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诗词十篇

时间:2023-04-03 08:35:34

小雪诗词

小雪诗词篇1

       

        小雪的诗词1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小雪的诗词2    《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小雪的诗词3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小雪的诗词4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小雪的诗词5

   《小雪》——(唐)戴叔伦

   花雪随风不厌看,

   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

   一片飞来一片寒。

   小雪的诗词5

   《夜泊荆溪》——(唐)陈羽

   小雪已晴芦叶暗,

   长波乍急鹤声嘶。

   孤舟一夜宿流水,

   眼看山头月落溪。

   小雪的诗词6

   《沁园春》

   小雪初晴,画舫明月,强饮未眠。

   念翠鬟双耸,舞衣半卷,琵琶催拍,促管危弦。

   密意虽具,欢期难偶,遣我离情愁绪牵。

   追思处,奈溪桥道窄,无计留连。

   天天。莫是前缘。自别後、深诚谁为传。

   想玉篦偷付,珠囊暗解,两心长在,须合金钿。

   浅淡精神,温柔情性,记我疏狂应痛怜。

   空肠断,奈衾寒漏永,终夜如年。

   小雪的诗词7

   小雪

   作者:释善珍

   云暗初成霰点微,旋闻蔌蔌洒窗扉。

   最愁南北犬惊吠,兼恐北风鸿退飞。

   梦锦尚堪裁好句,鬓丝那可织寒衣。

   拥炉睡思难撑拄,起唤梅花为解围。

   小雪的诗词8

   初寒

   作者:陆游

   久雨重阳後,清寒小雪前。

   拾薪椎髻仆,卖菜掘头船。

小雪诗词篇2

关键词: 《红楼梦》 “三尺” 诗意 诠释

在现代汉语里,“三尺”本身是一个数量短语,但中国古代诗文中出现的形制长为三尺的物品非常多,在夸张、用典或借代的修辞中,“三尺”除了作为数量短语使用外,又常常被用作名词,代指深雪、宝剑、法律等。《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广(庵)即景联句诗,主题是咏雪,其中有一句:“诚忘三尺冷,瑞释九重焦。”关于诗句中“三尺”典出何处,历来歧说纷纭,到目前为止,主要解释有三种:一说“三尺”指边关将士所佩宝剑,《汉书・高帝纪》:“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颜师古注曰:“三尺,剑也。”“诚忘三尺冷”是“以‘三尺’代指守边将士,写忠诚之心使戍边将士忘却了冰雪天气的寒冷”。[1]一说“三尺”取意于唐王勃《滕王阁序》之“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比喻弱小,代指身躯。又有说三尺指雪,隐用宋代游酢、杨时“程门立雪”的典故。

要想弄清楚“诚忘三尺冷”中“三尺”的确切所指,首先还是应该从比较容易理解的下联入手。关于“瑞释九重焦”一句的解释,《红楼梦》诗词诸家注释意见基本一致。南朝宋谢惠连《雪赋》云:“盈尺则呈瑞于丰年。”“瑞”是雪之瑞,即丰年之吉兆。《楚辞・九辩》云:“君之门以九重。”旧时天子之居处,门有九重,唐代卢纶《皇帝感词》四首之一诗云:“山呼一万岁,直入九重城。”后来常以“九重”代指皇帝,《旧唐书・宦官传》曰:“九重之废立由己。”所谓“瑞释九重焦”,就是说瑞雪之吉兆,使得皇帝对年景不好的担忧、焦虑得以解除和排遣。理解了下联,上联的意思也就相对容易理解了,这是因为芦雪广即景联句诗是一首五言律诗。《红楼梦》四十九回已经点明:“即景联句,五言排律一首,限二萧韵。”这样“诚忘三尺冷,瑞释九重焦。”上下联中的词性、词义肯定是两两相对的,“瑞”是雪之吉兆,是名词,那么“诚”字也应该是名词;“九重”用作名词,代指皇帝,那么“三尺”也应该是名词。之前已经有学者指出过,“三尺”在诗中代指深雪[2],用的是程门立雪的典故,北宋游酢、杨时,尊师敬师,立雪于程颐之门。程门立雪事见于《二程全书・侯子雅言》:“游、杨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子待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宋史・杨时传》亦曰:“(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值得一提的是,游酢、杨时立雪程门并非是立于雪中,《宋史》记载“侍立不去”,“门外雪深”,说得很明白,游、杨是侍立于程颐身旁。关于此事,朱熹《近思录》也曾谈及,但是以上几种记载大都言“雪深一尺”。古时有关暴雪成灾的记载,常常形容深雪厚达三尺。《宋书・五行志》曰:“吴孙权赤乌四年正月,大雪,平地深三尺。”《旧唐书・高宗本纪》曰:“冬十月癸酉,大雪,平地三尺余。”所以后世诗文有以“三尺”形容深雪的,有时是夸张,如唐李商隐《梦令狐学士》诗云:“右银台路雪三尺。”元代虞集《风入松・为莆田寿》词云:“门外雪深三尺。”雪深三尺,是没膝齐腰之雪,这样深的雪对朱熹等所记“程门立雪”故事来说,实在有夸张太甚之嫌,所以有的注释者称“诚忘三尺冷”用典是“隐用其事”[3]。

实际上,《红楼梦》芦雪广即景联句诗中“三尺冷”的直接出处不一定就是儒家“程门立雪”之典,而很有可能用的是禅宗二祖慧可立雪齐腰、断臂求法的典故。唐代智炬《宝林传》卷八有法琳所撰《慧可碑》记载,慧可求法于达摩,“立雪数宵”。唐净觉《楞伽师资血脉记》曰:“(慧可)从雪中立,直至三更,不觉雪过于膝,以求无上道。”宋道元《景德传灯录・达摩传》亦曰:“夜大雨雪,光(慧可初名神光)坚立不动,迟明积雪过膝。”唐代道宣《续高僧传》中还有类似的僧人立雪故事,其记载慧满禅师“于洛州南会善寺侧宿柏墓中,遇雪深三尺”。而后世所传慧可立雪之故事很有可能又杂入慧满事迹,宋代诗僧佛国惟白曾歌咏慧可求法事云:“三尺深雪曾立处,不知谁是雪中人?”慧可立雪求法故事在明清小说中也有表现,《水浒传》第四十六回《病关索大闹翠屏山》一节道:“立雪齐腰,投岩喂虎,全不想祖师经上。”慧可立雪故事所着重表现的是其求法的至诚之心,明代小说《达摩出身传灯传・神光立雪从师》曰:“神光僧为从师志一,慕道精专,忘却天时人事。时当十二月九日夜,天大雨雪,使非励志之夫,鲜不畏寒却步矣。彼依然坚立不动,唯知求教明心,不知六花裂体。”在这里,“从师志一,慕道精专,忘却天时人事”应当是“诚忘三尺冷”的最佳注解。“诚忘三尺冷”所用典故为禅宗慧可立雪故事还有一个重要佐证,就是众所周知的,《红楼梦》受佛教思想影响很大,而曹雪芹对禅宗故事也极其谙熟,这从第二十二回薛宝钗对禅宗五祖传法、六祖南逃故事的熟悉程度就可见一斑。

