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舞蹈十篇

时间:2023-03-30 07:45:20

哈萨克族舞蹈

哈萨克族舞蹈篇1

【关键词】舞台化哈萨克族舞蹈;原生态哈萨克族舞蹈;关系;动作;时尚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163-01

当代舞台上出现了代表时尚文化的哈萨克族舞蹈,我们应该在保护传统哈萨克族舞蹈的前提下,去更进一步的发展与创新哈萨克族舞蹈。

一、人物形象之典型动作对当代舞台化哈萨克族舞蹈的影响――《初雪》

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人物形象的典型动作对舞蹈作品有极大的影响,2003年由新疆艺术学院舞蹈系编导桑都・哈什编排,新疆艺术学院舞蹈系表演的作品《初雪》将哈萨克少女的形象塑造得生动可爱。一群哈萨克少女在雪中翩翩起舞,表现了哈萨克族少女在雪中嬉笑与打闹的场景,以及对第一场雪兴奋与喜悦的心情。《初雪》的舞蹈动作非常典型,保留了传统哈萨克族舞蹈的舞蹈动作,例如:①哈萨克族舞蹈里的双手绕腕。不同于以往哈萨克族舞蹈里的单一动作,而是巧妙地运用了队形的变化来展现,舞动时或是站成紧凑的一横排同时切分节奏来做绕弯,或是在一横排大家节奏各异做着双手绕腕的动作。②哈萨克族舞蹈里典型动作胸腰的运用。在舞蹈一开始时,舞蹈演员跪在平台上,配合绕腕的动作下胸腰,在慢板时舞蹈演员站成两斜排,领舞碎步向6点方向退,舞蹈演员双手举过头顶慢慢向后下胸腰。这种队形的变化是传统哈萨克舞蹈里看不见的。③哈萨克族舞蹈舞步的游动路线。在快结束时,舞蹈演员身体呈90度,右手在前、左手在后,脚下快速游动绕一个圆圈,一般情况下哈萨克族舞蹈中的舞步游动就是碎步,用整齐的碎步来进行队形的变化。而在这里,它变成了快速的走动,不时的有人从圈中出来做自己的动作,但是圈一直都在保持,没有被破坏,直到最后还剩3个人。《初雪》是21世纪初期比较典型的哈萨克族舞蹈,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哈萨克族舞蹈中的典型动作,在队形与节奏巧妙的切分上夸张地展现了传统的哈萨克族舞蹈语汇,将“少女”的形象表现得生动可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当代时尚文化剪影――《安详游吟》

随着哈萨克族民间舞蹈逐渐走向舞台,当代舞台上出现了许多代表时尚文化的哈萨克族舞蹈,例如新疆艺术学院2006级学生达布力・黑巴提编排的哈萨克族三人舞蹈《安详游吟》,在保留了哈萨克族传统舞蹈“卡拉角勒哈”的舞蹈动作的基础上,对动作连接的过程进行了节奏切分,同时融入了Hip-hop(扩胸的元素)的舞蹈动作,打破了传统哈萨克族舞蹈的舞动路线,在流畅的舞蹈过程中加入了舞姿停顿与重新排练,在动作空间的处理上不同于哈萨克族传统舞蹈“卡拉角勒哈”的路线,出现了高、低、跳跃等等现代舞的舞蹈元素。同时,《安详游吟》在音乐、舞美和舞蹈表现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创新与突破,如在音乐上就加入了现今流行的R&P说唱元素。这种时尚的哈萨克族舞蹈作品,使观众眼前一亮,它的创新与突破与80、90后的观众产生共鸣,符合新一代观众越来越高的精神文化需求,所以,我们应当在保护传统哈萨克族舞蹈的前提下,去更进一步的发展与创新哈萨克族舞蹈。

综上所述,现今能涌现出这么多优秀的哈萨克族舞蹈作品,离不开历代人民的艺术创造,同时也离不开创新。在保留原有哈萨克族经典动作的基础上,加入全新的元素,才使之走向舞台,趋向现代化。舞台化的哈萨克舞蹈使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了解哈萨克族舞蹈,但一部分编导因为舞台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哈萨克族舞蹈语汇,而忽略了对原生态哈萨克族舞蹈动作的保留。舞台化哈萨克族舞蹈与原生态哈萨克族舞蹈应该是互相影响、互为观照的,舞台化哈萨克族舞蹈需要不断地从原生态哈萨克族舞蹈中汲取民族的文化营养;而原生态哈萨克族舞蹈也通过舞台化哈萨克族舞蹈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力量,同时忠实地记录着这一时代的变迁。

从当代舞台时尚哈萨克族舞蹈形象的分析可以看出,当代舞台化哈萨克族舞蹈与原生态哈萨克族舞蹈是血脉相承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1.编导们的创新改变了原有的风格。一部分编导在编排哈萨克舞蹈的过程中,为了追求创新,缺乏保护传统的意识,改变了原有的哈萨克舞蹈风格;2.远离了哈萨克族的生存环境。随时时代的发展,大部分哈萨克族人民都远离了草原生活,住起了楼房;3.编导和演员往往不甚了解哈萨克族舞蹈文化,仅凭编舞技术和课堂上学习过有限的哈萨克族舞蹈素材,编创和表演哈萨克族舞蹈。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建立关于原生态哈萨克舞蹈的资料库,有意识地在群众中推广原生态哈萨克族舞蹈的艺术形式,在学习原生态哈萨克舞蹈的基础上去发掘新的知识,不断创新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金秋.中国区域性少数民族民族舞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4).

哈萨克族舞蹈篇2

关键词:哈萨克族;民间舞蹈;特点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068-02

哈萨克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在我国新疆主要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地区和吉木萨尔、木垒、巴里坤草原。哈萨克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大部分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间文化和舞蹈艺术。哈萨克民间舞蹈形式多种多样,他们从劳动生活中提炼出最精华、最优美的舞蹈语言,形成了淳朴自然、风趣幽默、刚健苍劲、粗犷自由等舞蹈风格特点,深受各族人民喜爱。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表现哈萨克族民间传说的舞蹈

民间传说具有思想性、故事性和教育性,哈萨克民族用歌舞的形式将其记录下来进行传承,没有固定的模式,根据表演者的理解,尽情发挥,用舞蹈这种载体,通过肢体语言讲述着传说故事,展现本民族顽强生存的精神。

1.《黑走马》舞。相传蒙古人与哈萨克人发生了争夺草场的战争,蒙古人抢占了他们的草场,并抢走了马群。哈萨克牧人爱马就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在长期的放牧生活中他们了解马的习性,被抢走的马群中有一匹黑色走马剽悍雄壮,通体黑亮,步伐平稳有力,姿势优美,蹄声犹如铿锵的鼓点,它能听懂牧马人的笛声(乐器――斯布孜)。当牧马人焦急无奈时,坐在山头拿起斯布孜吹了起来,笛声随风传到黑走马的耳中,黑走马感觉到主人的愁伤,竖起前腿,冲向马群,将被抢的马群赶回到了主人的身旁,牧马人感动万分,创造了《黑走马》曲,民间艺人又将这个故事编排成《黑走马》舞,广泛流传。舞者骑上黑走马,犹如进入一种艺术境界,人在舞,马亦在舞,动作轻快有力,刚健苍劲,模仿黑走马的走、跑、跳、跃等姿态,随着音乐的起伏和快慢,在全身一张一弛的律动中表现粗犷、剽悍和豪放的风格,艺术地再现了哈萨克人对朝夕相伴的骏马的相濡以沫之情。

2.《瘸鸭子》舞。讲述了一只鸭子腿部受伤,被牧羊人救治好的故事。哈萨克老艺人将这和谐的美用肢体语言表现了出来,舞者用滑稽动作展现了瘸鸭子的走姿,与人相处时的乖巧,表达了人、动物与自然共同依存的和谐美。同时也体现了哈萨克人顽强生活的精神,虽然生活艰辛、但却能忍辱负重、振作精神、积极面对困难和曲折,对未来充满希望。

3.《高雅的姑娘》舞。哈语为《开黄拜孜克孜》,该舞蹈是哈萨克具有代表性的女性舞蹈。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大汗”的女儿叫凯勒拜孜克孜,生得漂亮文雅,身材窈窕、举止大方、气质高雅、能歌善舞,弹得一手绝好的冬布拉曲,但性格高傲,目中无人,很多小伙向他求婚都被拒绝。在一个婚礼上,她弹了一曲《黑走马》,动听无比,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使舞会达到了一个高潮。这时她听到从其他毡房传出了一曲更加动听,富有思想内涵的《黑走马》曲,曲调深沉而悠远,她走进了毡房,不由得大吃一惊,原来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她被老人高超的演奏技艺折服并受到启发,懂得了世上天外有天,人外还有人的哲理。从此,她放下高贵的架子,和周围的人打成一片,接受了一位能歌善舞青年的求爱。她的思想转变得到了众人的称赞,民间阿肯用冬布拉创作了《开勒拜孜克孜》曲,并创编了舞蹈,赞美她的美丽、文雅、爱劳动等美德。

