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十篇

时间:2023-03-17 01:42:52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篇1

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①课时目标的确定比较少考虑该目标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因而不 能准确地把握单元教学的重点与难点;②教学方法的选择乏理论指导,较多的是纯凭教材顺序进行教学,也谈 不上大纲提出的“思维过程的教学”。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教材处理不到位所致。现试以六年制第六册 第一单元教材为例,就如何从整体结构上掌握课时教学目标作简要的阐述,供老师们参考。

一、教材分析

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是整数识记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在学生二年级掌握了万以内的数的读写法的基础上 进行教学的。教材内容主要有“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的认识,十进制计 数法,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近似值。学生学好这些知识,可以加深对整数的认识,并为进一步学习多位 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计算打下基础。怎样让学生融汇贯通掌握这单元的知识呢?我以为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 ,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1.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

教材安排在识记计数单位、十进制计数法及整数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先教学亿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再教学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这样便于学生思维的正迁移,使学生正确理解个级的数的读、写法与万级、亿级 的数的读、写法的联系和区别,进而更好地掌握多位数读、写法的规律。

2.教材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从教材内容内部联系看,亿以内的数的读、写法跟万以内的数的读、写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掌握了它的 读、写法的规律,学习多位数的读、写法的障碍也就被扫除了。从实际应用考虑,亿以内的数的读与写用得较 多,所以,教学重点应当是亿以内的数的读法与写法。

多位数的读、写中,一个数中有0的(含某一级末尾有0的情况及一个数中间连续有几个0的情况),是本单 元教学中的难点。因为中间连续有几个0的只读一个0,每级末尾的0不读出来的,学生往往难以掌握;而在写数 时,所有的0又都写出来,学生一下子搞不清。

3.教材中的关键问题。

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法,关键是解决好怎样从高位到低位,按级来读、写一个数。

4.教材中的育智因素。

从三年级开始,直接从旧知引入新知的内容增多了,更应重视思维过程的教学。抽象与概括是思维的主要 方法之一。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个级、万级、亿级的数的读、写法的联系与区别,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概括 。这样,学生在掌握多位数读、写法的规律的同时,思维也得到了训练。

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之后,进行教学设计时,课时目标就容易体现其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教学设计举例(一)

课题:亿以内的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第六册第2页例1和第3页例2

教学目标:在掌握整数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掌握亿以内的数的读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①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万”字要读出来;②一个数中有0,除每级末尾的0不读出 来以外,都只读一个0。(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按照数位顺序,从低位到高位,说出个级和万级上的每一个数位。”

(2)“万以内的数怎样读?请大家写三个万以内的数,与同桌的同学交换读。”

(3)请部分学生概述万以内数的读法。

(二)新课教学:例1

(1)引导读书。

让学生读课本第2页倒数第五行至倒数第三行。讨论为什么“万级的数的读法,只要先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 去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先轻声自由读书、讨论、概括──根据整数数位顺序万级最低的一个 数位是万位,所以,亿以内数的读法,在读万级时,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

(2)指导读法。

“刚才同学们概括得很好。现在老师写六个数,请大字比较一下上下两个数的联系和区别,再根据刚才同 学们概括的万级的读法,轻声读一读。”

47 308 4500

470000 3080000 45000000

“下面一行的3个数是哪个级的数?读的时候应该先按哪个级的数的读法去读?读后再在后面加一个什么字 ?”

生回答后,再引导学生读数(5050000、410000、36000000)练习。

(3)概括小结。

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先让学生在小组里概述,再请部分学生在全班进行小结。

(4)导入例2。

“刚才同学读的三个万级的数都是整万的数,如果不是整万的数,或中间有0的数,该怎样读呢?”

出示:24600 6407000 17010400

引导学生根据刚才掌握的亿以内的整万数的读法与个级的数的读法去类推,并让学生试读。告诉学生级末 的0不读出来,数中间的0要读出来。学生正确读后,再出示:17000400,17010040,10100004三个数让学生读 ,帮助学生掌握中间连续有几个0只读一个0的规律。

(三)课堂小结:

“万级的数该怎样读书?”“含有个级和万级的数怎样读?”学生概括后,教师再精讲一遍。

(四)反馈练习:(略)

(五)布置课外作业:(略)

三、教学设计举例(二)

课题:多位数的写法

教学内容:第六册第9页例6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多位数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在写多位数时,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个数位上写0。

分析:多位数的写法可以从亿以内的数的写法类推。因此,课堂教学结构就不一定要按一定模式安排,教 学方法应该更灵活一些,课堂应该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教学过程:

(一)引导类推:

写出下面各数:一千零三万,一千零三十万八千,一亿零三十万零八百,一百亿零三万零八。

它们分别是哪一级的数?整万的数怎样写?万级的数怎样写?亿级的数怎样写?让学生想一想、写一写、 议一议。

一千零三万写数后,数中有几个0?一千零三十万八千写数后,数中有几个0?

一亿零三十万零八百写数后,是几位数?数的中间有几个0?启发学生根据万级的数的写法进行类推写数。

一百亿零三万零八写数后是几位数?数的中间有几个0?学生写数后,教师根据多位数的写法,板书10000 030008。

(二)学生看课本例6,提高题。

(三)教师精讲:多位数的写法法则。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篇2

一、注重体验,发展学生的数感。

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大数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读写起来也比较困难。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具体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有关大数的丰富的感受。让学生说一说一万有多大。如我们一个班有50名学生,多少个班有一万名?(200个班)。现在我们放学出校门是不是很拥挤,因为我们学校有4000名学生,要这样的25倍才有十万人,让学生感受十万的大小。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既丰富了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形中也使学生感受到了我们的数学是贴近生活的。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是感兴趣的,他们愿意读、愿意认,而且他们感到了一些数据的真实、可靠,这样学生不仅行动和认知方面参与了,而且投入了情感,产生了深度的参与,这样的感知无庸置疑是丰富的、充实的。

二、通过类推,掌握知识形成数感。

亿以内数的读法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类推,所以在教学本课时我先对万以内数的认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如采用口答形式复习数位顺序及各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在复习“个级”四个数位的基础上,通过类比推理得出“万级”计数单位,即根据两类事物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可能相同。这样将数学思想方法――逻辑学中的类比推理用于数学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对于万以内数的读法,可以出示一组数据。如:本课时教材是由电视播放新闻的形式呈现两组数,说明在实际生活中有时需要将听到的数记录下来,引出写数。并且教材给出个级、万级八个数位,让学生对着数位写数,只给出两个数的写法,其余的两个数由学生自己写,这样既给了模仿的样板,同时也留有探究的空间,此外还可以利用此题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在具体的教学时,我想可以同亿以内数的读法类似,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再引出亿以内数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在教学完亿以内数的读写后,对亿以内数读写的巩固练习。可采用多种形式,如第九题是通过转盘游戏来练习数的读法,这里可以师转生读、同桌互转读,也可以四人小组。完成之后可以问一下:你们认为怎样读数比较方便?

