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死者家属的话十篇

时间:2023-04-09 13:03:26

安慰死者家属的话

安慰死者家属的话篇1

1、生老病死是人们必经的过程,任何人都要有这个过程,悲伤和痛苦都是暂时的,幸福将是永存的。节哀顺变,悼念短暂,回忆长久。

2、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爷爷虽然离开他了,但是爷爷留下了许多东西,永远活在他的心中。

3、尽人事!听天命!万事终究有始有终!随缘。

4、亲人会在天上注视着你。陪伴着你。亲人一直都会在你身边。只是你看不到他了。

(来源:文章屋网 )

安慰死者家属的话篇2

一、审视书本启迪思维

著名数学家赵访熊教授说:“读书时养成审视的习惯,就能发现问题,并提高分辨能力。”这一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经过积极引导和长期训练,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地读书和思考。

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中有这样一句话:“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笔者在讲析这个句子时,先不告诉学生这个句子的意思,而是让学生结合课文去揣摩,并鼓励他们大胆思索,结果学生就有三种不同的理解:一是开除的职员分别来自六个学生自治会;二是开除了全部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三是开除了学生自治会的六个职员。这么多不同的理解,说明同学们开动了脑筋,认真思考了问题。最后笔者分析道:凡是数量性定语和领属性定语同时出现时,习惯上把领属性定语放在数量性定语之前。所以,正确的理解应该是第三种,这也正是鲁迅先生的本意。

通过这样的活动,大大活跃了学习的氛围,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这既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他们审视书本的良好习惯。

二、鼓励大胆设想激发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独特地创造出某一事物的新形象。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想象开始的,没有创造想象,便没有任何发明创造。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其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尤其是创造想象的能力。笔者在讲析《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时,有意引导学生将情节合理延伸:①如果于勒不是卖牡蛎的小贩,而是腰缠万贯的富翁,那么结尾会怎样?②如果于勒当时已经发现了小菲利普一家人,那么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笔者让同学们根据这两点进行大胆设想,给课文续写“结尾”。这种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重要作用。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们十分乐意给原情节加上想象的“翅膀”,他们的想象十分丰富,延伸出的“结尾”丰富多彩,这虽属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这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文笔,又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何乐而不为?

三、讲究提问艺术发展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主要形式,它要求思考者凭借自己的知识、能力从新的角度分析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法。

我们提出的问题,应包含着矛盾,有了矛盾,就有了思维。笔者在教授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在读悲剧时,心情往往很悲痛,会流下同情的眼泪。但同学们在读《孔乙己》时,眼泪却流不出来,这是为什么?”笔者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就是要求学生们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针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教师要讲究提问的艺术,不要把答案和盘托出,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去思考和分析,寻找正确的答案。有经验的教师往往采用这一方法提出问题,以锻炼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四、加强课外阅读扩大质疑范围

在学生初步养成了大胆质疑的品质后,就必须进一步引导他们把怀疑的目光投向课外阅读的领域,鼓励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时,对于一切可疑之处,都进行思辨、探讨,寻找出正确的解答。同时,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成文章,对于有创见的文章,一律给予高分,并选入学校《学习经验集粹》刊物里,予以鼓励。这就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质疑”和“辩证”的积极性。

笔者所带班级有一位学生看到报纸上有一条消息,其中有这么一段话:“他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和全市人民,对在这次事故中因公伤亡者及其家属表示深切的慰问……”。这位同学发现这句话有问题,就查了《现代汉语小词典》,发现“慰问”是指(用话或物品)安慰问候。他觉得只能对伤者及其家属和死亡者的家属表示“慰问”,而不能对“死亡者”表示慰问,对“死亡者”只能表示“怀念”或者“哀悼”。而原文意思则是表达对伤者、亡者、伤者家属、亡者家属等四种人的慰问。所以他把这句话改为:“对在这次事故中因公受伤者及其家属、死亡者的家属表示深切的慰问;对死亡者表示深切的哀悼。”笔者对他的这一做法大加赞赏,并鼓励他把修改稿寄给报社,报社编辑很快回了信,信中对这位同学的订正表示衷心感谢,对我们的这一做法表示大力支持。

安慰死者家属的话篇3

关键词 意外死亡 患者家属 心理护理

患者因意外事故或病情过重医治无效而死亡,将对家属及亲朋好友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应,表现出恐惧、紧张、焦虑、悲伤、失眠等心理变化[1],这是现代护理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我科自2001年—2006年抢救39余名死亡患者,在积极抢救患者的同时,注重做好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得到了患者家属对医护工作的支持,避免了医疗冲突或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 患者死亡对家属的心理影响 观察意外死亡患者家属的心理变化,人们认为可大致分为以下4期[2]:(1)否定期:当患者家属得知这突如其来的噩耗时,表示强烈的否定和怀疑,不敢正视现实;(2)商议期:当家属看到亲人病情危重时,心理焦虑,强烈地希望医护人员给予最好的抢救治疗,对亲人的生存寄予希望;(3)愤怒期:当亲人突然死亡后,过强的环境刺激会引起人强烈的情绪反应,与之伴随的生理变化也是极其剧烈的,具有无法预料和难以承受的突然性和超强性;(4)悲伤期:患者家属面对亲人去世的事实,心理难以承受,心情悲痛,情绪激动甚至可能丧失理智。不听旁人劝说,不相信死亡事实,甚至下跪哀求医生继续抢救,有的大声嚎哭,不能控制自己;有的甚至迁怒于他人, 大声斥责别人,把自己的忧怨悲伤情绪,投射到与事件有关的人员当中;或者责怪医院抢救不力,不管医院怎么样积极抢救,都不能理解,埋怨医生护士没有回天之力。因而帮助死者家属和亲人适应压力,应付危机,让他们在极其痛苦的外环境中,维持身心的内在平衡,是防病治病和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2 对死亡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

