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古诗十篇

时间:2023-03-29 04:53: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寒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寒古诗

小寒古诗篇1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小寒时节,正同云暮惨,劲风朝烈。信早梅、偏占阳和,向日暖临溪,一枝先发。时有香来,望明艳、瑶枝非雪。想玲珑嫩蕊,绰约横斜,旖旎清绝。仙姿更谁并列。有幽香映水,疏影笼月。且大家、留倚阑干,对绿醑飞觥,锦笺吟阅。桃李繁华,奈比此、芬芳俱别。等和羹大用,休把翠条谩折。

2、《蜡梅香》

年代: 宋 作者: 喻陟

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未报春消息,早瘦梅先发,浅苞纤蕊。揾玉匀香,天赋与、风流标致。问陇头人,音容万里。待凭谁寄。一样晓妆新,倚朱楼凝盼,素英如坠。映月临风处,度几声羌管,愁生乡思。电转光阴,须信道、飘零容易。且频欢赏,柔芳正好,满簪同醉。

3、《窗前木芙蓉》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

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

未作愁红怨绿看。

4、《早发竹下》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结束晨妆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迭迭山。

碧穗炊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湾。

小寒古诗篇2

现在,我伫立在寒山寺内这一方诗碑前,禁不住又一次吟诵: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刻在碑上的是这诗。书丹的,是清代的大才子俞樾。字体秀逸,让人感受到霜花满天、渔火摇曳的宁静之美。江浙士子特有的楮墨风流,让人享受到内敛的含蓄之美。

聪明的俞樾,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张继的诗意。

只有几岁时,我便会背这首诗。儿童的心灵,因为稚弱而容易接受暗示,我是背唐诗长大的,所以中毒甚深。淡淡的忧愁、悄然的伤感,在我的生命中挥之不去。就像这首诗,储藏在我的心中,就像棉衣储藏在柜子里。只要一到冬天,我们就会把棉衣从柜子里拿出来穿在身上。一俟我独行在外,在异地的旅舍里,夜深人静,孤灯之下,这首诗就会自然地浮现在我的脑海。

没来寒山寺前,我以为这孤寂的夜半钟声,会穿过广袤的田畴,掠过萧瑟的村庄,遥遥地、悠悠地,传到停泊在河埠的客船上。其实,寒山寺就在运河边上,撞钟处与泊船处咫尺之遥。寺门不远处,就是横架在运河上的枫桥。甚至,船上的客人只要探头窗外,就可看到小和尚扯动钟杵的身影。

寒山寺的规模并不大,比起苏州城内的戒幢律寺来,又不知小了多少。寺名寒山,是为了纪念唐代那位著名的诗僧。从寒山留下的数百首诗作来推断,这位秀才出身的关中人从未真正地出家,或者说,从未举行过正规的受戒仪式。他远离家乡,来到浙江天台山隐居,与天台山国清寺的火僧拾得相善。所以,佛教史上,将这两位僧人并提。一些寺庙中,都建有专门的寒拾殿来纪念他们。

徜徉在寒山寺外的运河边上,正是油菜花黄的江南三月。乍暖还寒,嫩嫩的阳光,让你无法体会深秋萧瑟的行旅。从寺门前行不远处是铁铃关,挨着关墙的便是枫桥。这座建于前唐的石桥,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涛洗礼,已无复当年的旧貌。桥下悠然流过的运河水――它的上游是尽藏铅华的杭州西湖,下游则是曾经纸醉金迷的扬州瘦西湖,这真是一条黄金水道啊。航行其上,有千金买笑的巨贾,有倚红偎翠的达官。在深秋之夜,能够独自一人伫立船头,披冷霜、听乌啼、伴黄枫、看渔火的,大约只有远离富贵的诗人了。

我真不知道,如果没有诗人,我们的世界又能从哪里看到这一道道绝妙的人文风景?我的故国江南是美丽的、温婉的,而且,总还含有那么一点点忧愁。单看月、霜、枫、渔火、客船这五个词,似乎没有什么,但加上“乌啼”与“钟声”,这凄苦与悠扬的两重奏,上述这些互不关涉的景物,便一刹那间生动起来。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再与一个“愁”字对应,奇妙的美感便油然而生。这时,你感受到的寒山寺也不再是一座庙宇,而是一座寒冷峻峭的山峰,它带给你至深至大的深秋的寒意。

于是,愁有了温度,钟声也有了深度――它是要穿过千重山万条水的。在你最初的生命意识中撞响,一程程发散,一圈圈荡开。听到了它,被尘俗的生活弄得愚钝了的灵魂,又豁然醒悟。呀,没想到,真正的生命已经离我这般遥远。

美呀,寒山寺的钟声。然而更美的,是翘首船头的独立的诗人!

近年来,听说每年除夕,都有不少日本人去国离家而来,为的是在那特定的时刻能够听到寒山寺送旧迎新的钟声。对于这些渴慕中国古典文化的异乡客,我表示理解,但同时又怀疑他们是否真的听得懂寒山寺的钟声。这钟声里头,蕴涵着多么深邃的禅机啊!

(选自《知识窗》2011年第1期)

小寒古诗篇3

苏州园林寒山寺导游词【一】 各位旅客朋友们,

欢迎你们来到寒山寺。

寒山寺始建于公元502年,也就是梁代天监年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寒山寺原名妙利普明塔园由于历经元、明、清三朝的火烧,我们现在看到的是1906年作后保存下来的遗迹,当然苏州市政府近年大力地整修之下才得到了今天涣然一新的外貌。到这里,有游客可能会问:寒山寺的寒山在哪里?寒山寺很冷吗? 让我来为你解答吧1其实寒山寺并非因山而得名,而是因人得名。在唐代,有两为僧人,一个叫寒山,一个叫拾得。尤其是寒山,他是唐朝诗僧,著有《寒山子诗集》,后人为了纪念寒山,将此寺改名为寒山寺。

另外大家一定想知道,苏州名胜古迹众多,为什么惟独寒山寺尤其名扬中外呢?原因有三:第一,源于一首诗,大家可能知道,当时唐代有位诗人叫张继,他是湖北襄樊人,进京赶考,却名落孙山。他心情郁闷,归途中渔船夜泊枫桥,枫桥,也就是靠寒山寺西边的一座桥,大家请随我指的方向看。他听见了寒山寺钟发出的咚咚声,一下子使他受益匪浅,想通了许多,心想;我今年落榜,下一次 我一定可以东山再起,救灾灵感顿开的情况下,写下了千古名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直至今日,在千里之外的日本,有不少年幼的孩子都耳熟能详。

第二,佛门弟子一直认为,曾住持过此寺的寒山、拾得分别为文殊、普贤两位菩萨的化身。

第三,就是寒山寺的那口钟。也就是张继诗中所提到的钟。明代时,流入日本。后来。有个叫山田寒山的日本人在搜寻未果的情况下,便募捐了一对青铜钟,一口赠予中国寒山寺,一口留日本馆山寺。在中日民间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失史册中,写下了美好的一页 。

第四,据说寒山寺钟声具有很奇特的功能,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闻钟声,烦恼清,指挥长,菩提生。

也许你看见朝西的大门,你一定、会产生疑问,不妨在再次让我为你们解答吧!至于原因呢/也有三:

其一,因地制宜,门朝西,西边就是运河,各地而来的善男信女坐船来此烧香,交通方便了不少。

其二,向西意味着通往西方极乐世界,表现了对西方佛教胜地的崇敬。

其三,水能克火。

以上我为大家具体讲解了一下寒山寺的历史,请大家先在此回味一下,顺便可以休息、拍照。片刻后,我们将回进入下一个景点天王殿。

学了那么长时间的导游,在自我完善的同时,也让大家来体验一下,在我文字的引导下,你是否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呢,如果广大博学多才的 网友发现我的不做之处,请敬请提出,谢谢!

