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荣语录十篇

时间:2023-03-27 22:15:44

张国荣语录

张国荣语录篇1

这个世界无论怎么变,周围的人,不管怎样看我们,我们都要做,最真实的自己。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天空开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我喜欢我,让蔷薇开出一种结果,孤独的沙漠里,一样盛放的赤裸裸。

只得你会叫我彷彿人群里最重要。

(来源:文章屋网 )

张国荣语录篇2

除了张茵以270亿元的身家成为中国第一位女首富外,地产富豪们开始占据百富榜的靠前位置,而这些地产富豪往往有自己的高尔夫球场以及高尔夫地产。虽然每年的百富榜都会出现一些新面孔,也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原因而落榜,但是他们在生活方式上往往有着共同的追求。

今年年初,胡润在富豪生活方式的调查中显示,旅游、游泳和高尔夫成为中国富豪们最为青睐的3种休闲方式,其中高尔夫特有的商务休闲特征以及所宣扬的绿色健康的宗旨深得中国富人喜爱。想想,在亲近大自然的情况下,体验这样的休闲运动,并能在不经意之间获得事业上的支持;这种高端商务休闲运动在中国方兴未艾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百富榜上,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忙于追逐财富,追求对市场的控制权的时候,也丝毫不减对高尔夫的狂热。为了让外界从高尔夫运动的角度去了解这部分群体,在这里,我们将百富榜上前51名中或者拥有自己的球场或者经常打高尔夫的富豪一一列出,因为,这部分人往往代表着高端品牌的消费趋势,某种程度上,他们对财富、高尔夫的理解更具有代表性。

从科学家到商海精英

历程:44岁的施正荣出生于江苏镇江,1988年公派到澳洲新南威尔斯大学(UNSW)留学,并以优秀的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研究论文获博士学位。他毕业后留校任太阳能研究中心研究员,拥有十多项太阳能电池技术发明专利。2001年1月,无锡小天鹅集团、山禾制药、无锡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等八家企业共同融资600万美元,其中施正荣以40万美元的现金和价值160万美金的技术参股,组建中澳合资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随着该公司于去年12月中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施正荣一跃成为亿万富翁。

语录:所谓的财富不过就只是几张纸,尤其各国有这么多的规范限制,我无法很轻易地出售手中的股票。

最后一个资本家

历程:“没有人能够超越荣氏在两地政商两界的影响力。”隐居于资本幕后并不影响荣的话语权,连续两年,荣智健稳坐胡润榜首之位,续写了这个家族连续三代的中国首富传奇,罕见地挑战了华人家族的“富不过三代”的宿命。

荣智健1996年通过MBO取得中信泰富控制权。中信泰富今天的核心业务仍然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在上海和香港的隧道、桥梁建设;还有发电站、航空以及电信。另外中信泰富也投资房地产、市场开发、分销网络、钢铁,以及最近的一个医药公司。据说,他应该是中国大陆去香港发展的人中最早成为李嘉诚球友的人。

语录:我已协助中信集团把资产从2.5亿增加到约250亿港元,我为什么不可以把自己的资产翻几番呢?

以球场促地产

历程:陈卓林家族近年是胡润富豪榜、福布斯财富榜上的常客,并且财富数额和排名逐年大幅递进。雅居乐集团控股股东为陈卓林家族,陈氏兄弟共五人。陈氏家族于1989年建立雅居乐集团的创始公司――中山市时代家具厂,1997年开始进军房地产业。除了集团资产之外,陈氏家族还于1996年成功开发雅居乐长江高尔夫球会。截至2006年6月30日,雅居乐的土地储备约达830万平方米,其中已竣工待售面积为320450平方米。

实践者哲学

历程:郭广昌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和4个朋友在1992年用4500美元开发了一个测试甲肝的医疗产品,这成为他发家的开端。

今年7月15日,复星集团旗下公司以5045万元受让神力科技36%的股权,进军燃料电池行业。在郭广昌等人的打造下,复星集团目前已经形成以复星实业为核心的医药产业,以南京钢铁联合公司、唐山建龙为核心的钢铁产业,以复地集团为核心的房地产业,以豫园商城为核心的商业产业,以德邦证券为核心的金融产业,以招金集团为核心的黄金开采业。

语录:做生意跟打高尔夫球相似,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资本就像球和球杆,本身没有品性,但是资本一旦被人掌握,就变成了有品性的东西。

力不到不为财

历程:广州富力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董事长李思廉、副董事长总经理张力10年时间,成功开发了包括富力半岛、富力广场等多个著名楼盘在内的共21个地产项目,总开发面积达236万平方米,年销售额超过20亿元。张力和李思廉通过承包广州低档地区的房产项目来避免与同行正面竞争,之后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其盛装推出。富力除了做地产,还为房产开发提供一条龙服务,富力公司本身有设计、有前期开发,还有搞建筑和销售等一条龙管理。

