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见闻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22 18:08:03

清明节见闻作文

清明节见闻作文篇1

,我身边的小能人,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我喜欢的风味小清明节见闻和

阵阵春风,吹散云雾,太阳欣然露出笑脸,把温暖和光辉洒满湖面。清明节见闻和

暗蓝色的高空中闪耀着一颗白亮耀眼如钻石的星星——启明星。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催情剂网购电话:

亮晶晶的春雨,像一群天真烂漫的娃娃,在高空中云集,嬉戏而下,咿咿呀呀,欢蹦乱跳地扑进大地母亲的怀抱。缫丝姑娘迥然不同:蓝布棉袄,黑粗呢短大衣,草绿色长裤,脖子上的纱巾是白的,扎小辫的头绳是根黑毛线。老师,党在我心中,《我有一个

清明节见闻作文篇2

【关键词】电视新闻标题屏幕标题提要标题基本要求制作技巧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电视新闻后期编辑制作技术的进步,电视新闻标题的作用也日益凸显。由于电视新闻往往时间不长,甚至是一过即逝,不像报纸那样,可以让读者按自己的需要看两遍、三遍,仔细分析和领会,因此,我们在制作电视新闻标题时,应把握出镜时机,吸引观众眼球,通过各种手法揭示新闻内容,传递关键信息。

本文以2005年3月28日播出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电视新闻的标题为例,来探讨电视新闻标题的制作要求和技巧。

该次节目播出的电视新闻标题如下:

1.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出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2.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结束连续六年空缺局面,自主创新成果备受瞩目

3.吴邦国会见安第斯议会议长

4.曾庆红会见挪威外交大臣彼得森

5.【落实科学发展观――东部新跨越】河北:扭转结构失衡,塑造钢铁精品

6.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能耗下降四成节能效益凸显

7.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高扬理想的旗帜

8.全国近31万农民享受国家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待遇

一、电视新闻标题的基本要求

电视新闻的标题分为两种:提要标题和屏幕标题。和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相比,电视新闻的标题除了具备新闻标题的共性之外,也还有其自身的特点。

1.屏幕标题必须简明扼要

屏幕标题是打在电视的荧屏上供观众看的新闻标题,节目主持人和播音员不说它。因此,屏幕题目就兼有报纸新闻标题的特点:凝练而富文采。一般来说,电视新闻的标题字数最多控制在20个字,字幕打一行为宜。如果是两行标题,上下句的字数要相等,句式要对仗工整。这样读来也上口易记。

以这次《新闻联播》的电视新闻标题为例,“吴邦国会见安第斯议会议长”、“曾庆红会见挪威外交大臣彼得森”就显得简明扼要,同时又传递了新闻的主要信息。而头条新闻的标题“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出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则显得拖沓冗长,双主语并列,缺乏应有的节奏感,字数多造成荧屏拥挤,不易看清楚。如果把这个标题改为“全国xx名科学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则简单明了,效果更好。

2.提要标题必须通俗易懂

提要标题是供节目主持人说的,观众只能听而不能看,因而应像广播新闻一样兼顾说和听两个方面。即播音员说得上口,观众听得入耳。此外,电视新闻要适合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年龄结构的观众,因此语言要通俗易懂,人一听就明白。读起来要琅琅上口,不能拗口。

例如,这次新闻节目中的国内和国际简讯部分,其新闻标题不论是“黑龙江扎龙湿地大火完全扑灭”,还是“捷格巴耶夫当选吉议会新议长”都十分清楚明白,任何一个观众都能完全理解提要标题表达的内容。

3.电视新闻标题必须新颖生动

电视新闻能否及时有效地传达给受众,与标题质量的高低关系极大。标题新颖独特、醒目抓人,就能激发观众浓厚的兴趣,吸引观众往下看。

总之,一条好的电视新闻标题不仅要勾勒、概括出新闻的主要内容,还要引发观众的联想,激发观众的视觉、听觉和思维器官,以达到使其更好地收看新闻的效果。但在一档电视新闻节目里,即使每条新闻的标题达到了上述要求,为了避免标题的雷同现象,文字编辑还要仔细地斟酌标题,通过综合各题特点进行修改和最后审定,让新闻节目的标题不落俗套,以灵活多变的形式打动观众。

二、电视新闻标题的制作技巧

1.遵循心理学的感知、记忆规律,选择最佳的标题显示时间和停留时限

电视观众打开电视机收看新闻节目和买报纸抽时间阅读时的心理状态是不同的。阅读报纸处于有意注意状态,是有目的主动浏览的。显示标题的时间长短应该以标题的字数为参考,一般单行10个字显示时间为10秒。时间过长会与画面争注意力,时间过短又无暇顾及。

2.编辑对标题文字进行特技变形处理,具有集中注意力的趣味性,让观众保持有效注意的接受心态

文字的字体、色彩要与节目的内容、格调和谐统一,或端庄或秀丽或活泼或变形都要视节目的内容选择,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文字的大小和位置要恰当,字过大或过满都有一种堵的感觉,字太小又让人看不清楚,达不到传递信息的效果。

3.标题文字的数量要适当,多用动词

字数太多让观众目不暇接,产生视觉疲劳而导致心理厌烦,但也不应短到让人不知所云。字数过少的标题会让人摸不着头脑,在荧屏上也不美观。

真正的新闻本身就处在变动之中,因此,制作电视新闻标题更应从寻找动感上下功夫,多在描述和表现事物的动态上动脑筋,让活生生的语句进入标题,要把标题与观众感知的变动表象联系起来使之形象生动,动感十足,从而加强电视新闻标题的视觉冲击力,以吸引观众,抓住观众。

还以上面“雪飘东北,雾锁南国”为例,一个“飘”字,一个“锁”,显得十分生动,一幅大雪飘飘和浓雾茫茫的景象场面就十分形象地走进了观众的脑海,远比“东北突降大雪,南方遭遇大雾”这种传统的标题更能吸引观众。

4.电视新闻标题以揭示事实为主,但并不完全排除以画龙点睛之笔评析事实,传递感情

电视新闻标题一般只要客观地把主要事实揭示出来就行了,但是也要防止态度暧昧,是非模糊。譬如:某电视台为一位环卫工人在大街上遭殴打的新闻,是这样做标题的:“环卫工人当街被打”。这个标题就缺乏电视台的立场、观点,显得模棱两可,是非不清,旗帜不鲜明。其实,该台在报道这件事时,还让过路的人谈了看法,并播出群众的原声。这个标题只要稍加改动,标为“环卫工人当街遭殴路人谴责打人行为”,就表明了电视台的立场。

以浓郁的情感色彩去感染观众,用电视新闻标题去传情,能收到很好的传播效果。这其中包括传递人之常情,如亲情、友情、乡情等。传递人间真情,不是亲情胜似亲情以及传递人生之激情、人世之深情等让标题,能使观众过目不忘,为情所动。

如中国40年引黄成绩的报道用《大禹制水的地方》为标题,一下子就点出了报道的中心思想,把4000年大禹不曾解决黄河泛滥的问题,中国人民共和国用40年便顺利解决了这一问题,两相对比,使要表达的思想一下就呼之欲出了。假如换上一个新闻性标题如《河东40年引黄成就显著》或者《黄河中游40年建成20多个万亩以上的引黄灌区》,整个新闻的风格和影响力都变小了。

总而言之,让电视新闻标题拥有审美情趣、具有一定的艺术品位,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非一日之功,需要编辑从业人员强化制作标题的观念意识,持久地学习不断地磨练,培养起较高的文字处理素养和编辑制作技术素养。

参考文献:

[1]董世良.运用电视新闻标题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有线电视,1997,(3):23-25.

[2]徐文华,叶小林.例谈电视新闻标题的特色[J].电视研究,2000.

