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福中十篇

时间:2023-03-23 11:55:51

身在福中篇1

首先,妈妈的关爱使我感到安全、满足。受伤了,回到家,破了皮的伤口刺痛刺痛的,本不想管它,就径直走向自己的房间,但裤腿擦着伤口,腿微微颤抖,姿势略有点不协调,这一瞬还是被妈妈捕捉到了,她慢慢地跟过来,用一种令人难于抗拒的眼神看着我,轻声问道:“怎么了?是不是摔伤了?”我不由自主地点点头。妈妈小心地卷起裤管,看到了膝盖上血肉模糊的一片,不由皱起了眉头,有些着急。“别动。我去拿药水。”很快,妈妈一手拿着药水瓶,一手捏着棉签,蹲在我的面前,用棉签蘸上药水,然后用一种慢得让人着急的速度轻轻在伤口上抹匀。“疼不疼?”还没等我回答,妈妈又用嘴对着我的伤口轻轻地吹了吹,好像这样就能减轻我的疼痛似的,而我也确实感到没有先前那么疼了。看着妈妈那温柔的双眼,一种无法言语的温暖油然而生。

而外婆就整天为我吃饭操心,晚饭总有我爱吃的菜,我这么大了她老人家还总是不停地给我夹菜。每天晚上要为我盖被子。每逢周末,爸爸总是带着我打球,下棋,不是去吃汉堡,就是去吃比萨。每次考完试,爸爸妈妈都会想着给我买东西,奖励我,我的球拍、球鞋、挎包、mp3都是奖品。

学校里,我与和蔼可亲的老师和友爱的同学们一起度过了那么多的日子。我们是一个家庭,一个团结的大家庭。我们嬉笑打闹,我们为一道题目的不同解法争得面红耳赤,我们一起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我们在同一间教室里听着相同的老师传授知识,共同学习那么多的文化知识。身边有你们,我感到很幸福!

身在福中篇2

长辈们总是说我身在福中不知福,今天总算体会到了自己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看望福利院儿童的活动,本来以为是和春游一样的类似于游玩的活动,但是事实证明我错了。刚刚步入福利院的那一刻,我就被震惊了。这里面的孩子们基本都是被父母遗弃的或者是身体有缺陷的孩子,但是从他们的眼睛里面,我能看出来一种希望,对生活的希望。我们把准备好的礼物还有同学们捐赠的东西拿给了这些孩子们,他们都非常开心,打开自己刚刚拿到的礼物,爱不释手的把玩着。看着这些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孩子们,我的心像针扎一样难受。本来是如花一样的年纪,但是却遭受身体上的不幸和父母的遗弃,即使这样,他们也从来没有放弃对生命的希望,顽强的生存着。对比之下,我们在父母的悉心照料下,在明亮的教室中安心的学习着,真的比他们要好的多,我们真的没有理由不好好努力的学习,没有理由不去热爱我们的生活。

看来我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身在福中篇3

关键词:费尔巴哈 幸福 生命 生活 道德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引言

西方伦理史上,关于幸福问题的探讨从未停止,从古希腊开始,至德国古典时期前,对于“什么是幸福?”,由于历经时间长,研究流派众多,众说纷纭,导致对幸福的认识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现象:有的认为幸福就是物质欲望的满足,有的认为幸福是精神的安宁,也有的认为幸福就是上帝……可大多理论都是从唯心主义的角度来认识幸福,而费尔巴哈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在幸福论方面,他也坚持自己的唯物主义立场,反对宗教神学虚幻的幸福论,从而提出了有名的“生命本身就是幸福”,“所有一切属于生活的东西都属于幸福”、以及“道德的原则就是幸福”等重要观点。以下将从这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生命本身就是幸福

生命与幸福的关系问题是费尔巴哈《幸福论》中的一大论点,《幸福论》里,他认为,对幸福的追求是一切生物最基本、最原始的活动,这点在人的身上尤为突出。

在费尔巴哈之前的宗教神学中,彻底否决了人的生命与幸福的关系,并认为人的生命与动物的生命无区别,那些神学家们认为幸福只存在于天堂,人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的,只有在人的灵魂与上帝结合起来,才是最高的幸福;而费尔巴哈则认为幸福就是生命本身,所以他反对宗教神学,并认为它阻碍了人们获得幸福,必须予以铲除。在《幸福论》里,费尔巴哈说到,人进行的一切意志活动,所有的追求都是对幸福的追求。对此,费尔巴哈列举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来加以证明。

例如,人对物质生活的追求都是为了获得幸福。“食物和饮料实质上是追求幸福的对象,实质上是与幸福和健康有关的”,表明了身体健康对于幸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他看来,人之所以要注重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是因为人必须要有一个健康、强健的身体,只有这样,人才可能存活下来,进而感受到幸福――生命是感受幸福的最基本的条件,由此可见,生命本身就是幸福。生命与幸福不仅是紧密相联的,某种程度上可把二者视为一体,因为,费尔巴哈认为人若失去了生命,同时也就失去了幸福;没有幸福,空留身躯也毫无意义。所以,费尔巴哈强烈要求人们从宗教神学的虚幻的世界中回到现实的生活,从“神”和“神的幸福”转到“人”和“人的幸福”,以现实的人为中心,这也是费尔巴哈的学说被称作“人本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

费尔巴哈曾写到,“生命分界的地方和生命分界的东西,也就是追求幸福分界的地方和追求幸福分界的东西”,由此可见,生命本身就是幸福。

同时,他还认为自杀也是为了追求幸福,人们不禁要怀疑了,这似乎与前面所阐述的观点自相矛盾,其实不然。关于自杀,绝大部分的人都会认为这种行为和幸福的追求是背道而驰的,因为,若人的生命都没了,还何来人的幸福。可是,费尔巴哈却不这么看,他认为人之所以想要抛弃自身的生命,是因为这是追求幸福的最后表现,因为自杀而带来的死亡可以终结那些阻碍他们获得幸福的不幸和祸害,因此,自杀只是人们为了追求幸福进而采取的一种与追求幸福不符合的矛盾的、极端的行为,但是,不可否认,它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追求幸福。

二、一切属于生活的东西都属于幸福

生活与幸福之间的关系问题是费尔巴哈在《幸福论》探讨的第二大论点,他认为所有一切属于生活的东西都属于幸福,这是由“生命本身就是幸福”所推演出来的,在费尔巴哈看来,“什么是幸福的东西?所有一切属于生活的东西都属于幸福,因为生活(自然是无匮乏的生活、健康的和正常的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生活之所以丰富多彩,都是源于人们对幸福的追求。

如人对宗教的信仰。费尔巴哈把它与佛教的涅与寂灭进行了论述,在他看来,追求涅和寂灭是佛教最高的思想与愿望,而幸福也是人类思想中最高的、最美好的追求。

但是,费尔巴哈也提到,通过佛教追求幸福“不是健康的、自然而强有力的、直率的和合乎理性的追求幸福的启示,而是病态的、疯人的和幻想追求幸福的启示”。所以,从根本上来看,费尔巴哈并不绝对地要求废除宗教,而是期望宗教能够得到完善,进而达到对幸福最完满的追求。这也是他的局限之处。

在费尔巴哈看来,人类生活中的一切都是为了追求幸福,追求幸福是我们生活的最高目标,也是人类生活内容的实质与核心。幸福源于生活,是对宗教神学强有力的打击。但同时,智德我们注意的是,费尔巴哈在强调了物质生活对于幸福的重要性时,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精神生活对于幸福的重要作用,尽管宗教神学的精神幸福才是唯一的幸福的理论是不可取的,但是,不能因为否定宗教神学就忽视了精神生活对幸福的巨大作用,因为只有获得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赢才可以获得更大的、更多的幸福。

三、道德原则是幸福

西方哲人对于幸福与道德关系的研讨由来已久,费尔巴哈认为还不够,他在对以往的道德学家们关于道德与幸福的认识进行批判时,提出了“由道德中抹消了一切幸福主义,即实际上抹消了道德的一切内容”。据此,费尔巴哈阐述了道德原则和利己主义、义务、良心、等道德规范与幸福的关系。

在他看来,道德的原则是幸福。人都是社会中的成员,没有孤立存在的个体,使用法律、等强制手段并不能保证人们一定获得幸福,这时,就需要通过人们内心的自觉来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而道德正好起着如此的作用。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因而,人最基本、最原始的追求就是追求个人幸福的追求。同时,他也强调,“道德的原则是幸福,但不是集中在同一个人身上的那种幸福,而是分布在各个人(包括我和你)身上的幸福,因而,幸福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或各个方面的。”

此外,良心与幸福的关系问题也不容忽视。费尔巴哈认为良心与个人追求幸福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在他看来,他人身上呈现着我们自身的影子,这也是“自我”存在的一种方式,所以,如若自我对“他我”做了不好的行为,实际上,这种行为也是在对自我的迫害。费尔巴哈把良心称作“他人幸福的者”,就是为了使人们能够自觉地实行健康的、合理的利己主义,在尊重他人的额幸福中来满足自身对幸福的需求。否则,就会破坏他人的幸福,遭受良心的谴责以及精神的折磨,进而也会阻碍自身对幸福的追求。

身在福中篇4

[关键词]:幸福、道德、至善、圆满

自人猿相揖别以后,人类就一直在苦苦追寻着幸福的真谛。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这个问题早已成为一个现实的人终其一生不断思索的难题。东南大学高兆明老师在他的《道德生活论》中系统地对幸福这一范畴进行界定,并阐释了幸福与高尚的道德生活双向互动关系,分析了个人幸福的社会条件。我认为,该书中对幸福具体而深刻的阐述对当代青年正确幸福观的养成具有不可忽略的启示意义。

一.幸福的真正内涵

《道德生活论》在阐述幸福这一概念时,开宗明义地指出:"幸福是(至)善的主观体验。追求(至)善即追求幸福。(至)善的实现即是幸福的实现。"[1]"至善就是人生的圆满,善是通向圆满之路。"[2]幸福对于个体而言就是人生的某种圆满,对于人类而言就是社会的某种至善。

"人类在对幸福的永恒追求中进步。人类的一部发展史就是这样一部对幸福的追求史,就是一部通过对幸福追求而不断探究人的存在意义、存在方式、存在内容的反思史。这种现实的、活生生的探究史表现在理论形态上,就是幸福思想的发展史,这也即意味着幸福思想的发展史从一个特定侧面反映了人类自身的文明进化历程,揭示了人类自我批判、自我提升、趋向圆满的求索历程?quot;[3]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中,很多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都对幸福作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德行即幸福这是人们对幸福最古老的认识之一" [4]、"道德即幸福"是中西方文化的主导观点。早在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就明确提出这一观点。?quot;基督教叔父"之称的塞涅卡更是反复强调,"快乐不应是追求德性的目的,德性本身就是幸福"。[5]这一观点认为,道德本身就是幸福,有德就有幸福,失德便无幸福可言,因此,道德高于幸福,道德是幸福的唯一途径,人一旦到达道德上的完美,幸福便纷至沓来。这一观点在西方以古希腊的斯多葛派和基督教伦理学为代表。他们认为,幸福不在于感官的快乐,而在于德性,感官的快乐和财富是身外之物,只有灵魂的完善才能得到永恒的快乐。中国的儒家则认为,幸福主要存在于人的内心,是道德完善的结果。"反身而诫,乐莫大焉",只有道德修养和践履,才能成为道德上的圣人,也才能得到至上的幸福与快乐,所谓"仁者无忧","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这种观点把德性本身当作人生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幸福当作追求的结果,把精神上尤其是道德上的需要看作是真正的幸福。"德行即幸福强调在幸福中精神升华的意义,弘扬了人的理性、灵魂、精神在人生价值中的作用,这一点是合理的。但将幸福与德行等同,轻视人的现实物资生活,它的逻辑归宿必然是轻视人的肉体存在,否认人的现实物资生活权利的正当性、善性,在现实生活中难免成为少数统治者奴役人民的精神工具。"[6]这种观点的极至发展便是禁欲主义的幸福观?quot;我们乃是因希望而得幸福。"[7]

"幸福即道德"是西方思想传统的突出特点。古希腊思想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宣称,"幸福是至善",[8]"幸福是心灵合乎完全德行的活动。"[9]这种观点认为,幸福就是道德,人们获得了幸福,也就是获得了道德,有幸福的人也就是有道德的人,因而幸福要高于道德,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道德的意义就在于帮助人们实现这一目的。这种传统的特点就在于把幸福看作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凡有助达到这一目的的才是道德的,幸福主要是人们实现的物质欲望的满足。这样观点往往与利己主义相联系,从人的"自爱自保","趋利避害"的本性出发,论证追求幸福尤其是个人幸福的合理性。费尔巴哈认为,"一切有生命和爱的生物、一切生存着的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人也同其他一切有感觉的生物一样,他所进行的任何一种意志活动,他的任何一种追求也都是对幸福的追求"。[10]"道德的原则就是幸福,而且这种幸福不仅使个人幸福,还要使他人幸福"。[11]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看到了现实生活中幸福与道德的对立。他认为,人作为感性的存在,自然界的一部分,要追求物质利益,追求幸福,这是人的正当权利,但人同时又是一个理性的存在者,是道德世界的主体,只追求德行。人的这两个要求都是正当的,但当它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时便不可避免地陷入矛盾之中。他看到片面强调追求德行与幸福都有局限,于是便企图在他设想的最高境界--至善中将二者统一起来。至善既是最高无条件的善,又是绝对完满的东西,因此必须把幸福与德行包含于其中。康德以后,费希特从人的主观精神出发追求二者的统一,他把自我分成经验自我与纯粹自我两方面,前者追求幸福,后者追求德行,但人又不断由经验自我上升到纯粹自我,从而实现二者的合一。但是,无论是康德还是费希特,都没有找到实现幸福与道德统一的途径。

