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通知书格式十篇

时间:2023-03-23 15:41:48

整改通知书格式

整改通知书格式篇1

施工安全整改通知书

施工单位:  检查单位(安全检查员):

工程地点:   编 号:

检查发现问题

整改意见及期限

落实情况

备 注

施工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时 分

检查单位负责人(安全检查员)(签字):   年 月 日 时 分

整改通知书格式篇2

关键词:双证互换;酒店管理;分级制

当前世界各国提倡公民自我学习、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为了探索建立面向人人、面向终身的开放式职业教育体系,2011年北京市教委在多所职业院校中进行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双证互换将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

一、北京市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的探索

(一)北京市分级制改革的现状

2011年,北京市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内容是职业教育分级制度,这项变革被列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验项目、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北京市十二五教育规划,由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共同启动和推进。在深入调研、认真论证的基础上,北京市教委确定将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等26所学校的14个专业作为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试点,所选取的专业具备比较密切的产教合作和校企合作的基础。根据北京市教委的部署,各院校构建“5+”级职业教育分级结构模式,建立起专业“职业仓”,构建了新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与评价机制。在新的人才评价机制中,将打破原有的证书体系,实现双证互换。

(二)酒店管理专业的分级制度构想

酒店管理专业分级制改革遵循“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服务人人、服务终身”的原则,根据酒店业对人才的需求,形成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仓。在分级制改革中,将职业教育分为1至5+级,分级以学历层次或与学历等同的工作经历和培训经历为标准,每一级分别对应于酒店业中不同层级的工作岗位,从初级服务员到总经理。在分级制体系中,学生通过获取学历证书来获得酒店中与其学历层次相匹配的工作岗位,在职人员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培训、工作经历、弹性学分制等获得更高层次的岗位。在这个体系中,学历与职业经历是可以互相转换的。职业仓的建立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铺设了较为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也为酒店业从业人员提供了学习和获取学历证书的机会。

二、双证互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双证互换指的是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内容、标准相互对接,相同级别或水平的两种证书通用。双证互换不仅是人才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的重大改革,而且涉及整个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学历证书显示一个人受教育的经历,反映其理论知识的水平和高度;职业资格证书是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注重实践。双证互换在现实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尚未完全衔接。很多学生和家长更重视学历证书,优秀的学生升本科,职业资格证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两者不具备同等地位和含金量。近年来,高职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大,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受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学计划以及实训条件的限制,教学内容尚无法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点完全对应衔接,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无法达到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水平。现行的职业资格证书大多数适用于一般的操作性岗位,学历证书则主要是学生理论水平的体现,无法体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两个证书在能力和考核上无法实现完全对接。第二,职业资格证书管理混乱。目前我国尚未在各行业全面实行资格准入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名目繁多,颁证机构各自为政,各种证书的内涵构成不完整,相互之间缺乏联系。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社会上衍生了众多的职业资格考试培训,证书的含金量和可信度参差不齐。以酒店业为例,有饭店前厅服务员、饭店餐饮服务员、饭店客房服务员、饭店服务英语初中高级证书、酒店管理师、职业经理人等,目前酒店管理专业高职生一般参加饭店前厅服务员、饭店餐饮服务员、饭店客房服务员和饭店服务英语中级证书考试,而学生毕业后持这些证书就业时并没有优势,很多无证人员同样可以从事,甚至实践经验更为丰富。此外,同一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证出多门,有省市颁发的,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有行业协会颁发的,权威性较难认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彼此转换存在一定的困难。第三,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缺乏互换机制。根据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要求,“对社会已开展职业资格考试的专业,学生通过率必须达到90%”,目前很多高职学生在毕业时可同时取得高校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学习专业课程,而后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之前还要参加社会培训,培训的过程即重复学习。当前,双证互换主要是指学历证书向职业资格证书的转换,而真正的互换是双向畅通的,需要的不仅仅是国家的有关规定,更需要相关的组织机构按一定的标准去执行,目前还没有完善的互换机制。

三、双证互换在酒店管理专业分级制教育中的意义

第一,双证互换顺应教育发展潮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为实现此目标,教育部于2012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了构建沟通衔接的证书体系,建立学习成果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的“学分银行”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双证互换通过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为酒店从业人员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实现分级制教育中“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终身”的理念。第二,双证互换将提高酒店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目前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实践技能欠缺,酒店从业人员则理论知识不足。分级制改革将教育分为6个等级,通过酒店业职业仓的建立,将每级教育与不同级别的岗位对应,学分积累和双证互换机制将成为分级制教育实现的方式。通过双证互换机制,酒店管理专业将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学生在校学习取得学历证书的过程将注入更多的实践内容,为今后成为专业的酒店职业人打下良好基础。而现有酒店从业人员则可凭借已有的职业资格证书重新接受相应级别的知识补充,提高职业素质。第三,双证互换制度将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在现行体制下,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完成学校课程考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时,一般要参加考前培训,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重复学习,同时,酒店从业人员要取得学历证书需参加社会成人考试,在校进行长时间的学习,成人学历教育也挤占高校有限的资源。双证互换体制则能改变以上局面,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具有同等效力,学生不需要进行重复的学习、考证,可节约社会资源。

四、酒店管理专业分级制下双证互换理想运行模式的建构

(一)运行模式建构的依据

1.政策指导。《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中明确提出:“要做好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对接服务,加强专业教育相关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相互沟通与衔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这些政策和指导意见的出台为双证互换提供了政策依据。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职业教育的建议和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八届大会通过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指出:“为就业做准备的职业技术教育,应当为卓有成效地、愉快满意地工作打下基础。为此,应当为教育者获得从事的第一个工作提供充分的准备,并提出有效的在职培训,使个人具备在其职业生涯各阶段都可以继续学习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态度。”这为双证互换提供了理论平台。

3.职业能力认知理论。职业教育的任务是要在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的基础上集中发展既定职业能力,以适应并胜任职业岗位的需要。职业能力指的是能满足就业要求的能力,包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工作相关的经历与经验、工作态度、职业道德等。双证互换的核心即对职业能力的鉴定。

(二)运行模式的具体内容

1.政府进行全方位的宏观管理。首先,要引导建立职业教育发展良好的社会环境,改变酒店业重学历证书轻职业资格证书的意识。借分级制教育改革,深化“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终身”的教育理念,为酒店业人员规划职业生涯。其次,要通过相关法律法规为双证互换提供保障。政府联合教育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构建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互换的机制,重新论证每一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与学校教育的对应关系,教育主管部门要与职业技能鉴定部门共同研究制订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使之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相衔接。最后,要建立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要求酒店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同等水平的职业院校毕业证书,这是落实双证转换制度的落脚点。

2.相关部门建立统一的证书管理体系。教育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及旅游业、饭店业协会要联合起来,成立专门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管理机构,制定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互换的管理标准,整合各类职业资格证书,重新划分,明确等级,以及各级证书的考取与互换方式,通过沟通协调及统一的标准,为双证互换打通道路。

3.学校调整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互换的前提是两者之间有共同的知识点及能力要求,职业院校首先要根据酒店业对于人员的素质要求和所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重新修订教学计划,引进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结合酒店业的实际情况,熟练指导学生的服务技能和各项活动。学校还要建立和完善学分制度,通过学分银行建设对学生及培训人员的学分进行累积、折合、转换等,实现两证的转换。

4.成立双证互换考评委员会。为保证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必须成立双证互换考评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可由教育专家、行业权威、企业相关人员组成,评估的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等,涵盖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点,对在校毕业生和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酒店从业人员进行评估测试,可采取定期抽查、选取样本等方式进行监督检查,严把质量关。

作者:张妍 季琼 单位: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黄曹华.高等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衔接对策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06(14).

整改通知书格式篇3

总则

1工程说明

对工程的说明见招标须知前附表(以下简称“前附表”)第1栏,名称见第2栏所述。

2资金来源

_____(业主名称)(以下简称“业主”)已筹集到一笔以多种货币构成的资金,用于_____(工程名称)的投资费用。该投资费用的一部分将用于邀请投标合同项下的合格支付。

3合格条件与资格要求

3.1本招标面向投标人。

3.2根据本合同所提供的全部货物和服务必须来源于合格的国家,本合同下的所有开支也仅限于这些货物和服务。

3在本款中“原产地”一词是指开采、种植、生产货物的地点以及提供服务的地点。

货物是指经过工厂制造、加工或对其零件进行实质性的重大组装而生产的,其产品在基本特征或使用目的及应用方面与其元件有实质性的区别,且得到商业上的承认。

3.4货物及服务的产地与投标人的国籍无关。

3.5为具有签订合同的资格,投标人应提供令业主满意的证据,证明其具有本须知第3.1款中规定的资格和具有足够的资产及能力来有效地履行合同。为此所有提交的标书应包括下列资料:

(a)公司、商行、股份公司或联营体各成员的机构组成或法律地位、注册地点、主要营业地点的原始文件的副本;

(b)投标人(或联营体各方)在过去五年和现在正在进行的与本合同工程相似的经验和合同履行情况;

(c)按第四章表ⅳ的格式提供完成合同所需的主要施工机具与设备;

(d)按第四章表ⅴ的格式提供拟在现场或不在现场进行管理,或实施合同的主要人员资格和经历;

