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林读后感十篇

时间:2023-03-15 13:48:19

意林读后感

意林读后感篇1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板凳狗》。讲述了一条名叫“板凳”的小狗英勇上风雪迷漫的白帽子山顶送电报,后来因为救一个患了急型克山病的人再次跑上风雪交加的山顶报信。可这次暴风雪比上次要凶猛的多,它把药交到主人的手里,病人救活了,可板凳狗却永远的闭上了眼睛。看到这里,我的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这条用生命?I卫忠诚的狗狗让我肃然起敬,一只狗都能不顾自己的生命而去救别人,我们人类更要懂得无私奉献,帮助他人。带着泪珠,我翻开了下一片叶子。

《我想带一下你的眼镜》这个标题落入我眼帘的时候,激起了我的兴趣,因为我也是一个眼镜妹。带着好奇的心,我继续读了下去。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五年级的女生近视了却不肯带丑丑的眼镜,结果因为看不清黑板而闹出了许多笑话。她的班主任细心地发现了,于是根本没近视的她却买了一副漂亮的眼镜。让女生知道戴眼镜也可以很漂亮。她的班主任真是个善解人意的老师啊!如果近视了不戴眼镜的话近视程度会加深的。虽然是个简简单单的故事,但我却从中读到了关爱,而且似乎闻到了爱的芳香。

正当我沉醉在故事里的时候,一个小精灵笑吟吟的出现了:“好看吗?欢迎来到意林。”我吓了一跳:“你是?”小精灵说:“我是意林的守护精灵,这可不是普通的林子……”“我知道,这是充满着智慧、意义的林子,谢谢意林,让我懂得了这么多道理。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故事。”我打断了小精灵的话。小精灵笑了:“看来,这片神秘的林子你已经很了解了,那么,欢迎你常来。记住,这里永远给爱故事的人开放。”说完,小精灵就不见了。我微微的笑了一下,继续沉醉在下一个故事里……

意林读后感篇2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体会宽容是一种力量,学习林肯襟怀坦荡、仁爱正义、宽容大度的优秀品质。

二、学习重难点 读懂林肯的三段演讲,体会宽容是一种力量。

三、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四、学习过程

(一) 感受羞辱

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1、参议员是怎样羞辱林肯的?(找到相应的句子,画上"~~~~~"线)2. 你觉得参议员羞辱林肯的话里的言外之意是什么?(3分钟后,比一比谁最棒)

1. 参议员是怎样羞辱林肯的?

参议员是这样羞辱林肯的:

2. 你觉得参议员羞辱林肯的话里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我认为参议员真正想说的话是:林肯,你

3. 你认为参议员羞辱林肯的话应该怎么读?

我认为参议员羞辱林肯的话应该用 的语气来读。我是这样朗读的:……

4. 面对参议员的羞辱,如果是你 ,你会怎么做?

面对参议员的羞辱,如果是我,我会

(二)体会魅力

自学指导二 品读林肯的第一段话,要求:静心默读林肯说的第一段话,细细品味每句话的意思,思考:①从你感受最深的词语或句子中你读懂了林肯是个怎样的人?②这段话如果去掉三个"永远",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3分钟后汇报)

1. 生自学。

2. 汇报、交流、质疑:

①我读懂得了林肯是个 的人。

②这段话如果去掉三个"永远",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3. 面对着参议员的羞辱和嘲笑,你认为林肯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说这段话?

我认为林肯是 地说,因为他 。

4. 有感情地朗读 。(自己读 指名读 师引读)

5、归纳学法--------读-悟-议-读。

自学指导三 品读林肯的第二段话,要求:运用品读林肯第一段话的方法(即读-悟-议-读)品读林肯的第二段话,①思考:林肯的这段话是对谁说的?②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林肯? ( 2分钟后汇报)

1. 生小组学习。

2. 汇报、交流:

① 林肯的这段话是对 说的。

②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的林肯,因为他

3. 有感情地朗读。

自学指导四 品读林肯的第三段话,要求:依然运用品读林肯第一段话的方法(即读-悟-议-读)品读林肯的第三段话,①思考:林肯的这段话是对谁说的?②同桌交流:这段话林肯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 2分钟后汇报)

1. 生同桌合作学习。

2. 汇报、交流:

① 林肯的这段话是对 说的。

② 从这段话中林肯给我的印象是 ,因为他

3. 有感情地朗读。

真情朗读,升华情感。(师引读)

听老师简介南北战争

(三)闯关检测:由衷赞叹(独立完成)

请根据课文中的内容或者自己收集到的材料,用自己的话赞一赞伟大的林肯。

1、生动笔写。

意林读后感篇3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课的阅读教学旨在由教师教的思路转向学生学的思路,贯穿以学为主的思想,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独特体验。不搞条分缕析的讲解,而是在学生充分预习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从文章整体入手,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整体感知课文;然后交给学生精读的方法,先扶后放,再回到全文,最后指导学生习作,使读写结合,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和写作。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能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树林被称为“奇观”的原因。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世外桃源”“纵横交错”“盘根错节”“贫瘠不毛”等词语的意思。

4、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红树林的壮观、美丽、与奇特,体会红树林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培养民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红树林的壮观、美丽、与奇特,体会红树林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

2、能继续独立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

难点:

3、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搜集的有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森林吗?喜欢吗?那你们见过海底森林吗?

2、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领略海底奇观---红树林。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认为红树林是什么样子的?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二)初读感知

1、自由地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小组内互相提醒易错的字。

2、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红树林的?写出课文的提纲。

3、按内容不同把课文分成三段。

(三)精读感悟

1、指读课文,你喜欢海南岛的红树林吗?为什么?

(这一问可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同时使学生进一步整体感知课文,为下面的精读课准备。)

2、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以第二自然段为例,指导学习方法。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远看红树林,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宏伟、壮丽)

(2)从那些词句看出来的?(教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

相机理解:芳馨、婀娜、绚丽多姿

(3)应该怎样读?(本文语言优美、生动,堪称写景佳作,必须引导学生充分的朗读。)

4、出示金钥匙:有些文章,我们阅读时不必通篇细读。在浏览之后,可以选择重要的部分和自己感兴趣的段落,用学过的方法精读。

5、下面我们就运用刚才学过的方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自学剩下的部分。

回顾学法:

(1)自读课文相关段落,想想课文中描写的红树林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到的?(不理解的词语尝试用学过的方法理解。)

(3)想想该怎样读?练习朗读。

6、小组交流。

7、全班交流。(教学时采用由“教”到“扶”再到“放”的过程,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小组学习,最后自学,渗透了精读课文的方法。)

第三自然段要点:体会近看时红树林的幽静、神秘。相机理解“世外桃源”、“纵横交错”“盘根错节”等词语的意思。

第四自然段要点:体会红树林“胎生”的繁殖特点。

第五自然段要点:与开头照应。理解为什么把红树林比作具有奉献精神的海岸卫士。

(四)总结全文

1、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2、作者被海南岛琼山的红树林深深吸引,不仅因为它壮丽、奇特、神秘的景观,还因为它默默奉献的卫士精神,在写景状物的同时歌颂了具有奉献精神的人,这种写法就是借物喻人的写法。

(五)布置作业

学习作者的写法,观察一种你了解的植物,由对这种植物的介绍,进一步挖掘它所具有的精神,从而歌颂身边具有这种精神的劳动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红树林的?

二、练习写作

1、作者按什么样的顺序观察红树林?

2、重点写了红树林的什么特点?为什么把它作为重点?