"幸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由于感受到人生价值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满足?quot;[12]幸福是一个统摄性范畴,它关注人的存在样式,反映对人现实欠缺的把握,它是人们对人生的反思中完满的存在,并且,幸福的内容在长远历史中有其公度性,它不仅仅是人的主观体验。幸福作为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和评价,不是评价生活中某一偶然因素引起的暂时的愉快和满足,而是对生活的一定阶段或者全部生活作出的总的评价,因而幸福的概念是和人的生活意义紧密联系的。可以说,人们对幸福的把握是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从个体的角度说,幸福是主体在奋斗中的自我肯定,光有德行而无对德行的自我肯定意识与精神上的满足感,不能成为真正的善,幸福是自我完善的心理体验,本身就包含了对人生目的、意义的理解、对幸福的追求过程,就是自觉追求人生意义的过程。人类的文明进化史,就是一部自觉追求幸福的能动实践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未尝不可以说,对于幸福的自觉追求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动力之一"。[13]

二. 培养正确幸福观的社会条件和现实任务

"个人幸福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条件,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程度固然有赖于个体自身的努力,但在客观上受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14]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亦需要外界的善为助。因为,没有外在条件,便不可能或难于作出高尚的事。"[15]个人存在的幸福,离不开社会的真善美。可以设想到,在一个物欲横流、人妖颠倒的社会里,很难有个人幸福的土壤,快乐成为人贪婪自私本性获得极大满足后的浮浅表现。那么,个人幸福的实现和培养正确幸福观的社会条件是什么呢?

首先,社会能够提供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这是个人幸福实现的物质基础,也是培养正确幸福观的物质前提。"斯巴达式的苦行僧生活不是人性的孕育土壤"。[16]可以设想,一个生活在物质匮乏社会中的人,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每天四处奔波、食不果腹、衣不蔽身、居无定所,他怎么可能会体会到人生的幸福呢?对他而言,生活就是日复一日地重复痛苦的感觉,幸福是可望不可及的幻像。如果他大胆一点,为了改善目前生活的艰难处境,也为了追?quot;幸福",他有可能铤而走险,偷盗、抢劫或者贪污。这恰与培养正确的幸福观这一初衷背道而驰。物质生活条件只是给人提供了作为人存在的物质基础与前提。在普遍意义上,物质生活条件的缺失,不会有人的生活,更不会有人的幸福生活,但是仅仅有了物质生活条件,人也未必就必然具有幸福感。"物质生活条件直接提供的是快乐感,快乐经过提升才能形成幸福感。"[17]同样,良好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只是提供培养正确幸福观的可能,它并不是个人形成正确幸福观的必要条件。

其次,社会能够提供基本的公正。只有在一个基本公正的社会中,个人幸福才有实现的可能,个人培养正确的幸福观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同样,只有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成员感到人生存在幸福的可能性,这个社会才有可能被称为是公正的。"从总体上说,一个人的人生存在问题上所能达到的可能幸福的最高限度,是由他所生活于其中的那个社会在宏观整体上规定的。"[18]幸福是一种人生圆满的状态,个人幸福有赖于社会公正,个人圆满存在有赖于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社会的基本公正表现在社会的德性与幸福的统一上。如果人们见到的只是君子受苦受难,小人得利,总是君子生活在痛苦的泥沼中,而小人由于使用不道德的手段获得物质利益和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获?quot;幸福",那么在大众层面就很难指望人们践履道德要求,过善的道德生活;在一个不公正的社会里,由于人们道德标准的偏差甚至扭曲,也很难培养出具有正确幸福观的个人。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是否在一个严重不公的社会中,个人就根本无任何幸福可言?个人就根本不可能培养出正确的幸福观?应当承认,在一个严重社会不公的社会里,要实现严格意义上的人生圆满是不可能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这种情况下,人就无任何幸福可言?quot;个人仍然有可能在有限的范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自己存在的某种意义,即使是抗争不合理的环境这一行为本身,也能使人获得配作为人存在的最基本根据。"[19]外在的社会环境与个人自身的努力,虽有联系也有区别,我们不能因为社会的某些不公正而放弃对人生圆满的追求,放弃对幸福的渴盼,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当发愤努力,在逆境中遇难而上,在跌倒后重又爬起,变革社会,变革自己,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再次,人是理性的动物,自由是人的灵魂,社会还应提供给社会个人能力全面发展的机会,并提供每一个公民具有充实、高尚的精神生活的氛围?quot;人不仅具有不同于一切生物并且大大超越动物本能的各种高级的社会需要作为他的全部活动的内在动因,而且更有一种支配自己生活和命运的需要和目的,这就是人特有的追求自由的特性。"[20]幸福及幸福感不是被赋予的,而是自身在实践中获得的,人在不断追求自由、在不断追求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追求人生幸福,达到人生永恒的过程。"一个人只有当自己改造自然、社会、自身,改造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各种能力得以发挥时才会有一种真正的自我价值实现感。幸福不是某种既定的存在,而是现实的创造活动。" [21]当一个社会能够提供给社会成员个人能力全面发展的空间,并且能够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幸福便在其中孕育而生。并且,生活在这样社会中的青少年更容易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因为这样的社会以其主动的个人追求能力的全面发展以达到个人幸福的范例真实地教育了他们,生活的幸福就在于永无止尽地对人生圆满追求的过程中。

如今,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使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人们正在以自己的双手建设一个繁荣富强、文明民主的新社会,为自己营造一个幸福生活的新天地。伴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和中国人民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也将会在创造与实现中体会到更多的幸福。人民的幸福与国家的繁荣昌盛,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以每一个社会成员追求生活的幸福,就其自身来说,本已不是什么恶,相反,它是社会生机勃勃、兴旺发达、前程远大的象征。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中国社会里,对当代青年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必要的,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二十一世纪之初,对肩负中国经济腾飞重任的当代青年们来说,养成正确的幸福观无疑对他们的人生具有重要意义。

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的每一个中国人,包括每一个有着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热血青年,要求有幸福的生活,追求人生的幸福与圆满,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这是其基本的正当权利。不过,每一个中国人在要求人生幸福的同时,又毫无例外地面临两个问题: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打破过去那样一?quot;左"的思想的桎梏,一是认真搞清楚什么是人生的真正幸福,应当追求什么样的人生幸福,通过什么方式实现人生幸福。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对我们培养建立正确的幸福观是及其有害的,并且我们每一个人的现实生活、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就有可能陷入误区。在人生幸福问题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就是意味着要进一步破除在这个问题上的两极对立的行而上学思维方式,重新科学理解在人生幸福问题上的个人与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奉献与享乐等关系,就是意味着无须讳言人生幸福(包括个人生活幸福)",[22]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追求人生幸福又绝对不等于纵情恣欲,不等于醉生梦死的感官享受,"如果幸福在于肉体的,那么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是幸福的"。[23]追求人生幸福必须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划清界限。否则,在追求人生幸福的名义下,放浪形骸,将人生幸福庸俗地等同于感官的快乐,结果是事与愿违的;以庸俗甚至是无聊的快乐等同于人生幸福,将会迷失人生方向,失去人生目标,无异于禽兽,这与正确的幸福观是格格不入的。显然,当代中国的每一个人,每一个有志于报效祖国,在奉献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当代青年,必须努力探究幸福的真谛。

"人总是在追求幸福的,只有在合理的价值目的性的引导之下,人的这种幸福追求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才能有一种真实的人生价值及其真实的幸福感受。"[24]

三. 关于如何培养当代青年正确幸福观的几点思考

尽管《道德生活论》成书至今已有八年,但该书中对幸福这一范畴的阐述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而且对当代青年正确幸福观的养成有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要认清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问题。社会生活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个人,因此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是统一的,没有整体的幸福就没有个人的幸福,个人追求幸福的愿望只有在社会幸福不断增长中才能得到实现和保障。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主张"存公去私","明理灭欲",公义与私利之争历来是中国幸福观的重要内容,而主流的价值倾向则是去利存义,去私存公。这种传统,为社会规定了一种道德理想,使个人从属于社会,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强大的凝聚力,但它无条件地提倡社会幸福,限制了个性发展,导致了道德专制主义。我们在养成正确幸福观的时候,既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quot;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中的自我牺牲的精神,以牺牲小我来保全大我,在必要的牺牲中获得至善,又要批判中国传统思想中对个人幸福的忽视。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神州大地上建立起来五十余年,这为实现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集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核心,它要求人们在为社会贡献中塑造自己,满足自己,同时也要求社会积极关心每个人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的精神和物质需要。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真正的有机的统一的原则是集体主义。"只有个体与社会统一的幸福,才是真实的幸福,只有在二者统一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幸福。"[25]

其次,要正确引导当代青年对不幸的认识,这对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幸福作为人的理想完美存在状态,应当通过人的努力以一定的代价才有可能换取;幸福作为对人现实存在的体验,只有通过日常生活中对痛苦不幸的感受才有可能真正被感受。所以,我们又可以说,幸福内在蕴含着痛苦。"[26]当代青年生长在中国的和平年代,他们的成长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文化条件。他们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炮与火的洗礼,也没有亲身体验过在物质极端匮乏、人妖颠倒的年代灵对肉的拷问,因此,他们的人生中不幸的遭遇最少,却又最容易遭受到不幸带来的伤害,他们也最不能体会到幸福的珍贵?quot;幸福总是相对于不幸而存在,有多少幸福就有多少不幸。对于一个人而言,不幸哺育了真正幸福感的形式。痛苦是通往幸福之桥梁。只有饱经人间沧桑折难,读透尘世沉浮变幻这部天书之后,人才有资格说他真正懂得拥有幸福。"[27]的确,对幸福的真实地把握与人生阅历有关,但我们不能等到韶华已逝、垂垂老矣的时候,才真正体味到不幸对于幸福的价值。"在形而上的意义上,人注定是欠缺的,因而人就注定是有痛苦的。人无法回避痛苦,人只有直面痛苦,在抗争中解脱痛苦,获得幸福,走向完满。"[28]在人短暂的生命里,幸福与不幸如影随形,当面对不幸的时候,是就此沉沦,消极对待命运的摧折,还是用自己的双手扼住命运的咽喉,直面人生不幸的痛苦?不幸是不能被绝对躲避的,先天的残疾、飞来的横祸、疾病染身可能在人生的某个时刻强加于身,躲避是无用的,消极以待只会让不幸的人生更加不幸。痛苦是人生的炼炉,而不幸则是人生的炼狱,在不幸和痛苦中以自身的积极努力,去改变人生的逆境,去争取人生的幸福实现,这才是积极的人生。在培养正确的幸福观的同时,必须对不幸有正确的认识。人生是在痛苦中磨砺,在不幸中求得幸福,在不圆满中获得最大的圆满。孟子曾说过?quot;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29]逆境既是人生所不可避免的,又对人生存在具有意义,身处逆境可能是不幸的,但却未必是绝对不幸的,关键之一就在于人自身的自强不息。"绝对的不幸是对身处逆境与屈辱的麻木。"[30]

再次,在塑造正确的幸福观的同时,也要加强对道德人格的塑造,它使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对道德人格的至善追求,也是对人生幸福的追求。《道德生活论》中指出,幸福不仅是道德生活的目的,更是对每一具体人生目标的实现,对至善的接近后滋生的满足感,并且它还与义务、使命一体化。道德人格的功能是提升,道德人格作为一种追求,它往往成为激励个体不断奋进从而不断提升自我以实现人生圆满的最大力量。中国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礼记·大学》开篇即说?quot;大学之道,在明在德,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是道德人格的最高追求,而对至善的追求就是对幸福的追求。在对道德人格的追求过程中,也是人自我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幸福感的滋生过程。如果一个人没有对自身道德人格的塑造,没?quot;至善"的最高境界,他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感的体验,也就更谈不上形成正确的幸福观了。"马克思主义在确认以往的阶级社会只有至善的理论而没有至善的现实的同时,更指出人类的发展就是一部不断渴求至善、探寻至善并在追求至善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至善和人自身的历史,从而认同了个体由来已久的对至善的追求。"[31]事实上,正因为人类历史上有无数的个体,怀抱着对道德人格的至善追求,憧憬着人生幸福的实现,前赴后继,人类才由此而显得壮美与伟大,人类也才得以在阶级纷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保持并弘扬作为万物之灵的崇高与荣光。

最后,培养当代青年正确的幸福观,还应当在全社会大力开展人文素质的教育,人文素质使人明了人的存在、价值和境界。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的道德文明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对幸福的真实把握。培养当代青年正确的幸福观应当从抓人文素质教育开始。文艺使人爱美,让人能更生动、更现实地把握幸福感,了解幸福的涵义;历史赋予人崇高的使命感,让人在历史的脉动中追寻幸福的真谛;哲学让人透悟智慧,让人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洪流中真实把握人生幸福,指导人生圆满的实现,这些都应当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 参 考 文 献 ]

[1][2][4][6][12][14][16][16][17][21][27].高兆明.《道德生活论》.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261,253,262,262,264,277,264,264,265,266,266.

