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的写作背景十篇

时间:2023-03-30 20:53:15

泊船瓜洲的写作背景

泊船瓜洲的写作背景篇1

“游子思乡”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的重要题材之一,这类诗词作品中一个经常出现的意象便是月亮,所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似乎在诗人眼中,故乡的月亮要更加皎洁、明亮。客观而言,虽然自然气象变化万千,故乡的月与他乡的月,并无本质区别,“共看明月皆如此”,不同的是看月亮的心境,即所谓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先接触的这类诗作是李白的《静夜思》,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类似作品还会遇到更多。本文将以《泊船瓜洲》一诗为例,试图通过引领学生解读诗词大意及诗词背后的故事,探讨明月这一意象在思乡怀人诗作中的运用。

二、《泊船瓜洲》诗作分析

1.引导学生了解诗词大意

《泊船瓜洲》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本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了写作地点及写作背景。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是诗人凭栏远望看到的情景,站在瓜洲古渡口,放眼向长江对岸望去,看到了京口与脚下的瓜洲离得这么近,仅有一水之隔。由此诗人联想到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钟山与瓜洲对岸的京口也只隔着几层山,这样的描述,无论从视觉上还是感官上都拉近了瓜洲与家乡的距离,也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回家的渴望,传达了离家那么近而不能回家的遗憾与无奈。第三句又返回来写景,“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已是草长鸢飞的季节,而游子却要在外漂泊,以春天欣欣向荣的“乐”景衬托自己不能还家的“哀”情,读来更觉凄凉。最后终于忍不住问出“明月何时照我还”,深切传达了作者期待回乡的愿望。

教学时,教师可以重点讲解诗中的生字,以及在用法上与平时有异的字,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口述诗句大意,不必苛求学生的表达一致,只要顺理成章,基本意思正确即可。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加深对诗词的理解,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让学生了解《泊船瓜洲》的创作背景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其创作背景。王安石写下《泊船瓜洲》的时候,已过天命之年,此次再次被任用为相,本不想出任,然而推辞未被获准,只能无奈就职,这首诗就写于进京复职的路上。船到瓜洲,正是春回大地的时节,他知道自己不会改变坚定变法的决心,势必会再次触及统治阶级的切身利益,因此对自己未来的官宦生涯并不乐观。对于安土重迁的古代中国人来说,当一个人成功发达的时候渴望衣锦还乡,将自己的闻达传递给乡邻。同样,当一个人遇到逆境之时,也越发希望回到家乡,h离世俗纷扰。而出生在官宦世家的王安石曾在南京久居,对钟山感情很深,已将其视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因而当作者明知宦途颠簸之时便期望可以回到故乡,在诗中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慨。

3.让学生领会“绿”字的传神运用

“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用得非常传神,被后人交口称赞,充分显示了王安石的炼字功夫。这种炼字在很多古诗词中都曾出现过,教师可以借此机会给学生讲作者对这个字反复推敲的故事。据说,王安石曾经对这个字进行了多次修改,“到”“过”“入”“满”等都被作者了,最后选定了“绿”字。后人分析,这些字也能表现春天的来临,但却不能展现出春风吹过江南风物的变化,而“绿”字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风拂过,千里江岸到处欣欣向荣的风景变化。教师还可以由此再延伸到“推敲”典故的由来。诗人贾岛对一句五言诗中到底是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拿不定主意,反复思考,不断琢磨,比划着推和敲的动作,还向韩愈请教,最后便有了经典名句“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这样的讲解不仅能够增强诗词的趣味性,还可以借此教导学生在写作时挑选更适合的词,逐渐养成锤炼语言的习惯。

三、月是故乡明――探讨明月的作用

对于故乡的印象,大多数人都停留在年少时期,青梅竹马的玩伴,无忧无虑的童年,或者“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情怀,这些往事同“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的他乡奔波漂泊相比,更加让人觉得故乡的美好。此外,故乡也不只是一个地方,还是家与家人的代表符号,慈母与妻儿都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牵挂。在儒家思想“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教育下长大的古人们,当被迫背井离乡而不知归期的时候,对家乡的思念就带有普遍性和共通性,很多人会选择以诗词的形式抒发思乡怀人的感情。

对成长于信息时代的学生们来说,连书信都已经很少用到,更多地是用电话、网络与他人联络,即使与亲人朋友相隔万里,也能随时随地联系,让他们理解古人通讯的困难,以及一别便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的心情,是有些难度的。因此教师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学生进行引导。如请学生想象一下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电脑、没有基于卫星与互联网的快捷通讯方式,相隔两地的人要怎样才能互通消息呢?如果现在迫切地想对家人说的话,要隔上十天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被家人收到,自己的心情又会如何呢?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用什么方式来寄托自己的感情呢?这样就可以自然地引出下面的问题:月亮为什么会经常出现在思乡的诗句中呢?

泊船瓜洲的写作背景篇2

基于人文教学思想,本课设计坚持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追求古诗学习的人文性、个性化。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情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读感悟。

设计特色:激发主体情趣,自读感悟,入境悟情。

设计重点: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设计难点:通过想象,潜入诗境,与诗人达成心灵的交流。

设计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乡之情。

2.引导学生抓住重要词眼,通过想象与诗人达成心灵的交流。

3.熟读成诵,潜入诗境,品悟诗歌的意境美。

4.运用所学方法感受补充作品的情感与意境。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读正字文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思乡篇章,读来常使我们热泪盈眶。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尤为脍炙人口。

1.请大家放开心情,自由读,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2.读读诗的作者:王安石,记住这个北宋大诗人的名字。

3.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音:bó jiàn huán

泊船 一水间 还绿 数 重

二、通读晓内容

同学们,当你把这首诗读正确、流利之后,能感知到此首诗的大概论内容是写什么的吗?