(e)按第四章表ⅵ的格式提供拟定的分包金额超过投标价格10%的分包内容与分包人名单;

(f)投标人(或联营体各方)的财务状况,包括最近三年的损益表,资金平衡和审计报告,以及今后两年内的财务预测和投标人(或联营体的授权代表)给予向其开户行了解资信的授权书;

(g)有关目前涉及投标人的诉讼案的资料。

3.6两个或多个公司联合投标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投标书以及中标后的合同协议书应金字使所有联营体成员均受到法律约束;

(b)应推荐一家联营体成员作为主办人,且应提交一份授权证书,证明其主办人资格。

授权证书须有所有联营体成员的合法代表签署;

(c)联营体主办人授权代表为任何或全部联营体成员承担责任和接受指示。合同的整个实施(包括交付)应全部由联营体主办人负责;

(d)所有联营体成员应对按合同条件实施合同共同或分别承担责任。在(b)款的授权书中,以及在标书和协议书(如果中标的话)中应对此作相应声明;

(e)联营体成员之间签订的协议书副本应随标书提交。没有业主的批准,不得改变工作分工。

3.7资格预审合格的投标人应主动按3.5款的要求更新和补充资格预审时的资料,特别是应该说明投标时(以投标截止日28日以前为限)投标人正在进行的工程细节。

3.8不允许通过资格预审的投标人之间再形成新的联营体进行投标,但允许为加强其经济与技术实力吸收新的成员,并应先行获得业主的批准。这一批准必须在投标截止日期前三十五天以上提出。为此向业主提出的要求必须按资格预审文件的要求,提供新增加疆成员的所有人员、技术和商务材料(按资格预审申请表1~io填写)。

4招标时间表

粗略的招标时间安排见前附表第三栏中的说明。

5投标费用

投标人应承担其标书准备与递交所涉及的一切费用,不管投标结果如何,业主对上述称费用不负任何责任。

6现场考察

6.1投标人应对工程现场及其周围环境进行现场考察,以获取那些需用自己负责的有关投标准备和签署合同所需的所有资料。现场考察的费用由投标人自己承担。

6.2经业主允许和事先安排,投标人及其代表方能进入考察的现场。但明确规定:投标人及其代表不得让业主在考察中负任何责任。投标人及其代表必须承担那些进入现场后,由于他们的行为所造成的人身伤害(不管是否致命)、财产损失或损坏,以及其他任何原因造成的损失、损坏或费用。

招标所需文件

7招标文件的内容

用于招标目的而发售的本合同的招标文件包括下列文件及按本须知第9款发出的修改书和第17款发出的标前会议纪要。

第1章投标邀请书

第2章投标须知

第3章合同条件

合同格式

。投标书格式

。投标书附录

。指定材料表

。合同协议书格式

。投标保函格式

。履约担保书及动员预付款银行保证书格式

。授权书格式

第4章辅助资料表

第5章技术规范

第6章工程量清单

第7章图纸

第8章参考资料

7.2投标人应认真审阅招标文件中所有的须知、条件、格式、条款、规范和图纸。

如果投标人的标书不能满足本须知的要求,责任由投标人自负。根据第26款的规定,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投标书将被拒绝。

7.3凡获得招标文件者。无论投标与否,均应对招标文件保密。

8招标文件的澄清

要求澄清招标文件的投标人应不晚于投标截止时间35天以前按投标邀请中的地址书面、电传、传真或电报的方式通知业主。业主将以书面、电传、传真或电报的方式在开标的28天以前答复(包括对询问的解释,但不说明询问的来源)所有获得投标文件的投标人。

9招标文件的修改

9.1业主在投标截日前的任何时候,可因任何原因,对投标文件进行修改。这种修改可能是业主主动作出的,也可能是为了解答投标商要求澄清的问题而作出的。

9.2修改书将以书面、电传、传真或电报的方式发给所有获得招标文件的投标人并对他们起约束作用。投标人收到修改书后,应立即以电传、传真或电报的方式通知业主,确认已经收到修改书。

9.3为了给投标人合理的时间,使他们在准备投标书时把修改书考虑进去,业主可以按20款规定酌情延长递交投标书的截止时间。

投标准备

10投标的语言

投标书及投标人与业主之间的与标书有关的来往函电和文件均应使用汉语/英文。投标人随投标书提供的证明文件和印刷品可以使用另一种语言,但其中有关段落须配有恰当的汉语/英文翻译,标书的解释应以汉语/英文为准。

11组成投标书的文件

投标人准备的投标书应包括:投标书及其附录;授权书;投标保证金;报价的工程量清单;辅助资料;证明合格条件和资格的资料;选择报价和按本须知规定提交的其他所有的资料。

必须毫无例外地使用招标文件提供的投标书格式,工程量清单和辅助资料表(但表可以同样格式扩展,投标保证金的方式接15.2款的规定可以选择)

12投标价格

12.1除非招标文件中另有规定,投标是指本须知第1章第1款中说明的合同全部作,并且此投标是以投标人提交的单价和金额为基础的。——12.2投标人应填写工程量清单所述的所有工程项目的单价和金额(不管数量是否表明),当实施合同时投标人没有填入单价与金额的项目,将心予支付,并认为此项目费用已包括在工程量清单的其他单价和金额之中。

12.3所有根据合同或其他原因,截止到投标截止日前28天,由投标人支付的所有关税、税收和其他征税,都要列入投标入呈报的标书中的单价与金额中。业主将据此对标书进行评价和比较。

12.4价格调整。据合同条款第70款的规定,投标人填写的单价和金额在合同实施期间可以予以调整。投标人应完成辅助资料表ⅲ并随投标书提交合同条款第7o款所要求的其它支持材料。

12.5若本招标被划分为几个“合同包”,则允许投标人对其中一个或全部“合同包”投标。

(a)每一个合同包将根据其自身的特点进行评审并分别地签署合同。因此,投标人应针对不同的合同包分别报价。

(b)投标人对一个以上的合同包投标时,可提供一个特定的下降额(折扣),如果对一个以上的投标中标的话。此种投标折扣将在评标时予以考虑,以决定是单个地还是几个包合在一起授予。

13投标货币与克付货币

13.1投标书的单价与金额全部用前附表第4栏所述的指定货币报出。投标人如果希望合同中来自中国以外的工作量用一定比例的外币给予支付(即“外币需求”)时应将任何一种外币支付的比例在辅助资料表i一“当地与外币需求”表中列明,此种比例应为所需外币占标价(不包括暂定金)的百分比,或(i)完全使用投标人所在国货币或由投标人选择(ii)完全使用美元。如果投标人希望支付一定比例的除(i)和(ii)

以外外币,则应按上述的方式指出其所需的外币的百分比。根据标书中所列百分比,并根据下面13.2款所规定的汇率,按第28款之规定进行折算和比较。

13.2投标人应采用在投标截止时间前28天当日中国银行北京总行公布的卖价汇率来换算货币。如果某些货币没有公布汇率,则投标人应说明所使用的兑换率及其来源。

为支付目的,编写投标书时采用的汇率在本合同实施期间保持不变,以使投标人不独自承担汇率变化的风险。

13.3投标人拟需要的外币及当地货币总额应在辅助资料表i(当地货币与外币需求)中列明。投标在表l附录中至少应说明所需下列货币的使用范围:

(a)外币:

(1)用于工程直接雇用的外籍雇员的外币;

(2)上述雇员的社会福利费,保险金和医疗保健费,以及国际旅差费;

(3)工程所需进口的材料费用(用于临时和永久性工程);

(4)工程所需的进d机械设备(包括主要备付)的折旧费和使用费「(5)进口材料、机具、设备(包括零备件)的保险费和运费;

(6)与工想有关且在中国以外发生的管理费、杂费和财务费用。

(b)中国货币:

(1)当地劳务;

(2)当地材料;

(3)当地机械设备的折旧;

(4)其他当地服务;

(5)在中国国内的管理费、杂费和财务费用。

13.4业主可能会要求投标人澄清其外币需求,并提出令人满意的证据,证明单价且表i中的数额是合理的,符合第13.1款的要求。根据合同条款第72款的砚定在工程进展中外币的百分比可能会根据业主与承包人之间的协议而进行调整,以反映会同中外币需求的实际变化。

13.5投标人应完成辅助资料表ⅱ“合同支付量估算表”并以表格的形式列明预期的工程期间将进行的主要工程量。

14投标书的有效期

14.1自第23款规定的投标截止日期算起,投标书有效期为如前附表第6栏所述的日历日。

14.2在原定投标有效期满之前。如果出现特殊情况,业主可向投标人找出延长有效期的要求。这种要求和答复应以书面、电传、传真或电报的形式进行。投标人可以拒绝这种要求而不失去他的投标保证金。同意延期的投标人,不需要也不允许修改他的标书,需要相应地延长投标保证金的有效期,在延长期内,本须知第15款关于投标保证金的退还与没收的规定仍然适用。

15投标保证金

15.1投标人应与投标书一起提供一笔不少于如前附表第7栏所述的人民币金额或相当于该金额的可自由兑换的外币作为投标保证金。

15.2根据投标人的选择,投标保证金可以是现金保兑支票、银行汇票,不可撤销信用证或下列银行出具的保证书。

(a)中国银行;