2.1 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 给予心理支持 不同的病案,会出现许多不同的反应,护士应该因人而异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介绍患者病情、抢救过程。对心理承受能力差者,死者的直系亲属、长辈、年老体弱者,应该暂时撤离现场,稳定亲人的情绪,使其有心理准备。同时要注意倾听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恰如其分予以解答,并主动询问他们有什么其他要求。语气要委婉,态度要诚恳,富有同情心,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切忌生硬冷漠。

2.2 注重患者家属与亲人的心灵沟通 为死者家属提供倾诉情感的时间和空间  医护人员要充分考虑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当抢救患者允许家属在场时,应尽量让他们留在亲人的身旁。据有关资料表明,国外一些医院当患者处于抢救或临终时允许家属在场已形成制度。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家属在盲目等待时的焦躁情绪,以及患者在抢救过程中随时可能死亡,而家属会因一直守候在亲人身边而减少遗憾,同时家属也目睹了整个抢救过程,对亲人的死亡结局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减少亲人去世后的悲痛。患者死亡后其家属常以大声痛哭来宣泄自己的感情,宣泄有助于缓解他们的悲伤情绪,压抑这些行为反而会延长其悲伤。因此,医护人员不仅不宜制止,还应主动为他们提供适当的空间;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或以肢体语言表示同情安慰,如轻拍他们的肩部,并引导他们把心理的悲痛倾诉、发泄出来。

2.3 让家属参与对死者的临终护理 提高对死亡的认识 老病死,天灾人祸,乃是自然规律,因为抢救无效而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现实。无论医学如何发展,医生的医术多么高明,总有一部分人因为伤势过重,无论怎么样抢救都不可能起死回生,要向家属讲明病情的严重性,不可逆性,向亲人说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结果。在积极抢救的同时,使他们对死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正确认识疾病的严重性、不可逆性,调整自己的情绪,积极配合做好善后工作。护士对患者作临终护理动作要轻稳,处处体现对患者的尊重,同时还应尊重患者家属的意愿,让他们共同参与对患者临终前的护理,教会他们生活护理技术,使其更好地照顾患者,尽到最后的义务,从中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减少不安与自责。另外,患者死亡后,情况允许时,可不必立即移送太平间, 留出适当的时间让他们与亲人呆一会,应鼓励但不强迫家属用更多的时间与亲人在一起。许多家属感到握住死者的手或轻吻死者及用语言抒发情感,可降低过度的悲哀。因此,我们应当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照顾到家属的这种心理需求, 给予一定的心理安慰,使其适应压力,应付危机,引导他们面对现实,不能因为悲伤而失去生活的勇气,应鼓励其担负起家庭的重任。另外,护士应注重做好尸体料理。尸体料理是临终关怀的重要内容,做好尸体料理不仅是对死者人格的尊重,也是对家属心理的最好安慰。护士要尊重家属的习俗,如有的家属提出要亲自为亲人更衣等,尽可能满足其合理要求。

2.4 做好死者家属的安抚工作 亲人的突然死亡对家属来说是悲哀的高峰。面对亲人的逝去,家属由震惊而哀痛、绝望,甚至可能出现头痛、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失眠、易疲劳、记忆减退、抑郁等一系列身心反应。因此,做好死者家属的安抚工作十分重要。长期以来,我们往往只重视护士的职业道德培养,而忽略了抚慰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当面对悲痛欲绝的死者家属时,仅仅有同情心是不够的,而要给予他们有利的心理支持,必要时要协助其回避生死离别的悲愤场面。患者死后,护士应积极主动地给予死者家属安抚疏导,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帮助他们接受死亡的事实,降低其悲伤程度,促进他们的身心平衡,开始新的生活。另外,护士可通过随访、电话等方式与他们联系。但注意不要在患者去世后最初几天里进行。

参考文献

安慰死者家属的话篇4

你的亲人去世了,不要太伤心难过,在天国,他不会喜欢你这样消沉的,打起精神,努力吧,为了你的亲人。

你的亲人只是到了你看不到的地方,但是他们能看到你,他们不希望因为他们而让你过得不好,要让他们知道你是非坚强的人,不会让他们失望。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亲人以乘黄鹤去,人去音存楼不空。但以笑颜慰慈恩,从来此恨最无穷。

去世的人已经不在了,伤心只能是伤害自己的身体!要为活着得人而活!要为身边关心她;爱护他的人去活!

人死不能复生请节哀顺变珍惜眼前人。

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你在失去一些东西的时候,也获得了一些宝贵的东西。人人都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生老病死,一切都是自然现象;人生自古谁无死,只要常活我心中

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

生者奋然,死者安息。

生者幸福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安慰,为了老人家的希望你一定要努力让自己快乐起来!

