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绩效评价十篇

时间:2023-03-27 13:52:07

财务绩效评价

财务绩效评价篇1

【关键词】 绩效 绩效管理 绩效评估

财务部门是企业核心的管理部门之一,财务部门所掌握的资金是企业不可或缺的动力资源,而资金是财务部门进行管理和支配的。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绩效管理可以使财务方面的工作效率达到最大化,具体来说就是:财务系统的强化和明确对公司个人工作能力和个人效益情况可联系在一起,可以使公司的资金使用率和个人创效益率提高。另外一方面加强财务人员的绩效管理,进行人才开发以及员工管理确保整个财务部门围绕着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努力。

一、目前我国财务人员绩效管理现状

1、财务人员绩效评价不重视

目前我国企业对财务人员绩效评价并未引起重视,在实施程度、评价方式及意识状态等方面都显现出一种“弱势”。这类“弱势”源于企业对整体人员绩效评价重视程度低;而财务人员绩效评价的“弱势”源于企业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低。当一个企业,尤其是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深刻认识到财务活动在企业的管理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关键环节所起的重要作用时,经营管理者就会重视并要求财务信息与财务活动的质量、效率与效益的不断提高,相应对财务人员的绩效评价与激励也就应当越重视。尽管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已认识到财务工作的重要性,但很少企业能够真正针对自身的经营管理需要,对财务工作提出相应的要求与任务,因而无法对财务工作的重视切实转化为企业的管理活动。因此,企业对财务人员的绩效评价实际上在意识上并未受到重视。

2、财务人员绩效评价缺乏准确性、客观性

在许多企业中,财务工作成果并不像生产型或销售型人员的工作产出是可以用数字直接衡量的,财务部门或人员的工作产出是什么无法直接用数字衡量。事实上,通过智力或知识为企业做出贡献员工,他们做出很多贡献或成果不一定是有形产品,因此不能像有形产品通过价值或数量进行评估。即便我们掌握企业财务人员的绩效成果或者找出无形成果的相应载体,但要实现具体的绩效衡量过程,这一问题仍无法解决。财务工作人员的效益或成果无法以简单的方式或利用量化指标来进行评估,这正是导致目前企业所使用的财务人员绩效评价指标缺乏准确性的原因之一。

3、缺乏相关的配套制度建设

合理进行企业财务人员绩效评价缺乏相应的制度环境支撑,也缺少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建设。从目前财务人员绩效评价的实际情况来看,要制定合理、完善地企业绩效评价制度,不仅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同时也需要一定地时间来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一部分财务人员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未能对现代绩效管理得到充分认识,尚未完全能从传统的观念中转变过来,还是一味的坚持着传统的观念,使现代绩效管理制度的推广进程进一步放缓。

4、未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

企业财务人员绩效评价体系首先需要对财务绩效评价的内容进行合理分类;绩效评价的标准值需要有效界定;以及如何通过评价体系才能使工作质量、能力、业绩三方面同时得到提高,达到“三赢”的策略。但目前对于财务人员的绩效评价并未形成系统的体系。

二、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改进财务人员绩效管理

财务人员的绩效评价体系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构建。

1、切合企业实际拟订财务绩效计划

财务管理它是一项独立工作,也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因此,财务人员绩效目标一方面遵循绩效目标的一般原则,即SMART原则,S具体的、M可衡量的、A可达到的、R可现实的、T基于时间的;另一方面,财务人员绩效计划目标设定必须考虑到企业或组织自身的实际情况,包括组织的经营领域、战略目标和团队文化。财务人员绩效计划内容应该至少包括财务人员基本职业素养、业务水平、团队协作和学术研究这几个方面。

2、全员参与财务绩效计划实施

绩效计划仅仅是绩效管理的起点,制定绩效计划之后就是绩效实施。实际上,绩效实施是连接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估的中间环节,也是绩效评价体系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计划实施的好坏关系着绩效管理目标最终能否实现。在这个阶段,首先财务部门的负责人需要和财务人员进行必要的绩效沟通,在绩效管理上达成共识。其次,由于内部组织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再加上外部环境因素的瞬息万变,可能使得绩效计划内容变得不切实际或无法执行。因此,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不可能将一份绩效计划的规范模式运用到任何企业和组织,它需要根据企业特征、规模等依靠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以及决策部门就绩效计划的落实情况不断进行探讨、协调、沟通,努力完善绩效计划。再次,通过加强财务工作的优势,对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处理。收集信息在于为绩效评估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也可以为绩效标准的完善和员工职业规划提供借鉴。从上而下,财务负责人可以直接地对财务人员的工作按照绩效计划的要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对工作完成的质量、数量、时限以及达到的满意度进行掌握并记录;至下而上,向财务人员同事或者其下属了解绩效信息,或整个财务部门开展问卷调查掌握原先绩效执行情况,及时为修改和完善绩效计划提供意见或建议。

3、全面而有重点地进行财务人员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就是评估部门按照标准的绩效计划所确定的目标和内容,采用一定的方法,对被评估的财务人员某一段时间的工作完成进度或履责情况进行分析考察。有价值的绩效评估不仅可以为人事部门调整财务人员薪酬结构及岗位分工提供依据,也可以为员工培养计划提供参考。

财务人员绩效评估必须具备三个前提:(1)绩效考核指标的设定。不同的财务岗位,应用不同的考核指标,主要体现在财务业务活动和财务管理活动两方面。当然在考核指标中有交叉的可能性,比如,一人兼多个岗位、一个岗位多人承担以及多人协作完成财务工作,因此交叉工作量的分配以及指标的认定需要人力资源部门以及财务主管部门对其预先设定并达成一致。指标的选取考虑从硬性指标和软性指标两个方面出发。硬性指标主要包括了分析处理财务数据、管理财务流程、制作财务分析报告、做好预决算工作以及对外完成税收报告及政策要求对外报表等等。软指标项目则重点考察的是财务人员的职业态度和能力水平。(2)绩效考核指标的评价。由企业或单位的绩效考核小组根据设定好的考核指标,对财务人员工作过程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进行评估。由于财务人员的业务活动繁琐且涉及面广,在评估过程中仍可能存在遗漏,因此,对财务人员的绩效评估必须全面而且要突出重点,评估的过程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3)考核指标与评价标准的比较。评估人员根据财务人员绩效指标考核的结果对照标准进行评价。硬性指标的评价标准来源两个方面:其一,工作说明书以及相关制度规定,这类标准比较明确,并公正客观;其二,由人力资源部门及财务主管部门设计各指标的标准值,这类指标根据环境及现实每年度进行修正。软指标项目评价标准主要指财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表现职业素养及后续教育程度,前者依赖于同事间的相互评价及上级的认可程度,后者更看重财务人员教育水平的更新状况。

4、完成财务人员绩效反馈

绩效反馈是让被评估者获得绩效考核意见与信息的管理过程,它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沟通的一种重要形式,体现了全员参与的互动评估的特点。

绩效反馈的形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采用近距离沟通的方式,一般来说采取“一对一”面谈的形式,评价者将绩效考核的结果反馈给被评价者,这样使被评价者充分且客观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中的不足或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并征求其意见或建议。通过面谈沟通,可减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距离感并增加相互之间的信任度,可以为财务人员的未来发展提供方向。被评价者在信息沟通过程中应保持积极的心态看待绩效评价结果,同时总结经验教训,扬长避短;对于尚存疑虑问题可以向主管部门或人力资源部门提出。另一种形式是通过会议讨论评价结果。在会议中管理者听取评价者对财务人员工作情况的通报,被评价者作出反馈,使评价者、被评价者在过程中对评价结果意见达成一致,从而使管理者对财务工作有更为全面而深刻的理解,而财务人员也可以借此争取管理者对财务工作支持。通过绩效反馈可以对绩效评估体系已经达成的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指标取得进一步共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绩效反馈双方可以制定出一个详细的书面绩效改进计划,同时针对改进计划调整下一个周期的绩效管理计划,为今后的绩效管理提供参考和有价值的借鉴,从而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5、形成分析报告