[3][13][18][19][22][24][26][28][30].高兆明.《幸福论》.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11,5,129,132,30,31,87,90,106.

[5][10][11].唐凯麟.《西方伦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81,292,295.

[7][8][9][15][23].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361,286,288,288,13.

[20][31].郭广银.杨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217,220.

身在福中篇5

[关键词]:幸福、道德、至善、圆满

自人猿相揖别以后,人类就一直在苦苦追寻着幸福的真谛。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这个问题早已成为一个现实的人终其一生不断思索的难题。东南大学高兆明老师在他的《道德生活论》中系统地对幸福这一范畴进行界定,并阐释了幸福与高尚的道德生活双向互动关系,分析了个人幸福的社会条件。我认为,该书中对幸福具体而深刻的阐述对当代青年正确幸福观的养成具有不可忽略的启示意义。

一.幸福的真正内涵

《道德生活论》在阐述幸福这一概念时,开宗明义地指出:"幸福是(至)善的主观体验。追求(至)善即追求幸福。(至)善的实现即是幸福的实现。"[1]"至善就是人生的圆满,善是通向圆满之路。"[2]幸福对于个体而言就是人生的某种圆满,对于人类而言就是社会的某种至善。

"人类在对幸福的永恒追求中进步。人类的一部发展史就是这样一部对幸福的追求史,就是一部通过对幸福追求而不断探究人的存在意义、存在方式、存在内容的反思史。这种现实的、活生生的探究史表现在理论形态上,就是幸福思想的发展史,这也即意味着幸福思想的发展史从一个特定侧面反映了人类自身的文明进化历程,揭示了人类自我批判、自我提升、趋向圆满的求索历程?quot;[3]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中,很多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都对幸福作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德行即幸福这是人们对幸福最古老的认识之一" [4]、"道德即幸福"是中西方文化的主导观点。早在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就明确提出这一观点。?quot;基督教叔父"之称的塞涅卡更是反复强调,"快乐不应是追求德性的目的,德性本身就是幸福"。[5]这一观点认为,道德本身就是幸福,有德就有幸福,失德便无幸福可言,因此,道德高于幸福,道德是幸福的唯一途径,人一旦到达道德上的完美,幸福便纷至沓来。这一观点在西方以古希腊的斯多葛派和基督教伦理学为代表。他们认为,幸福不在于感官的快乐,而在于德性,感官的快乐和财富是身外之物,只有灵魂的完善才能得到永恒的快乐。中国的儒家则认为,幸福主要存? 谟谌说哪谛模堑赖峦晟频慕峁?quot;反身而诫,乐莫大焉",只有道德修养和践履,才能成为道德上的圣人,也才能得到至上的幸福与快乐,所谓"仁者无忧","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这种观点把德性本身当作人生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幸福当作追求的结果,把精神上尤其是道德上的需要看作是真正的幸福。"德行即幸福强调在幸福中精神升华的意义,弘扬了人的理性、灵魂、精神在人生价值中的作用,这一点是合理的。但将幸福与德行等同,轻视人的现实物资生活,它的逻辑归宿必然是轻视人的肉体存在,否认人的现实物资生活权利的正当性、善性,在现实生活中难免成为少数统治者奴役人民的精神工具。"[6]这种观点的极至发展便是禁欲主义的幸福观?quot;我们乃是因希望而得幸福。"[7]

"幸福即道德"是西方思想传统的突出特点。古希腊思想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宣称,"幸福是至善",[8]"幸福是心灵合乎完全德行的活动。"[9]这种观点认为,幸福就是道德,人们获得了幸福,也就是获得了道德,有幸福的人也就是有道德的人,因而幸福要高于道德,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道德的意义就在于帮助人们实现这一目的。这种传统的特点就在于把幸福看作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凡有助达到这一目的的才是道德的,幸福主要是人们实现的物质欲望的满足。这样观点往往与利己主义相联系,从人的"自爱自保","趋利避害"的本性出发,论证追求幸福尤其是个人幸福的合理性。费尔巴哈认为,"一切有生命和爱的生物、一切生存着的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人也同其他一切有感觉的生物一样,他所进行的任何一种意志活动,他的任何一种追求也都是对幸福的追求"。[10]"道德的原则就是幸福,而且这种幸福不仅使个人幸福,还要使他人幸福"。[11]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看到了现实生活中幸福与道德的对立。他认为,人作为感性的存在,自然界的一部分,要追求物质利益,追求幸福,这是人的正当权利,但人同时又是一个理性的存在者,是道德世界的主体,只追求德行。人的这两个要求都是正当的,但当它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时便不可避免地陷入矛盾之中。他看到片面强调追求德行与幸福都有局限,于是便企图在他设想的最高境界--至善中将二者统一起来。至善既是最高无条件的善,又是绝对完满的东西,因此必须把幸福与德行包含于其中。康德以后,费希特从人的主观精神出发追求二者的统一,他把自我分成经验自我与纯粹自我两方面,前者追求幸福,后者追求德行,但人又不断由经验自我上升到纯粹自我,从而实现二者的合一。但是,无论是康德还是费希特,都没有找到实现幸福与道德统一的途径。

"幸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由于感受到人生价值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满足?quot;[12]幸福是一个统摄性范畴,它关注人的存在样式,反映对人现实欠缺的把握,它是人们对人生的反思中完满的存在,并且,幸福的内容在长远历史中有其公度性,它不仅仅是人的主观体验。幸福作为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和评价,不是评价生活中某一偶然因素引起的暂时的愉快和满足,而是对生活的一定阶段或者全部生活作出的总的评价,因而幸福的概念是和人的生活意义紧密联系的。可以说,人们对幸福的把握是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从个体的角度说,幸福是主体在奋斗中的自我肯定,光有德行而无对德行的自我肯定意识与精神上的满足感,不能成为真正的善,幸福是自我完善的心理体验,本身就包含了对人生目的、意义的理解、对幸福的追求过程,就是自觉追求人生意义的过程。人类的文明进化史,就是一部自觉追求幸福的能动实践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未尝不可以说,对于幸福的自觉追求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动力之一"。[13]

二. 培养正确幸福观的社会条件和现实任务

"个人幸福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条件,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程度固然有赖于个体自身的努力,但在客观上受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14]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亦需要外界的善为助。因为,没有外在条件,便不可能或难于作出高尚的事。"[15]个人存在的幸福,离不开社会的真善美。可以设想到,在一个物欲横流、人妖颠倒的社会里,很难有个人幸福的土壤,快乐成为人贪婪自私本性获得极大满足后的浮浅表现。那么,个人幸福的实现和培养正确幸福观的社会条件是什么呢?

首先,社会能够提供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这是个人幸福实现的物质基础,也是培养正确幸福观的物质前提。"斯巴达式的苦行僧生活不是人性的孕育土壤"。[16]可以设想,一个生活在物质匮乏社会中的人,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每天四处奔波、食不果腹、衣不蔽身、居无定所,他怎么可能会体会到人生的幸福呢?对他而言,生活就是日复一日地重复痛苦的感觉,幸福是可望不可及的幻像。如果他大胆一点,为了改善目前生活的艰难处境,也为了追?quot;幸福",他有可能铤而走险,偷盗、抢劫或者贪污。这恰与培养正确的幸福观这一初衷背道而驰。物质生活条件只是给人提供了作为人存在的物质基础与前提。在普遍意义上,物质生活条件的缺失,不会有人的生活,更不会有人的幸福生活,但是仅仅有了物质生活条件,人也未必就必然具有幸福感。"物质生活条件直接提供的是快乐感,快乐经过提升才能形成幸福感。"[17]同样,良好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只是提供培养正确幸福观的可能,它并不是个人形成正确幸福观的必要条件。 

其次,社会能够提供基本的公正。只有在一个基本公正的社会中,个人幸福才有实现的可能,个人培养正确的幸福观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同样,只有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成员感到人生存在幸福的可能性,这个社会才有可能被称为是公正的。"从总体上说,一个人的人生存在问题上所能达到的可能幸福的最高限度,是由他所生活于其中的那个社会在宏观整体上规定的。"[18]幸福是一种人生圆满的状态,个人幸福有赖于社会公正,个人圆满存在有赖于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社会的基本公正表现在社会的德性与幸福的统一上。如果人们见到的只是君子受苦受难,小人得利,总是君子生活在痛苦的泥沼中,而小人由于使用不道德的手段获得物质利益和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获?quot;幸福",那么在大众层面就很难指望人们践履道德要求,过善的道德生活;在一个不公正的社会里,由于人们道德标准的偏差甚至扭曲,也很难培养出具有正确幸福观的个人。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是否在一个严重不公的社会中,个人就根本无任何幸福可言?个人就根本不可能培养出正确的幸福观?应当承认,在一个严重社会不公的社会里,要实现严格意义上的人生圆满是不可能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这种情况下,人就无任何幸福可言?quot;个人仍然有可能在有限的范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自己存在的某种意义,即使是抗争不合理的环境这一行为本身,也能使人获得配作为人存在的最基本根据。"[19]外在的社会环境与个人自身的努力,虽有联系也有区别,我们不能因为社会的某些不公正而放弃对人生圆满的追求,放弃对幸福的渴盼,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当发愤努力,在逆境中遇难而上,在跌倒后重又爬起,变革社会,变革自己,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再次,人是理性的动物,自由是人的灵魂,社会还应提供给社会个人能力全面发展的机会,并提供每一个公民具有充实、高尚的精神生活的氛围?quot;人不仅具有不同于一切生物并且大大超越动物本能的各种高级的社会需要作为他的全部活动的内在动因,而且更有一种支配自己生活和命运的需要和目的,这就是人特有的追求自由的特性。"[20]幸福及幸福感不是被赋予的,而是自身在实践中获得的,人在不断追求自由、在不断追求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追求人生幸福,达到人生永恒的过程。"一个人只有当自己改造自然、社会、自身,改造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各种能力得以发挥时才会有一种真正的自我价值实现感。幸福不是某种既定的存在,而是现实的创造活动。" [21]当一个社会能够提供给社会成员个人能力全面发展的空间,并且能够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幸福便在其中孕育而生。并且,生活在这样社会中的青少年更容易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因为这样的社会以其主动的个人追求能力的全面发展以达到个人幸福的范例真实地教育了他们,生活的幸福就在于永无止尽地对人生圆满追求的过程中。

如今,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使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人们正在以自己的双手建设一个繁荣富强、文明民主的新社会,为自己营造一个幸福生活的新天地。伴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和中国人民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也将会在创造与实现中体会到更多的幸福。人民的幸福与国家的繁荣昌盛,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以每一个社会成员追求生活的幸福,就其自身来说,本已不是什么恶,相反,它是社会生机勃勃、兴旺发达、前程远大的象征。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中国社会里,对当代青年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必要的,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二十一世纪之初,对肩负中国经济腾飞重任的当代青年们来说,养成正确的幸福观无疑对他们的人生具有重要意义。 

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的每一个中国人,包括每一个有着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热血青年,要求有幸福的生活,追求人生的幸福与圆满,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这是其基本的正当权利。不过,每一个中国人在要求人生幸福的同时,又毫无例外地面临两个问题: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打破过去那样一?quot;左"的思想的桎梏,一是认真搞清楚什么是人生的真正幸福,应当追求什么样的人生幸福,通过什么方式实现人生幸福。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对我们培养建立正确的幸福观是及其有害的,并且我们每一个人的现实生活、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就有可能陷入误区。在人生幸福问题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就是意味着要进一步破除在这个问题上的两极对立的行而上学思维方式,重新科学理解在人生幸福问题上的个人与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奉献与享乐等关系,就是意味着无须讳言人生幸福(包括个人生活幸福)",[22]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追求人生幸福又绝对不等于纵情恣欲,不等于醉生梦死的感官享受,"如果幸福在于肉体的快感,那么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是幸福的"。[23]追求人生幸福必须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划清界限。否则,在追求人生幸福的名义下,放浪形骸,将人生幸福庸俗地等同于感官的快乐,结果是事与愿违的;以庸俗甚至是无聊的快乐等同于人生幸福,将会迷失人生方向,失去人生目标,无异于禽兽,这与正确的幸福观是格格不入的。显然,当代中国的每一个人,每一个有志于报效祖国,在奉献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当代青年,必须努力探究幸福的真谛。 

"人总是在追求幸福的,只有在合理的价值目的性的引导之下,人的这种幸福追求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才能有一种真实的人生价值及其真实的幸福感受。"[24]