清明节见闻作文篇3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作为中国法定假日。目前,中国的节假日中传统节日已增加到了4个。一方面,政府的倡导和国人自觉的民族意识使传统节日合理存在;另一方面,由于商家的引导和国际交流的频繁,洋节在国人的生活中也占有了重要位置,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等洋节呈现出甚嚣尘上、喧宾夺主之势;还有一种现象值得关注,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在过中国节的同时,已开始使中国节日本土化并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了。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冯骥才先生认为,我们要看到中华民族自己节日独有的美。我们对民族节日有更强烈的心灵需求,我们需要自己的文化传承、文化身份和文化自豪感,民族节日是约定俗成的,而不需要用政府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去认定。笔者认为,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政府、学术界、教育界、新闻媒体等都应该认真思考的课题,都应担当的相应责任。下面笔者想就新闻媒体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责任方面谈一些看法。

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意义

兔年春节刚过去不久,人们在喜庆、欢乐和热闹的感觉退去之后,普遍用了一个字――累来概括内心的感受。众所周知,节日是由节日主题和约定俗成的形式构成的,而过节就有文化认同和契合心理的因素在其中了。如何让传统节日内涵丰富更具吸引力,让传统节日文化发扬光大更深入人心?首先应了解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意义,增加国人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符号,是中国特色,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是中国符号、中国特色、中国旗帜,建设好传统节日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增进民族认同、加强民族团结、维系国家统一、凝聚海内外华人。尊重传统节日是尊重自己、尊重和热爱祖先和民族的表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会让祖国大陆和港澳台在文化上走得更近,让祖国和海外华人在文化上更亲。重视传统节日,对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培养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很大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的记忆,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和窗口,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可以促进中国文化的发扬光大。中国传统节日作为民族的记忆和象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中国历来重视传统节日,重视传统节日文化的发扬光大。目前,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国文化的结晶和窗口,已被世界各国接受和重视。一些国家的人们通过节日活动了解中国文化,一些国家的政要和新闻媒体在每年春节的时候都会关注华人居住区的春节活动,还有很多外国人热衷过中国节日、热爱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元素在世界上已被普遍应用,这是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所在,也是中国文化发扬光大的结果。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摇篮,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可以推进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中国传统节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人们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与向往,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代代相传的重要载体,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摇篮。传统节日是民族生活长链中熠熠生辉的珠宝,它深深嵌入生活,沁入心田,会对人的精神和心理产生潜移默化、难以磨灭的影响。节日文化也有一个建设的过程,不能仅拘泥于传统,更不能放任自流、自生自灭。除了春节的文化内涵和形式比较丰富之外,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应当认真设计。中国传统节日应注入新的文化元素,改革不适于今天的旧习俗,形成固定的节日文化模式。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中国当代文化建设。

新闻媒体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优势分析

新闻媒体亦称大众传媒,一般来说,新闻媒体包括纸质(报纸、杂志)和电子(广播、电视)两种(注:报纸、杂志的网络电子版,网站新闻以及手机新闻等由于其特殊性,暂不列入本论文)。新闻媒体的职责是报道事实、宣传教育、信息传播、舆论监督。我国新闻媒体由政府主管部门主办,具有权威性、公信力、专业性、真实性、及时性等传播优势。纸质媒体和电子媒体又各有特点。纸质媒体在传播时具有原创性、真实性、系统性、连贯性、深度报道、价格便宜、携带阅读方便、易于保存收藏等优势,电子媒体则具有快速及时、感染力强等优势。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事项,过节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新闻媒体报道节日相关内容和活动既是其职责所在,也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途径。而且新闻媒体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分析如下:

新闻媒体公信力强、传播面广,可以让更多的人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增强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感。新闻媒体由于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其在宣传报道中国传统节日活动和传统节日文化时具有很大优势: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获得相关信息,受众人数多;由于新闻媒体的政治性和专业性,人们对新闻报道内容的真实性会产生很高的认同度,由此一年一度的潜移默化的规律性传播,人们会对新闻媒体产生依赖,会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产生更大的认同。比如中央电视台每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从1983年开播以来,已经成为全球华人春节的新民俗。又如北京电视台《五星夜话》节目的中秋专题、郑州《大河报》每到传统节日时的整版节日文化介绍等,已成为人们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教科书和资料。

新闻媒体信息量大、创新意识强,可以增强中国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丰富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新闻媒体可以通过连续报道、系列报道、专题报道等方式扩大传统节日文化的信息量,全面、丰富地介绍和报道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容和活动。不能支离破碎和断章取义,这样会导致节日文化的缺失。例如:每年节日来临之际,一些食品商家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利用媒体进行食品宣传,由于其宣传力度大、诱惑力强,让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印象只剩下了某种美食。所以新闻媒体应利用创新节目或改革版面形式,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传统节日的吸引力。

新闻媒体传播速度快、感染力强,可以激发民族情感、凝聚爱国主义精神。报纸媒体有文字有图片,电子媒体速度快、有声音有画面,使得新闻媒体在传播时感染力强、效果好。传统节日本身是民族的记忆、情感和符号,能够亲身参加节日活动,无疑会有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不能参加的人,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和迅速传播,如身临其境,也会感慨万千。比如:每年清明节的陕西黄帝陵祭祖大典,经新闻媒体报道后,炎黄子孙身在五洲四海,心向祖国大陆。又如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把全球华人的心连在了一起,特别是当大屏幕传来海外华人的祝福时,全球华人眼含热泪、心心相印、血脉相通,民族情感、爱国主义精神因节日而激情迸发。

新闻媒体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责任

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不仅仅是老百姓的事情,政府、学术界、教育界、新闻媒体都应该有所作为。政府应在政策上加以扶持,政府相关部门要不断倡导、继承、创新传统的节日文化内容和形式,而不是简单地加以限制。学术界对节日文化应进行严谨认真的研究和挖掘,整理并规范节日的文化和内涵,而不是作无谓的争论。教育界要认真思考调研,在大、中、小学及幼儿园教育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材的编写和教学,而不是放任自流。下面具体谈谈新闻媒体在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中的责任。

新闻媒体应清醒认识在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中的责任。2005年6月,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发出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对宣传民族传统节日的导向作用,切实加强对民族传统节日的舆论宣传,积极营造尊重民族传统节日、热爱民族传统节日、参与民族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所以不论是新闻媒体还是媒体从业者都应认真学习和深刻领悟《意见》精神,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为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加大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力度和深度,加强正确的舆论引导。《意见》指出,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节日理念,努力发展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使民族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

民俗学家乌丙安说,民俗节日在中国民众农耕生活中经过了几千年自在的、自发的传承,早已经形成了世世代代传习不断的全民族重大生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每一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外延都具有相对稳定的完美和谐的特征。但同时节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无疑会有很深的历史印迹,有些已为现代文明所排斥。

新闻媒体在报道时可以通过专题报道或制作系列性节目,一方面可以深入挖掘节日文化形成的完整脉络,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正确的舆论引导,倡导文明过节。比如每年清明节前后,一些城市的十字路口,祭祀烧纸的现象较为普遍,不仅造成了城市污染,而且很不文明。类似现象新闻媒体应进行报道并进行舆论引导,倡导人们在清明节要文明祭祀。

侧重报道节日丰富的文化内涵,促进节日仪式的形成。《意见》还强调,要坚持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使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与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相结合,与商业营销形成互动,不断增强节庆活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据不完全统计,中华56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总共有120多个,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特有的传统民族节日。但是我们对于自己民族节日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认识,不一定都很完整和准确。比如端午节,其文化意蕴就包容了辟邪驱毒、游艺竞技、祈求健康、纪念先贤等多个方面。但因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因素,过端午节仅仅被理解成是纪念屈原,从而造成节日内涵单一,使人们感觉与自己关系不大,节日渐过渐远。另外,节日仪式感缺失也是民俗节日逐渐失去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某些节日形式应限制式保留,而不能简单制止或取消,比如节日燃放烟花爆竹问题。为此,新闻媒体在宣传报道传统节日时一方面应侧重报道节日丰富的文化内涵,保持节日文化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还应倡导和引导促进节日仪式的形成,使老百姓明确知道节日该怎么过。

总之,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要靠全社会和每个中国人的力量,新闻媒体更是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李汉秋:《让传统佳节湿润民族精神》,《红旗文稿》,2008(8)。

2.严考亮:《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2007(1)。

3.张贷年:《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陈松林:《论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内涵及其现代意义》,《湖北社会科学》,2003(10)。

5.乌丙安:《民俗日历:唤醒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央视国际》,2005年2月15日。

清明节见闻作文篇4

一、画面细节

画面细节以细节充实画面内涵,是画面的眼睛,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它突出的特征是能够抓住最有个性的人物,选取最为动情的镜头,表现最有说服力的场景。画面细节常以特写的形式出现,特写在刻画人物和表现细节时,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震撼性效果,最富于表情和最有表现力的特写镜头,可以长久地作用于人的心灵,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我们在消息类新闻采访拍摄中,往往不重视画面细节的抓取,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新闻都配有解说词,新闻的全景、中景画面包含了较多的信息元素,即便完全不用近景和特写,全景和中景也勉强可以满足一般新闻对画面表述的需要。拍摄中景和全景要相对容易,而抓拍典型的细节镜头相对较难,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技巧和机运。一则新闻如果没有或者很少运用细节镜头,想要让观众注意到画面中重要的地方,就不得不用文字解说去提醒,而这些重要的地方在全景、中景画面中不突出,不明显,或是画面时间太短而看不清,会使得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我们在采制新闻报道《瘸腿井长于永清》中有一段的细节场面:于永清一瘸一拐地走在大巷,可一爬上工作面,他就非常灵活,左脚蹬着支柱,右腿一窜就在只有二十厘米高的工作面上爬了好几米,他下来时,满脸的煤灰,只露出一口白牙。没有一句解说,只有现场效果声。报道抓住了反映人物本质特点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画面,将一名煤矿工人真实感人的鲜活形象推到了观众的眼前。

