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变了心十篇

时间:2023-03-13 17:22: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变了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变了心篇1

爱情

“会全力以赴,但不是一个人能掌控”

在传说中,徐若这段最新恋情告终的理由是两人的年龄差距造成观念落差,徐若想安定,而男方定不下来,更抱怨她太忙,远距离恋爱很辛苦。这似乎是很多情侣都可能面临的困境――事业与爱情,鱼与熊掌。在约访时,经纪人要求不要针对这段情发问,但徐若却不吝袒露心声,尽管她承认自己在爱情和事业间的平衡可能做得不算好,但绝对不是那种会为了工作放下爱情的女人。这点弦外之音,你是否听出来了?

南都娱乐:在电影里,你为了工作机会一度放下了爱情,但现实中,这个阶段的你,是否完全知道怎样掌控爱情和事业的平衡?

徐若:我认为我不是一个可以平衡得很好的人……我没办法做得很好,事业我可以非常努力跟拼命,爱情我也会努力跟拼命,但爱情大部分是缘分的问题,不是我努力拼命就会有好结果,这毕竟是两个人的事情。有时候你很努力,但人家变心了就是变心了,那也是没有用的。这是没可能可以掌控的。

南都娱乐:但很多人认定,像你这样的大美女,聪明,条件好,就是等着被男人呵护,不可能为爱情牺牲?

徐若:爱情应该不能讲牺牲,爱情应该是真心跟奉献,我是那种遇到感情就付出100分、全心全意放进去的人,所以开心是100分,但伤心也是100分。很多人也许只会放70%的心到爱情里,但我一定是100分丢进去全力以赴的人。我是不会为了工作放弃爱情和友情的,但是,在交朋友这一块,我很注重坦白、善良,还有真诚,我会用这种态度对待爱情跟工作、家人和朋友。但这样性格的人也很危险,碰到糟糕的朋友,就会伤心100分。

南都娱乐:到现在,还没有学会保护自己么?还要让自己伤心100分?

徐若:随缘的人比较快乐吧,100分付出和相信别人,享受的快乐是很真实的100分。

南都娱乐:要跟你交朋友的首要原则是什么?

徐若:坦白是首要条件,这样才能随性自在地相处。

婚姻

“喜欢有钱人,不代表爱慕虚荣”

大S回归家庭,刘若英也结婚了,徐若也许会是台湾女星事业型代表硕果仅存的几位之一。最近她在张小燕的节目上,间接承认分手事实,更果断表决心想好好打拼事业,不去想结婚的事。但李冰冰也说过,不是她要坚强,而是身边没有男人可以依赖。这话放在徐若身上,也许是同样的道理。

南都娱乐:你的事业已经很成功了,还打算给自己多长时间在工作上打拼呢?

徐若:呃……人家说了嘛,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南都娱乐:你这样表决心,会让我误会,大S、刘若英都婚了,你是要留守娱乐圈代表台湾女星发光?

徐若:亲爱的,只能说大家的缘分比我早到,我的缘分要到了我相信我也会很快(结婚)。我是真的很喜欢表演工作,会做一辈子,就算结婚生孩子了。不过这方面的事还没有经历过,所以也不知道到时候会如何平衡事业跟家庭。

南都娱乐:大S之前接受我们采访说,她很想给姐妹淘介绍北京男生,她老公还认定北京男生跟台湾女生是绝配,你要不要考虑下北京男?

徐若:真的吗?我先搬到北京再说,哈哈,是可以考虑……还是,随缘啦。

南都娱乐:事实上,每当你们谈婚论嫁,公众就会议论,男方是不是有钱人,这会让你有很大压力么?

徐若:我是觉得不用太排斥有钱人,不是说喜欢有钱人就一定是爱慕虚荣的人。有钱人也有很好的人,也许他只是比人家运气好,然后特别努力,所以很会赚钱,也会有很细心、很贴心的有钱人。我也不会特别找有钱人,只是看适不适合,努力到怎样的人生阶段、经历过多少人生历练,还是要找价值观、人生观比较接近的人。毕竟是要相处一辈子的,不是说看到有钱人就可以。人天天要相处,心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附加的。当然,经济状况好,生活会更好,这也没什么问题。

事业

“我还是电影新人,想为女生写剧本”

威尼斯电影节徐若代表《赛德克・巴莱》出征,国庆档《白蛇传说》有她的身影,《与时尚同居》更是运动服球鞋素颜出镜,这或许不是她最好的爱情时代,却可能是她在电影领域的最佳时机。你得承认,很多女星都无心恋战了嘛。

南都娱乐:今年你在电影方面表现挺突出,算是迎来最好的时代了么?

徐若:现在这年龄是作为演员的最好阶段,因为有越多经历,越容易掌握人的内心,但你知道吗?现在最难的反而是回过头去演十几岁的学生,就像之前拍《云水谣》,很难演,越懂越多,但得抛开一切,把眼神回归到最简单最懵懂的时刻,好难,你知道我当时在现场一直跺脚,真的很难把心平静下来,把所有东西丢掉。

南都娱乐:是表示不再关心自己红不红,而把焦点完全放在做个好演员方面?

徐若:嗯,像我,一路起起落落。有时候外人只看到光鲜亮丽,只有自己清楚什么时候遇到挫折;有时候外人又看我们可能是往下走,实际上他们看到的挫折不一定是挫折。要知道努力的阶段是可以获得很多经验的,尤其拍戏,也许外界看来是失败,我们内心已经得到更多。

南都娱乐:在电影方面,你是个很有企图心的演员吗?你渴望成为票房明星么?

