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逝读后感十篇

时间:2023-04-07 18:32:03

伤逝读后感

伤逝读后感篇1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是文科院校中文专业的主干课程,甚至是一些理工科院校或艺术院校经常性开设的一门课程。由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上承古代和近代文学,下续当下文学,这样一个中间时段的文学作品既有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复杂性、深邃性组成的时代混响和多元文化况味,又有鲜活的当代感和现场感蕴涵其中。可以说,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交织着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审美与功利等多重维度和内在张力,对于建构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历史认知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作用。

那么,如何优质推进这门课程的教学呢?笔者认为,应该注意趣味性、参与性和启发性三个维度的和谐交融。本文以鲁迅的《伤逝》为例,来具体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教学的这几个维度。

一、趣味性与知识野史的植入

鲁迅的作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必选的篇目,《狂人日记》《阿q正传》和《伤逝》是各种选本收入频率较高的几篇小说。由于《伤逝》是鲁迅作品中唯一一部青年知识分子爱情题材作品,很合青年人的口味,加上鲁迅在这部作品中以爱情和婚姻作为框架深入探讨五四后知识分子道路问题,所以小说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与典型的鲁迅气质。鉴于此,《伤逝》成为一部既具可读性又有思想性的文学作品,被各种选本所本文由收集整理青睐。从阅读的角度看,《伤逝》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小说,很能激发当代青年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从讲授的角度看,如何将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讲得“活色活香”则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对于这样丰富、深邃的文本,不能仅仅局限于文本的解读,还应该注重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与媒介,让解读的过程充满趣味。在教学中,笔者先从知识层面入手,在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为其引入一些与《伤逝》有关的野史知识。笔者所抓住的问题是鲁迅创作《伤逝》时的处境及心理。《伤逝》写于1925年10月21日。1925年前后的鲁迅处于怎样一种现实与精神状态之中呢? 1923年夏天,周氏兄弟失和,鲁迅和朱安女士守着无爱的婚姻。1925年,从许广平第一次给鲁迅写信之后,鲁迅与许广平开始越走越近。1925年9月,鲁迅肺病复发,在病中写了《伤逝》《孤独者》。“兄弟失和”看似跟《伤逝》没有多大关系,但作为一桩公案对鲁迅的身体尤其是精神世界产生了极大的打击。钱理群就指出“兄弟失和”让鲁迅产生了深深的被利用感和被放逐感。这种绝望感一直绵延到1925年。周作人当年读过《伤逝》后甚至坚持认为《伤逝》是影射兄弟失和的作品——可见,兄弟失和对鲁迅精神及其创作的影响何其深远!鲁迅与原配朱安女士的婚姻对于理解《伤逝》也有很大的关系。这种不幸的婚姻限制了他对爱的追求,正因为鲁迅不幸的婚姻,他才将《伤逝》里的爱情写得如此绝望和晦暗。

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知识,肯定会限制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因而,教师有必要将这些野史知识植入学生的阅读过程。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鲁迅的婚姻以及兄弟失和事件有很高的热情,这些野史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趣味还不仅仅体现在知识层面,同时也体现在教学手段上。影音资源或教学影像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习充满趣味。纪录片《鲁迅之路》及《先生鲁迅》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关于鲁迅与朱安的无爱婚姻,笔者从《先生鲁迅(五)·黑暗闸门》中剪辑出8分钟左右的影像,关于兄弟失和,《先生鲁迅(五)·黑暗闸门》中有6分钟的介绍,《伤逝》前后的鲁迅与许广平的恋爱,也有8分钟左右的视频呈现。这样,学生专注于文本阅读,教师对文本进行必要的知识背景或野史知识的介绍,再加上影像资料的播放,原本枯燥的教学会变得亲切可感、生动有趣。

二、参与性与互动教学的运用

良好的教学应该是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共同作用的结果。作品选是一种导读性质的课程,因而作品选的教学应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只有在一种教与学的互动中才能让这门课更有价值。

从课程的特点来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应该区别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文学思潮史、批评史。如果说后者的教学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讲授为主,帮助学生建构文学史的宏观脉络,理解文学发展规律,那么,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则更多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分析和解读文本的方式。因而作品选的教学过程实际上应是学生和教师共同进入文本,教师引导学生去读,带着学生赏鉴,和学生一起探讨研究,各抒己见、切磋想法和砥砺观点的过程。

在《伤逝》的教学中,笔者通过这样几个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一是以问题带动学生思考。《伤逝》的教学一般离不开对这样几个问题的追问和思考:《伤逝》中主人公悲剧的根源;对于主人公形象的价值评判,即如何评价子君和涓生这两个人物形象;这篇小说寄予了鲁迅对于婚恋怎样的独特思考?围绕这些问题让学生展开阅读和思考,并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甚或与他人形成争鸣。可以说,如果学生在阅读和交流中对以上这几个问题都能有充分的理解,至少说明他们已经把握住了这个文本最为重要的内容。二是分角色讨论人物的行为。在讨论中,笔者让学生分别将自己视作子君、涓生等人物,站在这些人物的立场上,让学生说出在那样的语境或状态中自己的选择。这种互动式或情境式教学的最大好处是让学生有了一种身份感以及情境感。这种身份迫使他们以“同情之了解”的历史态度进入特定人物的内心,理解他们行为的逻辑或因果。这样就避免了一种误区的出现,即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时常常脱离特定历史语境,以当代人的价值观或审美感受评价历史情境中人的行为和选择。

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对于这种互动式教学,尽管学生开始觉得不太适应,但一旦他们进入文本,抓住了问题,找到了身份,他们会迸发出很多鲜活而大胆的观点,比如有的学生就认为,涓生的忏悔是虚伪而无耻的,他放弃子君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爱欲的倦怠。其实,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阅读和思考的过程,通过这种困惑、思考、互动、交流、豁然的过程增长自己的见解,提升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事实说明,在作品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放下身段,暂搁人师的身份,做一个倾听者,听学生阅读文本的感悟,看学生进入文本的方式。作品选的教学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释放学生的才情和思想,让他们在阅读经典中提升自己,因而,教师说得再多,不如学生多说,教师讲得再好,不如学生自己动脑。只有在这种参与性与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才能提升教学的效果。

三、启发性与阅读能力的形成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还应该注重启发性。教师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去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作品选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通过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找到分析文本的方式并形成自己的评价标准。

首先,注重培养学生形成分析问题的角度。《伤逝》和其他很多经典文本一样,内容是开放的,可以阐释的角度也不是单一的。不同的人阅读《伤逝》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和观点,关键看你从哪个角度进入。角度不同,看到的问题也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比如在分析《伤逝》主人公悲剧的原因时,如果从社会因素的角度看,封建势力的强大,以及封建的思想、政治、经济、社会习惯势力等多方面结成的“神圣同盟”是子君和涓生面临的最大敌人——这是解释主人公悲剧的传统视角。如果从子君的角度看,她在婚姻自主的追求目标实现后陷入所谓的庸俗生活状态,而没有经济权与独立的经济地位则是她被抛弃的重要因素。如果从涓生的角度看,小资产阶级的自私性、软弱性,以及遇到困境时首先只想到自己解脱的“为我主义”是他们爱情悲剧的原因。

