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十篇

时间:2023-03-27 18:55: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篇1

【注释】

①挑灯:拨亮灯。 ②角:军队作战时吹起的号角。 ③炙:烤肉。 ④的(dí)卢:一种跑得飞快的马。 ⑤可怜:可惜。

【品析】

这首词基调豪迈高昂,大气磅礴,艺术成就极高。整首词按照“醉态—梦境—现实”谋篇布局,有条不紊。

词的上片,写词人遭贬闲居,胸中郁闷,唯有借酒消愁,不觉酩酊大醉。然而酒醉之后也不忘收复大业,于是,拨亮灯光,深情地注视曾经伴他驰骋沙场的宝剑。梦境中又回到了当年的军营生活,耳边传荡着阵阵响亮的号角。虽未开战,词人已表达出了胸有成竹、战无不胜的信心。“沙场秋点兵”预示着激战即将开始。仅仅五个字,就把雄壮威武的阵容描绘得栩栩如生。那一面面飘飞的战旗,一阵阵点兵出征的号角,一队队冲锋陷阵的人马,一把把寒光闪亮的刀枪,所有这一切构成一幅庄严、肃杀的画面,显示了将士们无坚不摧的决心。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描写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它如特写镜头,使我们好像看到了的卢马在战场上风驰电掣般飞奔,义军与敌人展开激战,开弓放箭之声如霹雳轰响。这两句连用两个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战斗场面的激烈,进一步刻画了冲锋陷阵、英勇无比的英雄形象,是词人早年战斗生活的真实写照。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抒发英雄的理想:生前要报效祖国、收复中原,死后要留下建功立业的美名。字里行间洋溢着忠君报国的理想,使词的感情上升到了极点。“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使词的感情突然从高亢跌落下来,转为低沉。词人只能一声悲愤的长叹,尽吐壮志难酬的感慨。

总之,辛弃疾用文人的笔触、军人的气概,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在这一栩栩如生的形象中,蕴含着词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苦闷和悲愤。

【考点预测】

1.《破阵子》表现作者理想的句子是 ,

2.《破阵子》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

3.《破阵子》表现作者虽有雄心壮志却无法实现的句子是

【真题链接】

1.(2011湖北黄冈卷)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作战目的和自己理想的句子是

,。

2.(2010陕西卷)马作的卢飞快, 。

3.(2011福建厦门卷)词体大略有二:一婉约,一豪放。婉约词含蓄婉转,如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豪放词率直粗犷,如辛弃疾的“ ,弓如霹雳弦惊。,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篇2

1.以“醉”述志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词人生逢异族入侵、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的南宋,他顺应民众的意愿,站在时代的前列,力争抗金。然而,由于南宋朝廷昏庸苟且,他的报国理想不但没能实现,反而在政治上屡遭排挤打击。词人在这里借“醉”写志,倍感真切。“醉里”挑亮灯火,凝视宝剑。一个“醉”字,写出了词人无法忘怀的宏愿:持剑立功。一个威武刚烈、悲愤填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以实现夙愿的志士形象跃然纸上。悲愤在“醉”里,豪气亦在“醉”里。

2.以“醉”写乐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作者书写“太守醉也”只是表象,“乐”才是实质。纵情林木,醉意山水;勤政爱民,醉意于百姓,太守原来是“乐其乐”啊。欧阳修在此,借“醉”写乐,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境,真是妙不可言。

3.以“醉”绘景

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

――朱自清《绿》

作者先是生动地描绘梅雨潭的美――蓄着“奇异的绿”,并比喻为“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极力展现梅雨潭的色泽之美,然后表达自己的心境已被其陶醉。这份“醉人”之意,使得梅雨潭更加动人了。

4.以“醉”抒感受

在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提步起程,接着就在波平浪静的海边,沿着麦田踏着露水前进,那是什么样的陶醉力量,什么样的陶醉力量!这力量跟着光线同时传到眼睛里,跟着清轻空气同时传进鼻孔里,跟着微风同时传进皮肤里。

――[法国]莫泊桑《出售》

作者借景写感受,写景一笔轻轻带过,写感受却浓墨重彩。巧借“陶醉”一词,从日出东方的光线,到田边的“清轻空气”,春风吹进肌肤,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来感受环境的魅力。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篇3

中国自古就有“十年磨一剑”的说法。莫邪干将,轩辕,倚天,都是与剑息息相关的人。而剑,也从那时起便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代表。

