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情大道理十篇

时间:2023-03-27 19:05:43

小事情大道理

小事情大道理篇1

我的童年是快乐的,有个快乐的妈妈和疼爱我的爸爸。我也努力快乐地学习着,我一直以为学生只要成绩好就够了,其它的都不重要了。可是,通过一件小小的事情让我明白了还有比成绩更重要的。

期中考试我又考了个好成绩,妈妈到教室来接我放学,我迫不及待地把考试成绩拿给妈妈看,妈妈很高兴,摸着我的头说:“你真是好样儿的!继续加油吧。”于是,我回到座位上收拾书包,收拾好后,我象往常一样把自己的椅子摆整齐,看了一眼同桌的椅子还没有摆正,我想:反正不是我的座位,不用管了。便背上包兴冲冲地跑出教室来。可是我出来时,看到妈妈一脸的不开心似的,我便问:“妈妈,我不是考得很好?你怎么不开呐?”妈妈说:“孩子,你考了好成绩我很开心,但是如果你能做到另外一件事情,我就更开心了。”原来妈妈看到刚才我摆正了自己的椅子,却没有顾同桌的。妈妈说:“你们都是一个班级的,相之间是应该帮助的,不能光顾自己考了好成绩就忘记关注周围的事情和人了,你说呢?!”我脸红了,觉得妈的话有道理,我便跑回去把同桌的椅子也摆正了椅子。成绩只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去关注身边的事情,不能只顾着自己。这样才是真正好样的。

妈妈见我马上改正了,笑得更开心了。虽然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让我明白了一个大道理。今后我一定要改进,不仅学习好,还要学习去关注身边的人或事。

上海海桐小学四年级:陈天泽

小事情大道理篇2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晓之以理;哲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B-49,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5-0011-03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向广大职工坚持不懈地“晓之以理”。要使“晓之以理”收到好的效果,必须运用辩证法的思想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从“晓之以理”的内容看,要处理好讲大道理与讲小道理的关系

“晓之以理”的“理”,是道理、理论、真理,它既包括大道理,又包括小道理。所谓大道理,就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以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大道理体现的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大局利益、人民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大道理揭示的是社会发展的规律,规范着人们的基本行为,是我们的工作指南,行动的导向,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谓小道理,就是人们的处事准则、行为规范、传统美德,各单位制定的文明公约、公共守则等,小道理更多体现的是职工群众的眼前利益、暂时利益、局部利益、个体利益。大道理制约、支配着小道理,小道理只能在大道理的约束下运行,不能摆脱大道理去讲小道理。一般来说,大道理总是更抽象一点,小道理总是更形象一点;大道理更空阔一点,小道理更实在一点;大道理离具体的人更远一点,小道理离具体的人更近一点;大道理常常有居高临下的味道,小道理则有点可亲可爱的感觉。大道理、小道理,两者都是理,既有相互作用的一方面,又有各自独立存在的一方面。

“晓之以理”,首先要讲好大道理。讲大道理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责无旁贷的任务。我们过去常说宣传思想工作要唱响“主旋律”,什么是“主旋律”?讲大道理就是唱“主旋律”。现在,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愿意讲大道理,不敢讲大道理,即使讲大道理也不那么理直气壮,怕别人说是“唱高调”,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如果说讲大道理是唱高调的话,这种“高调”我们必须坚定地唱下去。因为这种高调唱得越多,唱得越好,唱得越持久,就越能推动社会的前进,就越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这里值得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深思的问题是,为什么有的人把讲大道理说成是唱高调?我想更多的原因可能是我们讲大道理时没有很好结合实际,“空对空”,因而引起人们的反感。因此,我们必须防止和克服脱离实际讲大道理的倾向。

“晓之以理”还要讲好小道理。小道理具有“小”和“近”的特点,即往往从身边的小事谈起,一事一理,就事论理,帮助职工群众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问题。近些年来,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性、人情、人权”,尊重和维护个体正当利益及诉求,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更应讲好小道理,重视和善于运用小道理。讲小道理并不排斥大道理,恰恰相反,小道理其实不小,许多小道理蕴涵着大道理,与大道理相得益彰。思想政治工作最终是让人们明白道理,因此,何时讲大道理,何时讲小道理,应视实际情况而定。有时讲小道理讲不通,就要去讲大道理,经过大道理的开导,就会把人的思想做通;有时讲大道理做不通,人家不爱听,听不惯,就要换一个方法去讲小道理,把小道理讲得入耳、入脑、入心,把思想疙瘩解开;有时讲大道理不行,讲小道理也不行,就要把大道理与小道理结合在一起讲,直到解决思想问题为止。在讲大道理时,对所讲的“理“要加以分解,使大道理反映和蕴藏着诸多个普通的小道理,也就是把讲大道理具体化、通俗化、人格化。在讲小道理时,要上升到大道理的高度,使小道理具有大道理的内容、广度、深度。现在,一些人把大道理讲得不深刻,把小道理讲得很庸俗。这里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会把大道理渗透于诸多小道理之中去,使大道理抽象化了;在讲小道理时又偏离了大道理,使小道理庸俗化了。结果是大道理讲不透,小道理讲不清,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和说服力。讲好大道理,用大道理管好小道理,使大道理小道理都讲得得体、得当,确实不太容易,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很好地去探索。

二、从“晓之以理”的方法看,要处理好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的关系

“情”与“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理”是灵魂,“情”是血肉;“理”是“情”的基础,“情”是“理”的依托。“理”统帅“情”,“情”在“理”中发展。同样,只有“情”而缺“理”,“情”就必然空洞,显得虚假而悬浮。重情轻理,其情则不真,重理轻情,其理则不达。如果用一个形象的比喻,二者就好似风助火势,火借风威的关系。因此,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应正确处理好“理”与“情”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同志指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首位任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始终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守住主阵地。坚持不懈地向广大职工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用它来武装广大党员和教育职工。做到所宣传和提倡的东西,必须合乎马克思主义真理,合乎客观实际,体现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代表社会正义,反映时代潮流,促进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不能离开“理”,放弃原则,搞所谓的“感情投资”。我们不允许背离“理”、废弃“理”。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以情感人,并不意味着要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与职工搞庸俗的“关系学”和“好人主义”。目前,确有少数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工作上不思进取,奉行“好人主义”,遇事上推下诿,怕得罪人,一心只想做“好人”。这是严重违背职工意愿的,也是我们提倡“动之以情”所坚决反对的。