(由此联想到红树林的奉献精神。)

3、学生列提纲,教师巡视。

4、习作练习。

三、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涨潮

远看退潮

意林读后感篇4

关键词:阅读;朗读;高效课堂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多是文质兼美的记叙文,文中人物形象鲜明,语言优美,感染力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课文的语言文字优势,指导学生读通、读熟、读懂课文,使学生在读中学习知识,在读中形成能力,在读中激发感情。下面,就语文教学中怎样体现以“读”为主,谈一些自己浅显的看法。

一、讲究读书的方法

“读”是语文的第一教学法。读,包括默读和朗读,各有长短,可兼而用之。运用得好,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提取信息、把握文本意义的角度来看,默读的效率高于朗读;从学习语言、生成语感的角度来看,朗读的效果优于默读。把握思路,可以默读为主;品味语言,应以朗读为主。

这里笔者还是要强调一下朗读。朗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正确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读错。二是流畅地朗读。要求读得流畅,不梗塞,不把句子读破了,读出应有的轻重快慢高低。三是有感情地朗读。要读出思想,读出情感,读出形象,读出韵味。这就要求朗读者入情入境,进入角色。

二、体现范读的作用

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低、中年级,教师的范渎在朗读方面给学生做了榜样,让学生直接感知“如何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比如:在教《我的战友》一课时,学生在感情上被的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所打动,可就是读不好课文,语调很平,听不出他们被的精神深深打动。笔者没有进行过多的理论指导,而是进行了两遍范读,学生马上心领神会,再让学生朗读,效果就不一样了。

再如:在教《小音乐家扬科》一文时,学生学习劲头不足。笔者就声情并茂地范读,读出了波兰19世纪农村劳动人民生活的悲惨,读出了在封建地主的统治下社会的黑暗,特别是结尾:“小音乐家扬科睁着眼睛,眼珠已经不再动了。白桦树哗哗地响,在扬科的头上不住地号叫。”这时许多学生都哭了,似乎可怜的小音乐家扬科就在他们面前。笔者趁势引导,学生都默默地、认真地读起了课文。

教学中,教师与其经常对学生说“用欢快的语气读”“用愤慨的语气读”“用同情的语气读”……不如教师适时地范读,这对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有很大作用。

三、读与品相铺相成

以“读”为主,还要辅之以“品”。读,属于语感实践;品,属于语感分析。两者如何操作,如何相互渗透呢?下面笔者以执教的《林海》为例说明之。

1.初读全文,感悟景美

老舍先生用“海”来比喻大兴安岭的“林”,赋予森林以朝气,以动感,给读者一个充分遐想的空间。因此,初读时笔者从题目入手,扣住“海”字设疑,给学生必要的点拨和提示:(1)为什么以“林海”为题?(2)为什么用“海”来比喻“林”?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加深了对林海的印象,感悟其壮丽的风光。

2.精读重点,领悟情深

《林海》文笔优美,情感真挚,尤其是第2~6自然段,按“岭―林―花”的顺序介绍景物,句句是景,步步有情。学生找出写“岭、林、花”的具体段落后,教师出示思考题:作者是怎样抓住岭、林、花的特点,表达亲切舒服的感受的?然后,教师让学生精读写“岭”的段落,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交流:(1)“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在去掉文中“点儿”字的比较朗读中,体会这里的岭是温柔的。(2)“多少条岭啊……也看不厌。”体会作者对大兴安岭爱得多么深,带着赞美的语气朗读。然后,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学描写“林”和“花”的段落,指导学生在读中想象优美情景,读后描绘形象画面,从而真切领悟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3.品悟语言,指导美读

《林海》一文的语言运用之妙,堪与诗歌媲美。如:“这里的岭的确很多……那种险句。”“多少种绿颜色呀……难以形容。”这两个例句中作者在遣词造句时,长句短语相间安排,平声仄声交错使用,使短句节奏明快,长句语流舒缓,加上助词“的”为后缀,诵之慢如潺潺小溪,快似湍湍急流,十分准确、形象地描绘出“岭”和“林”的特点。教学中,笔者采用配乐朗读、慢速默读、自由吟诵等形式,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把优美的画面和真挚的情感读出来。

总之,阅读教学中“以读代讲”可以避免课堂的无效劳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全面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意林读后感篇5

(讲述故事)

师:小男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这个小男孩很聪明。

师: 想认识他吗?这个男孩后来成为了美国的总统。他就是林肯。(出示图片)对于林肯,你有哪些了解?

(出示资料)

师:用心读读,你对他有哪些新的认识?

生:他倡导人人平等,废除黑奴制度。

(板书课题)

师:读了课题,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课文为什么以鞋匠的儿子为题,而不用林肯或美国总统林肯呢?

生:鞋匠的儿子怎么成了美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统?

生:课文主要写林肯的什么事情?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人物

1.出示学习提示,自读课文。

(1)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林肯的哪两件事。

2.反馈交流,整体感知。

(生概括回答)

师:两件事是一样写的吗?

生:第一件事是详写的,第二件事是略写,有详有略。

三、研读课文,感悟人物

1.默读课文,圈画林肯演讲前后参议员态度变化的词语。

交流:“尴尬――羞辱――嘲笑――静默――赞叹”

(归纳板书:尴尬 羞辱 赞叹)

师:“尴尬”这个词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外面不是“九”)羞辱的“辱”呢?(上面辰字的一撇不能太长,字形略扁些)

2.体会羞辱。

师:“羞辱”什么意思?参议员们为什么要羞辱林肯?

生:他是出身卑微的鞋匠的儿子。

师:如果你是那个参议员,会怎样来说这段话?(指名读)为什么这样读?

师:读出了参议员的内心感受。最体现羞辱的是哪一句,为什么?

生:“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出身名门望族的参议员们瞧不起出身卑微的林肯。

师:读书不光要关注文字,还要关注标点符号。看看短短一句话用了几个标点?想象一下怎样的神情?什么样的语气?(参议员慢条斯理,态度傲慢)

齐读,读出傲慢的语气。

师:在就职演讲的庄重场合,这样的羞辱犹如刀剑直刺人心啊,然而鞋匠的儿子――林肯却让这种羞辱在静默中消释,并化为赞叹的掌声。这是为什么呢?

3.品读语言,体会林肯的人格魅力。

(1)出示学习提示:仔细品读林肯的三段话,圈画关键词语,感受其人格魅力,做上批注。

学生自学做批注。小组合作讨论。

(2)交流。

生:面对羞辱,林肯不但没有发怒,还说感激。我从“感激”“忠告”等词体会到他的宽容大度。

师:把别人的羞辱当作忠告来感谢,多么博大的胸怀。

生:我从“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体会到林肯对父亲的尊重。

生:我体会到林肯作为鞋匠儿子很自豪,充满了对父亲的尊重和爱。

生:我从几个“永远”看出林肯尊敬、爱戴父亲。在他心中,父亲是个伟大的人。

师:身为总统,却认为自己永远无法超越父亲,饱含着对父亲深深的爱。同时,也体现出他怎样的思想?

生:人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

生: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师:在参议员眼里,鞋匠是卑微的;而在林肯心中,鞋匠是伟大的。父亲是他的楷模、他的榜样。

师:还从哪里体会出他人人平等的思想?

生:我从“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对参议院里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地帮忙。”他当上了总统,却还愿意为参议员去修鞋子,体会到人人平等的思想。

师:即使身为总统,也愿意用鞋匠的手艺为别人服务。人人都是平等的。

(3)感情朗读。

师:这三段话,林肯事先准备了发言稿吗?他是怎样通过演讲,来打动参议员的呢?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感受。

学生练读,指名读。

生:面对羞辱,林肯表现得宽容、真诚,用自己对父亲的爱化解了尴尬。

师:林肯的演讲字字发自肺腑,正是这份真情打动了所有的人,使所有的嘲笑声都化成了赞叹的掌声。

(4)想象写话。

师:参议员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们会想些什么?在省略号处写一写。

指名反馈,相机点评。

四、以题为眼,提升人物

师:课文学到这,你知道课题为什么用“鞋匠的儿子”了吗?

生:故事的起因是参议员羞辱林肯出身卑微,嘲笑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而林肯抓住“鞋匠的儿子”这个话题,用自己的真诚和智慧打动了他们,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意林读后感篇6

关键词:教案;《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7-218-0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

方法与过程:学会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方法,指导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良好意识和行为,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1、根据地点的变换,体会小云雀心情的变化,激发学生的情感;

2、知道森林的作用,感受森林的重要性。

设计理念 :本单元共3课,展现了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重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云雀的心愿》一文向我们提出了重在体现保护坏境的这一迫切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揭示课题

1、(板书:心愿)大家有什么心愿吗?

2、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就连我们的小云雀都有一个心愿。同学们想不想听听它的心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0课《云雀的心愿》请大家打开书,先自由读课文的最后两段。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呢?

3、通过课前的预习,我们知道了小云雀和云雀妈妈都飞到了哪些地方?(沙漠---大河---森林)

(1)小云雀和云雀妈妈飞呀飞,它们最先来到了什么地方?如果狂风吹来,沙漠上会出现什么情景?