伤逝读后感篇2

【关键词】《葬礼蓝调》;音韵;意象;修辞

W.H.奥登生于一九零七年,为近代英国诗坛上最知名的诗人。奥登的诗受霍普金斯(G. M. Hopkins),艾略特(T. S. Eliot),欧文 (W. Owen) 诸诗人的影响,他本人的思想则受马克思,佛罗伊特和刻克加德(Kirkegaard,十九世纪的哲学家) 的影响。奥登认为处在资本主义统治下的西方文化正在堕落,而人民则在机器的压榨下疲倦的毁灭下去。

《葬礼蓝调》是一首在爱人葬礼上朗诵的悼亡诗。《葬礼蓝调》感情真切,悲痛之情渗透每一字句,这与诗歌的情感处理方式是分不开的。全诗先用消除各种动静和声音,间接抒写个人的悲伤,从地上到天空如此宽广的空间范围内进行情绪渲染,从动物到天体,从日常用品到高雅艺术,无不受到叙述者情绪的影响。

一、意象层面的文体学特征

诗歌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运用大量的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对我们的感觉能起刺激作用的具体形象,诗歌意象的具体功能在于它能刺激人的感官,从而唤起某种感觉 并暗示某种感彩,使得读者能沿着意象所指引的方向迅速进入诗的意境,陶醉于诗情画意之中。《葬礼蓝调》这首诗采用了生动的意象来增强诗的表达力和感染力,使诗歌韵味悠长。如全诗前两节中所运用的:Stop all the clocks, cut off the telephone,Silence the pianos and with muffled drum, Bring out the coffin, crepe bows, the white necks, black cotton gloves.

可以看出,诗人把自己的情感附于这些具体的意象之上。停止时钟、切断电话、嘶哑了钢琴、低沉的鼓、灵柩、黑纱、白颈还有黑色的手套。这些平常却又典型的景物的叠加,构成了独特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葬礼中沉痛、悲伤的场景,使读者感受到了他的伤痛,产生共鸣,苍茫宇宙的时空感,卑微的人生的凄怆感跃然纸上。而象声词“moaning”和“Scribbling”也为全诗定下了一个阴郁的起始符,为全诗埋下了伏笔。这些为全诗设定了一个庄严而又沉痛的场景,足以说明诗人心中对逝去情人的爱,以及失去了以后的痛苦与悲伤。

后两节中奥登也运用了一些意象词,如North,South,East,West,working week,Sunday rest,noon,midnight,talk,song。单纯的看到这些词,读者并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触,但是当把它们放到诗中阅读时,我们就会看到他的用意。诗人用这些词表达情人在自己心目中的重要性,那个人就是他的所有。而从另一个方面,我们还可以体会到,诗人将情人比作自己的一切来看待,那么失去了情人就是失去一切。这对于诗人来说是多么的沉痛,因而这一节诗也与前面的诗节形成呼应。

在最后一个诗节中,奥登附于stars,moon,sun,ocean,wood等词一切美好事物的意思。从诗节中我们不能体会,诗人已不再需要这些美好的事物,因为情人的逝去,任何事物都不再有意义。

二、修辞层面的文体学特征

本诗中奥登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这是这些修辞手法的完美运用,给读者呈现了一个葬礼的沉痛场景,以及感受到诗人悲痛欲绝的心情。

在开始的一句中“Stop all the clocks, cut off the telephone,Silence the pianos”奥登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停止所有的时钟,切断电话,嘶哑了钢琴”,诗人希望所有的声音在这一刻都停止,让我们静静地等待葬礼的开始。 “with muffled drum, Bring out the coffin, let the mourners come.”前面的铺垫为了引出的就是“随着低沉的鼓,抬出灵柩,让哀悼者前来。”低沉的鼓以及灵柩是葬礼中不可或缺的,诗人运用了隐喻的方式将它们比作葬礼。“Let aeroplanes circle moaning overhead,让直升机在头顶悲旋,Scribbling on the sky the message He Is Dead, 在天空狂草着信息他已逝去,”其中奥登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让直升机悲旋,从附于事物的悲伤中可以看出人的无比悲痛。“Put crepe bows round the white necks of the public doves, 把黑纱系在信鸽的白颈,Let the traffic policemen wear black cotton gloves.让交通员戴上黑色的手套。”诗中黑纱与白颈以及黑色的手套,诗人用了象征的手法,描写出葬礼的庄严与肃穆。

诗的第三节前三句运用了隐喻的手法,奥登将情人比作自己的一切,他曾经以为爱永远不朽,但是随着情人的逝去,也证明了“I was wrong.”也意味着所有的一切也将不复存在。第四节中也运用了隐喻的手法,承接第三节,情人的逝去带走了所有的一切,那么再美好的事物于我也是没有任何的意义。

这首诗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一首悼念逝去情人的诗,诗人把情人看作是自己的一切,情人逝去了,那么一切也变得没有任何意义。其二此诗写于帝国主义时期,人民处于黑暗的统治中,饱受痛苦。诗人认为资本主义统治下的西方文化正在堕落,而人民则在机器的压榨下疲倦的毁灭,由此心中一直期盼黑暗统治的结束,光明的到来,但是在现实的社会中,这种希望是不会实现的。诗中刻画出了黑白相间的葬礼场景,黑纱系于白颈强调了黑暗于光明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揭示了和平愿望的破灭。

结语

《葬礼蓝调》以其独特的意象与多样的修辞使其不仅成为那个时代,而且是今天令人赞不绝口的诗篇。《葬礼蓝调》形式与主题达到完美的统一,尽管“爱情”一词仅在诗中出现一次,但是读者仍能从语音、词汇、句法和意义层面,强烈地感受到逝者与生者之间感人的爱情。本文从文体学角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及其所要传递的内心感受。

【参考文献】

【1】黄宗英. 英美诗歌名篇选读[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刘世生, 朱瑞清. 文体学概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刘守兰. 英美名诗解读[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4】秦秀白. 文体学概论[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伤逝读后感篇3

孤独,注定是悲伤的宿命;忧伤,总是随波逐流;心伤,只能在天空的白云中漂泊流浪。现实与理论的世界不是一部温婉的童话,或许这些往事会化成最美的那朵云,停泊在记忆里,拥有和失去会在这同一源头回响。岁月的阙歌,蔓在尘寰的梦里,碎落细数着往昔的真实,我曾孤独幸福,悲伤的彷徨。