另一方面,必须坚持动之以情,以情感人。晓之以理,需要感情做基础。“未成曲调先有情”,以己之情动他人之心,消除感情上的距离和障碍,这样所讲的“理”才能使人闻者则喜,乐于接受。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工作对象二者之间应当平等相待,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板起面孔居高临下的讲道理,没有感情的交流,即使道理再正确,道理讲得再透彻,恐怕效果也不会好。有“理”无“情”,就会让职工感到自己是被强制、被教化的对象,即使接受了,也是消极的、被动的,而在其心理上和感情上还是无法接受的,以致出现“口服心不服”的现象。“情感就像一个筛子,过滤着人的意识,塑造着人的行为”。我们只有疏通了情感这个筛子,理智才能进入人的内心。动之以情,就要讲实情、讲真情、讲感情。讲“实情”,就是在解决因形势变化和执行政策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思想问题时,重在释疑解惑。要与职工面对面、心贴心,实事求是地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引导职工群众正确处理企业各种利益的关系,而不能故弄玄虚地去吓唬人、蒙骗人。讲“真情”,就是在解决职工个人和家庭实际困难引起的思想问题时,要情系职工、心系职工,诚心诚意地给职工以温暖和关爱,千方百计为职工排忧解难,把职工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对待。讲“感情”,就是在职工工作分配、下岗分流、晋职晋级、奖励处分等问题上,及时给予职工体贴和帮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将心比心地想着对方,开诚布公地引导对方。总之,既向职工讲道理,又为职工办实事,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情。

三、从“晓之以理”的形式看,要处理好对群体的宣传教育与做好个体的谈心疏导的关系

“晓之以理”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才能达到“晓理”的目的。从工作对象的数量角度来说,形式无非有两种,一种是对群体的“晓理”,另一种是对个体的“晓理”。两种形式各有所长,相互依托,缺一不可,我们都应当加以重视。对群体的宣传教育形式,主要是通过报纸、刊物、电视、板报、网上党校等阵地,采用形势任务报告会、先进典型报告会、专家学者专题报告会、干群对话会、各类培训班、中心组学习、党员党课等形式,开展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坚持不懈地对广大干部职工“晓之以理”。这是“晓之以理”的最主要的最基本的形式,可以说大道理主要通过这类形式来向广大职工群众宣传,这种对群体的宣传教育形式的优势在于受众多,效益大,影响广。

对个体的谈心疏导方法,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者针对职工队伍中随时随地出现的思想问题,通过促膝谈心、网上聊天、手机短信等方式,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它的优势在于近距离的平等的交流,双向互动,循循善诱,娓娓道来,犹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虽然它不是“晓之以理”的主要形式,但它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可缺少的,它是对群体“晓理”方式的有益补充。目前,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对这类形式有所忽视,错误地认为这种手工作坊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费工费时,覆盖面窄,社会效益小,已经过时了。其实不然,职工当中的有些思想问题并不是通过一次、几次大会领导的讲话,报纸和电视的广泛宣传,就可以解决的,必须辅之以个别谈心方式来解决。对个体的“晓理”,要做到因人而宜、因事而宜、因时而宜、因地而宜,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所谓因人而宜,就是要针对不同的思想政治工作对象,针对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不同认识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晓理”方法。如在岗职工与退休职工、长期合同工与市场化就业职工,即使在同一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人员、科技人员、操作人员等因工作环境、身份、利益分配的不同,他们的思想状况也不尽一致。对这些不同的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晓理”的方法和讲理的层次应当有所区别。不但于此,对不同性格不同身份不同思想状态的人,在“晓理”的用语上也要有所区别。对心胸狭窄的人,讲理时语言要柔和、婉转;对性格开朗的人,语言要开门见山,直言不讳;对个性倔强的人,语言要峰回路转,曲径通幽,以柔克刚;对感情脆弱的人,语言要同情、理解和温和,辅之以心理换位方法进行;对先进人物,语言要慎重认真,点到为止,留有余味;对落后职工,语言要充满关怀和激励;对意见分歧的对象,要多作自我批评,语言要诚恳、坦荡。所谓因事而宜,就是是什么事就讲什么理。一般性的思想问题,不要小题大作,上纲上线,帮助分清是非就可以了;涉及个人与家庭的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政策允许并有条件帮助解决的,就应积极解决,政策不允许或没有条件解决的,就应当讲清政策界限和原因。属于原则性的问题,不要大事化小,轻描淡写,而应把大道理讲透,使其大彻大悟。所谓因时而宜,就是针对不同的时间、不同时机、不同场合,采取不同的讲理方法。同样一个道理,对同一个职工讲,往往因时间、时机的不同效果也有所不同。只有合理选择说理时机,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因地而宜,就是在“晓理”的空间选择上,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比较慎重的事情,宜在办公室或其他室内讲,因为室内谈心易于使对方引起对问题的重视,表明主方对待谈心的基调和理性程序;对一般的分歧、失范和偏离行为,宜在室外进行,可给人以开阔、宽松之感,多一些随意,少一些拘谨;多一些信任,少一些戒备,在谈笑之间,把问题解决了。

四、从“晓之以理”的对象看,要处理好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晓之以理”的对象问题,也就是向谁“晓理”的问题,即客体问题,与之相联系的就是由谁来“晓理”的问题,即主体问题,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晓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客体是谁?当然是企业的广大职工群众,我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着眼点、立足点必须放在这里,工夫应当下在这里。“晓理”应当做到全覆盖,无论是在职职工还是离退休职工、职工家属全纳入“晓理”的对象,不留死角。“晓理”还要做到“全天候”,无论是八小时内的“工作圈”还是八小时外的“社交圈”、“生活圈”、“娱乐圈”,都是“晓理”的课堂,不留盲区。通过坚持不懈的、艰苦细致的、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职工愿意听你“晓理”、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理”,从而达到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努力建设“四有”职工队伍的目的。

小事情大道理篇3

小林今年26岁,5年前到深圳来打工。其实,自从到深圳以来,小林已经有过数次恋爱的经历,可是因为种种原因,最后却总是以失败告终。虽然一个人逛街是一件很无聊的事,可小林却并不想回到宿舍,因为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如果仍是孤单一人的话,他更害怕同住寝室的同事们会笑话他。

夜渐渐深了,万般无奈的小林,还是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了公司宿舍。

小林意外地发现寝室的门从里面反锁了。他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用力敲着,过了好一会儿,门打开了,从里面跑出了一个衣冠不整的女孩,羞涩地看了小林一眼,转身就跑了。接着,小林看到一个同事正不悦地看着他,嘴里还嘟囔着说:“情人节,大家都出去会情人,你怎么这么早就跑回来了?”