逝者安息,生者奋发他是到另一个地方完成自己的任务,我们应该祝福他。因为他在与大自然亲密的接触。天天开心是最好的。

天有不测风云,这些事是谁会愿意谁能想到的呢?失去了那个曾经我们天天一起快乐生活的人,这怎能不让人难过,可是我们还能做什么呢?我想要是他在天堂看到你们不吃饭,他也会难过的。

以实际行动来回报老人家,只有好好工作才对得起他的在天之灵。

节哀顺便,不要太难过了。照顾好身体。家人会在那边过的很好。一定不希望看到大家太难过!

安慰死者家属的话篇5

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至2010年3月,我院共院前急救AMI患者46例。男34例,女12例;年龄40~75岁,平均53.6岁。接诊时,除1例意识障碍外,其余均神志清楚,自诉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心电图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ST-T改变;接诊时间为10~40 min;急救地点为患者家中、办公室及娱乐场所。

2 急救体会

2.1 急救人员要有较强的急救意识,随时做好出诊准备,在接到出诊电话后,白天3 min出车,夜间5 min出车,并根据急救者在电话里描述的病情,做好相应的准备。

2.2 现场急救

2.2.1 生命体征监测 到达现场后,将患者就地平卧,立即描述心电图、观察有无ST-T改变,询问病史,测量血压、呼吸。同时,给患者以精神安慰,以稳定其情绪。

2.2.2 镇静止痛 AMI患者均有心前区疼痛伴濒死感,如不及时止痛,会加重心肌缺血。应立即给予硝酸甘油5 mg舌下含服,如不缓解可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50~100 mg。

2.2.3 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为保证一次穿刺成功,我们常选用粗大且直的肘正中静脉,采用Y型静脉留置针,用3 m敷贴妥善固定,便于静脉给药及搬运时不易脱出及外渗。

2.2.4 重视心理护理,保持急救现场安静。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起病急、病情重,患者,家属都焦虑不安,周围围观人群多,急救环境差,不利于患者的救治。因此,安慰患者及家属,疏散周围人群,在救护过程中,护士不但要注意“疾病护理”还要重视患者“急的心情”用非语言交流手段,以从容镇静、有条不紊的态度、精湛的技术给患者安全感,赢得患者信任。

2.3 安全转运 AMI患者进行初步的现场急救处理后,应尽快转入院内ICU进一步治疗,据文献报道,AMI患者转运途中发生心律失常及心性猝死者占院前死亡的10%~20%。因此,安全转运十分重要。

2.3.1 转运前的准备

2.3.1.1 做好解释,以取得患者的合作。有的患者经现场处理后,疼痛缓解,认为没有必要去医院,有的患者病情危重,担心搬动有危险,对转运存在着顾虑。因此,应为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说明去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的必要性。同时,也应交代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意外,并在转诊同意书上签字。

2.3.1.2 持续心电监护,再次描述心电图,测量生命体征,检查静脉通道,评估患者现状,估计在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准备好相应的急救药品,如血压不好准备升压药;呼吸不好,做好气管插管的准备,选择好转运时机。

2.3.1.3 与医院取得联系,用电话告知院内ICU病房,患者性别、年龄、主要病情,需要准备的用物如氧气、心电监护仪等,做好应接患者的准备。

2.3.2 转运途中的注意事项

2.3.2.1 搬运患者时,应使担架保持相应水平位,特别是上下楼梯时或上下救护车时,勿大起大落,以免加重患者恐惧及心理负担,同时应安慰患者,对神志清楚者,应告诉患者现在所处的位置,以缓解其紧张情绪。

2.3.2.2 保持各管道通畅。对于以静脉输液者,应注意输液速度,输液针头是否固定稳妥,局部有无红肿,药物有无外渗;氧疗者,应注意氧流量,并妥善固定鼻导管,防止管道扭曲及漏气;气管插管者,应予便携式呼吸机或简易人工呼吸机给氧,掌握好呼吸频率及潮气量。

2.3.2.3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转运途中应持续进行心电监护,警惕心律失常的发生。注意患者呼吸,血压的变化,一旦发生异常,应立即进行处理。

2.3.2.4 严格交接班。患者转运到医院后,并不意味着院前急救结束。此时,应和病房护士一道将患者送至床旁,向其介绍入住科室及接待他(她)的病区医生,护士,消除其陌生感。同时,向病区护士交代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转运前的各种处理,正在输入何种药物及输注速度,和病房护士一起检查各种管道,连接好输氧管,一切交代清楚,急救护士方可离开病房。

3 小结

在AMI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过程中,急救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及精湛的护理技术,注意观察发现心肌梗死的不典型症状 应做到反映速度快,迅速而准确的对病情进行评估,及时的遵医嘱给药,保证患者基本生命支持,安全转运,教会患者自我预防及采取措施处理先兆症状同时加强对患者心理护理,以提高AMI患者的院前急救成功率。

参 考 文 献

[1] 谢苗生,于俊民,连铭峰,等.35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分析.中国急救医学,1999,19(3):167.

