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小时候的故事十篇

时间:2023-04-09 09:47:47

达尔文小时候的故事

达尔文小时候的故事篇1

大师之路

你可以不知道比尔・皮特,但你不可能不知道迪士尼!而实际上,这位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誉的著名绘本创作者,就被誉为“迪士尼最好的故事创意人”。

他1915年出生在美国印第安那州,从小就非常喜欢画画,甚至应该做功课的时候都在课本的边角涂鸦。在进入阿森纳职业高中后,听从朋友的建议,他选择了一些艺术课程,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最终获得了印第安那波利斯(印第安纳州首府)的约翰・赫伦艺术学院的奖学金并在那学习了三年。

1937年,22岁的比尔进入迪士尼,27年间一直处于迪士尼动画的核心人物。1959年开始出版了至今依然畅销的处女绘本作品Hubert's Hair-Raising Adventure,之后创作不断。

1989年他出版自传《Bill Peet:An Autobiography(比尔・皮特:自传)》,次年获得凯迪克银牌奖。在这本近200页的自传绘本中,比尔・皮特通篇以其擅长的流畅线条加上色铅笔插图穿插其中,交织成一片图文相辉映的回忆场景。他向我们娓娓道来他童年的故事、开始接触涂鸦和正式学画画的过程,还有后来进入迪士尼的奋斗经历。我们熟悉的故事主角也经常出现在其中,他与我们分享这些故事的最初灵感,读来如同一位老友的喃喃絮语。

除了这本自传,他的代表作品还包括《蚂蚁和大象》、《小猪切斯特》等。他的绘本作品为他赢得了1990年美国凯迪克大奖银牌奖、1989年美国童书作家协会金风筝奖、1975年和1986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童书奖、1981年南加利福尼亚最佳畅销书奖等多个奖项。

2002年5月,比尔・皮特去世,但是,他通过他的动画片和绘本作品,永远生活在孩子们的心中。

与比尔・皮特零距离

小时的比尔・皮特最大的乐趣就是和伙伴们去林间捉青蛙、蝌蚪、小鱼还有龙虾,然后画出这些小动物;那时候比尔还有另外一个乐趣,去火车站看来来往往的火车。无论是迪士尼,还是童书创作生涯中,比尔都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动物形象和故事,并时不时巧妙融入各种各样的火车。“我写关于动物的故事,因为我爱画它们。我的大多数动物形象都具有人的个性,而且其中一些非常像我认识的人。”

任职迪士尼27年间,比尔从一个涂鸦的年轻人成长为一位动画大家,被誉为“是沃尔特・迪士尼最好的故事创意人”,是《101忠狗》、《木偶奇遇记》、《灰姑娘》、《彼得・潘》、《爱丽丝漫游仙境》、《睡美人》等经典迪士尼动画片的幕后主要推手。

在美国,随便问一位5到8岁的小孩最喜欢的10位绘本作家,比尔・皮特很可能名列其中。现在,我们常常将他与苏斯博士、莫里斯・桑达克相提并论。“我很高兴报纸这么评论,但是,孩子的声音才是对我作品最重要的评论。”自他的第一本作品出版之后,他一直收到小读者的来信,这让他非常高兴。

比尔・皮特有两个儿子,小比尔和史蒂夫。那个时候,每晚睡前他都会给两个儿子编故事,对他而言,不断地编故事、讲故事的锻炼,让他在迪士尼期间开始更多的参与故事创意,而不仅仅是形象设计。当然,画画一直都不曾间断。他高超的绘画技巧和惊人的故事创意,使得他不仅成为迪士尼历史上唯一一位为整部动画片创作脚本的人,而且成为了孩子们心目中的绘本大师。

比尔・皮特喜欢描述地球上和平相处与互相帮助的生活故事,常常带有温柔的教育意义,却丝毫没有说教,同时向小朋友们传达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理念。例如《蚂蚁和大象》《别了,梧桐树》等。

阅读经典

《小猪切斯特》

小猪切斯特想当一个马戏明星,他经过不断的练习终于可以用鼻子在木桩上倒立,并且时刻准备着让经过的马戏人员看上。千辛万苦之后,切斯特果然来到了马戏团,可是在表演的时候临场畏惧,而被小丑罗斯带走,然后他又设法逃了出来,谁知落入三个流浪汉的手里……

提示:在这本书里,画家比尔・皮特加入了儿时最爱的元素:除了动物、火车,还有马戏团等等。小猪切斯特经历了人生的各种故事,关于梦想的点点滴滴,最后仍然以喜剧结局,让人读来心里泛起暖意。

推荐理由:比尔・皮特在他的自传作品中曾经意味深长地说:“小猪切斯特是我所有绘本中最能反映我的过去的作品。”

妈妈读吧

拿到《大坏熊布鲁斯》时,我自己先读了一遍,发现作者很高明,在留白之余,让布鲁斯有了教训之后又引出一条新的故事线索……跟4岁的儿子一起看的时候,字数不少,我跟他读,他则主要看图画。第一眼就被封面那只大熊吸引,其实宝宝有时候也是会这样笑得前仰后翻!我读的时候并没有读出书名中的“坏”,而是让他自己去看图画,看到大熊布鲁斯的调皮,还有最后被魔法变得那么那么小,哈哈,读完故事,儿子很开心,但是对结尾时候那么小的布鲁斯还去欺负小动物耿耿于怀。

达尔文小时候的故事篇2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其成名作为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1863-1869年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1873-1877年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对于子女的教育十分关注,他像对待自己的作品一样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成长,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孩子也是他最重要的作品啊!在写作之余,他十分热衷于儿童教育。

    在教育家里几个孩子的时候,像其他父母一样,他对于他们的学习抓得很紧。十分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大家都知道,他一生完成好多部长篇巨著,他写作的时间是非常紧张和宝贵的。但是,他从来没忘记尽可能多地奉献给孩子们一些时间。在孩子们的眼中,父亲是那么慈爱和蔼,有时候吃完饭后,父亲坐在壁炉前,一边抽着烟,一边给他们讲故事,父亲不用照着书来读,他的脑子里好像装满了故事,他用低沉的嗓音把他们带到一个遥远神奇的世界,那里的人物总是新鲜又有趣,情节离奇又吸引人。有时候,父亲给他们讲许多大自然中的有趣故事;有时候,又给他们讲发生在俄国、他们身边的穷人们的悲惨故事。不管是哪一种故事,孩子们总是会依偎在父亲身边,个个睁大眼睛凝神听着,常常听了还想听,缠着父亲再多讲一个。不仅给孩子们讲故事,天气好的时候,托尔斯泰会兴致勃勃地带上孩子们去野外,或者在自家花园里,给他们画画,然后教他们画。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跟着父亲,在他们心目中,没有什么是父亲不知道的。他们的小脑瓜中装满了问题,总是拉着父亲的手问这问那,托尔斯泰呢,尽管时间不多,有时还正在为作品苦思冥想着,但是,他从没有对孩子们千奇百怪的问题表示不耐烦,总是尽力去给他们解释、回答。

    后来,托尔斯泰不再只是给孩子们讲故事。他们大一些的时候,开始认字了,父亲就引导他们读书,并不是去让他们读什么大部头,强行地给孩子灌输什么知识,而是根据他们的爱好和兴趣为他们选择合适的书籍。--在这方面,托尔斯泰毫无疑问是十分擅长的。他发现孩子们对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很感兴趣,就一本又一本地给他们讲解,引导他们去读。他发现《环球旅游80天》这本书没有插图,孩子们认字不多,看得很吃力,就不太感兴趣,但他知道这本书多么有趣,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他竟然每天晚上用鹅毛笔亲自为这本书描制插图。虽然他不是十分擅长画画,画得不是那么精致,但是孩子们却争着抢着看,看得津津有味。托尔斯泰的时间多么宝贵啊!但是,他觉得为孩子们多花一些时间,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是值得的! 

    繁忙的大作家牺牲一些写作的时间,却换来孩子记忆丰富的童年,健康快乐的成长。谁说这是一种牺牲呢?孩子的童年不是只需要芭比娃娃和玩具汽车的陪伴,也不是只需要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儿童的成长需要父母的直接参与,这样不仅能够使他们的智商得到及早的开发,培养想像力和思维能力,而且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从而正常地发展情商。无论你有多少文件要处理,多少业务要谈判,多少朋友要应酬,请不要忘记家里的小宝贝,他(她)也需要你的时间。讲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是不需要花费你多少时间和精力的。即使你没有托尔斯泰那样的滔滔不绝编故事的才华,也不会画什么插图,你的孩子也一样会用崇敬的眼神看着你,觉得你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爸爸或妈妈!

达尔文小时候的故事篇3

――沈苇《两个故乡》

在麻赫穆德・喀什噶里诞辰1 000年以后,我看到了这首诗。我突然觉得,这首诗像是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祭文,是为他而写的。

在喀什噶尔,各种味道都充分地发挥着想象,想象一个1 000年前的故事

2005年10月,喀什噶尔阳光明媚,来往的风里都浸润着一种诗歌般的气息:由远处沙漠漫来的尘土的味道,庭园里透出来的果子和绿叶的味道,街巷里小男孩撒尿被空气蒸发的味道……各种味道都充分地发挥着想象,想象一个1 000年前的故事。

江浩汗的土屋仍在呢!这里曾是喀喇汗王朝的王都,最古老的屋子据说有800多年的历史。我去过那破败的屋舍,虽然它不能见证一个伟大学者的出生、流离和死亡,但起码它离他的距离很近。麻赫穆德・喀什噶里曾在这屋舍里走动过,听过他美丽的母亲碧薇热碧亚轻轻歌唱的声音。

其实,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并不是出生在喀什噶尔的王宫里,他的出生地在离喀什噶尔40多公里的一个名叫乌帕尔的地方,那里是当年喀喇汗王朝的行宫所在,树木葱茏,水源充足,气候宜人,一派乡间的恬静和安适。小路上毛驴的脖铃在响,农舍里公鸡在打鸣,沙枣花开的时候会漫来整屋子的香气。我不知道为什么出身上层社会、教养良好的碧薇热碧亚会选择在这儿,而不是在华贵的王宫里生产。没有人向我解释这一点,但一到乌帕尔我就明白了,乌帕尔的灵秀是高高的江浩汗难以相比的,这儿虽然没有什么王者之气,然而与自然如此融洽,与百姓如此贴近,那清秀的小山、遍地的树丛,都那么适合迎接一个学者的到来。于是,乌帕尔的山水有幸,诞生和容纳了一个永世不朽的生命和灵魂。

在让他当君主和学者之间,上苍选择了后者。为了让他成为一个伟大的学者,他被命运驱逐出了故乡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全名是麻赫穆德・本・侯赛音・本・・喀什噶里,按维吾尔族的习俗,本名的后面加缀的就是他的祖父名和父名,这就向世人公布了他的身份,他是喀喇汗王朝11世纪中期侯赛音汗的儿子,汗的孙子。那个时候,喀喇汗王朝已经分裂成东西两部分,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祖父是东部王朝的第二代大汗,父亲在接任汗位以前是王朝所辖巴尔斯汗城(今伊塞克湖南岸)的汗。

青少年时代的麻赫穆德・喀什噶里有过一段快乐的时光,他除了能在家庭和学校接受良好的教育外,还随着父亲走遍了中亚各地,在伊犁河谷、中亚七河流域、锡尔河流域游历过,这些游历使他的思想日趋成熟。

这个王室子弟有没有在王宫担任过官职,历史没有记载,因为学者的光芒掩盖了他所有的过去。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祖父当大汗15个月就把汗位传给了长子侯赛音。祖父的一个妃子记恨在心,为了让自己的儿子依不拉音当上大汗,她下手毒死了包括侯赛音在内的许多王族成员和大臣。在这场宫廷中,惟有麻赫穆德・喀什噶里侥幸逃出了王都。他是凭借怎样的力量逃脱这场厄运的,我们不得而知,也许这是上天的刻意安排。但可以推测,如果没有这场宫廷,麻赫穆德・喀什噶里是有希望继承汗位,成为一个贤明君主的。但在让他当君主和学者之间,上苍选择了后者。为了让他成为一个伟大的学者,他被命运驱逐出了故乡,这一年是1058年。

这使我记起了里尔克的一句话:“一个人只有在第二故乡才能检阅灵魂的强度和载力。”是的,故土虽好,但过于闲适,过于温暖了。终日在喀什噶尔花果的甜香和黑眼睛、长睫毛姑娘的顾盼里,人总是会懈怠一些,哪怕再强的斗志也会消融在这种轻歌曼舞的氛围中。故乡总是让人不忍离去,何况麻赫穆德・喀什噶里是一个王朝的继承人,他也曾经希望以自己的学识治理好这个王朝。但是最终他没有实现这个愿望。对于他个人来说,这也许是个悲剧。但对于历史来说,这却是一个转折,突厥语族部落可以留下自己的印记而不至于消亡于时间的沙尘之间了。

因为看过各种文明的此消彼长,他知道保存比传播更为重要

苦难就是这样,摧毁一个人的幸福,只是为了让他记住应去的方向。在苦难中,麻赫穆德・喀什噶里潜伏多年的渊博学识苏醒了,他怎么能忘了那些蒙古草原、伊犁河草原、中亚草原上曾经叱咤风云的突厥部落呢?突厥汗国虽然灭亡了,但突厥语仍然像鸟儿的啾鸣一样在草原上唱响呢,怎么可以眼看着阿拉伯文化蚕食掉突厥文化而置身事外?

