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雨的诗句十篇

时间:2023-04-09 09:13:36

带雨的诗句

带雨的诗句篇1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古至今,我国涌现出无数伟大的是大诗人: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响亮的名字早已深深地刻在诗歌的历史名碑上。他们的作品,更是被后人千古传诵。我最喜爱的,是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

这首诗是明代名臣,民族英雄于谦之作。诗的全文是这样的: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碎骨粉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碎骨粉身全不怕”极形象地写出了石灰石烧成石灰的过程,而“全不怕”又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而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这首诗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诗。句句都在写石灰,而实际上却句句在写人。前两句就石灰的特征说人,“若等闲”三个字,抒发了作者在困难面前的大无畏精神。末句表现了丹心照汗青的高风亮节。作者用这寥寥数十字,就深刻地反映了忠心报国的高贵品质,为人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当我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时,心中热血澎湃,被这种豪迈气概所深深吸引。“千锤万击”、“烈火焚烧若等闲”、“碎骨粉身”这些词汇语句映入我眼帘时,我心中感受到的是无所畏惧的精神和豪迈不已的气概。

作者于谦身为明代大臣,以身作则,精忠报国,清白做人。他以这首大气的七言绝句比喻自身,其语言明白,内涵深刻,其人与诗,永垂不朽。这首诗表达的正是:做人要像石灰一样坚贞不屈,即使“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碎骨粉身”都无所畏惧,只为留下清白在人间。这也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高估品质:要清白做人。

这就是我最喜爱的一首诗——《石灰吟》。

喜欢的一首古诗作文二:

从上幼儿园开始,我和古诗便结了缘。从“床前明月光”到“我歌月徘徊”;从“春山暖日和风”到“春江潮水连海平”;从“山外青山楼外楼”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一首千古流芳的诗,攫住了我的目光,那就是——《望岳》。

《望岳》是一首充满“光环”的古诗。它的作者杜甫在青年时期壮志凌云,在山东一带游玩时站在泰山脚下慷慨激昂地吟诵出《望岳》,不仅赞美了泰山的秀丽风光,还表达出作者的雄心壮志与远大志向,以及对自己的期许。此后几千年,无一人能达到或超越。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句句铿锵,句句有力,将泰山的雄伟,泰山的青翠与泰山的壮丽描写得淋漓尽致。杜甫对泰山的赞誉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泰山的秀丽令人心旷神怡,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诗人再次在心里呐喊——我一定要登上泰山之巅,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则会显得极为渺小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它告诉我,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拥有自信与勇气,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成功的顶峰,这时,再看看所经历的困难,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这使我觉得自己仿佛充满了正能量与战斗力,可以成为一个“东方不败”!

一次数学考试,我考得不理想,心里很难过。这时,我想起了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心中便平静下来,将所有错题一一归类,分析了错题原因,将错题写到“错题本”里,重新开心起来,正是“难了不会,会了不难”嘛。

我爱古诗,爱《望岳》。

喜欢的一首古诗作文三:

诗,是一艘扁舟,带我们在用流不息的智慧海洋里穿行;诗,是一座金碧辉煌的仓库,里面有挖掘不完的宝藏;诗,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等着我们去探索;诗,是一本读不完的书,里面永远有我们想要的知识。

从小到大,我读过许多诗,比如,柳宗元的《江雪》,杜牧的《山行》,李白的《赠汪伦》……有许多,许多,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春夜喜雨》。

这首诗是唐代名家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是的具体内容是这样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我喜欢这首诗中所赞美的春雨,喜欢春雨过后大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当春天的第一场雨降临人间,给人们带来的是无尽的喜悦,因为人们将在这个季节,这场春雨里,撒下能带来丰收的种子,而春雨可以滋润着它们茁长成长,这场春雨中蕴含着生命的希冀。春雨,不像夏天的雨大有一怒吞山河的威势,汹涌澎湃;不像秋天的雨愁愁绵绵,凄凄凉凉;不像冬天的雨夹着瑟瑟寒风,冰冷刺骨。

春雨,有着自己的一番独特的美,正如诗中所说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的美是悄然的,就是在那夜深人静,万家熄灯灭火的时候,它飘洒下来了,夹着和风,夹着温柔,轻抚着大地,当人们早上醒来时,花朵们、小草们,大地上的一切生物都沾着那晶莹的雨露,朝气蓬勃。

带雨的诗句篇2

诗言志,无情不能为诗。诗需要景,无景则情无所依。诗若单纯写情,就像一棵树不长绿叶,形象干枯;诗若单独写景,则像一个草人穿上华丽的衣裳,灵魂却无。融情入景,把二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把读者带入一个美妙的诗的境界。

我们看一下中国诗的特点。

“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陈胜,中诗以简隽胜。”朱光潜先生三句话道尽了中西方诗的差异,也高度概括了中国诗的特点――委婉,微妙,简隽。这六个字,再浓缩一下,就是两个字――含蓄。

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中说,相对于西方洋洋洒洒的诗歌“巨厦”而言,中诗是“微雕”的艺术。诗体的限制,正好让诗家们在有限的字数里寻找无限的意蕴,“言有尽而意无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种诗学精神具有暗示性的特征,是中国诗人所追求的“含蓄之美”之所在。

美国汉学家斯蒂芬・欧文的观点,代表了西方人对中诗的理解:中国诗人擅长谜一般的含蓄陈述――在情感表达上遵循抑制法则,寥寥数笔往往描绘出一种感情充沛的境界,读者需去寻绎字面下隐藏的真意。

林从龙先生在《诗苑寻芳》中谈到这一点时,以《诗经・采薇》中的四句诗为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他说,从表面看,这四句话是写景;但字里行间,却饱含着戍边士卒深沉的感情。前两句抒发了征夫背井离乡时对亲人依依不舍之情;后两句则反映了征夫沙场归来时的颓唐晚景。诗含蓄,深沉。景语即是情语。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脍炙人口的抒情佳作。起句点题,第二句是诗人无限羁思离愁的集中表达。“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巴山,古为蛮荒之地,凄凉之地,官员被贬谪之地。诗人此时身在异乡,远离故土,思念之愁,寂寞之苦,日日夜夜无不噬啮着他的心灵。因此,只“巴山”二字,已让读者咀嚼到了诗人一腔的孤寂与郁闷。“自古逢秋悲寂寥”,而从后五字中的一“秋”字,我们可以想象出,在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季节,诗人犹羁旅天涯,归期遥遥,内心的苦楚可想而知了。但这些信息只是“地点”与“时间”,惹人愁思的、令人肝肠寸断的是“夜雨”,是“秋水”。