二、表现哈萨克族人民的劳动、生活、生产的舞蹈

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往往和本民族的劳动、生活、生产紧密相联,哈萨克民族从劳动中提炼舞蹈语言,用头、颈、肩、臂、臀、手、眼等不同姿态来摹拟某种劳动生活过程。哈萨克族主要从事畜牧生产,过着逐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哈萨克女子担负着繁重的家务劳动,如烧茶、做饭、挤奶、舂米、剪羊毛、擀毡、捻线、织布、绣花等,她们用灵巧的双手装扮毡房,美化生活,终年忙碌,每当喜庆佳节,欢歌起舞时,勤劳能干的妇女们,十分自然地就把她们最熟悉的劳动动作即兴地揉进舞蹈表演中,经过历代民间艺人不断加工,逐步形成了一系列表现劳动和草原生活的舞蹈。

1.《劳动舞》展现了“剪毛”、“挤奶”、“制毡”、“绣巾”、“戏水”、“放牧”等劳动生活场面。

2.《擀毡舞》生活气息浓厚,动作优美,可以一人表演,也可集体表演,可以在草原上表演,也可以在毡房里表演。舞蹈从打毛开始,展现铺毛、洒水、卷毡、捆绳、拉绳,揉毡、晒毡的工艺过程,体现了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流传广泛,深受牧民喜爱。

3.《挤奶舞》把人与家蓄的亲密关系演绎得十分完美。牛奶、羊奶是牧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食,哈萨克妇女饲养家畜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呵护,从小羊、小牛、小马出生的那一天起,始终伴随着它们成长,久而久之她们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只有她去挤奶,它们才能接受,否则就强烈不满,乱踢乱动,奶量大减,舞蹈动作诙谐、幽默、形象,虚拟性很强,富有娱乐性。

4.《绣花舞》表现哈萨克族妇女在繁忙的劳动间隙,精心绣制巧夺天工的服装和饰品,美化生活。舞蹈动作比较简单,围绕着绣花的过程来展开,如“捻线”、“理线”、“穿针”、“绣花”、“梳头”和“照镜子”等,随意性比较强,但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未来的期盼。

三、表现哈萨克民族习俗文化的舞蹈

哈萨克族人民在长期的草原生活中,形成了独具草原特色的习俗文化和舞蹈艺术,舞姿欢快简洁、风格轻松愉快、舞步轻快有力,刚健苍劲,动作潇洒优美,具有浓厚的草原生活气息。

1.《姑娘追》舞蹈风趣幽默、热烈奔放。舞者用肢体和眼神表现了小伙子求爱之心,姑娘相爱之情,舞蹈进入高潮时,常合以律唱和呼喊,气氛十分热烈,极能激发观众的心理共鸣。

2.《奶茶舞》表现了哈萨克族妇女制作奶茶的全过程,从挤奶、搅奶……直到献奶茶。舞者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将劳动过程揉进舞蹈里,加之表演中的即兴发挥,使其成为独具草原特色的哈萨克族民间舞。表演《马奶酒舞》时,舞者端起盛满马奶酒的大木碗,内外翻转,前后绕动,平衡轻柔,翩翩起舞,如果酒洒不出来,便得到众人喝彩,舞者便举碗饮酒或敬献给长者及相好的人。

3.《婚礼舞》。哈萨克族的婚礼是歌与舞的婚礼,在歌舞声中开始,歌舞声中结束。青年男女宾客载歌载舞,通宵欢庆。舞蹈内容广泛,只要是表演者的绝技都可以表演,具有极强的自由性和随意性,舞步简洁易懂,节拍欢快活泼,营造出热烈气氛,充满着草原气息和自然纯朴的民族风情。

四、表现哈萨克族人民与劳动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舞蹈

狩猎与畜牧是哈萨克人重要的传统生产活动,在长期的狩猎畜牧过程中,他们细致观察各种动物,掌握了动物的各种特性,也创造了许多矫健优美的似兽舞蹈。

1.《鹰舞》是哈萨克族具有典型特色的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阿勒泰地区的阿贝坦乡和布尔津一带。舞蹈表现山鹰勇猛无畏的形象,把鹰在天空翱翔、盘旋,在暴风雨中搏击、寻觅食物,捕获猎物的动作刻画得十分逼真,从舞蹈中使人感受到雄鹰就是这个民族的象征。鹰舞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无论喜庆节日或平时娱乐,在舞台、草原或毡房内,男女老少,都可以即兴表演,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2.《熊舞》是以模仿熊的生活习性和动态特征创造出的舞蹈,动作力求表现出熊的警觉、笨拙,以及捕获猎物后的击掌、吼叫等习性。多用头、颈、肩、臂、臀部、眼的运动姿态来表现,不仅模仿熊的动作,而且通过熊的出洞、寻觅、发现猎物、试探、获猎等一系列情节,表现出熊的笨拙而又可爱,迟缓而又机警,憨厚而又聪明的形象。

3.《大雁舞》是哈萨克老艺人以孤雁的生活背景创作的舞蹈。表演者反穿羊皮大衣,前臂表示大雁的颈,手用袖筒包扎起来,代表雁头,手拿一根长四十公分左右的木棍,木棍的前端做成雁嘴。表演者随着冬布拉的节奏,模拟大雁的觅食、伸颈眺望、理毛、欲飞等动作来表现孤雁那受伤的心理活动,展现了哈萨克族飘零不定、孤独的游牧生活。

哈萨克族有一句古老的谚语:“歌和马是哈萨克的两支翅膀”。故舞蹈以骑马为题材的较多,如《骑马舞》、《驯马舞》、《牧马舞》和《赛马舞》等。主要展示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的各种矫健姿态,表现了哈萨克人的民族性格和气质。

哈萨克族民间舞是哈萨克族生活劳动的精神产物,通过艺术形象从不同的侧面真实地记录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历史、传统生活和习俗,或含蓄温和,或外露奔放,或沉稳缠绵,或粗犷强悍;通过动作造型表达了哈萨克族的思想感情和精神生活。如今,继承、挖掘、整理、改编和新创哈萨克民间舞在舞台上得到了展示并获得了成功,如《圆月》、《刁羊》、《山花》、《白天鹅》、《烈火雄鹰》等舞蹈都是在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舞蹈艺术的虚拟性和假定性,构思舞蹈内容,丰富舞蹈语汇,调动舞蹈画面等艺术手法创作的,强化动作的雕塑性和流动感,在叙事中抒情,抒情中叙事,使哈萨克族舞蹈艺术得到飞速的发展。

哈萨克族民间舞蹈以其独特的风格,展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的草原风情画,更是一首充满希望的生活赞美诗。

参考文献:

[1]明伟.哈萨克族的文化特色[J].中国民族教育,2007,(02).

[2]樊小敏.哈萨克族舞蹈与动物[J].生命世界,2009,(08).

[3]刘大先.哈萨克族的人与歌[J].百科知识,2009,(19).

哈萨克族舞蹈篇3

是反映维吾尔族历史事件、英雄人物、爱情故事等内容,篇幅较长、涵盖面广、韵文与散文形式相结合的民间叙事长诗,集文学、音乐、说唱为一体。

新疆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

是具有故事情节、篇幅较长、涵盖面广、韵文与散文形式相结合的哈萨克族民间叙事长诗,集文学、音乐、说唱为一体。

新疆柯尔克孜族约隆

是目前发现仅在帕米尔地区生活的柯尔克孜族聚居区流传的民间礼仪歌的一个种类,有劝嫁约隆、迎客约隆、谜语约隆、对唱约隆、讽刺约隆等10多种。

新疆罗布淖尔维吾尔民歌

主要流传在尉犁县的一种维吾尔族民歌,内容丰富,旋律优美,节奏极具感染力。

新疆维吾尔族鼓吹乐

是一种流传在维吾尔族民间的鼓吹乐种。其节奏鲜明、发声高亢、激越,擅长渲染喜庆气氛,常用在节日、婚礼等喜庆场合、群众性广场舞蹈或者民间杂技“达瓦孜”表演的伴奏。

新疆维吾尔族妇女服饰

花样多,色彩鲜亮,很有特色,主要分布在于田县、民丰县、且末县、策勒县等。

新疆乌孜别克族埃希来、叶来

“埃希来”和“叶来”是乌孜别克族民歌中非常重要的两种表现形式和组成部分。“埃希来”是长篇叙事民歌,结构比较严谨,曲式比较恢弘,在古时是宫廷音乐;“叶来”是流传于民间的短篇、小段民歌,表现形式和曲风多样,常常与舞蹈结合在一起。

新疆哈萨克族冬不拉艺术

是哈萨克族重要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由弹唱音乐、器乐曲、民间舞蹈音乐、演奏方法与技巧、乐器与制作工艺五大部分组成,可自弹自唱,又可伴奏、独奏、齐奏、合奏等。

