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影评十篇

时间:2023-04-05 22:55:42

金陵十三钗影评

金陵十三钗影评篇1

关键词:《金陵十三钗》 影评 跨文化交际解读

1 引言

1937年的南京,日军残暴,满目疮痍,但由国际友人主持的一个教堂暂时还是一方净土。几个神职人员收留了一群躲在教堂里的金陵女大学生、13个躲避战火的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以及6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国军伤兵。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的故事,结果竟然是那13个最“下贱”的女子成了保护众人的英雄。与同题材的战争片比较,该影片在表现对战争痛恨对和平渴望的同时,描写了即使是在战争的阴影之下不可磨灭的中国精神和人性救赎。

然而,这次《金陵十三钗》在北美和国内同期上映时,该片的国内票房一片叫好,在北美却冷淡得令片商发毛。不仅无缘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的初选,而且被一些外国影评家尖刻的批评为“是一个庸俗商业片和政治宣传片的混合体。在一片欢呼和批判声中,我们仍然需要肯定的是,这是中国电影人希望跨越中美文化差异鸿沟,让美国人通过电影了解中国文化的又一次尝试。本文针对于外国一些媒体对《金陵十三钗》的观影感想的报导,分析海外观众对影片主题错误理解所体现的不同文化价值观。

2 理论背景

2.1 Samovar,的文化价值理论

了解一个文化的价值取向,是积累文化知识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以帮助人们较正确地描绘出互动双方的“文化图案”,“文化主题”,以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沟通。根据Samovar,的理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其中的一些价值观能折射一种文化,这些价值体系就是文化价值观。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不仅世界观不同,对于善恶,美丑的评判标准,也有所差异。通过了解不同文化群体的价值观,我们能更好地欣赏和包容其他文化群体的行为,并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准确地把握他们的言行,从而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流。

2.2 Hall模式

Hall(1987)从沟通的角度,把文化归纳成高情景文化与低情境文化两种。在高情境文化里,沟通过程的信息,大部分表现在个人的内化性或经由肢体来表达,很少表现在外显性的制码过程。低情境文化则恰恰相反,大部分沟通的信息,都经由外显的符码来表现。研究显示,高情景文化,如中国,日本与英国的沟通过程,强调间接性的表达方式,感情较为丰富,讯息较简单与模棱两可;低语境文化,如美国,加拿大,则强调经由直接沟通的方式来表达讯息,因此特别重视语言表达的结构和技巧的训练,也具有个人主义的取向。

3 对《金陵十三钗》主题理解的文化差异

3.1 高情境文化与低情境文化

在这部影片中,中西观众的分歧主要表现在豆蔻和伤兵之间表达爱意的形式。根据Edward Hall从沟通的角度提出的“高情境文化”和“低情境文化”,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很多美国观影评论家及普通观众看不懂中国人含蓄的表达方式。在影片中,豆蔻的爱意隐藏在她的琵琶声中,给心爱的人弹琵琶就是她在向他表露爱意。豆蔻为了给奄奄一息的浦生弹奏一曲完整的《秦淮景》,冒着生命危险去翠禧楼拿琴弦,惨遭蹂躏至死,这是一种略带有母性的美。然而,这种悲壮的死亡却被《纽约时报》的影评看作一种“毫无意义的生命的浪费”。

3.2 以心换心或是浪子回头

中国观众看来,电影中的十三钗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代替一群纯洁的未成年的女学生慷慨赴宴,成为了英雄。可是,谈及十三钗的人物形象,《纽约时报》声称,难以理解导演如何将柔弱的和学生设定为烈士。对于西方观众来说,她们只是一群曾经迷失的羔羊重新开始返程。十三钗先是欠负,然后是偿还。

在中国的文化语境里,十三钗的欠负可以理解成是基于感恩而舍生取义的行为,当然是英雄之举。孙隆基在研究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时指出,中国人的“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意感遍,亦即是“以心换心”,“只要别人对自己好,自己就必须‘以心换心’。从这个意义上说,十三钗践的所作所为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她们是真正中国传统之仁义文化意义上的英雄。女学生的解救、约翰和李教官的英雄之举都深深地碰撞着她们的心灵,使她们最终完成了从匮乏“有情有义”到回归人性“真,善,美”的转变。从这一层面理解,十三钗是中国观众眼中的英雄。

而在西方文化视野里,十三钗是一群回头的浪子,她们的赴宴不是是英雄之举,仅仅是一种赎罪行为。电影交代了十三钗沦为的种种因缘,意欲洗脱十三钗的前身之恶,最终,她们全部变身女学生的装扮象征着她们完成了由堕落者向天使脱胎换骨的转变。然而这部关于“浪子回头”的电影没有体现浪子对自我灵魂的深刻剖析与忏悔,因此,十三钗即便作为回头的浪子也不能得到西方观众的肯定。

3.3 圣人与罪人

在影片中,假牧师约翰以一个在惨绝人寰的屠杀下觉醒的带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个体出现,对爱情的感召,侵略者的残暴,对已故女儿的思念,促使假他放弃了独自逃命的机会,毅然决然的承担起了保护这些女人的使命。然而,《纽约时报》和《好莱坞报导》均认为约翰一夜之间由“投机份子”、到“高贵骑士”的转变太过突兀而不能让人信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所坚信的善恶观和西方存在很大差异。

就善恶变化而言,美国的善恶变化是沙漏性的,而中国的善恶变化是太极图式般的。就善恶观而言,中国的道家思想认为善与恶辩证地存在。就像老子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约翰从“自私小人”到“拯救者”的转变,如同风尘女子从最初对女学生的漠视到最终大义凌然解救她们一样,都是是在大屠杀下人性救赎的召唤中实现的。

在西方,有罪的人需要一个中介-上帝的救赎才能变成圣人。虽然影片中故事被有意地安排在了一座教堂里,但除了那些让人记忆深刻的血红色彩色玻璃窗,上帝并没有出现,连代表他的神父也是个假的。因此,在海外观众看来,在没有上帝的指引下,约翰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圣人。

4 结语

虽然本片在海外传播中失败了,但它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中国电影的影响力。西方媒体对《金陵十三钗》的差评也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在影片的制作和宣传中,我们不仅要保存民族文化特性,而且要致力于参与到国际文化竞争中;并同时具有深刻的国际文化视野,既不试图迎合西方的口味,又能通过展示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及内涵吸引海外观众,从而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McCarthy, T. The Flowers of War: Film Review [N]2011. Hollywood Reporter

[2]Samovar, L. A., Porter, R. E. & McDaniel,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M]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3]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4]肖鹰.中国电影:要国际化视野,不要全球化模式―――《金陵十三钗》与《别离》的 比较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 2010

金陵十三钗影评篇2

[关键词]《金陵十三钗》 张艺谋 电影全球化 策略

面对电影全球化和商业化的背景,张艺谋也开启了自己的“大片”时代。从2002年投资上亿的武侠商业巨制《英雄》开始,《十面埋伏》投资2.5亿(一说2.7亿),《满城尽带黄金甲》3.6亿。而2011年上映的《金陵十三钗》投资6亿元人民币,首度邀请好莱坞战争特效团队和一线男星“蝙蝠侠”克里斯蒂安?贝尔。纵观这几部作品,《英雄》是张艺谋对武侠电影的首度尝试,形式的新奇与创新不能弥补叙事的硬伤;《十面埋伏》延续了张艺谋的电影风格,影像的造型性达到极致,但仍旧没能讲好一个“故事”,一些匪夷所思的情节至今为人诟病;《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是用金光闪闪的瓶子装旧酒,仍不能满足观众的期待视野。《金陵十三钗》既延续了张艺谋电影的以往风格,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张艺谋“大片”的真正成熟之作。