另外,《红楼梦》诗词为塑造小说人物服务的特殊性也决定了“诚忘三尺冷”中的“三尺”是禅宗典故的可能性比较大。在“诚忘三尺冷,瑞释九重焦”这一联诗中,出句的作者是黛玉,而对句则是史湘云所作。在芦雪广联句诗中,曹雪芹在个别诗句上的安排上,特别注意照顾人物的不同特点,“比如那些‘颂圣’的句子就不出于宝、黛之口”。[4]《红楼梦》第三十二回史湘云曾劝宝玉讲谈些仕途经济的学问,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湘云“瑞释九重焦”之类的诗句绝不会出于宝、黛之口,同样的道理,林黛玉这样一位孤高傲世的病弱少女恐怕很难唱出边关将士,三尺佩剑,忠诚忘冷这样的忠君颂圣的赞歌来。而以游酢、杨时“程门立雪”这样的道学气息特别浓厚的典故来配合林妹妹的形象也是不甚贴切的。至于“三尺”取意于唐王勃《滕王阁序》之“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的说法[5],之前已有学者进行过辩驳[2],在此就不再赘述。林黛玉本身“灵心慧性”(见三十二回脂评),能够念出“无立足境,是方干净”这样富有禅理的偈子来,连薛宝钗都称赞她:“实在这方妙悟。”慧可立雪这样的禅宗典故,与《汉书》刘邦功业和《宋史》游、杨事迹相比,或许更为贴近林黛玉的精神世界,更能表现其性格形象。

参考文献:

[1]冯其庸,李希凡.红楼梦大辞典[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582.

[2]王启熙.关于“诚忘三尺冷”的我见[J].红楼梦学刊,1982,(3):143.

[3]江西大学中文系.红楼梦诗词译释[M].江西人民出版社,1979:251.

小雪诗词篇3

说实话,六年前我也上过这首诗,也查过很多资料,但到底读yǔ还是读yù已经记不清楚了。“查字典吧。”我对大家说。对凡是有争议的字音字义,我们都是查字典之后讨论解决的。

教室里是快速翻字典的声音。很快有孩子举起了手。“雨”在字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雨,yǔ,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水。雨,yù,下(雨、雪):~雪。有的孩子说应该读yǔ,因为雨雪霏霏的意思是雨和雪漫天飞舞;有的孩子说应该读yù,因为这里是说下雨了、下雪了才能漫天飞舞啊,而且字典上也有“雨雪”这个词。几番激烈的争论后,他们的目光又投向我。孩子们能这样争论是好事,说明他们是在积极思考。我说:“我也不知道读什么。这样吧,今天晚上大家回家查找资料,找到能说服大家的理由,好吗?”

回到家以后,我也赶紧打开电脑,百度一下。嗬,六千多条结果!我认真拜读了很多信息,绝大部分认为是读yù的,原因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在先秦诗歌单元也选入了这首诗,课本对“雨雪霏霏”这一词条的注释是:“雪下得很大。雨雪,下雪。霏霏,大雪纷飞的样子”,还专门为“雨”字注音[yù]。不仅教材这样注释,而且绝大多数《诗经》选本或注译本也是这样注解的:雨(旧读yù)雪:下雪。雨,动词。(郭锡良等主编,《古代汉语》,第930页,商务印书馆,2002)。也有认为读yǔ更恰当的。我赞成这种观点,理由有三:

一、古诗讲究对仗工整、严谨

中国的古典诗词之所以有如此神韵,能传诵千古而不衰,即在于它语句结构对仗严整。从上下文的结构上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与“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今昔对比,形成对偶,二者相对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该相同或相似。“杨柳依依”,整体为主谓结构,局部的“杨柳”是并列结构,就是指两种树木――杨树与柳树。同理,相对应的“雨雪霏霏”也应该如此,也就是说雨雪也是并列结构, 指雨和雪两种自然现象,“霏霏”作谓语,描述雨和雪下的景象。如果把“雨”理解为动词,则上下文在结构和词性上就不相对称了。即便这里的“杨柳”指的就是一种事物――柳树(《毛传》:“杨柳,蒲柳也”),那“雨雪”也应该指的是一种事物――雪,但把“雨”作为动词“下”的意思去理解,也与上句中的“杨柳”对仗不工整。

二、诗歌讲究平仄押韵

从古代诗歌的音韵来看,古代诗歌很讲究音调的和谐,尤其是那些专为演唱的诗歌。而《诗经》中的诗本身就是为演唱而出现的,实际上就是歌诗,所以就更要讲究音韵的和谐了。“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上文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其音调虽为“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但整体读来,并没出现那种有突兀、尖涩之感的去声。那么,为了诗歌的音韵和谐,“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韵律也不应该出现去声(yù)。

小雪诗词篇4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诗学习;多媒体课件

中图分类号:G63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184-02

一首古诗的教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本节课试图以:想象诗景—体会诗情—感悟诗意,为学生展现一个清绝、寒绝、独绝的境界,体会诗人孤傲高洁的品格。由浅入深、由易入难,有利于学生全面地把握好整首诗。

1.想象诗景。教学古诗时,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品味玩索、深挖细抠,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使学生在学习古人用词准确、深刻的同时,认识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美。

2.体会诗情。引导探究作者的写作背景,方能体会作者借诗中寒江独钓的渔翁来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3.感悟诗意。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一、抄写古诗,读通诗句

1.老师在黑板上范写《江雪》这首诗,学生跟着老师把诗工整地抄写在本子上。《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初读古诗,读真确、流利。

3.再读古诗,读出节奏感。(同时课件出示划出的节奏)《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设计意图:看似简单,却很实用,学生在抄写中不仅接触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写字的训练,真正落实新课标关于“要在每天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练习写字”的要求。

二、预设话题,想象画面

1.谁能告诉老师,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这首诗与我们学过的哪一首诗的内容类似?(课件同时出示《江雪》、《渔歌子》)对比读:一二组读《江雪》,三四组读《渔歌子》,边读边想想,从这两首诗词描写的内容上看它们之间有哪些异同点呢?