往事是寂寞的牢,是记忆停留的祸殃; 孤独筝音中的心伤。在阳光的影子里,早已看不见你。或许,太多孤独,注定好我只为漂泊,走一段孤独的旅程。栖息在夜风的错觉里,寻找生命中的安然,我不知道,悲伤还要多久,快乐;总是离我那么远。故事,有一种习惯,就是在黑夜里,常常失眠,思绪有着开始的悸动,寻不到飘渺流浪的尽头。

听人常说,在孤独无处躲藏的真实里,忧伤是随波逐流的眼泪,即使微笑里的日子,在岁月几经琉璃中,都会暗痴在红尘中流转,沧桑依旧在心底沉淀。似乎说有的孤独,都会倾诉一份不为人知的情节,体验内心的坚强,总能和伤痛不期而遇。生命的路,总会有一种感受和经历,尽头的哀伤,有时候;往往多于快乐。

岁月这般无情,听、寂寞走过孤独的声音,洗礼着一段段缅怀的过去。不知道下一场风景会不会又陌生?思念逐流在平和的思绪里,属于温馨的孤独掺合着专属寂寞的味道,意念里,悲伤往往愤懑的肆无忌禅,行走在笔尖的狂欢会让世间所有的一切,逝去沉思的思考。梦醒后;总会感觉心痛,孤独时,空洞的心房到底欠缺了什么呢?

时间如歌,静听岁月走过心头的声音,静静流淌在文字行间的悲伤,是流年远逝的痕迹。宁静的夜风总会吹的心事的销魂,回忆的古道中,倾听心头缠绕的思绪,总会想起,那些年的快乐。更让我相信尘世间最美好的就是微笑,欢乐的过去,捆绑着往事的苦役,太多悲伤的主题,永远是写不完的故事,月满则亏,水满则盈,其实;还是需要虚怀若谷。

有些故事,永远不会有人懂,总会在回忆里停留下过多无奈。孤独是悲伤最后的一道防线,驱动着脆弱的涌潮,冲破在溺亡的心海,孤单,到底还要多久?带上孤独,去远赴那悲伤的旅行,一路走来,在熙攘的人群中,分明驻在目光灼目之处,放佛却在置身潮黑的暗角里,一切热闹纷扰,皆与快乐无关,独自一个人,冷眼望天涯,快乐;毫无存在的感觉,突然有了掩面痛苦的理由。

戴着一张世俗的面具,伪装着必然的快乐,始终还是找不到一丝有你的证据。奔跑在霏霏洒洒的烟雨中,寻欢最初的记忆和哪一种黯然消逝的身影,固执地蜕变,唯那孤独最美,禀赋在回忆,往事的列车穿过青春的风景。透过坚强的外层,成为最脆弱的实体,活不出一种心情,给自己高傲的唱一首歌,送年华远逝,独孤的宿命,注定悲伤。

夜风,轻轻吹散了满鬓发丝,眼眸轻微地仰望,我看见漫天星空,只有孤独和悲伤,峥嵘的岁月,卖弄着成熟的谎言,倘若;成熟是可以装出来的姿态,我相信,对于我这个感情的表演家而言,轻而易举地扮演,可现实里,所谓的成熟,是饱尽沧桑的苦酸,在一个互不相同的环境中,或许,有人懂的并不多,所以,那么多话,总不知讲给说听。

流年似水般错落有致,在素色年华深处,孤独永远缺乏美丽,有些遗憾,必定在时间的长河里释怀诠注。人生数十年犹如短暂一瞬流星逝,匆离踪影,寻不回最初。一无所有之后,总会感觉世界抛弃了自己,对着文字,读到情节,总能想到,故事的情形,我好像一直都很熟悉这种感觉,有时候望着一张照片,总会呆呆好一会,又想起那个人熟悉的面孔。

行只单影,孤独相随,沉沦在超脱里升华,犹如天上星月,满地愁欢。璀璨在烂漫的感觉中,永远触不到遥远的天际。而如今,寂寞左岸深思,忧伤右岸追忆,逃离不了宿命的注定。纵使我情所依依,浅唱低吟,转身之后,依旧笑着谢幕,唱不完寂寞的韵歌,情感的花絮让我无法用任何语言来表达,独孤;一直如影随形,随波逐流。悲伤紧握了所有岁月奏出的乐章,用微笑细数着忧伤,泪儿流在眼眶。

当我们的青春渐渐苍老时,能不能不再孤独,忧伤能不能不是我们永远的主题?让生命的弦曲线寻找梦想的巅峰?弹指物语,意念终空,缺憾故事里的结尾,回首最初的开始,幸福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凝聚在天空的云儿,究竟带上了多少悲伤的羽翼,追逐那飘渺的天际。信念往往在遥远的未来看不到希望,孤独的清愁,是悲伤注定好的宿命,随着时光的海水,逐流远逝。

孤独的宿命,在细微的美丽中,寻找陌生了好久的风景,在迷途景致的行程中,总让我们错过快乐。青春的流星,璀璨地划落岁月的天空,悲伤在仰望里;覆盖着宿命的忧伤,骄然的哀痛,在美丽的开始染上了尘埃,在孤独苍老中,洗礼着那么多难以忘记,苦涩酝酿着青春甘甜的苦恼,在平静的大海中,泛起了波浪,随波逐流,写满字眼的白纸,在空荡的心房里,储藏了孤独的宿命。

伤逝读后感篇4

你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人生若只如初见,你的诗词让意境很唯美,又有点怨意,似乎颇多的无奈,颇多的希冀。你的词以哀感顽艳闻名,有南唐后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却是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词人之一。你是位翩翩佳公子清水般纯净的词句和短暂却华美的人生历程,在静寂百年之后赢得了自发于民间的热情,我便是你众多的追随者之一。喜欢诗词的人,应该是从词开始的。词所表现的内容更狭窄、感情更细腻、风格更蕴藉、形式更多变,更容易打动一个人敏感的心。你及你的词仿佛满怀苦水,恨不能一倾而尽,根本不想给人回味的余地,掩卷之际,真有那么一种“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意思。可谓凄婉剀挚,哀而尽伤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引用了白居易《长恨歌》中唐玄宗和杨玉环那段毁誉参半的爱情故事。来描写爱情的有始无终的悲凉。人生的爱,是一种永恒。然,爱有几分,能说清楚,又有几分,给人带来永远的痛。爱情这个永恒的话题,在你却把它喻示为一场虚梦。渴望得到的幸福,希望与相爱的人双宿双飞,但多少无奈,让你与心爱的人总隔着一条不能逾越的鸿沟。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多少爱就此分开,阴阳之隔,让你无奈。你走了325年后的今天,艺术作品中的大岛幸子与向良光夫的兄妹爱便是一种残酷;梁子与马娟的爱又让兄妹爱成了两人心中永远的痛。人生若只如初见,不再向前延续情感的变迁,怎会有我在你的青冢旁沉思往事立斜阳?怎会有如此让人伤感的心痛?怎会再有那清泪尽,纸灰起的血泪交溢、超越时空的内心独白语?