财务绩效分析报告以财务人员或管理者作为对象,以财务相关的内部控制信息及人事信息以及财务政策制度等作为依据,对其工作整个过程经过整理、分析及评价,然后将结果与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找出其原因以及责任和影响,最终形成绩效评价报告。这份报告是对财务人员或管理者的工作过程及状态的整体评价,可作为其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与此同时,将评价报告信息进行归纳总结与综合分析,为人力资源制度的完善以及个人的绩效改进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三、推行财务人员绩效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无论从准确性、完整性还是激励机制来说如何推行有效的财务人员绩效评价体系才是重要的,在推行体系时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其一,从参与者角度,是否能够充分理解并接受该方案,同时通过信息反馈,了解绩效考核体系中的各个细节,是否存在考核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情况,该如何进行调整;其二,从管理者的角度,体系推行的一个重要前提是通过一定的流程将评价所需的数据进行真实搜集,该如何设定流程;其三,从企业角度,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工作量与工作性质冲突等原因导致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是否应有所区别或重点考虑等。

(注:本文系西华大学重点项目“大型国有企业在抵御金融危机中作用的实证分析”(ZW1121507)阶段性成果之一,四川省“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资助(07TSZY203)。)

【参考文献】

[1] 田曼华:企业财会人员绩效考核与激励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

[2] 徐斌:绩效管理流程与实务[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财务绩效评价篇2

关键词:医院 财务管理 绩效评价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医疗卫生行业市场更加开放透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公益性和服务属性更加凸显,对于医院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财务管理工作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医院医疗服务正常开展的基础保障,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医院服务效率和质量,必须建立完善的医院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增强医院的整体实力,这对于提高医院在医疗行业市场的竞争力与医疗服务能力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医院财务管理绩效评价的作用分析

(一)财务绩效评价有助于提升医院的整体绩效

通过对医院财务管理进行绩效评价,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医院整体绩效评价的重要组成,并可以直观的了解医院的经济运行状态,进而准确的掌握医院的经营管理、财务活动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同时可以为医院的管理部门进行内部管理改革提供全面的信息数据,实现医院整体绩效与综合实力的提升。

(二)财务绩效评价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效率

财务绩效评价工作实质就是通过运用医院经营过程中的财务数据对医院经营管理的效率以及业绩进行反映,开展财务绩效评价工作有助于强化医院的经营管理意识,督促医院管理部门以及各个职能科室参与医院日常管理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整体管理效率。

(三)财务绩效评价是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开展财务绩效评价,能够全面的掌握医院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督促相关部门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此外,对于公立医院而言,通过财务绩效评价,也有利于上级监管部门掌握医院的财务状况发展情况,为医院争取更多的财政补助政策扶持提供有说服力的依据。

二、医院财务管理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

(一)成本绩效

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成本管理,现阶段医院在自身的成本管理上主要是作业成本管理与成本企划管理两种方法,但无论采取何种成本控制手段,财务部门都需要通过成本绩效评价,对成本控制管理情况进行掌握,进而调整成本控制管理的相关措施。

(二)资金管理绩效

资金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绩效评价的重点是对医院的财务预算情况、资金分配使用情况等进行实时的动态分析,确保医院资金的安全可靠,资金的高效利用。

(三)风险管理绩效评价

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都存在着风险问题,因此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绩效评价也是医院财务管理绩效评价的重要工作,重点是对医院的风险管理、现金流量管理的绩效评价。

三、完善我国医院财务管理绩效评价的措施

(一)合理的确定医院财务管理绩效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指标的选择

现阶段,在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中常用的财务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有定量指标分析、综合指数分析、因子分析等几种财务评价方法,在具体的评价方法选择上应当结合医院的具体实际情况综合确定。对于医院财务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应该遵循具体明确、便与评价的原则,选择贴合实际、可衡量的指标。重点是全面选择能够反映采取状况的,诸如资产负债率、收入成本率、收入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客观实际的反映医院偿债能力、经济效益与运营管理情况,为医院财务管理绩效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合理明确医院财务管理绩效评价标准

为了准确的反映医院财务状况的具体情况,在医院财务绩效评价过程中,应当合理的设置医院财务财务管理的绩效评价标准。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医院财务管理评价绩效标准的选择上,一般均采用预算标准作为评价,由于预算标准是医院财务管理活动的规划控制依据,采用预算标准评价医院的财务管理绩效,不仅有着明确清晰、易于量化的数据,而且也便于在医院内部的实施开展。

(三)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绩效评价结果的分析能力

开展医院财务管理绩效评价,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分析,总结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指导管理工作的开展。在财务管理绩效评价的分析上,应该重点是对医院管理过程中涉及到预算管理、经费开支控制、财务管理体制等方面的财务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以财务管理评价绩效指标情况指导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重视激励管理体系的设计

对于医院财务管理绩效评价工作,应该注重财务管理绩效评价功能的延伸和拓展,特别是将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与医院的绩效考核管理相挂钩。在确保医院财务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准确可靠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考核结果,并配套制定相应的激励奖惩管理制度,与医院对各科室以及岗位人员的管理工作相联系,通过这些措施,来确保医院各职能部门积极履行职责,不断地提高医院管理工作水平。

四、结束语

为了确保医院财务管理规范合理,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必须加强财务绩效评价管理,这也是确保医院财务管理工作高效开展的基础。在医院财务管理绩效评价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应当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并通过科学的指标与合理的评价方法,提高医院财务绩效管理水平,进而确保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标准与高效。

参考文献:

[1]杜颖,罗新星,张谧.公立医院综合绩效评价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2011

财务绩效评价篇3

(淮南联合大学 经济系,安徽 淮南 232038)

摘 要:SWOT分析模型作为当今评价事物发展环境的一种有效方法,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工具,S、W、O、T四个字母分别代表的是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threaten(威胁).SWOT分析研究把事物内外部条件中各要素进行了相应的分解和整合,从而分析出事物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其所处外部环境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当下SWOT分析已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以及社会各个层次.本文针对高校财务绩效评价进行了SWOT分析研究,力图为国内高校开展财务绩效评价工作提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SWOT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058-02

随着改革开放的巨大进步,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各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经费不断增加,这使得高校的财务工作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重要.为及时规避风险、正确决策、抓住机会、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很多高校的财务工作已从传统的核算模式向管理模式、绩效模式转变.为准确把握学校的财务状况,高校就必须设置科学的、完整的、严密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同时,对各高校而言,降低财务风险、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金的投入与产出比,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一个有效的校内财务绩效评价是前提.随着对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研究的深入,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逐步建立,有必要对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环境进行SWOT分析,以期推进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工作的正常运行.

1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意义

1.1 合理配置高校资源,提高高校资源利用率

现今我国的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实现从数量型高校到规模效益型高校的跨越式发展.面对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源的不断增长,而社会资源却是稀缺的,这不得不让所有高校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如何合理有效的配置高校教育资源,提高高校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针对高校日常运作和管理水平提供可量化、可操作的综合评价方法,合理评价高校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情况,切实提高高校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这些都需要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引入.

1.2 有利于高校健康有序的发展

高校要获得健康有序的发展,需要强劲的财务能力,高校财务能力不仅包括资产运营能力和偿债能力,还包括盈利能力以及获取现金流的能力.作为衡量高校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高校财务能力必须适时得到提高,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是非盈利性的单位,资金来源的渠道非常有限,为了达到“量入为出”的目的,高校编制预算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达到对内既能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外又能谋求发展的结果,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实施财务绩效评价,用来指导高校合理制订财务发展战略,促进高校健康有序的发展.