三、让学生在生活中强化数感

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发现,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才能最终培养学生真实的“数感”。而且小学生有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他感兴趣的事物,就必然会想方设法去认识它、研究它,所以学习内容要贴近学生知识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例如,师:想不想数一数10000,看看需要多长时间?师:数一数就知道了。开始,1、2、3……生齐数。(数到100时)师:停!知道你们刚才数100用了多长时间吗?老师计时了,用了90秒钟。那么数10000就要用9000秒。大约2个多小时,那么数十万就要20多个小时了,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十万是个大数。

四、让学生在收集数据中感知大数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想;思维素质;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0072-02

新版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正确把握学生生理与心理特点,努力在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的过程中,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对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小学数学教材中,隐含着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加以运用,可以促进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形成,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素质。

下面笔者以小学四年级数学为例,谈教材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于小学生思维素质提高的方法。

一、教材中问题情境的转化思想,培养学生迁移类推思维素质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环节需要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进行再现,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如,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亿以内数的读法》,是基于学生已经认识并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法”的学习基础上,以实际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为真实情境认识大数,是原有知识“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拓展。这一节,是本单元的重点,培养学生亿以内数位顺序表的建构;在万以内数的读法基础上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教材通过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比万大的数”,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揭示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其实教材设计的这部分的内容并不难,笔者直接让学生根据教材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读”教材让学生归纳“你获得了亿以内数的知识有哪些?”。学生根据前面课程的学习,普遍能说出:数位名称、计数单位、分级方法以及计数方法,笔者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数位顺序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试读亿以内的数,发现学生在中间有0的数,容易出现错误,笔者及时进行点拔指正。学生自己在错误的出现于矫正的过程中归纳出读数方法。将数与实际背景联系起来,不仅培养了学生数感,而且很容易提高学会的思维迁移类推能力——标上数位再读、要先用虚线分级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材中鲜活素材的猜想验证思想,培养学生推理应用与反思素质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真正的数学家常常凭借数学的直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实。”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个系统性和连贯性的过程,在学生生活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接受新的知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导入能够帮助学生做好知识上的迁移。包括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的猜想也是基于一定的数学知识的衔接的基础上的设想。如,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第七册,关于《减法的性质》一课时,教材的P19例1、例2,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探究发现减法的性质并选择运用,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推理应用与反思素养。出示例1让学生列式,让学生理解:先减去故事书或者先减去科技书,是一样的连续减去两个数。然后对例题进行对比计算感知:借助于对比计算,得出每组左右两边的算式数字相同,运算符号、顺序不同:左边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数之和。引领学生发现规律,抽象概括出猜想的雏形,在通过举例验证猜想得出:1:a-b-c=a-(b+c)2:x-y-z=x-(y+z)。合理大胆的猜想,为学生提供了思维发展的支点,数学猜想是人利用逻辑思维探索数学规律与本质的捷径和桥梁之一。通过一定客观事实和已有的经验的逻辑猜想,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推理与反思能力,有效地增强学生主动探索和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感受教材中的思辩思想,培养学生审慎思考与分辨素质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提出“思辨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是基于一定的原有数学知识,促进数学知识的拓展与深化,从而不断实现知识内化并转换为数学能力。数学思想方法,是暗含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灵魂与精髓,在数学知识学习的与探讨中,培养学生理性反思的一种本质的数学活动。如,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教材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例题1是烙饼问题,例题2是沏茶问题,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有步骤渗透学生数学思辨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审慎思考与分辨的技巧,增强合作创新意识。

总之,笔者结合自己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仔细研究教材,借教材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思维素质。为了帮助小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积极创设数学教学情境,使小学数学课堂生动化、趣味化。激发小学生的强烈好奇心,全身心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借助教材中的案例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激发学生数学深入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导引下,在数学思想方法的推动下,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数学中的隐含数学思想方法,在实施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值得每位教师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进行深入挖掘并作为调动学生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黎晓红.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之我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4).

[2]欧义.浅谈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3).

[3]张军.落实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计算能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5).

[4]陈奎.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J].青年与社会,2012,(02).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篇4

什么是数感?简单地讲,数感是人们对数的感觉,是人们对数的直接感知能力。就象美术有"美感",音乐有"乐感",语文、英语有"语感"一样,要学好、用好数学,就应该具备良好的"数感"。下面就是我针对人教版数学三、四年级教材中的相关数感做法的一点体验。

人教版数学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安排了让学生对千米和吨的认识;三年级下册安排了让学生认识平方千米、公顷;四年级上册对"亿"这样比较大的计数单位的内容,这部分内容都是比较抽象的,如何让学生掌握:

对于一些比较小的长度单位(如毫米、厘米、分米和米)和质量单位(如克和千克),我们经常借助学生身边的物品帮助他们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但是,对于一些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如千米和吨,虽然学生在生活中能经常见到这样的单位,但无法直接通过用手比一比、用尺量一量、掂一掂等方式来建立相应的表象。因此,要建立这样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需要运用间接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想像来加以培养。具体来说,可以有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让学生通过对千米和吨的间接感受来建立相应的观念,例如,让学生实际步行1千米,数一数走了多少步,看看用了多少时间,体会一下走1000米的疲劳程度。教学吨的时候,可以让几个学生尝试着抬一袋50千克的大米,再想像如果有20袋这样的大米会有多重。第二种方式是借助生活中的实际素材帮助学生建立相关观念。例如,告诉学生从学校到附近某一地点的距离是多少千米,从A城市到B城市大约是多少千米,告诉学生一辆卡车的载重量大约是多少吨,告诉学生像鲸鱼、大象这些大型动物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吨。

需要说明的是,长度观念、质量观念的建立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任务,也不必仅仅局限于数学课堂,更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观察、体验、感受,逐步地培养。

.平方千米和公顷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怎么理解?