(b)中国银行在海外的往来银行,通过中国银行转开;

(c)其他在中国开业的中国或外国的银行;(d)经业主认可的其他外国银行。

银行保证书的格式,应符合招标文件的格式要求;也可采用其它格式,但须事先得到业主的批准。信用证、银行保证书的有效期应超出投标书的有效期28天。

15.3按本项知第14款,如果投标人同意适当延长投标书有效期的话,投标人应将投标保证金的有效期按15.2款规定相应地延长。

15.4对于未能按要求提交保证金的投标书,业主可以视为不响应投标而予以拒绝。

15.5未中标的投标人的保证金将尽快清退,最迟不超过规定的标书有效期期满后的28天。

15.6中标人的投标保证金,在签约并按要来提供了履约保证金后,予以退还。

15.7如有下列情况将没收投标保证金:

(a)投标人在标书有效期内撤回其投标书;

(b)中标人未能在规定期限内:

(1)签署合同协议;或(2)提供所要求的履约保证金。

16投标条件的变动

16.1只有在下面所述并在前附表上明确列出的条件下,对投标条件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变动才被允许,投标人可以在指定的条件变化范围内选择其最合适的,并在其投标书附录中对这种报价的基础予以阐述。

(a)除非在前附表第8栏中有严格的限制,否则对动员预付款可以提出不同于合同条款第60.6款规定的百分比,但此百般分比应以标价减去暂定金为基础在前附表规定的范围之内。根据须知第29.3款的规定,对动员预付款的选择报价在评标时将予以考虑。

(b)如果前附表第9栏给出了可供选择的提前完工的限制月数的范围,则投标人可对工期(见合同条件第43款)进行选择性报价,根据本须知29.4款的规定,上述工期的选择性报价将根据其对业主有利的程度在标书评审中予以考虑。但为合同条款中第47款(拖期违约赔偿金)的目的,上述被接受的工期将成为合同法定的工期。

16.2投标人如果希望证明其投标的合格性,或希望在财务/管理方面偏离投标条件的要来,而这种偏离又非上述16.1款(a)、(b)所述情况则他应以对基本投标所要求的选择性报价的方式,提交这种合格资料或偏差资料:

(a)在这种情形下,投标人应特别注意须知第26款所述的、对招标文件具有实质上的不响应的投标将予以拒绝的规定。依本须知第29款的规定,投标人应对每项选择报价附上详细的说明和详细的价格分析表,并指明投标人对业主费用增加或减少的估算,只有这样,选择报价才有可能被业主接受,并包括在合同中。

(b)不包括详细资格证明文件和偏差说明的标书,以及只有选择报价的标书都可能被拒绝。业主在按照第29款评标后仍保留接受或拒绝按本款提交的任何选择报价的权力。

16.3如果按前附表第10栏所述,对招标文件中包括的某些基本设计或规范,邀请投标人对其提出技术性选择报价,则这种技术性方案的选择性报价,应附有评标所需要的所有资料,包括设计计算书、技术规范、价格细目、施工方案以及有关的其他细节。

每一个技术方案的选择性报价必须达到或超过基本的设计标准,只有这样才会被认为具有响应性的。

据本款规定而提交的技术性选择报价将依据其自身的优点被业主所考虑而不管投标人是否对基本项目进行报价。

16.4如果依前附表第11栏所述,投标人主动提交的技术性替代方案将予考虑。原主动提交技术替代方案的投标人,必须按照本标书规定的基本技术要求提交基本报价。

然后再向业主提供为了全面评价技术性替代方案所需的一切资料,其中包括设计计算书。

技术规范、价格细目、建议的施工方案以及有关的其他细节。只限有符合基本技术要求且评估价最低的投标人,其所提交的技术性替代方案及选择报价才会被考虑。

17标前会议

17.1投标人或其正式代表应于前附表第12栏所述日期和时间,按第12栏所述的地点出席标前会议。

17.2会议的目的是澄清疑问,解答该阶段可能提出的任何方面的问题,并允许投标人考察现场,了解情况。

17.3投标人须在标前会召开两星期前,以书面、电传的形式提交问题。

17.4会议纪要包括所有问题和答复的副本,将迅速提供给所有出席会议的投标人并随后提供给所有获得把招标文件的投标人。由于标前会议而产生的对本须知第7.1款中列的投标文件的任何修改,只能由业主按照本须知第9款的规定,以发放修改书的方式进行。不在会议纪要中给出。

18投标书的形式和签署

18.1投标人按本须知第11款的规定,准备一份投标书正本和前附表第13行所述份数的副本,并明确写明“投标书正本”和“投标书副本”。正本和副本如有不一致之处,以正本为准。

18.2投标书的正本与副本均应使用擦不掉的墨水打印或书写,并由投标人正式援助权的一个或几个人签署。授权书应以书面委托的方式出具,并附在投标书中。有增加或修正的各项,都应由一位或几位投标书签字人小签。此项要求只有当原件(正本)被小签并且副本据此完成时,才被认为是符合要求的。

18.3全套投标书应夫涂改、行间插字或删除,除非这些删改是根据已发出的修改书的指示进行的,或者是投标人造成的必须修改的错误。在后一种情况下,修改处应由一个或几个投标书签字人小签。

18.4每位投标人对每个合同只能提交一份投标书(按第16款提供的选择性报价除外)。任何投标人都不允许以任何方式参与同一合同的其他投标人的投标。如果已作为一个联营体的成员参加的投标,就不能独立地或者再参加另一联营体对同一个合同投标。

投标书的提交

19投标书的密封与标志

19.1投标人应将投标书正本和副本分别双层密封包装,并在包装上正确标明“正本”

或“副本”。

19.2在内层和外层包装上都应:

(a)写明如前附表第14栏所述的负责开标的单位和地址。

(b)具有下列识别标志:

(1)投标建设____合同(2)_____(招标编号)

(3)_____项目(工程的名称)

(4)_____前不得开封(前附表第15栏所述时间及日期)

在内层包装上应注明投标人的名称与地址,以便投标被宣布迟到时,能原封退回。

19.3如果外层包装上没有按上述规定密封并加写标志,业主将不承担投标书错放提前开封的责任,由此造成的过早开封的投标书,业主将予以拒绝,并退还给投标人。

20.1投标人应按前附表第14栏所述的地点,在第15栏所述的或在据第9款规定所延长的日期和时间之前将投标书递交给业主。

20.2业主有权按第9款的规定颁发修改书,延长投标书递交的截止时间。这时,原截止时间前,业主和投标商的权利和义务相应延长至新的投标截止时间。

21迟到的投标书

业主在第20款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以后收到的任何投标书,将原封退回投标人。

22投标书的修改与撤回22.1投标人可以在递交范书以后,修改或撤回其标书。但这种修改与撤回通知,须以书面形式在第20款规定的递交标书截止日期前送达业主。

22.2除在第22.3款情况下,投标人的修改或撤回通知应按第19条关于投标书递交的规定备制、密封、标志和递交,另还应在内层信封上标明“修改”或“撤回”

字样。

22.3撤标通知书也可以采用传真的方式,只要此传真在投标截止日以前收到并满足下列条件:

(a)传真件应按第3.6条采用上端印有投标人名称、地址、电话或标志的信笺。

对联营体则应采用上端印有主办人名称、地址、电话或标志的信笺。

(b)传真件列出了木须知第i9.2款对内外包装所要求的所有信息。

(c)非常清楚地标明“撤回”字样。

(d)传真由投标的签字人签字,签字人的签字方式及职务应与投标书上的一致。

(e)同时给出一份相同内容的电传,此电传应有确认的标志(例如电传的电传号)作为对上述传真的辅助证明。但此电传也应在投标截止日期前收到。

在正式承认撤标书以前。关于此类传真的来源,业主可以,但并非必须,在开标时进一步确认。而且业主不承担因承认撤标书而引起的责任。

22.4按照本项知25款的规定,在投标书递交截止时间后,不能更改投标书。

22.3根据本须知第15款的规定,在投标截止日期与标书中规定的投标有效日期终止日之间的这段时期内,投标人不能撤回标书,否则其投标保证金将被没收。

开标与评标

23开标

23.1在有投标人委派来参加开标的投标人代表在场的情况下,业主将于前附表第16栏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开标,参加开标的投标人代表应签名报到以证明其出席。

23.2除了对按照须知第22款的规定提交了合格的撤回通知书的投标书将不予开封之外,业主将检查投标书,以便确定它们是否完整,是否按要求提供了投标保证金,是否正确地签署了文件,以及投标书是否按顺序编制。

23.3投标人名称、总投标价、其他大标项价,标价修改书和投标撤回书(如有的话)以及要求的投标保证金的提供和业主认为适当的其他细节均将在开标时宣布。

23.4业主将准备开标会议纪录,包括23.3款规定的公开宣布的内容。

24过程保密

24.1公开开标后,直到宣布授予中标人合同为止,凡属于审查、澄清、评价和比较投标的有关资料且与授予合同有关的信息,都不应向投标人或与该过程无关的其他人员泄露。

24.2投标人在投标书的审查、澄清、评价和比较以及授予合同决定的过程中,对业主施加影响的任何企图和行为,都可以导致取消其投标。

25投标书的澄清

为了有助于投标书的审查评价和比较,业主可以个别地要求投标人澄清其标书,包括单价分析表。有关澄清的要求与答复,应以书面、电报、电传、传真的形式进行,但不应寻求,提出或允许更改标书中的价格和实质性内容。但是按本须知第27款规定凡属业主评标时发现的算术错误则不在此列。

