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苏轼十篇

时间:2023-04-01 04:07:43

临江仙苏轼篇1

关键词:杨慎;苏轼;词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021-02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他生于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赐进士及第,是明代著名的“杨状元”。明世宗嘉靖三年(1524)因谏议“大礼仪”事件遭廷杖消籍,远戍云南永昌(今云南保山),流放终生,直至老死戍所。

明代李贽在《与方初庵》中说:“升庵先生固是才学卓越,人品俊伟,然得弟读之,益光彩焕发,流光于百世也。岷江不出人则已,一出人则为李谪仙、苏坡仙、杨戍仙,为唐、宋并我朝特出,可怪也哉!”(《续焚书》卷一)

明清之际的朱舜水晚年讲学日本,日本学生小宅生顺问:“扬雄、司马氏鸣汉家,眉山三苏及陆游等鸣宋家,不知今亦有如此人哉?”朱舜水回答说:“国朝有宰相之子杨升庵讳慎者……”(《朱舜水集》卷十一《问答四》)

杨慎是明代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李贽、朱舜水等人甚至把杨慎对于明代文化的意义,与司马相如之于汉代,李白之于唐代和苏轼之于宋代相比。由于宋末元初的战乱,明代四川文化相对唐宋是比较凋敝的,杨慎的出现,堪称四川文化在明代的最大亮点。杨慎的诗词成就尤其突出,就词而言,明人周逊《刻词品序》说他是“当代词宗”,清人胡薇元《岁寒居词话》说:“明人词,以杨用修升庵为第一。”晚明钱允治《类编笺释国朝诗余》选杨慎词达116首,约占了整部词选的四分之一。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词话丛编》第四册)说:“明自中叶以后,知词者仅三人,杨升庵、王m州(世贞)、卧子(陈子龙)。”实际上,流传至今最著名的一首明词也正是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杨慎词的一大特点,就是思乡情节明显,这和他个人经历有关。而读杨慎的思乡词,我们很容易发现他学苏轼的痕迹。

苏轼“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曾独自月夜寻梅,写过一首《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其中有句子:“已惊弱柳万丝垂,尚有残梅一枝亚。清诗独吟还自和,白酒已尽谁能借。”杨慎和妻子黄峨在江陵分手后,第一次孤身去云南。途经贵州时正值元宵节,他在驿馆听着外面社鼓声声,思乡伤己,填了一首《踏莎行》,下半阙是:“白雪歌声,青钱酒价,当年乐事凭谁话?寂寥孤馆坐愁人,小窗横影梅枝亚。”词里凄清的环境、落寞的情绪,都和苏诗有着相通之处。

又如杨慎《西江月・紫塞朝朝烽火》中的“云阙九重阊阖,家山万里岷峨”,显然来自苏轼《满庭芳》中的:“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杨慎《鹧鸪天・锦地香霏织雨丝》中的“孤馆残灯恼梦思”是从苏轼《沁园春》中的“孤馆灯残,野店鸡号,旅枕梦残”化来。杨慎《柳梢青・异国光阴》中的“一发中原,孤踪万里,折尽丹心”,来自苏轼诗句“青山一发是中原”(《澄迈驿通潮阁二首》)。杨慎《鹧鸪天・篱下黄花早已凋》中的“都将璧月琼枝句,付与樽前薛小桃”,情思来源于苏轼《浣溪沙・缥缈危楼紫翠间》中的“璧月琼枝空夜夜,人貌自年年。不知来岁与谁看。”杨慎《浪淘沙・灵鹊噪重檐》中的“怕见雕梁双燕子,常下珠帘”,也类似于苏轼《少年游・去年相送》中的“恰似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杨慎《鹧鸪天・易门小吟》中的“障泥未解玉骢骄”更是苏轼《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中的原句。苏轼《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中的“吾老矣,寄余龄”也被杨慎借用在《江月晃重山・龙马山前草长》里:“吾老矣,何日赋归来。”

从上可以看出,杨慎对苏轼的作品是相当熟悉和喜爱的,在填词时,苏轼的影响有意无意地从他的笔端流出。

杨慎词和苏轼词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常将家乡风物入词。这当然不算首创,因为在思乡的作品中写家乡风物是最自然不过的了。苏轼的开创之功在于,作为在外飘零的蜀客,他较早地在词中描写蜀中风物。杨慎也常在词中写到苏轼提过的风物,比如岷峨,比如锦江。而且苏轼词里没有提到过的,在杨慎笔下还出现了不少,如《行香子・秋色萧萧》里的:“问家山、蚕崖渺渺,鱼波寂寂,雁阵嘹嘹。”蚕丛、鱼凫是古蜀王名,常被后人用来指代蜀国。《江城子・丙戌九日》:“玉垒青城何处是?山似戟,割愁肠。”提到了故乡的青城山和玉垒山。

苏轼叙事抒情的手法也为杨慎所学习。苏轼《蝶恋花・雨后春容清更丽》下半阙:“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回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下半阙:“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都写自己先酒醉后酒醒,思乡之愁依然难以排遣。杨慎词里也不乏类似的描述。他的《庆春泽・安宁元夕》最后写到:“锦江烟水迷归里,绿琴心、愁恨慵调。梦回时、酒醒灯昏,月转梅梢。”以酒浇乡愁,然后酒醒梦回,无限孤寂。苏轼和杨慎在这方面有着深刻的共鸣。

比较杨慎和苏轼的词,似乎看到杨慎思乡之情更加浓烈,而苏轼则要豁达得多,在怀念家乡的同时也处处为家,在杭州,他一方面惆怅“家在西南,长作东南别”(《醉落魄・离京口作》),另一方面却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望湖楼醉书五首》)在黄州,他一方面惊喜“江汉西来,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另一方面却又自我安慰:“临皋亭下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临皋闲题》)而最后南贬惠州、儋州,他一方面几近绝望“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南康望湖亭》),另一方面,对海南有了感情后,他又宣称:“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别海南黎民表》)

之所以这样,除了因为苏轼性情豁达,随遇而安之外,也因为他父母去世后,家乡已没有直系亲人,两兄弟都携带家眷在外宦游,自然对乡愁要看得开一些。而杨慎不同,从杨慎的经历可以看出,杨慎生命中的盛衰易位悲欢更替之剧烈,是常人很难接受的。他后半生谪贬南荒,孑然一身,孤踪万里,而老父和娇妻却留在了新都故乡,刻骨铭心的乡愁体验要比苏轼深刻得多。所以,即便苏轼怀念家乡的亲人,也只能在梦中看到亡妻“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而杨慎思念的却是现实中的家乡亲人:“遥想玉人肠断处,屈遍春葱。”(《浪淘沙・去燕又来鸿》)。

也因为如此,苏轼思乡词中尚存希望建功立业后再回家乡的心愿,如《阳关曲》:“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南乡子》:“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临江仙》:“功成名遂早还乡。回车来过我,乔木拥千章。”苏辙曾写过一首《水调歌头・离别一何久》,最后两句是:“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苏轼认为其语过悲,和了一首以劝解,其中说:“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尽管这个愿望最终成为了泡影,但甚至直到晚年被贬去惠州的途中,苏轼还写诗:“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虚。”(《南康望湖亭》)可见苏轼渴望功业的激情真是至老不衰。

而杨慎思乡词的格调要低沉许多。由于嘉靖皇帝至死不肯原谅杨慎,随着岁月的递增,杨慎完全断绝了回朝的念头,只求返乡了此余生。他有一首《西江月・客里家家美酒》写道:“世事今成白首,归心已付东流。”这种想法在他的《满庭芳・效东坡作》中表达得很明显:

归去来兮,半生歧路,天涯南北西东。弋人何慕,造化任冥鸿。曾是先朝执戟,今衰矣、白首杨雄。休点检,并游英俊,五相一渔翁。

丹衷,举头望,长安万里,一朵云红。把致君尧舜,付与诸公。赢得老生强健,尽驱使、明月清风。浣溪畔,先生醉也,拍手笑儿童。

在词中,杨慎把自己前半生应试做官的生涯称为“半生歧路”,情愿把过去“致君尧舜”的宏图壮志,全部付与京师“诸公”,自己只希望回到浣花溪畔伴随明月清风度过晚年。这首词仿写的是苏轼的《满庭芳・归去来兮》,在苏轼的词里,黄州父老挽留他,他却依然“当远去”,只是嘱咐父老“时与晒渔蓑”,等他退休以后再回来。相比之下,苏轼入世之心何等强烈,而杨慎还家之情又是多么的热切,对官场的态度也变得那样的冷漠。