苏州园林寒山寺导游词【二】 各位朋友,到苏州旅游,寒山寺是人们向往的地方,今天我们游览的景点就是寒山寺。寒山寺位于城西枫桥镇,建于公元508至519年的梁代天监年间,当时名叫妙利普明塔院,唐朝时才叫寒山寺。寒山寺并非因山得名,而是因人得名。唐代时,寒山、拾得两位高僧到此,后人为纪念寒山,改寺名为寒山寺。寒山确有其人,是唐朝诗僧,著有《寒山子诗集》留世。寒山寺自唐代以来一直名扬中外,魅力无穷,寻本探源,有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使它家喻户晓。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些传世佳句,起到了文因景传,景因文名,钟声诗韵,名扬百世的效果。该诗不但在我国流传极广,而且很早就传到了一衣带水的东邻日本,因此,清代著名学者俞樾在《重修寒山寺记》一文中说过:其国三尺之童无不能诵是诗者。到今天它仍被编人日本学校教科书中。在东南亚、欧美,这些诗句也很受青睐。

第二,佛门弟子一直认为,曾住持过此寺的唐代和尚寒山、拾得,分别是文殊、普贤两位菩萨转世的高僧,并把他们神化为我国的和合二仙,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神仙。民间传说,拾得和尚乘了寒山寺里的一口钟,飘洋过海到过日本一个名叫萨堤的地方,传播佛学和中国文化。这个故事曾以连环画的艺术形式在日本的1989年第4期《中国医报》杂志上登载,题为《寒山寺钟声》,更使寒山寺多了个娓娓动听的中日友好话题。

第三,民间相传,张继诗中涉及的钟,历经沧桑,在明末流入日本。清末,日本山田寒山先生便四处探寻,欲将此钟归还原主,但终无下落,便募捐集资,铸一对青铜钟,一送寒山寺,一留日本馆山寺。在中日民间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史册中,写下了美好的一页。

第四,寒山寺的钟声不但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内涵,还有奇妙的功能,这功能用12个字可以概括二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菩提,在梵文(即印度古代文字)中意为觉悟大彻大悟。所以旅游者都要亲自聆听寒山寺的钟声。

唐代诗人张继当年进京考试名落孙山,归途中夜泊枫桥,正是听了夜半寒山寺钟声的启迪,灵感顿开,写下了枫桥夜泊这首千古绝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了引人注目的一席。也正是寒山寺钟声使他消了烦恼,继续寒窗苦读,后来再次赴京城应试,结果中了进士。总之,苏州寒山寺的钟声能安抚心神,启迪思维,寄托美好期望。现在我们就要进入寒山寺景区了。

寒山寺景区拥有古寺、古桥、古关、古镇、古运河供游人游览。古寺,指寒山寺。古关,指大运河和上塘河交汇处的铁铃关,建于公元1557年,为明代抗击倭寇的关隘,城楼雄伟。古桥,指寒山寺西侧大运河上的江村桥和枫桥,诗人张继名句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江枫,就指这两座桥。古镇,就是寒山寺所在的枫桥镇,粉墙黛瓦的民居,鳞次栉比的商店、茶馆、书场,一派姑苏水乡风光。古运河,指寒山寺旁的京杭大运河。大运河从北京到杭州全长1794公里,是公元605至610年间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物资和文化交流,也给苏州的经济带来了繁荣。

各位朋友,前面金碧辉煌、宏伟庄重的宝塔就是寒山寺的普明塔。寒山寺的布局与众不同:一反寺庙普遍朝南的惯例,它的庙门是朝西的。为什么呢?请大家思考一下。现在我们下车取道寒山别院去寒山寺。

苏州园林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我代表苏州欢乐旅行社对你们来到苏州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你们的导游小黄,大家也可以叫我黄导。今天我要带领大家游览苏州园林,那里是世界著名遗产,请大家注意,不要随地吐痰,制造垃圾,还有一点就是进去时必须脚步轻轻哟!希望今天大家能玩得愉快!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苏州园林和要去的园子:苏州古典园林建于16世纪至18世纪,房子都是精雕细琢而成的,大家待会儿去细细游览。

苏州园林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誉。据记载,苏州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说了这么多题外话,相信大家对苏州园林已经了解了一些吧!我们现在书归正传讲正题了。我们要去的园林是世界四大名园中的两个园子,知道是哪两个吗?嘻嘻!就是沧浪亭,建于宋朝,狮子林,建于元朝。听了这些,大家也不妨跟我去玩玩吧,走!我们出发。我们先去沧浪亭吧,去沧浪亭不会太远,一两分钟就到了。

好了,这就是沧浪亭,怎么样?不错吧!沧浪亭建于北宋时期(公元1041至1048年),是苏舜钦所筑,可以说是苏州最最古老的园林。南宋初期曾为名将韩世忠住宅。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不信你们看!前面有一泓绿包围着园子,下前面有一座桥,大家可以从桥内进入沧浪亭。各位请跟我一起进入沧浪亭。大家都进来了吗?好!大家向正前面远眺,有一座土山,隆然高耸。山上幽竹纤纤、古木森森,山顶上有个宝贝叫沧浪石。大家可以上山,看一看这个在山顶上奇特的宝贝。

游客朋友们,集合了!集合了!我们要去狮子林了,我来说一下狮子林,待会儿,大家可以去狮子林玩,还可以去宾馆休息,现在我来说说狮子林吧!