2.同学们,一首凝练的诗就是一幅精致的画,我们学过的《渔歌子》这首词描写的画面上都有哪些景?如果要把《江雪》这首诗也变成一幅画,你觉得该画些什么?又不能画些什么?为什么?(学生边议老师在黑板上边画)该画的内容:皑皑雪山、小路、江面、渔船、渔船上垂钓的老人。不该画的内容:鸟、行走的人及足迹。设计意图:联系旧知,对比学习,是本节课的特点,这一步不仅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的能力,而且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走进本诗描写的意境。第二步让学生议“如果要把《江雪》这首诗也变成一幅画,你觉得该画些什么?又不能画些什么?为什么?”这个问题覆盖了全诗,而且创设了阅读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课文的兴趣。

三、创设话题,开启思维

1.这首诗和画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

2.把诗横着读读,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如果老师把前两行的最后一个字“绝、灭”去掉那是怎样的景象?加上这两个字呢?(孤独、寂静、寒冷、空旷……)这是怎样的孤独呢?再竖着读读,(千万孤独)把这四个字变换顺序还可以怎样读?(万千孤独,孤独千万……)

3.张志和在桃花流水中钓鱼,他钓的是一份怎样的心情?同样是钓鱼,但柳宗元却是在冰天雪地中钓鱼,此时的他一个人在空旷冰冷的河水中钓鱼是多么的孤独。张志和在春天的斜风细雨中钓鱼是不须归,我们把这句诗改一改用到这首诗中你认为该怎样说?(__________不须归。)横线上可以填上哪些词语?(千里冰封、冰天雪地、白雪皑皑……)你认为他该不该归?

4.同学们,读到此时,在你的眼里,在大雪纷飞的天气里垂钓的老翁是个怎样的人呢?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通过诗的内容和画面感受冰雪给渔翁带来的寒冷和内心的孤独,特别是两次有创意的读:一是横着减字读,在对比中理解;一是竖着读、变序读“千万孤独”四个字独具匠心,让学生真正走进柳宗元孤独的内心世界。并通过巧用《渔歌子》中的“斜风细雨不须归”一句,达到学诗用诗的目的。

四、借助资料,走进内心

1.诗人心中的寒冷、孤独仅仅是自然界的暴风雪给他带来的吗?还有其他原因让他感到那么寒冷和孤独吗?自由读读下面的资料。课件出示:柳宗元成长于动乱年代,目睹了恶势力横行霸道、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31岁当上了皇帝身边的大官,但他觉得老百姓在层层官吏的欺压下过得太苦了。于是,柳宗元挺身而出,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为百姓说话,替百姓伸冤,进行政治革新。这大大打击了那些当权者,革新只进行了半年时间便失败了。柳宗元被贬到了永州。当时的永州十分荒僻、人烟稀少。他到永州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只好暂时寄主在寺庙中。由于生活艰苦,不到半年,他的老母便离开了人世,心爱的女儿也夭折了。他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志同道合的朋友有的被杀,有的被流放,杳无音讯。那些恨透了他的当权者们仍不肯放过他,千方百计地打击报复,造谣陷害,想彻底把他击垮。环境的恶劣、精神上的打击、当权者迫害,使他的健康每况愈下,百病缠身,竟到了走路膝盖直发抖的程度。尽管这样,他还是写下了《江雪》这首诗。

2.学生自由回答。

3.再次问学生:读了这段资料,你现在知道柳宗元为什么在这冰天雪地中不回去了吗?

4.在这样的暴风雪面前,柳宗元始终没有退缩,所以从那在大雪纷飞的天气里依然独钓的蓑笠翁身上,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柳宗元?设计意图:要真正了解柳宗元,走近他孤独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为什么“独钓寒江雪”,必须借助插入他的背景资料,这一资料可谓是运用得及时,恰到好处。

五、增设话题,链接读写

蓑笠翁无言的独钓,包含了柳宗元的千言万语。假如你就是柳宗元,你有话要对谁说?说些什么呢?请写在本子上。设计意图:这是一个个性化读写的设计。这个读写训练是一个多解性话题,不仅促使学生完成角色转换,而且给了学生尽情发挥的天地,引领学生以特定的视角去写出个性。

六、展示书法,增进了解

柳宗元不但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而且还是有名的书法家。老师给大家展示几种书法字体。如果柳宗元要把他自己写的这首诗题写在这幅画上,你认为他会用哪种字体书写?现在老师就用草书把他的这首诗题写在这幅画上。(老师现场用粉笔在简笔画的旁边用草书书写本诗,让学生感受中国汉字的丰富和魅力)。设计意图:古诗与书法总是联系在一起,在这里适当增加了让学生了解书法这一步,目的是适当延伸,拓展知识,增加审美情趣,并用教师的魅力来感染影响学生。

七、回顾总结,延伸拓展

1.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古代诗人中一位钓鱼的名人,他们是古代诗人中最有名的两大钓鱼高手,一起再来读读他们的这两首诗词。

小雪诗词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词;课堂教学;小学生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全面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为不同学生的各种发展倾向提供学习空间。因此,教师在开展诗词教学时,要避免抹杀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避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此,本文围绕小学语文诗词教学的要点及其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建议和参考。

一、小学语文诗词教学的要点剖析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学习经验不足,因此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用教学资源对诗词进行释义,减轻小学生的学习压力。

首先,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本身的教学资源。严格来说,忽略身边的资源而一味追求新、奇、特,不仅容易和教学的方向背道而驰,更容易与小学生的认知脱节,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因此,在进行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从身边的课本资源着手,将诗词中充满新意、丰富形象的内容以及生活的场景呈现给学生;让诗词中蕴含的那些想象元素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学生打造一个创新思考、勇于探索的教学氛围,让语文教材以多维度、深层次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

其次,要突破教材的限制,实现教材与其他资源的整合。相对来说,新时代的小学生身心发展表现出独立而有个性的特点,尤其在认知方面,他们的视野会更加开阔,思维也更加活跃。所以在进行诗词教学时,从小学生特有的认知特点出发,通过对教材、生活和其他课程等各个领域的资源进行整合,对诗词教学资源进行补充,有助于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全面提升学习效率。

二、教学实例分析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4课《江雪》教学为例。课堂教学共分为两个部分。

1.教学资源的应用

在课堂开篇,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全文,其次让学生找出课文的关键词,继而以多媒体图片和视频,将课文中描述的景色展现出来,让学生体会课文文本与真实场景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学习如何用夸张的语言文本来展现语境和描绘场景。

关键词:①山、鸟、绝;②径、人、灭;③孤舟、蓑笠;④独钓、江雪。在提取关键词的同时,首先,让小学生对这些关键词进行逐字分析,了解其在诗中发挥的作用;其次,引导学生采用联系法和代入法,让学生运用已有的内部认知结构及其生活经验对关键词进行研究和替换。

联系法:首先,运用多媒体播放与课文描绘场景有关的视频,其次,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将其中的某一片段与关键词进行对照,从而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在课文中的作用。

代入法:让学生尝试用其他词语来替换诗中的关键词,以此来体会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手法。

在上述案例中,通过找关键词突出了教学内容的探究性。与普通课文相比,诗的语言更精练、文本结构更紧凑,课文的主题思想浓缩在短小的篇幅中,因此,这也加大了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而以关键词作为学习的媒介,采用联系法、代入法、替换法等进行学习的拓展,一方面拓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学生对文言文课文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拓宽了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2.教学方法的优化

