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保险十篇

时间:2023-03-27 03:44:00

安邦保险

安邦保险篇1

这个横跨财险、寿险、健康险、资产管理、保险销售、保险经纪、银行等多种业务的综合性保险集团,在2013年底因频频出现巨额股权交易而被业界热议。尽管其官网上称集团总资产规模达5100亿元,安邦保险却始终保持着与其体量不相符的低调。

现在看来,去年12月初安邦财险举牌金地集团,似乎只是一曲前奏。真正暴露其土豪身份、吸引全场目光的,是其对招商银行(600036.SH)展开的均价12.07元/股的高溢价交易;这一国内大牌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罕有的被举牌事件中,安邦保险的总成本高达137亿元,占招行总股本逾5%,成为招行第三大股东。

招行被举牌一事中,有一个颇具戏剧性的细节。从公司公告和市场披露情况看,安邦先铺垫好一切,默默站在5%持股比例线前等着迈出最后的一小步——因为披露前后,安邦仅仅多买了100股。这被市场解读为“为了举牌而举牌”。

安邦保险想要干什么?投资者和媒体挖到了来自其品牌部颇为官方的回应:购买招商银行是出于看好其未来发展前景,从财务价值的角度长期投资。

“看好招行”这个理由说得过去。截至三季度财报,招行每股收益为1.8元,傲居16家上市银行之首;瑞银证券认为招行相比同业拥有较强零售优势,且具有较强执行力的管理层将稳步推进包括互联网金融、“两小”业务等战略转型,为公司中长期经营表现提供支撑。

但也有专家表示,就财务性投资而言,安邦财险投资的单一标的金额过大,似乎不太符合保险公司的风格。

不过,那就是要安邦保险自己去操心的事了。对于既非上市公司又非国企、连公告都罕见的它,投资者只希望能从这些行为里提炼出一点可能的趋势:险资正在悄然加仓二级市场?

保险资金加仓颇有空间。

2013年10月,中国保监会向各保险公司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拟将保险资金投向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上限从25%提高到30%。

保监会数据显示,2013年1—10月,保险业资金运用中,债券占比最高,为44.48%;其次分别是银行存款、其他投资,股票证券投资基金所用资金最少,仅占总量的10.22%。如果这一文件通过,2014年,或将听见险资的更多作为。

安邦保险的成长路径也十分迅速而生猛。2010年还只有安邦财险这一张牌照,2011年短短一年内,相继拿下寿险、健康险、资产管理三张牌照,并获批走上集团化之路,成为中国保险业第八家保险集团公司。

安邦保险篇2

讯:近来,安邦保险总公司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宣传电销、网销业务,取得骄人业绩。安邦通过制定电销营销计划,把每个月的目标、营销手段进行分解,并下发给各三四级机构,三四级机构根据市场情况提出本地化营销方案,针对性的适应了市场的需求。

与传统的车体广告投放、电台广播宣传、职场户外拱门宣传相比,电销和网销不但进一步丰富了宣传手段,也具有“省钱、快捷、可靠”的特点。在强调投入产出比的情况下,有利于公司运用有限的预算,加强覆盖面,提升曝光率,打开区域市场。通过将价格敏感层次客户的潜在需求变成实际的购买力,电话销售和网络销售的服务创新缩短了公司与客户在时空上的距离,满足了被保险人差异服务的需求,提高了客户的忠诚度。

以黑龙江分公司为例,通过宣传如信用险、寿险等新兴领域,让客户第一时间了解安邦动态,直接拉动区域品牌认知和购买。配合在本地主要新闻网络和交通广播刊载安邦保险“车星座”的文章和新闻播送,从星座车型图片、数据参数、行车报告和技术分析等角度全面阐述了安邦车险的优势,加上竞猜靓车星座、赢得由安邦汽车俱乐部提供的洗车卡、油卡等,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加强品牌曝光度,为机构展业做好铺垫。

同样,现在国内已经开展网销的保险公司很少,安邦财产保险公司本着客户至上、客户增值的理念,不断吸取国外的先进网销理念,同时探索国内网销市场存在的潜力与问题,率先开辟了自己的网销平台。

在巨大的市场面前,要使电话直销在竞争中走在行业前列,使网络营销在行业中成为领头羊,不能仅仅依靠低价优势,还要提供便捷和高品质的服务。安邦保险从品牌建立之初就确定了独特的扁平化企业管理机制,建立了全国同步的数据平台、核赔核保系统、单证及财务管理平台。这些技术、管理与电话销售、网络营销业务的需求无缝融合,使企业的管理更为集中、运营效率更为提高。加上安邦保险针对电话直销客户专门推出的95569“绿色理赔通道”,便捷服务加优惠价格,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双赢的选择。

安邦保险篇3

10家子公司、近万亿元资产规模、619亿元资本金,实现这一切,安邦保险集团(下称安邦)只用了不到五年时间。

2014年,安邦犹如猛虎下山。对内增持招商银行(600036.SH/03968.HK)股份、坐掌民生银行(600016.SH/01988.HK)第一大股东,举牌两家地产上市公司金融街(000402.SZ)和金地集团(600383.SH)。对外买下纽约百年酒店华尔道夫,收购百年历史的比利时FIDEA保险公司和200年历史的比利时德尔塔・劳埃德银行,以每月上头条的节奏,频频给自己送上创立十周年的生日“贺礼”。

2010年之前的安邦,还只是一家默默无闻的财险公司,但转折也在这一年发生。2010年,安邦突然发力,用一年时间迅速完成从集团到寿险、健康险、资产管理公司、保险销售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等诸多子公司的组建,堪称中国保险业近十年来前所未有的“奇迹”。

在金融综合经营的大势之下,安邦亦不满足于仅在保险业施展拳脚。从2011年取得成都农商行控股权,到2014年民生银行股权之战,安邦揽得银行、金融租赁、证券等数张金融牌照,仅仅用了三年时间。

“有钱任性”的安邦,是公众和业界眼里的新一代金融“土豪”。一位接近安邦管理层的人士称,安邦内部将自己视为“金融财团”。

要成为金融财团,考验的将不仅仅是资源开拓和整合的能力,更是对其资本运作能力的考量。综合各方面信息,业界倾向于认为,自2010年以来,安邦已走上了一条被称为“资产驱动负债”模式的发展之路,在资产端通过投资做大规模,在承保端通过高收益产品获取大量现金流。

这种模式被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是保险不同于银行和信托的相对优势。但也不乏质疑之声,认为这是“火中取栗”,以高风险博高收益。在低利率环境下,如果宏观形势和投资环境发生改变,现金流一旦断裂,可能释放出的风险将会很大。

一位长期关注和研究安邦的保险公司人士认为,从目前来看,安邦对这种模式运作得比较顺利,它所具有的独特背景和高层资源优势,使其成为保险业一个特殊的存在,其模式不具可复制性。 资本更迭

十年前,安邦还是一家总部设在浙江宁波的财险公司,由多家来自汽车或交通业的股东组建而成。第一大股东是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下称上汽集团,600104.SH),持股20%,其余股东则包括中石化(600028.SH)、联通租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联通租赁)、旅行者汽车集团、上海标准基础设施投资集团(下称上海标基投资集团)等公司。除了上汽集团和中石化,其他几家为民企股东。

依托汽车业股东的资源优势和网点,车险业务成为安邦财险的立身之术。然而,彼时的车险业务利润被商中介挤占,恶性竞争激烈,全行业车险几无利润可言。

于是,安邦在创业之初,提出一项 “经销商成长计划”,与安邦合作的4S店,在提车优先权、汽车贷款和汽车配件价格等方面享有优惠。换言之,4S店以降低车险手续费,换取在汽车售后维修和配件销售环节更大的利润。

安邦还推出“赠送代步租车卡”服务,由与其股东有业务关联的租车行提供代步车。对于这些车险新政,安邦当年曾自我总结为“在汽车产业链上进行利益重新分配,形成合作共赢的新模型”。善于以多种形式与其股东形成利益共同体,安邦在发展初期对此便已有充分展露。

安邦的做法,在同行看来却是市场的搅局者。彼时上汽集团品牌的4S店约有1000余家,安邦依托于股东优势,在汽车产业链上下其手,对当时车险市场的影响可想而知。

2006年安邦实现原保费收入34.80亿元,2007年增至57.52亿元,但2008年却下滑至48.18亿元。据一位财险公司人士透露,安邦财险开业之初曾制定了100亿元车险目标,但一直难以实现。“车险是辛苦买卖,安邦的股东们没有耐心等着它做大。”一位财险公司人士如是评价。

2009年之后,安邦财险开始提出做大银保市场策略,压缩车险业务。

业务策略改变的同时,安邦的股东架构亦悄然生变,这种变化通过安邦数度增资,逐渐显现出来。

成立之初,上汽集团是第一大股东,2008年增资后,联通租赁等5家公司与上汽集团并列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为16.48%。2012年增资时,联通租赁成为增资主力,共增资16.4亿元,持股比例升至19.983%,跃居第一大股东。旅行者汽车集团和上海标基投资集团分别位居第二和三大股东,上汽集团未参与增资,降至第六大股东。

公开资料显示,联通租赁1996年5月在杭州成立,主营汽车连锁经营、汽车出租、设备和不动产租赁、机电设备、建筑装饰材料、五金交电销售等业务,目前的法人代表是何新民。

但一位早年在安邦财险任职的人士透露,联通租赁事实上受到安邦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小晖的影响和控制。

相关资料显示,吴小晖是温州人,早年从政,其后从商,是上汽集团在浙江最大的承销商,与上汽主要领导层相熟。后来在上海发展,力邀陈小鲁加入上海标基投资集团。该公司以投资浙江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起家,曾投资杭宁高速公路浙江段、320国道嘉兴段等数条高速公路项目。

吴小晖另一个更广为人知的背景,则是其与前领导人家庭联姻。据熟知情况的人士透露,吴小晖善于将这一关系用于商业拓展和声誉背书,让一些不甚知情的政、商界人士为安邦提供便利。

出现在公开场合的吴小晖,总是西装革履,仪表讲究,显得精明强干。与他打过交道的人通常认为他“行事风格比较强势、擅用各种高层资源”,而其员工对其评价则是精力旺盛的“工作狂”。

综合公开报道和工商资料显示,传为吴小晖实际控制下的资产还包括北京国通高盛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国通高盛)、华金能源集团和中亚华金矿业集团等公司。这些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则包括:中亚华金矿业集团持股51%的新疆千鑫矿业有限公司、国通高盛持股3.47%的北京阳光四季房地产开发公司以及持股90%的国恒实业、国通高盛和华金能源共同成立的北京人和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此外,国通高盛名下还包括北京卓卓网络科技公司、北京盖德汽车营销管理公司和北京美睿文化艺术中心公司。吴小晖所实际控制的这些公司主要经营能源、矿业和地产等业务。