画面细节能准确高效地传递新闻,有效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有助于体现深化主题,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丰富表现力的作用。所以画面细节在电视报道中也就显示出它突出的地位和作用,比单靠解说词要可信、生动得多,它使节目有血有肉,形成电视报道的兴奋点,提高了节目的可看性。

二、声音细节

声音细节以细节充实听觉内涵,是声音的灵魂。它以明晰生动的逻辑表述力突破了画面的视觉空间,建构出画面无法表达的意境。它或发挥或点缀、或强调或渲染、或衔接或补充,能生动地刻画人物性格、渲染气氛、深化主题,具有强烈的听觉冲击力。新闻人物的话语、新闻现场的音响等声音细节,有着不可更改的佐证性,从这个角度看,它有着比画面细节更为可靠的真实性。

清明节见闻作文篇5

真实个体的双重身份和独有的“自我”

英国社会学家哈里认为,生存在人类社会的真实的个体具有双重身份,它由一个社会存在(人)和一个个人存在(自我)构成。人是公开可见的一种存在物,带有一个文化内或社会群体内一般人所共有的所有属性与特点。人是公开的,而自我,虽然可能向他人展示,但最终是自己的。一个真实的个体会把自己特定的性格、经历和情感赋予那个独有的自我。这种自我取决于三个方向的内容:第一个方向是现实,即自我的某个方面究竟是公开显示的还是保持隐蔽的;第二个方向是实现或来源,即自我的某个特征被认为是来自个人或群体内部的程度;第三个方向是执行者,即归属于自我的积极力量的大小。

媒介的单一视角和真实“自我”的偏离

社会存在意义上的“人”和个人存在意义上的“自我”这种双重身份,自我的多侧面和多层次的丰富蕴含,使真实个体在进入容量极为有限、视点往往单一的媒介视域时,难免发生变形。

真实的人物一旦进入报道,就或多或少地承载了报道者的传播意图。“新闻人物在报道中呈现为主题性人物,报道往往着眼于迅速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中新近做出某种突出行为的各类人物,既突出表现人物的事迹,又要立足于‘为什么’这个角度,围绕特定新闻事实中人物的所作所为,揭示人物的某种特定思想个性,展示人物的某一侧面形象,不要求全面完整,只注重‘闪光的一瞬’。”②在媒介话语的制约下,新闻叙事中的主题性人物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往往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偏离。

《看见》中的人物呈现方式

与主题性人物的单一视角不同,《看见》对于人物尽可能地还原真实,记者不过多地介入,让当事人尽可能地流露自我,展现内心的挣扎、蜕变。笔者统计了从2012年11月18日到2013年5月20日的共20期节目,以人物类和事件类为主,其中人物类专题占13期。其余以事件调查或解析为主的报道也在报道视角上更多地呈现人的状态,表达人的渴望。笔者进一步将节目所涉及的主要人群进行了归纳,主要包括普通人、争议性人物和名人。节目对不同人物类型的呈现方式有以下特点:

1.对普通人生命“个体”的尊重

每一个生存在这个世界的个体都是值得尊重的,作为一档专题新闻节目,《看见》将具有不平凡经历的普通人作为主要关注和呈现的对象。《生命,美得让人流泪》这期节目报道的是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女儿、失去双腿的廖智,节目带领观众走进了她的内心世界,了解她如何面对自己,面对生命的劫难,面对失去,然后涅槃重生。在节目娓娓道来的叙事中,人物“隐蔽”的自我得到了展示,并从中传递出自我的积极力量,这样的生命历程,“美得让人流泪”。

社会存在意义上的“人”让位于个人存在意义上的自我,这个自我有着更为丰富的蕴含,更易引起共鸣。

尊重个体,尊重个体存在的价值和尊严,其背后深刻地蕴涵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包容,也是电视媒体自身人文价值的体现。

2.对争议性人物的“平等”审视

新闻中离不开对人的挖掘和展示,在错综复杂的新闻事件背后,往往是纠缠不清的人性。如何真实多面地展示新闻中的“人”是最关键的,而真实展示的前提是平等观念的建立。平等,意味着媒体与新闻当事人的平等,意味着给双方同样的说话机会,打破话语的垄断,尤其是面对争议性人物。《看见》对平等意识的认同,使节目更能接近人物的心灵和生活的本质。就像柴静所说:“《看见》这个栏目组,从一开始就树立一种原则,面对一件事情,不去说服谁,不去解释谁,也不尝试去教化谁。我们只想平静地把它陈述出来,把人内心当中所有的东西诚实地陈述出来就可以了。”③

幼儿教师颜艳红由于虐童拍照事件一度成为网络热议、攻击的对象。节目组走访了颜艳红的家庭,了解到她的成长环境、情感经历。记者与她进行心灵沟通之后,发现她自卑、幼稚,她将自己的偏激、愤怒、虚荣、不安全感全部发泄在一个虚拟的网络空间上,以此寻找精神寄托。这样一个自我心理尚不健全的人怎么能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但节目抛弃了偏见和责难,抛弃了道德审判和歧视,平等地审视当事人,给一个受争议的对象表达的出口,引领观众一同接近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其原本隐蔽的自我找到了一个表达的空间。

事实上,在传统文化的约束和规范下,个体层面的自我更多是隐蔽的,人物本身没有自主选择表达的权利或欲望。在强大社会舆论的压力下,自我的某个特征被放大,自我的积极力量则越来越小,媒介话语空间的狭隘忽略了人物自我的挖掘和展示,也让新闻叙事中的人物离真实越来越远。

尊重事实,尊重新闻当事人,在平等的对话与交流中展开心灵的剖白,由批判当事人转向思考更深层次的社会动因、人性困惑,这才是此类深度报道的意义所在。道德层面的批判不是新闻媒体的终极意义和价值,引领、启蒙才是媒体的职责,也是透过层层迷雾穿越是非逻辑所应该“看见”的东西。

3.对名人的“还原”式解读

在大众媒体时代,名人本身就承担着“意见领袖”的功能,他们的意见、观点乃至兴趣爱好都有可能引起大众的追随和效仿。对于这些出镜率比较高、影响面比较广的人物,《看见》选择了一种“还原”的方式,将他们还原到真实的生活里,还原到不为人知的细节中。

2011年8月7日改版后的第一期,柴静采访了“微博女王”姚晨,从姚晨的微博能量到热心公益再到她的情感挫折,观众看到的姚晨是一个真实、坦率、可爱的女人。节目呈现的方式很特别,不同于追忆儿时往事、成名历程或者畅谈艺术感悟这样的普遍视角,而是以微妙和敏感还原两个女人在精神世界的往来和对话,让人在感动于姚晨的率性时也收获了更多来自女性视角关于生命的审视和思考。每一个电视机前的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都会被这种温暖所打动,如同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

结 语

《看见》以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视角和姿态审视新闻事件中的人,在感性的“人”与理性的“事件”中寻找一种表达的平衡,展示个体存在意义上的自我。这个自我来自于每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但自我的经历、体验、感悟是值得分享和传播的,《看见》所做的就是这个分享和传播的过程。

“看见——为了一个清晰的世界而努力”,如果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见自我,那么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清晰而明亮。

注释:

①《看见》官网,http:///lm/kanjian/

②欧阳照:《电视新闻的叙事学研究》,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版

清明节见闻作文篇6

【关键词】散文式新闻;审美;特征

一、散文式新闻的定义

著名记者穆青分别于1963年和1982年阐述了自己关于新闻散文化的观点,其要点如下:1.不要过分拘泥于新闻写作的格式要求,新闻也是散文的一种,要“充分吸取散文写作中那种自由、活泼、生动、优美、精练的表现手法”。[1]2.要注意细节,“抽象的东西要通过生动活泼的细节表现出来”。[2]3.散文化新闻的总体风格是清新明快。

1981年,新闻界提出了新闻语言多样化的问题,认为新闻竞争不仅在于抓新闻事件,还在于新闻写得美不美。“美不美”,说明当时新闻界的很多人士已经注意到了新闻的文学传播效应。