这部电影改编自严歌苓的同名小说,原著视角独特,以救赎为主题,从十三个金陵风尘女子的传奇性切入,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这些自告奋勇代替女学生做慰安妇的故事,从侧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与中国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原著的成功保证了影片的叙事,实际上张艺谋早期电影的成功首先要得益于改编自优秀原著小说,他自己也直言不讳地承认这一点:“我们研究中国当代电影,首先要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因为中国电影永远没有离开文学这根拐杖。”除此之外,电影还进行了更有观赏性的改编,比如小说中的神父被以贝尔扮演的美国人入殓师约翰代替,他被日军对金陵女学生的残暴行为所震撼,由一个自私的、眼里只有钱的人变成帮助女学生逃离的“救世主”,并与风尘女子玉墨发展了一段爱情故事。此外,影片还有激烈的战争场面,好莱坞的特效团队精准地表现了战争的可怕,视听都极为震撼。佟大为饰演的国军军官带领十几位士兵与日军的坦克装甲车对抗,只为教堂的女学生能够逃离日军的魔爪。这一部分的战争场面使人联想到同样少数对抗多数的《拯救大兵瑞恩》,虽不及《拯救》的血腥与场面宏大,但是在这部影片中却恰到好处,也使后来的的觉悟更为真实可信。就观赏性而言,比同题材的《南京!南京!》更胜一筹,片中的爱情故事也更加贴合观众的期待。

《金陵十三钗》延续了张艺谋电影的一贯特征:在影像风格上对造型极致的追求;题材上对人性的关怀;以及主题上对女性的偏爱。饱满艳丽的色彩;妆容精致、举手投足间都有风尘气的;地窖中十几个女人打牌抽烟,好似把秦淮河两岸的妓院搬到了教堂;十三位身着旗袍的女子唱着《秦淮景》并排向镜头走来,更是把张艺谋对画面色彩和造型的追求推向了极致。《金陵十三钗》塑造了性格鲜明群像,有玉墨的正义爱国,豆蔻的单纯痴情,小蚊子的贪生怕死。无疑,这些平常生活里不光彩的才是影片真正的主角,但正是她们的牺牲才让女学生得以逃命,在人格上她们是高尚的,值得尊敬的。回忆《红高粱》的情节,平日里为非作歹的土匪在最后日军侵略的时候奋力抵抗,消解了英雄与土匪的二元对立,《金陵十三钗》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同样的消解,对社会底层的关注使这部影片具有跨越时空的社会意义,也是张艺谋对人性关怀的体现。

金陵十三钗影评篇3

1996年,“二张”合作第一部电影《有话好好说》。

1997年,由张艺谋取名的“新画面影业公司”在北京成立。

1998年5月10日,《一个都不能少》在河北赤城开机。

1999年4月18号,《一个都不能少》在北京地区首次公映,首映式的票房收入10万元全部捐给烛光工程。

1999年9月11日,《一个都不能少》获第5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金狮奖。

1999年10月16日,《我的父亲母亲》上映。

2000年2月20日,《我的父亲母亲》获得第50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2000年2月,《幸福时光》剧组网上公开招聘女主角的行动正式启动。至当年7月份,剧组一共见了4万余名女孩。

2000年7月25日,《幸福时光》网选女主角一事尘埃落定,女主角圈定大连姑娘董洁。

2000年12月31日,《幸福时光》在广州首映,现场观众与张艺谋、董洁、赵本山一起辞旧迎新。

2001年5月30日,董洁凭借《幸福时光》中的盲女角色获“华表奖”电影新人奖。

2001年8月11日,《英雄》在甘肃阿克塞当金山麓开拍。

2002年11月22日,新画面公司和彩虹公务机公司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签约仪式。包下两架“挑战者604”超豪华商务机,《英雄》主创人员将乘坐彩虹机往返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参加首映活动。

2002年11月29日,《英雄》VCD、DVD的大陆内地版权拍卖以天价1780万元人民币出手,TCL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广东飞仕影音有限公司和伟佳音像制品有限公司联手抱得《英雄》归。

2002年12月14日,《英雄》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首映礼。六百多家中外媒体到场,16位主创人员尽数亮相。

2004年7月16日,《十面埋伏》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歌舞首映礼,的当红明星全部到场,还专门从伦敦的中央公园租借了超大屏幕。据张伟平统计,当晚有200多家省市电视台参与晚会的直播或转播,覆盖7.5亿观众。

2004年11月19日,《千里走单骑》在云南丽江开机。

2005年12月16日,《千里走单骑》在云南丽江首映,张伟平在丽江摆开400米长街的“四方宴”,震惊中外媒体。

2006年2月22日,《满城尽带黄金甲》投资方新画面公司通过网络新“谋女郎”李曼照片。

2006年2月23日,《满城尽带黄金甲》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影棚内正式开机。

2006年12月14日,《满城尽带黄金甲》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影棚举办全球首映庆典,央视电影频道现场转播首映式典礼。这场首映礼号称投资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

2006年4月16日,北京奥组委正式宣布: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导演组名单最终敲定,张艺谋任总导演。张艺谋筹备奥运会开幕式期间,新画面关张歇业,张伟平携家人云游四方。

2009年6月9日,《三枪拍案惊奇》在甘肃张掖临泽县的丹霞地质公园正式开机。

2009年12月9日,《三枪拍案惊奇》上映。

2010年4月16日,《山楂树之恋》宜昌开拍。

2010年8月2日,新画面影业首批官方剧照,“静秋”的扮演者周冬雨、“老三”的扮演者窦骁首次亮相。

2010年9月12日,《山楂树之恋》在北京政协礼堂举办全球首映盛典,张艺谋率周冬雨、窦骁等主创和媒体见面。

2010年12月22日,《金陵十三钗》的首场会在京举行,“蝙蝠侠”克里斯蒂安·贝尔最终被敲定饰演神父,片酬接近千万美元。张伟平透露,《金陵十三钗》投资将达到6亿元人民币。

2011年4月,张伟平放言,《金陵十三钗》“保守数字是华语市场拿十个亿”。

2011年1月10日,《金陵十三钗》在南京正式开机。

2011年11月22日,中影星美、上海联合、大连万达、浙江时代等国内院线,联合向广电总局及电影发行放映协会递交了一份意见书,希望官方出面,降低《十三钗》最低票价,重新商讨票房分账比例。

2011年11月24日,在电影局局长童刚亲自牵头的“闭门会议”上,新画面与院线方代表达成了一个新的协议:各退一步,和平收场。

2011年12月11日,《金陵十三钗》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首映礼。主演克里斯蒂安·贝尔和新任“谋女郎”倪妮携手亮相。

2011年12月15日,第69届金球奖公布各个奖项提名名单,张艺谋执导的新片《金陵十三钗》入围最佳外语片提名。

2011年12月21日,新画面公司宣布,《金陵十三钗》向第84届奥斯卡评委会递交角逐13项单项奖。张伟平表示,《金陵十三钗》将登上北美圣诞档,在纽约、洛杉矶、旧金山几个大城市上映,然后逐步在整个北美全线铺开。

2012年1月16日,第69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颁奖典礼举行,《金陵十三钗》败于伊朗电影《一次别离》,和最佳外语片擦肩。张伟平与主演佟大为赴洛杉矶参加典礼,张艺谋并未现身。

2012年1月18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九强大名单出炉,《金陵十三钗》遗憾出局。