投标书合格性的确定

26.1在详细评标之前,业主将首先审定每份投标书是否在实质上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

26.2就本条款而言,实质上符合要求的投标书应该与招标文件的全部条款、条件和规范相符,无重大差异和保留。所谓重大差异或保留是指对工程的范围、质量、工程的实施产生重大的影响;或者对合同中规定业主的权利及投标人的义务方面造成重大的限制;

而且纠正这种差异或保留,将会对其他按合理价格提交了实质上符合要求的投标书的投标人的竞争地位,产生不公正的影响。

26.3如果投标书实质上不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业主将予以拒绝并且不允许投标人通过修正或撤消其重大差异或保留使之符合要求。

27误的修正

27.1业主应对确定为实质上符合要求的投标书进行校核,看其是否有计算上或累计上的算术错误,业主修正错误的原则如下:

(a)如果用数字表示的数额与用文字表示的数额不一致时,以文字数额为准。

(b)当单价同数量和单价的乘积的总额之间不一致时,以标出的单价为准,除非业主认为单价有明显的小数点错位,此时应以标出的总额为准,并修改单价。

27.2业主将按上述修改错误的方法,调整投标书的金额。在投标人的同意下,调整后的金额,对投标人起约束作用。如果投标人不接受修正后的金额,则其投标将被拒绝并且其投标保证金也将被没收。

28换算为单一的货币

投标价格为投标人提出所需的各种货币(包括已表明的支付货币或用一定百分比表示的不同货币)的总和。为了做好评价和比较,业主将把标价中可支付的各种货币金额(不包括暂定金额但包括计日工),按前附表第17栏所述日期当天的北京中国银行总行公布的卖价兑换率折合为人民币元。

29投标书的评价与比较

29.1业主将仅对按照本须知第26款确定为实质上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投标书进行评价与比较。

29.2在评标过程,业主将通过如下方法调整投标价格确定每一份投标控的评标价格:

(a)按照第27款的规定修改错误;

(b)在工程量清单汇总表中扣除暂定金额和应急费(如果有的话),但应包括具有竞争性标价的计日工。

(c)按第28款的规定将上(b)中提及的金额换算为一种货币额;

(d)加入根据本须知第29.3款确定的,由于动员预付款数量的变化而引起的可用人民币表示的费用;

(e)根据本须知第29.4款的规定而确定的,由于提前完工而给业主带来的超前收益;

(n)为不反映在投标价中或上面提到的其他调整中的任何其他可接受的数量变化,偏离或选择报价做的适当调整;

(g)对于超出规定要求技术标准的技术选择报价,在评标时不将任何因其引起的附加收益考虑进评估价中。

29.3由于投标人按本须知第16.1款提交的动员预付款数量的变化和由于投标人按本须知第16.2款提交的数量变化,而使业主增加或减少的货币费用应按月计算成现行净值,并以前附表第18栏所述的贴现率,按本须知第28款规定的日期,贴现成现值,然后加到投标人的投标价格中,仅用做评标时的比较。

29.4为了比较不同的投标人提交的不同完工期,因投标人先期完成工程而给业主带来的超前收益应以考虑,为此应给出一个按月的百分比,并据此百分比确定不同的完工期所带来的不同的超前收益,此超前收益百分比在前附表第19栏中列出,计算时应以此百分比乘以不同投标人的投标价(应为修正过的)。由此得出的先期完工效益将按上述第29.3款的规定贴现为现值,然后加到投标价格中仅做评标的比较用。

29.5业主有保留接受或拒绝任何变化偏离或选择性报价的权力。凡超出招标文件规定的,或给业主带来未曾要求的效益的变化、偏离、选择性报价或其他因素在评标时将不予考虑。

29.6适用于合同执行期间的价格调整条款,在评标时不予考虑。但不同投标人提交的外币需求在评标时作为评标的因素之一考虑。

29.7如果中标人的投标价格与监理工程师对合同拟实施l程的费用估算严重不平衡,业主可要求中标人将本须知第34款规定的履约保证金金额增加到前附表第20栏要求的数额。

29.8其他附加的评标准则,如果有的话,将在前附表第21栏指明。

29.9所有据第16.3款规定的技术选择报价将与按标书基本设计要求提交的报价在同等基础上进行评估。

合同授予

30合同授予标准

据本须知第31款之规定,业主将把合同授予其投标书在实质上符合招标文件要求,按本须知第29款的规定、经评价为最低评估标价的投标人。同时也规定,该投标人必须具有有效实施合同的能力和财力。(参见第3.5款)。

31业主接受任何投标和拒绝任何投标或所有投标的权力

尽管有本须知第30款的规定,业主在签约前任何时候均有权接受或拒绝任何投标,宣布投标程序无效,或拒绝所有投标,并对由此引起的对投标人的影响不承担任何责任,也无须将这样做的理由通知受影响的投标人。

32授标通知

32.1在投标有效期截止前,业主将以电传传真或电报的形式通知中标人并以挂号信的形式确认其投标被接受,在该信中(以下和在合同条件中称为“中标通知书”)出业主对承包人按合同实施、完成和保修工程的支付总额(以下和在合同条件中称为“合同价”)。

32中标通知书将成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32.3中标人按本须知第34款的规定,提供了履约保证金后,业主将及时通知其他未来中标的投标人。

33合同协议书的签暑

33.1在中标的投标人被通知中标的同时,业主将:

(a)将招标文件提供的合同协议书格式,连带其他双方达成的协议签字后寄给中标人,在此情形下,中标人应在收到上述协议书的21天之内签字并退还给业主,或者(b)邀清中标人在收到中标通知书28天内,派代表前来签约,签约的时间及地点将在此邀请信中批明。

33.2协议书业经承包人签字并经当地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生效。

34履约保证金

34.1在接到中标通知书28天内,中标人应按合同规定向业主提交履约保证金或履约保函。投标人可使用招标文件中提供的履约保证金的格式也可使用其他业主可以接受的格式。

34.2如果中标人的履约保证是以银行保函的形式提供,则该银行保函应由:

(a)中国银行,或其他在中国开业的中国或国外的银行开具,或者由中国银行的往来银行通过中国银行开具,或(b)由业主可接受的外国银行开具。

整改通知书格式篇4

关键词 物流管理 助理物流师 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一、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新兴的产业部门,已经成为整合经济资源和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9年3月10日 国务院颁布《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明确了物流业作为重要的服务产业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的纲要。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在行业逐步成熟的前提下,社会对物流行业的整体需求持续增长,但目前,掌握现代物流实操管理技术的实用性人才的短缺制约着物流业的发展。

二、助理物流师职业标准对目前物流管理课程体系的要求

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持证人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持证人求职、任职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的主要依据。物流专业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推行有利于保证物流人才培养的质量,使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与就业市场接轨,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就业竞争能力。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深入实施,对物流专业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推进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笔者所在学院从推行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工作以来虽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仍存在着常规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证培训双轨制、课程体系学科化、教学模式传统化、考核评价单一性等问题。为了适应我国物流行业业态变化快、管理模式和技术创新速度快的现实,据调查,我国现有的政府机构或部门,以及大中型企业经济贸易部门共需要400多万物流管理人才。从市场供求情况看,目前我国从事物流管理的高技能人才不足万人,其中有管理经验、接受过系统理论教育、拥有资格证书者甚少。社会和用人单位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要求高职院校不仅是加强理论或体系的学习,而且还注重案例和实际操作的培养。即如何去操作,如何才能胜任工作,遇到问题怎么处理等等。而目前,物流管理课程与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存在脱轨,难以从本质上突出高职教育的最显著的特征,需要进行根本性改革,使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又要让学生获得能适应社会变化的学习能力。

目前,常规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证培训双轨制、课程体系学科化、教学模式传统化、考核评价单一性等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根据职业型人才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创新。

三、物流管理课程具体改革思路

本文系统分析与助理物流师职业标准相衔接的物流管理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对与助理物流师职业标准相衔接的物流管理课程体系改革进入深入分析与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具体方案:

(一)与助理物流师职业标准相衔接的理论课程体系改革。

根据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要求,调整课程结构,增加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考试要求的知识点,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将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融入到相关知识点中;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并将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要求的三大模块穿插到教学计划中。要运用案例教学分组进行讨论,把学生带入到虚拟的场景中去分析,在引导下让学生充分剖析案例,自己发现可运用的知识点进行思考、讨论、总结,培养学生进行物流业务分析、物流系统处理,物流管理理念和协作精神等能力,适用不同物流岗位的需要。

(二)与助理物流师职业标准相衔接的实践课程体系改革。

物流管理实践性课程体系的设置标准应与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相一致,在内容安排和实践考核方式上,应为学生获得证书提供方便。在各知识点学习完毕后,组织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模拟考试,将所有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为学生顺利通过资格考试做好准备工作。

