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解作文十篇

时间:2023-04-06 02:39:23

误解作文

误解作文篇1

一、三个中译本的特点

1.尤炳先生、胡雪先生中译本的特点尤炳先生曾经留学日本,并在日占区长期从事文艺活动,是一位有着爱国之心、极强的日文功底和文学修养的翻译家。解放后尤炳先生和胡雪先生合作翻译《我是猫》,虽然他们的分工我们并不是十分清楚,但是应该说这次翻译在文字的准确和忠实原文意旨方面是几个译本中最好的,也在最大限度上做到了“信、达”。但是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尤炳先生和胡雪先生为了在最大限度上尊重原文,使得他们的翻译在细节之处就略显粗糙。比如《我是猫》的第一句:尤炳先生和胡雪先生就直译为“我是只猫。要说名字嘛,至今没有”②。虽然在意思上很准确,但是却没有体现出原著中猫的自傲与自卑交加的心理状态。

2.于雷老师的中译本特点于雷老师早年曾先后担任过东北人民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文学编辑等职务,后来又与人合作发表过文章和小说。所以,于雷老师不仅是一位翻译家,更是一位作家,可以说,于老师是带着很大的创作热情投入到翻译工作中的。在翻译的过程中于老师的翻译非常注意语言的修饰,整体感觉简单明快,是影响最大的一个中译本。但是于老师在翻译时为了使得节奏的顺畅,特意使用了很多文言词汇,造成了理解上的难度。我们依然以第一句为例,于老师翻译为“咱家是猫,名字嘛……还没有”③,虽然使用了“咱家”显示出了猫的玩世不恭和诙谐的特点,但在此后的翻译中此类文言词被频频使用,造成普通阅读者的理解障碍。

3.刘振瀛老师中译本的特点刘振瀛老师早在1935年就东渡日本留学,主修科目是日本古典文学,归国后又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中国一流学府任教,1957年开始从事日本文学的相关研究工作和评论工作。可以这么说,刘振瀛老师首先是研究者,其次才是一个翻译家。刘老师对于翻译理论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认为翻译工作不能简单地做到“信、达”,而应该研究翻译作品所属的国家的文学样式,比如像翻译《我是猫》,就应该了解日本俳句的艺术,能够在翻译的过程中体现日本语言之美。刘振瀛老师的中译本是在学术范围影响最大的中译本。但是刘振瀛老师的翻译在用词上过于直白,失去了语言应有的魅力。我们依然以《我是猫》第一句的翻译为例,刘振瀛老师译为“我是猫。名字还没有”④。这种翻译的方式使一般的文学爱好者失去了兴趣。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三个中译本各有千秋,我们无法评以高下优劣。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三种不同的翻译方式都加入了作者独特的考虑方式,而作者是一定时代下的作者,是在一定社会语境下完成的,在翻译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以下将从历史角度解读《我是猫》中的误读现象。

二、同一译者在不同时代的误读

现代解释学家伽达默尔认为历史性是人之所以存在的基本状态,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历史空间之中,永远无法摆脱历史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所以人类真正聪明的做法不是消解这种历史性,而是努力地去适应它。同时,伽达默尔还认为“一切理解都必然包含某种前见”⑤,他的这种观点非常适用于文学作品的解读。我们在解读任何作品时,都带着我们时代所特有的信仰与期望,当然翻译家在翻译作品时,本身就是一种再解读,所以不可避免地也要带着他们时代的信仰与期望。解读就是作品所拥有的过去视域和解读者的现代视域的叠加。在伽达默尔看来,一部作品的最终意义绝不是写作者的初衷,而只能是两种不同时代冲撞的结果,伽达默尔称之为“效果历史”⑥。在他眼中,文本永远是开放的,意义永远是没有终结的,他的这种论断给我们分析同一译者在不同时代的误读现象提供了理论支撑。我们可以以刘振瀛老师为例看一下这种误读的方式。刘振瀛老师翻译《我是猫》虽然是1994年,但是他早在1958年就关注这个作品,那是一个以阶级斗争为主的年代。刘振瀛老师1958年曾经写过关于《我是猫》的长篇评论,其中提到,“……这就使得他(指夏目漱石,笔者注)对金钱万能的社会感到无限的愤慨,从而用他的一支讽刺的笔向现实挑战……”⑦,可以看出,刘振瀛老师主要从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角度解读这部作品的,而这种解读的方式明显受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文学批评中的“人民色彩”的影响,但是夏目漱石并没有那种自觉的、反阶级的意识,只是一个日本近代文学批评家所说的“文明批评”者。刘振瀛老师老师的评论方式可以明显看出受到那个时代“阶级划分法”的影响,是在特定历史时代的误读。1994年刘振瀛老师出版了自己的译本,这个时候的他已经对作品的理解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开始试图从文本本身出发,分析作品的滑稽幽默、机制讽刺的美学特征。如他曾经写道:“……这部作品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含有种种复杂的笑的要素……”。⑧可以看出刘振瀛老师此时对作品的理解已经受到改革开放的影响,从政治观点转移到了文本自身的赏析之上了。

