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读后感十篇

时间:2023-04-07 11:20:55

威尼斯商人读后感

威尼斯商人读后感篇1

【英语读后感】

The merchant of Venice is let me hard to release the hand of a good book, I took three days to finish it.Read after me for a long time to let go and stroked the bark, deeply touched.The merchant of Venice image portrayal of the characters is bright,

Antonio is the most kind, and he stands in sharp contrast to Shylock despicable, but Bosch chardonnay is the most intelligent.Characters are left an enduring impression on me, the most let I touched Antonio intentionally and bashan.

Friends are brothers, friends, and can wheels.Antonio and bashan friends, friendship, in bashan, the victim, fell to their lowest life, Antonio to bashan, as before.Antonio had to bashan said: "your debts, die without hatred".

Friendship, said Antonio of bashan, friendship, let me the most moving.Moved, let me.

Have a friend, also encouraged me to make more friends., I and friends, and Antonio and bashan friendship.I don't treat friends to Antonio, my friends don't have a friend like Antonio.

I will completely open your heart to treat my friends and also retained., can make ordinary friends, if you want to have a true friend, as I go down, was a forlorn hope.

Saw the merchant of Venice, I decided to treat friends wholeheartedly, to open up, with the sincerity pays.

【译文】

《威尼斯商人》是让我难以释手的好书,我花了三天把它读完。读完后我久久舍放手,抚摸着书皮,感慨万千。《威尼斯商人》对人物的形象刻画是鲜明的,

安东尼奥是最善良的,与他鲜明对比夏洛克的卑鄙,而波希霞是最聪明的。人物的性格都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最让我感动安东尼奥和巴珊尼的有意。

朋友是手足,朋友,可刀山、下火海。而安东尼奥和巴珊尼朋友,的友谊,在巴珊尼落难、跌落人生最低谷的,安东尼奥对巴珊尼和以前,。安东尼奥曾对巴珊尼说:“你还债,死而无怨”。

的友谊,说是安东尼奥对巴珊尼的友情,让我最为感动。感动之余,让我了。

有朋友,也鼓励我多交朋友。,我和朋友,和安东尼奥和巴珊尼的友谊差远了。我不向安东尼奥对待朋友,我朋友业不有像安东尼奥的朋友。

我完全敞开心扉对待朋友,朋友也保留。,能交到普通朋友,要想有真心朋友,照我下去,是希望渺茫的。

威尼斯商人读后感篇2

精选《威尼斯商人》中学生读后感范文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写的四大喜剧之一。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在威尼斯生活着很多不同经历不同品格的商人。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的名字叫:安东尼奥。他聪明、勤奋、慷慨大方博得了大家的信任。所以事业发展很快。最近又一批买卖即将成功这使他万分高兴。这时安东尼奥的朋友巴萨尼奥正匆匆走来原来他深深的爱上了鲍西娅公主想去求婚。但他觉得只有自己穿上最好的衣服才能和公主相配但他现在很贫困因此只好向安东尼奥借钱。安东尼奥答应了朋友的请求。但他全部的财产都在货船上但货船还没有到岸。那么只有向夏洛克借钱了。夏洛克是一个心胸狭窄、贪图小便宜的人他一直很嫉妒安东尼奥的才华。当他得知安东尼奥要向自己借钱心中暗暗高兴。于是在条约里写到:“如不按时还钱就要从你的身上割下一磅肉。”安东尼奥冒着生命危险答应了。

  巴萨尼奥和鲍西娅结婚了。但是一个坏消息传入了他们的耳中。安东尼奥的船队沉没了夏洛克逼他马上还钱。但安东尼奥现在一贫如洗。夏洛克把他告上了法庭准备按条约上说的去做。在法庭上法官说:“你只能从他身上割下一磅肉不允许有一滴血要不然你就是违约。”可夏洛克根本做不到。最后法官判夏洛克败诉并把他财产的一半分给安东尼奥另一半归国家。

  事后安东尼奥才得知那个聪明的法官就是鲍西娅装扮的.为了救朋友她想出了这个妙计。不久大家得知了一个好消息:安东尼奥的船队并没有沉没现在已经抵达港口了。

  我被莎士比亚小说里的每一个情节所感动也从中感悟到了很多人世间的道理。从安东尼奥、巴萨尼奥、鲍西娅的身上我看到了他们都有对朋友真诚、友好的一颗心.为了朋友的幸福安东尼奥冒着生命危险满足了朋友的需要为了让朋友得到幸福宁可牺牲自己。

  鲍西娅既聪明又善良她用自己的智慧换回了朋友的生命。但是一提到夏洛克我的心头就充满了厌恶:他心胸狭窄、贪婪、凶狠世界上难道还有这么狠毒的人吗?

  我觉得读书可以让我懂得好多人世间的道理分清善恶指引我的未来——做一个善良聪明有爱心的人。

精选《威尼斯商人》中学生读后感范文   今天,我要为大家推荐一部世界巨著,莎士比亚的经典之作——《威尼斯商人》。

  整本书以话剧的形式为大家呈现。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有满腔的友谊与正义感,为了帮好友巴塞尼奥筹集资金,跟狡猾的威尼斯商人结成交易,冒着生命危险答应夏洛克如不在三个月内还钱,将从胸脯上活生生的割下一磅肉。真令人心惊肉跳。我们的眼球将会被他们拉近。眼看着正义之光被黑云掩盖,观者无人不担忧。却说这巴塞尼奥筹钱是为了去娶美丽贤惠的鲍西亚,他们两厢情愿结成_。就因为剧情之中诞生了这位粉色的鲍西亚,让她聪明才智进展无余。碰巧这律师就是他的舅舅,便自己女扮男装,走进法庭,以条约中只说割肉,不允许割出一滴血来,最终正义战胜了_,白光驱散黑云,夏洛克也因无恶不作得到应有下场。

  当然,书中还有许多值得揣摩、欣赏的“配角”,他们充分配合主人公将整个剧情整理得充实丰满。

  作者的写作境界十分高超,虽然没有过多的描写人物的心理变化,与人物动作、表情,但通过语言,情节的发展,给了人们充分的、发挥想象力的余地。看完后回味无穷。

  这本书核心应该是告诉人们要多做善事,不要计较小节,要宽容大度,因为_终究会灰飞烟灭。其次就是要助人为乐,朋友是永久的,像安东尼奥一样多位朋友着想。

精选《威尼斯商人》中学生读后感范文   初读课文,便被这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了。不知不觉中,几十页便匆匆翻过,唯有活灵活现的人物,在得意中、愤怒中、无奈中长存于脑海。优美而流畅的语言,就这样如小溪般淌过心头,而顺着这溪流,更见同情、见推崇,也见鄙薄。只是撩开这锦绣的帘幕,忽觉一位学者深远的思想。

  在正义中,也难免会有瑕疵——种族的歧视与宗教的偏见。当新兴资本主义崛起,当人们打起人文主义的旗号——这位伟大哲人仍能客观地指出自身的缺漏。细读课文,更能从子句中发掘出仁慈、仁爱、宽容的曙光——作者仍能摆脱封建思想禁锢,追求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这种思想又岂不是自由、大胆,而又理性的吗?教师告诉我们,西方国家家庭必备《圣经》与《莎士比亚全集》。可见,《圣经》是人们精神的支柱,而《莎士比亚全集》更是人们思想的支柱啊!他用他的思想告诫了后人,思想的自由,是永不可侵犯的啊!又有什么,能比束缚一个人的思想更令人痛苦的呢?

  然而,思想是在碰撞中产生的,这使人不免联想到当时令人惧怕的生活。正值文艺复兴前时期,仍有很多封建主,不单是残酷的剥削人民,更是压榨人们本丰富的灵魂。在翻天覆地的变化前,世界似乎走向了麻木。是《神曲》渐渐唤醒人们,文艺复兴,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却又了无声息的思想解放,开始了。在莎士比亚的一部部作品中,处处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而是这,恰好推动了世界历史上的另一进程。在安东尼奥博大的友谊中,我们体会到了人文主义的进取表现;在鲍西亚机灵的计谋中,我们又体会到了人文主义的进取影响。人文主义推崇追求幸福,那么黑暗的社会有了今日极大的繁荣,又何不是幸福——人文主义所造就的?再纵观历史,这人文主义,却是被文学所宣传——是书本。

  闭上眼,用手轻抚书本,一股强大的生命力仿佛在跃动。文学的创作,不仅仅是语言有多么优美,而是其资料涵盖了什么——思想的驰骋。翻开一部著作,当思想的活力注入了文字中,跳跃的字符,引领人们置身于思想的潮流与社会的砥柱。

  一部书,何不是一掬思潮,永远地反映着社会而推动着社会?生或死,成或败,它都曾有过自我奔驰越梗的无线辉煌!

  精选《威尼斯商人》中学生读后感范文

  在当今社会中,一个商人如果想要赚到钱,就必须努力工作,但是在几百年前的威尼斯,有一位商人叫夏洛克,他不是靠努力工作发财的,而是专门靠放高利贷发财。这个人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

  这个故事是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莎士比亚写的,它的名字叫《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具有极大讽刺一性一-的喜剧。大约作于1596-1597年。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一爱一、友谊和一爱一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这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故事的内容讲的是: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好友巴萨尼奥向鲍西娅求婚,向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克借了三千金币。夏洛克因为安东尼奥借给别人钱不要利息,影响了他的生意,又侮辱过他,所以借机报复,在借约上戏言三个月期满还不上钱,就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抵债。后来巴萨尼奥的求婚成功了,安东尼奥因船失事,所以不能如期还钱,夏洛克就提起公诉,要安东尼奥履行借约,从身上切下一磅肉。

  开庭审判的那一天,鲍蒂霞假扮安东尼的律师,替安东尼辩护。她用聪明的办法,救了安东尼的一性一-命,也惩罚了夏洛克:法庭判决只许割肉,不准流血,只准割一磅肉,不准多一点也不准少一点,即使是一丝一毫,也要诉讼者抵命。夏洛克惊愕之余要求撤回原诉,但鲍西娅依据法律,剥夺夏洛克全部财产,将其一半充公,将另一半判归受害一方,夏洛克彻底败诉。

  看完了这个故事,我最喜欢作者塑造的安东尼奥这个人物,他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商人的代表,作者对他是有所美化的。他珍重友情,为了朋友而向高利贷者借钱并为此死而无怨;他宽宏大量,面对夏洛克的无耻——一?一——谋,竟逆来顺受;面对死的威胁,他具有古罗马英雄那样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气概。总之,他身上具有正派,重情,温文尔雅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为之沤歌的品质。