漫山连绵的夜雨,倚窗无寐的旅人,一池高涨的秋水,寥寥几字,让我们如临其境,所表达的愁怨,亦感同身受。夜雨是愁,秋水也是愁;夜雨无尽,愁亦无尽;秋水在涨,愁亦在涨。诗句委婉,含蓄,隽永。不着一“愁”字,而字字是“愁”。

唐张继的《枫桥夜泊》更是运用“情景交融”艺术手法的典范。

诗人羁旅异乡,夜泊霜江,一轮惹人愁思的秋月刚要落下山去,栖乌乍起,并伴之几声凄厉的啼叫。本来已是夜寒逼人,难以成眠,此时更孤寂难耐了。但张继描绘景致的诗笔并未至此而止。几处光焰闪烁的渔火,渔火映照下的红叶稀疏的枫树,与前面句中的残月、惊乌,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图,而这些景物无一不使“船”中“客”黯然神伤。一切的“景”都与“情”联系在一起。

若按绝句“起承转合”的写作技巧,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就要转到“抒情”上来。如王维“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再如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但张继则继续写景,于是就有了使这首诗成为千古绝唱的后两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两句从字面上看,全是写景,但细致分析一下,就可窥其中奥妙:夜半,表面是指时间,实际则暗指了诗人夜半尚未入眠的状态;客船,则表明人在旅途。夜半的钟声是凄清的,是令人神伤的,从遥远的寺庙中一声声地荡来,带给一位异乡游子的,可谓是温柔的伤害!

优秀的诗人,多是借景抒情、融情入景的行家里手。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武元衡《春兴》:“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满洛城。”李群玉《九子坂闻鹧鸪》:“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正穿屈曲崎岖路,又听钩格磔声。曾泊桂江深岸雨,亦于梅岭阻归程。此时为尔肠千断,乞放今宵白发生。”

带雨的诗句篇3

苏轼这首诗写于杭州,记叙了盛夏西湖上的一场暴雨,虽然诗篇中并不能看出有雷打过的痕迹,但我宁愿相信这场暴雨是伴随着雷电的。看他的起句首字,就带着震震雷声。黑,一个入声字,短促而有力,一上来就将大量的力气喷涌出来。这种力气只属于盛夏,更准确地说只属于雷暴雨后的盛夏。春天太温柔,温柔得让你只能在莺声燕语中酣然入梦;秋天太肃杀,凛冽的商声只能让你的气力化作一片慷慨悲歌,而无法带上生命的活力;冬天太苦寒,屋外漫天的飞雪让你只能围坐在温温炉火旁窃窃私语甚至沉默不语。烈日炎炎的暑日正午也不会放出这样的生命活力,所以这里是暴雨之时,暑意稍退,万物被水滋润,自然能奏唱出豪越的生命之音。紧接着“黑”字的是两个平声字,声情略微舒缓了一下,但又以“墨”这另一个入声字收束起诗篇首句的第一个音步停顿组,这样的字声安排,不正是震雷的声情效果么?雷声不就是那样平地而起一震,在略带平和的几声宛转后又一下突然消逝么?“黑云翻墨”,字面上是描写雷暴雨来临前的云层翻滚的状态,而字音上则是模拟雨落前的阵阵雷声,四字之中容纳进形、声、色、动诸多元素,笔力之健,气势之壮,非夏日怎能生出?

当然,起首四字已经将声情拗怒到了极致,所以首句的后三字就不能继续拗怒下去,不然是要断弦的。“未遮山”,就是一个舒缓的调子,将前面的雄壮疏流向无尽的远方。中国的诗歌,每当将目光投向远方的时候,总是会带上一抹淡淡的忧伤。因为远方不是那迷离的烟草就是隔断人视线的远山,而烟草、远山之外,总是那已经见不到的情人与君王。这三字的舒缓一下子就悄悄地把豪壮内蕴涵着的忧愁给揭露与指出了。所以我觉得在读这首诗的首句的时候“黑”与“墨”二字应该略微读重些,前四字略微读快些,在“墨”字后带上一定的停顿,再以平和的调子将后三字缓缓读出,首句的声情与韵味应该就能传出了。

黑云与雷声之后,暴雨也如期而至,诗人的思绪也由远处的群山转向了雨落船间的眼前。白,又是一个入声起字,在声情上承继了起句的拗怒与雄壮,使其不至于被远山消泯,而始终贯穿于诗间。但是这句并没有像首句那样用两个入声字将音步组收束,因为这里只是再现,只是提醒一下,提醒得太多难免有不胜其烦之感,所以一字足矣。这句展现夏日的生命活力处并不在于音色,而是其所描绘的动态画面。“白雨跳珠”,雨点如珍珠洒落一般地跳跃,可见雨点之盛大,其实在这跳跃场景的背后,我们更能听见雨点哗哗啦啦、噼噼啪啪落地的声音。唐宋诗人在描摹声音的时候用珍珠落地来表现的例子太多太多,最著名的莫过于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的那句“大珠小珠落玉盘”了,不知道东坡在这里有没有借鉴乐天笔法呢?但我觉得东坡在这里以珠喻雨,可谓声形兼备,更加自然切合。四字之后,东坡又著一“乱”字,雨点之繁密就在这一字中道出,这与白居易以大小对举来表现繁促之声异曲而同工。可是这乱密的雨点落在哪里呢?它们当然会落在湖中,会落在楼前,可是苏轼偏偏不说这些,反而只说它们落在了船里。被这样繁密急大的雨点乱打的船儿会怎样呢?自然是在湖中无助地飘摇,随时都有翻没的危险。这下子,前面的珠玉声色的动听与雨点繁密的雄壮又随着这风雨中的孤舟而惆怅、无助起来。

但是夏日终究是一个属于生命的绚烂的季节,它的活力与繁盛不会就这样让这叶扁舟沉没,诗人也不舍得让这叶扁舟就此沉没。因而平地里又卷起了一阵大风,这风也带着夏日特定的活力:秋风肃杀,罡风凛冽,它们吹在身上都让人疼;春风虽然吹面不寒,但它太轻柔无力了,又怎能突然卷地而起,怎能吹散去这繁密雄壮的雨点呢?“忽吹散”的“忽”字,又是一个短促的入声,在字义上表示时间的短促,说明这大风一下子就把乌云吹散开去,也吹散了繁密的雨点。在字音上,同样也有这样的效果。收尾短促,即是时间的短暂,而收尾有力,又是此风力道刚猛的体现,因此,在读的时候,这“忽”字应该相应地读得有力与短促些,前后都给予一定时间的停顿,此句声情的转折拗怒方能显现出来。