研究新闻写作的著名学者胡欣在其所著《新闻写作学》中明确了“散文式新闻”的含义,它是“用优美的语言,散文的笔法,形象生动地表达新闻事实的一种报道方式”。[3]

考察穆青和胡欣关于新闻散文化写法的意见,我们可归纳出散文式新闻的内涵:首先,它必须具有新闻的内在特征,具备新闻的六要素,即五个W和一个H,也就是“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因、如何”。其次,散文式新闻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更多地表现出文学色彩,审美性是其根本特征之一。

二、散文式新闻的审美特征

(一)“自由”是散文式新闻内在的最本质的审美特征

散文式新闻就是因为新闻报道受到很多不必要的限制,“八股”倾向严重而产生的。所以,它最显著的审美特征就是“自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由的思想。记者只要不违背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对同一件事情可以各抒己见。在不违背法律道德的前提下,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完全可以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各种见解。

第二,自由的风格。记者们的审美趣味和个性特征可以融入到新闻写作中,使新闻报道呈现出多姿多彩、争奇斗艳的局面。有些记者真诚坦率,有些记者温柔婉转,有些记者傲然屹立,有些记者谦虚敦厚。记者不同的性格特征会造成他们新闻写作风格的大相径庭,所以我们读新闻时,有时感觉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有时则是狂风暴雨,奔泻洒脱。

第三,自由的内容。散文式新闻在选取题材和主题方面更加自由。或娓娓而谈,或放声歌唱,或大发议论,或回忆过去,或展望未来,大到国家大事、小到日常生活,都可以成为它抒写的内容。内容自由了,可读性会随之变强,新闻报道的对象就会更加广泛。

第四,自由的形式。所谓自由的形式,即指在新闻报道中,作者打破新闻写作在形式上的条条框框,可以把新闻当做小品文、随笔、杂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来写。这种写法具有以下特征:叙述灵活多样,结构标新立异,描写生动活泼,修辞雅俗共赏,富于诗情画意。

(二)散文式新闻更多地融入了记者的思想感情,使读者产生了情感愉悦的审美体验

新闻记者如同文学家,适当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渗透到新闻事件里,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如在体育新闻报道中,记者往往会毫不隐晦地表露出对某体育事件的情感和态度,在导向上对读者有极大的影响。下面我们来看一则体育报道:

经历挫折飞得更高 历经磨难飞得更远

高延林

北京奥运会已经进入尾声,中国代表团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国人总体上是满意的。但是,个别人关于郎平执教美国女排,刘翔因伤退赛,杜丽、程飞、贾占波等卫冕失利等的议论,却值得商榷。

坦率地说,我国体育健儿能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如此成就,与许多外教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在我们代表团里就有30多位外教,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现如今,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无论是体育,还是文化,国际化的交流已经成为世界潮流,一个国家要强盛,一个民族要振兴,闭关锁国行吗?

本届奥运会上我国代表团在某些项目上没有实现人们的预期,对于失利者可谓一次挫折,是一次磨难。其实这都是太正常不过的事了,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你不可能做件件事都如意,不可能一生没有烦心的事,因此说历经磨难才会飞得更高,历经磨难才能飞得更远。高尔基说过:鹰有时会飞得比鸡低,但是鸡永远飞不到鹰的高度。是雄鹰就不会畏惧挫折,是雄鹰就敢面对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屹立在世界之巅。(《延安日报》2008年8月23日第001版)

这则新闻短评,立意高远,态度鲜明,情感充沛,文采斐然。记者的情感倾向表露无遗,甚至提高到关系国家、民族振兴的高度来谈论北京奥运会出现的诸多现象。本文作者对有些心胸狭窄的人持强烈的批评态度,而对郎平、刘翔等教练和运动员给予充分的理解、支持和鼓励,让人读后很受感动。

(三)形象生动,趣味性浓,是散文式新闻最典型的外显审美特征

新闻界对散文式新闻的内涵和表现形式至今还没有达成共识,但只要赞同新闻散文式写法的业界人士都把“形象生动”当做它的标志性特征。那么,散文式新闻是怎样做到形象生动的呢?首先,在叙事时注意角度的变化,环境气氛的渲染,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描写的典型化手法等;其次,特别注重细节描写,对环境、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的描写细致入微;再次,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悬念、暗示、比拟、对比、衬托等;同时,注重新闻事件的情感渲染,以情感人;最后,特别注重语言的鲜活性和表现力。下面这则消息就充分体现了散文式新闻形象生动的审美特征。

大雨使武汉成为水城

[美联社武汉7月27日电]门前一片,上班得划小船,但梅建英(音)对搬出这个每年都要闹水灾的地区的想法却一笑置之。

梅女士说:“我在这里住了30来年,在不发水的时候,这是个很适合住人的地方。”在她说话的时候,一群鸭子正从她的门前游过。

居民已搬出进水的一楼,他们将椅子、床和电视机等物品放在较高的楼层或是屋顶上。人们在屋顶上做饭、打牌,并在雨停的时候晾衣服。

在街上,儿童在齐腰深的水里玩耍。大人们肩上扛着小孩或货物艰难地前行。还有一些人在捞鱼。

上星期,一场创纪录的倾盆大雨使这座有700万人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变成了河流。狭窄的街道两旁排列着两三层的楼房,人们划着小船、橡皮艇和轮胎的内胎在街上来来去去,颇有水城威尼斯的味道。(《参考消息》1998年7月28日)

这则消息完全打破了传统消息写作的结构特征,形式非常自由,那么它的新闻传播效果到底怎样呢?洪灾本来是沉重和恐怖的,但在作者的笔下,灾难成了其次,我们看到的是武汉人民轻松、坦然、乐观面对大洪水的情景。试想一下,如果这则消息按照传统写法来写,必定要用大量的笔墨来写洪水造成的灾难情景,让人们读后心情更加沉重和担忧。那么,这则消息是怎样做到如此适当精妙的传播效果的呢?

第一,使用了蒙太奇的叙事手法。这则消息完全打破了消息写作的结构要求,采用了蒙太奇的叙事手法,它不按照时间的先后,而是剪辑了几个与大洪灾似乎格格不入的镜头进行叙述。它最先给灾区中的女士“梅建英”一个特写――“一笑置之”,不仅仅写出了她在灾难面前十分平和的心态,同时也为整则消息营造出了一种乐观、安宁的情感气氛。然后再写武汉人民在大洪灾面前种种悠然的生活,各种生活物品虽然搬上了二三楼,但人们照常安宁地生活,做饭、打牌、晾衣服,像水城威尼斯那样在齐腰深的水里划小艇。这样的叙述很清楚地传达出了两种信息,一是洪灾造成的灾难确实很大,二是身受大灾难的武汉人民生活虽然受到很大影响,但他们的心态却很平静,不急不躁。

第二,使用了悬念、衬托等表现手法。消息一开始告诉我们,梅建英对搬出常闹洪灾的家乡“一笑置之”,读者不免会追问,梅建英的家乡武汉到底有什么好呢?作者逐渐为我们解答了心中的疑问,最后竟然把洪灾中的武汉和水城威尼斯相提并论,我们读者一下子就明白了,梅建英女士不愿离开家乡的根本原因是武汉人民所处的和谐安宁的社会环境。作者用戏水的鸭子和威尼斯的小艇衬托出了洪灾中老百姓的一种安宁心态。

第三,对细节描写的注重,使得这则新闻十分形象生动。如新闻重点剪辑了老百姓做饭、打牌、捞鱼、戏水、水中划艇这样一些极富生活情趣的场景,使本来一则非常沉重的灾难新闻,变得非常活泼、轻松。

(四)清新明快是散文风格和新闻特征相融合而产生的审美特征

媒体过于讲究新闻写作的格式化,往往容易造成大量的新闻稿件刻板、陈旧、平庸。散文行笔追求清新自然,这就克服了传统新闻写作的上述毛病。而散文因为形散的特征,作者会恣意散开,不免有些拖沓嗦,散文式新闻当然要具备新闻的内在特征,要求简洁、明了,这也避免了散文放得过开的毛病。因此,散文式新闻能够有效克服两种文体写作容易出现的毛病,自然地显现出清新自然的审美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表达的鲜活性。散文式新闻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针对传统新闻写作所犯的“八股”病,善于运用新闻散文式写法的记者们都尽量避免单调、重复和陈旧,无论内容还是形式,他们都喜欢推陈出新,以其不断的创新来吸引读者的眼球。这就使得散文式新闻形成了清新自然、生动活泼的面貌。