一般心事,两样愁情,犹记碧桃影里誓三生。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你的词,一种凄惋处,令人不能卒读。视表妹为红颜知己,可这位绝色的表妹却成了康熙的爱妃;十七岁娶妻,无限恩爱。然而,红颜自古多薄命,才子自古多伤情,三年后爱妻便香销玉殒。便有了“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的感伤,让人的眼前浮现出了“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凄凄惨惨戚戚、悲悲切切的啼啼凄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一个是你逝去的梦,一个是你未续完的缘。人生若只如初见,情发有端,谁又能理解他这满怀的凄惋和旷世的寂寞?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你用不倦不悔的体贴倾诉着对感情的执着,对友情的坚定,像一道道疗伤的温泉汤药,温暖了,唤醒了,我冰封的情感。你的“冷暖”也许后人不能尽知,但类似的心灵感受,我也曾有过体验。你清新婉丽的词,独具真情锐感,直指本心,让人心神荡漾。我曾读着苏东坡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看望过一个逝者;曾读着陆游的“此自行作稽土上,尤吊遗踪一泫然”祭奠过一个去人;也曾读着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回忆过一个远行不归的人。于这样的看望、祭奠、回忆中体会了你的悼亡词中的“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的悔恨。

人生若只如初见,留下初见时的惊艳、倾情,忘却那背叛、伤怀、无奈和悲痛,这是何等崇高的人生境界。一个“若”字,道出了美好的回忆,深情的思念,难忘的留恋。人生命中能会出现几个“若”字呢?所以,在你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你写下了“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的咏叹。是啊,相爱至深的两个人,如今却是两处销魂,一阴一阳,哪里还有相思相望相亲的暖意融融?正如此时春在即,这样的春天又是为谁而来的呢?于是你才有了“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感叹!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情,你词作中、生命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你似乎永远是为情而生,为情而伤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是一种凄凉、留恋、思念和惋惜、悲欢离合的哀歌,道尽了你多少的叹息?往事如风,痴心难懂,蓦然回首,已是沧海桑田。红尘一笑,似笑非笑的嫣然,执迷不悔的凛然,心照不宣的释然,让我在悲喜交加中恍然……

繁华落尽,当好梦在最佳处时醒来,留下的只能是一曲感人千年的咏叹。华贵的悲哀,优美的感伤。高贵薄寿的你,飘逸亦超脱,俊秀也深沉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然后便一病不起,七日后溘然而逝。多少人英年早逝,你也是其中之一。恰似一颗划破夜空的流星,华光异彩,却倏忽即逝。你这位销魂绝代的佳公子那生命的璀璨美丽,那诗章词篇的忧伤而挚情,却永久地留了下来,让他身后的人为之泣,为之歌。你也留下了一段段美丽凄迷的动人故事,叫后人迷恋,惋惜,感叹的同时,也让人穿越时空去把你暗恋。每当于这样的时候想起你和你的词的时候,我便会读张恨水在《春明外史》中写到的“看到平日写的词,我就料他跟那纳兰容若一样,不能永年的……”

伤逝读后感篇5

[关键词] 纪录片风格 抒情诗 抵触 削减

贾樟柯的电影中,经常出现字幕,如《三峡好人》中作为标识性题目的“烟”、“酒”、“茶”、“糖”等文字。那么是否可以说:贾樟柯一直隐约感到了电影的局限和变现力,而企图将文字与影像结合?在《二十四城记》之前的电影中,贾樟柯对“文字/字幕”的处理,可谓都是恰到好处。而这次,他在银幕上打出的大量诗句,使得整部电影有了一种不堪负荷的感觉。本文认为《二十四城记》并不是一部成功的贾樟柯影片,电影中出现的几首诗与其整体风格的不和谐性,正是《二十四城记》的一个瑕疵。

《二十四城记》中的引诗均以字幕的形式出现,所以,考察《二十四城记》中的引诗与影片整体风格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在思考文字与影像的关系。文字与影像之间一直就进行着不灭的战争。罗兰•巴特、希勒斯•米勒等都认为文字与图像之间存在着一种基本的对立。巴特认为“二者之间是不能有任何合作的,因为这两种对立的结构和系统是不可调和的”。[1]希勒斯•米勒认为“一张图片和一个句子是不可以相互‘翻译’的。图片的意义就是它本身,句子的意义也是它本身,这二者从来不可相遇。”[2]毫无疑问,贾樟柯试图将“诗”与影像/画面相结合,不是采取剧中人物诵读或对话的方式,而是以字幕的形式,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冒险,他试图和解文字与影像一直以来就有的冲突。

美国知名电影学者达德里•安德鲁(Dudley Andrew)称贾樟柯为电影诗人。如他所言,充满诗意的贾樟柯,其实是Bazan的忠实跟随者,是一位写实主义者。他在《二十四城记》中,试图将纪录片的“真实”与诗歌的美丽和抽象相结合,这本身没错,因为法国电影史上也有三四十年代著名的诗意现实主义。在《二十四城记》中,他的诗意体现在影片所引用的四首诗中:《玻璃工厂》欧阳江河,《随时间而来的智慧》叶芝,《红楼梦•葬花词》曹雪芹,《本质》万夏;其“写实主义”则表现在该片所选择的纪录片风格。他试图将诗意的文字(四首抒情短诗)与具有纪录片风格的影像结合,将银幕作为书页,以字幕的形式直接打出诗句。这是一部真诚的影片。以字幕的形式所引用的诗句,句句美丽,用意用情都很真诚。但奥斯卡•王尔德曾说:“真诚的诗歌都不是好的诗歌。”贾樟柯在黑色的银幕上所打出的这些的美丽而伤感诗句,与《二十四城记》的纪录片的风格,有些错位的感觉。影片无法承受,也无法吸收这些美丽、伤感的诗句。这些美丽的点缀,本来应该是全剧的精华与浓缩,但客观上产生的艺术效果是一种不和谐的、混乱的感觉。

《二十四城记》影片的前半部分,并没有出现引用的诗歌。从结构上,影片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以采访郝大丽结束后,黑色银幕上打出的诗句“整个造飞机的工厂是一个巨大的眼球,劳动是其中最黑的部分”为界限。这首诗引自欧阳江河的《玻璃工厂》,表达的是对工人劳动的赞美,是《二十四城记》所有引诗中最恰当的一首。而影片中对叶芝“时间的智慧”、万夏“消逝”、曹雪芹“葬花词”的引用,都出现在电影的后半部分。“时间的智慧”和“消逝”这两首诗的引用,有悖于本片凝重的纪录片风格,显得过于多愁善感。