1.3 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发挥高校财务管理职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得到蓬勃发展.新时期新形势对高校的财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众多高校中,如何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奠定学校发展的物质基础,如何积极改善高校办公、办学条件,如何进一步提高职工待遇等一系列问题成为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重中之重.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有依赖建立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

2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南京大学的杨周复教授是对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者之一,在他的研究成果《大学财务综合评价研究》中,他制定了健全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把该体系详细地分了五个子指标体系.杨教授对高校财务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比较全面、系统,这使得杨教授成为研究我国高校财务绩效的第一人,为以后众多学者研究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奠定了理论基础.

后有学者施建军、杜元炳等人在研究中指出高校财务管理评价系统是针对财务运行绩效的评价.其主要作用在于正确评价高校财务管理的运行状况,达到帮助高校分析财务问题、改善管理、提高效率的目的.

在《基于非财务信息的我国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实证研究》一文中,郑鸣、赵壁辉对我国高校的非财务信息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高校须从重视人力资源、提高高校科研能力、控制诸多学术活动经费以及合理进行高校合并等四方面来提高财务绩效.

从李红民的《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研究》到2014年论文《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探讨》,我国学者针对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研究正呈现出细化的研究状态.从最初的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提出到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研究从未间断.正式由于这些研究的不断深入,才能使得我国高校的财务状况越来越佳,高校的发展愈加健康有序.

3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SWOT分析

3.1 strength(优势)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扩建等活动,使得高校的经济活动总量不断增加.新形势新任务,高校在引入财务绩效评价上有很多的优势,主要集中如下:

3.1.1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研究工作逐步深入

随着学术界针对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会被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纳.高校在进行财务绩效评价之前,可以借鉴其他学术专家的学术成果,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1.2 高校财务管理水平高

目前我国高校的财务层级管理分工比较明确.当前高校多采用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原则.校长或者院长对财务管理工作全面负责.下面依次有主管财务工作的副校长或者副院长、财务处处长、二级机构的负责人、基层财务人员等财务管理层级,这些层级贯穿高校财务工作全过程,确立了既权责分明又权、责、利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

3.1.3 高校财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

其次是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早已成熟.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高校财务信息化也逐步发展起来,先进的信息技术带动了高校财务的核算、分析、控制、决策和监督的信息化.目前,国内诸多高校建立了相应的财务专网和校园内网,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全新的财务信息管理体系,这种管理系统的成熟运行,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1.4 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

随着我国应往届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众多高校在引进人才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财务人员也不例外,目前我国高校的财务工作者的学历要求都达到了硕士以上.高素质、专业强的财务工作者有利于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

以上这些优势的存在,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外部环境,

3.2 weakness(劣势)

3.2.1 高校管理人员绩效意识淡薄

现今,我国高校很多领导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教学质量、学校规模扩大等方面,这些管理者通常认为财务绩效评价是上级领导部门和下级财务人员的工作,把财务绩效考核评价当作上级部门检查校内财务工作的一个依据,并不认为是学校日常管理所必须的.由于存在这种思想,很多高校的财务绩效管理和评价并不完善,不能较好的发挥财务绩效评价工作在促进高校发展上的重要作用.

3.2.2 缺乏相应的监督体系

由于我国公办高校的财政资金大部分都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拨款,同时,加上高校的非营利性性质,使得我国高校在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上缺乏监督和考核.正是由于高校财务绩效有效地监督机制的缺乏,导致高校在财务工作上资金错位、资金浪费严重、资金利用率不高等现象的大量存在,这不仅不利于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工作的进行,更不利于我国高校的未来发展.

3.3 opportunity(机会)

3.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自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加大,这也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树立了依法理财、诚实守信的理念提供了必然机遇.

3.3.2 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发展成就

随着高校扩招的大潮,高校的财政投入和学费收入等迅速增加,为了达到高校发展的良性循环,高校就必须改善办学条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大批量采购仪器设备,这些财务活动的增加,使得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日趋复杂.这就为高校引进财务绩效评价提供了良好的应然机遇.

3.4 threaten(威胁)

3.4.1 银行贷款带来财务风险

除了政府的财政拨款,越来越多的高校把银行贷款作为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对各高校而言,银行贷款与财政拨款有着本质的区别.银行贷款在本质上来讲是一种负债,贷款主体须按贷款合同还本付息.因此,高校筹资时选择银行贷款,就会带来成本增加、资产负债率加大和偿债能力不足的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难题,也对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工作带来了挑战.

3.4.2 公众参与要求信息公开

自2013年开始,党政机关单位已经适当开展的信息公开工作,高校也不例外.高校除了要对一些日常管理工作方面的信息加以公开,还需要公开财务信息,让校内外的人们了解关心学校财务工作,这也是高校财务服务职能转变的内在要求.去年国家明确要求高校加大财务信息公开力度,公开预算决算信息、细化公开至项级科目.这对对高校财务绩效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4 对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工作的意见

高校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要开展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工作.在开展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工作时,需广泛征集各方意见,高校领导更应该加大重视力度,把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工作放在和教学质量一个层面上去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开展高校财务绩效工作的同时,选用优秀的财务管理人才,建立合理有效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财务绩效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树立监督意识,明确监督责任,切实可行的推进高校财务绩效工作的开展.

——————————

参考文献:

〔1〕胡俊国.重塑高校行政管理之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3).

〔2〕陈中武.卓越绩效管理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赫尔曼阿吉斯.绩效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杨周复.大学财务综合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财务绩效评价篇4

一、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复杂性的原因

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要求略高一筹,评价起来也比较复杂,原因有以下四点:

1. 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长远性,公司未来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公司的一种前瞻性的体现,社会投资者追求的是公司未来经济的长远回报,因此,绩效评价对上市公司相对较为长期绩效评价的全面性更高。

2. 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成长性,投资者的期望要求是对资金的长期回报,这就要求上市公司应具备持续稳定的增长。

3. 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真实性,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并不是简单的对公司财务报表上纸上谈兵,而是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上的业绩应该是真实可靠的。

4. 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风险性,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从投资者的角度看,绩效可能是在很小的风险上取得的结果,但也可能是需要面对着一种高风险的风的市场。

二、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的构建

1.上市公司指标构建原则。上市公司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有着它的客观性,同时也应具有全面性和科学性,公平公正的对公司进行财务上评价,因此,绩效评价应该坚持引导性,科学性和全面性。同时还应对公司有系统性、适用性的原则来综合分析。

2. 引导性原则。上市公司要客观地具体地依据自身的条件来设定目标与组织目标,以绩效评价为导向,激励公司的员工,不管是管理层还是基础层,在质量上和数量上努力的为公司提高业绩,这样就可以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以此来保证公司目标得以实现。在这里,财务绩效评价就发挥了它的引导性作用,引导公司的发展和领导者努力所实现的业绩目标。

3. 适用性原则。目前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有很多种,但是大多数公司都会有自己的评价体系,根据自身的情况与市场相结合,规划出属于适合自身的评价体系,而一个强而有效的评价体系应该是能反映出公司的独特性,这就是权变管理理论的要求,我国的行业可谓是千万种,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类别,每个类别都有不同的性质,但不同类别和性质的公司发展阶段都不同。其经营特点、战略目标都是根据自身的条件来制定的,不是千遍一律。