第二,语言简洁、优美、准确。传统新闻写作只注重语言的简练和准确,而轻视新闻语言的优美性。散文式新闻则不同,让读者更轻松地了解新闻事件不是它唯一的目的,它的目的更主要的是让读者了解新闻事件后产生情感触动,从而潜移默化地加强新闻的传播效果。所以,散文式新闻特别注重使用富于表现力、内涵丰富、优美生动的文学性语言。

第三,结构灵活简明。传统新闻写作的结构安排往往不能挣脱条条框框,而散文式新闻纠正了这一毛病,记者们敢于创新,运用多向度和立体思维,灵活、精巧、简明地安排新闻的结构。

三、散文式新闻的意义

随着电视、网络等现代化传播媒介的普及,新闻传播的媒介和方式产生了重大变化,多媒体新闻以其直观、及时、生动、形象、丰富,在新闻传播方式中优势非常明显,通过报刊阅读了解新闻的人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因此,今天我们再次提出散文式新闻的话题,就不仅仅是讨论新闻写作的问题了,更重要的是探讨传统纸媒如何适应新时代的挑战。现代化媒介的传播优势是纸媒无法比拟的,但纸媒如果能很好地认清自己的特点,调整思路,也可以在现代化洪流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很好地生存下来。其中,散文式新闻应是纸媒值得提倡的重要报道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穆青.尝试用散文笔法写新闻[J].新闻业务,1963(1).

[2]穆青.新闻散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217-218.

[3]胡欣.新闻写作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230.

清明节见闻作文篇7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策略;探讨

新闻编辑能力是从业人的专业素养的直接体现,故有必要深化专业知识,掌握 电视新闻编辑的策略,提升自身能力。就电视新闻编辑来讲,它不是单纯的一项专业技能,而是浓缩了编辑者对新闻事件的筛选,整合,凝练的等等有选择的进行加工再创作的过程,不啻为一项艺术表达。这个过程中,既隐含了编辑者的主观价值倾向,又体现了编辑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因而编辑工作在整个新闻工作中处于核心的位置。而对新闻编辑从业人员来说,首先要有树立起对事物的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对新闻事件要有精准的敏感度,这样才能快速准确地筛选出具有传播价值的新闻事件。接着,就是考验个人的专业素养,即新闻编辑能力。从业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编辑技能,对新闻素材进行整合,加工,提取出有效信息并进行浓缩,重新组织搭配,合理安排排版和结构。同时,还要加强视觉和听觉效果,以吸引观众为目的,争取做到在趣味中完成传播新闻事件的使命。 新闻不同于报纸文字媒体等,有它的独特性,即更强调时效性。对电视新闻而言,时效性意味着新鲜有趣,简单接地气,让观众一听了然,最便捷的理解到新闻事件。

电视新闻标题最大的特点就是“醒目”。标题作为一条新闻事件的核心和关键,一定要鲜明清新晰,直截了当。故标题编辑策略在新闻策略中分量重之又重,从业人员应加强标题的重视程度,才能把握编辑高质量新闻的关键。标题编辑时最好具有“吸引力”,即是第一时间抓住观众,激起他们的兴趣去了解新闻的内容。众所周知,标题有主标题和副标题之分,大型新闻一般会主副标题结合,小的新闻一个主标题足以。标题编辑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首先主副标题分工要明确,主标题一定要有“吸引力”,可以用夸张、引用等等的修辞手法或者一些表达策略营造出夺人耳目的效果,让观众不能一目了然,摸不着头脑才会继续看下去;副标题则是为辅助主标题而存在,一般而言,主标题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副标题需要立刻出来为主标题正名,本本分分的把事情解释清楚,而不至于误导观众甚至产生“欺骗性”,总的来说,副标题要简洁概括,把事件总结清楚,起到初步传播的作用。其次,当标题足够清晰明了时,它要达到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新鲜有趣,即是“吸引力”的更深层次。同样的标题,简洁的标题还不足以激发观众的好奇和兴趣把新闻看完,这就需要标题编辑的有趣,同样性质的新闻事件,换个新鲜的角度或者用个修辞手法,就能增加标题的趣味性,让观众一眼看到时觉得很新鲜之前没有见过或者运用个典故让观众会心一笑等等都能使标题变得有趣“好看”。好的标题,是优秀新闻的一半。当观众被标题吸引时,新闻的传播的目的就成完成了一半。

电视新闻的导语与纸质媒体同源但又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纸质媒体的可读性要求较高,而 电视新闻稿的可听性更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曼彻提出好的新闻导语是有神奇魔力,能够施加魔法的,导语一旦唱起歌来,读者就能够跟着调子应和。当然这种说法比较文艺,但事实上导语在新闻结构中处在首端的位置,同时也是新闻事件的开始,它具有微妙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当观众成功地被标题吸引过来想要知道新闻事件的具体信息时,导语就要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即简单高效的把新闻事件讲述出来。这里的讲述是指概括,以强调新闻事件的要素和关键点为主,让观众大致了解这个新闻事件是怎样的。由此可知,编辑者在编辑新闻导语时,要抓住新闻事件的传播点和关键之处,凝练概括和浓缩,这是对编辑者专业能力的一个考验。好的导语是不仅要告诉观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还能使观众读出乐趣继而往下收看完整的新闻。一个漂亮的细节往往能功的吸引观众继续收听的兴趣。事实上,导语越凝练越好,凝练的句子含有足够的信息量,并且能够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兴趣。现在“一句话导语”越来越成为业内审美的“潜规则”。一句话包含一件最重要的事,把其他相对次要的事和边角细节都舍去放到后文中。

清明节见闻作文篇8

[关键词]新闻 娱乐化 传播 需求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097-02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传播的崛起,广播、电视、报纸都已经不再是人们获得新闻信息的首选渠道。同样,随着人们生活步伐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大多数人更希望可以在轻松、诙谐的氛围里获得所需的新闻信息。新闻娱乐化现象随之产生。而这种现象尤其在省级及地市、县级地方媒体中愈加明显,这是新时代我国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也是现代新闻尤其是中国特色的现代新闻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本文就将从新闻娱乐化的发展趋势和受众需求两个角度对此进行分析,对未来新闻制作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一、什么是新闻娱乐化

随着时展,科技进步,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普及,目前全球已经进入一个信息膨胀的时代。这期间,又由于中国社会从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在短时间内发展为与全球同步的状态,因而这种信息膨胀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尤为巨大,甚至有学者用“信息爆炸”一词来形容。随着市场经济模式开始主导我国社会经济生活,我国的新闻事业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业媒体无论在操作方法、运营模式、还是编辑方针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商业化变革,也催生了我国的新闻娱乐化现象。而这种现象以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以社会新闻为主的都市报热潮为标志,将我国的新闻娱乐化推向了高潮,并不断蔓延到各媒体,包括迅速发展的网络。

(一)新闻娱乐化的定义

新闻娱乐化的定义为: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即所谓“硬新闻软着陆”。

(二)新闻娱乐化的特征

“娱乐化包装”的新闻栏目,通常是各大媒体使其新闻娱乐化采纳的通用手法。很多地方媒体会选择启用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的娱乐人物做新闻节目主持人,并使其成为该节目核心的人物、象征性人物,让节目人格化。另外在节目的播报方式上,也会放弃传统的播报方式,而是采用闲聊式或是其带有主持人个人特色的等多种娱乐或半娱乐方式。在节目选题上,经过“娱乐化包装”的新闻栏目,会更加注重强调事件的故事性、情节性、甚至还会使用戏剧化的表现手法。

二、新闻娱乐化现象的产生

(一)新闻娱乐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纵览目前各大频道的新闻栏目,绝大多数都在冠以轻松、明快的新闻播报的呈现形态。那么,关于新闻娱乐化成因的分析,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市场需求。各大媒体就是都看到了这一市场需求才接连不断的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商品,以此来取悦受众,创造更高的收益。

(二)新闻娱乐化市场需求举例

在此仅以在2012年末一举刷新了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的影片《人再囧途之泰囧》为例。这部被誉为2012的年度黑马的影片,在岁末年初票房越过了12亿人民币,创造了中国影史之最。查看与《泰囧》同期上映的影片,前有冯小刚的《1942》,后有成龙的《十二生肖》。论喜剧的资历,初为导演的徐铮显然不能与冯小刚媲美,而论成本,徐铮这部仅投资了3000万、大部分靠朋友友情出演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就更无法与成龙相提并论。那是什么让这部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的小成本、无厘头影片,在岁末年初的贺岁档电影市场里大展身手,出人头地呢?归根结底只有一个答案:迎合市场需求。