自由读第1--4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划出相关句子。

“漫天飞舞”是什么样子?能想象一下吗?(看图)能读好这个词吗?(指名读,齐读)一齐读好课文中的这句话。

师:看到这漫天飞舞的黄沙小云雀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句子)能读出埋怨的语气吗?自己试试!点名读,

师:这里的风沙真讨厌!可你们知道吗?这里原来是茂密的森林,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状况呢?(指名说。森林被乱砍滥伐,没有森林,土地就失去了保护…)

师:谁能学着云雀妈妈的样子心疼地说说这一原因?(读一读)

师:听了妈妈的话你觉得森林重要吗?为什么?(指名说,并出示词语:可以保土)

师:老师请两位同学再读一读小云雀和妈妈的对话。(分角色朗读)

小结:漫天飞舞的黄沙令人讨厌,人们的乱砍滥伐森林,使土地变成沙漠更让人心疼。森林实在太重要了,因为森林是可以保土的呀!

二、学习5――10自然段

1、过渡:为了避免风沙的侵扰,他们又往前飞呀飞,飞到了一条大河的上空,他们又看到了什么景象呢?(观看图)

2、指名说。师述:是啊!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一些村庄淹没在洪水之中。这样的洪水给了你怎样的感觉。(可怕、凶猛)

那老师请大家自由读读这段话,相信你一定能把这样的语气读出来。(读给同桌听,指名读,齐读)

3、这么凶猛的洪水,使小云雀不由得挨紧了妈妈,害怕地说――(生读)。妈妈叹了一口气说――(生读)。

4、云雀妈妈为什么会叹气呢?学生谈原因。

拓展:是啊,这里原来是一片茂密的森林,由于人类缺乏环保意识,毫无节制乱砍滥伐,最终,茂密的森林变成了贫瘠的沙漠(贴沙漠图),洪水泛滥成灾(贴洪水图),人类最终受到了大自然的严重惩罚。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放洪水视频)

5、森林就是森林,为什么称它为水库呢?

请同学们默读第10自然段,想想从云雀妈妈的解释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交流。(森林可以蓄水,树冠,苔藓、枯枝败叶,土壤)

森林可以怎样蓄水呢?(指名说)

6、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好吗?(齐读)

7、师:如果没有森林水库,许多地区将发生水灾,大面积的农田、村庄也都会淹没在洪水之中,看来森林实在太重要了。让我们再次来读读这段话,体会一下森林的重要性。

8、小云雀和妈妈飞过沙漠时遇到漫天飞舞的黄沙,飞过大河时见到泛滥成灾的河水,这其中的主要原因都是因为没有森林的保护。

三、学习11――13自然段

1、师:他们飞呀飞呀,觉得又累又热,便飞回到森林休息了。咦?这儿怎么这样凉快啊?指名说。(原来有了森林……)

2、(出示句子)――齐读13节。森林郁郁葱葱,多么像空调器。难怪小云雀会说:“――。”(生说)

3、小结:有了森林,就像空调一样还可以调节气温,这回小云雀又深刻体会到森林的重要性。

四、总结全文

1、整篇课文学完了,我们通过跟着小云雀旅行知道了森林的重要性,让我们再来齐读14自然段吧!

2、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说说“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呢?(让沙漠变成绿洲)这除了是小云雀的心愿也是云雀妈妈的心愿,更是我们大家的心愿。

3、森林实在太重要了,看到这些人在乱砍滥伐森林,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人们乱砍滥伐,世界森林面积严重减少。

意林读后感篇7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在交流中入课——引发生命的思索

(一)导入课题

1.师:我写一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生齐读。

2.师:在《触摸春天》中,我们认识了一位用手触摸春天,用心感悟生命美好的盲姑娘;在《永生的眼睛》中我们又进一步感悟生命的美好,体会了人性的真善美。这节课我们一起随着台湾著名作家杏林子再次触摸生命,感悟生命,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把课题补充完整。

(二)读课题

1.师:大家看,这个题目和我们平常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呢?

2.师:谁来读一读?你关注到了中间一个空格,读出了停顿。

3.齐读课题。

二、在阅读中品悟,感悟生命的脉博

(一)初读课文

师:同学们,请翻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二)检查生字词,概括课文内容。

1.生分组读词。

2.老师相机指导读“动弹”、“糟蹋”。

3.师:“动弹、挣扎、鼓动、欲望”这排词在说文中的哪个故事?(生板书:飞蛾求生)

师总结:老师用四个字概括了第一个故事,这就是取小标题,谁能用这个方法归纳第二个故事?

4.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的三个故事。齐读板书。

(三)研读课文

飞蛾求生

1.一生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们边听边感受,划下最受震撼的句子,圈出最受触动的词语,写下感受。

“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2.师:这句话中哪一个词最能触动你呢?

生“挣扎“

师:什么是挣扎?

师:小飞蛾啊,小飞蛾,你都被我抓在手中了,还挣扎什么呢?认命吧!(生说)个读,带着情感读。

师:据我所知,你的寿命最多只有9天,微不足道,你就不要苦苦挣扎了。

师:你这么弱小,我的手指稍一用力,你就不能动弹了,放弃吧!个读

3.让我们一起来替这只顽强的小飞蛾表达强烈的求生欲望。

总结方法:抓住关键词语重读,更能帮助你发挥情感。

4.师:你们的朗读深深地震撼了我。我不禁想,捏在杏林子手中的还仅仅是一只小小的飞蛾吗?

5.师:同学们,面对着如此珍惜生命的小飞蛾,当你再读这个课题时?还仅仅只是一个空格的停顿吗?个读、生齐

6.师:难怪杏林子在文中最后写道——(师读)虽然生命短暂——

瓜子发芽

1.师:感谢小飞蛾给予我们生命的启迪,刚刚我们运用了划住最令人震撼的句子,反复品读;找出最触动自己的词语,认真体会;作批注,写感受的方法学习了第一个小故事,现在请你用这个方法自学瓜子发芽、静听心跳两个故事。

2.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师:哪个次最能触动你?(那么恶劣的生长环境、那么短的生存时间、它能长出来连杏林子都没意料到啊!)

3.师:面对着香瓜子的不屈向上,茁壮生长。难怪杏林子在文中最后写道——(生齐)虽然生命短暂——

静听心跳

1.师:一只小小的飞蛾,一粒小小的种子,可以为了争得一寸光阴、一线生机而顽强拼搏着,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呢?孩子们,请把手轻轻地放在胸口上,闭上眼睛,听到了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吗?生——

2.师:这就是你的生命,单单属于你的!来,让我们大声的告诉自己——读: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3.师:同学们,在第4自然段静听心跳这个故事中又有哪个句子最震撼你?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4.杏林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悟呢?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课文,谁来介绍一下杏林子?(生汇报预习内容)

5.师:在我们看来,杏林子是最有理由放弃自己生命的人,可是,面对自己的生命,她却说: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6.杏林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7.师:难怪杏林子在文中这样写道——虽然生命短暂——

8.是呀!杏林子的生命虽然有限,但是——。(板书:光彩有力或无限价值)

意林读后感篇8

教科版组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沁人心脾” “馋涎欲滴”等关键词语的意思并尝试在生活中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知文意,并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细节描写表现的“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

4.培养学生边读边思、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中每一个细节描写中体现的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

教学理念:

1.探究式阅读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以“聚焦细节,感悟信任”为主线,力求充分尊重学生的探究需要,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情境。

2.对话式阅读教学理念。以“读“为载体,让学生在广泛而深入的读书活动中与同伴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

教学过程:

一、 蓄情: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见过小木屋吗?在哪见过?

生:我在公园里见过。

生:我在野外见过。

…………

师:小木屋一般都坐落在郊外,它远离城市的喧闹,会给人一种朴实的感受,一座小木屋如果坐落在人间仙境般的桃林中,一定会更温馨,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桃林那间小木屋。(板书课题。)

【此处的交流,既为学生搭建了口头表达的平台,又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为下文学习埋下伏笔。】

二、入情:自主阅读,初知信任

师: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词句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出示词语:

茂盛的野草 醒目的告示 黄色的桃子 红色的箭头 大红漆

一道木栅栏 一个小木屋 一张木桌 几只竹篮 一张纸条

茂盛的桃树 沁人心脾 馋涎欲滴 跳跃欢吠 朴实纯洁

(指名朗读词语,正音,学生齐读。)

师:上面的15个词语中,你认为哪几个词最有价值?抄写在听写本上。(生书写。)

师:谁能试着用上你选用的这几个有价值的词,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作者在告示牌的指引下,来到了桃林那间小木屋。后来又在两条狗的引领下,来到了茂盛的桃树,亲自采摘桃子并自觉把钱放在纸箱里的事。

…………

师(小结):这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我们通过抓住关键词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就基本读懂了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一检查预习的环节,通过有效重组词语,浓缩文本精华,多层次、多角度带领学生反复触摸文本。从而丰富词语的内涵,借助这些关键词讲述故事主要内容,实现语言与思维的同步发展。】

三、动情:聚焦细节,感悟信任

师:木屋还是那间小木屋,为什么作者在离开的时候会久久地注视着那间小木屋?小木屋有什么特别之处?在文中找一找相关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来,然后和伙伴之间交流一下。

【本环节紧抓“小木屋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这个核心问题统领全课。通过引导做批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静思默想中对课文有了进一步的整体感悟。读后让学生自由组合、自主学习、集思广益,采用自学讨论、汇报交流的形式,进行开放性的研究学习,使学生受益匪浅。】

板块(一):聚焦“红色的箭头”

师:当作者行不到1千米时,是什么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生:红箭头。

师:当我们在泥石小路行驶不知去向时,什么又出现了?

