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朗读范文

时间:2023-03-31 08:05: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兰亭集序朗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兰亭集序朗读

篇1

兰亭集序》作为王羲之散文体裁的代表作,古往今来被无数仁人志士精评细品,其中探讨最多的是作者通过《兰亭集序》表达的情感态度和人生境界。该文作为高中语文必修篇目出现在我们视野中,如何在达到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同时,引导学生品味、感悟王羲之对生命嗟叹,探讨此间透露的人生哲学,是教师应该认真研讨的重难点目标。名师学者对此篇序言散文的解读不胜枚举,本文另辟蹊径,从课文中三个主要的语气助词“也”、“哉”、“夫”入手,引导学生涵咏品味其间妙处,领悟作者在特定时期特殊环境下传递出来的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基础知识,理解文本内容,熟读成诵;

2.把握书序的体裁特点,掌握文言鉴赏的方法;

3.通过“也”、“哉”、“夫”虚词的比较探究,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在于对文言知识的掌握和对语言特点的鉴赏,难点在于体悟作者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在开始今天的新课之前,老师想与大家分享一则小故事:

(PPT展示)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宋)曾巩《墨池记》

提问:这主要是讲了一件什么故事?哪位同学能简单概括或者复述一下。(请学生回答,提示难解的字词,帮其疏通文意)

明确:这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故事,也正是由于王羲之孜孜不倦的勤学苦练,才最终使他成为一代“书圣”,才创造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PPT展示兰亭集序书法图片)兰亭集序不仅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其内容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兰亭集序》。

二、诵读:整体感知

(一)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语气语调,把握节奏,读准字音,结合文下注释把握文章大意。(5分钟)

点拨:癸丑、会稽(kuài jī)、修禊(xì)/事也、流觞(shāng)/曲(qū)水、趣(qǔ)舍万殊,“趣”通“曲”、感慨系(xì)之、嗟(jiē)悼

齐读。

点拨:读后发现文段各段内容区分明显,作者的情绪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具体有什么不同,我们再细细品读一番。

分段朗读。教师示范朗读第一段。第一段是兰亭集会盛况的概要,作者心情较为愉悦,读时娓娓道来。请三位同学分别朗读第二、三、四段,并说明该段大意和作者的情感变化。找出表明作者情感变化的词句,并用文中的话概括。

明确:“乐也”――“痛哉”――“悲夫”

精读:思想探究

“乐也”、“痛哉”、“悲夫”,我们发现不同的心境,使用的语气助词也不同。“也”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明确:也,在这里放在句尾,作为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表达的是对事物固定状态的肯定或确定。如“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二)如果我们去掉“信可乐也”中的“也”字,变成“信可乐”,句义上有没有变化?哪里有变化?

明确:句义上没有变化,但是语气上和句式上有变化。助词本身就是起语意表达的辅助作用,对句子本身的意义的影响实际上并不大。说话人是在传达一种新的事情或状态,若去掉“也”,只是一种平淡的叙述,带上了“也”,则是特别地传达出一种肯定的语气,说话人的语气得到了加强,情感也得到了深化。三月的江南阳光明媚,春风和煦,作者与志趣相投的友人会与山川林野之间,饮酒赋诗,抛开尘世的纷纷扰扰,享受大自然的宁静和自由。“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目之所至,大好风光尽收眼底。感情美和句式美达到了完美统一。“所以游目骋怀”,这里的两个动词“游”与“骋”极力表现了动作幅度之大和胸怀之宽。所以作者的感慨“信可乐也”。乐的是此情此景,是乐人也是乐事。“也”字在这里不仅加强了作者喜不自胜的情感,也在句式上使行文整齐划一,富有韵律美。

“岂不痛哉”的“哉”的使用又有什么意义,如何使用“哉”表达作者的心境的?

明确:“哉”在这里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呢”或者“吗”,如“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岂独一琴哉”(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此处加强了反问语气,表明作者痛之切,难道不悲痛吗?“哉”字含有强烈的语气,且常用在反问句、疑问句中肯定有力。在此段中,作者的思绪由眼前的景物转而至对人世的感慨。由“乐”转“悲”,“俯仰一世”夸张的手法极言人生短暂,人们应该怎么度过这短暂的一生?虽然人们选择的生存方式存在差异,但思想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快然自足”。然而一切都逃不过时间的仓促,一切将随着死亡而消失殆尽。此段其实就是在论述一个问题,那就是“俯仰一世”。时间是残酷的,死亡的不可抗拒感和人在生命长河中的无力感交织在一起,对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来说,心中自是无限慨叹。一句“岂不痛哉”戛然而止,悲痛之情萦绕不尽,思绪满怀!

最后一段最能体现作者情绪的句子有哪些?(“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夫”字在表达作者情感时有什么作用?

明确:“夫”作为语气词用于句尾,表示感叹,相当于“啊”或“了”,在一定的语境中含有一定的感彩。在这里,我们结合上下文,可以推断出“夫”字是作者对人生苦短的悲叹,也是对庄子“齐物”思想的一个否定。“一死生”和“齐彭殇”是庄周对人生死的看法,庄子夸大了生死的相对性,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认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这种观点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是荒谬的。活着能创造价值,死了却一无所有,一切归零,活着和死去不可能等量齐观,所以作者扼腕而叹:“悲夫!”

史料补充:对人生苦短的感慨植跟于魏晋士人的心中,纵情山水的快乐是短暂的,老之将至的痛苦是必然的,所以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所以《古诗十九首》中说:“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相较于西晋文人对仕途功名的追逐,东晋的王羲之淡化了对物欲的享受和对功名的贪恋,而寄情山水,淡泊明志。既清正为官,又“放浪形骸”。所以他不会有庄子的绝对的逍遥,是务实而不物质的人。所以他明白生的可贵和死的可叹,“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提醒世人在有生之年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是多么必要。

三、研读:各抒己见

学习了王羲之对待生死的看法,你持何种态度?说一说你的人生观或者生死观。(学生自由陈述观点)

四、小结

王羲之从人类审美同构的角度,把个体放在历史长河中来看待,由此“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共同的情感,共同的嗟叹,共同的感叹,使古往今来的人们相沟通,相延续,肉体虽灭迹,但精神之流水滚滚而东,永不停息。王羲之从横向的天地万物到纵向的历史长河,超越了个体生命,而走向了永恒的精神不朽。“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王羲之《答许询诗》)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把握短暂的生命,驱散浮华之物的遮蔽,使生命放射出本真自然的荧光,使个体获得充分的发展,做出对人类有意义的事情,从而获得精神的永生。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对照王羲之的《兰亭诗》,比较诗与《兰亭集序》,品味二者的异同,深切体会诗人的旷世情怀。

兰亭诗 王羲之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

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

寥朗无压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板书设计

畅叙幽情:信可乐也

兰亭集序 俯仰一世:岂不痛哉

篇2

【关键词】课堂设计 形式 技巧

语文,是一种以抽象思维为主要思考方式的对语言文学有着审美享受的学科。其深度与广度及其特定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给教师教学上带来的是一个巨大的艺术空间,给学生带来一种审美上的现实存在。在其课堂教学中,因其穷极不竭的层面而呈现出异彩纷繁的设计形式。本文笔者就其课堂设计形式略谈一二。