徐若:不能说是企图心,而是兴趣。因为喜欢,就很希望把它做得更好。而且我一定希望大家肯定我的演技,票房是观众给整个团队的肯定,不是自己可以掌控的。如果要说到票房女星话题,不如先来解决另一个问题,即如何让以女生为主角的题材更多一点。这是电影生态的关系,10部电影里可能有8部都是男生扛票房,戏剧走向大部分以男性为主,女生角色是附属的,真正以女生为题材的剧本并不多。如果多去发挥多去激励一些编剧,多一点机会,我相信女星才有机会创造票房。

人变了心篇2

婚外恋出现危机

“我不希望他死,只要他真心和我好就成。等他养好伤,我们还一起去卖水果……”在浦东看守所提审室,34岁的犯罪嫌疑人甄春秀仍在幻想着自己婚外恋的“结局”。

1993年,23岁的甄春秀撇下丈夫和未满周岁的女儿,从江西分宜只身来沪,踏上了漫长的10年打工路。打工期间,她只回过3次家。

长期分居的生活,使她在感情上已慢慢习惯并渐渐淡漠起丈夫和家庭。4年多前,她甚至停止寄钱供养自己上学的女儿。去年4月,甄春秀结识了江苏来沪打工的张某,虽然双方都已有家室,两人还是开始了同居生活。

“我看中的是他的嘴和手,讲话甜,能赚钱。”在打工小姐妹中,甄春秀从不掩饰对张某的好感。她盘算着,只要张某和自己一样离婚,就可重组一个幸福的新家庭了。

今年1月,甄让回老家过年的张某“与妻子离婚”。然后,张某非但婚没离成,春节后还从老家带了妻子来上海。甄被挤出同居处,张某甚至中断了与甄的电话联系。甄春秀非常苦闷,整夜失眠,“每根神经都绷着”。她对暂住地一小姐妹反复唠叨:“爱个人凭什么得不到?”

情变让她举起刀

3月19日上午7点多,甄春秀一早来到张某的水果摊,约他晚上6时在小花园碰面。张某虽然来了,但只站在远处淡淡的看着,并提出借钱要为孩子买辆自行车。甄春秀不吱声,张某借口有事就要走,并特意关照甄春秀以后不要再找自己了。

甄春秀回到暂住地,想起刚才张某如此绝情,发疯般拉开抽屉,操起水果刀狠狠扎向桌面。她脑海里闪过再见张某一面的念头:拖住他保持关系,不答应就杀了他……

甄春秀将水果刀放在右手的袖管里,用橡皮筋扎着,然后以“借”钱为名打电话约张某出来。

当晚8点40分左右,张某如约而至。甄春秀将张某拉到僻静处,抱住他,哭着恳求张某不要离开她。张某挣脱时无意中碰到了水果刀,就把刀随手扔在花园里的石台下。

随后,张某推自行车要离开,甄春秀偷偷拾起水果刀,放在了裤兜里,拉着车后座不让张某走。张某扔下自行车步行,甄春秀继续拉扯着张某。

晚上10时许,张某往回走扶起自行车,甄春秀左手抓住车头,两人就这样面对面僵持着看着对方。“不要走了,别逼我!”甄春秀忽然吼道。

然而张某似乎是铁了心要走,万念俱灰的甄春秀右手突然拿出水果刀,使劲捅向张某的脖子处,张某轻轻叫了一声就栽倒在地……

呼唤“危机干预”

4月10日,浦东警方在南京将涉案潜逃的犯罪嫌疑人甄春秀抓获归案。

“虽然想见家人和孩子最后一面,但我早就没有脸去面对他们了,就是死也只能死在外面……”在浦东看守所提审室里,甄春秀颤抖的右手在《讯问笔录》上逐页签字画押。

浦东新区检察院黄琼检察官告诉记者,由于流动人口众多,近年外来民工因婚外恋引发的恶性犯罪案件呈高发态势,像甄春秀这样的故意杀人案已有多起,说明当前农村流动人口的家庭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已给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问题。

人变了心篇3

现年17岁的小翔(化名)在5岁那年查出肥厚性心肌病,后来随着病情的进展最后发展成了扩张性心肌病。2015年9月,还不满15周岁的小翔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术后,小翔休学一年,但这一年小翔发生了巨变。在家人眼中,他变得乖巧、懂事,不再暴躁、任性。更让家人意外的是,再次走进校园的小翔变成了学霸,每次考试均名列前茅。中考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当地一所重点高中。

“换心”后为何性情和智力会大变

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盖里・希瓦兹经过20多年调查研究发现,人类的心脏也许有某种“思考和记忆功能”,这正是许多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突然性格大变、“继承”了心脏捐赠者性格的原因。据统计,每10例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病人中,就有1人会出现性格改变现象。

除了认为心脏具有记忆功能,关于“换心”后出现性情变化,还有其他的说法。比如有人提出,心K在供血时会分泌心房利钠肽等肽类激素,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传递到被捐献者的大脑,从而导致被捐献者的性格、生活习惯等发生改变。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患者在心脏移植手术中,心脏复苏时会有气泡进入心脏内部,从而产生器质性改变。身体上的器质病变导致患者在性格出现变化。

心脏无记忆和遗传功能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心脏病区主任马量认为, “换心人”的性格改变更多的还是患者自身精神层面的改变。

对大部分人而言,心脏移植是个大手术,就像经历了生死考验一样。生活中,经历过生死者性情多少都会发生改变。此外,从医学的角度讲,心脏移植患者术后随着心功能的好转,机体的各机能都会有所改善,不再容易疲劳。

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医师崔勇表示:“心脏并不负责记忆和遗传方面的信息。现在国外已经有非常成熟的全人工心脏,一样在人体内正常运行,维持人的生命、情感等等。”

人变了心篇4

优点可以代表很多。比如你才华的一面、优越的一面。或是被社会或人们乐意接受的一面。缺点可以代表:你的不足的一面、或是不被社会或人们接受或是厌恶抵制的一面。我们暂且用优点、缺点两个词语代替使用。

动物改变的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很好的说名自身改变与优点缺点对我们生存有很重要的意义。缺点在没有明显表露出来我们很难在意。慢慢我们淡忘了这个不足或缺点。直到缺点被无数事物。人物不断的刺激。直到这个缺点生根发芽成为一棵大树、挡住我们人生旅途前进的道路上时。我们才发现这个缺点与不足是多么严重。

现在我们便要学习在缺点发芽时扼杀它。在优点发芽时培养它。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应该试着慢慢看清自己。正视自己的一切。这需要我们能一个公平。平静的心态对待正视自己的一切。不但学会分析别人的心理和事物的意义,更要学会分析自己在外界刺激的心理变化。

比如一个人在学习。事业中的成功得到赞赏。变得自信更加优异。不断被夸奖,赞赏被人崇敬。慢慢改变。如不仔细观察自己心理。正视自己优势与不足,观察心理变化予以控制。则会恶性变化。或许就会变得自傲。自我为中心。很难接受别人的建议、很难接受失败。这就是一种例子。

