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一徘徊十篇

时间:2023-04-05 11:19:25

五里一徘徊篇1

1、如果再不好好读书就只能在倒数的名次内徘徊。

2、我一直徘徊在办公室门口,犹豫不决。

3、我看见一位穿着红色衣服的女孩在学校门口徘徊。

4、我在书店里徘徊了好久,到底要不要进去呢?

5、她徘徊了许久还是无法做出一个明确的决定。

6、又一次我徘徊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一个看似简单的决定却需要无比慎重的考虑。

7、我徘徊在就业与升本的路口上,不知作何选择!

8、我在这徘徊了很久才进去。

9、你明天我就要离开了,徘徊在你家门前不知道该如何跟你道别。

10、我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处,何去何存犹豫不决。

11、在雨后的湖边徘徊,呼吸那新鲜的空气,感觉十分的惬意。

12、在这无情的季节里,在这可怕的夜间,我在乡野徘徊。

13、那天晚上天气很好,工人们三五成群地在每条街头徘徊着。

14、他就像一只狡猾的狼,()在他自己造的一座树林里徘徊觅食。

15、夕阳在树间徘徊,这是落山前最后的残阳,接着它便开始西沉了。

16、她常在小道上徘徊或在海岸上了望孤寂的大海,以此来消磨日子。

17、这是个阳光明媚,暖风习习的早晨,他徘徊在花园的小径之间,欣赏离家后盛开的鲜花。

五里一徘徊篇2

    名师档案

    许序修 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中学高级教师,厦门双十中学教研室主任。

    从小事着眼发现问题

    周记要写得有内容,就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留心身边的事情,尤其是别人看来不起眼的小事;留心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联想等等。并做到分主题、分专题或分栏目来写,如天下见闻、世相杂谈、奇思妙想、科学小记、生活小品、课堂联想等等,这样,方向才明确、内容才具体。

    譬如,生活成本一直在飙升。一个学生、一个家庭生活成本的飙升,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如果你能发现这个问题,就必然会去关注你的或家庭的,甚至别人的、社会的生活成本支出,如食品、交通、住房、医疗保健、教育、家居用品、服装、娱乐等等。一定的生活成本既体现一定的经济规律,反映一定的经济发展,对应一定的生活质量,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复杂问题。这样,小事情反映大问题,小发现往往就是大发现。如此,信手拈来,周记可写的内容就很多。

    从联系入手触类旁通

    生活和事物都是有内在联系的。

    听课要能听出知识、问题的内在联系。抓住知识、问题的内在联系便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高一课文,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中的:“我独在礼堂外徘徊”;《孔雀东南飞》中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苏轼《赤壁赋》中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就可以思考,这三处“徘徊”其意境和形象是否相同?

    这三处“徘徊”意境和形象显然是不同的。“我独在礼堂外徘徊”中的“徘徊”,是激愤于烈士的无辜罹难,面对死难烈士,千头万绪都徘徊心头,该用什么去追悼死难烈士;“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徘徊”,是以孔雀起兴,生动形象地比喻了夫妻依依不舍的别离;“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徘徊”,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

    还有戴望舒的《雨巷》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前后四节采用的都是复叠的表现手法,但塑造的意境截然不同。《雨巷》以此塑造的是一对青年男女,在雨巷不期而遇而又无言分离的情境;《再别康桥》以此塑造的则是对于母校那种一往情深、别情缕缕、离绪重重的眷恋心绪。

    在《雨巷》首尾两节里,戴望舒分别用了“逢”与“飘”两字,巧妙地表达了“我”的期待和追求是那样临近而真切却又是那样遥远而渺茫;在《再别康桥》首尾两节里,徐志摩分别连用三个“轻轻”和两个“悄悄”,巧妙地营造了诗人悄悄来到和与康桥悄悄再别的情景,表达了微波轻烟似的离情别绪。

    可见,没有联系便没有触类旁通,而“联系”,只能生发于头脑中的知识、问题储存中。

    从宏博着眼高瞻远瞩

    作文要写得有思想,起码要有两个前提:一是眼前有汪洋气象,能关注国内外大事,洞察国内外形势和社会发展趋势;二是胸中有纵横丘壑,能通晓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情、理。思考问题时,既要从细微入手,又要从宏博着眼,才有可能高瞻远瞩,写出有情、有味、有内容、有识见、具体入微的作文。