诗一:“时间的智慧”

宋卫东,1966年生,现城发集团的办公室副主任。正向采访他的贾樟柯回忆自己的过去:斗殴,恋爱,分手,放弃高考机会,顶替父亲进420厂当工人。他回忆着420当年的辉煌:“420有自己的系统……他们觉得自己挺牛的。”

76年去世,78年自卫反击战,当时当工人待遇好,为了能当厂里的工人,甚至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他顶替父亲,当了420厂的工人。他对着镜头,向采访他的贾樟柯絮絮叨叨地讲述自己的爱情故事。他和初恋情人的分手也许是因为二人后来社会地位的悬殊。因为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当工人已远远失去了当时的光环。他伤感地说,厂子要搬迁了,要成为五星级酒店。

车间,屏幕上出现字幕,说篮球场上高楼已起,三天后,这里拆机器。工人们在车间里留影。有一个工人好像在夜巡。

银幕上打出了叶芝题为“时间的智慧”的一首抒情短诗:

“秋叶繁多,根只有一条。

在青春说谎的日子里,我在阳光下招摇;

现在,我萎缩成真理。”

“在青春说谎的日子里,我在阳光下招摇”这一句诗似乎在呼应宋卫东对中学恋人的回忆,特别是关于他们在球场上分手的回忆。若细读,在这里以字母引用叶芝的这首诗,其实有些跑题。因为它至多也只是和宋卫东的某段青春记忆有关,“青春”、“说谎”、“阳光”、“招摇”、“秋叶”、“萎缩”等意象均与420厂无太大的联系。

一部电影的伤感力很多时候和它的内敛力成正比。这首叶芝的诗,在这里以字幕的形式出现,起了散布伤感的作用,但丧失了“内敛”的凝重。

诗二:“消逝”

苏娜站在阳台上讲叙她的故事,摄影机的镜头慢慢地摇向了成都市高楼林立的“市容”。叙述完她的故事,银幕上打出了万夏《本质》的这句诗:“成都,仅你消逝的一面,已经足以让我荣耀一生”。

诗歌的是修辞的艺术。“你消逝的一面”让读者想到的是一女人的消逝的容颜,写诗的人,似乎是这位容颜已逝的女人过去的情人,仍沉浸在对已经老去的情人昔日美丽容颜的回忆和伤感之中。然而,确切地说,这位“容颜已逝”的女人,不是成都,而是昔日辉煌一时享受着军队级待遇的420厂。尽管420厂仍然存在,但昔日的荣耀已经不复存在。由于一系列的经济改革,这个军工厂诸多的工人已经下岗,他们怀念420老厂过去的荣誉和所享受的特殊待遇,怀念过去那个一去不复返的时代。但如果把已经辉煌不再的420厂比作是一位容颜已逝的情人,似乎让伤感怀旧的情绪过度地流淌和泛滥,与影片凝重写实的风格太相抵触。

银幕上所打出的这两句诗,实际上是编剧之一翟永明根据万夏《本质》的两句诗“仅我腐朽的一面,就够你享用一生”改写的。她将原诗中的“你”“我”二字对换,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逆转,将一位老去的情人对仰慕者的吟咏改成了忠贞不变的仰慕者对老去的情人的哀叹。“腐朽”改写成了“消逝”,“够你享用”重写成了“足以让我荣耀”。翟永明改写后的诗句,比万夏的原句更具有伤感力。

但翟永明女诗人的伤感和《二十四城记》所力求的纪录片风格和写实精神没有达到和谐的结合,没有创造出悲怆的力量,反而有着一种不和谐和别扭。

黑的底色

黑色是这部影片的底色,是挽歌的颜色。《二十四城记》是一首关于一个国营老厂的哀歌,而这些美丽的诗句,是飘落在420老厂废墟上的歌。电影诗人贾樟柯总是唱着一首伤感的歌。这是一首以黑色为基调的哀歌,沉重肃穆的黑色之上出现多首诗歌,也多次出现被采访者的简历,颇为眼花缭乱,让人目不暇接。《二十四城记》承载了过多的文字,最终显得过于沉重,并且过于混杂。事实上,也许这种“混杂感”正是《二十四城记》的硬伤,近十个被采访者,有的是真人真事的采访,有的是由演员扮演的有所根据的虚构人物,这种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混杂感”让观众有一种无从适应的感觉。

贾樟柯沉默的黑色最终无法承载那些抒情短诗的美丽与浪漫,带给观众一种混杂的、不知所措的感觉。在象征沉默、悲痛与死亡的黑色银幕的衬托下,那些美丽而伤感的诗句,无法与《二十四城记》的影像达到有机的结合。《二十四城记》最初引用了两首叶芝的诗,除去“时间的智慧”,还有一首“被泼溅了的牛奶”。安德鲁在与“与贾樟柯对话”的采访中,专门提到了叶芝的这首诗。但在《二十四城记》终极的DVD中,“被泼溅了的牛奶”已被删除。这是否说明贾樟柯导演已经感觉到了本文所论述的问题:《二十四城记》承载了过多的伤感、浪漫而美丽的诗句,削减了其凝重的纪录片风格。

注释

[1](Roland Barthes, “The Photographic Message,” in Image-Music-Text, ed. and trans, Stephen Heath。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77. p. 205.)

[2]J.Hillis Miller, Illustration .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P. 95.)

作者简介

伤逝读后感篇6

归有光《项脊轩志》的结尾:“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可称得上笔意清淡,意韵隽永。吴小如先生对此解读说:“更使作者不能忘情的,乃是庭前的那株枇杷树。那是自己最心爱的人临死前的那一年亲手种植的,如今树已‘亭亭如盖’,睹物思人,人何以堪!文章的精彩处就在于作者并没有把一腔幽怨、满腹牢骚倾筐倒箧地和盘托出,只是悠悠不尽之笔淡淡收住,正如苏轼所形容的那种‘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回声萦绕在人们的耳际。这不仅使文章意志遥深,情韵不匮,而且这种写法似乎更容易扣动读者心弦,情不自禁地会引起读者凄婉惆怅的共鸣……”(《古文精读举隅》)

《项脊轩志》的结尾,语短而通俗,作者虽没明写对妻子的怀念,但它却留给读者驰骋想象的空间,留下了无尽的悲伤:那棵亭亭玉立的枇杷树,珊珊可爱的树影,妻子隐约的身影,饱含泪水的双眼,作者的一声叹息……一切的一切,朦朦胧胧,似有若无,似无却现。窃以为,尾段的文字,之所以能拨动读者心弦,我们似乎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以自然景物的“无情”,反衬人的“多情”。即所谓“以乐景写哀情”是也。王夫之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古人常用草木繁盛来反衬物是人非,从而达到对读者情感的最大刺激。比如:“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世说新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犹发旧时花。”(岑参《山房喜事》)“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归有光以茂盛的亭亭如盖的枇杷树,表现出自然界的一种生命力的旺盛,祭奠那些年那些美好而珍贵的事儿(“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来反衬对正值青春年华的妻子离世的一种悲情与苦楚。