生:红箭头。

师:每当我们失去方向时,什么又出现了?

生:红箭头。

师:谁来读读这段话?

(幻灯出示:从公路拐过去不到1千米,路边出现了一块醒目的告示板,板上画着黄色的桃子,红色的箭头向右指。我把车开上右边的泥石小路。汽车往前又开了一会儿,一个红色的箭头又把我带向野草茂盛的小路。总之,每当转个弯,眼看就要失去方向时,红箭头就又出现了。)

师:一次又一次的红箭头,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哪些词带给你这样的感受?圈一圈,画一画。

生:我从“每当……就……”中感受到木屋主人很细心。

生:我从“醒目”中感受到木屋主人像火一样热情。

师:读出你的感觉!(多种形式的读。)

师:信任来自园林主人热情的箭头。(板书:箭头。)

【这是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一段话,文中多次提到红箭头。这是桃园主人真诚待客之始,每当客人就要失去方向时,红箭头就会出现。本环节一次次地追问引读,使学生一步步地明白是红箭头把客人引到了桃林,感到红箭头对客人找到桃林的重要性,从而体会桃园主人对客人的真诚信任之情。】

板块(二):聚焦“篮下的纸条”

(幻灯出示:屋前有一张木桌,桌上搁着几只竹篮,篮下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道: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5元钱,请自己摘,然后把钱放在篮子里。祝您愉快!)

师:把“然后”换成“一定”读一读,感受一下有什么不同?

生1:不好,有强迫的意思。因为这样就不信任来买桃子的人了。

生2:“然后”这个词语更好,更体贴。

师:我们抓住了一个细节,感受到了主人的什么?

生1:热情。

生2:“朋友,欢迎您。”欢迎是热情,“您”是尊重。

生3:“祝您愉快!”看出主人热情。希望来人喜欢这个地方。

生4:“5元钱,请自己摘……”不管摘多少都5元,大方。

师:把你的感受放入字里行间,读一读。

(1)有礼貌的桃林主人好像对我说――(生读)朋友,欢迎您……

(2)热情的桃林主人好像对我说――(生读)朋友,欢迎您……

(3)信任的桃林主人好像对我说――(生读)朋友,欢迎您……

师:桃林里没有主人,那一张纸条就是约束;桃林里没有秤,那竹篮就是唯一的计量容器;桃林里没有收银台,那箱子就是装钱的工具,这一点一滴无处不显示出桃林主人对“我”的信任。所以作者说――

生:(接读)在那儿,我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

师:所以汽车往回行走十几米――

生:(接读)我不禁停住车,再一次回头久久地注视着那片桃林,那间小木屋,那张木桌和那道木栅栏―― 一个朴实而又纯洁的地方。

师:信任来自桃园主人温馨的纸条。(板书:纸条。)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言语,一定要让“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 “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此环节通过换词品读的方式,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让孩子们真切地感知文本内涵,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体验到桃林主人对客人的信任之情。从而让学生从词语中读出厚度,读出情味,感受语言魅力,培育人文情怀。】

板块(三):聚焦“欢吠的小狗”

师:你还从哪些地方看出小木屋的与众不同?

生:第四自然段“小狗”,小狗遇到陌生人是“狂吠”,而文中却是“欢吠”。

师:老师发现你把读书和生活联系起来了,很好!“那两条狗看着我,在我身边走来走去。”这里的“看”读一声,还是读四声?

生:读第四声,如果是第一声的话,就失去信任感了!

师:我们发现小狗不是看家护院的,是训练有素的。所以说作者说――

生:(接读)在那儿,我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

师:所以汽车往回行走十几米――

生:(接读)我不禁停住车,再一次回头,久久地注视着那片桃林,那间小木屋,那张木桌和那道木栅栏―― 一个朴实而又纯洁的地方。

师:信任来自桃园主人训练有素的小狗。

【本环节紧紧抓住“欢吠”和“看”,通过联系生活、辨析比较引领学生感悟来自动物的信任,体现了第二学段的目标要求。整个学习既有学法的收获,又有情感的共鸣。】

板块(四):聚焦“熟了的桃子”

师:让小狗带领我们一起走进桃林吧!(幻灯出示画面)请像老师这样,摘一个桃子放在手心里,使劲闻一闻,你感受到了什么?再想一想,像老师这样,(闭上眼睛,深深地闻一闻)香味到哪了?

生:我感受到神清气爽。

生:我觉得香味都钻到我的心里了。

师:这就是――沁人心脾。

师:那你们能根据“涎”的偏旁猜猜“涎”是什么吗?

生:口水。

师:把眼睛闭上,想象一下,你现在手中就有一个又大又红的桃子,想吃吗?馋吗?什么感觉?

生:流口水了,馋涎欲滴。

师:所以“馋涎欲滴”就是想吃的都要流口水了。有时解决一个关键字,再联系生活,整个词语的意思就解决了。看看这些又香又甜的大桃子(出示图片),带着这种感觉读读句子。

师:所以作者说――

生:(接读)在那儿,我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

师:所以汽车往回行走十几米――

生:(接读)我不禁停住车,再一次回头,久久地注视着那片桃林,那间小木屋,那张木桌和那道木栅栏―― 一个朴实而又纯洁的地方。

师:信任来自桃园主人训练有素的小狗。(板书:小狗。)

【先看一看桃林,再闻一闻桃香,闭眼感受它那“沁人心脾”的香味,使得“馋涎欲滴”与“沁人心脾”两个词语在体会和感悟中植入了孩子的心灵,提升了情感。既淡化了说教的指导,又使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落实得更加高效而无痕迹。】

四、移情:关注表达,深化信任

师:愉快的旅程就要结束,汽车往回走。我们就要离开了,最使你难忘的是什么?

生:那红色的箭头、那间小木屋和那道木栅栏。

生:一个个又大又甜的桃子。

生:那可爱的小狗,还有那张桌子。

师:我们忘不了主人为我们精心留下的小纸条,也忘不了那间小木屋,更忘不了主人的――

生:信任!

师:让我们带着这份信任和喜悦,齐读最后一段。(配乐)你想对桃林主人说些什么?给主人写留言条。

生:你好!虽然没见过您的样子,可是您的细心周到、您的淳朴纯洁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那醒目的告示牌、红色的箭头、欢吠的小狗、篮下的纸条无不给了我们充分的信任。再次谢谢您!

生:你好!来到您的桃林,仿佛走进了人间仙境一般;走进您的小木屋,犹如走进了自己的家。桃林里,没有您的看护,没有收银台,有的是无限的信任,这是多么朴实而又纯洁的地方。我还会和家人再来的!