    于是,我提问学生:“你手里握着手机,靠什么与家庭、与朋友通话?”连问几个学生,都答不到“卫星技术”或“航天技术”中来。于是,我启发学生:没有卫星技术或航天技术,就没有电子地图,没有GPS导航,没有电视和广播信号,更谈不上电脑上网和手机通信了。

    为使学生了悟这个问题,我进一步问学生:“据此,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也可以视为什么对接?”这下,学生顿悟了:是卫星技术与民用工程的交会对接;是航天技术与民生生活的对接。

    为拓展学生视野,激活学生思维,我又就此内容展开介绍:单就我国来说,从“神一”到“神九”,中国航天技术的应用已经辐射到新材料、新能源、计算机、生物技术、精密制造等诸多民用领域……

    作文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生活认识、思想认识的过程,有什么样的生活认识就有什么样的思想认识。要写好作文,就务必在增强生活体验、提高思[微博]想认识上下工夫。胸怀宽狭与气度大小决定于你接触的是什么生活、交往的是什么人。没有正确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向上的认识,就难以写出内容健康、格调清新的好文章。

    从阅读入手感悟生活

    阅读要越读越有兴味,就要把阅读当成生活的日常方式,力求与生活贯通。这样,阅读便能开阔视野,丰富阅历,使大脑丰实起来。

    有一件事很能说明这个道理。有一天,我上完第二节课后,在教室外窗口的桌子上批改作业,教室里则上着第三节课。事后,学生说我“窗外偷课”,罚我口头作“窗”的作文。我说:说到窗,我就想起刚来双十中学的时候,那时高中部还在老校区,我的办公室在教学楼顶层,办公桌靠近窗口,推开窗户,就能见到大海、见到鼓浪屿、见到海上航行的轮船,真有“窗纳大海来”的感觉,杜甫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自然在我的心里变成“窗含东海万重浪,日泊厦港万里船”了。

    在这个窗口三年,我看到了厦门一日千里、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看到厦门向世界打开了一扇扇的窗户。可见,窗,既是居室之窗,也是心灵之窗;既是地方之窗,也是世界之窗,甚至是宇宙之窗,如“神九”升天,向宇宙打开了一扇窗户。当然,窗,也是秘密之窗、爱情之窗。

    听到这,学生一定要我讲秘密之窗、爱情之窗。无奈,我讲起了《红楼梦》,讲起《罗密欧与朱丽叶》。《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写宁国府的女主子尤氏,带着丫头银蝶,从荣国府回到宁国府,去到其丈夫与他的狐朋狗友聚赌胡闹的屋子窗外,又偷听、又偷看。这时的窗,就是秘密之窗。莎士比亚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五幕,朱丽叶与罗密欧在卧室里幽会,时间匆匆流逝,天亮即将到来,罗密欧必须赶快离开,不离开,就有可能被随时都会出现的朱丽叶母亲发现。这时的窗,就是爱情之窗。

    我向学生强调:“封建时代的爱情之窗和白色恐怖时期的秘密之窗,与当今的爱情之窗和秘密之窗,在内涵和意义上已有所不同了。”以此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窗是人类的创造,它是有生命的、有情感的、有灵魂的。现实生活中,既有亮丽的窗,也有阴暗的窗,你们喜欢哪一种窗呢?”

五里一徘徊篇3

岁月荏苒,指间流沙,我亦不在是花季的懵懂,又不在是雨季的无知,青葱岁月飘过的呢喃,青涩已渐行渐远。

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换来今生一次的擦肩而遇,与你相遇,三生有幸,迟来的缘分,便是世世轮回里的注定。殊不知,你奈何桥边的徘徊,终究败在孟婆汤下,与我陌路成殇,在多的擦肩而遇,终抵不过宿命的安排。

一场相遇,一城花开;一场别离,一城花落。我亦懂得,擦肩而过的美丽,便已在彼此宿命的轮回里,埋下红尘梦魇里的一首与你邂逅的婉歌,清脆而悠远,飘荡在那个相思的昨天。别离的无奈,明知未有归期,我却奈何桥边迟迟不肯喝下孟婆汤,只为经年里于你的那一抹馨香,哪怕清清淡淡,终是一缕希望。