遗憾的是杨慎回家的梦想始终未能实现,朝廷多次大赦天下,独不赦杨慎。去世前一年,他愤然写下《寒夕》诗,最后两句是:“读书有今日,曷不早躬耕?”因为至死不能回家,杨慎对自己应试做官这条古代士人最普遍的人生道路作了彻底的否定。于是,“莫上最高楼,天涯添别愁。”(《菩萨蛮・大理普宁寺中秋》)“绝塞不知登览兴,故乡惟许梦魂通。”(《浣溪沙・风里桃花一阵红》)“白头未定西归计,愁听箜篌蜀国弦。”(《鹧鸪天・渺渺春波碧海边》)“千里有家归未得,可怜长作滇南客”(《渔家傲》),“心似死灰飞不起,愁里,路迷心折望吾乡。”(《定风波・沾益冬至》)这样悲凉抑郁的情感在杨慎词里比比皆是。

这种情感到了后来,似乎只能是神游故国,寄情梦幻,苏轼是“忘却成都来十载”(《临江仙・送王缄》),而杨慎“十年奔向红尘,何处可寻蓬岛”(《无俗念・游仙》),部分思乡词带有很重的游仙意识。他曾一口气写了八首《望江南》,都以“故园好”开头。词里依次描绘了自己家乡的种种美景,畅想回到家乡,过那种“仙酝一壶倾绿醑,蛮笺十样写黄庭”“仙侣泛花曾共醉,野人刻竹记同游”的逍遥生活。有一首《南乡子》,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杨慎词将思乡与游仙结合起来的特点:

黄鹤蓬莱岛,青凫杜若洲。愁人寂夜梦仙游,不信一身流落向南州。

万里家山路,三更海月楼。离怀脉脉思悠悠,何日锦江春水一扁舟?

因为流落南荒,命运多舛,孤寂的词人只能凭借仙梦暂时得到人身的彻底自由。醒来后但见凉月满楼,依旧家山万里。锦江春水流过的天府故国,也如他梦里的仙境一样,成为了远在天边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地方。但杨慎对故乡感情的执著,却毕竟使他能死后归葬故里,这点,似乎又在冥冥中强过了苏轼。

参考文献:

[1]杨慎.杨慎词曲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2]苏轼.坡词全编[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7.

[3]张仲谋.明词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4]杨慎.升庵长短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临江仙苏轼篇2

关键词:《前、后赤壁赋》 艺术特色异同 赏析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的奇才。22岁中进士,后又获宋代学子最高荣誉,官至礼部尚书。然而仕途不顺,屡遭贬谪的苏轼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即被贬到现今的湖北黄冈、广东惠州和海南。“赋到沧桑句更工”,坎坷的经历却造就了文学巨匠,为中国传统文化贡献出不朽的经典。

苏轼的散文才智驰骋,文理自然,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赤壁赋》不仅描写了赤壁的山水景色和诗人们载酒中流、唱和赏月的过程,而且充分展现了苏轼在人生低谷的挣扎、反思和超越的心路历程。公元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后被贬为黄州。三年后的七月和十月,苏轼偕同友人游黄州城外赤壁,分别写下侧重写水的《前赋》和侧重写山的《后赋》。无论写水还是写山,都鲜明地表达了苏子的人文世界观,表达了他对生命里程的自我观照。《赤壁赋》不仅反映苏轼思想境界的转化和提升,也反映了他创作风格的变化与深化,成为代表文赋一体新高度和古代散文创作新境界的典范。试对两赋作比较赏析,侧重探讨二者区别。

两赋相同点:

一.文章体制相同

清代浦起龙在《古文眉诠》中对《赤壁赋》有如下评论:二赋皆志游也。

记序之体,出以韵语,故曰赋焉。其托物也不黏,其感兴也不脱,纯乎化机。

两赋形式都是“以文为赋”,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特质,又运用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文章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精辟理趣。

二.蕴涵的情感一致

仕途的挫折使苏轼想从老庄佛学中求得解脱。两赋都以游乐为主题,两次游赤壁,苏轼寄情于山水之间,表现出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人生态度。两文写游玩之趣,际遇之悲,超脱之情,是在失意中坚持理想和信念并努力提升思想境界的伟大心灵的艺术再现。

三.诗情与哲理结合

两赋艺术品位高,主要体现在景、情、理的高度融合,诗情和哲理的升华和凝聚,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古文观止里评论“《赤壁赋》不啻一部《南华》”,它可以当做道家的《南华经》来读,因为它们在写景抒情中,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参悟。

两赋不同点:

一.结构的差异是创作心态的折射

钟惺曰:《赤壁》二赋,皆赋之变也。此又变中之至理奇趣,故取此可以赅彼。苏轼创作两赋心态的差异和两赋结构上的区别体现在《前赋》跌宕起伏的情意变化与主客间恣畅的问答、《后赋》情意的隐曲性与主客间问答的浅表性之中。

《前赋》构思更精巧,主客之间,思想的交流很深入,主客先后表达了对个人存在的不同感受和思考,之后主人再以带有禅意的哲思开导客人。主客对答,实质是作者心灵的自我独白,表达出苏轼思想感情上挣扎、解脱的过程,也使得文意曲折有致。而《后赋》,主客的感情交流相对比较浅表,苏轼借景抒情,借突兀的孤鹤意象来寄托情怀。文末部分虽采用主客问答,然此客非彼客,他是与“二客”无关的梦中道士,也是《前赋》中的道士之灵魂,而且他与主人间的问答也是引而不发。《前赋》主客关系的紧密和《后赋》主客关系的疏散,可谓是作者松弛与抑制两种不同创作心态的曲折反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是自由飞动的境象,客之悲哀、主之宽解是自由宣发的内情,或歌或忧、或悲或笑,它是苏轼在自由的创作心态中完成的思想遨游。《后赋》是在创作心态被部分抑制中完成的,因此它不像《前赋》那样如波涛般起伏的情思节奏,整体情思是含蓄而内敛,是“断岸千尺”所喻示的自然的压抑感,是“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形成的瘦削感,是孤鹤横江、掠舟而过和借道士以完成主客问答所形成的突兀感。道士梦影与孤鹤对接这特意的安排,使散文具有抒情诗般意味深长的意境,较《前赋》“文”气稍浓。

二.意象的不同是省思人生的观照

在《前赋》中,苏轼着重描写了水、月这两种能令人进入自由思考的优美意象。时值初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冯虚御风”、“羽化而登仙”皆是借用道家典籍所记真人、成仙之事表明内心空明之境。苏轼在静观水月中由道入禅,合道与禅,仰观宇宙、反思自身与苍穹的本性。“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引出诗人与客人对人生的感慨,再通过三个设问体现了他对人生的省思。“客曰:‘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不管是困于周郎的曹孟德还是称一世之雄的曹孟德今天他在哪里?“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我们和天地比如沧海一粟,和无穷的长江比只是须臾,想挟仙遨游抱月长终都不行,只能寄托这悲凉的秋风。诗人借景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困顿、迷茫和感悟。

作于孟冬的《后赋》叙述复游赤壁的环境。“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条件比《前赋》差。现去捕鱼、与妇索酒。苏轼看赤壁是“江流有声,断崖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他“摄衣而上,履f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即登山而上直至“攀栖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连两个客人都追不上他,站在绝顶之上“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这是何等的气概!此情此景,此文此怀,只有被贬谪黄州后的东坡所独有!而山石和仙鹤的意象颇具特色,自然景物的变化,使苏轼向往自由的思想找到了对应点。山石高峻怪异,既隐喻压迫他的自然力量,又象征他郁闷难解的心情;“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忽然一只东来的在暗夜独鸣的鹤振翅横江掠过小舟西去,它寄予了作者怀念故友之情。问入梦的道士。“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结尾处写梦醒后他开门寻找,不见孤鹤,也无道士。弃世自举的孤鹤在古代是隐逸旷达的象征,是超脱不群的象征,是超然尘世的象征。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苏轼出世入世矛盾思想所带来的精神苦闷,而这番苦闷与希望皆寄托在诗化的境界中。

三.心境的不同是超越自我的升华

《前x》在设问后通过江水、明月的意象传达出精深的哲理,是作者超越自我境界的体现和升华。苏子感慨:“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江水流动不止,但它永远流不走;月亮时圆时缺,但它永远在天上;从不变的方面看万物同我们一样是永恒的,何必羡慕它们呢;天地之间物各有主,没有我们一丝一毫,但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是我们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啊!