一、导入设计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伊始之际,若能设计得当,能有一石数鸟之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这艺术性首先体现在导语的艺术性上。精心设计的导入林林总总,花样繁多,现就三种略说一二。

1.激趣型

有人说,课堂教学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或“前奏”,戏剧的“序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课堂的高昂兴趣。任何一门学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这浓厚的兴趣,有了这对课堂知识的高涨求知欲,势必会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也必定会把学生的内部动机的源动力推得更强更大,产生的良好效果更持久。

新课开始,教师可通过“温故”,引发学生“知新”的欲望;通过营造气氛,激发学生进一步参与学习的冲动;通过启发性提问,激起进一步思考的愿望。如:在导入《失街亭》时,可复习杜甫的《蜀相》留下疑团:为何“泪满襟”?亦可辅之以杜甫《八阵图》,引起知“遗恨”的欲望。在导入《兰亭集序》时,可以用书法上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帖被唐太宗带入坟墓的故事入手,营造学生欲知的气氛,引起参与学习的冲动。在导入《归去来兮辞》之时,以“五斗米”的典故入手,启发提问:为何要归去?是归在何处去?又是如何归的呢?激起学生去思考的愿望。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和动力,而课前导入的设计,正是冲着这种倾向和动力来的。只要能达到点燃其求知欲,方法方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2.铺垫型

导入激趣,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深入扎实,这是受到一般教师普遍重视的,这也是从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上去实施的,但对文本,或理解作者的情感,或理解作者的意图,或理解文本的文旨等等,则又可以从另外的途径设计。有些文章,由于流露的情感深沉,又有水到渠成地推到爆发程度。这层层的积累与沉淀,就需要有导入的铺垫作呼应,使学生能有一个认识的过程,不至于感到唐突。如:在导入《失街亭》时,亦可以杨升庵之词《临江仙》谱就的歌曲入手,既能营造气氛,又能为下文的学习打下铺垫,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作楔子。在导入《道士塔》时,亦可以舞蹈《千手观音》入手,为下文之“恨”作情感与文旨上的铺垫。

3.入旨型

导入中激趣、铺垫,既有交叉又有之别,一个从学生主体入手,一个从文本内涵入手,可学习文本的最终目标是对文旨的领会与理解,是对人之心灵精神上的陶洗或感化。那么在导入之时,亦可紧扣文旨。用文旨之要与之道引起文本的重点之所在,使学生能扣住文旨充分理解文本。如:在导入《漫话清高》之时,亦可用一个小故事入手,说乾隆当年游江南之时见到河道中往来穿梭的船只,问大学士纪晓岚,江上的船有几只,纪学士说有两只:一曰名,一曰利。把此文的文旨“名利”的界说凸现出来,与文之写作意图,即在商品大潮之中要有点清高之旨相统一,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

诚然,导入之法博大精深,艺术性极强。以上三种亦有相互交叉互补之处,不能能有很明显的界线,不过使用何种方式,如何设计,其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得快乐,学有所得。

二、朗读设计

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中获得诸多信息的心理过程,是直接从文本中学到知识的有效途径。在读之中,由于学生眼口耳直接参与,从不同的感官里去吸收信息,受到文本的浸染与熏陶更丰富多彩。课堂里的朗读,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有助于拉动课堂氛围,有助于增强对知识的巩固。朗读的方式亦因文因人而导,设计亦有不同。

1.多媒体读

科技的先进推动着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教学上的便利。媒体的使用,能有效地发挥其声音的审美效果,不仅口至声到,而且画面亦充其间,使人如临其境,对文本有更好的体悟与理解,不失为一种上好的朗读方式。如:在《我愿意是激流》课堂中,用多媒体播放这诗意明艳充满虔诚的句子,甜美的声音攫住了心绪,亮丽的相关的画图映亮了眼帘,就会使学生在这优美的音响视觉效果中全身心投入到诗意里去,加深对意境的把握。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音响与画面应相互补充,意趣一致,不能音在此而画在彼,使音与画风马牛不相及,让人如坠云里一头雾水。

2.教师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凭着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教师若在课堂上根据相应的情感示范朗读,将给学生以莫大的鼓励与熏陶。不仅以身感染学生,还可以自身的情感去表达对文本的领会。也许很多教师都觉得让学生读读就行,自己不去“下水”,怕自己出丑。其实这是不必要的多余,教师即便做不到腔圆字润,一字一句全乎标准,但只要以情贯注,亦必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体味。如在《陈情表》或《祭十二郎文》等情浓之文的课堂朗读中,教师凭着自己对文中至爱亲情的体验,用自己的真情朗读,必能催开学生的情怀,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把握。

3.学生示范

如果说教师的朗读让学生觉得有些遥远,那么让同学之间朗读就显得如此的亲近了。学生只要用心去读,定能读出自己的理解。如在《兰亭集序》课堂朗读中,不同的学生读到“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一句,就有不同的句读,不同的句读就有不同的理解,根据文中的注释的提示,比较得之孰优孰劣。值得注意的是,在课堂中,教师往往喜欢请朗读能力较为好的同学来示范,以为有“板”可样。可笔者觉得,只要能用情用心去读,哪怕字调走失,亦能产生应有的积极效果。朗读,别拒绝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敢用真情去感悟,给他们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展现他们多姿多彩的不同意味。不管何种设计,都要以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为旨,更好地把握体味文意为上。

三、赏析设计

不管是何种语文课堂,能在其中让学生得到精神陶治情感充实审美愉悦,就不失为好课堂。在这其间,这种赏析设计应有的放矢,针对不同的文体内容作出相应的设计。从文体的表达方式来看,一般有叙事类、抒情类与说理类三种,现从这三种略窥其方略。

1.叙事类,重在事与人之赏析

叙事类文本,都有相关的人与事,有其情节故事,人物形象。在赏析中,可以紧扣两个方面:①抓住情节,理顺人物如何在情节中丰富与丰满。情节是矛盾冲突的表现,在矛盾中人物得以展现其特征而让人感到充实。如《失街亭》,故事情节的矛盾凸显人物性格,在“失”的过程中,从立状、扎营、交锋、鏖战、退守几个情节中,丰富了马谡及孔明的形象,马谡的张狂与刚愎自用,孔明的深谋与严律自责便在其中更完美了。②品味语言,定格出人物个性特征。叙事是为了表现人物之性格,对人物的刻划方法是直接凸显其特征的有力手段。写人,往往有其言行与神情的描绘,或状其形,或摹其态,或露其神。形与神之中,使人物更趋丰满。如在《失街亭》中,对马谡之“三笑”之“笑”至“大笑”的神情及言行的描绘,其人之轻狂矜伐遗露无余;对孔明的“三哭”之“挥泪”“流涕”至“大哭不已”的描绘,其人之严法自律明白了了。