以诗的意境作为分析重点,引导学生用对比、想象等方法分析和总结《江雪》的语言特点、文本编排、表现手法和意境描写。例如,《江雪》这首诗中运用了哪些词语来描绘场景,它们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如此,通过分析,使学生了解了《江雪》这首诗的特点,掌握了作者的创作手法。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创设课堂情境。首先,引导学生看图说一说《江雪》一诗所描绘的整体形象,继而结合诗中词语、关键语句,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其次,让学生从用字、用词到文本编排、意境描写以及中心思想等方面仔细揣摩,体会作者表达的孤独郁闷的心情,更表达了作者高尚的情操。

总之,中华古诗词是中国的文化艺术瑰宝,是充分研究我国古代文化、历史的重要载体,更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充分重视诗词课堂教学,全面优化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畅游在古诗词的海洋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小雪诗词篇6

梅花的美在于凌寒脱俗的本性。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元代诗人王冕将混世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从而衬托出梅花的素雅高洁。诗人以梅自况,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梅花的美在于未动意先香。宋代人陆游在《卜算子・咏梅》里如此诠释:“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超越了生命的花季,梅属于冬天,却用火的青春与生命,向人们展示出春意里的情怀;梅花的美还在于形韵凝神质。“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苏轼笔下的《红梅》通过几个对比就将它的神韵一览无遗的反衬出来。

如果说雪是冬天的精灵,那么梅就是冬天的风骨。在诗人的笔下梅和雪往往相携出场,点缀着季节的意境。“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冬天因梅与雪的相依相伴,少了几许孤寂和冷清,而多了几许画意。同样是宋代诗人卢梅坡《雪梅》的另一首写道:"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寥寥几笔就将雪和梅的特性勾勒得淋漓尽致,梅风雪韵里的浓与淡,被一个“逊”一个“输”描得入木三分,又高雅脱俗,成就了冬季里最经典的颜色。

梅花是人间的使者,是我们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它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 赏梅,写梅,画梅, 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梅花在王维的笔下演化成了故乡的象征、乡愁的载体。“何物关心归思急,孤山开遍早梅花”。此诗的典故说的是清朝曾有一位叫陈介眉的官人,听说孤山的梅花开了,立即丢官弃印从京城千里迢迢骑马狂奔至杭州,为的就是一睹梅的芳容。“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这是宋代王淇写的一首咏梅诗,通过对梅花特点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志趣。诗中提到的林和靖即林逋,后人称为和靖先生,北宋初年著名隐逸诗人。 有一天独自欣赏梅花时,一下子被梅花的神姿吸引了,从此入孤山种梅花,一辈子没有下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他《山园小梅》诗作里的“众芳摇落独喧艳,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咏梅的传世诗句。至于辛弃疾“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临江仙・探梅》),陈亮“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的诗句,更是遗貌取神的感概之吟。酝酿了整整一个冬季,穿越风,穿越雪,穿越严寒。梅用傲骨让短暂的花季成为永恒的仰视,从而征服了无数文人骚客的笔和心。

小雪诗词篇7

如果我们在诗的“空白”处体味到在一片一尘不染,万籁无声的情境中,诗人借隐居在山水之间的不怕寒冷、专心钓鱼的渔翁来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抑郁苦闷。那么,这就较前有了深入。再进一步,如果我们联系作者遭贬失意的创作背景就不难理解,那字里行间所透露的正是对生命孤独的高峰体验,那么,我们就可以从这幅接近死寂的画面上感受到渔翁的那种摆脱世俗一往独前,坚定求索,执着不懈的精神世界之光和对人的高洁脱俗、遗世独立、兀傲坚贞的生命情调的孜孜追求。再进一步,我们就会发现,《江雪》一诗的视角是一个由大到小、由点到面的倒三角形:千山万径孤舟渔翁钓丝。这里诗人以宇宙空间万象的广袤,来映衬自己饮吸无穷时空于自我的襟抱。这山川漠漠空间正是可以把诗人全身心安放进去的恒寂世界。于是诗人“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大观小,又以小观大,俯仰天地而后回归自我。意大利文艺批评家卡斯特维特罗曾说过:“欣赏艺术,就是欣赏困难的克服。”此言确矣!

诗中的渔翁(即作者)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后超越了原来的时空。这种超越时空的宇宙意识与庄子的宇宙意识一脉相承。作者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保持平常心――不为外物所拘,安闲自若,就能从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的对抗性矛盾中超脱出来,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在这种境界中,宇宙不再孤悬隔绝,不再是人的异己的存在;而人的生命情感也不再孤单、有限,不再是与宇宙本体相乖离的存在。人的生命本源被提升到宇宙本体的地位作一例看。浩瀚无边的白雪天地之中,那一位独自默默垂钓的老渔翁,不畏严寒,不怕孤寂,死一般的寂静中,显示的不是人的生命的渺小与哀苦,相反,天荒、地老、江宽、雪大,挺立其中的乃是凛然的生命强力,兀然不屈的心灵境界,这就是《江雪》的昭示万代流芳百世的精神主旨。白茫茫的天宇下,这个孤独的渔翁,简直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赫然在目,凛不可犯,令人仰视,肃然起敬。这个渔翁的形象,正是参加王叔新集团而受打击遭贬谪后,诗人内心情志的外化,是诗人不屈精神和孤傲情怀的人格化身。从文学角度看,写法简单、朴素至极,实无可言;从文化心理角度看,正有一种根源于最深的生命体验之美;从艺术手法说,此诗是缩龙成寸,化大为小,注目于精神之大,却落笔于形象之小,而又以大背景衬小形象,以小形象显大精神。

柳宗元的例子表明:能欣赏荒寒幽寂的人,必定有一种特殊素质:这个诗人必定有顽强的生命活力,必定有一种兀傲不训的人格力量。正如胡晓明所说:“荒寒幽寂之境,归根究底,实为中国文人名士生活艺术中的一种品位,实乃中国文化所伸展而出的一种生命之诗情。”中国诗人在山水里倾吐悲情,又在山水里清濯悲情。“一钩掣动沧浪月,钓出千秋万古心。”漫漫风雪中,那一帧无限苍凉的独钓寒江的老渔翁的背影,渐渐趋向安宁,趋向止泊,竟那样充溢着生命满足的幸福感与自足感!如此的宇宙天地之美,如此的返璞归真之美,如此的心灵充盈之美,如此的生命自强自足之美,天若有情,岂不感动!所以说,任何一个真正在大自然山水中受到过感动的人,都能理解那句耳熟能详的名论:每一片风景,都是一种心境。