进一步的第三方信息显示,安邦实现集团化之后,旗下一些子公司或联营公司亦与上述几家公司及其业务领域有所关联。比如,安邦独资成立的北京安邦物产公司,旗下有北京安邦能源投资公司和北京商务中心区开发建设公司等4家公司。国通高盛持股50.95%的北京涛力投资管理公司,与安邦人寿成立了北京安德力房地产公司,其中安邦人寿出资990万元,持股比例为99%。在CBD地块竞购中,涛力投资与安邦人寿联手。此外,涛力投资还持有1.79%的成都农商行,是其第十大股东。

通过几次增资,财、寿和健康险等安邦系子公司的股东结构已变为安邦保险集团一股独大。比如,2011年安邦人寿增资时,由第一大股东安邦保险集团独自增资32.9亿元,其持股比例升至99.868%,北京创新腾达汽车销售公司、联通租赁集团、美君投资集团(2013年由上海标基投资集团改名)和浙江中路基础设施投资集团的持股比例则被稀释至0.033%。在2014年再次增资时,亦由安邦保险集团独自增资80亿元,使其持股比例进一步升至99.9576%。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安邦财险身上。2012年,安邦财险增资,安邦保险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持股90%,2014年增资时升至95.26%。此外,安邦对和谐健康险的持股比例为99.70%。

不过,民生银行的安邦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安邦保险集团本身并没有持股5%以上的单一股东,亦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经过数轮增资,安邦已远离成立之初的国企大股东背景,曾被安邦对外重点宣传的两大国企股东――上汽和中石化,已悉数退出安邦股东第一阵营。

随着一系列股东架构的调整,昔日极其低调的吴小晖,开始走到前台,2013年11月出任安邦保险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 资产增肥

在新兴保险公司纷纷谋求集团化之即,安邦亦开始一改单机构运作格局,走上扩张之路。

2009年,安邦财险开始对外扩张,第一个动作是将位于上海的瑞福德健康险收入囊中,2010年将其改名为和谐健康险。随后,安邦人寿、安邦资管、集团、财险和养老险,以及和谐保险销售公司和北京瑞和保险经纪公司等保险中介机构相继设立,实现了保险全牌照格局。

扩张不止于此。2012年安邦出资56 亿元取得成都农商行35%股权。2013年开始逐笔增持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目前已成为招行第二大股东和民生第一大股东。据接近安邦的人士透露,下一步安邦还会继续增持民生银行,以实现对其控股。

2013年,成都农商行和安邦人寿成立邦银金融租赁股份公司,成为首家保险系金融租赁公司。次年,以17亿元收购世纪证券91.65%的股权,而天津信托亦在其“愿望清单”之中。通过一系列运作,安邦在金融领域初步完成布局。

在机构设置上,安邦亦实行境内外“两条腿走路”,2011年成立安邦资产(香港)有限公司,2013年先后成立安邦资本(香港)有限公司和安邦中国发展(香港)资产有限公司,完成香港的资产管理布局。

2014年,安邦海外金融投资拉开实战帷幕,相继收购比利时FIDEA保险公司和比利时德尔塔・劳埃德银行。此外,有消息称,安邦对香港永亨银行和韩国友利银行兴趣颇大。

业界梳理安邦的扩张之路,可以显示出其投资志在取得被投资方的控股权。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安邦这种投资绝不仅仅是为了谋求投资收益的财务投资,而是进行战略布局,全面搭建资本运作的平台,以做大可运作的资产规模。

安邦官网显示,目前其集团总资产为7000亿元,已跃居保险业第四位。其2013年报显示,总资产规模为4293.16亿元的成都农商行,是其资产规模迅速“增肥”的主力。而来自寿险、健康险和财险三大保险板块的总资产,仅占集团总资产的32.65%。

成都农商行2013年年报则显示,总资产同比增长了42.54%,这种增长主要来自同业业务,其中,存放同业款项和拆出资金增加545.61亿元,增长高达94.85%;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增加 321.85 亿元,增长 63.03%。

近两年,银行同业业务增长迅速,亦由此产生了一些监管灰色地带。央行在《中国金融稳定(2014)》中指出,金融机构通过低成本借入短期同业资金,再投资于期限长、收益高的资产获取超额收益,可能导致流动性风险。一些同业业务通过多层“通道”包装,资金划转频繁,容易引发交叉性风险传染。

据接近安邦高层的人士透露,目前安邦的总资产实际上已近1万亿元,如果能继续增持民生银行股份,从而在财务上实现对民生银行的并表,则其集团总资产有望达到5万亿元。届时安邦的资产规模将超越平安,跃居保险业首位。按照保监会关于投资比例的监管规定,安邦将拥有1.5万亿元的投资资产规模,这在保险业亦是空前的。在“资产驱动负债”模式之下,做大资产端对于安邦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因此,许多金融业界人士观察认为,实行对民生银行的财务并表,正是安邦当下最迫切的诉求。根据港交所公告,到2015年1月19日为止,安邦持有民生银行A股18.35%左右的股权。

一位保险公司财务负责人认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规定,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即要看安邦能否能够达到对民生银行的“事实控制”或“实质控制”,如果持股比例不到50%但对其拥有控制权,便可以并表。

所谓“事实控制”或“实质控制”是指,能否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的表决权或在董事会占有多数表决权,或有权决定其财务和经营政策并将被投资企业的经营活动纳入其整体经营战略规划,或在事实上任免了被投资企业的绝大多数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含外部董事)等。仅就财务政策层面来说,只要满足其中一项要求,安邦可并表民生银行。

但要对股权分散的民生银行形成“实质控制”,左右其经营,则并非易事。

《财经》就其增持民生银行一事致函安邦,询问相关事宜,截至发稿,安邦未予回应。 保险业务的奥秘

安邦在短期内迅速实现扩张,离不开雄厚资金的支撑。除了来自股东的资本金,另一块则是保险业务带来的持续现金流。

仅从原保费收入来看,安邦的业务并不出色。截至保监会的2014年11月的最新数据显示,其财险原保费收入为46.14亿元,人寿原保费收入482.08亿元,和谐健康险保费收入仅有1.11亿元。

安邦业务的奥秘在于其投资型产品所形成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从这一项上,可以管窥其业务发展路径之变。

根据新会计准则,投资型保险产品的保费收入不计入原保费收入,而归入“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

保监会对投资型财险产品的监管较严,2008年《关于加强财产保险公司投资型保险业务管理的通知》,对财险公司销售投资型保险产品的资质、销售规模和期限等作出了严格规定。

该文件下发之后,投资型财险几乎退出市场,安邦却对其青睐有加。保监会官网显示,2010年批准安邦销售“安邦稳赢”和“安邦共赢”投资型综合保险,总体销售规模不得超过100亿元,销售期限为两年。当年安邦财险便销售了92.54亿元。事实上,安邦在2009年已有所试水,规模达109.21亿元。

一位财险公司高管认为,安邦在2009年和2010年力推投资型财险产品,“选择的时机不错”,因为当时正处于低利率环境,资金成本低。2010年上证综指全年下跌14%,股市低迷也吸引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保险理财产品。

2012年保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产保险公司投资型保险业务管理的通知》,监管趋严。但安邦依然热情不减,2013年投资型财险业务规模达974.70亿元,同比增长40.96%,而集团合计的“保户投资新增保费”一项则高达1603.65亿元。2014年1月,保监会批复安邦共赢3号投资型综合保险(1年-3年期)销售一年,其后安邦还申请了延续销售一年。

一位财险公司高管透露,2014年安邦销售的投资型财险规模可能高达千亿元。而根据保监会对该产品审批的规定,其所有投资型财险产品的总体规模,要控制在公司2013年2季末投资型保险产品可使用规模之内。

据了解,安邦投资型产品热销,一个原因在于预期年化利率高于同行。以“长寿利丰”产品为例,两年期预期年化利率为4.71%,五年期为5.84%。据一位寿险公司产品开发部负责人介绍,目前市场上一年期的同类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约3.7%,2年期的预期年化利率通常在4%。此外,安邦支付给银行网点的手续费亦高于同业。

安邦的另一个利器,则是对银行网点的广泛渗透。根据当前规定,每个银行网点最多只能三家保险公司的产品。一位寿险公司业务部门人士透露,在北京市场,安邦几乎进驻了中、农、工、建、招、邮以及北京银行等银行的所有网点,换言之,这些银行网点销售的三家保险公司产品中,必有安邦。

如此强大的网点开拓能力,令保险同行望而兴叹。“无论从能拿到网点的高层资源上,还是从产品本身的收益上,别人都没法和它竞争。在银行代销的保险产品中,它的规模差不多能占到五分之一。”上述寿险公司人士表示。

《财经》记者从一些银行网点了解到,安邦热销的投资型产品主要是趸交型。安邦人寿2013年报亦显示,其99%以上来自银保趸交产品,未来三年仍继续以银保渠道业务为主。一份2014年人身险公司银保同业交流数据显示,2014年安邦人寿的银保新单规模达610亿元,约占十分之一,排名第三名。

趸缴型产品的优势在于来钱快,可以迅速揽得大笔现金流,以用于投资。人保资产保险与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张众撰文指出,在利率下行周期,以趸交型短期险产品获得资金,配置于高收益的长久期资产,便可获得超额收益。

不过诸业内人士指出,趸缴型产品“短钱长投”,一旦现金流断裂,将会引发极大风险,现金流风险不容忽视。 安邦模式之辩

安邦的这种 “资产驱动负债”的发展模式,在业内有颇多争议。

所谓“资产驱动负债”,就是通过高收益保险产品获得大量现金流,做大资产端,运用保险杠杆博收益。投资收益只要能够覆盖运营成本,实现利差,保险公司便可盈利。基于这种模式,有的券商分析师甚至提出,研究保险公司只需看其保费增速、业务结构和投资收益率曲线即可。

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被奉为“资产驱动负债”型的成功典范,自1970年以来,其净值年复合收益率约20.6%,剔除浮存金因素后的年复合收益率约13.7%。

一位财险公司人士指出, 国外财险公司可投资的资金包括准备金(即巴菲特所说的浮存金)与资本金之和,财险准备金的资金成本比寿险低得多,如果综合成本率低于100%,则财险的资金成本几乎为零,这也是巴菲特一直强调的一点,亦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成功之道。

在中国复制巴菲特的这一模式,成为国内一批保险公司的梦想。《财经》记者无法求证安邦是否同样受其启发。

一位长期研究安邦发展模式的保险业人士则对安邦表示赞赏,在他看来,安邦把保费杠杆玩得很精妙。在现行规定之下,4亿元资本金可以做100亿元规模的保费,那么以安邦目前的资本金规模,至少可以撬动1万亿元以上的保费,获得25倍的杠杆。

该人士分析,安邦主打银保业务,运营成本要低于个险,估算资金成本约是6.8%。只要投资收益率能做到10%以上,便足以覆盖其运营成本且有盈余。

该人士算了一笔账:以安邦2014年总资产达1万亿元、投资规模约1000亿元来估算,净资产收益率约为25%-30%,而国外成熟保险公司多在10%-15%。“如果安邦资本回报能达到这个,对于股东来说,只需投资一两年便能获得超额收益,时间短、回报高,还会不肯增资吗?对安邦来说,钱的来源不是关键问题,怎么赚钱才是关键。”