小寒古诗篇4

关键词:诗经;北;自然崇拜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2

《诗经》中有很多方位词的使用,如“东”、“西”、“南”、“北”等,这些词在我们今天的文化中基本都只表示方向,但在《诗经》时代,都被赋予特殊的文化涵义和情感色彩,体现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本文将重点讨论《诗经》中的“北”在文本中所隐含的深层意义。

“北”在《诗经》中,不同语境下有不同涵义,本文将分别探讨之。许慎《说文解字》对“北”解释是“乖也,二人相背,凡北之属皆从北”;《古代汉语词典》里对“北”有三种解释:跟南相对的方向;引申为向北、往北。败走;引申为打了败仗往回逃跑的军队。“背”的古字,有相背、背离的意思。

1、 “北”作方位义

就“方位”角度而言,“北”之义主要跟南相对。《诗经》篇目中之“北”几乎都含这层意思,要么是自北而来,如“北风其”、“北风其喈”,指自北而来的风;要么是向北而去,如“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池北流,浸彼稻田”;或仅只“北”这个方向,如“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爰采麦矣,沫之北矣”,“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等。《诗经》中大部分涉及到“北”字的篇目,多从“北”之方位义,如《风・桑中》、《秦风・驷》、《秦风・晨风》、《小雅・杜》、《小雅・北山》、《小雅・南山有台》、《小雅・何人斯》、《大雅・文王有声》以及《大雅・韩奕》,其中之“北”或表明跟南相对,或明示所处位置,其中没有包含更多情感因素,只作叙述,表示区域和地点。

“北”除表示的方位意义外,还蕴含深层文化精神内涵,下面将探讨“北”隐含的深层涵义。

2、北风

我国居北半球,从自然学角度看,南为阳,阳光充足,比较温暖;北属阴,光照不足,阴冷、寒凉。因而“北风”亦凛冽,“风有多种,古有四方之风‘南风谓之凯风,东风谓之谷风,北风谓之凉风,西风谓之泰风’”。“风有善恶两面”,“而北风则被认为是恶的,它凛冽刺骨,带来严寒,冻死人畜”,《诗经》对“北风”已早有这种印象。《邶风・北门》:

北风其,雨雪其。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

《毛传》:“兴也。北风,寒凉之风。”《郑笺》:“(北风)寒凉之风,病害万物。”朱熹《诗集传》中也解释为“北风,寒凉之风也”。“北”在此增加风之寒凉阴冷,让人毛骨悚然。“此诗只有三章,前二章皆以北风起兴,一开始就造成一种笼罩全诗的寒冷气息”。“北”从情感上反映出阴暗、消极、让人讨厌和恐惧的含义。而北风的凛冽刺骨之感,也让人畏惧。

杨琳在《汉语文字与华夏文化》中具体解释北风,谈到北风跟“役”相关,“役”与“殳”的古音相同,“役即殳的省体”,而“从意义上来看,役的所有意义项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以殳击人义引申来的”,役的引申义有役使、服劳役,战役、兵役,从事战争的人等。因此,“北风凛冽刺骨,以虐杀摧折生物为性”。虽然《邶风・北门》的诗旨说法不一,颇难确定,但该诗中“北风”实给人切肤的寒凉刺骨之感。

3、北方

《山海经・海内经》:“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鸟、玄蛇、玄豹、玄虎、玄狐蓬尾。”可见北方所处环境十分恐怖。《小雅・巷伯》:

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 。

诗人对“谮人”的憎恨感跃然纸上,程度层层递进,先说把僭人扔给豺虎吃,豺虎若不吃,再投于“有北”。豺虎本凶狠之物,但“北”比豺虎更可怕。这里“北”应指北方。朱熹《诗集传》:“北方寒凉不毛之地也”,诗人借“北”表达对“谮人”的态度,恶人应投放到阴暗寒冷的北方。虽谮人可恶,亦衬托“北”在先民思维中之深沉情感认识。

对“北方”的理解认识,古人多一致见解。《白虎通・五行》:“北方水,万物所幽藏也。”“北方者,阴气在黄泉之下。”表明北与幽藏有关。《尸子》卷下:“北方,伏方也,万物至冬皆伏,贵贱若一,美恶不异。”《尚书大传》:“北方者何也?伏方包,伏方也者,万物伏藏之方。”《汉书・律历志》:“太阴者北方,北,伏也,阳气伏于下也。”《论衡・说曰》:“北方,阴也。”《后汉书・臧宫传》李贤注:“人喜阳而恶阴,北方,幽阴之地”。可见,古人对北方认识颇一致,“北方”在先民心理上已形成幽暗印象。张毅之《疑难问题助读》说:“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北方是幽暗寒凉之地,想象中北方暗无天日。这种解释及其给人们的感觉,让人感到北方就意味着寒冷,缺少生气,人们不向往北方,反而极力远离北方。这也是为什么诗人极其愤怒的时候,诅咒要将僭人投放到北方。

4、北门

《邶风・北门》有“出自北门,忧心殷殷”,诗人深深的忧虑,颇多人生不得意、命运多舛之感。朱熹《诗集传》:“北门,背阳向阴。”“卫之贤者处乱世,事暗君,不得其志,故因出北门。”为什么不是出自东门、西门,或者南门而忧心殷殷呢。杨琳提到:“南主生,北主死,所以北方是死亡之所,是收敛幽藏万物的地方。”可见古人对“北”有特殊的理解,隐含古人在心理层面对“北”所持的情感态度,也体现古人的文化心理和文化观念。

《礼记・檀弓下》:“葬于北方,北首,三代之达礼也,之幽之故也。”《礼运》:“故死者北首,生者南乡,皆从其初。”《孔子家语・问礼》亦有“生者南向,死者北首”的记载。《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得梦启北首而寝于卢门之外。”《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齐人葬庄公于北郭。”“北”在古代常是葬人的方向,跟死亡相关。因而也与人们的心理情感形成相应的映射关系,与失败的心理情绪和死亡之忧伤联系一起。人们喜阳恶阴,因此在表达自己厌恶、不愉快、忧心忡忡时,是从“北”而忧,这是“北”所含的一个内在意义。《北门》作者心中的那种恼怒的情绪、凄苦和无可奈何的心态,直接呈现在了读者面前,极富感彩。

5、北与水

《卫风・硕人》: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小雅・白华》:

池北流,浸彼稻田。

《周易・说卦》:“坎者,水也,北正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山海经・大荒北经》载:“北行,向水位也。”如此,“北”与水有关。《诗经新注》对《卫风・硕人》中北流的解释:“北流,春秋时期黄河从今河南省武陟县折而向北,经今滑县东及河北中部北流至天津南入渤海,当时处于卫国之东、齐国之西,故曰北流。”朱熹《诗集传》对《小雅・白华》中北流的解释:“丰镐之间,水多北流。”不管现实中河水是否真向北而流,这与古人对北与水关系之理解有密切关联。包括前面已说到的“北风其,雨雪其”和“北风其喈,雨雪其霏”,古人大概认为天上的雨、雪都来自北方,这与北跟阴冷相关有很大关系。

6、 北与大的概念

《秦风・驷》:游于北园,四马既闲。

《秦风・晨风》:彼晨风,郁彼北林。

《大雅・韩奕》:“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

“北”有大的概念,“北园”、“北林”,包括“北国”,都隐含着大的含义。供贵族打猎的“北园”,要容纳庞大的打猎队伍和马的驰骋;长满郁郁葱葱树木的“北林”亦如林海;“北国”虽指小的国家,但数目众多,也隐含大的概念。包括《小雅・杜》中的“北山”亦有广大之意。《大雅・文王有声》中“自东自西,自南自北”,也强调范围上的广大,以此彰显文王功德。大的意象是周人对北认识而产生的,那个荒凉寒冷而让人恐惧的北方,在周人心中是可怖的,其原因是人对它没有抗拒能力,它强大到让人不能超越,所以便形成大的印象。

“北”在《诗经》中主要反映阴冷、寒凉、荒芜等意义,它反映了周人什么心理?到底跟周人先民的文化有怎样的联系?从以上的讨论来看,本文认为,这主要反映咒的心理愿望和自然崇拜的心理。