"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比较大,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形成表象确实有些因难。在教学中,可以先带领学生到操场进行实地测量,量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让学生看一看1公顷的土地有多大,以便使学生对1公顷有多大形成明确的表象。再结合学生熟悉的场地,如教室的面积一般是50平方米,200个教室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通过学生的想像,加深学生对"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的认识。

新课标非常强调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教材中也在相关的单元编入了大量帮助学生建立数感的素材。

例如,在认识20以内的数、100以内的数时,教材就注意通过估一估、数一数等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对十、百等数量大小的感觉。但是,对于一些比较大的计数单位(如万、亿),如何建立相应的数感?确实成为教师们教学中的困惑。

数感的培养不是一两堂课就能达到目标的。因此,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时时处处进行这方面的渗透,不断积累这方面的经验。例如,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对100这个数的感觉,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看百羊图、数100粒花生、数100根小棒、估计一堆水果的数量等活动,来建立相应的数感。

由上面的例子也可以看出,数感的培养不可能是一个抽象的过程。空泛地让学生说一说"1万有多大?"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应该借助大量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感受某种具体事物某个数量的相对大小。即便是借助直观的物体,学生也未必能建立起很好的数感。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个由1000(10×10×1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大正方体,感受1千有多大,也可以让他们看十个这样的正方体,感受1万有多大,但如果想通过同样的方式来建立1亿的数感,恐怕在操作层面上是难以实行的。要建立1亿的数感,需要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凭借生活经验,形成一种大致的感觉就可以了,教学时要求不宜过高。

教材中提供了一些帮助学生建立数感的范例,教学时可以参考借鉴。例如,第12页的第15题(珠穆朗玛峰高8844米,我今天卖出二千万根冰棍,我们学校有500多人,我们学校有十万人),让学生通过一些数学策略和生活经验判断某个数据信息的合理性,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建立数感的方式。再如,第4页的"你知道吗"(每秒画一个点,一刻不停的画,画到一亿,需要3年2个多月;1亿个小学生手拉手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以及第33页的"1亿有多大"(实践活动课),都是借助一些具体活动,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感受1亿的相对大小。但要感受1亿,并不像较小的计数单位那样,仅仅凭用眼看、用手摸等直观活动就能达到目的,还需要学生能更好地利用数学工具,同时,要具备很好的长度观念、质量观念、时间观念,更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想像能力,所有这些,都可以辅助学生较好地建立1亿的数感。例如,1亿名小学生手拉手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学生虽然不可能对地球赤道的长度有亲身体验,但可以利用想像和简单的科学知识,进行粗略的感受。称一亿粒大米重2500千克;如果一个人每天吃0.5千克大米,大约可以吃13年。

.有人说,只要全国人民每人少量费1粒米,可以供一家三口人吃五六十年。

数一亿本作业本需要3年的时间;推断1亿张纸摞起来多高?我们通过测量10、50、100张纸的高度,推算出1万张纸达约高1米?那么1亿张纸摞起来究竟有多高呢?有珠穆朗玛峰高8844.43米。我们知道读1亿个字要多长时间?可以这样让学生探究;

研究读1亿个字要多长时间的:

研究主题

研究方法步骤

结论

读1亿个字要多长时间

1分钟大约可以读200字,1小时大约可以读12000个字。

100000000÷12000≈8333小时

读1亿个字要8333小时

8333小时,大约是多长时间?100000000÷12000≈8333(小时)≈347(天)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篇5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20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亿以上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上数。

2.培养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亿以上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

每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探究准备

1.情景导入

师:(出示地球图片)孩子们,你们知道这幅图是什么吗?对,它就是美丽的地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地球是太阳系第三颗行星。其实,除了地球以外,在太阳系中围绕太阳的还有另外7颗行星,看!

你们想去了解它们吗?

今天只要你们完成了学习任务,老师就带你们去看看这些美丽的行星!有信心吗?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开始吧!

2.回顾亿以内数的写法: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写数的?)

(1)太阳中心的温度为一千万摄氏度。

(2)共有三百万二千一百六十六人。

(3)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福建省男性有一千九百万一千零九人

(总结亿以内数的写法)

你们会写这些数字吗?在草稿本上写一写。

总结:P先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Q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R关键找“亿”和“万”字。

看来同学们对亿以内数的写法掌握的不错,但在日常生活中仅仅会写这些数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会遇到更大的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亿以上的数的写法。(板书课题)

二、尝试引导,探究结合

我会学:

同学们打开学习单,完成练习

(1)整亿数的写法

用最大的天文望远镜至少可以看到十亿颗星。

十亿 写作:10 0000 0000

(2)非整亿数的写法

地球海洋总面积是三亿六千二百万平方米

三亿六千二百万 写作:3 6200 0000

(3)我国平均每月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大约是三亿七千零五万双。

三亿七千零五万 写作:3 7005 0000

(4)2000年,我国有小学生一亿三千五百四十七万九千六百人。

一亿三千五百四十七万九千六百 写作:1 3547 9600

三、梳理知识,引导小结

总结:1.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关键找“亿”和“万”字。

同学们,机会的大门永远为那些作好准备的人敞开着,你们一定会是其中之一,老师从你们的眼神中看出了你们对知识的渴望,我们接着完成任务吧!

四、练习实践

1.我会写(书20页做一做,第1题。)

天下无难事,有志者事竟成,瞧!我们的任务又完成了!

任何事都阻挡不了你们求知的心,让我们继续吧!