小林闷着气不声不响地回到了自己的床上,拉过被子盖住了头。渐渐地,同事们一个个都回来了,大家都兴奋地有说有笑,看来这个情人节个个都是满载而归。小林虽然在被子里觉得气闷,却不敢伸出头来,生怕有人问起他今天过得怎么样。

但是从大家嘻嘻哈哈的说笑里,小林好像听到了那个同事在说着,今晚被他坏了好事的事情,紧接着,大家又是一阵哄堂大笑,小林想,自己一定成了大家的笑柄了。

几天后,一个同事热情地对小林说,想要为他介绍个女朋友。小林当时就想:肯定大家都知道我情人节一个人过的事情,要不然,怎么会帮我介绍女朋友。虽然心里不悦,可经不住同事的热情,小林还是同意了和那个女孩见个面。然而,这次相亲却无疾而终。

第二天,小林一上班,就听到身后传来了一些笑声,他想,一定是大家都知道了他被女孩看不上的事情,都在笑话他。这下,他心里更不是滋味了。此后,只要是有人再和他谈起给他介绍女朋友的事情,他就一律推辞。久而久之,他和同事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淡漠,有时甚至一天都难说上几句话。

一天晚上,小林一进屋,就看到那天那个女孩又来了,正和同事们一起坐在床上有说有笑。看他回来了,女孩脸上有点不好意思,就搭讪着说:“这么晚才回呀,是不是和女朋友逛街去了。”女孩的话像一个导火索引发了小林心里积压已久的不满,他当时就愤怒地脱口说道:“我知道,情人节那天是我坏了你们的好事,可你们也用不着到处向人说我的坏话呀,我是没女朋友,那又怎么样,你们也用不着因为这个就瞧不起我吧……”女孩被他的话说愣了,紧接着,哭着跑了出去。同事气得要起身揍他,被别人给拉开了。从那以后,在公司里很少再有同事和小林说话,他成了一个让大家都很讨厌的人。

在心理诊室里,小林痛苦地对医生说:“其实,我很希望和大家做朋友,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每个人都瞧不起我,都针对我……”

专家发言:

对于小林的情况,在医学上把这种心理问题叫做心理防卫过度。其实,每个人的心理都有这种预警机制,不过这种防卫如果过度,就会成为一种心理问题了。

小事情大道理篇4

【关键词】广场效应;舆论;新闻价值

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市年仅两岁的小悦悦被两辆汽车碾压。此后7分钟内,摄像头记载18人路过无一出手相救。最后,一位拾垃圾的阿姨陈贤妹把小悦悦救起。10月15日南方电视台以《佛山南海女童接连被撞,18路人漠然走过》为题首先报道了该事件,随后媒体及广大受众特别是网民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有关“小悦悦事件”的爆炸式讨论。

笔者持续关注了相关媒体的报道以及网民舆论的演变,发现广大受众特别是网民在类似事件发生后最初的反应大都是“围观、谴责、谩骂”,随着关注人数的增加,这种无自我意识的“围攻”越来越强烈,产生了网络“广场效应”。随着媒体对于事件的报道逐渐清晰化及舆论引导的介入,部分网民开始转向呼吁、反思甚至法律层面等更深入的探讨。在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媒体的报道和舆论导向始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网络“广场效应”的产生

“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误。”[1]在人群聚集的公开场合,人们往往会表现出与日常生活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反的言行,这种无意识统治下的群众心理问题,就是“广场效应”。互联网其实就是一个言论广场,它的效应主要就是“广场效应”,它指的是处在网络广场的人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产生的互相感染的情景。[2]网络的虚拟性、交互性和开放性又会使有共同需求的人迅速“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网络上的公开公共空间,面对社会典型事件迅速“聚集”,在缺乏正确引导和理智思考的基础上产生网络“广场效应”。这种效应下的聚众者,心理会发生畸变,有意识的个体很容易消失,代之以无意识的群众。他们表面上是陌生人,相互之间似乎漠不关心、毫无关系,但因为广场――同一时间、空间――被捆绑在一起。网络“广场效应”虽说不会像现实社会的“广场效应”那样在短时间内对社会公共设施或人员造成安全威胁,但其对于网民的心理和意识会迅速造成严重的冲击,基数之大较之现实社会有过之而无不及,并且这种影响也会在短期内波及现实社会空间。

“小悦悦事件”发生后,新浪网、腾讯网、凤凰网和天涯论坛等门户网站都成为网络“广场效应”显现的平台。截至2011年10月23日,新浪网共有5387323条微博,腾讯网网友评论共有224861条,凤凰网共有951543人参与,其产生的影响力之大、传播速度之快和持久的关注度是现实空间所无法企及的。从网络舆论的指数分析,15日当事件被报道后,当晚在视频网站被大量转载和观看,基本上停留在关注的层面;16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等传统媒体跟进报道,新浪、腾讯、网易、天涯论坛等网站针对群体性冷漠和社会道德沦丧展开讨论,局势一发而不可收;17日,中央媒体和境外媒体的关注让该事件的影响力急剧扩大,舆论指数一路攀升,舆论主要集中在从道德、人性角度拷问路人的见死不救;18日,舆情态势因路透社、BBC、华尔街日报、CNN等国际知名媒体的报道而蔓延至全球,达到一个制高点,舆论除对路人的谴责外,开始从各种角度反思这一事件,这一高潮持续至21日小悦悦离去,22日开始逐渐回落。

媒体报道对网络“广场效应”和网络舆情的影响

新闻媒体在有关“小悦悦事件”的报道数量和报道内容上也呈现出相同的趋势。我们选取其中两家门户网站(一家为大陆网站新浪网,一家为香港网站凤凰网)持续一周的报道数据及信息来进行分析(见图1,从16日各媒体开始陆续关注到23日即小悦悦离去后第三天,以保证其数据的相对持续性)。先从报道数量来看,16日,两家门户网站报道数量均不超过5条。17日开始升温,均跃至20条以上。18日至21日报道数量虽有起伏,但起伏很小,数量都保持在20条左右。随着21日小悦悦的离去,后续两天的报道数量开始逐步回落,之后每天都有相关报道,但高潮已过去。

从这一周两家门户网站报道所关注的内容来看,16日、17日主要集中在谴责路人和关注“小悦悦事件”的进展方面;18日至20日,有关谴责路人的报道开始减少,随之从各个层面开始反思这一事件的报道迅速增加,并达到一个高峰,其次人们开始关注救起小悦悦的好心“拾荒阿姨”,并持续关注“小悦悦事件”进展;21日,随着小悦悦的离去,除偶尔有一两篇谴责路人的报道外,主要集中在反思这一事件以及悼念小悦悦这一主题上,“拾荒阿姨”慢慢淡出我们的视线。(见图1,图中所呈现的报道数目为新浪网和凤凰网报道数目之和)