2.抒情类,重景(事)与情的赏析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为抒情服务。鉴于此,就应设计景与情之关系的剖析,是景中含情亦是景情交融,弄懂彼此关系,正确把握情的内涵。如在《我与地坛》中,对地坛景物的细致描绘,就是人物内心情感的状态变化所得到的契机,景促进了情,让读者理解地坛作为人生之师对作者的造化之功。景与情如此,里面的事亦如此。

3.说理类,重在事、情、理三者的有机赏析

正像抒情类文章文本一样,说理类文本的理是在景或事的上面粘附着的,是一种内在的旨趣,既要依托于景与事,又要超越景与事。此类文常有议论性的句子,那么抓住这个点由此去溯源相关的景或事,从中得出理之依附与理之所在出处。如在《过秦论》中,叙秦史的四个段落与议论的第五个段落之间,是什么关系,史与议是如何相结合的,即秦之崛起、发展、一统、灭亡,这攻与守的差别在哪,在这事件之中就暗含了文旨: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诚然,语文课堂对文本的解读,主要是要让学生获得素养,其设计方略与文本的重点要求应当相得益彰,在审美愉悦中感受文本诗性的光芒。

四、课堂作业设计

学是为了不学,学习的目的是能力的养成。作业是验正能力的有效方式。为此,理应设计妥当。从能力养成层面上来看,可以有以下类型:

1.巩固类

这类作业以对知识点的掌握和文旨理解为目标,让学生加深已有的知识,牢固地掌握与灵活运用。如,当学习了《沁园春・雪》后,可让学生抄写默写。在学习《兰亭集序》后,除抄写练书法外还由此去断句。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虽然看起来简单,可是能巩固。只要是能加深印象加深理解而养成运用能力,都是好的设计方略。

2.拓展类

有了基础,掌握了相应的知识点,为了使学生的思维走得更远,了解更多理解更深,设计一些由文本引发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去探究,不时为一种补充与吸纳。如,在《〈呐喊〉自序》学习后,布置学生去完成“走近鲁迅”之类习作任务,可查资料,可讨论互助,以期对大师的更多了解。

3.提升类

基础牢了,面识多了,接下来要让学生的眼光和心胸更高远。这类设计,主要以提升思想与情感为主。如,在《祝福》学习后,可让学生去完成思考:谁杀害了祥林嫂?让学生对整个社会的性质以及不同人的思想造成的伤害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在《巴尔扎克的葬礼》学习后,可让学生界说人之生死意义,以便更好地树立自我的人生价值观。

篇3

当前,绝大多数的早读课都被齐读课文这种形式所占领,然近期笔者所作问卷调查发现齐读的效率十分低下。齐读低效的根源在于,它只是强迫学生在口头上诵读经典,典范的语言真的进入学生的内心了吗?

高一下学期学习《鸿门宴》时,我们将《乌江自刎》印作文言文阅读练习,学生对霸王别姬故事有了一定了解。再讲授课中的楚汉二主性格,使学生对这一段历史和历史人物都产生了浓厚兴趣。早读课上我们选择了刘邦的《大风歌》、项羽《垓下歌》、杜牧《题乌江亭》、王安石《题乌江亭》、李清照《夏日绝句》、《史记·项羽本纪(节选)》等材料,用PPT投影的方式展示出来。学生先齐读后代诗人评价诗歌三首,思考楚汉之得失;然后听音频材料(中央广播台楚汉争霸专题品读),接受专业朗诵之熏陶;再安排4人一组,分小组朗读《大风歌》或者《垓下歌》;最后由小组推荐代表表演朗诵。本次早读课反响较好,后有多名学生在作文中引用《垓下歌》,还有学生用优美的笔调扩写霸王别姬的场景。因此我们认为这次早读课达到了预期目标,它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因而是有效的。

笔者也收集有一个因选材陌生化而导致失败的教学案例:四月暮春时节,我们选取了两首与春景相关的诗词,放到早读课上与同学分享。分别是宋祁《玉楼春·春景》和张先《天仙子》。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记住“红杏枝头春意闹”和“云破月来华弄影”2句千古名句。当时课程正进入《过秦论》《师说》等文言散文全篇背诵阶段,学生已有较重的背诵任务,此时突然加入完全陌生的诗词并且要求额外背诵,对他们来说形成了额外负担,因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事后默写检查表明,能正确默写出这两句的学生不到20%。

由此可见,早读课应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相关,应避免选取超越学生情感体验范围的陌生材料(情感陌生)。早读课选材更应注意与高中生的审美水平相一致,否则将出现老师神采飞扬,学生一头雾水的局面。

在激励学生与文本、与教师形成对话的同时,我们还注意到选取适当的早读材料有助于提升学生参与早读的兴趣。总的来说以下四类材料适合在早读课上使用。

一、教材材料

教材中要求背诵的课文及课文选段,大部分是值得朗诵的。无论出于应试需求还是出于审美追求,都不妨在早读课中安排朗诵课文中的这些典范文章。如高中语文第二册的《边城》、《咬文嚼字》、《过秦论》、《兰亭集序》,第三册的诗词等都是经典篇章,值得反复诵读。

二、教材衍生材料

这里主要指语文读本和教师自己编选的材料。比如上述楚汉争霸主题系列诗文等。

三、学生自选材料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十分渴望在早读课上加入自由朗读的时间。为回应这种需求,我校在早读课中增加学生自选材料朗读时间。这段5~15分钟的时间作学生朗诵自己的优秀习作、介绍成语故事、推荐优秀文学作品、朗读自己喜爱的文章之用。

四、基础知识材料

篇4

摘要:本文介绍了“注释朗读法”对于文言文、古代诗歌以及现代文三种体裁的具体使用方法以及“注释朗读法”能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功用。

关键词:注释朗读法 文言文 诗歌 现代文

大多数的教师和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都忽略了课文小字注释的功用。其实,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注释朗诵法”是一种快捷、方便、行之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绝好方法。

“注释朗读法”指的是同学是大声地、集体地将注释朗读出来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法有两大优势:第一,全班集体大声朗读,语速适中,且注释里的每个字必读,自然全部注释就了解于心。第二,集体朗读的声音较大且有气场,能帮助部分容易思维分散的同学集中精力。

大体来说,课文注解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文言文和诗歌的注释,一类是现代文的注释。

文言文和诗歌的注释篇幅较长,一般情况下,如果同学能够掌握注释,那么对课文的理解也就相当到位了。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使用“注释朗读法”呢?

学习文言文时,我们可以以课文的自然段为单位进行划分。可先读一段自然段的注释,而后读一段课文原文,然后再用教师提问的方式进行巩固。如此施行的原因是文言文的注释通常较长,注释部分往往要超过原文很多篇幅。例如人教版必修五课文《滕王阁序》的注解便有三个页码。如果不分段朗读,学生一次朗读内容过多,容易产生倦怠感且不便于记忆。

诗歌的注释一般较短。故而我们可通篇朗读注解,而后朗读原文进行理解。例如人教版必修二课文《涉江采芙蓉》共有七条注解,篇幅共三行。老师便可让学生朗读全部注解以及朗诵全文,而后提问学生对于诗句的理解。

朗读文言文与诗歌注解有什么功用呢?