2012年4月初,张艺谋与张伟平被爆“分手”。

2012年5月9日,有消息称,张艺谋早在今年3月已与小马奔腾影业签约。

金陵十三钗影评篇4

关键词:《金陵十三钗》奥斯卡美国战争片

2011年,是传统认知上中国大片走过的第十个年头,普遍上认为,这一纪元始于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英雄》上映,即使是在此之前,“大片”这一概念也决不让中国观众感觉到陌生,早在九十年代,卡梅隆执导的《真实的谎言》以及《泰坦尼克号》早已走入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观众的视线。2000年第72届奥斯卡将“最佳外语片”奖的殊荣颁发给华人导演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后,中国大陆的顶级电影人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于是,在21世纪的前十年,中国电影界最有权势的电影人开始了一场至今仍在持续的“大片盛宴”。2011年,张艺谋执导了自己首部战争片《金陵十三钗》,该片以举世震惊的“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一位为了救人而冒充神父的美国人、一群躲在教堂避难的女学生、一群风尘女子以及一队残余的中国守军与侵华日军遭遇,共同面对这一劫难的故事。和过往的诸多华语大片一样,从制片方到主创人员都对这部影片给予了极大的期望――在斩获高额票房的同时,能够得到奥斯卡的垂青。

然而,事与愿违,2012年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颁发给了由伊朗导演阿斯卡尔・法尔哈德执导的影片《内达和西敏,一次别离》,连提名名单上都未能出现被中国电影人给予厚望的影片《金陵十三钗》,联想到该片在中国大陆地区获得的仅6亿票房(与该片预算持平,是否实现盈利也只有制片方自己才知道),这已经构成了我们对该片表示沮丧的足够理由。至此,中国电影人、广大观众开始习惯性地用政治视角来审视问题了――外交和军事上,伊朗是一个在当下与美国处在针尖对麦芒的国家,代表美国精英阶层的美国学院派电影人怎么会将这一桂冠让予来自“敌国”的导演呢?另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不管是不是为了迎合美国人的审美与价值观,我们国家的制作团队特意安排了美国人作为影片中的主要角色,还是没有能够“讨好”贵国电影评委。

事实上,电影《金陵十三钗》冲击奥斯卡失败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本文将着重讨论其失败的根源。整体上来看,这部电影没有能够被奥斯卡奖评委垂青的原因可以分为审美因素和非审美因素两部分。

一、 影片在电影美学上未能符合美国战争片的审美特征

受到战后新好莱坞电影艺术风格以及九十年代后,开放的中国所引进的传统认知上的美国“大片”美学风格的影响,从中国电影人到电影观众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认知――所谓大片必须要有宏大的场面作支撑,毕竟,这一认知有充分的依据。理论上说,好莱坞的“大片”的确是建立在高投入、大制作基础之上的;从事实来看,中国观众看到的美国“大片”也基本上呈现出了为观众贡献“视听奇观”这一审美风格特征。善于模仿的中国人将我们眼中看到的这一好莱坞典型审美特征进行了一系列本土化处理,这也揭示了为什么近十年来以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大陆顶级导演不断以古装电影宣誓自己在大片市场的存在,显然,古代战争为这些导演展现视听奇观提供了良好的舞台。然而从观众的口碑、反响以及各电影节的评价上来说,这些电影并不能算特别成功,起码它们的表现并不像这些导演之前预想的那样。因此,这一“鸿篇巨制”的理念由古代冷兵器战争或是具有神话色彩的故事移植到了现代战争,也不会取得一蹴而就的成功,甚至其劣势照美国战争片相比更加明显。这也是电影《金陵十三钗》没能打动好莱坞评审的重要审美因素。

首先,在营造视听奇观上,《金陵十三钗》应该说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战争场面的刻画,足以令国内电影人以及观众感到振奋,影片中表现南京巷战的一段,俨然呈现出了我们头脑中美国大片的风范,更没有人会怀疑摄像师出身的张艺谋导演场面调度的能力。然而,这一比较在某种程度上仅限于在中国电影之中,冲击奥斯卡,就必须拿出具有世界最高水准的作品来,这已经成为业内外的共识,换言之,你的制作水准必须能够赶超美国主流电影导演的作品才有被奥斯卡评委垂青的可能。

金陵十三钗影评篇5

《北京晚报》1月18日刊载记者对刘恒的长篇访谈,说到《金陵十三钗》的海外影响,该片编剧刘先生说:“片子在海外的命运仍在变幻,圈子里的有识之士也在密切观察,最终一定会得出有益而有趣的结论。”

就在1月18日这天,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院公布了本届奥斯卡外语片初选入围名单,《金陵十三钗》名落孙山。“圈子里的有识之士”肯定因此会得出一些“有益而有趣的结论”。我这个处于圈子边缘的人也想把一些想法写出来。

一、美国政府正策划全面封杀伊朗的石油出口,但美国的电影人却没有跟在美国政客屁股后边封杀伊朗电影,刚刚夺得金球奖的伊朗影片《一次分离》,不仅通过了奥斯卡外语片初选,还在1月24日与其他四部外语片一起入围了第二轮。因此我们也无需在艺术之外,再去花心思寻觅《十三钗》“冲奥”落败的原因。

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说:“一个为了得到诺贝尔奖而去做物理学研究的人是得不到诺贝尔奖的。”我们不妨这样说:“一个过分强烈的‘冲奥’愿望,可能反而成为‘冲奥’路上的一块绊脚石。”

《十三钗》不是张艺谋导演“冲奥”的首次尝试,却也许是心气最足的一次。拆巨资请好莱坞巨星贝尔来担当主演,邀请多个外国团队加盟做技术支持,不惜工本地拍摄让人叹为观止的宏大场面。与先前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这样的充满中国审美气息的张氏电影不同,《金陵十三钗》却是张导一部颇具好莱坞大片审美趣向的电影。《洛杉矶时报》就说:“这部战争史诗片场面气势恢宏,救赎故事伤感又充满经典好莱坞味道,足可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成功机会。”这也让一些圈里人受到鼓舞,纷纷看好《十三钗》的“冲奥”前景。但事实却是:《十三钗》的“冲奥”竞争力还不及《大红灯笼高高挂》和《菊豆》,因为这两部影片尽管没有最终折桂,但毕竟都通过了奥斯卡的初选。

三、电影的技术与艺术虽有关联,但不能等量齐观,不能以为电影只要“技术精良”就一定也是“艺术精良”。对于“技术”效果的不合生活逻辑的刻意追求,有可能反而会失去艺术分寸。

比如,佟大为扮演的那个士兵在路边随便扔了几个手榴弹,待到孤身与大队日军对抗时,就用瞄准射击引爆手榴弹的方法大量杀伤敌人,而且屡试不爽。我看了颇感疑惑,心想怎么张导也玩起这样的小噱头来了?这是史诗性的《十三钗》而不是戏谑性的《三枪》呀!