因为看过各种文明的此消彼长,他知道保存比传播更为重要。

这时候,麻赫穆德・喀什噶里才找到了比当一个大汗更加宏伟和永恒的目标,找到了行走的意义,从而把流亡当成了一次远征。他放下了家庭的仇恨,放下了个人的恩怨,放下了关于身份、地位的一切关联词,他把这些记忆塞进了腰间奔逃而出时系好的布腰带里,在乡间,这条系紧袷袢(一种维吾尔族服装)的布带原是旅人用来裹住馕饼的。但对于一走就可能永不回返的麻赫穆德・喀什噶里来说,他裹住的就是家与国。

中亚的大地是如此广阔,散落着的突厥部族在山峦、河流和戈壁、草地间游荡。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就像倦鸟寻巢一样向他们投去,在每一个部落里生活、学习,听不同的突厥人唱歌、诵诗、讲英雄故事和美丽传说。他告诉后人:“我走遍了突厥人的所有村庄和草原。突厥人、土库曼人、乌古斯人、处月人……的语言全铭记在我的心中。”有整整15年的时间他是在突厥人的部落里度过的,行走和记录成了他惟一要做的事。 这个身无分文的落难贵族,用他的双脚丈量了中亚大地的长度和宽度,并把它绘成了地图。在地图上,喀什噶尔是一个中心,是中亚的中心,也是自己搏动着故乡音律的心房的中心。1 000年以后,人们拿着现在用精密仪器测量和绘制的地理图去对照,居然发现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地图是十分准确的。

这个曾经养尊处优的贵族子弟,和所有的突厥语族人成为了朋友。在毡房或者泥屋里,他认真观察铁匠们打铁、铜匠们制壶、妇女们刺绣,在河流间的土地上,他和农人一起播种和收割,他还留意着医师们为病人诊病的方法,他记下那些可以救命的草药和处方,这些东西后来竟成了维吾尔民族医学的典范,有很多方子至今还在沿用。

和离开故乡时一样,他又两手空空了,而那部书,又这么彻底地掏空了他的灵魂、思想、岁月和力量

这种漂泊不定的生活一直到1072年才结束,那时,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已经年近70岁了。他不但走遍了中亚大地,还在布哈拉、撒马尔罕以及内沙布尔等中亚文化名城停留过,向那里造诣很深的突厥语族学者求教,和他们一起讨论突厥语各民族的文化。现在,该是找一个地方安定下来的时候了,整个突厥语民族的古往今来都在他的胸中,他要把它们倾倒出来,像倒一杯酿造了多年的美酒一样,他迫不及待地要闻一闻那醇香的气味。于是他选择了当时伊斯兰文化的中心,苏丹国哈里发的首都巴格达。他为什么要选在一个以阿拉伯文化为主的地方缔造突厥语的巨著呢,甚至用阿拉伯语来注释突厥语呢?也许他预见到:只有这样的相互比较,才能使突厥语发出更悦目的光芒。当然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巴格达赛尔柱苏丹国的王后托尔坎哈敦也出身于喀喇汗王族,是他的亲人。

王后为麻赫穆德・喀什噶里提供了创作的条件:书斋、笔墨、饮食以及良好的社会地位和氛围,在这里,他可以像在家里一样安心写作。巴格达成了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第二故乡。一个和喀什噶尔同样散发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古城,突厥语的中心和阿拉伯语的中心开始遥相呼应,并在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笔下握手言欢,互诉衷肠。

在可以看到河水、草地,可以听到鸟鸣、歌声的书斋里,麻赫穆德・喀什噶里花费了五年的时间,埋头著述,反复修改。在阿拉伯正午的阳光下,他一定能感受到故乡那种从未有过的亲切,似乎呼吸的都是从东方带来的家乡的空气,因为距离让他更能审视和看清故乡的容貌,更能听懂故乡的心声,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接近,是比身在其中更为具体的拥抱和体谅。他用最为忠实的语言记述了他的故乡和他的骄傲。在他的研究中,突厥语中“最标准的语言要数哈喀尼耶中央地区居民的语言”,哈喀尼耶语言就是当时喀喇汗王朝的语言。

在离别家乡20年以后,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完成了他一生之中最为重要的使命――《突厥语大词典》,当然,如果这仅仅是一本词典,也不值得后世如此珍视,麻赫穆德・喀什噶里也不会被称为伟大的学者。在这部词典里,有一切关于突厥语族各民族的历史和现状,从上层社会到贩夫走卒,包括一只动物或一朵花草,从天文到地理无所不容,于是它被尊称为“突厥语的百科全书”。

70多岁的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含泪而笑,捧着这部耗尽他一生的书稿,深深地吐了一口气,他想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了。临行前,他像托付自己的孩子一样,把书稿献给了27世哈里发奥布尔卡西姆・阿布杜拉。我想,他之所以没有把这部书稿带回喀什噶尔,一是因为年已老迈,而回乡的路又那么漫长,他担心万一自己回不到故乡,书稿会遗失民间,无迹可寻。而且他相信,以一个苏丹君主的能力,一定能把这部孤本保存下去。

没有人能揣测到麻赫穆德・喀什噶里交付书稿后的心情,和离开故乡时一样,他又两手空空了,而那部书,又这么彻底地掏空了他的灵魂、思想、岁月和力量,再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他燃起心中的火焰了,只有乌帕尔。他想念母亲轻柔的歌声,想念夜晚母亲弹奏着弹拔尔时的微笑,想念儿时栽下的小树,他急不可耐地要回去了!和当初放下仇恨一样,他放下了心血凝成的书稿。

他的智慧长留人间,世世代代润泽着家乡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是怎样跋涉过从巴格达到喀什噶尔的高山和荒漠已无从知晓。有人说,他是随着一支前往喀喇汗王朝的巴格达使团返回故里的。就连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墓的发现,也是一个传说。

大约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突厥语大词典》的维文本刚刚印行,有两个学者来到喀什噶尔追寻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踪迹,他们在乌帕尔听到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当地有一座名叫“艾孜热特毛拉木”的小山,山上葬着一位先贤,而这位先贤就是从巴格达回来的,据说他苍老得已经走不动路了,是两个商人背着他翻过高高的帕米尔高原回到这座小山下的,在这座小山下的村庄里,他开办了一所学馆,自己做了一名乡村教师,度过了暮年最后的时光。他渊博的学识令人崇仰,虽然大家都不知道他是谁,但都把他看成一位贤人,死后就把他葬在了他依恋的这座小山上,并把这座山称为“圣人山”。两位学者大为兴奋,认为这个传说的主人公极可能就是麻赫穆德・喀什噶里。他们立刻到了圣人山,通过考察,发现了墓室上11世纪的阿拉伯文字和图案,一切都和历史那么吻合,从而证实了这就是大学者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坟墓。

因为有了麻赫穆德・喀什噶里,这座山也变得那么不同,在墓室之下的山坡上,有一棵半枯的古树,枝干上飘荡着虔诚信徒系满的碎布条,相传这棵古树就是当年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归乡时拄过的拐杖。他把拐杖插下去,对学生说:如果这拐杖能长成树,那么这就是我的归宿。拐杖果然长成了巨木,还涌出了一汪清泉,这汪泉水千年不竭,日夜从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目光中流向山下,滋润着满山的树木和花草。每年的春天或秋天,当地的孩童都要结伴去喝那泉水,据说喝了泉水会使人变得更加聪明,因此这泉被人叫作智慧泉。麻赫穆德・喀什噶里虽然已不在人世,他的智慧却长留人间,并且世世代代润泽着家乡。

举世无双的著作,总会得到上苍的眷顾和爱惜

《突厥语大词典》使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生命一下子有了沉甸甸的分量,使他能超越时空、超越生死,一直和喀什噶尔一同呼吸。然而,这部书是如此命运多舛,从诞生到付印,足足等了800多年。

1077年的1月9日,这部厚重得只有中亚大地才能承载的书稿摆在了阿巴斯王朝哈里发奥布尔卡西姆・阿布都拉和王后托尔坎哈敦的面前。

奥布尔卡西姆・阿布都拉就着阿拉伯的阳光,欣喜万分地翻着书页,这书真像是阿拉伯神话里那个阿里巴巴的藏宝洞呀,数不清的珍宝让人眼花缭乱。这里面藏着整个中亚呢!那时的阿巴斯王朝,国势已经衰微,但并不影响一个哈里发喜爱和赞赏一本书,他甚至觉得,这部用阿拉伯语注释的《突厥语大词典》是他了解突厥语诸民族最好的方式。

然而,不久后的一场战争席卷了巴格达,哈里发奥布尔卡西姆・阿布都拉的王宫变成了一片废墟。《突厥语大词典》如同它的缔造者一样,不知流亡到了何方。

奥布尔卡西姆・阿布都拉的大力宣传使这部书家喻户晓。然而,《突厥语大词典》真的遗失了。新的巴格达的哈里发搜遍了整座王宫,却没有找到它的踪影。

大概又过了190年,当人们逐渐接受了这部书毁于战火的事实的时候,一个重要的人物出现了。当然,这也只是传说。奥布尔卡西姆・阿布都拉的后代,一个已沦为乞丐的妇女,将这部书稿献给了巴格达的哈里发。奥布尔卡西姆・阿布都拉虽然没有保住他的王朝,但却以一个王者之尊忠实而诚恳地保存了这部著作。他的后代,即使流落街头,也不忘将这书稿紧揽胸前,为了让它再度传世,他们将它无私地献了出去。

哈里发当然是喜出望外,立即着手抄录此书。1266年,一位同样来自喀什噶尔的叙利亚大马士革学者第一次全文抄录了《突厥语大词典》的手稿。

不幸的是,当这部书稿刚刚回到人们视野中的时候,战争又一次袭来。曾经强大的阿拉伯帝国土崩瓦解。《突厥语大词典》不知其踪。

600年间,战乱不断,大概已不再有人记得这本书了。一直到1914年,伊斯坦布尔的一个妇女通过书商把这本书卖给了土耳其的一个贵族――雅尔贝克家族成员阿里・埃米里。

达尔文小时候的故事篇4

迪纳·伯奇(dinah birch)在记载中(2005年5月20日)声称安徒生对那些能够超越“理性价值”的读者特别有吸引力,相反那些“充分相信逻辑规则的人可能对他充满敌意。”她说对安徒生作品特别不以为然的克尔凯郭尔拥有一颗被逻辑冷酷的心,甚至不能对《海的女儿》或者《丑小鸭》中表现出的痛苦做出反应。她说,他觉得“安徒生没有任何歉意地直接从儿童的自我中心转移到虚构的故事中去侮辱了他成人的判断力。”所谓的“童话故事”在他看来是“粗俗的,或许是对艺术尊严的背叛。”那种认为该哲学家不能欣赏孩子想象力的精细复杂,是个孤僻的老笨蛋的想法或许能赢得很多人的喝彩,但并不符合克尔凯郭尔及其著作的客观事实。

他当然是哲学家,不过是没有哲学味道的哲学家。他讨厌抽象观念,总是更喜欢曲折多变的、主观性的喜剧,而不是系统的、缺乏个人色彩的理论。他在其中一次俏皮话中写到如果我能见到理论体系,“我会像别人一样愿意屈膝跪拜,”不过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成功。有一两次我几乎就跪下来了,就在我以免弄脏裤子把手帕放在地上的时候,向理论家提出一个天真的问题。我问“请坦率告诉我,理论彻底完成了吗?因为如果是,即使弄脏裤子我也要跪拜这个理论。”但是他们总是回答说“不,恐怕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所以体系再次迟到,我的跪拜不得不再次推后。

但是,一个从来没有完成的体系根本就不是真正的体系,克尔凯郭尔怀疑难怪古代哲学家总是找出各种慌乱的借口让我们再过一天回来找他们。他说,人类存在的某些方面是从来不可能在思想进步过程中被清扫出去的,“不管我们能从前辈中学到多么多的东西。”

有一样东西是不可能从前人那里学来的,那就是真正的人性。在这方面,每代人都是崭新的,其任务和前一代人的任务一样,不会走很远,除非前辈人碰巧逃避了自己的职责,欺骗了自己。没有一代人是从前辈人那里学习如何爱,没有一代人不是从头开始的,每代人的任务从来不会比前代人更小,如果任何人想和前人不一样,不愿意与爱同行,希望走得更远,那纯粹是空洞和愚蠢的胡说八道。但是许多人很难把自己对普遍进步的信仰抛到一边,他们总是说“我们要继续前进,要走得更远。”如果对前进的狂热是当今时代典型特征的话,那也是非常古老的故事了。