安邦2013年的集团年报显示,其净资产收益率(ROE)为24.83%,同比增加12.42%。财险的净资产收益率为29.90%,人寿为6.15%,和谐健康险则为4.51%。

不过,上述人士指出,“资产驱动负债”模式能否顺利运转,关键在于要做短期杠杆,并同时实现三点:要有可持续的资本金以满足偿付能力的要求、业务规模能够迅速做大、投资收益要高。在他看来,市场上采用这种模式的保险公司,可能做得到其中一到两点,但同时实现这三点却很难。“别的公司用这种模式可能会把自己做死,但安邦用这种模式还能盈利,就在于它能同时做到这三点,特别是第三点。”

安邦2013年报表显示,集团投资收益为72.97亿元,同比增长83.85%,净利润则为69.99亿元。

一位接近安邦高层的人士表示,安邦的优势在于“手里有钱、上面有人”。投资风格激进,擅用股东背景和资源优势,成为安邦留给业内的印象。

曾被同行艳羡的一个例子是,2011年4月7日,保监会调整《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其中一项是将设立方需经营保险业八年以上的规定改为五年以上。4月18日,成立6年多的安邦便拿到安邦保险资管公司筹建批文,并于5月开业。事实上,早在安邦财险设有投资中心时,便取得受托投资等原本只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才具备的资格。

从目前安邦的权益类投资来看,主要集中于金融与地产股,除了招行和民生银行,安邦还是金地集团和金融街的第二大股东、华业地产(600240.SH)和万科A(000002.SZ)的第三大股东。九家主要持仓股票的总市值近1000亿元,2014年平均收益率约为46%左右。

除了金融和地产股,安邦亦热衷于不动产投资。其集团2013年报显示,2013年投资性房地产规模为259.99亿元,其中,财险为157.32亿元。2014年在不动产领域最引人注目的投资则是斥资19.5亿美元接盘华尔道夫酒店,成为中国公司在美最大一笔地产交易。

在不动产领域,安邦亦成立了多家投资平台。北京企业信用信息网显示,安邦保险集团直接投资的房地产性质的子公司包括北京仁和联安房地产开发公司、安和嘉邦房地产公司、安邦物产公司和北京邦通汉鼎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四家公司。

在债权计划投资领域,安邦的项目并不多,安邦资产官网显示,债权计划项目只有2013年设立的“安邦-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债权投资计划”一笔,募集资金20亿元。在其他长期股权投资领域,则参与了七个股权投资合伙企业,规模为86亿元。

“从它在2014年大手笔增资和猛做保费规模来看,今年可能会有更大更多的投资动作。”一位保险公司人士评价。

不过,在他看来,安邦模式即使运作成功,对于其他同业也没有多少参考价值,“因为它是游离于规则之外的一个特殊存在,它的人脉和背景,是别的公司不可能有的”。

一位财险公司人士认为,国内保险公司不宜盲目学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因为其资产与净资产的比率只有2倍,而国内保险公司普遍则高达10倍,杠杆率太高。“追求高回报必然风险也大”。同样采用“资产驱动负债”模式,“巴菲特成了财主,国内公司则变成赌徒”。

安邦2013年报显示,集团总资产5806.20亿元,净资产为321.66亿元,则其资产与净资产比率为18倍。

安邦保险篇4

2014年最后一个月,安邦保险集团意外举牌,接连7个交易日,在A股二级市场增持民生银行股票,强势入主成为第一大股东。

尽管民生银行现任董事长洪崎、创始董事刘永好、股东史玉柱,对于安邦保险集团的进入,皆公开表明欢迎。但面对股东们和管理层多年来精心构建的均衡被意外打破,银行未来命运徒增变数,民生银行董事会和管理层一度陷入紧张和不安。

“大家都在揣摩安邦的到来对银行是提升,还是有其他目的?”一位民生银行董事向《财经》记者表示,有的董事甚至担心,民生银行存在成为新的大股东“提款机”的风险。

顾名思义,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安邦保险集团),本应是一家以保险为主业的金融集团,但现实中,经历了近五年在金融等跨行业的强势扩张后,保险业的资产仅占安邦保险集团总资产的三分之一。真正令市场侧目的,是其彪悍而隐秘的投资风格。

业界普遍认为,安邦的进入,并非“对民生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看好”如此简单的官方表述。

一位接近安邦保险集团的高层人士对《财经》记者透露,安邦保险集团有意进一步增持民生银行股票,并逐步控制董事会和管理层,实现会计并表管理,民生银行将成为安邦保险集团的子公司,作为安邦探索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核心平台。

安邦的潜在计划,正是深耕民生银行多年的股东们和管理层的忧虑所在。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民生银行,600016.SH/01988.HK)成立于1996年,由59家股东(48家为民营背景)发起成立,注册资本13.8亿元,它的诞生宣告了中国民营银行的起步。近20年走来,民生银行已经由一家成立之初存款40亿元、净利润1.5亿元的小银行,一跃成为总资产近4万亿元、年度净利润约400亿元的全国性商业银行,2014年跻身全球50大银行之列。

民生银行另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期股权分散,即便是多年来的第一大股东新希望集团,其单一持股甚至从未超过10%。“从银行治理结构讲,民生银行的股东一直在避免一股独大,因为一股独大可能出现不尊重其他投资人利益的情况,大股东站在自己的角度做自己的事情。”民生董事会有关人士表示,过去董事会中常有争吵,但多年磨练下来,大家一直在推动公司治理,最近一两年终于开始形成一个比较好的局面,大家多能建设性顾全大局,为民生持续发展而尽力。

如今,安邦的到来,有可能意味着一切将发生变化。

除了要面对猝不及防的股东更迭,摆在民生银行面前的,还要尽快挽回前期业务快速扩张所积聚的风险。民生银行近些年极力推进“两小业务”(小微企业贷款、小区金融),由于过于激进而陷入僵局,2012年、2013年小微贷款余额几乎以年均40%的增速在扩张,而宏观经济下行引致风险陡然上升。尽管其公司数据显示,2014年三季度不良贷款率为1.04%,但接近民生银行高层人士透露,其中约有1%的水分,民生银行当期实际的不良率当在2.04%左右。

如果继续走下去,民生银行将面临更大的资产质量危机。据民生银行内部权威人士透露,一个定名为“凤凰项目”的转型计划即将启动,计划在三年内,完成全面转型。但在民生民生对外正式宣传口径里,“凤凰项目”尚未提及。

恰在转型关键期,安邦不请自来。安邦会强势打破现有平衡局面,还是顺应原有的游戏规则,民生银行原有的董事会和管理层都在观望。“进来一个新股东也挺好,做个大股东也无所谓,但如果想独吞肯定不行。”民生银行董事会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如果安邦想独自掌控民生,或将遭遇部分老股东的联合抵制。 强势举牌

“真不知道持股多少才是安邦的最后目标!”当安邦在A股二级市场数次举牌收购民生银行股票至持股10%,从而晋升为第一大股东时,民生银行的多位管理层人士在私下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焦虑。

事后证明,安邦并不满足于简单地成为第一大股东。港交所1月19日交易数据显示,安邦保险集团持有民生银行A股股票达到49.96亿股,A股流通股占比已达18.35%。

业界人士预计,目前安邦保险集团对民生银行的实际持股和委托表决比例有可能已接近20%。相关信息或许要等到今年三四月间,民生银行披露2014年报时才能完全揭晓。

令业界感叹的是,对所有这一切,民生银行的现有股东们、董事会、管理层事前全然不觉,事后似乎也一时束手无策。

一位民生银行董事描述:“安邦一开始是敲门,后来是推门,现在看是踢门。”这种强势的进入风格让原股东们生畏。

民生银行公告显示,截至去年11月28日、12月17日和25日,安邦连续增持民生银行股份,持股成本分别在8元、9元和10元上下。安邦通过旗下“安邦人寿-传统产品”、“安邦财险-传统产品”、“安邦保险集团-资本金账户”、“安邦保险集团-传统保险产品”、“和谐健康保险-万能产品”等数个账户,先后买入民生银行A股、H股普通股股票共计约47.87亿股。据悉,这些股票均为安邦在二级市场买入,并无现有股东的协议转让。

据测算,安邦前述多次举牌累计支付资金总额约为400亿元。算上安邦2014年年末增持的招商银行、金融街、金地集团等,安邦动用的资金超过千亿元,这对安邦并非小数。

对此,安邦表示,增持民生银行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和保险资金,不存在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借贷和上市公司及其关联方的情形。

一位对安邦资金有调研的保险人士表示,2013年以来,依靠预期高收益率产品和强大的银保销售渠道,安邦的保费收入大幅增长,其中安邦主做银保投资型业务,增幅出乎市场预期。值得注意的是,安邦人寿2013年年报显示,其99%以上的保费收入来自银保趸交产品,未来三年仍继续以银保渠道业务为主。趸交产品的优势在于来钱快,可以迅速揽得大笔现金流。

此外,2014年以来安邦保险集团曾多次增资,4月,安邦保险集团大股东增资180亿元,12月再度增资319亿元,注册资本位居全国保险行业之首,达到619亿元。让市场颇为疑惑的是,增资资金到底从何而来?

民生银行内部人士分析认为,安邦动用的收购资金并非正常的利润积累,也不全是长期限的保险资金,而有可能是一些类似高收益的短期理财资金,这对民生银行的长远发展,会产生一定风险。在其看来,安邦所动用的资金性质决定了经不起市场的大幅波动,因为可能会输不起,“没有谁能和市场博弈,此时大股东可能就不是银行的守护者了”。

一个有利于安邦的市场因素则是,2014年12月以来,A股市场持续走高,虽有小幅波动,但涨势至今不改。按安邦在去年11月、12月多次增持民生银行时的股价平均估算,如今安邦持有的民生银行股份已经有了一定的账面浮盈。

一些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安邦的这种增长模式如果持久,必须同时做到三点:有可持续的资本金以保证偿付能力、业务规模要能够迅速做到很大、投资收益一定要比较高。这种模式关键在于要做一年到两年的短期杠杆,如果运作太长,则未来的政策和行业风险很难估计。 股比20%底线

无论民生银行老股东和董事们如何心态复杂,安邦保险集团的进入已是事实,多年不变的分散股权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董事会改组不得不开始。

今年1月15日,民生银行公告称,增补董事姚大峰为民生银行战略发展与投资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姚大峰现任安邦保险集团副总裁、安邦人寿董事长以及安邦养老董事长兼总经理等职,此前曾在中国银行浙江分行工作20余年,有着丰富的银行工作经验,是目前安邦保险集团委派到民生银行的唯一一名董事。

从公开场合看,民生银行现有股东和管理层对安邦的进入持欢迎姿态,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在最近一次股东大会上表示:“今后金融机构一定是走向混业经营,与作为保险公司的大股东安邦合作免不了。”原大股东刘永好也公开表示:“谁给民生银行带来价值就拥护谁,安邦可能对民生银行的存款和业务发展带来很多积极影响。”

然而,这种欢迎态度皆以安邦不控股民生银行为前提。据《财经》记者了解,民生银行在与安邦沟通过程中已明确表示,希望安邦只做相对大股东,顶多持股20%,并在董事会拥有一席,且可担任副董事长。