有一个场景则是张氏风格的极度张扬贝尔扮演的殡仪师-神父为了阻止日寇暴行,在教堂的二楼展开一面可以拖到一层的红十字旗,看到这里我也感动,但过后一想,恐怕少有观众能相信那座教堂里存有这么一面红十字旗,更不用说是这样一面世间少有的硕大无比的旗帜。这就应了一句与审美经验相关的老话――“过奇则凡”。但这还仅仅是小的艺术瑕疵。

四、以我之见,《十三钗》“冲奥”失利的主要败因,就是这个为《洛杉矶时报》称道的所谓“好莱坞味道”。这“好莱坞味道”又最明显地反映在好莱坞巨星贝尔主演的这个男主角的形象塑造上。电影为了迎合与获得这种“好莱坞味道”,甘冒有违历史真实的风险,有意大大降低这个人物的道德层次与精神的起点,把他定位为一个既爱钞又好色的殡葬师。这样的角色初始定位对于“好莱坞味道”的呈现自然极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出现他与墨玉之间的调情戏、恋情戏和最后的床上戏。而由浪子变成英雄的传奇故事,也是“好莱坞味道”的应有之义。但让一个玩世不恭的殡葬师在这极为局促的时空条件下迅速转变为一个正气凛然的神父,是一个何其难以圆满完成的艺术任务?!尽管演员的艺术功力令人称道,但还是经不住对于艺术真实的最为严格的检视。而对于“十三钗”的最后导向集体英雄主义的精神升华,影片似乎也应提供更为充足的人物心理依据。所以当我看到影片的尾声处,看到自愿替代女学生们去受辱或赴死的“十三钗”群体默默走向日军卡车,有一个却高喊“我不是女学生!”不肯爬上那辆恐怖的卡车时,我甚感欣慰,以为这个的意欲临阵脱逃的这声呼喊,倒多少为这部电影的现实主义篱笆作了亮眼的修补。

五、我在上边近乎苛刻地给《十三钗》挑毛病,是为了说明这部电影不入有艺术洁癖的奥斯卡评委的法眼,是可以预期的。

金陵十三钗影评篇6

多留上海一天,为看徐老怪《龙门飞甲》。

从业务角度看:徐克《蜀山》、《龙门飞甲》,武侠片的两大步。

说徐克归来是不准确的,原来他一直在往前走,并成功将武侠片带进3D时代。看《龙门飞甲》时非常想喊叫,并让我有吸烟的冲动。对,这是录像厅时代才有的感觉,这种看电影的又回来了。陈坤很棒,周迅很侠。不剧透了,自己去跳龙门吧,《龙门飞甲》亢奋,喜气,吉祥。

@路金波:

《龙门飞甲》:大明星、大制作、大烂片。一个智商最多胜任武术指导的人(徐克),同时担任了编剧、监制,使全部明星都成了特型演员,所有人都没头脑,他们打斗起来只是因为不高兴。

我不赞成用政治、民族、历史去评价一个虚构的小小的商业电影,那不是电影人的思维,那是@同志 和广电总局的逻辑。

《十三钗》将张艺谋从《十面埋伏》和《三枪》的噩梦中救出。印证了关于张“间歇性脑残”的英明论断。艺谋眼力和手艺原本好的,这次,他被刘恒和严歌苓“智商附体”!向伟大的剧作家致敬!

只谈电影本身,《金陵十三钗》是浑然天成、无可挑剔、精彩绝伦的杰作。

@宁财神:

第二遍《十三钗》,不看剧情看表演,最喜欢的人物不是玉墨不是书娟也不是神父,而是佟大为扮演的教官,外表刚强、内心柔软的铁血男儿,最动人的一幕不是英勇就义,而是他在教堂里听女孩们唱诗,两行清泪,眼神中有他后来的坚持与宿命。大为这次表现很棒,鼓掌!最后还是不推荐青少年观影,实在太压抑了!

《十三钗》是张艺谋自活着以来最好的电影!

《龙门飞甲》在动作与技术的层面上,是老爷的巅峰之作。斗剑,斗暗器,让人血脉贲张!陈坤的雨化田很惊艳。大漠苍穹,周迅吹笛那一幕如此动人,很想给她写一封情书。李连杰老了,毫无光彩,我不相信周迅会豁出性命爱他。自己掏钱看了两遍,我认为,即使没有3D没有IMAX,这还是一部非常棒的武侠片!

@李星文:

金陵十三钗影评篇7

革命时代渐去渐远,“后革命”时代的人们逐渐从社会政治中走来,走入纷繁多彩的文化政治,如身体、性、性别、种族等等。在此语境下,影片《金陵十三钗》没有执著于“南京大屠杀”所一贯负载的民族革命政治,而是与时俱进地转向文化政治,力图在文化政治所涉及的身体、种族、性等这些跟当下市场密切相关的问题上出彩出新,却因为对于消费主义逻辑的执著而出现尴尬。影片如何在消费主义逻辑下出彩出新,影片的答案正如张伟平所说:“用故事攻击人的大脑,用视觉占领观众的眼球。”故事主要是战争背景下一群的故事。作为逸出常规生活的故事总能以其神秘、异趣以及身体的呢喃而源源不断地生发出期待感和诱惑力(尽管文化惯例迫使人们居高临下地对此做出鄙夷和厌弃的道德表演),这种太阳照耀下的规范化生活的阴暗异数犹如作为常规生活他异物的江湖侠客传说以及匪盗黑帮的地下奇闻,总能作为文艺书写题材为人或明或暗地青睐,尤其在消费主义逻辑控制下的当下文化市场,这些常常作为文学或影视剧的优选题材。相较波澜不惊的庸常生活,故事本来就难以平淡,再加上战争背景,于是乱世佳人的红尘悲情和凄美命运,一如其寒夜里不乏温度的香艳身体和泪眼朦胧的哀怨情仇,无法不成为市场的最佳选择。的故事确实是好题材,做好了,可以在生活的超常规背景下“展示最真实的社会图景,透视最隐秘的世道人心,提供最新鲜的审美体验”。[6]该片的故事注定地具有俘获力和攻击性,至于是否“攻击人的大脑”还要联系其视觉效果作出分析。为了“用视觉占领观众的眼球”,影片《金陵十三钗》的主创者可谓殚精竭虑。“美丽如画的女人”的身体被作为至关重要的组构元件捕获“眼球”,冲向市场。张伟平这样跟张艺谋说:“一部好看的电影一定是需要众生相的,‘生旦净末丑’,一定是各有各的彩。光有男女主人公有什么看头啊?要有战争,有美女,有救赎,有人性,有国家,有命运,才能构成一部真正的战争大片。”[7]这段话语表白中,将“战争”、“救赎”、“人性”、“国家”、“命运”联系起来的主体就是关键词“美女”。为了实施“美女”攻略,“‘十三钗’连一个半熟脸都没有,美感无与伦比,完全颠覆了张艺谋以前选角的标准,突出的是一个‘媚’,个个都是一道不同的风景。在南京封闭开机的仪式上,‘十三钗’到现场,令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奇。”[8]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的确够推心置腹的,惊艳美女的身体目标明确地“媚”获或“占领观众的眼球”,以兑现消费主义逻辑下的市场期许。在这个向度上,我们不能不说,身体以其肉体性被商品化、工具化,被作为欲望对象而展示和招摇,这是身体的欲望修辞,其功能被遵照消费主义逻辑开发利用。