取得进步的愿望是自古以来就有的。默默无闻的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曾经说过“你从来也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他的一个学生没有坚持这个观点,而是更进一步,补充说“你甚至不能走进河流一次。”

为了超越老师,这个学生用乏味的、绝对静止的确定性替换了精炼的对变化普遍性的认识。克尔凯郭尔感叹到“可怜的赫拉克利特,可怜的赫拉克利特,怎么拥有这样的学生。”对于克尔凯郭尔来说,现代崇尚进步的哲学家尤其是黑格尔的追随者就像赫拉克利特的学生一样。他们对脆弱性、不可预测性、和哲学眼光的怪异性缺乏感觉。对无休止进步的渴望让他们想象智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超越个人生命的极限,曾经被勤劳的祖先学习的人生教训现在可以拿来阅读,但不必要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

克尔凯郭尔在早年就认定战胜他那个时代无休止的哲学乐观主义的最好武器是幽默和讽刺,而不是理论上的辩论。当然有很多嘲笑哲学辩论仲裁者的前例。比如,蒙田(montaigne)的随笔,或者从霍布斯到沙夫茨伯里(shaftesbury)和边沁(bentham)嘲笑真理刻薄检验的英国传统。但是说到克尔凯郭尔,他是在哥本哈根大学著名的学位论文“论反讽的概念——对苏格拉底的反省”(the concept of irony, with continual reference to socrates)中详细阐述这个观点的,说利用笑声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哲学源头。

哲学家总是把苏格拉底作为他们传统的创始人,但是克尔凯郭尔认为如果说到他特别的幽默感,哲学家们一直有个盲点。众所周知,苏格拉底是个讽刺家,他的教学是在讽刺所打开的内外或者真正的意义和虚假的意义之间的鸿沟中进行的。讽刺如果不是故意地掩盖或者欺骗的话,至少也涉及对自己观点一定程度上的缄默和节制。那些陶醉于进步和明晰的哲学家肯定把讽刺看作“等同于虚伪的东西”。事实上,他们根本不能容忍讽刺,除非能把讽刺局限在弄清一些初步的误解或者让读者做些准备活动然后再谈论坦率和字面的系统观点的特殊场合。但是在试图把讽刺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忽略了某些种类的知识包括其中最重要的知识并不符合确定的或者积极的模式的可能性。

他们忘了苏格拉底本人从来没有展现自己的观点,更喜欢以辩论普遍智慧的伙伴或者讽刺一切的形象出现在雅典公民的面前。就好像他没有任何独特的观点,没有个人的信念或者信仰,只是狡辩的伎俩和伪装的保留剧目,运用这些他可以逼得挑战者没有办法用语言表达观点,不得不承认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为止。克尔凯郭尔提醒我们,苏格拉底式讽刺家否认真实的自我就是要“用诗一样的方式创造自己”,保持怀疑的火焰,并让它燃烧地更加明亮。苏格拉底的真正哲学,像耶稣的真正宗教一样关键在于丢掉自给自足的幻觉。“如果我们需要警惕讽刺是个诱惑,那么我们也必须称赞讽刺是个向导。”

苏格拉底是最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最早的哲学教师的原因是他一直是个讽刺家。他像只轻盈模糊的蝴蝶,在学生眼前飞来飞去却总是躲避他们,让人着迷、却并不盛气凌人,直到彻底地让他们感到困惑后离他而去为止。他认识到没有人愿意理解只是从老师那里捡来的哲学真理,他也知道老师最不应该渴望的事情就是来自学生的喜爱和感激。正如克尔凯郭尔所说“苏格拉底的实质是学生能够摆脱老师,苏格拉底的艺术和英雄主义就是他把学生放在可以一脚把他踢开的位置。”成为哲学家就像成为基督徒一样微妙,同样伴随着自豪,满足和自我欺骗的危险。关键是如何开始。克尔凯郭尔在另外一个讽刺性的话语中说“我要是能找到一个老师就好了。”但是他说的不是一个可以给他讲授古代语言或者文学或者哲学史的老师。“我要寻找的老师是能够用不一样的、模糊的、让人怀疑的方式给我讲授关于存在和人生的模糊的思考艺术的人。”

年轻的克尔凯郭尔希望成为一个像苏格拉底那样的模糊老师,当然,区别在于他要通过文学作品而不是口头语言来达到这个目标。他要创造出作家的技巧颠覆人们的偏见,留下陷阱门自己逃脱,让读者们留下挣扎思考他们到底是谁,自己的观点到底是什么。他写到“拥有自己观点对我来说既太多了,又太少了。它的前提那就是良好自我感觉的意识和存在的安全感。就像在这个地球世界拥有妻子和孩子,对那些不得不整天忙碌却没有稳定收入的人来说是无法得到的东西。”

克尔凯郭尔的主要著作是整个哲学界最独特的发明,轻松、好玩、矛盾、性的笔名。历史学家们一直觉得要解释什么东西激发了这些非常困难。他可能是受到作家斯特恩(sterne)或者狄德罗(diderot)自传体小说的影响,可是好像没有证据显示他认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他对舞台的着迷好像也与此有关,不仅是他在《非此即彼》中写到的莫扎特歌剧,而且是他在《重复》(repetition)中写到的访问柏林时喜欢的平民滑稽戏。但是我怀疑谜底离家乡更近,是在他与安徒生著作的尴尬关系上。

哥本哈根在19世纪上半叶的时候仍然是个城墙围起来的小城。所以克尔凯郭尔与安徒生相互认识是不可避免的,至少在街上见面了会点个头问声好。没有人知道他们什么时候相互认识,但是在安徒生的自传里他提到在1837年的一次相遇,但显然不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两人都是反叛的年轻一代的成员,但是他们的生活经历几乎有天壤之别。安徒生1805年出生于外省欧登塞(odense),母亲是文盲、洗衣女、嗜酒如命;父亲是手艺高超的鞋匠,可三十岁出头就死掉了,留下11岁的安徒生自己谋生,来到哥本哈根闯天下。(据说他还有个姐姐在首都当,虽然安徒生更愿意说他是独生子)

克尔凯郭尔则是哥本哈根一个虔诚的商人的第7个孩子,该父亲活到81岁,总是在经济上接济儿子,留下足以让克尔凯郭尔衣食无忧,恣意享受的大笔遗产。1837年见面的时候,克尔凯郭尔24岁是仍然在父亲影响下的学生,除了在学生刊物上发表的几篇无关紧要的小文章外没有发表过任何东西。安徒生当时32岁,已经出版了14本书,创作淳朴的浪漫风格的诗歌,欧洲游记,而且还有长篇伤感小说,他已经出版了名字为《不过是个闲人》(only a fiddler!)第三本小说,而且几乎成为国际著名的多产作家,他的小说很快要被翻译成英语,一个派生的诗歌“闲人之歌”(the fiddler)很快要被德国作曲家舒曼(robert schumann)谱曲,成为人们难以忘怀的好作品。

但是安徒生对年轻的克尔凯郭尔感到疑惧。除了讨厌他无忧无虑的财富外,安徒生作为作家也非常紧张,担心自己的作品别人到底怎么评价。回头看看,他认为克尔凯郭尔已经瞧不起他,但是注意到“从那以后,我对这个作家有了更好的了解,他见我的时候总是很友好,很敏感、很精明。”1848年,安徒生赠给克尔凯郭尔两卷本作品选,上面写着“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拙著,我现在没有恐惧和颤抖地奉上,毕竟是点东西。”第二年,克尔凯郭尔回赠安徒生他的《非此即彼》第二版,安徒生回信说“非常高兴收到你的大作《非此即彼》,你或许明白,我感到非常吃惊,我根本不知道你对我这么友好。我现在明白了,上帝保佑你,谢谢,谢谢。”

1837年,克尔凯郭尔可能就已经知道安徒生的巨大成功,他很可能也阅读过他的部分小说或者诗歌。也可能了解到给安徒生带来声望的清澈的童话故事。《公主与豌豆》(the princess and the pea)《拇指姑娘》(thumbelina)出版于1835年,《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出版于1837年,几个月后出版《不过是个闲人》。人们很想知道他在阅读童话的时候是什么反应,或许把安徒生描述的没穿衣服的皇帝等同于二世纪的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略·安东尼(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此人提出精神自我满足的异教徒哲学,这是克尔凯郭尔一直觉得愚蠢没有意义的。或许当他对丹麦教会发动猛烈抨击的时候,看到自己扮演着小男孩的角色。

但是没有直接的证据显示克尔凯郭尔关注安徒生的童话,有可能他和同时代人普遍的看法一样,认为这些作品是艺术上的偏离,是安徒生才华的滥用。但是他确实尽很大努力研究了《不过是个闲人》,这是三卷本的小说,讲述了一个贫穷的,名叫克里斯蒂(christian)的小男孩的故事。他小提琴家的天赋注定因为贫穷给断送了。克里斯蒂的故事还夹杂着一个犹太人小女孩诺米(naomi),她的天赋同样被浪费掉了,虽然毁灭其前途的不是贫困而是过多的财富。克里斯蒂和诺米的对比可以拿来作为安徒生和克尔凯郭尔情形的比喻,让这个故事非常感人,非常有趣,不过同样特别地不准确,经不起推敲。

安徒生可能声称他的小说“是在艺术上的才华和恶劣的环境艰苦搏斗中产生的精神成果。”但是这不能作为自我放任的冗长罗嗦的借口。尽管该书包含了同样卡夫卡式清晰的段落,就像他最好的童话故事中那样,克里斯蒂企图从哥本哈根步行到瑞典穿过已经开始融化的冰冻的大海。或者比如诺米化装成男的,精心贴上假胡子,从哥本哈根逃出来等段落里面充斥着太多世界对待天才少年残酷的作者的感慨,根本没有升华进入纯粹艺术创作的领域,或者达到克尔凯郭尔所说的讽刺的水准。

安徒生自己最终也对《不过是个闲人》不满意,但是正如他在自传中提到的,该书宝贵的地方在于让他和克尔凯郭尔建立了联系:

小说《不过是个闲人》很快就给我们国家年轻的天才克尔凯郭尔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我在街上碰见他时,他告诉我要给该书写个书评,那我会比我对从前的书评更加满意,因为他说那些人都误解了我。

克尔凯郭尔花费一年中最好的时间写书评,可能像小说本身一样体现大量的创造性努力,不管怎么说是克尔凯郭尔第一次持久的实践他作为作家的才华。最初委托他写文章的刊物到了他写完的时候已经倒闭,所以他安排作为小四开本书出版,里面包含一些前页,接着是79页内容丰富的“小说家安徒生”正文。据说安徒生在该书出版前一直迫切期待它早日面世,按照传记的说法,实际出版后,他对该书不是特别高兴。

批评文章出来后,根本谈不上让人高兴。首先,它是作为一本书出来的。从语言上的黑格尔式笨重迟缓,难以卒读的特征来看,我肯定那是克尔凯郭尔写的,有人开玩笑说只有克尔凯郭尔和安徒生从头到尾看完过这本书。

评论确实沉闷迟缓,虽然克尔凯郭尔比黑格尔在处理长句子的本领上强多了。但是决不像安徒生暗示的那么糟糕。非常著名的一句话“安徒生完全缺乏人生观”是克尔凯郭尔是对文学作品的评价而不是对作家个人的评判。他的观点是安徒生小说没有表现出一种“人生经历的变体升华”,这是人们期待伟大艺术品应该提供的东西,安徒生的小说缺乏“让小说具备自身重心的深层的统一性。”

一个乳臭未干的学生对勤奋多产成就卓著的作家做出这么傲慢的批评确实放肆。不过,尽管后来有各种谣言,克尔凯郭尔并不是以严格的逻辑家自居,谴责想象力丰富的小说家,书评家的作品总是应该像作家一样与别人分享对于创作困难的思考。他的批评不是说安徒生的小说缺乏理性,相反,是批评其“艺术性不足”,保留了过多的观点和主张,讽刺性不够。

克尔凯郭尔认为《不过是个闲人》里面安徒生的成分太多了这个主要观点相信所有读者都是同意的。正如克尔凯郭尔指出的,安徒生的小说“与作者本人的关系太过密切,以至于小说的创作被认为是截肢,而不是为自身的作品。”它们给人zwielicht(一种微光或者阴暗的双影光)的印象,其中根本分不清安徒生这个活生生的人和他“叙述的个人意识”的艺术形象,后来的批评家可能称为叙述声音或者叙述角度。克尔凯郭尔继续说“如果缺少人生观,小说要么寻求在牺牲艺术的情况下慢慢产生一些理论,要么与作者的血肉进行确定的或者偶然的接触。”安徒生作为小说家的麻烦在于他没有能“把艺术和自我分开”,把他的书当作香肠皮,往里面塞进去太多的愤怒和怨气,是“对人生让人消沉的思考的大杂烩”。小说包含了“作者确定人物的残渣”,好像的第三者或者缺乏教养的孩子,不断在不适当的地方打断别人的谈话。按现在的形式,安徒生这一类作家除了给我们“自身性格的没有艺术性的堆砌”以外什么都没有。