(三)与助理物流师职业标准相衔接的项目驱动型课程体系改革。

在实践引领理论知识学习的思想指导下,对教学项目进行分析,把 3 个项目安排到各个学期中 总体上是以子项目为单位形成学习单元(课程),最终形成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体系。

(作者: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教研室,研究方向: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产业组织与产业创新)

参考文献:

整改通知书格式篇5

1 优化地设计和组织

复习课的设计应以唤起记忆、巩固消化为中心,以打牢基础、强化能力为目的,以精讲巧练、讲练结合为原则,而具体组织复习课,可参照“四步”进行。首先是“遍”步,即老师精讲。老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管理归类好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的前提下,准确地、概括地、简洁地对将要复习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解剖,拟成具有启发性的综合思考题,板书给学生,以形成知识的骨架和思维的阶梯,发挥“导”的作用。这一步,要求老师必须把复习的某一单元或某一类型的知识进行反复研究,抓住关键,理出规律,必须精心设计思考题,运用自如地驾驭教材。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发挥启迪和引导作用。其次是“反刍”步,即让学生读书。老师的巧妙启迪、引导,是为学生有目的地读书服务的。那么这里的读书,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读书,而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思考题),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书,边读边思考,把书读懂,唤起记忆。把知识反复咀嚼,问题解决了,知识梳理、唤起记忆的这个初步目的就达到了。读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读的方法进行具体指导,提出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四管齐下:眼到、心到、口到、手到,真正读书。第三是“消化”步,即让学生练习。学生唤起了对知识的记忆,这远远不够,还必须巩固消化,使基础更牢固扎实,能力得到强化,形成语文素质,这才是语文复习的全部目的。要真正达到目的,就必须进行一定量的练习,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练习到底是要求精讲多练,还是精讲少练呢?笔者认为既不能多练,也不能少练,而要精讲巧练。练的量的多少应当根据复习内容的容量大小和知识的难易,老师灵活掌握。最后是“反馈”步,即多种形式的检查和矫正。学生练习后,不能一做了之,老师一定要采取简便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信息反馈,及时补缺补漏,或同位批改,或全班批改,或组长批改,或老师评讲、兄弟班同学交叉改,或老师抽样改等,收取改后的试卷,迅速了解情况、对练习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必须及时“回炉补火”,进行个别辅导,或发挥学习优秀者――“小助手”的作用来解决。

2 科学的图示法能有效提高复习效果

科学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多年的实践,通过对各种复习方法的尝试,我认为设计好简明精要的图示,配合必要的语言描述进行语文复习,是一种好方法,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延伸性强。由于复习课不同于新课,内容都是学生学过的,只是由于遗忘的作用,使原有的知识信息淡化了、模糊了。复习的时候,只要老师恰到好处地把课文的浓缩图再现出来,学生就会以设计者浓缩的思维轨迹放射开来,扩展开去,顺理成章地理解和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尤其是语文课本中的长课文,诸如散文、小说、戏剧等,少则三五千,多则近万字,通过板书图示,对这些课文“提要勾玄”、“凝精聚妙”,将课文内容浓缩在几个字、十几个字,或几十个字之中。比如复习《背影》将课文内容概括为“父子情深”四个字。

2.2 启发性强。整个中学语文知识系统分散和包含于各册课文之中,分散或逐步复习,显得零零碎碎,难以奏效;把它们全部集中起来又枯燥乏味,而且脱离教材,搞不好就会犯脱离《课标》的错误。比如六册书可以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各种文体来复习,就其特点加以复习,采用网络图,联系起来板书(板书略),产生了“枝枝相交通,叶叶相覆盖”的整体印象,加深记忆痕迹,优化了记忆结构,较好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2.3 比较性好。“比较”被称为“艺术的超级武器”,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复习阶段,搞好各知识点之间的比较区别是十分重要的。而板书图示(包括表格)不失为一种简洁实用的好方法。整个中学知识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用丰富多彩有板书图示、表格显示出来。比如复习初中第一册的三篇论文时,我们只要出示一份比较表,包括《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然后让学生对照课文填好表中的空格,这三篇课文的中心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论证方式、写作特色等知识就洞若观火了。

2.4 系统性强。整个中学语文知识是一个大系统,里面包含着好些既各有特点,又互相联系的小系统,诸如语文知识系统,文体知识系统,文学知识系统等。复习时把整个语文知识系统分成若干个小系统;然后把这些小系统视作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并根据这些整体特点,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对一个小“整体”进行有条理、有系统地复习,最后把它们“互相联系”起来,融会贯通,连接整个语文知识体系,使学生居高临下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特点和缺陷。

整改通知书格式篇6

关键词:项目合格证书;教学改革;项目多样化;评价制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4-0014-05

评价方式始终是牵动中职教学变革“牛鼻子”的“铜环”,评价方式的每次变革都对中职教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笔者所在学校推行的专业课程(包括部分基础课程)“项目合格证书”教学改革,如同给平静的湖面扔下一颗石子,使相对沉寂的中职课堂教学渐起波澜,激起层层浪花。

一、评价方式的历史变革

笔者所在学校评价方式的变革既“追随”着中职评价方式变革的一般路径,也深深地烙上了自己的“个性”,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2004年前,学校长期沿袭学年制(学期制),即以学年(学期)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情况,学校通过制订每学年(学期)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要求,每个学生按照规定的进度学完全部课程,经考试合格毕业。这种评价方式把“全面发展”曲解为“平均发展”,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压抑了学生发展个性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004年9月,学校试行课程学分制,即规定每个专业必须完成一定的学分,并将专业学分分解到每门课程,完成规定的学分作为学生毕业的标准。与课程学分制相衔接,学校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若干选修课程,学生拥有了一定的课程选择权,但这种选择只是“点缀”,学生的学习状态基本没有发生变化。2008年9月,学校进一步深化学分制改革,变课程学分制为单元(模块)学分制,即在课程学分制的基础上,将每门课程的学分分解到各个单元(模块),形成以单元(模块)为单位的评价体系。[1]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包括Windows操作、Word操作、Excel操作、PowerPoint操作等单元,通过测算,Windows操作折合1学分、Word操作折合2学分、Excel操作折合2学分、PowerPoint操作折合2学分,这样就使学生的学分获取周期得以缩短。2010年9月,随着“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确立,专业课程完成了从学科体系向工作流程体系的过渡,学校在单元学分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缩短评价周期,建立了独特的“项目学分制”,即以课程模块为基础,每个模块由若干项目组成,每个项目规定相应的学分,每个项目学分的取得以“项目合格证书”为标志,所谓项目合格证书就是学生在顺利完成一个项目的学习后,经考核合格,由学校颁发给学生相应证书。每张项目合格证书代表学生掌握了一种技术,课程最终的学分取决于项目合格证书的多少。如《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Windows操作模块,分解为四个项目,即拆装计算机(折合1学分),操作Windows(折合1.5学分),游戏二进制(折合1学分),快录中英文(折合1学分)。2011年9月,学校进一步深化项目合格证书评价制度改革,建立以“项目多样化”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所谓项目多样化,即课堂上允许多个不同类别、不同梯度的项目并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2]学生通过学习,可以获得不同的项目合格证书。

伴随着改革路径“学年制(学期制)—课程学分制—单元学分制—项目学分制”评价方式改革,清晰地呈现出一种坚定而明确的变革理念,即评价越发微观而细致,越发密集而短促,越发实在而高效。

二、“项目合格证书”教学改革的主要做法

(一)根据项目重新核定课程学分

如何核定学分是实施学分制的核心问题。以前的学分制大体都依据学时计算学分,课程学分制是以每门课程的学时数折算相应的学分数,单元(模块)学分制是在课程学分制的基础上,将学分细化到每个单元(模块),即以单元(模块)学时数折算学分,以各单元的累积学分计算课程学分。[3]项目学分制不再以课时作为分配学分的凭借,而是根据项目的性质、核心知识负载的多少综合决定每个项目的学分,以项目的累积学分计算课程学分。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按照课程学分制,课程总学时为104(必修)+28(选修)学分,以每15课时折算1学分,合计约7+2学分。实行“项目合格证书”制后,将课程分解为5个学习领域,合计30(必修)+7(选修)个项目,根据项目的性质和知识负载量的不同,每个项目折合1—2学分不等,合计46+4个学分,学生以最终完成的项目数计算课程学分。

这种在学分核定上的“另起炉灶”,使课程学分更为动态化,教师有权合理地增、减项目,设置选修项目(但需报学校备案),从而使课程学分始终保持一定的弹性,形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弹性学分制”。

(二)满足需求确定多个项目共存

职业学校由于师资、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学生自主选课难以有效落实,学生一般都遵循学校固有的课程设置(即便有的学校开设了一些选修课程,那也是微量的)选择课程。为了给予学生足够的选择权,还学生以学习的自由,[4]学校改变了原先单一项目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课堂中必须有多个项目共存,这多个项目知识负载量大体相同,但呈现明显的梯度,表现为不同的类型或题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相应的项目。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针对相同的知识负载(了解演示文稿中色彩运用的基本方法,会使用幻灯片母版统一幻灯片样式,掌握设置幻灯片背景的方法,会应用幻灯片配色方案,能使用演示文稿作品宣传自己的作品),教师设计了“让圣诞晚会计划‘靓’起来”、“‘珍爱生命、远离’主题班会计划”、“‘我的青春我作主’自我推介方案”3个不同类别的项目,这3个呈现明显目标梯度的项目在课堂中共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项目多样化就是在项目教学的基础上通过适当增加项目数量、合理设置项目等级,不断提高项目的适切性,以项目的个性化、多样化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多样化。