4. 科学的全面性。科学全面性要求能够科学地全面概括出公司自身的软件与硬件指标。由于公司的经营活动与绩效评价本身受到的因素比较多,要真实的反映出公司的绩效水准,就必须建立一个能够全面反映公司各关要和环节的综合指标,这指标同时还要求具有财务绩效的评价系统。因此,科学的全面性要求能够准确反映主要的相关数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科学地反映出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绩。

5. 系统性。设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它要求各种指标的相互关联,在不使各个指标之间内容重复的同时,还要充分地考虑到各个指标间的内在联系,确保财务绩效评价能够有完整性。这一点要求上市公司财务的绩效评价是对公司生产经营的过程和结果的综合性全面评价,而不是以偏概全。

6. 重要性。重要性有助于公司能够在众多问题中抓住重点,只强调单个面或者单个问题不利于全面性,但全面地,综合地重视有不能够有效地找出问题的所在,面面俱到指标体系会使公司财务绩效的评价毫无重点,不利于公司围绕核心问题展开评价,于是就要求我们应该抓重点,这个重点就是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的建立。

三、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的标准

1. 绩效与公司绩效。绩效也称之为效绩和业绩,它反映人们在从事公司活动所取得的成果与成绩。公司绩效是一定的经营期间,公司效益与经营者业绩的总和。公司效益水平体现在盈利、运营、偿债和成长能力等方面。公司经营者业绩是通过公司的经营、发展、成长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与所作出的贡献来体现。

2. 什么是有效的财务绩效。构建一个有效的公司综合财务绩效评价与一般的统计指标的体系构造类似,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是从多个层次与角度来反映特定的客体数量水平与数量规模的信息系统。按照具体到抽象再回到具体的辩证思维过程,逐步深化、求精、完善。大致步骤是开始构建上市公司指标体系的目标、内涵与构建过程的熟悉对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初选对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完善与否,假如存在不完善的应加以补充和修改确定财务绩效评价的元素结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使用构建完成。

3. 财务绩效评价的准备。全面有效的财务绩效评价是在这个领域有一定的深度和一定的广度了解,全面掌握该领域的基本情况,有着充足的理论“养分”,才能使之得出的结论能客观、真实、全面、重要的是权威。

4. 财务绩效体系的初选。在具备了充足的理论和方法素养之后,执行者可以采用相关的方法来构造指标体系的框架。这是一个认识由逐步到深入的过程,是一个有粗糙到细腻的过程,达到精益求精。

5. 财务绩效体系的完善。体系的完善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由精选测验得出结论完善。通过实例计算,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寻找出有可能导致评论不合理的原因,从而进一步去改善。这也是综合评论的逐步完善过程

四、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具体路径

1. 综合财务规划。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要不断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经营周期、上市公司发展变化周期、行业经营周期、生产产品周期和上市公司实际经营情况,然后才能与上市公司的增长相结合。这是上市公司财务战略经营过程中的三部曲,一是快速扩张的财务绩效战略,二是逐步稳健类型的财务绩效战略,三是不断进行防御收缩的财务绩效战略。

2. 相关流程再造的工作。上市公司业务流程包括上市公司在进行经营活动的时候与之相关的管理活动。上市公司在绩效的提升一般是通过战术层面的流程再造工作来进行,还要依靠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上市公司在业务流程再造时,尤其通过对公司采购流程、货品存货的周转流程、公司产品生产流程以及该产品的销售流程的系列改造,从而来减少公司的现金在财务流程中的不良占用,来保障公司的现金流转方面速度的加快,提高现金方面的流转利用,增加现金流转方面综合价值创造活动,实现上市公司财务绩效方面的提升。

财务绩效评价篇5

一、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原则

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首先应依托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其次在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上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包括全面性、可比性、可定量性和可操作性4项基本内容。全面性是指应全面考虑与财务绩效相关的业绩指标如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而不仅仅是与企业盈利能力有关的业绩指标;可比性是指为了实现不同公司间各个相应指标的横向比较以及公司自身相同指标的纵向比较,应全部采用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可定量性是指可以通过明确的评价标准和计算方法得出相应的计算对象的具体且直观的数值;可操作性是指所选取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均简单易懂,并且数据易于采集。

二、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指标构成

财务指标是实施财务绩效评价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的重要内容。本文选取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状况四个方面的财务指标作为财务绩效定量评价的主体内容。

(1)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与评价。盈利能力指企业获得利润的能力,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前提。主要通过计算和分析企业的资本及资产的获利水平、成本及费用的控制水平以及经营现金流量的状况等方面来评价,从而综合反映企业的投入产出水平及资产质量和现金保障状况。

(2)企业资产质量的分析与评价。资产质量是指企业资产的管理效率,主要通过计算和分析企业资产的周转速度、资产运行状态、资产结构以及资产有效性等方面的财务指标,从而综合反映出企业对所占用资源的利用效率、管理水平及其安全性。

(3)企业债务风险的分析与评价。债务风险是企业的偿债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的偿债能力。主要通过计算和分析债务负担水平、资产负债结构、或有负债情况、现金偿债能力等方面的财务指标,综合反映企业的债务水平及其面临的债务风险。

(4)企业经营增长的分析与评价。经营增长是企业的成长能力及发展后劲,主要通过计算和分析销售增长、资本积累、效益变化以及技术投入等方面的财务指标来实现企业经营增长的评判。

笔者综合有关文献的研究成果与企业财务实践,结合长期从事财务评价理论与实践工作的有关专家的意见,最后确定了22个企业进行综合财务评价时应该考虑的指标,如表1所示。

然后,结合确定的22个指标,参考沃尔评分法构建出企业综合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最终确定的指标体系主要包含8个指标(见图1)。

三、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评价标准与方法

本文利用AHP为指标体系确定权重,AHP确定权重优点在于其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通过系统化、层次化、综合化分析目标问题,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步骤:

步骤一:构建层次结构模型。模型分为三个层次,目标层为财务绩效评价(A),这是研究的总目的。然后从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四个视角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绩效,这四个视角作为准则层(B)。为了更好解释四个方面的属性,设置了8个指标因素,这些指标因素就是对象层(C)。具体的层次结构模型见指标体系结构图1。

步骤二:参照重要性标度表2来分析系统中各个关联因素之间的关系,首先对目标层的元素和准则层的元素以及各准则层元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出相应的判断矩阵。再将对象层之间以及对象层与准则层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同样构造出相应的判断矩阵。并且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并判断其一致性,计算结果如表3、表4、表5、表6、表7、表8:

综上所述,构造的各个判断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AHP是一种良好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利用AHP对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各指标的权重如表8所示。

四、结论

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如果简单的选取一个或几个财务指标来进行企业的财务绩效评价,则不能全面地、系统地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绩效状况和经营成果。本文构建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在指标的选择上虽然是结合传统财务分析方法,确定为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状况四个视角,但是该评价体系是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分析目标的差异,并且利用AHP从全方面、多维度来确定财务指标的层次及其权重。该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客观性,对利益相关者的监管工作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它的构建对科学、客观、系统的评价企业财务绩效,并将财务绩效综合分析拓展至企业整体经营决策层面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娄权、李代俊:《纵向一体化的财务绩效分析》,《财会通讯》2012年第14期。

[2]谢爱辉:《浅议公立医院财务绩效评价指标设置》,《中国市场》2012年第18期。

[3]刘晓芳:《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物流服务商选择评价分析》,《当代经济》2012年第8期。

[4]刘秀清、谢静:《层次分析法下企业会计信息化制约因素探析》,《财会通讯》2012年第13期。

[5]颜剩勇:《企业社会责任财务评价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财务绩效评价篇6

【关键词】 二级部门; 财务管理; 绩效评价

自21世纪初期开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开始了重大改革,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措施包括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绩效评价以及参照国际惯例改革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等。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财〔2007〕1号)第二条用标题指出: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与公共财政体制和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高校财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由此,高校的财务管理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与绩效管理紧紧联系在一起。