新疆柯尔克孜族库姆孜艺术

库姆孜艺术是柯尔克孜族独有而又古老的一种三弦拨乐器,“库姆孜”柯尔克孜族语意是“美丽的乐器”,有独奏、对奏、二重奏、合奏、伴奏等多种演奏形式。

新疆哈萨克族奎依

哈萨克族人将器乐曲统称为“奎依”,由各种乐器演奏出来的乐曲,分别冠以乐器的名称,如“冬不拉奎依”、“斯布孜额奎依”、“库布孜奎依”。

新疆蒙古族绰尔

绰尔是新疆蒙古族图瓦人的一种古老的竖吹管乐器,吹奏出的单调和声音非常独特,它的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

新疆蒙古族舞蹈萨吾尔登

萨吾尔登是新疆蒙古族最主要的民间舞蹈,是卫拉特蒙古人在长期游牧生活中保留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用独特的舞蹈形式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以及对自然、对祖先、对亲人、对恋人等纯真的感情。

新疆锡伯族贝伦舞

贝伦舞是锡伯族民间娱乐活动中最为常见,既可自娱自乐、又可在舞台表演的舞蹈,经过数代民间艺人的传承发展,又有了新的特点,思想内容健康纯正,舞姿优美。

新疆维吾尔族赛乃姆

维吾尔族赛乃姆主要分布在哈密市五堡乡一带,历史上受多种文化的影响,是多种历史文化融合发展的歌舞形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眉户(迷糊戏)

是从陕西、甘肃流传到新疆并演变而来,它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弹唱技巧,用方言土语演唱,乡音韵味浓。

新疆哈萨克族铁尔麦

“铁尔麦”,哈萨克语意为“撷取精华”、“精选”、“集粹”,是一种从哈萨克族谚语、格言、诗歌或其他文艺作品中撷取精华,配以曲调进行演唱的形式。

马球

塔吉克族是新疆唯一打马球的民族。马球是流传在塔吉克族中的手持木制马球棍,在马背上打球的一种竞技运动。

叼羊

叼羊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新疆多个民族所共有的一种民间传统竞技项目,在新疆分布很广泛。

柳编

手工枝条编织是维吾尔族优秀的民间技艺,大约有154种,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吐鲁番地域特色,在吐鲁番人民生产、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

新疆维吾尔族刺绣技艺

主要流传在哈密,最大的特点是在伊斯兰文化的基础上,从图案工艺等方面,借鉴和融入了汉满文化和佛教文化,色彩鲜明饱满,针法质朴稳重,有别于新疆其他地方单一色彩、图案的刺绣文化。

新疆蒙古族刺绣

新疆蒙古族刺绣色彩明快、质朴无华,强调颜色由淡到深的推移,图案在形式上也具有浓厚的装饰性,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自由、和谐、幸福的无限渴望,装饰性和实用性结合完美。

新疆柯尔克孜族刺绣

主要用在柯尔克孜族人家中的墙围、枕头、被面、毛毯等饰品上,有红色、蓝色、黄色等各种颜色,由圆的、方的、菱形的各类几何图案组成。

新疆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

哈萨克族毡绣是用羊毛线在白毡上绣图案,哈萨克族布绣是用线在布上绣图案,这两种图案色彩鲜艳,富有浓郁的哈萨克族民族特色。

新疆维吾尔族传统棉纺织技艺

伽师县维吾尔族传统织布在19世纪比较多,每个村都有几户加工专业户,生产的棉布制品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用途广泛。

新疆维吾尔族艾德莱斯绸织染技艺

发源地在洛浦县,其图案主要为植物、劳动工具、乐器等,制成的丝绸质地柔软、轻盈飘逸,主要制成裙子、裤子、领带、围巾、帽子等服饰和生活用品,备受维吾尔妇女的欢迎。

新疆维吾尔族地毯制作技艺

是维吾尔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中创造出来的优秀传统手工艺,主要流传在洛浦县,织出的地毯工艺考究,古朴典雅,质地柔软,防潮抗腐,经久耐用,久不褪色。

新疆哈萨克族服饰

种类繁多、色泽艳丽、选料考究、剪裁合理,着色、缝制、刺绣以及饰品的加工精细,主要用在哈萨克族男女的毡帽、皮裤、皮套靴、高筒帽、绣花裙等服装上,包含着吉祥、祝福的意思。

新疆维吾尔族 卡拉库勒羊胎羔皮帽制作技艺

主要流传在沙雅县、库车县以及周围地区,用卡拉库勒羊胎羔皮制作的帽子不仅结实美观,还能御寒,不变形,品种有杜化瓦式、吾尼且式、杜力昆式等。新疆维吾尔族传统小刀制作技艺

是经百道工序、手工雕刻、精细镶嵌打造出的手工艺珍品,造型别致,制作精巧,既可作刀具,又有艺术欣赏价值,较为著名的是英吉沙县和沙雅县的维吾尔族传统小刀。

新疆塔吉克族婚俗

新疆塔吉克族婚俗包括定亲、击鼓祝福、接亲、婚礼、揭面纱等程序,一般要举行三天,村里人都要去为年轻人的婚礼祝贺,气氛和谐。

新疆哈萨克族毡房制作技艺

哈萨克族毡房主要用若干根木杆以几何形组成架构,在木架构外裹上羊毛毡,包含了雕、刻、凿、编、扎、染等多种工艺,所有建材及工序全部是用手工完成,毡房居住舒适,具有冬暖夏凉和防震的特点。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维吾尔族乐器制作技艺)主要用来演奏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主要乐器有独它尔、热瓦甫、艾捷克、胡西塔尔等50多个品种。

俄罗斯族民居营造技艺

主要集中在塔城、伊犁、乌鲁木齐、阿勒泰等地区,一般为砖木和木质结构两种,房屋高大,空间宽敞,门窗多,注重外观花卉和图案装饰。

新疆塔塔尔族撒班节

撒班节是塔塔尔族的一个民族传统节日,男女老少载歌载舞,吹拉弹唱,举行各种独特、幽默、风趣的体育活动和游戏活动,充满了团结友爱的气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新疆蒙古族服饰

艺术形式独特,展现了蒙古族妇女精湛的手工技艺和蒙古族丰厚的文化内涵,凝聚了蒙古族人民的精神境界。

哈萨克族舞蹈篇4

1.莽式舞

莽式舞是传统的筵宴歌舞,广泛流传于满族民间。凡有宴会时,主人家男女便起舞,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旋转作舞,被称为莽式。

莽式舞共九折十八式。九折就是九组动作:一为起式,二为摆水打渔的动作,三为穿针织网的动作,四为吉祥欢庆的动作,五为单奔马打猎的动作,六为双奔马出征动作,七为怪蟒出洞即龙舞动作,八为大小盘龙戏水的动作,九为大圆场。十八式就是十八个舞蹈姿势。莽式舞有男女之别。

2.萨满舞

满族的萨满舞是与祭祀相关的舞蹈,源于满族早期骑射生活,一般萨满祭祀时用。根据萨满所持道具的不同,分为单鼓舞和腰铃舞两种。

在祭祀中,萨满一手拿鼓,一手敲击,两腿轮跳,健美有力,身着彩衣,头戴红帽。此外,有的萨满腰系铜铃而舞,打关响板,扭动腰铃,使板声、铃声相和,但动作较简单,有时腰铃与神鼓同时使用,并伴祭祀时所唱神歌。

二、鄂伦春族的黑熊搏斗舞和采红果舞

黑熊搏斗舞是鄂伦春人老幼皆爱的舞蹈。鄂伦春人早期对熊崇拜,认为熊和他们有着血缘关系,对熊不能直呼其名,也有禁猎熊的习惯,猎人为了自卫打死熊,也要举行一套完整的丧葬仪式进行祭祀。后来随着人们宗教观念不断发展变化,尤其饲养牲畜后,鄂伦春人禁止猎熊的观念就逐渐放松了。

这种舞蹈模拟黑熊在搏斗时的动作,粗犷简单。黑熊搏斗舞可由三人表演,舞蹈开始时三人站成品字形,其中二人面对面站立,上身略向前倾斜,两膝略向前屈,两手放在膝盖上,两只脚跳跃不息,同时两肩和头部左右摇摆,嘴里发出“吼吼吼”的粗重声音。第三个人在旁也以同样的动作参加进去,并劝解两个舞者。

采红果舞在鄂伦春语称“红普嫩”,妇女们最喜欢跳。它反映了鄂伦春妇女的采集生活,由两个妇女表演,二人面对面转一圈后,鼓一次掌;也有伸手拨树枝的动作,然后作出采红果的姿势,边采边往桦皮篓里装,动作越来越欢快。“红普嫩”舞姿轻盈优美,活泼健康,构图和动作讲究对称简洁。采红果的动作很讲究手与眼的配合,富有生活气息。

三、达斡尔族的“鲁日格勒”