二是化用典故,表现年华易逝、功业未就的愧疚之情。“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世说新语·言语》)多少年过去了,当大好年华如水一般流逝,曾经的理想、曾经的信念……至今,一切仍是浮云,面对妻子所种植的旧物,睹物思人,物“非”人“非”,产生一种无限神伤的喟叹之情。

三是以景结情,表现对妻子的怀念之情。结尾运用细节描写,虽寥寥几笔,却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具有一唱三叹之感。“庭有枇杷树”,树本来是无情物,但归有光把他的种植时间与妻亡之年联系起来,移情于物,情景交融,“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庭院中的枇杷树,和东坡想象中妻子葬身之地冷月斜照下的“短松岗”(《江城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运用白描,质朴、自然、真切,流露出死别的悲伤,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今已”二字,表明时光在推移,而种植的枇杷树也显示着生长的动态。树长,人亡!物是,人非!光阴易逝,真情永存。作者睹物思人,黯然销魂,借物抒情,那种又稠又浓得化不开的穿越时空的爱恋,那花儿一般的青春年华,刹那之间在作者眼前浮现,又归于幻灭;那份爱恋与青春,似乎也在读者眼前熠熠闪光。

四是虚实相生:一份苍凉,一份悲伤。“今已亭亭如盖矣”,似乎实写,写了枇杷树的长势繁茂;其实,也在虚写:或许曾经与妻子豪言,或许是家族(祖母)的既定梦想。以归有光的才华,多年以后,应该会官运亨通,“亭亭如华盖”,闪现那份振兴家族的荣光。但结果却是:他还是一介书生,一如既往的落魄、潦倒,无法兑现的那一份承诺,在风中飘荡。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结尾似乎在一种幻觉之中:不论是理想中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的对话,还是理想中的自我与亡妻的告白,抑或是现实中的自我与亡妻的对白,在恍惚之中,不知不觉间,年华已逝,浮生若梦。但存在的一切,却证实自己壮志未酬的无奈,而在这份无奈中所留存的,是一份遗憾、一份惆怅、一份悲伤、一份苍凉。

伤逝读后感篇7

借周先生之名,重提起《伤逝》。

02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然也,若再直接一点,便为:“悲剧是将美满撕给人看的。”就像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满月,有许多人都会因为一弯弦月而拨动情思;就像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向往晴天,有多少文人骚客在雨中俯首低徊。

03

并不多评《伤逝》一文 ,但,慨叹依旧……

04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写黛玉在梨香院墙角边听《牡丹亭》唱词,戏文里唱道:“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玉听了感慨缠绵,便侧耳细听去,又听:“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少顷,又唱:“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你在幽闺自怜。”这便想到唐朝诗人崔涂《旅怀》中的“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而《西厢记》里“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又使黛玉想起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中“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一句。

05

不管如今人们怎样理解黛玉当时的心境,但我想,那个吟诗填词的潇湘妃子,那个世外仙姝寂寞林,那个携锄葬花的黛玉,在那个院墙角独自听戏时,该是被那几句如诗般的唱词打动心扉,而心动神摇,如醉如痴。这个寄人篱下,多愁善感的颦颦,应是触动了那湿润的就要滴出水的心,然后不小心泪洒一地。

06

另一位要说的,是纳兰。纳兰出生在一个天潢贵胄的家庭,却偏偏是“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07

初识纳兰,是读他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而又读,则是“梦里何曾到谢桥。”“一片幽情冷处浓。”即刻间噤若寒蝉,心底深处一生惋叹,这样的词,这样的人,这样的情,怎能不在加冠之年以后,而立之年之前便匆匆逝去,只留下他千古流芳的旷世奇作。对于他来说 ,甚至韶华易逝这个词都未来得及出现,便陨落在无垠星海的一隅。

08

曹梦阮的祖父曹寅与纳兰是有些许联系的。他们同为大内侍卫,也有过诗文上的切磋。而曹沾和纳兰同属风雅之流,脱俗之士。这二人,都是奇才。

09

最喜欢纳兰的《虞美人》:

银床淅沥青梧老,?苑矍矧松ā2上阈写︴玖???暗么淝毯魏薏荒苎浴!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和东坡居士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10

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伤逝读后感篇8

【关键词】五四文学革命 女权运动 女性出走 回归男权社会

五四文学革命后,男女平等的资本主义自由思想开始在中国先进的民众中广泛传播。文学的革命使得这一观念深刻反映在文学作品中,一系列接受过新文化熏陶,大革命洗礼的新女性形象大量出现。其中,鲁迅先生《伤逝》中的子君和丁玲女士创作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是两个非常突出的文学形象。本文对此进行对比分析。

《伤逝》与《日记》的创作年代是基本相同的。《伤逝》完成于1925年十月,《日记》则写于1927年。此时,五四社会及文学的革命热潮已渐渐退去,虽然五四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所倡导的民主、科学、民权、新的文化和文学已经深入人心,但是新的社会秩序并未真正建立,革命也隐藏着深刻的危机。文化上,当时正值中外文化互相交融,一批激进的知识分子以“重估一切价值”为口号,对中国诸多的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对封建礼教进行猛烈的批判。而此时,欧洲的妇女运动也正在以空前的声势展开,它也深刻影响到了中国。中国女性作为独立的“人”的意识开始觉醒,争取妇女权利参与到广泛的社会生活中成为了她们强烈的愿望。在这种社会背景中,以追求个性自由婚姻自由为特点的新女性应运而生,子君和莎菲就是很好的反映了她们的生存处境与状态。

再从作品的创作者上看:《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但是《伤逝》又绝对不是单纯的反映爱情的。更多的是对女性自身出路的揭示与新女性出走之后的深深担忧。当时的社会中,在女权运动中,受易卜生主义的影响颇深。但是鲁迅先生基于对中国社会的清醒认识,则尖锐地指出“娜拉”式的出走,在中国不但不能使中国的社会改良,甚至连救出自己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在他的笔下的子君就是这种结果的体现。而丁玲身为一名女性作家,用饱含情感的笔墨和独特的女性视觉,描述了近代女性意识的发展和成长。她突破了五四以来的女作家所走的“淑女型”的路子,是对传统的极端叛逆与对新女性存在价值及出路的探索。丁玲出身于一个富贵的封建官僚大家族中,养成了自尊、藐视世俗,同时又敏感脆弱的性格。从某种程度上说。莎菲身上的很多特质,在作家自身上都是可以找到的。