师:课文快要结束了,老师带给大家一首小诗,师生配合读。(和着音乐,读出诗味。)

师:信任如一缕阳光,

生:折射出暖暖的关怀。

师:信任如一阵清风,

生:吹来了深深的友谊。

师:信任如一杯牛奶,

生:浸润着浓浓的思念。

意林读后感篇9

《儒林外史》是我国一部著名的古典长篇小说,它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批判了八股科举制度,揭露了反动统治的罪恶和虚伪。大家看完之后都有什么感受呢?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儒林外史初中读后感2021优秀范文5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儒林外史初中读后感1《儒林外史》是一部讽刺小说,是一幅活生生的社会面貌图。《儒林外史》把锋芒射社会——写秀才举人、翰院名士、市井细民,而且是客观的、写实的,现在读来,仍感叹不已。

在当时认为举业高于一切,于是读书人便死作那些八股文,认为只要有了功名,便高人一等。于是隐藏在这种心理背后的丑态被折射了出来,君不见那八十岁才中了状元的梁灏,花白胡子还是“小友”的周进,考了几十年一朝中榜,欢喜疯了的范进……儒林中为了功名利禄,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又何止这几个?可是当他们考取了功名,真正为老百姓做事,当一个好官的又有几人呢?进士王惠被任命为南昌知府,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询问当地的治安,不是询问黎民生计,不是询问案件冤情而是查询地方人情,了解当地有什么特产,各种案件中有什么地方可以通融;接着定做了一把头号的库戥,将衙门中的六房书办统统传齐,问明了各项差事的余利,让大家将钱财归公。从此,衙门内整天是一片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衙役和百姓一个个被打得魂飞魄散,睡梦中都战战兢兢。而他本人的信条却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朝廷考察他的政绩时,竟一致认为他是“江西的第一能员”。但与他们相比开头出现的王冕,中间出现风四老爹,结尾出现四大奇人。他们全是没有任何社会地位、游离于统治秩序之外的平头百姓。他们的冰清玉洁、古道热肠、淡泊明志,都与丑态百出的儒林和官场形成鲜明对照。

而那些有钱的财主们却又为富不仁。贡生严致中是横行乡里的恶棍。他强圈了邻居王小二的猪,别人来讨,他竟行凶,打断了王小二哥哥的腿。他四处讹诈,没有借给别人银子,却硬要人家偿付利息;他把云片糕说成是贵重药物,恐吓船家,赖掉了几文船钱。严监生死后,他以哥哥身份,逼着弟媳过继他的二儿子为儿子,谋夺兄弟家产,还声称这是“礼义名分,我们乡绅人家,这些大礼,却是差错不得的”。

这林林总总的丑态也正说明了清朝黑暗统治下士大夫阶层的堕落与无耻,政治的罪恶与社会的腐败。几百年后的今天,捧起《儒林外史》细细品读。时而为当时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叹息,时而又为贪官污吏的卑鄙丑恶而愤怒。吴敬梓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把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画的入木三分。难怪后人有“慎勿读《儒林外史》,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叹。

儒林外史初中读后感2我以前很少看小说,总觉得小说无非是以情节取胜,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我想我也会写出跌宕起伏的悬念的。我自己还是很喜欢优美的风花雪月,对于天马行空的感伤也有兴趣。这次是闲来无聊翻了一下《儒林外史》,就有一种儒林外没有史的感觉。

对于吴敬梓的这部大作,历史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我也有一点自己的观点。看这本书的时候总有一点累的感觉,他跟别的小说不一样,要非常用心的去看,要不然过了几章之后你就会发现里面的故事已经是物是人非了,对于这点我很纠结,因为我同时有两点观点了。

我一开始就觉得这有点流水账的感觉,一个人就写一个小故事,很像一个短篇小说集,而不是长篇小说。这个人的故事说完了,就找个借口,比如说乘船遇到故人,回家遇到新知,紧接着那个人就会从下个故事中完全的小事,蒸发的干干净净,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但是这些人的关系会在下个或者下下个故事中被运用,这就会让人没办法接受啦。不过,这么多小故事组成的这本书,说明作者的人生阅历非常丰富,在展现芸芸众生相时的资料也是很齐全的,

小说在一开始就讲王冕的故事,作者从这里入手,是有很大的深意的。通过在后面的各位书生故事的阅读,与王冕的一生对比就会显示出作者的讽刺。王冕一生受尽磨难,勤奋苦读,才造就他的博学多才,却终生不入仕途。与其他的书生诸如严监生,范进之类形成鲜明的对比。虽然他们有的夜很苦读,但大多数是那些市井无赖制备,就是换了一身衣服摇身一变就成了秀才,却还是总写鸡鸣狗盗,偷鸡摸狗的勾当,作者并没有过多的写书生们之间的政治斗争来显示他们之间的勾心斗角,确实通过一些小事,或者是一些搞笑的事情来解释他们的小丑形象的,讽刺学校过非常明显。

读了这本书,我可以说只学到了一点,就是换个角度来写东西,任何事物都有机棉,如果就死站在一个角度就永远不会有那种横看成岭侧成峰感受。

儒林外史初中读后感3《儒林外史》全书以一位正直文人王冕的故事为引子,接着写了周进、范进中举的故事。周进是个老童生,一生之中科举不得意,直混到给商人管帐的地步。在商人的资助下,他捐了个监生,又先后中了举,成了进士,官至广东学道。在南海主考时,他拔了五十四岁的老童生范进。范进中举后,竟发了疯病,被丈人胡屠户一巴掌打醒。范进中举后,书中这样写:“他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灌醒过来,竟发了疯,一边叫‘我中了!’,一边往门外飞跑,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此时竟需要他平日害怕的胡屠夫打他一巴掌,他才清醒过来。”他周围的人在他考中前后也俨然两副嘴脸,其中尤以胡屠户表现得最为典型:先前的“现世宝穷鬼”一下子变成了“贤婿老爷”,连“尖嘴猴腮”也顿时变成了“体面的相貌”这个故事揭示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及整个社会毒害之深。

《儒林外史》之所以广为流传,其主要优点有三:其一是小说的讽刺艺术:《儒林外史》讽刺的矛头虽然直接落在某一个人的身上,却始终使人感到人身上的罪恶归根到底是社会的产物,是当时的科举制度造成的罪恶。比如像周进看见号板一头撞倒,范进听见中举忽然发疯,马二先生游西湖无心赏景,只是大嚼零食,留意于自己所选八股文的销路,都使人感到是那个社会造成的。其二是《儒林外史》在讽刺上并不排除夸张:像严监生临死为两根灯草不肯咽气,周进撞号板,范进中举其母快乐得一命呜呼都是。但作者的夸张并不使人感觉虚假,而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其三《儒林外史》的结构独特:它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分别由一个或几个人物为中心,其他人物作陪衬,组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每个故事随着有关人物的出现而展开,又随着有关人物的隐去而结束。

《儒林外史》以封建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揭露了科举制度对士人的毒害,进而讽刺了封建官吏的昏聩无能、地主豪绅的贪吝刻薄。附庸风雅的名士的虚伪卑劣,以及整个封建礼教制度的腐朽和不可救药。

儒林外史初中读后感4今天,我读了一本讽刺小说,那就是在清代远近闻名的《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主要说了在旧时代时,各类人士对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描写了一些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当时不良的世俗风气。

在《儒林外史》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吝啬鬼—严监生。他是一个胆小而有钱的人。他最令人深刻的那件事就是严监生疾终正寝。这件事充分表现严监生吝啬,爱钱如命,我觉得这样的人不值得我们去学习。相反,在生活中学会大方,如果不大方,下场就是和严监生一样。而严监生的另外一件事——悼念亡妻中知道,严监生吝啬到连给亲人花一点钱都不肯,充分得体现出严监生爱钱如命。而《儒林外史》开篇词中一个生于乡村的王冕,因家里没钱,就去放牛。但他喜欢读书,所以每天赚的钱都去买书看。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成了县内的名人,许多人聘他做官,他都不接受,他逃到山中,过着隐居的生活。说明他讨厌做官的昏晦的生活。

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一些官员为了钱和权力,不顾人民利益,而做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最终和严监生的下场一样。这些现实的事情告诉我们做人不能贪小便宜,要大方,不能爱钱如命。

《儒林外史》教会了我要大方,不能贪小便宜。

儒林外史初中读后感5初识《儒林外史》是在看京剧《范进中举》之后。看完之后不觉惊异于作者的独具匠心,却没有领略导作者的真正用心,直到翻开《儒林外史》浏览了整个故事之后。

《范进中举》讲的是五十四岁的老童生范进终于考上举人,欢喜至疯,最后被平日最怕的老丈人胡屠户一巴掌打清醒的故事。非常简单的故事,但纵观全文事实上却并不是那么简单。

中举从范进身上来看是好事,苦考了三十四年终于出头,从他发疯来看足以看出那时的读书人对功名痴情一片。但他们的痴情并不是为了道德理论上的治国之经,而是纯粹的个人升官发财。范进是千万得中读书人的代表之一,封建政府用他们的荣华为不得中的读书人做榜样,加深科举对他们的毒害。

中举对胡屠户来说,也是意义非凡。对范进中举前要打要骂由着性子来,一旦中举后,因范进发疯让他打范进一巴掌,他却说:“(范进)虽是我女婿,如今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如此便把一个势利小人的嘴脸清晰的勾画了出来,胡屠户就是那些满脑子也是功名,中了科举余毒的市井小人的化身。

