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项脊轩志十篇

时间:2023-04-07 00:52:31

归有光项脊轩志篇1

一、平中见奇,形散神聚

善于用线索串连生活琐事,平中见奇,形散神聚。

项脊轩是作者仅“可容一人居”的书斋,破旧、狭小而阴暗,可它是作者长期生活的地方。在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时刻,唯有项脊轩才能唤起主人对过去经历的深长久远的回忆,因而作者自然对项脊轩怀有深挚的眷恋之情。这种感情,正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作者沿着这条线索,或叙述项脊轩的变迁,或叙写亲人的轶事,或直抒自己的胸臆,将“喜”“悲”感情交织在一起,使记物叙事抒情熔为一炉,在平平淡淡之中,浸润绵绵密密之情。正如钱基博所说:“此意境人人所有,此妙笔人人所无,而所以成其为震川之文,开韩、柳、欧、苏未辟之境。”而王世贞在《归太仆赞》中称道归有光的文章“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这种评论是十分中肯的。

二、寥寥数笔,在无意间感人

善于捕捉富有个性的人物言行和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寥寥数笔,在无意间感人。

如写对母亲的怀念,老乳母引述母亲当年的话“儿寒乎?欲食乎?”话虽平淡,但慈爱殷切的口吻和神情,跃然纸上。这正如清代林纾评论的那样:“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

再如,作者抓住祖母看望和勉励孙儿的一个感人细节。祖母说:“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语气亲切诙谐,生动贴切地表现了祖母对孙儿的疼爱与关怀。临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个轻轻的关门动作,几句喃喃自语,更细致入微地表现了祖母的激动喜悦和对孙儿的殷切期盼。随后拿出先祖上朝用的象笏勉励孙儿。这些言行非常切合封建社会中那些具有传统意识的老人的身份和口吻,且具有人物的个性特征。

三、增添令人回肠荡气的力量

善于即景抒情,即事抒情,使那些家庭琐事的叙写和个人哀乐的抒发更增添了令人回肠荡气的力量。

文章前半部分重在写景抒情。“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月白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小鸟时来庭阶啄食,人至不去,项脊轩的宁静是那样富有神韵,逗人遐思无尽,而那幅月夜桂影图更把人引进了月白风清、花香袭人的美妙境界。这些无一不是对项脊轩景物的生动描写,又无一不是作者内心得意喜悦之情的抒发。

归有光项脊轩志篇2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笔者曾经多次在课堂上讲授这篇文章。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都以教授文言文中涉及的字词翻译和文体形式为主,不注重在课堂上向学生传输作者及整篇文章的情感,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仅限于对文章意思和字词的把握,没有从根本上领会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心境,无法通过文章来唤起学生的内在文化情感。此次授课,笔者转变教学思路,提前向学生布置这篇文言文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对文章中涉及的字词及翻译有个大体的把握。在课堂上着重引导学生对该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历程进行明确的感知,通过《项脊轩志》让学生对明文脉络、风格及内涵有明确的认知。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引导学生将“情”和“法”运用于文言文阅读和学习中,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丰富高中生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

一、课堂提问,把握情感和脉络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昨天我已经布置了预习任务,现在我检查一下预习成果。谁能具体介绍一下归有光?

学生:归有光,字熙甫,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代表作品有《震川先生集》《三吴水利录》等。

教师:非常不错!这位同学在课下是做了功课的。下面我来对归有光的生平遭遇进行相应的补充。(投影展示归有光的画像及生平经历)

教师:他自幼苦读,9岁能文,却仕途坎坷,连中不第,直到35岁才中举人,60岁中进士,虽任县令职,却一生郁郁不得志。虽然如此,他却为我们留下了令人交口称赞的《项脊轩志》。这篇文章是他19岁写的,后来他又补写了两段。

教师:课下你们都做了相应的预习,下面我们就自由诵读文章,然后说说作者在文章中都描写了哪些生活场景?在这些生活场景的描写中,哪些是可喜的事情,哪些又是可悲的事情?

学生:可喜的事情是作者在项脊轩内度过的一段美好的读书时光,以及作者在项脊轩内与祖母、妻子相处的点点滴滴。可悲的事情有很多,包括母亲、祖母和妻子的先后离世以及家道的衰落等。

教师:这位同学将文章分析得很透彻。还有没有补充?

学生:我认为这篇文章写的多是可悲的事情,除了亲人的先后离世,还有分家导致的家庭破碎。可喜的事情也是为文章中可悲的事情做铺垫的。

归有光项脊轩志篇3

关键词:项脊轩志;叠词;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8-030-1

《项脊轩志》是明代“唐宋派”中成就最高的作家归有光的名篇。全文写了一间书房,两种情感,三位亲人。文章借项脊轩的盛衰兴亡,写与项脊轩有关的家常琐事,睹三代遗迹,睹物怀人,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怀念之情,笔墨清淡,然而感情浓烈真挚。

“项脊轩”是作者在昆山时的书斋名,以此为名,评论界有这样几种看法。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一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有纪念意义,含有怀远追宗之意。同时,“项脊”二字,含有脊梁的意思,作者自号“项脊生”,也可理解为归有光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成为家族中顶天立地的脊梁骨的人生理想。

归有光主张写作“独出于胸臆”,强调真实的感情,他的散文承继欧阳修、曾巩的文风,并且扩大了散文表现范围,把家庭琐事引到古文中来,善于以朴素流畅的文笔记叙生活琐事,抒发真挚动人的感情,风韵悠远,富有艺术感染力,被誉为“明文第一”。在当时,归有光还被称为“今之欧阳修”。《项脊轩志》论章法似乎很散,但其深层结构井然有序。全文以空间环境(轩内轩外四方)为经,以时间人事(祖母、母亲、妻子三代)为纬,经纬交织,天衣无缝。中国散文形散神不散的体性,发挥至于极致。论意境,则将一家三代人的性格和骨肉深情,青年主人公的襟怀抱负,全融于项脊轩一境。从寻常家庭,家常琐事,营造出小屋奇景、深情高致的意境,这是明代散文所开辟出来的新境界。

《项脊轩志》总共运用了六个双叠词。所谓叠词,通常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字连起来而成的词。叠词能够表达多种语义色彩。因此,准确、恰当、自然而巧妙地使用叠词,既可以使语言显得生动活泼,也有助于理解。叠词有双叠、三叠、四叠等等之分。叠词在语言表达中的基本功能是描写,叠词比单个的词表示的程度要深,韵味要浓,音乐感更加强烈,在突出形象,丰富所写事物的情状方面显得更加精彩,也使语气语调更从容婉转,抒发的情感更加深刻。