水,逝者如斯,却未尝往;月,盈虚如彼,却卒莫消长。从变者而观,天地不能一瞬;从不变而观,物我都将无穷。只要延续自我的生命轨迹即可。

“无尽”者,永恒也。江上清风有声,山间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我们大可不必发出人生苦短的哀叹,且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去享受这月明江阔的自然美吧。极具形象化的说理体现出苏轼高远豁达的心境!像清风吹散了所有的迷茫和抑郁。此番对白是昔日的苏轼和现在的苏轼的对话;是矛盾的苏轼与超逸的苏轼的对话;是困顿的苏轼与获得精神解放的苏轼的对话。这意味着苏轼对于人生的省思和超越。由此才有了末段的“客喜而笑……不知东方之既白。”才有了诗意盎然的《后赋》。

如果说《前赋》是苏轼人生的对白,那么《后赋》则是他对生活中一幕场景的刻画。苏轼把自己交给壮阔的大自然。“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最后,夜游的描述通过渗透着哲思的梦境来结束。“道士倏然不见,那么我的理想、追求、抱负又在何处呢?”曾经的“忠君”“佐君“思想在他心底依然挥之不去,这说明苏轼仍在不断地求索和挑战自己。经过三年黄州洗礼的苏轼已是崭新的苏轼,即使再次回朝高踞帝师之位、或再次被贬流放海南他都能达到无喜无悲、胜败皆忘的境界,其心胸之开阔、意志之坚定可谓史无他人也!

经过挣扎和反思,诗人从他人生的矛盾、感情的漩涡中解脱出来,获得了精神上的超脱,也使读者获得心灵的超逸和享受。

《前赋》的最大特色是作者表达对宇宙人生的见解始终与赤壁之游的特定环境相联,把理论的论述同感情的变化以及文章的结构相结合,赋予抽象的观点形象性与感染力,并把读者带入奇幻的艺术境界,达到哲理与诗情的高度统一。如清代古文家方苞评论:“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苏轼通过各种艺术手法表现自己坦荡的胸襟。《后赋》写苏轼独自登山的情景,“句句如画、字字似诗”,通过渲染,人如身临其境。描写江山胜景,色泽鲜明,饱含作者真挚的感情。巧用排比、对仗,增加语句的节奏感。“孤鹤”则平添了神秘意趣。

四.结语

《前、后赤壁赋》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是苏轼际遇和心灵的艺术写照,是他人品和文品的结晶,反映了其矛盾的思想情感。忠君用世而不可得的无奈、波澜迭起的政治生涯、对生命的尊重与正视、旷达乐观、超然物外、寻求自我超脱的境界铸就了两赋的辉煌。感动沉思,悟出真谛:无论山水江月如何变化,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无论人生怎样落寞,只要紧紧把握住人文自我,生命的步履就能坚实矫健、生命的内蕴就会厚重深刻,生命的华彩定会璀璨绽放!

参考文献

[1]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试验版语文必修(三)(四)教师教学用书阅读・写作.[M].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出版社合编2008年1月第1版.157-158.

临江仙苏轼篇3

关键词 爱情 真情 物化 知己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104-02

一、引子

爱情是什么?简单说 爱情就是爱一个人的那种感情。

从“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再到元好问的“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千百年来人们都从不同角度对爱情解释着。

随着历史的发展,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男子张口要娶“白富美”,女子闭口要嫁“高富帅”。虽有丈夫,却体会不到丈夫的关心;虽有妻子,却体会不到妻子的温柔;虽有家庭,却体会不到家的温馨。于是,人们开始对爱情迷茫起来,爱情成了现代人心中的谜。下面让我们由苏轼的《西江月》去寻找答案吧。

二、对《西江月》的再认识

西江月

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常嫌粉穑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是苏轼为悼念毅然随自己贬谪岭南惠州的侍妾朝云而作。词中所描写的惠州梅花,实为朝云美丽的姿容和高洁的人品的化身。

词的上阕写惠州梅花的风姿、神韵。起首两句,突兀而起,说惠州的梅花生长在瘴疠之乡,却不怕瘴气的侵袭,是因这它有冰雪般的肌体、神仙般的风致。接下来两句说它的仙姿艳态,引起了海仙的羡爱,海仙经常派遣使者来到花丛中探望;这个使者,原来是倒挂在树上的绿毛小鸟。以上数句,传神地勾勒出岭南梅花超尘脱俗的风韵。

下阕追写梅花的形貌。“素面常嫌粉稹保岭南梅天然洁白的容貌,是不屑于用铅粉来妆饰的;施了铅粉,反而掩盖了它的自然美容。岭南的梅花,花叶四周皆红,即使梅花谢了(洗妆),而梅叶仍有红色(不褪唇红),称得上是绚丽多姿,大可游目骋情。面对着这种美景的东坡,却另有怀抱:“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东坡慨叹爱梅的高尚情操已随着晓云而成空无,已不再梦见梅花,不象王昌龄梦见梨花云那样做同一类的梦了。句中“梨花”即“梨花云”,“云”字承前“晓云”而来。晓与朝叠韵同义,这句里的“晓云”,可以认为是朝云的代称,透露出这首词的主旨所在。

这首咏梅词空灵蕴藉,言近旨远,给人以深深的遐思。词虽咏梅,实有寄托,其中蕴有对朝云的一往情深和无限思恋。作者既以人拟花,又借比喻以花拟人,无论是写人还是写花都妙在得其神韵。张贵《词源》论及咏物词时指出:“体物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以这一标准来衡量此词,可以窥见其艺术技巧的精湛。

三、由《西江月》走进苏轼与王朝云的爱情

(一)才华是爱情的剂

王朝云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为西湖名妓。孔凡礼先生《苏轼年谱》载:“《燕石斋补》谓朝云乃名妓,苏轼爱幸之,纳为常侍 。”

王朝云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能歌善舞,虽混迹烟尘之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宋神宗熙宁四年,坡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为杭州通判,一日,他与几位文友同游西湖,宴饮时招来王朝云所在的歌舞班助兴,悠扬的丝竹声中,数名浓妆艳抹,长袖徐舒,轻盈曼舞,而舞在中央的王朝云又以其艳丽的姿色和高超的舞技,特别引人注目。舞罢,众入座侍酒,王朝云恰转到坡身边,这时的王朝云已换了另一种装束:洗净浓装,黛眉轻扫,朱唇微点,一身素净衣裙,清丽淡雅,楚楚可人,别有一番韵致,仿佛一股空谷幽兰的清香,沁入坡因世事变迁而黯淡的心。此时,本是丽阳普照,波光潋滟的西湖,由于天气突变,阴云敝日,山水迷蒙,成了另一种景色。湖山佳人,相映成趣,坡灵感顿至,挥毫写下了传颂千古的描写西湖佳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饔暌嗥妗S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明写西湖旖旎风光,而实际上寄寓了坡初遇王朝云时为之心动的感受。朝云时年十二岁,虽然年幼,却聪慧机敏,由于十分仰慕东坡先生的才华,且受到苏轼夫妇的善待,十分庆幸自己与苏家的缘份,决意追随东坡先生终身。

(二)患难见真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花是高洁之花,越是寒冷越开得清香。王朝云正是梅花超尘脱俗一样的女子。患难见真情,在“寒冬腊月”之时,在“瘴气侵袭”之处,在“一贬再贬”之境,她对苏轼仍然不离不弃。她的真情是对“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无情的讽刺。

宋神宗驾崩后,宋哲宗继位,任用司马光为宰相,全部废除了王安石的新法;因而反对新法的坡又被召回京城升任龙图阁学士,兼任小皇帝的侍读,这时的坡,十分受宣仁皇太后和年仅十二岁的小皇帝的赏识,政治上春风得意。说来令人费解,在东坡政途黯淡失意时,与之患难共携、相濡以沫的王朝云,此时却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官场应酬与居家主事,自然处处以王闰之这位续弦夫人为主;