三、同一时代不同译者的误读

误解作文篇2

我终于找到了他,“你还是少先队员吗?还是中队长吗?你配吗?我和你交朋友,是信任你,可你太令我失望了吧?”我生气地说。

“我怎么了?”李健龙两手一摊,表示什么也不知道地表情说:“我做错什么了吗?”

“你就别装了,难道你还要让我指出来才说吗?”

“我真的不知道呀!”

“你还真让我指出来呀!”过了一会儿,他还是用他那双充满疑问的眼睛看着我,我又说:“行,我问你,我那张上面印着熊猫的邮票呢?你放哪了?”他突然变得放松了,说:“咱俩不是放进你那本故事书里了吗?”并呵呵笑了两声。

“我知道,可是没了。”

他使劲看了我一会儿,疑惑的问:“是真的吗?不会呀!”我看着他认真的样子,转身跑回家,拿起那本夹邮票的故事书,仔细的翻了翻,在书的34页找到了我心爱的邮票,我一下子脸红了。

我又去找李健龙,“找到了吗?”

“对不起,李健龙,我错怪你了。”我低下了头。

“没事,”他笑着说:“找到就好,以后我们还是好朋友。”

误解作文篇3

你被人误解过吗?你知道那种感受吗?一定没吧?可我,却被我所敬爱的老师误解,那种感觉真不好。可我也只能默默忍受。

还记得那是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我唱着愉快的歌儿走在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我拿出课本就读起书来,可不一会儿预备铃就响了。我望了望黑板,又望了望今天的值日生,他正和同桌说说笑笑,玩得正高兴。于是,我便走上讲台,拿起板擦擦起黑板来。当我刚擦完黑板时,老师就来了。老师看看我,又看了看同学们,对我说了一声:“静琪同学,现在快上课了,不便和你交谈,你下课后,到我的办公室来一趟。”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以为老师是要表扬我懂事,热爱集体。整节课上,我都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盼望着快点下课,好到老师的办公室去受她的表扬。

终于,一节课过去了,我急急忙忙跑到老师的办公室去。我走进老师的办公室,老师连正眼都没望我,只是生气地说:“静琪同学,我本以为你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没想到你居然到上课才擦黑板,身为班长的你做出这样的事成何体统?你试想,要是同学都像你一样,那咱班又成什么样了?”我刚开口想向老师说明情况。可老师却说:“你不用解释了,今天晚上的作业你加一倍,现在可以回教室了。”我生气极了,大声地对老师说:“你凭什么叫我多做作业,我又不是今天的值日生!”老师愣了一下,忙说:“不是又怎样?你是班干部,帮助同学也是应该,再说,你刚才还顶撞我,作业是一定得加倍的,快回教室去!”我难过极了,跑回教室痛哭起来。老师也走了过来,说:“不要哭,不然会影响其他同学的!”我只好忍住了。

回到家里,我把这件事写进了日记里,并在结尾写了这样一段话:“亲爱的老师,您为何要这样对待爱您敬您的学生呀?虽然我的语文成绩不是很好,但是我会努力的,请你原谅我的无理,也请您给您的每一位学生多一点希望吧!”