一、关于高校财务绩效的一些表述

随着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绩效评价已经成为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3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21条指出:“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凡能纳入预算的都要纳入预算管理。改革预算编制制度,完善预算编制、执行的制衡机制,加强审计监督。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和对或有负债的有效监控。加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本级政府预算的审查和监督。”

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五十八条的标题为“加强经费管理”。其中规定:“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考评。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使用效益。”

2007年1月15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财〔2007〕1号)第二条第十二款规定:“高等学校应建立绩效考核和追踪问效制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2011年6月29日,国务院的《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第四条第二款指出:“全面推进教育经费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制度。”

上述文件均对教育的财政性资金绩效提出了建立评价制度或评价体系,对绩效的具体概念有以下两个文件。

2011年4月2日财政部新颁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定义为:“指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2011年7月5日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11〕416号)第一条指出:“预算绩效是指预算资金所达到的产出和结果。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第三条指出:“预算绩效管理是一个由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绩效评价实施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管理共同组成的综合系统。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要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使之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一起成为预算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上述两个文件分别从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预算绩效管理进行了表述。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是进行全面的评价,侧重于对支出结果的评价;预算绩效管理是从预算的源头到执行的结果进行管理评价,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侧重于从预算的角度进行绩效管理。

二、对高校财务管理绩效评价的认识

上述关于高校财务绩效几个方面的表述,主要针对财政性资金,特别是对教育资金从绩效角度对预算的管理、支出的控制、结果的评价、过程的监督等的规定。从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角度看,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财〔2007〕1号)第一条第三款对高等学校的财务工作的目标表述为:“高等学校财务工作要通过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制度完善、队伍建设等措施,实现‘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管理严格、监督到位、运行有效、服务优质’的目标,为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为增强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据此,对高等学校财务管理进行有效的管理,是实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上海市教委的下述文件为高等学校开展具体的财务管理提供了政策和理论依据。

2010年10月27日,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在市教委所属高校试行财务管理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沪教委财〔2010〕84号)。其第一条指出:“开展高校财务管理绩效评价,是为了将财政投入与高校绩效考核相衔接,更好地发挥财政性教育资金政策导向作用。通过试行该项工作,引导和激励高校加强财务管理,实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

三、对开展高校二级部门财务管理绩效评价的设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高等学校的经费投入得到了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财政支出的规模日益增大,如何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强化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

作为公共财政支出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学校教育经费,应当在各项财政支出中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高等学校应当通过内部管理制度创新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在高校内部推行二级部门财务管理绩效评价,即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学校二级部门的财务管理状况进行评价,是提高高校整体财务管理水平、优化支出结构、规范资金使用的重要手段。

(一)开展高校二级部门财务管理绩效评价的目的

2011年9月19日财政部公告,公布部分中央行政事业单位2009年至2010年上半年预算资产财务情况检查结果。公告称,高校及科研院所财务管理问题比较突出,高校及科研院所预算资产财务管理较为薄弱,预算编制不完整不真实,财务管理问题比较突出,个别高校还存在“小金库”等严重问题。要避免出现上述问题,除财政部、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高校的管理外,高校应加强内部财务管理,推动财务管理制度创新。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对学校二级部门的财务管理情况进行评价。

我国《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五条规定:“规模较大的学校可以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在办学规模较大的高校中,在下放财务管理权中普遍采用“集中核算、分级管理”的原则,但这种模式不可避免地使大学财力分散,削弱了大学整体财力和竞争力,而且二级部门经费管理机制在财务实践中具有双重身份,其行政管理由其所在的单位负责,财务处只对其进行业务指导,这弱化了财务处对二级部门经费管理的监管作用。同时,随着高校经费来源渠道和金额逐年增加,各二级部门可支配的资金不断上升,开支项目不断扩大,如何保证二级部门理财、用财的规范性,改变其只单纯“用财”而不“理财”的局面,强化二级部门的经济责任,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是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学校应强化自身的监管功能,制定有效措施,强化二级部门的支出责任,督促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证二级部门的发展方向与学校战略方向相一致,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提供财力保障。笔者自2010年起积极探索适合本单位的二级部门财务管理绩效评价机制,经过近三年的工作和实践,逐步形成一套较科学、合理的高校二级部门财务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并在实践中达到预期效果。

(二)高校二级部门财务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在2011年9月19日财政部的公告中,被查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财务管理上出现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会计机构不健全,会计人员配备不足,个别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二是预算编制和执行不够规范;三是一些单位资产管理基础薄弱,固定资产核算不实等问题较为突出;四是部分事项的会计核算不实等。

鉴于高校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应在纵向上进一步延伸,在横向上完善高校内部财务管理的系统性,逐渐形成一个立体式的财务管理体制。为使高校的财务管理理念不断向纵向拓展,在横向建立起“大财务”“大资产”的管理体系,为杜绝或克服上述财务管理的问题,高校二级部门的财务管理指标评价体系应有针对性,应根据高校目前财务管理的重点以及高校自身管理的实际状况,反映财务管理中最突出、最重要的方面。为此,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设计评价指标:预算管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其他综合财务管理指标。同时,为严明财政纪律,可设置否定性指标。

1.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规范二级部门预算管理行为,可充分发挥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强化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预算执行的约束力,合理配置办学资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预算管理中应主要侧重于预算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预算编制程序规范化,预算执行情况,预算经费投入绩效等,总体权重为40%。

(1)预算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10%)

主要考核预算编制是否符合学校及本单位发展规划和相关财经法规,编制预算依据资料的充分性,对已有情况、资产状况分析的清晰程度;预算编制是否完整反映了二级单位财务收支的总貌,预算结构是否合理,项目库项目的申报是否完整,项目预算是否有详细的预算细目,等等。

(2)预算编制程序规范化(10%)

主要考核预算编制是否实施民主决策、集体讨论,上报预算是否经部门领导班子集体决策;预算调整是否经过批准,预算调整的比例与频度;预算编报的及时性;预算编制说明是否全面反映了本单位本年度预算编制工作的全部内容,是否反映了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的重点与困难,是否对上年预算执行(决算)分析,等等。

(3)预算执行情况(10%)

主要考核二级部门预算收入的完成率,以及预算支出与预算的契合情况,预算支出执行有关政策的情况,预算支出的完成情况等。

(4)预算经费投入绩效(10%)

主要从预算经费投入后的结果角度考虑,考核预算经费投入的效果。

2.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实现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有助于提高学校会计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会计在学校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考评主要侧重于经济业务发生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办理与控制,以及经济业务的发生符合财务会计制度的情况,涉及二级部门岗位设置及人员管理、内控制度管理、执行财务规章制度情况等,所占比重为30%,具体情况如下:

(1)岗位设置及人员管理(10%)

主要考核二级部门领导对财务管理岗位的重视程度,以及财务管理岗位设置和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情况。

(2)内控制度(10%)

主要考核二级部门在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情况。

(3)执行财务规章制度情况(10%)

主要考核二级部门对财务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包括原始凭证管理、票据管理、往来款管理等等。

3.综合财务管理指标

对于综合财务管理,主要侧重于考核二级单位的规范教育收费、固定资产管理、年度财务决算、财务管理服务特色与优势等,所占比重为30%,具体指标如下:

(1)教育收费规范性(8%)

主要考核二级部门的收费项目是否经批准,是否存在不规范收费情况;代办性收费是否做到明码标价、按成本收费,是否建立台账;是否实行公示制度、公示程度等。

(2)固定资产管理(8%)

主要考核二级部门固定资产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管理人员配备、执行效果等。

(3)年度财务决算(8%)