语录:在广东,如果老板的高尔夫球打到80多杆,他的公司肯定做不好,官员如果打到80多杆,官肯定不会做大了。

最会赚钱的“农民”

历程:1962年开始个人创业生涯,打过铁,修过自行车。1969年7月,他带领6个农民,以4000元起家,创办企业,发展成资产超百亿元、员工31800多名的万向集团。2004年10月,万向美国总裁倪频向媒体表示:“近10年来,万向美国公司一共投资了近30家企业,有油田、高尔夫球场、房地产业、生物制药、软件开发、通信等行业。”

万向现已在美国、英国、德国等8个国家拥有31家公司,其中独资及控股18家,并成为通用、福特等国际一流整车厂的配套合作企业。

语录:资本能起什么作用?资本能起决定性作用,以后就是跟资本讲话,资本要那个行业上就上,我有资本什么事都能做!

江湖外的生活

历程:张近东大学毕业后曾在一家服装企业工作。1990年,他和他的哥哥张桂平创办了一家空调专卖店,后兄弟分家,张桂平开始投资建筑业,张近东继续经营电器连锁。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苏宁电器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家电连锁零售商之一,在全国拥有250多家连锁店。2004年7月苏宁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成为国内首家IPO首发上市的家电连锁企业。

由于近期家电零售市场上的残酷竞争,家电零售大佬的江湖外生活也充斥着一个个的会议,但蓝天、碧草、高尔夫或许会让他们短暂忘掉江湖的恩怨情仇。打高尔夫重在宁静的心态和步步为营,据说这也是张近东乐于此的原因。

语录:苏宁现在已不再为开店定具体指标,我们只是放手看自己到底能跑多快。

身心俱疲

历程:虽然在江苏太平洋建设集团网站资料显示,始建于1995年的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近3年先后并购了31家国有大中型企业,成员企业发展到了115家,职工总数达10万人,集团总资产、净资产均超过百亿元。但在百富榜上名列16位的他如今却陷入“资金漩涡”。近日,严介和正式出面回应“太平洋建设集团被多家银行逼债”一事,并宣布:因为“身心俱疲”,将在2007年底正式退出太平洋建设集团。对于退出后的打算,严介和表示,“我是教师出身,退出后也可能做回老本行――办教育。有时间的话会去讲讲课、打打高尔夫。”

语录:虽然我不是富豪,但是我能容得下富豪。我也很同情富豪,因为在目前的社会氛围下,富豪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所以富豪也是弱势群体。

收购为王

历程:1964年出生于安徽桐城的贫苦农家。大学毕业后一年,他放弃“皇粮”,于1989年下“海”。当时身无分文的祝义才跟一个对日水产品贸易公司做虾蟹生意,获利巨大,一年中他经手的淡水产品贸易额达9000万。之后不久,祝义才揣着300多万元离开家乡踏上寻富之路,并最终确定在南京做肉制品生意。如今,雨润集团已经是国内低温肉的龙头厂家之一,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雨润实行大规模扩张,已经并购了20家国有企业。

除了主业肉制品之外,祝义才在房地产业也有不俗的表现。2003年初,祝义才以1.6亿元的价格收购了黄山松柏高尔夫球场。7月,祝义才拿下了一纸34亿元的开发合同以及球场周围10平方公里的开发权。如今在南京、北京和合肥的发房地产市场上也到处是雨润的足迹。

语录:实际上我个人需求是很有限的,每年生活消费几万块也就够了。

高尔夫与别墅的交响曲

历程:周泽荣上世纪70年代赴港,并因在澳大利亚从事贸易而发家,1988年回广东投资房地产。如今,“侨鑫”的身影在广州随处可见,而创始人周泽荣在广东绝对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由他一手创办的侨鑫集团在经过十多年的开疆拓土后,已成长为一家资产过百亿元,以房地产为龙头,投资涉及教育、文化、智能化系统集成、电讯、酒店、康体美容、饮食以及三高农业等多个领域的“商业王国”。

此外,侨鑫还拥有汇景高尔夫乡村俱乐部,据悉,房地产与高尔夫练习场结合大大促进了汇景新城项目的成功。

燃气点火,抢赴盛宴

历程:1986年春节,王玉锁以100元开始倒卖燃气,几天时间赚到了1000多元的第一桶金。1989年他进入燃气供应行业,开创了民营企业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先河。王玉锁在25岁时借助900万元的家族资产开始进入能源供应行业,并于1993年转入天然气,次年进入河北房地产。新奥集团收购了一个小型的上海上市公司,现共有员工8000名。王玉锁是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现在是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新奥集团有两个高尔夫球场。