叠词不但可以单独应用,还可以一组一组地聚和起来,组成成语或句子。例如,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声声慢》的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七个叠词,下笔不凡,为全词笼罩了哀婉凄凉的感情氛围,包含恍惚、寂寞、悲伤三层递进的意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成为千古绝唱。

叠词的魅力非常奇特。秦牧在《叠句的魅力》中曾说:“在要表达深刻的思想、复杂的事物、沸腾的感情时,在作品中‘节骨眼’的地方,适当运用,常常能给人一种‘百转千回,绕梁三日’那样的感受。”《项脊轩志》篇幅不长,全文不到800字,然而作者六用叠词,摹声更为真切,描绘更为形象,更加强调渲染,抒情更为细腻。朗诵起来,音节和谐,富于美感。正所谓“随物以宛转”,“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文中叠词的运用恰恰也证明了黑格尔的“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这一真理。

一、摹声真切

叠词能以声表形,闻声见形,从听觉上给人以美感和想象,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作者归有光写他的小姐姐在老妪的怀里呱呱而泣,“呱呱”使人仿佛听到了小儿的啼哭声,既生动逼真,又富有情趣,使文章平添了一种动人的音乐美,增强了文章的生活真实感,还能引人联想,同时也为下文写母亲对女儿焦急地嘘寒问暖这样的浓浓的深厚的母爱埋下伏笔,让读者似乎看到了一位慈祥可亲的母亲形象。

二、描绘形象

如写修葺后的南阁子,庭阶“寂寂”,“珊珊”可爱,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项脊轩清幽静谧、充满诗意的环境,把作者偃仰啸歌、怡然自得的情态充分表现了出来,展示了一位意气风发、渴望考取功名、弘扬家族的勤奋的读书人形象,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享受。“寂寂” 既强调环境的清幽、静谧,又充满了对“项脊轩”的生活的怀念。又如作者写自己在轩中“默默”读书的情状,既状写攻读之刻苦,又把祖母对孙子的牵挂、赞许、鞭策的复杂感情,描绘得惟妙惟肖。

三、强调渲染

如写家中内讧,墙“往往”而是,“往往”一词既强调门墙到处都是,强调出了一个大家庭的衰颓,为“悲”奠定了基调,言语中又流露出作者对分家后出现的杂乱现象的不满和对家族衰的哀痛。笔墨极清淡而感情极浓挚,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归有光面对家庭衰颓而无可奈何的细腻独特的感受,忧郁灵性的情怀。

四、抒情细腻

作者把极深的丧妻之痛寄寓于一棵枇杷树,写树已“亭亭”如盖。高高耸立的枇杷树本来是无思想感情的静物,但把它的种植时间与妻子逝世之年联系起来,移情于物,静物也显示着动态。

归有光项脊轩志篇4

【关键词】《项脊轩志》 情感 忽略 探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107-02

明代散文家归有光所写的《项脊轩志》因洋溢在文字之间的真情而富有感染力。王锡爵在《归公墓志铭》中提到:“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立足“情”字,从文章中一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入手,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了解写作背景,品读文章细节,探讨文字里隐藏的被忽略的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归纳文章写作主旨或主题思想,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一、写作背景简析

据资料记载,归有光祖籍昆山,出生在一个宦官之家,他自幼聪明好学,9岁能属文,通晓经史,擅长古文,博学多才,但他生平坎坷,历经家族衰落破败、丧母丧妻丧子、8 次会试不第,直至 60多岁才考中进士,可谓一生郁郁不得志。他在 18 岁写了《项脊轩志》(补记部分是 30 岁左右写的),当时他尚未考取功名,面对家道中落,文中三位至亲的女性角色祖母、母亲和妻子都对他充满了期望,因此,他极其渴望通过科举应试,担负起重振家族的重任,遗憾的是,屡试不中的结果让他倍感失意,因此,文章不仅抒发了作者对逝去亲人们的怀念之情,而且寄托寂寥的身世之感。

二、品读文章细节,探讨被忽略的“隐情”

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五课本中 P49“文本研习”设计了一道思考题:《项脊轩志》中作者写道:“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说说作者因为什么而觉得可喜,又因为什么而觉得可悲,他是怎样表达这些情感的。

这道思考题从“悲与喜”的情感脉络入手,涉及探究情感触发的原因以及表达方式这类问题。学生通常以“项脊轩”为线索,梳理文本并归纳出情感生发的缘由,且能分析情感表达方式。很多教师通常分析文本前部分写“喜”,后部分写“悲”,但仔细思量,作者在文中传递出的情感是否如题仅用“悲与喜”两字就能概括?这两种情感是否能够割裂存在?其实,我们不妨品读文章的几个片段,立足作者身世背景,就不难读出归有光隐藏在字里行间中的一种精神苦闷。归有光可谓极尽含蓄蕴藉之能事,将难以言说的情感隐藏“悲”情之中,这点往往被授课教师忽略。

(一)向往慈母之深情关爱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哭,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这段文字是归有光的乳母怀念母亲一个片段,笔调内敛,情真意切。据归有光《先妣事略》中记载,他的母亲周桂出生于公元 1448 年,至 1503 年,她虚岁16 岁嫁到归家。1505 年,归有光出生,至 1513 年,归有光的母亲便与世长辞,年仅 26 岁。当时归有光仅有八岁,对母亲的印象模糊不清,只能依靠比自己大一岁的姐姐的乳母来回忆往事。这位乳母是祖母的婢女,乳养两代人,见证大家族由鼎盛时期的辉煌到分崩离析的衰败的情景,因此,与归家人有深厚的感情。

林纾曾说:“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文段通过乳母忆母,将一件看似极为琐碎的小事,再现了慈母的音容笑貌,富有感染力。乳母向归有光讲述了他的母亲如何关心刚出生的女儿的一件小事,作者通过“以指扣门扉”的动作,询问“儿寒乎?欲食乎”的语言,淋漓尽致将一位慈母对孩子的关心、焦虑和担忧表露无遗。乳母在母亲过世后,回忆当年的情景,依然深沉的母亲感动流泪,甚至几度哽咽说不下去。母亲关心小女儿衣食冷暖,这是家庭里再普通不过的一件琐事,虽不是发生在归有光的身上,但对于早年丧母的他而言,即便是乳母对母亲的回忆,依然可以让他感受到母亲的慈爱和温暖,可谓未见其人,如闻其声。可想而知,母亲对一个尚在襁褓中女儿都体现深情的呵护,那么,对大家族极具希望振兴家业的长子更是如此。此时,归有光不仅有对英年早逝的母亲的怀念之情,更有对自己功名未建、尚不能为家族分忧的愧疚之情。这段描写寥寥数语,借他人之语写尽对母爱的向往,悲情中饱含歉疚。