克尔凯郭尔尤其对安徒生对待孩子的态度没有深刻印象。比如在描述克里斯蒂来到舞厅,试图赢得人们对他的音乐天赋承认的时候,安徒生写到“他手里拿着帽子礼貌地往各个方向鞠躬,但是接着加了一句“但是没有人注意到。”正如克尔凯郭尔指出的,这个意外添加的评论让读者纳闷是谁在说这些话,“谁发表了这个评论?”他问“肯定不是克里斯蒂说的,那是安徒生自己的观察,肯定是希望舞厅的人赶紧看到这个天才,安徒生又生气了。”即使当时他在文学实践上没有经验,克尔凯郭尔不可思议地发现自己写作中的重要议题,以及文学叙述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也就是“谁说的”。安徒生还没有弄清楚描述别人的意识和重复自己的说法是不同的。谈到孩子的时候,他常常采用大人的视角,克尔凯郭尔说“当他描述孩子的时候,”告诉我们小孩子的心灵充满了“小东西”,没有意识到从孩子的角度看,这些东西根本就不小。

我们看不到完全来自儿童意识的话语。相反,他是用生活给大人留下的印象说话,然后在适当的地方加上人们不能忘记孩子,孩子的想象力的创造力量,简而言之,他只不过假装男高音,添了高音符号而已。

这是严厉的批评,不过不是不公平的。没有安徒生的辩护者喜欢添加在克尔凯郭尔身上的充满恶意的哲学傲慢的一丝痕迹。该书达到了评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是可能的,也就是说为作者提供了下一步应该做的建议。或许可以说是克尔凯郭尔劝说安徒生放弃了长篇小说,专心写短篇童话故事的。

不管安徒生是否从阅读克尔凯郭尔的评论中学到了什么东西,可以肯定的是克尔凯郭尔从写书评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他还没有开始写关于苏格拉底讽刺的论文,五年后他才发表第一本真正的著作《非此即彼》,开始其42岁去世前出产30多本内容千差万别的书的生涯。(安徒生在他死后又活了20年,直到1875年70岁的时候去世)克尔凯郭尔正是通过研究安徒生作为小说家的缺点积累了所需要的文学工具,让幽默为哲学服务,谴责了黑格尔的理论著作和安徒生的小说中存在的自我中心态度,学会“诗化”自身成为纯粹的讽刺家。

达尔文小时候的故事篇5

关键词:马子善;老牛;耶尔古拜;心理变化;生死观

回族作家石舒清,在他的小说《清水里的刀子》中讲述了一个关于生与死的故事。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除了马子善和他的儿子耶尔古拜之外,还包括那头老牛。这篇小说里的老牛,是一头被作者人格化、人性化了的牛,象征了一种看透生死的达观人生阶段。

从马子善的老婆去世,到耶尔古拜宰杀家中唯一的老牛给母亲做“四十”,小说中的三个主人公的心理都经历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

一、马子善――冥思与顿悟的追寻者

小说从埋葬完马子善的老婆讲起,在坟院,他有一种对死的困惑与恐惧心理。先是想到了自己从一个鲜活的婴儿、强壮的青年到现在这副模样,觉得尴尬、心酸。接着,他想到了村子,规模由小到大,坟院也从空变满,感到失意。随后,从老婆刚给自己当媳妇到如今去世,又联想到自己死亡的时刻,但是“想到必死无疑的自己连自己什么时候死都不知道,想到自己会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死掉,他突然觉得一种异常的伤感和恐惧”。

马子善回到家里,得知儿子耶尔古拜要宰杀家中唯一的老牛做“四十”。虽然主张量力而行,但是面对儿子的劝说,他最终答应杀掉老牛。小说中先后两次用“凉凉地”来描写马子善的行为与心理。此时的他,内心充满了矛盾。

四十祀日的前三天,老牛开始不吃不喝,马子善的心理出现强烈变化。他记起老人们讲过的故事,意识到老牛不吃不喝可能是在清水里看到了那把刀子。老人受到了难以言说的感动和震撼。可是这时他仍然伤痛不已,老牛可以知道自己的生死,可是人却不知道。

四十日祀日的前一天,马子善庄重地磨好刀子,晚上到牛棚里过了一夜,第二天躲开了宰杀老牛的场面。当他回到家时,在牛头上看到了平静与宽容,看到了一张“颜面如生的死者的脸”,他在老牛身上领悟到了对死的从容。

马子善的心理变化在三个主人公中最为曲折,他经历了“对死的伤感和恐惧―困惑与矛盾―被老牛的“生死观”感动和震撼―在老牛身上领悟到生死哲学”这一过程。他在冥思与追寻中感悟到了生死。

二、老牛――人性与神性的结合

以四十祀日为分水岭,在那之前的老牛,是家里的大牲。被马鞭子打,被役使犁地,有时候甚至连一个拉粪的机会都没有,这时候的老牛只是自然界中一头普通的耕牛。

祀日的前三天,老牛仿佛看到了清水里的刀子,它主动为自己举办了一个“清洁的仪式”,开始不吃也不喝,以便让自己能够清清洁洁地归去。它表现得宁静端庄,就像是一个明澈了一切的老人。

直到老牛死后,它留给世界的仍然是一张平静、宽容、波澜不惊的脸。

作者通过他人的视角和老牛的行为反应,赋予老牛一种神秘的力量,将老牛人格化,老牛就像是一个被役使,却依然任劳任怨、看破生死的旷达智者,具有人的品质和心理,追求清洁的精神和灵魂。

三、耶尔古拜――人类青年阶段的代表

宰杀老牛给母亲做“四十”是耶尔古拜的决定,最后他也实现了这一愿望。文中两处突出表现了耶尔古拜的心理。

马子善从坟院回到家以后,看到耶尔古拜因怀念母亲而哭泣,他想要劝说儿子,却没有行动。因为马子善觉得“儿子若到了自己这个年龄,就不会因亡人而哭了。自己若在儿子那个年龄,大概也还是要哭的。这都是很自然的事。”这几句话,揭示了人类看待生死的一个普遍心理发展过程。耶尔古拜和马子善的不同反应,体现了人类从青年阶段到老年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

耶尔古拜在四十祀日之前的一段时间,领着老牛散步、给老牛清洗身体、为老牛梳理尾巴,看到老牛吃草时显出享受般的旷达和随意,心里充满喜悦与激动。这时候的老牛,在耶尔古拜的心里,拥有了一种独特的品质和意义,老牛将携带着使命,去拯救苦海中因自己的罪行而受难的亡灵。

处于人生青年阶段的耶尔古拜,还不能够深入老牛的生命领悟到生死的哲学,也不能够像老牛一样,超达乐观地对待死亡。耶尔古拜的一系列心理反应,在青年人中具有一定代表性。

四、总结

小说中的三个主人公,围绕宰杀老牛做“四十”这一中心事件,表现出了不同的行为和心理反应。在面对生死这一人类永恒的话题时,耶尔古拜代表了人的初级阶段,马子善代表着人的中级阶段,而老牛则象征了人的高级阶段。老牛最终在形而上摆脱了人的控制,它不仅肩负着搭救亡者灵魂的重担,而且完成了净化生者灵魂的任务,最终成为马子善“超我”的投射,表现出一种从容淡静的生死观,达到了精神的自由。

参考文献:

[1]石舒清:,1998年05期.

达尔文小时候的故事篇6

一、 钢琴音乐对影片艺术的完美演绎

(一)音乐与电影

音乐是电影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数百年的历史。如今,伴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音乐突破了传统空间局限性,效果也随之展现得非常完美,表现出了新的题材和新风尚。电影艺术成了导演领导下的音乐、摄影、美术等全方位的群体艺术,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导演艺术。首先,电影是音画的艺术形式,而电影的表现形式离不开音乐,电影是听觉和视觉的感受。在电影的整个发展过程中,都体现出了人们对声音的需要,因此,在喧闹的城市中,没有声音的电影是没有办法立足的,人们到电影院观看电影,除了电影剧情的需求,还有就是想感受音乐特效带给我们的震撼。其次,电影中许多场景片段的乐曲中有各种各样的节奏,从影片开始到结束,通过音乐节奏,把不同的电影风格和电影场景充分的表现出来了。如:当到处隐藏的斯皮尔曼躲到阁楼的时候,德国军官演奏了孤寂清冷、伤感凄怆的贝多芬《月光奏鸣曲》,充分表达了德国军官的人情味。由此可见,《钢琴家》为了避免德国军官因为放走斯皮尔曼而显得不合乎情理,采用了这种背景渲染的手法。随后,背景音乐以斯皮尔曼弹奏的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为影片后面的部分做了一个完美的铺垫,预示着德国军官将会遭受惩罚,代表了斯皮尔曼在反抗,音乐使音乐节奏和画面完美的一致。

(二)电影音乐的表现

在电影中,电影音乐主要有功能性音乐和现实性音乐的表现形式。其中,功能性音乐穿插在故事情节中,在银幕中,观众没有办法直接找到声音的具体来源,如:街头演唱、歌曲演唱等,即:主观音乐。而在画面中能直接找到来源的音乐是现实性音乐,即客观音乐的表现。一般情况下,我们熟悉的电影插曲、主题曲等都是电影音乐。通过电影整体架构把握,电影音乐的目的是更好的为电影服务,如:在《钢琴家》中,片头部分和斯皮尔曼参加比赛的部分等,都出现了很多的钢琴演奏。同时,在影片的开头部分,钢琴音乐反映出了比较平静和平的社会生活风貌,并没有出现战争的场面,然而当画面切换到电台录音棚的时候,德国军队的硝烟完全破坏了以前表面的现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二、 电影《钢琴家》中钢琴音乐对电影艺术的诠释

(一)灵动、飘逸的钢琴音乐,蕴涵着丰富的艺术魅力和充沛的个人情感

钢琴音乐的表现具有超凡的影响力,在艺术感染力的渲染方面,能够连接电影主题和观众的思想,能够形象非常突出地塑造电影中的人物形象。首先,钢琴音乐是艺术表现力的首选。当代电影艺术正处于音乐和画面密不可分的时代中,电影的基准体现在对艺术的结构与主题构思的有机统一,而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则是通过音乐与画面的相结合加以体现。在制作过程中,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作品为了体现出电影的主题,一直遵循着将“声音、画面、艺术形式三者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原则,当各种传统因素融入现代化的电影中,就出现了相互融合、重组等形成新的电影艺术,传统的结构模式发生了改变。如:通过一段钢琴音乐,十分巧妙的表达了德国军官的内心状态,营造出了十分忧伤的氛围,从而在发现斯皮尔曼的时候,观众没有出乎意料,德国军官为什么没有呈现出纳粹凶残的本性。其次,钢琴音乐是电影文化的必然。钢琴艺术是电影听觉和视觉完美体现的一个载体,具有非常浓厚的文化基础和丰富多彩的感染力。钢琴音乐在影片中的集中表现是声音和电影、画面和音乐的完美融合。在电影中,钢琴音乐属于情节需要和情感范畴的产物,是多位空间的发展走向,是电影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动态因素。如:在电影《钢琴家》中,为了刻画出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情况,成功的运用了钢琴音乐,塑造了德国军官的形象,特别是在电影的结尾处,在废墟中,德国军官的恻隐之心受斯皮尔曼的钢琴音乐触动,有了最后拼命保护主人公的的故事情节。因此,钢琴音乐和电影情节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相互交融在一起。另外,不管是贝多芬《月光奏鸣曲》,还是肖邦的《g小调叙事曲》,在《钢琴家》影片中,钢琴音乐都蕴涵着非常丰富的个人情感和价值高超的艺术魅力。在电影作品风格方面和主题中,钢琴音乐充分的体现出了钢琴音乐的丰富性,是人物性情的完美阐释。如:在《钢琴家》影片中,当德国军官要求斯皮尔曼演奏的时候,在紧张的气氛中,为了宣泄自己内心的和苦闷,两年没有弹琴的斯皮尔曼弹奏了一曲肖邦的《g小调叙事曲》。这种更多的抒发了其内心对战争的不满,通过弹钢琴,斯皮尔曼换来了自己生命的延续,德国军官也听到了犹太人民的呐喊。电影音乐中钢琴音乐不再是单纯的空洞音符和单调曲风,可以使得电影和感情更加充沛,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二)阐述了“苦难是升华人生艺术的源泉”

电影《钢琴家》是根据钢琴家斯皮曼同名小说改编,是一部以音乐为题材的电影作品,由罗曼・波兰斯基导演,成就了二战时期纳粹人屠杀犹太种族的史诗巨片。钢琴家用非常“苦难”的出身和艺术表现力,利用自己独特的音乐,阐述了“苦难是升华人生艺术的源泉”,充分地表现了力同命运和权力作斗争的思想。首先,电影《钢琴家》开头的画面是用一种黑白胶片的形式,展现了1939年波兰华沙街头非常真实的感觉。在部分位置上,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的喜欢的事情,黑白画面可以营造出很多岁月的伤痕,表现的非常模糊,影片呈现的第一个镜头就播放出肖邦《c小调夜曲》。该作品创作于1875年,它继承了肖邦钢琴音乐的特色,是肖邦《夜曲》作品中最为经典的一首,故事中以《c小调夜曲》为背景音乐,配合画面给观众营造出一种安静闲适、朦朦胧胧的氛围,非常强烈地表达了主人公无奈和忧伤想要倾诉的思想动态,平静中充满了深情,华美而细腻。而后在室内,随着画面情景的转移,钢琴音乐和窗户外边的轰鸣声形成对比,音乐表现非常悠扬,主人公修长的双手停留在钢琴键上面,传达出了和平的意蕴,音乐和战争的矛盾拉开了整个电影的序幕。在《钢琴家》整部影片中,每个作品都表现出了不一样的强大影响力,一共选择使用了11首肖邦的作品贯穿了始末。如:肖邦的《夜曲》用音符连接而成的斗争号角和呼喊声,表达了人类最无助时候的心声流露,传达的是单纯的反省和沉思。