2.我会填

(1)15407800是由( )个亿,( )个千万,( )个百万,( )个万,( )个千和( )个一组成。

(2)一个数由5个千亿、3个千万、2个十万和4个千组成的,这个数写作( ),读作( )。

(3)一个数的亿位和十万位上都是4,千万位和百位上是3,其他数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

其实只要踏实的实践,肯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看哪我们又成功了!

3.谁最快(书20页第2题)

老师为你们今天的表现点个赞!

4.我会听

三亿二千万 七百四十亿一千二百万

八千零六十亿零九万 七十八亿零二十万三千零四十

同学们我们离最后的成功只有一步了,坚持必将胜利!

5.动动脑

(1)写出一个最大的十位数。

(2)写出一个最小的十位数。

(3)写出一个零也不读的十位数。

(4)写出只读一个零的十位数。

(5)写出读两个零的十位数。

瞧!通过不懈努力你们成功了!

孩子们,知识来源于生活,勤于观察和思考往往比创造发明还重要。今天,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并学会了这么多知识,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其实生活中有更多的知识等着你们去发现、探索,快做个有心人吧,你会成长得更快!(播放行星图片),结束本课。

五、板书设计

亿以上数的写法

(1)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篇6

吉埠镇中心小学

黄小芳

《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大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一单元的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整数读写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通过这个单元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写多位数,为以后更好地学习整数四则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发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但是大数的概念相对于较小的数而言,要抽象的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多多少少会对数字究竟有多大产生疑问。我在课前让学生去收集万以上的数,目的旨在让学生在收集的时候体会一下。至于较为确切的感受大数,教材针对这个问题在第4页安排了阅读材料“你知道吗?”,并在后面设置了“一亿有多大?”这个课题。通过这2个方面以及学生在生活中对大数感觉的逐渐培养,对大数概念的理解变得相对容易。而这部分教学主要的难题在另一方面。

在读写大数的教学中,数中有零和数的末尾有零的大数的读写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因为读写的时候,有时写着的0不读出来,有时又要全部读出来,有时有写0要读,有些0不读;写数时,所有的0又都要写下来。写数往往会出现少读、少写或多读、多写的情况。怎样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难点呢?教学中,我发现,教师可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的基础上,让学生采取“先分级、再读写”的方法,就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先分级、后读写”,就是先将一个多位数从右往左,每4个连续数位分为一级,(最后一个数级不一定能满足4个数位),每个数级依次叫做个级、万级和亿级,然后从高位数级起,按级读,按级写。具体为:读数的时候,先按从右往左,4个数为一级,划上分级线,然后从最高位起,逐级依次往下读,每一级的读法都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读完一级,就加上这一级的级名“亿”或“万”,每一级中0的读法都与个级中0的读法一样。“先分级,后读数”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读出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减轻了记忆的负担。写数的时候,从左往右,依次圈出表示级数的“亿”“万”,有时没有“亿”则只圈出“万”,相当于读数时的用竖线分级,然后,从高级到低级,读一级,写一级,一级一级往下读,除了最高一级有效数字前面的空位不用0补足四位外,其余数级里凡是有空位的地方,一律用0来补足四位。“先分级,后写数”能够使学生不多写或少写0。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一、比较好的几方面:

1、备课时把握住了知识的前后联系。小学阶段对整数笔算乘法的最高要求是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开始,两位数乘两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关键。因为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乘两位数同是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如果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再恰当的利用知识的迁移,学生肯定会很快的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教学中成功创设了预习问题。在学生的预习过程中,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学习,对于问题,通过学习之间的讨论,交流得出问题的答案,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明显。

3、有效的培养了学生认真书写乘法竖式的习惯。(1)教学的板书做到以身作则;(2)要求明确,包括数学间的间距、相同数位如何对齐以及横线的画法;(3)严格要求,作业批改中要求学生按要求书写

二、不足之处

1、教学中没有将新旧笔算进行很好的对接。特别是在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没有利用好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习新知,过高估计了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掌握,没有进一步强调算理,教学中又没有强调好“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这个算理,结果导致部分学生在书写第二步乘积时,数位对错。

2、没有考虑到学生口算能力的薄弱。学生出错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口算出错,原因之一是乘法口诀背错,比如:三六十二、四八三十六等等;原因之二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出错,比如24+8、54+7等等。

三、今后改进方面

1、教学中复习铺势要到位,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关注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联系,充分的利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旧知迁移效果会更好。

2、课堂上加强学生的口算练习

(1)必要性。相比之下,笔算乘法比笔算除法更容易掌握一些,进位加法的口算比退位减法的口算更容易掌握。在学习时,先让学生口算几道题,特别是进位的加减法,因此,在学习下一个单元笔算除法时,学生遇到的困难肯定会更多。因此,必须从现在开始加强学生的口算练习。

(2)可以采取课前听算的形式,每天的题量可以少一些,但要细水长流,每天必练。

《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口算除法 》是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节课的内容,它是在三年级的基础上了演化而来,是本单元知识的前提,很多学生都感觉到很容易。下面是我上这一节课的一些感悟。

1.重视计算的过程,允许学生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的关键。教学时,我注意让学生主动探索口算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在说算理的过程中,图式结合,让学生更清晰思考的过程。说时引导学生把过程说完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算法的选择上尊重学生的想法,两种算法各有优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2.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本课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首先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解决80÷20,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展示自己的思维,使每一位想说的同学都有机会去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接着,让学生自主分120个气球,有哪些不同的分法。

3.一堂课引起我的再次思考:

在学生碰到困难时,怎样引导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怎样设计练习更实效?怎样把新知识和学生的原有知识更紧密的联系起来,一堂课下来,如何轻松的让学生接收新知识。

通过这节课口算教学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备课中学生的重要因素,以及思维的训练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点。同时涉及的都是计算题,应该让学生多一点训练。我们作为指导者就可以了。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关键阶段,教学重点是确定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及试商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笔算的算理;难点是试商的方法。学生以前学习过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一位数或两位数的除法,教学时让学生回忆以前的知识,特别是除法的笔算方法,然后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等基本问题,然后着重解决试商的问题。教材中安排了四组例题,分层次、分阶段分化了重点,分散了难点。例1主要解决试商、商的书写位置等问题;通过例2的教学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例3的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试商。例4教学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篇7

魏光明,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长期致力于小学数学“核心知识”教学研究,多次应邀作省级以上公开课和专题讲座,先后主持《小学数学“核心知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3个相关的省级立项课题,并在《人民教育》《江苏教育》《教学与管理》《中小学数学》等期刊发表数万字相关成果。

众所周知,一些重要的数学内容、方法、思想,或者说“核心知识”,学生需要经历一个长线的认识过程,才能逐步感悟、理解和掌握。因而,我们需要依据前后知识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和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着眼一个长线的教学过程,可以是几个课时、一个单元,也可以是一个学期、一个年级、一个学段,甚至更长的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长程设计,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置于整体知识体系之中,引导学生在知识生长过程中逐步达成学习目标,发展学习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问题1:长程设计需要关注什么?