三. 关于如何培养当代青年正确幸福观的几点思考

尽管《道德生活论》成书至今已有八年,但该书中对幸福这一范畴的阐述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而且对当代青年正确幸福观的养成有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要认清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问题。社会生活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个人,因此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是统一的,没有整体的幸福就没有个人的幸福,个人追求幸福的愿望只有在社会幸福不断增长中才能得到实现和保障。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主张"存公去私","明理灭欲",公义与私利之争历来是中国幸福观的重要内容,而主流的价值倾向则是去利存义,去私存公。这种传统,为社会规定了一种道德理想,使个人从属于社会,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强大的凝聚力,但它无条件地提倡社会幸福,限制了个性发展,导致了道德专制主义。我们在养成正确幸福观的时候,既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quot;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中的自我牺牲的精神,以牺牲小我来保全大我,在必要的牺牲中获得至善,又要批判中国传统思想中对个人幸福的忽视。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神州大地上建立起来五十余年,这为实现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集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核心,它要求人们在为社会贡献中塑造自己,满足自己,同时也要求社会积极关心每个人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的精神和物质需要。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真正的有机的统一的原则是集体主义。"只有个体与社会统一的幸福,才是真实的幸福,只有在二者统一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幸福。"[25]

其次,要正确引导当代青年对不幸的认识,这对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幸福作为人的理想完美存在状态,应当通过人的努力以一定的代价才有可能换取;幸福作为对人现实存在的体验,只有通过日常生活中对痛苦不幸的感受才有可能真正被感受。所以,我们又可以说,幸福内在蕴含着痛苦。"[26]当代青年生长在中国的和平年代,他们的成长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文化条件。他们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炮与火的洗礼,也没有亲身体验过在物质极端匮乏、人妖颠倒的年代灵对肉的拷问,因此,他们的人生中不幸的遭遇最少,却又最容易遭受到不幸带来的伤害,他们也最不能体会到幸福的珍贵?quot;幸福总是相对于不幸而存在,有多少幸福就有多少不幸。对于一个人而言,不幸哺育了真正幸福感的形式。痛苦是通往幸福之桥梁。只有饱经人间沧桑折难,读透尘世沉浮变幻这部天书之后,人才有资格说他真正懂得拥有幸福。"[27]的确,对幸福的真实地把握与人生阅历有关,但我们不能等到韶华已逝、垂垂老矣的时候,才真正体味到不幸对于幸福的价值。"在形而上的意义上,人注定是欠缺的,因而人就注定是有痛苦的。人无法回避痛苦,人只有直面痛苦,在抗争中解脱痛苦,获得幸福,走向完满。"[28]在人短暂的生命里,幸福与不幸如影随形,当面对不幸的时候,是就此沉沦,消极对待命运的摧折,还是用自己的双手扼住命运的咽喉,直面人生不幸的痛苦?不幸是不能被绝对躲避的,先天的残疾、飞来的横祸、疾病染身可能在人生的某个时刻强加于身,躲避是无用的,消极以待只会让不幸的人生更加不幸。痛苦是人生的炼炉,而不幸则是人生的炼狱,在不幸和痛苦中以自身的积极努力,去改变人生的逆境,去争取人生的幸福实现,这才是积极的人生。在培养正确的幸福观的同时,必须对不幸有正确的认识。人生是在痛苦中磨砺,在不幸中求得幸福,在不圆满中获得最大的圆满。孟子曾说过?quot;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29]逆境既是人生所不可避免的,又对人生存在具有意义,身处逆境可能是不幸的,但却未必是绝对不幸的,关键之一就在于人自身的自强不息。"绝对的不幸是对身处逆境与屈辱的麻木。"[30]

再次,在塑造正确的幸福观的同时,也要加强对道德人格的塑造,它使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对道德人格的至善追求,也是对人生幸福的追求。《道德生活论》中指出,幸福不仅是道德生活的目的,更是对每一具体人生目标的实现,对至善的接近后滋生的满足感,并且它还与义务、使命一体化。道德人格的功能是提升,道德人格作为一种追求,它往往成为激励个体不断奋进从而不断提升自我以实现人生圆满的最大力量。中国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礼记·大学》开篇即说?quot;大学之道,在明在德,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是道德人格的最高追求,而对至善的追求就是对幸福的追求。在对道德人格的追求过程中,也是人自我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幸福感的滋生过程。如果一个人没有对自身道德人格的塑造,没?quot;至善"的最高境界,他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感的体验,也就更谈不上形成正确的幸福观了。"马克思主义在确认以往的阶级社会只有至善的理论而没有至善的现实的同时,更指出人类的发展就是一部不断渴求至善、探寻至善并在追求至善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至善和人自身的历史,从而认同了个体由来已久的对至善的追求。"[31]事实上,正因为人类历史上有无数的个体,怀抱着对道德人格的至善追求,憧憬着人生幸福的实现,前赴后继,人类才由此而显得壮美与伟大,人类也才得以在阶级纷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保持并弘扬作为万物之灵的崇高与荣光。

最后,培养当代青年正确的幸福观,还应当在全社会大力开展人文素质的教育,人文素质使人明了人的存在、价值和境界。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的道德文明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对幸福的真实把握。培养当代青年正确的幸福观应当从抓人文素质教育开始。文艺使人爱美,让人能更生动、更现实地把握幸福感,了解幸福的涵义;历史赋予人崇高的使命感,让人在历史的脉动中追寻幸福的真谛;哲学让人透悟智慧,让人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洪流中真实把握人生幸福,指导人生圆满的实现,这些都应当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 参 考 文 献 ]

[1][2][4][6][12][14][16][16][17][21][27].高兆明.《道德生活论》.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261,253,262,262,264,277,264,264,265,266,266.

[3][13][18][19][22][24][26][28][30].高兆明.《幸福论》.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11,5,129,132,30,31,87,90,106.

[5][10][11].唐凯麟.《西方伦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81,292,295.

[7][8][9][15][23].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361,286,288,288,13.

[20][31].郭广银.杨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217,220.

身在福中篇6

[关键词]身体锻炼 主观幸福感 影响

人的所有问题,归根溯源,都是为了追求人的幸福。但对何谓“幸福”,如何获得“幸福”即人的幸福观问题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外历史上的哲人、思想家们对此问题有过诸多探讨与思考。哲学家休谟说过:“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是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幸福是我们天生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终极目的仍是得到快乐。”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是当代幸福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是人们根据自定的标准对自身在一段时间内的情感反应的评估和生活满意感的认知评价后而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它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它由情感成份和认知成份组成,情感成份包括正性情感(如快乐、振奋、欢喜等)和负性情感(如焦虑、抑郁、气愤等),认知成份包括整体生活满意感和特殊生活满意感。

身体锻炼(physical exercise)是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和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积极活动,由此所产生的身体健康和运动快乐都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内容。在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中剖析身体锻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将会进一步加深人们对身体锻炼益处的认识,更好地推动体育活动的开展。

一、身体锻炼对主观幸福感情感成分的影响

研究认为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取决于一定时期内积极情感(正性情感)和消极情感(负性情感)的平衡,如果人们较多地体验到愉快的情感而较少地体验到不愉快的情感,就可推定他们是幸福的,否则就不幸福。

1.身体锻炼对正性情感的影响。有报告称在身体锻炼过程中可以出现流畅状态(flow)、跑步者高潮(the runner’s high)、运动愉快感等积极情感,在一项对123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研究中,列举了体育运动、学习工作、人际交往、宗教等活动,询问被测试者以往在何种情况下感受到流畅体验,结果发现身体锻炼是流畅体验的主要来源。

2.关于运动愉快感,许多学者对该问题曾进行过研究。scanlan和simons把运动愉快感定义为对运动体验的一种积极的心境状态。如高兴、喜欢、痴迷,是对导致满足、喜爱、快乐的感觉或知觉的运动经历的积极情感反应。wankel认为运动愉快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和情绪状态,其在自然状态下可能是稳定的,来源于生物需要的满足或生长的本能。kimecik等人基于演绎推断的方法,对运动愉快感的定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回顾了运动愉快感的定义、测量的历史,并把运动愉快感与情绪(emotion)、情感(affect)、态度(attitude)、高兴(pleasure)、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等概念进行了广泛的比较,认为运动愉快感是导致个体参与运动并与积极的感觉有联系的最优化的心理状态(即“流畅”)。他们从四个方面进一步解释运动愉快感:

1.运动愉快感不仅是积极的情感,而且是最优化的心理状态。

2.运动愉快感不是锻炼的情绪结果,而是锻炼的心理过程。

3.运动愉快感作为最优化的状态或流畅成为排它性的结构,而不是包含性的结构,也就是说,参与身体锻炼所产生的运动愉快感只是由运动本身所引起,而不是由其它条件引起。

4.内部动机和运动愉快感有区别,但仍然有相似之处。jackson等人认为流畅作为一个概念,浓缩了锻炼参与者最优化的心理状态,流畅状态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状态。

kimecik等人的研究得出结论:从本质上说,运动愉快感是一种心理的流畅状态,从某种程度上说,运动愉快感与流畅是两个可以相互替代的概念。

综上所述,运动愉快感就其本身来说是锻炼的心理过程,是一种锻炼最优化的心理状态。锻炼产生的运动愉快感对个体的情绪和情感影响很大,表现为满足、愉悦、舒畅、能力感增强和积极参与活动等。身体锻炼对参加者的心理效益也可以从学者任未多的研究成果中表现出来,如表1所示。

二、身体锻炼对负性情感的影响

负性情感是指个体以自定的标准面对各种环境时感受到焦虑、不安、忧郁、紧张、烦恼、沉闷、厌烦等消极情绪的心理体验。身体锻炼对负性情感的影响可以从两方面来论述:一是身体锻炼对心理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二是身体锻炼对健康人不良情绪的影响。

在身体锻炼对心理患者的不良情绪效应方面,greist第一个用实验性运动疗法治疗临床抑郁症患者,他研究了28例门诊病人,随机分跑步组(每周3次,每次1小时)和心理治疗组(1~2种心理疗法,每周一次),经过12周的治疗和随后9个月的复查,结果发现,运动的降抑郁作用与有时限的心理治疗作用相同,并优于非时限的心理治疗。有许多研究都表明,身体锻炼可以缓解心理疾病患者的不良情绪。

在身体锻炼与健康人的不良情绪效应方面,有研究表明,一次身体锻炼便可使紧张、困惑、疲劳、焦虑、抑郁和愤怒等不良情绪状态显著改善以及精力感和愉快程度显著提高。仅一次功率自行车练习就使健康和亚健康的大学生焦虑程度下降,5分钟的步行也有助于提高心境状态。长期性的身体锻炼可以使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显著改善。

petruzzello等人对1960~1989年间进行的104项有关身体锻炼对焦虑的控制作用的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表明:长期的和一次性的有氧练习均可有效地降低状态焦虑,而且身体锻炼比渐进性放松练习能更有效地降低特质焦虑;north等人对1969~1989年间进行的80项有关身体锻炼对抑郁的控制作用的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表明:一次性身体活动或长期的身体锻炼、有氧练习或无氧练习均能有效地降低抑郁;身体锻炼既可降低正常人的抑郁,也可降低精神病患者的抑郁;身体锻炼对负性情感的多方面影响如表1所示。

三、身体锻炼对主观幸福感认知成分的影响

生活满意感是指个体以自定的标准对自身的生活质量进行整体认知评价后产生的体验。关于身体锻炼对主观幸福感认知成分的影响,能够从许多关于主观幸福感的问卷调查评价结果中充分反映出来。

1.健康在主观幸福感认知评价中的地位。身体锻炼是获得健康的最佳手段,而健康是影响整体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自我评价的健康比客观的健康状况更重要。在老年人生活状况诸因素中,健康状况与生活满意度最为密切。很多研究均证实了身体健康状况对老年人的幸福感有显著影响,而且随着年龄的进一步增大,健康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英美的一些研究中,甚至将健康看做是除婚姻之外的第二大影响因素。1999年,盖洛普公司进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民意调查,60个国家的5.7万名成人参加。调查的题目是: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结果世界各地的人民都认为,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比其他任何东西更为宝贵。

2.身体锻炼不同程度对主观幸福感认知成分的影响。carter对有规律地参与身体锻炼的人是否比不参加锻炼的人更加幸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身体锻炼与幸福感之间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7。hayes&ross在调查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发现主观幸福感受运动的影响,尤其在中、低收入的家庭更为明显。甚至有调查结果似乎支持身体锻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一种因果关系。

pepper以男性退休人员为对象的研究表明,经常参加身体锻炼的人比不锻炼的人有着更高的生活满意感,尤其是那些退休后增加了身体活动量的个体的生活满意感要显著高于退休后维持或降低身体活动量的个体。一项对老年妇女的研究表明,闲暇时间的体育活动是促成生活满足的最有利因素。morgan等以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为对象,研究了习惯性的身体锻炼对心理和情绪健康的作用,结果表明,身体活动参与率高者,有较高的生活满意感。yilmaz和akandere将30名成人女性分成锻炼实验组和不锻炼控制组,锻炼组采用每周3次,每次90min的有氧体操练习方案,经过3个月的实验,结果表明,锻炼组的生活满意感明显优于控制组。