一个人在为人处事时。有时必要改变心理态度。与处事准则。有时需要圆滑、有时需要退后、有时需要迎合。但是这只是一种形势态度。如果看清自己的一切,不在意或是没控制好。这种处事态度惯性或是习惯就会深入性格。使心理恶性变化。成为一种恶习。如做商人时刻需要为自身利益着想。逐渐这种性格深入本性。使他处理任何事物都会第一时间考虑自身利益。成为一种本性。这是一种迁移化的心理作用。一种惯性改变。就像习武之人、有人从背后拍他肩膀。就会习惯性防御。对待每件事每个人我们心理都会变化、有时是自然有时是被动。如果一旦不注意、忽视。放任这种心理变化、或是习惯。不加以控制。则会成为一种本性。逐渐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畔脚石。

在别人的赞赏的时候、可是开心适当增加自信切不可自傲。和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房。在别人批判、批判时,我们会失望。失落。但切不可变的绝望、堕落,这些例子是很容易遇到的。以这个为基础思考。更多恶性变化则会更好的看清楚。

当然,这样心理一边变化、自己还需要一边以一种平静公平的心态判断控制、改变。很难。就算做到心理也或多或少受到影响。所以,我们为了更好的能正视自己的一切。我们可以换个时间。

晚上。夜晚是最安静的时候。同时也是没有任何外界因素刺激。这时我们能以更公正。平静的心态观察审视自己。有些时候晚上睡不着。何不好好审视下自己的在面对任何人任何事时心里的变化。这样既能更好完善自己。也可以合理利用时间,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无数种事物。更多的心态变化我并不能一一举例说明,不能让人明白什么时候、什么事物刺激,会有什么心态良性变化或恶性变化。比较经历有限。就算活个几百岁也不可能了解世上所有心理变化和事物刺激。我只能说明怎样了解心理变化和怎样察觉和控制心理变化以一些基础心理变化作为蓝本。更多需要看每个人的看法与对心理变化的感悟判读程度。如一本书,每个人的看法和理解程度都不一样。

我最近有些心理变化的例子和一些感想希望能帮到你。

我从自审中发现了3个自己没有觉察的缺点与不足。更教会我一个道理。

第一点。不能及时控制心理变化或是欲望。被欲望所带动。一次次满足我的愿望。欲望变得不由自主。最后关系破裂。如果我们能及时发现自己心理变化加以控制则会。或许我们现在都还在愉快开心的聊天中,还是好朋友。往往欲望过多。反而会使你的处境变得更糟。

第二点。在别人的身上寻找自己存在的价值。人总是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肯定。我也不例外。虽然没有过分自信变得自傲。却也成为了另一种恶性变化。其实人人都不一样。每个人的看法也不一样。一件事能有几十种看法。并不能每次得到自己想要的看法。所以不必太在意。你活着为的是自己。你一旦为了迎合那人看法。变化改变自身。反而使你失去另一个人的赞赏。看法一般或很好对你真正影响并不大。只要不是严重的指责或是批判的就好了,人要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而不是别人希望的人生才是最好的吧。

第三点。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小人得志锋芒毕露。以前总以为自己懂了懂了。其实在我们这样想的时候。自己已经出现明显的不足了。

更让我懂得一个道理。有聪明智慧的人有才华,却懂内敛含藏。有内涵,却不锋芒毕露。因为我在与某人聊天时。有些事她的见解或是想法更加透彻。我说的她明白。却会给你表现出来的机会。也可能是一种错觉吧。但确实获益匪浅。

在观察自己的心理变化时。我们不能人人做到及时发现。最差也不是恶化后才发现。而是恶化后却还没发现。我们的认识和判断等等都是慢慢增长的。很多人都有过恶化却没发现。直到被伤的偏体凌伤才发现。我希望我的见解能帮助我们跳过这个阶段。不能保证不摔跤。但希望能使我们少摔跤。更加容易清晰看清自己。判断和控制自己的心理变化。

希望我的经历和我对心理看法能帮助你走的更好更稳更远。

本人自述见解。仅供参考。作者:ㄒ丶詠恆ゞ`{刘}2012年2月24日

人变了心篇5

其实,人物的心理转变过程绝对不可能说变就变,一蹴而就。它往往需要外在的诱因来催生,促使人物进行思索、认识并获得启发,从而完成人物的心理转变。

一、人生的挫折成为心理转变的诱因

人生免不了要经历挫折,挫折是良师,反思好它,有利于我们成长。在叙事性散文《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的心理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转变,那就是弃医从文。这一思想上的转变究其原因,就是他亲身经历了两次比较大的挫折:“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文中真实地再现了两次事件,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1)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2)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第一处作者用反语式的抒情独白,发泄了内心的愤懑不平,也深刻地感受到弱国国民备受歧视的悲哀;第二处中国人的欢呼声、喝彩声更是深深刺伤了鲁迅,让他感到中国民众精神的愚昧与麻木。两次挫折和伤痛,促使作者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使作品中“我”的心理转变过程变得水到渠成、合情合理。读者在欣赏其作品时,也能感受到当时作者内心深处微妙的变化,更深刻地理解作者弃医从文这一心理转变的外在诱因。

二、他人的点拨开导成为心理转变的诱因

当你遇到问题迷茫混沌时,他人的点拨开导可能会让你醍醐灌顶,有“拨开云雾见月明”之感,从而产生心理转变。如当代作家程海的《三颗枸杞豆》一文中,“我”是一个植物学家,而小时候却是出了名的“淘气鬼”,贪玩逃学,是什么促使“我”的心理产生转变,致使“我”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的呢?那是身患绝症的三叔反复教育开导的结果。首先,在小树林里,瘦骨嶙峋的三叔发出“时间不多了”、“太迟了”的感慨和叹息,促使“我”认真思考:啊,怪不得他把花花草草看得那么仔细,也怪不得他说“太迟了”!临死的人大概都很留恋这个世界,甚至留恋世上的一草一木,这是“我”小时候发现的人生的一个很大的秘密。后来,“我”看到他在泥土上画了三个圆圆的“”,以总结自己的一生,用他自己沉痛的教训来教育“我”:要认准目标,坚持不懈,不然就会一事无成。接着,他用枯瘦的手抓太阳的动作和内涵深刻的话语启发“我”:要捉住“太阳”,珍惜时光。最后,他临死前把有象征意义的三颗枸杞豆赠送给“我”,“我”领悟到了其中蕴含的深意:它是生命告终的句号!是三个遗憾的“”!但“”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于是,“我”从这三个“”出发,勤奋地去追寻一,二,三……以致更复杂、更艰深的学问。