就声情而言,在“忽”字的引领下,第三句已经达到了全诗情感的顶峰,夏日的雄壮活力在这句也发扬到了极致,所以末句的声情也就舒缓下来。“水如天”,不仅仅是说水面因为刚才的暴雨而上涨,也是说明现在的水面已如天般平静而没有波澜。这是对上文大雨场景的一种舒缓,同时又是把目光投向了远方,投向了水天相接处的远方,而远方的迷离与惆怅又悄悄地升起在夏日雄壮的心头。纪昀在这首诗下这样评点:“阴阳变化,开阖于俄顷之间。气语雄壮,人不能及也。”云起,雷鸣,雨落,风生,静收,这些变化确实都发生在被那“忽”字所引领在俄顷之间,但这些变化所体现的“人不能及”,并非仅仅是气语之雄壮,更有“阴阳变化”之后隐藏着的、随之起落相生的那一抹惆怅。

如前所说,这首诗是苏轼通判杭州时写的。他此时的诗作总体上来看风格是闲适与平淡的,多是流连山水、与人燕酣的欢娱和惬意。林语堂在《坡传》中这样说到:

杭州像是坡的第二故乡,不只是杭州的山林湖海之美,也非只是由于杭州繁华的街道,闳壮的庙宇,也是由于他和杭州人的感情融洽,由于他一生最快活的日子是在杭州度过的。杭州人有南方的轻松愉快,有诗歌,有美女,他们喜爱坡这位年轻的名诗人,喜爱他的朝气冲力,他那潇洒的神韵,他那不拘小节的胸襟。杭州的美丽赋予他灵感,杭州温柔的魅力浸润他的心神。杭州赢取了坡的心,坡赢取了杭州人的心……他离开杭州之后,南方的秀美与温情,仍然使他梦寐难忘。

带雨的诗句篇4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这是北宋诗人秦观的《春日》。这首诗写雨后春景。瞧,雨后庭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早晨之景。耳盈鸟语,目满青枝,绿红相扶,异馥诱人。诗人寥寥几笔,一幅春意欲滴的画面便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诗人索性止笔,不再描写春景,转而抒情。春意浓郁,灵感忽生,但诡谲的诗人却用“已难寻”的遁词来诱使读者自己去感受春意,这种虚实相生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远目随天去,斜阳着树明。犬知何处吠?人在半山行。”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傍晚之景。斜阳披丛树,绿地与天接,犬欢叫,人晚归。这首诗自然贴切,常中见巧,平中见奇,将读者带进全景式的春之氛围,这里有春之境的美妙,有春之色的绚烂,有春之味的浓烈,有春之声的和悦,置身其间,人们会敞开胸襟,尽情欢歌。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南园的春天,生机勃勃,富有意趣。春水初生,乳燕始飞,蜂儿采花酿蜜,鱼儿拥钩觅食,这些都是极具春天特征的景物,而远景透过窗户直入书房,使人舒心惬意,欢欣不已。这首诗生动传神,清新流转,读来令人神清气逸。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南宋和尚僧志南的《绝句》。这是一首描写春游的绝句。春光明媚,勾起了出家人的游兴,于是走出庙宇,观赏春光。驾着小篷船出游,将船停泊在古树下,拄着藜杖桥东漫步。虽是平铺直叙,但古木阴中停泊着小船,这个画面很雅,很古朴,颇如一帧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后两句准确精练地表现了春天杏花盛开,小雨纷纷,杨柳飘舞,东风和暖的美丽而宜人的景象,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首诗情与景汇,物与心谐,诗人抓住春风春雨的特点,略加渲染,便透露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带雨的诗句篇5

【关键词】 杜诗 湿

笔者在讲授高中语文必修五杜甫诗歌《兵车行》鉴赏课时,我着重点出这首诗最后一句"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中一个"湿",表明了杜甫当时极度忧郁悲愤的心情。一个听得非常入神的学生,无意中大声说了一句很萌很潮的话:"唉!杜甫的心情真的很湿呀!",引起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学生的这句话一下子激发了我的灵感,廓清了我的一些模糊意象。不是吗?我以前曾讲授或阅读过杜甫很多诗歌,在他的诗歌中确实用过很多"湿"字,例如我们耳熟能详一些诗歌:"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兵车行》)、"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林花著雨燕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曲江对雨》)、"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月夜》)等等诗歌中都有一个"湿"字,杜甫的心情是不是真的很潮很湿?为什么在他诗歌常常提到这个字,是有意为之还是自然天成?

清代著名学者仇兆鳌《杜诗详注》第二册在注《曲江对雨》中"林花着雨燕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两句诗时,引说了一则故事:王彦辅曰:"此诗题于院壁,'湿'字为蜗涎所蚀。苏长公、黄山谷、秦少游偕僧佛印,因见缺字,各拈一字补之:苏云'润',黄云'老',秦云'嫩',佛印曰'落'。觅集验之,乃'湿'字也,出于自然。而四人遂分生、老、病、苦之说。诗言志,信矣。" 而周振甫在《诗词例话》里认为这个'湿'字用得并不突出,而用"润"、"老"、"嫩"、"落"反而比"湿"字更费工夫,更讲究练字。且照胡应麟《诗薮》里的说法,用"湿"字不算诗眼,而用"润"、"老"、"嫩"、"落"才算诗眼,故胡应麟认为该诗就是不用诗眼的一例 。

不管怎么说,其实,杜甫在诗中十分爱用"湿"字,而且每每用来,贴切入神,情至理达,倒是一个事实。笔者在教学之余,对杜诗中广泛运用"湿"字非常感兴趣,本人通过检索《杜诗全集》(张志烈编,天地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的电子书初步统计出,在其存诗一千四百五十多首中,用"湿"字入诗的诗句竟达四十七首之多,现摘录如下:

1."东风吹春水,泱漭后土湿。"(《送率府程录事还乡》)

2."长云湿褒斜,汉水饶巨石。"(《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3."三春湿黄精,一食生毛羽。"(《太平寺泉眼》)

4."细泉兼轻冰,沮洳栈道湿。"(《龙门镇》)