从民生银行角度,对于安邦保险集团控股的拒斥,自有其逻辑和历史渊源。

相比中国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徒有虚名的董事会,民生银行因其民营资本属性,更强调股东利益的维护,因此,多年来形成了分散的股权结构,这令董事会的组成和权力运行,成为股东们最为关注甚至极为纠结的大事。

“从银行治理结构讲,原来民生银行的股东都担心一股独大,一股独大可能出现不尊重其他投资人利益的情况,大股东站在自己的角度做自己的事情。”上述董事会成员表示。但股权分散也会带来一大风险即内部人控制,可能出现管理层对个别股东的利益输送,以及各种斗争和纷扰。

历史上,民生银行董事会各种力量的制衡博弈复杂,每每有意外之举。

2006年董文标担任董事长,正式掌控民生银行。上任之初便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董事长一职一般只能连任两届,一届三年。

“这是董文标很了不起的一点,他定立了规矩,当时我们认为,董文标自己革自己的命。”上述董事至今仍然对董文标这一做法称赞不已。

现实分散的股权,仍然使股东们心存内部人控制的隐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董文标个人威望的树立,也令各方产生纠结。

“任期快到的时候,一方面董文标自己很纠结,追随他的人也很纠结,这时候大家都已经把董文标称为老板,这也就有点不正常了。”该人士回忆。

有一点很明确,民生银行的股东们大都希望完善民生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避免出现内部人控制,防止出现“放羊的人最后把羊吃了”的局面。2014年8月,董文标离任,恰是重新平衡董事会与管理层、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的一个良机。但谁也没想到的是,几个月后,安邦强势闯入。

相较于安邦所带来的巨大不安,民生银行内部甚至有人认为,或许正是董文标的离职,给了安邦发力的契机。“毕竟,无论是业界资历还是高层人脉上,董文标都还是很有能量的人。他如果还在职,安邦不敢这样闯入。”

最让民生原股东和管理层担心的是,民生银行最终会否沦为安邦进行更大规模扩张的“提款机”。

此次安邦收购民生银行股权,累计支付资金总额约为400亿元。依照保监会相关规定,保险公司投资权益类资产账面余额,合计不高于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30%。按照安邦保险集团所公布的7000亿元总资产核算,其投资资产规模最高超过2000亿元。

有业界人士对此表示质疑,在安邦保险集团的总资产中银行类资产占据了大部分。

截至2013年底,安邦保险集团总资产约5800亿,其中成都农商行以4293.16亿的资产规模占据了近七成。因此,安邦实际是借助并表农商行扩充了资产规模,从而增加了进行其他股权投资的实力。如果安邦保险集团未来把民生银行实现并表,将会新增近4万亿元的资产规模,进一步获得1.2万亿元的投资资产规模,一位银行人士打了一个极端的比方,它甚至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持股而控制工商银行(601398.SH/1398.HK)。截至2015年1月23日,工商银行的股票总市值尚不到2万亿元。

随着安邦频频实施跨领域并购,保险界对其存在的一些传闻也随之扩散到银行业:安邦的治理结构和行动策略自成一体,并不总按常理出牌。这对于其掌控和治理一家银行,恐怕会隐含潜在风险。民生银行一些股东担心,民生银行一旦被安邦实际控制,很有可能沦为关联交易的受害方。

对于民生银行董事会和管理层来说,安邦是否会止步于20%股权,目前还是一个巨大的悬念。 安邦图谋

2014年,安邦保险集团以7000亿元总资产位列中国第四大保险集团公司,旗下拥有安邦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安邦人寿)、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安邦财险)、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谐健康保险)、安邦美容险、和谐保险销售公司以及瑞和保险经纪公司等保险全牌照。

近三年来,安邦保险集团纵横捭阖,从2011年取得成都农商行控股权开始,相继揽得银行、金融租赁、证券等数张金融牌照。多年来,安邦保险集团掌门人、年近50岁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小晖的出身颇为引人关注,被外媒描述为以无情的商业风格和强大的政治后台闻名。

在民生银行股权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中,安邦声称对民生银行股权的收购是“出于对民生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一位接近安邦保险集团的高层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成为股权意义上的大股东仅仅是第一步,未来安邦或将进一步增持民生银行,并谋求更多的董事会席位,实现对民生银行董事会的控制和管理层的任命,在财务层面实现对民生银行的会计并表,为“银保深度合作”铺平道路。

接近民生银行董事会的人士表示,私下接触中,吴小晖甚至非正式表达过担任民生银行负责人的意愿。

回顾安邦近些年的并购事件,不难发现,控股并谋求实际控制权,是其一贯的诉求。这一点从安邦并购成都农商行的操作中,可见一斑。

2011年9月,安邦保险集团斥资50亿元收购成都农商行35%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当年12月便实施了大规模高层人事调整,行长、财务总监、董秘等被集体更换,人事变动甚至波及中层以及基层员工,一度引发了其他股东和员工极大不满。当时安邦称,希望通过银行、保险的整合与合作,打开西南保险市场。最终,安邦实现对成都农商行的实际控制,将其1000多亿元银行资产并表集团资产。三年后,该行资产已扩展至4200多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不排除安邦也试图在民生银行复制成都农商银行的做法。不过,根据现行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则,安邦要想实现并表还需要跨越几道坎。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第八条规定,母公司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或者以下表决权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实现合并报表:通过与投资单位其他投资者协议,拥有半数以上表决权;根据公司章程或者协议,有权决定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者类似机构的多数成员;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或者类似机构占多数表决权。

对此,前述民生银行董事认为,民生银行股权分散,如果安邦想实际控制民生银行,只要分裂董事会便可达到目的。而事实上,民生银行原有股东们也并非完全一条战线,历史上股东们本就存在某些不和谐,在内部,近期也有“一些暗流涌动”。

目前民生银行董事会一共有18个董事席位,包括9个股权董事席位、6个独立董事席位和3个执行董事。9个股权董事中,除了新希望拥有2席外,其余分散在7个股东。目前安邦只占据一个董事席位,即便安邦与三位管理层非执行董事达成默契,也还需要争取股权董事的支持。

由于股权分散,安邦保险集团要掌控民生银行,至少要联手多家股东才能达到目的。知情人士表示,民生银行的股权结构远比表面上看起来复杂得多。虽然民生银行前十大股东合起来占有不到50%的股份,但余下未披露股东的股权关系更为错综复杂。想依靠20%的股权对民生银行实际控制,显然过于乐观。

作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其董事长、行长的任命需经银监会核准,并报国务院批准。安邦想像对待成都农商行那样,完全按自己意愿对民生管理层进行换血,进而实现绝对控制,绝非易事。

一位民生银行高管表示,“监管层不会无所作为,坐视股东胡来。”一位股东代表亦称,老股东们对民生银行很有感情,也不会完全任由新来者妄为。

虽然民生银行历史上的股权之争频频发生,但却从未像安邦此次来得如此突然而强势。

2006年经叔平卸任,刘永好落选董事,董文标继任董事长,民生银行发展迎来黄金十年。期间民生银行股权之争依然暗潮涌动,并呈现加剧迹象。民生银行股东曾拒绝某外资银行入股19.9%的要求,也拒绝了GE金融公司在合作汽车金融业务后可优先认购民生银行股权的要求。此外,游走于资本市场的“明天系“也曾尝试控股民生银行,民生银行成为各路资本觊觎逐鹿的目标。

此外,民生银行其他股东,比如复星集团,也一直在寻找最佳时机,试图增资控股。就在去年,中民投酝酿成立之初,中民投也曾考虑控股民生银行,但是由于民生银行现有股东的极力反对,最终未能如愿。

一位接近安邦保险集团的高层人士坦言,安邦保险集团有别于一般意义的保险集团,而是“金融财团”,这与过去进军金融业的产业资本的风格和路数确实存在不同。

若按照安邦保险集团计划的控股、并表、更换管理层的构想,未来民生银行将逐步植入安邦的基因,逐步嫁接安邦的战略,其发展轨迹或将被改写。民生银行股权分散恰恰为新股东提供了机会。“只要分裂董事会,拉拢一部分股东,就能达到控制的目的,做任何事情就怕不遵守规则的。”接近民生银行高层的分析人士直言。

2014年12月26日,就在民生银行公告安邦收购其股权至股本占比14.06%的第二天,民生银行副董事长、原第一大股东、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以每股均价10.8元,减持1.854亿股民生银行A股,套现约20亿元。减持后新希望持有民生银行A股股票占A股流通股的比例,由8.38%下降至7.69%。

对此,上述民生银行高层人士分析,“刘永好的减持是因为当时民生银行的股价很好,卖两亿,赚点钱,等价格下来了,可以再补回来。”

一位新希望高层人士表示,新希望以前是第一大股东,市场都很关注其动向,减持较为敏感,如今成为第二大股东后,“适当动一动,比以前灵活很多”。但他也表示,对于安邦进入后民生银行的前景,确实感到忧虑。

除了刘永好,期间民生银行其他股东股权变动频繁。数据显示11月12日-12月15日,不足两个月间,郭广昌分九次接连减持其持有的民生银行A股2.4亿股,套现约11.59亿元。期间郭又增持H股1.5亿股,持股数达到8.2亿股,此番操作后,郭广昌净减持9000万股。

此外,民生银行前十大股东之一卢志强,于12月3日、4日两个交易日共减持民生银行A股3222万股。

今年4月,民生银行董事会将迎来换届,各界预期现任管理层将留任,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是安邦或许会谋求更多的董事会席位,民生银行董事会新一轮明争暗斗才刚刚开始。 凤凰涅

处于股权之争漩涡中的民生银行,正面临着更急迫的任务――战略转型。这是继2009年民生银行将发展战略选定小微企业金融后的再一次自我革新。

当年在确定深耕“小微金融”战略后,民生银行表现出巨大的决心。该行管理层人士回忆,在西安召开的全体动员大会上,民生银行明确了小微贷款创新机制,即拒绝抵押物崇拜,以互联互保、信用贷款方式拓展小微贷款。群情激昂中,700多个支行行长,一批批上台,纷纷表态小微贷款要做到100亿元。而事实上,当年央行给民生银行的新增贷款额度不过1600亿元。

数据显示,2011年底,民生银行小微贷款存量为2300多亿元,此后两年间,几乎以年均近40%的规模增长,2013年年末,存量超过4000亿元。

但是此后,小微贷款余额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小微贷款存量仍然为4000多亿元,今年基本没有净增量,“不是不想做,而是风险太大,实在不敢继续做了”。

对此,民生银行行长助理林云山道出了实情。他在2014年半年业绩会上说:一方面是民生银行小微业务周期到了一定期限,出现不良是必然。另一方面,除整体经济形势下行的宏观经济因素外,民生银行早期在客户定位上相对比较粗放,在目前经济形势波动影响下受到一定冲击。

小微业务急踩刹车,坏账风险集中爆发,其商业模式和风险控制遇到了空前压力和挑战,民生银行2014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全行不良贷款率为1.04%,相对于不良率低点2012年一季度的0.67%,上升了0.37个百分点。接近民生银行高层的人士透露,“其中还有1%的水分”,也就是说,民生银行的实际贷款不良率应在2.04%左右。

