人性特质。这类小说多用儿童或少年视角,通过一双双不谙世事的眼睛窥探那个“让人只能在死亡里看到希望”的时代。因为叙述者的懵懂,叙述话语呈现出了戏谑叛逆的特色,这点从一个细节——小说中人物的名字上就可窥见一斑。《河岸》中的库东亮有一个带有虚无主义哲学色彩的外号——空屁,“比空更虚无,比屁更臭”;《英格力士》中那个调皮顽劣但不失善良的男孩子叫做李垃圾;《兄弟》中承受了巨大苦难讲仁义的孩子叫李光头……单是这些独具特色的名字就能让人感受到在历史的浩劫中,个人的无力和渺小。这样的无奈使得作者用戏谑的语言消解崇高、调侃苦难、揶揄历史。在新伤痕小说的语境中,不会出现类似《大墙下的红玉兰》中依靠对党的忠诚而战胜磨难的言说方式,有的只是芸芸众生坚韧地、像牲口一样地活着。他们似乎很少思考关于信仰、党和国家何去何从的问题,也似乎没有对拨乱反正给予多少热烈地期待,他们只是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这里没有高尚的信仰,也没有壮烈的场面,连受难在作家笔下都被写得那么稀松平常。生活的本真通过不同的具象得以显现出来。新伤痕小说的作家们有着极热的心,却用极冷的眼去看世界,用漫不经心的叙述表达最深切的人性关怀。

    二、从三缄其口到言无不尽:私密话语

    私密话语所描述的事件往往发生在私人空间里,因而更能体现出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具有个人性的特质。伤痕和新伤痕小说中均出现了描写性的私密话语。前者在使用这种话语时表现出了谨慎含蓄的特点,后者则更为大胆,甚至有走向公共叙事的倾向。

    伤痕小说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其创作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这个时期正是我国新时期小说中性描写的酝酿准备期。“……作家在创作中,一方面肯定了人的自然天性(性冲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传统的伦理观念又使其无法跨越道德判断的尺度,从而表现出一种谨慎有余大胆不足的审美心态……”[3]受传统影响,一些涉性的伤痕小说在使用私密话语的时候显得异常谨慎,如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这是一个描写非常态的爱情故事的作品。在描写到主人公严凉和穆兰发生关系的时候,只是写到“不知何时,狂风把煤油灯扑灭了,他们再也没去点亮它”。事实上,再大胆一些的性描写对于反抗“文革”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对于弘扬人的主体意识是有帮助的。这一点,“五四”时期的文学早已给过我们重要启示,不在此赘述。伤痕小说重于揭露和批判“文革”对人身心的戕害,轻于对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关注,因此,描写性爱的私密话语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了控诉的工具,而没有赋予它“解释宇宙间的所有的对称或对立、和谐或矛盾的关系”[4]的意义,或者说,它并非是作为表现人性的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存在的。

    随着“文学是人学”这一命题被普遍接受,性描写从酝酿走向探索,进而日臻成熟。新伤痕小说中描写性的私密话语频频出现。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涉及到了这方面的内容:《河岸》中风流的油坊镇书记库文轩以及他的儿子库东亮对女性的幻想;《后悔录》中狗交配的场景以及众人的围观;《兄弟》中,孩提时代的李光头对性爱的懵懂理解,等等。虽然总会有作品中的人物指出这是低级趣味,但是我们依然能从隐含作者那里,或者说是在阅读这类文本的过程中能够建构出来的作者意图大约都是同情和认可的。此时,作者把焦点放在对人自身的审美观照中,放在对于复杂人性的深层次揭示上。“如果写人不写其性,是不能全面表现人的,也不能写到人的核心,如果你真是个严肃的、有深度的作家,性这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5]新伤痕小说中写性的私密话语显示着作家对人生困境的思考和挖掘丰富人性的努力。禁欲与纵欲、背叛与忠贞、墨守陈规与挑战权威这些关键词之间蕴含的张力无疑给读者带来了别样的审美享受。传统的价值判断标准在此往往失去了效用,因为在多元的人性面前,无所谓对错。有些事情虽有违道德,但仍不失美好。如《风和日丽》中多次写到杨小翼和刘世军同居的情节,这样的爱情也许因为刘有家室而变得不那么纯洁,但是很少会有人否认这段爱情是令人向往的,“如果说人生充满了不如意,充满了种种自身难以把握的宿命,那么她(杨小翼)在这件事情(与刘相爱)上所感受到的完全是正面的,是光亮。”[6]若是否相爱、是否动情都要受到一个标准规约的话,那么人就会变得机械化,我们也没有必要继续解读和探索人性了。

    新伤痕小说中出现的大量私密话语确实彰显了个人性的创作倾向,从一个侧面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但是,这也造成了新伤痕小说创作的媚俗化倾向,有些作家因此丧失了审美判断尺度。私密话语的出现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思想意蕴还是仅仅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当下的创作潮流是不是从禁欲滑向了纵欲?这个问题值得反思。

    三、从声嘶力竭到轻声细语:反左话语

    极左思潮在“文革”中被发挥到了极致。这种思潮的核心话语便是极端化的阶级斗争理论。伤痕和新伤痕小说中均批判了此话语体系,并据此构建起反左话语体系。但是两者又有明显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