(三)优化评价出台“项目合格证书”

以前,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一般集中在期中或期末的测试,而对于平时的考核则较为模糊,有的教师只是作一些简要的记载,有的教师只是根据印象打分,缺乏足够的“法理依据”,过程性评价并未充分体现。实行项目学分制后,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项目在学生的心中都留下深深的印痕,学校开始尝试使用“项目合格证书”,以项目合格证书作为学生完成项目的依据。在项目合格证书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项目合格证书的功能,丰富项目合格证书的内涵,赋予项目合格证书更多的元素(见下图1):(1)学生自主选择的项目名称(含学分),每个人选择的项目不同,所获得的项目合格证书的名称也不同;(2)项目知识负载,说明本项目所包含的主要知识、技能;(3)项目的难度系数,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自主选择不同的项目,每一项目的难度系数不同,通过设定难度系数,可以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完成质量,每个项目都提供了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级,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完成质量和完成速度综合评定。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系数的项目,不同项目的完成质量(合格以上)不影响学生获取项目学分,但影响项目合格证书上的表述。

项目合格证书是项目学分制的产物,是学生项目学习成效的“法律凭证”。随着改革的深入,项目合格证书也逐渐成为学生专业技能的象征,甚至成为学生求职的有效凭证。

(四)量化绩效实施教师“飞行检查”

长期以来,对职业学校教师的考核评价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学生的学业成绩评定教师的工作绩效在现实的操作中困难重重,尤其在实行绩效工资的大背景下,评价模糊或失允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项目合格证书制度实行以来,学校采用了每学期不定期“飞检”的方式考核教师,即学校通过查阅教师记录的项目合格证书电子档案,对已经获得项目合格证书的学生进行随时随机抽检,以测试学生的实际完成度,将学生的实际完成情况与教师的教学记载相比较,综合评定教师的教学绩效。对于多次“飞检”与记载相符的教师逐渐减少“飞检”的次数,直至定为“免检”教师,对于“飞检”与记载出入比较大的则在相应的评定区间内就低评定,同时适当增加“飞检”次数,并与师德师风评定挂钩。

“飞检”不只是临时性的突击检查,而是一种常态化的教学评价制度,它把“考学生”转向了检测教师平时教学情况。“飞检”强化了对教师日常教学过程的监控,保证了项目合格证书制度真正有效地贯彻落实。

三、“项目合格证书”制度实施后引起的变革

“项目合格证书”制度的实施,如同一个支点,撬动了整个专业教学,从根本上激活了课堂生态系统的各种要素,使中职专业教学浪花轻绽,泛起圈圈涟漪。

(一)一层浪:“急功近利”激活积极心理

以项目为单位评价学生的学习,使原本一学期一评价、一模块一评价的评价周期大大缩短,每门课程的评价周期不超过一星期,有的“微型项目”往往只有1—2课时,学生在短时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收获体现自己劳动成果的项目产品,还将收获体现自己劳动价值的项目合格证书,这种短期效应满足了学生“急功近利”的“短视”心理。这种变革,如果简单地从形式上看似乎就是一种评价方式的改变,变原来的单次评价为多次评价,变原来的长期评价为短期评价,变原来的分数评价为产品、证书评价,这种改变促成了评价结果由“两极”变为“多极”,学生不再是要么拿满学分,要么拿不到学分,而是使课程学分充满“变数”,每个学生可能会获得不同的课程学分。

这种表象上的改变所引起的深度变化远非“平静湖面上的一层浪花”所能形容,它是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地震”,从根本上动摇了长期以来在中职生身上形成的隐秩序。众所周知,中职生都是中考的失意者,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基础教育学段成了教师批评、漠视、遗忘的对象,学习上长期的不如意逐渐湮没了他们的个性,压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渴求。曾经的学习时光成为“灰色的记忆”,使他们对原有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有一种本能的抵触,从而形成一种特有的学习隐秩序。[5]这种隐秩序具有相当的顽固性,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心理结构,而学生的主体心理结构是学生自发行为的发生源,是决定学习“表现”的“基因”。这种“形”上评价方式的改变显然已经触及中职生隐秩序中的核心“基因”,成为诱发“基因突变”的主因。这种短期、反复、带证书的评价与其说是诊断与检测,不如说是期待与激励,学生一旦被经常性的激励所“关照”和“笼罩”,不断收获成果,不断获得肯定,不断体验成功,这些成果、肯定和成功不再是虚无、“口惠而实不至”的简单表扬,而是一个个产品、一张张证书。这就给信奉“活在当下”哲学的中职生以“急功近利”的满足,从而使他们心中冰封的学习隐秩序开始消融,逐渐建立和固化以积极心理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新秩序。[6]

项目合格证书从根本上动摇了中职生原有的学习隐秩序,促成了中职生心理结构由消极心理向积极心理的嬗变,从而使他们由普遍厌学转为普遍乐学,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获取,学习生态明显改善。

(二)二层浪:“飞来横检”唤回价值追求

采用类似于对运动员“飞行药检”的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飞检”,并非是对教师自我评价的不信任,而是寻求一种更有信度、更为科学、更合理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是在充分相信教师的前提下进行的。这种变革,如果从形式上看仅是对教师评价方式的变革,变原先的由学校单方面评价为教师自评和学校评价相结合,变原先相对模糊的评价为具有清晰尺度的评价,变原来的定时评价为不定时抽测,从而使“飞检”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不但没有受到教师的抵制,反而受到了广大教师的衷心欢迎。

“飞检”这一“形”上的举措所激起的浪花从根本上改变着教师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长期以来,中职校专业教师面对“双基”薄弱的学生,虽极尽全力地“传道授技解惑”,但收效缓慢而微弱,他们一方面必须忠于教材,应付学校的“教考分离”,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直面学生,满足学生的发展渴求。这样“戴着镣铐跳舞”使教师身心俱疲、劳而微功,久而久之,陷入“青蛙效应”的泥潭。“飞检”使教师将目光专注于学生,不再他顾,一切为着学生的发展,于是教师不再满足于教材中的项目,也不再唯教材“顶礼膜拜”,而是以一种审视的目光看待教材,自觉地积累素材,开始了对教材的二次开发,通过与学生协商确定项目的数量和类别,使项目无限接近学生的心灵需求。同时,“飞检”促使教师不断改进和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追求生动活泼的课堂,不但使学生笑起来、动起来,教师自己也跟着笑起来、动起来。

“飞检”激活了教师身上“休眠的细胞”,不断迸发创新的活力,使教师重新找回失落的尊严,唤回教育的价值追求。

(三)三层浪:“被动调整”重建课堂生态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中职课堂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课程由原先的学科体系转变为工作流程体系,课堂自然也就由原来的知识、技能授受转变为以项目为载体的授与练,教学成果也就由原来的相对隐性的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转变为显性的“项目产品”,但这局部的改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课堂秩序,课堂仍然局限在技术层面,教师由原来的“教技术”演变为“教项目”,中职课堂“风景依然”。这种没有引起联动的局部改变一方面使原来学科体系所固有的完整的知识体系被打破,相关知识被肢解并镶嵌在一个个项目中;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教育惯性、理念偏差、实践游离,新的项目体系未能有效建立,“穿新鞋走老路”成了当今课堂的教学常态。

实行项目多样化,一方面由于在课堂中存在着多个项目,教师在课堂上不可能授尽所有的项目,教师不可能延续“教项目”的惯性,必须对多个项目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整合,择其要点精讲,这势必从根本上破除教师“好讲”的弊端,也是对项目教学固有模式的一种“被动”突破,从根本上保证了知识结构的相对完整,有效地弥补了项目教学的弊端;另一方面由于教师不能穷尽多个项目,为了保证项目合格证书的发放率,不得不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留下足够空间,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选择不同的项目,学生也可以按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由地学习、交流,一种清新、自然的课堂生态逐渐成型,教师已不是唯一的“生产者”,只是学生众多学习资源中的一个,于是课堂就由原来相对单一的“食物链”变成了纵横交错的“食物网”,中职课堂也得以悄然转型。[7]

项目多样化有效地实现了学科知识体系与项目课程的融合,正是这种“被动”融合催生了新的课堂教学形式,促成了课堂生态的重新建构,也正是这种“被动”融合“无意间”推动着中职专业课堂“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四)四层浪:“功到自成”助推教学改革

长期以来,我们往往只注重教学体系中的单维变革,尤其是教学模式的变革,企图引起“蝴蝶效应”,从引进德国双元制到借鉴加拿大CBE(能力本位)模式,从试行国际劳工组织推行的MES(模块技能组合)到推行新加坡“教学工厂”乃至套用澳大利亚的TAFE,最终都事与愿违,教师陷入“改革疲劳”,课堂教学出现“持续震荡”。“项目合格证书”是伴随“项目学分制”而产生的,它只是一种评价方式的变革,它的初衷只是及时、准确地给予学生的学习成果一个显性的凭证,让学生不断产生成就感,它只是整个教学体系改革的一部分,能否产生“连锁效应”,能否牵一发而动全身呢?