然而,只不过风光两年而已,坡再度被排挤出京而出任杭州知府。旧地重临,杭州百姓沿路焚香鸣炮欢迎他们所爱戴的父母官。为了不负众望,在王朝云的枕畔细语中,坡此次前来,要为杭州的百姓做了不少有益之事。这里面其实也包含了贤内助王朝云的一份心血。

此后十年之中,坡又先后出任颍州和扬州知府,续娶的王夫人已逝。宋哲宗业已亲政,用章敦为宰相,又有一批不同政见的大臣遭贬,坡也在其中,被贬往南蛮之地的惠州,这时他巳经年近花甲了。眼看运势转下,难得再有起复之望,身边众多的侍儿姬妾都陆续散去,只有王朝云始终如一,追随着坡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到了惠州。对此,东坡深有感叹,曾作一诗:“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阿奴络秀不同老,无女维摩总解禅。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姻缘;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

此诗有序云:“予家有数妾,四五年间相继辞去,独朝云随予南迁,因读乐天诗,戏作此赠之。”当初白居易年老体衰时,深受其宠的美妾樊素便溜走了,白居易因而有诗句“春随樊子一时归。”王朝云与樊素同为舞妓出身,然而性情迥然相异,朝云的坚贞相随、患难与共,怎不令垂暮之年的坡感激涕零呢!

(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诗经》中曾描写到:“乃生男子,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弄之瓦。”①男女从出生时便被定义为“璋”“瓦”之别,可看出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同。女子生来就注定无法与男子享同等的权力,也没有同等的期望和责任。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男尊女卑的思想贯穿于史书和人们的思想中。受“三从四德”思想的影响,女子是男人的附庸,是男人的奴隶,女子完全听从于男子。但朝云不是,她不仅是苏轼的小妾,更是苏轼难得的一位红颜知己。

如果说王弗努力在苏轼的仕宦生活与处理人际关系工作中给予苏轼深深地关注和帮助;王闰之在苏轼经历大起大落的人生沉浮中,认同了苏轼的人生价值观,让他感到家庭的温暖与和谐;那么,王朝云则以其艺术气质,能歌善舞,对佛教的兴趣和对苏轼内心的了解与苏轼相投契。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位比坡年轻近三十岁的小妾竟可以猜透先生的心思。

临江仙苏轼篇4

一、欧阳修《致元珍学士》札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今庐陵(江西吉安)人。作为宋一代文坛领袖,除积极倡导诗新运动,力矫文坛积弊,其思想直接影响王安石、苏轼、曾巩等一批学者。其书法成就虽不及后世的“宋四家”,但因他的政治地位和文坛权威的确立,其书法理论的先行,对宋人“尚意”书风的掀起,有着不可分割的因果关系。对于“尚意”书风的意义是深远的。

欧阳修《集古录》曾言:“余每得唐人书,未尝不叹今人之废学也。”故他在书法实践上的努力亦如其于文学革新一样,追求“意态无穷”的审美追求。《致元珍学士》尺牍,点画刚劲,结体宽博,落笔果断,虽有唐人颜真卿家法隐于其中,但一改晋唐以来书法中和平正、刻意装饰的功利思想。宋初去唐不远,醉翁手札强调书法的尽性抒情虽已显现,但唐人严谨有序的特点在《致元珍学士》中还是存在的。

二、蔡襄《陶生帖》

蔡襄作为“宋四家”中的最年长者,他在书法的功绩与其好友欧阳修不同。欧阳修主要是理论创建的倡导,而蔡襄则表现在实践方面。

蔡襄(1012年—1067年),字君谟,兴化仙游人(今属福建)。苏轼云:“蔡君谟书,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蔡氏诸体皆能,自家风格温润含蓄,清健严谨。欧阳修为蔡氏各体排出等级,曰“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其草书宗法二王,用笔内拓能收敛,外拓能开张,笔力含蓄刚健,流动俊美。明杨循士云:“能亲接右军正传。”《陶生帖》是蔡襄传世的草书作品,其点画形态谨守古法,中锋侧锋穿插互用。章法节奏起伏跌宕,纵逸俊朗,块面对比尤为强烈。间有少许章节笔意点缀其中,愈发于妍美清润之中添得几分质朴之气。

三、苏轼《致梦得秘校》札

苏轼学识渊博,才气豪迈,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文学艺术家之一,为“唐宋古文家”之一。其诗歌题材广阔,清新雄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风豪迈,出诗入词,开豪放词派。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雪堂、东坡、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作为宋人“尚意”书风的代表人物,最注重“书初天意于佳乃佳尔”。后人对宋人书法概以“尚意”的定论,也是受苏轼“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诗句的启发。《致梦得秘校》札,世人又称《渡海帖》,当书与东坡流放黄州之后的十来年间,应属于东坡晚年作品。与其《李白仙诗卷》《黄州寒食诗》颇类似。此帖英爽豪迈,超神入化,笔法欹侧纵横,气息老持温厚。除保留中年行书结体扁平、用笔厚重的特点外,平淡中愈见天真。人书俱老,所有的忧患、得失都已悄然隐去,有羽化登仙之境,令人回味无穷。

四、黄庭坚《致景道十七使君》札

黄庭坚被列为“苏门四学士”之首,与其师坡同为一代文宗,不甘人后,勇于创新,开“江西法派”。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涪翁、山谷,江西分宁(今江西修水)人。黄庭坚以“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的勇气,最终借助他奇崛的艺术语言,开创了一种迥于时人的自家风貌。黄氏诸体皆擅,草书最精。《致景道十七使君》札,是其传世的小楷精品,一改早期楷书结构端正,结字扁平,点画简短厚重,受其师苏氏风格的影响。用笔斩钉截铁、劲健挺拔,结构中宫敛结,长笔四展。奇思妙想之趣随处可见。辐射状的个人特征呈现明显。虽为小楷,但无一丝拘谨之态。气息通达,左顾右盼,上下呼应,随意颠倒而浑然一气,如船工荡桨,进退自如,不让诸擅小楷之前贤大家。

五、米芾《致临沂使君》

临江仙苏轼篇5

大凡中国古代经典作品中,能够跨越时空者,都是因为作家表达了作为人类的我们与这个世界既矛盾又统一的共生关系:生命的内在沉疴与生命走向的本质苦难,构成了人类必然,甚至是绝望的生命归元。在这必然中,每一生命个体,都能找到自己,与这世界顺从或对抗的反差极值:希冀通过努力,看见自己,在黑暗中行走的声音。而生命个体在这黑暗中行走的路程中,酒却一直伴随在左右,构成了中国特色的酒文化。

苏轼的《赤壁赋》,在我看来,则是这种生命内在转换与情感流露的经典之一。这种大苦无怨的壮美,宛如坚韧而又倔强的金刚,在黑暗里朦胧出几分祥和的亮色:通过自我与时间的相互参透,传达出一种不可替代的人文情怀。作者在这篇赋里,借助几次饮酒的情形与内在的情感冷遇,表达出谪居的个人况味及个人内在生命与世界的对抗与顺从,从而达到内心平衡的曲曲折折。

一曲酒,看似平静实则不平静。苏轼被贬黄州,在一个月圆气爽的秋日,游玩赤壁之下,感受徐徐的清风和平静的江面,“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在文意强调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宁静和谐之景,却又特写了“举、属、诵、歌”这样一系列夸张的行为动作,看似快乐无比,实则与当前景当前时有些不协调。而这种不协调,在我看来,是苏轼原以为自己被贬的内心可以与“水波不兴”的江面一样平静而不能的掩饰;是想通过喝酒的场景来掩饰自己内心的不甘——本怀着满腔热情和满腹的才华想尽忠于朝廷,却不料遭小人谗言而至被贬的下场,任谁也不甘,更何况是才华横溢的苏轼呢?所以我认为一曲酒倾倒的是苦中作乐的心曲。