当然,比较作品的关键还是在于对原文的解读。《伤逝》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以男主人公涓生的手记形式来使故事展开。这一叙述视角,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推动情节的设置,同时也是交待了整个男权统治的社会背景和男性话语的强大。小说的一开始,鲁迅就把一个坚强,果敢,有着新思想的女性形象推到了大家面前,在涓生的急切等待中走进了小院儿。她虽然生长在封建的家庭,但是新的思想灌溉着她的头脑。“我是我自己的,你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正是这位新时代女性发出的觉醒的声音。就连叙述者涓生都佩服她的“透彻与坚强”比自己还多。之后,子君勇敢的冲破了封建家庭的束缚,与涓生大胆的公开同居了。在讥笑和猥琐的目光中只是“只是镇定地缓缓前行,坦然如人无人之境。”而这点,是连作为子君的启蒙者和爱人的涓生所做不到的。这种大无畏的精神背后,则是与过去的彻底诀别,尽显女性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但是鲁迅的眼光是独到的,他没有把这种勇敢的诀别与出走看作是女性的出路,而这恰恰只是一个开始。出走后呢?我们看到,当时的社会不给他们过多的选择权利。所以,子君只能又重新投入了繁琐的日常家务中,辛苦的生活使她再也不去读书,再也没有了新女性的锐气与锋芒。虽然是从旧的家庭中走了出来,却已经跳入了另一个以男性话语的世界,无疑是另一种封建。所以。当涓生残酷的宣布已经不爱她的时候,她也只能又回归原有的家庭中去,幸福的生活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面也随之瓦解。她自己也在多重的社会压力和对涓生深深不舍中离世了。

与鲁迅不同,身为一名女性作家,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则完全是通过莎菲的日记展开情节,从女性自身的角度进行描写。文章的一开头,映入人视线的便是莎菲的百无聊赖。其实,这种百无聊赖更多的是存在于新女性自身的精神层面的,是在追求个体存在的意义与强大的外部现实之间的冲突中产生的。这一点,其实和子君结婚后的情况其实是可以相对照的。接着-日记中便详细叙述了莎菲与苇弟,菱吉士还有朋友的交往过程中细腻而丰富的内心感受。莎菲有自己的生存哲学,那便是‘‘要使自己快乐”。其实,这正是体现了女性自身的独立意识的一种反映,她们正在追求自身生存的意义。而她所找到的实现方法竟同子君是如此的相似,那便是“爱情”。其实,这也正是当时的新女性表达对社会抗争的最激烈的形式与所寻求的出路。在莎菲的情爱关系中,苇弟性格懦弱,与莎菲不能够做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但是苇弟的到来又使莎菲的物质上得到了一定的丰富,这一点却是莎菲所喜欢的。而对于菱吉士,莎菲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她被他的英俊的外表所吸引,“我抬起头去,呀,我看见那两个鲜红的。嫩腻的深深凹进的嘴角了。我能告诉人么?我是用一种小儿要糖果的心情在望着那两个诱人的小东西。”这种对于女欲直接的描写可以说空前的,是女性对自己欲望、本能和身体的书写。但是在爱慕着他美丽外表的同时・莎菲很快发现了菱吉士美丽外表下的卑劣的灵魂,“他需要的是什么?是金钱,是能在客厅里应酬他买卖中朋友们的年轻太太,十几个穿的很标致的白胖儿子。是拿金钱在妓院中,去挥霍而得来的一时肉感的享受……”由此可见,新时代的女性对传统男权社会中好男人的标准的不满,以及对灵肉结合的爱情的强烈渴望。

伤逝读后感篇9

一、品析关键词,感知文本情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语言优美,文字凝练,一些起“画龙点睛”的关键词意义丰富、表现力强。在教学中,我们充分让学生对这些关键词进行揣摩、推敲和细品,以此激发学生的语言智慧,从而走进丰富的情感世界。

[案例]《匆匆》教学片段一

出示课件:“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师:请同学们朗读这段话,看看你们能从这段话里读出日子的什么特点?

生:日子一去不复返。

生:觉得有好多事物去了还会再来,唯独时间不会再来。

师:是啊,时间去了就不再来了,你们真会用心体会呀。

师:(板书:一去不复返)朱自清写这篇文章时已经是24岁的青年了,大家想象一下,他的哪些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呢?

生:朱自清先生的童年一去不复返了。

生:朱自清先生的少年一去不复返了。

师:你们想象真丰富呀。是童年和少年里那些感人的事和难忘的记忆。你们能结合自身经历说一说吗?

生:和小伙伴一起捉迷藏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生:和同学一起在操场拍皮球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生:在晴朗的晚上看美丽的星星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师:现在,你们体会出朱自清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生:伤心。(用伤心的语气读)

生:惋惜。(用惋惜的语气读)

生:留恋。(用留恋的语气读)

生:着急。(读出一连串追问的感觉)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为了使学生知晓文中的情,在教学时,抓住“一去不复返”这一关键词语,让学生细细品读、感悟,引发学生联想童年和少年里那些感人的事和难忘的记忆一去不复返了,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文本中所寄托的朱自清对日子去而不回的伤心、惋惜、留恋、又急切追寻的心情,同时学生的语言智慧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二、链接生活,开发语言智慧

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体会语言文字,让其通过自己的生活阅历去感悟语言情感,这样才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开发学生的语言智慧。

[案例]《匆匆》教学片段二

课件出示:“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师:请同学们朗读这段话,认真思考“伶伶俐俐”是什么意思?

生:动作非常轻巧、灵敏。

生:灵活。

师:你们从这段话的哪些词读出了日子的“伶伶俐俐”呢?

生:“跨过”“飞过”“溜走”“闪过”。

师:你们真用心啊,能准确地找出来了。这四个词写出了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很快地从身边“溜走”的。

师:(板书四个词。)谁能抓住这些词读出日子的“伶伶俐俐”?

生:(读)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

师:这四个词都是在写时光流逝的脚步“伶伶俐俐”,可作者却用了那么多丰富的词汇来表达,真不愧为语言大师。(把段落改写成现代诗)。

生:读。

师:日子的流逝真的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吗?朱自清先生是散文大师,他是用怎样独特的方式捕捉并把它记录下来的呢?读课文找一找,并用笔把它画出来。

生:我发现朱自清先生写了自己一天的生活:从洗手——吃饭——睡觉——第二天早上,具体写出了日子是怎样溜走的。

生:作者用了排比的句式,描述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用平淡的语言,叙述出时光是在生活的不经意间匆匆流逝的,读起来像诗歌一样。

生:作者还用了拟人的写法,把日子再现得活灵活现,真形象啊!