安慰死者家属的话篇6

[关键词]洪深;函电;《冯大少爷》;《不怕死》;自杀

洪深(1894―1955)既是我国现代话剧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也是中国国产电影的开拓者。学界对其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还很不完善。据笔者搜检,现有的洪深研究资料,除了两部年谱和洪深女儿编写的《洪深历世编年纪》,就是1986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洪深研究专集》和2015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回忆洪深》。还有很多很重要的文献散轶在众多的报刊当中。

本文现将新近发现的三封他人给洪深的书信、函电公之于众,并对相关的问题做一阐释,以期对今后洪深的研究有所裨益。但由于笔者才疏学浅,深感对这三封书信资料相关的历史背景、人事关系的了解还有很多疏漏和不通之处,期望得到前辈和同仁的指正。

一、《黎锦晖给洪深的信》

《冯大少爷》是1925年由洪深给明星影片公司编剧(撰写字幕)、执导的一部无声电影,也是洪深电影生涯中,由他自编自导且搬上银幕的第一部影片。这部影片从构思到编导、拍摄的过程中,得到不少影剧界同仁的关注和建议。影片开始定名为《纨绔子弟》《冯大爷》,后经朋友的建议,才改为现名。下面黎锦晖给洪深的这封信,就是对这部影片定名的建议:

洪深先生:

昨夜与杨君闲谈,觉得《冯大爷》之定名,不及《冯大少爷》好,何以呢?因为大爷的称谓,及其所含之象征意义,似乎只限于北直一隅;正定,开封,西安,青岛等处,便不甚确切了。(多半系称伯父为大爷,而一般尊称用之如咱们北京所谓“大爷”者,悉称“老爷”。)至于江浙闽粤,大爷之意义亦与北京不同。鄂湘川桂多以大爷二字为卑贱老迈之人的尊称;黔湘之一部及赣省,呼男仆为大爷;故鄙意以为不如改成《冯大少爷》较切当。因为“摆大少爷架子”一句话,差不多全国一致,与剧情且十分切合。不知高见以为如何?

黎锦晖

七月廿日①

黎锦晖(1891―1967)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儿童歌舞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创始人,博学多才,兄弟八人号称湘潭“黎氏八骏”。黎锦晖1921年到上海中华书局,负责编写中小学国语课本。同时,也与上海影剧界的交往非常密切(后来也成了电影人)。所以,当洪深编导的这部电影正在酝酿时,黎锦晖从他非常熟悉的语言民俗角度,为该片的定名提出了非常专业的建议。

黎锦晖不仅关心洪深拍摄的这部电影,而且非常支持洪深干脆放弃教书生涯,专心投入中国新兴的电影事业。就在《冯大少爷》初演成功、好评如潮时,影评人唐越石对黎锦晖鼓励洪深投身电影界,有这样的记载:

《冯大少爷》影片,在中国自制的影片里,可当空前这两个字无愧了。

黎锦晖在剧场门口对洪深说:“你不是下半年预备教书吗?请你赶快向各方面取消成约,来专做导演影片的事业。”这种话讲得很得当,因为在中国影片的摄影场里,的确少不了要有一个称职的导演者。”②

二、“中国江苏省党务整理委员会”给洪深的慰问电我们常说某某伟大,这不是要给他贴张标签了事,伟大者是要以其伟大的行动来证明其伟大的。而且这些行动本身,若没有慷慨赴死的精神和勇毅坚决的人格者,是做不出来的。

1930年2月22日,洪深去大光明戏院看美国喜剧演员罗克主演的《不怕死》,该片以唐人街为背景,主要描写在美华人的盗窃、绑架、贩卖鸦片等行为。洪深看到这些情节便愤然登台,怒斥影片无中生有地侮辱华人,声明“我们是中国人,应当有爱国心,不能默受这样的侮辱与诬蔑,最起码应该退票”。于是观众纷纷要求退票,洪深被围殴和拘捕。这就是中国电影史上有名的“不怕死”事件。

《大常识》(1930年第144期)以“爱国同胞大家起来:打倒‘不怕死’的罗克,欢迎‘不怕死’的洪深”表达强烈义愤;上海戏剧界纷纷发表《上海戏剧界抗议辱国影片〈不怕死〉联合宣言》《上海戏剧团体反对罗克〈不怕死〉影片事件宣言》《上海伶界联合会、白话新剧同志联合会宣言》,一致声讨这部影片对华人的偏见和傲慢。

迫于社会舆论和民众的压力,大光明戏院不得不登报向国人道歉、检查所有放映影片、承诺不再放映罗克主演的电影。同时,洪深还将大光明戏院告上法庭。1930年《新银星与体育》(第3卷第22期)以“举国注目的:不怕死影片案,开审情形”对该案在法院的诉讼进展进行报道。

为褒奖洪深的爱国壮举,中国江苏省党务委员会给洪深发去褒奖电,电文云:

洪深同志大鉴:前大光明公司,开演《不怕死》影片,同志以该片侮辱我国家民族太甚,振臂一呼,唤醒人心,乃竟遭租畛捕房之侮辱,本会对于同志此种不畏强御之精神,弥深钦佩!近据报载,同志已向法院,尚祈再接再厉,奋斗到底,务达合法解决之目的,以争国家民族之光荣,临电神驰,诸维亮察!

中国江苏省党务整理委员会叩皓。③

在此事件中,洪深为国家民族之荣誉挺身而出、大义凛然、拍案而起的义举,十足代表了中知识分子威武不屈的抗争精神!