1.要求生反复通读,读出节奏。

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边读边想这首诗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从诗中找出体现主要内容的依据。

3.交流,评议。

写诗人的所见(春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京口、瓜洲、钟山、数重山。

写诗人的所想(心思):何时照我还。

写诗人思念家乡(思乡):明月何时照我还。说明作者身在异乡。

4.试着用自己的理解去说说这首诗的大概内容。

5.师小结: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王安石在旅途中所见的美丽春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细读解诗意

这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又蕴含着怎样的诗意呢?让我们通过体悟图文来理解诗意。

1.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对照注释,小组内互说诗歌大意。

2.小组合作根据诗的前二句,画一幅简图,标出:京口、瓜洲、钟山的方位。

3.讨论交流,选派代表上台出示简图,指图说出全诗诗意。

4.鼓励学生着重理解好前两句诗的诗意,明白诗人所处的地点,为下文抒发思乡之情打下铺垫。

5.师用电脑演示PPT:京口、瓜洲、钟山。帮助学生理解三者之间的方位关系,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前两句诗的大意。

6.自由说说全诗大意。

四、熟读悟诗情

当我们反复地读着这首诗,诗人心中那份浓浓的乡愁便伴随着三月的春风徐徐吹送到我们的心头,感受到诗人对家乡那份真挚的思念之情。那么究竟是什么触发了诗人思乡的情感呢?

1.反复熟读,感悟诗情。

2.是什么触动了诗人思乡的情怀?能从诗文中找出一个最鲜明的字眼吗? (“绿”)

3.此时是什么季节?诗人怎么说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4.又一次被春风吹绿的江南岸是一派怎样的景象呢?抓住“绿”字想象春天到来时江南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象。

5.想象江南美景的同时,品味“绿”字的传神。从一个“绿”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提醒学生还可用哪些词?(到、入、满、来、过……)

6.交流、评议,让学生感受到“绿”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把春天到来时江南岸边一派生机盎然的美好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陶醉,令人向往。

7.课件展示:春天到来时的江南美景图。从直观上感受文字蕴含的美好意境。

8.如此美好的季节,如此美丽的春景,而诗人却不能趁着美好的春光回到家乡去,多么遗憾与无奈啊!(鼓励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体会他的思乡情怀)

9.师:油然而生的强烈的思乡之情便在孤独的船头化作了脍炙人口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0.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后两句,一步步走进诗人的内心,体会他深沉的思乡情怀。

五、精读谙背景

师:夜夜魂牵梦萦的家乡即在眼前,又被春风吹绿了容颜,多美好的时节啊!诗人为什么不能就此回家而孤单地在船头独自哀叹、忧愁呢?

1.出示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课件出示)。

2.分析不能还的原因。

3.评议小结:

(1)表达了作者重被朝廷启用,有机会施展自己抱负奔赴上任的急切心情,所以没时间回。

(2)王安石是一位有政治抱负、远大理想,以事业为重的人。

4.师小结:诗人的内心是喜悦与愁肠纠结,希望与失落交错的多重感受。带着这样的理解,再精读这首诗,我们的心灵一定有了更多的感触。

5.师生凝视画面,再次深情朗诵。

六、诵读入诗境

泊船瓜洲的写作背景篇3

关键词:古诗教学;意象;探寻;品鉴

古诗词中的意象是物象的一种,是客观的物象和主观的情感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情调和意蕴的具体形象,它浸透了诗人的思想情感、生命体验、认识阅历,是(物)象与(情)意的融合。可以说,意象是古诗词的细胞,在古诗词学习中具有核心的意义。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占明显优势,古诗教学中更加期待着能从机械、琐碎的讲解中挣脱出来,导向对古诗意象、内涵的丰满解读。笔者认为,意象的探寻及品鉴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感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诗词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在文本阅读中感知意象

古诗词是我国优秀文化的象征,它以凝练的语言带给读者丰富的内心体验。诗中的形象早已附着、融合、凝聚了诗人的种种情思,只不过这种情思有时染得很淡,浮得很虚,隐得很深,其间又使用了暗示、映衬等种种手法,所以一时不能见悟。因此,理解古诗特定意象的含义,即掌握了读懂古诗的钥匙和密码。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中,前两行诗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中,“京口、瓜洲、钟山”这3个地名意象值得品味。瓜洲是诗人泊船的渡口,隔江对岸的地方是京口,距京口不远的钟山是诗人的第二故乡。感知这几个地名意象,不仅理解了诗句的字面义,也是进一步理解诗意、从而入情入境的前提。因为这三者传达出的空间距离,学生的意见是多元的:有的认为作者此刻离家乡很近,从诗中的“一水间”“只隔”读出来的;有的认为此刻作者离他的家乡很远,因为在交通条件十分不利的古代,一条宽阔的长江,几座大山,真可谓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这两种观点应该说都有道理。诗人“泊船瓜洲”,回首南望,那熟悉而亲切的“京口”仅一水相间,“钟山”也只隔“数重山”,真是近在咫尺。然而家乡却是可望而不可即,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的伤感心情。其实,一条长江,数重大山,相隔的空间上的距离也是很远的,诗人反以近写之,也是为了表现诗人对家乡的思恋,是其思乡之情的自然流露。

意象是情思的载体,古诗词教学应凭借这些直观可感的意象来窥察诗人的情思。对古诗词教学而言,“披文得意”必须以“意象”为中介。古诗词正是凭借意象的力量,超越时空,显现其永恒的本色。