“鲁日格勒”流传在内蒙古和黑龙江嫩江流域的达斡尔族聚居区,是达斡尔族民间舞蹈的总称,它因地而异,有“阿罕伯”、“郎突达贝”、“哈库麦”、“哈根麦勒格”等几种不同称谓。在达斡尔族供奉的神灵中曾有鲁日格勒舞神。“鲁日格勒”汉语的意思为“燃烧”或者“兴旺”,在达斡尔族语中可以引申为“跳起来吧”,反映了达斡尔族民间舞蹈与其先民在深山密林中围着篝火生息劳作、狩猎生活的情景。

从为舞蹈伴唱的歌曲、呼号和舞蹈动作看,“鲁日格勒”来源于达斡尔族的生产劳动与生活,舞蹈中有采集、提水、捕鱼、飞翔、禽兽斗闹的内容和形象,它以群舞的形式为主,多表现狩猎生活和劳动场面。其中,有模仿布谷鸟体态的“布谷鸟舞”,有模仿熊和野猪动作的“野兽搏斗舞”,有表现在山林间采集野菜野果的“采集舞”,有表现妇女照镜子、梳头的“梳妆舞”,有表现妇女劳动生活的“提水舞”、“摘豆角舞”,有表现青年男女交往的舞蹈等等。由于每次人们相聚跳舞时,各种舞蹈轮番出场展示,逐渐融合起来,很难把不同种类的舞蹈独立分别出来。

“鲁日格勒”以呼号和歌唱来统一和协调众人舞蹈的步伐、节奏,歌舞一体。跳“鲁日格勒”时一般两人为一组,众人形成圆圈舞蹈。表演时上身和手臂的动作比较丰富,脚下以侧滑步为基本步伐,舞蹈开始时先唱徐缓轻快的舞歌,舞者随着歌声轻柔地舞动起来,旁观者可以随时随地加入队伍起舞,舞蹈气氛逐渐热烈,节奏加快,舞者不断穿插交换位置,舞蹈达到高潮时,同时发出“哲嘿哲”、“德乎达”等简短风趣的呼号,脚上踏出有力的节拍。

“鲁日格勒”舞蹈一般有三段体。开始的时候以唱歌为主,曲调悠扬缓慢,委婉动听,人们随着歌曲的节奏滑步慢舞。继而以舞为主,歌曲转为欢快,舞步随之加快。最后进入高潮时,歌唱变为简短有力、风趣动听的呼号。对舞者一手叉腰,一只手臂一收一伸地向上挥动,形成“对打”、“对挡”的架势。这时另外一人及时上场,以同样的舞姿插入其中,为对舞中处于弱势者解围。直到人们尽兴,这一场舞蹈告一段落。

四、鄂温克族的舞蹈

哈萨克族舞蹈篇5

17世纪中叶,土尔扈特和部分和硕特人迁到伏尔加河流域,1771年,由于沙俄压迫和内部矛盾不断激化,和硕特、土尔扈特为了回归故土大迁徙,迁徙后部分和硕特蒙古人被当时的清政府安置于现在的和硕、博湖县境内。

关于萨吾尔登一词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一说是形容一种马步。一说是指弹奏托布秀尔琴时,手的来回甩动。一说与蒙古语“萨吾尔”“萨吾尔登”有联系,蒙古族人看到小孩玩耍时常说“萨吾尔、萨吾尔地玩”,看到小孩高兴地蹦跳时常说“萨吾尔登、萨吾尔登地跳”,意指逗人喜爱的小孩动作。一说是由土尔扈特蒙古语“萨吾那”而来,意为马的头上下不停地弹动,“登”是托布秀尔弹奏时发出的“登登”声,两词合二为一,就是萨吾尔登。

史书记载,萨吾尔登舞产生于古代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准格尔、和硕特4部组成的卫拉特蒙古部落。萨吾尔登舞常以托布秀尔乐器伴奏,动作十分丰富,萨吾尔登演绎形式独特,由于受生活、居住环境及服饰穿戴习惯的影响,主要风格体现在上肢,手、腕、肩、臂的弹、压、推、拉、揉、绕;以腰为轴的前俯后仰,肩前推则肘后顶,肩后顶则肘前推,脚慢手快,棱角分明,每一个动作双膝始终带弹性的屈伸颤动形成了萨吾尔登的鲜明特点。萨吾尔登分徒手跳、持具跳、载歌载舞跳和对歌对舞跳等几种形式。萨吾尔登舞手腕部动作较多,而下肢动作比较简单,很多动作看起来非常眼熟。有表现劳动和日常生活的,如挤奶、捣奶、套马、献茶、敬酒、播种、收割等;有表现妇女生活的,如照镜、描眉、梳辫等;有模拟动物,如模拟雄鹰翱翔、山羊、田鼠、各种马步、鸟类的各种动作等;有表现爱情和模拟各种人物形象的。正是这些从生活中提炼的动作,最终形成了独特的萨吾尔登舞。

萨吾尔登舞蹈,它的起伏和摇摆是对自然的描摹、草原的描摹、生活的描摹,作为人的“肢体语言”或者说是“动态语言”,也是人类独有的。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模拟鸟兽情态的舞蹈,比如傣族的孔雀舞、塔吉克的鹰舞、熊舞、刀郎麦西热甫等舞蹈无不与狩猎等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通过在新疆和内蒙古发现的岩画,专家认为中国舞蹈最早出自于北方游牧民族。

从萨吾尔登乐曲来看,有许多是以马为主题,专门描绘马的形象,如走马、快马乃至跛马的曲调,而这些曲调为人们所熟知。因此,表演者或独自表现信马漫步草原、或两人表现双马竞技,虽然只在原地而舞,但观众依然感受到他们所展示的意境。每当表演进入高潮时,乐手更加投入,在快速的弹奏中还不时地模拟马的嘶鸣声,把围坐在毡帐内人们的思绪引向开阔的蓝天、无垠的绿野。

萨吾尔登经常会在喜庆节日、男婚女嫁、迎宾送客等娱乐活动时跳起来,即便没有什么安排,但凡需要快乐,萨吾尔登就会忽然来临。没有场地、人数限制,随着托布秀尔的弹奏会有一两个人先跳起来,然后他们再将在座的客人一个个请起来加入到舞蹈行列。这种热烈的洪流会将牧人木讷的犹豫冲走,会将穹隆的毡包掀翻在地,会将牧人醉酒的双足送上欢乐的穹顶。

萨吾尔登是快乐的、是平民的、是属于土地的、草原的,它不像蒙古族只属于天空的长调那么忧郁而高贵,它的明快的节奏和轻盈的舞步,尤其当两人对舞的时候它的前仰后合,左摇右摆是和谐的纠缠,是原地的奔跑,是雄性的缠绕和蛇扭的娇柔,会让你心旌摇荡。

这种舞蹈最重要的魅力是所有的参与者、所有的观望者都会在这一刻忘记了自己的年龄而年轻起来,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是18岁,这才是萨吾尔登最神奇的魅力。当草原上蒙古包里萨吾尔登的舞步随着托布秀尔的旋律旋转起来,于是这个毡包就跃动和旋转起来了,整个草原都会被激情的旋风点燃,萨吾尔登就是这样,具有神奇的魔力。

可以这样说:“只要是蒙古人就会跳萨吾尔登,只要有蒙古人的聚会就会有萨吾尔登的舞蹈”,在蒙古族的所有舞蹈之中萨吾尔登是最欢乐和最具有感染力的舞蹈,萨吾尔登的开始就是草原狂欢的开始,就是草原游牧部落狂欢节的开始。

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萨吾尔登本身也在变化,它的神奇在于它在简单中的千变万化。同一种舞蹈,有不一样的名称,同一个名称有不一样的表演,谁也说不清楚这个舞蹈究竟产生于那一年,跳过了多少的岁月,又被多少人跳过,欢乐了多少的蒙古包。传统的萨吾尔登让人心头震颤,那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如果说毡房、草原、马头琴、征战、迁徙、游牧、烈酒、敖包是对蒙古族人最为简洁而直接的描述,长调和托布秀尔弹奏下的萨吾尔登则是对于蒙古族人精神的支持。可以说在萨吾尔登的漩涡下牧人的沉郁会释然,快乐会爆发。如果说长调是蒙古人持重、隐忍、尊严、伤痕的记忆,那么萨吾尔登则使得蒙古人耿直、坦诚、忠实、快乐的天性袒露无遗。否则,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穹庐下精神的归属地恐怕只有那依附着巨大神灵的挂满经幡的树了,那样的状态会是怎样的一种清净和无奈。

博湖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县,有着深厚的民族民间艺术气息。博湖县在抢救、挖掘、收集、整理民族民间艺术的同时,注重抓特色、强活力,有效地推动了博湖县民族文化遗产的再生,并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力。把原本处于民间自娱自乐、自生自灭状态的民族民间艺术搬上舞台,使其成为舞台艺术,其系统性、规范化和艺术技能程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成为博湖县的文化“品牌”。

在博湖县少数民族相对聚居的地方,保留了蒙古族长调、传统服饰表演、江格尔演唱、托布秀尔弹奏、萨吾尔登表演等一大批年代久远,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民族民间艺术,这些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对它们的保护和发展意义重大。