叶舒宪先生在《诗经的文化阐释》中提到反咒和反馋,如“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 。”很明显它就是对僭人的诅咒,叶先生还提到诅咒与祈祷的联系。事实上,这里的咒也是一种祈祷。只不过它不是祈福,而是乞求惩罚僭人。“以一神教信仰形式加以表现的咒术,对敌人的攻击不是直接来自诗人的法术语言运用”,诗人通过语言,表达自己诅咒的心愿。“只有当诉诸豺虎和有北的咒力不再灵验的时候,人们才会转而诉诸天神之力”,“主体的愿望必须假借神的意志才能兑现”。诗人心中极度悲愤,他没有呼天抢地,而是转为对其深深的诅咒。诗人自己对僭人极其憎恨却又无能为力,便转向乞求对其惩罚,甚至诉诸天神即“有昊”。《小雅・何人斯》中“胡不自北,胡不自南”从情绪上来说也类似咒的心理。它虽然不像《巷伯》中诅咒情绪那么强烈,却实因心中有不满因而发出怨言,诗篇中能感受到这种情绪。“语言的法术运用对于初民来说有如一种万能的口头武器,它不仅能够用于主动的攻击行为,而且也能用于防御和自卫。后一种情形中的咒辞是一种反咒,即通过以咒还咒、以诅对诅的语言形式去实现防卫自身、反击敌人的愿望。”

“北”反映先民心理的另一方面即自然崇拜。“在神话思维中,北方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神秘的空间方位,它同黑暗、寒冷、冬季、阴间地狱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与上文对“北”及其相关概念的解释也是一致的。“黄泉是中国上古观念中地狱的象征,其两大特征是:无边大水与黑暗无光,所以《淮南子》称之为‘蒙谷’,蒙者,蒙昧不明也。《尚书》称之‘幽都’,幽者,幽暗不明也。幽都地处朔方即北方,似指地面上的位置,但其本意当指阴间地狱,如《楚辞・招魂》‘君无下此幽都’,才是用其本义。”古人对“北”的理解很明显是在他们对自然“北”的理解基础之上,这种共识的达成是先民集体自然崇拜的结果。

小寒古诗篇5

对于古诗的课堂教学,老师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经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我认为,从阅读心理的一般规律和读懂古诗的基本要求出发,应该抓住下面几方面。

一、粗讲

优秀的中国古诗,语言精练,意蕴含蓄,意境深远,讲究平仄,严于用韵,格律严格,魅力无限。正如19世纪英国著名文艺批评拉斯金说:“每一部伟大作品的精华部分,总是无法把它解释得很清楚,因为它好,所以它好。”因此教学时,其丰富的意蕴,“言尽而意无穷”的魅力是无法讲出来的。况且小学生刚刚接触古诗,由于阅历和生活积累的局限,不可能“字求其训,句索其旨”。如果“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必然贪多嚼不烂,如果不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去精讲细究,咬文嚼字,必如宋代的教育家张载所说:“始学之人,未必能继,妄以大道教之,是诬也。”必然使学生食而不化,泯灭了学习的兴趣,倒了学习的胃口。

那么怎么粗讲呢?我觉得应该从下面三点考虑:

一是比较生疏的字词。如“歌声震林樾”的“樾”,“煮豆燃豆萁”的“萁”,“渭城朝雨浥轻尘”的“浥”,“千里黄云白日曛”的“曛”,“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绦”等,这些字词,学生一般没有接触到,是学生阅读诗句、理解诗意的拦路虎,所以首先要让学生认其形,晓其音,知其义。再就是古今音变意变的字词。如“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死去元知万事空”的“元”,“儿童急走追黄蝶”的“走”,“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直”,“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乡音未改鬓毛衰”的“衰”等,这些古今意思有别或读音不同的字词,学生容易望文生义,产生误解,因此少不了教师的讲解。还有,就是那些富于传神的关键性词语。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的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就很显作者炼字的功夫。一堵高墙的“关”和一枝红杏的“出”,形成了一对矛盾:一个要把满园春色关住,一个却要枝露墙头,春光外泄,一“关”一“出”,整个画面活了,有了动感,显出了春花盛开时的盎然春意。再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前两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写送客的时间、地点和送客时的环境与心情,其中第二句,作者着意用“楚山孤”表达送别的心情:芙蓉楼上,俯瞰长江,寒雨凄凄,远眺楚山,望客帆远去,心情惆怅,仿佛觉得楚山是孤寂地峙立在那儿一样。一个“孤”字,看似写山,实是写人,写出了作者送别友人时惆怅孤独之感。又如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前两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是一联对偶句,“日暮”对“天寒”,写投宿的时间,是在寒冬的日暮时分。“苍山远”对“白屋贫”,写主人家的居住环境和家庭状况,一个“远”字,写出了天气昏暗中周围青山的朦胧;一个“贫”字,点出了投宿的这户山里人家的贫寒。以上所举诗句中“关”、“出”、“孤”、“远”、“贫”这些字词,都是理解诗句意思的关键词语,把它们的意思讲清楚了,学生在弄懂诗句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比较顺畅地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二、熟读

通过粗讲,学生对诗句的雕有了大概理解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是熟读。而熟读对小学生来说,最具效果的莫过于诵读。说起诵读,其实古人写诗,往往都是在“诵”的过程中完成的。难怪有人说“动声曰吟,长言曰咏,作诗必歌”了。因此,读诗也不应该离开吟咏诵读,所以古人又说:“读诗之法,须扫荡胸坎净尽,然后吟哦上下,讽咏从容。”宋代的朱熹更是进一步提出读书成诵的要求:“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即晓其义也。”所以书声琅琅,“南窗读书吾伊声”,“夜半犹闻读书声”,才是读书富有诗意的境界。读书本是一种个性化的行动,动嘴“读”书,心、眼、口、耳并用,是各种感官的综合参与,其效果较之单纯用“眼”看,要好得多。读书时读出声来,便于大脑快速接受符号和信号,易于激活存储于大脑中的生活经验,有助于对文句的理解,也容易记住。

小寒古诗篇6

寒山寺门前的一条千年运河像一条巨龙默默盘伏于寺院门外。枫桥距离寒山寺一里,枫桥呈拱型,造型独具江南特色,具有诗意美,人站在桥上看风景,却不知自己也是别人眼中的风景,不知不觉入了诗画境界。

寒山寺山门前面的那座石拱圈古桥叫江村桥,桥堍与山门之间那垛黄墙称照壁,照壁上“寒山寺”三个大字为浙江东湖名士陶浚宣所写,古朴苍劲。山门门朝西,山门两旁两棵古樟,郁郁葱葱。黄墙内古典楼阁飞檐翘角,右为枫江楼,左为霜钟楼,都源于《枫桥夜泊》一诗。迎着山门坐在佛龛中的那尊金装佛是弥勒佛,笑容可掬,袒胸露腹,笑迎客从四方来。主庭园树木葱茏,可谓清静佛地。这里有一个罗汉堂,堂里五百尊罗汉,都是香樟木雕成的镀金罗汉,是清代雍正年间的文物。前行是大雄宝殿,“大雄”指的是释迦牟尼,意为像大勇士一样,一切无畏。宝殿正中坐在莲花上的就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大雄宝殿两侧沿墙分列十八罗汉坐像。