误解作文篇4

以前,我一直以为妈妈偏心眼,买来的好东西给妹妹吃,不给我吃;上集市买新衣服不给我买,给妹妹买。这让我很不理解。每次妈妈反驳我,我都会在心里说,妈妈不好。然而,一件事就改变了我对妈妈的态度。

星期二那天放学回到家,我稍微有点难受。同学孙悦梅来找我去玩,我就让她陪我去药铺拿药,她答应了。这时,妈妈进来了。我就跟妈妈说我要和同学去药铺拿药。妈妈就给了我十元钱,也没有再嘱咐我什么。

我和孙悦梅一边走一边谈说着。不到十分钟就到了。我叫了几声老爷。屋子里没有人回答。我们便走了进去。一看,原来只有老奶奶在家。老爷和老伯都不在。老奶奶招呼我们去屋子里坐,让我们等着,她就去喊伯伯去了。我们等了有四五分钟。老伯回来了。他问我们是不是感冒了。我说是。伯伯摸了摸我的额头说我有点发烧。问我在家试过体温了没有。我说没有。他就从抽屉里拿出体温表,甩了甩,递给了我。我就把表夹在了腋下。一会我把表拿出来一看,三十六度四。没有发烧。我让伯伯给我拿了感冒药就回家了。

我们刚一出门口我就说:“好黑呀!咱们快走吧!”走到路上,突然一只大黄狗扑了过来,冲我们汪汪地直叫。我害怕极了。“别害怕!没事的!”我隐隐约约地听到了妈妈那熟悉的声音。那一刻,我知道我误解了我的妈妈,也感觉到了妈妈对我的爱。我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孩子了。(2007、11、30)

误解作文篇5

记得一天晚上,我和作业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爸爸把奶热好了,我忙不迭地指挥他:“帮我把奶端来。”

爸爸却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不没时间吗!”我争辩道。

谁知爸爸随手拿起一本书,也说:“我同样没时间!”

后来我赌气自己去端了,我把这视为“不爱”的典型例子:连个奶也不给端,这叫爱吗?

还有一次我滑旱冰时摔倒了,正好爸爸从外面回来了,我说:“来的正好,扶我一把。”其实我能够起来的,可我懒得起:让人扶多少比自己起省事。这一点我相信他知道的。

“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他说。然后扭头走了。于是我心灵的窗户就滴滴嗒嗒下起雨来。

可后来我发现他在走时,忍不住回了一下头——显然,他不放心我。于是,我很利索地站了起来——我要证实给他看 ——不需要他的帮助,我照样能够站起来。他看到后,缓慢的脚步变得很快而且很欢喜地走了,在那一刻,我终于体会到了他的良苦用心。

我明白了:他不帮助我,是在培养我的独立生活能力,人生的道路上,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为了不让大风刮倒我这棵娇嫩的小树苗,父亲提前对我进行了演习——这就是伟大的父爱的不同之处。

如果说母爱拌你终身,

那么父爱也只是回眸的一瞬间;

如果说母爱柔情似水,那么父爱边深沉伟大;

如果说母爱易于言表,

误解作文篇6

好大圣,耳中摸一摸,拔出一个绣花针儿道:“列位,我出家人,果然不曾带得盘缠,只这个针儿送你罢。”那贼道:“晦气呀!把一个富贵和尚放了,却拿住这个穷秃驴!你好道会做裁缝?我要针做甚的?”行者听说不要,就拈在手中,幌了一幌,变作碗来粗细的一条棍子。那贼害怕道:“这和尚生得小,倒会弄术法儿。”行者将棍子插在地下道:“列位拿得动,就送你罢。”两个贼上前抢夺,可怜就如蜻蜓撼石柱,莫想弄动半分毫。大圣走上前,轻轻的拿起,丢一个蟒翻身拗步势,指着强人道:“你都造化低,遇着我老孙了!你也打得手困了,且让老孙打一棒儿,却休当真。”你看他展开棍子,幌一幌,有井栏粗细,七八丈长短,荡的一棍,把一个打倒在地,嘴唇?t土,再不做声。那一个开言骂道:“这秃厮老大无礼!盘缠没有,转伤我一个人!”行者荡的又一棍,把第二个又打死了,唬得那众娄罗撇枪弃棍,四路逃生而走。