民生银行一位高层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遗留问题比较严重,但好在风险尚在可控范围。毕竟,民生银行2014年的净利润近450亿元,增长约5%,拨备覆盖率在180%以上,可覆盖风险。但现在要拿时间换空间,决策层已明确,民生银行必须全面转型。”

据了解,洪崎亲自主导与麦肯锡咨询公司合作,制定了一份全面转型计划――“凤凰项目”。这份转型计划的核心是民生银行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并实现转型和突围。

该计划设定了三年转型期,以消化前期小微业务遗留的坏账包袱,实现银行业务流程再造。

目前,“凤凰项目”已完成编制,并于近日在高管层面进行沟通和传达,将于2月初正式启动实施。民生银行既定的“民营企业银行、小微企业银行、高端客户银行”三大战略届时势必随之调整。

其中,小微金融首当其冲。过去由于支行长期专注小微企业,公司业务逐渐上收至总行事业部,支行公司业务基本停止。据悉,未来调整的基本思路是,保持存量,更为注重成本控制、风险管理。在拓展客户结构层面,支行逐渐改变过去过于侧重小微企业,而是要探索大、中、小客户的均衡发展,改变目前抓小客户,大客户扔在一边的情况。

“事业部制”和“小区金融”也曾经是民生银行谋划转型的另外两张王牌,如今也同样面临着调整和纠偏。2007年底,民生银行在公司金融重点行业、重点产品领域推行事业部制改革,建立了垂直化、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提升了组织运行质量和效率,运行八年来,虽然几经调整,但问题依然不少。

“事业部制”的最大缺陷在于事业部变成了“事业部的事业部”,而不是民生银行的事业部。民生银行一位董事表示,事业部要考虑未来行业调整方向,更注重从自己的客户基础角度出发,由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变,更多地涉足投行业务。近日,民生银行在香港组建成立民生商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该行在境外的证券业务板块。

此外,民生银行2013年7月启动小区金融战略,社区网点在全国遍地开花,甚至提出了三年内建设1万家小区银行的愿景。截至去年末,民生银行已设立近5000家社区网点,生意却意外冷清,一年多来仅带来存款200多亿元,远逊于预期。前述民生银行董事认为,小区金融的问题和小微金融战略多少有些类似,其问题的关键在于,银行不应该站在资源拥有者的角度跑马圈地,要更多地从客户实际需要的角度出发,设计和开发相对应产品。

一位接近民生银行决策层的人士评价称,民生银行新一届管理层是务实而理性的,并没有彻底和否定过去的战略,但他们对事业部制、小微金融、小区金融战略的失误和缺陷毫不回避,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检讨,如今他们的转型思路前所未有地清晰。

但安邦的强势闯入,令民生银行现有董事会、管理层的这些努力和既定战略变数陡增。

安邦保险篇5

关键词:勐邦水库 除险加固 综合效益 分析

一、工程概况

勐邦水库是2002年我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之一,是西双版纳州勐海县三座中型水库中的一件。水库除险加固对水库下游的勐遮镇、勐海县城以及流沙河流域内的六级电站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促进勐海县的工农业生产发展和经济繁荣必不可少的水利工程。

勐邦水库建成于1960年,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遮坝边缘的南木冷混河上,地理坐标为东经100°18′,北纬21°54′。南木泠混河是流沙河支流,属澜沧江水系。水库距勐海县城23km,距景洪80km,距昆明783km。水库的专用公路与佛双公路、昆洛公路相连,交通便利。

二、勐邦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鉴定及审批立项情况

2000年5月,西双版纳州水利电力局组织专家对水库进行了大坝安全鉴定,鉴定结果认为:勐邦水库大坝为不能保证安全运行的Ⅲ类坝。2001年4月9日,省水利厅下发《关于勐海县勐邦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意见的通知》(云水农水[2001]35号文)给予确认大坝安全鉴定的结论,并对水库主要险情作了高度的概括。

根据《关于做好重点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前期工作的通知》(云水规计[2001]17号文)的精神,勐海县水利电力局委托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对勐邦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行初步设计工作,2001年10月初步设计工作完成,提交了《勐海县勐邦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初步概算总投资2436.07万元。2002年2月21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计划委员会和云南省水利厅连文下发《关于勐海县勐邦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云水规计[2001]110号文)对初步设计报告作了批复,审定该项目概算总投资2400.72万元。2001年11月20日,云南省水利厅下发《关于勐海县勐邦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水土保持发案初步设计的批复》(云水水保[2001]111号文)将工程投资列入工程投资概算中。2002年6月27 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计划委员会和云南省水利厅连文下发《云南省2002年第二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股计划的通知》(云计投资[2002]659号文)确定该项目资金的来源:中央1600万元,省级480万元,地县321万元。

三、勐邦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各部位险情情况及参数 (一)水库实际抗御洪水标准低于部颁水利枢纽工程除险加固近期非常运行(500年一遇)洪水标准。溢洪道渲泄500年一遇洪水时,水位已超过溢洪道侧墙50cm,洪水无法安全下泄。

(二)大坝不满足抗震稳定要求。在地震工况下,下游坡最小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为0.716,远低于规范要求。

(三)大坝蚁害严重。坝体内蚁道贯通前后坝坡,蚁巢空洞达1~2m3,致使大坝漏水严重,局部出现管涌现象,危及大坝安全。

(四)副坝坝底老涵洞始建的无压圬拱涵与后衬砌的钢筋砼面漏水严重,渗漏量大于10L/s,并且老涵洞过水能力不能满足下游工农业用水需求。

四、勐邦水库除险加固前各项指标及发挥的效益 勐邦水库是以灌溉为主,兼顾工业供水、乡镇人畜饮水和水产养殖并兼有一定削峰和滞洪功能的综合利用水库。

勐邦水库加固前设计总库容为2460×104m3,相应校核洪水位的防洪库容为396×104m3,水库实际运行最高水位控制在1243.0m,低于正常蓄水位2.5m,有效库容减少553万m3,实灌面积仅为2万亩(毛面积),灌溉水量利用系数为0.623,年用水量为1377.5×104m3;乡镇及工业年用水总量为545.6×104m3;年度渔业总产量为15吨。由于水库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对下游勐海县城、勐遮镇、勐遮农场及国家二级企业景真糖厂共11万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存在着较大的威胁,同时影响到下游19.43万亩耕地的正常运作。

五、勐邦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主要内容及投资完成情况

勐邦水库除险加固由四个单位工程组成:第一单位工程是围堰工程;第二单位工程是主、副坝加固工程(包括主坝、副坝加固培厚工程,副坝坝底输水涵洞的封堵工程,主、副坝防渗墙工程及主、副坝帷幕灌浆工程);第三单位工程是溢洪道改建工程;第四单位工程是输水隧洞新建工程。

依照工程建设的法定程序,在上级及地方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下,在业主的精心组织以及各参建单位的积极努力和配合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及规程的要求,顺利进行了各项工作的招投标、施工图设计、施工及监理工作。该项目工程计划总投资为2400.72万元,实际投资审定为2446.45073万元,比计划投资增加了1.9%。

六、勐邦水库除险加固后的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勐邦水库加固后设计总库容增为2540.4×104m3,相应校核洪水位的防洪库容增为423.74×104m3,解决了水库的安全隐患。

勐邦水库加固后实际灌溉面积增为4.5万亩,灌溉水量利用系数达到0.75,年用水量增为1530×104m3;乡镇及工业年用水总量增为664.08×104m3,设计保证率达到95%;年度渔业总产量增为25吨。

七、勐邦水库除险加固后的综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情况 勐邦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后,保障了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证了下游4.5万亩耕地的灌溉用水,同时下游人民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要求也得到了保证。由于勐邦水库是勐海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中重要水源工程之一,水库加固后,提高了渠道输配水能力,缓解了用水矛盾,为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通过项目建设,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效应:

(一) 社会经济效益

勐邦水库位于勐遮坝区上缘,是勐遮坝区的第一水源点。勐遮坝自然资源丰富,是版纳州水稻和甘蔗生产基地。勐遮在“十五”期间主要是进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改造中低产田,重点发展优质品质水稻,推广冬季农业,改善农业设施。在工业上,景真糖厂在县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后,年生产总值突破8亿元人民币大关,生产效益平均年递增8.5%。在农业上,勐邦灌区“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目标为:到2005年,农业生产总值为1.18亿元,平均年递增5.5%;到2015年,农业生产总值为2.4亿元,平均年递增5%。水库库区养殖面积增加,渔业产量增加了67.7%。

水库加固后保证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证了勐遮镇的工、农业用水需求,促进勐遮镇的工、农业发展。保证了农业高产稳产、农民增收、社会安定,同时对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农作物起到了促进作用,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二)生态效益

勐邦水库加固后在生态环境中最突出的影响有:加固后其防洪库容增加,水库的削峰和滞洪能力增强,在大洪水来临后可以蓄滞部分洪峰,保证下游河道不被过度的冲刷,降低河流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

安邦保险篇6

在华尔街金融危机趋于尾声之际,友邦保险单独分拆上市忽现突破性转机。12月3日,美国国际集团(AIG)宣布,旗下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下称友邦保险)已选定于香港交易所寻求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IPO)。友邦保险上市,是AIG分拆系列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此前,曾传言英国保诚集团、加拿大宏利金融、新加坡淡马锡控股有意谋求友邦保险的部分股份,但因价格太高而未成交。不过,友邦香港集团12月15日对此事向《财经》记者表示不予置评。出售计划无果,友邦保险遂有意以IPO方式,从AIG独立出来,成为独立运营机构,它与AIG的关系也将从此前的直接持有变为间接持有。12月1日,AIG宣布已将友邦股权注入特殊目的机构(SPV),为其上市做好了进一步准备。此前,今年3月4日,友邦保险原本计划在香港召开记者会。外界预期友邦保险可能会解释新的股权结构,同时宣布其股票将于香港上市的计划,但记者会在当日上午突然取消。其上市进程随之无限期后延。现在看来,形势可能相对乐观。虽然到本刊截稿为止,友邦保险在香港上市的具体时间表和融资规模,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但接近友邦保险的市场人士预计,AIG将出让所持有的友邦保险约48%的股份,其募集资金规模约在50亿至100亿美元之间。这意味着,友邦保险有望成为近两年来香港最大宗的IPO。

惊险“单飞”

如果不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许多人并不知道保险业巨头AIG。相反,其在亚洲的分支业务――友邦保险,在中国的知名度更高。友邦保险在20世纪初发家于中国上海,后迁至海外,1992年再次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在过去17年里,友邦保险是上海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外资保险公司,其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压倒中国本土的几大保险公司,友邦保险许多做法,成为新兴中国市场的引领者。