三、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利弊分析及平衡发展

新闻娱乐化进程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有序的发展规律及模式,对新闻事业发展的作用也早已显现。这其中有有利的一面,也有负面的一面。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娱乐化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满足观众对新闻信息与娱乐的双重需求,也有可能对社会风气及社会安全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正确认知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利弊,既可以指导新闻从业人员日常工作方向,也可以引导受众合理接受和欣赏媒体产品,实现社会环境的大和谐。

(一)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利

随着近十年来国内传媒事业发展的不断向前,以及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大众传媒开始走向市场、走向竞争,走到普通的老百姓中去。百姓也越发直接感受到人们所能接触到的各种媒介的发展日新月异,千变万化。然而,万变不离其宗,所有这些发展和变化都受到一个规律的支配,就是市场规律。简言之,就是受到百姓手中的遥控器或者鼠标的支配。由此可见,大众传媒以新闻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机制逐渐被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机制所代替的时代已经开始。也正因如此,新闻娱乐化为新闻界带来了一种易于为大众接受的新闻处理方式。而这种被大众广泛接受的效果从媒体日常工作中普遍应用的收视率调查数据里就可以直接体现。

举个例子,在吉林省的电视市场里,在2001年之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业频道之分,2001年,吉林省电视台在原有地面频道统分不清的局面下进行资源整合,成立了4个专业频道,其中都市频道以关注民生为基准定位创办了一系列民生类资讯节目,并迅速占领市场,在省内地面电视媒体收视市场独占鳌头,抢占了先机。但此时的都市频道所出品的资讯节目也只是停留在正统新闻报道模式的框架内。直到2007年,随着地面频道竞争的日趋激烈,资讯报道节目之间竞争的白热化,以及新兴媒体及新媒体报道方式的不断涌入,促使都市频道在这一年开创了吉林省内第一档运用娱乐化手段包装的新闻资讯栏目《说实在的》。节目起用在吉林省内颇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栏目剧演员周全和大洋担任主持人,以两位主持人在演播室内对口调侃的方式串联出新闻资讯内容。节目甫一推出,就在业内创造了一个新节目收视指标增长最快的神话。据当年由专门为吉林电视台提供市场调查服务的央视索福瑞公司的一份专项调查报告显示,在2007年9月至12月间的短短70余天的时间里,《说实在的》栏目收视率由最初的0.8(%)攀升至4.6(%),市场份额由最初的1.2(%)攀升至45(%)(以上数据皆为平均值)。而此时这档节目所处的时段为每天下午的17:20分时段,这一时段在当时被业界普遍认为是“垃圾时段”。而这样的例子在当时全国的电视行业并不鲜见,可见新闻节目经过娱乐化手段包装之后确实为电视节目的创新和生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弊

在大众媒体乐此不疲的推进新闻娱乐化进程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清醒的认识到新闻娱乐化现象所暴露出来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导致新闻业逐渐走向“媚俗”。而这些负面影响的产生究其根本,亦是源自市场支配这一元素。在市场的作用下,媒体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得不“迁就”受众的口味。而这种“迁就”一旦过度,就会产生偏离主流价值观的后果。在这里依然以电视媒体为例,如今电视荧屏新闻节目琳琅满目,而一些电视节目,尤其是一些地面频道出品的新闻节目为了迎合本地受众的观赏口味,策划了一些接地气儿的娱乐化表现形式。如山东地区的“拉呱”,东北地区的“二人转”,南方地区的“清口”“脱口秀”等表演形式如今都能在各地的新闻节目中找到“嫁接”的痕迹,而在此过程中有些新闻媒体过度专注于吸引受众眼球,将炒作当做是披靡的利器,致使有些节目已经达到“不堪入耳”“不堪入目”的程度,造成了一定的社会负面影响,近年来,各级新闻主管部门在纠偏纠错方面的工作强度明显增加就是个有力的佐证。如果说纯粹的娱乐新闻娱乐化无可厚非,但严肃的政治、法制和经济新闻被炒作或者是通过以猎奇的手法演绎后,就形成了新闻过度娱乐化、低俗化的现象。新闻过度娱乐化可能导致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下降。

四、小结

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出现是现代传媒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现象带有一定的“中国特色”。无可争议的是这一现象在新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推动了新闻事业向前发展的脚步。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现象过度发展所衍生出的“新闻泛娱乐化现象”和“娱乐化的伪新闻现象”都容易将严肃的新闻事业引入歧途。因此,作为媒体从业人员更应该认清并重视这一点,这样才能够更多更好的创造出群众喜闻乐见又纯粹干净的电视新闻节目。

【参考文献】

[1]吴飞,沈荟.现代传媒、后现代生活与新闻娱乐化.浙江大学学报.

[2]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清明节见闻作文篇9

【关键词】社会新闻 新闻文学 文学写作传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7-0104-03

社会新闻与文学结缘,首先要从大众媒介的产生与新闻报道的兴起说起。因为,新闻和文学的载体都离不开传播媒介。现代传播媒介也就是机械印刷时代的报刊,催生了以晚清“报章体”、“五四”白话文为起点的近现代文学。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报纸上,除了刊载新闻的版面以外,还出现了刊载文学作品的副刊版面,因此,副刊版面上的文章大多是文学作品,由于都出自报纸,新闻和文学自然是近邻,在题材选择、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相互影响成为必然。于是,新闻与文学写作结下不解之缘,在社会变革、文化转型、革命斗争、文学发展的需要下,副刊文学蓬勃兴起,以至20世纪初出现刊载文学作品的“四大副刊”、20世纪末出现“散文热”,也涌现出当代文学史上一大批文学家及他们创作的若干文学精品,社会新闻与文学写作结缘便成为文学创作的一个传统。

一 社会新闻与文学结缘的写作传统之体现

1.副刊文学与正刊新闻相呼应,成为对社会新闻内容的整合、延伸及其价值意义的提升

如1909年10月26日,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被韩国志士安重根刺死的新闻,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报纸《民吁日报》副刊随后发表纪实散文《流血之风云儿伊藤博文传略》;维新志士林旭被清廷杀害,林旭的妻子闻讯后痛不欲生,自杀殉夫,于是《民吁日报》副刊又发表新闻故事《沈氏归天》,对清政府中的顽固派进行谴责。① 再如鲁迅的杂文,大多也是对社会新闻的呼应。他在《伪自由书・前记》中说:“这些短评,有的由于个人的感触,有的则出于时事的刺戟。”因此,在他的一些杂文中,可以看到“首都《救国日报》上有句名言”“报载热河实况曰”“据中央社消息”“本月九日《申报》载”等字样②,并且在他的杂文中为了论说有据,还大量直接引用社会新闻。这说明鲁迅的杂文与社会新闻关联密切,是对社会新闻的呼应,也是对新闻内容的延伸、整合和提升。这种依据新闻事件的文学创作传统,从晚清、民国一直持续到现在的一些报刊。

2.社会新闻与文学在题材选择、情节结构、语言风格上互相借鉴吸收

从选材上看,如近代李伯元、吴趼人等一批谴责作家的小说创作,“尽量援用真人真事,把小说改装成新闻纪实的模样”③,力图以真实性的小说形式,发挥其抨击时弊、唤醒民众的作用。不仅选材如此,情节结构上也直取新闻事实。如1944年,山东莒县发生“平鹰坟”事件,基本事实是山东莒县农民魏老头,出于自卫打死了庄姓大地主的鹰,于是“庄阎王”把魏老头打得死去活来,还硬逼魏老头把仅有的三亩多地卖了,扎纸鸡、纸兔,雇八个吹鼓手,买上棺材,给鹰出殡,同时强逼魏老头披麻带孝、哭鹰爹。中国共产党到来后,发动农民斗争恶霸地主,枪决了“庄阎王”,捣平了象征地主罪恶的鹰坟。1946年5月28日的《解放日报》和1946年6月11日的《人民日报》先后报道了这条新闻。根据这个新闻事件,作家王力、方纪、萧也牧、秦兆阳都把这个情节用在他们的小说中。只不过,王力的《晴天》是在新闻报道之前的1944年为了宣传八路军镇压恶霸地主而写的,萧也牧的《羊圈夜话》是在新闻报道之后的1946年为了宣传“”需要而写的,方纪的《老桑树下的故事》是1949年为了宣传新中国成立、农民翻身得解放而写的,秦兆阳的《大地》是1982年写的革命历史题材的代表作。四篇小说的情节一模一样:“毒打、买棺材、披麻戴孝、送葬”,只不过新闻事件中的“鹰”变成了小说中的“狗”而已。④