二曲酒,看似超脱实则迷茫不知归路。“于是饮酒乐甚”中“于是”一词承上文中苏轼在月光下面对浩瀚无边,水天一色的景象,幻想成仙的心理独白,看似得以解脱尘世的烦恼,实际上却是现实中迷茫不知归路的体现。在苏轼饱受儒、道、佛思想影响的意识中,其自我与他我,几乎一半出世,一半人世,或许还有一部分什么也不是。面对生存的丛林法则,此情此景之际,也难免心潮起伏。从京城到此地,早就饱含凄风苦雨。茫茫苍苍的黄州,断壁残岩,森然高耸;滔滔滚滚的大江,无日无夜,无始无终。满眼萧然的苏轼,放眼远望,地迥天高,定格身旁,苦宅黄芦。苏轼摇头喟叹之余,觉得自己,真正成为一条被朝廷遗弃的狗了。我们从他的《寒食帖》中,明显看到,老苏的内心,块垒与苦痛相兼,迷惘与梦想共举。所以二曲酒倾倒的是隐藏在内心的迷茫不知归途的心曲。

三曲酒,看似乐极实则断肠。苏轼幻想羽化登仙以至极乐的境界,却又由虚幻的乐而乐极生悲。这是因为他的政治理想一直像一株美丽的罂粟花萦绕在他内心挥之不去。“饮酒乐甚,扣舷而歌”的竟是“望美人兮”,将“美人”比君,可见苏轼的忠君之殷切。但无人却在“天一方”,这印证了生活现实“借酒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悖谬,这里酒似乎给苏轼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此时的苏轼正如深陷爱河中的失恋人一般,陷入痛苦中想通过酒来麻醉自己,忘记对方,没想到酒到尽时,却是对恋人的无尽思念、爱慕,即使是责备怨恨对方,也是带着一种不舍和心疼的。这第三曲酒倾倒的是怎样迂回断肠的心曲啊!

四曲酒,看似叹婉实则倾慕。借对曹操一世英雄“而今安在”的悲叹,看似一种自我的宽慰,在我看来,是一种倾慕的酸词。“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英雄盛况和“临江酾酒、横槊赋诗”的文人豪迈,应该说曹操将英雄之武才与文人的文才以及其丰功伟绩,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了,曹操般的英雄成了中国文人的一个情结。拥有治国之谋略和才华横溢的苏轼岂有不倾慕之理?

五曲酒,看似洒脱实则悲叹。“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是苏轼在倾羡英雄反观自我的失意之时的宽慰,以英雄安在来宽慰关照自我的身份。“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一介樵夫和渔夫的功绩在哪里?终生与鱼虾麇鹿为伴而已。以往门庭车马之喧哗,钟鼓琴瑟之音,官官之间的捧喝之声都已成为过往。“一叶扁舟,一壶酒”看似洒脱,实际上隐藏着一种飘零感和孤独感;是对生命短暂的哀叹,是对失意人生的哀叹。所以这曲酒倾泻的是悲叹失意人生的心曲。

临江仙苏轼篇6

七夕(五代·后唐)杨璞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七夕 (唐)权德舆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七夕 (唐)徐凝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鹊桥仙(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木兰桨子藕花乡,小草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李景《摊破浣溪沙》)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乌夜啼》)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顾芎《诉衷情》)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钱惟演《玉楼春》)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木遮》)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莎莎课件站[*]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

聚散若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于谁同。(欧阳修《浪淘沙》)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留春住 (王观《卜算子》)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

今宵剩把颍钢照,有恐相逢似梦中 (晏几道《鹧鸪天》)

残睡觉来人又晚,难忘,便是无情也断肠 (晏几道《南乡子》)

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晏几道《生查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苏轼《江城子》)

临江仙苏轼篇7

苏轼的称呼有好几十个:苏轼、苏子瞻、苏子平、苏和仲、苏同文、大苏、苏二、大苏公、苏长公、眉山公、苏眉州、峨眉先生、苏贤良、苏太史、苏使君、东坡居士、坡、雪堂、苏副使、狂副使、老农夫、雪浪翁、长帽翁、苏尚书、苏礼郎、苏学士、苏翰林、苏内翰、苏端明、苏徐州、苏惠州、大坡、老坡、谪仙人,东坡翁、坡翁、东坡道人、坡仙、坡公、东坡老人、东坡病叟、坡老、苏公、苏仙、苏子、西湖长、秃鬓翁、白发兄、香案吏、玉堂仙、老泉山人、铁冠道人,思无邪斋、笠履翁、苏玉局、玉局翁、德有邻室、毗陵先生、髯苏、髯公、髯翁、文星、奎宿、妙喜老人、苏文忠公、苏文忠……①

惜乎袁先生未作考释说明。孔凡礼先生《苏轼年谱》列有苏轼外号18种,且有简明考辨。未列入上引之称谓者尚有:

戒和尚、眉阳居士、仇池公、泉南老人、水东老人、海上道人②

这两本当代学术著作胪列的苏轼称谓,悬揣缺漏已很少。尚有补苴,亦属上列称谓之变形。苏轼称谓反映出苏轼的思想和经历,无论是自称,还是他称,均有极为丰赡的文化内蕴。除一般尊称苏子、苏公、苏君外,本文就上引70余种称谓分类略作说明,并作一点考证。

名字类。苏洵为苏轼取名轼,《名二子说》揭其本旨:“轮福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③苏轼论事激切,锋芒毕露,取名暗含望其多加外饰,免遭不测之祸之意。子瞻为苏轼之字。字、名关联。“子”为衬字,“瞻”者,远望也,取义于《左传·庄公十年》“登轼而望之”一语。苏和仲、苏同文亦为苏轼之字,不常用。苏轼《书葛道纯诗后》:“元丰五年五月十九日,汝州团练副使苏轼和仲。”④嘉乐堂《三苏文范》卷首《三苏考实》:“轼字子瞻,小字同文”,“辙字子由,小字同叔”。⑤

别号类。苏轼最常用的别号为“东坡居士”。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元丰四年,苏轼四十六岁,友人马正卿为苏轼在郡中请得“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⑥,这块荒地名“东坡”,苏轼躬耕筑室其中,自此自号“东坡居士”。《宋史》本传:“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大坡、老坡、东坡翁、坡翁、东坡道人、坡仙、坡公、东坡老人、东坡病叟、坡老等称谓皆由此衍生,不赘引。苏轼尚有其他别号。与佛教相关的,“东坡居士”外,尚有“戒和尚”“妙喜老人”。“戒和尚”见于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七:“及谪英州,云居佛印遗书,追至南昌,东坡不复答书。引纸大书曰:‘戒和尚又错脱也。’”⑦“妙喜老人”则为佛教徒对苏轼的称谓。苏轼《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净名毗耶中,妙喜恒沙外。”“请判维摩凭,一到东坡界。”⑧“大苏死后忙不彻,三教九流都扯拽”,董遐周云:“子瞻已托识他所耶。总是一个大苏,沙门扯他做妙喜老人,道家又道他是奎宿。”⑨与道教相关的,“东坡道人”外,则有“铁冠道人”“海上道人”。“铁冠道人”见于洪迈《夷坚志·丙志》卷十三:“东坡在海上尝自称铁冠道人。”B10“海上道人”见于周必大《省斋文稿》卷十七:“前序海上道人诺为之,故虚右以待。”B11此外,“毗陵先生”见于陆游《跋苏氏易传》:“方禁苏氏学,故谓之毗陵先生云”。B12因苏轼晚年卜居毗陵(常州),故称。“无邪公”见于徐恢《蒙刘元甲沔数示东坡诗》:“无邪公文天所赞,汩汩词源倒河汉。”B13“水东老人”见于唐庚《眉山唐先生文集》卷三:“溪侧有两榕甚奇,清阴可庇数十榻,水东老人常饮酒其下。”B14“老农夫”见于苏词《好事近·送君猷》:“看取雪堂坡下,老农夫凄切。”B15吴聿《观林诗话》卷七:“传赵德麟家所收泉南老人杂记”。B16此“泉南老人”即苏轼。李之仪《姑溪居士文集》有《仇池翁南浮集序》B17此“仇池翁”即苏轼。苏轼《书赠徐信》,末有眉阳居土印章B18,此“眉阳居土”即苏轼。

排行类。大苏、苏二、大苏公、苏长公皆此类。苏轼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一:“子由奉使契丹寄东坡诗云:‘谁将家集过幽都,每被行人问大苏。’”B19黄庭坚《避暑李氏园》其二:“题诗未有惊人句,会唤谪仙、苏二来。”B20山谷称东坡为苏二。张耒《明道杂志》:“苏长公有诗云‘僧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B21张耒称苏轼为苏长公。称苏轼为“长公”其实并不准确,苏轼并非苏洵长子,还有一兄名“景先”,苏轼三岁那年夭折。后人称苏轼为“长公”,应属敬称。