三、《边区文化界慰问洪深先生电》

1941年2月5日,身在陪都重庆的洪深,与妻子常青真双双服毒自杀,幸因抢救及时得救。洪深自杀前,曾留下绝命书说:

一切都无办法,事业,家庭,食衣住,种种,如此将来,不如且归去,我也管不尽许多了。④

消息一经传出,震惊文坛,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救治的经过,并猜测洪深自杀的原因。

洪深的自杀虽是一个悲剧事件,但当时围绕这个事件出现的很多有趣的报道,传为文坛佳话。其中有些是大家熟知的,有的则属逸闻轶事。这些逸闻轶事,一方面显示了洪深人格精神中卓特高尚之一面,另一方面也说明,在艰难困苦的战乱环境中,文人之间如何相濡以沫,共赴国难,由此建立令人感动的人间友情。

洪深夫妇自杀第二日,政治部下属“文化工作委员会”举行会议,议决聘任洪氏为设计委员,月薪二百元左右。政治部主任张治中亲临会议并送洪氏一千元医药费。洪深对张治中的赠款,口授友人撰写辞谢文字,全部璧还,并表示友辈捐赠,一律谢绝。自谓“生性狷介,否则以不致有今日”⑤。

得闻洪深自杀遇救后,托人捎信,以致慰问。延安文化界人士转托向洪深致以慰问,慰问电云:

重庆同志转洪深先生:惊闻不幸消息,深为遗憾。抗战三年余,不独日寇未退,反而亲日派、投降派的活动日益嚣张,思想自由剥夺殆尽,先生愤不欲生,凡我士林,无不同声感喟。延渝遥隔,不能亲往存候,聊递金五百,以寄同情,唯望早日康复,继续为新文化事业奋斗。夫人令媛,亦当摄护。此祝健康。

吴玉章徐特立林伯渠范文澜……(笔者注:共三十二人,其余姓名从略)

三月十日⑥

注释:

① 《黎锦晖给洪深的信》,《明星特刊》,1925年第3期。

② 唐越石:《冯大少爷之舆论――评冯大少爷影片》,《明星特刊》,1925年第5期。

③ 《电上海洪深同志为慰勉其对于反对不怕死影片一案再接再厉奋斗到底》,《江苏党务周刊》,1930年第12期。

④⑤ 《导演洪深自杀前后》,《大众影讯》,1941年第1卷第35期。

安慰死者家属的话篇7

2005年1月-2006年12月。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急诊科收治因车祸致伤抢救无效死亡者25例。死亡年龄:16-58岁。男21例,女4例。死亡原因:创伤性、失血性休克20例,颅脑损伤5例。抢救时间:入院即死亡8例,抢救10分钟内死亡6例。抢救30 min内死亡5例,1 h内4例,2 h内2例。同来家属人数:少于5位者14例,多于5位者11例。

2 死亡家属心理行为分析

2,1否认

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反应。因车祸发生突然,家属缺乏思想准备,心理出现苍白区,极力否认这一残酷事实。以人院即死亡者和抢救时间少于10 min者的家属为主要表现群体。其主要表现为木呆,口中喃喃自语,精神恍惚,猛烈摇动尸体等行为。

2,2愤怒

随着抢救时间的延长,家属的期望也愈来愈强烈,焦虑、紧张感也越来越重,紧接着噩耗传来,紧张压抑的心理需要宣泄,其表现多为:殴打事故责任人,迁怒于医护人员,个别家属甚至表现有过激的行为。向医护人员提出种种无理的要求,藉此缓解内心的痛苦。此种情况多以青壮年男性为主要表现群体,Maccoby和Jacklin(1974)的一项研究发现,攻击行为在男女之间的差异比率是12:1。

2,3极度悲伤而晕厥

由于车祸发生突然,死者家庭秩序迅速紊乱,加之家属过度哭泣、悲伤,特别是女性家属,其在应急的对应方式中易采取消极被动的应对方式,依赖性高于男性,心理承受力较男性差,易发生手足及全身抽搐,甚至晕厥。早在1926年,Cannon就明确指出,心理因素可影响血压和心率,对有隐性病者如心血管疾患者极为不利。

2,4自残

过度的精神打击致家属精神恍惚,生活信念顿失,或因自己的责任造成亲人死亡而深深自责者,表现为自虐、撞墙、自杀等行为。

3 护理对策

3,1良好的职业形象

医院实施抢救要给家属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要求护士急救技术娴熟精湛,观察力敏锐,判断迅速而准确。抢救器材、设备完好,紧张有序地实施急救是消除家属负性情绪的良方。医护人员与家属谈话时态度要和蔼诚恳,语言要精炼贴切,举止要沉着稳重。

3,2尊重家属知情权

尊重家属的知情权,是维系家属和医护人员之间相互信任和依赖关系的基础。为了维护家属的合法权益,维护医护人员的切身利益,医院应建立抢救记录制度,详细记录抢救过程,医护人员要向家属交代病情及治疗方案,并要求双方签名,做到有据可查。在抢救伤员时如情况许可,可允许1-2名家属参与,让家属知晓医护人员对待生命的严谨态度,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宽慰。

3,3做好善后工作

死者伤后如面容及肢体伤残较严重,医院可为其简单整容,避免家属看到惨象,以减少对家属的感官刺激。对家属的悲伤和哭泣,医院不要粗涉,应给予安慰同情,有时紧握其双手、默默倾听其哭诉也是对他们有利的精神支持。

3,4预防家属发生意外

安慰死者家属的话篇8

认识到死亡是生命的组成部分

不管何人,死亡是无法逃避的事情,对于骨转移癌患者,这个相对于常人来说较遥远的问题变得很近,接受这种现实需要患者、家属及周围人群转换思维。说起来虽然简单,但真正认识并理解其内涵很困难,需要医务工作者开导、教化,加强对患者、家属以及医护人员自身的死亡教育,从不承认到坦然接受,实现“软着陆”。