过了一会儿,孙悟空回到了唐僧那儿——

遂按下云头,径至三藏马前侍立道:“师父,恕弟子这遭!向后再不敢行凶,一一受师父教诲,千万还得我保你西天去也。”唐僧见了,更不答应,兜住马,即念《紧箍儿咒》,颠来倒去,又念有二十余遍,把大圣咒倒在地,箍儿陷在肉里有一寸来深浅,方才住口道:“你不回去,又来缠我怎的?”行者只教:“莫念,莫念!我是有处过日子的,只怕你无我去不得西天。”三藏发怒道:“你这猢狲杀生害命,连累了我多少,如今实不要你了!我去得去不得,不事!快走,快走!迟了些儿,我又念真言,这番决不住口,把你脑浆都勒出来哩!”大圣疼痛难忍,见师父更不回心,没奈何,只得又驾筋斗云,起在空中,忽然省悟道:“这和尚负了我心,我且向普陀崖告诉观音菩萨去来。”

误解作文篇7

从那以后,我天天一到晚上就做噩梦,一想到自己被误解这件事,就不禁叹气。没过几天,我整个人就垮了。

因为那件事而使我好似犯了罪似的。

那天,我的画被贴在公告栏上,参加优秀画展。正当我高兴不已的时候,突然,有人敲门,我赶忙去开门,一个稍矮的,发胖的,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站在门口。门一打开,她就噘着嘴冲我大吼:“你是靳国涛吧!”。我满怀着疑惑点了点头。她气愤地说:“你还好意思呢,我的画呢?”我先是一惊,然后扑哧地大笑起来,回答道;“那你来找吗?”。小女孩双眼红红地瞪着我,吓了我一身冷汗。“我爸妈说是你偷的”,小女孩说。“嗯?”我仔细回想着,那天我看到我的名字出现在公告栏上,也许并没看清楚画是谁的,就把它拿走了?也许那是小女孩的画?我飞速地跑下楼,见到公告栏上靳国涛的名字的上方并没有画。我不禁“嘘”了一口气,确定自己没有拿错画。可那小女孩执意说是的,为了以示清白,我只好将画拿出来给小女孩看,结果她抱着画失声痛哭。

误解作文篇8

关键词:中考语文;失误分析;纠错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1-0136-01

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中常有这样的体会,学习时下了很大力气,考试时自我感觉相当好,但结果总不尽如人意。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总是一些小的细节不注意造成了大的失误。常见的失误类型有以下五方面:

一、书写性失误

语文测试要考查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但受各种条件局限,四方面的考查都要通过对“写”的考查来完成,所以,“写”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书写不规范、不整洁是失分的原因,这一点,表现在字词书写、简答题、整体卷面,尤其是作文上,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得分。能够写得一手好字,非常重要;短时间内不能把字写得很美观,但一定能做到很工整。策略指点:书写一定做到工整,努力达到美观。

二、审题性失误

这类错误是最容易发生,最让人后悔,也最容易避免的。比如,字词类考题要求“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而解题时却对加点字作了解释,检查时也往往局限于对于自己解释正误的检查,因而造成不必要的失误。再如,解答类考题要回答“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而考生回答时对原因分析得头头是道,却因为没有“用原文回答”而造成遗憾。策略指点:审题要集中精力,耐心细致,切勿急躁。

三、知识性失误

对基本字词、文学常识识记不清,古诗文名句、格言积累不足,语文知识概念之间混淆等。主要有以下一些情况:

(一)识记不清

1.语音识记不清。具体有多音字错读、难字错读、音近字错读、形近字错读、通假字错读、调号标错等错误。

2.字形识记不清。常常有:形近字混淆性失误、音近字混淆性失误、同音形近字混淆性失误等。

3.文学常识识记不清。对古今中外的重要文学家及其重要作品识记不清,常见失误有朝代不明、国别不分、张冠李戴等。

4.名著阅读识记不清。对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必读篇目以及教材推荐篇目的书名、作者、主要内容、主人公等识记不清等。

策略指点:不怕错,怕不错,从出错处捡回自信。

(二)积累不足。初中语文对于古诗文考查有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默写,积累不足常常使失误难以避免。积累名言警句、格言俗语、流行新词、名胜古迹、对联、电视广告语、商标图案及含义、运动会口号、校园标语等,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是对社会文化的理解,必须加强记忆,不可心存侥幸。

策略指点:一点一滴勤积累,要做生活有心人。

(三)概念不清。常见失误有不能区分表达方式、修辞方法、描写方法、写作手法、说明方法、论证方法等。如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混淆。表达方式包括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修辞方法是指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借代、引用等,常常有同学将两个不同概念混淆。再如,对于比喻的考查,不同文体有不同的侧重,记叙类文体重点考查修辞的表达作用,说明类文体则要用“打比方”这种说法去分析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议论类文体则考查用比喻修辞来说理的“比喻论证”。解题时要注意区分。