三叔的四次教育和开导,振聋发聩,是那样的刻骨铭心,也促使我心理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由贪玩逃学到勤奋好学。

作家程海的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种常见的心理转变的描法:写好心理转变的外在诱因――他人的教育开导。当然,自己的认识与醒悟更为关键。

三、感人的瞬间成为心理转变的诱因

感人的瞬间、真情的画面,会在人物的心灵深处定格,强烈震撼之余定然会促使人物心理发生转变。如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背影》一文中,开始父亲对“我”悉心关照,“我”却不领情,不理解父爱,直到亲眼目睹了父亲不顾年老体衰,还去为“我”买橘子的背影:黑色的穿着打扮令“我”心酸;一连串艰难努力爬月台的动作令“我”心颤,这时“我”才真正理解了如山的父爱,并流下了感动的热泪。

在本文中,作者善于捕捉特定情境下的感人瞬间,精心雕琢人物的言行举止,使“我”的心灵感触更深刻,反省更彻底,由不太理解父爱到充分理解父爱,心理转变也就顺理成章了。

四、大自然中的景物成为心理转变的诱因

近代著名的文艺美学理论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经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对景物充分地观赏、品味后,心灵就会受到感染,与景物自然地交融,心理潜移默化地发生转变。比如著名女作家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中,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我”的心上,被一株开得很盛的紫藤萝所吸引,不由得停下了脚步。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细腻地描写了紫藤萝的花朵,它的生机勃勃和浅紫色的芳香,给了我无限的生机与希望,带走了“我”心中的悲痛与焦虑,让“我”深受感染与抚慰。“我”宁静了,喜悦了,振作了,并领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的心境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从而产生了前进的动力,“加快了脚步”。

人变了心篇6

是啊,人心总会变得,就好像我们每个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会发生变化一样,那都是一样的道理。人心总在变啊,我明明知道这个道理,可有时候人心的变化还是让我有种疼到窒息的感觉,不敢去深想。

这也真是让我始料未及呢,就像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人心在变一样,不知道为什么人心变得就如此之快,是人心本就善变,还是为何?很多事情懒得去深想,懒得去深思,就好像我这个人一样,真的很不愿意去想那些很深奥的事情,真的我也只是想做一个简单的人而已。人心总在变,我以为她不会改变,至少她待我的心不会变。那么多年了,我也没什么变化,依旧眉眼弯弯,待人真诚,我待人就是安阳吧, 你待我好,我必定也对你好。可是她似乎有了改变,旁人的那些流言蜚语悄悄的钻进了她的耳朵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的关系就像是那蜘蛛网了,看上去完美无缺,其实早已经有了密密麻麻的细纹,密布在上面,看上去坚不可摧,其实轻轻一阵风,都可以让它瞬间崩盘,让两人的关系再也不复存在。我向来是一个很懒的人,我一直小心翼翼的弥补着那段感情,我在想办法补救,可是她的眼神让我看到了再也拉不回来的人,我想,我该放手了,可我还在试图挣扎。真的好累嗯,或许刚开始的认识,刚开的相助也就是个错误,早知道如今那么痛苦,当初又为何要相逢相识相知呢?可到底人生就是个变化莫测的东西,它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玩弄人心,我们的人心都在她的手中。

人心总在变,有时候是那么的冷漠,冷漠残忍到我不想去面对,也再也不想遇到。

人变了心篇7

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又称病理心理学(pathological psychology),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发生异常的科学,包括研究认知、情感、意志和智能、人格等方面的异常表现,探讨异常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它不仅要对异常心理现象加以描述、分类和解释,还要说明其本质和发生机理,以便更好地理解、预测和有效地控制人的行为。

变态心理学是医学中发展最早的一个分支。很久以来,心理变态的人常是被人们所排斥或遗弃。人们不把心理障碍看成是疾病,却把心理变态的人看成是邪恶或魔鬼附体。中世纪的欧洲,教士们使用了所谓驱魔术来驱赶魔鬼,大多数病人受鞭笞、火烧和其他人身凌辱与虐待,因为人们相信躯体痛苦难受时魔鬼就会飞离。除了有些“癔症”或抑郁病人被劝服外,这种处理常会导致病人的死亡。当时的社会骚动和对于灾祸的恐惧导致了一种信念,认为情欲是邪恶,女人激起男人产生情欲,因此女人是邪恶。妇女在无情拷打之下被迫忏悔,然后,被绑在火刑柱上烧死。后来,不管女子、男子、儿童,只要是与众不同或稍有不正常行为都会受到指控。心理异常或离奇行为被看成撒旦淫威的表现,结果葬送了百十万人的生命。象这种对心理变态的患者所进行的凌辱和折磨持续了约300年。但同时也有许多医生和学者认为心理变态是疾病,同情精神病人,主张给予帮助和有效的治疗。如Paracelsus(1490~1541)认为心理变态的人只不过是需要治疗的病人而已。他相信这些病人是有心理障碍的人,通过交谈、说服和疏导可以治好。此后,精神病人被送进疯人院,病人常常被带上铁链或锁于笼中。法国大革命(1789)以后,Philipe Pinel医生倡导解除对精神病人的禁锢,主张以关心态度倾听他们诉说,让他们从事有益的劳动。虽然该学说的论点是错误的,它却提出了大脑病变对精神病的病因作用。但大脑病变只能解释一小部分的心理障碍,所以其他研究者又提出了精神病的心理原因学说。其中,F.A.Mesmer主张“动物磁性”是心理障碍的根源。这一学说也无科学根据,但却导致了催眠术的成功应用,并被后人称为梅斯梅尔现象。还有一派学者认为心理变态是由于不愉快的心理体验、隐蔽的冲突和情绪创伤引起,称为分析学派。虽然,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已有癫狂篇描述精神病人,但是把精神病视为神鬼作崇的见解也早已存在,少数精神病人被当成有神秘力量的异人加以崇拜,而大多数则受到鞭笞、锁绑、嘲弄和遗弃,“请神送鬼”至今仍时有所闻。

现在认为,心理病理或心理变态是因为没有能力按社会认为适宜的方式行动,以至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其所以“没有能力”,可能有器质性缺陷(如脑损害)的原因,或是由机能性缺陷(缺乏知识、缺乏能力或动机)的结果,或两者兼而有之。