图1:“小悦悦事件”新闻报道内容比较图

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网络自身的特点加上媒体的报道,极容易使一些社会敏感事件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而在网络舆论的指数变化方面,大多数网民对于事件的态度,是随着媒体报道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真正从事件一开始就有着强烈自我意识的网民非常少,所以很容易造成网络“广场效应”。在这一阶段,网络空间中的广大受众在智力上是低于孤立的个人的,只接受简单而极端的感情和观念,丧失理性,没有推理能力,思想情感易受到旁人的暗示及传染,变得极端、狂热,不能容忍对立的意见。从“小悦悦事件”前两天受众的评论中便可看出,由于大多数人的观点都集中在谴责路人和对社会道德的控诉方面,即使有极个别理智的声音,也会迅速被淹没,甚至遭到围攻。媒体的主流报道内容显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由此可以看出,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前三天在舆论倾向“社会道德坍塌”、“礼崩乐坏”、“最缺德时代”等负面言论时,从18日开始,传统媒体及网络门户网站开始相继报道对“小悦悦事件”多层次的反思以及一些舍己救人、临危救助和其他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事件。新浪微博一项“小悦悦不幸离世,到底谁的责任”的调查显示,初期大家的焦点集中在“冷漠的路人”,随着媒体报道的深入和议程设置的植入,到23日就有超过六成的选票投给了“无良肇事司机”,紧随其后的是“孩子父母没有尽到监护职责”,第三位才是“冷漠的路人”。

在传媒网络“广场效应”中传媒如何进行舆论引导

新闻媒介的主要功能在于向社会公众提供大量准确、及时的信息,供人们了解外界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新闻媒介在舆论的过程中只是材料供应者和意见反映者。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新闻媒体应该“加强和改进正面宣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加强舆情分析研判,加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从群众关注点入手,科学释疑解惑,有效凝聚共识”[3]。面对网络“广场效应”,舆情是朝着正面还是负面发展,媒体的报道和舆论引导至关重要。

第一,新闻媒体必须提供真实、充分的信息,避免造成舆论误区和社会心理震荡。在“小悦悦事件”的前期报道中,许多新闻媒体并没有立足于客观真实全面的信息报道,而是带着情绪进行采访报道的。“漠视”、“冷血”、“见死不救”、“道德沦丧”等带有明显感情倾向和情绪的字眼在前期报道中大量出现。“记者要表达事实而不是情绪。好的节目、好的报道、好的媒体应该是有耐心的,不要耸人听闻,而要平和地传播事件真相和社会问题。我们要真的沉浸到生活中,而不是急着建功立业。一个人虚弱时才需要大声叫喊,报道也一样。事实本身自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能够渗入人们的内心。”[4]对于典型性事件,媒体更应该冷静,在充分把握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传递,媒体对于社会和大众的责任要求其不能纯粹考虑眼球效应,一味地去迎合受众的口味甚至情绪,最终只能助长“广场效应”的严重化,造成整个社会民众的心理危机和信任危机。

第二,新闻媒体在报道中应注意对新闻信息的选择和过滤,遵循客观、公正、平衡的报道原则。“小悦悦事件”发生后,新浪、腾讯、网易等几大网站都设置了关于“社会道德底线丧失”、“社会道德倒退”等类似问题的网上调查,网民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表示赞同的都超过半数。以凤凰网的调查为例,截至10月16日,参与调查的人数为402036人,关于问题“你如何看待18名路人漠视车辆碾压女童事件”,有38%的人选择“失望,在社会道德价值观上缺乏建树和表率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世界大国”,这一比例远高于其他选项;而关于问题“近期类似事件频繁发生,你认为社会道德是否在倒退”的调查中,55.8%的受众选择了“是,社会发展加快,人们心态落差剧烈,社会道德水平是在倒退”这一项,38.2%的受众选择了“是,在一些案件的负面影响和新闻报道的影响下,社会道德是在倒退”,只有2.6%的受众选择“不是,中国的主流道德还是好的”。而就在媒体大肆报道和议论道德滑坡的时候,“女大学生伸援手,桥边救下母女俩”、“患癌症老人捐出救命钱,帮助重建家乡小学”等见危施救、乐于助人的善人善事经常在我们身边发生。追踪报道热点是新闻价值取向的一个方面,更能吸引受众眼球,带来经济效益,但新闻价值选择中还需兼顾社会效益。特别是对于一个阶段的报道来讲,受众关心的内容毕竟是多方面的,应该在重点报道的基础上兼顾更多受众的需求和社会的平衡。这里所谓的“平衡”,不是指为了达到对各方的妥协而做出的苟且,而是一种使新闻的核心理念得以实施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这样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可以使记者在调查上更加冷静和中立,在语言表述上不作价值判断,在整个报道形式上观点均衡并且富有建设性。而对于典型事件、敏感事件的报道,在最初的引入期新闻媒体更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为受众提供更多真实、完整的信息,使事件从开始就呈现出相对正常的舆论氛围。

第三,新闻媒体应更加注重典型事件的后续追踪报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的高速传播和民众主体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社会事件和社会现象会成为舆论的焦点,对于社会舆论热点事件,事件过程本身是阶段性的,但所引发的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应是长期的。网络时代,受众的碎片化呈现出来的是人们对于新闻快餐三分钟的热情保持度,往往是发泄一番之后就再也没有兴趣了,本质上反映出媒体舆论引导的浅层次化。而对于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怎样从更深层次、更多方面、更长远地进行解读和引导是新闻媒体应该长期思考和实践的。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矛盾多发”时期,作为社会的守望者,新闻媒体应该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在面对典型事件、突发重大事件时做到不缺席、不失语、不起哄、不偏激,充分互动,正确解读,深入报道,给我们创建一个和谐的现实和网络伦理空间。

参考文献:

[1]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9.

[2]赵媛媛.解读“新意见阶层”的兴起与转型期中国网络政治参与[J].现代商贸工业,2010(12).

[3]人民网.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11-18.

[4]柴静.记者要表达事实而不是情绪[J],中国青年报,2011-10-23.

小事情大道理篇5

有一次,小恒拿着一根木棒和小朋友兴致勃勃地打闹,老师看到了,大概是出于担心,严厉地没收了木棒。小恒很委屈地站在哪里。老师说:你可以去玩其它玩具。小恒说:那我骑自行车!老师答应了。

接着小恒就去骑自行车,可是自行车正被一个小女孩骑着。小恒上去二话不说一把就把小女孩推了下来。老师正好看在眼里,马上把小恒叫下来,说:你应该给小女孩道歉。小恒很不情愿地背对着小女孩说:对不起。老师说:你应该真诚地道歉。小恒说:我道歉了。老师说:你是道歉了,但不够真诚。你应该正对着她,看着她的眼睛道歉。小恒照做了,老师说:你的道歉还是不真诚,你必须真诚地道歉。

小恒回家后,一脸困惑地问:妈妈,什么是真诚地道歉?妈妈想了好几圈,也不知道如何回答,于是就来向我咨询。

我说:“真诚”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过于抽象了。“真诚地道歉”前提是孩子真正感到歉意,而不在于“背对着别人”还是“看着别人的眼睛”,“真诚”不是形式,是真实歉疚之情的自然流露。倘若没有歉意,任何形式和语气的道歉都是不真诚的。