近年来,随着博湖县塑造民族文化步伐的加快,这些濒临消亡的古老民族文化得以重见天日,再焕生机,使博湖县民族文化事业呈现出勃勃生机。以萨吾尔登为依托,可以更好地展现博湖蒙古民族的文化,展示和硕特蒙古族的生活以及内在的精神和追求。今年,博湖县为把萨吾尔登舞蹈和托布秀尔文化继续延伸下去,专门举办了博湖县首届萨吾尔登故乡文化艺术节,万人跳起萨吾尔登和千人弹奏托布秀尔,并且已经申请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是一场让人耳目一新的视听盛宴,活动开启了一扇门,一扇区域间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大门,和硕特民族文化在这里历史性地重聚,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萨吾尔登舞有12种基本舞势

(1)“爱来德比里格萨吾尔登”,“爱来”是鹞鹰的意思,“德比里格”指鹞鹰的振翅,这种舞势是在模仿山鹰的飞翔。

(2)“叫热哈尔萨吾尔登”,即“黑走马萨吾尔登”,是表现骏马的动作。

(3)“拖步青萨吾尔登”,“拖步青”是稳重的意思,即稳重的萨吾尔登。

(4)“胡尔登萨吾尔登”,“胡尔登”是快的意思,即快步萨吾尔登。

(5)“哈努村萨吾尔登”,“哈努村”是袖子的意思。跳这个舞蹈的艺人模仿被风吹的柳树小枝一样悠扬的动作,并且常用坐跪或弯腰的姿势,非常优美,是妇女们最爱跳的萨吾尔登舞。

(6)“乌孙乃多里赶萨吾尔登”,“乌孙乃多里赶”是水浪的意思,模仿河水波浪起伏,动作起伏较大,男女对舞时常跳这种舞势。

(7)“索伦萨吾尔登”,“索伦”原指达斡尔族和鄂温克族,这种萨吾尔登显然是模仿索伦人的舞蹈。

(8)“锡外德里邓萨吾尔登”,“锡外”指的是城墙或堡垒,而“德里邓”是扇风耳的意思,以模仿小兔子蹦蹦跳跳的滑稽动作而得名。

(9)“乌邓萨吾尔登”,“乌邓”就是蒙古包的门,这种萨吾尔登可以理解为是“毡包内的萨吾尔登”。

(10)“杜尔冬萨吾尔登”,即“绸巾萨吾尔登”,这是男女双人舞蹈。

哈萨克族舞蹈篇6

〔关键词〕地域性民间舞传承高校舞蹈教学

一、丰富多彩的传统民间舞蹈资源

我国是一个有着多民族的国家,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其中,各民族的传统民间舞蹈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各民族特有历史背景、民族风俗、、思维方式、精神价值和文化意识,体现了各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我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分布大致按照东北、内蒙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中南、东南地区等几个地域来划分。

东北、内蒙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这里是北方农业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的摇篮。这个地域的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有:满族的宫廷乐舞、萨满舞、东海莽试;赫哲族的跳鹿神;蒙古族的查玛、安代、盅碗舞、筷子舞;朝鲜族的农乐舞、假面舞、长鼓舞、刀舞;达斡尔族的鲁日格勒;鄂温克族的阿罕拜、爱达哈喜楞、巴勒那德、哲辉哲;鄂伦春族的黑熊搏斗舞、哲嘿哲舞等。

西北地区系指新疆、甘肃、陕西、宁夏、青海五省(区)幅员辽阔的版图。这个地域的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有:维吾尔族的手鼓舞、萨巴依舞、赛乃姆、纳孜尔库姆;塔吉克族的恰埔苏孜刀舞、马舞;哈萨克族的哈拉卓尔葛;柯尔克孜族的比翼舞;乌兹别克族的弹乃瓦尔舞、铃子舞;锡伯族的贝伦舞、蝴蝶舞;塔塔尔族的喜事舞;俄罗斯族的踢踏舞;回族的伊斯兰教乐舞、宴席舞、跳花儿、念舞;东乡族的哈利舞、对委奥依纳;土族的安召、纳东;裕固族的护法舞等。

西南地区是指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和自治区。这个地域的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有彝族的打歌、阿细跳月、烟盒舞、都火舞、披毡舞;哈尼族的棕扇舞、扭鼓舞;拉祜族的葫芦笙舞、摆舞;傣族的孔雀舞、嘎光;苗族的木鼓舞、芦笙舞、板凳舞;侗族的芦笙舞;布依族的织布舞;水族的铜鼓舞、斗角舞、角鼓舞;藏族的囊玛、羌姆、卓舞、弦子舞;羌族的萨朗;白族的三灵组舞、田家乐、拜二月;纳西族的哦热热、阿哩哩、勒巴舞;普米族的搓蹉;傈僳族的嘎且舞、搅脚舞、三弦舞;怒族的达比亚舞;独龙族的剽牛舞;基诺族的大鼓舞;景颇族的目脑纵歌、整歌、龙洞歌;阿昌族的登窝罗;佤族的木鼓舞、甩发舞;布朗族的蜡条舞;德昂族的水鼓舞;布依族的刷把舞、香花舞;仡佬族的踩堂舞、酒礼舞等。

中南地区是指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江苏、江西、浙江、福建以及台湾诸省(区)。这个地域的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有:壮族的蚂拐舞、扁担舞;瑶族的盘王舞、铜鼓舞、跳香火龙王舞;土家族的摆手舞、毛古斯、铜铃舞、造旗舞;黎族的跳娘舞、赶鬼舞、打柴舞;畲族的猎捕舞、铃刀舞;高山族的拉手舞、杵舞、甩发舞;毛南族的条套;京族的跳天灯、采茶摸螺、敬香舞等。

二、保护、传承地域性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资源的重要意义

每个民族在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同时形成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各民族的民间舞蹈中,都不同程度的积淀着本民族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长期以来,我国民间舞蹈在各民族生活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民间,人民相信超人的神灵力量,通过宗教祭祀舞蹈祈求神灵和祖先的庇佑、消灾祛病、人畜兴旺。每逢风俗节庆,婚丧嫁娶,人们往往载歌载舞,自娱自乐,用舞蹈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从而获得审美愉悦的满足,在此背后,舞蹈的社交功能也得以凸显,舞蹈也成为一种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的社会交往形式,也有不少男女青年在这样的舞蹈活动中选择配偶。同时,舞蹈也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可以传播一些思想文化也可以使人们更团结,而且,民族民间舞蹈是一切舞台艺术作品的源泉,它提供基本素材,激发编导的创作灵感,丰富舞蹈作品的内涵。另外,民族民间舞蹈可为研究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心理学提供参考。由此可见,民族民间舞蹈有着强大的社会功能,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舞蹈有重要的意义,

三、地方性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地域性舞蹈传承的关系

我国各个地域都有着独具民族特色的舞蹈文化资源,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主要是通过民间老百姓口传身授的方式,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受到了威胁,有一些已经失传,也有一些濒临灭绝,所以抢救和保护显得相当重要。由于政府的重视,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也有很多独具特色舞蹈都已经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笔者通过研究调查了解,有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民间舞蹈已经濒临灭绝,面临着传承的危机,对于这些舞蹈的传承与保护称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如若能够想到一个好的办法找到有效的途径把它们引入地方高校的学校教育,通过学校舞蹈教育形成一个良好的模式,一代又一代的跳下去,无疑能对民间舞蹈的传承和保护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

四、地方性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在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域几乎都有艺术类院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性综合类院校也下设了艺术类二级学院,其中都开设得有与舞蹈相关的专业,比如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学等,在这些舞蹈专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就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了。据笔者了解,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民族民间舞专业课程都是采用的北京舞蹈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的教材,主要教授的民族舞蹈类型有:汉族舞蹈、藏族舞蹈、蒙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朝鲜族舞蹈等几大类,对于其他民族民间舞蹈很少涉及或者根本没有。这几大民族的民间舞蹈课堂教学组合都是老一辈舞蹈教育家深入民间采风、收集整理原始资料、总结归类、分析研究、反复论证实践,最终得出来的既据民族风格有适合的舞蹈课堂教学的舞蹈组合,对于高校学生掌握其民族风格,传承其舞蹈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这样的教学也存在着几个问题:

首先,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丰富的民间舞蹈,上述舞蹈涵盖的民族数量较少,显得不全面、不完整,这不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所有民间舞蹈文化精髓,但是如果把所有民族的舞蹈都搬到大学课堂上来教学,大学四年的时间是不够的,所以也不现实。其次,长此以往上述几种民族的舞蹈不仅在民间能得以传承和发展,在舞蹈教学课堂上也能得到不断的保护和发展,这是好事。但是另一方面,全国各地的舞蹈课堂如果都只学习这几个民族的民间舞蹈,其他民族的民间舞蹈就失去了更多的被传承的机会。再次,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阔,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分布广泛。大多数地方性高校的生源还是来自于本地或者相邻相近的地域,所以学生最熟知的舞蹈还是他们生长生活环境下的地方性舞蹈。让学生学习跨地域的舞蹈就会有一点难度,不是不可以学习,但是学生在对于民族风格、动律特征的理解和把握上也许就会有偏差,比如我们可以试想让一位西北地区的维吾尔族学生去学习东北地区的东北秧歌,他们需要做怎样的适应和改变,学生也许从来都没有去过所学的民族舞蹈的地方,所以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动作?怎样做动作才能表现出它的原始意义?在课堂上学到了动作,但是没有深刻的地方体验,就把握不住舞蹈的内涵,就会失去民族民间舞蹈的“根”。