数学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教材内容一般分散编排、螺旋上升,不同学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且学生必须通过独立思考才能有意义地建构知识,因此,数学教学需要进行长程设计,关注阶段性和一致性,科学地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阶段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

根据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教材选择若干典型知识,架构起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空间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总体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教材又将选定的知识切分成若干个单元,分散到不同学段,再分散到不同年级、不同学期。显然,对于初步教学的知识,我们不能用该学段结束时才应该达成的学段目标来要求和评价学生;对于编排在低学段的知识,也不能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求学生提前达成应该在后续学段达成的目标。所以,数学教学不能急于求成,而应关注阶段,聚焦当下,循序渐进,逐步达标。具体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内容进度和具体学情,科学地拟订简约、具体、明确的阶段目标尤其是课时目标和环节目标,按照知识自然生长的节奏,把握好当前知识的教学尺度,逐级递进,螺旋上升,有效地达成每一个节点的教学目标,避免教学内容所涉及的知识超出相应的阶段目标,给学生带来学习困难。

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因为关注阶段性而孤立地看待、分析和教学特定的知识,而应立足知识的整体性,借助知识本质和数学思想在知识发生、发展、应用过程中的一致性,打通不同阶段的显性知识及其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应该紧扣知识的数学实质和通性通法,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延伸点,选择、重组或创编教学内容,让知识有逻辑地生长、多方向地联结,并借助生长惯性扩展知识的广度,增加知识的深度,促进学生正确、清晰、全面地理解数学对象、内容、方法之间的逻辑关系,厘清正在学习的知识从哪里来,现在处于哪里,还要到哪里去,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各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及其应该达成的目标,学会用一条清晰的线索串联起不同阶段甚至不同领域的知识,给知识注入自然生长和结构化的“基因”。

问题2:如何进行长程设计?

数学教学中,无论是课程目标的达成,还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数学素养的提升和完善,都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下面以苏教版教材中“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进行教学的长程设计。

从教材内容的编排来看,这一知识被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安排在四年级上册,内容是“把整万数、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要求学生在掌握万级和亿级的计数单位、对应数位及数的组成、整万数和整亿数的一般读写方法的基础上,知道“万”与整数末尾的4个0、“亿”与整数末尾的8个0之间具有等价关系,学会用先去掉整数末尾的4个0或8个0,再加上“万”或“亿”作单位的方法,简便地表示整万数、整亿数;第二阶段安排在五年级上册,内容是“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要求学生在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把整万数和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基础上,知道一个较大的数可以分成整万数或整亿数以及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两个部分,学会用先在万位或亿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将小数化简,最后加上“万”或“亿”作单位的方法,简便地表示一个较大的数。认清这两个阶段,有利于教师清晰地教、学生清晰地学,也有利于教学评价的设计。

但是,仅仅达到上面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获得的知识是散点状的,不利于他们把握知识体系和完善认知结构。在第二阶段教学时,我们还应该思考并让学生感悟:两个阶段的方法之间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是否存在通性通法?能否推广到其他内容领域?等等。比如,可以通过比较,让学生感悟和理解两种方法是一致的,不存在前后矛盾,“去掉整数末尾的4个0或8个0”,其实就是“在万位或亿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将小数化简”,只是后者更具一般性而已。并且,它们都只是改变了数的表达形式,没有改变数的大小。教学“小数除法”之后,我们还可以再次聚焦这一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在万位或亿位右边点上小数点”与“一个数除以10000或100000000”之间是等价的,也就是将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或8位。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其实质就是把以“一”为计数单位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计数单位的数,方法就是用这个数除以“进率”10000或100000000。从这里拓展开去,学生就能很容易地理解和解决与这一知识链条相关的其他数学问题,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并在长线学习过程中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完善认知结构,增强探索意识和能力。

由此可见,数学教学可以借鉴“逆向设计”的成功经验,基于课程标准找寻知识逻辑生长的“因子”,让学生在经历分解、联结和拓展的“慢”且“长”、尽可能体现数学自身发展轨迹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结果,体验数学结果形成的过程及其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提升以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数学学习力,实现知识获得过程、思维发展过程与生命成长过程同步。

(作者单位: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

阅读延伸

长程设计关注大视野,强调教学的前后一致性,自然涉及推理、迁移、同化和顺应。

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之中。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不仅存在于某种经验内部,也存在于不同经验之间。

皮亚杰认为,知识建构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重要概念。同化是指将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将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和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进而达到理解的过程。就本质而言,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图式扩充),顺应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图式改变)。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的,如果对具体知识的学习不能正确把握是同化问题还是顺应问题,学生就会出现理解错误和偏差,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数学教学的长程设计,可以参阅下列资料:

1.《立足整体・梳理结构・长程设计・阶段突破――以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结构教学为例也谈减负增效》(马美南,http:///Disp.Aspx?serid=5883)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篇8

关键词 财务报表分析 精品课程 观摩研修 感悟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vel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Quality Courses

SHAO Zhengyan

(Business School,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9)

Abstract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course is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re curriculum, teaching quality directly affects the basic quality of business students to take advantage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on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mining management. Economic and Trade University, Professor Zhang Xinmin and their teaching team hosted and speaker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course is a national quality courses, training in this article by Professor Zhang Xinmin exciting to watch lectures, teaching content design, case analysis framework, case study organizations three aspects to get a revela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 words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quality courses; observe; sentiment