明人胡应麟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一个“闹”字,则点出其中健旺刚猛的生命活力。正是山水自然,使柳宗元从心田里涌起了生命之诗情,从中汲取力量,变胶执为洒脱,来濡活自己的心灵。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诗人在写山水,而是山水自然在“写”诗人,写他们生命中的缺憾与痛苦,执著与坚韧。清人况周颐说:“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即词心也。”(《蕙风词话》)“词心”,即中国诗人面对宇宙自然所感悟到的生命意识;不具这一份词心,就缺少了作为诗人最基本的感情特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诗人的心灵从芸芸众生、茫茫尘世之中上升起来,游目骋怀,超越狭小的的身观所限,昂首天地,将其生命人格与精神情感,伸张于无限开阔的宇宙空间。诗人在山水之间为自己也为人类找到了遮风避雨的庇护所和回归与超越的自由路径。诗人心灵空间的无限与安宁,正是人类精神生命无限向上的证明。也就是说,在人们的现实人生体验中,宇宙和社会、自然与人文并没有能够实现应有的统一和融合,诗人们因此感受到社会对人性的压抑和人文对自然的异化,这就难怪李白有诗云:“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游泰山六首》之一)诗人们渴望在精神上离弃世路的羁绊和喧嚣的拘挛,以进入自由自在的生命境界,而这种自由自在的生命境界需要的是他们的“词心”,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最深刻的诗情,实在已经打通了最微至的生命哲学。

德国著名诗人、哲学家诺瓦利斯曾经动情地说:诗是对家园的无限怀想,哲学是对精神故乡的不停追寻。所以说,柳宗元的《江雪》,正是以朴素无华的语言,将中国哲学的深刻意蕴,化而为形象生动的人生智慧格言,让我们透破人生的壁障,获取开放的心态,撑开精神的世界,舒展苦闷的心灵,从而抵达无限自由的人生境界。二十个字的绝句中,千载之下的我们依然会看到一个与流俗决绝、誓不妥协的柳宗元在千山鸟绝而万径踪灭中独卧孤舟,独钓那中唐的满天风雪。

参考文献:

[1]王惠.荒野哲学与山水诗[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年.

[2]吴晟.中国古代诗学探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

[3]胡晓明.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欧阳等.珠吟玉韵[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5]李元洛.诗词风景[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9年.

[6]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

[7]冷成金.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版社,2012年.

小雪诗词篇8

一、《采薇》中“雨雪霏霏”中“雨”字的读音

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课选用了《诗经・小雅・采薇》,最后一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后人誉为《诗经》中最好的句子,并在课文后的导读和练习题中被反复提及,可见这四句诗的重要性。在注释中,“雨”字被注解为:yù,动词,下雨。笔者认为,这里“雨”字当动词讲是不妥的。

确实,在古汉语中,“雨”可以在很多情况下被活用为动词,比如:“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楚辞・山鬼》)“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上邪》)但是,这是名词作动词的特殊用法,并不能由此说明,“雨”字在任何情况都可以解释为“下雨”,我们得根据上下文和诗意来具体分析。“昔我往矣”这四句诗之所以能传诵千古而不衰,即在于它的结构对仗工整。根据对仗句的规律,句中相对应的词语词性应该是一致的,那么,“雨雪”和“杨柳”是对仗的。“杨柳”是由两个名词性词素“杨”、“柳”组合的,自然,“雨雪”也应该是由两个名词性词素“雨”和“雪”组成的,因而,“雨”在此应当是名词而不是动词,其读音应该读为上声yǔ,而不是去声yù,否则,全句就失去了对仗。

而且“雨雪霏霏”的释义也不应为“大雪纷飞”,而应该是“既下雨,又下雪。”因为“霏霏”一词既可以形容大雪纷飞的样子,也可以形容大雨纷繁的样子,比如《岳阳楼记》中的“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所以,此处“霏霏”一词形容可以同时“雨”和“雪”。而且,“雨加雪”的天气是常有的,况且雨雪纷飞不是更形象地表现出凄凉萧索的景象吗?没有必要理解为动宾结构的名词,因为上句的“杨柳”无论如何不是一个动宾结构的名词。“杨柳”在这里是同义连用。“杨”指的就是“柳” ,我国最早的训诂学词典《尔雅》的《释木》篇中就这样解释“杨”字:“杨,蒲柳。”[1]又如《战国策》原文是:“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2]这个典故被世人概括为成语“百步穿杨”;杜甫曾用杨柳来形容少女的纤腰:“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绝句漫兴九首》)。很明显,这里的杨柳是柳树,因为植物学意义上的杨树高大挺拔,是不会怜似“弱袅袅”的“十五女儿腰”的。同理,这“杨柳依依”中的杨柳就是专指“柳”而不是现在说的“杨树”。“杨”就是“柳”,同义反复连用。

综上所述,“雨”应读三声,且不是偏义复词,“杨柳”可以解释为“蒲柳”;与此相对应“雨雪”应理解为“雨加雪”。

二、《山鬼》一诗的分段

众所周知,古诗大多是不分段的。对于古诗分段,笔者的意见是,对于长篇古诗,能不分段则尽量不分,如有分段的必要,则要参考两个标准,一看诗意,二看韵脚。《诗经》重章叠句,自然成段,比较好分,《楚辞》则没有这个特点,各家分段大有不同。教材第一单元第二课(第8页)选了屈原名作《九歌》中的《山鬼》一诗,并分作四段。教材上把“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两句分在第三段,“君思我兮然疑作”一句分在第四段,窃以为不妥。

《山鬼》作于两千三百多年前,且诗风朦胧,对于主角山鬼是男是女,此歌为对唱抑或独唱,各家注解大不相同,所以很难从诗意入手。那么只能考察音韵。虽然楚辞音韵与现代汉语语音差别很大,但并非毫无头绪可寻。从顾炎武到段玉裁、再到黄侃,诸位学者都在先秦音韵方面作了许多工作,王力先生在综合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把先秦音韵分为三十部,已经成为研究先秦诗文音韵的圭臬。这有助于我们考察《山鬼》一诗的押韵。

纵观全诗,《山鬼》不像《诗经》那样隔句押韵,而基本上是挨句押韵,时有换韵。如“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阿、萝两字押歌部);又如“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笑、窕两字押宵部)[3]那么,F在的问题是,考察“若”、“柏”、“作”三个字的读音是否相近,如是,则不可分在两段。

“若”现代汉语读作“ruò”,“作”现代汉语读作“zuò”,“柏”字则有三种读音bǎi、bó、bò。一般来说,现代汉语“松柏”一词中,“柏”字读作bǎi,bó用在德国城市“柏林”的读音上,而bò则专用在“黄柏”这个词上。然而古音是怎么读的呢?我们来查编于1948年的《上古音韵表稿》,“若、柏、作”三字收入“鱼部”,[4]而编于1980年的《新编上古音韵表》则从“鱼部”分出“铎部”,“若、柏、作”三字都收入其中。[5]在唐人作律诗使用的《平水韵》中“若”、“作”字收在“入声十药”部,“柏”字收在紧挨着的“入声十一陌”部,“药陌”通押,可为旁证。成书于北宋的《广韵》,“柏”字在《广韵》中,只有一个读音即“博陌切”,韵母为ò。 而元代韵书《中原音韵》中,“柏”字作“帮母 皆来韵”,即bǎi。也就说明,bǎi这个读音的出现最早不会早于宋元时期。而我们知道,由于民族融合,宋元时期是汉语音韵变化颇大的时代。