我曾经一直以为,剑,是一个活生生的冷兵器,是噬血和残暴的化身,知道读到辛弃疾的那曲破阵子中的“醉里挑灯看剑”,才发现其实剑是个热血淋漓的东西。是诗人们失意时的强硬的精神支柱,是战士奔赴疆场时不离不弃的伙伴,是帝王至高的权利的寄托。多少年,诗人的叹息声依附在它的身上,将它的冰冷与孤傲一层层拭去。

现在,科技不断的发展。我在不同的地方领略了不同的剑。在大不列颠看见了那华丽纤细的西洋剑,仿佛时光倒流至亚瑟王时代呼吸到那份与世无争的孤高凛然的帝王气息。在日本见过特别精巧的日本刀,将我的思路与《菊与刀》的叙述相结合,使我看见了一个不曾了解的大和民族。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篇4

什么是意境?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意境”的说法是:“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

一、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作者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情就蕴含在这种生活的场景中。这种包含着作者感情的场景,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再如,朱熹的《观书有感》,描写了由于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所以才有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且清的“方塘”,但诗中的“方塘”,不仅仅是自然的方塘,它还蕴含着作者读书的心得,从而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既给读者美的享受,又给读者哲理的启迪。

二、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文学艺术作品欣赏中常把意境作为衡量艺术美的重要标准

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情感)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中国古诗词具有长久不衰的生产力和感染力,其原因就在于它美好的意境、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各种风格流派那铿锵动听的和谐韵律。“以情写景意境生,无情写景意境亡。”意境之所以有感人的力量,就是它因为它寄托了诗人的真挚感情。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雨疏”“风骤”“浓睡”“残酒”,在隐隐约约中透露出了淡淡的哀愁;在“绿肥红瘦”这一典型物象的补充下,那隐藏的惜春情感更加展露无遗。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则是通过“乱石”“惊涛”“千堆雪”这一组景物来体现自己对古代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总之,饱含在形象里的人物情景,好比白糖溶于水里,虽不见其形却知其存。王国维说:“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是相一致的。

再如,教学辛弃疾的《破阵子》这篇“壮词”时,第一句“醉里挑灯看剑”只短短六个字,却用了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由此引导学生从这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潜台词”,去想象人物身处的特殊环境:为什么吃酒而“醉”?既“醉”之后,为什么不去睡觉,而要“挑灯”?“挑”亮了“灯”为什么不干别的,而偏偏要抽出宝剑映着灯光看,创造了空间给学生以想象,并且上下两片各有两个六字句互对,这就自然构成了雄壮、激越的音节,恰切地表现了主人公复杂的心理变化和梦想中的战斗准备、战斗进行、战斗胜利等许多场面的转换。通过引导,学生从句中自然联想到诗人壮志难酬的苦恼和报国无门的悲愤,收到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从布局上,“醉里挑灯看剑”一句突然发端,紧接着就是“梦回吹角”“沙场点兵”,克敌制胜,有如鹰隼突起、凌空直上;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发出了“可怜白发生”的长叹。这使学生的心灵与作品意境发生了猛烈碰撞,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悟性,从作品中发现了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真正具有想象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篇5

《铁军》作为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的对外发声“代言人”或者叫“平台”,近年来刊发了不少优秀诗作,深受读者喜爱。研究新四军的历史,诗词不可或缺。从罗霄山到江淮大地,军旅诗章在炮火硝烟中咏唱淬火:“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赣南游击词》);军旅诗章伴着新四军“东进,东进”的步伐成长:“黎明静悄悄,星星在闪耀,百里夜行军,天明要宿营……”(歌词《粟司令前线归来》)。读着的《赣南游击词》,听着咏唱“粟司令从前线归来”的歌,能不肃然起敬、热血奔涌?这些年,我们对军旅诗词的研究下了不少功夫,取得了丰硕成果,出版了《铁军诗韵》。但是,军旅诗词借助《铁军》同广大读者交朋友还显得不够。让已成为进军号角、催征战鼓的军旅诗词走进《铁军》,我有这样三点考虑:

一是军旅诗词里有军人的魂魄。何谓“魂”?就是指人的精气神。军魂,我理解就是军人的理想信念、崇高使命和责任担当,它是流淌和融化于军人血液中的精神力量。简言之,军魂就是军人的精神风貌、状态气质、品格意志。“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唐・高适《燕歌行》);“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读着这些诗句,军人的精气神跃然纸上,热血涌涨、心潮难平。