5."竿湿烟漠漠,江永风萧萧。"(《桔柏渡》)

6."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7."气肠胃融,汗湿衣裳污。"(《雷》)

8."高鸟湿不下,居人门未开。"(《雨》)

9."南方草镇惨,沾湿赴远役。"(《雨二首》其二)

10."秋耕属地湿,山雨近甚匀。"(《暇日小园散病将种秋菜督勒耕牛兼书触目》)

11."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兵车行》)

12."雨声飕飕催寒早,胡雁翅湿高飞难。"(《秋雨叹三首》其三)

13."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

14."落砧何曾白纸湿,放未觉金盘空。"(《乡姜七少府设戏赠长歌》)

15."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飒飒枯树湿。"(《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言》其五)

16."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7."湿久飞迟半欲高,萦沙惹草细于毛。"(《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

18."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遇雨二首》其二)

19."碧山晴又湿,白水雨偏多,"(《白水明府舅宅喜雨》)

20."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月夜》)

21."楼雨融城湿,宫云去殿低。"(《晚出左掖》)

22."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端午日赐衣》)

23."草露亦多湿,蛛丝仍未收。"(《独立》)

24,"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梅雨》)

2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

26."把酒从衣湿,吟诗信杖扶。"(《徐步》)

27."心同避燥湿,且复过炎凉。"(《双燕》)

28."云霄遗暑湿,山谷进风凉。"(《台上得凉字》)

29."不愁巴道路,恐湿汉旌旗。"(《对雨》)

30."莫令鞭湿地,再湿汉臣衣。"(《遗愤》)

31."晨钟云岸湿,胜地石堂烟。"(《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

32."久露晴初湿,高云薄未还。"(《草阁》)

33."滂沱朱槛湿,万里傍檐楹。(《西阁望雨》)

34."柴扉临野碓,半湿捣香。"(《雨四首》)

35."润休全湿,云晴欲半回。"(《朝二首》其二)

36."江雨旌湿,胡风井径秋。"(《重题》)

37."林花著雨燕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曲江对雨》)

38."病渴三更回白首,传声一注湿青云。"(《示獠奴阿段》)

39."万里秋风吹锦水,谁家别泪湿罗衣。"(《黄草》)

40."身过花间沾湿好,醉于马上往来轻。"(《崔评事弟许相迎不到应卢老夫见泥雨怯出必愆佳期走笔戏简》)

41."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即事》)

42."舞石旋应将乳子,行云莫自湿罗衣。"(《雨不绝》)

43."碧窗宿雾湿,朱浮云细细轻。"(《江陵节度使阳城郡王新楼成王请严侍御判官赋七字句同作》)

44."树湿风凉进,江喧水气浮。"(《立秋雨院中有作》)

45."律比昆仑竹,音知燥湿弦。"(《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

46."暑雨留蒸湿,江风借夕凉。(《遣闷》)

47."爽携卑湿地,声拔洞庭湖。"(《北风》)

从以上诗句中可以看出 ,杜甫多以"湿"字入诗描写秋雨、愁绪和人民生活的苦难,以及自己心中的潜在的苦闷,从而营造出一种凄苦惨淡、令人窒息的忧郁氛围。那么,杜甫为什么如此偏爱这个色彩灰暗,令人不快的"湿"字呢?正如晚唐诗人李商隐诗喜用"隔"字,表现自己坎坷终身、孤独无援的寂寞心态一样 。其实,这种表面现象的背后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其中既有自己理想破灭后心中的烦闷,又有亲历"安史之乱"而产生的痛苦人生的体验;既有对苦于战乱的广大人民的深切同情,又有自己以诗为精神寄托的认真不懈的艺术追求。所以我认为杜甫诗中频繁地以"湿"字入诗,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作者有意为之。下面,就此作简要分析。

一、政治理想破灭后的痛苦和失望

纵观杜甫一生,才华横溢而位居下僚,志存高远而终生失意。出身于书香世家的杜甫,自矜于东晋名将杜预之后,并以儒家"治天下"之旨以立身,少有大志。不仅如此,他自幼聪敏而好学。诚如自己所说:"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岁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壮游》)幼小的心中,即自觉为"治国"而"修身",为"平天下"而勤奋学习。所以他熟读《文选》,以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健亲"。(《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他的终生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可是,事实并非如他所愿,却好像总是在有意捉弄他。当他饱读诗书,胸怀韬略,以至"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欲以满腔热忱施展才能,报效国家之际,却碰上天宝六年权奸李林甫玩弄科举,而失去绝好的实现理想,施展抱负的机会。后来虽偶因赋三大礼表而略得小志,却不料随即"安史之乱"爆发。此后一直郁郁不得志,直至客死他乡。

对于怀济世之才,而命途坎坷且终生不得志的杜甫来说,这真是太痛苦了,甚至简直是残酷的折磨。所以,当他经历屡次失败,理想一再受挫之后,总感觉自己虽然像只搏击长空的雄鹰,可这只雄鹰的翅膀却被时代的霪雨淋湿而不得展翅高飞。这种感受对杜甫来说,真是痛切而深刻。所以,这种情绪在诗中不时表露出来。如《秋雨叹》其三:"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这只胡雁其实就是杜甫自身的真实写照,作者望着在秋雨中徘徊低旋的大雁奋力向上却又不能高飞的情形,仿佛看到了自己狼狈的化身。又如《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湿久飞迟半欲高,萦沙惹草细于毛。"看作者眼中,连雨中落花也因受雨水沾湿而不的自由飘飞,使人顿生怜意。再如《雨峡云行清晓》:"高鸟湿不下,居人门未开。"在作者眼中的鸟,也多是被雨水打湿翅膀而不能凌空高飞的失路英雄的形象。

实际上,在杜甫心中,天宝六载李林甫的擅政科举,对自己来说,犹如一瓢冷水兜头浇下,无情地淋熄了从小升腾在心中的济世报国的希望之火;而当他进三大礼赋而奉命待制集贤院,政治命运即将出现转机之时,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又如一盆冷水迎面泼来,彻底浇灭了他心中希望的火种。所以,在杜甫一生中,这两件事犹如两盆冷水不但淋湿了杜甫的身体,更淋湿了杜甫火热的心灵。使他感到整个一生都如浴凉水,周身寒湿,冰冷透顶。