综上所述,“若”、“柏”、“作”三个字在上古汉语中,属于同一韵部。而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第二册)所录的《山鬼》一诗中,这三句也在同一段落,且注明“押铎部”,[6]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也如是。

从诗意上来讲,久等恋人不来的山鬼焦虑不安,用“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坚贞,接下来产生“君思我兮然疑作”的怀疑也是自然而然的。且这一句与下文“雷填填兮雨冥冥……思公子兮徒离忧。”等四句环境描写也不相连,不应划为一段。

三、《长恨歌》一诗的分段

同样的问题,出在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的分段上。目前学术界比较统一的观点是,此诗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讲现实,即历史上李隆基与杨玉环的传奇之恋,下部分讲幻想,白易居虚构出一个“天上人间会相见”的结局。教材把上半部分为三段:从“汉皇重色思倾国”到“尽日君王看不足”为第一段,“渔阳鼙鼓动地来”到“不见玉颜空死处”为第二段,“君臣相顾尽沾衣”到“魂魄不曾来入梦”为第三段(第24页)。这种分法,既拆散了韵部,又没有顾及诗意。

唐人写律诗绝句这样的近体诗,都有严格的韵律,宋人刘渊根据唐人的用韵,编成《平水韵》一书,可为参考。《长恨歌》属于长篇歌行体,是古体诗的一种。唐人写古体诗,虽不像写律诗绝句那样严格按照《平水韵》来写,但由于近体诗强大的影响力,唐人写起古风来,难免受其影响,既可以参考《平水韵》,也可以邻韵合用,称为“通韵”。[7]查《平水韵》可知,“缓歌慢舞凝丝竹”的“竹”字属于入声一屋部,“尽日君王看不足”的“足”字,和“惊破霓裳羽衣曲”的“曲”字,属于入声二沃部,屋沃通韵。[8]

从诗意上来看,诗人以音乐写战乱,别出心裁:正当李杨二人沉醉在缓歌慢舞之中,一阵紧急的鼙鼓声传来,打破了霓裳羽衣曲美妙的节奏,不落俗套,也显示出乐极生悲的批判主题。

四、《摸鱼儿・雁丘辞》的注释

教材第一单元还选了金代诗词大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辞》,这是一首千古传颂的爱情绝唱。上片有一句“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教材上注释为:“痴儿女:元好问另有《迈陂塘》(即摸鱼儿)词,其叙曰:‘泰和中,大名民家小儿女,有以私情不如意赴水者’。‘痴儿女’似指此。”(第37页)

按教材上所注,这里的“痴儿女”即元好问的另一首《摸鱼儿・问莲根》中的主角,即泰和年间,大名府一双殉情的小儿女,死后化为并蒂莲。两首不同的词,互为解释,真的如此吗?

虽然后世许多人把《雁丘辞》的前两句误传为“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然而我们都知道该词所歌颂的乃是一对殉情的大雁,怎么会突然扯到一对小儿女呢?这岂不是创作的大忌――跑题吗?况且词前小序中说明,《雁丘辞》写于并州,《问莲根》写于大名府,二者非一时一地之作,决不可能混同。

“就中”是什么意思呢?《辞源》上解释为“其中”,并举李白的诗句“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白居易的诗句“自入秋来风景好,就中最好是今朝”,都是“其中”的意思,可以为例证。“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的意思就是这对大雁经历过相聚的欢乐,承受过离别的苦痛,其中的悲欢离合跟人间痴男怨女是一样的。这样理解,方能体会作者以雁写情的深意。目前,常见的选本也都如是解释,包括较权威的由林从龙、侯孝琼、田培杰注的《遗山诗词注析》。

五、《谏逐客书》的分段

秦代政治家李斯的《谏逐客书》开门见山提出论点,中间论证,煞尾总结,凤头猪肚豹尾,观点鲜明,气势磅礴,可称得上学习议论文写作的标准范式。因此,对于该文的分段不可不慎。

教材把本文分为六段。“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为第一段,本段提出总论点:即逐客是错误的。“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而秦无强大之名也”为第二段,本段列举大量历史论据,证明客为秦有功。“今陛下致昆山之玉……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为第三段,“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为第四段。(第110页)大概编者认为“夫”字是发语词,要发议论了,应该重起一段。然而从“今陛下致昆山之玉”到“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讲的是同一思想,即秦王嬴政对待色乐珠玉的态度是“快意当前、适观而已”,而对待人才是“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即重物轻人,由此警告秦王这不是统一天下的办法。“今陛下致昆山之玉……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讲的是色、珠、玉,“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退弹筝而取《昭》、《虞》”讲的是乐。作者李斯把色、贰⒅椤⒂窠踩了,才问一句“若是者何也?”答案就是秦王对待物和人采取了双重标准,由此得出“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的结论。这两段万万不可分开。“夫”这个发语词,不过表示要继续发议论罢了。而课后的导读部分,依然把全文分为五段。这就是编者不小心的地方了。其他选本也基本都分作五段。

结语

《大学语文》这门课肩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训练学生口语表达技巧、传承中国文化的重任。因此,无论是教材的编者还是教师,都应该慎之又慎,不但要有良好的文学鉴赏水平,还要有古音韵学、训诂学、诗律学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从事教学工作。谨以几点浅见,与孙昕光教授商榷。

参考文献:

[1]李学勤.十三经注疏 尔雅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何建章.战国策注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3]王力.诗经韵读 楚辞韵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董同.上古音韵表稿[M].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九本,1948.

[5]周法高.新编上古音韵表[M].上海:中华书局,1980.

[6]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M].上海:中华书局,1999.

小雪诗词篇9

本单元在七年级上、下册新诗教学的基础上,相对集中地学习新诗,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新诗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描写雄伟壮丽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表达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雨说》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它采用拟人的艺术表现手法,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语,倾诉真情,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

《星星变奏曲》是一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它运用象征手法,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表现诗人对光明的渴求。

《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本单元,要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诗歌的语言是一种凝练、形象的艺术语言,往往要悉心揣摩才能体会其中的意蕴和情味。要反复推敲诗句,细致深入地体会其内容,并结合亲身体验和欣赏其他诗歌的经验,加以联想和想象,感知诗中的形象,体味诗中的意境,从而深切地感受诗歌语言丰富的表现力。

二、教学设想

五步教学,立足单元,各有侧重。

初涉诗海赏美景:引导学生读单元提示,明确本单元的基本内容及阅读要求。然后紧扣第一句话,学生通读全诗,了解各诗描绘了哪些自然之美景。

吟读感知音乐美: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两首诗吟读,注意诗歌的节奏、重音的处理,在此基础上品味诗歌的韵律,感悟诗歌所蕴涵的感情基调。