二是军旅诗词里有责任担当。战史如灯,殷鉴不远。在浩繁的军旅诗词卷帙中,各种“样子”的军队演绎着战火硝烟、输赢盛衰的历史,给人启迪,益人智慧。“边庭烽火惊,插羽夜征兵”,“连旗下鹿塞,叠鼓向龙庭”(唐・薛道衡《出塞》),一支闻风而动、依令而行,气贯长虹、所向披靡的正义之师形象跃然纸上。“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从军行》《出塞》)。这些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军旅诗章,千百年来不仅为文人墨客所津津乐道,而且滋养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卫国戍边的将士。“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洛伊路漫漫”(宋・陈与义《牡丹》),“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宋・陆游《关山月》),“几处败垣围枯井,向来一一是人家”(宋・戴复古《淮村兵后》),“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宋・林景熙《题陆放翁诗卷后》)。这些咏叹国破家亡的诗章,字里行间闪动着各种“样子”的军人影像:有的冲锋陷阵、血洒疆场,有的贪生怕死、追欢逐乐。不同思想境界的人,虽然读了这些诗词感受各不相同,但都会眼热心跳。这些悲壮的军旅诗词既是昨天历史的写照,又是今天军人的影像和借鉴。

三是军旅诗词中有家国情怀。中国传统的历史和文化,向来极其看重“家国”二字。在上下五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家国”情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诗文辞赋的形式传承和延续。《诗经》中的战争诗,字里行间闪耀着征戍军人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薄伐猃狁,以奏肤公”、“共武之服,以定王国”,表达了西周大将尹吉甫率军远征戡乱、御敌的必胜信念。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所表达的民族意志就是舍生忘死、敢战善战,还我山河、精忠报国。展开古诗词的浩瀚长卷,满目都是家与国的魂牵梦绕。让军旅诗词走进《铁军》,目的是让读者多受一些古诗文的熏陶和浸润,让绵长的家国情怀永远赓续,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生根发芽,传承恒远。军旅诗词进《铁军》,便于从古典诗词中汲取养分,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随着《铁军》进校园,军旅诗词将越来越成为滋养和培育广大师生家国情怀的精神食粮,激发他们参军报国的热忱;军旅诗词借《铁军》搭建平台,将有利于《铁军》成为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陶冶情操、风范社会,也会使《铁军》更加多姿多彩、地广天阔。

(作者是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副会长)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篇6

辛弃疾的《破阵子》全文如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在开始上古诗文赏析课前,教师应当布置学生查宋词的发展历程,起讫时间,繁荣时期的基本状况。然后是词人的基本生平资料,思想状况等。这样学生在开始学习之前就可以对所学的东西有一个粗略的较为全面的认识了。教师在讲解词的时候也就能较为得心应手。

开始正式的教学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先通读全词。让学生讲述全词的主要内涵,体悟词人的思想感情。针对“挑灯、梦回、八百里、分、麾、炙、翻、沙场、点兵、作、的卢、了却、身后、可怜”等古今意思有所些微差别的字词要让学生去细细品味,以体会该词的真正的内涵。在全词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之后,教师应该分上下阙来讲解词。在讲解的过程中穿插对宋词的基本常识的介绍。词的上阕主要为写景,下阕抒情,然而写景抒情并非是完全分离的,而是相互融合的。词人在醉酒后冥想出沙场点兵,壮士共饮的波澜壮阔的场景,而反观现实却是冯唐老去,李广不封,大梦初醒,英雄已是白发老翁,两鬓斑白,而壮志未酬,事业未就,江河冷落,故土难收。在虚实结合的强烈观照下,诗人的感情就显得格外的深沉悲凉。全词的艺术特色最为明显的是感情的雄壮。这是辛弃疾作为一代豪放词家的独家特色。有别于婉约词的委婉动人,花间词的柔媚纤丽,豪放词所具有的广阔深沉的意境更能体现出词人的悲凉的心境。而另一方面,词上下阙感情的急剧突变也别有风味。在上阕的意气奋发和下阕的深沉感慨的鲜明对比下,我们才明白所谓的沙场杀敌,同仇敌忾收复江山不过是词人醉酒朦胧后的一场美梦。而在下阕的急转直下的描写中,我们才能看出真正的现实是残酷。残酷的战场没有使英雄退却,而朝廷主降派却使诗人的理想变得遍体鳞伤。要引导学生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就必须让学生设身处地想象一下词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在国家社稷不保,政治动荡的南宋,词人主战的声音在统治者们的主和声浪中显得那么微弱,当时的南宋朝局看似一片歌舞升平,实际上已经危机四伏。教师在对词人的感情进行分析的时候应当为学生详细地讲述当时的社会状况。