所以,他时时感到"湿"字萦绕在脑中,挥之不去,处处被阴湿之气所包围、笼罩。送客远行,他看到云气打湿了山谷:"长云湿褒斜,汉水饶巨石。"(《送李校书二十六韵》)逃难途中,他感到路湿难行:"细泉兼轻冰,沮洳栈道湿。"(《龙门镇》)梅雨季节,他心中烦闷,心忧如湿:"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梅雨》)

总之,政治理想的破灭,使杜甫深刻感到前途的渺茫,生活的黯淡,心情的沉郁。

二、对乱世生活的深切感受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敌势猖獗。次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迫于形势,仓皇奔蜀,致使长安沦陷。全国上下,一片惊乱。这时,杜甫也不得不带着妻儿与广大百姓一起逃避战乱,颠沛流离。一个月后,当他得知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安顿好妻儿于州羌村,只身奔赴。途中又不幸陷贼,而被押回长安,后冒死逃脱而得投奔凤翔行在。却又因吐蕃、回纥入侵,蜀中军相继作乱而被迫漂泊西南。其间,杜甫出生入死,漂泊流离,备尝人世艰辛。逃难路上,他看到了广大人民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的惨状;也看到了远离亲人戍守边疆,同敌军作战的士兵们的艰苦辛劳;同时,以自己身为小吏而尚在难中不得自保,妻离子散的窘境,去感受普通广大人民更加困苦的生活。而其中更让他忧心的,是朝廷的昏聩,政治的腐败。为此,他看不到人民安宁生活的希望,看不到国家拨乱反正的曙光,心忧不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道出了他深藏心中的隐忧。他感到战乱之中,广大人民就像长期处在水乡泽国,浑身湿透,何时才能回到干爽舒适的岸上?更叹息自己寄食于人,漂泊流离的生活何时才是尽头?所以,作者时常对雨尤其是秋雨特别敏感。在杜甫诗中,写苦雨的篇章亦不在少数,其原因大概即在此吧!而且每写雨,也多以"湿"字相伴。聊举几例:"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秋雨叹》其三)以霪雨不断,寓主上蔽于谗言而国事凋敝,兼叹自己抱负不得施展。"不愁巴道路,恐湿汉旌旗"(《对雨》)写自己欲由阆州回到梓州,为无休止的大雨所阻,因而想到此时在外淋雨戍守边防的士兵们的辛苦。"舞石旋应将乳子,行云莫自湿罗衣"(《雨不绝》)则责为雨所阻而不得归的沮丧心情。"树湿风凉进,江喧水气浮"(《立秋雨院中有作》),却又独立院中,对萧萧秋雨述说心中悲苦,感慨颇多。由上可知,杜甫因雨而愁,感湿而忧在其诗中已成明显印记。而且此类诗中所述之景,所写之情也多给人凄苦、忧伤、压抑之感。

此外,杜甫在漂泊西南,无家可归,生计了无着落而四处奔波之时,生活的艰辛,时局的动荡,更使他心境烦闷,精神颓唐。此时诗作,更抒发心中不快,多以忧郁之情写伤心之事。怨气极多,正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 。从而渲染出一种阴暗,潮湿,令人烦闷的意境。使人读后顿觉神情黯然,满心凄楚。诗中也仍多以"湿"暗示该种心情。途径龙门镇时,他看到的是"细泉兼轻冰,沮洳栈道湿。"(《龙门镇》)过桔柏渡口,他见到的是"竿湿烟漠漠,江永风萧萧"。(《桔柏渡》)去通泉县的路上,他感受到"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而"南方草镇惨,沾湿赴远役"(《雨二首》)则因入蜀途中天多大雨且峡中多盗而念及远戍战士的辛苦。其《黄草》诗中"万里秋风吹锦水,谁家别泪湿罗衣",更揭示了蜀中兵乱而人民不堪其苦的社会现实。

总之,读这些诗,确能感受到一秋凄风苦雨迎面扑来,使人深深领略到整个时代的沉重和悲哀。

三、"为人性僻耽佳句"的创作态度

带雨的诗句篇6

甲:好久不见最近忙什么呢?

乙:我最近正在研究古诗词。

甲:为什么突然间对古诗词有了兴趣呢?

乙:哎,别提啦!前几天几位老友聚会,一位朋友根据我的谈话说了两句古诗。

甲:什么古诗?

乙:“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甲:就这么两句诗就激起了你对古诗词的兴趣。

乙:是啊,我不理解这两句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甲:这你都不懂还研究什么古诗词。

乙:那你说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甲:“两个黄鹂鸣翠柳”是不知所云,“一行白鹭上青天”是离题万里。隐含的意思就是说你说的话让人听不明白。

乙:高才呀,你这样一解释确实让我茅塞顿开。

甲:这都不懂,你研究的是古诗词哪一方面?

乙:太多啦!

甲:能说说吗?

乙:张口就来,问什么答什么。

甲:带数字的每个字来一句。

乙:没问题。

甲:带“一”的。

乙:“碧玉妆成一树高。”

甲:带“二”的。

乙:“二月春风似剪刀。”

甲:带“三”的。

乙:“白发三千丈。”

甲:带“四”的。

乙:“四面荷花三面柳。”

甲:带“五”的。

乙:“五月人倍忙。”

甲:带“六”的。

乙:“毕竟西湖六月中。”

甲:带“七”的。

乙:“七月七日长生殿。”

甲:带“八”的。

乙:“平林云鸟八窗秋。”

甲:带“九”的。

乙:“疑是银河落九天。”

甲:带“十”的。

乙:“十年生死两茫茫。”

甲:带“百”的。

乙:“采得百花成蜜后。”

甲:带“千”的。

乙:“千山鸟飞绝。”

甲:带“万”的。

乙:“”万里长征人未还。

乙:怎么样(得意地点点头),满意吗。

甲:马马虎虎吧,用数字来一首完整的行吗?

乙:太容易啦。

甲:真的?那你来说说看。

乙:“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这太多啦。”

甲:不错,不错。一年有四季,每个季节来两句行吗?

乙:“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甲:这是宋朝苏轼写的《惠崇春江晚景》。

乙:“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甲:这是宋朝辛弃疾写夏天的《西江月》。

乙:“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甲:这是唐朝刘禹锡写的《秋词》

乙:“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甲:这是唐朝柳宗元写冬的《江雪》。

乙:怎么样(得意地点点头),满意吗。

甲:马马虎虎吧,花中四君子每个来一首完整的行吗?