我国学者以体育舞蹈、太极拳和门球作为刺激变量,对183名老年人进行17周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参与体育活动与不参加体育活动的老年人的幸福感有显著的差异,参加体育活动的老年人的幸福感明显高于不参加体育活动的老年人。有学者也进行了身体锻炼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中不难看出经常锻炼组比锻炼不足组在正性情感上得到了增强,减少了负性情感,在生活满意感、学习满意感和身体满意感都得到了提高。从一项针对大学生课外活动与主观幸福感得分比较中(表3),更可以明显看出对主观幸福感的显著变化。

四、身体锻炼对主观幸福感影响机制的诠释

早期针对身体锻炼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论述更多的是推测,有研究推断身体锻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现的正相关,可能是体育运动具有一种本质性的欢乐所致,也有研究者认为可能是由于锻炼引起神经系统的变化、自我效能感的提高、社会支持的改善以及体育活动强化了能力感和价值感,从而促使主观幸福感的提高。

近年来,有学者对身体锻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探索。日本学者安永明智等人考察了身体锻炼习惯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自我健康感、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等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身体锻炼与主观幸福感存在低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23。身体锻炼是通过提高了社会支持、增加了社会活动,改善了健康状态的自我良好评价,从而提高了主观幸福感。

这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身体锻炼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社会支持不仅可以增加正性情感,从而提高主观幸福感,也可以抑制负性情感的出现,从而维持主观幸福感。随后也有一些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有利于身心健康,可提高主观幸福感。

“人类中每个成员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韵律、节奏和运动为表征的生存性力量和创造性力量,这就是本能的缪斯。”这种本能的缪斯的充分展现可使人产生巨大的身心愉悦和满足,体育运动正有此功效。体育运动直接作用于人的生理结构及其机能,使人身体各部分都能得到和谐发展,从而使人体健康快乐。但体育运动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此,它坚持的是身心统一和谐发展观。

日本爱知教育大学社会学家影山健生先生提出的身心统一的体育运动特征包括:①体育竞争是合作的竞争,竞争中没有失败者,大家通过协同性活动,为对方创造更多的机会,使大家都从中获得快乐;②共同创造,运动允许人的多种感官和心理参与,为大家提供亲近的机会,通过人际交往再现人的生命;③把人看做自然的一部分,强调运动过程中人与自然环境的一体化,走进自然,陶冶情操,享受大自然的快乐。这实际上是通过运动过程中人的身心统一,人际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使运动者从中享受幸福。这时候的幸福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生理快感了,而是包含有心理上的满足以及伦理意义上的自我实现。身心和谐统一的体育在此过程中将纯粹的生理幸福提升到更高层次的心理幸福、伦理幸福境界。同样,音乐教育、美术教育都有此功效,它们的异曲同工之妙在于:在激活潜在的本能的缪斯的同时使个体提升自己的幸福层次,达到不同层次幸福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丁园园.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2.

[2]陈作松,季浏.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3]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邓文才.不同运动项目和强度对大学生体育态度及体育锻炼愉快感的影响[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2.

[5]陈作松.身体锻炼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j].体育科学,2005,25,(5):65-68.

[6]苗元江,余嘉元.幸福感:生活质量研究的新视角[j].新视野,2003,(4):50.

[7]何瑛.主观幸福感概论[j].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9,(4).

[8]陈统奎.从gdp到gnh:中国经济增长,但是人民并不幸福[j].新民周刊,2005,(10).

[9]徐昌豹,赵淑英.体育活动对老年情绪与幸福感影响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武汉,2000,(12):262-263.

[10]陈作松,季浏等.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j].心理学报,2006,(4):562-575.

[11]庞文,韩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j].青年探索,2006,(3):40-43.

身在福中篇7

亚里士多德从人活动的特殊性出发,对人的活动和实现活动进行了阐述,抽象地提炼了幸福的普遍要义,这有利于人们加强德性、获得幸福。 

一、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观的主要内容 

(一)幸福是最高善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指出“每种技艺与研究,同样地,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这句话可以说明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有目的,而善是其终极目的。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类实践活动、技艺和科学,它们的目的也许是多样性,有的是因为其他目的而被选择,有的则是因其自身而被選择,然而这些所有活动的目的都是善,而善也存在着最高善,幸福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最高善,因为人们做任何事情的目的都是为了其幸福本身。因此,追求幸福、实现最高的善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 

幸福是完善的、自足的,是无声的感性的欢欣。其中完善是指人们所追求的是因为自己本身而不是因为自身之外的东西去做,称为“目的善”;而自足是指一种事物本身存在人们为其追求而且也能实现,因为它应有尽有,幸福最能够被看作是这样的一种事物。所以说幸福是完善的、自足的。 

亚里士多德从目的论的角度考察了幸福的伦理内涵,将目的与善联系起来,又得出“幸福就是最高善”这一论断。我们做任何事,从事任何活动都有目的,且最终目的是幸福,所以幸福是我们从事任何实践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正因为幸福是最高善,是最终目的,所以我们才能过着灵动的生活。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最高善不仅于个人而言如此,对城邦亦如此。为城邦善的获得,让其保持更加神圣,这种善显得更重要、更完满。他还推断出幸福的最高层级即思辨幸福,人不断的理性生活就能不断地离幸福更近,趋于最高级别的幸福。 

(二)幸福是合乎德性的现实的实践活动 

1.幸福是一种现实的实践活动。亚里士多德指出,幸福不是一种品质,它也不同于所谓的快乐。假如一个人一辈子都在睡觉、过着植物般的生活,那么,这个人算不上是幸福的。有些享乐主义者觉得慢慢的消磨时光,无所事事的消遣是舒服的、是幸福的,实则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只能称其为简单的肤浅的快乐,快乐不能等同于幸福。消遣不是为了幸福,而是为了在消遣娱乐之后可以更好地进行劳动、工作,也就是说我们只有通过实践活动,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践行,从而获得相应的部分,这样才能称得上是幸福的。幸福不是专属于某个人的,它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论出身贵贱,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但需要自己后天的不懈努力,这就是一种自足的现实的实践活动。 

人是具有理性,通过思辨的理性主观能动的追求幸福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而“善”就是特殊功能所发挥出来的,这一部分被亚里士多德称之为包含逻各斯意义的实践,我们的生命也因努斯的运用而别于其他物种。宁愿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这是现实中悲催的一种扭曲价值观,收获的不是一种真正的幸福,而是伪装的表面“幸福”。说白了,就是虚荣的体面。幸福不是不劳而获,有些幸福看似得来容易,实际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无论是付出实际的劳务还是精神上的体贴关爱,必须通过自身的现实的实践活动才能拥有幸福,否则都是自欺欺人的虚假幸福。简言之,幸福就是自身符合道德律令、精神需求的理性的现实实践活动。 

2.幸福是合乎德性的。德性也是亚里士多德幸福观中的重要概念,他认为德性是幸福实现的前提,是构成幸福的首要因素。“一旦没有了德性,他就会极其邪恶和残暴,就会无比地放荡和贪婪。”“只有那些有德性的人、行为高尚的人才有可能实现幸福。”这里的德性是灵魂的德性,亚里士多德把这种德性分为理智德性(智慧、明智等)和伦理德性(节制、勇敢等)。人活动目的的实现要借助人的理性思维,我们只有在实践理性的现实活动中才能真正地获得幸福。如果人们一生都实践着合乎德性的活动,那么这个人才能获得幸福。因为幸福是自足的,是最高善的,所以这种实现活动应该是合德性的,这种德性是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的结合。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十章第七节中写道:“如果幸福在于合德性的活动,我们就可以说它合于最好的德性,即我们的最好部分的德性。我们身上的这个天然的主宰者,这个能思想高尚的、神性的事物的部分,不论它是努斯还是别的什么,也不论它自身也是神性的还是我们身上是最具神性的东西,正是它的合于它自身的德性的实现活动构成了完善的幸福。而这种实现活动,如已说过的,也就是沉思。”这段话说明沉思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完满的幸福在于更长久的自足的沉思活动。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说过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家庭都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彼此的关爱与温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感和喜悦,是沉思后的自足和完满,是合乎德性的一种抽象,但又是体现在具体的事情上的。

        二、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实现途径 

之前新华网公布过一个“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报告,调查结果是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比城镇居民的幸福感强。这一结果说明物质上的富裕对幸福而言,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2016年百合网的《2015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结果显示不同年代群的幸福感均值在6—7之间,而“90后”、“95后”的幸福感和其他年龄层相比最低,而且调查还表明学历较高者幸福指数也高,学历与幸福指数呈正相关。得出“95后”幸福感最差这样的调查结果一个原因是出于社会转型时期,与以往时代不同的外在缘故,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被世俗影响,认不清自己,看不透名利,境界和格局小。而学历越高者幸福感越强说明在幸福感受的体会上,精神比物质更重要,进行沉思现实活动的生活更幸福,这印证了亚里士多德的“思辨是最大的幸福”论断。为了追求更大更完满的幸福,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讲述了几条通往幸福的途径,结合其方法途径和現实生活写出几点有关幸福的思考。 

(一)加强德性的培养 

亚里士多德把德性和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幸福观告诉我们:人们为了追求幸福,就需要提升自身的德性。所以每个人特别是青年人,要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在信息呈爆炸性态势的今天,要严格要求自己,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不能随波逐流。在道德养成方面要加强德性的规范,遵守社会公德,做到诚实守信,成为一个文明人,使自己变为一个有德性的人。 

《尼克马可伦理学》里讲到:“幸福是一种善的无目的的自觉行为,如果只是追求物质上获得,那就成了有目的的行为,这就不是内心的善行,就不称之为幸福。”在公交车上看到老人上车不由自主就会让座,之后内心会有一种自足感,这种感觉就是一种淡淡的幸福,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不以追求物质为目的的内心善行的外现。相反,比如现在总有极其个别老人倚老卖老或者讹诈碰瓷,使得一些年轻人不敢实施自己的德性,以致由此类现象衍生出来的晕轮效应使得整个社会变的越来越冷漠。类似这样的现象折射出人们德性在当今社会的缺失,德性的缺失自然会影响到人们的幸福体验。人们开始通过对物质利益毫无节制的追求,开始被不好的风气影响,仿佛只有物质的满足才能获得内心的富足和欢欣,实则并不能真正地获得幸福,真切地感受到幸福。人们只有合理追求物质保障的前提下,保持正义、勇敢等各种美好的德性,不断提升自己的德性,加强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这样才能摆脱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诱惑,成为一个有德性的道德主体,并追求到真正的幸福。 

此外,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必定是合于我们的最好部分的德性,同时,这种实践活动是合于人的灵魂的有逻各斯的部分德性——沉思。亚里士多德认为,沉思是最高等的一种实现活动,因为它是我们身上的最好部分——努斯活动。沉思比其他活动更为连续和持久,其本身就是目的并且它是因其自身而被人们所欲求,除沉思本身不产生任何其他东西。亚里士多德认为沉思是最令人愉悦的,越沉思越幸福。 

(二)践行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 

在谈及何以获得幸福时,亚里士多德说:“幸福不是品质,并不能像拥有财产那样地占有;幸福也不是某种神的恩赐或纯粹是机遇的礼物。幸福是通过学习、某种习惯或训练而获得的,只有进行合德性的现实活动才能获得幸福。”行为主体只有通过合乎德性的道德实践,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造所进行的活动,才能体感幸福,实现幸福。幸福是一个人既要具备德性的品质,又要求人们自觉地在德性的引导下,以积极主动的心态践行现实活动。总之,人们想要获得幸福,就要主动践行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幸福就会与你不期而遇。亚里士多德认为人身上具备的最好的德行就是努斯,努斯被亚里士多德赋予丰富的内涵,是高尚的、神性的抽象,是理论层面的,具有普遍必然性。亚里士多德将思辨活动作为首要幸福居于道德活动之上,这一点忽视了人性的现实性,也因此遭到人们的质疑。我们需要肯定的是获得幸福是必须将理论和具体的、多变的实践相结合。 

(三)需要外部条件的支持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的获得必须有外部条件的提供。尽管幸福是自足完满的至善,但仍需要外在的善为补充,如拥有充沛的精力、健康的体魄以及朋友的相伴、一定的财富或权力等外在条件,甚至包括运气的成分。如果一个人仅有天赋和后天的努力而没有机遇和运气,也是不可能实现幸福的。亚里士多德对好运是幸福的外部支持这样表述道:“幸福还需要外在的运气为其补充。这就是人们把它等同于好运的原因。”但是,这些外在的东西不能过度,受到钱财他物的强制或挟持所生活着的状态都不是我们追求的善和幸福。财富不应只是物质层面上的拥有,还应是精神层面上的富足,物质财富只能起到保障作用,处于基础层次。而合乎德性的精神财富才是高级别的,人们应追求幸福的源泉。这也给我们青年以一定的启示作用,我们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可以有一定的外部条件的支持和补充,但是也不能过分地依赖外部条件。 