应该说,虽然项目合格证书制度只是教学体系的单维变革,但它却如同整个传动系统中的一个主轴承,牵引着教学体系的相关要素“整体联动”,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从自发适应到自觉改变,从被动应用教材到主动开发项目,再至建立项目的更新机制,从教师独立开发到师生共同协商,使教学内容始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教学要求始终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不再唯项目教学“六步法”亦步亦趋,尤其是随着项目多样化的实施,教学“变式”更为丰富,以学定教,以教定法,教师给的也许只是学生项目探究的“线路图”,让学生在尝试、体验,甚至“试错”中探究;在管理模式上,随着“弹性学分制”的学业管理制度和以“飞检”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教学监测制度的实施,教学管理摆脱了传统的以不信任、不放心教师为主要取向的监控式管理,转向以充分相信教师、依靠教师的督导式管理,从根本上摆脱了繁琐和低效,走向人文和精致。为了使“飞检”尽量不“扰民”,学校又在逐步试行“微型项目制”和“协商检查制”,使教学管理更为人性化、专业化、信息化,所有这些“联动反应”也使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悄然成形。

任何一种教学改革要想取得实效,必须有机作用于教学“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态因子”,促成“生态因子”的连锁转变,通过教学“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达到新的“生态平衡”。项目合格证书评价制度正是基于对教学“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促成了中职专业教学的整体改良和优化。

教学改革有时并不是轰轰烈烈、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是一种渐进、自然、水到渠成的沿革。项目合格证书看似一张小小的证书,一个小小的举措,给中职专业教学带来的不仅是“吹皱一池春水”、“翻身直透四层浪”,更多的是增强了中职教学改革底层突破的勇气和力量。

参考文献:

[1]周玉基.突破艺术设计单元制的实验构想[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16).

[2]崔志钰.项目多样化:中职课程改革的深度突破[J].福建教育,2012(9).

[3]李赋情.学分制的发展历程及对医学院校的启示[J].管理观察,2010(18).

[4]洪世昌.个性化学习的生成条件与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9).

[5]崔志钰.错位学习:重构中职生学习隐秩序[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1(3).

整改通知书格式篇7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结合 双证融通

最近十几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界根据社会政治、文化、经济以及学生个体的需求与发展,学习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行业、企业特点,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在一些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过程中,总结出了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反过来,这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又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向,必须体现现代教育理念,从根本上规定高等职业教育特征,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为促进这种结构形成而采取的培养过程及运行机制。鉴于此,应把“产学结合,双证融通”作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取向。

一、“双证融通”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7年3月颁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在职业院校中大力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双证融通就是“双证书”制度的真正推行。以往的双证书制,职业教育(以学历证书为标志)与职业培训(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志)在形式和实质上分属于两个独立系统,两张证书间关系甚少,缺少衔接与对应,极易演化成单独的取证行为,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提高教育的效率。而实施“双证融通”,首先就是要在实质上通过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这两类证书内涵的衔接与对应,采取高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培养模式,实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融通,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融通,实现“一教双证”。

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的进步以及这三者间的El益整合,对能力、技术及应用的理解和要求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面临知识社会的到来,知识更新加速,技术换代加快,职业岗位变化频繁,劳动者的核心能力或关键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市场、岗位群要求的变化,让青年学生为某一特定工种做准备是不够的,学校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使毕业生具有基本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人才规格特点。

二、“产学结合”强调以职业标准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高等职业教育教育实施“双证融通”,必须以“产学结合”为前提。由于“双证融通”凸显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结合了学生个人发展需求、社会需求、市场需求、用人单位需求、一线岗位需求等,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实行开放办学,实行“产学结合”,帮助学生形成在某一职业领域的能力与素养,并使其逐渐形成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观。这与以突击性的强化培训而获得职业资格的单一取证行为不同。后一种情况,真正的职业素养并未养成,尤其是缺乏综合职业能力。

综上所述,将“产学结合,双证融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取向,可确保在教育教学中体现两个证书的水平,同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不仅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与一般的职业培训有着根本的不同,而且也厘清了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和层次的高教的联系和区别。这样的取向一方面适应了就业导向的需要,另一方面贯穿了“以能力为本位,素质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是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本质的较为准确的理论概括,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具有普遍的、典型的指导意义。而且,这种基本取向与各高等职业院校创建的带有本校或者本地区的人才培养模式之间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在强调共性的同时并不抹杀个性,共性的遵循对个性的形成还有促进作用。

三、改革教学模式,强化实训基地

实施“双证融通”,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中引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必须改革目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技能训练要围绕职业功能与综合职业能力展开,在以职业功能为模块,开展项目式教学的同时,开展综合实践训练,强化岗位技能与综合职业能力。此外,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不只是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更应是一种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职业训导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如前面提到有的学校采取的间断式或者是定期不定期的实习方法,在理沦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职业的热爱、敬业、执著、投入以及坚定的职业信念,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创新的职业精神。

实训基地是比较理想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场所,可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做然后知不足再学”。学校可通过产学结合,采取与企业联合建设实训基地或与企业签订合同,使用企业现有设备,在企业技术人员和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实习、实训等教学任务,建立一批与专业实践教学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有条件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也可以建立更多的校内实训基地,但必须强化实训基地的软件和硬件建设。在软件建设上,实训基地建设要通过产学结合,充分吸取生产一线的管理经验,加强对实训基地的规范化管理,营造出良好的职业氛围,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合作的职业道德;在硬件建设上,实训基地的设备要与生产一线同步,要围绕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得到锻炼。

参考文献:

整改通知书格式篇8

2011年是**区创园冲刺阶段,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两节”和“两会”,扎实推动市政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狠抓管理机制创新,加强市容秩序整治工作。

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重心下移、属地管理、全民动员、综合治理”的要求, 理顺条块关系,强化街道、社区的管理功能,将市容市貌整治工作的管理权限下放给街道办事处,扎实做好市容市貌整治工作。一是对全城主要路段进行14小时不间断巡查,重点对民主路、福慧路、长水路、忠义市场入口等重点路段和部位,确保城区各街道干净整洁、畅通有序。二是针对违章占道经营、不规范的广告、城市中乱搭乱建等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打击和当场纠正,占道经营、流动摊点、乱停乱放等现象明显好转。同时我局机动中队、西安、束河、和祥执法中队与其他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对香格里大道丽客隆超市前、太和路占道务工人员进行疏散,对带泥上路车辆进行巡查。四是加大执法力度,对移交的七星街片区进行综合整治。五是依法开展行政处罚工作。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依法对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惩治违章行为,有效的打击违法违章行为。

二、认真开展户外广告整治,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在严格按照《云南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丽江市区户外广告设置管理暂行办法》、《丽江市**区户外广告设置技术标准》的相关法规和规定认真做好城区户外广告日常巡查、监管和整治工作的基础上,一是认真做好每月新增户外广告审批办理工作及到期年度检审工作。一季度共审批办理新设置户外广告14户,设置面积为626.50平方米。办理年度检审20户,设置面积为544.43平方米。在七星街规范整治的基础上,及时通知广大商户积极到我局补办户外广告设置审批手续,近期共办理6户,设置面积为27平方米。二是不断加大、加强监管巡查力度,定期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城区内各路段的各类户外广告设置情况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其间,共外出巡查40余次,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17份,《通知书》19份。在下发强制通知书的同时,组织聘请相关广告公司人员集中整治拆除康仲路各类违规设置指示牌19块,拆除面积为65平方米。拆除福慧路老市政府旁未经审批、擅自设置违规广告牌画面1块,面积为300平方米。三是木牌整改情况。在2012年度“一街一景”门头(招牌)规范整治整改的基础上,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指示和要求,继续对福慧路、民主路部分地点的门头(招牌)以试点形式进行木牌整改,我局组织相关人员参整改路段内不符合设置标准的各单位及商户下发和签订了《限期整改、规范设置通知书、协议书》129份。并督促要求业主在限期内将原有的户外广告牌更换为木牌户外广告,共计更换129块,面积为427.9平方米。四是七星街片区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我局在2012年12月接手七星街片区综合管理权后,集中组织人员到实地察看,对该片区内所设置的户外广告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制定了《七星街片区户外广告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针对七星街片区内主次街道设置不规范,严重影响市容市貌、严重破损、陈旧及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各类户外广告进行规范和清理整顿,其中以不协调大中型户外广告和杂乱无章的竖式灯箱、一店多牌为重点集中进行规范整改和整治拆除。共下发《限期整改、规范设置通知书》554份,在下发通知书的基础上,集中组织人员拆除各类违规户外广告牌451块,面积为8020.02平方米。待整治规范后责令广告户主和商户到我局办理相关户外广告设置审批手续,以便于对七星街的户外广告牌进行长效管理。