影片中,女体横陈,生硬地搔首弄姿,夸张作态,甚至不少镜头让人很难不质疑身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无论历史常识,还是小说文本,甚至影片中一些身着棉衣的形象都分明理性地告诉我们这是南京的冬天。可即便是在逃命(并无皮肉生意经营)的寒冷冬日里,影片依然让们衣衫单薄(甚至只着薄透内衣)还要定格式地统一袒露。这种身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如果不攀上消费主义逻辑就很难解释了。刻意迎合俗众趣味的做派通常被冠以“媚俗”而遭诟病,影片《金陵十三钗》恐怕难逃此劫,伴随集体记忆而一息尚存的国族伦理注定了这种身体资源掠夺式开发的尴尬。当然上述做法可以被辩护为该片叙事的需要,甚至可以往题材的特殊性上开脱,最终押解到神秘的特殊生活上。但是这里面有个双刃剑现象:这个题材的影片既有为身体的欲望化媚俗展示开拓的由头,反过来,本来严肃阐释和思考身体的无辜行为也会被有意或无意地理解为别有用心的商业性运作。这把双刃剑也使得该片对身体的处理复杂而尴尬。影片《金陵十三钗》在身体的处理上并不甘于落下“恶俗”之污名,便采取往“雅”上做的策略(当然,这样做也未必一定就是“媚雅”)同时开发身体的隐喻修辞功能,通过身体触摸历史。影片中,豆蔻身体的受辱被转喻为国族遭难的政治仪式,日本士兵践踏的不再是个体的逍遥肉体,而是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尊严,这就意味着,豆蔻的个体身体被历史“铭写”②了国族政治意义和价值。影片对身体设计了救赎方案。一是将身体国族化,们乔装易容,代替女学生进入虎口(日本军方庆功会场),风啸水寒,各备凶器,做好以死相拼杀身成仁的仪式化准备。在这个维度上,们的身体因国族政治义涵的植入而被国族化和清洁化,而得到复活和救赎,这是涅磐之后的新生。第二种方案是通过性(欲望)关系的私性情感化让身体进行诗学转化。影片中,豆蔻突然情窦乍开,恋上垂死的王浦生,冒死寻找琴弦唱于心上人而未随愿,最终为情殒命(当然因惨死时曾怒骂国族敌人而同时兼具国族政治价值)。影片还让玉墨与约翰之间始于调情的欲望关系发生戏剧性质变(升华)。已换上学生装象征性地告别身体的玉墨让约翰最喜欢,他承诺道:“我向你保证,等战争结束,我要找到你,带你去我的家乡”时,玉墨含情脉脉地感伤道:“今晚过后,我的身体就不再属于我了,现在就带我回家吧。”于是,两性相戏转变为两情相悦的身体救赎。如果说上述前一种救赎方案主要依托于国族政治的宏大叙事,那么后者便依存于作为文化政治之一的性政治的微观叙事;但不论是哪一种(二者在影片中也有交合),影片中的身体都存在以下几点可能遭遇指责而致尴尬的把柄:第一,身体救赎的前提是对原有身体的否弃,而这种否弃的合法性如何确证?第二,不论哪种方案(国族男性化)都可以被女权主义者解读为男性文化权力的泛滥;第三,不论哪种方案的身体都只是福柯意义上的被动受到“铭写”的身体,而非尼采、德勒兹意义上的创造性、能动性身体,亦非巴塔耶意义上的反理性身体,身体还是否完整?

消费主义逻辑下的救赎尴尬

救赎也是影片《金陵十三钗》至关重要的一个话题,影片中既有对于身体的救赎,也有对纯洁女学生的救赎,而救赎的生发空间则是作为西方文化重要象征元素的基督教堂,救赎的核心力量和主体角色则是美国人约翰。这样一来,影片中的救赎就被转喻为西方文明(核心为美国文化)对中国的救赎。不能不说,这是极易触犯众怒的尴尬之笔。严歌苓的同名小说文本中也有这种大同小异的救赎话题,可严歌苓毕竟是美籍华人,其作品中他者身份的目光审视,甚至异质文化的理性批评,都有被谅解和宽容的很大尺度;可对于张艺谋他们来说,这就困难和尴尬了。张艺谋他们并不是不知道这种情况,可以说,消费主义逻辑致使他们务必如此,否则将有损海外名利。此处,“名”之目标在于国际大奖,“利”则指向海外票房收入。乍看起来,国际大奖好像与消费主义逻辑关系不大,而与西方强势文化密切相关,应该是代表西方文化价值的西方评委的口味起决定性作用。的确如此。既然如此,不去委屈求名,淡泊国际大奖,倒也无妨。其实不然,时至今日,传媒爆炸式的威力足以销蚀难得的独立判断力,致使国际大奖产生巨大的导向作用,票房(甚至包括国内)的风向标将顺应国际大奖茫然而动。因此,上述“名”“利”密切相关,已经声名显赫的国际级名导张艺谋未必在乎再多挣个奖项,但背后却是滚滚财源,细究起来,最终动力之源还是消费主义逻辑。在对中西文化关系的处理上,张艺谋曾屡遭指责,主要来自学界。从电影《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到《秋菊打官司》,在获取一堆国际奖项的同时,也遭到了曾经持续多年的严厉批评。批评者往往立足民族立场,运用来自西方的后殖民理论,对张艺谋电影进行文化演绎,认为张艺谋刻意暴露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愚昧、落后、阴暗、丑陋的方面,迎合西方评委和观众的异趣和猎奇心理,供他者居高临下地赏玩,以此交换国际奖项,并从而获利于海外票房。批评的中心话题是张艺谋的文化身份及其文化立场问题。针对这些批评,张艺谋并没有也无力从学力上回击、辩驳甚至表白,但在影片《英雄》中,张艺谋倒是对这些批评进行了老辣的总结性的集中回应,倾力打造了其“新概念英雄”(英雄当胸怀天下),回答了上述关键性问题,“我是文化英雄,我站在天下拍电影”,从而完成了其“文化英雄”的自我指认。[9]此后,针对张艺谋的上述批评渐渐式微,未必与此无关,而张艺谋的路数也飘忽不定,但主要是做大片。当下,张艺谋又要因文化关系问题的处理而遭遇尴尬了。不过,从影片《金陵十三钗》文本分析来看,张艺谋似乎做得很决绝,比异国他乡的严歌苓要放得开。影片将同名小说中的英格曼神父置换成最普通而庸常的美国人约翰这个只学了几年殡葬手艺靠死人吃饭的小混混式人物,并将救赎大任托付于他。这就使得人物更具普遍性和生活味(更有看头),也从而更加彰显了西方文化的价值优越性和普泛意义,因为,神父救赎固然可敬,但是连偶然相遇的庸常小人物也能救赎就愈加可颂并值得反思了。而且,小说中英格曼神父有心无力的保护和救赎主要是为了凸现战争的残酷和(日本军人)人性的扭曲,旨在理性反思;而小人物约翰的救赎却成功地给人实实在在的温暖和希望,实质上戏剧性地彰显了西方文化的救赎力量和信心。

金陵十三钗影评篇8

无论是文学语言还是电影语言,它们都是一种传播语言,共同担负着传递信息的任务。这信息链条的终端就是受众,若信息不被受众接受,那么这种语言的工具就失去了意义。受众要接受就必须具备真实性,真实性是电影语言要表达的第一层次;第二层次则表现在作者的表达意图方面,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表达意图。文学语言在转化电影语言时,必定会发生信息上的取、添加、重组等转变。文学语言为了让作品更具有真实性,可以繁枝冗节,尽情述说,可以采取不同的叙事角度,增加叙事信度的维度。在《金陵十三钗》中,叙述者既有文豪书娟,即我姨妈,也有转述者我,甚至还有一个全知全能的叙述者。三重叙事角度固化了事件的真实性。电影不似文学作品,它在事件的链条上没有回溯性,一般不会参与作者叙述的声音和态度,它只是在事件的链条上客观地展示画面,观众在画面中获取信息和叙述者潜在的声音。因此,如果电影语言像文学语言那样频繁地转化叙事角度,会让观众不知所措——电影一般选择一种视角,稳固地而客观地叙事,如利用拍摄技巧、演员惟妙惟肖的表演等手段。表达意图是电影语言的主旨。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在转化时,故事情节、人物造型、特技处理、人物对白、电影拍摄构图等要素都会发生一些改变、偏离。(拍摄构图属于纯技术层面,本文不涉及)文学语言通过文字记录一个个情节,情节的盘根错节的交织,推动着故事发展,受众对文学语言接受的自由度极大。文学语言提供的细节愈是枝繁叶茂愈好,这些貌似琐碎而零散的细节恰好与碎片化的日常生活形成了细节上对应的可能性。受众在密集的信息中,会忙于接收、对应、完型,继而对文本进行个人化的再创作,会减少或无暇对文本真实性进行质疑。文本真实度确立后,另一个要务,文本意图才是作者顾左右而言他的最后落脚点。文本意图不会像文本情节和故事画面那样浮泛,它停留在文本情节之下,是文本的内核,受众可思考空间的广度、时间的长度都是文学语言是否成熟是否具有影响力的一个航标。因此,文本语言所描述的细节越密集,内在关系越是紧密细致,能凸显主旨表达力的符号越多,就更能启人思考。与文本语言相较,电影语言是一个迥异的表达手段,时间短,节奏快,用画面讲述。因此,文学语言只是提供了一个剧情范式,而电影语言却是对文学语言的二度创作。从文学语言到电影语言,往往需要从人物、情节、造型、特技方面进行转换。