整理记忆里散落一地的碎片,终拼不出一副完美的画面。望着渐渐远去的身影,最后消失在双眸的深处,我努力的挣扎,为了那一世,你能感觉到,我那挥之不去苦苦的追寻,痴痴的等待。眼眸里的泪水不停的打转,徘徊在眼角边的那一颗颗泪珠,打破了尘封的记忆,夹杂着我对你深深的思念,划过衣襟,划破沉思,将所有的寄托,伴着跌落声,一直牵挂。

未曾远去的记忆,满是你的倩影,仍停留在我的相思渡口,不曾离去。与你锦瑟年华里的那场风花雪月,悲伤的邂逅,却怎么忘却不了,初识里,你如水的双眸。

一次次回忆,总是一抹抹忧伤,唯有一杯杯浊酒,一回回独自埋醉。借酒消愁,愁更愁,举杯间,触及味觉的那一刻,依旧是对你的那一份执念,不曾淡去,也不曾散去。

五里一徘徊篇4

2、例句:超载的汽车像位老爷爷迈着蹒跚的步伐向前行。

3、老人迈着蹒跚的脚步朝家里走去。

4、他蹒跚地走了过来。

五里一徘徊篇5

今天我毕业了,说是可以解脱了,但看着相处了六年的班主任和同学,心里总是有一点儿不舍,毕竟我们的情谊有六年啊!

班主任就像是我的第二个母亲,平时说她左不好右不好,可到了分别的时候,心?不由得痛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眼睛红红的,多么想哭啊!我突然想到了她对我做的点点滴滴,真后悔自己不懂得珍惜我们相处的时间。她的每一句教导,都指引着我先梦想迈进一步。她教了我们六年,头上的银丝不由得变多了。我埋怨六年太短太短,在不经意间流去了,在我还没有勇气面对时飞走了。我离开了我的“妈妈”,看着她慈祥的笑脸,我更加不舍,眼泪就要留出来了,我仰头看着蓝天,努力控制眼泪,不让它流住来。

再看看同学,他(她)们就先是我的兄弟姐妹。他(她)们这些捣蛋鬼们,虽然在平时十分顽皮,但要分别了,心?里依旧难过,他(她)们在我的生活里不可或缺。离开的不只是人,还是一张张像花朵一样的笑脸。我们虽然人离开了,但我们的情依然在四完小。

马甜甜是我最最舍不得分别的一位同学,我们是在小学里最好的朋友,关系最好的姐妹。我们口中虽然天天都念叨着再有几天就可以滚蛋了,但心?中还是不想毕业,不想分别,因为分别真的好痛苦。我们承诺过永远,但永远真的是“永远”吗?我不知道。只是希望彼此不要忘了彼此,不要忘了四完小就好,再不奢求什么。

在同学签名的时候,每个同学都认认真真地签着,这签的不光是自己的名字,而是每个人心?中的真情。我们生怕漏签一个同学,但中午的时间有限,很多同学都没有签,我们约好在领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把没有的签完。当毕业照发下来的时候,我才真的意识到毕业了。看着毕业照里的自己好傻,看到毕业照里的每个人都好傻好傻。

该回家了,我徘徊在教室里,眼前浮现着我们六年在这间教室里上课的画面;徘徊在校园里,眼前好像回播着六年来我们在这所学校嬉戏的画面;徘徊在校门口,回想起一年级刚迈进校门的时候,那好像就是昨天,而今天却毕业了。我真想在度过一个小学生活,好好的和老师、同学们重走小学路。

再见,母校;再见,恩师;再见,同学们。每一句再见都是沉重的。母校,我会回来看你的;恩师,我会回来探望您的;同学们,勿?忘?我?。

我整天都没有哭,直到晚上我含着泪,写完这篇日记。最后我哭了,因为我舍不得母校;舍不得恩师;更舍不得同学们。我不想毕业,不想和大家分别……

五里一徘徊篇6

5月9日,影片《旋风九日》在杉园共识堂举行了高端的观影座谈会,这部定于5月15日公映的电影先期在共识堂放映,主要是为了让对那段历史有研究的学者们能够给观众作出提示。《旋风九日》是讲述1979年邓小平访美的纪录片。尽管制作者用这九天中发生过的暗杀威胁为噱头吸引观众,但是,我注意的,还是邓小平这次访美为打开中美合作的大门而进行的努力。邓小平和卡特、布热津斯基等人在这九天的时间里,基本上扫除了过去三十年横在中美之间的障碍,从此,中国的改革插上了开放的翅膀。