威尼斯商人读后感篇3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该剧的剧情是通过三条线索展开的:一条是鲍西亚选亲;一条是杰西卡与罗兰佐恋爱和私奔;还有一条是“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威尼斯商人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威尼斯商人读书心得1看惯了莎士比亚的悲剧,偶而换换口胃,欣赏一下他写的喜剧,也蛮有味道的。上个星期,我读了莎士比亚写的名着《威尼斯商人》,让我感觉到友情的珍贵。主人公安东尼奥和贵族青年巴萨尼奥之间的真挚友谊,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们的友谊更显得无私。《威尼斯商人》和莎士比亚其他的剧本一样,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还有对青春的向往。我觉得这个剧本的情节曲折有趣,洋溢着十分浓厚的喜剧色彩,也体现了莎士比亚本人在生活中开朗乐观的性格。

剧中有个既可恨,又使人同情的人物,他叫夏洛克,是个犹太人,放高利贷的。他唯利是图,贪得无厌,但是他也是一个受歧视的犹太人。剧中他代表受压迫的犹太人说的一段话一直令我难忘:“难道犹太人没有眼睛、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性?他不是吃着同样的食物,能受同样的武器伤害,同样需要医药治疗,冬天会觉得冷,夏天会觉得热,跟--一样吗?”他为一个受苦受难的民族发出了不平的呼声。我比较喜欢那个鲍西亚。她优雅高贵、温柔多情,有高度的智慧,敢于机智果断地投身于行动,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妇女不比男子差。这本书写出了当时生活在威尼斯的商人那儿的真实故事,人间的亲情和友情比什么都重要,这本书写出了我们对待朋友应有的态度。想不到莎士比亚写的喜剧是那样有趣味。

威尼斯商人读书心得2金钱固然重要,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远远比金钱重要的东西,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在我们现实的生活当中你不能因为自己的优越而歧视任何人,更要学会不用有色眼光去看待别人;同时也要像鲍西亚一样聪慧,不被突如其来的困难所吓倒,《威尼斯商人》读后感。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一角色给我的印象很深,他虽然是个守财奴,心胸狭窄,复仇心极重,一遇机会便要疯狂报复对他不利的人,非要置对手于死地不可的人。可是我却觉得真是非常不公平的,莎士比亚在塑造这个角色的时候将所有邪恶的元素集一身,将他的阴险与狠毒描写的淋漓尽致,而安东尼奥却是完全的美化:他珍重友情,为了朋友而向高利贷者借钱并为此死而无怨;他宽宏大量,面对夏洛克的无耻阴谋,竟逆来顺受;面对死的威胁,他具有古罗马英雄那样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气概,总之,他身上有正派,重情,温文尔雅等人文主义者为之沤歌的品质。可我去觉得安东尼奥只是用来衬托夏洛克的一个小小的角色。虽然莎士比亚讽刺的是犹太商人夏洛克,可是他同时也表现出了当时欧洲政府对犹太人的歧视和排斥。16世纪即使在威尼斯这个欧洲最强大最自由的国家,对犹太人的偏狭在当时也是个无法更改的事实。依据法律被迫居住在围墙隔离的古老厂房或者贫民窟内,日落之后大门就会锁上由--徒来看守。白天任何犹太人离开贫民区都要带上一定表明他们是“犹太人”身份的红帽子。犹太人禁止被拥有财产,所以他们只能放高利贷,将钱借出收取利息,而这也是违反--法律的。对于威尼斯商人他们熟视无睹,但是对于仇视犹太人的的宗教的的狂热者来说就完全不同了。他们会殴打辱骂甚至剥夺犹太人生的权利。

而这种种的不公平,正式造就了夏洛克变态人格的主要原因。所以说夏洛克是一个可悲的角色,,他并不可恨,可恨的是当时的社会,是社会造就了一个悲剧的夏洛克。

威尼斯商人读书心得3《威尼斯商人》是一本让我难以释手的好书,我花了三天时间把它读完。读完后我久久舍不得放手,抚摸着书皮,心中感慨万千。《威尼斯商人》对人物的形象刻画是十分鲜明的,安东尼奥无疑是最善良的,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夏洛克的卑鄙,而波希霞是最聪明的。这些人物的性格都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但是最让我感动的是安东尼奥和巴珊尼之间的友谊。

朋友是手足,为了朋友,可以上刀山、下火海。而安东尼奥和巴珊尼就是这样一对朋友,他们之间的友谊,在巴珊尼落难、跌落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安东尼奥对巴珊尼还是和以前一样,甚至更好。安东尼奥曾对巴珊尼说:“我给你还债,死而无怨”。

他们之间的友谊,或者说是安东尼奥对巴珊尼的友情,让我最为感动。感动之余,让我想到了自己。

我也有很多朋友,爸爸妈妈也鼓励我多交一些朋友。但是,我和这些朋友之间,和安东尼奥和巴珊尼之间的友谊还是差远了。我不可能向安东尼奥那么对待朋友,我朋友业不可能有像安东尼奥一样的朋友。

因为我没有完全敞开心扉对待朋友,朋友对我也有所保留。这样,我只能交到一些普通朋友,要想有几个真心朋友,照我这样下去,是希望渺茫的。

《威尼斯商人》之后,我决定对待朋友要一心一意,要敞开心扉,用真心付出。

威尼斯商人读书心得4莎翁的名剧《威尼斯商人》探求的是金钱这一古老而又永不过时的话题。金钱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东西么?有什东西比金钱更珍贵?富有动人的亲情故事,对爱与付出的讴歌、机智的对话、峰回路转的剧情,夸张爆笑的情节,充满了传奇及浪漫的色彩。交织着友情、爱情、亲情的世界,引领我们认识什么才是人生中重要的价值……诙谐的语言蕴含了深刻的内涵!

剧中主要人物有安东尼奥、夏洛克、巴萨尼奥、鲍西亚、杰西卡和罗兰佐。他们生活在商业味浓重的威尼斯,安东尼奥热心帮助巴萨尼奥去见美貌的富家嗣女鲍西亚而向放高利贷的夏洛克借了三千块钱,并依夏洛克的立下了违约割胸口一磅肉的契约。安东尼奥的全部资本都在“海上”,他的商船因故未能及时返回,于是夏洛克一纸状书把他告上法庭。法庭协调未果,因为不怀好意的夏洛克不要巴萨尼奥三倍甚至十倍于借款的还款,只要那一磅肉。法庭审判中,鲍西亚女扮男装出场作为律师用自己的博学使夏洛克打消割肉的念头的同时拿不回借款的一个子儿。更要命的是,他的所有财产都依法传给“私奔”的女儿杰西卡和女婿罗兰佐。

不说夏洛克贪婪得到头来一无所有,且看鲍西亚父亲为宝贝女儿择亲定制的金、银、铅三个匣子,匣子里面分别是死人的骷髅、傻瓜的画像和鲍西亚画像。

金匣外面刻着:“谁选择了我,将要得到众人所希求的东西。”里面的纸卷是:“发闪光的不全是黄金,古人的说话没有骗人;多少世人出卖了一生,不过看到了我的外形,蛆虫占据着镀金的坟。你要是又大胆又聪明,手脚壮健,见识却老成,就不会得到这样回音:再见,劝你冷却这片心。”

银匣外面刻着:“谁选择了我,将要得到他应得的东西。”,里面的纸卷是:这银子在火里烧过七遍;那永远不会错误的判断,也必须经过七次的试炼。有的人终身向幻影追逐,只好在幻影里寻求满足。我知道世上尽有些呆鸟,空有着一个镀银的外表;随你娶一个怎样的妻房,摆脱不了这傻瓜的皮囊;去吧,先生,莫再耽搁时光!”

铅匣外面刻着:“谁选择了我,必须把他所有的一切作为牺牲。”,里面的纸卷是:“你选择不凭着外表,果然给你直中鹄心!胜利既已入你怀抱,你莫再往别处追寻。这结果倘使你满意,就请接受你的幸运,赶快回转你的身体,给你的爱深深一吻。”

看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对鲍西亚父亲的睿智喝彩。其实,匣子反映的不仅是世人对金钱的看法,更是对一切事务的看法,金银铜只不过是个比喻罢了,里头的纸卷本身就是很好的诠释。

现实生活中,我们看事物、评价人物不要只凭外表。金玉其外的橘子还不是败絮其中么?一些富家子弟也只会穿金戴银却是不学无术的。所谓真人不露相啊,真正人才不必包装入时,也不一定夸夸其谈。“发闪光的不全是黄金”,这话没错,我同样想到有关金子的一名话:“只要是金子终究是会发光的”。这就要我们擦亮双眼,分清是内在金还是外在金了。

现实生活中,我们做事不要虚浮。一步一个脚印,实打实的才能成事,大跃进、浮夸风吃的就是这个苦头,高产决不是吹出来的。教学工作也是一样,投机取巧,做小动作,看起来风风火火的教学活动未必就是件好事。

《威尼斯商人》告诉我如何看世界,如何做事情,求真务实是我们坚持的原则。

威尼斯商人读书心得5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主要讲述了一个典型的情人巴萨尼奥不可救药地爱上了美丽的鲍西娅。为了赢得她的芳心,他不仅需要拥有一笔财富,还需要解决鲍西娅父亲为求婚者设下的难题。

巴萨尼奥要娶鲍西娅为妻,可他身无长物,只能向安东尼奥求助。安东尼奥是成功的威尼斯商人,拥有一支船队,但缺少流动资金。为了帮老友达成心愿,安东尼奥向死对头夏洛克借贷。夏洛克是一个犹太人,靠放高利贷收取高额利息为生,在这座城市很不受欢迎。

安东尼奥看不惯夏洛克,他严厉谴责过高利贷者的恶行。夏洛克一直对安东尼奥怀恨在心,他干脆地答应了安东尼奥的借贷,要求签署一份合同,如果安东尼奥不能如期还款,就必须割下身上的一磅肉。

安东尼奥坚信老友会如期归还,便签下了合同。于是,巴萨尼奥带着巨款,赴贝尔蒙多,向鲍西娅求婚。可是巴萨尼奥没有想到,鲍西娅身边又出现了情敌纳里萨,他不仅身世显赫还富甲一方,随时可能解决难题。

与此同时,安东尼奥的船队空手而归。夏洛克的女儿杰茜卡也带着大量钱财,和巴萨尼奥的朋友罗兰佐私奔了。夏洛克恼羞成怒,对安东尼奥步步紧逼。听说老友危急处境,巴萨尼奥离开贝尔蒙多,返家寻求办法。