1 授课内容设计要有创新性

首先在授课内容的设计上,笔者翻遍了国内和国外的很多知名教材,发现这些教材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体系设计上差别很大,有的以4张财务报表为主线进行展开和分析,有的基于财务绩效考核的角度从盈利能力、周转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还有的引入哈佛分析框架,从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前景分析安排课程内容。笔者在最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分别尝试了上述这几种主流的课程设计方案,我的感受是:以4张财务报表为主线的教学展开方式难以突出报表分析的系统性和综合性这一显著特点,不能很好地向学生呈现报表与报表之间的信息关联性。以财务绩效分析为主线的教学展开方式会使学生陷入片面的比率分析世界而看不到财务报表分析的真正价值。以哈佛分析框架为主线的教学展开方式会使学生的分析思路很散乱,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前景分析各自自成体系,而不能有效依托报表数据使四个方面的分析融会贯通。张新民老师的课令我耳目一新,张老师虽然主编了财务报表分析这套精品课程教材,但他的授课顺序却不是按部就班地按教材走,而是大胆创新,以格力电器的案例为主线,引领学生在阅读企业2008-2009年财务报表的过程中,运用财务思维挖掘企业的战略信息、经营信息、营运管理信息、风险信息,预测企业的前景状况。这种课堂组织方式能够让学生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通览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并且能够让学生系统地了解4张报表数据之间的联动关系,以及这些数字变化背后所反映的管理状况,激发学生跳出会计核算的小天地,更好地挖掘会计信息的管理价值。张新民老师在他讲的第一堂课上,就告诫我们这些做老师的,教材和大纲是约束学生的一种手段,能够让学生清晰地知道这门课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要达到的目标,如果老师只是中规中矩地按照教材和大纲讲课,就很难脱离授课的初级阶段,成为一名受学生爱戴的优秀老师。总之,听了张老师的课,笔者深刻感悟到授课过程是精心设计的表演艺术,要融入自己的实践阅历,用高的理论素养和强的感悟能力创新课堂内容,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讲课风格,实现教师授课的高级阶段,成为真正意义的好老师。

2 案例分析要形成清晰、实用的通用分析框架

其次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通过对一个企业案例的深入分析,要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财务报表分析框架,这种分析框架要有一定的通用性,能指导其他企业的分析。张老师讲得最精彩的部分是利用财务报表看企业战略,这部分的分析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多年来笔者在讲战略分析的时候,是借鉴国外教材的分析思路展开的,以波特的“五力”钻石模式为基础分析行业特征和企业竞争战略,这种分析思路和财务报表数据联系很松散,学生交上来的作业像是搞市场营销或战略管理的报告,没有学生能够有效借鉴报表数据分析企业战略。张老师的分析另辟蹊径,用实实在在的财务数据向我们展示企业的行业选择与定位、企业扩张战略的手段、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分权和集权问题、基于不同股东视角下的战略一致性问题。波特的五力分析虽然全面,但有好多分析内容超出了财务报表所能提供的信息范围,需要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或市场调研机构求证,我们站在外部报表使用人的角度,来挖掘财务报表信息价值时,这些方法显然没有用武之地。

现总结一下张老师关于企业扩张战略的分析思路。企业实现增长或扩张有两条路径:一是靠经营;二是靠控制性投资。在分析之前先把母公司和合并报表中关于企业扩张战略的项目摘录出来,如表1所示。

表1 格力电器财务报表数据摘要(亿元)

首先分析企业当前的增长方式,格力电器母公司固定资产投资额31.2亿元,占资产比重31.2/419.2=7.4%。控制性投资是母公司通过控股投资或债权融资方式实质控制子公司资产和经营的方式,控制性投资额并没有直接在报表中呈现,而是要通过深入分析母公司报表和合并报表的相关项目计算出来。格力电器的期末控制性投资的基本投资规模等于“长期股权投资”项目母公司金额与合并报表金额的差额(31.70.07=31.63亿元)。除此以外,还要分析母公司是否通过“其他应收款”或“预付款”项目为子公司融通资金实现控制性投资的目的,如果有,那么母公司这些项目的金额会高于合并报表对应项目的金额,通过上述分析思路,我们发现母公司并没有明显地为其旗下子公司融通资金的行为。格力电器母公司控制性投资额31.63亿元,占资产比重31.63/419.2=7.5%,显然在2009年格力电器母公司采取了以经营和控制性投资并重的增长方式。

其次分析企业增长方式的未来路径选择,这需要计算两种增长方式的增量投资额。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等于母公司期末数减去期初数的差额(31.231.1=0.1)。格力电器母公司期初控制性投资额=26.40.01=26.39亿元,新增控制性投资额等于母公司控制性投资额的期末数减去期初数的差额(31.6326.39=5.24亿元)。显然在2009年母公司加大了对控制性投资方式的投资力度,新增投资5.24亿元,远远高于通过固定资产投资0.1亿元追加在经营性增长方式的投资额。所以未来企业会更加注重控制性投资这种跨越式增长方式。