先机就是这样被抓住了。

曾经有人说过,改革开放尽管是一个词组,但是,排在后面的开放,也许比改革还要重要,因为没有开放,谈不上改革。

在我心目中,这两者同样重要,互为依托,缺一不可。

5月19日,我随环球网组织的网络名人团访问越南,在越南引进外资最为突出的平阳省的越南新加坡工业园区,我向新加坡的投资者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在中国也有投资,依你看,中国和越南有什么不同?

这位投资者说,中国因为起步早,现在主要是吸引高科技含量的产业,而越南,现在还在吸引中低端的产业。

简单几句话的回答,只是讲了两国之间吸引投资的一个差别,但是,我突然想到了《旋风九日》,想到了这个词:先机。中国在经历了十年浩劫之后,也曾短暂地徘徊过,坚持“两个凡是”就是徘徊的标志。幸运的是,这种徘徊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很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明确了中国下一步发展的道路。就在这之后,邓小平作为实际的掌舵人,到了日本,到了美国,这是两个在世界上经济和科技都排在前列而对中国并不友好的国家。邓小平此时已经75岁高龄,但是他用自己的见识,用自己的胸怀,用自己的语言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的大门就要打开了。

正如邓小平在日本乘坐新干线时所说的,速度快得像是推着自己走,他认为,中国需要这样的速度。

大门一旦打开,中国的发展就获得了巨大的动力。当然,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也是一步步走过来的,先是在土地、税收等等方面给了外资以极大的优惠,引进的许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有的还是污染严重的企业,这是没的选择的事情,因为中国迫切需要起飞,百姓迫切需要就业,需要赚钱。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的开放,从引进外资,到引进技术,到引进管理,产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我想,如果中国在结束后,还在争论,还在长期徘徊,那么,先机就会丧失。

其实,越南是1986年开始革新开放的,比我们只是晚了几年而已。机会稍纵即逝,也许,如果历史稍稍和我们开个玩笑,我们就可能落在越南后面。

现在,中国发展了,可以站下来对前面的事情评头品足了,于是,有人就说,当年的改革开放,埋下了很多恶果,例如贪腐,例如贫富悬殊,例如环境污染,等等。甚至有人开始质疑当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我认为,当初,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如果不准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那么,也许中国还在吃大锅饭,一起过穷日子。不能把今天的问题全部推到前人的身上,一代人解决一代人的问题。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向抓住先机的前人致敬,而不是把几十年洗澡洗下来的脏水泼到前人身上。

五里一徘徊篇7

李欧梵,男,文学教授,最近增补为中研院院士。详见A。

A

李欧梵,名牌产品。1961年,台大外文系毕业(同班同学有白先勇、王文兴、陈若曦)后留学美国芝加哥大学读国际关系,稍后发觉志趣在彼,遂转去哈佛修中国近代思想史,兼及文学,1964年得硕士,1970年获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美国的达特茅斯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印地安那,芝加哥大学和加州洛杉矶分校;“在学术界的枪林弹雨中冲了二三十年后”,回到母校哈佛执教,授文学课。其学术贡献,参见B。

B

李欧梵,为中国现代文学开创了一个“现代”维度:鲁迅被他从“神”座上请下来,浪漫的一代和颓废的一代堂堂正正进入现代文学史,新感觉派得以恢复名誉,还有,张爱玲,施蛰存,上海摩登,咖啡馆和电影院,尤物和游手好闲者都成了当今现代文学研究的关键词。他开创的这个“批评空间”改变了现代文学研究的速度和方向。这本可概括其主要学术成就的《李欧梵自选集》,共分五辑18篇:一为“浪漫一代”,谈郁达夫的孤寂与徐志摩的欢愉;一为“话语的边缘”,谈他最擅长的电影;一为“上海摩登”,三篇重要论文为同名专著之精髓;一为“文化、文学与现代性”,梳理晚清以降的学术脉络;一为“欧游心影”,检讨南美东欧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启发,抒写重游布拉格的心境。