二、在画面想象中还原意象

古诗词语言的精练、含蓄,意境的悠长、深远,给我们留下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古诗词教学若没有想象,就没有情境,就没有创意。阅读古典诗词,如果能够进行“意象还原”,进入作者写作的内容,与作者对话,“得作者之用心”,感悟作者面对的“世界”,这样的解读才会更为真实,更为深刻。

例如,教学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我让学生展开想象:(1)这是一场怎样的雨?找出诗中的关键词句,圈画品味。(2)如果把这首诗画成画,你觉得可以画几幅画?分别给它们命名。学生通过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品出了这是一场大雨、美雨、急雨。通过举象将凝练的文字还原成一定的意象,于是,学生的脑海中便呈现出4幅画面——乌云骤聚、大雨突降、风卷天晴、水天一色。然后将诗歌中描绘的意象叠加成一个场,形成一种氛围,让学生进入这个共鸣共振的情绪中:一开始,“黑云翻墨”让人有点害怕;“白雨跳珠”让学生体会到这雨好有趣,好美,既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又像顽皮的小孩。这雨同样深深地吸引着苏轼,苏轼离开杭州,15年后,再次游览西湖,他情不自禁地说:不见跳珠15年!最后,西湖的水像天一样明亮、平静、湛蓝,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我们仿佛看到苏轼开怀畅饮,陶醉在这西湖的美景之中。生动具体的意象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学生走进了诗歌的美好境界,领略到了这雨带来的独特感受。

作为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意象是诗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单元。踏踏实实地从文本出发,展开想象,就能触及意象;抓住了诗歌的意象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情感。

三、在互动对话中品味意象

清末王国维说得好:“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中的景物背后隐藏的是诗人的感情。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根据古诗文本,去唤起或开掘学生心中隐藏着的文字文本或经验文本,构建广阔的“对话场”,在交流碰撞、相互作用中加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

综观张志和的《渔歌子》一词,前两行寥寥数笔,将江南的春天以及它所蕴涵的无限春意,写得异常生动、传神。后两行呈现的是一位睿智的隐者,踞坐于春季的溪涧,淡泊心志,垂钓于历史的长河,一幅隽永的画面。这个垂钓的渔翁,不但是景物的有机部分,而且是景物的中心,他的存在,让春雨中的江南更有诗情画意,能引发读者无尽的想象。因此,“青箬笠,绿蓑衣”是这首词的精妙之笔。作者通过对人物外在形象的勾勒——“青箬笠”“绿蓑衣”,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不须归”。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以下话题,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充分发表各自的看法,激起思维的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1)谁来猜猜渔翁为什么不必归呢?(2)青箬笠,绿蓑衣,没有细节的刻画,只是一个淡淡的背影,却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想空间。请你发挥想象,想想渔人的神情,渔人的语言,渔人的动作……(3)渔人也许在对青山绿水说——,渔人也许在对飞鸟游鱼说——,渔人还在对自己说……(4)好友颜真卿在为他书写的一块碑中有这样一句话:随意取适,垂钓去饵,不在得鱼。看来这位烟波钓徒意不在得鱼,而在于得……

泊船瓜洲的写作背景篇4

《用字母表示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第一节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起步,是后续学习简易方程以及中学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基础。这一小节教材共编排了四道例题,其编排意图如下:

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学生在求未知数X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用字母表示所求的数,还知道可以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计算公式等,也就是例1~例3的内容基本上是学生学过的。陌生的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即例4的内容),这是学生认知上的一个飞跃,是本节教材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上的一个难点。因而,这节课的教学在学生学习简易方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不少人眼里,数学是枯燥的、乏味的和深奥的,他们觉得数学课堂更多展示的是难记的概念、冗长的公式、冰冷的符号和复杂的图形。数学课堂“文化意味”的缺失,使得学生越来越厌恶数学、冷漠数学。如何构建人文数学课堂,“还数学以文化之本来面目”也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亟待关注的问题。笔者以曾经执教过的《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思考。

一、加强学科整合体现文化味

新课程改革实验方案中提出:“各类课程的实施要注重整合课程资源,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可见,新课程要改变学科本位,走向了综合。学科间要加强整合,将数学与语文、外语、品德、美术、音乐、体育、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融合起来,关注学科间的联系,为学生数学学习创设广阔的文化背景,让学生从学科联系中吸收丰富的营养,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丰富内涵,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作为文化所具有的魅力。

1.与语文学科整合。

【片段一:】

师:古人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你们会背吧!

课件出示《泊船瓜洲》,全班吟诵。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如果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读,那么,从这首诗中你发现数学问题了吗?

(生可能会说“一”、“数”)

师:这里的“一水”指的是什么? (特指长江,一条长江把京口和瓜洲两地隔开了。)

师:“数重山”指的是几座山,能确定吗?

师:“京口瓜洲一水间”里的“一水”指的就是一条长江,用数字“1”表示;“钟山只隔数重山”里的“数重山”是个不确定的数,可能是3座、4座、7座……但又有一定的范围。那么,我们能不能从数学的角度想个办法,用数学的方式、数学符号精练地表示那“数重山”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

之所以想到从古诗引入,原因有三: 一是“数学如诗”,古诗与要学习的用字母表示数共通之处,就是两者都有高度的概括性,有一种简洁美;二是在数学课上吟诵古诗,对孩子而言是特别新鲜有趣的;三是古诗中的数字多虚指,其中的数字大多不是确切的。如:“飞流直下三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

而用字母表示的数大多是有范围的、不确定的数。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是一首孩子耳熟能详的古诗,学生均知道诗意。“钟山只隔数重山”里的“数重山”具有不确定性,又有一定的范围,使学生感到用字母表示抽象的、不确定的数比较方便。同时课前吟诵古诗,也为本节课定了一个基调――体现诗意的数学课堂,力图突出文理交融。

2.与科学学科整合。

【片段二:】

(多媒体播放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情景)

师:宇航员在月球上为什么跳着走呢?