最后分析企业控制性投资撬动的资产规模效应。控制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最大的不同是控制性投资具有杠杆效应,固定资产投资投入和资产的产出规模是1:1的对应关系,控制性投资投入和资产的产出规模可能会大于1,也可能会小于1,要通过母公司报表和合并报表的综合解读分析控制性投资的杠杆效应。格力电器母公司期末控制性投资31.63亿元,撬动的资产规模等于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资产总额的差额(515.3419.2=96.1亿元)。显然,格力电器通过控制性投资撬动了3倍的资产产出规模,说明企业选择控制性投资扩张战略的投资效益良好。循着这个分析思路,我们还可以继续探究母公司通过控制性投资实现集团公司资产跨越式增长的原因。原因有三:一是吸纳其他股东对子公司的投资,2009年格力电器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显示通过少数股东增加的所有者投资为4.4亿 元;二是通过子公司增强商业贷款能力和金融贷款能力,2009年格力电器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有关“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项目的差额为45亿元,说明格力母公司通过子公司向外吸纳了45亿元的商业性贷款;三是通过子公司的盈利来扩充资产规模,2009年格力电器合并利润表与母公司利润表有关“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的差额”为4亿元,说明子公司通过自己独立的经营活动为集团公司新增了4个亿的资产。通过对上述3个原因的分析,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出格力电器母公司通过控制性投资活动以低成本的商业性融资提升了集团公司的短期贷款能力,节约了集团公司的营运资金储备,同时强化了对上游供应商的控制能力。张老师紧扣扩张战略路径这条主线,通过报表数据深入细致地分析了企业战略实施的方式、方向和效果。从财务数据的运行结果看战略定位及其实施效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3 通过案例教学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案例教学是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师生的互动直接影响着案例教学的授课质量。多年来,案例教学环节一直令人头疼的一个环节,首先表现在财务报表分析报告的写作上,学生搭便车的现象严重,很难通过一份报告给予每个学生客观的评价;其次表现在案例教学的课堂组织上,如果是学生在讲台上做案例分析汇报,其他学生就会出现不认真听讲的现象,课堂纪律较差。张老师对如何上好案例讨论课给予了很多积极的建议。对我有三点启发,汇总如下:(1)教师应对各类案例的分析框架有充分的掌握。教师要对主要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非常熟悉,同时通过认真研读教材相关的配套案例,掌握每个案例的分析思路和分析要点。根据课程进度,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效果更好。(2)控制学生课堂汇报时间。案例教学过程中时间管理很重要,学生的汇报要控制在10分钟内。这样能让学生养成汇报前自己进行演练的习惯,达到一种在规定的时间讲清规定的内容的能力。(3)教师要掌握点评技巧。教师的点评,是对学生汇报和案例教学的总结和提炼。而绝不是要给出完整的答案。因此,教师的发挥空间是很大的。在学生讲的时间较少的情况下,教师就要多讲一些。因此,教师准备要充分。对于学生没有给出基本的分析框架,或者离教学目标相差较远时,教师应该着重完成分析的基本内容;在学生分析得较为充分、教师似乎很难补充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对其演讲的优劣进行评价。

对学生汇报中的谬误,一定要坚决地指出来。这样一来,学生的印象会非常深刻,也是树立教师形象的最好方式。对于学生的演讲,不论效果好坏,教师均要给出积极的评价。为避免陷入被动,教师应不在课堂上为学生汇报成绩。

总之,通过观摩学习张新民教授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笔者对课程内容设计有了新的认识,也收获了不少案例教学方面的经验。

北京市教师队伍建设――青年英才项目(YETP1406)、北京服装学院教改项目(JG-1222)

参考文献

[1] 张新民,钱爱民.财务报表分析(第2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1.

[2] 张新民.从报表看企业――数字背后的秘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7.1.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篇9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鼓励学生参与,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新”的气氛。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出他们创新的潜能。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获得成功!即使是暂时落后的学生,也不能放弃他们,因为放弃一个学生就等于泯灭了这个学生的内在的创新潜能,就使他失去了争取成功的机会。作为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不要盲目迷信教师,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在不同见解的背后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往往闪耀着学生智慧的光芒。这样的师生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发扬民主,而且是一把打开学生思维的金钥匙。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全体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索的空间

一堂数学课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要保证在数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觉得,应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形象地说,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来搭“台”,这个台是让学生“唱戏”展示自己的舞台,而且这个“台”搭得要大,四周不能有“框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像听众那样仔细倾听,抓住关键进行点拨,为学生的表演“加油喝彩”!

在“多位数读法”这节课为例,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设计悬念,把学生引到多位数中有0的数的读法的情境中来。我先出示几个多位数,请学生读,并小结读数的方法,然后问:如果一个多位数中有“0”的数又应该怎样读?然后步步深入,把学生领进知识的大门,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在知识的殿堂中遨游。先出示:

6780 ;506780;56007800

用前一节课学过的方法自己自由读,然后问:“0”在什么位置,这个位置的“0”应该怎样读?让每位学生都有效地参与到研究中来,结果使每位学生都交出了自己正确的答卷,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继续研究的欲望。再出示:

6008;5706008;50706080;

1100680680 ; 1006080080

第一行:先读数,再说“0”在什么位置,应该怎样读?

第二行:先读数,再说“0”在什么位置,应该怎样读?

在一系列的练习思考归纳之后,问:怎样来读一个多位数呢?你有什么决窍吗?这一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一下子活跃起来了,纷纷举手要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四人小组讨论的方式更促使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的交流,激发了学生希望获取成功的动机。通过讨论,学生发现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按照个级的方法去读,只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亿”或“万”字,数中间有一个0或几个0,只读一个,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从而从“学读”变成了“会读”。

最后,让学生用3个0和3个5按照要求摆数:①摆一个“0”都不读的数;②摆只读一个“0”的数;③摆出要读两个“0”的数。这样教,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快乐,从自己动手摆数到自己动脑探索,从中巩固读数方法。整节课教师扶得少,学生创造得多,使学生学会了自主自动,学会了进行合作,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像数学家一样进行研究、创造!

三、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篇10

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中,中国传统出版业已经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加快了传统纸介质出版物向多种介质形态出版物的数字出版产业的转型,力图占据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有利位置。传统出版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已经显现出几种转型比较成功的模式。

一、综合性出版单位转型成为电子图书产品提供商

为了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抓住电子阅读日益普及的市场机遇,一些大型出版商加快了从提供传统阅读服务向数字阅读服务的转化步伐,开始加大对电子图书等数字内容的开发力度,积极涉足电子书业务。

在数字出版转型的产业链中,作为上游内容提供商的传统出版单位,开始向内容服务商转型,不再局限于做内容提供商。他们抓住电子阅读日益普及的市场机遇,从提供传统阅读服务向数字阅读服务转化。最典型的当属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5月,全球第一款由传统出版机构自主研发和设计的移动终端阅读器“辞海电纸悦读器”,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这款阅读器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品,内置《辞海》、泱泱巨著《中华文化通志》十典百志101卷,拥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旗下27家图书编辑出版机构的图书资源,44种期刊,5种报纸的电子版,以及众多华文出版集团正版图书资源共享,更可在线写作、发表、出版。同时,阅读器“辞海”还是全球第一本真正实现用手指直接触屏翻页、书写的电子阅读器。