就在巴萨尼奥赶回来之前,安东尼奥的合同已经到期,夏洛克要求他履行诺言,割下一磅肉,两人为此闹上法庭。在法庭上,夏洛克要求他和安东尼奥的合同能够履行。鲍西亚假扮律师,同意夏洛克按照契约规定割下安东尼奥的一磅肉,但必须严格按照契约执行,就是不能多割也不能少割,不能流一滴血,也不能因此伤害性命。夏洛克无法做到。这样,鲍西亚巧妙地挽救了安东尼奥的性命。最后,真相大白,安东尼奥重新得到了自己的财产。

其实这本书的道理很简单,反映的不仅是世人对金钱的看法,更是对一切事物的看法。现实生活中,我们看事物、评价人物不能只凭外表。所谓真人不露相,真正人才不必包装得那么好。“只要是金子终究是会发光的”。这就要我们擦亮双眼,分清是内在金还是外在金了。

威尼斯商人读后感篇4

[关键词] 不和谐音 忧郁 曲折 未命名的剧名人物

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自诞生之曰起就是一部公认的喜剧。在一个基督徒的世界里,夏洛克这样一个无论从言论还是行为都不符合基督教规范的高利贷者最后落得个一无所有,无疑是伊丽莎白时代的观众的众望所归,因而这部剧作也就毋庸置疑成为了一部喜剧。再加上剧中朗斯洛特等喜剧滑稽人物和剧末三对新人喜结良缘的喜庆场面,这部戏剧喜剧的特点就更加突出了。然而探求本剧的剧名《威尼斯商人》,这个商人指的是何许人?安东尼奥。他在剧中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本人曾在拙作“《威尼斯商人》中的悲喜剧因素”中提到安东尼奥可以算是使此剧被称为“悲喜剧”的因素之一。如果按传统的分类认为这部戏剧是喜剧的话,那么贯穿这部喜剧始末的安东尼奧,虽然赢得了与夏洛克关于一磅肉的官司,却是这一曲欢乐颂歌中最不和谐的因素。

一、忧郁的性格

安东尼奥在一部戏剧中是一个贯穿始终的角色,戏剧以他开始,以他结束。他一出场就满脸愁云,连他自己都说“老实说,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这样忧愁,”,而且他连“这忧愁,我是怎样染上的,怎样寻到的,怎样获得的,是什么东西做成的”(第一幕,第一场)都不知道,可见这种忧愁并非只是像他朋友所说是因为挂念他的货物而起,而是性格使然。巴萨尼奥的到来更是显示出他又与性格忧郁而造成他在行动上难免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巴萨尼奥是来借钱的,他借钱是为了追求一位富商的孤女的,对于视他比生命更重要的安东尼奥,巴萨尼奧却忽视了他的感受。萨拉利诺有一句话说得非常恰当:“上天当初造人很造了一些怪人:有些人永远是笑眯着眼,看见一个奏风笛的就笑得像鹦鹉一般,又有一些人天生的酸相,笑的时候也不露牙齿”,(第一幕,第一场)安东尼奥便是属于后者,而且整部戏中,他甚至没有笑过,更别说露过牙齿了,只要他出现,一定是满腹心事。很难想象这样的一个人在别人的婚礼上会有怎样的表现。

安东尼奥在平常的生活场景中如此,在灾难来临时就更不用说了。当他借夏洛克的钱借期已满,而且碰巧他的商船在海上遇难无法如期返还时,他首先表现出的是一幅可怜相。在第三幕第三场开始,他对夏洛克这样一个深恶痛绝的人,说起了好话,他称他为“好夏洛克”,还用了“请”字。但是他被夏洛克拒绝了,因为夏洛克拿定主意要新仇旧恨一并结算。在梁实秋先生译的《莎士比亚全集》中,有一段关于《威尼斯商人》的意义的短文,其中有这样几句话:“那破产的安东尼奥是个优柔寡断的人物,一点力量都没有,没有力量恨,自然更没有力量爱了。”这样的一个人在灾难当头时似乎是更没有力量反抗了,只有听任命运的摆布。

二、曲折的经历

安东尼奥在剧中的经历,从他将钱用于生意,当巴莎尼奥向他借钱时只好开口找犹太高利贷者夏洛克,因而欠下了一磅肉的契约,接着商船出事,契约到期,在法庭上幸而有波西娅相助才过得难关,而且他的船队也度过了了难关,这样的经历着可谓是一波三折,也算是上天眷顾了,只是在贝尔蒙这个洋溢着浪漫气息的爱情乐园里,当他的朋友们都沉浸在幸福当中的时候,安东尼奥似乎难以找到自己的跻身之所。

首先是安东尼奥借钱的经历。以剧中基督徒们的标准来衡量,安东尼奥是一位受尊重的商人。他财产雄厚,因为他可以向别人提供贷款并且从来不收利息;他生意兴隆,他的船队好似“海上赛会中的巨大出品”;他为人慷慨大方,当他的朋友追求富家女波西娅时,他慷慨解囊,且为其出谋划策。这样一位品德出众、信誉良好的商人何以在危急之时竟无人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安东尼奥将自己所有的财产都押在了船队的生意上,当巴萨尼奧向他借钱时他不得不向外求助。安东尼奥放债时连利息都不收,缘何他非得要找夏洛克借高利贷?难道他的慷慨竟没有积攒下一点人缘?就这一点,读者或许可以从夏洛克的话中看出一斑:“他曾羞辱我,害得我损失了几十万,嘲笑我的损失,讥讽我的盈利,嘲弄我的民族,妨碍我的买卖,离间我的好友,挑拨我的仇人……”(第三幕,第一场)有人会认为这段话出自夏洛克之口,所以并不可以采信,因为夏洛克对安东尼奥毕竟存在着刻骨的仇恨。但这恨从何来?当然不只因为像夏洛克所说“我恨他是因为他是基督徒”,更重要的是夏洛克恨“他恨我们神圣的国家,就在那商买云集的地方他辱骂我,骂我的这行生意,骂我用辛苦得来的利益而他所谓的利息”。(第一幕,第三场)更何况就欧洲传统来衡量,一位深得人心的绅士在公众场合作出如上举动怕也不是君子所为。也难怪在他需要借钱时,只能去找夏洛克(安东尼奥本来是指望凭交情或是声望来借到钱的,但是似乎不论是他和别人的交情或是声望在关键的时候都没有给他帮忙);在他落难之时,也无人对他伸出援助之手,只是看着他的可怕的契约一天一天到期,最后只用他的一磅肉来偿还。

再来分析一下他交的朋友。安东尼奧出场时的忧郁似乎已经预示了他将要面临的不幸。从他自己的话看来,巴萨尼奥对他来说实在是很重要的,因为他的钱,他的人,他的力量,只要是巴萨尼奥需要的都尽着他用了,所以巴萨尼奥借钱,他来作担保。而巴萨尼奥此刻要做的事情是举债去追求贝尔蒙德富家女,以期人财两丰收。从这一点看,这一对朋友对于他们的友谊的态度可是很不相同。对于安东尼奥,巴萨尼奥可以说是比他的生命更珍贵,凡是他可以帮忙的地方,都毫不吝惜。不论是在钱财上、还是在交情上他都帮过他很多。但对巴萨尼奥情况就不同了。他似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浪子,为了摆豪华的排场荒荡了不少产业,而今为了要摆阔追求一位女子更是不惜再次借债以便“装体面”。

法庭上的一幕更能说明他们对于友谊的不同态度。当波西娅扮的法官索要巴萨尼奥的戒指来作为酬谢时,巴萨尼奥竭力拒绝,因为他曾对妻子发誓“永不卖掉,送掉,或是丢掉它”。如此看来,巴萨尼奥对妻子的誓言是相当看重的,而安东尼奥说的则是“巴萨尼奥,给他那只戒指罢:他的功劳和我的交情就算是重于你的夫人的命令罢”。据此,读者可以推断,如若是有人向安东尼奥索要他的结婚戒指,即使有誓言在先,他还是会毫不犹豫地为他的朋友送出他的结婚戒指,违背他的誓言。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在戏剧末尾大欢喜的结局中,并不曾有安东尼奥的位子。

三、剧名所指的不确定性

如果我们以戏剧的结局为依据就认为某一部戏剧或者其作者是否反犹显然是轻率不可取的,但我们如果只根据作品说某个作家在创作时有什么样的初衷显然也是极其武断的,但是通常我们可以从其创作风格或规律得出一种假设。根据莎剧的剧名,读者会发现莎剧中以人为剧名的作品剧名都有明确的所指,或者说读者可以根据剧名来判断出戏剧中的主人公,例如《哈姆雷特》的剧名很明确地指出哈姆雷特,这位丹麦王子就是剧中的主人公。类似的戏剧还有《波里克利斯》、《雅典的泰门》、《李尔王》、《奥赛罗》等戏剧,有的剧名中甚至还有限定语,如哈姆雷特是丹麦王子,波里克利斯是泰尔的君主,奥赛罗是摩尔的贵族,但是《威尼斯商人》这一剧名中的商人是何许人?这个商人是匿名的。莎剧剧名中人物名字的缺省一定是有重大含义的。没有读过作品的读者可以认为这个商人是威尼斯的任何一位商人,而不一定是安东尼奥。从戏剧第一幕的对话中,读者得以知晓这个名叫安东尼奥的人是一个商人,但是从夏洛克的话中读者甚至可以发现夏洛克也认为自己是商人。莎士比亚笔下的威尼斯是一个商业城市,这个城市中的商人比比皆是,除非是到戏剧情节冲突开始,读者都可以认为这个“商人”另有所指。这样看来,作者似乎对安东尼奥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威尼斯商人并不赞赏。本着这样的基础再来分析他在戏剧中的一系列坎坷的遭遇,就不难得出这部戏剧如果是喜剧,它不是安东尼奥的喜剧。