要是你觉得这个李欧梵不够亲切,试试C。

C

李欧梵,1939年生于河南,九岁前没见过电灯;1948年逃难到上海,上海的街车、霓虹灯还有他外祖父住的旅馆的旋转门都令他万分震惊;1949年到台湾,情窦初开的时候给女孩子写过情书,拍过小电影,也羡慕过一大堆男女住在一起的“人民公社”,也代人写过情书。他一方面恋慕脱离规则生活,另一方面,又要为自己追求的生活在哲学上命名,在理论上求证。他一边深情地唱着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一边作严肃的乐评;必须讲着理论同时讥讽这些武功招数。所以他注定了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徘徊,在东西方之间,在幸福和痛苦之间,在家园和梦想之间,永远徘徊。

如果你觉得李欧梵的故事让你意犹未尽,看D。

D

李欧梵,通讯地址:哈佛大学东亚语文学系,你自己去问他吧。他最喜欢的一首诗是这样的:

我的手拾起一块石头。

我听见一个声音在里面吼:

“不要惹我,

我到这里来躲一躲。”

五里一徘徊篇8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景;理;情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或通过炼字,体味诗歌的意境美;2.进入诗境,缘景明情,赏析本诗含蓄、隽永、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3.了解和把握古代诗人借助意象述志达情的主要文脉,以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炼字,展开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把握水乳交融、优美深邃的景、理、情。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语

《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主要是因为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江花月夜的美丽图画,表现了一种迥异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张若虚笔下的这段春江,这轮明月的光华!

二、作者介绍及背景提示

师:哪位同学解释一下张若虚?

生: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

一生补充:曾任兖州兵曹。靠一首《春江花月夜》而成就美名。

师: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成就了千古美名。他是成功的,也是幸运的!好,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幸运诗人的成功之作,被现代著名诗人闻一多称为“孤篇压倒全唐”的唐代绝响《春江花月夜》。

三、整体感知

播放配乐配画朗诵课件,进入诗歌意境。

师:大家初读这首诗就意境和情感整体而言有何见解和感受?(学生各抒己见)

生:春江月夜澄澈空明,情感低沉哀伤、惆怅无奈。

生:感觉意境幽美而邈远,情思清苦而不沾泪。

师结:这就是说作者借“春江”、“花”、“月这几个意象创造了幽美意境,表达了自己的情思。那么这几个意象所象征的意义就非常关键。

四、赏析全诗

1.自古以来,春、江、花、月、夜就与诗歌结下了解不开的意象情愿,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关注着苍生的冷暖,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在此之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 试想一想这几个意象诗人们倾注了怎样的情感呢?

生:“月”是思乡、是愁绪,李白的《静夜思》就是明证。

一生补充:他还是爱情的象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是这个意象。生:“江水”从浩渺的宇宙﹙空间﹚衬托出人类的渺小;以悠长的历史长河﹙时间﹚衬出人生的短暂。如:苏轼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他还可以指代时光易逝。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生:“落花”可象征时光易逝,红颜易老,生命无常﹙伤春、惜春﹚如:李煜的“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师结:回答准确,文辞精美。

2.导:我们知道意象是融合了人类情感的物象,而这首诗又是怎样整合这些意象来展现诗的优美意境的呢?下面我们通过“炼字”的方式,试做简要分析。

⑴自由朗读全诗,找出你喜欢的诗句品一品。

⑵小组讨论后,学生代表发言。

生一:我想说,第一句中的“连”字不仅仅写出了江水和海水是水平地连接在一起的,更写出了它们是在同一起点上,就像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运动员一样,当哨声一响,“海潮”和“江月”就同时起跑。第二句诗中的“共”字写出海潮与江月天然的诗意联系,海潮遮不住江月的光芒,江月也挡不住海潮的雄伟。“生”使明月和大海都鲜活起来,浩瀚的水域在明月的映照下流光溢彩。

师:好!理解非常到位,而且表述生动、形象。(掌声鼓励)

生二:“空里流霜不觉飞”这是由花林丝霰,联想到了月光如霜,但虽然如霜,却只觉得它像水似的“流”。这个“流”字写出了月光的柔和细腻。

生三:“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中的“待”、“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月亮写得很有感情,为了见到她期待的人,可以年年长明不衰。诗人仰望月轮,低头又见长江“送”走一江春水。人的青春不就是被这滔滔的江水“送”走的吗?