乙:小菜一碟。

甲:写梅的。

乙:宋朝王安石写的《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甲:写兰的。

乙:宋朝朱熹写的《兰》:“谩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兰到晚清。”

甲:写竹的。

乙:唐朝白居易写的《题李次云窗竹》:“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甲:写菊的。

乙:宋朝陆游写的的《新菊》:“老去流年不耐催,微霜又见开。莫言冷落西风晚,也有飞飞小蝶来。”

甲:哇塞,你太有才啦!

乙:那里,那里,你问的这也太小儿科啦。

甲:那你研究最多的是什么?

乙:改诗呀!

甲:怎么改呀?

乙:杜牧的《清明》你听说过吗?

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乙:对,我能把它改写成“六言诗”、“五言诗”、“四言诗”、“三言诗”、“词”、“小剧本”……。

甲:了不起,我今天才知道火车是推的,牛皮是吹得。

乙:你不信。

甲:当然不信,好,大家鼓掌,请我这位同伴开吹!

乙:六言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

甲:有意思。

乙:“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童指杏花村”。

甲:这是五言诗

乙:在请听四言诗:“清明节雨,行人断魂。酒家何处?有杏花村。”

甲:高!

乙:“清明雨,酒何处?杏花村。”

甲:这是三言诗,那词呢?

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甲:剧本呢?

乙:“有两个人物,两句台词,剧名《清明》。[舞台提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①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②牧童(遥指):杏花村。”)

甲:我今天算是服啦,你能就咱们同台演出也改一首诗或词吗?

带雨的诗句篇7

芙蓉楼①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②,

平明③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① 芙蓉楼:一座楼宇的名称。一说在黔阳(今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镇),一说在润州(今江苏镇江)。似乎以后一说为佳。

② 吴:与下一句的“楚”互为补充,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③ 平明:清晨,早晨。

【诗人简介】

王昌龄,字少伯,陕西太源人,唐开元十一年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后考学宏词科,迁汜水县尉,后贬为江宁丞,再贬为龙标尉。

【今译】

昨夜一场寒冷连绵的雨袭来,笼罩了江面,

清晨时送别了好友,只留下孤独的楚山。

洛阳的亲朋好友若问起了我,

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就像玉壶里的冰一样晶莹、纯洁。

【赏析】

王昌龄被誉为“七绝圣手”。明代王世贞曾经评价说,李白和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几乎不分高下,都是“神品”。这首绝句就充分证明了这个评价多么准确精当。

首句的“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连”字和“入”字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描写了这场夜雨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烘托了“送别”的开阔意境。次句的“平明”与首句的“夜”照应,又可以想见诗人因为要和友人分别而一夜未眠,情感深沉。别时已到,诗人没有将别愁寄予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倾注在矗立于苍莽平野的楚山之上。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

王昌龄曾因不肯趋附权势,两次被贬。第一次被贬岭南,几年后再次被贬谪到更远的龙标,所以诗人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既是对亲友们的信任和告慰,又是蔑视谤议的自誉,这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有深意。

就全诗的艺术成就而言,最突出的是移情手法,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外物上去。诗人说楚山的孤独,实则表现自己的孤独,比直接说自己的孤独反而更有效果。其次是委婉含蓄。当时诗人正处在遭受别人毁谤议论的恶劣环境之中,朋友到洛阳,将面对很多亲友对自己的关心与问候,于是诗人要朋友用“一片冰心在玉壶”委婉而含蓄地予以回答,告慰亲友。

带雨的诗句篇8

一、 《夜雨寄北》赏析

诗人在第一句用夫妻问答的形式开篇,“君问归期未有期”,称妻为“君”,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夫妻相互挂念的款款深情的画面,视角独特而鲜明,这句话的意思是:“妻子你一直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回去,但是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啊。”从审美的角度赏析,这句诗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画中有诗,情在画中,情与景在这里实现了完美的交融,定位了整首诗的意境。诗人站在妻子的角度,换位思考,表面是写妻子盼望夫君回家的急切心理,其实表现的是诗人自己的相思。这种意境和情感的表达方式与杜甫的《月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杜甫在这首诗中就是站在妻子的角度,表面描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实则传达的是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君问归期未有期”用简单的问答形式传达了思念爱妻的深情厚谊,每一个字中都流露出思念之情,不仅形象动人,而且深情、婉约。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是诗人当时眼前所看到的景象以及自己的现实处境。诗人对特定的环境进行了描绘,语言简单而凝练。短短七个字,诗人为大家展现出一个秋雨绵绵的巴山景象,将异乡的景象和漂泊的愁绪展现得淋漓尽致:绵绵巴山,不可断绝,冰凉的秋夜,大雨淋淋,不仅有天上之雨,还有池中之水。读这句诗,人们仿佛穿过了诗人描绘的景物,置身于一个这样的环境中:茫茫秋夜,寒意袭人,绵绵巴山,到处都是一片雨幕,地上的池水很快涨满并溢了出来,诗人身处异乡,周围是险峻而绵延的巴山,风狂雨急,孤独与寂寥缠绕在诗人的心头,此景此情是何等的凄凉与孤寂。秋雨绵绵,使人如愁丝缠绕,空虚而焦虑,池水盈盈,又使人情意满溢,无法自控,诗人的内心在愁绪满怀的同时也情意绵绵,汹涌激荡。在巴山秋夜,阴雨绵绵,诗人触景生情,通过自然景观展开联想,在描绘客观事物和处境的同时表达出夫妻的恩爱。“何当共剪西窗烛”,诗人先用细腻的笔法给人们展现出一个充满温馨与恩爱的和谐家庭生活,“共”字无限传神地表达出夫妻之间的恩爱与亲昵,然后用“何当”将这个美好的期望推向了遥不可及的境地。诗人才发现这不过是自己的想象,是自己美好的愿望,何时能实现呢?这里与首句遥相呼应,“未有期”已经给出答案,理想多么美好,而现实又是如此残酷与无奈。整句诗没有一个“情”字,却洋溢着无限情意。