如果说母爱是触动作者情感的一个方面,那么祖母对孙辈的期望更是加深作者的愧疚感。

(二)愧对祖母的殷切期盼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倾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归有光自 15 岁起便在幽静的项脊轩中发奋读书,一直揣封建士人对考取功名的梦想,可谓踌躇满志。他每日埋头苦读,极少踏出房门与同龄人一样玩乐嬉戏,难怪祖母嗔怪他像个躲在房中的大家闺秀,调侃之语的背后是对他的整日苦读心疼,对他一心读书的赞许和欣慰。

祖母看着大家族分裂衰败的现状,一句“吾家读书久不效”,不仅是无奈之语,更是寄重望于孙辈,希望他通过读书应试考取功名,谋取一官半职,使得衰败破落的家业重新恢复起来。作者抓住了“比去,以手阖门”这一动作,通过“阖门”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祖母迈着蹒跚步履,悄悄地退出书房,小心翼翼地生怕打扰读书小儿郎的情景。作者还善于抓住富有特征的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祖母喃喃自语道:“儿之成,则可待乎”,这几个字表达对孙辈期望和鞭策,重振家业指日可待。祖母的祖父在宣德年间担任朝廷官员(太常寺卿),可以说大宦官大家了,祖母对孙辈的期待自然也不低。当祖母特地拿出祖辈用过的象笏来给归有光看时,这块珍藏已久的象笏代表着家族显贵与荣耀,是对孙辈的激励和鞭策。祖母坚信他将来一定可以一脉相承,走上仕途,为官从政,光耀门楣,重振世家门第,祖母望孙成才的急切心情期望便一览无余了。“他日汝当用之”的殷切期待,对尚在读书求功名的归有光来说,是刻骨铭心的。然而,作者久读无果,仕途尚未明朗,而祖母已然去世,当他瞻仰回顾遗物时,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想着自己功名未遂,家业难建,必然是辜负了祖母的谆谆教诲,可谓愧疚到了极点。文中“令人长号不自禁”一句,可见作者情感全然崩溃以至放声痛哭,悲痛之中表达了未达成祖母期望的无奈和遗憾。

年仅十八岁的归有光面对已逝的祖母和母亲,饱尝“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滋味,失去了亲情的呵护和家族的依托,辜负亲人们的厚望,因此,情感除了怀念故人的悲痛,还有无法言说的自责与愧疚。

(三)痛失燮薜木神陪伴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此段为补记,在情感文脉上从悲转喜。据记载,作者的妻子魏氏出生于中下层仕宦家庭,对读书充满了向往,对读书求上进的夫君充满了崇拜,她常陪伴着整日苦读的归有光,向他学习写字,夫妻二人情投意合。妻子的到来给平淡的读书生活增添情趣,让鲜有人拜访的项脊轩中充满了夫妻其乐融融的情调,轻松愉悦的的氛围给他带来精神上的抚慰和寄托。

聪明、爱学、温顺的妻子希望他学业有成,也对他寄予厚望,即便是回娘家探亲回来,也是句句不离项脊轩,从转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小妹的话里面,可以看出她是以家有读书小室为自豪的,希望丈夫学而优则仕,可谓望夫成龙,用心良苦。然而曾几何时,妻子也去世了,当作者回想往事,他印象深刻的依然是在项脊轩中的共读的岁月,不禁潸然泪下,自己未达成妻子的期待,所以心中难以言说的悲痛中亦有愧疚之情。若干年后,项脊轩虽有整修,作者却不常居住,可谓爱之深,痛之切。

纵观归有光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在为功名忙碌,一种不懈追求的“家”与“国”的理想与信念贯穿文章的始终。通过品读这三个片段,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家道颓败衰落,亲人相继离世,作者的字里行间无不浸透着无尽的“悲”情。然而,归有光没能实现埋头苦读振兴家族的愿望,无以回报亲人的愧疚感让“悲”情更为深刻。可以说,“悲”字背后含蓄地表达了有志难抒、功名未成、辜负了亲人的养育和期望的沉痛的心情。这点对于解读“悲“字的深意,尤其关键。

【参考文献】

[1]吴小如.古文精读举隅[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

归有光项脊轩志篇5

关键词:文言结合 整合 炼字炼句处 补充资料

“文”、“言”并重的观念在文言文教学中已得到普遍的认可,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把这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却并非件易事。一部分教师所谓的“文言并重”,只是简单地处理为两课时,一课时讲“言”,另一课时则讲“文”,“文”与“言”分离开来,各为一家。在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中,如何让学生既能有效掌握“言”的部分,又能让“文”的学习体现古典文化内涵,让“文”和“言”教学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融合,童志斌老师执教的《项脊轩志》一课,为我们开展文言文教学研究、实践“文”、“言”真正结合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一.“言”到尽处有新意

“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是教学大纲所定的培养目标。学生阅读文言文最大的障碍不是别的,就是对古代语言比较生疏。对古代常用词汇的常用意义了解得很少。所以,以“言”为中心的教与学,抓住关键字词,夯实学生文言基础,这的确是文言文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讲解“言”,如何进行字词教学。这节课,在揣摩“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中的“过”和“娘以指叩门扉曰”中的“扉”时,有这样一段师生对话:

生:有一天,我的祖母过来看我。

师:哦,“过”是“过来”,“看”从哪里落实?

生:还是“过”。

师:确切说,“过”究竟解释什么?

生:来看我,拜访的意思。

师:很好。按照工具书,古汉语中“过”有个基本义项是“拜访”。唐代孟浩然有两句诗“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那首诗的标题叫――

生:《过故人庄》

师:(板书“过故人庄”)那,“过”是什么意思?

生:拜访

师:非常好,请注意,若是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过故人庄”就是“经过故人的农庄”,那么诗句中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该怎么理解呢?所以事实上,我是受邀而来,专程拜访,绝不是“不速之客”。

师:最后还有一个小问题,“娘以指叩门扉曰”,请翻译这句话。

生:母亲用手指击打门

师:击打门?

生:哦,敲着门。

师:问题是“叩”是什么意思?

生:敲击

师:“扉”是什么意思?