师结:人多情而物本无情,但是诗人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将人的感情移植到物上,使物也饱含了感情。连江月也待人,更何况是思妇呢!诗人驰骋想象,将我们引入一个情思更为浓郁的诗境,感受游子、思妇的两地相望、相思之情。

生:此时此刻洁白的月光洒满江面,这是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画面,而在楼台上,孤独的思妇望着这月光思念着远方的游子。诗人把游子比作月光,天上的明月仿佛找到了思妇的妆镜台,照在思妇的妆镜台上,精确体现出了游子虽然身在异乡,但心却不由自主的“徘徊”在家乡的浓浓相思之情。

生:我想谈谈我对‘徘徊’的理解。诗句中的‘月徘徊’实际指思妇‘心的徘徊’。此时的思妇因为思念相隔千山万水的夫君而心中充满愁怨。因而,在她看来,悬空高挂的孤月也像她一样在徘徊,在待人。

生:对于“月在徘徊”的理解我觉得不仅仅表示在作者的心在徘徊,情在徘徊,同时也有是因为云在动,这是有关于物理上的参照物问题。

师明确:解读的好啊!“徘徊”,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做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还有那“卷”、“拂”暗示了相思之情缠绵悱恻,难以排遣。

这悠悠的“愁”,毕竟是月下清愁,绝不是那生死别绪。没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那样的浓烈,可这“卷不去,拂还来”的惆怅和迷惘,倒是一样的难受,“一种相思,两地闲愁”,“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

3.这些诗句中我们感觉到作者采用了比喻和拟人的表现手法。另外,作者还采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不说自己如何相思,而是想象对方是如何思念自己的。把这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表现的淋漓尽致。读下文进一步赏析:

⑴女生齐读: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师:人间挚情,都愿相见相闻,不怕的是不见不闻,最挠心的是相望不相闻,那种相见的愿望自然难抑。而诗人偏偏让让传音信为能事的鱼雁无能为力,让人更难奈。一个“愿”字岂能了得。哪位同学根据意象简析一下诗中思妇的心境?

生: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苦)情。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看江中,鱼儿在水里跃动,跃也无用,只能激起阵阵波纹。思妇多么希望它们能够传达难耐的私情呵!却做不到,只好愿随月光照在相思人的身旁。

师评:是啊,难耐的心,难耐的情啊!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缠绕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心上人吗?共望明月却无法相知,只好寄情月华,“流照君”了,“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向以传信为己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该又平添几重愁苦!

男生齐读: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沈沈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师:谁来解读一番?

生:春江花月夜,如此良宵,如此佳辰,人生能有几度逢,而诗人独自异乡,形影相吊,在此情境,诗人的思乡情愁油然而生,萦绕心头,以致在梦中寻觅故乡花落闲潭的痕迹。当诗人醒后,望那江水、斜月,愁情更是加速的滋长,他多么渴望明月能够传情。

生:把游子阵阵的无奈渲染得淋漓尽致,或许他们相逢的时候只有一方闲潭,一片落花,但对“同心而离居”的人而言,他们裸露在冰冷月光中的梦却在这里找到了归宿,“可怜”一词点出了他们的无奈。诗歌最后两句把所有的情感凝聚在了一句源自内心的扣问上。“到底有多少人能乘月而归呀?”答案是那么令人无奈。他想让月光感动,让他乘月而归,但他却破碎成一片一片的碎片,溶入深深的江底,只留下阵阵涟漪久久荡漾在江面之上,这里把这种无奈定格在“春”“江”“花”“月”“夜”之中,摇落于“满江树”。

生:我认为“沉沉”二字着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师结:分析的都非常精彩!落花流春,江月西沉,却路途遥遥,天隔一方,相会无期,即使落月也会摇情。本来就已难捱的思情怎经得起诗人这一“摇”啊,情满江树的万般无奈也就不会觉得奇了!