首先,朗读文言文与诗歌注释可以扩展同学的文化底蕴。例如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收录了《诗经》两首、《离骚》、《孔雀东南飞》、《诗三首》四篇文章,而这四篇文章文后的第一个注解分别详细介绍了《诗经》、《楚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古诗十九首》等四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作品。能对中国传统典籍有所接触并产生兴趣对于同学来说肯定是有着莫大好处的。

其次,朗读文言文与诗歌注释可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通过人教版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的课后第二条注释学生可以了解到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通过人教版必修一《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的第二十一条注解,同学可了解到古代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通过人教版必修二《兰亭集序》这篇文章的第二条注解,同学对“天干”、“地支”纪年法有了个初步的认知;通过人教版必修五《陈情表》这篇文章的第十五条注解,学生可以了解期为穿一周年孝服的人,指的是关系比较近的亲属。语文学科承担着一个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任务,而读注释恰恰能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

再次,朗读文言文与诗歌注释可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学生来说,阅读王粲所著的《登楼赋》确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对于平时朗诵注释的同学来说,这不是一件难事。例如《登楼赋》有个句子——“临皋隰之沃流”。乍一看,无从理解。但如果同学曾经朗读过人教版必修五《归去来兮辞》中“登东皋以舒啸”这句诗的注释,便可得知“皋”是水边高地的意思。纵然我们不知道“隰”的意思是低湿的地方。但我们仍就可以推测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楼的某个方位临水。再比如《登楼赋》有个句子——“漫逾纪以迄今”,如果同学朗读了人教版必修三《马嵬》中“如何四纪为天子”这句诗的注释,就知道“纪”的意思是十二年。那么自然知道了“漫逾纪以迄今”这句话的意思是这种流亡生活至今已超过了十二年。老师教授文言文的目的,就是为了有一天同学能自己熟练地毫不费力地阅读文言文。而朗读注释这一方法确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现代文的注释相对来说简短些,但这些注释与高考题的基础题有着密切的关系 。比如2012年江西高考语文试卷的第一题B选项考查了“锱铢必较”中 锱字的读音。而“锱(zī)铢必较”这个词是在人教版必修五《咬文嚼字》这篇文章的注释里出现的。而江西卷2011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的第二题A选项考查了“不落言筌”这个词的字形。而这个词在人教版必修五《说“木叶”》这篇文章里以“不落于言筌”的形式出现在注释中的。

故而,我们针对这种情况,可让同学对全篇课本的注解进行集体朗读,然后给出三到五分钟让学生当堂默记,而后以抽查和听写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不仅每篇文章我们要采取这样的方式去做,而且应该以月为时间单位,把当月学习的现代文注释进行温习。

篇5

    一、中学文言文鉴赏教学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

    1.1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翻译、讲学,忽视了读的重要性。读史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只有在读中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丰富内容。而现在的教师为了及早的完成教学目标只是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不太深刻的讲解,把大量的时间用在翻译古文上面,很多学生都只是理解文章的表面含义,或者只是知道翻译的简单内容,并不是很了解文言文的优美,也不能锻炼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1.2教学时重视文章的文化美意忽视了学习其深意。我们要求学生学习文言文不仅是要他们学习文章的简单内容和翻译方法,更主要的是带领他们领悟其中的内涵,而现在的老师抓住了文章的美文释意,却忽视了内涵的详细描述。

    1.3重视文章的背诵,教学方式陈腐。语文本来是比较活跃的,生活中到处都体现语文的气息,可有的老师把语文讲的太死了,除了做语文作业就是做翻译,背课文,没有生动的教学方式,就不能带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尤其的文言文的乐趣。

    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及具体的应用

    2.1鼓励学生多读文言文,从中培养语感。文言文的讲学最注重的就是朗读,在反复的朗读中才能深刻的了解其寓意。首先,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现在的资源和工具,自己查资料解决生词和难以理解的句子,可以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参考书工具,字典和上网搜寻,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例如:在学习《聊斋志异》一课的讲解之前,就要求学生自己去查资料,通过上网看小故事来了解其中的内容,然后深读其意,达到学习的良好效果。然后就是带领学生反复的朗读文言文,古人在写文章的时候特别注意语言的言简意赅,会反复的修改,字句斟酌,而中学的课文上所选择的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良诗美词,只有熟读才能深领其意,把握语言的气势,对于胼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交叉于文章之中,读起来琅琅上口,波澜起伏,抑扬顿挫,更能体会出文章的唯美,例如朗读杜牧的《阿房宫赋》,里面的句子十分的优美,溢美之词让人爱不释手,反复不断的朗读,才能够理解文章的深意是告诫后来者,不要“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的深刻道理。

    2.2结合文章,教学注重文章深意的讲解。数千年的厚重的文化积淀,是在文言文的学习中逐渐被当代学生所领悟,而当前科技不断地向前发展,社会经济也不断地变化,中学生的教育现状急需要教师的正确的引导,用传统的文化来熏陶当代信息时代的学生,至诗经独领始,百家争鸣,汉赋育人,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系列的文化长廊在历史中沉淀,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在浩瀚的历史中如一朵美丽的花留千载余香,所以要借对学生的教育来弘扬我们优秀的文化,鼓励学生在学习历史中培养坚韧的品格,豁达的情怀,凛然的大气等优秀的传统美德。如在学习王羲之《兰亭集序》“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时的豁达情怀,司马迁《史记》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坚韧的品格,《触龙说赵太后》的说话策略,还有《陋室铭》追求简单居室的精神,《爱莲说》只可远观不可亵渎的君子风度,《论语》的学习方法的培养……这些丰富的文化情感,需要教师的逐步的引导学习,慢慢的究其深意,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2.3别出心裁的讲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语文学习是比较活跃的,而在语文教学方式上也是多姿多彩,各式各样的,首先在朗读方面就可以分角色朗读,在一些比较重要的段落最好要求学生会熟读到背诵的程度,以名人说过好文章要“合而读之,歌而咏之”,把文言文的情感凸现出来,做到读诵结合,用这种方法能让学生更好的记住文言文的内容,还可以把它用音乐的形式唱出来,例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当时我们老师教我们唱出来,到现在都没有忘记,把文言文与音乐的完美配合,带来了强烈的审美享受,激发了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就是在讲解方面,可以和学生互换角色,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平台,让学生自己在讲台上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讲解出来,更能锻炼学生的能力,还可以让他们在学习的时候把课文演出来,例如《触龙说赵太后》一文,把学生分角色表演,有扮演太后的,触龙的,太后女儿的,长安君的,这样不仅活跃了气氛,更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感情。

篇6

一、在导语中呈现美

美是一种情感体验,要使学生受到感染,走入美的意境中去,教师首先应对美有深切的体验,有充沛的激情,善于切中学生的兴奋点,营造学习语文的良好氛围。导语的设计要注入教师对美的理解,注入教师的激情,要进入情境,使学生“触景生情”,产生美感,从而把学生带入语文学习的氛围中。