威尼斯商人读后感篇5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威尼斯商人》 宗教观 人文主义思想

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威尼斯商人》自问世以来,深受全球读者的喜爱,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莎翁的四大悲剧。我国历史上公开上演的第一部莎翁戏剧便是《威尼斯商人》。它是莎士比亚喜剧创作进入成熟期的代表作,其隐含的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冲突远远超过前几部喜剧,本文试图从宗教的角度解读这部经典名剧,透视作家的宗教观和人文主义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们既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又从基督教文化中吸取了精华。[1]基督教与人文主义新思想密不可分。英国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莎士比亚就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英国学者博格斯曾评价道:“莎士比亚汲取《圣经》的井泉如此之深,甚至可以说,没有《圣经》便没有莎士比亚的作品。”[2]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之一,全剧以爱情和友谊为主线,充分体现了作家博爱、宽容、仁慈的基督教精神和人文主义思想,他相信仁爱之心可以化解矛盾、消除偏见,共建理想的社会。剧中,鲍西娅对巴萨尼奥的爱是无私的,当她得知巴萨尼奥的好友安东尼奥遭遇不幸时,义不容辞地推迟婚期,交给丈夫二十倍于借款的钱,让他去搭救朋友,并暗中鼎力相助。对夏洛克进行审判时,鲍西娅依然以慈悲为怀,请求公爵和安东尼奥对其从宽发落,不要把他送上绝路。鲍西娅是作者人文主义精神的完美体现,她的爱不同于世俗的爱,而是基督教徒的仁慈、博爱。巴萨尼奥在踏上求婚征途之前,对鲍西娅的爱掺杂了个人的私欲,可是当他踏上贝尔蒙特这片圣洁的土地,面对完美的鲍西娅时,他领悟到爱情的真谛,懂得了爱情不是索取而是奉献。当鲍西娅示意为其“开后门”时,巴萨尼奥断然拒绝。凭着对爱情的信仰和为心爱的人牺牲一切的精神,巴萨尼奥最终在选匣时获胜,赢得了爱情。安东尼奥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同时也是一名正直、善良的基督徒。他严格遵照《圣经》的教导,怀着一颗仁慈之心,借钱给需要帮助的人,却从不收取利息。为了帮助朋友巴萨尼奥,他宁可冒着生命危险向邪恶的夏洛克借高利贷。在法庭上,安东尼奥仍然恪守基督徒的教义,信守约定,忍辱含垢,坦然面对死亡,并且在最后关头拯救了想置他于死地的夏洛克。显然,安东尼奥也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基督徒。

《威尼斯商人》戏剧冲突的焦点是安东尼奥和夏洛克的对抗。基督徒安东尼奥代表正义的一方,犹太人夏洛克代表与基督教和人文主义思想背道而驰的一方。如今,夏洛克已成为自私、贪婪、吝啬的代名词。在浩如烟海的文学评论中,夏洛克这个人物形象颇受争议,在饱受批判的同时,夏洛克也得到一些评论家的辩护,甚至有学者指出莎士比亚放弃了对犹太人的偏见,借夏洛克之口表达了犹太人应与其他民族享有平等权力的思想。身为基督徒的莎士比亚真的有这种超越时代的思想吗?

虽然犹太教是基督教的前身,但基督教自诞生之日起便与犹太教水火不容,基督徒一直视迫害耶稣的犹太人为眼中钉。古罗马帝国末期,基督教被定为国教。随着基督教在欧洲各国统治地位的确立,反犹浪潮愈演愈烈。在基督教的世界里,“异教徒”犹太人长期受迫害,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4世纪,欧洲鼠疫肆虐,犹太人背上了莫须有的罪名――瘟疫制造者。中世纪的基督教世界对犹太人的迫害方式之一是“隔都”,欧洲各国通过法律手段将犹太人驱赶到犹太区,使之与外界隔绝。“隔都”使犹太人失去了人身自由和从业自由,但是,犹太民族的凝聚力与日俱增,他们顽强地生存下来,且保留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3]犹太人的特殊身份和生存环境决定了他们的职业――经商和放高利贷。据史料记载,犹太民族有悠久的经商历史。犹太人经商时严格遵照犹太教的教义,重视律法和契约。中世纪的威尼斯是地中海地区的贸易中心,也是犹太人的主要居住地,长于经商的犹太人在与各国的贸易往来中如鱼得水,积累了财富,为威尼斯的经济繁荣作出了贡献。然而,犹太人的致富方式是基督教徒无法容忍的,财富并没有改变犹太人的社会地位,他们依然被视为。

在上述历史背景下,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创作了《威尼斯商人》。莎学研究者认为《威尼斯商人》的灵感来源于克力斯多夫・马娄的《马耳他的犹太人》。此外,1594年,伊丽莎白女王的御医,犹太医生洛佩兹被指控为阴谋毒杀女王的西班牙间谍,被处以绞刑。该事件激起英国人的公愤,英国的反犹浪潮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此时,《威尼斯商人》的问世绝非偶然,它是莎士比亚顺应形势,迎合统治阶级和广大英国民众的作品。然而,与同时期其他作者不同的是,莎士比亚结合犹太教典籍《旧约》,相对理性地刻画了犹太商人夏洛克的形象,并于结尾之处通过基督教的“普世”情怀将其拯救。

《威尼斯商人》戏剧冲突的实质是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冲突。以夏洛克为代表的犹太商人积累财富的重要手段是放贷。犹太教典籍《旧约》(又称《塔纳赫》)记载了关于借贷的条例:“你的兄弟在你那里若渐渐贫穷,手中缺乏,你就要帮补他,使他与你同住,像外人和寄居的一样。不可向他取利,也不可向他多要,只要敬畏你的神,使你的兄弟与你同住。你借钱给他,不可向他取利;借粮给他,也不可向他多要。”(《利未记》25:35-37)[4]由此可见,犹太人对外邦人放贷完全符合犹太教的教义。相比之下,基督教徒没有如此狭隘的民族意识,普天下的人都可以称为“兄弟”。在基督徒眼里,放债取利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故事伊始,夏洛克的贪财吝啬与安东尼奥的慷慨大方形成鲜明对比,为后文矛盾的激化作了很好的铺垫。

犹太民族历来重视契约,这种契约观念可以追溯到上帝耶和华与犹太人祖先亚伯拉罕的约定,犹太人深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上帝通过“十戒”、割礼、信仰一神与他们建立契约关系,倘若他们不遵守契约,犹太民族会蒙受灾难。历史上的犹太商人无不严格遵守契约,夏洛克当然也不例外。夏洛克在回答安东尼奥为何收取利息时引用了雅各为舅父拉班牧羊的故事――雅各在上帝的眷顾下略施巧计,按照与拉班的约定获得越来越多的羊,从而积累了大量财富。夏洛克引用这段圣经典故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按照契约收取利息是天经地义的。夏洛克痛恨借钱不取利息的基督徒安东尼奥,他曾斥责安东尼奥:“我恨他因为他是基督徒,可是尤其因为他是一个傻子,借钱给人不取利钱,把咱们在威尼斯城里干放债这一行的利息就压低了。要是我有一天抓住他的把柄,一定要痛痛快快地向他报复我的深仇宿怨。”[5]当这只羔羊送上门来,夏洛克自然不会放过报仇的机会。然而,夏洛克选择了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报仇方式――剜肉。其实,根据犹太教的教义,夏洛克对安东尼奥残忍至极的惩罚方式似乎是合情合理的。《旧约》记载了“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等惩罚条例(《出埃及记》21:24)[6],夏洛克钻了法律的空子,企图运用这一古老的惩罚条例将他在基督教世界遭受的苦难加倍奉还给基督徒安东尼奥。精明的夏洛克不收取安东尼奥一个子儿的利息,却与他立下“一磅肉”的契约,正是想利用契约置安东尼奥于死地。善良的安东尼奥没有预料到自己会掉进“契约”的圈套。

倘若认真研读“一磅肉”的契约,不难发现夏洛克堪称绝妙的复仇计划。这一契约不仅可以将安东尼奥置于死地,而且能让他背上违背基督教教义的罪名。《新约》记载:“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爱我,为我舍己。”(《加拉太书》2:20)[7]按照基督教的教义,基督徒不得自杀或伤害自己,否则他们的灵魂会下地狱,因为他们的肉身已经与圣灵融为一体。当安东尼奥与夏洛克签下“一磅肉”的契约时,没有预料到悲剧会降临到自己身上,一旦他按照约定接受惩罚,就等于以实际行动被判了自己的信仰。这一箭双雕的计划将夏洛克的阴险歹毒表现得淋漓尽致。

安东尼奥集正义、仁慈、诚信于一身,是莎士比亚塑造的理想基督徒。安东尼奥的言行完全符合基督教的教义,包括对犹太人的仇视。基督教徒历来与犹太教徒水火不容,据《新约》记载,救世主耶稣遭受犹太人的鄙视和迫害,曾责备诸城中的犹太人,预言他们死后必坠落阴间(《马太福音》11:20-24)[8]。基督徒认为犹太人秉承了犹大贪财、良心泯灭的本性。当夏洛克答应借钱给安东尼奥且不收一个子儿的利息时,安东尼奥以为夏洛克真的良心发现,快要变成基督徒了。无论夏洛克如何精打细算,在法庭上还是败给了安东尼奥,最终赔了夫人又折兵,可见一个孤立无援的异教徒在基督教的世界捍卫本民族的尊严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夏洛克败诉后,安东尼奥依然以慈悲为怀,说道:“要是殿下和堂上愿意从宽发落,免于没收他的财产的一半,我就十分满足了,只是要他能够让我接管他的另外一半的财产,等他死了以后,把它交给最近和她女儿私奔的那位绅士。可是还要有两个附带的条件:第一,他接受了这样的恩典,必须立刻改信基督教;第二,他必须当庭写下一张文契,声明他死了以后,他的全部财产传给他的女婿罗兰佐和他的女儿。”[9]安东尼奥这番话体现了基督教的普世观念,基督教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开放性的宗教,普世观念是其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新约》记载了耶稣及其门徒不畏艰难险阻,去各地传播福音的故事。耶稣教导人们心怀爱与宽容,如“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祈祷”(《马太福音》6:44)[10]。耶稣遇难后,保罗继续在罗马帝国的各民族中传道,将基督教发展为世界性的大宗教。对于像夏洛克这样顽固不化的异教徒,基督徒们仍抱有将他同化的希望,但是这一同化过程并不顺利,夏洛克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改信基督教的。然而,剧中另两个犹太人则心甘情愿地被基督教同化了: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厌恶自己的犹太人身份,与基督徒罗兰佐私奔;夏洛克的仆人朗斯洛特无法忍受夏洛克的虐待,投奔基督徒巴萨尼奥。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剧作体现了反对封建束缚、尊重个人价值的时代精神。同时,莎士比亚也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在基督教的教义和时代背景的局限下,他的进步思想是有限的,众矢之的的犹太民族也成为他鄙夷的对象。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高唱时代主旋律,歌颂基督徒的美德,奚落犹太人,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尽管莎士比亚对犹太民族存有偏见,但这种偏见是建立在博爱基础上的,他相信基督教的博爱精神最终会将犹太异教徒同化。由此可见,在文艺复兴时期特定的社会环境下,莎翁的人文主义思想已经具有相当的进步意义,读者不能以现代的眼光苛求他具有超越时代的思想。

参考文献:

[1]陈.莎士比亚与基督教――从《威尼斯商人》说开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5):57.

[2]朱维之.基督教与文学[M].上海:上海书店,1992:64.