职官类。苏轼有在朝廷、地方长期任职经历,时人往往以职务称之,这种称谓往往随任职情形的变动而变动。据王宗稷《东坡先生年谱》B22苏轼年二十,考中进士,时称苏贤良。苏轼年三十,得直使馆,时称苏太史。苏轼年三十六,任监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时称苏尚书。苏轼年五十,以礼部郎官召,到省半月,除起居舍人,时称苏礼郎。苏轼年五十一,为翰林学士知制诰,时称苏学士、苏翰林。内翰指为皇帝起草诏告的官员,苏内翰之称缘此。苏轼年五十七,为卤簿使,寻迁礼部尚书,迁端明侍读学士,时称苏端明。苏轼历任密州、徐州、湖州、颖州、杭州等地太守,古称太守为使君,故称苏使君。苏轼《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B23苏轼再贬为宁海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陈师道《送吴先生谒惠州苏副使》:“百年双白鬓,万里一秋风。”B24又称狂副使。苏轼《定风波》:“更问尊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B25苏轼曾任成都玉局观提举,故称苏玉局,自称玉局老、玉局翁。苏轼《李伯时画像跋》:“建中靖国元年正月三日甲子,玉局老书。”B26苏轼《永和清都观道士……》:“镜湖敕赐老江东,未似西归玉局翁。”B27苏轼还有一些官职的非正式称谓。苏轼《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风物之美》:“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王文诰辑注:“唐《百官志》,若仗在紫宸内阁,则起居舍人夹香案分列殿下。”李肇《翰林志》:“时居翰林苑,皆为陵玉清,溯紫霄,岂止于登瀛州哉,亦曰登玉署、玉堂焉。”B28可见“香案吏”“玉堂仙”是对苏轼翰林学士知制诰身份的非正式称呼。其中,端明侍读学士为苏轼生前最高官职,“苏端明”这一称谓使用广泛。苏辙所作传记即为《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职官类称谓,既有他称,亦有自称,其特点是有时间性,随苏轼的任职情形而变化。此类称谓,一般为生前采用。

地名类。一种情形是以乡里称。苏轼出生于今四川眉山。眉山公、苏眉州、眉阳先生、峨眉先生皆以出生地称呼。陈师道《后山丛谈》卷四:“眉山公卒,太学生侯泰、武学生杨选,素不识公,率众举哀。”B29沈辽《题子瞻雪堂即次前韵》卷四:“眉阳先生齐安客,雪中作堂爱雪白。”B30一种情形是以居留地称。苏轼曾任徐州知州,苏徐州以苏轼任职地称呼。苏密州、苏颖州等称谓类此。苏轼再贬宁海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苏惠州以苏轼贬谪地称呼。苏黄州、苏儋州称谓类此。杨万里《游丰湖》:“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颖水更罗浮。东坡元是西湖长,不到罗浮须得休。”B31钱塘指杭州,颖水指颖州,罗浮指惠州,苏轼曾在杭州、颖州、惠州疏浚西湖,造福一方,西湖长以苏轼任职地称呼。还有一种情形是以斋室称。雪堂、雪浪斋、思无邪斋、德有邻室皆此类。苏轼《雪堂记》:“苏子得废圃于东坡之胁,筑而垣之,作堂焉,号其正曰雪堂。”B32此斋为苏轼贬居黄州时居室。苏轼《雪浪斋铭引》:“予于中山后圃,得黑石……又得白石曲阳,为大盆以盛之,激水其上,名其室雪浪斋。”B33此斋为苏轼任职定州时居室。《广东通志》卷十九:“东坡故居在白鹤峰上,宋苏轼谪惠,卜居于此,有堂曰德有邻,轩曰思无邪。”B34堂和斋为苏轼贬居惠州时居所。苏轼诗文之末,常以斋室之名落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例可以斋室之名指称主人,故这些斋室之名亦成称谓。

容貌类。秃鬓翁、白发兄、髯苏、髯公、髯翁、长帽翁、笠履翁、皆此类。黄庭坚《病起荆江即事》:“玉堂端要直学士,须得儋州秃鬓翁。”B35时苏轼自儋州遇赦北归,黄庭坚想象中的苏轼,鬓发俱白,故以秃鬓翁称之。苏辙《次韵子瞻寄贺生日》:“但愿白发兄,年年作生日。”B36《王直方诗话》“东坡帽”条:“元佑之初,士大夫效东坡顶短檐高桶帽,谓之子瞻样。”B37苏轼喜戴长型帽,世人尊称苏轼为长帽翁。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四:“老却眉山长帽翁,茶烟轻飏鬓丝风。”B38南方多雨,苏轼喜戴竹笠。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东坡戴笠》:“惠州嘉应妇女多戴笠,笠周围缀以绸帛,以遮风日。名曰苏公笠,眉山遗制也。”B39故苏轼又有一称谓叫“笠履翁”。秃鬓白发是事实,髯公、髯翁的称呼就不实了。笔者《苏轼体貌考论》一文已作考辨,不赘。

评价类。谪仙人、苏仙、坡仙、文星、奎星皆此类。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四:“子瞻文章议沦,独出当世,风格高迈,真谪仙人也!”B40朱熹《与诸人用东坡韵共赋梅花》:“罗浮山下黄茅村,苏仙仙去馀诗魂。”B41元好问《奚官牧马图息轩画》:“奚官有知应解笑,世无坡仙谁赏音?”B42文星指有文才之人,相传文曲星主人才。奎星因其形似文字,古人认为其主文运和文章。可用以称有文学才能的人。费衮《梁溪漫志》卷七:“宣和间,申禁东坡文字甚严。有士人窃携其集出城,为阍所获,执送有司,见集后有诗云:‘文星落处天地泣,此老已亡吾道穷。’”B43陈肖岩《庚溪诗话》卷上记宋徽宗与主醮道士问答:“上叹讶之,问曰:‘奎宿何神为之?所奏何事?’对曰:‘所奏不可得知,然为此宿者,乃本朝之臣苏轼也’。上大惊。”B44

谥号类。苏轼在南宋孝宗时平冤昭雪,恢复名誉,赠太师,谥号文忠。《宋史》本传:“高宗即位,赠资政殿学士,以其孙(苏)符为礼部尚书。又以其文置左右,读之终日忘倦,谓为文章之宗,亲制《集赞》赐其曾孙(苏)峤。遂崇赠太师,谥文忠。”故后人遂称苏轼为苏文忠、苏文忠公。明人茅维《苏文忠公全集》为苏轼诗文合集。

以上分类,仅仅为着说明的方便,其实并不十分严密。事实上,有些称谓即有两属情形。苏轼诸多称谓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无疑是苏轼、苏子瞻、坡三种。苏轼为什么会有如此繁复的称谓?苏轼是一个在政治、文学、艺术、宗教等多个领域均有突出建树的人物。作品和人品在当时即彪炳海内,而其仕宦经历又极为丰富,思想驳杂,交游广泛,爱好众多,在当时和后世受到的品评之多,亦非一般文士可企及,故其称谓出现特别繁复的情形。其中有些称谓,一般读书人已很难弄清其产生背景和文化内蕴。

苏轼称谓中,有三种称谓存在争议。存在争议的三个问题是:“子平”是否苏轼字?苏轼缘何号“东坡”?“老泉”之号应属谁?