想象体味画面美:许多优美的诗词都是意味隽永的画幅。学生根据自己对诗词的理解描述心中所想象的画面,并用练笔的方式转化为优美的文字

结合背景悟诗情:引导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各诗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当时赋诗的真情实感,领略诗人独特的艺术境界和艺术风格。

自主研习赏诗歌:通过对以上诗歌方法的学习,学生初步懂得诗歌学习的步骤,然后由教师给学生提供鉴赏的范例(名家的、同学的),他们自行解剖、把握、模仿,这样研究―分析―模仿―总结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自主研习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实现了学会鉴赏的过程。这样习得的能力比教师传授的更令学生终生难忘,也更“货真价实”;这样学会的学习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也将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主题,明确学习内容

教材内容:单元教学提示及各诗歌。

设计构想:教学大纲安排单元式教学编排,它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结合体,“集成块”,因此每单元的导读小短文无疑是这个集成块的说明书,我习惯要求学生进行新的单元学习时,都要先了解这篇“微型说明书”。

学生通过第一句话明确:本单元都是以自然美景作为诗歌题材的。于是,我设计“每一首诗描绘了哪些景物?”为总纲性问题,通读所有诗歌,整体感知本单元内容。

启发想象:诗歌和其他的文学样式一样,取材于生活,通过对自然山水、田园、动物等的细致描绘、议论,来寄寓或抒发作者的情感。学生回顾一下,在我们之前的写作中,有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并表达自己当时有怎样的情感。学生纷纷发言,有写过梅花的,表现它凌霜傲雪、不畏严寒的品格;有写小草的,表现它不畏卑却、不自轻自贱的傲骨。

(二)指导朗读,感知诗歌的音乐美

1.教材内容

《雨说》

选材构想:中国当代美学家宗白华认为:“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由此可见,语言美、行为美取决于心灵美。以品德情意结合新诗教学,才能真正体现心灵美与语言美的结合与互动。

郑愁雨的《雨说》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在诗中,“雨”被赋予为一位亲切温柔的爱的天使形象。整首诗清新明丽,节奏欢快,融典雅的词句与活泼的口语于一体,特别适合朗读。

2.教学重点

借助朗读了解诗歌的节奏和格律

(1)体会诗歌的节奏美。为了让学生感受新诗节奏上的美感。老师要学生反复朗读。首先由学生分析内容,老师要学生从感情、思想及形式、手法两方面讨论。结果学生们都能体会郑愁雨真挚的感情,也能体味诗中的意象。

(2)指导朗读。学生反复朗读新诗,老师提示学生先要注意发音正确、吐字清晰,其次是语调的掌握。最后要求学生加入感情,将感情融入声音,以声音感染别人。

3.朗读设计思路

(1)指名学生朗读、读准字音。

(2)自由读之后,再指名朗读,学生边听边就语调、语速、语气、重音、停顿等做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

(3)听视频朗读,在书上根据所听标记重音、停顿、语调等。师生共同讨论后确定各节读法。如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对春雨的企盼之情;第二节应该读得轻柔、温和,表现对雨的关爱;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点,传达喜悦之情;第八节应该读出高昂之气,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第九节读出欣慰之情,显示全诗的主旨。学生两人一组,自读自评,体会诗歌的音韵美。

(4)配乐朗读,读出情感。播放舒伯特的《小夜曲》,请学生伴随音乐有感情的朗读全诗,仔细体味诗中的意境。请学生说说诗人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情调。如“轻松、喜悦、蓬勃向上、充满活力”等。

(三)细味语言,想象诗歌的画面美

1.教材内容

《沁园春・雪》

选材构想:的诗词向来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加之诗人有深厚的古文学功底,很注意遣词造句,尤其这首写景抒怀之作,更是以凝练的语言再现了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以中肯的言辞总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是诗歌凝练语言的典范之作。

2.教学重点

品味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想象诗歌创设的美好画面,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

3.品读语言的教学思路

(1)语文活动设计:你最喜欢读哪些句词?并结合词句描绘画面。

(2)交流反馈。学生朗读词句,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揣摩富有表现力的、凝练的语言。

4.赏析词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重读“千”“万”,感受雪景的广阔、意境的开阔、气魄的宏大。重读“封”“飘”,“封”凝然安静,“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带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一句运用比喻,充满生机与活力,“欲”和“天公”重读,读出精神奋发之感。教师:的博怀和远大抱负,使他成为一代伟人。正因为诗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有着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性格,才决定了他的诗词风格豪迈、不同凡响,中以雄视万代,辉映千秋。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三句是虚景,是作者想象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

5.活动设计

学生展开想象,用“读了这句话(),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句式,把诗人描绘的雪景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体会作者豪迈的情怀。

(四)结合背景,体悟作者的写作情感

1.教材内容

《星星变奏曲》

2.选材构想

这首诗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江河的一首重要诗作。诗意的含蓄与朦胧是这种诗歌最明显的特征。

3.教学重点

(1)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

(2)揣摩诗歌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

4.设计思路

(1)教师介绍诗歌背景。朦胧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后期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1979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他们就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这首诗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2)学生自由读诗,边读边思考圈画,再现时代背景和表现诗人追求的诗句。示例:“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再现了当时的背景。诗中“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的诗句,表现了当时的现实生活。诗中“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抖”的诗句,表现了诗人的追求。

(3)从古诗入手,引出意象的知识点。学生对新诗比较陌生,但他们对古诗是比较熟悉的。我提出问题:古诗有什么特点,如何去读一首古诗,学生踊跃作答,并提到了“要了解诗中的意象”。我趁机让学生说说月亮的意象。学生以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月亮寄托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以李煜“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以月如钩的意象,企图传达一种孤清与不圆满的遗憾意境,紧紧地扣住西楼独处的人,月如钩,人独悴;织就一幅好不凄凉的景色。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找出诗中的意象,分析其特征及象征意义。

(五)自主研读,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1.教材内容

《蝈蝈与蛐蛐》《夜》

2.选材构想

这两首诗是两首田园诗,都是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描写景致,学生熟知,内容比较浅近,阅读难度不算太大。

四、设计构想

(1)师生共同小结学习诗歌的方法,给学生一根拐杖。

(2)以小组为单位,自主研究学习。小组明确任务:确立学习目标,设计提问,小组解答,形成文字依据。

(3)全班交流,展示学习所得。

通过各小组的学习展示,及老师的及时指导,学生对《夜》的学习目标,指向读写结合,许多同学调动生活的积累,把这首短的田园诗进行了散文式的改写。现附部分习作:

王克州同学的改写:漫步于没有风的夜晚,踩着脚底软酥酥的松叶。月光一泻千里,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装,给原本静谧的夜增添了几分神秘。没有夜莺的歌声,也没有长脚鸡的欢叫,只有小溪披着一件白纱,唱着欢快的歌儿蜿蜒前行。夜风里,稻香阵阵,和着各种青草味儿的清香。那些可爱的小草儿啊,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在柔情的月光注视下,尽兴地接受小溪儿的梳洗。

这些大自然里的精灵,安然地静守着自己的那一方圣地,青草不知道松树在头上注视它,松树不知道月儿在天空注视它,月儿不知道小溪正做着把它拥抱入怀的美梦呢!忽然,一枚松叶从树上悠悠飘落,静静的水面,一圈涟漪轻漾开来,仿佛美人的一抹浅笑!