生:“茫茫然跟着旋转”说明作者的过去是“糊里糊涂”地过着日子,表达了作者的自责之情。

师:(板书:抓生活细节、排比、拟人)朱自清先生就是这样,抓住一天生活的细节,用这么美妙的语言形式捕捉住了时光匆匆流逝的脚步。

在这教学片段里,我采用了以读为本的策略,让学生通过充分阅读,自己获取体验,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下转47页)(上接38页)并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领悟句子的表达特点,进而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悟出一般的言语表达规律,为语言形式的迁移做好铺垫。

三、精品细读,充盈语言潜能

在教学中,课堂上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静思默想,让学生抓住文本的重点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进行想象品读,这样就能够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意境,再通过语言实践训练,学生的智慧更进一步得到开发。

[案例]《匆匆》教学片段三

师:同学们,你们今年几岁了?有多少日子从你们的手中溜去了,大家算一算?

生:(计算后)四千多日子。

师:这四千多日子是怎么过的呢?让我们也学着课文的样子,抓住生活细节,来写写自己的日子,可以用上“跨过”、“飞过”、“溜走”、“闪过”这些词,也可以不用。

师:课件出示: ____________的时候,日子从 ____________ 的时候,日子从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的时候,日子从 ____________ 。

生:结合实际,练习写话。

师:巡视指导。

生:交流、评价、展示。

举例:打球的时候,日子从手边逃去;聊天的时候,日子从嘴边过去;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屏幕上过去;奔跑的时候,日子从我的汗水里飞走了……

师:既然时光流逝非常快,请大家写一写自己的生活感受。

生:小练笔。

伤逝读后感篇10

关键词 《秋颂》;美;忧伤

《秋颂》(To Autumn),作者是英国浪漫诗人济慈(John Keats 1795-1821)。他才华绝世,而一生不得志,青年早逝,但在一生不到五年的创作时期中却写出许多不朽诗篇,其中之一就是《秋颂》。

一、《秋颂》之美

本诗共分三节, 三节就是三个不同的秋天画面。第一节描绘了一幅硕果累累的“秋色图”,呈现给读者一个硕果累累、色彩艳丽的秋;第二节描绘了一幅“秋人图”,诗人别出心裁地用“坐”、“卧”、“走”、“站”四种不同的姿态,塑造了四个不同形象的秋,这些形象以人为中心共同构成了一幅温暖的丰收图;第三节描绘了一幅“秋声图”,诗人描述了大自然中各种虫鸟的鸣叫声。这三节是相对独立的各自完整的三个画面,节与节之间看似没有相互的关联和过渡,但实际上,诗人以时间为顺序把三节诗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第一节中的“mists”( 雾) 暗示秋天的早晨,第二节中的“sound asleep”( 酣睡) 暗示秋天的中午,第三节中的“soft-dying day”( 渐渐消失的日照) 暗示秋天的傍晚。诗人颇具匠心的以时间的早、中和晚为顺序安排三个诗节,使结构相对独立的三个画面以时间为顺序和谐地组合在一起,使整首诗具有和谐的结构美。同时,这首诗的取材视点也很完整:先写村里,果实累累;接着写田野中人们的活动;最后是大自然中小生灵们的歌唱。人与物、动与静、声与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完整自然、和谐统一的“美”是非济慈这样的大手笔办不到的。有了它,整个秋之美尽现眼前,《秋颂》真正达到了“诗如画”的境界。诗人在一开始就把秋天比喻成催万物成熟的太阳的挚友,秋天和太阳在这里被比拟成人,是他们带来了成熟的景象。据此,我们能领略诗人的用意:秋天是催熟万物成熟的季节。紧接着,诗人呈现给读者一幅清晰的画面:缀满果实的树,成熟的果实,饱食的蜜蜂等等,整个画面让我们感到一切是那么的富足。如果说诗的第一节宛如一幅五彩缤纷的秋色风景画,那么,诗的第二节乃是拟人化的秋的素描。在第二节中,诗人运用拟人手法把秋比拟成一位女神的形象,给读者提供了秋的四个形象:坐、卧、走、站。诗人有一双雕塑家的手,四个拟人化的秋的形象,犹如四尊雕像,和谐地组合在一起,诠释着秋的意义,解说着秋收的全部内容――收割、打场、入仓、享受劳动成果。抽象的秋天被赋予人的言行和情感,给人以形象的美感,从而达到生动又富有情趣的艺术效果。在第三节中,诗人在一开始把秋比拟成一个像春天一样,也有自己的音乐的人。交织在一起的各种动物的鸣叫声就像一首乐曲,让读者享受了一顿听觉的盛宴。

二、《秋颂》美之遗憾

诗人一开始便明确地告诉我们这是一首颂体诗。颂体诗是“一首相互关联具有崇高思想的一节抒情诗。往往只讨论一个主题, 直陈一个目的。特点是精雅、庄严和富于想象”。单词(秋)的中古英语形式为Autumpne, 意为成熟之季或凋谢之始。那么“秋颂”就成了有关成熟之季或凋谢之始的一首具有精雅、庄严而富于想象的抒情诗了。狡猾的诗人用了表面的意象让我们看到了成熟之季的风韵与华美, 实际上却隐蔽地赞颂的是那个凋谢之始的秋季。进入第三节, 诗人又以问句开始,“春天的歌哪里去了?”在这里,诗情略带哀伤的口气。春日的明丽与欢乐都已不在,秋天的失落和冷清正在袭来。但是秋毕竟是循环往复、四季轮回中关键的一环, 它的出现又意味着更新。

秋天因此“你也有你的音乐”,“波状的云把将逝的柔和的一天照耀。”是的, 每一天都必将逝去, 正如每一个季节都要逝去一样。那“残梗散碎的田野”也被抹上“胭红”, 那是一种柔美而又绝诀的姿态, 这种不和谐的美给你视觉上强大的冲击力,像是秋在逝去之前最后一次对生命的妆饰。收获后的田野虽然有点贫瘠, 但“看上去却很温暖”。与“波状的云”、“胭红的田野”相对照的是下面出现的一片闹哄哄的秋声,“群虫在奏哀音”、“知更鸟群起呼哨”、“群羊高声咩叫”、“燕子在天空呢喃”, 一切的骚动与不安、一切的悲鸣与吵闹, 都显示出一幅虽有生机但又令人不安、似乎危机蛰伏的图画。这是一曲伤感的交响乐, 是一代代人兴起而又没落的象征和写照。“丛飞的燕子在天空呢喃不歇”, 又一下子使人感到严寒的冬天即将来临。整首诗从温暖丰硕的夏末一直写到寒冷严酷的冬天的来临, 使人想起整个四季的循环。虽是秋颂, 诗人在第11行明确地写到夏天,第23行提到春天, 最后一行明确无误地暗示冬天的到来。甚至, 整首诗也暗示了人类自身和四季类似的循环:出生、成熟、死亡。这是人类无法逃避的永恒的自然律。

参考文献:

[1]查良铮译.济慈诗选.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