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中,部分出版商已获得了较好的收益,如集中了上海地区所有传统优秀出版企业和人才的我国第一家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基地――上海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成立短短几年间就聚集了盛大集团(包括盛大文学、盛大游戏等)、上海方正、中文在线、聚力传媒、世纪创荣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数字出版龙头企业和其他中小数字出版企业300多家,基本形成网络文学、互动教育、网络游戏、艺术典藏、手机出版等特色产业聚集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30亿元,成为我国数字出版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品牌聚集区域之一。

二、传统出版商转型成为手机阅读服务商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终端的迅速普及,手机阅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重要手段。据《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统计,在38.6%接触过数字阅读的人群中,有27.6%的人进行手机阅读,每天阅读时长40分钟,比2010年增幅20%。现今利用碎片时间进行手机阅读的人越来越多,这也为数字技术提供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商机,手机出版成为数字出版业新的业务增长点。

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2年6月底,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88亿,比台式电脑网民用户多出800万户,手机已经成为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中国10亿手机用户中,手机阅读用户近2亿。庞大的手机网民用户群,多样化的阅读终端选择,使得移动阅读持续升温。中国移动手机阅读业务自2010年5月开办以来,每月的访问用户超过5000万,月信息费收入突破1亿元。截止2011年6月,中国移动已与130多家传统出版企业在内的内容合作伙伴开展合作,推出正版数字图书超过23万册,点击量超过1000万次的书达到1140本,其中收入最高的一本图书仅一年多时间销售额就超过了2800万元。

面对手机出版这块炙热的蛋糕,一些受到数字浪潮冲击的传统出版机构如长江出版传媒集团、中国出版集团、新华出版社等,也相继涉足手机出版领域,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手机阅读基地平台合作,进行跨媒体出版经营转型,利用自身的内容资源优势进行产业升级,推动双方共赢。以张正隆新作《雪冷血热》为例,长江文艺出版社与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联合首发该书时,手机阅读基地为此专门策划“读书”彩信周刊,特别推荐该书,1000万移动阅读用户被覆盖,每天到手机阅读活动专区访问或留言的用户达数千人。在销售该书的纸质版本时,书中赠送的手机阅读点播方式书签,可让读者体验在碎片化的生活间隙里不间断阅读的多样化阅读方式。正是这种互动效应与规模效应,创造了该书纸质出版与数字出版共推共赢的新模式。

三、部分厂商拓展为平台提供商

一些国内实力较强的技术提供商、发行中盘等单位从2008年开始已经逐步加大投入力度,开始采用兼并、重组等手段,加大相关领域的跨系统、跨区域、跨行业整合力度,打通产业链,进一步强化其在各自领域的领先地位。

2010年4月,新华传媒、解放日报集团与易狄欧公司联手,共同注资成立全新的新电子书品牌“亦墨”。新公司以手持移动阅读器终端为切入点,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整合数字出版内容,在传统业务之上搭建全新的数字出版发行平台,从而打造完整的阅读器产业链。其中,易狄欧主要负责提供阅读终端产品,新华传媒提供旗下新华书店的渠道资源和内容资源。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一是提供旗下多家报纸的内容资源,另外,解放报业作为传媒集团也将在宣传推广上为新公司提供帮助。成立伊始,新公司就与全国100家出版社签署了合作协议。其他如北京报刊发行局、四川文轩、深圳书城、安徽书城也已纷纷进入该领域,搭建数字内容分发平台,开始了数字产品销售业务。

四、音像电子出版企业转型为全媒体内容服务商

数字出版业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全媒体出版,这对传统的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部分音像出版商已从原有的音像制品为主的光盘出版方式,迅速向以视频教学、网络课程、课件等互动为主要特点的在线内容服务方转化,以期在数字化领域中抢占市场份额。

2012年4月7日,安徽电子音像出版社更名为时代新媒体出版社,宣告以“新媒体、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链”为经营方向,以手机出版、网络出版和应用出版为三大主攻方向,立足多媒体教育,实施立体化出版,跨媒体、多元化经营,从而成为我国首家主动战略转型至新媒体出版领域的音像电子类出版机构。同年10月,时代新媒体社与安徽电信共同组建的iTV“健康频道”上线。该平台由时代新媒体社自主搭建,通过互动点播向观众传播各类主流、实用、原创的健康养生节目。健康频道的上线,意味着该社已从传统内容提供商转型为内容服务商。在转型过程中,安徽电子音像出版社紧扣“像”和“音”的出版优势,求变读屏时代,涉足的手机出版业务收益稳定,其中一块就是彩铃业务。作为全国首个在移动运营商平台上线的中国戏曲数字音乐平台,他们用新媒体传播极具安徽地方特色的黄梅戏,使传统文化通过新的出口进入到大众视野。

五、教材出版商转型为教学服务提供商

在数字化转型中,传统教材出版商改变原有的纸质教材销售模式,在提供教材的同时,提供互动、全媒体的综合教学服务,配套发展教学网站、电子教案、音视频等数字出版物,这不仅有效支撑了教材发展,还降低了成本,拓展了市场。

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发的在线学习平台“人教学习网”于2010年6月开始正式上线运营,该网面向教师、学生、家长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拓展了个性化和互动式的学习体验,突破了时空限制,这些都是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提供的。目前,许多学生和家长通过该平台进行与学校教学同步的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从而增强学习效果;学校老师也通过这个平台,更好地利用教学资源,改进课堂教学。这种产品、服务领先的战略,不断增强用户体验,培育巨大用户群的消费偏好,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六、传统出版企业积极参与发展动漫、网络游戏等电子文化新兴出版发行业态

动漫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辉煌的发展前景。仅2010年,我国就有10000种动漫图书、30种动漫期刊和100款动漫网络游戏出版。目前,中国动漫出版业已经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成为动漫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