整改通知书格式篇9

核心价值是现代组织管理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一般认为行业组织价值即为核心价值,是行业组织持久发展的原则和信念,是不受外界评判的永久性指导原则和价值观念[1]。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图书馆界对自身责任或使命的确认,表达的是图书馆人的基本理念。这种理念需要以科学的语言表述,并在图书馆界取得某种程度的共识。图书馆核心价值以社会核心价值为基础,根植于图书馆的组织文化中,体现在图书馆的服务行为上,存在于图书馆人的职业信仰里,渗透于图书馆发展的整个过程。显然,面对职业信仰和职业使命感的危机,图书馆必须确立和宣明自己的核心价值,重申职业使命与社会责任,形成图书馆的人对自身职业价值的共识[2]。

2 实现图书馆的核心价值的途径

图书馆的核心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一个由“潜价值”到“显价值”的转变过程,图书馆核心价值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等内容,只有为图书馆员所接受,并内化为其深刻而稳定的心理结构,外化为一种现实的个体动机和行为,其价值才能由“潜”到“显”,图书馆核心价值才能得以实现[3]。

2.1 推动图书馆立法:2008年底文化部正式启动了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的制定工作。我国制定图书馆法,可以从法律上确认全国图书馆系统的权责利,可以调动全社会力量来兴办图书馆事业,还可以明确规定图书馆知识资产和从业人员的法定资格。图书馆依据法律理顺馆内和馆外的各种关系,明确规定图书馆的权利、义务和职责,规定图书馆的建筑、藏书、设备、经费、人员和服务方式的基本准则,维护图书馆的工作秩序,为图书馆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环境。总之,图书馆法会给我国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2.2 建立并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是国家对图书馆工作人员实行的特定职业许可制度。该职业资格是国家对图书馆从业人员的最基本要求,是公民从事图书馆工作的前提条件。只有持有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的人员,才能从事图书馆工作。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是优化从业人员队伍,提高图书馆从业者整体素质、多渠道培养、聘任图书馆从业者的重要环节和制度保障[4~5]。它有利于提高中国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促进图书馆专业化服务的实现,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要核心价值。

2.3 践行《图书馆服务宣言》:中国图书馆学会从2005年起开始酝酿《图书馆服务宣言》,并在2008年10月在年会上正式了《图书馆服务宣言》。它是我国首次向社会宣示现代图书馆基本理念和服务原则的公告,也是我国图书行业首次对服务行为提出职业道德自律要求的公约。尽管图书馆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字化、网络化改变了图书馆运行和服务的方式,但是图书馆的使命和核心价值观并没有改变,图书馆的职业精神并没有改变。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与平台,揭示其拥有的信息资源,使用户不仅能检索到所需信息,还能依据其对所属图书馆的访问权限,直接获取资源,实现对本地与远程资源的一站式获取。这是图书馆资源与服务融入用户环境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有效实现图书馆核心价值的一种方式。

2.4 修订《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或劳动中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社会道德或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特殊要求,带有具体职业或行业的特证。职业道德通过调整职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职业内部关系、职业之间的关系,对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002年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四次理事会通过并颁布了《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简称)《准则》,并指出准则的贯彻落实,有赖于图书馆员的自觉行动、图书馆馆长的具体指导、图书馆组织的引导激励,图书馆间的积极合作以及全社会的支持与监督。《准则》作为图书馆员的自律规范,体现的是一种内在的自觉意识,即通过图书馆员内在的信仰、意识和信念的强化,把刚性的他律责任(个体之外的公共监督)转化为一种柔性的自律责任,从而对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起到一种引导和启迪作用[3]。《准则》对于图书馆建设、履行社会职能、树立图书馆行业的形象,全面提高馆员的素质、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准则》尚不能约束图书馆员的行为。根据我国图书馆界的现状与时展的要求,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新修订。

3 馆员的职业阅读的价值体现

3.1 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图书馆进入网络化、数字化时代,信息组织和管理的对象更多的是无限的网络信息。图书馆员成了信息资源组织的管理者、信息者、传播者、信息利用的导航者及信息利用的教育者。图书馆员要从海量的信息中快速、准确获取和聚合有价值的信息,帮助用户获取所需知识信息。

阅读有助于图书馆员学习图书馆学和相关学科的新知识,提升服务能力,帮助馆员完成信息收集、整理、编制等基础工作,才能对信息进行比较、鉴别和挖掘,开展信息推荐和知识服务[6]。

3.2 促进个人发展:学习能力是发展其他能力的基础,而培养学习能力要通过踏踏实实、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的职业阅读来实现。

首先,阅读有助于图书馆员掌握图书馆的专业新知识和新技能。图书馆员只有通过阅读,了解和掌握服务读者的新手段;通过阅读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及网格检索技巧,掌握计算机机读目录的编制以及音像设备的应用技能等,为读者提供全方位、多手段和便捷的信息服务。

其次,阅读有助于图书馆员调整原有知识结构。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不断更新,传播知识的渠道不断扩大。面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读者,图书馆员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拓宽视野,熟悉相关的学科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图书馆员做好各类文献的推荐、评价、宣传工作的基础。

最后,阅读有助于图书馆员思想的创新。图书馆员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与知识积累,并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才能学习并掌握新知识、新方式、新技能,进而把自己培养成具有新观念、掌握新技术、不断取得新业绩的创新人才,创造出更多的突破性成果,使馆员职业阅读的价值在服务读者,提高自我中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施强.关于图书馆核心价值的探讨 [J].图书馆,2008(2):8-10

[2] 王政.图书馆核心价值的中外比较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8(12):111-115

[3] 姜利华.我国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实现途径[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4):5-7

[4] 赵文涟,邵作运.实施图书馆执业资格认证的必要性[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8,17(6):18-20

[5] 宋思进.关于我国图书馆建立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探讨[J].中华医学图书馆情报杂志,2009,18(1):28-29

整改通知书格式篇10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衔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113-02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依据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把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一、高职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

1.课程目标与职业资格认证目标要求脱节。高职教育的课程目标是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对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和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构建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后,根据课程的性质和作用确定的,是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的具体体现,目前还没有将职业资格认证的目标要求融入相应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

2.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认证标准脱节。高职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和职业资格认证标准脱节,课程内容是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需要选取的,还没有将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与课程内容相互衔接,使学生在学习课程内容的同时也在完成职业资格标准内容的学习,影响了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

3.课程评价与职业资格认证考核方式脱节。职业资格认证考核是基于职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是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考核评价。高职教育的课程评价方式还没有摆脱传统职业教育的考核评价式,没有形成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评价方法,也没有与职业资格认证考核相互衔接。

二、高职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的衔接

1.课程目标与国家职业标准的衔接。课程目标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个方面的内容,它是教育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融合的纽带。国家职业标准是“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是“在全国范围内对该职业的活动目标、工作领域、发展状况、从业人群数量、层次,以及从业者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调查的基础上,由专家工作组进行职业分析”制定的,“突出强调了职业标准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高职教育的课程目标是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具体化,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制定过程是一致的,完全能够以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质为纽带与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合到高职教育的课程目标中。如图1所示。

2.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的衔接。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职业资格标准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衔接的有效模式。如图2所示。①借鉴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CBE课程模式基本思想,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通过职业分析确定岗位所需的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按照教学规律,将各项职业能力进行总结、归纳,构成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学模块。教学模块是为适应职业群的需要将课程内容分别编制成在深度和广度上有差异的知识技能学习单元,再将教学模块整合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不同的课程组合则反映了不同职业知识、能力的要求。②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将职业资格标准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分解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中,构建以职业资格标准为核心的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技能教学内容,使理论知识教学内容覆盖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的全部职业知识,实践教学内容覆盖职业资格标准规定的技能操作要求。

3.课程评价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①形成高职教育课程评价与职业资格认证等级的对应体系。高职教育的职业资格证书的类型和级别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确定,并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合到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中。根据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职业资格按照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范围、工作责任和工作难度将国家职业资格等级由低到高分划分为五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评价应与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级别相对应,课程的评价和职业资格认证考核以教学模块的评价为基础,由易道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完成课程评价和职业资格认证考核评价。要求学生首先通过职业资格证书五级所对应的教学模块的考核评价,以此为基础,再通过职业资格证书四级所对应的教学模块的考核评价,最后通过职业资格证书三级所对应的教学模块的考核评价,形成职业资格认证考核由低级别到高级别的过程,既使学生循序渐进的完成了课程学习和评课程价,又使学生由易道难逐步完成了职业资格认证考核。形成高职教育课程评价与职业资格认证等级的对应体系。如图3所示。②建立课程评价与职业资格认证考核方式的衔接。不同教学模块的组合反映了不同课程职业知识、技能的目标要求,不同教学模块的整合反映了不同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因此,职业资格认证考核评价是要求学生通过与该职业资格证要求相关的所有课程教学模块,课程评价是要求学生以职业资格认证考核为基础,通过该课程所包含的所有教学模块,形成纵向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评价和横向的以职业资格标准为核心的职业资格认证考核评价体系。如图4所示。

三、结语

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的衔接是高等职业教育推行“双证书”制度的关键和核心,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应与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相互衔接,特别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关键教学环节。本文借鉴职业能力为本位(CBE)课程模式的基本思想,将课程体系模块化,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与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相互衔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推动高职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标准技术规程[Z].2001,(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标准[S].2001-07.

[3]邓红珍.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7:26-30.

[4]庄晓钟.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10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