在对于《破阵子》的逐步解读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对宋词的初步认识。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拓宽学生的眼界。在对《破阵子》的全词的词眼“壮”字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告诉学生宋词的主要类别。宋词作为作为唐诗之后的又一文学体裁,旗下的类别主要有婉约派、豪放派,以及另一种称为花间派。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为了加深对豪放派这个名词的理解,应当给学生例举豪放派的宗师苏轼的词。苏轼是豪放派的宗师,其脍炙人口的词包括《念奴娇赤壁怀古》、《水龙吟》、《定风波》。而名句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等更是脍炙人口。辛弃疾的豪放词在更多意义上是对苏轼豪放词的继承和发展,是对苏轼豪放词的一种发扬光大。通过对二者的并行阅读,学生就更能领会豪放词的内涵。加深对豪放词的理解。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篇7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考生应具有“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古代诗歌是一种最精练的艺术形式,其艺术形象的概括性、抒情性都很强,最能突出的表现社会生活的典型意义。因此,高考试题把对古代诗歌的鉴赏作为文学鉴赏的重要内容。古代诗歌鉴赏题多从以下几个方面设置题点:

从重点字词处设置 对诗歌中重点字词的理解,是诗歌鉴赏的第一步,只有正确理解字词,才能准确鉴赏诗歌。因此,重点字词成为题点设置的一个内容。 阅读唐代严维的诗《丹阳送韦参军》,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丹阳国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A作者在诗中用一“秋”字,主要是为了交代送别友人的季节。

B“江南”、“江北”在诗中有照应的作用,突出了江水的阻隔;“望”字传达出思念之神态。

C第四句写望中所见,给人以寂寞、空虚、孤独的感觉,“水悠悠”暗含着无限的思想。

D作者将对友人的真挚感情渗透在景物描写之中,言有尽而意无穷。

[解题导引]这首诗,写作者送别韦参军的情景,表现了诗人与参军之间的真挚情谊。对诗中“秋”的理解,关系到整首诗的把握和鉴赏。表面上“秋”是写时令,实际上是表达了当时作者的情绪,作者巧妙地运用拆字法,以“心”上有“秋”说明“愁”,从而表达出作者的千种离情,万般愁绪。因此,如果认为“秋”字主要是为了交代送别友人的季节,那就错了。答案应为A。

从关键语句处设置 读懂诗句是阅读鉴赏诗歌的基础,试题多在关键语句处设置题点。 阅读辛弃疾词《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选出对这首词的文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醉里”二句写了一个梦境,描写了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战杀敌的形象。

B、“八百里”二句,生动的描写了将士们在军旗下分烤熟的牛肉的宴饮场面,“五十弦”指合奏的各种乐器,“塞外声”指雄壮悲凉的军歌。

C、“了却”二句描写战斗获胜,大功告成时将军意气昂扬的神情,道出了词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大业,赢得青史留名的理想。

D、末句“可怜白发生”,抒发了词人在南宋统治集团的压抑下,收复祖国河山的壮志无从实现的悲愤。

[解题导引]首句“醉里挑灯看剑”由三层意思:“看剑”表示雄心,“挑灯”点出时间,整句是写念念不忘报国。“梦回吹角连营”,是写拂晓醒来时听见各个军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也不是写梦境。而且,这两句也并没有写到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战杀敌的情形。答案是A。

从意象上设置 意象是寄托诗人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物象。如果要理解诗中蕴涵的情感,参透诗的意境,那就必须先把握意象。 对下面这首《》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A、第一句写从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B、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留恋忘返的情景。

C、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的高洁气质。

D、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义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解题导引]在人们的思维定势中,一谈到,就想到它的高洁气质。但本诗作者之所以喜爱,是因为在百花之中最后凋谢,“此花开尽更无花”,与高洁的气质无关。因此,如果对这一意象的理解出现偏差,就会导致误选。答案是C。

从感情的角度设置 感情之于诗,如血液之于人体,如水分之于花草,它是诗歌的生命。鉴赏诗歌就应当从诗歌的意象出发,仔细体味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诗人的情感。 对[甲][乙]两首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甲]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乙]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A、从词中所写的人物来看,甲词所写的一是一位思妇——秦娥;乙词中没有人物姓名,没有人物活动,是一首写景词。

B、从时令上看,两词均描绘了秋季景物。

C、两词均以借景抒情之笔收束,均是借对夕阳下景物的描绘来抒发一种悲壮豪迈之情。

D、两词结尾均具博大苍凉之气,但前者略显伤感,后者则透露出昂扬豪迈的英雄气概。

[解题导引][甲]词作者传为李白,从诗中意象看,体现了博大的盛唐气象,同时也给人一种苍凉之感,但仔细体味那幽怨的箫声、秦楼的冷月及西风残照的汉家陵阙,又无不给人一种惆怅空寂的伤怀之痛。[乙]词作者是伟人,从凛冽的西风、雁叫的长空、如铁的雄关、如海的苍山、如血的残阳中,分明感到词中所抒发的是红军战士那种昂扬、悲壮、豪迈之情。答案为D。另外,[甲]词是一首叙事词,写的是冬景;[乙]词没有抒发豪迈之情。据此排除前三项。