梭伦曾表示过人们在物质生活的追求上不应太过,中等水平节俭点就好。亚里士多德认同他的观点,认为大多人们都是拥有中等水平的外部条件,这样做一些高尚的事情就可以享有幸福,不能放纵自己的私欲,太过看重物质。这也是我们中国人常常说的所谓的遵循中庸原则。因为幸福也不是无本之源,它也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幸福是需要外部机遇善或者其他外部善。不可能说一个出身卑微贫穷家庭的人是幸福的,当然也不能说不幸,因为真正的不幸是精神的潦倒。所以幸福既需要自身的合乎德性的实践活动,同时也得借助于外在的幸运对其进行补充。一般来说,有物质财富比没有带给人们的幸福感要更强一些,也比心理感受层面上的幸福来的确定。总而言之,亚里士多德认为的幸福基于自足的生活资料,不需要过多的财富,因为幸福更多的来源于精神层面。 

(四)倡导集体主义原则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不仅研究个人的幸福,而且还关心致力于城邦(集体)的幸福,并把城邦的幸福和个人的幸福关联在一起。个人幸福和城邦幸福的关系亦如个人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每一位青年才俊都应致力于国家的利益和集体的幸福,才能获得个人的幸福,个人的幸福是以国家和集体的幸福为依托的。试想一个战乱纷飞的年代是没有个人幸福可言的,有的只是人人自危。所以要想实现个人幸福就要有集体主义原则,关乎国家和集体的幸福和利益也要尽自己所能,要有这样的集体意识,这也是亚里士多德所提到的城邦幸福对个人幸福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是一种崇高的道德观,它对现实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告诫人们只有加强德性,以中庸之道行事,才能在实践中创造幸福、实现幸福。同时,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有利于引导人们提高自身的集体主义价值观,通过实现国家的利益达到个人的幸福。 

参考文献: 

[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廖申白译.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3

[2] 赵群.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十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 

[3] 张全胜,袁祖社.完满幸福与非完满幸福——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双重含义[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9)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临汾 041000) 

身在福中篇8

关键词:福柯;身体;话语建构;体育运动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1-0024-04

Abstract:

Body is one of Foucault's research areas and Foucault's theories are employed in sports research which uses body as its carrier. Under Foucault's perspective, sports processes include the transformation of power relationships, body shapes and power structures under sports discourse structure. This paper tries to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Foucault's research on body and present the revelations of Foucault's theories on sports sociology, sports activities under the discourse construction, research on fitness archaeology and related western sports researches based on Foucault's theories.

Key words: Foucault;body;discourse construction;sports

福柯是在他那个时代的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即使是在他去世之后,其有关权力、身体、自我技术的研究,依旧是争论的热点。福柯的研究给体育研究者带来新的研究视角,借助福柯的概念系统,来分析体育社会学中一些现象,是颇为新颖的论题。

1 福柯的身体研究

福柯对身体的研究多见于他的后期著作当中。以新的视角阐释围绕在身体和生命周围的政治权力,他通过一系列著作论述把医学、精神病学、犯罪的惩罚等与身体有关的权力运作机制进行了深刻揭橥。福柯的研究从许多方面来看,都算得上非常彻底、深具影响的社会建构论思路,远不止于将身体视作社会意义的接受器。福柯式的身体思路的特点,首先是非常偏重于研究身体与支配身体的那些制度/机构(institutions),其次是在认识论上把身体看成是由话语所生成,并存于话语之中[1]。可以说,正是从福柯开始,“身体”才得以进行研究。福柯式的身体与尼采的身体确然不同,尼采将历史设想为代表性力、迷狂、激情的酒神和代表秩序、形式、理性的日神之间的竞争,他认为只有两者结合起来,一个健康的社会才能出现。尼采对酒神所代表的无秩序性的推崇,所隐含的就是关注与“心灵”相对立的“身体”。福柯则通过身体来解构权力关系,将身体视作为话语的产物。权力的渗透甚至细微到直接抵至人们最为私密的身体。在总结性地将吉登斯的身体视角与以上各家的路径并置分析比较之后,身体承载的话语意涵以及身体视角因此而获得的批评、反思和解放的理论意义呼之欲出[2]。

在福柯看来,身体不单单是由话语赋予意义,而且是完全由话语所构成,话语又是身体规训的权力体现。在任何一个社会里,人体都受到及其严厉的权力的控制。那些权力强加给它各种压力、限制和义务。它们不是把人体当作似乎不可分割的整体来对待,而是“零敲碎打”地分别处理,对它施加微妙的强制,从机制上――运动、姿势、态度、速度――来掌握它。这是一种支配人体的微分权力。其次是控制对象。这种对象不是或不再是行为的能指因素或人体语言,而是机制、运动效能、运动的内在组织。被强制的不是符号,而是各种力量[3]。福柯的作品影响如此深远,乃至于现在有理由说存在一种福柯式的身体研究思路。这一福柯式的解读也深深影响了体育领域中的研究者。在各学科竞相以“身体”为研究对象的浪潮中,体育学对身体研究的关注似乎“缺席在场”。因此,更有必要借助福柯的概念系统来研究以身体为作用对象的体育运动,改变“缺席在场”的状态。

2 体育运动的话语建构

运用福柯理论的研究者多是通过一些研究案例,尤其表现在对福柯经典概念的解读以及运用方面,如话语建构(discursive construction)。表现在引入福柯的概念系统,创见性的从文化的视角去论证话语介质包围下的体育运动[4],以及有关体育伦理的话语建构的论述[5]。这些研究借助了福柯的话语概念。话语是福柯著作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他认为话语是人类科学(包括医学、经济学、语言学等)的知识体系。不妨把话语看成是一系列深层原则,将特定的意义构架融合在一起,这些意义构架支撑、生成、确立了一切所见所闻、所思所言之间的关系。身体对于福柯来说,并不只是话语的焦点,而是构成了日常实践与权力的大规模组织之间的唯一一种关联。

竞技运动、身份建构和性别关系之间的联系已成为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主题之一。在福柯看来,其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由话语联系起来的。一些研究者根据福柯的思想,论证了体育和性别的关系,倾向于体育作为一种男性主义的训练,长期具有一种价值性,而至关重要研究是如何在男性和女性之间界定和区分男权主义的意义和实践活动[6]。体育作为身体练习的手段,其话语建构在男性主义基础之上的。无论是古代崇尚武力、祭祀、养生的身体活动,还是现代以奥林匹克为代表的体现教育、人权的竞技体育,其话语建构是以父权制社会为基础的。竞技体育和男性主义之间的关系已经引起了体育社会学研究者的持续关注,且这种关注日益加深。随着女性主义研究在体育领域中的深入,进而又对了男性主义的观点提出了挑战。事实上,女性主义的话语结构试图挑战由男性话语下建构的体育运动,试图重构性别与体育运动的关系――重建体育运动的话语结构。

在体育运动中,女性体育运动的进步往往按照控制和规范男性主义来削弱父权制。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女性性别歧视在19世纪后期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来,通常存在于女性独立组织的活动中和父权制社会的边缘地带。尽管在最近有关妇女运动进展中,许多研究人员都证明了当代性别不平等现象,如女性表现边缘化和平凡化,以及他们运动性身体的性别化和幼儿化[7]。一般认为,体育作为男性主义的身体练习,其话语定位为女性运动员带来“性别困扰”。体育运动作为个体身份体现,以身体为对象的活动,以及在社会学文献中多以不平等的性别关系的出现,决定了其处在一个典型意义的研究位置。从体育运动的历史形态上看,古希腊运动,中世纪以及近现代竞技运动的早期阶段,是排斥女性参与的。古希腊时期的奥林匹克竞技运动会,只有男性运动员才可以在竞技场上比赛。体育作为男性身体特征的表现,其运动规则与运动的发展是建立在男性视角之上的,竞技体育则毫无性别可言。中世纪的西欧国家,体育运动呈现在具有强烈军事性的骑士比武,封闭性的宫廷体育,以及混乱不堪的民间体育活动三大形态中,参与运动的主体依旧是男性。近代体育三大起源过程中,体育规则的形成和规范是经过学校到俱乐部体制下男性视角。近代体育形成的话语结构,是建立在维多利亚时代男性主义基础之上。现代体育的发展,特别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后,从商品角度出发,形成了一系列身体规训的技术手段,以竞技体育为载体的身体成为商业主义下的产品,建立了新的话语结构。这一阶段,以女性为话语结构的竞技体育有了一定的发展。

3 男性话语下的女性体育

作为对福柯式身体研究在体育社会学领域中的鼓吹者,Markula运用福柯考古学和谱系学方法对身体健身进行研究,论述身体的话语建构,解释健身发展的话语领域,分析知识、权力在身体领域里的有力结合。受福柯的“自我技术是自由的实践形式”的观点启发,Markula考察了一种广为商家推崇的融合了普拉提、瑜伽、太极和西方力量训练的所谓的心智健身运动(mindful fitness)对于那些对身体吹毛求疵、将自己的身体模式化的健身教练们的意义。Markula发现有强烈愿望将对自我的伦理观照转变为对他人的观照的这些专业人士,有可能改变目前女性身体话语中处于支配地位的关于理想身体的意象,从而改变女性的众多行为。Markula的研究则忽略具体的身体语言,从宏观话语权的角度考察了社会对女性身体的话语生产机制[8]。

女性试图努力寻求在跟随主流话语与反对窒息的,压迫的身体练习之间的平衡,这实际上展现了一个矛盾的过程[9]。即女性在身体规训的状态下,又想反抗这种规训。由于健身运动的话语是建立在男性主义视角之上,女性实际上是反抗男性主义的话语。回顾历史,一方面是女性多方的努力要赢取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另一方面是确认女性的具身体现在生物学角度上属于劣等的那些学说重新引起人们关注,这两方面之间有着明确的关联[10]。在体育学领域中,至少从生理学、医学方面来讲,一直都存在一种疑问:女性是否适合参与激励身体对抗的竞技运动。在男性话语建构的竞技运动中,女性运动员要依照竞技运动规则参与比赛。然而,到目前为止,从新闻文本上,研究发现,男性运动员在激烈的身体对抗中,出现了死亡的案例,有关伤病的报道更是层出不穷,很少或几乎没有女性运动员猝死的案例。生理学的疑问,是自然主义观点下,确认女性的具身体现在生物学角度上属于劣等学说的重现。

体育运动的话语表现反映在运动领域里的知识结构上,体现了微观身体领域的权力,话语建构在男性主义之上。因此,在体育运动中,权力牢牢把握在男性主义的手中,科层制的建立,身体规则的形成,都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现代主流的体育运动几乎都是以男性主义话语建构的,女性参与体育运动,或形成女性主义话语结构下的体育运动,展现女性身份特征;或被动接受男性话语结构下的体育运动,呈现女性运动男性化趋向。

图1 体育话语构建下性别身份认同

4 健身考古学――福柯视角下的健身运动研究

福柯的考古学不是求索始源问题,而是关注“档案”――文本。基于对各种各样有关身体活动的健康利益的健身运动媒体文本的阅读,运用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分析这些媒体文本的话语,考察这些文本话语反映出怎么样的一种话语建构,从微观权力的角度,进而如何对身体进行规训,审视身体与话语、权力之间的关系。和竞技体育运动相比,特别是激烈身体对抗的竞技运动,如足球、橄榄球,健身运动中的身体并不会处在一种极端亢奋的状态。在健身运动中,身体练习是有效地规训练习者进入一种温驯的身体状态的一种手段,身体活动的所有形式与提高健康,特别是在肥胖盛行的社会环境下密切联系。

考古学已经证明,原本不相关的一些概念:健康,健身运动和体育活动,共同创造一个具体的、与健康相关的健身理论空间。这种健身理论由人体生理科学知识所支撑,然后规定健身运动是如何进行练习的。当健身运动具体表征为健康相关活动时,就会体现在“运动处方”(exercise prescription)方面。运动处方是一个深层次的概念,是介绍健康相关的健身理论,把科学知识与实践联系到话语领域。现代社会下,健身知识的来源很大一部分是基于对医疗、心理和生理方面研究而产生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健身领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之后,通过健身练习把这方面的知识开发出来。这一过程体现了理论指导――实践――反馈理论指导。这样,健身有关的知识形成了一个大的话语场域。健身过程中,健身知识话语需要一定的组织机构来执行,健身知识话语所蕴含的权力由健身教练们来实施操作。

从文献中关注健身运动,可以发现,在科学和健身运动的理论模式之间,概念之间联系是健康。换句话说,促进健康最广泛接受的理由是其预测所得的健康效益。通过文本分析,提高预测的健身健康始于1966年。然而,这是对运动、健身与健康之间的概念关系预测。这种关系逻辑表现在:身体活动的增加导致健身运动的改变,随后,降低了慢性疾病的风险,从而改善了身体环境,得以健康。运动能否真正有助于健康,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检验。基于文本的阅读,在不考虑身体活动概念时,健身运动和健康似乎具有一种“群体关系”(group relation)。现代医学和生理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健身运动可以改善身体健康,这些知识促使了科学、正确健身计划方式的制定。这方面的知识也占据大学课程主导地位,并提供工作相关的学位教育。例如,本科生通过学习健康与锻炼的教科书内容,总是会涉及到身体病症与身体健身之间的关系。这些教科书一般在开篇就指出,体育锻炼对健康的益处在于减少了许多慢性疾病的风险[11]。