苏轼表兄文同有《丹渊集》行世,中有与苏轼唱和诗作多篇,如《和子平悼马》《中秋试院寄子平》《往年寄子平》等,考苏轼、文同交游可知,引诗题目中的“子平”即苏轼。古柏《坡年谱》即谓苏轼又字子平。对此,亦有不同看法。《苏轼研究资料汇编》“编者按”:“明钱允治《吴郡重刊文湖州丹渊集序》:‘遘党祸炽烈,所有与苏家文字,一切抹杀不存,至有改子瞻为子平者。嘻,亦可笑哉。’”B45

对此,孔凡礼先生于《苏轼年谱》续行驳正:

《丹渊集》卷十《寄题杭州通判胡学士官居诗》之胡学士及诗中所云之子平,原刊此集者谓为苏轼,乃以此集北宋末初刊时“党祸未解故窜易”之以致“失真”。不可据此谓轼字子平。轼友人有苏钧,字子平,见元丰六年《答苏钧简》条。B46

孔凡礼先生认为子平不是苏轼之字,理由有三。其一,苏轼又字子平之说,仅见文同《丹渊集》,苏轼及同时代人均无此记录,孤证不立。其二,“子平”系北宋末年刻书人为掩人耳目所增设之避讳文字。时“元祐党祸”盛行,苏轼作品列为禁书,刻书人便在所刻文同《丹渊集》中,应文同家人要求,径改“子瞻”作“子平”。其三,《丹渊集》中有《同苏秘丞子平登延晖故亭》《夜思寄苏子平秘丞》等诗,苏轼一生从未任过“秘丞”一职,可见文同作品中有时“苏子平”非指苏轼,而是指苏轼、文同共同的友人苏舜举之子曾任秘丞的苏钧苏子平。

关于东坡之号的来历,南宋洪迈《容斋三笔》认为“详考其意,盖专慕白乐天而然”。南宋周必大《二老堂诗话》:“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源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B47故东坡之号与苏轼敬慕白居易有关。今人多持此说。也有不同看法。史良昭先生即认为:“东坡的自号与白诗中的‘东坡’仅仅是偶合。乐天有‘两枝杨柳小楼中,袅袅多年伴醉翁’(《别柳枝》)和‘初时被目为迂叟’(《迂叟》)的诗句,醉翁、迂叟均为自指。我们总不能说欧阳修取号醉翁、司马光自名迂叟,都是‘必起于乐天某某之作’吧。”B48

苏轼贬谪黄州自号东坡,与白居易任职忠州之情境完全不同。苏轼《与王定国书》:

近于侧左得荒地数十亩,买牛一具,躬耕其中。今岁旱,米贵甚。近日方得雨,日夜垦辟,欲种麦,虽劳苦却亦有味。邻曲相逢欣欣,欲自号鏖糟陂里陶靖节,如何?B49

东坡本一常见地名,与南村、西畴、北川之称类同,皆随处可见之地名俗称。忠州东坡和黄州东坡地名偶合的概率相当高。“乐天忠州之作”指白居易任忠州刺史时与“东坡”有关的几首诗。《东坡种花》:“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步东坡》:“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别东坡花树》:“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白居易贬后新任忠州刺史,追求的是种花栽树的闲适雅致。苏轼开荒东坡,为的是养家活口维持生计。苏轼在与王巩的信中透露出“欲自号鏖糟陂里陶靖节”(此号后未用过)之意。“鏖糟陂”指汴京郊外一片沼泽地,与黄州东坡荒地性质相同。苏轼《东坡八首》叙云:“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释耒而叹,乃作是诗,自愍其勤,庶几来岁之人以忘其劳焉。”B50如果说落魄黄州的苏轼有什么“专慕”之人的话,那也不是追求闲适的白居易,而是躬耕自资的陶渊明。所以,苏轼自号东坡的原因,一与开荒之地有关,所谓“茨棘瓦砾”“日夜垦辟”;一与劳作之苦有关,所谓垦荒东坡,“筋力殆尽”;一与人生之感有关,所谓“自愍其勤”,劳苦“有味”。读过《东坡八首》的读者,会强烈感到苏轼确确实实是临时客串了一回农民的,而苏轼也欣欣然曾以“老农夫”自号。在苏轼浮沉宦海的生涯中,“躬耕”东坡不啻是人生难以忘怀的一页,这应当是苏轼自号东坡的根本原因。此与“专慕白乐天”无关。

在苏轼的称谓中,老泉山人这一称谓颇有争议。一般文学辞典和文学史著作明载:“苏洵,字明充,号老泉。”而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十则称苏轼“晚又号老泉山人”B50。那么,“老泉”究竟是苏洵之号还是苏轼之号?

对此,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卷十有一辨正:

老苏号老泉,长公号东坡,人所共称也。而叶少蕴《燕语》云:“苏子瞻谪黄州,号东坡居士,其所居之地也。晚又号老泉山人,以眉山先茔有老翁泉,故称。”梅圣俞有《老人泉》诗,东坡自注云:“家有老人泉,公作此诗。”又尝闻有“东坡居士,老泉山人”八字共一印,而吾友詹二有东坡画竹,下用“老泉居士”朱文印章。据此则老泉又是子瞻号也。B51

郎瑛引叶梦得语,又举所见“老泉山人”印章实证为例,辩驳十分有力。对此,清阎若璩《潜邱札记》、吴景旭《历代诗话》、袁枚《随园诗话》等都作过考辨,认为老泉之号应归属苏轼。阎若璩《潜邱札记》:“苏老泉先生是父冒子号也。盖苏氏先茔有老人泉,子瞻取以自号,不知何年讹以称老苏。”最重要的是,苏氏昆仲皆不避“老泉”之讳。苏轼《六月七日泊金陵阻风,得钟山泉公书寄诗为谢》:“独望钟山唤宝公,林间白塔如孤鹤。宝公骨冷唤不闻,却有老泉来唤人。”B52苏辙《次韵子瞻寄贺生日》:“归心天若许,定卜老泉室。凄凉百年后,事付何人笔。”B53两诗可以反证“老泉山人”绝非苏洵之号。这些材料当可证明,“苏洵,字明充,号老泉”之说是不能成立的。

注释:

①袁庭栋《古人称谓》第4页,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版

②孔凡礼《苏轼年谱》第2页,中华书局,1998年2月版

③转引自《苏轼研究资料汇编》上编第9页,四川大学中文系唐宋研究室编,中华书局1994年4月版

④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第2134页,中华书局1986年3月版

⑤同②,第1页

⑥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第1097页,中华书局1992年2月版

⑦同③,第221页

⑧同⑥,第2118页

⑨丁传靖辑《宋人辑事汇编》第636页,中华书局1981年9月版

B10同②,第2页

B11同②,第2页

B12同③,第528页

B13同②,第1313页

B14同③,第211页

B15邹同庆、王宗堂著《苏轼词编年校注》第469页,中华书局2002年9月版

B16同③第253页

B17同③,第31页

B18同④,第2575页

B19同④,第369页

B20同③,第167页

B21同④,第133页

B22转引自四川大学中文系唐宋研究室编《苏轼研究资料汇编》下编第1713页—1769页,中华书局1994年4月版

B23同B15,第434页

B24同③,第137页

B25同B15,第434页

B26同④,第2562页

B27同⑥,第2450页

B28同⑥,第2064页

B29同③,第140页

B30同③,第24页

B31同③,第560页

B32同④,第140页

B33同④,第1998页

B34同②,第1245页

B35同③,第93页

B36同③,第560页

B37同③,第178页

B38同③,第882页

B39转引自《汉语大辞典》缩印本,第5564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4月版

B40同③,第12页

B41《晦庵集》卷四

B42《遗山先生文集》卷四

B43同③,第680页

B44同③,第424页

B45同③,第10页

B46同②,第2页

B47同⑥,第1079页

B48《浪迹东坡路》第197页,中华书局2004年1月版

B49同④,第1520页

B50同③,第247页

B51同③,第1002页

B52同⑥,第2031页

临江仙苏轼篇8

【关键词】苏轼;政治;思想;人格

我读苏轼的作品,研究他的思想,越来越为苏轼的人格魅力所吸引,越发觉得他的一些品质和修养是后人学习的楷模。他的作品之所以传诵至今仍有旺盛的生命力,我想绝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语言艺术,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大都透射极强的人格力量,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分析苏轼的人格魅力,大致表现在四个方面:政治上正直果敢,思想上博大精深,艺术上才华横溢,感情上丰富浓烈。

关于苏轼的文学才华和从他作品中表达出来的丰富炽热的感情已是妇孺皆知,这里我就苏轼政治上的表现和思想上的特点作一点论述。

1. 苏轼在政治上有独到的政治主张,正直、果敢,不趋炎附苏轼二十一岁考取进士,开始从政,虽然只做了一些地方官,但却有激进的政治思想。在他二十六岁时《进策》和稍后二年的《思治论》中分析了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各方面危机四伏的形势,提出了革新弊政的要求,而且对于具体措施也作了一些探索,大胆议论“天下之所以不大治者,失在于任人,而非法制之罪也。”初步显示出他的政治才能。