问题是,当时的情境下,孩子是有情绪的,他正在为自己的木棒被老师没收而“委屈”,或许在他看来“这也不公平”,或许他正介意“老师对他的态度”。而这种情绪被忽略了,孩子可能会产生“怨气”,这种情绪下,他很难去顾及别人的感受,于是当他发现自己想玩的自行车又被别人占住的时候,他迁怒于人――把那个小女孩粗鲁地推了下车。而这时候,他再次被老师批评并要求向小女孩“真诚道歉”……

这件事给我很多感触:

其一,我们应该慎用批评的态度,因为很多时候,孩子的失当行为并不是犯错或者恶意;

其二,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应该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孩子带有情绪的行为和平时的行为是有不同的,不可等同看待,如果孩子的情绪得不到处理,事情也很难得到满意的处理;

其三,孩子接纳、梳理和控制情绪的能力通常是很弱的,这需要我们的接纳和帮助。就这个情境而言,我们应当帮助孩子分清自己的委屈和迁怒;

其四,对于小孩子来讲,具体的事情及其结果通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从中感到了什么和学到了什么。

孩子在这个事情当中,是否感到了大人对自己的关心――“大人们在意我的感受吗”,这影响到孩子如何构建和别人的关系,这包括对别人的信任感和情感上的亲密;

如果孩子能得到理解,就会更愿意去倾听,如果孩子不被理解,他就会努力去表达和强调自己的感受,或者因为别人的不理解而生气;

如果孩子感到了被尊重,他就更容易去尊重别人,同时也更容易建立自己的自尊和自信,因为别人尊重自己意味着自己值得尊重。

小事情大道理篇6

【关键词】小学思品课道德情感渗透

1.故事引路,激感。思品课课堂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陶冶情感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做到“乐学”、“爱学”,充分发展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思品课中,我通常安排新课引入、学文明理、指导行为、总结谈话四大环节。在教学中又注意了在课堂教学环节设置中激情激趣、以情明理、情理交融、水到渠成、指导行为,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学中通过采用配乐、角色朗读、质疑、谜语、儿歌、启发谈话等生动的形式,达到“课伊始,趣即生”的效果。榜样人物的模范行为和优秀品德对学生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对少年儿童的道德行为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和“导向”作用。例如《讲信用》一课中,我在开始设置了一个请故事大王来讲故事的情节,学生情绪高涨。可急转直下,故事大王失约没来,师生一阵失望。就在这一起一伏的情感体验中,学生已初步感知到了不讲信用给别人带来的不快,为后面的学习铺下了感情基础。然后,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天性,让学生看书后讲明代的著名学者宋濂讲信用的两个小故事,通过绘声绘色地讲述,使学生产生情感的涟漪,激发了学生做一个讲信用的人的自觉性。

2.激情导路,情理交融。思品课本身感彩重,只有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促进学生情感内化,才能使其真正明理、导行、启迪良知。教学中我总是注意把握好“学文明理”这一重头戏,以激情作为载体,紧扣教材,突出学科性,讲究准确性,力求趣味性,注重实效性,丝丝入扣进行分析,以情载理,情理交融,提高教学质量。例如《不隐瞒错误》一课中,对于李芳错误这一部分,我紧紧抓住其心情变化为线索,带领学生分析理清了他犯错误的思想基础,紧接着扣住李芳的内心活动要学生设身处地体验李芳的内心情感及思想活动,最后渲染李芳承认错误后受到大家的赞扬的情景。学生边分析、边体会,最终发出了“承认错误是一件了不起的光彩的事”的结论,真可谓水到渠成,至今还使学生记忆犹新。

思品课中,学文是手段,激情是载体,导行才是目的。如何把握好导行这一“落脚点”至关重要。在教学中除了考虑课堂情感的延续处,感情的内化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我总是顺势而为,重视导行与学文的有机衔接,充分重视每个具体事例(包括想和做练习)的情景性、层次性以及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来调动学生情感,重视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中去思考、解决问题并形成能力。例如《在不隐瞒错误》教学中,学生对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有一定认识后,我考虑补充了如何对待同学错误的练习,同样把它设置在文中李芳的班上,利用前面铺垫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全面掌握了怎样才能做到不隐瞒错误这一正确观点。

3.回归生活,知理动情。在学生产生与道德观点相一致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言行实际,通过辨析使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起来,通过判断使正误的界线愈加分明,通过总结使学生对某种道德观念形成完整的道德概念和较为稳定的态度。

在学文之后,我运用正反比较法,从反面向学生讲述了一个《可怕的事例》(一个人由于不讲信用,致使朋友妻子的眼睛因延期医治而瞎了,自己也因此一辈子受尽了良心的谴责),让学生在比较、分析中明白了不讲信用的危害性――害人害己,进一步深化了观点。接着,又通过“比一比,赛一赛”的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小组抢答课后辨析题,并给优胜组送上“信用星”。由于这一环节顺应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气氛相当活跃,又让学生在思辨中进一步明理、深化。生动形象的道德情境是孕育学生道德情感的土壤。根据儿童易于动情、易受感染的特点,我结合日常生活顺势进一步创设情境,设计了这样一道层层递进式的辨析题:星期天,小青的妈妈要带小青到“飘雪乐园”游玩,这是小青盼望已久的事情。①小青已经答应了表姐下午一起到图书馆借书,这时,小青应该怎么办?……②小青的同学小张来告诉小青,大队部通知他立刻到学校排练节目,因为明天将有外国小朋友到学校参观,这时,小青又该怎么办?……我让学生上台表演,这时教室里气氛热烈,表演者也很快进入角色,生动逼真的表演引起了台下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当学生表演到采用打电话的方式向表姐说明因为学校临时通知排练节目而无法赴约时,我又顺势提出:如果表姐当时已经出门了,那小青又该怎么办?这时,学习气氛达到了高潮,同学们通过充分的想象,列举了十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如跑去告诉表姐、请其他人代为通知等等。通过表演及层层递进的情境创设,学生不但很快理解了课文观点,并把“答应了的事要努力做到,做不到的事要及时说明原因”的道理牢牢地记在心中。

小事情大道理篇7

第一条为加强小型水库管理,保证水库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确保汛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及《省实施〈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重点小(一)型水库管理主体为区水利局,其余小(一)型及小(二)型水库管理责任主体为水库所在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承担水库管理及防汛安全主要责任,镇长(主任)是防汛安全第一责任人。

第三条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员配置。省重点小(一)型水库设立区级水库管理所,配备不少于5名安全管理人员;其他小(一)型水库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不少于3名安全管理人员;小(二)型水库至少配备1名安全管理人员。