但本次金融危机重创AIG,让其欠美国政府的债务最高达1500亿美元,被戏称为“无底洞”,友邦保险的命运因此发生变化。尽管友邦保险在亚洲市场增长较快,本身的业务和盈利能力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小,但“替父还债”似乎从2008年底就成为其主要使命。几经反复,在出售股份和谋求上市两个方式的选择上,友邦保险最终选择了后者。欧洲一家私募股权基金的执行合伙人龙博望12月14日对《财经》记者分析说,上述两种方式相比而言,出售股份有很多好处,比如能迅速募集资金,如果价格不合适,还可以谋求其他买家。而一旦启动上市程序,则很难中途撤销。2008年10月4日,友邦保险总裁兼AIG亚太区总裁麦智信宣布寻找一家或多家战略投资者,随即市场传出有多个潜在买家有意接手。今年年初,媒体披露的潜在买家名单甚至拉长到40位,其中,包括英国保诚集团、加拿大宏利金融、德国安联保险等,甚至中国人寿亦在买家名单中。2009年2月28日,友邦保险宣布完成法律重组计划,将亚太地区众多友邦保险企业合并在一起成为友邦保险集团。随着重组计划的宣告,标准普尔评级服务也于3月3日宣布,确认包括友邦保险在内的AIG亚太地区四家人寿保险子公司“A+”的财务实力评级,并将友邦保险移出“信用观察名单”。这让友邦保险进一步做好了出售准备。但此后,先前表示过“兴趣”的买家陆续退出,海外媒体披露其中主要原因是“要价太高”。龙博望向《财经》记者分析认为,AIG的优先选择是出售友邦保险少数股权,换得约200亿美元,但一是因为陷入困境的AIG让人心有余悸;二是因为金融危机侵蚀各家公司的利润,让他们手中的现金变得紧缺,很难实现大规模并购。这或许是促使友邦保险转而谋求上市募集资金的原因。5月18日,AIG正式宣布友邦保险的上市计划,并透露地点选在亚洲某个证券交易市场。AIG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爱德华利迪说,友邦保险上市对所有的利益相关方,包括美国纳税人、保单持有人、员工及销售伙伴,都是最佳的决定。“选择在亚洲市场IPO可能获得更高的募集资金额。友邦保险作为一家亚洲公司,在市场上获得的市盈率将比欧美高,其总市值甚至可能超过AIG。”龙博望对《财经》记者说,“全球股市从2007年和2008年的深谷中爬出来,现在已反弹约50%,而亚洲市场表现更佳。向上的市场将帮助友邦保险筹措更多的资金。”

“中国突破”

1992年,友邦回归上海,启动在华业务。进入之初,即引进了保险人的营销制度。当时,中国的国有保险公司尚处于坐等客户上门的环境中,而友邦保险的人开始出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进行地毯式推销。保险人制度为友邦保险迅速在上海寿险市场取得约90%的垄断份额,这被业内称为“友邦冲击波”。不过,冲击波并未持续太久。至2009年,中国对外资寿险企业开放七年以来,外资险企的市场份额一直在个位数徘徊,并从2007年底开始大幅下降。2007年末,外资寿险在中国寿险市场的份额为8%,2008年末降至4.92%。2009年2月9日,中国保监会下发《关于加快业务结构调整进一步发挥保险保障功能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其中提出,保险应回归“本质”,即发挥风险保障功能。《指导意见》同时对“保险公司过于偏重投资收益,偏离保险本质”的趋势提出警示。这意味着,依赖投资型产品的外资保险公司正在面临新考验。“上世纪90年代到上海,大街上常常看到友邦的保险人,而现在其中还有多少是友邦的呢?”一位保险业内人士对《财经》记者说。根据保监会公布的资料,今年1月至10月,友邦保险的保费收入约为64.5亿元,是外资人寿公司中的第一名。尽管如此,其相对中国人寿、平安人寿等国内保险企业的收入,远不能及。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友邦保险并未获准开展全国业务,其在国内的市场主要趋向北京、上海、广州等几个城市,而且这些城市中,友邦保险的份额也不占绝对地位。东方证券的资深分析师、保险业研究员王小罡对《财经》记者表示,包括友邦保险在内的外资、合资保险公司,发展中国国内业务面临诸多困难。其原因,一是业务区域受限;二是需要恢复国内消费者对其的信心,特别是金融危机以后,此矛盾更为突出。在王小罡看来,友邦保险上市,是“去AIG”化的一步棋。另外,针对保监会强调“回归保险本质”的指示,合资保险公司也需要在冲击面前寻求突破。相比友邦保险而言,银河证券保险业研究员许力平更看好国内保险企业,他向《财经》记者指出:“内资公司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友邦在上世纪90年代把人制度引入国内,内资同行跟进非常快。”

安邦保险篇7

安邦人寿保费增1200%

在无重大会计变更的情况下,安邦人寿去年保费增幅竟达1200%,成功“逆袭”为保费增长最快的保险公司。

年报显示,2012年安邦人寿实现保费收入12.5亿元,实现净利润3417万元,同比增长60%。2012年安邦“黄金鼎5号”两全保险的热卖,是该公司保费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该险种带来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和新单标准保费收入占比都在50%以上。此外,作为一家新公司,安邦人寿的业务基数较低,更容易出现大比例增长。

受益于集团化道路策略,安邦保险集团下安邦财险去年业绩也突飞猛进,实现净利润13.36亿元,同比增长1133%。

安邦财险的利润增长主要来自于投资收益,13.36亿元的净利润中,有11.89亿元是投资收益。此外,该公司去年还有一笔6.26亿元其他业务收入。除上述主要收入,该公司由承保获得的利润占比较少。据了解,2012年安邦财险保费收入的前五位分别是车险、企财险、责任险、意外险和国内货运险。车险作为安邦财险第一大保费来源,去年承保利润约1.5亿元。除车险和意外险实现承保盈利,其他险种暂未实现扭亏。

最“绿”年报

两险企增亏超200%

中邮人寿、农银人寿的亏损额增长幅度超过200%,成为2012年“绿透了”的年报。

中邮人寿是由中国邮政集团与各省邮政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寿险公司,占据了全国邮政的销售渠道优势。但从目前看,凭借单一优势的经营模式似乎正遭到挑战。

2012年中邮人寿净亏损额为1.87亿元,相较2011年的亏损额4743万元增加了295%,成为亏损额增幅最大的寿险公司。中邮人寿2012年的退保金为2.97亿元,同比增长397%。

虽然亏损在扩大,但是中邮人寿的业务规模和市场排名却仍在上升。中邮人寿2012年的保险业务收入为145.4亿元,同比增长81%。中邮人寿以保费规模计算的市场排名,由2011年的第14位升至2012年的第10位。

农银人寿2012年的净亏损额为7.7亿元,同比增加232%。与中邮人寿相似,农银人寿在利润下降的同时业务规模仍在扩张,2012年该公司保险业务收入为41.5亿元,同比增长31%。但与中邮人寿不同,农银人寿的退保金同比增幅15%,远低于中邮人寿。

2012年底,农业银行获准入股嘉禾人寿(农银人寿前身)并持股51%,使得农银人寿成为了2012年增速排名最后的一家银行系保险公司。新东家入主之后,农银人寿或将迎来强劲增长。

最“拼爹”年报

英大泰和受益于股东

随着各路资本进入保险行业,保险公司进入“拼爹”时代。如果说银行系保险公司拼的是股东的销售网络和高管资源,英大泰和财险公司拼的则是股东客户的保险需求。

英大泰和财险是由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等27家电网单位发起设立的全国性财产保险公司。年报显示,英大泰和财险2012年度向国家电网系统内各单位销售保险取得的保费收入为22.22亿元,占当年公司保险业务收入的42.86%。

记者发现,这种现象在电力系保险公司中并不罕见。比如,中国国电集团将2012年保险项目通过共保方式分别由长江财险和永诚财险承保,其中长江财险承保金额约9153万元。

总体而言,电力系险企去年的业务增势良好。由国电集团和湖北省政府共同推动筹建的长江财险去年保费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615.7%。南方电网旗下的鼎和财险保费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23.8%。国电集团和华能资本参股的永诚财险增长最慢,2012年保费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5.3%。

最“乌龙”年报

人保健康险亏损错万倍

整个保险行业总资产刚过7万亿元,去年人保健康险的净亏损已达7.43万亿元?

4月26日人保健康险年报,2012年该公司净亏损达到7.43万亿元,而公司的注册资本仅有47亿元。这一数据显然不合常理,很快遭网友热议。发出“乌龙”年报之后,人保健康险随即表示,由于工作失误,误将年报利润表计数单位“元”写成“万元”,并在官网上发出致歉声明,同时更正了年报中的计数单位错误。

安邦保险篇8

关键词:保险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利益相关者;分析与评价

一、行业发展与企业现状

(一)保险业行业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2019年中国保险行业保费收入达42,645亿元,增速达到12.2%,通过行业的结构转型展示出强劲的增长潜力,中国极有可能在2130年后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保险市场,推测2022年中国保险行业保费收入将突破6万亿元,庞大的保险市场为保险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保险是社会的“稳定器”和经济的“助推器”,在服务国民经济转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防灾减灾体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于2020年《2019年中国保险业社会责任报告》,这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首次组织编写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

(二)企业现状1、友邦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其是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人寿保险集团,覆盖亚太区内18个市场。友邦保险于1992年在上海设立分公司,是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获发个人人身保险业务营业执照的非本土保险机构之一。作为第一家将保险营销员制度引进国内的保险公司,友邦保险在中国建立了专业的保险营销员队伍,并通过多元化销售渠道,为客户提供一系列人寿保险、年金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及健康保险。2、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是在1991年5月13日成立的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保险集团公司,总部设在上海,是国内领先的“A+H”股上市综合性保险集团。太平洋保险以成为“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引领者”为愿景,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线,专注主业、做精专业,用转型的“进”,实现了发展的“稳”。公司作为中国领先的综合性保险集团公司,在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和保险资产管理等多个业务领域均拥有领先的市场份额和举足轻重的市场地位。3、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经发展成为金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平安保险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科技型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

二、比较与分析

以《2019年中国保险业社会责任报告》为参考,该报告对于国家政策的执行、行业责任的履行、改革创新、环保责任以及对利益相关方的责任进行披露,向各利益相关者披露了保险行业所涉及的社会责任。基于对整个行业大致情况的初步了解,对三家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比较。

(一)整体比较1、可读性。从篇幅上看,友邦中国保险的报告有14页,太平洋保险的是90页,而平安保险的是342页。过于冗长的报告可能会降低可读性,从篇幅角度,友邦中国保险可读性最强,其次是太平洋保险。从结构上看,友邦中国保险的报告没有设置目录页,从标题对整个报告的架构进行分析,内容是比较完整的,包括了公司的介绍、主要的成绩、创新还有社会责任,无论对内对外的利益相关者责任履行情况都有涉及,但由于没有设置目录不方便查找和定位;太平洋保险的报告是按照几大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编写的,其内容完整、针对性强、结构清晰,可以非常方便地分辨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内容;平安保险与友邦中国保险的报告结构比较类似,并不是按照利益相关者角度编写的,但是从内容上看是很完整的,尤其是对经营业务进行了大篇幅的披露,而且在整个报告中增加了财务等方面的信息披露,数据支撑量化成果,相比之下内容更为全面,并且设置目录方便查找。从结构考虑,太平洋保险可读性最强,其次是平安保险。从详细程度上看,平安保险大量运用财务数据,让报告更加充实,可读性最强,其次是太平洋保险。