目前由于封建迷信及不科学的说法普遍流行,尤其是各种专治癌症晚期的所谓“秘方偏方”、“独家秘笈”、“灵丹妙药”等充斥各种媒体,我国患者多被这些不实之词所蒙蔽,不愿直面死亡问题,寄希望于仙丹神术,相信奇迹。这既有知识缺乏层面问题,又有文化层面问题,所以全科医生应该对患者及家属的这些幻想有所了解,才能有的放矢的做思想工作。这需要时间,需要较长的过程。

医生如何面对安乐死

临终关怀是一个过程,对于骨转移癌患者,持续时间可能为几个月或者只有几天,因此,医生和护士的关怀和慈善是必不可少的,目的是使患者生时有尊严地活着,离世时自然结束。需要指出的是,不能对患者实施安乐死,即使患者及家属强烈要求也不能,因为目前没有相关法律支持安乐死,要拒绝采取“快速解脱,走向早死”的措施。

了解和尊重患者的

对于生死观,人各不同,尤其在生命最后阶段,会凸显其重要性,此时要将工作着眼点放在了解患者及家属的上,尽可能地予以尊重。但医院尤其是病房,作为公共场所,每位患者都有被尊重的权利,不能顾此失彼,所以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照顾。在死亡临近时,努力营造生是美好的,死也是美好的氛围,此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纵观世界各种,无不劝人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引人向善从善,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顺便节哀是对逝者的最大告慰。

近年我国出现了一种很不好的风气,不管何病,到医院就必须痊愈,否则医院就脱不了干系,这种违反自然规律的想法做法十分荒唐,很不科学。作为医生,我们理解家属心情的同时也要理直气壮地破除这种现代迷信,实际上这种错误的想法做法是对患者最大的不尊重,是对人类文明的亵渎。

宽慰亲朋好友

在骨转移患者晚期,患者的种种痛苦对家属都是恶性刺激,家属往往存在各种不良情绪,逝者已去,痛苦却留给了亲朋好友。作为医生,如何处理和关心家属也是工作的一部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体会到,好言相劝和宽慰也许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一些讲话方式和选择沟通时机也很重要,切记等同身受。

在香港和台湾地区,有许多义工对患者家属进行哀伤护理,其实这在我国广大农村和基层单位以前也做得很好,只是近年来各种压力和物化改变了人与人之间那种亲密友情和诚信,在这个特殊时期更需要支持和理解。俗话“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要尽量做到良言暖家属,这对医院、医生、患者家属都有益,也是和谐医患关系的一部分。现代医生不但要学医,还要学人文,有时人文关怀胜过技术效果。

减轻痛苦 生活护理

晚期癌症患者主要症状是疼痛,减轻疼痛十分重要。如患者对疼痛尚能忍受,可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三级止痛法按时按量地给予止痛药。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三级止痛法:

第一步,使用非麻醉性镇痛剂,如阿司匹林、安痛定、布洛芬等,适用于轻度疼痛。

第二步,使用弱作用的麻醉性镇痛剂,如可卡因、曲马多等,适用于中度持续性疼痛。

第三步,使用强效麻醉性镇痛剂,如吗啡、杜冷丁、盐酸二氮埃托啡等,适用于重度和剧烈性疼痛,近几年来采用硬膜外腔和椎管内给药或射频消融等其他止痛办法,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生活关怀方面,尽量使患者保持舒适的,及时更换衣物、床单,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擦净皮肤上的血迹、协助患者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并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无皱折,以防褥疮发生。

补充营养方面,由于癌症患者长期慢性消耗、营养不良、胃纳不佳,故应给予高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例如,可让营养师烹调适合患者口味的最喜爱的饮食,以鼓励进食。

经济及医保问题

经济因素是困扰患者及家属的一个大问题,目前大病统筹、医疗保险等政策部分解决了一些困难,但尚不能从根本上解除后顾之忧。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一样,经济条件好的患者家属会要求医生一定要全力治疗,延迟患者寿命,医生就会加强治疗,比如补充蛋白、输血等,尽可能多地运用治疗手段。也有的患者病情太重,家庭难以负担,与其看着亲人忍受着痛苦的折磨,不如让其早一点安详地“走”,这种想法家属表达的往往很委婉,比如经常询问还有多长时间,花多少钱等。遇到这种情况,医生一定要与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掌握患者及家属心理,做到心中有数。一些患者和家属可能选择到社区医院治疗或回到家中去“宁养”,希望走得舒服安详一些或者花费少些,这都可以理解,医生可以尊重患者和家属的选择。

安慰死者家属的话篇9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直到在极度的疼痛、痛苦中呼出最后一口气,她或许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男孩儿并不知道,最亲近最疼爱他的妈妈已经永远地离他而去了。他已经有好多天没见到妈妈了。以往,妈妈每天无论多晚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抱他、亲他,还常常给他带来好吃的、好玩的。每天夜里,他都在妈妈的怀里入睡,睡在妈妈的怀里好舒坦啊!7月5日那个晚上,他没有等来妈妈,是流着眼泪入睡的。早上醒来后,身边还是没有妈妈。男孩儿从床上坐起来,睁大眼睛四处寻摸。忽然,男孩儿大声哭喊起来,哭喊着要妈妈。爸爸、姥姥、奶奶强忍着泪水,骗他说妈妈到很远的地方,给他买最好吃最好玩的东西去了。那以后,男孩儿每天都要问妈妈为什么还不回来,特别是在妈妈平常下班回来的时间。这时,爸爸常常会背过脸去流泪。

是妈妈回来了吗?家里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像妈妈突然回来了那样热闹!