第二章安全管理员的职责和任务

第四条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员的主要职责是做好水库安全运行、设施维护、库区用水以及库区专用道路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并通过对水库大坝等水利设施的踏勘观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隐患,确保水库安全。

1.严格执行上级防汛部门下达的水库度汛方案和防汛调度命令。

2.学习防洪和水利有关法律法规,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密切关注当地气象预报和水雨情,掌握工程存在问题,对水库运行情况,水雨情及工程险情做好详细记录并备案。

3.水库巡查管理的范围是水库大坝上游水面附近区域,上、下游坝面,坝脚(含反滤层范围),放水洞进出口部位,溢洪道两侧岩体等。巡查管理的重点包括水库大坝的坝体、坝脚、坝肩、各类泄洪、输水设施及其闸门,影响大坝安全的近坝区岸坡和其他与大坝安全有直接关系的建筑物和设施。水库安全管理员要定期清理水库内垃圾和漂浮物,清除大坝表面的树木、灌木以及上游坝坡高度在10厘米以上的杂草,保持水库的整洁。同时,要检查水库管理范围内有否影响水库安全和整体环境的违章设施,如大坝埋设电杆、管理范围内违章建设、采挖砂石等,一旦发现应立即阻止并逐级报告。

4.水库巡查管理分为日常管理与汛期巡查,其中日常管理为每年的;汛期巡查为每年的。具体要求为:每星期巡查一次,特殊情况如遇大雨大风天气等,则每天至少巡查一次,在水库溢洪前后每天至少巡查两次。当6小时降雨量达50毫米时,要在1小时内向上级防汛指挥部报告,并随降雨强度加大而随时报告;日降雨量达80毫米以上或水库超汛限水位运行时,对水库进行24小时检查观测,加密向上级防汛指挥部报告水库运行情况。每次巡查应做好详细现场记录,并由巡查人员签名。如发现异常情况,除应详细记述时间、部位、险情和绘出草图外,必要时应测图、摄影或录像,并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及时上报所在地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区水利局。

第三章安全管理员的聘用、培训及考核管理

第五条水库安全管理员原则上聘用当地管水员或责任心强的村干部和村民,由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确定并报区水利局备案。

区水利局对安全管理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防洪和水利的法律法规、水利工程的基本知识、水库日常管理规范、水库可能发生险情的种类和抢险方法。培训考核合格后发给水库管理人员上岗证,准予上岗。

第六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与水库安全管理员签订聘用合同,明确责任和权益。

第七条水库安全管理员工作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平时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考核。具体考核工作由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区水利局负责。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安全管理员,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扣发工资、辞退等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法律责任。

第四章安全管理员的工资发放

第八条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员工资报酬及信息费标准由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制定和筹措。补助资金分配实行动态化管理。

第九条各镇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员由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考核,区水利局负责复核,能够胜任工作的,于每年底前到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领取工资报酬及信息费。

第五章附则

小事情大道理篇8

后来我们经过调查,确认是教师行为不当。于是,园长代表园方向家长道歉,然后与当事教师进行了严肃的谈话,批评了她有违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后来经过我园多方劝解,家长最终同意将孩子留在原班,事情也算平息了下来。但是此事引发了幼儿园管理者的深刻反思: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师德教育工作,切实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使类似事件今后不再发生?

本学期,我园大胆尝试以案例分析、情境再现的形式进行了一次师德教育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这次活动选取的素材就是“小胖打人之后”这一案例。

首先,我们隐去教师和孩子的真实姓名,编写了“小胖打人之后”的过程,然后由三位年级组组长分别扮演事件中的孩子、教师、家长,进行情景再现。最后,我们根据故事的发展,提出若干个能引发教师思考的关键问题,由主持人进行现场提问。

活动过程是这样的:

主持人:今天我们老师一起分析一则案例“小胖打人之后”,案例由我们三位年级组组长合作表演,进行情景再现,希望老师们看过之后,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有请三位年级组组长……

情境再现一:

一天早晨,爸爸送妞妞上幼儿园。走到教室门口,妞妞哭闹着不进教室。王老师马上迎上去问怎么了,妞妞爸爸严肃地说:“昨天妞妞回到家给我们说,班里的小胖又打她啦,今天起了床就说不上幼儿园。王老师,这个小胖打人,您怎么不管?”

王老师听后问妞妞:“是吗,妞妞?他打你哪儿了,还疼吗?”

妞妞没有回答,一边哭,一边用小手捂住自己的小脸。

“妞妞说是打的她的脸!”妞妞爸爸生气地说。

王老师马上抱歉地说:“您别生气!昨天我不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如果我知道,当时一定会批评小胖的。”

妞妞爸爸听了又说道:“王老师,听孩子说小胖曾经不止一次打她,您都不知道?看看现在孩子给吓的,就是不上幼儿园,您说咋办吧?”妞妞爸爸想把妞妞放下来,可是妞妞一直哭闹着不愿松开爸爸的脖子。

最后经过王老师耐心哄劝,妞妞终于松开爸爸,投入王老师的怀抱。妞妞爸爸临走时说道:“王老师,妞妞这次真受伤害了,我们家长很生气。那个小胖您一定要管管,不然,我们就找他的家长。”

教师一:王老师首先要了解情况,如果真是小胖打了人,就让小胖给妞妞道歉。

教师二:如果是小胖打了妞妞,王老师要告诉小胖打人不对,要让他知道自己做错了。

教师三:这种情况在我们班经常发生,老师没必要大惊小怪,说不准孩子只是无意碰撞了对方,用不了多久,他们又会像没事人一样玩到一起去了!

教师四:孩子之间的打闹是经常的事,是家长太过紧张、小题大做了。我认为王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家长用正常的心态去看待孩子之间的打闹,让家长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事情,尽量大事化小。

主持人:很好。接下来,我们看看王老师是怎么做的。

主持人:你认为王老师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情境再现二:

早餐过后,王老师对全体小朋友说:“昨天妞妞被一位小朋友打了,妞妞很疼、很伤心,今天都不想来幼儿园了。”

小朋友问:“谁打的啊?”

王老师:“妞妞,你告诉大家,是谁啊?”

妞妞:“小胖。”

王老师把小胖叫到身边,问全体小朋友:“小胖打了妞妞,妞妞很生气,那该怎么办呢?”

众幼儿:“让小胖给妞妞道歉。”“让妞妞也打小胖一顿。”……

王老师问小胖:“你愿意接受惩罚吗?”

“愿意。”

“那你说,怎么惩罚?”

“让妞妞打我吧。”

王老师又问妞妞:“小胖打的你哪儿?”

妞妞指指脸说:“这儿。”

王老师问小胖:“你让妞妞打你哪儿呢?”