另一方面,高校舞蹈专业都开设有采风课程,也就是田野调查,这是一门重要的时间课程,老师会带领学生到山间田野去收集民族民间舞蹈素材,去感受民风民俗,这是一门很好的课程,但是处于时间、经费、安全性的考虑,往往不会长时间跨区域的到很远的地方去进行采风,而通常都会选择就近的有代表性的地域。这样一来,学生感受到的往往还是本地域的少数民族民风民情,对于较远的民族还是缺乏亲身经历的感受。

最后,缺乏教材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除了上述民族的舞蹈有比较系统的教材以外,很多地域性民族民间舞蹈是没有专门的系统的科学的教材的,就算是本地域本民族也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编纂出合适的教材,所以只能学习别人的教材,本地的舞蹈缺少了在课堂里被传承的平台。

五、关于改进地方性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对地域性民间舞蹈传承与保护的几点思考

首先,从课程设置着手,在地方性高校舞蹈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加入本地域民族的传统民间舞蹈,并且应当作为一门主干课程,教授大量的本土舞蹈,扩大地域优势,形成不可替代的地方教学资源。例如东北、内蒙地区的高校就可以着重开设满族的萨满舞,赫哲族的跳鹿神,蒙古族的查玛、安代,朝鲜族的假面舞、长鼓舞等;西北地区的高校就可以着重开设维吾尔族的赛乃姆、纳孜尔库姆,塔吉克族的恰埔苏孜,哈萨克族的哈拉卓尔葛,回族的宴席舞、跳花儿,裕固族的护法舞等。再比如四川地区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地方民族特色浓郁的高校,就可以直接开设藏族、羌族、彝族的民间舞蹈课程。这些地域优势是其他高校不可替代的。如果这样,全国各地的大多数的民族民间舞蹈就会在大学课堂里得到传承与发展,改变之前大一统的单一模式,整个民族民间舞蹈课堂就会显得丰富多彩且各具特色。

其次,从课堂舞蹈教学组合编排着手。在地域性民族民间舞蹈的课堂上,要选取有代表性有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素材来编排组合,尽量保持民间舞蹈在民间的原始风貌,不能为了好看或者好跳就任意的篡改动作、加减动作。因为民间舞蹈是各民族千百年来在生产生活劳动中智慧的结晶,把它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或者民风民俗环境中它的跳法就有它代表的意义,我们要从深层次去理解它认识它。在每一个民族的传统民间舞蹈当中,我们应当首先选取能够代表该民族风格的有浓郁特色的舞蹈素材进行组合编排,每一个民族视情况而定,编排6至20个有代表性的课堂组合,然后把它固定下来,一届一届的学年传下去,最终达到对民族民间舞蹈传承和保护的目的。

再次,加强地域性民族民间舞蹈的教材建设。现在,之所以很多高校一直沿用北京舞蹈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的教学内容和教材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自己本土的地域性舞蹈教材。当然,编写教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作为舞蹈教育工作者要尽力去做这件事情,通过反复的田野调查,收集整理民间舞蹈的原始素材,进行研究,归纳分类,分析其基本动律、骨干动作、队形等,然后编写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教材,这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只有不断的加强和完善舞蹈教材的建设,才能更好地为地域性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提供坚实的保障。据笔者所知,现在很多地域性高校已经很重视舞蹈教材的建设,例如以朝鲜族舞蹈著称的延边大学舞蹈系,就有《朝鲜族民间舞蹈组合》、《朝鲜族舞蹈基本动作》、《中国朝鲜民族舞蹈史》等多部朝鲜族舞蹈教材;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有羌族舞蹈教材《羌族女性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等。

最后,重视民族民间舞蹈采风这门重要的实践课程。几乎所有的高校舞蹈专业类都开设有采风这门课程,学生通过深入到山间田野,与少数民族亲近的生活,观察他们的生产劳动,体验民间的风土人情,了解民风民俗,会对民间舞蹈的风格有更准确的把握,在田野调查中对原生态舞蹈的模仿,能够更好的学习和保持民间原生态舞蹈的原貌。在采风的过程中还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原生态舞蹈素材,可以听到老艺人讲的民间传说和故事,舞蹈的文化背景,舞蹈的动作意义,也可以感受婚嫁喜事、重大节庆、宗教祭祀等热闹的场面,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该民族的传统民间舞蹈,做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责任编辑晓芳)

参考文献:

哈萨克族舞蹈篇7

[关键词]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口述档案

1.研究背景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共有47个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锡伯族、满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13个。现在还有其余东乡族、壮族、撒拉族、藏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等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生活实践过程当中,新疆少数民族形成了丰富多彩民族独特文化,包括民族宗教,民间文学、民族医学、风俗习惯等。各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都应该受到重视和保护。新疆的少数民族文化承受多元文化的入侵,正承受着传统文化的存的考验,对于将要遗失的文化,如果不采取措施就很有可能遗失。通过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可以保留人们最原始的文化记忆,如果民族失去了文化继承人,那么将来就可以通过档案查询他们曾经灿烂的文化轨迹,所以建立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是减少民族文化流失的重要手段。

2.口述档案简介

口述档案是史料记载的一种形式,口述档案包括演讲、讲座录音辩论,圆桌会议录音,广播电视等。它是以抢救和保护历史的记忆为目的,对当时的情形环境所做出来有目的性记录的一种方式,口述档案可以保存那些无法保存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意义的文化,如音乐、语言。对于保存那些无法看见无法记载的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3.新疆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作用

弥补历史文献记载当中无法记载的内容:自古以来,国家的档案大多记录是该国家统治阶层和社会精英的内容,对于社会底层的人员的生活记录却很少,受到技术的制约人们只能通过文字或者图像信息来记载这一时期发生的事情。对于声音、舞蹈等记载具有难度。如今科技迅速发展,记载图像影音等成为记录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可以充实丰富档案馆的文献;第三,抢救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第四,提供有价值的科学资料研究;第四,为民族政策提供参考依据;第五;有利于促进新疆地区民族经济发展;第六,为教材编写提供依据;最后,可以生动民间创作的素材库。

4.新疆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标准和分类

4.1新疆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标准

新疆少数民族档案应该根据新疆的实际情况来操作,口述档案本身是为了保护和开发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口述档案的记录有利于国家建立完整的文化档案。新疆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主要有以下内容:首先,新疆口述档案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形成。第二,所受邀口述记录的应该是文化见证者,可以是文化的继承人、当事知情人,也可以是研究少数民族的专家,或是少数民族的族长、长老等。第三,对需要记录的文化遗产要有一定的标准,其口述记录的范围、内容、鉴定等都必须要遵循一定的标准,提高归档质量。第四,经过访谈的资料需要整理后才能作为存档保存。工作人员整理资料要保持口述档案的原始性,不能随意加工和修改。第五,关于口述档案的后备工作也需要做好,如口述人员的基本资料,口述的提纲,口述的内容,材料说明等。

4.2新疆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分类

新疆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种类划分:按照载体划分,口述档案可以是多元化的,可以是重大历史人物,可以是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当事人或参与者。经过标准的录制采集,以文字、录音、录像等对有价值的信息来保存。按照民族划分:可以将新疆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分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锡伯族、满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东乡族、壮族、撒拉族、藏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等民族。按照内容划分新疆少数民族文艺口述档案,新疆一以来被称为歌舞之乡,每个少数民族都会载歌载舞。不同的少数民族文化有不同的特色,各民族更有恋爱、婚丧嫁娶、节日等表达的歌曲。按照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口述档案划分:新疆有部分民族是后期随迁进入本地,民族迁徙的过程,他们文化会随着当地文化而演变。各民族口传文学约两万种。其中有神话、歌谣、史诗、歌谣、叙事等。新疆少数民族医药口述档案:新疆有著名的维医,维药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如今依然是少数民族医学重要依据。在维医的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民间单方、验方、秘方等。这些都是少数民族重要的宝贵资源,也是我国具极大价值的宝贵资源。新疆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技艺口述档案:新疆个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繁多,有维吾尔族刺绣,特有的民族花纹,哈萨克族特有的羊毛地毯、传统造纸术、传统陶艺、打馕等。以及还有更多可以细分的技艺。

5.新疆伊犁锡伯族口述档案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以锡伯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伊犁河谷盆地伊犁河南岸和中天山西端。在我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的接壤处,有一个全国惟一的锡伯族自治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县内聚居着2万名锡伯族人(全县总人口的11.85%),是我国锡伯民族文化保存最完整、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县。锡伯族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其风俗习惯、民族语言、民族建筑和民族服饰,以及舞蹈、音乐、艺术等方面,均得到了完整的延续和保留,并有所创造和发展。文化生活主要为歌舞族人描述少数民族的时候总爱用一个词叫“能歌善舞”。锡伯族代表的舞蹈是贝伦(beilen),是一种很有牧猎民族风格的舞蹈,可以一个人自娱自乐,也可以作为青年男女交际,也可以众人同舞。察县同时保留着诸多民族传统文化的分支,对弓箭技艺,民族美术,服饰,传统建筑等方面进行研究的也都可在察县挖掘出大量的价值。在当代社会,东北锡伯族语言文化势微,在民族特色文化方面,就形成了东北看新疆,新疆看察布查尔的格局。可以说这里是全球保留锡伯语(满语)最好的地方。所以对锡伯族的口述档案记载有着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子志月.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研究[D].云南大学,2013.