由此可见,新闻报道的内容由于具有时代性和宣教价值,其人物和事件具有典型意义,因此也符合文学写作的需要,在主题意蕴、情节构造和典型塑造方面,往往被文学写作所采用。在语言风格上,为了适应报纸杂志等现代传媒表情达意和普通大众阅读理解的需要,自晚清梁启超倡导“六大革命”⑤、五四时期掀起白话文运动以后,文学语言大量吸收通俗化、社会化的新闻语言,广泛运用平实通俗、明白畅达的语言叙事说理,形成“条理细备,洗练锐达,雄放隽快,慷慨淋漓”⑥ 的一代文风。

3.现实主义创作传统

大家都知道,“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或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坏境中的典型人物。”(《辞海・文学分册》)当然,文学创作上的现实主义,是将“客观的态度”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主观性或能动性”结合起来,但不管怎样,生活、事实、现实存在,以及由此带来的感情、感悟、反思、批判,是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基本元素。如杂文、纪实散文、报告文学、“非虚构”小说、“新闻创作”等,一直大行其道,甚至还出现像刘继明写《回家的路究竟有多远》(载《山花》2004年第9期)与李锐写《扁担》(载《天涯》2005年第2期)那样,不约而同关注到同一条新闻而使二人小说“撞车”的现象,直到近年出现“底层叙事”“打工文学”写作风潮。尽管“文学重复新闻”的写法有许多非议,但像《南方都市报》副刊“城市笔记”里描写“世相百态”的散文、随笔、小故事,像《恐惧无爱》《中国农民调查》《国难》《血泪打工妹》等关注弱势群体、揭露官场腐败、揭示社会矛盾的报告文学,像《带灯》《我是刘跃进》《手机》《蜗居》《第七天》等写变革与冲突、困境与挣扎、苦难与反抗的长篇小说,通过对“生活的本来样式”或“精确细腻”的现实描写,为“沉默的大多数”发声,为弱势群体代言,张扬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精神及其创作传统的延续。

二 社会新闻与文学结缘的写作传统之方法

1.在选材上强调时新性和典型性

就前者而言,就是善于发现和利用新近发生的人们关注的事物和事件,尤其是热点和焦点,以及人们期待着回答和解决的有关问题;就后者而言,就是紧扣时代脉搏,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社会现象和重要事实。选择时新性和典型性的题材,就是从现实生活中寻找能够集中体现时代精神的人物、事物或事件以此作为写作对象;从文体上看,报告文学、大特写、新闻小说、政治抒情诗等,在选题上都十分讲究时新性和典型性。

2.社会价值突出、情感立场鲜明

也就是说文学作品表达的旨意十分明朗,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批判性;问题意识和聚焦能力较强,能挖掘新闻背后所隐藏的人性和社会本相,能触动社会敏感的神经,引起受众的广泛关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鲁迅杂文是这样,60年代初的邓拓杂文也是这样,80年代中后期的报告文学和90年代的随笔散文更是这样,这些传世文章,无不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强大的社会价值。

3.在细节上善于处理真实与虚构的关系

细节强调真实可信、符合生活实际,但细节又必须典型化、允许适当加工。社会新闻与文学结缘后的“新闻文学”,善于处理好真实与虚构的关系,因而其人物和故事十分鲜活。当然,不同的文学类型有着不同的虚实处理手段。小说在讲求事件真实性的同时,又在具体环境、情节结构上合理加工,使故事性更强、人物更丰满。散文的保真程度则要高一些,它没有故事,靠的是思想情感和精美的语言在支撑,如果情感是假的散文就没有意义;散文也切忌过分写实和议论,如果停留于直呈事实,难免显得粗糙单调,失去“韵外之旨”和审美趣味,尤其是在“以小见大”时,更应注意思想的锤炼和哲学的浸润,否则难有文化品位的提升和境界的升华。杂文是在真实事件叙述的基础上加以议论,保真程度更高,当然它往往像鲁迅那样通过形象化、类比法、组合法进行综合加工,使枯燥的议论产生幽默有趣和讽刺效果。报告文学必然真实,其中的细节是构成事实的重要元素,因而细节不能虚构,结构安排和语言描叙用文学手法处理,使之故事化、形象化。政治抒情诗的虚实关系更加明显,其创作的功力体现在抽象力与形象性的处理上,因为政治抒情诗的题材往往是宏大的,它关注时代主旋律,描绘祖国发展蓝图,反映民众心声,表现社会重大事件,但是用这些材料入诗时则进行高度概括与提炼,通过对具体事实的抽象化处理体现出一种精神纯度的表达,而不是事实本身的直陈与罗列,因而也就进行形象化转换和诗意的创造,让静态的政治策略、政治术语变成动态的形象语言,让人感觉是一种充满诗意的政治交谈,是一种出于心灵的政治歌唱。

清明节见闻作文篇10

[论文摘要]在网络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新闻真实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此之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网络上的信息都被看作为可信度较低的信息。而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网络新闻经过受众的不断检验,其可信度逐渐被提升。因此,网络新闻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以及网络媒体如何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逐渐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阐述了网络新闻的特点,并藉由这些特点,结合网络新闻真实社会资源的特点,对网络新闻真实如何产生进行分析,并就网络媒体如何更加充分地利用社会资源提出见解。 

 

一、网络新闻的特点 

1.速度快。由于节省了印刷、制作周期,网络新闻的速度相比较于传统媒体要快很多。网络新闻一般在事件发生后的数小时之后就会在网络上,并被迅速转载。我们知道,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尤其是一些突发性,并且不断处于变化中的事件,失去了时效性,其可读性也就大大下降。 

2.“能见度”高。网络新闻转载率高,转载速度快,且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网络新闻在公众中的“能见度”比较高。这里的“能见度”定义为网络新闻被公众阅读到的几率。网络新闻首先在作者所属的新闻机构的网页上,尔后被其他网站,个人博客,论坛等迅速转载(通常是在信息后的数小时内),其出现频率和出现速度大大高于传统媒体。 

3.引发受众互动可能性比较大。网络新闻比传统媒体有更大的引发受众互动的可能性。传统媒体的受众互动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读编往来。报纸开辟读者来信专栏,大量的读者来信通过遴选,可能在报纸上进行登载。二是热线选登。一些都市类报纸开辟了读者热线,读者通过热线反馈的信息,经过遴选和编辑,被登载于报纸上。三是广播节目播出过程中,接入听众热线,听众的声音作为广播节目的一部分播出。四是电视节目录制过程中,邀请部分观众到达录制现场参加节目录制,并有可能进行发言,发言的内容有可能作为节目的一部分被播出。 

传统媒体的互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受众的反馈,通常是经过编辑,剪辑后才得以登载或播出,这就损害了受众反馈信息的完整性,甚至原意都有可能被歪曲。二是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受众反馈意见被“打入冷宫”。由于媒体资源有限,媒体不可能把所有受众的反馈意见都在媒体上有所呈现。三是在传统媒体上信息的综合成本比较高,打消了部分受众意见的想法。四是前往电视节目录制现场,会花费受众大量的时间成本,在当前的快节奏生活状态下,很少有人会为了仅仅一个意见,就前往电视节目录制现场。更何况,并不是每一个到达节目录制现场的观众,都有机会自己的意见。 

而通过网络意见,对于能够使用论坛、电子邮件、博客、播客进行信息的网民来说,是非常便利的。只要打开电脑,连接网络,只要打出一串文字,就可以自己所知道的信息和自己的意见,并且与此同时得到心理上的一些满足(下文有具体叙述)。 

4 .信息量大,来源多。网络新闻的信息来源是所有网民,网民的身份构成非常复杂,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三教九流,不同年龄,不同国家,不同身份,不同个性,不同利益集团的各类网民,在网络上各种消息。无论是行业内幕,还是突发事件,都通过网民上传到网络上,为其他的众多网民所见。 

任何突发事件,如一场骚乱发生的时候,有专职记者在场的几率不是很高。在传统媒体传播时代,通常是由线人通知报社、电台、电视台的记者,然后由这些记者对事件进行报道。在那个时代,普通人无法利用任何媒体资源,只有记者才能利用这些资源,向公众信息。但是在网络时代,任何掌握一定网络知识的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者。 

同样一件事情,即使有再多的记者进行报道,其报道视角仍然局限在全体公民中很小的人群中。而且,由于新闻从业人士接受过相似的职业教育,且自身社会地位相近,他们的报道视角往往也带有某种共性。而网络时代到来后,信息的来源非常多,其传递者包括了社会的各种成员,也就从更多的角度被表述出来。 