[3]塞西尔・罗斯.简明犹太民族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350.

[4][6]圣经・旧约全书[M].上海:中国基督教协会,2000:194,116.

威尼斯商人读后感篇6

关键词: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宗教思想;戏剧

在中国,长期以来《威尼斯商人》这部作品被看做是莎士比亚喜剧的代表,并且受到极大地肯定与赞美。但是,在西方的话语体系中,他们在自身价值取向的关照下,将这部作品视为莎士比亚所创作的一部悲剧。两种不同的阐释与解读,其原因不仅在于不同文化语境的影响,更在于作品本身的复杂性与内在思想的多重性。而对于《威尼斯商人》这部作品的重新审视与思考,其重要意义恰恰能给予这部作品一个更加准确的定位,进而让人更深切的理解莎士比亚的宗教思想。 《威尼斯商人》这部戏剧包含两条线索,其中以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之间的矛盾纠葛为主线,在讲述“一磅肉的故事”的同时,集中探讨了关于金钱、友情的一系列问题。长期以来,多数中国研究者认为《威尼斯商人》这部戏剧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金钱与爱情之间的关系,探讨人对待金钱应有的正确态度:“人要成为财富的主人,而不能成为它的奴隶;财富要服务于人的美好生活,而不能让它去毒害和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1]表面上看这似乎不无道理,作品中也提到关于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两人对待金钱的不同态度:夏洛克放债收利、聚敛财富,安东尼奥则慷慨大度、乐善好施。但如果以此为据认为对待金钱的态度是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之间矛盾的根源,并认为戏剧表现的是正确的金钱观的话,就不免流于肤浅。

实际上,导致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之间矛盾对立的真正根源在于他们所信仰的宗教之间的对立。夏洛克作为威尼斯的犹太人,信奉的是犹太教,我们知道“自基督教在欧洲许多国家占据统治地位以来,各国统治者和教会对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进行了残酷打击,以‘’、‘出卖耶稣’罪行掀起了一次次反犹浪潮”,[2]所以夏洛克说:“我恨他(安东尼奥)因为他是个基督徒。”另一方面,“法令规定基督教徒不允许从事有息贷款活动”,这其实是安东尼奥作为基督教徒借钱不收利息的一个外在原因,这就更加重了夏洛克的记恨:“那个傻子借钱给别人不收利钱,把咱们在威尼斯干借贷这一行的利息都压低了”。同时安东尼奥站在基督徒的立场上,对于犹太教徒用放贷取利的行为丝毫不能容忍,以致当众辱骂夏洛克、侮辱他的民族。而其实按照犹太教规定“犹太教对外邦人放贷是允许的(见《旧约》‘申命记’第23章)”。所以,《威尼斯商人》这部戏剧中夏洛克所信仰的犹太教与安东尼奥所信仰的基督教之间的矛盾冲突是“结构”戏剧故事的内在依据。莎士比亚正是通过两个商人之间的斗争,折射出了不同与宗教精神之间的矛盾斗争,并在这种关照中,表述了自己的宗教思想。

从《威尼斯商人》这部戏剧的整体思想内容来看,莎士比亚是有着基督教的思想倾向的。在夏洛克与安东尼奥各自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夏洛克身上所具有的贪婪、自私、吝啬的品性,如他称不取利钱的安东尼奥是“傻子”,“我家里容不下你这么个食量大的人”等等。而安东尼奥却慷慨大方,为了朋友可以倾囊相助,还帮助受夏洛克盘剥的人。莎士比亚就是在这种对比中总体上肯定了以安东尼奥为代表的基督徒,并表明了基督教优于其他宗教的看法。但莎士比亚同时也指出了它们的偏狭性。这在戏剧《威尼斯商人》中是通过较为复杂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如果将作品以“安东尼奥借贷”和“法庭斗争”两个点来分成前后三个部分的话,这三部分可概括为:安东尼奥辱骂夏洛克、夏洛克怀恨在心/安东尼奥借贷、夏洛克企图谋害其性命/夏洛克败诉受惩罚。在这三个部分中莎士比亚的态度是“一波三折”的。

首先,在第一部分中莎士比亚表达了极为同情并理解“异教徒”夏洛克的倾向,同时展现了安东尼奥信奉的基督教精神的偏狭性。在作品中,夏洛克具备两个身份:放高利贷者身份和犹太教徒身份。对于放高利贷的夏洛克,莎士比亚是理解的;对于犹太教徒身份的夏洛克,莎士比亚又是同情的。莎士比亚曾给予夏洛克两次“自白” 的机会,第一次是为自己从事高利贷活动的的辩驳:

当雅各替他的舅父拉班牧羊的时候……拉班跟他约定,生下来的小羊凡是有条纹斑点的,都归雅各所有,作为他牧羊的酬劳......这个狡狯的牧人就乘着这些毛畜正在进行传种的当儿,削好了几根木棒,插在的母羊面前,一到生产的时候,产下的小羊都是有斑纹的,所以都归雅各所有。这是致富的妙法,上帝也是祝福他,只要不是偷窃,会打算盘面总是好事。

在这里,夏洛克引用《旧约》雅各为拉班牧羊的故事,只是想证明自己追求的高利贷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实际上,这也代表了曾经从事商业活动的莎士比亚的观点:商业活动应该是合法的、讲信誉的。因此,莎士比亚对于从事高利贷活动的夏洛克是理解的。但是基督徒安东尼奥的回答却是:“魔鬼也会引证《圣经》来为自己辩护哩”,实际上,《圣经》不仅仅只是基督教的信仰,也是犹太教的信仰,既然如此,犹太教徒夏洛克为何就不可以引证《圣经》呢?这其实正表现了安东尼奥的狭隘的宗教精神,“欧洲基督教世界的基督徒以正统宗教分子自居,对异教徒显示了憎恨的偏狭宗教情绪”,[3] 同时《威尼斯商人》创作的时候,正直英国反对犹太人的高潮,莎士比亚在剧作中表现了这一时期的趋势,却没有肯定这种“反犹“浪潮,在作品中给予犹太人夏洛克第二次“辩解”的机会:

他曾经羞辱过我,夺去我几十万块钱的生意,讥笑着我的亏蚀,挖苦着我的盈余,侮蔑我的民族,破坏我的买卖,离间我的朋友,煽动我的仇敌;他的理由是什么?只因为我是一个犹太人。难道犹太人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气吗?他不是吃着同样的食物,同样的武器可以伤害他,同样的医药可以疗治他,冬天同样会冷,夏天同样会热,就像一个基督徒一样吗......要是一个犹太人欺侮了一个基督徒,那基督徒怎样表现他的谦逊?报仇。要是一个基督徒欺侮了一个犹太人,那么照着基督徒的榜样,那犹太人应该怎样表现他的宽容?报仇。

这一大段话是受欺辱的夏洛克的发泄,在指责与控诉中指出了基督教的虚伪与偏狭:宣扬“仁慈”、“博爱”、“宽容”的基督教对于“异教徒”为何就不能做到这一点?安东尼奥对于自己的朋友可以倾囊相助甚至甘冒生命危险,为何对于夏洛克就不能有哪怕一点点的理解?归根结底,这都在于基督教精神本身的矛盾性、狭隘性,安东尼奥长期的对夏洛克进行的行为,从正面表明了基督教违反了“要爱你的仇敌”的教义,也正因如此莎士比亚评判的天平稍稍倾向于夏洛克,在对夏洛克“总体否定中给予了同情与理解”,也在对安东尼奥“总体肯定中指出了不足”。所以,在戏剧的第二部分里,安东尼奥要为自己之前的错误行为付出“代价”――夏洛克要索取一磅肉,这是受欺负受压迫的夏洛克进行的反击报复,只不过他的报仇行为“有点过”。

第二部分的戏剧内容则是着力否定夏洛克的暴力行为,这也是莎士比亚站在基督教思想立场上的评判。在莎士比亚看来,从事收取高额利息的活动是合法的,但是企图谋害人性命的行为则是不合法的,在两人的借贷关系之中,夏洛克可以获取高出原先几倍的赔款,但不可企图借此谋害安东尼奥的性命,这既不符合基督教的精神,也不符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精神。莎士比亚运用整个戏剧情节的走向,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勿以暴力抗恶”,如果夏洛克用相对正当的行为对安东尼奥进行反击报复的话,那么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夏洛克狡狯、阴险的企图已经远远超过了单纯的反击,而成为一种不理智的、疯狂的“魔鬼”行径,因而他最后理应要为自己暴力的、狠毒的行为“买单”,没收其部分财产也是夏洛克为自己行为所应当付出的代价,我们只能说这在基督教占正统地位的时期,夏洛克最后败诉受惩罚的结果是他的“咎由自取”。

最后在第三部分莎士比亚以一种喜剧性的结尾结束了整个戏剧故事。当公正的“法官”鲍西亚指出了夏洛克的罪行的时候,根据威尼斯法律规定:“凡是一个外邦人企图用直接或间接手段,谋害任何公民,他的财产的半数应该归受害的一方所有,其余半数收入公库,本人的性命由公爵大人定夺”,这时夏洛克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而要受到法律严厉的惩处,尽管公爵大人免除了他的死刑,但是根据法律要没收他的全部财产。如果是这样的结局,对于夏洛克来说无疑是悲剧性的,可是“公正的法官“莎士比亚在戏剧故事将近结尾的时候又一次彰显了真正意义上的基督教精神:安东尼奥在经过一场“官司”之后似乎受到洗礼,他请求公爵免予没收夏洛克的一半财产,只要夏洛克改信基督教并承诺女儿杰西亚拥有财产继承权。从先前辱骂、欺凌夏洛克,到现在对企图谋害自己性命的仇敌不计前嫌、坦然接纳,展现出的是真正意义上仁慈、宽容的基督教精神,也体现了莎士比亚站在基督教立场上对夏洛克的一点点“偏爱”之情,否则戏剧的结尾就应该是判处夏洛克更坏的、被处死的结局。

在《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亚正是通过呈现对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两人这种复杂的、矛盾的态度,从中“苦心”传达一种力图剔除偏狭的基督教思想的宗教精神,也就是一种基于基督教又高于基督教精神的宗教思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人类的爱”和“勿以暴力抗恶”的宗教思想。

[参考文献]

[1]转引自《莎士比亚研究》,王维昌著,安徽文学出版社,1999年,146页.

[2]转引自《中西文化语境里的莎士比亚》,李伟民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193页.