例如,学习蒙田的《热爱生命》时,我的导语是:“生命是东逝的一江春水;生命是出墙的一枝红杏;生命是车辙里的一棵小草;生命是黑土中的一朵蓓蕾。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热爱生命》,跟着诗人去正确认识生命,珍视生命、热爱生命。”排比句的导语,营造了“生命”情境,唤起学生对生命积极的体验,激发学生与作者、与文本对话热情,提高了学习效率。

可以说,导语至关重要的是调动学生感情,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成为作品中的形象,诱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二、在诵读中感受美

朱熹说:“大抵观书以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通过熟读精思,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作者的感情语言化作学生的感情语言,作者鉴赏的美变成学生眼中的美。

例如,教学李白《蜀道难》,首先播放名家范读,开篇“噫吁欷,危乎高哉”一声,就将学生拉入路途艰难、高亢辽远的情景,然后,指导学生跟读、试读,将无声的文字符号所描写的情和景转化为具有声韵俱佳的艺术氛围。

创设课堂情境,营造诵读的感悟气氛,让学生耳濡其情,身临其境,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搏与灵魂,从而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三、在赏析中悟透美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沿波讨源,岁幽必显”。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文本字词句的分析,使学生受到理想情操的教育,提高审美鉴赏能力,领学生“披文以入情”。

例如,学习《荷塘月色》时,我不单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和背诵“月下的荷塘”与“荷塘中的月色”两节,还要求学生体会其中优美的意境。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角度去赏析文章,感受荷塘的美丽与月色的轻柔朦胧。

情景交融的散文,就得通过语言分析,设身处地再现描写的“真景物”,唤起他们丰富的联想,接受作者的审美情感,逐渐形成自己正确的审美观。

四、在课件中营造美

审美的鉴赏离不开想象,优秀的课件营造一种优美动听,愉快轻松的环境,拓宽学生想象的空间,如课件中的音乐、视频和图片等,可以让学生自由驰骋想象,感受到美的熏陶。

例如,教学《荷塘月色》时,教师利用课件,展示《荷塘月色图》,播放柔和、舒缓、清幽的背景音乐,首先让学生看图,听教师范读,然后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这样,学生便可在在一个飘逸着清幽荷香的月夜,与作者一起“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享受回忆和遐想的愉悦,感受宁静高尚的洗礼。

作者凭借敏锐的观察、细腻的笔触、精妙的比喻、丰富的联想,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苍茫空灵的荷塘月色图。通过课件,可以让学生尽情畅谈自然美:淡淡的月光,田田的荷叶,袅娜的荷花,飘浮的青雾,有光有影、有声有色。

五、在联想中创设美

课堂教学中,老师可引导学生去联想与描绘,去再现作者当时抒发感情的生活画面或场景,从而感受生活情景与作者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融会而成为一种艺术境界。

例如,学习《兰亭集序》时,学生便可以凭着王羲之形象的语言,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幅曲水流觞、群贤毕集、充满诗情画意的图画。课文中精彩的描写,源于作家的想象,让学生通过联想,“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获得美的享受。

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白,想象就是用语言再造画面、再造实体、再造形象,让学生不断体验透过文本展开想象的感受。

篇7

一、当前的文言文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的两极分化,“文”与“言”不能有效统一

文言文教学,应兼顾“言”(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的积累和“文”(文章的思想内容、章法结构、艺术特色)的感悟。然而,由于高考、中考的导向,绝大多数教师把文言文教学的重心放在“言”的积累上。许多教师为了将“言”落到实处,把文言知识点嚼烂了喂给学生。通常采用的方式是教师讲解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点,学生记笔记、背诵、习题训练。更有甚者,教师不讲课文,直接让学生背参考译文。这种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其逐步丧失了感悟文言文精妙语言、鉴赏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生动形象、体会圣人先哲深邃思想的能力。如此,新课标要求的“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精神,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彻底沦为空谈。另一方面,随着新一轮国学热的兴起,在各种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文言文经典作品的人文性、艺术性重新被关注。语文教师也开始有意识地打破咬文嚼字、机械串讲的传统,在教学方法、内容分析、艺术鉴赏、思想挖掘等方面进行个性化探索。然而,又有部分教师走入了误区,出现了重“文”弃“言”的现象。特别是上公开课,由于讲解文言知识点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且不易出彩,所以老师们干脆把文言文当作纯粹的文学作品进行欣赏。在四川省的一次优质课比赛中,一教师讲庄子的《逍遥游》,其教学的环节设置为:1、明确文中的“三笑”;2、“三笑”说明了什么;3、体会“逍遥游”的含义。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又引经据典阐述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教师讲得无比陶醉,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整个课堂热闹非凡。然而,最后让学生谈对“逍遥游”的理解时,由于“言”的意思不明确,文章没读懂,答案让人啼笑皆非。所以,文言文作品欣赏如果采取跳过“言”直达“文”的空中楼阁式的教学方式,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也违背了由浅入深的教学逻辑。这样一来,学生体会不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文”也就变得虚无缥缈。

(二)教学主体错位

30多年前,钱梦龙先生提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主张。所谓的“主导”,重在“导”,即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激起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养成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形成语文学习思维;而具体的学习活动和思考过程则是由学生来完成,即所谓的“学生为主体”。目前的文言文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师把相关文言知识点灌给学生,学生只需机械地死记硬背即可。学生几乎没有思考的机会,课堂参与度极低。教学的主体成了教师,学生则是袖手旁观的观众。在新课改背景下,有些教师开始从关注自身走向关注学生。他们在课堂上会设置一些环节让学生参与,最常用的方式就是O置问题让学生讨论,但是学生的活动还是有限,一堂课最多两三个讨论的问题,并且学生的思维成果最终还是被拉入教师预设的答案中,他们只是“带着镣铐跳舞”而已,教学的主体还是教师。为什么教师难以转变角色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对学生缺乏信任。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定位让其觉得自己是知识的传授者,总是主观地认为学生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学生看得懂的不讲不放心,学生领悟得到的不讲不放心,学生能探索得出结论的不讲不放心。这种不敢放手的做法导致最后只有自己唱独角戏。二是受现行的教学评价机制的影响。在目前的体制下,衡量教学效果最直接的方式是考试。而考试成绩与课堂效率息息相关,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会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时间,不愿意分配一部分时间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三)现实生活中文言文语境的缺失削弱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意志