主要考核二级部门对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编制情况,财务信息公开情况等。

(4)财务管理、服务特色与优势(6%)

主要考核二级部门财务管理的新思路、新措施,以及为本部门提供服务的手段、方式等。

4.否定性指标——“小金库”治理

随着二级部门办学经费来源从单一财政拨款到多渠道筹资的变化,如果不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必然会在高校内部滋生“小金库”现象。“小金库”的存在不仅扰乱了高校内部正常的财务管理秩序,而且成为干部违规违纪的诱因。因此,有必要把“小金库”的治理情况放在特别突出、重要的位置,根据学校监察部门的工作报告,对出现“小金库”现象的部门直接取消其评比资格,并作进一步严肃处理。

四、对高校二级部门实施财务管理绩效评价的几点思考

结合自身开展二级部门财务管理考核的实际工作情况,关于如何使财务管理绩效评价工作在提高高校管理水平上发挥重要作用,有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绩效评价要实现常态化,每年一次,不能间断,只有这样才能使各二级部门始终绷紧财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这根弦,促进各单位在平时工作中落实科学、规范管理。

第二,绩效评价流程各环节要严格把关,重点是加强二级部门提供材料的审核,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财务、审计、监察等部门加强联系,采用联席会议的形式,以财务、审计、监察各部门对二级部门监管的工作记录作为重要客观材料,避免弄虚作假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第三,要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最终实现你追我赶、齐头并进的形势。一方面树立先进典型,推广涌现出的好事例、好做法;另一方面要将考核结果与该部门下一年的预算挂钩,后进的要酌情减少其预算额度。

第四,年度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与财务管理专项治理工作的评价相结合,积极开展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小金库”专项治理等专项考核工作。

第五,财务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与时俱进,是开放性的,要针对出现的突出问题不断完善。

五、结束语

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受到高校内部二级部门财务管理工作的制约。通过开展二级部门财务管理绩效评价,直接推动高校内部财务管理机制,强化二级单位的支出责任,督促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也使二级部门的财务在“大财务”的管理体系下更加规范,经济责任制落实到位,财务监管不留死角。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2010.

[2] 财政部.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11〕285号)[S].2011.

[3] 财政部.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11〕416号)[S].2011.

[4] 教育部,财政部.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财〔2007〕1号)[S].2007.

[5] 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在市教委所属高校试行财务管理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沪教委财〔2010〕84号)[S].2010.

[6] 乔春华.高校经费绩效管理基本概念研究[J].会计之友,2012(3).

财务绩效评价篇7

【关键词】电子行业 上市公司 财务绩效 评价分析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企业改制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已经成为提升国民经济的主力军,对于中国经济实力的稳定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评价对于社会公众投资决策有着直接的影响,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对公司内部的经营业绩进行准确的衡量,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对企业的管理机制作出适当的调整,制定更加完善的经营战略,全面推动上市公司的稳定发展。目前,电子行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一种,其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分析受到了高度的关注。

二、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的基础要素

(一)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评价主体

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评价主体是指发起财务绩效评价的组织者,与评价对象有着密切利益关系的相关利益人。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来看,其经济发展不仅要满足资本所有者的要求,还需要确保相关利益人的经济效益。如果是按照这种逻辑进行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其评价主体的范围也应该进一步扩展,从与评价对象有着密切利益关系的相关利益人扩展到包括资本所有者在内的众多相关利益人,主要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客户、供应商以及政府等。其中股东、债权人、供应商、政府属于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的外部评价者,主要从外部角度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作出评价;而管理者、员工则属于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的内部评价者,主要从内部角度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作出评价[1]。

(二)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评价客体

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评价客体是指实施评价活动的对象。在选择评价客体的时候,需要以评价主体为参考标准,不同的评价主体所选择的评价客体也不尽相同,在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会对评价对象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可见,在确定评价客体的时候,首先要明确其评价主体,评价客体是一个持续变化的因素。从外部评价者的角度来看,评价客体通常是指上市公司和公司管理者;从内部评价者的角度来看,评价客体通常是指上市公司和公司员工。

(三)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评价方法

目前,学术界比较常用的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评价方法有四种,分别是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沃尔评分法、经济增加值评价体系和平衡记分卡。其中,以财务的角度进行评价的方法有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和沃尔评分法,而经济增加值评价体系和平衡记分卡的评价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则会更加注意对非财务因素的考量,能够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作出更加全面的评价[2]。

三、电子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电子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

1.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也叫整体性原则,是指从系统的角度对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系统进行设置,利用系统的观点进行个体指标的选取。在选取个体指标的过程中,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更加全面的考虑:一是在实现评价目标的过程中,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二是在构成评价体系的时候,各个指标设置的合理性;三是各个指标之间存在着勾稽关系和逻辑上的关联度。

2.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是指在进行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的时候,其主导思想应该与上市公司的战略体系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在上市公司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进行电子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的时候,应该将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基本每股收益、现金周转率等指标都纳入的体系当中[3]。

(二)电子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

1.盈利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利用各种经济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是财务信息使用者普遍关系的指标,对于分析企业的经营销售情况、获取现金能力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帮助。投资者能够获得收益以及债权人收取本息与企业盈利有很大的关系,企业盈利能力越高,用于经济发展、经营活动的资金就越丰厚,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盈利能力是衡量企业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能够直接的反映出企业经营业绩的好与坏,是上市工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还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对其实际发展情况作出更加透彻的分析,有助于企业管理者作出正确的决策。

2.偿债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是指上市公司能够偿还债务的能力,能够直接的反映出企业财务状况好与坏,从而对企业举债经营的安全程度作出正确的判断,对于衡量企业能否持续稳健经营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从某种角度来看,偿债能力是企业发展过程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一般我们从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资产负债率是衡量偿债能力指标常用的一个因素,其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低,就证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另外,在进行企业偿债能力衡量的过程中,还需要从债权人和股东两个方面进行考虑[4]。

3.营运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有关的各项指标反映出来的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能够以尽可能少的资金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资金周转,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在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中,营运能力指标能够直接反映出企业管理人经营资金、运用资金的能力,有助于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提升,对促进企业的经济建设有大的帮助。

4.成长能力指标。成长能力是指企业未来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潜能,从本质上看就是企业发展的能力。电子行业是新兴的高科技领域上市公司,其成长能力能够直观的w现出电子行业上市公司的成长速度快的基本特征,与传统行业相比,电子行业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能够进步的空间要比盈利能力本身更受到投资者的重视[5]。

四、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行业的上市公司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与其他传统行业相比,电子行业的发展前景更加的广阔。对于电子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明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且针对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制定更加完善的解决措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财务绩效的重要作用,促进电子行业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红,雷增弟,刘凌凤.高速公路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5,(06):765-771.

[2]刘彩华,王晓雪.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饲料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J].商业会计,2015,(07):72-75.

[3]孙立成,周德群,梅强.石油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综合评价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07):3-6.