生:门

师:很好。我们学过一首短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什么叫“扣柴扉”呢?敲柴门嘛,至于为什么“久不开”呢?标题说“游园不值”,就是游园没遇见园子的主人,吃了一个闭门羹。这里的“值”是“遇见”的意思。

以上是童老师指导学生揣摩“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中的“过”和“娘以指叩门扉曰”中的“扉”的含义。这一环节的处理,在日常教学中,如果学生在回答了“拜访”和“门”,这个问题就算解决了。然而童老师没有就此打住,而是就势联系了学过的“过故人庄”和“小扣柴扉久不开”这两个已有的经验知识,“言”的学习借助于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借助已学知识形成迁移,从而理解所要学习掌握的新知识,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文言文学习策略。

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将课文中的文言字词同学生以往接触过的其他文言现象作对照,尤其是同经典古诗词句、生活中常用的成语(其中保留了丰富的文言字词与文言现象)进行参照,也是很有效的路径。文言文中的常用词语是新课标要求的“读懂浅显文言文”的关键,理应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往往耗费大量时间要求学生记忆文言字词,效果却并不理想;而基于学情,适时激活、调用学生原有文言储备,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隔膜消除了,距离却拉近了。

二.“言”到尽处有深意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文言文中,“文言”、“文章”、“文学”、“文化”,一体四面,相辅相成。文言文最核心的是“文化”、“文学”部分。学习文言文,研习谋篇布局的章法、体会炼字炼句的艺术,是两个重点,文言文学习最终的落点就是文化的传承与反思。而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往往就是作者言志载道的关节点、精髓处。以下片段中对“室”和“轩”两字的探究中,发现了“文”“言”结合的点,从而探究出了作者这篇文章的感情脉络。

师: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项脊轩志》,那什么叫“志”呢?

生:记

师:记,记项脊轩。这篇文章写的是项脊轩,或者是和项脊轩有关的人和事。这篇文章称这个项脊轩名称的时候,除了这个项脊轩的“轩”,还有什么另外的名称吗?

生:室。(师投影呈现突出原文中“轩”、“室”二字的语句。)

师:文章里有称“室”的,有称“轩”的,作者是很随意的用这两个字的吗?

生:不是。

师:就是说是有一定的讲究和意图在里面的,他的意图是什么?

生:一下用“室”,一下用“轩”,是有感情基础吗?

师:有感情的变化在里边。

生:“轩”就是对那个阁子特别有爱意的感觉。

师:称“轩”的时候特别有爱意,包含着感情。如果称“室”呢?

生:就是一个普通的室。

师:很好。称“室”的时候作者着眼的就是作为一个建筑的外在存在,而称“轩”的时候,其实是对它满怀着特殊感情的。

我前面已经提到了,是不是一开始它就是一个特殊所在呢?不是。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是吧。我们前面提到了,“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就是从束发读书中开始称“轩”了。而在这之前,作者在讲到这个阁子的时候就是称它为“室”,后来就称“轩”。那又是为什么呢?

生:外部装修了。

师:请注意,当他称“轩”的时候,这个房间有着特殊的情感呢和意味。在成为书房之前它就是一个普通的建筑物,而当他因为妻子去世,冷落了这个地方,它又恢复为一个普通的建筑物存在。

这是师生讨论“室”和“轩”的一组对话。“轩”和“室”两个字在这篇文章中不属于重难点实词,很多老师不大会去关注这样的词,但童老师并没有就此放过,而是从这样两个看似浅显实则情感丰富的两个词中挖掘出了作者的情感脉络来。从“室”到“轩”最后又回归“室”,由一个普通的建筑物的“室”,到能在书房里读书因此对阁子满怀着特殊情感的“轩”,最后因为妻子的去世而又变成了普通的屋子的“室”,作者的情感脉络因此变得清晰明朗。

梳理文章的脉络情感和写作特色最忌凭空分析,贴标签、概念化地讲解。“文”的品赏要落实在“言”上。于“炼字炼句处,章法考究处”,通过“分析”,通过“细读”,进入文章最核心的情感、思想、文化中去。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其主要工作就是要在文本的教学解读中,找到这样的“文”“言”结合的关键点,在教学设计中获取纲举目张的抓手。

三.感受言之美、文之内涵

因为文言作品时代背景的遥远,语言习惯的巨大变化,使得学生在领悟文言文语言之美、情感之美时感到比较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翻阅大量的与文本相关联的资料,从中选取能帮助学生理解本文的资料,在教学设计中适时地补充讲解,这样往往起到化难为易、水到渠成的效果。请看教学片断:

师:前面回忆的是母亲对什么方面的一种关注呢?

生:日常生活。

师:哦,生活方面的,“儿寒乎?欲食乎?”我们平常想到的,就是嘘寒问暖。母亲的表现集中为对晚辈的生活的呵护上,而大母的话更加触动他的心情。

刚才有同学讲到了,母亲对他的期望可能和大母对他的期望不一样,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看一下投影: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没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归有光《先妣事略》

从这两个细节里面可以看出来,并不是只有大母对他怀有殷切希望,其实母亲也对他怀有殷切希望。只不过因为有另外的专门回忆母亲的文字,而在这篇是集中回忆大母了。所以大母的这种期望和期待给了他很大的压力,他想起来长号不自禁。――有压力就行了吗,还要有什么?

生:有行动。

师:那么他有没有呢?是有行动的。“竟日默默就此,”闭门苦读。后面还有一个细节“余扃ǘ居,久之能以足音辩人”。在房间里待的时间长了,能够辨别出外面走过人的声音。那表明什么呢?对,在房间里待的时间确实很长,很专注。

那么,他仕途的前途到底怎么样呢?我们来看这段文字: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始皇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师:这是教材中删掉了的原文当中最后一段话。一个是蜀清,一个是孔明,原先都是“昧昧于一隅”,什么叫“昧”,“拾金不昧”的“昧”就是“隐藏”的意思。名扬天下之前是怎么样的?大多数是默默无闻的,不为人知的。他想到这两个历史人物,可能也想到什么啊?