其次,一部优秀的电影一旦失去了音乐元素,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除了演员精湛的演技和特技效果之外,钢琴音乐创造了电影气氛。如:没有了音乐元素,战争场面就不会宏伟壮观。影片《钢琴家》中,导演将存粹的钢琴音乐融入到影片当中,为了对最后保护主人公突出重围做准备,在电影结束部分,钢琴家从纳粹党手中死里逃生,同时,还融入了德国军官内心情感变化的画面,当主人公进入阁楼之后,在楼下,钢琴音乐充满了凄清悲凉,响彻整间房屋,一位德国军官演奏了贝多芬《月光奏鸣曲》,让观众充分的了解了主人公之所以获救不是偶然的,让观众知道了德国军官的另一面。因此,钢琴音乐具有推动电影情节发展的作用。音乐具有时而高亢、时而平缓和时而平缓、时而高亢的特色,而电影的特点是波澜起伏的电影情节,两者之间相互交换。影片《钢琴家》中当主人公和别人相互斗琴的情节中、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相互学习的时候,甚至在电影的尾声部分,都出现了两个人共同演奏钢琴曲的镜头,这样的故事不但成了叙述故事的纽带,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三)钢琴音乐具有抒情功能

不管在哪种场合,钢琴音乐说表达的情感可以指向影片中的主人公,可以指向具体的事物,可以指向画面出现的人物或者故事情节的需要,但是都是有所指的,必须要与电影相互融合。由于电影的故事情节与画面限定了钢琴音乐的类型,因此,朦胧的场合需要配上舒缓的音乐,而紧凑的场合需要配上紧凑的音乐。在《钢琴家》影片中,当德国军官要求斯皮尔曼演奏的时候,在紧张的气氛中,为了宣泄自己内心的和苦闷,两年没有弹琴的斯皮尔曼弹奏了一曲肖邦的《g小调叙事曲》。这种更多的抒发了其内心对战争的不满,通过弹钢琴,斯皮尔曼换来了自己生命的延续,德国军官也听到了犹太人民的呐喊。钢琴音乐的抒情功能是电视情节发展的需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也是本身固有的。影片《钢琴家》中的钢琴音乐,巧妙地配合了情节发展,表现出了男主人公悲天怜人的人物情感,制造了男女主人公相识相恋的过程,也表现出了积极乐观的双重性格。

(四)钢琴音乐与主题的完美契合

影片《钢琴家》中,斯皮尔曼亲眼看见房屋被纳粹烧毁,人们被纳粹杀害,饱受着挫折。但是斯皮尔曼却以坚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在这段时期的困难中,音乐的力量支撑着他,他的双手不自觉的在空中弹着“钢琴”。在德国军官面前,斯皮尔曼缓缓地走到钢琴前,稍作迟疑之后,在斯皮尔曼干枯的手指间,音乐气若游丝般缓缓流出,改变了德国军官的内心和表情。影片只有在纳粹进行杀戮、犹太人遭受迫害、斯皮尔曼四处躲藏的时候,没有音乐,只有在斯皮尔曼演奏时出现了肖邦的音乐,这种气氛让观众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感到压抑。让人们渴求人性回归、生存的时候,响起了肖邦的音乐,从而安慰了人们的心灵。也就是说《钢琴家》巧妙适当地引用了音乐,使音乐完美的达到了“电影化”,为电影本身锦上添花,使音乐与画面不分彼此。

达尔文小时候的故事篇7

对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这个人,每一个电影评论人都有着千千万万种不同的评价。你可以说他才华横溢,从惊悚片到视效大片再到史诗巨作,他都游刃有余玩转自如,不管是《大白鲨》还是《辛德勒名单》,都足以让他被电影史永久铭刻;你也可以将他视为一个好莱坞流水线作业的匠人,毕竟比起爱森斯坦、伍迪·艾伦等人,斯皮尔伯格并没有什么导演技法或者是叙事手法上的一些独创之举……他被视为是现当代最成功的导演之一,却总是在各种最伟大导演的评选榜单之中无缘魁首之座。他就像一个屹立在好莱坞山头的风向标,你可以仰视他崇敬他,也可以对他不屑一顾,但是你却永远无法忽视他的存在。

与科恩兄弟、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等导演的曲线救国之路不同,早早就在好莱坞开启个人事业的斯皮尔伯格一直顺风顺水,从第三部电影《大白鲨》开始就一跃成为票房保证。在其他的导演还在试图用文艺范儿十足的电影去讨好三大电影节的时候,斯皮尔伯格已经成为了好莱坞电影商们的座上宾,用数不清的美钞去砸出一部部巨制。一时之间,名利双收,风头无两。

29岁推出第一部大卖影片,30岁拿下自己的第一个奥斯卡提名,46岁时荣誉傍身拿下奥斯卡双冠……虽然并未出现如今已经渐渐消沉的山姆·门德斯那样一举成名天下知,但是斯皮尔伯格在好莱坞的电影之路每一部都很精准而且精确,票房、奖杯接踵而至。《侏罗纪公园》、《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似乎不费吹灰之力,他就走上了好莱坞之巅,来到了自己事业的最高峰。

盛极而衰,似乎是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无法回避的关卡,《现代启示录》的票房让弗朗西斯·科波拉虽有盛名,但却遭遇质疑;曾经被美国人认为是最伟大导演接班人的乔治·卢卡斯,却也跟《星球大战》耗上了一辈子……似乎除了多年磨一剑的商业大佬詹姆斯·卡梅隆,以及从来不与主流挂钩的保罗·托马斯·安德森以外,没有人能逃得过下滑的泥淖。2000年之后的斯皮尔伯格,似乎就陷入了这种沉沦中,《猫鼠游戏》、《少数派报告》、《慕尼黑》等作品,13年两次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和多部破亿大片,对于任何一个导演而言都算得上成绩斐然,但是对于斯皮尔伯格而言,却远远不够。

“他曾经很幽怨的跟我说过,他觉得自己被观众抛弃了,没法摸得准观众的口味了。”在一次私人访谈中,斯皮尔伯格的老友奥普拉·温弗里静静讲述了这位好莱坞大导演的哀愁,“其实他在电影的世界里,就像一个孩子。所以他才会保持如此高的产量,以期望获得认可。不过现在,他所想要的糖果,却并没有出现。”

对于曾经的高度,斯皮尔伯格所背负的枷锁比任何一个人都要多的多,而这个不甘心于自己下滑的导演也确实在努力一步步打破自己的枷锁。在《林肯》奥斯卡再次落败之后,他转而玩起了3D,把被自己称为“最初的梦想”的电影《侏罗纪公园》转制为了3D电影。对于这项自己曾经十分鄙夷的技术,他依然持保守态度,只是现在,他已经缓和许多,“人总是会变的,现在的我完全接受新技术的发展。”

当梦想照进现实:

你无法想象那些恐龙跃然银幕之上的激动'

“你永远无法想象,当那些巨大的恐龙出现在大银幕上时,那份无以言说的激动和兴奋。”回忆起当年第一次看到《侏罗纪公园》成品时的情绪,斯皮尔伯格很是感慨。“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它只是一部娱乐大片,但是它确实在我的心里有着很深的印记。所以这一次尝试3D,我选择了它。”

与约翰·拉赛特儿时对赛车和机械的痴迷一样,斯皮尔伯格小时候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恐龙粉丝,甚至远远早于他爱上电影。“当我第一次在恐龙主题公园里面接触到恐龙时,我就有种被征服的感觉,甚至那个时候我的脑海里全部塞满了恐龙,并且幻想着自己生存在侏罗纪或者是白垩纪。”这种痴迷,让斯皮尔伯格在拍摄《侏罗纪公园》时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情,“我小时候还曾经幻想过去当一名科学家,研究恐龙并且还原恐龙。但到后来,我才发现在大银幕上还原,才是我儿时圆梦的最佳途径。在我对着恐龙流口水的时候,电影对于我而言,还没有什么地位吧。”

因此当迈克尔·克莱顿的原著《迷失的世界》送到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面前时,这位已经通过《E·T外星人》、《夺宝奇兵》等电影证明了自己的商业实力的导演,便开始了大刀阔斧地大改造。“我知道这是迈克尔·克莱顿的原著,但是我一门心思地想把它打造成一部可以让我圆梦的电影,因此在电影里面,我就加入了很多我自己所想要表现的元素。”而在后来的3D化中,这些元素也再一次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在八个月的时间里,斯皮尔伯格每一天都会与自己的团队一起,研究如何让《侏罗纪公园》3D变得更好。

“这算是我的一个情结吧。把《侏罗纪公园》变成3D只会有这一次,第二部不会有,《大白鲨》不会有,《E·T外星人》也不会。我只选择我最想要而且最适合的。毕竟,这对于我未来的一些电影也大有裨益。也许接下来的《侏罗纪公园4》会有许许多多的不同,但是毕竟与《侏罗纪公园》比起来,那是另外一个新开启的系列了。”

不过让人十分欣慰的是,从北美地区和欧洲的试映效果来看,《侏罗纪公园》3D的效果已经超乎了人们的预期,所有的观众在被恐龙们吓得尖叫连连之余,却也被影片的精彩再一次吸引。而这一次的成功,也给一直对3D有着疑虑的斯皮尔伯格多少信心。“我有很多电影计划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去进行表达,现在看来,我可以尝试着用3D去表达了。”

当技术撞击创意:电影并没有死 3D不是未来'

一直处于忙碌状态中的斯皮尔伯格难得地在今年给自己放了一个假,在奥斯卡颁奖典礼结束之后,除了5月份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的工作之外,这位一直保持着高产量的导演并没有其它的任务。不过在今年6月份南加州大学的一次座谈,却让他再次站在了风口浪尖,“未来电影将会遭遇巨大滑坡!好莱坞大片已经到了抉择点!”他的一番话,在好莱坞引起了巨大震动。

在他的座谈之后,大片已死,电影已死的论调见诸于各类媒体报端,而斯皮尔伯格也成为了好莱坞的一个争议角色。不过这位有些强硬的犹太人,却依然坚持着自己的观点。从早年好莱坞大片时代走来的他,对现在所有人一门心思做大片的狂潮,有着不小的抵触。

“如果你走进电影院,很容易发现现在的大片大制作都是科幻、超级英雄这些,题材内容上太过雷同了。虽然超人、蝙蝠侠、蜘蛛侠这些超级英雄们,依然深得观众们的喜爱,但是对于观众来说,现在的英雄太多太多了。不过好莱坞却没有看到这种饱和,贪婪的商人们依然无视那些精彩的创意,去给所谓有钱景的超级英雄大片砸钱。”

靠着商业片起家的斯皮尔伯格深知创意和好故事对于一个电影的重要性,现如今不少人对于3D的盲目推崇,在他看来,不过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对他而言,故事依然是他最看重的点,“一个好的故事、好的创意才能让电影有好的前景,而且这样的电影才能够去盈利,才能够去带来续集,而不是从别人的电影中拾取牙慧,靠着所谓的包装才能卖座。”

而对于3D,这位坚硬的导演依然持保守态度。一直将3D视为一种普通技术手段的他,并没有詹姆斯·卡梅隆等人的狂热,将其看成是电影产业的未来,“对我来说,3D不是电影的未来,它只是适合与某些影片某些场景的表现手段,而不是一种可以去仰仗的未来。你可以将动作大片、科幻大片做成3D,但是你不可以将一部剧情片或者是爱情电影做成3D。现在的人对3D有太多的盲从,这个技术毕竟不是万能的。”

当西方撞击东方:下一次我的合作对象是张艺谋'

1987年的《太阳帝国》,对斯皮尔伯格来说算的上是一个美好的回忆。那一次,他第一次来到了万里之外的中国,见识到了这个截然不同的国度。虽然在最后的奖项竞争中,斯皮尔伯格和《太阳帝国》还是铩羽而归,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对东方的喜爱。这位曾经痴迷于黑泽明、小津安二郎等东方导演的好莱坞巨擘,一直想着能有机会再次结缘东方。

“中国有着太多的瑰宝和财富可以给一个导演去挖掘,不只是古代的那些传说故事,而且近现代中国的变迁,也是一笔很宝贵的财富。我想要去挖掘中国的故事,想要去探索东方的元素。”

与之前很多人猜测的李安不同,斯皮尔伯格所选择的东方合作对象,是张艺谋,一位用《英雄》的画面就征服了他的导演。尽管在戛纳电影节上与李安的合作十分美好,但是李安的档期还是让这位大导演望而却步。“我们两人已经储备了很多很多的灵感,而且项目已经在商讨之中了,或许过一段时间,大家就可以知道我们合作的消息了。”

不过,67岁的高龄,对于斯皮尔伯格来说,确确实实是一道坎儿,越来越多的导演们,在步入花甲之年后,都表现出了创作力的下滑和经历的不足。斯皮尔伯格并没有否认这个情况,不过对他来讲,继续保持自己对于讲故事的热爱,才是促使自己继续走下去的动力,他说,他要拍到自己没有意识的那一天,“讲故事是我的本能,其实我现在就是靠着这种本能在驱使我,继续往下讲故事。至于讲到哪一天结束,我不知道,不过我也不想结束,我还有好多好多的故事要讲。”

Q:《影视圈》杂志社

A:斯皮尔伯格

对话:退休?我才刚上路

Q:电影《侏罗纪公园》虽然是根据迈克尔·克莱顿的同名小说改编,但是细看之下,却是有着很多的不同,你在其中投射了很多自己的影子?