学生自由回答后,课件出示解释:因为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1/6, 因此在月球上稍稍用脚一蹬人便可以离地较高距离,呈现跳跃姿势,这是最符合人类在月球上行走的姿势,也是最自然而然的姿势。

随后引出教材例题4(2):“在月球上,人能举起物体的质量是地球的6倍”,让学生尝试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物体的质量。

【片段三:】

教学完例4后出示:成年男子教师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身高用厘米数,体重用千克数)。

标准体重=身高-105

成年女子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身高用厘米数,体重用千克数)。

标准体重=身高-110

师:能用含字母的式子分别表示出成年男子、女子的标准体重公式吗?(学生独立完成)

师:老师的身高是158厘米,请你们选择相应计算方法算出老师的标准体重。

随后再报出自己的体重,请学生比较、判断,教师的体重是否符合标准,有何建议。并布置学生课后回家了解自己父母的身高与体重。选择相应的公式算出标准体重的千克数,再和父母实际体重作一比较,看父母体重是否合适,是偏胖还是偏瘦。

数学教材中蕴含有大量的自然科学知识,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科普知识,渗透到教学中,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素质,对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风气有着重要作用。

二、凭借数学史料体现文化味

现行的教材中已经包含了一些辅的材料,如史料、数学家介绍、背景材料等,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这些史料类的材料有机地运用起来,凭借这些史料感受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数学给人类文明所作的贡献,同时学生自然而然会对数学家的聪明智慧与非凡成就产生钦佩之情,并从中学习数学家的追求探索的精神,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动力。

【片段四:】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你们想知道用字母表示数的来历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名人屋。(资料介绍:用字母表示数的来历)

韦达是16世纪末的法国数学家,他是第一个系统使用字母表示数的人。那个时代,西班牙和法国正在进行战争。有一次,法国军队截获了一些秘密信件,韦达利用自己精湛的数学知识,成功地破译了军事机密,帮助法国打败了西班牙。他在破解密码的时候大受启发,认为在数学中,大家也可以事先约定好一套数学符号,表示特定的意思。自从韦达系统使用字母来表示数以后,引出了大量数学发现,解决了很多古代的复杂问题。后来,韦达赢得了“代数之父”的美誉。

走进名人屋,阅读数学史料,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历史渊源和“代数之父”韦达的杰出贡献,学生兴致高涨,在惊叹数学的魅力的同时,对数学家的钦佩油然而生,激励了他们扩大知识面和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欲望,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运用名人名言体现文化味

泊船瓜洲的写作背景篇5

一、抓住关键词语,把握主要内容

理解课文首先要“把握”全文,力求在心中对课文形成整体印象,能概括课文的基本大意或主要情节。在学生初读课文、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抓住文中关键的词语,引导学生运用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词语的理解和感悟,又可以拓展语言的运用训练。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必须以学生能抓住课文内容为前提。引导学生直击课文,钻研课文,通过理解语言文字获取课文信息,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要在课文内容的理解上下功夫,通过那些很有规律的字词,加以发挥,打通理解课文意义的“脉络”。

例如,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老舍的《北京的春节》,理解课文内容,我们要抓住表示时间的标志词以及与之相应的风俗习惯。时间的脉络是:腊七腊八 ― 腊月二十三 ― 除夕 ― 正月初一 ― 正月初六 ― 正月十五 ― 正月十九。风俗习惯是: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 过小年放鞭炮、吃糖 ― 做年菜、放鞭炮、贴对联、守岁、吃团圆饭 ― 男人拜年、女人待客、小孩子逛庙会 ― 店铺开张 ― 张灯结彩、放鞭炮、吃元宵 ― 孩子上学、大人做事儿。我们把这些表示时间和风俗习惯的词语连缀起来,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了北京的春节,简便易行,简单明了。

二、抓住关键词语,感悟表达技巧

课文的表达技巧,多是通过课文的语言形式体现出来。课文中或是一个字,或是一个词,巧妙地凸显课文的表达技巧。我们一定要引导小学生理解课文的语言形式,探究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而所谓的语言形式,不仅包括语言学、修辞学里的字、词、句、修辞手法等,也包括文章学里的表达方式、构段谋篇以及文学里的个别表现手法等。简而言之,就是理解课文的表达技巧或写作手法。因为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为表达服务,是为语言的运用―说和写奠基的。

例如,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朱自清的《匆匆》,叠词出现的频率都很高。叠词具有音乐美,节奏感,表达效果很好。象声词更是给人一种听觉的享受,毕竟这个世界是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

文中写道:“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作者写太阳的挪移,用了“轻轻悄悄”,写日子的飞逝,用了“伶伶俐俐”,还有“匆匆”“茫茫”“默默”。这些给朱自清先生文章增色不少,如诗似画,美不胜收。

通过抓住词语,我们巧妙解读别人所不能解读的新内容、新思想、新写法,这真是一词真巧妙,解读更奇妙,独具创新的解读方式为我们理解课文开辟了一条“新路”。

三、抓住关键词语,促进读写结合

叶圣陶先生说:“鉴赏文艺的人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解,那就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我们的语文课离不开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理解和运用,要相辅相成,齐头并进。如果我们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不能将课文的语言形式迁移运用,服务于我们的说和写,那就不算成功。