生:自己。

师:归有光一直待在项脊轩,处败屋。归有光是从这两个历史人物的遭遇身上看到自己未来的希望。

以上有两处补充了材料,第一处补充了母亲对归有光学习上的期待。当原文中没有具体交代,而学生对母亲之“泣”和大母之“长号”这两个情感又难以把握的时候,童老师适时地引入了这段资料,这样将母亲之“泣”与大母的“长号”二者比较,家庭的衰败、亲人的早逝、自身的命运与责任感等多种情感相互碰撞、糅合在一起,从而让作者“长号不自禁”,使学生从多个角度体悟到作者在“悲”字背后所深藏之意。这段资料的引入,让学生对文本有更为深入地理解,对作者情感有更为真切的体悟。

第二段资料引入的是被删去的原文最后一段话,当学生在理解归有光在项脊轩中“竟日默默在此”产生疑惑的时候,童老师在此处适时补入被教材删去的最后一段,以理解归有光“竟日默默在此”闭门苦读的动力源泉,相当有效。归有光写作本文的时候大概十八九岁的样子,这时的归有光对自己的前途是充满了自信和憧憬的,这一段也最能表现归有光写作此文的最大目的。

当然在信息量极其丰富的互联网时代,我们也要极其慎重地补充材料,绝不能让资料喧宾夺主、画蛇添足。

文言文教学设计同时要考虑文言、文章、文化这三个维度。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绝不能将文言、文化等不同维度割裂了之后再加以“拼合”;或者将文化狭隘地理解为古代的儒家文化、道家思想等之类的具体内容。教师进行教学安排时,也绝不能孤立地讲“言”,这样课堂一定枯燥索然无味;也绝不能拔高地讲“文”,这样的课堂也一定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两者在教学中应相生相融,“言”的讲解要渗透“文”,“文”的理解要因循“言”,“文”“言”相生相融,文言文教学才能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真正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归有光项脊轩志篇6

《项脊轩志》主要以项脊轩为中心,着重描写了与之有关的家庭人事的变迁。表达对家庭兴衰变幻的无限感概和对祖母、母亲和亡妻的的深切怀念。

每当我读到“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J,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人鸟相亲相和,富有诗情,增添生活之乐。主人公的精神意趣,常与天地自然相往来。项脊轩虽小,其境界又很大。

每当我读到老妪叙述母亲之事,寥寥数语,老妪的神情、母亲的慈爱无不尽现纸上。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可谓平淡至极,对一个幼年丧母的人来说,却是那么亲切、那么温暖、让人怀念。再如对祖母的描写,一见面:“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寥寥几笔平淡之至,语气亲切而又诙谐,贴切地传达了祖母对孙子的亲切、疼爱之情。

每当我读到“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读至此,心生羡慕了。“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读至此,替作者“泪飞顿作倾盆雨。“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一句看似寻常的感慨,却包含了岁月的变迁,人之悲欢,造化之弄人,最终,淡定了,却也不能忘却的思念。

归有光项脊轩志篇7

归有光在《项脊轩志》第二段是这样写的:“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可见过去归家在空间上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家庭的和睦已经荡然无存,诸父分家,用厚厚的墙隔开了手足情。更有甚者是“东犬西吠”,家家都养起了狗,养狗的目的是看院防贼,弟兄们之间已经不信任,彼此之间防范如防贼,在这样一个虽没落但诗礼传家的家庭里,竟落得个“客逾厨而庖,鸡栖于庭”的地步。按照中国传统,君子远庖厨,就是不忍心厨房的杀生,况且厨房是一个家庭的私密空间,对客人无遮拦开放就多有不便,尤其昔日祖先们会客议事的厅堂,今天成了鸡鸭栖息的地方,可见家族的破败到了何等程度。虽然“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但关系始终处于“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实在让归有光难以启齿,真真是家门不幸,家丑不能外扬。对祖母、母亲、妻子,乃至老妪,作者都直接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对母亲的事迹他听老妪叙述后,他“(妪)语未毕,余泣”,对祖母关爱的回忆,他“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但对诸父的所作所为,归有光无法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只能客观描述,即便如此,那种弥漫于字里行间的悲凉之情依然挥之不去。

归有光写“诸父分爨”,是为下文写其他人事作铺垫的。归有光出生在一个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父亲是一个穷书生,无任何功名。可想整个家族弥漫着一种没落寒苦的气氛,这与文中祖母所言“吾家读书久不效”相吻合。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写母亲、写祖母、写妻子,都充满悲情,再加之自己科举的不顺,不能光宗耀祖,振兴家族。据《明史・归有光传》记载,归有光少年好学,9岁能作文,20岁时尽通五经三史和唐宋家文。35岁时,乡试中举,但以后8次会试都未及第,直到60岁时,才中进士。这段科举经历,让归有光觉得上怍于归家列祖列宗,有愧于冀读书振兴门风的祖母,有愧于家族发展赋予一个男丁的使命。在一个重视家族发展胜于一切的传统文化环境中,归有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见识了诸父的所作所为后,觉得更加迫切和必要,正因为这些,他的肩上扛上了沉重的负担,或许导致他八次会试都未及第。带着这样的心情写骨肉情深,自然有对比的意味在里面,一边是手足相残,一边是骨肉难舍。这种对比更增添了“诸父异爨”所带来的痛苦、抱怨和愧疚色彩,如浓雾挥之不去,使全文充满着一派悲凉。本来窄小破旧的项脊轩给归有光带来了快乐,可以“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可以享受“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美景,但“诸父异爨”破坏了这一方的宁静,更破坏了心中的一方净土,在这样的一种气氛下,与之有关的一切人事都染上了一层悲凉。可见在宗法观念盛行的中国封建社会,家族成员的反目对家族的发展是毁灭性的,对后代留下的痛苦是无法抚平的。

祖母对归有光这个孙子的感情是复杂的,而这也是基于她对众儿子种种劣行的无限失望上。母亲尚在,儿子异爨,母亲看见的是儿子之间无恩无义、无孝无悌的表现。孝悌是家族发展的基础,这种目无长辈,目无兄长的行为就是不读书、不知礼的结果,所以祖母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这个孙子身上,她既怕孙子读书太苦,“久不见尔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又寄予厚望,希望努力学习,振兴家族,甚至连珍藏的祖父太常公上朝的笏板也拿来交给孙子,认为“他日汝当用之”, 儿子用不上,便寄希望于孙子。祖母内心是痛苦的,教子无方,才致“读书久不效”,才致儿子反目“异爨”,无法与孟母教子相比,愧疚之情无法表露。归有光听懂了祖母的悲凉,所以在“瞻顾遗迹”时,“长号不自禁”。

归有光项脊轩志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项脊轩志》

韩愈曾在《师说》中说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然而,文学首先是门人学,在传道受业解惑的基本职责之外,我们更应该注意在日常教学中贯穿德育教育。高中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专家学者们精心挑选出来的,既有文学性,又有思想性,包含着思想教育的丰富因素,这就决定了德育在语文课堂上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语文课堂中应当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接受人生观、道德观、理想观、生死观、荣辱观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帮助正处于思想形成期的他们尽快的成熟起来,为提高学生们的素质尽一份绵薄之力。