二、《夜雨寄北》英译本中的诗歌意境

(一) 诗歌的意象与文化

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民族审美情趣以及思维方式的决定性因素,而每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色也表现在语言运用方面。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过程中,文学作品是一种最常见而且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因其语言的书面特征,使得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含义和审美意蕴更为丰富,所以,译者在对一种语言的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不仅仅要理解语言文字表面的内容,更要去理解文字背后的深层次蕴涵。这样才能译出原作真正的意义。所以,我们的翻译研究工作要放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因为翻译涉及的语言文化背景更广。从某种意义上讲,翻译不仅仅是文化作品在不同语言间的转述,而且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在今天,这种文化传播的意义越来越得到重视。文化是诗歌意象的基础,诗歌意象更是文化的体现,它来源于其所在的文化环境。例如,水这个意象在我国的古典诗歌中多与愁丝相关联,表达出命运多舛,人生苦短的无奈与感伤情怀。就像李白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就是这个意义,在下句就直接点出了其核心的思想情感:“举杯消愁愁更愁。”这里的水是以“雨”的形式出现的。还有一个意象――“秋天”也是离愁或者思念的情感表现,这个更多是来源于中华民族的“中秋节”和“重阳节”这两个重大节日。如“每逢佳节倍思亲”描写的是重阳节,而“月是故乡明”则是指中秋时节。

在Herbert A. Giles的译本中没有译出秋天的含义,自然也就无法表达出中国文化有的民族特色。而散宜生的译本中“In this night of rain pools along Ba Rige o’ erflow”也没有译出“秋天”的意思。虽然他可能是为了追求音律上的完美而故意没有译出,但是从翻译的文化传播角度去分析,这两者都不尽完美。不过,中外的许多读者对他们的翻译都比较认可,认为他们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的贡献不可磨灭,所以,整体上讲,他们的译文还是相对成功的。而且,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习惯也有所不同,中国人比较含蓄,而西方人比较直接。如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用“巴山夜雨涨秋池”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就非常的含蓄,而这种含蓄是西方那些直接和大胆的读者难以理解的。

(二) 不同译本意象还原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我过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教授将自己多年的翻译经验进行整理,总结出一套独有的翻译学理论。在许教授的理论中有“三美原则”,即诗歌翻译时要注重意美、形美、音美。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形美最次。翻译时,首先要做到意美,然后再尽量实现音美和形美,最终达到三美齐备的最高境界。在对这首诗的首句进行翻译时,首先用“when”对应原文的“期”,然后用“but”来导出后面的“未有期”,这是许教授意译法的典型体现,虽然是直叙原话,但是并没有失去原文中应有的意味,那种离愁别绪、忧伤无奈完全展现在读者面前。第二句将原文中的巴山意译作“western hills”是指川东一带的山脉,而用“pools in western hills”来翻译“秋池”就有点偏颇了,因为这里译作是巴山的水池,而失去的“秋”的意味。好在后面用“autumn rain o’ erflow”来译“夜雨”,联想起来解读,还是能体会到原诗中那种秋雨萧瑟、池水满溢的意象。而原文中的“巴山夜雨”译作“enless reary night of rain”倒是非常贴切,将原诗的意象神韵表现得非常完美,读者在解读时能体会到诗人那种身在异乡秋雨萧瑟的夜里,对爱妻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译文完整地表达了诗人那种满怀的“愁绪”和“忧郁”,让人读来仿佛历历在目。译者在翻译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时都遵循了许教授“三美原则”中的“意美”,很好地还原了原诗的意境。然而,美中不足,译文没有将原诗的“夜”翻译出来,有失原诗意境。第三句用“can”带出了“trim the wicks”,虽然在原诗中没有相应的意象,但是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对整体意境也有很大的提升。译文以“trim the wicks”表现原诗中的“共剪烛”,将此刻的愁苦及未来的憧憬都完整地表现出来。译文中用“again”和“rain”分别作三四句的结尾词,充分体现了“音美”的原则。从整体上看,译文分为四行,每行都是12个音节,然后遵循AABB的形式押韵,这充分体现了“形美”原则。许教授按照他的三美原则意译全诗,运用他丰富的人生经验及深厚的中外文化修养来翻译此诗,完整地表达了原诗的意境,是《夜雨寄北》英译本的典范。

我们再来分析著名翻译家孙大雨先生的译本。孙大雨先生曾翻译过莎士比亚的作品,后期多翻译唐诗和《楚辞》。孙先生曾在美国留学,后在国内多所大学任教,翻译了很多作品。孙大雨先生的翻译理论是:翻译诗歌和文学作品,译者不仅要完全解读原诗的意境,而且要对目标语的文化以及文字都有很高的造诣,唯有如此才能将原文的风貌和精神翻译出来,翻译过程相当于一次完整的再创作。孙先生在翻译时以诗译诗,用词非常精美,不同于原诗的简洁明朗,孙译本的风格比较沉郁。首句中,孙先生用“home-coming”表现归心似箭,然后又用“not sure”展现出诗人想回去又不能的无奈。孙先生在用词方面非常严谨,在翻译第二句时,用“not sure”对应“夜雨”,用“autumn pools”对应“秋池”,非常工整,而且充分表现出了原诗中那种惆怅孤独的情感,实现了中英文化的完美转换。受性格和经历的影响,孙先生在译文的情感表达上也是严谨的,用“Ba mounts”来翻译“巴山”会有损原诗的意象,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应译作“bashan mountains”或者是“bashan mounts”。在翻译第三句的时候,没有直译“何当”和“共”两词,而是用了“west winow”与“clipping the canle wick”,这也对原诗中所要表达的意象有很大的遗失,译文没有表达出原诗想要表达的对将来的重逢的一种强烈向往和憧憬,不仅在整体上显得平淡,而且没有完整表达原诗的意境,翻译得不是很到位。末句用“mute elight”来结尾,词语表现得过于含蓄内敛,没有完全传神地表达出“巴山夜雨”的意象和场景,也没有表达出诗人那种孤寂、期盼、焦虑以及矛盾的心理。然而,孙大雨先生在翻译时多运用古英语单词来体现原诗的节奏与形式美,体现了他独特的翻译风格。

三、结 语

通过赏析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我们了解到,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译者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对原诗中的意象进行操作,既不能失去原文的内涵和精神,还要传达原诗的情感和意蕴。因此,在古诗歌的英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作用非常明显,只有经验丰富、语言功底扎实的译者才能译出精美的作品,才能将我国的文化瑰宝传播到世界。

[参考文献]

[1] 谢真元.一生必读唐诗三百首鉴赏[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320.

[2] 徐守勤,徐守平.浪漫中华古诗英译赏析[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 孙大雨.古诗文英译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 李莎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与古典诗歌的审美鉴赏[J].文学理论研究,2006(11).