例如,我们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文中写道:“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大,不会再长大。”

我们对课文的解读是采用了对比的表达方式,于是,我们的读写结合是这样设计的:“只有一个月球”。这种设计,一方面是模仿课文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这是抓住词语促进读写统一的妙处,更是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促进读写结合的最佳方式。

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不能止步于理解感悟,应加强读写迁移,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把课本上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不断涵养小学生的语言素质。

四、抓住关键词语,确定核心价值

理解课文我们要从读者到教者,理解的角度要从语义到运用,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语言的需要,在深度的理解中找到教学的切入点,确定核心价值,引导小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方法──因为阅读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运用。

泊船瓜洲的写作背景篇6

【关键词】感染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我们都知道,教学需要感染力,亦不可欠缺感染力。感染力可以使得教学具备打动人心的魅力,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师生之间的相通程度,在教学的进程中与学生一起学习与思考,以此来提升教学的有效程度。

一、在导入过程里加入感染力

导入为教学的最初环节,导入的圆满进行为阅读教学的推行做好了基础准备。怎样完美导入呢?应该在导入中渗入感染力,感染力浓厚的导入可以很好的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带动其求知欲,对于小学生更是亦然。但如何把感染力毫无痕迹的加入呢?事实上,阅读教学的进程,也是教师同学生一起欣赏并解析文本的思路、深层次思想的过程。如今的阅读教学以学生的“学”为重心,然而,这并不是说教师的“教”退而求其次。“教”其关注点在于教师相对于学生的引导作用。是以,自阅读教学的导入始,教师就要尽力成为学生阅读学习中的引路人。是以,为成为学生合格的引路人,教师一定要在课前做好功课,仔细品味课文,依据文本的文体、主题、创作背景与情感基调,选择出最佳的导入方式,便于其迈好高效阅读教学之路的第一步。

笔者在进行《泊船瓜洲》这首古诗的教学时,从诗人王安石的创诗经历切入,实现无痕导入:“同学们,王安石是我国历史上盛誉的诗人。他的诗作多达一千多首,其中有一首诗很是出名――《泊船瓜洲》。虽然是诗句不多,但是凝聚着他的几多心血。特别是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个‘绿’字是诗人经过多次推敲得来的。那为什么不选择如‘到’‘过’‘入’‘满’这样的字呢?‘绿’字究竟妙在何处?为何被人多次称赞呢?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就一同来学习《泊船瓜洲》,去诗歌中寻觅答案。好吗?”“好!”学生们兴奋的回答,因为他们迫切向知道“绿”字的妙处,是以学习热情急速上升,这次导入获得了成功。

二、在朗诵过程里加入感染力

朗诵对于语文的阅读教学而言意义重大。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不读书,不以明文章之主题;不读书,不以理文本之精妙;不读书,不以解课文之魂义。自古以来,朗诵在语文学习中就地位非常。所以,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朗诵的重要性。朗诵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深层次的理解文本,也可以使得我们心意相通,情感互溶。然而,朗诵不等于毫无目的的张口读。朗诵有其应当有的目标,在课堂上的每一次朗诵都应当有一定的收获。是以,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文章的诵读前,一定要明确为何而读。笔者通过总结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把小学语文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诵读的目标主要概括如下:

(1)初识课文,需要全文通读,理解文章中心。

(2)解答某个问题,在诵读中进行答案的寻找。

(3)文章某处显示了主旨,需在朗诵中慢慢体会。

(4)文本部分字、词、句精妙,需细细品味并学习。

(5)文章构思精巧,需要仔细分析并品鉴。

在目标确定以后,在教学进程中,笔者即依据不同的教学环节列出不同的朗诵目标,指引学生进行针对性朗读,尽力使学生有所收获。自然,这只是笔者本人的简单概括,每位教师都可以依据教学需要进行目标的设定,提升朗诵的有效性。

三、在提问过程里加入感染力

在进行语文的阅读教学时,提问为一个不可缺少的项目。然而,我们是否切身思考过发问的缘由。仅仅是由于其为必需环节,就一定非问不可?如果事实如此,答案如此,那么提问的必要性就令人深思了。旧有教学中的发问,是教师引领学生的一类作法。事实上,真正有效的提问应当是益于教学的逐步深入,益于学生突破理解难点、重点,辅助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然而,针对现实情况而言,如今提问不单单是教师对学生的启发方式,更是学生向教师反馈自己疑问、对同学们发表意见的过程。是以,渗入感染力,高效性的提问理应具备启发性,击准阅读要点,且能够以师问带动生问,引导学生实现质疑,提问。教师提问学生时,切记问题一定要具备其指导性。浅白的问题不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此类问题只会使得学生持续停在表象思维,不能拔高其思考能力。

泊船瓜洲的写作背景篇7

在古诗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是丰富多样的。

一、提供史料,理解诗境

鲁迅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的确,古诗是古人叙过去之事,写古代之景,抒当时之情,各方面与现在都会有较大差异。教这类诗,就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史料。如学习林升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洲。

这首诗是写在临安的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中借描写西湖的美景,讽刺那些统制者醉生梦死,腐败昏庸,表达了诗人的激愤之情。要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首先要让他们了解时代背景,再学习古诗,引导学生想象,在这山清水秀、轻歌曼舞美如仙境一般的西湖上,是这些不思进取、苟且偷生之徒在玩乐,想到当时国家的破碎、人民生活的凄苦,如此强烈的对比,学生怎能不心生愤慨之情、进入诗的意境呢?