心理是否变态,常常要由社会文化来决定。我国封建社会里女人要缠足,清朝男人要留长发辫。时至今日,如果再有人表现这些行为,就要被人认为精神不正常。再如喜着异性服装,在西方称为“异装癖”,是一种病态。而我国古生的女扮男装抵御外敌的女性却被认为是民族英雄。再如,某些西方国家中,同性恋被认作合法。可见,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的社会文化有不同的行为常模,人们对心理变态有着不同的判断。加之,历史上对心理变态原因的不同解释,以及心理现象本身的复杂性等原因,导致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心理障碍诊断的很大差异,甚至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医院或医师中间也常有意见分歧,并不为奇。

人变了心篇8

——题记

《天使爱美丽》中的女服务员,虽然外表平平但她却是平凡的天使.她认为自己只配观察在咖啡馆里的人,就算是这样她也把观察这个任务做的很好,甚至清楚的了解这里的每一个人。天使爱独特的性格逐渐突起,她开始想并试着改变别人,让自己的身边都成为美的聚交点。果然,就像天使爱惜美丽的花朵一般细心,她改变了大家的心情、性格甚至是生活方式,从改变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信念。

天使一定要美丽吗?一定要那些区于外表华丽的美吗?每一个人是天使,只是面貌和金钱的区别,如果上帝给我美貌和财富我们都一样,天使的精神是平等的。联想女主人公整天枯燥的生活,可能真的没有一丝趣味,但她却能用细心去探究出生活中的一点美,真是不容易。再回到现实,其实白纸黑字的生活也烦恼,正如一女曰:“读书苦、读书累、读书还要赔本钱。”细心也是对付无聊的方法,改变以无聊对无聊的生活,学一学天使爱美丽的细心。

我们用心观察生活,但不能让生活改变我们,我们要让自己改变生活。可能直接迎战不行,因为,无论你怎么做也改变不了,要读书的现实,不能改变书本与知识。介我们可以利用不变之物去改变别的什么。平凡的天使就着就了用受失恋加事业双重打击的人改变了整天无病的买烟人的奇迹,而我们能用的只有手头上的知识,用它们改变未来、去改变自己的前途。

人变了心篇9

    一、“我”的含义与存在论证

    “我”与“人”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人也是一个“我”或自我。对于自我概念的定义,现在繁多而很不统一,但本文所论的“我”则是一种深层的自我,与哲学史上的“先验自我”、“纯粹自我”同义,是一切心理经验内容“向我来属”并使之统一的深层精神因素,它构成人之生命的意义核心。

    哲学史上,康德首先对于深层之“我”的存在作出论证。他将这种“我”称为“先验的自我”,在其名著《纯粹理性批判》中写道:“如果每一个表象都与其他的表象完全不相干,都是孤立的,与其他表象分离的,那就决不会发生认识这种事情了;认识是一个整体,是包括若干个经过比较、连成一片的表象的。”[2] 此文中的“表象”是指各种具体的心理经验内容,如一个物象、一个声音、一个回忆意象等;这些具体表象在位置和时间上本是不同的存在,它们之所以能在心理中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康德认为这乃是“先验自我”的综合作用使然,使认识活动得以进行。由于这个作为先验自我的“我”是“先于经验”的,那么它就是比经验现象(可感的表象活动)更深层次的东西了。与之相仿,后来胡塞尔也认为有“先验的自我”存在。他把人的心理自我(即可经验的心理总体)称为经验的自我,他的“意向性理论”认为,经验自我的意识活动只能指向对象而不能发现自己本身,那么人们又是如何有了自我意识的呢?由是,他必须向“主观深处”迈进,提出“先验自我”的概念,认为先验自我能以经验自我的意识活动本身为意识对象,是人的自我意识的根源。

    以上,康德和胡塞尔对于深层的“先验的自我”的提出和论证并不是宗教迷信之说,而是严肃的哲学论证,二人所述的理由也是有理有据的分析,杂多心理经验的整合统一和自我意识的进行在理论上需要有一种深层的自我存在。下面,我们再为深层自我或“我”的存在作两点进一步的解说。

    (1)人的心理活动有一种微妙的特性,这就是将所知的一切“向我来属”的特性(即一个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内容都是由一个“我”来知道的并归属于“我”)。对于这一特性,大家是容易理解的,因为所见的一切实际都是“我看见”的,所听到的一切也是“我听到”的,吃喝是“我品味“,受伤是“我疼痛”。总之,一切感觉都是“我在感觉”,一切思想均是“我在思想”,有一个“我”系于纷繁博杂的心理经验之中,使一切被觉知到(感觉到、意识到)的心理内容(指心理学研究的经验现象,下文的“心理内容”也均为此义),都成为“向我来属”的东西(并由“我”统一起来)。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体悟,也包含了这样一层意思。可见,这种将一切所知“向我来属”的心理特性已在人的各色各样的心理活动内容中都打上了一个“我”的印记,使得有一个“我”既存在于一切心理活动内容中而又有别于这些具体的心理内容,成为一种比心理内容更深层次的东西;并且,这个“我”的存在也是可以通过深度的自我意识来洞悟的,而非纯粹推理的逻辑结论。

    (2)从心理活动变化的角度来看,“我”与具体的心理内容(表象、映象或观念等)也是不能等同的。因为人的心理内容处于频繁的消失和产生之中但“我”则并不改变。如果“我”直接是一切具体心理内容之总和的话,那么当人的视线转移或思想变化时,就会引起一部分“我”消失和另一部分“我”产生,“我”也会因此而随着心理活动的进行而不断改变以至失去稳定的个性。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尽管心理内容千变万化,但我们并未意识到自己的“我”有什么明显的改变和损失——否则,心理活动就不会统一为一个“向我来属”的整体,人生历程也不会有一个稳定的生命核心。这一事实表明,深层之“我”乃是心理活动的万变中之不变因素,它贯穿于变幻不居的一切心理内容之中使之“为我所知”并统为一体。至于如何说明心理内容常变而“我”能够不变的道理,需要另文专题论述,但印度哲学曾以“水与波”的关系来比喻这种道理(波浪常变而水则不变),也有一定的解释力。