2、披露方式。三个报告均做到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性披露包括文字描述、图片、列表、举例等;定量披露包括图表、统计表、数据比较等。友邦中国保险在报告中主要运用了文字描述和数据比较的方式,另外两个企业的报告用到的披露方式则更加丰富,尤其是平安保险在报告中大量运用数据、图片、图表增加可读性。

(二)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对具体内容进行比较

1、股东。友邦中国保险提出稳健经营、完善管理的指导方针,为股东、客户和社会创造价值,通过降低成本、提升绩效为股东创造最大利益。太平洋保险提出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发挥党建引领,提升公司科学管理水平,提升风控能力。平安保险提出现金分红持续提升,2019年每股股息2.05元,较上年增长19.2%,提高了投资者投资收益率;完善风控管理体系,科学有效的管控风险,保障公司资产的安全性并稳定地提高利润,保障每股股息收益。由于三家企业面向股东情况的不同,所以披露角度也有所不同,这在太平洋保险和平安保险中尤为明显。

2、职工或工会。友邦中国保险提出持续优化薪酬体系,提供富有竞争力和体现员工价值的全面薪酬体系,为员工提供多方位的保障;开展员工持股计划;培养卓越人才和加强组织能力建设。太平洋保险提出不断完善薪酬福利;通过科技赋能,提供展业环境;开展多样活动,创建健康、温馨、有亲和力的职场环境,畅通的沟通渠道;实施“尖峰计划”、“青岭计划”;启动科技一体化人力资源改革项目,打造科技人才。平安保险提出相对长期的、稳定的薪酬目的和原则,根据市场的变化和本公司业务发展阶段的不同等原因进行薪酬具体策略和薪酬结构调整和优化;开展员工持股计划;不断完善职业培训体系,设立平安金融管理学院,践行将知识转化为价值的使命,追求最好的培训;为员工创造良好发展机遇,并为人的留存与发展提供支持;开展平安员工帮助计划。三家保险企业均对员工的薪酬福利、晋升通道各方面进行详细的披露。

3、政府。友邦中国保险提出遵照中国银保监会的各项规定,制定了《友邦中国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太平洋保险提出围绕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如:参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发展,助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服务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建设,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助力科技强国,响应“健康中国”政策,保险扶贫,助力精准扶贫;遵守银保监会关于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要求。平安保险提出开展专项扶贫,创新扶贫模式;平安好医生作为行业领军企业,依托成熟的互联网医疗平台运营经验和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为政府赋能增效,推动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建设;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全力应对疫情带来的各种挑战,服务好实体经济,坚守企业社会责任,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家企业的报告主要涉及到企业遵守银保监会规定,服务国家一系列战略,太平洋保险尤为突出,充分发挥了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服务国家建设。

4、供应者。友邦中国保险提出为了将绿色发展思维延续到供应链方面,要求供应商一起履行社会责任;尽管公司的供应商主要是在非生产领域,他们为友邦提供专业服务、旅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产品或服务,但是友邦始终关注供应商在道德、环境、健康、安全与劳工标准等方面的表现,将社会责任标准纳入采购全流程和供应商生命管理;在供应商招标过程中,通过友邦中国的在线平台参与招投标,实现完全无纸化操作,绿色环保。太平洋保险提出实现合作共赢,引领行业创新;公司对供应商的资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价格、经营状况、负面行为等多项因素进行综合考察,制定了一系列等制度,确保采购程序透明、公平。平安保险提出上线供应链应收账款云服务平台,并应用在供应链金融、破产清算投票、云签约存证、溯源等业务领域;区块链综合服务平台完成投产;平安好医生的医疗健康服务供应商网络扩大;推动ESG融入供应商管理,针对反商业贿赂、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劳工权益保护、低碳绿色技术转型及发展,以及员工发展等方面进行合同约束,促进供应商履责;制定《平安集团可持续供应链政策》,从供应商入选审核、合作通过、过程管理、追踪反馈等主要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着重关注供应商在环境保护、员工权益等ESG方面的表现;运营、产品与服务中发挥风险管理专长,帮助公司及客户防范风险。三家企业在供应商方面更多的是对供应商的约束,比如督促履职、招投标方面的透明公平等,只有太平洋保险提到了与供应商合作共赢的内容。

5、债权人。三个企业均提出遵照中国银保监会的各项规定,制定了各项关于信息披露的管理办法,同时出具详实的年度报告,该年度报告涵盖了公司简介、财务会计信息、保险责任准备金、风险管理状况、保险产品经营信息、偿付能力信息以及其他信息等内容。只有平安保险还提及了签订财务担保合同为债权人提供偿还保障。

6、消费者/商。友邦中国保险提出继续深入年度“客户关系调研”,将“以客户为中心”作为量化指标,从而创造高于客户预期的优越服务体验;充分利用科技赋能服务团队,先后推出包括协助营销员团队管理的工具、基于微信端的7×24小时在线服务机器人“友邦小友”等,通过一系列数字化平台的持续建设,帮助营销员团队解决客户服务中的难点与痛点,进而为客户提供便利、及时的定制化品质服务;理赔作为投保者最关心的环节,也是友邦的客户服务重点,友邦从客户需求出发,陆续推出新的服务计划,将高深复杂的理赔环节变得智能且便捷,让客户能够快速完成理赔手续;卓越多元渠道发展,为客户提供高端医疗健康服务、子女教育等增值服务,满足其根植财富、传承家业的多元化需求;营销员渠道优质增员和3.0转型;客户体验管理。太平洋保险提出“保险+健康”打造健康管理生态圈;线上化,强化智慧服务;“太平洋保险”APP升级;“太好赔”和“专享赔”简化流程、智能化理赔;“智享家”门店在深圳开业,门店充分融入互联网思维,通过智能化、科技化手段,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升级服务标准,拓展服务内涵,提供安全高效的柜面服务;“灵犀二号”智能机器人上岗完成“首秀”,基于多项高科技技术,能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查询咨询、排队叫号、保全变更、给付、理赔、投保等多项服务,拥有着智能高效的服务效率。平安保险提出线上理赔服务,推出“信任赔”服务;积极落实中国银保监会关于保险业回归保障本源的要求,依托“产品+”策略,构建多层次产品体系,推动保障型产品和长期储蓄型产品的发展,支持高价值业务持续稳定增长。在保障型产品方面,平安保险分客群打造保障范围更全的保障系列产品,升级现有旗舰保障产品,上市新的重疾产品,开发意外保障类新产品,满足大众客户的长期意外保障需求,客群覆盖范围更加广泛,进一步开拓市场空间。针对细分市场,平安保险险采用“专属产品+服务”模式,推出针对特定人群如糖尿病人群的专属产品来匹配客户健康周期,并提供不同的健康管理服务来满足各类客群全方位的健康风险管理需求。在长期储蓄型产品方面,平安寿险加大产品开发和长缴业务推动力度,满足不同客户的长期储蓄型保险需求;发挥风险管理专长,帮助客户防范风险。三家企业都是通过产品配合科技、服务优化等方面进行披露。

7、所处的社区。友邦中国保险提出招投标,实现完全无纸化操作,绿色环保;爱心助学,成立“友邦北京助学金”、“友邦保险爱心基金”;捐助“南起老兵慈善项目”、参与扶贫项目。太平洋保险提出累计为全国3,589家企业提供环责险,创新推出43种气象指数保险;设立上海环保金服公司,打造绿色数据中心;2019年全面推行无纸化,累计节约成本约1.8亿元;员工自筹捐款逾1,900万元,在三江源国家公园打造千亩生态林;“保险+养老”应对人口老龄化;运用保险机制参与城市社区管理,推出上海街道社区综合保险;举行阿兹海默症主题公益活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紧盯“菜篮子”工程,助力农副产品稳价,采用人工智能、物联网传感技术推出“速检通”;助力精准扶贫,截至2019年底,太平洋的各类扶贫项目共覆盖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约513.3万人,为贫困地区提供总保额2.3万亿元风险保障;“防贫保”为全国16省160个县逾8,000余万临贫、易贫人群提供总保额2.77万亿元,通过“彩虹”精准扶贫公益平台累计实现爱心帮扶金额2,300万元。2019年共开展149个对外捐赠项目,累计对外捐赠3,966.26万元;全年快速应对重大灾难突发事件100多起,总赔付金额约4.5亿元,拥有2,098名员工注册志愿者,累计服务近5万个小时。平安保险提出获得世界环保大会2019年碳金奖,2019年低碳潜力提前达成2021年结束的五年计划,从碳排放密度、用纸密度、低碳潜力、绿色建筑等四个维度做出环保目标;参与抗击疫情、保障社会民生,抗击疫情专项捐赠支出达6,150万元;向全国人民群众、一线医护人员免费提供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物资;为800万名疾控和医护人员、1.5万名抗击疫情志愿者群众免费提供专属风险保障;推出线上问诊、线上阅片、疫情动态监控等智慧医疗服务;慈善捐款为人民币3.02亿元;聚焦“村官、村医、村教”三个方向,开展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截至2019年12月末,累计提供专项扶贫资金157.45亿元,援建升级乡村卫生所949所,培训村医11,175名,援建升级乡村学校1,054所,培训乡村教师11,826名。

8、贸易和行业协会。对于保险协会友邦中国保险和平安保险并没有涉及过多的内容。太平洋保险提出多次参与课题研究,与行业协会、合作伙伴深化交流;与中央部委跨领域合作;加强海外沟通,提升行业影响力。

9、竞争者。友邦中国保险提出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值为2,840亿美元;科技驱动领先优势;《稳赢未来保险产品计划》《全佑惠享珍藏版全能保保险产品计划》产品创新。太平洋保险提出总结提升自身的实践经验,面向行业输出优秀成果;2019年在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由第220名上升至第199名,“全球最具价值100大保险品牌”排名第六位;开发“太好赔”和“专享赔”。平安保险提出利润稳健增长,经营业绩增长;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329.55亿元,同比增长18.1%,营运ROE为21.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94.07亿元,同比增长39.1%;2019年公司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29位,《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第7位,全球品牌价值100强第40位,蝉联全球保险品牌第1位;创新科技深度应用于构建“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服务、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优化综合金融获客渠道与质效。三个报告对于竞争者关注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企业发展总体情况、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方面。太平洋保险提出了对于整个行业的成果输出,体现了对整个保险行业发展的贡献。10、特殊利益集体。友邦中国保险提出积极推动校企互动,为社会培养并输送人才;推出乳腺癌和儿童白血病的单病种保险、“守护丽人医疗保险”、救困助学以及足球公益和关心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方面各项举措。太平洋保险提出发挥主业优势,支持复工复产;安全为本,参与食品、建筑工程安全、交通等方面城市综合管理;在城市社区管理方面,承保至今,已累计为1,646万居民提供家庭财产和人身安全保障5,606.27亿元,累计赔款金额近2.82亿元;实施人才“尖峰计划”,加强校企合作。平安保险提出平安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等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帮助偏远地区农村妇女;充分保障女性员工权益,杜绝职场性别歧视;将“多元化、反歧视”的理念贯穿于业务经营的全流程;打造“1+N+1”模式的平台体系,涵盖财政、卫健、环保、交通、教育等领域。