A:其实在我小时候,恐龙比电影更让我痴迷,从我小时候去宾州的博物馆、主题公园看到有关恐龙的介绍之后,我连梦里都会碰到恐龙。所以在拍摄《侏罗纪公园》时,我想到更多的不是原著小说,而是自己的儿时回忆,所以你在里面可以看到很多我所幻想过的细节。

Q:所以在里面你尽情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

A:对,里面的所有恐龙都是按照1:1的模型来进行完成,然后再进行后期电脑加工的。这让我的想象能够呈现在银幕上。当时工业光魔开发的动作捕捉技术帮了我不少,也在这一次的3D转制中给了我很多帮助。尤其是在当时,很多镜头的景深已经很逼真了,有3D的效果。

Q:当年的很多镜头,现在转制成3D有困难吗?整个过程,花费了你多少时间?

A:其实是有,不过由于当时的时候,就希望达到恐龙跃出荧幕吓人的效果,所以现在只是让这个效果更加加强而已。我大概在这部转制作品上花费了9个月的时间,基本上每天都耗在上面,而且与负责转制的公司每周都有开会。而在这个过程里面,吉姆(詹姆斯·卡梅隆的昵称)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毕竟他去年就奉献了《泰坦尼克号3D》。

Q:那么这一次的《侏罗纪公园3D》,最让你满意的变化是什么呢?而且有消息说,电影因为太血腥恐怖,澳大利亚方面已经将其由之前的家长指导级变为了现在的13岁以下儿童要在家长指导下观看的等级。

A:最满意的变化,就是电影变得更加吓人了!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定级变高了。毕竟比起2D,3D版本的里面恐龙的逼真程度以及整个的体积,都比以前增大了不少,所以很多人看的时候,很容易会有一些害怕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我想要的,让看《侏罗纪公园3D》的人们,都会被吓一大跳。

Q:你这一次把《侏罗纪公园》变成了3D,以后还会把自己的其他老电影变成3D吗?

A:坦白讲,我不打算再把自己以前的作品转制成3D了,《侏罗纪公园》第二部和第三部都不会。我这一次把《侏罗纪公园》转制为3D,只是因为它适合,与之前卡梅隆、乔治·卢卡斯所做的一样。当然,《侏罗纪公园4》会用3D拍摄,而且会是一部让人惊艳的3D作品。

Q:那你本人打算去拍摄3D电影吗?

A:如果有机会,我会去尝试的,但不会刻意去为了3D而做3D电影。我本人并不是一个3D狂热分子,毕竟我无法将一部剧情片或者是爱情电影变成3D,《战马》、《林肯传》都不可以。3D只是一个工具,一个选择,而绝非是电影工业的未来和电影的载体。毕竟很多好的故事,你无法用3D去呈现。

Q:不过在现在,很多电影人似乎更青睐于3D电影,他们几乎把所有的内容都变成3D、变成大片。

A:这个也是现在的一个大环境,让人担忧。在投资方以及商业利益的驱使下,超级英雄、3D、超级大片、续集成了现在最流行的选择。但是这个类型的蛋糕毕竟是有限的,很快观众就会觉得饱了。这个时候,多几种类型的选择,显得是更加重要的。观众也需要不一样的感觉。不过在谈到最根本时,还是要有好的故事以及好的制作。

Q:所以现在的你,更鼓励原创作品?现在的好莱坞乃至世界影坛,对于续集作品算得上十分狂热。

A:原创当然是我所青睐的,但是并不意味着我并不喜欢续集。毕竟票房上的成功才会带来续集的拍摄。这种市场上的认可很重要。很多时候,续集作品的艺术性和商业性都丝毫不逊色于前作,比如《教父2》。兼顾艺术和商业,并且保持故事的新鲜感,对于每一个导演都很重要。现在的《侏罗纪公园4》,依然处在剧本创作之中,虽然它是一个延续前三部作品的一个新开端,但我还是希望能够给观众一些截然不同的感觉。

Q:我查了一下您最近的工作安排表,各种各样的导演、执行制片人的工作已经排满了,这一点与您现在的年龄比较不相称。这么多年的高产量高效率,您是如何保持的?

A:其实对我来说,现在的我已经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创造力,而是不断被自己的创意所驱使,去创作新的作品。我对于讲故事、听故事有着本能的迷恋,因此不管是电影、电视或者是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我都有着很强的欲望去尝试,只要那个故事足够吸引我。

而在自己的创意上,个人生活和家人是我最大的源泉。我很享受生活,我的7个孩子和3个孙子让我总是有着无穷无尽的灵感。我不觉得一个导演能够通过不断的拍片获得好的灵感,好好地享受生活,才让我一直保持这样的创作节奏。

Q:那您打算拍到什么时候?

A:其实我有想过退休这个问题,但最后的答案我想不出来。大概我会拍到我没有意识的那一天吧,现在我的创意还没有枯竭,我有很多很多想要去表达和讲述的东西。

Q:那您有打算再去拍摄一部关于中国的影片吗?之前的《太阳帝国》,算是您唯一一部有关于中国的电影。

A:我一直有这样的想法,中国的文化让我很是痴迷。而且我的好友张艺谋也一直给我很多的灵感,也有很多跟他拍摄合拍片的想法。中国有着如此丰富的历史和人文故事,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有着足够多的故事和元素去挖掘。而且我也想再来中国一次,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上海拍摄《太阳帝国》时,我就很开心。

Q:那您和张艺谋导演有大概的合作计划了吗?

A:我们有很多的想法和创意,但是还没确定具体的合作计划,只是目前仍然在讨论之中。前不久我还跟他见过一次面,并且也产生了不少新鲜的灵感。除了张艺谋以外,李安我也很希望能有机会合作,任何一个制片人都希望能去与李安合作。在今年我就拉着他进入了戛纳电影节的评审团,而且我本人,也很希望这一天能尽快到来。

达尔文小时候的故事篇8

“小时候抹黑节非常热闹,早上小孩子还在睡觉,老人们已经逐个将孩子们的脸抹成个大黑脸,等小孩子起了床,大人们一边串着门,一边互相抹黑祝福,这一天的街上,到处都是满脸黑灰的达斡尔人,大家互相拜年,热烈的拥抱祝福。”达斡尔族姑娘傲蕾承激为我描述了一幅30年前抹黑节的情景,现在许多达斡尔族人都不过抹黑节了,只有近百岁的老人家中,依然保留着抹黑的习俗。

小煤炭,大抹黑,人人脸上黑黝黝

白生花是傲蕾家族中的奶奶,老人生育有10个孩子,5个儿子5个女儿,如今已经是四世同堂,膝下有40多个孙子,重孙子辈也有20多个了。白生花是达斡尔族人中的长寿老人,每年过年家中前来拜年的晚辈很多,都想得到白生花奶奶的祝福,这是抹黑节最好的祝福。

清晨8点一过,天还未亮,白生花老人在大儿媳妇德英的搀扶下,来到重孙子们睡觉的房子,儿媳妇一只手里握着一块黑炭,老人用手指在黑炭上蹭黑,然后挨个抹向重孙子们的脸上,边抹边为他们祈福,老人抹黑后,儿媳妇德英也依次抹黑,为孙子们祈福。

在天亮之前,为孩子们抹黑祈福,拉开了抹黑节的序幕。

德英回忆起她小时候,农历正月十五日晚上睡觉脸洗得干干净净,十六日清晨起来脸就黑了,有时候不知道,再用手蹭蹭,每个小孩子起来脸都跟花猫一样。

德英的二女儿孟永红也想起儿时的抹黑节,半夜时,不知道哪个调皮的哥哥,起来用毛笔在她脸上画成大花猫,早上起来人人都在笑她。

一家人坐在那,都在说抹黑节的趣事。天渐渐亮了,几个孙女带着孩子们抱着礼物回来了,于是,孙女们都进了厨房忙碌起来,白生花老人坐在厨房里一侧的火炕上,笑眯眯地看着大家伙们忙碌着,不停的用达斡尔语逗着乐。

快11点,老人的孙女傲娜回来了,傲娜是塔城达斡尔族历史语言文化研究协会的秘书长,协会的会长任少武也同行前来给白生花老人拜年,傲娜的到来,掀起了抹黑节的高潮。厨房里忙碌的媳妇们纷纷转到里屋换了民族服装,然后一人找了一块黑炭握在手中,于是,一场抹黑大战开始了。先是媳妇们互相抹,然后媳妇们把白生花奶奶包围了,你一把我一把,抹一下说一句祝福的话,把老人的脸抹的不仅黑而且花,老人乐得哈哈笑,丝毫不躲闪。接着媳妇们又把客人包围了,任少武会长被抹的到处躲闪,媳妇们一看躲闪,几个媳妇干脆一起上,更是围追堵截,其实,抹黑节上,躲不是真躲,那抹也不会抹的满脸黑,关键是那抹黑的过程,这也是接福祈福的过程。

鱼饺子,八种馅,抹黑节上逗乐子

抹黑之后,在傲娜姑姑的招呼下,几个小媳妇一起配合包饺子,傲娜姑姑的手左右几下,一个小鱼饺子灵巧的诞生了。达斡尔族祖祖辈辈在东北捕鱼为生,一百多年前西迁到新疆,虽然不再捕鱼,但每年的抹黑节必须吃鱼饺子,一是提醒后辈不忘祖先,二是祈福年年有余。

小鱼饺子很快排着队,德英姑姑手中握着八样物品(棉花、盐巴、辣子、面团、煤炭、线、糖、钱)过来了,傲娜笑了起来,开始和德英互相调侃起来,今年你要吃辣子,今年你要吃煤炭呢……原来,达斡尔人在抹黑节吃饺子只是其中正餐前的游戏,吃饺子不是目的,关键是这饺子里包的八样馅,都是有讲究说法的。

鱼饺子入锅了,没一会,德英招呼大家上桌吃饺子,一大盘饺子端到桌上,以往吃饺子都是主人给你夹饺子,但独有抹黑节的饺子必须自己夹,是什么运气得自己试试。

大家伙看着饺子互相戏说着,白生花老奶奶一筷子下去,只听的咯嘣一声,老奶奶喊了一声,我吃着煤炭了,一桌子的后辈子们笑得前俯后仰的。原来这煤炭代表着黑心肠,心狠,这八种馅唯独这煤炭是贬义的意思。往年,谁吃到煤炭都不吭声,自己咽下去或偷偷吐出来,不敢让人知道,然而,老奶奶面对后辈们的笑也跟着笑,边笑边说,“我是黑美人,我是黑美人啊。”

老奶奶的大儿子拉木加笑得更厉害了,“妈,你年龄这么大,还美人啊。”

老奶奶也笑得更甜了,“谁年龄大啊,我才15岁,我年年都是15岁呢。”

拉木加笑得说不出话,大儿媳妇德英接话快,“对对对,妈年年都只15岁呢,是黑美人。”

老奶奶笑了,脸上还带着黑灰,咧着缺牙的嘴,看着满堂儿孙,笑得那样幸福。

接着老人的重孙子龙龙吃上“线”,龙龙反应快,立刻端着杯子,说帮老奶奶吃上“线”了,祝福老奶奶长命百岁,乐的老奶奶嘴一直都没合上过。

接着,那心软的“棉花”,嘴巴厉害的“辣子”,嘴甜的“糖”,发财的“钱”,丰衣足食的“面团”,还有代表最好祝福的“盐巴”,陆续被吃出来,每吃到一样,大家都要逗乐半天,其实吃什么馅都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吃的都是鱼饺子,既然福已经接上了,在抹黑节上也有乐子可逗,两全其美啊。

小调子,云雀舞,彩云深处有故乡

吃罢鱼饺子,开始走席子,几个媳妇很快将一桌正席摆好,白生花老奶奶的大儿子拉木加负责倒酒,红酒白酒,每人跟前必须有一杯。

达斡尔族的宴席上少不了酒,过春节更是少不了酒。十多年前达斡尔族人互相拜年,只需要拎着一瓶酒出门就可以了,每进一户人家,将酒倒给主人敬一杯,将祝福送到,就可以继续下一家了,基本转一圈,酒喝完,年也拜完了。现在拜年文明了,不会像以前那样拎着酒瓶拜年了,但拜年带的礼物必须有酒。

白生花老奶奶举杯祝福后辈们,祝福你们像我一样,年年15岁!媳妇们争着说,那我年年12岁,12岁的重孙子龙龙不愿意了,你12岁,不就和我一样大了嘛。于是,快乐的气氛中,每个人都喝下了老奶奶真诚善良的祝福。

傲娜开始唱起歌,“故乡啊,我的故乡在彩云飘起的地方;彩云啊,我留恋你那迷人的模样;紫色的山谷,蓝色的河川,金色的田野,银色的牧场;母亲的笑脸,父老的目光,顽童的酒窝,姑娘的脸庞;故乡啊,我的故乡,彩云飘起的地方,故乡啊,我留恋你那迷人的模样……”媳妇们纷纷离席跳起云雀舞,欢快的舞姿讲述着今天达斡尔族人在塔城的幸福生活。

这是一曲新疆达斡尔人家乡的歌《彩云之乡》。

达尔文小时候的故事篇9

师:拿到一本新书,你们能在很快的时间内读完、读懂,我想肯定是有秘诀的。谁能介绍一下,面对一本新书,通常你们都是怎样展开阅读的?