为了使信息的繁复度增加,文学《金陵十三钗》情节密集,众生百相,热闹非凡。电影《金陵十三钗》的背景依然是1937沦陷的南京,一座还未被日军占领的暂时安宁的天主教堂,依然是教会女学生、秦淮风尘女、军人、奄奄一息的小兵、教父、小差役。然而不一样的是文本中的两个神父,由一人承担,美国人约翰原本只是一个混混,并非神父。关于另一神父的人生背景,也就顺势戛然而止,节约了篇章。同样的差役、伤兵也由两人变为一人,他们的人生背景也未被提及。日军在教堂发现了女学生,军人殊死抵抗,并不顾个人安危救下了女学生,英勇牺牲。电影中,省略了很多的情节,诸如很多年后,我姨妈书娟看见玉墨已经毁容,站在对日本审判的证人席上的情景。电影中,却增加了诸如小杂役女扮男装赴一场生死之约的情节,孟先生寻自己女儿不着,被打死的情景。电影语言通过画面记录情节,当情节发生改变时,根据需要,人物对白都会随之而变化。如约翰和玉墨之间发生的感情戏,由于这段情节是后来加上去的,所以对白也是凭空而降。雨墨和约翰之间用英语交流,表达了英语的强势地位和洋人这个时候的优越性。但对白不限于此,在貌似两人相互深入交流的过程中,浪子约翰有一个小女儿,和女孩们年纪相仿,却死去了。而玉墨也在这个年龄遭受,逝者已去,生者的命运此时此刻再次成为关注的潜在焦点。因此影片中,这些对白的表层是在互相深情交流,而其深层却是为约翰由浪子转化为父亲,玉墨替女学生去赴生死之约打了一个大大的补丁,为推动故事的发展做铺垫。文学语言会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电影语言具有明晰性,必须清晰地展示人物的形象,所以造型方面,《金陵十三钗》的导演张艺谋特意邀请了曾任《花样年华》、《让子弹飞》、《新龙门客栈》的服装造型设计、剪辑、美术指导的张叔平。剧中的秦淮青楼女子堪称上世纪30年代的摩登女郎,豹纹皮草、丝绒睡袍、齐膝小洋装,各显风韵,万般妩媚。《金陵十三钗》的景别是在溧水县石湫镇平地而起的,所有建筑、道具都为影片量身定做。“片中的废墟、民居、商店、妓院、大街小巷全是造的,从设计到动工到完工,我们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建造了一座占地几百亩的城镇。”为了尽量忠实历史,张艺谋要求所有的建筑风格,甚至小到教堂窗户风钩,教堂坐凳,日式请柬、手表、打火机、小木箱等,均要求尊重历史。为了制造逼真的战争场面,《金陵十三钗》中的反应弹全是美国进口的,爆破飞起的抛射物是一种很安全的保温材料,而影片开头弥漫全城的大雾,也是从美国运过来的原料——一种可食用的油经过高温雾化,可以在5分钟之内造成笼罩城镇的大雾。正如张艺谋所说,“我们会把剧本打磨得越来越好”[2]无论如何转化,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都是为了在各自的领域力图圆润、精巧地叙事。

二、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的深层本质

表面上看,文学语言是在解读现实,小说选取一定的画面,既叙又评。电影语言是在客观公允地用事实说话,没有拍摄者说话的机会,只能以镜头静静反映画面。在文学语言被搬上银幕前,电影语言以一种大刀阔斧式的删节、注入、组合、改变,使文学语言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或者大相径庭甚至面目全非。因此,由于载体的不一样,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在转化时,不能发生一一对应,会出现情节较大的错失和添补。那么,此文学语言和彼电影语言已经是完全的彼此关系,二者还能同一化吗?文学语言转化为电影语言,修正删刈添补是一种必然,但无论怎么选择结构,采用什么视角,其内在的信条、理念、判断结果是一致的。无论是电影还是文学,《金陵十三钗》依然是《金陵十三钗》,表达叙述故事虽然在情节上,很多细节处并不一致,但其深层的本质却是相同的,真正的好电影都不仅仅只停留在故事的层面,它们的目的都在于传递一种声音,都在传递一种叙述者力图表达的主旨,当然叙述者的任务也是通过不同的语言表达相同的声音,即重拾人们已经忘却的那段耻辱记忆,挖掘生命深处最美的人性。无论是电影还是文学,都是依据一定的艺术形象符号,唤起一份集体记忆,所有的情节和人物都是指向集体的记忆,其中具有必需要素,和可需要素。为了达到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的一致性,必须要素即基本情节、背景、主要人物、重大事件、关键情节等,可需要素是指一些次要人物、次要情节、零星的细节等。无论是电影语言还是文学语言,《金陵十三钗》的不可缺失的必须要素有:故事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在教堂这个相对狭小空间里,秦淮风尘女子、纯洁的女学生,他们都在面对一场生死浩劫,他们之间有不同的矛盾,也彼此产生着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这些平日被人们看不起的风尘女,在生死面前,她们的灵魂和身体却是那么的高贵,她们用生命去洗礼,“身体最终拉住了灵魂和神明的衣襟,完成了自己的诗学转换”[3]如果以叙述者传递的旨要作为信息值,那么信息指就是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共同追求的终极目标,由于两者媒介的不一样,因此,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取值方式各不相同。由于文本中文学语言的描述没有时间限制,文学语言力求所叙述的情节尽量真实,生活化,其组合关系是叠加关系,通过叠加获取信息值。电影语言作为试听媒介,相对文本语言,其表现的艺术化程度更高,事件之间联系的紧密性更强,时时有铺垫,处处打补丁,电影语言表达的情节,其组合的关系更像是积倍关系,情节的机巧性更强,情节的内涵更丰富,情节的艺术性更强。电影《金陵十三钗》中,一个殡葬业者摇身一变成为神父,因为父亲的称呼完成了对女孩们承担的责任,这是一种普世情怀。

金陵十三钗影评篇9

贺岁档激战正酣,正在上映的《龙门飞甲》和《金陵十三钗》里,有一批“打酱油”的明星,不知观众们有没有看清楚?比如《金陵十三钗》里有黄海波、窦骁、秦昊,不过他们在镜头前晃了一下就壮烈牺牲了。而《龙门飞甲》里几个饰演大反派的“酱油帝”就幸运多了,如杜奕衡、盛鉴的面孔就被很多观众记住。

窦骁只有牙齿的特写,高虎基本看不清脸

《金陵十三钗》中,中国军人令观众印象深刻,不过说起黄海波、聂远、高虎、窦骁,他们的粉丝也许会失望,因为一不留神,偶像的脸可能就看不到。

昨日,黄海波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是最幸运的,“我在戏里很重要,我是有台词有名字的,我叫许大鹏,还跟坦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克接了一吻。我在片中也是死得最惨的。我比他们强点,就是我还有两句台词呢,佟大为八句词。其他那哥儿几个都不吭声。我有两个近景特写的,窦骁有一个,其他哥儿几个连脸都没看见,他们才叫惨呢!”