[2]严妍.云南无文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保护研究[D].云南大学,2014.、

哈萨克族舞蹈篇8

这是“中国新疆文化周”在哈国的最后一场演出,1200余名观众纷至沓来。哈萨克斯坦议会上院副议长苏金,哈萨克斯坦议会上院外交国防与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前驻华大使阿德尔别科夫,哈萨克斯坦文化部部长库尔一和数名议员亲临现场观看演出,他们都“中国新疆文化周”的系列精彩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扬。这场演出标志着为期一周的庆祝中哈建交20周年“中国新疆文化周”取得了圆满成功。

2012年1月是中哈建交20周年。为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促进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哈萨克斯坦文化部、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中国驻阿拉木图领事馆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承办中国新疆文化周活动。12月16日至2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组成了60人的中国新疆文化交流代表团,带着大型歌舞、优秀摄影作品和图书影视出版物来到哈萨克斯坦,“中国新疆文化周”活动隆重举行。

新疆歌舞受到哈萨克斯坦人民热烈欢迎

演出场馆内被“中国红”渲染得浓情似火。梦幻华美的舞台上,雄伟神奇的天山雪峰做然耸立着。中文与哈文书写的“庆祝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建交20周年”红色条幅格外醒目。舞台上方盛开的“牡丹花”鲜艳夺目,象征着中哈两国人民的友谊,更传播着中国文化元素的绚丽多彩。中国新疆文化交流代表团团长、中共中央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主席艾斯海提?克里木拜、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周力、哈萨克斯坦议会上院外交国防与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前驻华大使阿德尔别科夫分别致辞。

开场舞《欢庆》拉开了晚会的序幕。演员孙燕的独唱《京剧片段》余音未落,掌声经久不息地响起来。演员迪娜、阿衣哈里表演的哈萨克双人舞《美丽的传说》,把观众带入了神秘的天鹅湖畔;当哈萨克民歌《哈尔啥西阿依》和舞蹈《卡玛加依》响起时,熟悉的旋律和欢快的舞姿,激起观众的共鸣,观众们一起和着节奏鼓掌……当哈萨克族民间舞《哈拉角勒哈》演出时,现场更是沸腾了,观众和演员同时起舞,掌声和着节拍像潮水般奔流。整个剧院舞动了起来,更让人震撼的是发自每个人内心的炽热。观众被晚会的精彩节目征服了,也为“中国新疆文化周”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阿德尔别科夫说:“在哈萨克斯坦独立20周年之际,我们由衷地感谢中国新疆文化交流代表团带来的丰厚礼物,我们用语言无法表达心中的感动。”周力说,“演出十分震撼,这台高水平的大型晚会是歌颂中哈友谊的美好见证。”

本次文化周活动中,由伊犁州歌舞团承担在阿斯塔纳市和阿拉木图市表演6场具有浓郁新疆风情的歌舞,该团精湛的表演、动人的笑容,营造了热烈的气氛。舞蹈、独唱、民乐演奏、杂技,每个节目都深受欢迎。

“中国新疆文化周”硕果累累

代表团送来的文化活动,给哈萨克斯坦人民带来了惊喜,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12月17日下午,杜德文总领事主持召开了华人华侨代表座谈会。塔里哈提、纳比江、沙尔季诺夫、安胡塞等从事各行各业的华人华侨代表发表了讲话,在听完华人华侨代表的发言后,艾斯海提-克里木拜向华人华侨们介绍了新疆这些年发生的巨大变化,并欢迎他们回新疆看一看,走一走。19日,在阿拉木图市举行了《友邻》杂志读者见面会,这是中国新疆第一份走出国门的民间文化交流期刊,30多位哈萨克斯坦各界专家、学者现场交流了《友邻》杂志出版以来的感受,并提出宝贵建议。

文化周活动期间,中国新疆文化交流代表团向哈萨克斯坦阿里一法拉比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赠送了46种、300余册多语种图书和音像制品。另外,在阿斯塔纳和阿拉木图两地举办的“魅力新疆”摄影展,展出了100幅中外摄影家创作的新疆题材的摄影作品,涵盖经济发展、民俗风情、人文古迹、特色产业、文化艺术、自然风光、友好交往等内容。前来观看的市民纷纷驻足欣赏、合影留念。同步开展的以哈萨克族题材为主的新疆主题出版物展送活动更是广受欢迎。代表团带去推介新疆的30万余册(盘)图书、画册、折页、音像制品,被当地市民、读者观众争相索取。

高层会见推动两国增进友谊

哈萨克族舞蹈篇9

一、达斡尔族概况

达斡尔是达斡尔族固有的自称。我国历史文献中曾出现过几种不同音译的名称,如打虎儿、达呼尔、达瑚里、打呼里、达乌尔等等。“达斡尔”意为“开拓者”,是契丹族的后裔。

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扎兰屯市、阿荣旗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区、梅里斯区、富拉尔基区、龙江县、富裕县、嫩江县、爱辉县: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表明,达斡尔族人口数为132394人。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目前己搜集到的用满文拼写的达斡尔语手抄本中,有清代达斡尔文人阿拉布丹的《四季歌》《蝴蝶花的荷包》《戒酒歌》等数十篇优秀作品。叙事诗和民间歌舞真实地反映了达斡尔族的生产和生活,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由于达斡尔族多居住在祖国多种文化交融的地区,还有他们独特的历史文化演变,从而形成了他们社会和文化多元的特征。达斡尔族文化体现了农、牧、渔、猎多种文化兼容并蓄的特点,都表现在人们物质生活、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上。其中宗教习俗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达斡尔族大部分人信仰萨满教,也有少数人信仰喇嘛教。达斡尔族崇拜自然界,每年阳历五月都要屯众宰杀猪或牛以祭拜天、地、山、川等诸神。达斡尔家庭都有一个专司祭祀的萨满,除祈祷、祭鄂博外,还以巫术治病,届时要宰杀牛、羊,奉送如奶皮、奶油及各种糕点等食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这种祭祀活动已不多见。

达斡尔族民间美术、剪纸、刺绣、玩具等,是妇女们的手工艺品,民间文艺活动丰富多彩。世代相传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族传统的曲棍球运动盛行,该地区享有“曲棍球之乡”的声誉。

二、达斡尔族民歌的特点

达斡尔族民歌体现了达斡尔族各种民俗习惯,一些民俗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反映这些民俗的民歌还依然在达斡尔族民间中流传。如祭祀活动中的“雅德根”歌曲,哄孩子睡觉的摇篮曲,以及游戏活动中的游戏歌等等。

达斡尔族知识的传授主要依赖于口头,民歌也是如此。因其易于流传,而成为民间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民歌主要出现在“哈库麦勒”中。

达斡尔族民歌基本上使用五声音阶的宫、羽、商、徵4种调式。大部分具有短小精悍,句逗分明,结构方整等特点,一段多为4旬,其中两句构成的民歌常常重复下旬,并且重复语句中多用衬词,演唱时普遍习用慢颤音。特别是在乐句末尾的长音上,颤音由慢起而不断加快,曲调的收束常用下滑音。口弦、抓鼓、腰铃、四胡、三弦等乐器都是达斡尔族常用的民间乐器。

达斡尔族的民间音乐有山歌、对口唱和舞词等多种形式,以音调热情奔放、委婉多变、节奏鲜明、节拍严正见长。达斡尔人称山歌为“扎恩达勒”,是指通常在野外生产劳动休息或赶车的旅途中哼唱,歌词因景而异,即兴填词,并衬用“讷耶哟”等虚词填充,曲调高亢、悠扬,多颤音,具有达斡尔族山歌的独特风格。达斡尔族民间艺人在“扎恩达勒”的基础上加工改编出《山乡》《心上人》《催眠曲》等山歌,堪称是当今达斡尔民歌的优秀作品。对口唱是达斡尔族歌曲中比较普及的演唱曲,它以反映达斡尔人的日常生产、生活为主要内容,一问一答,演唱者可即兴填词互问互答,曲调明朗欢快。歌舞曲是达斡尔族民间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曲调清秀舒缓,歌词内容多以达斡尔人的家庭生活、伦理道德和爱情为主题。