卞灵同学的改写:当黑色成为天空的主打色时,夜,也就真正来临了!月,悄然出场,成为天空的主角,她挥挥衣袖,于是满目清辉在天地间弥漫开来。远处的山,似乎能触到月姑娘的裙裾,却因她的冷峻退避三舍,静穆地立在天穹下。小溪不改她活泼的性格,从山涧轻盈跃下,正准备放声高歌,却因月亮、山峦的沉默,也噤声不语,羞怯地一扭头,悄悄地躲藏进了林子里。那散落于草丛里的小花儿,调皮地向月姑娘眨着眼睛,它们,难道是风吹落凡尘的星星么?

五、教学总结

本着一课一得的教学原则,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每篇诗歌的教学又各有侧重。《沁园春・雪》偏重词句的赏析,把握诗歌语言的画面美,《雨说》着重朗读能力的培养,把握诗歌节奏的音韵美,《星星变奏曲》致力于意象美的挖掘,在了解作诗背景的基础上体悟诗歌的情感美。

小雪诗词篇10

《别董大》是一首送别诗,与苏教版教材选编的其他送别诗不同,此诗沉郁中透着刚毅,离愁里散溢着豪迈,基调晦暗中跳动着明亮,仿佛给失意的人一盏行路的明灯,照亮前进的方向。这首古诗安排在六年级语文课本,颇有深意:学生面临分别,将跨入未知的环境,面对生命中的第一次不确定选择,对于他们来说,解读本诗的友情并不难,难在从诗中体会高适内心那豪迈激昂的人生情怀。教学中要把握情感基调,透过刚毅豪迈的意象,加深学生对诗歌难点和重点的理解。

一、抓诗眼,知人论诗

新课标对语文的教学要求是要有实效,重在积累和运用。对古诗的教学,要让学生从凝练的字词体味、理解其中的深意。我让学生从诗歌的题目开始设疑:你对题目有什么疑问?学生抓住诗眼“别”来思考:和董大离别。董大是何人?他与高适有何交情?由诗眼入手,学生查找两位主角的生平资料:高适,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写作边塞诗,青年时期仕途坎坷,历经人生沧桑,写作此诗时正值潦倒失意之际;董大,名董庭兰,玄宗时期著名古琴乐手,所奏《胡笳十八拍》听得世人惊叹不已。高适在写这首诗时,他境况凄凉,因为当时流行的胡乐无人欣赏,不得已要离开此地另谋出路。根据资料显示,这首送别诗的写作背景,是两人都在人生失意,穷困潦倒时。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下,两个知己又要面临离别,董大对前路感到迷茫而无助,而高适此时心中也有隐忧。

学生了解了作者和写作背景,这样就梳理了这首诗的主基调:同是天涯沦落人,只恨又到送别时。借此我进行引导:与董大一别,不知生死如何,高适心中又会作何感想呢?是醉酒解千愁,还是豪迈向前走?学生从诗中寻找高适的情感历程,看他如何从苦愁中走出来,给董大一盏前进的明灯。

二、抓字眼,品“愁”悟“雁”

古诗词的美在凝练,短短几个字便可传达心中的万语千言。学生通过解读古诗词,能够积累古诗词的精妙、美感,体会诗中的含蓄意境,不知不觉获得语文素养,发展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别董大》一诗寥寥数字,却写出高适的心情百转千回;更为可贵的是,他心中纵有愁绪万千也不言说,而是借用眼前的景物,淡淡描摹出来。那么,他有怎样的思绪呢?我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的关键字眼来品读高适:诗中有哪几个字眼,让你感触特别深?学生说“曛”和“纷”。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高适看来,眼前的漫漫黄沙犹如黄云一般,遮住了晴朗的天空;而耳边呼啸的北风,让那高飞的大雁在纷纷扬扬的雪中,显得异常艰难和孤单。他沉默不语,看天看云皆不见,却只见那大雁单飞雪花漫天。此情此景,高适手握酒杯,又该对知己董大说些什么呢?

学生从诗歌中抓住黄云、雪花、北风、大雁这些意象,进入特定的语境,想象那一刻雪花飘落,凄风冷雪,黄沙漫卷,北风孤雁,还有一对离别的人。那一刻,天地真是冷到极致,萧瑟到毫无一丝生机,心里唯有一个字:愁。而此情此景,对董大来说,又岂止是一个“愁”字了得?我引导学生想象。学生根据资料,再结合诗中的天气境况,可以想见董大眉头紧锁,神色凝重,他对别后的人生忧虑重重。那诗中的大雁,单单只是大雁吗?从高适的眼光来看,那正是他和董大的写照,孤飞的大雁要在风雪中向前,飞过风雪才可能拥有晴朗的天空。

借此,我让学生展开对大雁的想象:雪落在它的身上,却依然挡不住前进的翅膀。高适抬头远望,便可看见那远飞的大雁,并无悲鸣,依然逆风而行。从“北风吹雁”便可窥见高适内心明亮的意象。

有这个大雁的意象作为铺垫,便可以想见,高适并非悲悲戚戚的柔弱之辈,他的气魄要大得多。正如陈毅诗中所言:“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因此,高适在诗中话锋一转,眼前的愁云浓雾便不复存在。

三、诵诗句,解“愁”领“情”

《别董大》一诗流传千年,若只从友情送别之作来论,未免太过于简单。古诗贵在蕴含万千情愫,让人揣摩玩味,为之一品再品,犹如陈年佳酿。

面对着即将到来的离别,董大忧愁:知己不能见到了,前方的路上可有懂我的人?而高适忧愁:孤雁高飞,逆风而行,知我者又有何人?此情此景,两个人不由思绪纷纷,犹如那雪花曼舞,勾起万千愁绪。然而,此刻高适远看天边,大雁依旧高飞,于是便将内心的愁怨消去,化为一个有力的声音:莫愁,莫忧,莫担心。

到底如何来理解高适的“莫愁”二字呢?学生从中寻找线索:前路,知己,识君。天下那么大,难道就没有人能懂你我吗?前路不断延伸,难道还踩不出一条自己的路吗?你我已然是知己,难道还愁找不到懂你我的人吗?

由此可以看到,高适的“莫愁”里蕴含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蕴含着大智慧。他能够将“愁”缩小,再缩小,放在远大的人生志向中,将自己的别情放在“前路”这个语境来告慰董大:眼前的离别算得了什么呢?高适是在告诫董大,做人要大气,要看得远,看得透,要董大放胆向前走。而这种豪情,何尝不是董大最想要的友情?何尝不是董大一路远行的神奇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