通过考古学的指示,对健身运动科学文本进行解读。在这些文本中,可以确定身体活动、健身运动以及健康的概念,通过知识话语建构,演化为一种健康相关的健身理论架构。进而,与健康相关的健身运动定义为具体的健身练习活动并打上运动处方的标签。依据福柯观点,显而易见,健身知识和话语实践令人费解的连接成一个共同的话语场[12]。因此,考古学意味着侵占某些实践类型的知识,去分析是否这种侵占是限制的还是有利的,进行健身谱系的分析,需要着手的是:知识如何转化成权力?福柯表示,一个系谱,记录了话语出现,必须考虑到看起来最接近我们的这些事情。因此,这又需要返回到实际身体实践和练习中所涌现的健康体适能的理论概念。

健康相关的健身运动直源于人体疾病的科学知识。如果知识开发作为策略用于个体化健身处方易受“集中权力效果影响,集中权力是联系在一起的机构和有组织的科学话语运作”[13]。分析权力是印刻在个体通过科学化话语的影响,首先要对话语实践、运动处方、健康相关的健身运动的定义做一些观察。这是考古学所关注的问题。通过考古学,首先确定什么概念能够科学的阐述健身运动以及发现健康联系起来,健身运动和身体活动特点表现在体育和锻炼科学文献中对健康身体的讨论上。

追溯“健康”身体结构,它构成了健身运动话语。为了说明福柯的研究方法,原则上应该把讨论内容明确地划分到考古学和谱系学中。然而,考虑到福柯在他后期研究的方法论中,很少见的作为谱系学出现,因此,如此清晰的分离是没有必要的。但是,对待他的作为两个阶段的方法论能够有效地解释如何一步步去分析话语的结构形态,在福柯式的体育研究中,作为一种技术,这并非经常能够细化。

5 体育社会学领域中福柯思想的运用

福柯并没有详细论述体育或是身体活动,虽然他一直强调身体的重要性,身体也是他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福柯所处的时代,也决定了体育不是其研究关注的重点。与埃利亚斯、布迪厄等社会学家不同,福柯概念系统内没有出现针对体育领域的专业研究,但这并不影响他对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启发。福柯对体育学研究的贡献在于,首先,他的思想理论引领了法语系的学者对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而这是体育社会学以英语系研究者为中心所忽视的,从而扩大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群体;其次,以此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运用福柯理论框架去分析竞技体育活动或是体育教育活动[14]。

在体育社会学研究的探索过程中,有关福柯理论贡献的想法已经得到了不断地挑战和重新思考。福柯坚持认为,任何调查应逐步进行,并通过不断的反思。这种不断批判性反思――对思维的思维――是哲学家或社会科学家研究的主要目的,因为只有通过实践的批判,是有可能反复挑战“真理”生产的政治、经济和体制制度。因此,运用福柯的思想时,不去定义福柯的研究工作,而是作为一种工具,为体育研究者提供不同的思考路径,去持续挑战被权力/知识关系所构造的体育化的自我方式。

福柯视角下,体育运动中的个体不再假定为守法公民,或被法律般的权力所控制,或反抗这种权力,而是在体育的话语结构下,所表现出的身体形态以及权力结构。体育运动过程中包含权力关系转移点,即话语――身体――权力。从福柯的观点来看,体育运动目前的形式是身体活动和竞争精神在不同时期内作用在不同身体上,不同调动下的结果。体育作为一种制度已形成内在权力关系,个体参与运动,观看比赛,生产体育商品相互交织在一起。这是一个不断斗争和对抗的过程,这一过程改造或加强了现有的体育运动话语建构。这意味着个体总是操作权力关系。一些人策略性地推进了权力关系目标,一些人限制了权力关系目标,诚如福柯所讲:“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反抗[15]。”同样,通过运用福柯式的身体研究,分析体育、健身或身体活动的身体话语建构,可以看到多重的,无所不在的权力。性别体育运动身份的构建,通过体现男权特征的运动,如足球运动,运动员参与性别话语建构是通过他们的体育运动实践,他们成功越过多重性的话语去理解自我和女性参与的体育运动,加入性别话语领域,这与通过进入关于体育化身体的“真正的游戏”相关。这些真正游戏规定了男性足球运动员用来了解自己的“专业化技术”[16]。性别运动的身份在不断变化的实践背景下产生,这种实践在权力,真理和个体三者之间关系中形成。因此,体育化身份不是一种话语,而是建立在形成体育,体育化实践和体育化身体的话语之上,此外,没有体育化身份可以指定为抗拒的或是统治的本身,而应理解为在特殊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一套复杂话语。

对于体育研究来说,福柯的理论常常被用来解释和分析对身体的陈述。福柯关于通过训诫产生权力的理论为我们研究运动员身体提供了新视点。根据福柯的观点,现代体育锻炼是培养驯良的、易控制的身体的重要工具。如果从体育的历史发展来看,可以发现,传统体育模式宣扬的是对身体自然力量的释放以及身体与身体之间的对话,具体可表现在对运动的崇尚、对运动员的个人体型放任、没有严格的训练规范等。而现代体育则通过各种途径来培养一种“附有纪律性”的身体,比如严格的身体素质训练、技术演练、饮食的控制等。福柯认为现代体育实际上使运动员失去了对自我身体的控制权力[17]。

结 语

福柯对身体的研究承接了尼采的哲学思想,但体现了不同,福柯着重知识话语下身体微观权力的探究。对于体育社会学领域来说,受福柯有关身体研究的思想影响颇深,福柯知识考古学和谱系学的方法论,也运用到体育运动研究中来。福柯所关注的话语――身体――权力下的女性身体微观权力的研究,被体育社会学研究所重视,而对身体研究,体育社会学也越来越远离“缺席在场”。对于福柯的研究,应该引起体育社会学的持续关注。

参考文献:

[1] 克里斯•希林.身体与社会[M].李康,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72.

[2] 李康.身体视角:重返“具体”的社会学[N].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学位论文,1996.

[3]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 北京:三联书店,2009: 155.

[4] Cole,C.L. American Jordan: P.L.A.Y., Consensus, and Punishment [J].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1996(13): 366-397.

[5] Dworkin, S. and Wachs, F.L. Disciplining the Body: HIV-Positive Male Athletes, media surveillance, and plicicing of sexuality [J].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1998(15):1-20.

[6] Rowe, D. Big Defence: Sport and Hegemonic Masculinity, in A. Tomlinson (ed.) Gender, Sport and Leisure: Continuities and Challenges [M]. University of Brighton: Chelsea School Research Centre. 1995:123.

[7] Burstyn, V. The Rites of Men: Manhood, Politics, and the Culture of Sport [M].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99:49.

[8] Markula,P. Tuning into One’s Self: Foucault’s Technologies of the Self and Mindful Fitness [J].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2004, 21(3): 302-321.

[9] Markula, P. Postmodern Aerobics: Contradiction and Resistance, in A. Bolin and J. Granskog (eds) Athletic Intruders: Ethnographic Research on Women, Culture, and Exercise, Albany [M].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3:71.

[10]

Markula, P, Pringle, R. Foucault, Sport and Exercise,Power, knowledge and transforming the self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6:43.

[11]Sharkey, B.J. Fitness and Health (5th edn) [M].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2002

[12]Foucault, M.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and Discourse on Language [M].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72.

[13]Foucault, M. Prison Talk, in C. Gordon (ed.)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M]. Harlow, England: Harvester. 1980e: 84.

[14]Rail,G. and Harvey,J. Body at work: Michel Foucault and the sociology of sport [J].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1995,12(2):164-79.

[15]Foucault, M.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ume 1: An Introduction [M]. London: Penguin Books. 1978: 95.

身在福中篇9

关键词:教师幸福;师德修养;孔子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3-0128

教师的幸福备受关注,因为教育是师生生命间的一种活动,关于教师和学生两个生命体,只关注学生的生命是不够的,只关心学生的幸福也是没有意义的。没有对教师生命和幸福的本真关照,学生的生命和幸福就是一句空话。只有当教师幸福时,学生才有可能获得幸福。

一、教师幸福及其特征

1.对教师幸福的理解

冯建军教授认为,教师的幸福包括教师作为一般人、职业人和教育主体三方面内容的完整幸福。在此,他把职业人与教育主体进行了区分。而本文中教师幸福包括教师作为一般人的幸福和作为教育职业人的幸福两方面,我们不能忽视教师作为普通人的幸福,但在此,我们重点强调教师作为职业人的幸福。而教师幸福主要指教师在从事教育这一职业时作为教育主体的幸福,是一种教育幸福,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凭借自己的职业能力和心性状态,实现自己理想和价值的一种主体感觉满意的状态。

2.教师幸福的特征

由于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师的幸福具有明显的职业色彩,主要表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精神性。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是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创造,这是由教师劳动的特点决定的。教师劳动带给学生个体和社会的最大价值就是精神价值,教师意义的最大体现在于学生的成长发展、社会科技文化的进步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等等,这也是教师感受幸福的重要来源;二是教育性。教师的人格和生存状态对学生都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引导性。而教师的幸福观和幸福感也会深刻地感染学生,是对学生进行幸福教育的重要资源,是学生追求幸福的最近的参照系;三是关系性。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师幸福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教师习惯于用学生的“出息”来认识自己的价值,学生的幸福是教师获得幸福感的源泉。另一方面教师是否幸福会通过教育活动、学习来传递给学生,影响学生的幸福;四是无限性。教师幸福从效用上来讲具有无限性。教师幸福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如教师对学生人格和学业的影响会一代代传递、教师不仅在教学过程中,甚至在学校之外都可以感受到作为教师的幸福。从教师幸福的特征看,教师幸福主要是一种精神性幸福。而这种精神性幸福的获得,要通过教师的德性修养来实现。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的思想,在这方面就给我们以启示。

二、从孔子的师德观看教师幸福的德性基础

从孔子对教育和学生的言行看,无疑,他是幸福的,因为他喜欢自己从事的事业、喜欢学生、乐于教学、乐于学习、乐于与学生在一起切磋。当看到学生有收获和进步时,他是开心快乐的、是幸福的。

1.教师幸福主要是一种德性幸福

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教师幸福也是教师的终极人生目标,是教师感觉满意的生活状态,是教师的根本需要或总体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感,是物质幸福、社会幸福和精神幸福的完整幸福。但教师职业的精神性特点决定了物质幸福并不是教师追求的最终幸福,它只是教师社会幸福和精神幸福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幸福主要是精神幸福,是一种德性幸福,是教师幸福的最重要内容。孔子的教育思想,都是围绕道德教育展开的。虽然道德不是快乐,道德也不等于幸福,但道德的最终目的在于满足每个人的个人需要,让人生活得更好更幸福。孔子一生都致力于自身的完满和完善。他说:“古之学者为己”,学习是为了人心灵的建树,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而且内心忠诚的人,然后以此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学习的目的就是完成自我角色的建立和提升,用于丹的话讲就是要学习一种把握幸福的能力。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他认为,只有当他的学说被天下人接受和效仿的时候,才能达到最高的心理状态喜悦,即我们所说的幸福。孔子倡导的道德观,是教师在实现自我价值和完满发展而产生的对高尚人格向往和追求的一种精神性需要。这种精神性需求就是教师的精神幸福,是教师追求的内在幸福。

2.良好的师德是教师幸福的必要条件

教师幸福是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在教育活动中体验到的满足感、幸福感。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能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教学技能,有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满足感,还要有赢得家长和社会认可的尊重感和信任感。没有家长和社会赞誉的职业道德和情感,也谈不上教师的幸福。孔子特别强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以身作则,进而获得他人与社会的尊重。具体体现在“行”“德”“形”三方面。首先,孔子强调以行立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求教师树立榜样,成为表率。“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在这个意义上说,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其次,孔子强调以德化人。他认为,教师要通过道德的力量感化学生,遇到事情,多找自己的原因,“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严格要求自己,多进行自我批评;最后,孔子也非常注重外在形象。他认为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仪态,这样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

3.师德因素是影响教师幸福的重要动力因素

教育是师生生命间的交流活动,教师则是引领学生向真善美发展的职业。教师的幸福来自对师生生命共同感悟、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精神幸福。这样的精神幸福不是源于教师职业道德中对教师外在行为的规范和约束,而是源自教师内心的驱动力,是教师对生命的感悟和理解、对工作的激情和创造等。这种内驱力需要教师对教育的热情和发自内心对学生的爱来激活。即坚定的教育信念、饱满的教育热情以及对学生无限的爱、尊重与信任。孔子同样重视理想和信念教育,他强调立志乐道。立志就是要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这是一个人行为的动力。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远大的职业理想。孔子主张,人要有理想、有抱负,努力提高精神境界,不能过分追求物质享受,不应该为名利所动。作为教师,要有对教育事业的自信与乐观,要有远大志向。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要立志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二是“乐道”的境界和“诲人不倦”的乐教情怀。孔子提出“志于道”,并且要达到“乐道”的境界。他认为对教师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要求就是“不倦”地“诲人”,做到“乐教”。这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内在动力,也是孔子师德观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其师德观的精髓;三是用“仁爱”之心对待学生。孔子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学生身上,对学生怀着深厚的感情。孔子对学生的爱赢得了学生的信赖与尊重,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4.师德修养是获得教师幸福的有效方法