王安石变法时,官场上追求高官厚禄的投机者越来越多地混入变法派,而苏轼却对新法弊端进行不遗余力的批判和谴责,他或在《商鞅论》中借古喻今,含沙射影,或在《拟进士廷试策》中借题发挥,旁敲侧击,而在《上神宗皇帝万言书》和《再论时政书中》则是全面攻击了。他指出:“今日之政,小用则小败,大用则大败,若力行不已则乱亡随之。”熙宁四年从汴京外调做过杭州通判,以后又做过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的知州,这时他看到新法实际推行过程中的不少流弊,由于对人民的同情加强了他反对新法的决心,他写了《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等文章继续展开攻击。由于他不同于当时一些官僚的阳奉阴违,直言敢谏,元丰二年由于“乌台诗案”被捕入狱,经受了残酷的折磨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王安石罢相后,司马光旧党上台,苏轼被招回京都。司马光等人从极端顽固的豪族地主阶层立场出发,把新法一律加以废除。而这时苏轼看到十多年的变法改革裁抑了少数豪族兼并者的利益,对巩固整个地主阶级的却有更多的好处,因而他虽未完全消除对王安石变法的敌意,但又不满于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集团的倒行逆施,政治态度有所转变。如对免役法,他指斥司马光“欲骤罢免役而行差役”的蛮横无理,认为免役法有“万世之利”;当司马光不理时,他气愤地痛骂“司马牛,司马牛!”他后来继续上书,说恢复差役法“天下以为未便”。苏轼的这种表现,使一些人把他看成是第二个王安石,并要求“以安石为戒“。又由于当时朝廷洛蜀二党之间封建地方性排挤和学术论争,他在旧党中无法容身,因此苏轼请求外调。

宋哲宗亲政,新党再度上台后,对“元祐党人”进行报复迫害,苏轼又成了打击的对象,被一贬再贬,从惠州直到遥远偏僻的儋州(今海南)。

苏轼从主张改革、反对改革到维护某些新法的变化使他得不到新旧两党任何一方面的同情和支持,仕途坎坷和悲剧命运便不可避免。

但他在长期的地方官任上,能按照社会下层的情况和需要认真地为人民作了些好事:救灾、治水、请免赋税、整顿军纪等。差不多每地都有卓著的政绩,得到人民的普遍好感,这在北宋文人中是很突出的。

也许官场上有人认为苏轼政治上不够成熟,不能顺应形势,凭他的才能完全可以仕途通达。当然,苏轼在政治上带有浓重的知识分子色彩,也不免有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在北宋那个积弱积贫的朝代他不能象王安石等人那样建功立业,被历史记上浓重的一笔。但他的正直、果敢,有着自己的政治主张,不盲从于新旧两党的政治势力,的确是值得称道的。如果为官者都能象苏轼那样不顾及自己的官场利益,不计较个人得失,那么社会一定会风清气正。

2. 苏轼的思想融合佛、道、儒等各家思想之精髓,博大精深他把自己的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以外儒内道的形式表现出来。

苏轼一生受儒家“入世”思想影响非常大,他倾慕屈原、诸葛亮、陆贽等经世济时的人物,渴望积极进取,建功立业,“奋厉有当世志”。“丈夫重出处,不退要当前”(《和子由苦寒见寄》)正是他志向的表露。但险恶的政治环境和坎坷的政治命运使他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在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政治打击后,他一度悲观、消沉。这种悲观的情绪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流露。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苏轼借缅怀周瑜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从历史缅怀中回到冷酷现实的一种深沉思绪,他自笑多情,慨叹光阴虚度,便觉人生如梦。在他的散文《赤壁赋》中我们仿佛可以听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歌声和箫声“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作者是何其悲苦,何其失望。苏轼认为连曹操这样“一世枭雄”“而今安在”?何况“吾与子”不过是“天地间之蜉游、沧海之一粟”!因此更是悲从中来,“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面对悠远的历史,无限的江山,作者向我们倾诉:人生是多么短暂,是多么可悲。

然而另一方面,道家的“出世”思想对他的影响比较大,他酷爱陶潜,追求老庄的隐逸生活,并热衷于道教的养生之术,想用“道书方士之言,厚自养练”。特别是“乌台诗案”以后,佛老思想成为他处世哲学的主导思想,也是他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自我排遣的精神支柱。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他没有囿于自己的困境,而是登临山水,寄情于大自然,寻求到精神上的解脱。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创造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样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艺术境界,在这种“江山如画”的雄伟、奇特的艺术境界中,更有豪杰人物周瑜的英姿、风度和才能让人追慕、缅怀。因此这首词虽有悲观情绪,但总体上洋溢着词人的逸气豪情,显示出一泻千里的奔放气势,抒发了自己不重得失的宽阔胸襟和达观的情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宏大气势和广阔境界不知唤起多少仁人志士激情满怀。

临江仙苏轼篇9

2、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梁启超《太平洋遇雨》

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李梦阳《泰山》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6、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古》

7、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8、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古》

9、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九龄《春江花月夜》

10、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11、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陈子澜《恩波桥诗》

1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长歌行》

13、萧条起关塞,摇飏下蓬瀛。拂林花乱彩,响谷鸟分声。披云罗影散,泛水织文生。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李世民《咏风》

14、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白居易《题海图屏风》

1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6、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1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18、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陈子澜《恩波桥诗》

19、城阙天中近,蓬瀛海上遥。——李隆基《送玄同真人李抱朴谒灊山仙祠》

20、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灵隐寺》

2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观沧海》

24、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5、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6、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潘阆《酒泉子》

27、以往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28、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

29、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30、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韩愈《精卫填海》

3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2、耽乐岂予尚,懿兹时景良。庶遂亭育恩,同致寰海康。——李适《中和节赐群臣宴赋七韵》

3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4、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轮征。——柳永《煮海歌》

35、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钱起《送僧归日本》

36、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7、以往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38、以往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39、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4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1、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白居易《题海图屏风》

42、披襟眺沧海,凭轼玩春芳。积流横地纪,疏派引天潢。——李世民《春日望海》

4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长歌行》

44、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白居易《题海图屏风》

45、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陈子澜《恩波桥诗》

46、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7、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

48、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4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长歌行》

临江仙苏轼篇10

二、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三、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韩元吉《好事近·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

四、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张谓《杜侍御送贡物戏赠》

五、湘波如泪色漻漻,楚厉迷魂逐恨遥。——李商隐《楚宫》

六、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张祜《题金陵渡》

七、万里妾心愁更苦,十春和泪看婵娟。——华清淑《望江南·燕塞雪》

八、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九、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羁愁。——李贺《塞下曲》

十、有泪无言对晚春。——淮上女《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十一、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十二、试上铜台歌舞处,惟有秋风愁杀人。——张说《邺都引》

十三、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杨冠卿《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

十四、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王昌龄《送狄宗亨》

十五、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十六、尽无言、闲品秦筝,泪满参差雁。——吕渭老《薄幸·青楼春晚》

十七、泪湿罗衣脂粉满。——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十八、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元结《贼退示官吏》

十九、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云表《寒食诗》

二十、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二十一、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苏武《留别妻》

二十二、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

二十三、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二十四、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二十五、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二十六、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二首·其

二十七、点点行行泪痕满。——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二十八、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二十九、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武则天《如意娘》

三十、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三十一、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谢灵运《登池上楼》

三十二、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王沂孙《齐天乐·蝉》

三十三、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三十四、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三十五、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杜甫《别房太尉墓》

三十六、闲愁闲恨一番新。——辛弃疾《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

三十七、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蒋春霖《卜算子·燕子不曾来》

三十八、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三十九、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四十、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四十一、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四十二、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四十三、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四十四、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纳兰性德《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四十五、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

四十六、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李白《渌水曲》

四十七、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二首》

四十八、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高適《送魏

四十九、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施耐庵《念奴娇·天南地北》

五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五十一、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五十二、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韩愈《听颖师弹琴》

五十三、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韩元吉《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

五十四、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五十五、黄昏疏雨湿秋——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五十六、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五十七、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五十八、一声画角谯门,丰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白朴《天净沙·冬》

五十九、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六十、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六十一、不系雕鞍门前柳,玉容寂寞见花羞,冷风儿吹雨黄昏后。——乔吉《春闺怨·不系雕鞍门前柳》

六十二、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

六十三、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于谦《过菊江亭》

六十四、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

六十五、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辛弃疾《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六十六、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欧阳修《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六十七、酒醒人静奈愁浓。——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六十八、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辛弃疾《临江仙·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