经典的文言文作品虽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但是由于其距离我们时代久远,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不再把它当作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工具。除语文课堂之外,文言文基本没有使用的机会,处于“零语境”状态。所以,有些专家就认为,“绝大多数中学毕业生只要把现代语文学通学好就可以了,往后在工作中再进修中都用不着文言文。”[1]“文言文,即使会了,又能干什么?如果不教书,也只能自怡悦,茶余饭后哼几句‘池塘生春草’‘杨柳岸晓风残月’而已。”[2]很多学生也认为学文言文实用性不强,这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学语境与日常生活语境的差距,让学生对文言文中的有些知识理解起来极其困难。文言文的语音、词汇、语法等与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有很大差别,其蕴含的思想与现代人的精神世界有一定的差距,学生与文言文的这些隔阂也会一定程度上削弱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甚至会对学习文言文产生抗拒心理。如:在讲解屈原的《离骚》时,教师设计了一个问题――“谈谈屈原以香草美人为喻的原因”,目的是让学生理解“香草美人”的传统。可是学生在理解时,由于没读懂文章,对屈原和当时的社会情况缺少深入了解,竟然得出“屈原有恋物癖”、“屈原心理女性化”这样的结论。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评价失当,可能会让学生对《离骚》甚至整个文言文产生抗拒心理。因此,尽管文言文有丰厚的思想内容,华美的辞赋篇章,但是教学语境的缺失,让许多学生不愿意深入学习文言文,这对我们文言文教学也是个巨大的考验。虽然当下文言文教学困难重重,但无论是为了迎合考试还是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教好、学好文言文都是势在必行的。

二、让文言文教学突出重围

(一)改进教学方法――把握“言”的规律,重视文的欣赏,力求“文”“言”兼顾。

语言是有规律的,那么语言中的词义演变、句式变化等也是有规律的。所以在讲解文言文时,教师不必逐字逐句地去翻译,而应侧重于引导学生掌握这些语言现象的规律,进而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和自己动手的能力。在讲解文言实词时,我们可以把词义演变的规律讲授给学生,比如:在讲解“兵”的意思时,先讲其本义“兵器”,再讲“战士打仗需使用兵器,因此‘兵’又有‘士兵’的之义”,进而讲“‘兵器’”和‘士兵’都和战争有关,所以‘兵’”又有了‘战争’的意思”,最后总结词义演变的途径之一是引申,而词义引申往往是由实到虚的一个过程。那么学生在学习其他文言篇目时,就会按照这个规律去探知其他文言实词的意义。同样地,在讲解使动、意动、几种特殊句式时也没必要每篇课文都去重复,而是把规则讲清楚,让学生自己到具体的语境中去体会。久而久之,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会有所提高。在学生具备读懂文本的能力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欣赏评价古代文学作品,这不仅是新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也是提升个人文化修养、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如果忽略了“文”的鉴赏,文言文教学就好比是一具没有血肉、没有灵魂的干尸,学生根本领会不到作品丰富的内涵,根本无法与古代的圣人先哲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新教学大纲提出的“使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充实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则是空谈。所以,文言文教学,必需“文”“言”兼顾。

(二)转变教学角色――采用活动元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所谓的活动元模式是指通过活动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需要根据教材特点、教学资源情况、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等将教学内容问题化,进而把这些问题设计为主题活动,这个过程叫做活动元教学设计。对文言文而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学文化常识、文言知识点、文章的艺术特色和主题思想等。此外,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又可能延伸出一些新的学习内容,比如课本剧表演、视频欣赏等。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从以下活动元类型挑选:

活动元名称 活动元描述 举例说明

以合作探究为核心的活动元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合作探究,形成结论。这是本教学设计的中心活动形式。 《赤壁赋》,学生合作探究“苏轼的处世哲学”。

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活动元 学生开展听一听、读一读、讲一讲、写一写等活动,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技能 《兰亭集序》,学生听配乐朗诵、老师范读、学生自读、优生评读,进而总结文言文的朗读技巧。

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活动元 老师布置任务,学生自主学习。 解决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点时,让学生结合规律,通过注释、工具书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归纳。

以创设情境为核心的活动元 学生通过看视频、集图片等方式,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岳阳楼记》,学生搜集岳阳楼的图片,感悟景之壮美。

以网络探究为核心的活动元 学生利用网络查询与课文相关的内容(比如人物、事件、时间、地名、文化等),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兰亭集序》时,学生上网查询有关王羲之的典故,进而评价王羲之的生死观。

从上表可知,在活动元教学模式中,教学活动的主体发生了转移。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管理者,而是课堂活动的主持人;而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他们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参与所有的活动,并且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这样一来,学生的主体性就得以体现了。并且将教学内容活动化,打破了传统文言文课堂刻板、枯燥的局面,使文言文教学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此外,由于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做,大大降低了游离课堂的概率。需要补充一点的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时由于受知识结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不能对相关知识进行提炼,所以教师在每个活动之后应有一个将零散的知识结构化的环节。

(三)营造教学语境――把文言文教学和现实社会生活对接,消解文言文教学语境缺失带来的不良影响

据统计,“《说文解字》70%以上的字现代汉语仍然是常用字……我们今天使用的大部分汉字带有文言文使用标记和文言文色彩。”[3]这充分说明,文言文虽然与现代生活有隔阂,但是并非与现代人的生活完全割裂。那么,作为教师要善于去寻找现代生活与文言文的对接点,来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让学生明白文言文很贴近生活并且能服务生活,把文言文教学语境缺失带来的不良影响逐渐消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那么教师可从哪些方面去寻找现代生活与文言文的对接点呢?1.成语。文言文中的一些词语在成语当中有沿用,而这些成语在现代生活中使用频率相当高。如:“顾”有成语“三顾茅庐”(顾:拜访)、“左顾右盼”(顾:看)、“瞻前顾后”(向后看)等。教师在梳理文言实词“顾”字的词义时,就可通过这些常用的成语来解释,这会让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而且有助于掌握成语的意思。2.方言。文言文中的一些词语在方言中有留存,在讲解文言字词的意思时,可利用方言做旁证。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相与”译为“结交”。在讲解这个知识点时,可与方言对接起来。在四川话中,“相与”的意思就是“结交”。例如:这个人太奸了,以后再不和他相与了。3.影视作品。文言文中有的字词意思很艰涩,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但是时下的影视作品会涉及到一些。教师在教学时,若能够用一些台词中的词语来解释文言字词,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并且会觉得新奇有趣。如:“逆”,学生习惯把它解释为“反”。但是文言文中“逆”,经常解作“迎接”,苏轼《留侯论》中有言“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此处“逆”就解作“迎接”。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个知识点,我们可借用《甄执》中的经典台词――“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来做旁证。于漪说:“要真正教好与学好语文,只有立足于社会,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互为补充,才能促使学生的整体发展与综合成长。”[4]所以,想要让学生接受文言文、喜欢文言文、欣赏文言文,必须要有意识地把文言文教学和现实社会生活对接。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除了上文所述的教学模式两极分化、教学主体错位、教学语境缺失等问题之外,可能还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文章主题思想与现代人精神世界脱节导致学生对古人的思想观念不认同、经典作品多角度解读导致解读过度或解读牵强附会等。所以,教师如何带领学生突出不断出现的包围圈,如何让文言文真正住进学生心里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长久命题。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张中行.文言和白话[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

[3]王元华.百年文言文教学的反思与重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5,(6).