    以上所述之道理,虽然不够系统,但也己足够证明人的心理中确实有一个深层的“我”存在着,它在人的心理活动和生命意义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人”之概念的必要内涵。不过,“我”之存在是一回事,它能否构成人的一个层面则是另一回事。但我们认为,作为深层自我的“我”可以立为人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层面。因为,“我”虽然存在于心理之中,但它与常规的心理学内容有着显著的区别,也不出现在各种标准的心理学教科书上;作为一门科学的心理学只研究可以经验的并且可以直接或间接观察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的“自我意识”实际是经验的自我意识,只以人的可经验的身心品性为对象而不涉及深层的“我”),深层的“我”则隐含在经验现象的里面,是不可观察到的,只能通过哲学反思或深度的自我意识来把握(深度的自我意识是特定状态下的哲学洞悟),故“我”不能出现在心理学层面上,因而,它自然就排在心理学层面之后了。正象心理也存在于人体和人脑之中但却排列在生物学层面之后了一样。这样,作为社会上互动人群中的角色者是一个完整的“人”,抽去人的身外之物后就是一个生物学的人体,人体的内部有一个心理精神生命,心理精神之中还有一个“我”:角色、身体、心理、“我”构成人的步步内缩的四个层面——由表及里的四个层次。“我”处在人的最底层面,支承着人的心理活动和生命意义,人生的一切甘苦荣辱均由“我”来经受,“我”才是人的真正的“心”。

    二、“我”的作用分析

   说明了“我”,的存在与含义之后,“我”的作用问题就突出出来了。但由于“我”的特殊性质,其作用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将会有绝然不同的评价。下面,我们试从他人和本人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先从他人角度或客观角度上看,由于“我”是深层的精神因素,不能成为经验观察的对象,难以从客观角度来把握,他人也无法认定一个人的深层之“我”是否存在和改变,人格同一性问题也可以不涉及“我”来谈论,所以从他人评判和客观研究的角度上看,“我”对于“人”的存在并无作用可言,因而它也就无须进入“人”之概念的内涵了。

    然而,若从本人角度或主观角度上看,“我”则是自己生命的根本和核心,一切心理内容要“向我来属”,一切生活意义要由“我”经受。只要自己的“我”在着,哪怕身相改观、性格易移、记忆丧失,自己的生命就依然存在着,身心变化了的人还是我本人的延续(尽管在他人看来已经是另外一个人了);如果“我”丧失了或改变了,自己的主观生命就立即结束了,即使身体和心理依旧保持也是枉然,这正象《封神演义》中妲己小姐的命运,当她的“我”被狐狸精之“我”替换了以后,虽然在别人看来妲己还活着,可对于她自己来说则已经死了。所以,深层之“我”乃是个人性命攸关的东西,仅有社会、身体和心理三个层次是不够的,“我”才是个人生命的实质所在,有“我”则有自己命在,“我”失则己亡。并且,对于人生来说,本人之主观生命比他人的客观看待重要得多。“我”对于本人或个人生命的至关重要性,也就是其作用所在;人的意义也不能无视个人的主观角度而作纯客观处理,应该考虑“我”的作用。至于如何判定“我”的存在与变化,当身体和心理变化之后,“我”是否可以保持的问题,则属于另外一层问题了,有待进一步研究。但至少可以认为,“我”是可以在心理变化之中保持不变的,因为人的具体心理内容本来就是时刻变化的东西,人的性格、爱好、信念等在一生中也是变化的,但自己的“我”并未随之而变化(人的一生是同一个“我”乃是大家可以认同的事实,因为“我”也并非完全不可知的东西,可以由深度的自我意识来把握,文学语言中的“自我改变了”之谓则指的是经验自我的变化)。下面,我们就从这种意义上来讨论“我”的一些具体作用。

    (1)冰冻人问题。今后的科学技术有可能将人冰冻起来,若干年后再解冻复活,但会摧毁人的记忆和个性。那么,复活者究竟是原来那个人还是一个新人了呢?“邱文”引用卡卢瑟斯(carruthers)的观点说,因为复活者已经建立了“新的利益、新的人际关系和新的生活”,所以,从第三人称的视角看,她/他就是一个新人了。现在我们再设问:如果从冰冻人的本人角度来看,此人在复活后与冰冻前还是同一个人吗?由于这时人的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都已改变,仅有生物学层面与以前相同,那么根据“邱文”的评判标准(社会层面是一个实体成为“人”的充分条件),冰冻人复活后也应是一个新的人。然而,若联系人的深层之“我”的层面来看,结论将会有所不同:因为“我”乃是个人生命的根本,有“我”在就有本人的命在;如果冰冻技术只是摧毁人的记忆而不改变人之“我”的话,那么此人复活后就还是原来生命的继续,对于其本人来说,还是同一个人,尽管在别人看来已是另一个人了,甚至由于记忆的丧失,其本人也不知道她/他是否与冰冻前为同一个人了;但是只要“我”未改变,个人的主观生命就不会丧失或更换,她/他作为一个人就依然活着(把一个生命的两段有别的经历称为两个人似乎不妥)。另一种情况,若是冰冻技术将人的“我”也改变了的话,那么不管其他三个层面是否改变,此人复活后都将是另一个生命——原先的生命已死了(犹于妲己小姐)。由是,增加了“我”的层面之后,对于冰冻人问题的评判准则将会有所改变,并且这一改变是关键性的:因为,如果冰冻人技术会改变人之“我”的话,那么它将失去存在的意义——无人愿意接受冰冻了;如果它只是毁损人的记忆和性格等心理内容而不改变“我”的话,那就还有人愿意享用这一技术。至于如何鉴定或保证冰冻人技术不会改变人的“我”,这已是具体的科技问题了。

   由以上分析我们已经看到,虽然社会层面是一个生命成为一个人的充分条件(“邱文”的结论),但是,社会层面的改变却不是一个人变成另一个人(一个新人)的充分条件,例如,在人从小到老的一生中,其社会层面是屡屡变化的(甚至有巨大变化),而她/他还是同一个人;人的同一性也即人格同一性,实乃自我同一性,只有“我”才是评判人之同一性的真正根据——“我”之改变与否才是人是否变成一个新人的充分必要条件。再从逻辑上看,一个生命成为一个人与一个人变成另一个人乃是两个不同含义的命题,故而也应该有各自不同的判断准则。