从意境上设置 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联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古人创作诗歌,十分重视诗歌的意境,把意境的优劣作为评判诗的重要标准。鉴赏诗歌就应当能够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意象,进入到意境中,去领略诗歌的意境美。 杜甫的诗《漫成一首》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此相同的一首是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解题导引]备选的四个答案中,只有C项诗的意境由四景组成,即“江山”、“花草”、“燕子”、“鸳鸯”。所以,答案选C。

从风格上设置 风格是诗人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不同的诗人有不同风格,同一位诗人在不同作品或不同的创作时期所表现出来的风格也不尽相同。因此,鉴赏诗歌不能不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 对辛弃疾词《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见例2)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结构布局奇变,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传统写法,把上下两片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过片(下片的开头)内容不变。前九句为一意,末了“可怜白发生”一句另起一意;前九句是想象中的军容和雄心,末句却是现实情况。

B、“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连用两个比喻,生动的描写了抗金的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十分振奋人心。

C、这首词词题是“壮语”,前九句雄姿英发,堪称壮语,而末句却是感情大转折,使全首词变得低沉凄凉,一变而为婉约派的风格。

D、尾句是写现实生活,与前文的想象之辞形成强烈对比,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大矛盾。

[解题导引]这首词和辛弃疾的其他词一样,格调是豪迈高昂的。末句是对前九句的大转折,使全词顿生悲壮之气,并且一转折即结束,文笔很是矫健有力,其声调、色彩与婉约派的作品完全不同。这种艺术手法正表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他的独创精神。本题答案是C。

从表达技巧上设置 古代诗歌十分讲究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 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D、 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解题导引

]这首词揭示了作者对大自然变化的敏感和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关怀,内容曲折而含蓄,笔调跌宕而有致,在与侍女的一问一答之间委婉含蓄的流露出惜春的情愫,并非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因此答案为C。

从用典处设置 在我国的古代诗词典中,经常出现一些典故,运用典故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对于鉴赏者来说,如果不了解典故的含义,就不能很好的读懂这些诗歌,更谈不上鉴赏。 对《出塞》一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A、首句运用互文见义的写法写诗人由眼前的“明月”和“关”联想到秦汉两代曾经有效的抵御匈奴的入侵。

B、二句写外族入侵,战士们因抵御外侮而长期不能归还。

C、三、四句借用飞将军李陵的典故,对当时领兵远征的主将进行了赞扬。

D、这首诗的情绪悲壮而不凄凉,明畅而不浅露,慷慨而又含蓄,体现了王昌龄七言绝句所特有的风格。

[解题导引]《史记·李将军传》中说:“(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清人沈德潜认为这首诗“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这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因此,三、四句是借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对当时领兵远征的主将进行了批评答案是C。

从节奏方面设置 诗歌是一种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艺术,我国的古代诗歌非常重视节奏和韵律。把握诗歌的节奏,进行诵读,对于我们鉴赏诗歌有着很大的帮助。 对王维《山居秋暝》的诗句,诵读节奏划分不恰当一项是

空山/新雨/后 明月/松间/照 竹喧/归浣/女 随意/春芳/歇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篇8

夜,很静,流星不时地在天空中划过,一颗流星从夜空中划过,拖着影约的星光,它,将我引进了远古,引进了心的乾坤。一阵风吹来,三国时蜀国的丞相诸葛亮便在我眼前,影约呈现,我听到了,听到了他轻声吟诵的<<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文达于诸侯."又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诸葛亮,这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他不但被封建统治者作为“贤相”的楷模加以宣传,而且给我做出了我们后人处世立身当之无愧的典范。

又一阵风从心灵深处吹来,吹走了一代“贤相”诸葛亮,有吹来了一代奸雄曹操、他轻声地读着他著名的《求贤令》“为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又在影约间听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又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位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的雄壮的声音不断地在我耳边回响,回荡。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哦,原来是稼轩居士辛弃疾在狂吟,又听得一两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位爱国词人气势豪放,真不愧为豪放派的代表,和苏轼并称“苏辛”。才欣赏《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子》,又倾听《南乡子登宗口北固亭有杯》“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后又来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位伟大的词人不仅给我带来了心得激情,而且还给我树立了爱国的榜样。