生:我是先看封面,看看好不好玩,好玩就开始读!

师:你属于“书必貌相”的一类,这对作家们敲了一个警钟。(众笑)

生:我是看定价的,太贵了就算了……(众笑)

师:你追求的是很高的境界,最渴望“学问无价”,是吧?(众笑)

生:我一般喜欢先看简介,看是否吸引我。

师:简介如一扇窗,一叶而知秋,这是个好办法,值得推广!

生:我一般先看书评。有一些名人啊,著名作家啊,会在后面写一写评论,推荐语写得好的我就买回去读!

师:那我得给你提个醒,就像课前交流时你们夸我一样,也许只是为了安慰我一下,搞得我美滋滋的!(众笑)有些书评也一样,推荐语写得天花乱,事实上败絮其中,自己还得要有一双慧眼哦!听完几位同学的介绍,我心里有点底了,《淘气包埃米尔》这本书怎么样?

生:好看!

师:我绝对同意,这的确是本好书!阅读效果如何,我得考考大家,一起看大屏幕,举手抢答:

(屏显:学生逐题抢答,现场气氛异常热烈。)

1. 埃米尔出生在什么地方?()

A伦纳贝亚的卡特胡尔特庄园B 地中海的迪亚特岛

C斯蒂亚戈的优卡比牧场D圣菲亚路的猎鹿人木屋

2. 埃米尔把谁当国旗升到旗杆顶?()

A爸爸安东・斯文松B女仆丽娜

C妈妈阿尔玛・斯文松D妹妹伊达

3. 埃米尔在赫尔特弗雷德帮助谁抓到了横行乡里的小偷“麻雀”?()

A长胡子阿姨B彼特尔夫人

C克吕莎・玛娅D斯图勒・尤克

4. 埃米尔救下了一只小猪,它叫什么名字?()

A马尔库斯 B珠兰 C小可怜儿 D鲁卡斯

5. 埃米尔犯了错,爸爸都会把他关到木工房,而他每次都会削一个木头老头,最终他削了多少个?()

A 55个B 128个C 264个D 369个

6. 圣诞节的时候,埃米尔为伦纳贝亚村的孤寡老人举办了宴会,用什么捕捉了恶毒的女领班?()

A捉鱼钓钩 B套马绳索 C逮鼠夹子 D捕狼陷阱

7. 埃米尔有一顶黑帽舌,蓝顶子的帽子,不是很时尚,还有一把长工阿尔弗雷德给他削的毛瑟枪,他都非常喜欢,每当他想要的时候,他总会大声说()

A给我枪和帽子B我要我的枪和我的帽子

C我要俄的猫子,我要俄的墙。

师:这一句说得蛮有味道的,谁再来试试。

生:我要俄的猫子,我要俄的墙

师:太有味道了!说实话,你应该就是伦纳贝亚人吧!(众笑)

师:每天晚上睡觉时,埃米尔总是喜欢带着自己的帽子和枪一起睡觉,因此,睡觉前,埃米尔总会对妈妈说两句话――

生:我要俄的猫子!我要俄的墙!

师:每天早晨一睁开眼睛,埃米尔也会说两句话――

生:我要俄的猫子!我要俄的墙!

师:每次出门前,埃米尔都会说两句话――

生齐:我要俄的猫子!我要俄的墙!

师:看来大家都会说伦纳贝亚的方言,大家都成了埃米尔的老乡了。(众笑)

师:根据书中的描述,埃米尔有着一双圆圆的蓝眼睛,红扑扑的圆脸蛋,卷曲的浅色头发,是一个十足的小帅哥。当然,让大家记忆深刻的不是他的帅气,而是他的――

生:淘气!

师:他有个众所周知的称呼――

生:淘气包!

师:我们能将他的淘气经历如数家珍,还真要感谢他的妈妈,勤劳善良的阿尔玛女士,她将儿子的故事一件件写成日记,记录在那个蓝色日记本上,这也使得这本书的记述方式与众不同,我们见过自传体、章回体,这种记述方式同学们也可以给它一个名字――

生:日记体

师:一本奇特的日记,一个奇特的男孩,一段段奇特的经历,我是笑着读完这本书的。这本书有没有让你特别感兴趣的故事呢?这样吧,先把你最感兴趣的故事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想不起来的桥段可以再翻翻书,并和伙伴们谈谈你读过这个故事的感受。

(学生饶有兴趣地与周围伙伴交流书中精彩片段,教师巡视,相机听取学生讨论发言。)

师:谁愿意和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最感兴趣的故事?

生:我最喜欢他把妹妹升到国旗杆顶上这个故事。一想到妹妹伊达在高空中飘来飘去的样子我就觉得好笑!

生:我也喜欢这个故事,实在太刺激了!

师:你愿意当他妹妹,感受这份刺激吗?

生:我愿意!这样可以看得好远!

师:你和埃米尔一样胆大包天!这的确是一段有趣的经历!

生:我喜欢埃米尔把他爸爸关进厕所这一段,太过瘾了!(众笑)

师:瞧你这一脸得意,我怎么感觉你也憋了一肚子坏点子,想着对付你自己的爸爸啊?(众笑)

生:是的,我想看看爸爸被我整一次会怎样!

师:我告诉你,那你一定会屁股开花,绝无例外!

生:那他被卡在厕所了啊!(众笑)

师:你一定要祈祷,他被卡住好久,足够你跑好远!(众笑)

生:我喜欢他把一盆猪血扣在爸爸头上,并且拿龙虾咬爸爸脚趾那一段,太好玩了!

师:你们班主任来了没有?我想向她把你们爸爸的电话都要来,依次打过去,让他们亲耳听听这群小家伙在密谋些什么!(众笑)

生:我在想埃米尔的爸爸一定特别崩溃,总是被儿子整!

师:我实话告诉你们,我才崩溃呢!听听你们这些鬼点子,珠江路小学有小木屋没?把这些小家伙全关进去,像埃米尔做错事一样去削木头老头!(众笑)

生:我读到埃米尔为了吃罐子底部的稀饭,把脑袋塞进去拔不出来这一段的时候,我笑得肚子都疼了!

师:看吧,淘气遭报应了吧!(众笑)

生:但他最后把罐子碰碎,脑袋出来了!

师笑:既委屈了自己,又报废了罐子,这个败家孩子!(众笑)

……

师:交流了半天了,埃米尔的故事真是太丰富了,此时此刻,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愿意和淘气包埃米尔这样的男孩成为朋友吗?

生:我愿意,和他在一起太有意思了!

师:痛并快乐着,和他成为朋友要随时准备和他一起承担风险,不过也有一个好处!

生齐:什么好处?

师:各位削木头老头的本领一定会更上一层楼的(众笑)

生:我可不敢和他成为朋友,那会倒大霉的!(做恐惧状)

师:倒霉是必然的,但快乐也是会常常相伴哦!同学们,大家到底愿意不愿意和埃米尔成为朋友啊!

(生有的喊愿意……有的喊不愿意……)

师:埃米尔淘气,他总是让人提心吊胆,他总能花样翻新地做出令人惊讶的事情,伴随着他一次又一次削好木头老头儿,我们和他一同经历着惊险、刺激、忧虑、快乐。他周围的人又是如何评价的呢?

(大屏幕出示伦纳贝尔村民对他的评价:、这个孩子不会有出息,他真是个惹祸精b、他总是能做出淘气的事,即使他不愿意,也能碰巧做出来)

师:埃米尔到底是个怎样的孩子?当我在读这本书时,有这样两个故事引起了我的注意:

(出示孤寡老人聚餐图片)

师:这件事发生在圣诞节第二天,当得知济贫院的老人们没有因为女领班的刻薄,任何美食也没有吃到的时候,埃米尔自作主张的将老人们营救到卡特胡尔特庄园,并将第二天招待客人的美食送给这些可怜的老人享用,当然,他也因此受到了惩罚。妈妈在日记本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谁来读一下。(大屏幕出示妈妈日记中的一段话,指名读。)

生:“圣诞节第三天,晚上我很难过,今天他在木工房坐了一整天,可怜的孩子。”

师:同学们,对这件事有你们什么想说的?

生:我认为埃米尔做得对,他的爸爸不该惩罚他!

生:他明知道会这样做一定会被关进小木屋,可他还是做了这件事,还惩罚了恶毒的女领班,我觉得他很勇敢。

生:他用自己的痛苦,换来了老人们的幸福,他是个好孩子!

师:听你们这样说,我真的被你们震撼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埃米尔,更为了你们一颗颗善良的心,此处应该有掌声!(众鼓掌)

师:感谢大家从埃米尔的淘气中发现了十分宝贵的东西,他的故事中是否还有被我们忽略的宝贵呢?翻翻书,再找一找!

生:埃米尔家的长工阿尔弗雷德受伤了,伤得很重,当时下着大雪,埃米尔冒着危险把阿尔弗雷德送去医院,救了他的命。

师:关于这个故事,书中浓墨重彩的进行了描写,尤其对当时的环境以及埃米尔的处境进行了详细的叙述,一起看大屏幕,我读给大家听(配乐朗读)。

(出示:雪钻进他的耳朵,挡住他的眼睛。他很冷,靴子里塞满了雪,角质冻裂了,手指和耳朵被冻僵,鼻子出血了。)

师:你们好安静,你们都默不作声。我感到有一种情感在班里流动,一起来读这段话。(生齐读这段描写)

师:同学们,面对这件事,你又有什么想说的?

生:他好仗义,他是个男子汉!

师:这个评价很有意思,把它写在黑板上。

生:他做事很坚持!

师:我可以理解为是“执着”吗?

生:可以这么理解。

师:去把这个评价写下来。

生: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我很佩服他!

师:好一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众鼓掌)

生:他又一次没听父母的话,坚持去送阿尔弗雷德看病,如果还要被罚去削木头老头,还要被罚关小木屋,我愿陪他一起!(掌声响起)

……

师:我发现咱们四(3)班的同学很会读书,从人物的描写和事件的描述中,我们竟然发现了这么许多内在的宝贵。这种读书方法可是难能可贵的。伦那贝亚的村民们好像也在不断的接触中,发现了埃米尔了不起的地方,他们的态度也在转变。在读书的过程中你发现这种变化了吗?请同学们在书中找一找。

生:“那位卡特胡尔特男孩,我一直很喜欢他”

生:“你们有一个引以为自豪的男孩”

生:“埃米尔是最棒的哥哥!”

师:后来,这个淘气的小男孩成为整个伦纳贝亚最有出息的男子汉!长大以后他成了社区委员会主席,这仿佛是个奇迹。这真的是一个不可能发生的奇迹吗?谁来谈谈你的想法。

生:我不认为这是个不可能发生的奇迹,埃米尔真的很棒!

生:埃米尔有很多的优点,他那么勇敢、正直,他一定会成功的!

生:我认为埃米尔很聪明,我爸爸说,淘小子出好的,淘闺女出巧的!(众笑)

师:这样的好爸爸一定不能被关进卫生间!(众笑)淘气也是一种成长,这种成长的收获将是一生的财富。大家认为埃米尔最终取得成功,在他的人生经历中最应该感谢谁呢?可以先讨论一下,也可以翻书看一看

生:我认为他最应该感谢他的妈妈,他妈妈对她一直很宽容。

师:是的,宽容是一种博大的爱(板书“宽容”)。

生:我认为他最应该感谢阿尔弗雷德,因为他教会了埃米尔许多新奇有趣的事。

师:没错,分享也是一种爱(板书“分享”)!

生:我认为他最应该感谢他的爸爸,他的爸爸虽然有时候会很严厉,但是内心对埃米尔是很疼爱的!