二、网络新闻真实 

1.网络新闻真实是如何形成的 

网络时代之前,新闻的形成主要是以下一个过程:记者和编辑通过对事件本身进行调查,报道,选取某一个角度对事件进行描述,形成文字、广播或者电视节目,在媒体上登载或播出。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合格的记者会比较全面地描述新闻事实,做到整体真实。但是,由于多种因素,新闻真实距离事件真实,仍然有很大的距离。 

记者作为个体,有其自身无法摆脱的一些局限:如个性特征,个人兴趣,利益相关的潜意识等。这类局限通过专业教育和培训,其影响可以被降低,但是要想根除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由于新闻媒体是生存在各种利益相关方关系错综复杂的社会中,尽管它们一直在努力地标榜自己是不受利益驱使的,但是通过各方面的研究结果显示,新闻媒体不受利益驱使只是一个美丽的神话而已。 

而在网络时代,大量的网民在网络上自己所知道的消息,表述自己的观点,网络新闻的真实形成过程可能如下所述:记者在网络上发表新闻,网民阅读之后,依照自己对事件的了解程度,和记者所报道的新闻相同或者是不相同的信息,记者和网民从比较多的角度对事件的描述,就逐渐构成了较为接近事件全面真实的新闻真实。 

2.网络新闻真实和传统新闻真实的区别 

(1)传统新闻真实主要是由新闻工作者,包括记者,编辑创建的;而网络新闻真实是由新闻工作者和对事件有所了解的网民共同创建的。(2)传统新闻真实的表述角度上较为单一,而网络新闻真实的表述角度比较多。(3)传统新闻真实包含的信息量较小,单一,清晰,网络新闻真实包含的信息量较大,繁复,杂乱。 

三、网络新闻社会资源的模式 

1.网友自发新闻资源的模式 

网友在网络上新闻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论坛,博客,资源网站,网民的个人网页。 

论坛的组织形式比较近似于讨论:一个事件和一种观点被在论坛上,网民阅读后,跟贴讨论,表示同意或者不同意事件的表述和有关事件的观点。其特点是信息在一个页面上发生大集成,不同的信息和观点在不同的时间点在同一个页面上,人们不需要寻找别的媒体,就可以了解到其他人对于这个事件的看法。 

博客是一种“自媒体”,网民撰写了对某个事件的描述和观点,无论是自己亲身经历的还是来自其他信源的,直接在自己的博客上。越来越多的新闻事件,通过这样的渠道出来。上个世纪,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和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的桃色新闻,就是由一个名叫德拉吉报道的个人博客首先的。自德拉吉报道以来,博客上的新闻,尤其是一部分能够经历某些受关注事件的名人在博客上对事件的直接撰写,也得到了更大的关注。例如,当网民想要了解一部电视剧的拍摄花絮,并不一定要像以往,一定要等到电视剧播出后,电视台制作一期演职员访谈时才能看到,而是在电视剧杀青不久,就可能从电视剧的某位演员的博客上了解到。 

资源网站是一种任何人通过注册的身份验证之后,都可以把自己所拥有的资源上传到网络上的网站。当前最为典型的,也是最为著名的,就是各种视频网站。在这些视频网站上,网民自己收集或者是拍摄的视频,传递了新闻事件的信息。3.14拉萨打砸抢暴力事件后,目击者拍摄的视频成为广大网民了解事件的一个重要渠道。 

个人建立网页,新闻,这在广大普通网民中是并不常见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类事情日渐较多。拉萨事件发生之后,清华大学的学生建立了反cnn网站,一些关于事件的真实情况,在网络上引发了相当强烈的反响。

2.从传统的线性模式到网状模式 

传统的新闻模式是线性的:新闻记者了解事实——就事实撰写新闻——新闻——接受来自读者的邮件,电话的反馈。这种线性的模式,比较容易有断裂的可能,每一个链条发生断裂,都会导致消息传播的不全面,进而影响新闻真实的呈现。 

而通过网络进行新闻,新闻是呈网状的。新闻事实,通过不同的渠道和角度被表述出来,共同构成了新闻真实。这种新闻真实由于从到反馈,都有着大量的节点存在,所以其断裂的可能性也就较低。如果把话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记者如果说错了,那么还可能有当事人和目击者来正确的信息,当事人或者目击者没有说清楚的事情,可能就是记者的信息。 

因此,网络新闻的网状模式,给了新闻真实的呈现更多的机会,是一种可以充分利用网民所掌握信息的模式。 

四、从人性看网络新闻真实的形成 

由于网络新闻真实的形成过程中,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大量有信息意愿的网民,这种真实就无法顺利形成。 

1.人的正义冲动。人的正义冲动是网络新闻真实所需要的事实真相的被出来的重要动力之一。由于正义冲动的存在,当网民在阅读到和自己所认知的事实不同的新闻事实呈现时,就会产生“我要说出真相”或者是“这个作者说得不对,应该是这样这样的”想法,并付诸行动。这种正义冲动,是人在接受了大量的正义教育之后所产生的。 

可以说,正义冲动,是一切新闻真实,包括传统的新闻真实和网络新闻真实产生的原动力。人们有说真话的欲望,认为说真话可以影响事实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是作为人的使命所在,是一种无法推卸的责任。 

2.人的炫耀欲望。人的炫耀欲望,是另一种网络新闻真实所需要的事实真相的被出来的重要动力。由于炫耀欲望的存在,同样是阅读到和自己所认知的事实不同的新闻事实呈现时,会产生“这个人其实不知道情况,纯粹是瞎编”,“我才是真正明白事实的人”之类的想法。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人会尽其所能去描述他所了解的事实,以尽可能充分地炫耀自己在事情认知上的优势地位。在博客和资源网站上,这种心态比较明显。 

3.人的交流欲望。人的交流欲望,也是事实被的重要动力之一。由于交流欲望的存在,人们会在阅读到其他人的事实后,自己所知晓的事实,并把的信息表现为一种引发讨论的状态,以达到交流的目的。在论坛上,这种心态表现尤为明显。 

五、网络媒体运作和社会资源利用 

1.网络新闻真实的监控难度。和传统媒体一样,网络媒体的言论也要得到监控,才能正确地呈现新闻真实。而且,网络媒体的一些特有特点,决定了网络新闻真实的监控较之传统媒体新闻真实来说,有更大的难度。 

这些难度主要来自于:第一,网络媒体的准入门槛比较低,较之传统媒体来说,可以利用网络作为媒介新闻的人数量非常大,且身份修养各异。这样,处于各种目的,大量的非理智言论,编造的事实都有可能出现在网络上,以混淆人们的视听。第二,网络信息可谓海量,要对所有的网络新闻加以监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在不断增长的网络空间中,每时每刻都有着海量信息进入网络并复制,监管滞后时有发生。第三,由于网络新闻速度,更新速度都较快,对于监管部门来说,核实新闻事实的速度要求也就相应较高。 

2.网络新闻真实的引导。网络新闻真实的影响力目前一直在上升,因此如果网络新闻不能得到正确有效的引导,就无法有效发挥其作用,还可能导致一些负面效果。要有效运用网络新闻的社会资源,需要注意以下两个要点: 

(1)必须要为网民提供合适的自由来进行新闻。自由度不高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无论什么信息,只要被看作是有碍于某些目的,就会被删除,无论这些信息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公理。如果网民长期处于这种状况,新闻的积极性就会严重降低,新闻真实构成材料的提供者也就会越来越少。但自由度过高的话,就会无法控制信息,出现一些不适合于广泛传播,甚至是有害于公众的信息。因此,如果能够通过科学的研究,制定出一个合适的自由程度,就能够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 

(2)监控和引导,都要尽其可能地化于无形。如果监控手段过于明显,就会给网民造成明显的被监管的感受,一旦出现这种感受,一般人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我上来说说话,也没说什么不合适的,居然就不让我说,真是过分。这样的想法出现之后,网民的积极性也会被严重打击。同理,引导手段过于明显,就会使网民感到被当成了无知者,也会降低发表新闻与言论的积极性。 

六、结论 

网络新闻真实切实存在,并且有效地在网络媒体上构建了新闻真实。这种新闻真实,由于网络媒体的特性,较之传统新闻真实来说,更加接近事实的真相。网络新闻真实的存在,和人性中的一些特点密切相关。和传统新闻真实一样,网络新闻真实的产生,同样需要有关部门对网络媒体的监管和引导。有效的监管和引导,是网络新闻真实得以维护和保证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甘惜分.甘惜分自选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陈力丹.陈力丹自选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童兵.新闻传播真实性要求的现实把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