忽然一声“无言独上西楼,日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深秋。”啊,原来是多愁善感的五代时南唐国主,李后主??李煜的《相见欢》,其诗文透露出诗人亡国的悲痛和哀思,又言“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听了这几句诗,我不由得为李煜感到悲痛,那悲痛里的忧伤,那忧伤里的深沉。

这不是文山先生文天祥吗?只见他满怀一身爱国情怀,在此激情荡漾“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好一首《过零丁洋》,虽是短短几句,却表现出作者心中说不完,言不尽的爱国情怀。“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的诗句表现出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封建阶级的忠贞气节,为后人传颂,更为后人赞扬,他的一身正气永垂不朽,万古流芳……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狂笑,震荡世界的狂笑,谭嗣同为了祖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虽然走了,但是他的心还在,他的正气还在,它们永垂不朽,为后人指引一条成功的光明大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待从头,收拾旧山河岸,朝天阙。”长叹,震动心灵的长叹,岳飞以他的忠心赤胆为国为民,但他却被奸臣所害。他向我哭诉,我听到了,倾听到了他那未尽的正气和永久的长叹……

我听,故我存在;

我倾听,故我快乐;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篇9

对比鉴赏是阅读鉴赏考查的一种常见方式,从命题所给材料看,它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两首课外诗词的对比鉴赏;另一类是课外诗词与课内教材所学诗词的对比鉴赏。如2006年全国卷Ⅲ,“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2015年全国卷Ⅰ“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诗词的对比鉴赏与单首鉴赏在考查角度和能力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对比鉴赏扩大了考查的容量,对知识点的考查更加深入,尤其是与课内教材中的诗词勾连,代表了一N新的命题趋势,具有良好的指引作用,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考试大纲》对古诗词考查要求有二:一是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与单首诗词的鉴赏一样,古诗对比鉴赏的各种题目也是根据这一要求来命制的。因此我们可以把诗词鉴赏的题型分为以下几类去应对。

一、形象对比类

侧重于从诗歌形象对比角度来考查,对比用了什么形象,对比形象特点的异同点,对比形象塑造上的手法的异同点,对比塑造形象的各自目的。如“这两首诗中有关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本词结尾“独立渔翁满江雪”与柳宗元《江雪》中的形象是否一样?请简要分析。”

在解答这类型的题时,首先要找准相关诗句;其次推敲相关诗句,把握形象的特点;再次,把握塑造形象的常见方法,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包括对比、衬托等),视、听、嗅、触觉等的描写的差异。最后要结合全诗弄清塑造形象的目的,按照题干的要求,去规范答题,做到有问必答,不问不答。

二、语言鉴赏对比类

从鉴赏语言角度设题,包括对比用字优劣差异的炼字类的题目,对比语言的整体风格差异类的题目。如“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这首诗与《水浒传》中“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里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在主题、手法上都十分接近,但语言风格上又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对比炼字类的题目关键不是说出哪个字用的好,而是要说出好的理由。炼字类题目答题角度一般比较固定,如字义角度,修辞角度、情感角度等。对于整体语言风格的对比,一定要清楚诗歌中常的见的语言风格,如平实质朴、绚丽、含蓄、幽默、多运用口语等。分析整体语言风格时一定要结合相关诗句,不可泛泛而谈。

三、对比表达技巧类

与单首诗词鉴赏一样,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也是对比鉴赏考查的一个重点。可以考查表达技巧相同点,也可以考查不同点。如“两首诗在抒发感情上采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请联系诗句内容简要分析。”“这两首作品后半部分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解答这类型的题目一是要理解和掌握具有对比意义的表达技巧,如抒情方式的不同(间接抒情与直接抒情),写景角度的不同(想象与写实、空间角度、色彩角度、感官角度),叙事技巧的不同,结构章法的不同等等。二是要结合诗句准确判断具有对比性差异的表达技巧,这是关键和难点。三是按照表达技巧类题型的答题步骤,规范答题。一般思路为用了什么技巧、如何用的这种技巧、用这种技巧的好处或目的。

四、对比思想情感类

对比思想情感是诗词对比鉴赏考查的又一重点。如“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这两首作品后半部分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一般从三个大的角度:1.关键词、关键句角度(很多关键词,看似描写景物的,其实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古诗词往往有固定的章法,前面写景、叙事,结尾议论、抒情。对于大多数诗词,结尾就是关键句);2.分析意象角度(诗词中的很多意象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的感情往往是固定的。多个意象放在一些,情感会更加明显);3.注释中的写作背景角度。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从军行