特别值得一看的是背后正中墙上的寒山、拾得石刻像,为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罗聘所画。他俩“状如贫子,又似疯狂”,寒山手指指地,笑口微开,拾得则袒胸笑颜,更逗人喜爱。石碑上方刻有诗篇,其中两句为:“我若欢颜少烦恼,世间烦恼变欢颜。”全篇内容都是劝人变烦恼为欢喜。

出大雄宝殿,左通普明宝塔和方丈室,右边是名闻遐迩的听“夜半钟声”的钟楼,正前方的两层屋宇是藏经楼。

楼下叫“寒拾殿”,门上方这三个字的匾额是赵朴初所写。这里供奉着状如真人大小的木质全身寒山、拾得雕像,敞襟袒胸,相视而笑,栩栩如生。寒山手持荷花,拾得捧着方棱圆口净瓶,一“荷”一“瓶”,取其谐音“和”“平”,意为和和气气,平平安安,百年好合。

大钟悬于钟楼,早晚及举行法会时敲击,用来号令阖山诸堂。寺院的钟声又有警醒僧俗沉迷的功用。《敕修百丈清规・法器章》称:“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则破长夜,警醒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

打钟讲究节奏、速度,钟声抑扬顿挫,传之既远,回荡不息。《敕修百丈清规・法器章》称:“引杵宜缓,扬声欲长。凡三通,各三十六下,总一百八下。起止三下稍紧。”击一百零八下,寒山寺的钟声不但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内涵,还有奇妙的功能,这功能用12个字可以概括为“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菩提,在梵文(即印度古代文字)中意为“觉悟”“大彻大悟”。

寒山寺的碑廊是非看不可的,钟楼下的走廊、小道前行,即达碑廊、弘法堂和枫江楼庭园,共有《枫桥夜泊》诗碑六块。

站在张继的这首诗碑前,听着这清脆悦耳,悠远深邃的钟声,我忽然也悟出一个道理,当一个人在孤寂难耐、四面困窘之时,若有一颗平常从容之心,而对自己的厄运处变不惊,在挫折中奋起,那么他的人生就能成功了一半。

原来钟之声已经不再是声音,而是万籁俱寂之时向人们展示的一个禅机。

小寒古诗篇7

关键词:芭蕉;禅寂;杜甫

1“俳圣”

松尾芭蕉(1644~1694),是日本江户时代著名的俳谐诗人。松尾芭蕉丰富多彩的俳句,被推崇为俳谐的典范,形成了日本俳句史上的黄金时代,因而被尊称为“俳圣”。芭蕉对中国诗文很有素养,他喜爱庄子的蝴蝶梦以至王齐物论的哲学,崇尚李白、杜甫的高逸诗境,这在他的文集句中可以反映出来,比如“蝴蝶哟,蝴蝶,请问何为唐土徘谐?”“你哟蝴蝶,我哟庄子,梦之心”。又如“今夜三井寺,月亮来敲门” 此句是将贾岛“僧敲月下门”改作的。“迷蒙马背眠,月随残梦天边远,淡淡起茶烟。”这句有杜牧《早行》残梦的意境,也会让人想起苏轼的“马上续残梦,不知朝日升”诗句。

2“禅寂” 和“悲秋”

芭蕉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善于选取最能反映思想感情的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客观的景物一一成为诗人主观感情意识的对应物,将抒情与写景完美和谐地结合起来,并能把上下景物有机的统一起来,浑然成为一体,不仅使画面色泽丰富协调,而且有很强的立体感。在他的俳句中,有很多通过平淡的东西体现了“禅寂”和“悲秋”的主题。以下例举芭蕉几首有代表性的俳句与中国古诗词进行比较。

2.1芭蕉俳句中的禅寂

古池や蛙飞びこむ水の音/古池塘呀,青蛙跳入水声响。

芭蕉的这首《古池》是在日本俳坛具有重大影响的名俳。它体现的意境是:在极幽寂的境界突然听到青蛙跃入池塘而响起水声。以一瞬间的小动作水声波动了大静的周围。

闲かさや 岩にしみ入る 蝉の声/寂静里蝉声渗入岩石。以上两句都是用“动”反衬“静”的写法,表现了幽寂、闲情、余情、纤细的情境,体现了作者幽思微情的境界。以水声和蝉声反衬了周围的寂静,与梁朝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菊の香や 奈良には古き たち/重九奈良风光好,古佛长伴香。这也是淡雅之作。“寂”与“禅”结合,带上宗教性的色彩。体现了禅宗的“孤绝”精神。此句淡淡写来,使人仿佛身历其境,得闻黄花清香,具有幽雅和宁静的情调。试看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这是唐朝著名的诗句,不但在中国脍炙人口,而且在日本也妇孺皆知。姑苏城外的寒山古寺,在葱郁的林木中依稀可见。那悠扬的钟声在诗人听来是多么凄凉,此情此景怎能不使抑郁满怀的诗人更增添几分哀愁呢!

王维的诗句“爱染日已薄,禅寂日已固”(《偶然作》”)“一悟寂为乐,此生间有余”(《反复釜山憎》)。唐诗这种“禅寂”的思想,早就影响着日本古代和歌,比如藤原俊成编撰的《千载集》中“寂”句就已经带上这种“禅寂”的倾向,而这种思想倾向到《新古今和歌集》就更加明显,出现积极肯定“寂”的歌,于是出现西行、慈圆的“寂”形象化。芭蕉的“风雅之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和汉两种思想的接点上,确立在风雅之城上,贯彻其风雅之寂。

2.2芭蕉俳句中的悲秋

悲秋是中国古代诗词的一个极重要的主题,悲秋诗词承载了重大而丰富的内涵,悲秋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母题,写秋之悲凉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特点,刘禹锡有诗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而表现苍凉与寂寥也是“蕉风”的一大特点。芭蕉的俳句中有很多是描写秋天的,其中最典型的两句是:枯枝に からすのとまりけり 秋の暮/寒鸦宿枯枝,深秋日暮时。この道や 行く人なしに 秋の暮れ/秋日黄昏,此路无行人。这两句是芭蕉闲寂句风的名作,与寒山的“寒岩深更好,无人行此道”,耿的“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不无关联。读此俳句,秋天暮色中黑色乌鸦栖息于枯枝上的寂寥情景跃然进入我们的想象,它写尽了暮秋的凄凉光景。凄风冷雨中,旅人独自走在无人的路上,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想到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经典之作,元人周德清曾评之为“元人之冠”。全文没有一个字提到秋,但恰恰写出了经典的秋天景色,其感受也是传统的秋天的忧思。

从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出,芭蕉的俳句从的意境、风格、写作技巧等方面都可以看到受到中国古诗“孤”“、寂”的诗境的深刻影响。