二、提供直观,身临诗境

1、影像显示古诗描写的情境,通过影像直观再现出来,一下子就会变得非常具体,看得见也摸得着。如教《锄禾》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农民伯伯辛苦劳作的影像,学生不仅能一下子进入到诗的意境之中,亦能自然而然地补出了锄禾的主语是“农民伯伯”,了解了“日当午”的意思,看出了“汗滴禾下土”的情况,明白了劳动人民的辛苦,认识到“盘中餐”是“粒粒皆辛苦”的。

2、景物观察小学语文教材选入的古诗,描写四季景色的多达二十几首。这些课文的编排,大都与季节时令扣得较紧。因此,有条件的可以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观察之后再上课,就比较容易引入诗境。

例如杜牧的《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诗人思想感情的直接抒发。可以让儿童看一看经霜枫叶,然后通过联想,与二月花作些比较,就可以得知诗人这个“红于”的含意。这个“红于”不仅赞美枫叶色彩的鲜艳,胜过春花,还歌颂了它的坚强性格。因为春天的红花经不起风吹雨打,而秋天的枫叶却不怕寒冷的风霜。这时再模仿诗人去背诵,就会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3、图像示意有时为了帮助学生搞清地理位置,便于步入诗境,可画一张简明的示意图。如教学《泊船瓜洲》时,可先画一条长江,在长江北岸画上瓜洲,再在长江南岸分别画上京口(镇江)和钟山(紫金山),然后在其间标上几座山。这样,再通过教师对作者当时情况的介绍和古代交通情况的说明,学生就能体会到诗人那种因江山之隔而产生的愁苦和思乡之情。

三、描述启发,引入诗境

特级教师李吉林说:“在情境教学中,直观手段必须与语言描绘相结合,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会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在古诗教学时,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的意境,调动儿童的激情、兴趣,使他们积极想象、动情,进入诗的意境。如教学王维的《九月九日山东兄弟》,在学生了解诗的大意之后,教者用动情的语言描述:作者独自一人在异乡做客,又是才十七岁的少年,远离家乡;平时思念亲人,到了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了。怎样思亲的呢?作者想到了远方的兄弟们,在他们登上高处“遍插茱萸”时,因为“少一人”而牵挂自己,作者通过亲人想自己来表达自己的“思亲”,给“异乡”“异客”之思念,更添了一倍凄凉。

四、艺术创作,再现诗境

1、创作诗配画诗与画是相通的,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古诗中不少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教者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想象,放手让他们尽情涂鸦。如教学第六册教材中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全诗一句一景,和起来则宛如一幅浑然一体的画卷。其中对景物色彩的描绘有鹂之“黄”、柳之“翠”、鹭之“白”、天之“青”,还暗含诗中的雪之“白”、江之“蓝”、船之“褐”等。这些色彩绚丽的景物,远近高低相映成趣,可尽情让学生发挥,即使画不像,但在画的过程中,诗的意义、情境已深深地印入了脑海。

2、分角色表演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有不少是写人叙事的,如杜牧的《清明》、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叶绍翁的《游园不值》等。教者可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想象事件的过程,想象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让学生分角色表演。他们毕竟是孩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演者主动积极地想象、探究,默切配合;观者不失时机地联想、品评,气氛热烈。至此,学生融入意境并留下深刻印象是必然的结果。

泊船瓜洲的写作背景篇8

【关键词】古诗教学 形真 情切 意远 理寓其中 美的感受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是因为“在所有的语言中,诗是语言的钻石:在所有的情感表达中,诗是情感的轴”。儿童学习古诗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在学习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发展观察力和想象力。但由于古诗那凝练、含蓄、变化的语言和深奥抽象的诗意,再加上作者所出的遥远陌生的社会环缆,容易使小学生感到教学过程的枯燥乏味。

目前,教师在教学古诗时,为了让学生真正地学懂古诗,通常会构建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学习古诗时进入诗境,领会诗意,体验诗情。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的作用”。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构建情境正是触及了儿童情感领域而形成了它独特的个性,即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美的感受。

一、形真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写道:“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就是说要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那就得把古诗所描写的诗境先推到学生眼前,进而让他们走进去。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古诗时,首先应使学生对诗中的人、景、物的形象有所感知,因此,小学古诗教学中构建情境必须强调“形真”。“形真”即形象逼真,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与古诗内容相关的图片、音乐及生动的语言在教学中构建情境,将相隔千年的历史人物和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呈现到学生眼前;那山谷瀑布的轰响,翠柳上黄鹂的鸣叫学生也仿佛听得到。“形真”只是以“简化的形体,暗示的手法获得实体在结构上对应的对象,从而给学生以真切感”。如教二年级学生学古诗《春晓》,教师并不能将诗人所写的景象真实地再现在学生眼前,但可以通过带有感情的讲述,将学生引入诗境。教师可让全体学生担当诗人,听着他的描述活动进来。“夜深了,诗人读书,写诗困了”孩子们微微闭上眼睛,甜甜地伏在桌上作睡眼状,朦胧中听到外面刮风、下雨声,(用录音机播放音效)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注意听,听着、听着又“睡着”了。不知什么时候,听到小鸟的鸣叫声,(用录音机再播放音效)“诗人”“醒了”,此时教师提示:“天亮了,各位诗人听着鸟叫心里一定很高兴,你们哼出了哪两句诗?”孩子们身临其境,争先恐后地吟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诗景并未真实再现,但通过教师描述,配以恰当的音效,学生很快进入了教师在教学中构建的情境。