莫涓,这位有着母性温柔、细腻又兼有着男人刚毅、豁达的女性,这位肩负重任的新疆民政厅党组书记、慈善会常务副会长,带队来这里慰问之前,正在处理另外一件重要事情的她再三叮嘱将一同去慰问的人一定要给孩子买好玩的玩具、好吃的食品。

和莫涓书记一同走进这个家庭的,还有新疆慈善会的秘书长马莉、乌鲁木齐市民政局的局长、慈善会的常务副会长等几位带着党和人民嘱托,“7・5”事件以来日夜为无辜的死难者、死难者家属、伤残者尽心服务、四处奔忙的民政人、慈善人。

莫涓走进这个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招呼那个可爱又可怜的男孩儿,笑着把好玩、好吃的东西捧给孩子,像母亲那样和孩子说话,逗孩子玩,把孩子抱在怀里。男孩儿终于笑了,像对着妈妈那样笑了。今后,这个孩子一定会得到更多母亲般的关爱。

莫涓与同去的几位同志给孩子、孩子的爸爸、奶奶、姥姥带去了慰问金,带去了自治区党和政府及无数汉族、维吾尔族、回族等各族百姓亲人般的问候,关切地再三询问他们还有什么困难什么要求,恳切地说民政人、慈善人是他们永远的亲人。

每当提起那些被无故残害致死的百姓、那些承受着巨大悲痛的遇难者家属,莫涓都会感慨万千。

“7・5”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后,莫涓和民政厅、慈善会的同志们当晚就投入到了对这一事件的善后处理中。第一时间找到遇难者,处理好他们的遗体,做好死者家属的安抚工作;第一时间到被暴徒打伤的无辜百姓身边,安排、协调好对他们的抢救和救助:第一时间组织接收好来自民间的慈善捐赠,严格按照捐赠者的意愿及时发放到受害者手中,并大力宣传这种没有地域、民族界限的爱心,为民族团结、稳定大局做贡献。这就是新疆民政人、慈善人要确保做到的。

处理、保存好罹难者的尸体,既是对死者的尊重、对死者家属的负责,也是对犯罪分子罪行有力的揭露。最初,对罹难者数量的统计只有50名的时候,莫涓凭着对案情的了解和对处理这一特殊事件的高度负责精神,要求殡葬部门即刻准备好不少于180个存放尸体的冰柜。确保任何一具罹难者的遗体不在存放方面出问题,并逐一做好登记,以保证遇难者家属的辨认、看望。正因为事先做了这样充分的准备,“7・5”事件中的所有遇难者尸体,都及时得到了妥善的保存。当有关方面领导查看这些遇难者的尸体时,莫涓总是亲自拉开装尸袋的拉链,把那些异常残酷的真实情况介绍给中央派来的领导同志。考虑到遇难者家属到殡仪馆辨认、看望遇害亲人那惨不忍睹的尸体时一定会极度悲痛、异常气愤,为做好遇难者家属的安抚工作,防止意外发生,莫涓和民政厅的其他领导及有关同志及时组织了一支由民政厅、慈善会中年轻的男性复员军人组成的“善后处理小组”,驻守各存放“7・5”事件遇难者遗体的殡仪馆,接待好辨认、看望遇难亲人的家属,做好安抚工作,倾听并整理、上报他们的诉求。这是一件非常重要也是一件非常艰苦的工作,每天面对的都是惨不忍睹的尸体,每天看到的都是悲痛欲绝的面孔,每天听到的都是撕心裂肺的哭声。他们强忍悲痛,怀着一颗无比赤诚的爱心,耐心做好每一位家属的工作。

有一位就要临产的年轻妇女也来殡仪馆了,她来见那个晚上她一直在等待的丈夫。7月5日那天,她的丈夫为了生计外出干活时,她特意嘱咐丈夫早点儿回来。她的临产期已经到了,她想到自己随时都会需要丈夫陪同去医院。可丈夫该回来的时候却一直没有回来。焦急的等待中,她听说了丈夫所在的地段出事了!她忐忑着,拨打丈夫的手机,通了!可传来熟悉音乐的电话一直没有丈夫接听电话的声音,最终传来的是话务员告知电话无人接听的话语。她的心跳顿时加快了,怦怦地,越跳越快,几乎要跳出胸口。她再拨打,不停地一遍遍拨打。忽然,电话有人接了,但电话那头传来的却是一阵狰狞的笑声。紧接着,一个恶毒又得意的声音在叫喊:“你生孩子去吧!”他的丈夫无疑死在暴徒的棍棒、石块之下了。暴徒怎么会知道她要生孩子?一定是他的丈夫苦苦哀求那些暴徒,说自己家里有一个马上就要生孩子的老婆,说打来电话的就是等待他的老婆。可那些毫无人性的暴徒并没有放过这个与他们往日无怨、近日无仇的平头百姓,残忍地把他杀害了,并用石块砸烂了他的头颅。这时,在家里等着他的媳妇,一阵昏厥,不省人事了。后来一天,这位就要临产的妇女与家里的其他亲属来殡仪馆看她的丈夫,与亲人做最后的告别。自治区慈善总会的办公室主任刘宏明正好接待他们。刘宏明很清楚她丈夫被暴徒残害致死时的惨状,担心这位就要生小孩的妇女看到丈夫死时的情况很可能会出现难以预料的情况,而且对她腹中的孩子也很不好。刘宏明苦口婆心地耐心疏导,请这位妇女为了腹中的孩子与死去的丈夫做另外一种形式的道别,请她的其他亲人代替她最后看望丈夫一眼。刘宏明做到了。