还有那些乡绅,都在第一时间忙不迭的为范进送金送银,正是他们为政府传播科举毒推波助澜。

作书中充斥着讽刺味,辛辣尖刻,这与作者生活背景很有联系。者吴敬梓慷慨好施,被族人看成败家子。他后半生十分潦倒,但是旁人几次三番找他参加科举,他都不应。他的书桌下有八股细绳,每根下都有一个臭虫,一个蚊子,就是“八股臭文”之意。因为贫困无法取暖,他常邀请朋友绕成行走还“歌吟啸呼,相与应和”,并称其为“暖足”。这样的背景下,无怪乎书中描写如此地耐人寻味了。

意林读后感篇10

[关键词]林语堂;小说研究;三元视角

[中图分类号]I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8-0005-06

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作为区分浪漫主义批评与之前批评的准备,艾布拉姆斯提出了将文学理论以及艺术一般理论分为四类(或四种“取向”)的方法。①思路如下图所示:

世界

作品

艺术家 读者

艾布拉姆斯强调文学研究诸因素同构与互动的思路,对我们具有总纲性质的启发,然而,既然我们的研究立意是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以凸显林语堂小说作品的跨语境书写和跨语境传播开创性,考察林语堂域外小说创作独特性为旨归,那么,定然会有别于艾布拉姆斯置身单纯西方文学传统,立足作品,并且向着艺术家、世界、读者三个方面展开这种基于某种文本本源观的研究进路。②如果我们反转该图示的箭头,即强调艺术家、世界、读者三个方面对作品施加的影响,同时充分地强调诸因素之间的互渗、互动,那么,或许会更有利于生动呈现艺术家、世界、读者三元与林语堂小说之间的各话语力量既彼此共生又彼此竞技的场面,历史和现实地展示林语堂小说的生存空间和艺术场态。我们可以将这种思考图示如下:

世界

林语堂小说

↗ ↖

艺术家 读者

在此研究中,我们将把作品命定为“林语堂小说”并暂时搁置,同时,把艺术家、世界、读者理解为林语堂小说研究的三元视角并深入剖析。

一、艺术家

文学是人学。马克思说:“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各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③缺乏对艺术家个体、尤其是成熟阶段的艺术家本体特质的捕捉,可能因研究基础的薄弱而难以为继,而拘泥于既成事实,又会造成对艺术家发展缺乏综观,无力判断其艺术发展中的嬗变和超越。因此,坚持以马克思式的辩证眼光来看待人的本质和发展,注重人的本质的历史具体性:人既不是脱离社会关系的抽象物,又不是不变的凝固体。这一点,在针对作为创作主体的小说家林语堂进行的研究上,尤其具有指导价值。

(一)置身文化板块碰撞中的文化边缘人林语堂

在《八十自叙》中,林语堂曾有这样的自我描绘:

有一次,几个朋友问他:“林语堂,你是谁?”

他回答说:“我也不知道他是谁,只有上帝知道。”又有一次,他说:“是一团矛盾而已,但是我以自我矛盾为乐。”④

对于这“一团矛盾”,施建伟是将其放在中西文化碰撞这个典型的时代环境中进行阐述的:“林语堂身上的众多‘矛盾’,正是中西文化碰撞过程中的正常感应。矛盾的多寡,与碰撞空间的宽阔度,碰撞的力度,以及时间的长度都是成正比的。”⑤林语堂的基督教家庭熏陶、从小学到大学的基督教教育、在国外的多年求学和生活经历,中国现代作家中少见的中英文双语修养,加上他的敏感,他的推崇性灵而注重日常、博览群书而充满好奇、既力主近情又高倡科学等极具个性的气质,使得他对这张声势浩大且影响深远的中西文化大碰撞感受尤其分明。可以说,是林语堂的矛盾性凸显出他的独特性,也成就了他“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人生期许。

(二)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林语堂

由浮躁凌厉而反思徘徊,经过复归和扬弃,再到融道、儒、耶为一体这一“远景”和文化理想,这些或深刻或片面,甚至幼稚,都无不彰显其学人本色,而其底蕴,则是林语堂持之以恒的自由主义思想。

自严复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民”思想,继之以梁启超“新民说”、孙中山的“国民性改造”、胡适与陈独秀为首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自由主义的种子在中国得以生根、发芽。而林语堂所理解的自由主义,如果按照以赛亚·伯林所划分的“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两种自由概念,更多地属于后者:

凡谈民治之人,须认清民权有二种。一种

是积极的,如选举、复决、罢免等。一种是消极的,即人民生命、财产、言论结社出版自由之保障。中国今日所需要的,非积极的而系消极的民权。⑥

可以看出,林语堂始终是按照“五四”时期的启蒙理念来理解自由主义的,在他心目中,“自由”便是现代民主、科学精神等的同义词;“人的文学”就是对自由主义思想的最好概括。⑦正是出于对“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这种“人的文学”的执着,当“五四”主题由启蒙转向救亡,群体本位的国家主义、社会主义取代启蒙思想的精英地位的时候,他仍然甘心落伍,自我放逐于主流意识形态之外,始终如一遵循现代人道主义价值观念,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划出一条界线,并把个体独立人格的建设和完善看作现代性的本质和全人类的普世价值观念。林语堂这种“自我放逐”和“始终如一”,使得“林语堂式的人格可称为文化转型的‘完成时’”。⑧

(三)秉持“山地人生观”的林语堂

闽南山水不仅孕育了林语堂的生命,而且构筑了他人格和文化的心理完形结构最根本的基础。在《四十自叙诗》中,林语堂写道:

我本龙溪村家子,环山接天号东湖。

十尖石起时入梦,为学养性全在兹。⑨

40年后的《八十自叙》中,林语堂初衷不改,再次写道:

我之所以这样,都是依赖于山。这也是人品的基调……⑩

李晓宁把这种林语堂念兹在兹的“江山之助”归结为林语堂的“山地人生观”:大山赋予他“挺直而自信的个性”,使之对人间世事能坦率陈言,展露心灵独语的风范;另一方面,“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让他能反躬自省,取得某种超越,因此,“林语堂的山地人生观对西方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两种偕妄以及那种对生命悲剧性无知的空幻都无疑具有积极的批判意义”。11

弗洛伊德认为,童年的经验对于艺术家而言是灵感滋养和精神储备,它可能被忘记,但决不会消失,而是永久地埋伏在潜意识当中,成为艺术家创造活动的内驱力。林语堂曾深情地回忆:

少居漳州和坂仔之乡,高山峻岭,令人梦寐

不忘。凡人幼年所闻歌调,所见景色,所食之味,所嗅花香,类皆沁人心脾,在血脉中循环,每每触景生情,不能自已。12

乡情,经过积淀和升华,成为一种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愫,它化入了林语堂的血脉,成了深埋在林语堂包括小说在内的整个创作生涯中最可宝贵的根。

二、世界

(一)林语堂的审美世界

在有的学者眼中,林语堂过于乐观和快乐,缺乏悲剧意识,所以显得“浅”和“薄”。但王兆胜认为这种看法是对林语堂的误读:

我不赞同这一观点。我认为林语堂不仅不

缺乏悲剧意识,而且有着更强烈的悲剧意识,只是他的表达方式与众不同而已,那就是不简单地停留在对世界、人生和生命的悲剧式感受上,而是在此基础上用审美化的人生冲淡它。13

可见,林语堂的世界更多地具有心灵化、精神化的特质。

在《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中,胡塞尔提出了“生活世界”(Lebenswelt)这一概念。“生活世界”就是“原则上可被直观到的事物的整体”,而所谓“直观”,“在这里意味着日常的、触手可及的、非抽象的。正因为它是一个直观地被经验之物的世界,因而随经验主体的不同而具有相对性:它可以是相对于一个个体的人而言的世界,也可以是相对于一个集体的人而言的世界”。14艺术家的审美世界,按照现象学的看法,就是通过现象学还原,排除了客观世界之后所获得的本真的生活世界。这种世界认识观,不仅与林语堂审美人生的理念心有灵犀,对林语堂所提倡的“独抒性灵”也是一种彰显。

当然,林语堂的世界并不能与哲学家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简单等同。从《生活的艺术》中可以看出:

首先,林语堂的世界是植根日常的世界:

我并不读哲学而只直接拿人生当做课本,

这种研究方法是不合惯例的。我的理论根据大都是从下面所说这些人物方面而来:老妈子黄妈,她具有中国女教的一切良好思想;一个随口骂人的苏州船娘;一个上海的电车售票员;厨子的妻子;动物园中一只小狮子;纽约中央公园里的一只松鼠;一个发过一句妙论的轮船上的管事人;一个在某报天文栏内写文章的记者(已亡故十多年了);箱子里所收藏的新闻纸;以及任何一个不毁灭我们人生好奇意识的作家,或任何一个不毁灭他自己人生好奇意识的作家……诸如此类,不胜枚举。15