    (2)关于裂脑人问题,也应联系深层之“我”来分析。已有的裂脑入的实验所揭示的各种左右半球不统一的现象,实质上都只是脑功能的分裂,是统一的大脑神经活动被分割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后所表现出来的信息处理功能的不协调,若由此得出裂脑人有两个独立精神的结论是不妥的。因为精神(心理经验统一体)虽然是脑的派生现象并依存于大脑神经活动,但当精神一旦派生出来之后,它就成了另一个层面的存在,故不能把二者当做同一个东西来看待了。特别是,脑功能与精神心理现象各有不同的统一机制:脑功能的统一性以神经联系为机制,不同脑区的活动由大量的神经联系勾通起来而形成一个功能统一体,若神经联系切断,则脑功能也随之失去统一性;精神统一的机制乃康德所述的“先验自我”的统觉作用,是一切心理内容的“向我来属”这一特性而使它们在这个“我“之中统一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精神,从而,深层的“我”才是精神统一的根据。由是,要评判裂脑人是否有两个精神,首先就要确定裂脑人是否有两个深层的“我”。若裂脑手术能改变人的“我”,即把原先的“我”消灭而产生出两个不同的“我”的话,那么裂脑人就会有两个不同的精神(各属于不同的“我”)。若是裂脑手术并不改变人的“我”的话,那么她/他就还是一个精神(属于原来的“我”);至于这时她/他的行为上的左右不统一现象,乃是由于其脑功能的失统一造成的。脑功能的不统一并不必然等同于精神的分裂,二者已经是两个层面的存在,不完全对应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时(若“我”未改变的话),由两个不相统一的半球同时派生的精神现象(心理经验)仍然由同一个“我”所觉知,向同一个“我”来归属,构成一个精神整体;特殊的是,这个精神整体中的内容不能全部以一个途径统一表达出来(如右半意识域中的观念不能被口述出来),但由于表达属于脑的职能而不是精神本身的职能(精神观念不能直接外显出来,它们只能由脑功能来间接表达于外),故而,裂脑人表达上的缺陷(由神经联系不完全造成)不等于其精神层面不统一。这一点很重要,由此,我们可进一步来理解裂脑人“心理分裂”现象的实质:原来这只是脑的一个表达通路不能对当时的心理经验(精神意识)作完全的表达(需要由两个表达通路分别表达而显得不统一),而不一定是心理经验本身的不统一或已分裂。其实,表达缺陷正常人也存在,例如,我们时常把一个熟悉的字读错或写错,有时说不出一个熟悉的面孔是谁,甚至有时一个劲地寻找就放在眼前的东西,这些身心不统一的现象实际也是由于一时的神经通路出错所造成的,而不是正常人的心理精神不统一。再说,裂脑手术只是割断了两半球之间的神经联系而未改变脑组织的实质结构,因而两个半球中的心理活动基础与手术前是相同的(只是信息量减少了),那么其心理的特性和它的“我”也不会受到实质的改变;裂脑人的日常生活表现也显示,将她/他视为是手术前的同一个人(包括是同一个精神和同一个“我“)更合理些。总之,以上分所表明,研究和评判裂脑人现象,应该考虑人的“我”这一层面的情况,否则就会丢失一个达到正确结论的重要根据。

   另外,对于复制人(或克隆人)和人脑移植等问题的看待,也应考虑“我”的因素,关键在于人的深层之“我”是否也被复制或移植。

    通过以上几种情况的分析,我们已经看到,人的深层之“我”在看待与评判冰冻人、裂脑人和脑移植等逐渐变成现实的人体高新技术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若抛开“我”而仅从社会、身体和心理三个层面来评判这些问题是不全面的,甚至有重要缺陷,因为“我”在这些技术的施行中是否可以保持不变,乃是这些技术有无应用价值(即是否有人愿意享用)的关键所在。.再则,关于有类似人的功能的计算机到底是否可以称为“计算机人”的问题,也应根据这种计算机内是否也有一个“我”来评判;若是能够肯定它没有“我”的话,那么不论它的功能多么象“人”,实际也只是一部没有主观生命的机器。所以,“我”这一人的层面在理论和现实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诚然由于“我”蕴藏于人的内心深处,只能由自我意识领悟而不容易客观把握,故难成为一个科学规范的研究对象,大多数人民和科学家也都很少问津人的这一层面。但是,不管现今科学如何对待这一层面,在上述各种人体高新技术的评判中,本人生命的视角比他人或社会的视角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人们切身关心的首先乃是自我生命的保存,其次才是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对于人的研究与对于物的研究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同,这就是对于物只从客观角度把握就行了,但对于人,仅作外在的客观把握是不够的,必须考虑本人主观生命的内在角度。因此,科学难以研究“我”这一层面的状况不是应该否弃这一层面的理由,这种状况的存在只能表明当今科学有缺陷,今后的科学应当发展出研究“我”的方法和把握“我”的技术。对于可以超越经验层面的哲学来说,更应该加强对于“我“的研究,进一步揭示“我”的存在和意义,为今后科学技术在这方面的发展作好理论上的准备。

    三、几个有关问题

    关于深层之“我”待研究的问题很多,这里只举出与以上内容直接相关的三个来讨论一下:一是应该如何界定“我”与具体心理内容(经验现象)的关系。对此,哲学史上有两种界说模式:主客对立模式和主客同一模式。前者是把“我”当做一个独立自在的精神主体而将经验现象(观念)当作外于“我”的客体,二者分立存在。由于主客对立模式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受到了许多哲学家的批判,因而,主客同一模式得到了更多人的采用。主客同一模式认为,“我”不独立于经验现象而存在,二者本是精神存在的不同方面,犹如水与波的关系。相比之下,主客同一模式更符合唯物主义原则,它使“我”成为精神现象的构成因素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主体或实体。为了便于科学研究,主客同一模式还可以转换为“质态模式”。此模式是把具体的心理内容视为“我“的具体存在状态,“我“则是构成变化的心理内容的不变的心质,犹如h2o(水分子)与水、冰、雪、汽的关系。“质态模式”比主客同一模式更明确、更合理些,因为具体心理内容(映象、观念等)并非真正的客体(外界事物才是真正的客体),它们乃是认识主体(人)的内在因素,“我”与心理内容共同构成认识过程的终端环节。建立一个好的表述模式有利于对精神现象和自我问题的研究和理解,但到底哪种模式更适合些,尚待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