威尼斯商人读后感篇7

关键词: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7-124-0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如何使“深入对话,读中感悟”在阅读教学中落到实处,我认为阅读教学中必须以读书训练为重点,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常态语文教学。就结合自己在平时阅读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与各位同仁商讨。

一、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注重学生读书质量

古人云:“师之道,质疑,解惑矣”。教学应给学生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以上这些都更进一步说明了教师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更应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二、引导对话,倡导个性化阅读,珍视学生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师生、文本之间的多向交流,深层交流,是学生在读文章时的理解、体味、批判、反思、运用及两个或多人在读文章时的言语交流与碰撞。”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原原本本地读书,平心静气地读书,整体联系地读书,步步深入地读书,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产生情感的体验与思维的碰撞,倡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珍视学生独特体验。如在教学《我的战友》一课时,学生通过与文本深入对话后,有学生提出疑问:“在被火烧着时,完全可以救自己,并且我也可以救,文中说道,如果这样做,整个部队就会遭受巨大损失,这次作战计划就会落空,为什么不把救了以后,改时间再夺取391高地呢?”这一疑问,同学们顿时议论纷纷,我并没有否定学生的说法,相反的我对学生的疑问作了这样的评价:“这位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研究价值,让我们带着这一问题再深入的读课文,想一想夺取391高地的时间能不能向后摧移?”学生通过与文本再次对话后,有学生说:“不能向后推移,因为课文一开头就交代了敌人控制的391高地就象一颗毒牙,楔人我们志愿军的阵地”,这一环节中,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让学生从阅读文本中解决了问题。当然,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同时,更应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抓重点词句,读中感悟,体验情感

吕淑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应返璞归真”。新课程强调指出:“语文教学应体现朴实、扎实、真实之风”。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脱离了对语言文字的训练,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就失去了语文味。我听过一位教师执教的《威尼斯的小艇》一课,其中教学片段:教师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后,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生问:“为什么说威尼斯是水上城市?”师答:“因为威尼斯是建在水上的城市。”生问:“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样的?”教师让学生观察插图,学生观察后得出:两头是弯的,有点像船。生问:“老师,你喜欢小艇吗?”师答:“喜欢”。师问:“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生答:“第四自然段”。生问:“威尼斯的河道是怎样的?”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后得出:河道很宽,弯曲的。以上这一教学片段,从表面上看,有师生互动,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但我可以作进一步的反思:脱离了对语言文字训练的课堂,学生的语文素养何以形成?语文学科的特点“人文性与工具性”何以体现?在这堂课中,如果教师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来体验文本,感悟文本,威尼斯的小艇有什么特点呢?文中用了两个比喻句:“威尼斯的小艇像天上的新月,在水里行走时非常灵活,像水中游动的水蛇”,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威尼斯小艇的特点,还可以引领学生品读这个比喻句,深人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呢?引导学生读一读文中第四自然段,在让学生找一找,文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操纵自如”最能体现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操纵自如”的意思,也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操纵自如”这个词语练习说一句话。在教学中,应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以朗读为“桥梁”,以想象体验为“纽带”,让学生在朗读中进行语感的培养和情感的体验,引导学坐抓住文中重点词句想象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练读、演读、悟读,从而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

四、灵活教学机智,调控教学课堂

威尼斯商人读后感篇8

关键词:《威尼斯商人》 戏剧冲突 夏洛克 安东尼奥 鲍西娅

戏剧是通过矛盾冲突展开情节和塑造人物的,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在某种意义上,使虚构的东西看起来真实,可能被看做是一切艺术中最伟大、最高级的艺术。”①《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乃全剧的高潮部分,所有的戏剧冲突最后都集中在这场戏里。作者别具艺术匠心,精心安排情节,故事充满悬念,十分紧张,环环相扣,使人深为吸引。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我们不难认识到:“冲突是否合理、是否紧张有序往往衡量着一部戏的精彩与否。”②

双方的矛盾是逐渐积淀起来的。安东尼奥向来不喜欢放高利贷者,贱视夏洛克,并当众辱骂过夏洛克,并且借钱给别人从不收取利息,这就对犹太人夏洛克放债敛利的生意构成威胁,损害了其利益。夏洛克不断窥测时机,冀图报复。青年巴萨尼奥为了向鲍西娅求婚而向好友安东尼奥借钱。但此时安东尼奥的海上投资并未收回,手中拮据,他无奈之际决定向夏洛克借三千块钱。夏洛克规定如果安东尼奥不能如期还款,就要从他身上割下一磅肉。夏洛克要安东尼奥立下契约时说“只要威尼斯没有他,生意买卖全凭我一句话了”,就已经暗藏杀机。当得知安东尼奥的商船在海上失事,投资无法收回时,夏洛克窃喜,遂找安东尼奥讨债。矛盾骤然尖锐起来。

夏洛克与安东尼奥的恩怨由来已久,而且事出有因。安东尼奥是16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的代表,他经商有道,有巨舸从事海外贸易,生意网点遍布各地。他又是一个人文主义者,仗义疏财,重视友情。而夏洛克却代表原始资本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形象,在安东尼奥看来,此人老于世故,唯利是图,凶残冷酷。夏洛克与安东尼奥的恩怨也与宗教矛盾有关。安东尼奥是一个基督教徒,夏洛克是犹太人,而基督教徒和犹太人互相视对方为“异教徒”,势不两立。

双方的矛盾只能对簿公堂了。夏洛克因为与安东尼奥积怨太深,在复仇心理驱使下,他有着“铁石一样的心肠”,变得十分固执,随你舌灿莲花,他就是油盐不进。威尼斯公爵立足于调解,曾一再劝告夏洛克作一些让步,“显出你的仁慈恻隐来”,希望夏洛克作出“温和的回答”,诱使夏洛克“不但愿意放弃这一种处罚,而且因为受到良心上的感动,说不定还会豁免他一部分的欠款”。而夏洛克似乎看出了这些语言的虚伪,他不愿戴这种没有任何实惠的高帽子,他要为捍卫自己的利益而辩护。夏洛克语言尖刻,反唇相讥,揭露了资产者虐待奴隶的丑行,他以富有论辩性的语言,死死抓住对资产者有利的威尼斯法令,当众宣言:“我只要照约处罚。”他强调“一个人的感情完全受着喜恶的支配,谁也做不了自己的主”。他用一连串的比喻说明自己“为什么不愿意接受三千块钱,宁愿拿一块腐烂的臭肉”。此时的夏洛克伶牙俐齿,出口成章,塞住了公爵的嘴。巴萨尼奥亦提出加倍偿还欠款的请求,夏洛克声称:“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都可以分做六份,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此时此际,夏洛克认为,按照法律,自己胜券在握,因而振振有词,气壮如牛。双方剑拔弩张,使场上气氛变得极为紧张。夏洛克在双方这一轮的交锋中占尽了上风,他决心孤注一掷实施报复。夏洛克宁可不要两倍的金钱也要把安东尼奥逼上绝路,引起那些本来种族意识就很强的人的愤恚,让在场人认为其凶残自私,也使事情没有了回旋的余地。

莎翁将一个血肉丰满的夏洛克置于读者面前。剧情充分表达了夏洛克这个长期处于被歧视、被地位的犹太人对安东尼奥等基督教徒、对生意上的竞争对手的极度仇怨,他渴望进行报复,让那些不可一世的贵人俯伏在自己面前。这一番口水战,烘托了审判前的紧张气氛,预示着一场冲突的不可避免。

“戏剧性的效果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③眼看夏洛克就要达到目的了,在这时,巴萨尼奥的妻子鲍西娅假扮律师出庭。开头她似乎站在夏洛克的立场,设身处地为夏洛克着想,实际是别有用心,一步步将夏洛克引入陷阱。夏洛克到庭的目的非常明确――割肉索命,所有心智全部凝聚在“复仇”二字上,以致他对鲍西娅设下的陷阱,竟没有一点儿察觉。鲍西娅分三步来请君入瓮。

首先是“动之以情”。面对气势汹汹的夏洛克,鲍西娅假意站在夏洛克一边,承认夏洛克的这场官司虽然“打得倒也奇怪,可是按照威尼斯的法律,你的控诉是可以成立的”,她又为“慈悲”大唱颂歌,指点犹太商人夏洛克“慈悲一点”,“做一点慈悲的事”,宽恕被告,并劝夏洛克“把三倍原数的钱拿去,让我撕了这张约吧”。她明明知道夏洛克是肯定不会答应的,却偏要给夏洛克提供“台阶”,可是夏洛克却全然不知危险在逼近。

其次是“秉公执法”。当调解失败后,审案进入第二步,按照原告、被告的书面契约,遵循威尼斯的法治原则,鲍西娅明确宣布:夏洛克可以“照约处罚被告”,并强调“谁也没有权力变更既成的法律”。这又把夏洛克往陷阱边引了一大步。而此刻被仇恨冲昏头脑的夏洛克正得意忘形,无法辨别鲍西娅的虚情假意,赞叹道:“真的但尼尔再世!聪明的年轻法官啊,我真佩服你!”“不愧是法律界的中流砥柱。”竟然还说:“凭着我的灵魂起誓,谁也不能用他的口舌改变我的决心,我现在单等着执行原约。”鲍西娅还让夏洛克去请一位医生来为安东尼奥“堵伤口”,“免得流血而死”。夏洛克跃跃欲试,准备将仇恨的刀子刺向对方,却在不知不觉中钻入鲍西娅设置的“一个异邦人企图用直接或间接手段”谋害公民的圈套中,断绝了自己的一切退路。

最后是露出峥嵘。鲍西娅在充分尊重原被告契约的前提下,宣告:“那商人身上的一磅肉是你的;法庭判给你,法律许可你。”夏洛克正待动手,鲍西娅突然节外生枝,提出:原告可以按约割取被告一磅肉,但不许多割,也不许少割,而且不许流一滴血,因为契约上只写着“取一磅肉”,否则就要“抵命”,“财产充公”。夏洛克本来的目的就是要置安东尼奥于死地,而且当众申言自己要杀人,这就授人以柄,为鲍西娅判断他有谋害威尼斯公民的故意提供了依据。剧情由此急转直下。夏洛克傻眼了,惊愕之余,他还想挣扎,要求撤回原诉,表示“我愿意接受还款;照约上的数目三倍还我,放了那基督徒”,甚至“单单拿回我的本钱”。鲍西娅正是要让他“得到绝对的公道”,岂容他绝地逢生?听到鲍西娅的宣判,夏洛克这才意识到自己堕其彀中。鲍西娅并不打算就此放过他,夏洛克被加以企图谋害威尼斯公民的罪名,鲍西娅宣布依据法律,剥夺夏洛克全部财产,“财产的半数归受害的一方所有,其余的半数没入国库”,生命“悉听公爵处置”,夏洛克彻底败诉。