其次,林语堂的世界是以中国文化为主体的中西互补的世界:

所以我对于这些作家,尤其是对于我精神

上的中国朋友,应该表示感谢。当我写这本书时,有一群和蔼可亲的天才和我合作;我希望我们互相亲热。在真实的意义上说来,这些灵魂是与我同在的,我们之间有精神上的相通,即我所认为是唯一真实的相通方式——两个时代不同的人有着同样的思想,具有着同样的感觉,彼此之间完全了解。16

更重要的,林语堂的世界洋溢着强烈的现代意识:

我也想以一个现代人的立场说话,而不仅

以中国人的立场说话为满足。我不想仅仅替古人做一个虔诚的移译者,而要把我自己所吸收到我现代脑筋里的东西表现出来。17

归结起来,林语堂的世界是经由他的性灵漂洗,既融通古今又中西互补、既植根日常又超越日常的一种现代性生活世界。

(二)林语堂世界观的成因

林语堂之所以对世界有这样的认识,同他的表现主义理念是分不开的。

和表现主义美学的最初接触,是在1919~1920年林语堂留学哈佛期间。为其任课的有白壁德(Irving Babbit),他被视为新人文主义主帅,主张恢复古典文化的精神和传统以疗救现代文明的弊端,强调秩序、纪律,贬斥卢梭式浪漫主义的个性膨胀,林语堂却对之并不以为然,他心目中最为服膺的,是白壁德的论敌斯平加恩(Joel Elias Spingarn):

我不肯接受白壁德的标准说,有一次,我毅然决然为Spingam辩解,最后,对于一切批评都是“表现”的缘由方面,我完全与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的看法相吻合。18

大约10年后(1929年),白壁德的学生吴宓、梁实秋等编著出版《白壁德与人文主义》、《文学的纪律》等,以图在中国提倡白壁德之学说。于是,林语堂再次请出斯平加恩,将他的论文“新的文评”、“七种艺术与七种谬见”,会同自己选译的克罗齐著作《美学:表现的科学》中共24节内容,连同其他几篇文章,辑译为《新的文评》,以作为针锋相对的回应:

Spingarn所代表的是表现主义的批评,就

文论文,不加以任何外来的标准纪律,也不拿他与性质宗旨作者目的及发生时地皆不同的他种艺术作品作平衡的比较。这是根本承认各作品有活的个性,只问他对一于自身所要表现的目的达否,其余尽与艺术之了解无关。艺术只是在某时某地某作家具某种艺术宗旨的一种心境的表现一一不但文章如此,图画、雕刻、音乐,甚至于一句谈话、一回接吻、一声“呸”、一瞬转眼、一弯锁眉,都是一种表现。19

然而,斯平加恩不仅是克罗齐的信徒,而且还是“简化克罗齐学说的倡导者”。20斯平加恩对克罗齐学说的简化,关键在于他扩大了克罗齐“艺术是表现”这一命题的外延,认为“一切的表现都是艺术”,从而化约了克罗齐哲学中最为重要的“直觉”这一概念,21由此以来,他将情感的自然表现和情感的艺术表现彼此等同,将一切的情感表现都当作了艺术。林语堂所接受的,恰恰正是斯平加恩化了的表现主义,与克罗齐学说之间其实有着不小的偏离。

如果说此时的林语堂对表现主义的本土化还处于萌芽和探索阶段,那么,周作人之复活明末“公安派”就恰似一场及时雨。周作人认为,新文学的根是在中国,是融入了新的科学精神的古文复兴,“胡适之的所谓‘八不主义’,也即是公安派的所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和‘信腕信口,皆成律度’的主张的复活。所以,今次的文学运动,和明末的一次,其根本方向是相同的,其差异点无非因为中间隔了几百年的时光”。22受此启发,林语堂仿佛学武之人打通了任督二脉:克罗齐的“表现”,不正是袁中郎“性灵”、“闲适”的自然流露;袁中郎的“性灵”、“闲适”,何尝不是克罗齐“表现”的有形显现?读完周作人弟子沈启无所编《近代散文钞》,林语堂禁不住为神交袁中郎而“喜从中来乱狂呼”:

因为我们在这集中,于清新可喜的游记外,

发现了最丰富、最精彩的文学理论、最能见到文学创作的中心问题。又证之以西方表现派文评,真如异曲同工,不觉惊喜。大凡此派主性灵,就是西方歌德以下近代文学普通立场,性灵派之排斥学古,正也如西方浪漫文学之反对新古典主义,性灵派以个人性灵为立场,也如一切近代文学之个人主义。23

就这样,以袁中郎为中轴,下至李渔、袁枚、金圣叹,上至坡、陶渊明,乃至溯源至庄老,林语堂建构起他心目中的中国文学脉络;通过创造性地将这种“表现主义”与中国传统的道家人生哲学相互嫁接,林语堂完成了西方“表现论”和中国“性灵论”的美学整合。

三、读者

正如我们已经提到的,林语堂的小说写作开始于出国之后,是在现代文学上已经取得一定声名的前提下开始的,因此,他的既有读者观,即使在承认林语堂英文小说写作是一种成功创举的前提下,仍然无疑地会渗透到他对自己小说的隐含读者或解释团体的预测之中,或者至少起到参照系的作用。更何况林语堂小说的读者,不仅有国外英语世界读者群,也有主要以其作品翻译本为阅读对象的国内读者群。可以说,林语堂小说这种跨语言、跨文化、跨时空现象,要求我们必须关注读者,关注林语堂处于承续与超越进程之中的读者观。

(一)读者模式与读者观模式的转变

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陈平原从小说叙事的时间、角度、结构等方面,指出了中国小说在东西文化碰撞中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现代性追求。他分析说:

承认小说叙事模式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一种“形式化了的内容”,那么,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就不单是文学传统嬗变的明证,而且是社会变迁(包括生活形态与意识形态)在文学领域的曲折表现。24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陈思和先生对这一转化的过程做过深入的研究。他认为:

这期间包括了旧的文化价值体系随同旧制

度崩坏而流失民间,新的文化价值体系几经聚散仍未成形,两者之间的主流文化在价值取向上表现出无法掩饰的虚无性与蜕变性,以至失落了精神庇护所的知识分子在风雨飘摇中无家可归,苦苦寻求。25

而中国现代传媒正是在这一时期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据辛亥革命半年后的统计,全国报社已达500家之多;从光绪二十年(1895)强学会出版发行的《中外纪闻》起到民国元年发刊的《新纪元》止,先后创刊发行的期刊杂志就有238种;“五四”时期,仅1919年、1920年两年时间内创刊的期刊杂志就近百种;1921年到1927年春,六年间,各党派创办的各种类型的期刊杂志达500多种,超过了中国历史上以往各个时期所办杂志的总和。26

直观地说,一定程度上,正是现代传媒的迅猛发展,造就了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型,也培养了他们的新型读者观。现酬制度的规范,让作者有了谋求安身立命的新的可能;与读者之间那种“知识精英”与“人民大众”的关系,让他们更多地确立起“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意识和使命担当;在互动中,作为“受众”的读者群体,既是有待启蒙的对象,又是与之共赴现代性追求的伙伴。知识分子的古典庙堂意识不可挽回地失落了,但虚拟的现代广场意识却随着传媒事业的发展而日益勃发,启蒙担当的岗位意识也在与传媒的互动中日渐醒豁。

(二)林语堂的读者自觉意识

林语堂一直保持着相当程度的读者意识。

这种鲜明的读者意识首先是与他的杂志人经历是分不开的。林语堂曾说“杂志的意义,在能使专门知识用通俗体裁贯入普通读者,使专门知识与人生相衔接,而后人生愈丰富”,杂志的宗旨在于“使写文章不再成为文人的专利,使爱看杂志者也不限于文人”,这样就可能达到“人人都写文章,人人都读杂志”的局面。27可见,他清楚地认识到了对于大众文化的兴起之于读者群体的民主化进程的重要性。

林语堂的读者意识又是和他自己“近情”和“性灵”的文风和人生态度彼此呼应的。

在《作文六诀》中,林语堂反对道学文章,提倡晓畅文风,而他所指出的六条要诀中,有两条都和读者有关:

感动读者——读者是喜欢受感动的。要感

动他,自然先要取得他对你的信仰……自然,你得先懂得内行话,这不必说了。最要是,你得看向谁说话。

敬重读者——文字有作者与读者双方关系,读者固然要敬重作者,作者亦应当敬重读者,谁也不可看不起谁,不然使双方感觉无聊,读者掩卷而去了。恐怕文人最普通的毛病就在此地。28

“感动读者”和“敬重读者”的关键则在于“把读者引为知己”:

我创出一种风格,这种风格的秘诀就是把

读者引为知己,向他说真心话,就犹如对老朋友畅所欲言毫不避讳一样。所有我写的书都有这个特点,自有其魔力。这种风格能使读者跟自己接近。29

从散文时代到小说时代,林语堂的读者观具有很强的延续性。他从散文向小说过渡期间的两部代表性著作《吾国与吾民》和《生活的艺术》就具有代表性。

大多数研究者都因这两部著作而注意到林语堂包括小说在内的英文作品所具有的“对外讲中”特征:林语堂之撰写《吾国与吾民》,正是响应了赛珍珠及其所代表的广大美国人民对遥远而神秘盟友的好奇,满足他们“清晰正确地说明中国”这种期待;林语堂关于撰写《生活的艺术》的缘起说明,更广被引用:

《吾国与吾民》出,所言非此点,而大部分人

注目到短短的讲饮食园艺的“人生的艺术”末章上去,而很多美国女人据说是已奉此书为生活之法则。实在因赏花弄月之外,有中国诗人旷怀达观、高逸退隐、陶情遣兴、涤烦消愁之人生哲学在焉。此正足于美国赶忙人对症下药。因有许多读者欲观此中底奥及一般吟风弄月与夫家庭享乐之方法,所以书局劝我先写此书。不说老庄,而老庄之精神在焉,不谈孔孟,而孔孟之面目存焉。这是我写此书之发端。30

西方文化中重视个性、强调自我意识和内省这一普遍特征,美国文化中源于移民立国、多种族杂居而看重平等、亲民意识这一个性特征,得到了林语堂的高度注意,并被他成功运用,体现为阐述自己立场的有效切入点。譬如:在《吾国吾民》中,他说:“在这一本书里头,我只想发表我自己的意见”,他声称自己的读者既不是中国的“大爱国家”,也不是可能随意在自己书中寻章摘句的“西方的爱国分子”,他宣称:

我这一本书是写给淳朴而忠恕的一般人的,

忠恕之道为古代中国之特长,今则已成绝响,我的这一本书,只能受知于这样纯朴的观点。我所说的话,是只说向那些尚未丧失人类基本德性的人们,因为只有这些人才能理解我。31

在《生活的艺术》中,他强调:

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我自己的思

想和生活的经验。我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我实在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我只想表现我个人的观点。我本想题这书的名字为“抒情哲学”,用抒情一词说明这里面所讲的是一些私人的观念。但是这个书名似乎太美,我不敢用,我恐怕目标定得大高,即难于满足读者的期望,况且我的主旨是实事求是的散文,所以用现在的书名较易维持水准,且较自然。32

总体而言,对于林语堂读者观中随着读者群体的改变而明显吸纳在内的典型西方文化元素,研究者尚未给予足够重视。

(三)文化传播视野中的林语堂读者观

尽管读者不同了,但林语堂对读者的敏感却并未改变。当他向西方人介绍中国文化时,显得尤其清醒。

早在《中国文化之精神》一文中他就敏感地认识到中西读者之间的“受众差异”。这篇文章本来是1932年春在英国牛津大学和平会上的英文演讲稿,当翻译成汉语,收入自己的《大荒集》时,林语堂特地加了按语:

此篇原为对英人演讲,多恭维东方文明之

语。兹译成中文发表,保身之道既莫善于此,博国人之欢心,又当以此为上策,然一执笔,又有无限感想,油然而生。(一)东方文明,余素抨击最烈,至今仍主张非根本改革国民懦弱萎顿之根性,优柔寡断之风度,敷衍逶迤之哲学,而易以西方励进奋图之精神不可。然一到国外,不期然而起心理作用,昔之抨击者一变而为宣传,宛然以我国之荣辱为个人之荣辱,处处愿为此东亚病夫作辩护,几沦为通常外交随员。事后思之,不觉一笑……33

在文末,他提醒说:“愿读者就中国文化之弱点着想,毋徒以东方文明之继述者自负,中国始可有为。”

1936年去国之后,林语堂在美30年的著译生涯中,将自己的主要读者群划定在英语世界,但是,他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对中西文化融通的追求,仍然深深打动着他的读者们。这方面的极佳证据,就是他所“编译”的《中国传奇》。他在书前写道:

就编译根本宗旨论,需要人性为本:“短篇

小说之主旨在于描写人性,一针见血,或加深读者对人生之了解,或唤起人类之恻隐心、爱、同情心,而予读者以愉快之感”;

就传播要义论,需要沟通交流上的无“隔”:“小说当具普及性,不当有基本上不可解处,不当费力解释,而后方能达到预期之目的。本书所选各篇中,若干篇具有远方远代之背景与气氛,虽有异国情调与稀奇特殊之美,但无隔阂费解之处”;

就选择对象论,需要展现中国文化中精彩的一面,所以“极”者不录,挖肝食心的“极恐怖可畏”者不收;

之所以不选明代短篇小说总集中的作品,是因为道学气味浓郁而趣味不浓,“主题皆陈陈相因,叙述亦平庸呆板”;

之所以各种体裁中以爱情小说为主,是因为“无论犯罪小说、冒险小说,或神怪小说,不涉及爱情者甚少。由此可见,古今中西,最令读者心动神往者,厥为男女爱情故事。”34

四、结语

小说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时空的比较文学现象,林语堂体现出鲜明的承续与超越特征,这种特征生动地展现在艺术家、世界、读者这种三元框架之中,透过艺术家把握林语堂的文化边缘特征、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人格符号和人格滋养,透过世界把握林语堂的性灵与表现中西合璧的审美世界观,透过读者把握林语堂的文学追求和文化传播策略,构成了我们“在场”地把握林语堂小说创作和艺术成就的基础。

[注 释]

①美·M. H. 艾布拉姆斯著、郦稚牛等译:《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②艾布拉姆斯深受新批评学说濡染,而且对于文本为尚这一基本观点他始终不懈,关于他对于极力消解文本、抵抗文本中心性的解构主义所进行的批评,可参他的新著: M. H. Abrams, Doing Things with Texts: Essays in Criticism and Critical Theory, ed. Michael Fischer, New York: WW Norton and Company, 1989.

③转引自吴功正:《小说美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页。

④⑩1829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第十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45页、第255页、第281页、第303页。

⑤施建伟:《林语堂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666页。

⑥2328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第十四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2页、第145~146页、第66~68页。

⑦这并非专属周作人的概念,譬如,茅盾说:“人的发现,即发展个性,即个人主义,成为‘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的主要目标。”郁达夫说:“‘五四’运动的最大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从前的人,是为君而存在的,为道而存在的,现在的人才晓得为自我而存在了。”参见王晓明:《潜流与漩涡: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家的创作心理障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6页。

⑧施萍:《林语堂:文化转型的人格符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第15页。

⑨万平近编选:《林语堂选集》(上册),海峡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565页。

11李晓宁:《江山之助:闽南山水与林语堂》,见戴冠青主编:《积淀·融合·互动:东南亚华文文学与闽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第269页。.

12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第十六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64页。

13王兆胜:《闲话林语堂》,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14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31页。

15161732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第二十一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页、第3~4页、第5页、第1页。

19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第二十七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90~191页。

20美·雷纳·威莱克著林骧华译:《西方四大批评家》,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9页。

21在克罗齐美学中,“艺术”概念是内在地严格限定了的,它不是常人理解的艺术而是“直觉”,是一种内在的心灵活动及其在内心中的产物;“直觉”则是“一种超然独立的心灵活动,它是对其对象的单纯审视,不肯定或否定它是什么,不追问其意义和关系,不涉及一般和共相,甚至也不做主体和对象、现实与非现实的区别,只将其作为单纯的个别形象来把握,这就是直觉,它是一种前逻辑的认识活动”。参阎国忠主编:《西方著名美学家评传》(下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50~185页。

22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1页。

24陈平原:《陈平原小说史论集》(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54页。

25陈思和:《论知识分子转型期的三种价值取向》,见《陈思和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9页。

26周海波、杨庆东:《传媒与现代文学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36页。

2730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第十八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148页、第300页。

31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第二十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