策略指点:努力掌握各种语言表达方面的知识,加强针对性训练。

四、理解性失误

(一)字词句理解性失误。主要表现在对文章中词语意思理解不当,对句子含义理解不当,文言文字词句重在平时识记、积累,现代文中字词句的理解重在和上下文联系、和文章主旨联系。

(二)主要内容理解性失误。具体失误有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主要信息等信息把握不准、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等。

(三)主旨理解性失误。主要是指对文章要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把握不当造成的失误。经常出现对主要人物的形象理解有误、对主要景物的作用理解有误、对表现手法理解有误、对主要特征把握不准、主要观点把握不准等。

(四)结构理解性失误。重要失误有层次不清、语境不明、文意曲解等。

策略指点:整体感知,抓住主旨;反复阅读,反复揣摩;全面思考,加强联系(联系上下文、联系社会实际、联系自身实际等)。五、表达性失误

(一)语言概括性不强。概括文章重要内容时,对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把握不准,对主要信息把握不全面,对主要原因分析不到位,对主要观点把握不准确等。

误解作文篇9

[论文摘要]跨文化语用失误是不同文化,一流中经常出现的现象,本文就着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在分析,提出了几点自己的见解。

1、跨文化语用失误概述

跨文化语用失误是语用规则迁移所造成的。语用失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用失误包括语言运用中的所有错误,如拼写错误,语法错误,语篇错误等。而狭义的语用失误更多地强调语言使用的可接受性,而不是语法的正确与否。语用的最高原则是得体,因此,语用失误可以看作是语用者违反了得体原则所产生的后果。因此,交际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所使用的语言的实际交际价值是否等同于说话者意欲表达的含义。语用语言失误的出现通常是由于外语学习者违背形式恰当的原则,使用错误的语言形式去表达正确的言语行为;或者是由于说话者或听者错译语言信息,尤其是错解话语的语用之力,即不知道言语行为想要表达的意图或修辞力量。有时语用语言失误还指学习者将本族语对某一词语或结构的语用意义。套用在外语上造成的语用失误。社交语用失误,它不是因为语用者的语言能力欠缺,而是社会文化能力欠缺所致,是语用者未能完成交际场景所要求的言外行为造成的。具体说来,社交语用失误是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犯的语用错误。牵涉哪些话该讲哪些话不该讲、人际关系的远近、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等,与人们的价值观念有关。由于语境不同,双方各自的话语意图和对对方话语的理解都可能不同,因而某一不合适的话语从一个角度看,可能是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但从另一角度看,也可能是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

2、跨文化语用失误的原因

(1)语用知识欠缺导致语用失误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一方操的是对方的语言。尽管外语学习者可以通过接受外语教育、外语培训或借助双语辞书去学习、理解外语并利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但是,只懂得语法和词义是不能顺利完成交际的,它会由于语境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意义。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中英两种文化间所存在的极大差异必然表现在语言及语言的使用上面。如果外语使用者对所操外语掌握的不够、不全面,就很容易将对应的词语或结构简单地从母语向外语迁移造成对应错误,或将外语中的相似结构视作相同结构而混淆它们的语用功能,或者对外语词语的言外之意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却使用了这一词语。以上几种语言行为的结果都不会使对方正确理解自己的意图,甚至会冒犯对方。致使局面无法收拾。

(2)文化知识缺乏造成语用失误

汉民族与英语民族在民族心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及语用原则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这些因素在言语交际中,都不同程度地起着作用。一是价值观不同引起语用失误。使用不同语言的人是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的。对同一事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观念。在汉语文化中,“变化”的观念价值并不高。不同文化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一种文化中可接受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中也许就是禁忌。二是对语用原则的文化差异不甚了解导致语用失误。社交语用失误常常是由于不了解或不注意文化间的差异,用不同的语用原则对交际情景作出反应的结果。汉语文化的人偏重于遵守“礼貌原则”中的“谦逊”准则,采取“否认”或“自贬”的方式作出反应,表现为不接受或不正面接受。而英语文化的人一般侧重于“合作原则”中的“质”的准则,对于赞扬采取迎合的态度,表现为接受。根据英语文化,应该是认可,而不是给予拒绝和否定。操英语的人会把操汉语的人对夸赞的否认看作是对说话者的无礼,认为对方以为自己缺乏审美观,或者把他们谦虚的“自贬”看作虚伪。反过来,操汉语的人也会把英美人的“迎合”,误认为不够谦虚。