一、注重价值观引导 ,完善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体系是教育教学所达到的目的,教育教学的要求等方面所形成的有机的系统。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向学生提供知识,而且予学生以教育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的目的,知识是通向道德的阶梯。语文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教学的自身特点要求教师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情操教育融汇渗透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发展。因此,文言文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文言知识点,如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的讲解上,而应该在此基础上发掘“文言”深处的价值导向。

二、注意情感教育,启动智力动力

德育的发展对于智育的发展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资源。有的心理学家把各种智力因素称作“操作系统”,把各种非智力因素称作动力系统。如果没有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观察想象思维等智力因素都只能永远在黑暗中沉睡。“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壤上。”教学实践中最明显的事实是:如果学生自己有了健康而积极的思想感情,其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就能以非常快的速度进行,并且达到高度复杂的水平,而健康积极的情感正是德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情感教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一环,稍加疏忽就会产生种种不良后果。学生身上出现的种种问题――逃学、打架、出走等,很大称上是没有正确处理家庭、学校中的情感关系所导致的。在《项脊轩志》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悟亲情,被真挚感情所动,懂得孝敬父母的重要性。这样,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得到加强,学生也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三、丰富实践活动,增强课堂趣味

为了使学生们能在更生动、更富于变化的情境中接受思想情感教育。教师在课堂中应当安排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通过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比如分角色朗读、仿写、改写等一些具有创造性、形象性和可操作性的活动,催发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让学生益智又怡情。在《项脊轩志》第二、三段的教学中,可以安排几名学生分别扮演文中的不同角色,在神态、动作和语言的模仿中,设身处地地体会浓浓的亲情、爱情。“儿寒乎?欲食乎?”,焦急的询问中可见母子连心;“儿之成,则可待乎”足见祖母对孙子的期盼。若能反复读、投入感情去读,何愁学生不能深刻把握文章呢?

四、适当拓展延伸,德育走出课堂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当今的学生,仅仅读书是不够的,而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视野开阔、活学活用。德育教育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小小的课堂,而应当走出去,与生活密切结合起来。从《项脊轩志》可引发出一系列的课外活动。比如讲课文中感念母恩的思想内容与母亲节相联系,开展“我的母亲”演讲或征文比赛,让学生们像作者一样铭记感念和亲人相处的点滴;另外,可以补充阅读相关经典,如《弟子规》、《孝经》、《二十四孝》等,引导学生沉入经典,在阅读中继承中华民族“孝”的传统美德,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甚至可以直接开战“为父母做件小事”这样的活动,使每个家庭受益于德育教育。这样,语文学习就可以被引向家庭、引向社会,与传统相承接,与现代生活相接轨,使语文真正成为从书本走向实践的桥梁和纽带。

日本著名学者木村久一曾说:“孩子的思想是不可思议的田地,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收获行为;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收获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收获命运。”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贯穿德育就正是在播种。只有将德育与知识传授相结合,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才能真正展现语文的魅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归有光著,周本淳校点:《震川先生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2]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归有光项脊轩志篇9

归有光《项脊轩志》写他生命中至关重要的四个女人,“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明朝王锡爵评语)。这里试从六个方面来解读,其续写部分写第四个女人,也就是他妻子时流露出怎样的“欢愉惨恻之思”。

一、“吾妻”称谓,突显亲密

归氏续写《项脊轩志》时妻子已不在人世,照说可称她“亡妻”,称“妻”也简洁;而他偏叫“吾妻”。且非偶一用之,“吾妻来归”“吾妻归宁”“吾妻死”“吾妻死之年”,凡称之处,无一例外。而此前写其他三个女人,无论“妪、老妪”,还是“先大母、大母”、“先妣”,虽然她们仨跟这位妻子一样在他生命中同样至关重要,他对她们仨同样特别有感情,但都没有这样加“吾”,而且一处也没有。

一方面必用,一方面又必不用,这样严整应是一种讲究:着意把“吾”捆绑到“妻”之前,远非一般加强“吾”对“妻”的所属关系;而是使“吾”鲜明地站到叙事前台,也就鲜明地站到情感前台。似乎着意告诉人:妻与“我”,关系非同一般,情感也非同一般;“我”对她特别有感情。

这位得人痛的妻子是谁,他的《先妣事略》中说,姓魏,他母亲周老夫人生前给他订的娃娃亲。小孩子的事也不好说什么感情吧,自己做不了主,至少周老夫人去世时他才七八岁。而等到成婚的时候,他二十三四岁了,成熟了,能自主了。也能独当一面,周老夫人去世已十六年了;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补了生员(补学官)也有四年了。照说如果不满这门娃娃亲,也不是不能变故。而他照旧娶她过门,这就不只出于对订婚的先母尊重。魏氏一定也有特别可爱之处;小两口子感情还好吧;起码他对她感情不差,至少写作这篇文章时还在特别怀恋她。否则也不会这样一口一个“吾妻”,亲亲热热、甜甜蜜蜜。

二、“此志”显时,别有用心

他娶这位娇妻的时间,我们据他《先妣事略》推算,当在母亲过世十六年后。再据他母亲过世十二年后他补了生员推算,他做官四年后抱得美人归。为官与娶妻都是古代男人标志性大事,如果以做官的时间来界定结婚的时间,再美不过;可是他似乎并没太在意这做官的时间。续写开头说:“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

“为此志”“后五年”,比之为官后四年,那他是“为此志”一年后才做官。换句话说,他“为此志”时尚不得志。而他居然界定初婚时间为这不得志的“为此志”之后的某年,看来他更在乎这不得志时所为“此志”。

当日“为此志”做什么呢?文章选做课文时曾被删除了这样的结尾:“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以守丹穴的巴寡妇清和高卧隆中的诸葛亮,与处败屋寒窗之下的自身相比附,既自慨局促,又有自矜抱负之意。故语末虽以‘坎井之蛙’自嘲,又未尝不含有对凡夫俗子的反讽与孤芳自赏的意味。”(周啸天先生评语)他为此志,让人更多地看到他和盘托出自己生不得志的感慨。他把“项脊‘轩’”和“项脊轩‘志’”看作一个标志,跟他渴望读书做官,出人头地,却痛苦地失落不得紧密连接;现在又连上妻子魏氏,何尝不是在不得志中追念妻子给他带来的那一点亮色,聊作慰藉,使余生多一份欢欣。