安邦保险篇9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年,险资在A股举牌投资布局了120余家上市公司。凶猛的险资举牌风暴和野蛮人敲门引发了市场质疑和监管层高度重视,一系列监管举措启动。《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整理了2016年十大险资举牌案例。

宝能系耗资451亿举牌万科

2015年6月,宝能系旗下的前海人寿开始演练入股万科A(000002.SZ),通过证券交易所以14.74元每股的价格,买入2万股万科A股票,并于当月以15.63元每股价格卖出100股。2015年的7月和8月,前海人寿大举买入万科A股票,斥资合计逾110亿元买入8.7亿股。

2016年1―7月份,宝能系不断通过旗下的钜盛华公司和前海人寿增持万科A,屡屡触及举牌线。按照万科A向证监会举报钜盛华违法的材料和摩根大通此前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7月19日,宝能系共斥资约451亿元买入万科A 25.4%的股份,宝能系和前海人寿也因此役一战成名,从籍籍无名的资管集团和险资企业,变成了响彻A股市场的“资本大鳄”。

恒大系两度举牌万科A

2016年,恒大系在宝能、华润、安邦这些资本大鳄已然占据万科A大股东的情况下,凭借着旗下的中国恒大(03333.HK)和恒大人寿的深厚实力,突然杀入并展开对万科A股权争夺战的激烈厮杀,同时还不断举牌廊坊发展、嘉凯城等A股上市公司,形成了资本市场上引人瞩目的“恒大举牌概念股”。

2016年 8月9日,恒大宣布其通过旗下七大投资公司以99.68亿元增持万科A股票5.52亿股,从而实现首次举牌;8月15日,万科A公告,中国恒大通过其附属公司在市场上共收购万科A股票7.53亿股,约占总股本的6.82%,收购代价约为145.70亿元,此后恒大系马不停蹄一路增持,到2016年11月底已斥资200多亿元,增持万科A至15.53亿股,占万科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4.07%。

宝能系不断举牌并“血洗”南玻A

除万科A外,在宝能系所举牌的8家上市公司中,目前所持南玻A(000012.SZ)的股份比例最高,达到25.05%。在宝能系大举买入南玻A的同时,南玻A也出现了高管及董事辞职的现象。2015年5月7日,南玻A权益变动报告书,宣布前海人寿的持股比例由5.02%升至10.04%,随后的5月22日,南玻A副总裁张柏忠辞职。时隔6个月之后的11月2日,南玻A再次权益变动报告书,公告前海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升至25.05%。2016年11月14日,南玻A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通过该次会议,宝能系实际上完全掌握了南玻A的实际控制权。

2016年11月15日晚间,南玻A一口气关于人事变动的9份公告,包括董事长曾南、董事兼CEO吴国斌等在内的7名高管宣布集体离职。第二天,南玻A再发公告称,董秘丁九如等3人也提交书面辞职报告。南玻A高管层剧变引发资本市场及监管层的高度关注,深交所对此迅速连续下发问询函。

前海人寿迅速增持格力电器至准举牌线

格力电器(000651.SZ)在2016年11月30日公告称,前海人寿自2016年11月17日至11月28日期间大量购入公司股票,持股比例由2016年三季度末的0.99%上升至4.13%,持股排名由公司第六大股东上升至第三大股东,距离5%举牌线仅一步之遥。

随即深交所向前海人寿发出关注函,要求其说明公司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的格力电器股份是否达到或超过已发行股份5%,并说明是否有意参与格力电器的公司治理与经营管理。

12月4日晚间,前海人寿回复深交所问询函称,截至12月2日收盘,公司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格力电器未达到或超过5%。12月3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公开脱稿痛批“野蛮收购”、保监会发文规范险资举牌。

12月9日,前海人寿《关于投资格力电器的声明》称,未来将不再增持格力电器股票,将根据市场情况和投资策略逐步择机退出。

安邦系一周内两度举牌中国建筑

在中国建筑(601668.SH)2016年度的三季报中,前十大股东和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并无安邦系身影,因此,安邦系所持中国建筑30亿股的股本主要是在2016年四季度大举买入的。

2016年11月17日晚间,中国建筑公告称,安邦系通过“安邦资产-共赢3号集合资产管理产品”持有公司普通股1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首次触及举牌线,是为安邦系的首次举牌。

11月21日,中国建筑再度公告称,11月18日至21日,安邦资产通过二级市场增持中国建筑3.63亿股,占公司普通股总股本的6.21%,远超此前公告。在本次增持后的情况说明中,安邦系重申财务投资者的角色定位,强调投资目的系实现险资的增值保值。

此后,中国建筑于11月24日晚间披露,公司收到安邦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通知,截至2016年11月24日,安邦资产通过“安邦资产-共赢3号集合资产管理产品”持有公司普通股30亿股,占公司普通股总股本的10%,位列第二大股东。而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以56.26%的持股比例位居中国建筑第一大股东地位。

泛海系增持民生银行

2016年12月17日,民生银行(600016.SH,01988.HK)有关董事会换届并征集董事候选人的公告。在民生银行董事会换届选举前夕,民生银行股权战争风云骤起。

12月19日晚间,民生银行公告称,泛海系旗下的泛海国际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已于2016年12月15日、16日购买民生银行H股1.3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369%,本轮增持完成后,卢志强掌控的泛海系合计持有民生银行约18.24亿股,占其总股本达到5%,触及举牌线,持股数量仅次于安邦系。

阳光保险举牌伊利股份

2016年9月18日晚,伊利股份(600887.SH)突然公告称,阳光保险系突然增持伊利股份566.79万股,持股比例达到5%的举牌线。阳光保险布局伊利股份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但此前的表现一直中规中矩,仅占总股份的1.83%。而从2016年七八月份开始,阳光保险突然频频增持伊利股份,最终在9月14日达到持股5%的举牌线。

公开资料显示,伊利股份的股东构成中,第一大股东是呼和浩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为8.79%;第二大股东是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6.22%;伊利股份董事长潘刚则持股3.89%。而阳光保险举牌之后,已超越潘刚成为公司的第三大股东。

国华人寿四度举牌天宸股份

2015年7月15日、8月4日、8月26日,国华人寿三次举牌天宸股份(600620.SH);2016年9―10月,国华人寿系增持天宸股份3433.3845万股,这次增持占总股本的5%,系第4次举牌天宸股份,国华人寿合计持有天宸股份1.373亿股股票,总持股比例达到20%。

10月11日,上交所对国华人寿举牌天宸股份发出问询函。10月13日,天宸股份公告称,公司股东国华人寿对上交所问询函回复称,无意通过股份增持获得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也无意参与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

阳光保险举牌吉林敖东

2016年11月21日晚,吉林敖东(000623.SZ)公告称,阳光保险旗下的阳光产险增持吉林敖东无限售条件流通股89.45万股股票,占吉林敖东总股本的0.1%,本次权益变动后,阳光产险合计持有吉林敖东4472.2万股,占吉林敖东总股本的5%。

从进入路径看,之前,阳光产险分别在2016年10月份和11月份,以26.42元/股和26.98元/股的交易均价分别买入吉林敖东3107.31万股和1364.89万股,分别占其总股本的3.47%和1.53%。

安邦系五度举牌金融街

安邦保险篇10

女性是感性的,但保险是一件需要理性分析整体考虑的事情,要根据工作性质的风险程度、家族遗传病史、有无社保及补充医疗等等情况作补充方案,更要考虑到收入状况,以保证万一情况下,无论哪一方面出现风险,都能得到赔付,真正起到风险管控的作用。

有些女性很有保险意识,但在投保过程中,考虑支出及收益情况较多,却忽视了保险的保障额度,而保险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用小钱换大钱”,在万一出现风险时,赔付的保险金能否满足急用,能否不影响今后的财务计划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女性朋友们切记,一定要按实际需求确定保险的额度。

保险是伴随一生的财务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人生各个不同阶段也需要做相应调整,以真正起到对个人及家庭保驾护航的作用。女性朋友们一定要立足现在,满足目前的保障需求,同时还要在今后人生不同阶段做保障计划的调整。

那么,针对拥有一定积蓄的单身女性(包括大龄剩女及单身主义者等)、新婚女性、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层”妈妈,在保险保障方面,应如何操作? 不同人群,还是需要有针对性。

单身女性:女性重大疾病险需配备

未婚年轻女性收入有限,可以先购买纯消费型的保障型产品,如意外保险、定期寿险、定期重大疾病险等,费用低廉。安邦人寿的安保系列意外及医疗险、安祥1号定期寿险、安康1号定期重大疾病保险可供选择,性价比非常高,在资金上以小博大,可以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

有一定储蓄的单身女性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有附加功能的产品,比如附加分红功能的终身大病险、终身寿险、年金养老险等,可以在起到保障作用的同时还可以让资金保值增值,做养老等长期财务规划的补充;以及有投资功能的万能、投连类产品等。

在此特别要提到的是,因为女性独特的生理结构,易发女性特定的重大疾病,如卵巢癌、乳腺癌、子宫颈癌、红斑狼疮等疾病,所以女性在有一定经济基础后,最好购买专门的女性重大疾病险,而且保障期限最好长一些,目前很多公司都开发了此类的产品可供选择。有些公司在保险责任中有豁免保费权利,这点很重要,可以在赔付大病后,不用缴纳后期保费,但仍然有后期的大病保障,如安邦附加价值增长8号重大疾病保险,设计非常人性化。

新婚女性:建议为家庭做综合考虑

建议新婚女性要购买特定的女性重大疾病险,而且保障期限要长一些;如果考虑要小宝宝,建议再增加生育保险。

大部分女性在关心身体以外,更加关心经济上的保障。这时候,有一定基础的女性应该适时地增加一些具有保障和投资双重功能的保险产品。如安邦盛世系列万能产品、安邦财富增长666终身寿险(万能型)等。

中国家庭一般是女性理财,所以女主人还要为家庭做综合考虑。如果有房贷、车贷等负债,要把这些考虑进去;男主人如果是家庭主要收入者,一定要做额度高些保障,用终身寿险和定期寿险及意外险一次性把额度做够,从而保证家庭收入和基本生活的稳定。如价值增长8号和安详1号都可以做选择。

“夹心层”妈妈:

作为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对社会责任认知和家庭观念与男性也有着较大的区别,女性更寻求安全感和长远性规划,当聪明女性意识到在社会和家庭中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无法由别人来替代时,她们对家庭保险的责任就体现出来了。

教育金、医疗保障、理财、养老成了这个阶段女性的主话题,建议选则有理财性质的产品和组合,现在市场上的分红型投资类保险就是不错的选择。

如安邦价值增长6号少儿两全保险(分红型)、安邦附加价值增长8号重大疾病保险、安邦价值增长999号年金保险(分红型)A款、盛世系列万能产品等都可做选择,无论健康险还是养老险,都应尽早做规划,因为年龄越小,保费也就越低,因此应该结合自己实际的风险特点和经济能力,尽早投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