误解作文篇10

关键词: 文化 语用翻译 语用失误

一、引言

乔姆斯基以前的传统语言学和结构主义现代语言学把语言当成单一的自主自立的封闭结构系统,将对语言研究的视野重点放在语言实体本身的描述上,而对直接影响语言的社会文化及其构成、理解和表达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和研究。社交者虽然学会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基本知识,却不能进行得体有效的交流。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的出现突破了传统语言学和结构语言学的限制,以更为深入、广泛的视角研究语言的应用和各种语言行为。但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语言因素和文化背景差异而造成交际冲突和误解,因此经常会出现各种语用失误而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质量。[1]

二、语用失误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的Jenny Thomas将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区分为:语言语用失误(pragma-linguistic failures)和社会语用失误(social-pragmatic failures)。在翻译过程中,语言语用失误表现为将汉英词语等同,违反英语本族人的习惯;误用了英语其他的表达方式或套用汉语的表达结构,等等。社会语用失误指交际中因不了解或忽视交际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它与交际双方的身份、交际的语域、话题的熟悉程度等因素有关,这两类语用失误的区分不是绝对的,“由于语境不同,双方各自的话语意图和对对方的话语的理解都可能不同,因为某一不合适的话语从一个角度可能是语言语用失误,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能是社会语用失误”。(何自然,1997)[2]托马斯的研究具有开创性,在中国,对语用失误的研究始于何自然等,他们从1984年开始采用托马斯的观点对英汉语用差异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出语用失误相当高。浦小君先生分析了英语语用失误的规律:(1)误将汉英词汇一一对应等,认为英语词汇在文化内涵、外延上完全等同于汉语。(2)误将汉语使用习惯带入相应的跨文化交际情景。(3)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背景,而直接影响对文章的理解、记忆、复述。这些工作对如何认识和分析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1]

三、语用翻译

语用翻译是同语义翻译相对应的一种翻译理论,它重在研究翻译中的语用对比问题,就是在翻译中如何实现等效,语用翻译实际上就是一种等效翻译观,可以从两个视角考虑语用翻译等效。[3]一是语用语言等效翻译,近似Nida(1964)提出的“动态对等翻译”(Dynamic equivalent translation)强调“最切近目的语言的自然对等”(The close natural equivalent in the target language),即在词汇、语法、语义等语言学的不同层面上,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只求保存原作的内容,用译文中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将这个内容表达出来,以求等效。社交语用等效翻译是从社交语用学的角度切入的,通过对两种语言的对比达到社交语用等效,它是为跨语言、跨文化双语服务的等效翻译。这类语用翻译可以通过多途径实现等效。究竟采取何种途径可以通过翻译的目的而定。如果翻译的目的正如旅游翻译是为了使读者领会异国风貌,增长域外见闻,那么译者致力于再现原作的风格和文化背景,如果翻译的目的仅仅是使读者理解原著的内容,那么译者只需根据原著所提供的语境依从读者的文化习俗,在忠实原著内容的前提下将原作化为他们乐于接受的译文而不必拘泥于原文的形式。[4]

本文认为根据语用失误的种类,语用翻译从语言和文化两方面着手解决翻译中的一些问题,如尽量避免漏译、误译等现象。以风格差异为前提,忠实履行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等效翻译。下表是对语用失误和语用翻译的比较:

四、结语

综上所述,跨文化交际是当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跨文化语用失误会导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中不能达到或是不能完全达到交际目的,从而严重影响交流和沟通的效果。然而,来自语言方面的偏差和误解,比如,语法的错误,对方是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和偏移而导致的误解是很难容忍的。“地球村”(global village)是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拥有的家园,在交流和互访的时代,跨文化交际中有效的沟通是重要的任务,译者如何做到避免语用失误是一个重大的难题,如何把握原意的同时准确传递深层含意是旅游翻译中更需要关注的事项,这样才能达到跨文化交际成功的目的。跨文化语用失误的研究任重而道远,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张彦群.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原因[D].陕西师范大学,2002.

[2]汪滔.论口译的跨文化语用失误[J].中国科技翻译,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