3杜甫对芭蕉的影响

在汉诗人中,杜甫对芭蕉的影响最大。他的俳句“忆老杜(杜甫)――西风拂续时,感叹秋声者无子”与杜甫《白帝城最高楼》“杖藜叹世者谁子”句法相似。芭蕉隐居的草庵最初由杜甫诗句“门泊东吴万里船”而取名为“泊船堂”,芭蕉的俳句「芭蕉野分してに雨をく夜哉(风狂雨暴卷芭蕉,大盆听雨秋夜遥)显然是读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后有感而作。而芭蕉与杜甫的思想、人生,尤其是他们的境遇、以及各自的旅行都有非常多相似之处。

芭蕉把他的生活沉浸在艺术之中,他一生喜爱旅游,在旅行中,芭蕉写出了很多游记的名作,在游记中写了很多闪烁着珠玉般的俳句。他多年漂泊各地,接触山野人民生活,把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以下是芭蕉的俳句和杜甫诗的对比。

旅に病んで 梦は枯野を かけめぐる/卧病天涯人事绝,梦魂长绕枯野枝。据说这是芭蕉的绝笔,流露了客中沾疾自知不起的绝望心情。老病随身,凄楚孤独,梦魂无处可托,只能在荒郊绕枯树野枝,异乡寒夜凄凉的心情跃然之上。杜甫的“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江汉》)诗人说自己流落异乡,就好像一片浮云在遥远的天边飘荡,寂寞中只有孤月作伴,共度漫漫长夜的片云和孤月。芭蕉和杜甫的晚年情境何其相似!

初雨猿も小蓑を欲しげな/寒雨衣尽湿,行人冷凄凄。猿鸣声哀苦,想是要蓑衣。此句是松尾芭蕉1684年在旅途中创作的一首著名的俳句。芭蕉的这句“猿句”令人想起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的这首诗用猿猴鸣叫声的悲哀表现了作者远离家乡,拖着病弱之躯、孤独地旅行的情景,体现了羁旅者的悲凉、孤寂。叶渭渠先生说芭蕉的这句“猿句”是“松尾芭蕉模仿杜甫诗歌从形似到神似的完成,反映了芭蕉俳谐向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精神的靠近,是芭蕉‘尝李杜之心酒’创作理想的实现”。

4结语

芭蕉开创的“蕉风俳偕”是日本诗歌史上的里程碑。芭蕉借助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创立了“造化随顺”、“风雅之诚”等俳谐理念,将俳句改造成了与汉诗、和歌相媲美的风雅的诗文学,芭蕉的作品既保留了俳句的俳谐性,又具备了诗歌的高雅性,成为雅俗共赏的诗文学。

参考文献:

[1] 彭恩华.日本俳句史[M].学林出版社,2004.

[2] 王洪.古代诗歌鉴赏词典[M].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

[3] 叶渭渠.日本文学思潮史[M].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4] 松尾芭蕉.日本古典俳句选[M].林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小寒古诗篇8

“岁寒三友”即松、竹、梅,与莲纹类似,也是明清官窑瓷中的常用纹饰。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以一句名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从此奠定了松柏在儒家心目中的地位,并令后世对其四季常青、傲霜斗雪精神钦佩不已。南朝时梁武帝萧衍曾在《冬歌四首》中写到:“果欲结金兰,但看松柏林。经霜不堕地,岁寒无异心。”这里,松柏坚定忠贞的顽强精神被萧衍看做择友的重要标准。竹在古代文人思想中代表虚心、有节,不仅常入诗画,还是庭园中不可缺少的观赏植物。因此,以竹省身的古代文人如“竹林七贤”、李贺、坡、郑板桥等,难计其数。梅则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姿、色、香、韵俱为人称道,爱梅者有陆游、林和靖等。这三种植物都具备较强的耐寒特性,所以人称“岁寒三友”。

二、“岁寒三友”的由来

据说,“岁寒三友”的典故源自北宋文豪苏轼。相传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遭贬至湖北黄冈,向当地政府讨来数十亩荒地开垦种植,地名唤作“东坡”,于是自号“东坡居士”。他在园内遍植松、柏、竹、梅等花木,知州徐君猷前来拜访,问及是否冷清时,苏轼笑日:“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其中的“松竹三益友”即“松竹梅”。据考证,苏轼的这句诗词出自他的《游武昌寒溪西山寺》,内有“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徐行欣有得,芝术在蓬莠。”与传说并不一致。

关于“岁寒三友”典故的真实性现在不去追究,从历史文献看,该词的确数次出现在《全宋诗》中。诗人陈著(1214-1297年)曾作《次韵和岳醵饮西峰寺分韵成诗十四首见寄》,内有“春夏交承红与绿,岁寒三友松与竹”,他的《次韵月窗兄惜别四首》中也写到“聚散在天终有定,岁寒三友见交情”。根据这些资料,我们可以推断“岁寒三友”一词至少在宋代已经开始运用。

三、古代绘画中的“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在宋代已被人们大量应用到绘画装饰中。《全宋诗》中记录了王炎(1137―1218年)的《题徐参议画轴三首・岁寒三友》,诗中写到:“玉色高人之洁,虬髭烈士之刚。可与此群鼎立,偃然傲睨冰霜。”诗人张元干也曾作《岁寒三友图》:“苍官森古鬣,此君挺刚节。中有调鼎姿,独立傲霜雪。”两首诗可以说是“岁寒三友”入宋画的最好证明。

四、明代官窑瓷器上的“岁寒三友”

明初御厂瓷的花样种类不多,松竹梅作为洪武官窑瓷器上的主要纹饰,出现的相对较多。永宣时期,纹饰内容虽然出现不少其他创新,但“岁寒三友”并没有被冷落,在相关盘、碗、高足杯等器物上都很常见。特别是宣德朝,御厂经常在盘心绘画松竹梅,外壁装饰各类人物。尤以仕女为主,包括“秉烛夜游”、“蕉叶题诗”、“焚香拜月”、“仙女乘鹤”等,还有不少其他人物典故。这种搭配方式使当时的纹饰种类多样,并进一步推动了“岁寒三友”在明代御厂中的大量应用。

松竹梅纹饰在明代中期随着青花钴料改变而发生细微变化,整体布局则前后差异不太突出。后期制品因为官窑衰退,民窑风格显得过强(这里因为笔者在其他文章中多次涉及,所以不去深究)。在明代官窑中,万历青花三友人物盘比较独特,构图者将松与梅竹区分独立,然后组成整体。这种装饰手法给后来,尤其是清代官窑绘画带来不少启示,从而一定程度影响了清代三友图构思布局。

五、清代官窑瓷器上的“岁寒三友”

清代官窑制品上的岁寒三友图要比明代御厂复杂一些。根据构图模式,笔者暂且将其大致分为“完整三友图”与“简略三友图”两大部分。

1.完整三友图

完整三友图显得比较传统,是遵循以往的绘画习惯把松竹梅罗列在一起,构成“岁寒三友”图,这样布局的最大特点是简单清晰。由于松、竹、梅都是画家的主要绘画题材,所以三友图在展现植物各自风采、渲染艺术效果上起到积极意义。正因如此,该类布局在绘画中应用最广,为人熟知。相对来说,完整三友图在清代御厂中的制作比例不如明代大,但釉色涉及到青花、青花釉里红、斗彩、粉彩、珐琅彩等各类制品,表明它仍是清代植物纹饰中的主要代表之一。