二、情切

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为促进儿童心理品质、智能及个性的和谐发展,情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而选入小学教材的古诗有相当多的是描绘祖国山水风光的。这些诗通过诗人对眼前景物的传神写照,自然的流露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因为大自然的景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但诗人不可能单纯的描绘风光景象,总是有所寄托,借景物以抒情言志,正如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构建情境时教师应“以情传情”,善于将自己对古诗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如教学杜牧的《山行》时,教师首先应被这苍茫的山,洁白的云,隐约可见的土屋茅舍,红艳艳似火一般的满山枫叶,错落有致的诗境所感染,然后让学生在教师用自己的情感所创设的情境中“行走”其间。这样,教师和学生同样都体会到了诗人置身其间,停车观赏,流连忘返的神情。那朝气蓬勃,热爱生活的感情呼之欲出。

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用情感构建起的情境去感染、激发学生的情感,而且教师的语言、眼神对学生都是饱含着希望和期待,致使教师的情感也成为促进学生的心理品质发展的因素。

三、意远

我国古代诗歌向来追求“远引若至,临之已非,少有道契,终于俗违”这种韵外之致。在古诗中仿佛可以去感知,但又难以确指,虽然可以领略、品味,但又无法切实把握和描绘,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说道:“文之思也,其神远矣。”这便道出了诗人在写诗时因眼前的景物而触景生情,情与景的交融正是构成了古诗中那广远的意境。而教学中构建的情境则是教师利用声音、图片再现诗中的“景语”,通过教师自己的情感再现诗人的“情语”,使学生深切体会和领悟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挚情和诗人自己的思想抱负的教学氛围,构建相关情境,从而把学生带入诗人创作时所处的意境之中,使构建的情境意境深远。

如教学《泊船瓜洲》这首诗时,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诗文后,为了更深刻地体会诗中意境,感悟诗情,教师可一边播放《春江花月夜》乐曲片断,一边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诗人吟诵这首诗可能是在什么时候,怎样的环境,在想些什么。随着深沉平稳、悠扬婉转的古筝乐曲的播放,学生被带进一个明月皎洁的夜晚,学生一边想象,一边回答:诗人可能在想,家中高堂是否安康,什么时候能在满月的朗照之下与家人团聚,学生已通过教师构建的情境进入了诗中广远的意境,他们已插上了想象的双翼飞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四、理寓其中

构建情境所创设的鲜明形象,所伴随诗意的真挚情感以及所开拓的广远意境这三者融为一体,其命脉便是内涵的理念。

在古诗教学中,情境构建若失去理念,如同没有支柱一样,站不起来,深不下去,只能是内容贫乏,色彩苍白的花架子。如柳宗元《江雪》,其理念是诗人在“永贞革新”失败以后,屡遭打击,被贬永州,然而却不甘屈服,理想不泯的精神。“理寓其中”正是从古诗的理念出发,由古诗内容决定情境构建的形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构建的一个或一组情境都是围绕着古诗理念展现的。这样富有内涵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情境,才是有意义的。通过其形式情境的图片、色彩、音响及教师语言描绘等的感受,这不仅是感性的对古诗内容的理解,而是对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内在认识。

五、美的感受

古诗本身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可以说是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结晶和荟萃。教学古诗应强调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欣赏古诗的语言美、声韵美,进而体验诗人的心灵美。

如教学《泊船瓜洲》时,教师会特别重视古诗语言的形象、节奏、气势以及感彩的推敲、品味,为了让学生逐步体会、感受语言美,教师会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先后改换(即:到—过—人—满—绿)的故事,再凭借所构建的情境,抓住古诗的传神之笔,通过比较、诵读让学生体会其语感。同时,诗的意境之美同样感染了学生,在月夜诗人乘坐的船停在瓜洲,他思念自己的家乡,那“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诗情画意,美不可言。教师就通过简笔画勾勒了诗人站在船头,望着明月,自己用优美的语言,并伴随着舒缓的音乐,创设诗人王安石泊船瓜洲思念家长的动人情境,学生不但理解了诗的内容,而且会读会背,体会到诗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构建情境应“作为一个心理场,一个整体,作用于学生的意识”。它一方面抓住了儿童易于被情感趋动的这一动因,在古诗教学中突出了“形真”和“情切”的因素,强调了形与情的统一;另一方面情与理又是不可分割的,要使学生动情,就得让他们明理,而在古诗教学全过程中都体现了审美教育,达到景、情、理浑然一体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胡孝华. 诗意的放逐与语文的苍白. 中学语文教师, 1999(2).

[2]李吉林,田本娜,张定璋合著. 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育. 山东出版社,2000:50.

泊船瓜洲的写作背景篇9

活动开展得有序且热烈。我们首先采用了抽签的方法决定朗读顺序。第一个是董文浩同学朗诵,他为我们带来的是《观沧海》。在他带领下后,大家都主动踊跃地上台朗诵。随后,朗诵的诗篇很多,有《凉州词》、《天净沙·秋思》、《泊船瓜洲》、《七步诗》、《木兰诗》、《行路难》……同学们每朗诵完一首诗,老师都会给出简单的点评。这不仅为同学们的精彩诵读锦上添花,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解读方式和相关信息。

通过这次诗歌朗诵活动,我们不但学到了很多诗歌,还学会了诗歌的分类,懂得了诗歌的特点。我在诗歌的收集、释读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收获。现总结如下:

一、诗歌收集方面

在收集诗歌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分类收集法,并了解了它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分类收集法,即在收集诗歌的时候,可以采用分类收集的方法。按照内容划分,诗歌可分为:咏物诗、山水诗、田园风景诗、送别诗、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诗等。

比如:曹操的《观沧海》是描写山水类的诗,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可以归类到思念家乡亲人的诗。按照分类来收集诗歌,还可以方便我们在将来的写作中适当加以引用。

二、诗歌释读方面

本次活动中,我在诗歌释读方面也收获颇丰。

比如,在释读一首诗歌时,我们首先要了解诗歌的作者、作者写诗时的背景情况、写诗时的心境是怎样的。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含义。

以李白的《行路难》为例吧,李白是我国唐代的着名诗人,有“诗仙”之称,他是个才高志大的人。到了京城后,不但没有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诋毁排挤,于是满怀愤慨地写下了《行路难》。了解了这样的背景,我们就能理解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以及抒发了“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的情怀。

三、诗歌朗读方面

最后,在诗歌诵读方面,我也有所收获。

我知道了在朗读诗歌时,需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节奏,要把握韵调、读出抑扬顿挫,把诗歌的情境充分地表达出来。

当然,活动也有不完美的地方。诸如时间短了些、个别同学准备不充分等等。也许这与我们第一次搞这种活动经验不足有关。

以上就是我参加本次活动的总结。本次活动让我更贴近了诗歌、了解了诗歌。我希望,类似的活动以后能够多搞一些。我也坚信,有了这次活动的经验,以后的活动会搞得更加圆满。

泊船瓜洲的写作背景篇10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诗词是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加强古诗词习诵,重视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小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古诗教学有几大难点:一是由于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景、情同此理;二是古诗的话语风格离学生的现有语感相去甚远;三是古诗教学的模式还相对比较陈旧和保守。那么,如何走出研讨教学的困境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古诗词教学的几种方法。

一、疏通语言,了解大意

优秀的中国古诗,语言精练,意蕴含蓄,意境深远,讲究平仄,严于用韵,格律严格,魅力无限。由于阅读古诗词存在很大的语言障碍,疏言就更显必要。

1. 字词生疏处疏通:有些字词,学生在日常阅读中一般不会接触到,是学生阅读诗句、理解诗意的拦路虎,所以首先要让学生认其形、晓其音、知其义。如:“千门万户??尤铡敝械摹?印保?“歌声振林樾”中的“樾”。

2. 古今词语形式、意义、用法的差异疏通:有些古今意思有别或读音不同的字词,学生容易望文生义,产生误解,因此少不了教师的讲解。如:“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其意为因为),“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其音为xiàn,意为显露,等同“现”),“返景入深林”中的“景”(其音为yǐng,意为日光)。

以上列举的“?印薄伴小薄白?”“见”和“景”都是理解诗句意思的关键词语,把它们的意思讲清楚了,学生在弄懂诗句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比较顺畅地疏通整首诗的意思。这些地方,当“说”则“说”,不能因为怕扣上“注入式”的帽子而放弃。

值得注意的是古诗词在语言应用上,省略、跳跃、语序倒置等用法往往超出一般的文言文,教学时只要让学生粗通大意即可,不必进行字字落实的翻译。拘泥于后者,既难以做到,又耗费时间,严重者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倒了学习的胃口。这势必要求教师采用粗讲熟读的方式组织教学。

二、挖掘空白,感受诗情

中国古诗词以含蓄见长,与中国书画一样,讲究布白,留给欣赏者以足够的空间想象。

诗的艺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空白的艺术:故事情节的空白、人物描写的空白、心理活动的空白、思想情感的空白、哲理上的空白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克服这些障碍,启发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补充诗歌“空白”,接通跳跃的起讫点,从而领略诗歌独特的艺术形象、鲜明的抒情画面、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思想意义。

如古诗《春望》首联和颌联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作者在安史之乱中见到国破家散的惨象,内心创伤不可言状,然而杜甫这首五言律,感情蕴饱,寓情于景,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余地。“破”到什么程度?“深”到什么样子?花香鸟语本是怡悦神心,赏心娱乐之物,为什么“花溅泪”“鸟惊心”呢?作者是采用拟人之笔,反衬出内心痛苦之至。结联的“搔更短”“不胜簪”是什么形象?是诗人老态龙钟的自画像。他饱经颠沛流离之苦,倍受战乱离散之怨,致使头发疏而皤然,透过形象,探究其内心是什么感情?诗人忧伤绵绵,愁肠郁结,有力地控诉了安史之乱的罪恶。其中多处的“空白”就得用想象去填补,师生共同把作者那样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描绘出来。

三、熟读成诵,化为已用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法则。许多名特优教师的课堂都非常重视诵读。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在课堂上能营造出教师、学生、诗人彼此间心灵相融、情感相通、协调合拍的良好共鸣体,从而提高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审美、文化等综合素养。另外,古诗词有着独特的节奏、音律,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注意诗的节奏、韵脚以及合适的音调,使学生沉浸于诗歌独特音韵之中,进入诗词曼妙的意境中。

如在教学《泊船瓜洲》诗中,教师说:桃花又开了,小草又绿了,燕子又回来了,然而诗人却离开了,有道是故土难离,诗人不禁想――生答:“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怎能不问――生答:“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是不得不问――生答:“明月何时照我还”。回忆了家乡,回忆了亲人之后,教师又对比问:团团圆圆一家亲,还能吗?眼前只见――生答:“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和朋友一块饮酒,还能吗?眼前只见――生答:“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也许他一去不能回呀,再看一眼――生答:“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这种乡思啊,惟有问明月――生答:“明月何时照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