三、达斡尔族民歌与黑龙江流域各族民歌体裁的异同

(一)相同之处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黑龙江流域”这方水土养育着黑龙江这方游牧渔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在黑龙江流域这块广袤的土地上。

各游牧渔猎民族同源于黑龙江流域,共同生活在里,繁衍生息,创造了各自的民族文化。他们共同利用这里的自然资源,游牧、打鱼、农耕,也就是这种生产方式决定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因此他们的生活方式必然有很多相似之处,语言上也有很多共同点。各民族在“语系”方面是完全一致的,在“语族”方面分“通古斯”和“蒙古”两种,“语支”方面分“满”和“通古斯”两种。可见这些民族在语言方面是“大同小异”的。

(二)不同之处

源于黑龙江流域诸民族的传统民歌在体裁形式方面有“大同”之处,也有“小异”之别。这些民族歌曲的体裁形式基本上可分四大类,类别称谓和表演形式等方面有不少相同的地方,这就是“大同”之处。然而各民族的民歌有各自不同的体裁形式,民族风格和特点,这就是“小异”之别。

1.山歌小调类歌曲。山歌、田歌、牧歌、小调等在源于黑龙江流域诸游牧渔猎民族的传统民歌中均属一个类别,而且有各自的传统称谓。这些称谓分别是:满族:倒喇(亦译作“道瓦喇”):达斡尔族:扎恩达勒;鄂温克族:赞达拉嘎;蒙古族:道;锡伯族:乌春;赫哲族:嫁令阔;鄂伦春族:柬达仁(亦译作“赞达仁”)。

一般像满族、赫哲族民歌中长调类的歌曲或山歌类的歌曲比较少,而蒙古族的多些。但是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民歌中类似长调或山歌类的歌曲却很多,然而在风格特点方面却因民族的不同而各有差异。

2.民间“歌舞”歌曲。这些民族都曾经历过原始的狩猎时期,尽管目前这些民族的歌舞艺术表现形式发生了许多变化,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可以找到不同程度的原始狩猎时期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段。

在鄂温克族的“鲁克该勒”和鄂伦春族的“吕日格仁”的形式中,原始狩猎舞的痕迹更为明显。达斡尔族的“哈库麦勒”歌舞形式非常完整,也非常典型,是完全由传统狩猎歌舞中演化过来的,是从内容到形式已发展到相当完美程度的民族传统歌舞形式。它既不是原始意义上的“狩猎”歌舞,又不是单纯“舞蹈”意义上的“舞蹈艺术”。从“哈库麦勒”的表演形式上看,“哈库麦勒”中的“麦日西格”(达斡尔人对舞蹈的称谓)很像“莽式”的“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两人相对而舞,旁人拍手而歌”的表演程序,“麦日西格”亦是“莽式”一词的音转。

赫哲族的“哈康布力”形式已经失传。赫哲族老人葛长胜回忆说:“舞时,举起两臂,如两翼张开,翩翩起舞,时而发出摹仿天鹅的嘎嘎叫声。”根据赫哲族老人的回忆,赫哲族的舞蹈家们已经恢复了这一歌舞形式,并以传统的称谓叫“哈康布力”。“哈康布力”与达斡尔族的“哈库麦勒”的称谓,无疑也是一个

转贴于

名词的不同音转。

3.民间“说唱”歌曲。黑龙江流域诸游牧渔猎民族传统的“说唱”形式与民歌是分不开的。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不同民族中的流传与演化,同’个称谓的含意也在变异。如锡伯族的“乌春”是泛指“民歌”,而达斡尔族的“乌钦”(或称“乌春”)是单指“说唱”歌曲。满族“朱赤温”是后唐时期的一种说唱形式,其曲调就是民歌。据有人考查,“朱赤温”经常唱的民歌有:《空齐歌》《猎歌》《呀h森调》等等。

达斡尔族“乌钦”形式是由民歌体音乐向说唱体音乐过渡的典型“说唱音乐”。在“乌钦”的序儿与小段寓言故事类的“乌钦”中完全用民歌演唱。说唱大段的故事,则完全用“吟诵式”的曲调。赫哲族的“依玛堪”基本上用“吟诵式”的曲调演唱。为了加强故事的戏剧性,艺人往往根据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来即兴发挥。

4.“萨满”歌曲。在历史文献中及一些民族中也有称杏满、萨蛮、查玛、萨玛等。关于“萨满”‘词,有关辞书解释为“通古斯语”,是“激动不安”或“狂怒之人”的意思。黑龙江流域的诸游牧渔猎民族都信仰或崇拜“萨满”。“萨满”犹如神界派到人间的“使者”,可以行走在宇宙三界。“萨满”可以驱使鬼邪,也可以使人的灵魂脱离躯壳去游历世界,为人“求安寻福”“避灾免祸”。

各民族的萨满在举行各种仪式时相同的特点是都穿法衣,手持法鼓,都有相对固定的“神词”“神歌”“神舞”。然而各民族“萨满”运用的“词”“歌”“舞”等艺术形式,包括表演方法、念诵的词汇、辞格等,都是具有本民族的特色。

四、达斡尔族民歌与黑龙江流域各族民歌相互影响与相互渗透

一个民族文化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与其各相邻民族的相互影响与相互渗透是分不开的。达斡尔族民歌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吸收了其它兄弟民族文化艺术的丰富营养,尤其是与其有着历史渊源的鄂温克族、蒙古族、鄂伦春族以及汉族,这些民族的文化艺术都对达斡尔族民歌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民族的融合,文化艺术交流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丰富,因而,达斡尔族民歌也越来越多地吸收着其它兄弟民族的文化艺术营养,用以发展本民族的音乐文化。

哈萨克族舞蹈篇10

关键词:达斡尔族;民间情况;调查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174-01

在中国东北富饶美丽的两岸,生活着一个以农业为主,从事畜牧业和渔猎业的民族——达斡尔族。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莫力达瓦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和新疆塔城等地。

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受清朝满族文化影响,通用满文,后普遍使用汉文。歌舞、体育是达斡尔族人喜爱的活动,传统的曲棍球近年发展很快。达斡尔族是中国北方具有悠久历史和农业文化的民族。

达斡尔族素以勤劳勇敢、能歌善舞而著称,民间口头文学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而又深切感人,曲折生动。从文学角度看,它的价值很宝贵。据调查,达斡尔族劳动人民主要从事的劳动是放牧、渔猎和一些农业生产,他们结合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表达感情,抒发理想,创作出大量具有艺术情趣和有一定艺术价值的口头文学作品。达斡尔族人民所创造的民间文学艺术有载歌载舞的“哈肯麦”,有叙事性强的“扎恩达勒”,还有演唱形式的“乌钦”,这些来自民间的文学艺术,蕴藏量之大,流传范围之广,都达到惊人的程度,是值得我们珍视的。

一、民间文艺的主要形式

达斡尔族民间文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从已掌握的资料和去哈拉新村调查情况看,这里的民间文艺形式归纳四类:

1.歌曲类:哈肯麦舞词曲、萨满词曲、扎恩达勒和新民歌

2.说唱类:乌钦(包括长篇和小段)

3.舞蹈类:哈肯麦舞和根据哈肯麦创作的新舞蹈、萨满祭祀仪式中的舞蹈

4.文学类:民间故事、传说、神话、寓言、谚语等等

二、各种民间文艺蕴藏丰富

达斡尔族虽然没有文字,但他们能歌善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尤其是蕴藏在群众中的口头文学、民间文艺是十分珍贵的。

1.哈肯麦舞:达斡尔族一种古老的民族舞。一般都采取边歌边舞的形式,伴随着一声接一声呼号。内容多为歌颂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歌颂青年男女忠实的爱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这种文艺形式很活跃,很受群众的欢迎,经常参加我馆组织的比赛,并取得了很好的名次。

2.扎恩达勒:是达斡尔族的一种民间演唱形式,也就是山歌的意思。达斡尔族成年人几乎都会唱,年长的百分之八十以上都会唱几段古老的扎恩达勒,年轻人也有一部分会唱新扎恩达勒。

3.民间故事:因为它来自民间,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它以民间自有的形式广泛地流传于人民群众之中。

4.乌钦:近似汉族书曲唱词,也有的象叙事诗。乌钦作为达斡尔族民间文学的一个主体,它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是具有民族化特色的。它不仅真实地反映出了达斡尔族人民的生活、风俗,具有浓烈的民族特点,而且还忠实地展现出了达斡尔族人民鲜明的民族性格。

5.萨满词曲舞:萨满舞是祭祀仪式的一种法式。

另外,除上列五种形式外,尚发现格言、诗歌、谚语、寓言、笑话等多种,蕴藏也较为丰富,这方面亟待发掘。

三、几点体会

1、做好宣传工作,使达斡尔族百姓提高对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有必要宣传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宣传搜集整理民间文艺也具有着重要意义和迫切性,要让大家积极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