面对如此审判,绝望的夏洛克还能说什么,还能做什么呢?安东尼奥则当庭无罪开释,而他所欠之款要不要还,提都没人提。如果说夏洛克缺乏宽恕精神,不懂得“得饶人处且饶人”,反过来看,那些信奉基督的人又是否理解和宽容他呢?“以鲍西娅为代表的基督教文化,是绝对不能放弃基督教‘宽恕’教义而让夏洛克得到犹太宗教意义上的‘公平’的,那不仅仅意味着安东尼奥必须牺牲,更意味着基督教义文化根基的动摇以至最终瓦解与崩溃。”④安东尼奥与夏洛克的矛盾,固然源于经济利益上的冲突,但其中也掺杂有民族、宗教的矛盾。从这个方面来说,剧中的正面人物宣扬“基督教的精神”,把犹太人说成“异教徒”,反映了基督教徒与犹太教徒的矛盾,以及对犹太人的民族和宗教偏见。

戏剧冲突是喜剧赖以存在的根基。黑格尔认为:“剧中人物不是以纯然抒情的孤独的个人身份表现自己,而是若干人在一起通过性格和目的的矛盾,彼此发生一定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形成了他们的戏剧性存在的基础。”⑤戏剧作品的矛盾冲突越是尖锐,其戏剧性则越强。通过研读《威尼斯商人》,我们能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

注 释:

①厄尔・迈纳:《比较诗学》,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62页。

②周安华:《戏剧艺术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页。

③谭立:《论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生态主义文学价值》,《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6)。

④王进:《夏洛克:边沿的犹太英雄》,《红河学院学报》,2004(5)。

⑤黑格尔:《美学(第3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49页。

威尼斯商人读后感篇9

关键词:经典重读 外国文学 中学教材

2012年10月笔者被系里委派为2013届文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10位师范生的校内实习指导老师。在笔者坐在教室里听取学生说课讲课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那就是学生对中、小学教材里的一些经典作品的解读明显落后于时代,基本上还持有若干年前的陈旧观点。尤其是一些外国文学经典作品。

比如小组内有两位同学都选择了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小说家莫泊桑的作品为说课内容,一人选讲的是《项链》,另一人则选择了《我的叔叔于勒》。篇目不同,但说课者态度近似:一个在痛斥玛蒂尔德的爱慕虚荣,另一位则由“我”的父亲母亲的行为感叹世风日下、人情淡漠。他们的论调听起来并不陌生,在20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中学教科书与老师都是这样解说的。但这种观点显然已经过时了。下面就以中学教材里的几篇外国文学篇目为例进行重读和反思。

案例一:《项链》。在中国,莫伯桑笔下的玛蒂尔德长期以来被视为是虚荣心的代名词。在对小说主题的阐释中,认为作品“尖锐地讽刺了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1](P75)的观点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占据主导地位。事实上,这种观点在当下已受到颇多的质疑,现今认同者已越来越少。

如果玛蒂尔德像许多平民女子一样,对现状认命又随遇而安,那么她可能不会受到任何指责。但这种主动放弃改变命运的选择背后,是一种庸人主义的价值立场,其意义也颇值得怀疑。当人安于像一块砖头镶嵌在生活和现实的墙壁里,作为个体的人的自我存在意义就完全丧失了,因为他丧失了主动进入与参与世界的能力。这种被动的生活态度使他只是作为物质性的存在而存在,是大大降低人的尊严的。

玛蒂尔德不满自己的当下生活,她要“谋划”和“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难道不是表现出人对自由的一种渴望吗?“自由是选择的自由,而不是不选择的自由。不选择,实际上就是选择了不自由。”[2](P53)正是在这种个体自由的前提下,读者不能对玛蒂尔德的选择提出任何疑义,尽管她的追求并不高远,并不代表着“先进的时代精神”,甚至掺杂着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的庸俗气味——这也正是玛蒂尔德屡受指责的原因。但作为小职员的妻子,渴望过上好日子,幻想讨人喜欢被人追求,都并不是什么过错。相反地,对现状不满,进而想超越个人目前存在的状况以提升自己,这才是一种有意识的、自为的存在。

让人对玛蒂尔德产生敬意的,不仅在于她对生活的选择带有某种自由的况味,在于她力图超越自我目前存在的状况以更新和提升自己,更在于项链丢失后她对责任的勇敢承担。“自由承担责任的绝对性质”,被萨特视为是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3](P26)大难临头的时候,玛蒂尔德没有怨天尤人或逃避责任,而是显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坚强地扛起生活的重压。勇气与担当,无论是在什么社会,毫无疑问都是良好的、值得肯定的品质。

所以,在评价玛蒂尔德的时候,应该抛弃庸俗的社会学的观点,可以尝试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视角去解读。另外,很明显地,如果读者只是简单地用“虚荣”一词来判定玛蒂尔德,其背后隐藏着中国传统的价值观,那就是安贫乐道。如今中国人全体都在追求“小康”或中产阶级的生活。换言之,中国老百姓都渴望美好富足的生活,都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自由与幸福,难道说大家都在追求虚荣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案例二:《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如果按照传统的解读,基本上都认为作品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而批判的矛头也几乎都是指向了“我”的父亲母亲。理由很简单:他们对待“我”的叔叔于勒的态度——听说在海外做生意发家了就期盼他回来,当真正看到落魄的于勒时又唯恐避之不及。这是事实。不过,大家不要忘了父母这样做是有理由的。

关于于勒的为人,作品中交代得很清楚。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败家子”:不仅挥霍掉了自己的那份家产,还拖累哥嫂,后来向哥嫂借钱要到海外去经商。可结果呢?却沦落为一个衣衫褴褛、苍老落魄的水手,一个在轮渡上卖牡蛎的小商贩。至于于勒是怎么沦落到今天这种境遇的,文中没有交代。但读者已经可以知道,曾经的“败家子”并没有咸鱼翻身,更没有如他在家信中所说的发迹。种种意外亦有可能,但当下的处境未必与他一贯的游手好闲没有关系。所以说到底,于勒的处境应该由他自己负责。

联系到上述分析,再谈及“我”的父母由最初对于勒的热切期盼,到最后的匆忙逃避,应该说是有情可原了。另外,文本中有明确交代,“我”的家境并不好,甚至可以说很是窘迫。并不富裕的家境甚至影响到“我”的两个姐姐的婚事,直到后来才好歹有两个年轻人上门求婚。如果说这两个年轻人当初是因为听说了于勒在海外经商致富的消息后才上门提亲的,那父母紧张逃避落魄的于勒的行为就更可以理解了,因为谁能说当两个准女婿知道于勒的真实情况后不会悔婚呢?这样看来,父母的行为实在是不该被指责啊!

另外,作品中还有这样一个细节也说明了父母的简约持家。那就是在轮渡上,父亲想效仿那些有钱人请家人享用新鲜的牡蛎,母亲则以胃不好而谢绝。难道母亲是真的因为胃不好吗?显然不是。母亲只是想尽可能地节俭一点而已。如此地精打细算,如果不是因为家境堪忧,谁会在乎那一点花费呢?母亲的行为,让笔者联想到了在国内广为传诵的“母亲与鱼头”的故事。所以,“我”的母亲的做法,即使不能够让读者去同情和理解,也大可不必去指责和批评吧?试问如果你们的身边有这样的父母,你们又会如何去看待和评价呢?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的评论界多从阶级的、政治的和社会的视角去解读中、西方的文学作品。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性、民族和宗教等方面的因素。在当下这个急剧物质化的时代,简单用阶级的观点去解读上述作品,显然已经不再具有客观合理性和说服力了。其实,不仅限于上述两篇小说,许多大家曾经学习过的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之作,在当下都不太适合用固有的观点去解说了。比如莎士比亚的作品。这里兹举一二例说明之。

案例三:《威尼斯商人》。这是莎士比亚流传度颇为广泛的知名喜剧之一。在中国,一直被视为是其喜剧作品中的代表作。事实上,从喜剧氛围及效果上来看,这部作品并不比《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等作品更具代表性。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一部悲喜剧,而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喜剧。为何这部作品会得到如此多的关注呢?

在国内的中学教材里,《威尼斯商人》一直被选为范文。解读的时候,通常都把赞美献给了“威尼斯商人”之代表安东尼奥,而与之对应的人物高利贷者夏洛克,则被视为反面角色,是被批判和非难的对象。理由嘛,很简单,安东尼奥重义轻利,高利贷者夏洛克则相反。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

表面上看,夏洛克的确不像是一个好人。他唯利是图,他贪婪吝啬,他报复心重,不肯得饶人处且饶人。但我们读罢全剧会对夏洛克的一些做法产生疑问。比如,他是一个高利贷者,借钱给他人以获得高额利益是他一贯的做法,为何到了安东尼奥这里,他却宁愿放弃三倍的利息只要从他身上割一磅肉呢?这对于一个贪婪的吝啬鬼来说不是太反常了吗?在剧本里,夏洛克的一句话就揭示了答案,那就是“我恨他因为他是个基督徒”[4](P79)。在当时的欧洲,绝大多数人信奉的都是基督教,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是被欺侮和打压的对象。如果说夏洛克对安东尼奥抱着久积的仇恨和深刻的反感,那么反过来也一样。事实上,以安东尼奥为首的信奉基督教的商人们,对夏洛克等犹太人的仇恨、排挤、打击和轻侮是毫不避讳的。后来,安东尼奥因为商船延误,没有能够如期归还向夏洛克所借的三千块,但即使是在法庭上,安东尼奥依然在嘲讽和贬低夏洛克,说什么:“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理,就像站在海滩上,叫那大海的怒涛减低它奔腾的威力,责问豺狼为什么害母羊为了失去它的羔羊而哀啼,或是叫那山上的松柏,在受到天风吹拂的时候,不要摇头摆脑,发出簌簌的声音。”[5](P120-121)而剧本最后,可怜的夏洛克不仅没有能够拿回本金,更没有如愿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反被迫拿出全部的财产:一半充公,一半给安东尼奥。这对于一个吝啬鬼而言,无疑是要了他的命啊!难道他就活该如此吗?答案显然不都是肯定的。