三、“时至”轩中,依恋来学

归氏怀念魏氏的,不是她的关爱体贴,照说这些传统的东西她身上自然也是有的吧,但他没写,只写“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第一是“问古事”。中国古代,女人读书不时髦,甚至相反。因而妇人要知道一点“古事”好难,至少远比男人难。魏氏向夫君请教,知道了其他妇女或许没法知道的一些古事儿,也算另类。然而何其喜悦。

动口还动手,“凭几学书”。“几”是什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说:“古代矮而小的桌子,用以陈放东西或依靠休息。”而她“凭几”不是陈放东西,也不是劳累了依靠休息,也不是做女工;是学书。不是钻研高深学问,也不是练习书法;她还远没到那个级别,止初级阶段。也就是受丈夫一点影响,抽空打两个简单的字的主意。还不好说认字、写字,连陆游所谓“学经妻问生疏字”都不及,似乎不存在生与熟的问题。可能说画字更妥当,也就是照葫芦画瓢,笨拙图形,粗糙描画而已。虽然不免幼稚可笑,然而二人世界凭几相随,关系倒也融洽。而且虽然同在书房,而又空间独立,各做各事,若即若离;否则时间久了,也粘乎烦人。这样“学书”多好,亲近了,请教了,耍弄了,也收获了。

还不止偶一为之,而是时不时来。来,一方面是她的事,想来,常来,不嫌麻烦,乐得来,来得乐;另一方面也是丈夫的事,让她来,让她常来。假如丈夫不希望她来,不让她来,不让她常来;那么,她一回来他或许还能迁就,两回还能忍让,多了可不好说。要是腻了嫌了,难保他不粗涉,那来得成来不成可就难说,更不要说常来了。而事实上她“时至”轩中,可见彼此融洽,文气氤氲。

这哪像一个妻子,更像一个依恋的大孩子,不可爱吗?这样的相处能不增加共同语言,增益夫妻感情吗?

四、归述“阁子”,双重得意

回忆妻子走娘家回来,她别事不提:“述诸小妹语:‘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妹妹们“问”什么叫阁子是不知道。家里没有,其他人家、亲戚朋友家未必见过,一方全无的好陌生的住房建筑,姐姐家偏有,不能不说姐姐家好特别。姐夫就在那特别的地方读书,这是实证。还读出了名堂,补了生员,可见姐姐家还不只特别,还很高明。高过娘家,也高过娘家那边远远近近的所有人家。于是在妹妹们眼里,姐姐找了个好婆家,好到高过娘家,高过娘家那边所有人家,真是好福气。怪不得她走娘家回来就讲起这“阁子”的事儿,喜不自胜呀。

且是他事不说,单表这“阁子”。不是他事顺带,而是专事独表。不是概其大略,而是原话转述:“姊家”如何如何,连小妹们称呼时的人称都没有变;还不止一个妹妹这样孩子气疑问,“诸”小妹七嘴八舌。被团团围住的姐姐何其得意!直到今番从娘家回来还在得意呢,说起这事儿便情不自禁地从她一个成家的人的口中具体、浅显、直观地逼真复原出这种高、这种喜、这种得意。却不直说“我”上对花轿嫁对郎,嫁胜了之类的大白话;只如实转述这种疑问、这种稀罕,无疑也是素面朝天,真诚自然,当然也不是没有委婉与含蓄,甚至想象出某种娇羞与得意也不为过分吧。

而对一个男人来说,妻子这样喜洋洋、美滋滋、娇滴滴地对他说她嫁对了,嫁胜了,莫不是对他最大的肯定与褒奖。因而此刻他回味起来,我们也不难想象,他如何想象娇妻当日如何娇羞,他当日和现在如何喜悦与得意,他们曾经如何恩爱甜蜜。至今他还在文章中如此细致地回忆妻子说这事儿、这话儿,他不也还在得意吗?

五、室坏“不修”,心有创伤

可是好事多磨,幸福六年,妻子死了。祸不单行,南阁子也坏了。妻子死,自然是没办法的事情,生老病死几人左右得了。而房子坏了,那就赶紧修一修吧,何况还是自己为家为己发奋图强的地方,原本要格外看重些;可他偏就“不修”。

照说百年老屋,早就“尘泥渗漉,雨泽下注”,偶一坏之也不足为奇。照说没有妻子收拾,没有妻子过后他也疏于收拾,两重荒疏之下这种败坏是迟早的事。只是怎就忍心“疏”,出了状况还“不修”呢?

“不修”又与“没修”不一样。“没修”更强调客观效果,他没有修缮的行动;至于坏了的屋子要不要修,能不能修,暂搁一边。而“不修”更强调主观愿望,不管能不能修,要不要修,反正就是不想修,不去修,没“修”心,心灰意冷。

是啊,心爱的人一个个都走了,最亲近最可心的这一个又走了,走在“我”读书做官不效,重振家业不效,很不得意的时候,“我”哪里还有什么生活乐趣、奋斗动力。这“阁子”哪里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地方;坏就坏吧,不能住、完全坍塌更好。从此我也懒得去想,没有牵挂,不用再来了。不来,还不用见物思人,眼不见心不烦,岂不更好。

而曾经,这个独立王国他何等爱惜。这样大逆转是一种反常,转弯越急反常越大,反常越大越见妻子死别给他创伤大。还不止一般的伤,伤到“病”了;还不止休息几日的小毛病,“其后二年”还在病,“久”病;病得蛮严重,人都“卧”床了,又是“久”卧。“久”“卧”“病”,伤心吧,包括妻子在内的亲人死别真是伤透了他的心。

六、枇杷“如盖”,托物言志

多少年过去,死者长已,不见影子,思念似乎都难着落。好在庭中树木还在。别看一棵普通的枇杷树,至少有三点特别有意义。从时间上讲,它是“吾妻死之年”所手植的。换句话说,它有多少年,妻死多少年,它是爱妻亡故的一个见证符号。第二,当日怎么就想到要栽树呢?谁提议的?又是谁提议栽枇杷?莫不是有谁特别想吃吧?如果是,那是谁照顾谁?哪来的树苗?与你我夫妻,与一家老小又有怎样的关系?第三,谁栽的?如果是妻子,当是她生前所栽;如果是我,在她生前还是死后?在她生前,栽为何?在她死后,栽又为何?这棵枇杷树与妻子的死到底有怎样的关联?凡此种种,文章一概未宣。