财务绩效评价篇8

【关键词】绩效评价;企业;财务管理

一、财务管理与企业绩效管理的关系

从根本上说,财务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全面、科学的考察之后,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进行平衡,从而保证企业能够健康持续的向前发展。在进行财务管理的时候,需要关注的是企业本身的承受能力,换句话讲,就是对于企业而言,怎样的发展速度以及选择何种发展模式才是最有效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管理注重的是抓住当下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促进企业快速发展,达到规模上的壮大以及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该种观点重视的是企业能否在瞬息万变市场上快速适应的能力,而弊端则在于并没有考虑到企业自身的承受能力,在这种背景下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绩效管理评价,就很好的弥补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盲目性,对于企业高速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从全面性分析这两者的关系,我们可以将实现利润最大化以及在完成该项目标基础上,不断制定相关策略,最终促进股东财富实现最大化看做是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单一目标,这是由于它们全部都是将获得谋求收益看做是一切工作的前提。

二、从绩效评价探讨企业的财务管理策略

1.注意协调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两者的关系。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是保证企业财务预算管理顺利执行的重要保障。在现实工作中,财务指标十分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短期性,与之相对应非财务指标长期性的特征为两者的互补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实现财务指标河企业非财务指标两者的相互结合,不仅仅能够让企业管理者意识到短时间内企业的经营业绩,还可以从某种意义上降低以损害企业长期利益的不理智行为。除此之外,财务指标重视的是对经营的结果的数字化展现,而非财务指标关注的是经营中的表现。假如结果与过程相悖而行,那么企业的管理阶层就十分有必要对公司指定的发展策略进行进一步的反思。再加上财务指标从根本上与非财务指标所最终测定的结果是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这是由于非财务指标显示的结果是由多方面所影响的,与财务部门关系不大的客观现实所决定的,因此非财务指标本身可以很好地对财务指标单纯的数字进行更全面的反应,从而保证所得结果的科学性,因此必须对财务指标以及非财务指标进行必要的协调。

2.增加设置并与此同时尽量的对非财务指标进行量化。具体来讲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做起:首先,应当及时设置可以反映企业信誉情况的非财务指标。众所周知,一个企业的信誉是有多方面因素构成的,然而其主要评价指标还是集中在企业是否能够按时偿还债务、定期交付货款、在经营过程中发运货物的速度以及质量、能否保证事实与承诺相吻合等方面,因此在增加设置的时候,可以有意识的增加以上内容。其次,需要对客户非财务指标的情况进行有意识的增加。企业作为市场活动的主体,其最为重要的使命就是能够帮助顾客获得更多的价值,因此企业需要建立起正确的顾客观,最新研究已经表明,顾客观的见了可以帮助经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将特定顾客和企业发展过程中以市场为基本原则所建立起来的战略有效的合为一体,从而为保证企业能够获得更多财务收入带来积极的保障。第三,应当尽最大努力对非财务指标进行量化考核,以确保各项工作的数字化处理。尽管在定量分析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对复杂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数据,这一工作不仅耗时,而且要耗费大量精力,然而这毕竟为为促进所得数据的科学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保证各项工作有据可循的基本依据。在对非财务指标进行考察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存在一部分难以量化的因素,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指标本身却是可以计量的,这就为确保评价标准指定的科学性、评价过程的可靠性以及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此,进行绩效评价管理的时候,除了应当将定性分析看做是必要措施,还需要适当的加入定量分析。

3.关注信息技术在现代化背景下对于绩效评价的促进作用。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一个特征便是实现了将信息网络当做是技术手段,从而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大展身手,电子商务得到了十分迅猛的发展,这位信息共享的实现创造了必要的客观条件,也为建构起新型的绩效评价体系给与了技术上的支持。新的绩效管理体系要想顺利工作必须以来企业运作过程中的管理信息系统,才能够顺利实施。举例说明,依据平衡计分法所建立起的绩效管理模型,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处理数目巨大的财务、运作流程信息,同时还需要对市场的数据进行分析,才能够确保最终所得的信息能够在企业内部高效率的流动,最终保证绩效指标可以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全面的反映。

三、结语

现代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可以有效改进的具体做法,指出只有注意财务指标以及非财务指标两者的的平衡、增加设置并不断对非财务指标进行量化、建构起多重权重的评价方案、注意对信息技术在绩效评价方面的积极作用进行发掘以及推行绩效管理指标尤其是绩效评价指标创新所带来的巨大现实意义,无论是对与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还是对于企业自身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协调、平衡好两者关系,才可以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高质量推行,保障企业各项事物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财务绩效评价篇9

摘要:本文遵循系统性、可比性、发展性、实用性和真实性等原则选取财务绩效评价指标,运用投影寻踪分析方法对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和排行,评价结果可以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促进农业上市公司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农业上市公司 财务绩效 评价

业是国民经济的历史起点和和先决条件,是最基本的产业,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贡献是其他产业所无法替代的。农业丰则基础强,农业的兴衰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安定,以及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巩固农业基础、加快农业经济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农业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上的一个重要板块,它的良性发展必将带动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农业上市公司能否良性发展,其财务状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鉴于此,选择农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其财务绩效水平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一、财务绩效评价相关概念

绩效评价是对组织、个人或项目绩效进行的一种测度,开展绩效评价是进行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理论基础包括委托―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产权理论、权变理论和系统理论等。根据内容和对象不同,绩效评价可以分为经营绩效评价、财务绩效评价以及社会绩效评价等。

本文遵循一定的原则、标准、程序,运用合理的评价方法,对量化财务绩效评价指标进行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公司财务绩效评价将绩效评价限定在财务的范畴之内,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在评价期内的财务运行状况和结果。

二、财务绩效评价指标选取

根据系统性、可比性、发展性、实用性和真实性等原则,从规模实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五个方面选取了12个评价指标。规模是公司实力的外在表现,规模实力评价指标主要有资产规模、营业收入等;盈利能力是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评价指标主要有净资产收益率和销售净利率;营运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在占用经济资源方面的效率,评价指标主要有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偿债能力也是衡量公司财务风险大小、稳健与否的重要尺度,评价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和流动比率;发展能力是公司创造未来价值的源泉,评价指标主要有净利润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其中,资产负债率是衡量公司负债水平及风险程度的重要标志,资产负债率的适宜水平是40%―60%,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是用来表示公司短期债务偿还能力的数值,前者的基准值是2,后者是1。具体指标见表1。

三、财务绩效评价方法选择

在模糊评判各项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阶段涉及到权重矩阵,而权重矩阵的赋值在以往相关文献中大多是通过该领域的专家凭借经验给出,这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人为干扰因素和因水平不同而导致主观判断的差异性,并且专家给出的权重矩阵不一定满足各项指标在低维子空间的最佳投影的条件,因此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缺陷,评价结果不够准确客观。为此,本文引用投影寻踪方法来解决高维数据降维难题,它的优点是直接采用样本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这种做法有效地保证了信息量的全面性。因绩效评价指标维数较多,因此选用了适合于多维全局优化的算法――加速遗传算法与投影寻踪模型结合形成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方法(RAGA-PPC)。

RAGA-PPC模型的建模过程如下:

第一步:评价指标集的归一化。设样本集为{x*(i,j)|i=1,2,…,n,j=1,2,…,p},其中x*(i,j)为第i个样本第j个指标值,p和n分别为指标的数目和样本的个数。由于指标性质不同,区别具体情况应用下式将样本集的各项指标进行[0,1]区间的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后的指标集为x(i,j)。对于越大越优的指标:x(i,j)=[x*(i,j)-xmin(j)]/[xmax(j)-xmin(j)];对于区间型指标,设区间为[A,B]:当xmin(j)≤x*(i,j)

第二步:打造投影指标函数Q(a)。将p维数据{x(i,j)|j=1,2,…,p}综合成以a={a(1),a(2),a(3),…,a(p)}为投影方向的一维投影值z(i)=a(1)x(i,1)+ a(2)x(i,2)+…+ a(p)x(i,p) (i=1,2,…,n) 。然后根据{z(i)|i=1,2,…,n}计算得出的一维散布图进行分类。上式中的a为单位长度向量。在综合投影指标值z(i)时,要求投影值z(i)的散布呈现局部投影点密集成零散且相互分离的点团的特征。投影指标函数用公式表示为:Q(a)=SzDz。式中:Sz为投影值z(i)的标准差,Dz为投影值z(i)的局部密度。其中,通过试验确定局部密度的窗口半径的取值范围为rmax< R ≤2p。序列{z(i)|i=1,2,…,n}的平均值用E(z)表示;r(i,j)样本之间的距离用r(i,j)来表示,则r(i,j)=|z(i)-z(j)|。单位阶跃函数用u(t)表示,当u(t)=0,t小于0,当u(t)=1,t大于0。