师评: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脉脉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动神迷。

五、课堂总结

一曲《春江花月夜》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轻彩淡痕,澄明恬静,神韵飞动的水墨丹青。月是其吟咏的母题,在诗中似乎成了诗人生命情怀的一种寄托,从中我们感受到了“明月松间照”的空灵静寂,“一夜飞度镜湖月”的梦幻神奇;感受到了“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相思,“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寂静凄凉;感受到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清苦,“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无奈惆怅。从月生到月落融合了自然的景,宇宙的理,人间的情,月在张若虚笔下变得如此妖娆多情,奥妙无穷!

五里一徘徊篇9

想到从明天开始就不用再送小臭去学校,就开始有一个长长的假期,自己就把手机上周一从周五早起的闹钟给取消了。心里一边在想着,终于可以睡个懒觉了,一边又觉得那种每天按时按点起床的日子也挺好的!

大概每个人都是矛盾体,只是自己这种矛盾体有点严重了,经常感觉自己像扭曲了的麻花一样,总是把一件事情正面反面,所有的方面都想个遍,最后一句,发现好多事情并没有如自己想的那么理想,可是也就这样,一天一天碌碌无为的过去了。

最近看到好多高三的学生在说高考毕业后生活感到茫然,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怎么走,考好的学生自然是可以等待着大学录取通知书进入学生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大学时代,那些考不好的学生,就只能在补习,或者在不补习之间徘徊着,纠结着,迷茫着。

如今自己已经不再是一个高中生了,每天,依旧也是迷茫者,徘徊着,不知道该去哪儿,本来之前想的是假期里一定要带小抽好好的出去转转,可是假期真正来临的时候,自己好像除了关掉闹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计划!

好像日子过的比之前更加的茫然了!

记得有一段时间得连中午睡午觉都定着闹钟,感觉那段时间的日子过的特别的规律,家里也每天收拾的整洁干净,1度证明的就是自己理想中的生活状态!

五里一徘徊篇10

------------------------------------------------------------

这该死的寒流,来的莫名的早,以至于我开始重温恋床的滋味,重温期待回家的感觉。

---------------------------------------------------------

一个人走在初冬的街头,虽然是夜晚,可是各摊位上仍然络绎不绝的来着客人。于是寒流不再,它被一种叫做喧闹的东西给赶走了~

人群的热闹不属于我,他们偶尔投来一丝怪异的眼光。是啊,在这个本该晚自习的时间,一个学生,背着书包,穿着校服,徘徊在夜市。谁知道呢,谁知道为什么呢?谁知道我为什么徘徊的理由呢?其实我也不知道,可是在这些年里,我学会了如何为自己编织出一个个的谎言,让它仿佛像是摇篮里轻摇的梦,让你不忍心去打破它。

-----------------------------------------------------

冬天到了,人也彷佛迟钝了好多。走在熟悉的马路上,我竟然会险些被车撞。不得不说,现在真的很爱走神,脾气也变得喜怒五常,虽然在同学的眼中我还是一个人畜无害的“小P孩”。

悲剧了悲剧了,从星期天到现在,人一直是浑浑噩噩的,莫非就像我当初说的:就这么浑浑噩噩度过了八年,以后呢?

可爱的悲剧,你难道真的成真了?

见到了以前的同学,越发的想念他们,想念我们的班,想念过去的一切一切。到了高中,脑残的人越来越多,不知所谓的人也越来越多,很多的人在我的眼中似乎都在没事犯贱!不过也谢谢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告诉我不要再轻易相信别人。

--------------------------------------------------------------------

坐在公交车上,突然想起某本小说里的一句话:他(她)比烟花更寂寞。烟花寂寞么?虽然只是一瞬间的光华,但至少它拥有过。比起碌碌无为一生,然后就这么死去,不好的多?

帆老是跟我抱怨生活的不爽,是啊~不爽的人生,令人不爽的人生啊!

---------------------------------------------------------------

某天,某人跟我说:有种冰冷冷的东西叫做悲伤。

想起来,这种东西正在我的心上轻轻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