小胖指指自己的脸说:“打这儿吧。”

王老师又问妞妞:“他打了你几下?”

“五下。”

“小朋友说,让妞妞打小胖几下呢?”

“也打五下。”“不,十下。”“好,十下。”

“好吧,我们帮妞妞数着。”

妞妞开始打小胖的脸,“一、二、三、四……”孩子们数数的声音整齐响亮。

观摩现场,除了几位配合剧情者在数数外,其余教师都沉默不语,有的眼圈开始发红。

主持人:三位年级组组长的表演很到位,事情就是这样真实发生的。老师们,如果你是小胖,请用一个词表达你的感受。

教师们逐一表述:难过、伤心、羞辱、委屈、无助、孤立、无地自容、毫无自尊、颜面尽失、憎恨、愤怒、无处辩解、无力反抗……

主持人:老师们,看到这里,不知你们心情如何,说说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吧。

教师一:王老师这样做显然是不对的,她让孩子当众受辱,就没有想到这样会对孩子内心造成极大的伤害吗?

教师二:虽然是妞妞打的小胖,看似不是王老师对小胖进行直接惩罚,但这也是一种变相体罚。

教师三:王老师这样的做法是以暴制暴。她没有意识到这样的结果会让所有的孩子都认为:当别人打了我,我就要把他打回来,不用讲道理。这样循环下去,孩子们之间就会有更多暴力行为发生。

教师四:我认为,王老师只是简单地认为惩罚打人的孩子就是对他进行教育了,其实让他知道自己错在哪儿,远比惩罚重要得多。显性的惩罚远不如隐性的感化。

此刻,全体教师报以热烈的掌声。

教师五:我现在思考的可能和大家不太一样,大家更多关注的是小胖,而我在想,妞妞现在是什么想法和状态?妞妞受了委屈回家给爸爸说,爸爸又给老师说,妞妞因此得到了支持和帮助。这样,妞妞是不是会养成事事都要依靠、仰仗成人帮助和支持的处事方法?我担心妞妞会因为有人撑腰而渐渐变得盛气凌人,这样对妞妞的成长有益吗?

教师们再次陷入沉思……

主持人:事情并没有结束,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呢?

情境再现三:

下午离园,小胖一看到妈妈就冲出了教室,头也不回地往楼下跑,任凭妈妈怎么喊他也不回头。

“王老师,不好意思啊,这孩子太没礼貌了。”小胖妈妈抱歉地对王老师说,说完就要去追小胖,却被王老师叫住,说道:“您先别走,我给您说件事。”

“王老师,有事您说。”

“昨天,你们小胖打妞妞了,今天早晨妞妞就是不想来幼儿园。”

小胖妈妈:“是吗?王老师,太对不起了,这孩子太调皮了,老给您惹麻烦。”

“你们小胖已经不止一次打小朋友了。作为老师,我有责任教育孩子,今天我就惩罚了他。”

在回家的路上,妈妈一直想向小胖求证事情的全部经过,但是任凭妈妈怎么问,小胖就是不说话。回到家中,妈妈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怜爱,低声问小胖:“孩子,今天妞妞打你了?”听到这句话,小胖再也控制不住,号啕大哭起来。

晚上,小胖妈妈拨通了园长的电话,把事情的经过告知了园长,提出了将孩子调班或转园的要求。

主持人:老师们,如果你是园长,你将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教师一:首先我会先安抚小胖家长,然后了解情况,再要求王老师向家长道歉。

教师二:如果我是园长,我不仅会要求王老师向家长道歉,还会让王老师接受处罚。

教师三:不好。我们刚说过“显性的惩罚远不如隐性的感化”,我们对老师也要这样。

教师四:我如果是园长,我会与王老师单独谈话,指出她的不对,并让她换位思考:如果她是小胖、是小胖的家长,心中理想的老师会是什么样子,希望老师怎么做。让王老师明白应该怎么去爱孩子、怎么对待孩子。

主持人:谢谢老师们的建议!其实这个案例就发生在我园,园长处理这件事情的方法与大家不谋而合。最终,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包括王老师后来的表现,家长、园长也是满意的。老师们,整个案例还给了你们哪些启示和感想呢?

教师们回顾整个事情的经过,认为当遇到家长对教师的工作提出质疑和不满时,教师往往会被家长左右,失去理性,有时急于给家长一个交代和解释,就简单草率地处理事情,致使事情越发不可收拾。大家还认识到,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和责任要时时牢记,无论在孩子面前还是家长面前,要充分体现出教师高尚的道德素养,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最后,园长建议教师们今后再遇到同类事件要理性对待,并给出一个“五步操作法”。第一,耐心安抚家长:面对妞妞的爸爸,我们可以用承诺了解情况、教育小胖的方式冷却家长怒火。第二,调查了解情况。第三,对两个孩子要实施不同的教育:告诉妞妞有困难和委屈要直接给老师说,老师会帮助她,对小胖更要不离不弃,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第四,做到家园共育:教师要依据专业知识,就小胖的暴力倾向、妞妞的依赖心理向各自的家长说明利害,希望双方家长与老师共同教育孩子。第五,答复家长:将事情的处理结果告知妞妞爸爸――小胖已经向妞妞道歉,俩孩子已经和好,老师今后会多关注孩子,并让家长明白孩子们的相处原本是天真、和睦的,我们不该以成人的思维介入孩子们的相处。

整个活动历时一个小时。活动中,三位年级组组长轻松幽默的表演使观摩教师犹如亲临事件现场,对事件产生了强烈反响和共鸣。主持人以现场提问的方式引发教师们客观理性的思考,教师们围绕事件从家长、师德、幼儿教育、管理等多方面多角度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其中很多真挚的话语唤醒了在场人对教师职业的敬仰与崇尚之情。很多教师表示,这个案例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关爱幼儿、重视幼儿身心健康”是幼儿教师的第一专业标准。作为教师要耐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位孩子,只有那些热爱、会爱每一个孩子的老师才是智慧的老师。

小事情大道理篇9

2-3岁的孩子不能理解的事情

言行一致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答应你的事情可能很快就会忘记,所以言行不一致的情况经常发生。例如,2岁7个月的小明每次答应妈妈要他做的事时,总是说“马上就来”,可是,妈妈等了半天都没见他过来。

时间顺序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般也都没有“时间”的概念,例如,小丽妈妈在3岁的小丽午睡前问她“午睡后你准备干什么”,她却回答“我明天去奶奶家”。通常,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说出表示时间的词语,但是对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的具体含义就不一定能搞清楚了。

讲道理

让人头疼的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讲道理的时候非常多。如果父母对他摆事实、讲道理,要求他做什么事情,他可能一点也不理解这之间有什么关系。例如,快2岁的小宝吃饭就是不肯乖乖地坐着,奶奶总是捧着饭碗追着他满屋子跑,怎么讲道理都不听,其实是他还不能理解这些道理啊。