窦骁跟记者的对话最有意思:“那个有牙特写的就是我,因为军队兄弟们造型都是看不清楚脸的,所以我恳求导演给我一个牙的特写,因为我牙好,这样我才知道是我……”高虎则说:“大概能看清我的只有两个镜头,在侧翼房顶上架着机枪狂扫,最后被手榴弹炸飞出去的,但基本看不清脸。”“八勇士排成一排,冲在第一个的就是我,但一露面就牺牲了。”

为“打酱油”受伤,秦昊曾经很失落

虽说这几个“酱油帝”没几个镜头,但吃的苦可不少,记

转贴于论文联盟

者了解到,他们在剧组里经历了一个月的训练,窦骁说,“我们在密集训练后,就开始拍摄,一拍就是几个小时,汗水和内衣浸泡成一团,受煎熬程度可想而知。”而拍戏膝盖受伤,还回北京治疗了一段时间。

秦昊表示自己有过失落:“刚开始拍摄的前两天,光演战士的都几十人,导演看回放调整演员,也只是凭方位和装扮来识别,这对于很多在其他作品里演主角的演员来说,难免有些失落。但是第三天,一场戏过后,导演突然冲我喊,‘秦昊,你的表情再狠一点。’我很意外,导演能在短短时间里喊出我的名字,我感觉得到了尊重,这是我难忘的体验。”

金陵十三钗影评篇10

电影《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导演近年来一部史诗级的战争巨作,这部影片,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商业上都被寄予厚望。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金陵十三钗观后感,请您阅读。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1国破家亡,商女当真只懂侬语唱后庭?

--------题记

1937年的南京,因日本的入侵很快就沦为一座死城。满眼望去,皆是死尸,生者像那无头苍蝇般乱窜,只求找到一栖之地以便保住性命。唯一仍拼死抵抗的,只有寥寥无几的中国士兵。

可是教堂外那些搔首弄姿的风尘女子在这个严肃甚至危险的时刻,却还是如往常那般轻慢嬉戏。这不禁让人唏嘘,她们真的是在向乔治求助吗?

电影伊始,无论是乔治还是女学生,没有人喜欢她们,更别妄提“尊重“,即使是看似热情的男主角,也只是冲着美色而去。她们粗俗、淫靡,与矜持、高贵的女学生简直是云泥之别,因此也不配踏入这片还残留这着的净土。

当仅存的洁净被污染,暂时的宁静被打破,谁又曾想到正是这些低贱的风尘女子散发出的人性之光保护了孩子们的纯洁。她们清楚日本军队的邀请没有想象的单纯,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也许当初一句“姐姐们替你们去”只是为挽救孩子们别做傻事所找的借口。可是回到地窖,谁也没有多少片刻的轻松。玉墨的提议有人犹豫,有人反驳,但最终这些女人的善良战胜了内心的恐惧。

在临走的前一天,她们高兴地让约翰为自己化妆,因自己从未试过的装扮而像个小女孩般雀跃不停。如此模样其实正是她们心中所真正渴求的,浓妆艳抹实属被迫无奈之举。最后送给妹妹们的一首《秦淮景》,又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或许被送上敌车回首的那一刹那,正是她们人生中最美的时刻。

最后电影的结局只讲述了约翰含泪开着载有学生的卡车逃出了南京,却并未交待女人们的下场。但谁都明白包括她们自己也心知肚明,前方等待她们的是死也不能轻易解决的可怖。

鲁迅曾言,真正的用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他为纪念并称颂刘和珍所写的。虽然这些风尘女子手无缚鸡之力,但在我看来“勇士”二字,她们当之无愧。或许这十二人在百年之后只化作一抔凄惨的黄土,永远无法摆脱那令人唾弃的卑贱身份。可我想她们并不会在意那所谓的身份与可笑的名誉,她们只是想做便做了。由此,才让我们真正看到污秽外表下,原来藏着的是一颗出淤泥而不染的心。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2对于金陵十三衩,我并不陌生,因为在它刚刚上映的时候,我就已经体验了其中的彻骨心酸。今日坐在教室里,再一次的回味震撼。

一个动荡的年代,人心惶惶,无从逃离的恐惧,该如何去面对,该如何去铭记。真正的,看着大屏幕,深一些,如果我处在其中,我想对那满目的疮痍,我只会感到无力了吧。人人都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对于这个年代的她们,近日网上的新诗应该更能道的真切些,商女熟知亡国恨,赎幼之身永贞真,山崩地摧志犹在,兴我中华休忘魂。兴我中华,休忘魂,魂,这是一个带着尊严与信念的载体。

整部影片,阴沉抑郁,灰暗的整体色调,看着就让人揪心,想着那里,人无安逸,恐惧扎心。小的时候,还记得在美术课上的水彩课,在多么美丽绚烂的色彩上,只需一点黑色加入其中,他便蔓延开来,腐蚀着多彩。但是,在一片黑色之上,多少亮丽的色彩只是转瞬即逝,刚刚延开的触角一眨眼便淹没在一片黑色之中,沉了下去,永远不会再起来。她们,一群拥着色彩的女子,被那一双双暗淡的眼睛透过美丽的窗子凝望着,有欢声飞扬,有笑语回荡。为了这群孩子,她们失了色彩,掩埋了,在这炼狱般的世界。金陵十三衩里包含着与以前电影一样的情感,爱国,奉献。中国人,很伟大,或者,人都是伟大的,在一个场景中,一段年代里,一波,又一波的涌现。教堂,在那么一个满是流血的土地算是一方避难之地了吧。外出却受死的她们,到底为了什么,琵琶弦,亦或是耳环?这些似乎微不足道的东西,她们也愿冒死而寻,处在世界的边缘,在边缘有如何呢,战火还是烧到了她们。当她们乔装学生,那怀中的剪刀,是她们赴生死之约的武器。一直记得在地窖里,她们的光彩,那般夺目,她们的歌声,虽然穿着朴素的学生棉衣,但那首透着苍凉凄美的秦淮曲,直到现在,任在心中,每每想到在一方小小的地窖里,却飘浮着多少的侠义真胆与真情心语,眼湿了,心碎了。

现在幸福生活的我们,回望历史的时候,对那惨绝人寰的场景最多只有哀痛,难以置信,生活前进中,人也慢慢忘记了哀鸣的痛楚。只盼全世界能平安永世,此般地狱的世界只存在于过去,放眼未来,是拉起的友好之手。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3说实话,如果不是组织的话我是不愿看这部电影的。害怕会太悲壮而抑制不住嚎啕大哭。果然不出我所料,电影开场才十分钟我就已经眼眶湿润了。其实我很害怕写这次的观后感,我怕我的文学功底无法将这部电影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更无法将电影中各种伟大的人物表现出来。

《金陵十三钗》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不得不说是张艺谋又一部恢弘又催人泪下的经典战争史诗电影。电影是以一位女学生的回忆为线索,讲述了南京大屠杀期间在一个教堂发生的惨事。影片一开始是一段南京话的旁白,一时让人重回了现场。接着是中国军队和日本人的坦克大战,坦白说,在“神”在大楼里和小鬼子同归于尽的时候,我哭了。最后约翰和女学生的出现,然后逃进天主教堂避难,接着是14个女子的进入,整部电影都充满了压抑的气息。