但有一点可以完全肯定,它于“我们夫妻”二人必定有很亲密的故事。要不家中庭中可写之花草树木也不是没有,原文开头就写庭中杂植“兰桂竹木”,珊珊可爱,看来比枇杷树种植得早的有的是,更高更大的有的是,何必非得锁定这棵枇杷呢。枇杷惹起我思念我亲爱的亡妻。见物思人也是常有的事,思君不见君,树木还在,且“亭亭如盖”,那就姑且托付相思吧。

归有光项脊轩志篇10

对于此篇文章,要是用传统文言串讲之法梳理,无疑是对编者之用心领会不及。古人认为人生之“四悲”:少年丧父母、中年丧妻子、老年丧独子、少时无良师。“四悲”中作者就经历了两悲。这怎能让人不悲伤?但是现在的学生生活基本都比较快乐和富足,怎么样带领学生体悟归有光那种人生至痛,让学生从这篇文理兼美的文章得到更多学习文言的乐趣?有必要让学生透过文本重重叠叠的记叙,细细品味归有光之深情。

通过第一节对文言字词的疏通,学生初读文本,初步感受作者与项脊轩的关系。钱基博言此文:“睹物怀人,此意境人人所有。以极淡之笔写极至之情,此妙笔人人所无。”基于此,我想,在第二课时中该如何带领学生透过朴实的文字,体察归有光痛彻心扉的情感,体味其“以极淡之笔写极至之情”的特色呢?

王锡爵亦曾评论这篇文章:“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表。”这篇课文虽然没有华美的辞藻,但是读罢让人不禁掩卷而泣。那么,这篇文章感人的地方在哪里?归有光在这篇课文中共回忆了与他生命至关重要的三位女性的往事。为什么他先忆其母,后忆其祖母及爱妻?透过归有光“哭”的程度,感受他情感之变化,以此作为学习这篇文章情意美的抓手,必能让学生在学习文言的过程收获更多。

从想母亲,到忆祖母,最后到念妻子,归有光是如何做到层层推进深情,使人同生悲情呢?母亲非常关心归有光,来看望他的时候“以指扣门扉”,还温言细语地问老妪“儿寒乎?欲食乎?”,动作非常轻盈,语气满溢关爱。而作者并没有从正面直接地回忆母亲,而是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老妪的回忆展开。为什么要借老妪回忆母亲?结合文章背景体悟,母H是在归有光八岁的时候去世,作者对母亲的记忆必然是不深刻的。那作者为什么还会因为母亲的一个轻盈的动作,两句简洁的话语而哭泣呢? 归有光丧母时还很小,对于母亲的概念不深,母亲于作者来说只是一个朦胧的记忆,是一个缺位的角色。但是老妪回忆起母亲来看望他的这个情形,抓住最能展现母亲慈爱形象的一个动词,两句简短的话语,使之感动落泪。这点生活经历和同学们的生活很相似――某个晚上写作业到很晚了,妈妈轻轻推开门,细声地问道:“累了吗?肚子饿了吗?赶紧去休息吧,明天再起来写吧。”这样的动作虽细微,这样的话语虽平淡,但却饱含了母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然而,母亲曾经温存的问候归有光现在已不能再听到,脑中连一点对母亲的印象都没有,对于母亲的形象尚且还要通过老妪的描述才能在脑中构建起来,这能不悲吗?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文章用一个“泣”字简练地向我们传达了归有光丧母的悲情。

在一般人心目中,母亲的地位无可替代,但在归有光心中,祖母的份量更甚之。如何体现出来?回忆母亲的时候归有光只是“泣”而回忆祖母时他却“长号不自禁”。为什么归有光对祖母怀有如此浓烈的感情呢?首先,从“余束发读书轩中”中看出,祖母和归有光生活的时间比母亲还要长,他和祖母更亲近;其次,母亲问“儿寒乎?欲食乎?”是从外在的物质层面关心归有光,而祖母呢?“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归有光八岁丧母后一直和祖母相依为命,祖母稍微长时间不见归有光就会来找他,当发现他竟日默默在轩中读书的时候,又深怕他太累太苦太压抑,足见祖母的这种关怀更多是在精神层面,比母亲的关心还要深刻。再者,心细如发的归有光还留意到了一个细节――祖母离开的时候是轻轻合上门的,深怕惊扰到孙子的学习。走时祖母还喃喃自语“儿之成,则可待乎?”这个家族虽然人口众多,但是大家忙着分家,乌烟瘴气,看到这么勤奋的孙子,祖母只好把重振家业的希望寄予在他身上,而且还拿出她珍爱的、或许是传家之宝的象笏,期盼他考取功名,有朝一日能光耀门楣,重整家业。但是,写这篇文时,归有光尚未考取功名。所以,一心关爱他、对他寄予厚望的祖母去世了,他却还没有实现祖母对他的期待,望着祖母的遗物,归有光能不悲痛吗?对于祖母的描写,作者没有浓墨重彩地描写,只是通过语言、动作直接从正面展现祖母形象,让读者感受到了深切的祖孙情谊。

接着写丧妻,归有光没有“泣”,没有“长号”,甚至连个“哭”字都吝惜,那是不是就代表他不悲伤呢?非也。归有光也悲伤。妻子死后,他悲伤到“室坏不修”的程度。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间“百年老屋”,之前已经有过“尘泥渗漉,雨泽下注”这些问题,现在它不是破漏这么简单了,而是“坏”,破败了,这样的轩子已然不能住人。房子破败到可能无法住人了也没心情去修理,可见丧妻带来的巨大打击,使作者生活都没有动力了。为什么作者会如此悲伤?课文以“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述诸小妹语……”等情景描述归有光和妻子间的相处情形,恰好印证了他和妻子感情好到极点。归有光的妻子时常来轩子,或问他问题,或陪伴他一起读书,是他的灵魂伴侣。妻子回娘家后,还会跟家里人聊起婆家的事情,继而回家后,又述诸小妹语于归有光,读者们可试想两人曾经是多么地幸福!而且,祖母去世后,身边就剩这如花美眷相伴相随,陪伴着他度过寒窗苦读的日子,现在妻子去世了,他哪里还有心情修理房子呢?直到后来归有光生病赋闲在家才想起了修葺轩子,而且他复葺南阁子后亦不敢久居此地,就怕时常回忆起与妻子相处的时光,睹物思人,所以复葺后的南阁子也是“其制异于前”。这部分内容虽不言“哭”,但却写出了哭的痛感。直至文末,归有光一改前朝之写法,只白描眼前之树,这时候的归有光悲痛不能已,心哀不能言,只能睹物思人。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把归有光丧妻后“惨恻之思”淋漓纸上。这不就是王锡爵说的“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