没有“时间”概念,不明“事理”的孩子,其实还没有真正理解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父母对他们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为不同的孩子所能理解的具体“问题”和“道理”有着很大的差别,对于孩子还没有理解的事物,妈妈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在当时的场景下,进行现场教育,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变得“懂事”了。

应该教会2-3岁的孩子这些技巧

说话

2~3岁的孩子活动能力较以前大大提高了,他们也会更加愿意参加一些有其他小朋友在场的活动。有的孩子在家里挺活跃的,可是到了外面就不爱说话了。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胆小或是怯场,他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和别人交流。

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在外面也“能说会道”,那么,在家里就要教会他“请、谢谢”等礼貌用语。如果他想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就一定得学会“借一借”这个词,因为孩子对从属关系并不十分理解,他们以为拿在他手里的东西就是他的,学会“借一借”可以避免孩子间的“战争”。孩子说话的技巧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父母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爸爸妈妈平时说话时,可以在情景中重复要教孩子的话。

情景练习

爸爸:宝宝,请把你的小熊玩具借给我玩,好吗?

奶奶:宝宝,请把你的蜡笔借给我画画,好吗?

爸爸、妈妈:谢谢宝宝!

分享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中心人物,“独享”的情况多,“分享”的情况少。可是,在日常交往中,自私的孩子并不受欢迎。2~3岁的孩子可能知道“分享”的意义,但是,真的要他们做起来,他们感情上还是有些不能接受。

爸爸妈妈平时就应该为孩子做“分享”的好榜样,吃好东西的时候,要当着孩子的面分给全家人;和孩子一起享用好东西时表现出愉快的样子,并且对孩子说“一起吃东西很快乐吧”;用“好吃”、“有趣”、“开心”等词语来激发孩子对“分享”的好感。妈妈快乐的表情和语调也能给孩子深刻的记忆。

妈妈在让孩子学习分享的时候,不妨用一点小技巧。吃东西的时候,不要对孩子说“分着吃”,而是说“一起吃”。

情景练习

爸爸:宝宝,和邻居小丽一起玩小熊玩具吧!

妈妈:宝宝和小丽都是小熊的朋友,小熊好开心啊!

避免危险

有可能危及孩子安全的事,当然是妈妈必须进行教育的头等大事。但是,仅仅用言语说“这是危险的哟”之类的话,1~3岁的幼儿是无论如何也弄不懂的。所以,在容易出危险的场合,要抓住机会,有必要给孩子一定程度的震撼,让他把危险的事物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记忆里。

有的妈妈喜欢用打屁股之类的手段来惩戒孩子,让孩子尝尝小苦头来记住不要接触危险的事物,其实,这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妈妈应该像演员一样,在危险的场景中表演出痛苦的动作和表情,而且大声喊“哇,好痛啊”,抓住机会演给孩子看。1~3岁的孩子已经能看懂妈妈的表情了,所以妈妈的这种表演能使孩子自己也感到痛,而且深深地记在心里。

小事情大道理篇10

关键词:有效;品德课堂;道德认识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思想品德课要做到说理明白,我们简称为“明理”。怎样摆事实讲道理,做到论理清楚明白?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以典型事例晓理

为帮助学生明白道理,在教学中应当十分注意精选典型事例,事例应当既能恰如其分地反应道德原则或规范的本质,又能为小学生接受。

如,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在公共汽车上》一课,我在教学时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对事例进行分析:(1)结合故事中的一个情节提问:的秘书打电话到图书馆借书,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学生回答:说了他是谁,图书管理员可能就会同意借书了。教师在小结中指出:日理万机,天气又恶劣,打电话借书是可以理解的。(2)紧接着提问:被图书管理员拒绝后,为什么亲自冒雨来借书了?引导学生理解对图书管理员说的话:“我也要遵守规则。”(3)第三个问题:听了的话,你想说什么?学生说:会更敬佩。教师指出:-一个人只有遵守规则才会赢得大家的尊重和敬佩。

通过这三个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讨论,老师再适时地做出小结,引导学生从典型事例中对遵守规则这样一个良好的品德提高了认识。

二、以对比明理

人们常常是在比较中加深了对一些道德原则或规范的认识。采用对比的方法,摆出正、反两方面的情况,强烈的反差,使学生清楚地辨明是非,明白什么是对,为什么对;什么是错,为什么错。

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绿色小卫士》一课时,用多媒体展示太湖没有暴发蓝藻前,湖水清澈见底的图片,描述在这种环境里,人们心情舒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好处。再出示2007年的春夏之交,太湖蓝藻暴发后,湖水泛绿、死鱼成堆的图片,告知学生水污染不仅会让人心情不愉快,还可能因为饮用被污染的水而患上多种疾病。这样的对比,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了。

可见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使用对比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明白一定的道理,效果是很好的,由于对比产生强烈的反差,学生可以迅速地明辨是非。

三、以类比寓理

采用类比的方法,也就是先讲―个较浅的事例,使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再以此类推,使他们理解较难懂的道理。

如,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我要攀登》一课中,讲述坚持就能成功,可以用《水滴石穿》的故事;三年级下册《快乐的邻里生活》一课,要学生理解环境对人的影响,可以用《孟母三迁》的故事……

把一些深刻的道理,寓于这些生动的故事之中,学生就很容易懂了。

四、以情载理。以理激情

道德情感在道德品质的形成中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始终要求老师要以自己饱满的感情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父母的疼爱》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1)学生闭上眼睛回忆生活中父母疼爱自己的事。(2)角色扮演。通过表演进行换位思考,唤起回忆,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辛劳。(3)想想自己平时对父母的关心,你有什么话要对爸爸妈妈说吗?写在孝心行动卡上。

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唤发起学生原有的情感体验,引起情感的共鸣,对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是十分有效的。

五、以谈话说理

教师在谈心式的对话中使学生逐渐明白了道理,效果也很好。这些谈话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由于熟悉又有亲身感受,谈起来亲切易懂。

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我不耍赖皮》一课时,我组织了如下谈话:(1)“刚刚在课间活动中,有的同学玩得高兴,有的却玩哭了,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快判断出,游戏时有同学不遵守游戏规则了。(2)接着教师提问:“怎样才能做到守规则呢?’‘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图片,引导学生总结出:一要排队按次序,不加塞,不抢先;二要遵守大家制订的游戏规则,该怎么玩就怎么玩。(3)再出示一个不遵守规则的小故事,提问:“如果你在场想对他说什么?”引导学生明白:为了大家都能玩得开心,游戏时要守规则。

这节课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所谈问题内在联系紧密,层层深入。学生随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师生在谈话中,就使道理渐渐明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