抽调到殡仪馆工作的那些日子,刘宏明和在那里工作的同志,每时每刻都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尽管都是在部队锻炼过的棒小伙子,尽管事先已经有了一些思想上的准备,好多人还是有点支撑不下去了。但是,强烈的责任感和对罹难者的无限同情及对分裂分子的无比憎恨还是让他们挺过来了,不但挺过来,而且十分出色十分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返回单位后,他们中一些人的性格好像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些人常常发呆,变得沉默寡言:有的人饭量明显减少,甚至吃不下饭:还有人多日睡不好觉,常常被噩梦惊醒。细心的莫涓书记注意到这一情况,及时对这些同志进行心理辅导,安排他们更多地了解、参与由慈善总会组织的规模空前的慈善募捐,用各族百姓踊跃为“7・5”事件受害者捐款、捐物的生动感人的事例感染他们、激励他们,引导他们多看美好的事实,多往前看。莫涓书记还和吾买尔江・米孜艾合买提厅长组织民政厅、慈善会汉族、维族等各民族的干部共跳新疆舞,营造特殊时期、特殊情况下更加宝贵的和谐、宽松的气氛。

在那最紧张、最紧迫的日日夜夜,新疆民政厅、慈善会汉族的、维族的干部及时走访、慰问了所有“7・5”事件无辜罹难者和死难烈士的家属,及时为在医院治疗的伤残者送去无尽的关爱。所有遇难者的家属、所有受到伤害的伤残病人都从他们身上感受了人间的温情、正义的力量,都从他们身上看到新疆未来的希望,美好的、民族和谐、团结的希望。

安慰死者家属的话篇10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40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737-01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世界的恶性肿瘤新发病例700万以上/年,而死亡约500万人,并呈逐年增高的趋势[1]。同样,我科每年都收治为数不少的晚期恶性肿瘤病人,因此针对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特点,采取恰当的生活护理、心理护理措施,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是非常必要的。我科自2008年2月-2011年2月收治晚期恶性肿瘤病人511例,其中男281例,女230例。现将积累经验报告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1 做好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生活护理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前提条件

1.1 给病人提供一个优质的生活环境,将其安排在小病房或单人病房,并注意把生命垂危的病人与一般的病人隔离开,来减少恶性刺激。

1.2 晚期恶性肿瘤多出现恶液质,再加上长期的卧床,易发生褥疮,在护理上应定时按摩受压处、翻身、擦背。

1.3 护理人员在操作上应尽可能减少病人痛苦,要求掌握过硬的静脉穿刺技术,尽可能一次穿刺成功,外周血管穿刺困难的病人,还可行深静脉穿刺,留置深静脉导管,避免反复穿刺,以减少病人的痛苦。这样可使病人从心理上增强信任感,从而保证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1.4 允许家属陪伴,并给予充足的营养,按照病人饮食的习惯提供家庭饭菜,少食多餐。睡眠差者口服安眠药,一定要看药下肚,以防万一。

2 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

多数晚期恶性肿瘤病人会感到焦虑、不安和悲哀,对疾病失去信心,医护人员应该主动与病人交谈,了解病人的真实想法,给病人表达自己情感和顾虑的机会,家属和医生、护士都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耐心倾听病人的表白,避免不良暗示和刺激,要绝口不谈病故和死亡这类敏感的话题,以减少病人的痛苦和恐惧。同时加强防范,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尽量为病人提供安静整洁的环境,让家人陪伴在旁,鼓励家人表达对病人的爱和关怀,并配合家属做好各种善后工作。晚期恶性肿瘤病人虽然身体极度衰弱但多数患者神志清醒,身心都倍受煎熬的情况下,有时又对生活失去信心,有时渴望生存,心理状态复杂多变,拒绝治疗。其心理因素造成的不良情绪常常加重病情。做好心理护理的工作,随时掌握、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有效的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从而减轻患者心理上的负担,并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尽量满足患者的临终需要就显得异常重要。

3 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疼痛的护理

首先对患者的疼痛应给予理解和同情,进行鼓励及心理安慰,使其从精神上摆脱恐惧感,配合治疗。控制或缓解疼痛是护理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根据疼痛的程度,合理的采用三阶梯止痛法来缓解疼痛:①轻度的疼痛:选用非阿片类镇痛药,如阿司匹林,辅助药可给予地西泮;②中度的疼痛:给予弱阿片类药,如可待因等等;③重度的疼痛:可用阿片类药,如吗啡等等。注意按时用药,药量可以根据需要来加以调整。也可采取音乐疗法缓解病人的疼痛,还应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措施,如进行放松训练,分散注意力,暗示与催眠等,以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临终关怀对一个垂危的晚期恶性肿瘤病人来说,主要内容是减轻疼痛、控制症状,以提高病人生命的质量为宗旨,通过积极止痛,缓解症状,营养支持,辅以心理治疗等,也就是“姑息治疗”,以帮助晚期恶性肿瘤病人完成“一个舒适死亡”旅程。这样,无论对病者,或者病者家属都是一种莫大的心理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