就该剧的主题来说,剧作不仅体现了以安东尼奥为首的新兴商人和以夏洛克为代表的旧式封建高利贷商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还反映了当时英国人较为普遍的反犹情绪。基督教和犹太教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早在中世纪两者的矛盾就已经水火不容。犹太人四处流亡,一直坚信本民族宗教。信仰上的差异,加上基督教会认为犹太人在耶稣赴钉十字架刑场途中对耶稣进行了辱骂和殴打,导致耶稣被罚永世流浪。所以,基督教一直压迫和歧视犹太人。《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和安东尼奥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充分体现和折射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犹太人和基督徒之间的尖锐矛盾。剧本最后,夏洛克不仅被迫放弃全部财产,还必须改信基督教。这显然是种族歧视和宗教压迫下的必然结果。当下莎学家的研究已经日益倾向于认为应给予夏洛克一定的同情和理解。因为夏洛克的行为不是随意和偶然的,在当时普遍仇视犹太商人的基督教世界中,夏洛克的行为无疑具有一定的民族反抗色彩和复仇意义。在剧本中,安东尼奥一再说夏洛克是一个硬心肠的家伙,而乔装打扮成一个法学博士的鲍西亚也一再劝说夏洛克要具有宽恕精神。可是反过来,他们对夏洛克又何尝有一丝一毫的同情和宽恕呢?欲除之而后快的情绪几乎贯穿了整个剧本。

当然,夏洛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形象。在对他进行客观分析评价和描述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到当时有关的社会文化环境,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他毕竟是一个戏剧人物,他注定要成为一个反面角色。因此,对他的同情和理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案例四:《哈姆莱特》。《哈姆莱特》被誉为莎士比亚戏剧最为经典的代表作。该剧的最大审美魅力当是塑造了哈姆莱特这一典型人物形象。关于这一人物的定位至今没有定论。但传统观念基本上都认为哈姆莱特是拥有人文主义理想的个人英雄,他的对手克劳迪斯则是封建恶势力的代表。但就文本本身呈现出来的内容来看,上面的观点显然不够充分。相反地,仔细阅读剧本,有可能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看法。

剧本伊始,哈姆莱特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忧郁”王子。在接连经历了父王暴毙,母后改嫁,王位被夺后,整个世界在他的眼里都是丑陋、晦暗、污浊不堪的。“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哼!哼!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6](P102)他憎恨一切,认为丹麦是一座监狱,感叹“时代脱节了”。他是如此的阴郁和悲观。这固然可以解释为他对新王杀兄娶嫂行为深感悲愤的结果,但也未尝不与子承父位的封建传统被打破这一客观情况有关。

不仅如此,他对曾经的人文主义理想也产生怀疑,对曾经喜爱的人充满了厌恶之情。尤其是对母后和昔日的恋人奥菲利亚。他嘲讽奥菲利亚只会“涂脂抹粉”,直言“上帝给了你们一张脸,你们又替自己另外造了一张”[7](P140)。对于王后,他也是毫不留情地一再斥责,认为她在丈夫死后再嫁完全是一个没有羞耻心的失贞妇女。失望的哈姆莱特只管肆无忌惮地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和怨恨,完全没有考虑王后的感受。可以说,哈姆莱特一系列的言语和行为,给我们一个强烈的感受:他不是一个能够承担重任、引领时代的人文主义者,相反地,更多体现出一个封建王子形象——他悲观、脆弱、忧郁、宿命、优柔寡断,男权色彩浓厚,还带有明显的等级观念等。

与之类似,在传统莎评家眼里本是邪恶势力代表的克劳迪斯,却体现出一些新兴资产阶级的特性。比如他敢作敢为,干脆利落。想当国王,就设计取而代之;喜欢王后,就娶她为后,给她幸福。剧本交代,克劳迪斯上台,不是按照传统的世袭继承,而是采取了“弑君”的方式。但令人惊异的是,他在采用非正义方式上台后并没有遭到众人的反对。那些大臣们竟然都心甘情愿为之卖命。而克劳迪斯上台后,也表现得非常精明强干,礼贤下士,不仅安于邦内,连国外的外交也是游刃有余——只需一封密信,英格兰国王就肯帮他解决掉哈姆莱特,这就可见一斑。他对王后的温柔体贴也不像是口蜜腹剑、故作姿态。这样一来,这个一度被传统莎评家们视为万恶不赦的封建势力的代表却显露出相当多的新兴资产阶级的特性。

总之,一如上面对夏洛克的分析,哈姆莱特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形象。当立足文本,对之进行客观分析和辩证评价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到他是一个戏剧人物,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当时有关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创造时代背景。如果说即使夏洛克有值得同情的地方,但他注定是一个反面角色;那么哈姆莱特,即使有让读者诟病的弱点,但他依然是代表历史走向的进步人物,而不是十恶不赦的大坏蛋。

《哈姆莱特》取材于12世纪末的丹麦史,描写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由于争夺王权而引发的种种矛盾以及斗争的双方同归于尽的悲惨结局。如果把封建王子哈姆莱特,视为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言人,那么,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的斗争,则象征着人文主义理想与封建王权之间的严酷斗争。读者可以从剧本创造的时代背景出发,把哈姆莱特视为文艺复兴时期具有人文主义进步理想的个人英雄;当然,读者也可以从文本本身呈现的内容去分析,把哈姆莱特看做接受了一定人文主义思想教育的、身在宫廷的封建王子。莎翁没有把这一人物简单化,而是赋予其丰富复杂的性格特征 。人物性格构成上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立体性,正是莎翁戏剧的独特魅力,也是莎翁的伟大之处!而读者在解读莎剧的时候,也要尽量避免简单解读,想当然地去下结论。

注释:

[1]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高中语文》(第三册)之《项链》“预习提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何林:《萨特:存在给自由带上镣铐》,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年版。

[3][法]萨特著,周熙良、汤永宽译:《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

[4][5][英]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喜剧集》,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5年版。

威尼斯商人读后感篇10

英语里有一句话:We are what we eat,可译为“吃什么成什么”。有例为证:美国一家减肥产品公司的经营策略是:“跟着麦当劳走”。哪里有麦当劳,哪里就有肥胖症,也就可以推销减肥产品,此法百试不爽。这是说的物质食品,精神食粮也是如此,英文里还有一句谚语:We are what we 後read,“读什么成什么”,意思是读书造就人格。

读书如此重要,所以美国公众和媒体常常拿“读书”来衡量总统。一位总统爱不爱读书,读什么书,在公众眼里,往往反映出其治国能力和公众威望。美国史学家公认喜爱读书的总统有22位:乔治・华盛顿(私人藏书1000册)、约翰・亚当斯、托马斯・杰斐逊(私人藏书6500册)、詹姆斯・麦迪逊、詹姆斯・门罗、约翰・昆西・亚当斯、米勒德・菲尔莫尔(私人藏书4000册)、詹姆斯・布坎南、亚伯拉罕・林肯、拉瑟福德・海斯、詹姆斯・加菲尔德、西奥多・罗斯福、威廉・霍华德・塔夫脱、伍德罗・威尔逊、赫伯特・胡佛、富兰克林・罗斯福(私人藏书15000册)、亨利・杜鲁门、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约翰・肯尼迪、理查德・尼克松、吉米・卡特、比尔・克林顿。1994年锡耶纳研究所综合历史学家的评价,做了一个美国历届总统的威望排名(四十二位总统中,富兰克林・罗斯福第一,林肯第二,西奥多・罗斯福第三,华盛顿第四,克林顿第十六,卡特第二十五,老布什第三十一),根据这个座次,以上这些爱读书总统的平均排名为14.6,而那些不爱读书的总统的平均排名为27。可见读书与总统的政绩和历史地位颇有关联。

现在,白宫易主,总统读书一事又成了热门话题。奥巴马不仅读书,而且写书。舆论普遍认为,奥巴马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文学修养最高的总统之一。美国的作家们尤其崇拜奥巴马,将他视为自己的一员。奥巴马的《父亲的梦想》和《无畏的希望》两书销售超过300万册,评论界称,这两本书虽然出自政治家之手,却可当作小说来读,实属少见。著名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HaroldBloom)对奥巴马学生时的诗歌赞赏有加,将其与美国著名黑人诗人蓝斯顿・休斯的作品相比。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ToniMorrison)欣赏奥巴马的写作才华:“我读过《父亲的梦想》。他的写作、思考和想象能力、谴词造句技巧令我震惊。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它不是一本普通的政治家自传。”

至于卸任的布什,情况有些复杂。去年12月,“全国广播公司/《华尔街日报》民意调查”显示:79%的美国人不想再听到布什的名字。一位广播节目主持人说,她在节目中拿任何人开玩笑,但有两人除外,一是奥巴马,现在国难当头,人民对他充满希望;一是布什,他已是过街老鼠,够惨了,就放他一马。

但是,说到读书,布什却又不落人后。去年底,布什的前高级顾问卡尔・罗夫在《华尔街日报》发表题为《布什爱读书》的专栏文章,介绍布什的读书生活。罗夫透露,三年以来,他和布什一直在进行一场竞赛,竞赛的内容不是体育和政治,而是读书。

2005年的最后一个晚上,布什问罗夫,新的一年有何心愿。罗夫是个书虫,他的心愿是争取新的一年里每周读一本书。三天之后,在椭圆形办公室,布什对罗夫说,我正在读今年的第二本书,你的进度如何?

罗夫发现,当时两人都在读多丽丝・卡恩斯・古德温写的林肯传记《竞争团队》。至3月份,罗夫赶上了布什。他们的比赛不仅看谁读的书多,还比起页数,看谁读的书更厚。他们互相推荐图书,布什向罗夫推荐一本毛泽东的传记,罗夫建议老板读一本关于美国内战后国家重建的图书。他们讨论读书心得,给作者写感谢信。到了年底,罗夫击败布什,他读了100本,布什读了95本。布什辩解,身为自由世界的领袖,政务繁忙,故输给罗夫。但布什向罗夫挑战,新一年再比。

2007年,布什又输了布什51本,罗夫76本。2008年,截至12月底,布什40本,罗夫64本。

罗夫称,他们相识35年中,布什一直都是手不释卷。布什的对手认为,他是个焚书的料,哪里懂得读书。罗夫指出,事实并非如此,布什是耶鲁大学历史专业和哈佛商学院出身,滥竽充数不爱读书之流岂能混过这两所学校。

罗夫的文章像在油锅里撒了一把盐。有人骂罗夫狗嘴吐不出象牙,欲为老板涂脂抹粉。有人嗤之以鼻,一年读95本书,几乎是每周2本,布什有这等能耐?有人指出,难怪美国这八年来一塌糊涂,原来总统不务正业,时间都用在读书比赛上了。还有人打圆场,多读书总是好事情,也许布什会快速阅读。传说富兰克林・罗斯福、肯尼迪和卡特能够速读。罗斯福能在3小时内读完《飘》;肯尼迪每分钟可以读1200字,他用早餐的功夫,能够从头到尾读完6份报纸;卡特可以每分钟读2000字。1980年,卡特亲口对记者说,他每天平均看350页文件,一周阅读2~3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