师:你都看到他爸爸的内心深处了啊,真是埃米尔父亲的知音!(众笑)我同意,严厉也是一种爱(板书“严厉”)!

生:我认为他还应该感谢那些刚开始不喜欢他的人,老师说过“要学会感谢那些不喜欢你的人”。(板书“不喜欢自己的人”)。

师:(指着孩子们题写的评价词语)埃米尔真的很淘气,他总是无休止的闯祸,他总是惹来无数的麻烦,他总是让所到之处成为灾难,鸡飞狗跳,给大家带来无数的烦恼。(语速放缓,加重)但是,他不是一个坏孩子,他善良,富有同情心;他坚强,拥有责任感;他勇敢,有一颗正直的心;最重要的,他有着那么多关心他的人,爱他的人,宽容和豁达始终伴随着这个男孩的成长。

师:有这样的一段话: “不管多么小的孩子都会长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们都会变得非常优秀!”我们一起读一读。(生齐读)

师:你们认为说这番话的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说这番话的应该是一个爱孩子的人。

生:这个人应该不讨厌淘气的孩子。

生:说这句话的人可能是一位老师,他心中有爱,他很宽容。

师:谢谢你对教师这个身份的认可,有生如此,夫复何求,老师们,让我们用掌声感谢这个同学。(与会老师们鼓掌)

师:孩子们,2002年,说这番话的老人带着微笑,带着对孩子的喜爱,带着一份依恋在瑞典安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94岁。她,就是被誉为世界童话外婆,本书的作者林格伦女士,也正是她用非常朴实、幽默的语言为我们创造了真实的、生动的淘气包埃米尔。让我们全体起立再来读这段话,感谢这位了不起的童话家,尊重她、怀念她。(众生配乐读这段话)

师:这位了不起的童话外婆一生创作了30几部作品,但是目前为止只有8部作品被翻译成中文。今天我们刚刚读过的《淘气包埃米尔》是其中之一,另外7部作品――《长袜子皮皮》《小飞人卡尔松》 《米欧,我的米欧》 《狮心兄弟》 《大侦探小卡莱》 《疯丫头马迪根》 《吵闹村的孩子》,同学们可以找来读一读。在童话外婆的童话中,我们也会一天天慢慢长大。

【点评】

姜锋是我外省的徒弟,也是我名师工作室的一名编外成员。他和我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喜欢石头,崇尚简单,率性而为,对阅读推广有着美好的执念和坚持。《淘气包埃米尔》阅读交流课是他在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交流研讨会上执教的一节观摩展示课,从现场不时爆发的阵阵笑声不难看出,这样的阅读交流课,学生该有多喜欢。

我一直相信快乐是会感染的,快乐也是可以互动的。从课前交流开始,姜锋老师就以独特的姜式幽默俘获了初次见面的孩子们的心。随着阅读交流地不断推进,孩子们变得越来越松弛,越来越快乐。

姜老师不仅是孩子们阅读的伙伴,更是孩子们阅读兴趣的唤醒者。他采用抢答的形式带着学生回顾了书中的内容,他采用自主汇报的形式组织学生交流印象最深的片段。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阅读亢奋的状态。姜老师没有把阅读课堂变成自己思想的遛马场,更没有以自己的阅读强势限制学生的思考和想象。我们听到的是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 “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和“自己的心得”。

听他的阅读交流课,就像和他一起骑着马行走在参天的树林中,倾听丛林发出的阵阵涛声,以及森林深处叽叽喳喳的鸟鸣。不时有一阵美妙婉转的啼叫声传来,这种声音弥漫在参天巨树之间,是多么的惬意美好。

就是在这样轻松欢愉的过程中,淘气包的形象在孩子们心目中越来越清晰:他虽然很淘气,但他善良,富有同情心;他坚强,拥有责任感;他勇敢,有一颗正直的心;最重要的,他有着那么多关心他的人,爱他的人,宽容和豁达始终伴随着这个男孩的成长。当孩子们对淘气包这样认识的时候,其实也就拥有了哲学的最初启蒙――对一个孩子以及生命成长过程的辩证的认识。

课的结尾,简简单单的两段话完成了对童话外婆全部作品的约略介绍。这个环节看似轻描淡写,却不能没有。它是孩子们从阅读一本书,走向阅读更多本书的开始……

达尔文小时候的故事篇10

【关键词】事件;功能;断点;配置

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岔的花园》是一部享誉世界的短篇小说。小说采用双层包容的复合叙事构架,间谍故事包含着阿尔贝的迷宫故事。迷宫故事其实是作者对时间,对迷宫的哲理性思考,是全文的主旨所在。但由于其叙事性不强,故而不作分析。笔者想根据学者爱玛?卡法勒诺斯的叙述功能理论对这篇小说的间谍故事作分析,进而谈些个人思考。

功能这一概念是俄国学者弗拉基米尔?普罗普提出来的,按照他的说法,功能是“人物的一种行为,是由它对行动进程所具有的意义来界定的”。普罗普从他所分析的俄国童话中找出三十一种功能。后人对他的这一理论也做了诸多发展。俄国学者茨威坦?托多洛夫认为,大型叙事是从一种均衡开始的,中间经过一个失衡期,向类似于但绝不等同于第一种均衡的另一种均衡的运动。学者爱玛?卡法勒诺斯在前人基础上保留普罗普十一种功能,结合茨威坦?托多洛夫的观点提出了一种更为抽象的功能分析模式,如下:

开头的均衡【而非一种功能】

A(或a) 破坏性事件(或对某一情境的重新评价)

B要求某人减轻A(或a)

C 行动素决定减轻A(或a)

C’ C行动素开始减轻A(或a)的行动

D行动素受到考验

EC行动素回应考验

FC行动素获得授权

GC行动素为了H而到达特定的时空位置

HC行动素减轻A(或a)的主要行动

I(I neg) H的成功(或失败)

K 均衡

左列六种功能显示了一个完整循环的各个阶段:从开始的均衡发展到动机明确的破坏(A或a),经过C行动素的四个主要功能(C ,C’,H, I),达到新的均衡(功能K)。缩进的六个功能则并非所有叙事都具有,有些叙事可能略去这些功能而不致打破循环。

我们在阅读文本过程中,获知事件的顺序与事件本身的时间顺序往往并不一致。有时候关于某一事件的信息被延宕了我们只有阅读文本后面的内容才会得知此前发生的的事件。此外,有些信息还可能被永久压制,这样我们作为读者就永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就是断点。断点是由于情节中信息被延宕或永久压制,使读者在根据情节构建线性故事时产生的缺失或不确定。我们知道,文本提供的只是情节,故事是由读者根据情节通过配置构建的,通称都按时间顺序构建线性故事。如果文本情节中的信息被压制或延宕,线性故事就会中断,于是断点就出现了。

小说描述了二战时期一个中国留英博士余准为德国当间谍的故事。当时盟军集中了十三个英军师,在一千四百门大炮的支援下,想要向德军发动进攻。余准的任务就是要打探到英军的大炮基地,以便德军提前将大炮基地摧毁。

小说一开始,余准就得到了大炮基地的位置:阿尔贝。但他的同伴被捕了,他自己也暴露了,英国的马登上尉正在追捕他。这时他面临两个难题:一是怎样逃脱追捕,二是怎样把情报送出去。对于前者,他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至于后者,余准想了一个办法,杀死一个名叫阿尔贝的人,这样他的上司就能据此推断出情报的内容了。

情节并不复杂,主人公余准的行动就两个:一是逃脱追捕,二是送情报。我想根据上文提到的学者爱玛?卡法勒诺斯的理论对此作功能分析如下:

序列1逃脱追捕

A间谍有被捕的危险

C间谍决定逃跑

C’间谍开始逃跑

H间谍逃到阿尔贝家

I neg 间谍在阿尔贝家被捕

据此阐释,余准在破坏性事件(功能A)出现之际,就做出决定(功能C),然后开始行动(功能C’)以减轻危险(功能A)。但是他最后失败了(功能I neg)。

爱玛认为,故事是读者从情节中作出的一种构建,是读者阅读情节时将得到的信息按时间顺序组织起来的,所以故事里只能包含情节显示已经发生的那些事件或提供信息足以使特定读者在特定阅读时刻断定已经发生的那些事件。上面提到的余准逃脱追捕序列,就是情节显示已经发生的事件。它是按线性排列的,在读者头脑中形成了一条故事线索。

但这条线索有些不完整,小说的开头,作者引述余准的证词,缺了两页。作者一反传统小说的交代开端的开头模式,用省略号引出一句话开头:“……我挂上电话听筒”。这是一个断点,信息被永久压制了。这缺失的两页究竟是什么内容呢?是关于余准怎样暴露了身份?是讲述余准怎样得到情报的?……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阐释。这就增加了故事的不确定性。

至于故事里包含的需要推断的那些事件,在这篇小说里也是有的,那就是追捕者马登上尉,这个人物作者着墨不多,一共只出现三次,第一次还是在电话里,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第二次在车站,他想抓捕余准,但晚了几分钟,没能将余准抓获,第三次是在阿尔贝家,他终于成功逮捕了间谍余准。这个人物作者未加描述,但根据间谍余准的行为,我们可以推断出他的行动系列:

序列2追捕间谍

A发现间谍,上尉必须立刻追捕

C上尉决心捕获间谍

C’上尉开始追捕行动

H上尉到达阿尔贝家

I 上尉成功捕获间谍

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一种故事配置,我相信大多数读者都会这样在头脑中构建故事。但这绝不是唯一配置,马登上尉的信息被作者永久地大幅压制了,而且是永久压制,只提供了少量信息,让读者去思考。

比照系列1 与系列2 ,我们不难发现,其实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二位一体关系,讲述的同一事件。但二者的功能是不同的,因为它们对行动进程所具有的意义不同。作者的叙述聚焦于余准,而将马登上尉有意无意地淡化(上接第19页)了。这样就使马登上尉这个人物若隐若现,扑朔迷离,他就像个幽灵,不知什么时候会出现,从而达到加剧情节的紧张度,突出主要人物的效果,与后文迷宫话题形成一张一弛的对照。

与逃脱追捕事件相比,余准的送情报事件似乎更重要些。余准出逃前主要考虑的就是这件事。我仍然根据爱玛的理论对这一事件的功能阐述如下:

序列3送情报

A间谍得到情报却无法送出,且处境危险

C间谍决定设法将情报送出

C’间谍开始前往阿尔贝家

G间谍到达阿尔贝家

H间谍杀死了阿尔贝

I 间谍成功将情报送出

余准在处境垂危(功能A)时,仍决定将情报送出(功能C)。他开始行动(功能C’)并及时到达目的地(功能G)通过行动(功能H)达到目的(功能I)。

在小说的情节中,有一个信息――用什么办法将情报送出――被暂时压制了,直到小说快结束时才将信息显示出来,笔者是阅读完全部文本后补充上去的。但是读者初次阅读文本时,就会产生悬念,电话号码簿上的名字究竟藏着什么秘密?他是不是还有未暴露的同伴帮忙?这一悬念到小说末尾才解开,原来电话薄记录着一个叫做阿尔贝的汉学家,这个人名与英军大炮基地地名相同,余准只要杀死这个人,报刊就会报道这一事件,他那成天看报纸的上司就会把他和阿尔贝联系起来,从而破译这一情报。

这当然是作者对情节的巧妙安排与独具匠心的构思,由于信息只是被暂时压制,这种延宕并不会影响读者对整个故事的最终配置,却会影响阅读过程。爱玛认为,“暂时的断点丰富了阅读体验……它在阅读过程中激起欲望又抑制满足。”当我们读到小说末尾时,真相大白,会产生一种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的感觉,不得不佩服余准的聪明才智,进而不得不佩服作者博尔赫斯的巧妙构思了。

我们比较序列1和序列3就会发现,两个序列在时间上是同步的,同步起始,同步终止,连过程也是同步的。但这确实是两个系列,读者在阅读时会有一种感觉,好像在这段情节中,时间被劈开了。主人公余准扮演了一个双重身份的复合体。一方面,他正被马登上尉追捕(抓住就得死);另一方面,他又冷酷的制造杀戮,杀死了自己所敬仰的汉学家阿尔贝。在同一人物,同一时间内却容纳着多个人物、不同时间内涵。作者聚焦于余准,让他成为一个充满矛盾的复合体,他既聪明(在短时间内想出送情报的绝妙方法)又愚蠢(为了让看不起他这个黄种人的上司相信,他这个黄种人能拯救他的军队),他是迷宫故事的讲述者同时又是阿尔贝迷宫故事的受述者。传统小说的情节都是以时间为序线性延伸的,但这篇小说却不同,它的情节在时间上是断裂和跳跃的,在空间上则四处延伸,就像不断分岔的小径,其标题叫做“小径分岔的花园”,看来是独具深意的。

博尔赫斯的这篇小说,通过余准这一核心人物,展示了对时间、永恒的严肃思考,具有极其深刻的现代意味。在表达技巧上,博尔赫斯则展示了非凡的创造力和娴熟的后现代技巧,确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参考文献】

[1]《小径分岔的花园》王永年 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2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