带雨的诗句篇9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1. 断魂:形容凄迷哀伤的心情。

2. 借问:请问。

3. 遥指:远远地指着。

[简析]

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清明时节,天气多变,有时春光明媚,花红柳绿,有时却细雨纷纷,绵绵不绝。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写出了“泼火雨”的特征(清明前两天是寒日节,旧俗要禁火三天,这时候下雨称为“泼火雨”)。次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写行路人的心境。“断魂”,指内心十分凄迷哀伤而并不外露的感情。这位行人为何“欲断魂”呢?因为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大节日,照例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现在这位行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湿,心境就更加凄迷纷乱了。

如何排遣愁绪呢?行人自然想:最好在附近找个酒家,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饮点酒,解解寒;更主要的可借酒驱散心中的愁绪。于是他问路了:“借问酒家何处有?”问谁,没有点明。末句“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牧童”二字,既是本句的主语,又补充说明上句问的对象。牧童的回答以行动代替语言,行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一片红杏盛开的树梢,隐隐约约露出了一个酒望子(古代酒店的标帜)。诗到这里戛然而止,至于行人如何闻讯而喜,兴奋地赶上前去,找到酒店饮上几杯,获得了避雨、解寒、消愁的满足等等,都留待读者去想象。

由于这首诗的广泛流传,“杏花村”三字在后世便成了酒家的雅号。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甚至时有“疾风甚雨”。但这日的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这也正是春雨的特色。这“雨纷纷”,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的;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竭力形容那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平添了一层愁绪。因而诗人用了“断魂”二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情在景中、景即是情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接着写行人这时涌上心头的一个想法: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带雨的诗句篇10

关键词:炼字 修辞 诗歌 作用

每一种修辞手法都有其自身的魅力和重要意义,炼字作为修辞的一种,其对于诗的作用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起到渲染诗歌气氛和简洁精美的作用。一个字所起到的作用有时和一个句子甚至是一段话所达到的效果是相同,并且会在简洁玄妙处更胜一筹。没有繁琐的话语,没有多余的词句,诗中常常出现一字染全篇的作用。例如《舟到武林渡》的结句“旧时湖山一笑迎”中的“笑”字将晴晚的湖山衬托得格外靓丽,灿烂的笑容留在了纵横的山水间。“笑”虽然是一个动词,但却同时拥有形容词的表达效果。笑出了湖山的明媚干净和清爽,笑出了诗人的豁达喜悦和欢畅。“迎”字则将划动着靠近湖山的状态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小舟在前行,仿佛远处的湖山在向诗人慢慢走来。“迎”字这里还有欢迎的意思。这两个字都将诗人的愉悦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不是通常诗人咏秋时心中所表现的伤感悲怀。

二是形象生动的作用,诗中常常凭几个字便使得景物的俏皮可爱、人物的心情和全诗的意境幻化多姿,简单的几个字却常常包含了多种不同的写作手法。拟人化、比喻化的手法使其诗作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例如诗的结句“旧时湖山一笑迎”没有那种对物是人非的感叹和悲凄,相反却是一笑终结了全诗,这一笑将湖山的灵动和诗人的喜悦即刻显现,让人不觉心头一动。同样,“迎”字也是将湖山拟人化,赋予其鲜活的性格和行为,不再是直立呆板的静态事物,让画面更显生机。赋予了湖山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让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品读每个字都会体验出不同的味道,混在一起更是形色有致。理解它们所流露出的情感,全诗的感情基调也就彻底地再现了出来。这便是字的魔力,诗的魅力。“旧时”二字可以看出诗人将湖山看作成了自己的老朋友。三年重游故地,它就像多年不见的好友热情地迎接自己。这种又遇故人的喜悦无语言表,心绪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时光,徜徉在回忆中,沐浴着好心情。给予了湖山以血肉生动的形象。这句中的“笑”和“迎”都是拟人的用法,湖山本无情,诗人却把它描绘得有情有义,就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花不会因感慨世事而落泪,鸟也不会因恨而惊心。这种种的情感都是诗人心弦的拨动,心中所想都寄予山水中,让湖山披上了情感的外衣。

三是焕然一新的作用,诗歌的意象很多时候是重复的,但用字恰到好处时,即便是平常的意象,也会有所新意。诗的首句“雨岸霜枫弄晚晴”,我自认为是描写的最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一句。雨岸霜枫,本是秋季比较凄寒的景色,飘下的枫叶铺在岸边,一场秋雨席过,空气中增加了湿度也降下了温度,霜慢慢凝结在枫叶上,红黄的寒利已被这层白霜淡淡地抹掉,加了一种清新,加了一种安静。枫叶静静地躺在那里,霜的凝重压着它的残躯,让他不再随风舞弄。诗人划着船在水中享受着寂静的霜叶雨岸图。而正在诗人沉静在自己祥和的世界中时,一个“弄”字将全诗的气氛活跃了起来,将感情调动了起来。本来还寂寞着的秋晚突然散发出了生机与活力,霜叶也撩拨开了心弦,跟着热闹起来。雨后天晴,空气别样的清新,心情也随它欢雀,畅快淋漓,即便空气带着寒意,好心情却没被抽离。“弄”将雨岸、霜、枫、晴天一个个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在一起,这个鲜明的化美为媚的具象动词将整首诗都带到了高潮中去。雨过天晴,红黄相叠的枫叶铺在岸边,这样的景色已经形成了一幅靓丽的风景线,但却只是静止的存在,默默地守候着船客的到来。而加上个“弄”字,这一刻,即便没有风的卷动,雨的打落,景物依然给人以一种动态的冲击力,仿佛耳中传来了嬉闹声,拟人化的描写让景物顿时有了调皮之感。

总体上来看,《舟到武林渡》是一首描写诗人重游故地的诗。短短的四句诗,有描写,有叙述,同时还蕴含着诗人自身重游故地的欣喜和眷恋之情。细细咀嚼这首诗的每一句,便是一种享受。诗的首句“雨岸霜枫弄晚晴”是诗人划船向靠近岸边时的所观所绘。诗的第二句“荒村古镇水纵横”则是诗人远眺时眼底所收的景色,荒村古镇被水围绕着,“纵横”二字将水的浩浩荡荡突显的淋漓尽致,不受任何羁绊,不受任何阻挠,只向着前方无畏地奔跑。大气磅礴又不似海的浩渺千里,却让人感受到了沧桑。再加上荒村古镇的点缀,物是人非的悲凉更是跃然于心上。只是简简单单的几笔白描,却勾勒出了一幅壮阔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