第三步:对投影指标函数进行优化。通过第二步确定出各指标值的样本集后,Q(a)的变化随着投影方向a的变化而改变。求解出投影指标函数最大化就能得出最佳投影方向,公式如下:max:Q(a)=SzDz,约束条件函数为:a2(1)+a2(2)+…+a2(p)=1。

第四步:优序排列。根据第三步求得的最佳投影方向代入第二步中的一维投影值公式,能够得到各样本点的投影值z*(i)。将z*(i)与z*(j)两者进行比较,它们越接近越表示样本i与j越倾向于纳入同一类别。按z*(i)值从大到小排序得出的结果也就是样本的优劣排序。

四、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

(一)样本及数据获取

依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01年4月3日颁布的《中国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为原则,确定农业上市公司范围包括农、林、牧、渔业及其服务业,即指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或以其为依托、农工商综合经营,并在中国境内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本文选取了深沪两市14家农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数据来源于锐思数据库2014年上市公司年报。具体数据见表2。

(二)等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运用MATLAB软件对RAGA-PPC模型编程,得出样本综合评价及排名。统计过程和结果如下:设置父代种群为400,优秀个体数目为20个,变异概率和交叉概率均为0.8,加速次数为20,通过运算得出最大投影指标值为3.5786,最佳投影方向a*=(0.2287 0.2465 0.2814 0.1105 0.2433 0.0998 0.2522 0.1574 0.4297 0.3201 0.3396 0.1659),求得不同密度形式下综合评价的投影值z*(j)=(2.5632 2.4069 2.0218 0.2213 1.5553 1.9962 1.8834 1.6683 0.9847 2.1305 2.1076 2.5701 2.0692 2.7797),将投影值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可以得出14家样本的综合排名,如下页表3所示。

五、结论

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排名依次为: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福成五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开创国际海洋资源股份有限公司、甘肃亚盛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疆赛里木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塔里木农业综合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万向德农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库尔勒香梨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景谷林业股份有限公司。14家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得分平均值为1.9256,64%的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水平在平均值以上,说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运行状况总体情况较好。详见表3。

本文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运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方法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单指标研究的片面性,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准确。对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可以有助于政府部门制定经济政策、进行宏观调控、配置社会资源,从宏观上把握经济运行的状况和发展变化趋势;有助于公司所有者的投资者选择投资对象、衡量投资风险、做出投资决策;有助于债权人衡量贷款风险、做出贷款决策;有助于公司了解其自身在同行业所处的地位,考核公司管理人员的经营业绩。

参考文献:

[1]赵海燕,赵丽,李莹煜.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4,27(3).

[2]王瑜,綦好东.农工非一体化经营企业的财务绩效评价[J].中国农业会计,2015,(5).

[3]张莉莉.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以酒类上市公司为例[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1.

财务绩效评价篇10

关键词:铁路;财务绩效;主成份分析;综合评价

交通运输可谓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而铁路亦一直以来是交通运输的骨干,自我国建国到现在,铁路已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是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它已经是国民经济发展当别重要的交通工具和基础设施,对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于此同时,我国铁路自身的财务绩效与它对经济的拉动发展作用存在很大差距,财务绩效上存在很多问题。为此,为了不断的提高我国铁路的效率和效益,对我国铁路的财务绩效进行客观评价,有助于正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相应措施。本文采用主成份分析模型对我国铁路的财务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一、主成份分析基本思想

主成分分析也称主分量分析,目的是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1]。在对实证问题的研究过程中,为了更全面更系统的对所在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对众多的影响因素必须进行考虑。这众多的影响因素我们称之为指标,即变量。由于其中每一个指标都会对所研究的问题的一些信息不同程度的反映,而且变量之间互相有一定的关联性,所以得出的统计数据所反映的信息也有一定程度的重叠。在运用统计的方法研究多指标问题时,指标过多对提高运算量并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复杂程度,而我们希望对定量进行分析时,涉及较少的变量,而得到较多的信息。正式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只成分分析方法产生,成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理想研究工具。

二、铁路财务绩效的主成份分析过程

(一)确定评价指标和样本

在对我国铁路财务绩效进行主成份评价时,首先需要确定用于主成份分析的评价指标。考虑相关数据的可得性以及代表性,根据中国原铁道部每年度的审计报告,确定以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四方面能力的流动比率(x1)、速动比率(x2)、产权比率(x3)、资产负债率(x4)、销售债权周转次数(x5)、存货周转次数(x6)、总资产周转率(x7)、净资产收益率(x8)、总资产报酬率(x9)、营业利润率(x10)、净利润增长率(x11)十一项指标来评价铁路财务绩效,采用2003年~ 2011年的数据计算得出评价样本。

(二)分析过程

第一步:整理原始数据并进行无刚量化处理

第二步:求特征值以及方差贡献率

前2个特征值累计贡献率已达83.079% 〉80%,说明前2个主成分包含了全部指标的83.079%的信息,我们取前2个特征值,并计算出相应的特征向量。

第三步:写出主成份

第一主成份 F1 = 0.866X1 + 0.877X2 - 0.921X3 + 0.952X4 - 0.759X5 + 0.528X6 + 0.764X7 + 0.425X8 +0.697X9 + 0.959X10+ 0.434X11

第二主成份 F2 = 0.326X1 + 0.324X2 + 0.341X3 - 0.256X4 - 0.489X5 - 0.423X6 0.590X7 + 0.745X8 +0.646X9 + 0.124X10+ 0.712X11

第四步:主成份综合评价结果

三、评价与建议

虽然铁路的客货运输量和周转量逐年增加,但总体财务绩效则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2004~2007年财务绩效综合持续小幅度下降;2008年有较大幅度下降,这主要是由于电力、燃料、材料、人工等运输成本增加和折旧水平的上升,其他成本增加,以及当年大规模的基建投资等因素所致所致;2009年开始略有上升。总体来说从2003年开始,铁路财务绩效虽略有波动,但总体上呈下降势头。

分析其原因,虽然我国铁路近几年来客运及货运收入保持稳定的增长,但其净收益情况一直偏低。此外,由于价格被限定,铁路的运输成本也在逐年的上涨,一些主要生产资料如燃料、电力等的价格较大涨幅,一些建设材料如钢材、水泥等价格波动较大,这些都对我国铁路财务绩效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根据以上几点分析,对于我国铁路财务绩效的提高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第一,放松对铁路运价的管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价格应当自由化,产品价格应当依据市场供需状况决定,政府作为宏观调控者,起到一个相应的调节作用即可,放松对铁路运价的管制,适当提高我国铁路的财务绩效。第二,对公益性运输给予相应补贴。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状况下,伤残军人、学生的运输,支农物资的运输,公益性铁路建设如青藏线、南疆线的运营亏损等等[2],这些由铁路承担的公益性运输,应当研究相应的补贴机制,对其给予相应补贴。第三,实行多元化经营。我国铁路的多元化经营应当以市场需求作为向导,在对铁路优势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对其他各种生产要素统筹规划使用,开发其他具有相应有时的项目进行经营,各个方面开拓我国铁路的市场[3],在确保社会效益的大前提下,更大程度的提高我国铁路的经济效益,提高铁路财务整体绩效。(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现代应用数学手册编写组.现代应用数学手册-概率统计与随机过程卷[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