教师的幸福主要是精神幸福,是一种德性幸福。那么,教师要想获得幸福,就需要提升师德修养。孔子提出了许多师德修养的方法:首先是学习。他提出“学而不厌”。教师要永无止境地学习,才能丰富充实自己、才能博学多能,内外兼修;其次是修己安身。孔子提出“修己安人”思想。对于师者,就是要通过“不厌”地学习,进行“修己”,以达到“安人”的目的。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内在修养;再次是自省自克。道德贵在自觉,道德教育贵在培养道德自觉。孔子特别强调要从自我做起,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与别人发生矛盾,首先要“求诸己”,寻找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遇到事情要善于自我省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个人能克制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言行都合乎“礼”就是“仁”了,也就是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了;最后是身体力行。道德要成于内而形于外,道德修养的高低要见诸行动。孔子主张“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反对言过其行的人。做不到的事不要说大话空话。时时处处身体力行,这样才能逐步登上道德修养的高峰。孔子的师德观是人类历史上优秀的师德思想,对师德建设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成就幸福教师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因此,教师应当通过提升德性修养来积极追求和获得幸福。

三、孔子师德观对成就教师幸福的现代启示

1.热爱教师职业,追寻教师幸福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教师要想实现职业人生的幸福,首先要喜欢自己从事的职业,热爱教师工作岗位,这是教师获得幸福的前提。目前的师德修养困境在于:师德修养中教师幸福的价值缺席与教师主体的角色逃逸。具体表现在我们过多从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强调教师爱岗敬业,将教师与其职业相分离,离开了对教师主体价值的尊重。师德的主体是教师,师德修养是教师通过内在心性的修炼,使其人性日趋完善,形成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生活的能力,应该具有明显的人性化特征。因此,从教师个体来讲,师德修养要以教师幸福为价值指引,要将爱岗敬业作为师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将教师这一职业作为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事业来经营,以此寻求教师幸福。

2.积极发展自我,获得教师幸福

教师积极发展自我是教师获得幸福的基本条件。教师的自我发展包括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两个方面。这是优秀教师的基本标准和要求,也是实现教师幸福的基本条件。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职业能力,能力是教师发展之本,师德是教育的灵魂。良好的师德修养是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前提,而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师德实践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因此,一方面教师自己要根据社会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角色,强化服务意识,开阔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充分利用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寻找发展的空间、创造发展的机会,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教师要以教育教学能力为支撑点,提升师德修养,进而获得幸福感。

3.养成有“德性”的人,实现教师幸福

提升和完善教师自身的修养,不是停留在要求教师遵守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层面,而是让教师形成与自己职业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是一种美德意义上的师德。这种师德不仅是教师幸福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教师幸福的一个必要条件,属于教师的精神幸福。教师劳动的精神性特点决定了教师更看重的是这种精神性的幸福。现实中,有些教师缺乏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追求,缺乏“乐业”的情怀,自我成长动力不足。而孔子倡导的师德观正是把“乐业”放在首位,这才是教师幸福的增长点,可以提升内在的精神需要,实现自身价值。因此,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孔子的师德思想,成就教师的幸福。

参考文献:

[1]冯建军.教师的幸福与幸福的教师[J].中国德育,2008

[2]沈又红.论师德修养与教师幸福[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身在福中篇10

1、幸福是一种信仰,只有相信幸福的存在,你才会感到幸福。相信幸福,相信别人对你的爱,你会感到无比快乐。幸福无处不在,就像空气一样围绕在我们身边,虽然肉眼不能见,但却是真真切切的存在。

2、幸福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幸福就是被人爱,被许多许多人爱。妈妈亲我是妈妈对我的爱,爸爸抱我是爸爸对我的爱。它是一种暖流,是一种温馨,也是一种乐趣。但是它还有点小调皮呢!总是让人猜不透,也摸不着。但是你能时时刻刻感受到它的存在。

3、乐滋滋 喜出望外 溢于言表 喜形于色 眉飞眼笑 眉花眼笑 眉欢眼笑

4、喜出望外 心花怒放 心花怒发 喜眉笑眼 欣喜若狂 喜笑颜开 笑逐颜开

5、看,这么多幸福伴随着我,它们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中不是缺少幸福,而是有些人缺少感受幸福的心灵。我们要善于利用我们的眼睛,去寻找平凡中的幸福。

6、幸福在哪里?幸福就蕴含在微笑里。幸福可以让人感到温暖,幸福可以让人充满信心。以后,让我们用一个个微笑来迎接新生活的挑战吧!

7、呵护 帮助 分担 祝福 撒娇 开朗 爽朗 操心

8、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快乐的真蒂。从古到今,许多人曾经试图定幸福的含义,然而纷繁复杂的文化酝酿出了各种各样的幸福观,人们都把快乐之树种在了各自的心田上。但是,不管是顺应自然的知足常乐,还是勇于进取的不知足常乐。不论是明智通达的与民同乐,还是极端自私的独自行乐,说到底,幸福卸了装壮就是物质与精神两种满足。

9、幸福是什么?蜡烛告诉我,幸福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自己的一点热来温暖人们,尽自己的一点光来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骏马告诉我,幸福就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可以在辽阔的草原上尽情地奔跑。雄鹰告诉我,幸福就是展翅高飞,搏击长空……在我看来,所谓的幸福,或许是在炎炎夏日里的一股清泉,或许是冰冷严寒冬日里的一股暖流。

10、我一直不明白幸福到底是什么,我一直很向往幸福,很渴望永远享受别人口中的那个一触碰到就感觉很快乐的幸福,我一直以为我不曾享受过幸福,却不知道原来幸福一直光顾着每一个人,包括我。

11、融洽 高兴 愉快 满足 满意 高兴 甜蜜 和美 喜悦

12、人类只懂得付出后就要有回报,其实,回报的那刻并不使我们幸福,在播种的那刻,其实才是最幸福的,因为我们把“孩子”给了大地,让大地在秋天之时有的陪伴。

13、有人说幸福就是有钱;有人说幸福就是有权;有人说幸福就是有势。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闭上双眼,用心感受,你会惊奇的发现,原来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14、每个人都是幸福的,生命之中,幸福无处不在,只要你细细地去品味,你就会发现,幸福的内涵原来是如此丰富多彩:获得是幸福、奉献是幸福、享受成功是幸福、体验挫折上幸福、战胜怯懦是幸福、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并成熟长在更是一种幸福。

16、幸福不是吃喝快乐的简单并凑,也不是个人私欲的肤浅满足。财富拥有者有时并不快乐,纸醉金迷,花天酒地无法与快乐画上等号。因此,单纯的物质满足不是真正的幸福。

18、恩爱 原谅 温馨 温暖 亲切 亲昵 体贴 畅饮 喜讯

19、怡然自乐 眼笑眉飞 悦目娱心 怡然自得 家庭和睦 家庭和睦 甜甜蜜蜜

20、在我看来,幸福如同一杯比什么都甜的水,虽然我已经得到了这杯甜甜的水,但是我希望一点点的喝,细细品味。让这杯水都可以喝到。

21、幸福似阳光,洒在人们的心间;幸福似清泉,滋润人们心田;幸福似美酒,为人们生活增加香美;幸福就像人类洒在大自然最美的乐章!谁不爱幸福,谁不渴望幸福?有人说自己得不到幸福,这是真的吗?不!只要你用心去体会,便会感受到幸福。

22、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句鼓励,一句提醒也许会对这个人有很大的帮助。在人迷惑时的一个提示,被人伤心时的一句安慰,摔倒时扶起的一个动作,都是对别人最大的鼓励,对自己最大的幸福。

23、亲切 夸奖 沟通 交流 欣然 贺喜 快活 慰藉

24、幸福就在身边!它每使每刻都环绕在我们的身边。幸福如云、如风、如月、如星、如甘露般滋润着我们。幸福属于每一个人。不分出身。不分贵贱。不为成败而论。幸福也不以金钱的多少。地位的尊贵。声望的大小来衡量。只要你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人。一帮可以信赖的朋友。你就真正拥有了幸福。

25、幸福像一束温暖的阳光,在清晨洒满人间;幸福像一阵清新的空气,每时每刻荡漾在你身边;幸福又像一丝丝轻柔的风儿,在你没觉察的时候飞来……

26、幸福,不只是收获,更是付出。当我们为他人付出真情的时候,就会收获更多的幸福。朋友,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学会付出,感受幸福。

27、幸福的滋味到底是什么,我在心底不曾一次地问过自己,有些人认为简单,那就好比是迷恋网络的人得到了心心念念的游戏碟,又好比是穷人得到了一笔客观的财富,在他们看来,幸福就是简简单单的一种滋味,其实不然,生活的滋味是很复杂的,就好比是妈妈做的菜,咸中透着辣,酸中带着甜,是一种复合的味道,就看你怎么去品,简单的人,品出的味道也很简单,心里复杂的人,品出的味道也就复杂,一句话,因人而异。

28、只要有爱,我们就能幸福。是的,幸福是简单的,只要有爱就有幸福的存在,但这是针对那些会感受幸福的人而言的,而不会感受幸福的人,即使他身边的爱是多么浓、多么伟大,他也感受不到。要感受幸福,就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用感恩的心仔仔细细地感受它,所以会感受幸福的人一定是高尚的。

29、河流的幸福,在于帮助鱼儿繁衍后代。它养育着千万条各种各样的鱼儿,河流伴随着鱼儿们一起歌唱,一起生活。所以河流也是鱼儿们伟大的母亲。青蛙的幸福,在于帮助农民保护庄稼。它把农民的庄稼管理得井井有条,害虫们都不敢靠近庄稼。所以有了勤劳的青蛙,才有了大获丰收的庄稼。蜜蜂的幸福在于为人类提供高营养蜂蜜。蜜它们每天早早地来到花儿的身旁和花儿一起跳舞,一边帮花儿传授花粉一边酿造蜂蜜。所以有了勤劳的蜜蜂,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彩虹的幸福在于让人们的心情雨过天晴。每一种色彩代表着人们不同的心情,代表着人们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所以有了彩虹,我们更加天天开心。

30、幸福 美满 和谐 和睦 富裕 富足 充裕 美好 和解

31、如果你想要自己幸福,那么请用心去爱别人。我们生存的世界,不仅是用五彩缤纷的事物构成的,还是用爱编织的。当你全心全意的爱一个人时,你会感到无比幸福。

32、生活中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对幸福的感受。在朱自清的眼里,父亲是一个迂而不合时宜的老头,和他走在一起仿佛都有损自己的面子。然而当父亲为了给自己买几个桔子,迈着蹒跚地步子越过月台,那胖胖的穿着黑布棉袍的背影让他陡然明白了父爱的深沉和伟大,幸福的泪水夺眶而出。史铁生,在痛苦中沉沦了十五年,痛心回眸之时,母亲已离他而去,他顿悟:儿子的痛苦在母亲那里是无限加倍的,而母亲十多年来默默地关注,有泪一个人往心里咽,这种博大和无私的母爱对一个儿子来说应该是一份多大的幸福。所以生活中老师的叮嘱,父母的唠叨,同学的友爱……那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发现它,拥有它,你将每日生活在幸福之中。

33、蝴蝶爱着花朵,花朵是幸福的;鸟儿爱着大树,大树是幸福的。同学们,让世界充满爱吧!只有用爱拼起来的图,才能算得上是美丽,只有用爱编制的毛衣,才能算的上是温暖。让世界上的人们都过得幸福美满吧!

34、如果幸福是一条平凡的小船,那么感恩的心便是大海,自信作帆无私成风,将幸福的小船放置于感恩的大海,张扬自信的风帆,扬起无私的海风,我们看到幸福的小船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35、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幸福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总是抱怨自己缺少幸福感。幸福,其实很简单,它就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却轻轻的忽略了。

36、幸福不仅是得到,更是一种真诚的付出。雷锋做了一辈子好事,即使累得满头大汗他也乐呵呵,他说“别人说我是傻子,我却愿意做这样的傻子”,你能说他不幸福?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每天守着那四方形的空间,却让热情和微笑永驻乘客心中,你能说他不幸福?大学毕业生徐本禹扎根穷山沟,守望着那片大山,放飞着孩子们的希望,你能说他不幸福?任长霞走了,只留下警徽金光灿灿,牛玉儒走了,只留下富足一片一片,你能说他们就不幸福?幸福就像花朵,需要我们真诚地付出和浇灌,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奉献一份热情和关爱,幸福的花儿定将处处开遍。

37、幸福是灵魂的一味香,充填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幸福是高原上的一朵花,只有你攀登上去,才能领略她的美丽;幸福是家中独有的温暖,很普通,却很充实。

38、融洽 亲情 呵护 谦让 温馨 陶醉 欢聚 撒娇

39、幸福其实就在你我身边,只要我们能够留心生活,观察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并时常打扫心灵的角落,拂去心灵的灰尘,就会诧异的发现,幸福始终陪伴在我们身边!

40、聪明人嘲笑幸福是一个梦,傻瓜到梦中去找幸福,两者都不承认现实中有幸福。看来,一个人要获得实在的幸福,就必须既不太聪明,也不太傻。人们把这种介于聪明和傻之间的状态叫做生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