陈 羽

海①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②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①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②关山:山川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

(1)这两首诗中有关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

(2)两首诗在抒发感情上采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请联系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答:

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六幺令 次韵和贺方

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

李 纲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兵戈凌灭。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高楼谁设。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1)本词上阕“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与刘禹锡写的“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用意相同。请具体分析。

答:

(2)本词结尾“独立渔翁满江雪”与柳宗元《江雪》中的形象是否一样?请简要分析。

答:

3.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观祈雨

李 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与《水浒传》中“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里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在主题、手法上都十分接近,但语言风格上又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

4.阅读下面的宋词和元曲,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临江仙・闺思

史达祖

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旧游帘幕记扬州,一灯人著梦,双燕月当楼。

罗带鸳鸯尘暗澹,更须整顿风流。天涯万一见温柔,瘦应因此瘦,羞亦为郎羞。

【中吕】 山坡羊・闺思

张可久

云松螺髻,香温鸳被,掩春闺一觉伤春睡。柳花飞,小琼姬[注],一声“雪下呈祥瑞”,团圆梦儿生唤起。谁,不做美?呸,却是你!

[注]小琼姬:美丽的小丫头。

(1)这两首作品后半部分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篇10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鸪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的上阕,关键词是“醉”,这几乎也成了《稼轩词集》中的关键词。辛弃疾六百多首词中,有一百四十八处用“醉”字,都是指醉酒,没有一处有“陶醉”的意思。辛词出现“醉里”有十六处,如“醉里挑灯看剑”(《破阵子》)、“醉里且贪欢笑”(《西江月》)、“醉里重揩西望眼”(《念奴娇》)、“醉里谤花花莫恨”(《江城子》)、“醉里和人诗”(《临江仙》)等,也都是说词人喝酒喝醉了。所以这首词中“醉里吴音相媚好”的“醉”字只能是“酒醉”。

词人为什么总是喝醉呢?一般来说,喝醉酒有两种极端的情绪状态:高兴极了和伤心极了。辛弃疾的词作中,即便是且喜且悲的“醉”――如“醉且摇莺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满江红・题冷泉亭》卜―-都是很少的。绝大多数都是伤心忧愁时痛饮大醉,少有与朋友或歌姬醉欢,自斟闲饮则更少。那么,这首词中的“醉”是否例外呢?我们先看看辛弃疾当时的生存状态。这首词作于辛弃疾寓居带湖最初的三数年内(邓广铭《陈轩词编年笺注》),也就是淳熙九年(1182年)至十一年(1184年)。淳熙九年江浙两淮大旱灾,两浙蝗灾;淳熙十年,好友朱熹被弹劾;淳熙十一年,边境误传信息,朝野慌乱。对一位有着报效国家热情和雄壮志气的词人来说,这种国家的灾难无疑是最令其伤悲的。我们再来看看词人此时的心态:淳熙九年,词人43岁,正值壮年,而在淳熙八年的冬天,词人被落职罢官,只能闲居带湖。隐居对一位已经熄灭了为国效力激情的人来说,也许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惬意,而对一位仍想为国尽忠冲锋杀敌收复失地的词人来说,无疑是无比痛楚和苦闷的。最后,我们再看看文本的形态:这是一首词。词与诗相比,情感更婉曲,并多以“悲”为美,即使是山林隐逸词,同样有一种“潜伏”的忧患意识(杨海明《唐宋词论稿》)。

词人43岁之前的人生经历又如何呢?辛弃疾生于1140年,山东历城人,未出生时家乡便沦陷于金人统治。幼年丧父,由祖父抚育成长,极受祖父抗金教育的影响。1161年,21岁的辛弃疾举旗抗金,不久便率部投归耿京,随后因成功追捕辑拿叛徒,于年底代表耿京等义军与南宋朝廷接洽,1162年初受到宋高宗的接见,“上大喜,皆命以官”(《三朝北盟会编》)。而辛弃疾归返义军时,发现叛徒张安国已谋杀耿京并带部队降金了。于是带领五十骑兵直闯济州敌营,把正与驻地金军将领酣饮的张安国活捉,绑缚上马押回义军营门。因辛弃疾大呼“王师五十万大军已经杀到”,张安国手下原来隶属耿京的万名义军随即反正,随辛弃疾冲出金营,日夜兼程返回建康,叛徒被斩首示众。