在天主教堂里,女学生单纯、善良、纯洁,她们不谙世事,但却不幸地见证了南京的沦陷,在本该快乐飞翔的日子里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残酷现实。在天主教堂里,风尘女子世俗、放荡、妖艳,她们出于无奈,却不得不以成人的角度让自己的这场灾难中幸免于难,然而最后她们还是选择了保护她们。在天主教堂里,乔治善良、感恩、责任,他甘于奉献,时刻保护着教堂和女学生们,这是他对老神父的承诺,最后献出了自己。约翰,我更愿意叫他神父,帅气、友好、善良,他不畏强权,在异国他乡他愿意用性命来保护女学生。

电影的结局是悲哀的,尽管女学生们逃出了南京城,但是十三钗的命运却映射了那个时期整个南京社会底层的女人的命运。她们遭受凌辱,被人唾弃,每天如行尸走肉般生活,在很多人看来,她们是不值得被同情的。但是在人情面前,她们一样需要关切,她们同样懂得珍惜。尽管她们曾和女学生斗嘴、吵架,但在危难关头她们却愿意代替女学生前往日军的庆功宴,尽管她们知道前方等待她们的会是什么,她们仍然义无反顾。是这群世人眼中的“窑姐”用生命告诉世人“商女亦知亡国恨”,是她们用鲜血在姑苏城畔谱写了《秦淮景》这首壮丽乐章。

看完整部电影,我为很多场景所感动。其实看到一半时我曾想放弃观看,因为太血腥,太不人道。但是我想到当年南京大屠杀期间人们就是经历这些痛苦存活下来的,想到她们都如此坚强,我更加应该正视历史,铭记历史,不让悲惨再次发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4电影《金陵十三钗》一点也不晦涩难懂,其情节的连贯与故事的缜密甚至是张艺谋电影创作团队的刻意为之。电影通过一系列情节与人物彰显了人性的温暖与伟大,它们由无数的小溪汇聚成一股巨大的洪流。已经成为死亡之城的南京城里到处都是枪炮声与嘶叫声,还有日军的烧杀抢掠与奸淫;无数的被俘士兵遭到日军的集体屠杀,躲避战火与日军追杀的青年男女在残垣断壁中逃窜;战火与硝烟,还有恐怖,笼罩了城市的每一个空间。一小队仅存的中国军人本可以侥幸撤退出城,但他们却突然发现了十几个女学生被日军疯狂地追逐抓捕,遂放弃了逃离,就地阻击日军,与之展开激烈的巷战。女学生们逃脱了,一小队仅存的中国军人却几近全部阵亡。仅存的李教官在将一受伤的少年送进教堂后,重新回到巷子里,将数颗手榴弹布置在教堂周围。当发现冲进教堂的日军--女学生时,李教官对日本兵扣响扳机,然后与冲进来的一伙日军进行了最后的拼死搏斗。明知寡不敌众,明知还有逃生的希望,但他们在那一瞬间里,却选择了解救女学生。他们面对日军的坦克与枪林弹雨,挺起胸膛,用鲜血与生命诠释了中国男人的血性。作为电影的开端,他们的鲜血为这部电影涂抹了鲜红的英雄底色。

贯穿电影始终的是一名美国的殡葬师约翰,贪财的他冒死应约来教堂给被日军炸死的牧师作法事,不但没挣着钱,反而被卷入因保护女学生而与日军进行的生死搏斗之中。他本来有理由,也有机会与同伴一起撤离南京,但他亲眼目睹的日军的罪恶与暴行激发了他身上善的力量,他用他的勇敢与才智,并在“汉奸”、妓女及小杂役的协助下,成功地将女学生们救出。

约翰的出场,一切都是为了钱;而随后的遭遇,他不仅仅是由殡葬师转换成了牧师,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超越了国家与民族,让人性具有了人类普世的价值与意义。小杂役陈乔治用自己的生命替代一名女学生赴日军庆功会,出身的“卑微”遮掩不住他底层生命那微弱的闪光。十几位女学生在最后的时刻选择了集体跳楼自杀,这一壮举确实让我们难以置信,她们还只是刚刚离开母亲怀抱的十四五岁的孩子。而女学生书娟在日本兵追逐她时向躲在地窖里妓女们的一瞥,又给我们留下了多少值得咀嚼的意味呢?

将女学生们从集体跳楼自杀的刹那解救下来的是13名妓女,她们无疑是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人,最让人在人格与道德上进行多重诋毁的群落;而且她们强行进入教堂既破坏了教堂原有的宁静与和谐,还污染了学生们的心灵与宗教的神圣,并与学生们之间发生诸多龃龉。然而,就在女学生们生与死的紧要关头,她们挺身而出,以自己的身体与生命代替女学生们前往日军的庆功会。她们的血性与大义并不输给那些在枪林弹雨中穿行的军人。她们那轻松灿烂的笑容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苦涩的泪水,还有永恒的怀想。这一情节具有丰富的内涵与思想,无论是电影艺术的呈现,还是理论批评的阐释,都有广阔深厚的空间。至此,人性的深度,或曰人性的光芒,在这些普通人物的身上得到极其鲜明且丰富的张扬与呈现。编剧之一刘恒说,《金陵十三钗》是“用人类之善向人类之恶宣战”。观众会被影片感动是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善良的角落和土地,一旦种子播种下去就会开花结果”。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5落座影院,犹如坐在灯光摇曳的一方四方桌前,听一个老人娓娓讲述一个惊心动魄而又美艳动人的悲惨故事。老人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于我,自然是托腮凝神,听者用心。

看他挥洒所有气力,泼墨挥毫,堆砌出一个多维度的废墟,最后,让一朵美艳不可方物的花朵在其顶上灿烂盛开!那如死灰般灰白的大地、那浸透鲜血的残垣、在他的指挥下,统统成为舞台的半尺背景。能够看出摄影出道的他仍然忠诚于画面镜像中巨大的视觉反差:行走于硝烟烽火中的女孩,炮火声中低吟浅唱的女子,还有一个维系于她们之间的异国男子。毫无疑问的是老谋子这次拿到了一个好剧本,想比之前的几部作品,这个故事更加撼动人心,情节也更加跌宕且符合逻辑。

观影完毕,感觉身边的人与我一样,沉重、悲愤的情绪犹如拥堵在喉,无法言语。纠结其中的,无非爱国情、民族恨之类的东西。但细细品味整个故事及其中的人物,却好似夜幕中的秦淮河水,薄雾蔼蔼,模糊难辨。手捧琵琶吴侬软语的绝色女子也好,血肉横飞的战场上智勇双全的狙击手也罢,清澈如水般的小女孩和英俊正义的假神父,人物一个个的都浓墨重彩一一呈现。就如张艺谋本人所说的,整个故事就是想要展现出战争中的一抹粉红,他最终做到了。但是,于我,也仅仅是这样一副精美画面,仅此而已。

想起同样战争题材的一部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让人在快乐中流泪、悲伤中微笑。人性的雕刻在最平凡的情感流露中打磨出深刻的印迹。此片曾囊括3项奥斯卡大奖以及 6项提名。老谋子这次也想要角逐奥斯卡,在我看来,似乎还有一段距离。姑且不论整个故事描绘的方式是否得当,众多初试演戏的演员肤浅的表演也会成为此片的一大致命伤。也许老谋子真的是距离平淡的生活太久远了,用尽各种雕刻的工艺技术、耗费巨资所雕琢出来的作品,外表炫目却无法触动人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块地方。毕竟,既要注重每一个细节,又要对得起巨额的投资是很难兼顾到的。但愿如我这样的观众很少,毕竟太贪心了一些,也希望中国电影市场上少一些我这样的挑三拣四苛刻者,也许这样的话,中国电影人才会信心满满,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