篇8

语文教材是建立在文本基础上的,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是借助于民族语言来体现和传播的。在《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贤惠、温柔、善良,为什么焦仲卿要休掉她呢?这显然是其背后的伦理纲常造成的,由此可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批判地反思文化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文本作为文化的载体,在学生审美教育中的作用更为显著。从《兰亭集序》的阅读中,那优美的空间意识、独特的时间体验、俯仰捭阖的和谐关系、在空间中感知时间的徘徊、在时光中变换艺术空间,给人以无限的人文滋养。因此,在语感教学中要把握三点:一要强化对学生自身的言语体验,避免以讲代读,要引导学生从自身的阅读中感知文化魅力,增强语感和鉴赏力;二要强化阅读实践训练,特别是对于语言文字材料的分析,让学生从内容、形式上把握语义重点;三是要融入语言审美,要从朗读、吟诵、听读、抄写上感知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融入探究

狄尔泰曾言:“体验首先是人的生命历程、过程、动作,其次是人的内心形成。”体验式阅读是借助于对文本的体悟,从还原作者体验中唤醒自身的言语体验,达到“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教学目的。阅读兴趣的激发需要从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要引导学生从探究阅读中发展思辨能力、想象力和批判精神。在阅读《听听那冷雨》时,可以让学生从多次诵读中来体味语言的味道,特别是在叠词的咏叹中,要从委曲情感的哲理思考中读出民族文化的神韵。学生要从阅读教材文本中捕捉自己的顿悟,从中体验文本内在的意蕴。陆九渊曾言“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就是要将阅读的情感与文化底蕴的挖掘融合起来,在文本体验中陶冶性情,提升境界。

三、注重师生互动与对话

教学实践中的主体既是学生,也是教师,学生作为知识的受动者,要从其个体性上加以突出,尤其是要从对话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学生参与语文教学实践的主动性。教师是学生与教材文本之间的桥梁,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文化挖掘过程中,要善于启发,激活学生的个性与创新思维。在语文教材的阅读与鉴赏环节,对话教学贯穿于教师、学生、文本教材三者之间的始终,是激发心灵交流和思想碰撞的重要任务。对话作为教学策略,利用多重观点的碰撞与转化,可以帮助学生从阅读的探究中激发生命智慧。文学家左拉曾言:“在读者面前的不是一束印着黑字的白纸,而是一个人,一个读者可以听到他的头脑和心灵在字里行间跳跃着的人。”可见,在互动教学中,教师应从教材文本中挖掘学生的情感,积极构建学生、文本、教师三者的合作,让学生从教材文本中激感反应,与作者见面,发生灵魂上的碰撞、情感上的交流,启发学生从阅读思维中涵养人文情感。在鉴赏《我不是一个好儿子》时,教师可以在文本阅读中实现角色扮演,在情境对话中升华学生的自我情感体验,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从中体验那份炽热的、浓浓的母子情深。

四、在教材中挖掘审美元素

文学鉴赏是提升学生审美旨趣的重要内容。新课标明确了审美教育在学生知情意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大多是艺术性、文化性浓郁的精品文学,其丰富多彩的情感魅力,优美隽永的文辞修饰,以及逻辑严密的说理议论,都是增进学生情感发展,培养学生高尚审美情操的重要媒介。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源自于作者对生命的追逐,对精神的超越。特别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表象与深层次的审美理解,在色彩、节奏、韵律、结构等形式美中激发着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从文字中体味韵外之致。在《再别康桥》阅读中,教师可以抓住文本对情景的审美刻画,以音乐伴奏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拓宽对美的想象,在饱含深情的美学境界中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接受、学会鉴赏。

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

就高中文言文教学而言,它既要给学生带来民族文化的滋养和审美陶冶,又必须针对高考大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在这过程中,它将遭遇种种困境,落实和强化学生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记忆掌握(诸如背诵名句名篇,文言实词120个,文言虚词18个,词类活用)与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主动感知人文精神,陶冶情操之间的矛盾;文言文中由于时空阻隔所带来的语言理解障碍(诸如一词多义,文言文的六大类语法句式)与现实生活语言交流中常用的通俗易懂的语法,语言特征之间的矛盾等等。

一、转变文言教学理念,宏观设计教学流程

“人的思想观念决定着其行为”。语文教育者首先应当认识学生,在理念上塑造自己在文言文课堂的新角色。如今的莘莘学子不论是生活中,还是在求学途中,都渴望被认可,占据主体地位,在文言课堂上更不喜欢沦为一个被接受的“装饰品”,如果教育用“抢滩”为主体,一讲到底,就容易使学生要么学得吃力,对文言文产生抵触情绪,要么反忙于“动手”——作笔记,心思却不知于何处神游,知识的掌握就势必不牢固。故而给自身的角色定位尤为重要,什么新角色?不是在讲台上一味“子乎则也”讲授的“老夫子”,而只是一个积极作指导的参与者。

新角色确定后,紧接着是在意识宏观设计文言文教学新的操作流程。“课前准备—课中发挥—课后总结。”准备是关键,包括了文言文课堂上,怎样开头,怎样结束,开头要激发兴趣,结束要让学生回味。开头结束都力求短小精悍,切忌拖泥带水,文言文板书、演示要清楚明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都要突出鲜明,以便于学生掌握,这些都需要反复推敲。上课是现定目标实现的“主战场”。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教师要善于提出恰当的学生力所能及的文言问题(以学生能得到成就感为主)。并且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时间;之后,师生一同交流、互动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听、说、读、写、议、辩、练交替进行,学生的思维得以充分发挥,那么文言课堂就会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了。最后则是总结经验,文言教学仍然需要及时反思成功之处和不足地方,将个别的教学经验上升为到一般的模式建构。

二、激活文言文教学,让学生如坐春风

根据我对文言文教学的体验,以及最近取得的经验,我认为文言文教学总体构思可表述为:“熟读之,背诵之,讨论之,领悟之,具体之,拓展之”。

1.熟读勤背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文言文教学极其重要的方法。通过诵读能够培养学生文言语感,感受作者思想,识记文言信息点,这样会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连学生也意想不到的效果。

诵读是多形式,多层次的表述活动,可以包括两大类:一种为初读文本,读准字音和句读,整体感知文意,再读文本,教师则必须对诵读进行指导,明确停顿,重读、语气、语调、情感等,让学生体味文情、文趣,三读文本,教师引导学生赏析特色;四读文本,落实到知识点上,拓展延伸,五读文本熟读成诵。二种则为:在指导字音、字形和语气停顿等基础上,首先通过分角色朗读或分组读的形式使学生边读边理解文意,感知作者的思路;再次通过精读,揣摩文章精彩段落,最后通过研读,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既能感知人文情怀,又可积累写作语言。

2.灵活处理教材,架起文言文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

文言文是古时人们相互交流,表达情感和记载事件等方面常用的语言文字手段。但由于距现今时间相对久远,缺乏使用的普及性,故学生在认识和理解方面较难把握,再加上语言学科呈螺旋式上升的发展特质,这就使得学生在短期内较难有成效,从而容易产生厌倦,丧失学习信心。