辛弃疾南归之后虽然作为英雄名声很大,但仍然没有受到重视。1162年,宋孝宗继位后也曾一度抗金,但在一年后北伐受挫的情况下很快就有了“隆兴和议”,南宋又开始苟目偷安。辛弃疾先后做了江阴签判、建康通判、司农寺主簿等小吏。位卑不忘忧国,他写了《美芹十论》,充分显示了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的眼光和智慧,继而又写了《九议》,再次显示了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才能和胆略。

1172年之后,辛弃疾调任滁州知州,政声遂起。1174年任江西提点刑狱,百日便平息了茶商军起义。1178年任隆兴知府,后转任湖南转运使等,创建“飞虎军”,抗金作战。1181年调任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不久被弹劾,被迫闲居带湖。

经过了20年的戎马和仕宦,43岁的辛弃疾虽然有苦闷,但没有萎靡,从“醉里挑灯看剑”仍然看出他愤懑时借酒浇愁的豪迈之气和期望重返军营的激昂情怀。既然已经置身山林,词人不免会生出一些隐居的情绪,这些隐居的情绪渗透到词中,使我们读来能感受到些许“甜甜”的气息,但仔细体味,这些“甜甜”的气息背后,仍有一种忧伤是掩抑不住的。

《清平乐》就是这样一首“甜甜”的忧伤的歌行。醉眼朦胧的词人路经一所低矮茅檐,耳边传来一阵夹带酒意的呢喃话语,觉得应该是一对青年男女在嬉笑情话,哪里知道,竟然是一对老夫妻在说家常!“相媚好”,既可指老夫妻情话互相媚好,也可指醉意中的词人听得软软吴语,感到无比媚好,似乎不必胶柱于主语是词人还是翁媪。这个场景真有一种“甜甜”的美。

词中另一个“甜甜”的场景是“三儿图”。当然,我们不必把这三个孩子理解为翁媪的三个儿子。其实,“大儿”就是大孩子,“小儿”就是小孩子,“中儿”就是不大不小的孩子。“谁家翁媪”,词人连翁媪是谁家都不知道,我们从何知道三儿均为翁媪的儿子呢?

虽然我们不知道这是谁家的三个孩子,但我们能感受到词人眼里这三个孩子各具特征的情态所构成的一幅恬静的乡村图景。这四句话直接从汉乐府《相逢行》化出来:“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小妇无所为,挟瑟上高堂”(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如果仅从来源上看,《清平乐》中的“无赖”就应该是“无所为”,也就是无所事事的意思。但“最喜小儿无赖”,加了“最喜”二字则与《相逢行》不太一样了,有了情感的渲染,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可爱、可喜”了,唐诗宋词中不乏其例,最有名的句子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词的下阕的关键词是“喜”。词人是最喜欢那个无所事事卧剥莲蓬的小儿吗?是的!他最可爱,一个“卧”字传情地将孩子的天真可爱写了出来,确实要比“看”字多三分神采,真是一个“甜甜”的孩子。词人果真是最喜欢那个无所事事的卧剥莲蓬的孩子吗?不是的!孩子在词人醉眼中会激发起其心中怎样的感触呢?词人的身影与孩子的身影好像重叠了,此时的词人不正像那个无所事事的孩子吗?可小儿毕竟是个孩子啊,词人正值壮年,却不能像大儿中儿那样劳动一为国战争尽力报效,只能被迫像小儿・样l无所事事,心中的忧伤从“甜甜”的孩子的身影中溢将出来。

我们已经看出了词人“三儿图”背后的忧伤,接着,我们把目光重新移回“翁媪图”中吧。词人真的羡慕、向往那对老夫妻所拥有的和乐生活吗?未必!词人只能像小儿一样的无所事事,不能像大儿、中儿一样“工作”,恐怕最令词人担忧的是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最终像那对翁媪一样终老于林下吧?虽然这样的结局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甜甜”的人生落幕,而对急欲报国的词人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奈的忧伤呢?须知,辛弃疾临终前仍高呼“杀敌”数声,方才停止呼吸(邓广铭《辛稼轩年谱》引《济南府志》)。

当然我们从这首词本身来看,起初只能读出词人笔下“甜甜”的乡村闲居图,从词人的眼中看到一幅乡村和乐图,可在词人心底,是否还有一种忧伤呢?是否像刘欢《弯弯的月亮》中所唱的那样,“故乡的月亮,你那弯弯的忧伤,穿透了我的胸膛”?

这时候,辛弃疾的故乡在哪里?还在金人的铁骑之下备受蹂躏!他满怀一腔热血,一心想抗金复土,重归故里。可是,如今,只能蜷缩在吴地乡村,“直把杭州作汴州”其心之痛,其情之哀,直可听得见心碎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