2.简略三友图

与前者不同,简略三友图的官窑制品相对不多,通常采用绘画松竹梅中的任意两种来代表整体,如梅竹、梅柏等。从文学角度讲,这种构图思路借鉴了宋代诗词的相关简略说法,如苏轼的“松竹二益友”,陈著的“岁寒三友松与竹”,还有“梅竹”、“松梅”等称谓,从绘画角度看则属于明代万历青花盘中三友图的局部演变。后来,这种简略三友图在使用中进一步加工,逐渐出现点缀鹊蝶,带有“喜上眉梢”等其他寓意的三友纹饰。

六、其他

除了上文叙述的两大类三友图之外,御厂官窑瓷上还出现了一些梅与山茶、竹与牡丹相搭配的纹饰。因为山茶、牡丹也都具有一定耐寒性,所以这些纹饰表达的中心思想与“岁寒三友”有些接近。但是如果把它们视为“三友图”看,不免有些过于牵强,所以在此略作解释。

在曹雪芹所著反映清代贵族生活的《红楼梦》中,作者也两次提到“岁寒三友”。其一,第十七回的“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写到:“(贾政)说着,引人进入房内。只见这几间房内收拾的与别处不同,竟分不出间隔来的。原来四面皆是雕空玲珑木板,或[流云百蝠],或[岁寒三友],或山水人物,或翎毛花卉,或集锦,或博古,或万福万寿各种花样,皆是名手雕镂,五彩销金嵌宝的。”其二,第五十三回的“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又写到:“又有各色旧窑小瓶中都点缀着[岁寒三友]、[玉堂富贵]等鲜花草。”文中所写两处“岁寒三友”分别点缀在“雕空玲珑木板”与“旧窑小瓶”中,可以侧面反映出“松竹梅”在当时家庭装饰中的应用情况。

七、清代珐琅彩瓷中的松竹梅诗词

“岁寒三友”是清三代珐琅彩瓷中的主要绘画题材之一,设计者引用了大量与之有关的历代诗词、名句。这些诗词中关于松的极为罕见,至少暂时笔者尚未发现,主要以咏梅、竹为主:

1.与梅相关的诗词

珐琅彩瓷中引用的咏梅诗词比较多。如《尔雅》中的“芳蕊经时雪里开”;西汉苏武《梅花落》中的“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唐代李峤《梅》中的“妆面回青镜,歌尘起画梁”;唐代杜牧《梅》中的“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宋代杨万里《腊梅》中的“夕吹撩寒馥,晨曦透暖光”,以及暂未找到出处的“月幌见疏影,墨池闻暗香”等。

2.与竹相关的诗词

除咏梅之外,咏竹的诗词也占不少。比较典型的有唐代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中的“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唐代杨巨源《池上竹》中的“一丛婵娟色,四面清冷波”(注:造办处将原诗中的“波”改为“风”);宋代杨万里《和罗巨济山居十咏》中的“数枝横翠竹,一夜绕朱阑”;以及元代白埏《竹阴》中的“非烟非雾一林碧,似雨似晴三径凉”等。

八、总结

小寒古诗篇9

篇篇经典都如此囫囵吞枣,那我们的学生恐会“消化不良”。

关键词:查背景,讲意思,背诗文

古诗教学常用的做法往往是查背景,讲意思,背诗文三步曲,此方法用于古诗的略读倒也挺好,但若篇篇经典都如此囫囵吞枣,那我们的学生恐会“消化不良”。 笔者以柳宗元的《江雪》为例,尝试换一种教法,带领学生透过精妙的文字,用心体察作者丰富的情感,感悟诗文下深厚的内涵。

诗中一个“雪”字揭示了本诗的环境基调,扣住“江雪”向全诗辐射,带动了对全诗的品读,避免逐字逐句讲解的生硬与烦琐。再抓住诗中看似最不合理的一个情节“寒江独钓”,引发学生的思考,走进诗文背后,触摸诗人心境。诗人在一“钓”中抒发着自己的情感,学生在一“钓”中发掘着诗文下丰厚的内涵。带着个人的体验去品读,必然会形成多元的理解,在课堂上“钓”出精彩。

一首好诗,经岁月的洗涤,文化的积淀,如同浓缩的精华,是值得细细品味的。抓住诗眼品读全诗,透过文字感受诗情,只要我我们愿意去品味,古诗是可以上得深情一些,厚重一些,语文味浓一些的。古诗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 最“流行”的做法往往是查查背景,讲讲意思,背背诗文,这“三步曲”以不变应万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用于古诗的略读倒也挺好,但若篇篇经典都如此囫囵吞枣,那我们的学生恐会“消化不良”。如柳宗元的《江雪》,堪称千古绝唱,入选多种版本的教材。笔者带领学生透过精妙的文字,用心体察作者丰富的情感,感悟诗文下深厚的内涵,收获颇多。

实录片断一:品“雪”

师:这首诗的题目是《江雪》, 读了全诗,你从哪些词句中能看到“雪”?

生:、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些语句说明当时在下雪。

师:找得不错! 还能再细细读一读古诗,从字里行间找一找吗?

生:我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中也可以看出当时是雪天。因为鸟都不飞了,人都不出来了,说明雪下得很大,鸟儿找不到食物,人也怕冷不出家门。

师:你能读读吗?

生:(深情地、一字一句读得较慢)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再请几人读。

师: 是啊,没有人愿意出门,连鸟儿也要藏起来,所以诗里写道——(生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雪下得真是大啊!因此——(生看着屏幕中画面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一幅江上雪景的话,你会用哪一个词?

生:寒冷、凄凉、孤独、寂静、冷清……

师:是什么给你这样的感觉?是诗中哪一句话?还是哪个词,哪个字,或是这幅插图?再读,用心去读,画一画。

生自学后汇报。

生:我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句诗读出这儿的冷清,飞鸟和行人都没有了。

师:这句诗里哪些字词写人、鸟不见了,没有了?

生:绝、灭。

师:咱们反过来设想一下,如果没有“绝”和“灭”这两个字,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师提示:山林是平日鸟儿聚集的地方,小路是平日行人最多的地方,而这有“千山”, 有“万径”,你想啊,那会是——

生沉思片刻,有三三两两发言,思维相互启发,发言者逐渐多起来。

生:那会是鸟语花香的景象,山林里郁郁葱葱,鸟儿们叽叽喳喳,小路上会有行人经过,比诗里要热闹得多。

生:那会是幸福的景象,虽然大家日子过得很穷,但到了中午,每家都在做饭(师: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很有生活气息。

生:是快活的景象,到春暖花开的季节,小孩子就迫不及待地扎风筝、抓蝴蝶……(师:玩得不亦乐乎!)

生:还会是悠闲的景象,有老人在树下下棋。

……

师:是的,千山鸟飞,万径人踪,本该是那样的生机盎然,可是诗人笔锋一转,一个“绝”字、一个“灭”字,又成了怎样的景象呢?