    另一个问题是,作为心理统一和生命核心的深层之“我”是因人而异的还是众生同一的呢?在人们的常识观念中,每个人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我”似乎是不言自明的道理,但若仔细推敲起来,这在理论上却是难以自圆其说的,具体分析可参见《论“自我”问题的哲学地位》[3]一文。与此相反,在印度哲学中,长期存在一种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我”的观点,这在奥义书中就已提出,近代著名印度哲学家奥罗宾多·高士在其《神圣人生论》和《周天集》中反复论述了人们有一个相同的深层之“我”的观点。这种观点虽然与人们的常识观念很不合拍,但却是深刻的哲学思想,在理论上有更大的解释力。至于究竟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要作定论还需要艰深的长期研究,它将追及生命与世界的本原根底。然而,不管多么艰难,对于这个问题人类是必须要澄清的,因为它关系到其他许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最终解决。例如,对于上述各种高新人体技术,“我”是各异的还是相同的,将会导致很不同的评价和对待。又则,如果人们的“我”都是同一的,那么“爱人如已”的道德口号就不只是高尚的良心劝导了,而应是必须执行的律令。再进一步,如果动物心理之“我”与人类之“我”也是同一的(“宇宙一我”)的话,那么保护动物免受痛苦就是人类的天职了。

   再一个问题是,“我”与脑或身体的关系是怎样的?首先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结构或信息系统可以有“我”(或统一于“我”的精神心理现象)存在?换言之,是哪些实质结构的区别使得人脑(或人体)中有“我”存在而电脑(或机器人)中没有“我”存在?若能找到这种实质性结构,则可能制造出具有自我精神的机器人,为复制人开创另一条途径。其二,如果人的“我”真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都有一个不同的“我”),那么“我”的个性是由人体或人脑的哪些因素决定的,它是在基因层次还是在成体层次决定的?换言之,人体或大脑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才会导致其“我”的改变?这个问题的研究在上述各种人体高新技术的评判中尤为重要。当然,这两层问题都是非常艰难的,但若能获得解决则会有巨大的意义,值得哲学和科学努力去研究。从长远观点看,人类最终应该且必须解决这些问题,以对自身获得真正的了解和把握。

参考文献

[1]邱仁宗:《论“人”的概念》,《哲学研究》1998年第9期。

人变了心篇10

[关键词]倚变 方向 顺向 逆向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3-0067-01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汉语“越…越…”格式语义关系问题的讨论,最有代表性的是丁树生先生的“连锁关系”和吕叔湘先生的“倚变关系”。在吕叔湘提出倚变关系后,语言学家或者语法教材多沿用了他的说法,认为由“越…越…”格式构成的句子中,前项和后项有关联,而且是后项随着前项的变化而变化。这些描述都显示了一个共同的意义,即“越…越…”格式表示后项随着前项的变化而变化。但本文认为在后项随前项变化这种情况以外,还存在一种前项随后项变化的情况,即本文要阐述的“逆向倚变”。

二、顺向倚变和逆向倚变

在汉语“越…越…”格式中,大多都是后项随着前项的变化而产生变化,随着前项程度的加深而加深,我们把这时的倚变关系称之为“顺向倚变”,顺向倚变在“越…越…”格式中占了绝大比例。例如:

(1)你(越)有学问,人家就(越)尊重你。(老舍《鼓书艺人》)

(2)雨下的(越)大,远近的风景(越)显得美丽。(谢冰莹《独秀峰》)

以上两个例句都表现了前项和后项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例(1)随着“你越有学问”这一程度的加深,“人家尊重你”的程度也变得越来越深;例(2)随着雨越来越大,风景也变得越来越美丽,两个例子中都是前项是后项的条件,后项随前项变化而变化,属于顺向倚变的情况。

但是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并非所有的“越…越…”格式都是后项随着前项变化,例如:

(3)[越]着急[越]堵车。

例(3)中前项不是后项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后项“越堵车”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前项“越着急”是人的心理状态,我们可以把这句话转换成“越堵车越着急”。例(3)这种格式中,后项是前项的原因,但是这种情况很多语法学家并没有提及。这种前项随着后项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我们仍然称为倚变关系,但是根据后项对前项产生影响的这种方向,我们称之为“逆向倚变”。

三、逆向倚变的特点

根据上文,逆向倚变是指句子的前项和后项不是顺次产生的,前项并不是后项产生变化的动因,相反,是后项导致了前项的产生,然后前项才对后项有倚变影响。例如:

(4)心里(越)急,天上的星(越)密,密得几乎使人害怕:漆黑的天上,满满的都是细碎闪动的眼睛。(老舍《蜕》)

句(4)中,前项“心里急”不是后项“天上的星密”的条件或者原因,天上的星星是自然存在的,并不随着人心里的着急程度而改变。相反,正是因为后项“天上的星密”导致了前项“心里急”的产生,随后根据人的心理变化,“越急”好像天上的星星才“越密”。这里的前项和后项并不是顺次产生的,因此我们说这种方向的倚变是逆向倚变。

在“越…越…”结构中,逆向倚变较少,但是仍然可以找到一些特征:在逆向倚变的结构中,后项“越”后的成分是客观存在的或者客观发生的,不以人物的意志为转移的事情。前项“越”后一般是表示人心理状态的动词或形容词,如“着急”“急”等,前项人的心理随着后项程度的加深而加深。

(5)从那以后,我……我……我说话就不方便了,(越)着急(越)结巴,毛病就在这里!(老舍《西望长安》)

“着急”不是“结巴”的原因,“结巴”是已经存在是事实,是不能改变,因为“结巴”所以才“着急”,随后产生了“越着急越结巴”的结构。

前项“越”后面还可以附加其他行为动词或者形容词。但是不管是什么词性,如果要表现逆向倚变的关系,就必须体现前项随着后项客观事实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特征。

(6)(越)忙(越)出事,真他――!(老舍《二马》)

(7)谁呢?心(越)不静,(越)来闲人;我简直的活够了!(老舍《残雾》)

“忙”不是“出事”的原因或者条件,相反,可能正是因为后项“出事”才导致了“忙”的产生,所以前项和后项并不是顺次产生的。例(7)中,两件事情的产生也不是顺次的,“来闲人”是“心不静”的原因,因为来了闲人,所以才心不静;随后因为心不静,才好像产生了“心越不静越来闲人”这一结构。

四、结论

根据“越…越…”结构前项和后项倚变的方向,我们将其分为顺向倚变和逆向倚变两种,如果“越…越…”结构的前项和后项是顺次产生的,我们称为“顺向倚变”;相反,称为“逆向倚变”。在逆向倚变关系的句子中,结构后项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以意志为转移,前项是随着客观事实的发展而发展的。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