因此,语文教师应根据时展的要求,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除继承传统教法外,还应整体处理文言教材,创造性地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全面调动学生的兴趣。

首先,就文言教材的篇幅和知识的深难度而言:

(1)长文短教。篇幅长的文言文虽然有信息量大的优点,但因为内容繁多,占用课时多,就容易引起学生厌倦困乏等强势,所以就必须长文短教。短教,表现在选“点”上。教师对教材进行处理,选择恰当的“点”进行教学;或以一两个教学重难点为目的进行短教;或以训练某种阅读技能为目的,选取课文中最有训练价值的内容进行短教等等。

(2)难文浅教。在文言文中常会出现一些用语生僻,意思深奥的文字,这类情况有时需“硬”教,然而更多的是找到突破点,以提高教学效率,或用造字法解构难字义;或以现实生活常识引申到字词的理解,或用逐层深入的策略,使学生自然轻松的掌握难点等。

(3)浅文细教。浅文,学生一般比较容易掌握,这就避开了为难情绪,而这时,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有机的进行文言知识的补充、迁移、拓展等,丰富教学内容。

再次,就文言文与现实生活间的沟通对话而言。现实生活中的交流讲究便捷、通畅、易懂,而文言文因其特征的缘故就相对显得晦涩难懂了,这就致使学生在理解和审美方面形成了障碍,不免容易让学生有厌烦情绪。怎样拉近两者的距离,使学生能贴近品味就成了文言文课堂 待探究的问题。而我就此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联系现实生活。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人们忙碌于名利的追逐,匆匆行走于充满着生硬建设的大街小巷,这种机械的生活,让人不由得畅想“兰亭聚会”,“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道,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然后发一声感慨“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反映生活的真谛所在。如此以来,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得到了共鸣,注意力就会集中,思维也会随之主动参与,文言文就显得意趣多了。第二,走近学生的心灵,高中学生进了心智快速成长的阶段,自发或自觉的会探录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当想到人生苦短,岁月蹉跎,或许会感伤不已,但学到苏轼的《赤壁赋》中看待人生的“有限”和“无限”,幸许会豁然明朗,揭开雾纱见晴空。这样,文言文就真的贴近了现实生活,而学生中那份原有的距离感就少了。

总之,文言文教学应立足于时代特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彰显其个性的发展,让他们自觉地感受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语文;文言文;教学;兴趣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把“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方面。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毫无兴致,各类考试中得分率和古文鉴赏能力较低。因此,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就成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标。下面是我个人的几点经验总结。

一、利用恰当的导语,创设新颖别致的古文学习环境

我们要精心设计每篇古文教学的课堂导语,这可使学生在氛围上迅速进入角色、思维上理解感知而豁然开朗、情感上潜移默化而产生认同。如学习《长亭送别》,就可播放范仲淹《苏幕遮》一词的录音和相关画面――深秋的时节,绚烂的红叶、黄花,抑扬的唱腔,苍凉的旋律,浓重的愁思,音、声、色的完美融合,带领学生进入“长亭送别”的优美意境之中。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我设计了如下导语:所谓“太平多文士,乱世出英雄”。周天子衰微、诸侯尔虞我诈的春秋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乱世,也涌现出许许多多英雄。他们或不畏、为民请命,系生死荣辱于一刻,如聂政者是也;或殚精竭虑、为国分忧,置个人安危于度外,如蔺相如、烛之武者是也。虽物换星移、时空不再,但在历史的星空,仍然大放异彩!

二、恰当用典,启迪学生智慧

在精心备课、确保完成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典故来吸引学生。可以是背景故事,亦可是关联故事。前者像《烛之武退秦师》中有关晋、楚城濮之战的介绍,《寡人之于国也》中有关当时“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现实的介绍;后者如《勾践灭吴》中范蠡、西施故事、“狡兔死,走狗烹”故事的穿插,《鸿门宴》中“楚河汉界”“分我杯羹”“刘邦南宫论三杰”等故事的穿插,都能使学生兴趣盎然,从而使课堂效果“锦上添花”。

三、引领赏析阅读,感受文化的意蕴美

“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古人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对古文来说,我们的“读”不是一般的“读”,而是“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朗读者带着自己对文章的深刻理解,进行有感情地诵读。朗读者通过声音的轻重、停顿,语气的舒缓、抑扬,甚至情态、动作的外化,充分表现古文的内在底蕴和艺术魅力,不仅使自己产生进一步的认识,同时把听众带入作品所营造的意境中,从而与作家情感形成共鸣。可以说,通过“美读”,营造情感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文言文教学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四、依托教材内涵,陶冶学生情操

教材所选古文都是历史积淀的文质兼美的典范,既有较高的艺术性,又有较深的思想人文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陶冶学生健康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比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中学生感悟到的是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勾践灭吴》中学生体会到的是勾践在困境中不气馁、不沉沦,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精神;《劝学》告诉我们学习要坚持不懈、心思如一;《秋水》则告诉我们要正视自我、虚心求学和“百闻不如一见”的道理。

五、今昔对比,批判地继承古文化遗产

据调查,学生对古文学习淡漠的一个原因就是认为学习“之乎者也”毫无用处。对此,教师一方面要从思想上纠正学生认识的偏差,另一方面,要逐步引导学生善于从古文化遗产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既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又注入新的活力和精神,注意古今对读,合理延伸。学完《陈情表》则自然引出古代“忠孝节义”问题的探讨;《赤壁赋》之后则可引导学生学习苏子的乐观豁达,正确对待人生的失意和挫折……举一个具体一点的例子,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现代观念评价孟子的主张,可引导学生做一些合理的引申: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尊重自然,维持生态平衡,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发展经济更要大力振兴文化教育,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前进,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目前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孟子描绘的社会蓝图已经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

六、师生有效互动,学生自主探讨

《语文课程标准》的宗旨之一是积极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在古文教学中,教师应引“探究学习”这股活水入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在探讨和研究中主动地发现并解决问题。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秋水》和《逍遥游》学过后,可设计“走进道家――触摸大师的灵魂”这样的活动,指导学生分组搜集整理资料、比较分析,写出有一定思想内涵的文章;对于既是名帖又是佳文的《兰亭集序》,则可以开展有关书法鉴赏和练习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增强对我国传统书法艺术的了解和热爱。

七、利用文体亮点,培养审美能力

当前,在古文教学中,我们做的比较多、比较好的是对知识的讲授。当然,这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及迁移能力的形成。然而,对知识传授的过分侧重往往导致我们对古文审美教育渗透作用的忽视。因此,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大力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和渗透。实践证明,学生对那些脍炙人口、风格迥异的古文还是很感兴趣的,如《孟子》的雄辩滔滔、气势酣畅,《归去来兮辞》的不事雕琢、清新流畅,《赤壁赋》的深远蕴藉、豁达洒脱等等,都很令人神往。采用这些激发兴趣的方法,使文言文课堂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刘凤岭.文言文教学实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董贵山.文言文教材全解[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