生:一下子凄凉起来,没有一点儿生气,连声音都听不见,有点可怕。

师:正如诗中所写——(生诵)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生:这么大一片山林一只鸟也没有,这么多条小路见不到一个人影,只有老渔翁在独自垂钓,太孤独了。

生:雪下得很大,把“千山”“万径”都覆盖住了我觉得特别的寒冷,寂静。

师:是啊,冰天雪地,谁愿意出门呢?连鸟都躲起来了。真是——(生诵)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师小结:所有的山,所有的路,都被白雪覆盖,没有飞鸟,没有行人,一切活动着的事物全部从视线中消失,余下的便是一望无际的皑皑白雪,一个独自垂钓的老渔翁!这一切给人的感觉是那样的——那样的——那样的——(学生接先前各自的感悟:寒冷、凄凉、孤独、寂静、冷清、冰天雪地……)

师:你能把这首诗再读一读吗?读出你的这些感受来。(很入情入味)

设计与反思:

找“雪”、品“雪”的过程,实则是带领学生一步步解诗意、入诗境的过程,为后面的悟诗情奠定基础。一个“雪”字揭示了本诗的环境基调,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扣住“江雪”向全诗辐射,通过向字里行间“找雪”,通过删去“绝、灭”两字和加上“绝、灭”两字的诗境对比,带动了对全诗的品读,避免了逐字逐句讲解的生硬与烦琐。学生一遍一遍读,一层一层悟,读得投入,读得深情,读得入境,将“千山无鸟”“万径无人”的空寂和老翁寒江独钓的形象了然于胸,对诗人的心境有了初步体验。

实录片断二:悟“钓”

师:四周围一片寂静,大雪漫天,寒气逼人,老翁为何独自一人在江边垂钓呢?是在钓鱼吗?

生:我觉得就是在钓鱼。

生:我有不同意见。这么冷的天,河面上结着冰呢,是钓不到鱼的,再说诗中写道“万径人踪灭”,人们都怕冷不出来,这个老人应该不会在这么冷的天出来钓鱼。

师:理由很充分。那你说他在干什么?诗中和图中老翁的确是在“独钓”啊?

生又说是在钓雪,遭到大家反驳,一时间没有能让大家信服的观点,都陷入沉思。

师:的确有点难,让我来帮你。我知道通常一首诗总是饱含着作者的感情,折射着他的精神、他的生活,而柳宗元创作《江雪》是在什么背景之下呢? 有没有同学略知一二?

生:柳宗元本来是个当官的,后来被贬了才来到这里。

生:他是唐朝著名诗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

教师投影出示柳宗元创作本诗的背景资料,学生阅读: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21 岁考取进士,关心人民疾苦,力主改革腐败的政治,却遭到当权派的打击,被贬永州。那是个偏远荒凉的地方,人烟稀少,极度贫困,和他一同去的67 岁的老母亲,由于生活艰辛,到永州不到半年,便离开了人世。失去了母亲,而他无职无权,报国的崇高理想无法实现,无人理解, 昔日的好友也沦落天涯……《江雪》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出来。

师:读了作者的创作背景,你对诗对老翁又有了什么新的理解?仅仅是在钓鱼吗?

生:我觉得他很难过,他被贬到永州,他的理想实现不了,他虽然人在钓鱼,其实心里在想着什么时候才能实现他的理想。

师:满腔的热情屡遭打击,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所以他——(生诵: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哦,他是在钓“理想”呢。

生:他这么孤独,就他一个人,没有朋友,他在钓——师提示:钓友情。

师:他只有在垂钓中排遣心中的寂寞,于是他——(生诵)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生:(受到启发)他失去了他的亲人老母亲,心里一定非常难过,他是在钓亲情。

师:丧母之痛无人述说,他只有——(生诵)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生:我猜想这位老人独自一人,闷闷不乐,他在钓快乐。

师:报国的理想无人理解,或许只有江中的鱼儿愿意听他述说,他只好——(生诵)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生:也许是在钓春天,冬天那么冷,( 师:冷得都——学生齐诵: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他希望春天能早点儿来。

师:精彩!我想到了一句话“冬天已来临,春天还会远吗?”他一定能钓到春天!所以他坚持——(生诵)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生:我有个新发现,诗里的“孤舟蓑笠翁”就是柳宗元自己。

师:有价值的发现!诗人借写诗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这是写诗常用的方法。

生:我还有个发现,这首诗每一行第一个字连起来是“千万孤独”(这是笔者在黑板上的板书,竖着排列的),他太孤独了,他就是在钓孤独!

师:精彩的发现,独到的见解!请你为大家朗诵

这首诗。(深情朗诵赢得了全场掌声)

设计与反思:

小寒古诗篇10

对一首古诗词进行学习,首先要对诗词的写作背景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把握,要知道诗人在进行这首诗的写作时是什么样的处境和心态,在此基础之上再对诗词进行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想要表达的情感意向,就能够对诗词具有整体的把握。

在对诗圣杜甫的作品《春夜喜雨》进行教学时,教师先要对学生讲述本诗的创作背景,即作者在创作这首诗时,正逢陕西旱灾严重,因此诗人来到成都定居,已有两年有余,这两年间,诗人亲自耕种,对春雨有力着浓厚的感情。因而,写下了这首赞美春雨的诗篇来表达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通过教师对写作背景的讲述,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就变得容易很多,很轻松的就能对这首诗有整体的把握。

2发挥充分的想象力,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通过教师的讲述,学生对诗词的大概含义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在此基础之上,学生还要发挥充分的想象力对诗中的意境和感情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和品味,将自身放在诗词的意境之中,感受诗人在进行创作时的情感,让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和情感在自己的脑海中浮现。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会很大程度地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和对诗中情感的体会。

教师在教授学生《锄禾》这首诗时,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进行画面的描绘,“在一个太阳高照,天气炎热的午后,农民伯伯在田地里辛苦地除草,他的汗水淋湿了土地……”学生在脑海中出现了这样的画面之后,很容易就会体会到农民伯伯的辛苦,进而联想到自己每天吃的米饭都是农民伯伯通过这样辛苦的劳动换来的,这一认识,会使学生不自觉地产生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3加深对诗句中重要字、词的讲解,增强学生的理解

每句诗词都是由几个字和词组合而成的,其中必然有重点的字或词,起着重要的联系和突出作用。因此,了解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对于了解整首诗的意境和情感是重要的步骤,通过对这些重点的字和词的了解,能够加深学生对整首诗的把握和记忆。

在《梅花》一诗中,学生通过对“凌寒”“独自”“唯”“暗香”这几个字词的理解,马上就会知道这首诗是作者用来赞扬梅花的。在寒冷的冬季,所有的花都在“冬眠”,只有梅花,不惧怕严寒,仍然开放着,散发着香气。这会使学生感受到梅花不惧严寒,凌寒开放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在《泊船瓜洲》这首诗中,只是以一个简单的“绿”字来带动整首诗。“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个“绿”字将整首诗的意境描绘得有形有色。所以说,加深学生对诗句中重点字词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4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