语录:苦练内功永远比怨天尤人更可取。

把握“无聊”

张国荣语录篇3

【摘 要】宣平王夫人张氏墓志发现于河北宣化。志石保存完整,刻工精湛。志文为明代书法家吴宽所书,有一定的书法研究价值。墓志内容记录了明代宣平王朱永及夫人张氏的家族历史,对研究明代宣化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宣平王夫人张氏墓志发现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春光乡四方台村。自《文物》1995年第6期刊登《河北宣化发现明吴宽书宣平王夫人张氏墓志》以来,引起了一些读者的关注。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再谈一谈对志石的认识,仅就阅读所及,写一点自己的看法,供大家研究参考。

一、朱永及其墓地等简介

朱永(1432―1496),字景昌,河南夏邑人[1]。父朱谦,明朝军事将领[2]。父子两人均曾任宣府总兵官,镇朔大将军。成化十四年(1478),朱永加封太子太保,次年,拜靖虏将军东征,班师后进爵保国公。弘治四年(1491),监修太庙,竣工后,升太师 。“永,伟躯貌,顾盼有威。治军严肃,所至多奏功。前后八佩将军印,内总十二团营兼掌都督府,列侯勋名无与比。九年卒,追封宣平王,谥武毅,子晖嗣。”[3]弘治九年(1496)卒,享年64岁。夫人张氏,为其继室。

据明嘉靖《宣府镇志》、清乾隆《宣化府志》、民国《宣化县新志》记载:有“明保国公朱永墓”。朱永墓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春光乡四方台村,当地人俗称朱家坟。朱家坟地处柳川河东岸,地势开阔,山川明秀。据村中年长者回忆:“”前,朱家坟占地广阔,地表有石牌坊、几块石碑和碑座等。1970年朱家坟被毁,在被毁的砖室墓中有铜器和瓷器等,当时即被毁坏,不知去向。2002年,在四方台村征集到朱永之弟朱远墓志,即《大明故昭勇将军锦衣卫都指挥佥事朱君墓志铭》。2014年,又发现了《明故太师兼太子太师保国公追封宣平王夫人孙氏墓志铭》拓片存世。

二、张氏墓志及发现经过

1970年,朱家坟被毁时,“在一座毁坏的砖室墓之中出土了张氏墓志,出土时志盖和志底扣合,用铁箍两道捆扎,后志盖遗失”[4]。1974年志底被征集到宣化区文物保管所收藏。1992年被评定为二级文物。

志石为白色大理石,质感细腻光润,质地坚硬细密。保存完整,字迹清晰,刻工精湛。方形,志面平素光滑,边长80厘米,厚16.5厘米,四边饰有云纹,每边七朵。志文楷书,29行,满行32字,共计839字(图一)。录文如下:

明故太师兼太子太师、保国公、追封宣平王夫人张氏墓志铭

赐进士出身、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知制诰、国史总裁、同知经筵事、洛阳刘健撰

赐进士及第、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国史、经筵官、长洲吴宽书

赐进士出身、荣禄大夫、太子太保、刑部尚书、侍经筵、吴兴闵

夫人姓张氏,世家于汴。荣国公、追封河间王讳玉之孙,英国公、追封定兴王讳辅之女,今太师兼太子太师、英国公懋之姊也。母李氏,追封定兴王夫人。夫人生而柔淑端惠,精于女红,剪制、缕结之事,不学而能,稍长读书,识道理,尤长于记古今故事。生二十一年归朱氏,为太师兼太子太师、保国公、追封宣平王、谥武毅继室,追封宣平王夫人。夫人虽生贵族,能不自矜,克尽妇道。事姑太夫人孝敬,兼至四时。祭祀粢盛牲醴,必躬必亲。姑终,哀毁逾礼。相宣平以正,抚诸子如己出。敬以承上,严以莅下。事宣平五十年而勤慎不懈,诸子皆成立,内外秩然无间言。宣平每奉命出师征讨,戎衣甲胄及日用衣食之需,必亲为之经理。师凡八出,而宣平得无内顾之忧,皆夫人之内助也。宣平雅好宾客,每客至必设酒肴,夫人即诣庖厨,命藏获庖丁品物,务令丰洁,故宾客多倾倒,竟日忘归。其处妯娌以谦和,待婢妾以宽厚。疑忌不萌,人尤难之。弘治丙辰,宣平卒,夫人悲痛成疾,卧床褥几十年,至是病势愈甚,知不起,召诸子,语之曰:“尔父为时名将,功昭简册,尔等宜以忠孝自树立,毋坠先志,坏我家法。”语毕而卒,癸亥三月廿四日也。讣闻朝廷,命如例遣官谕祭,有司为营葬。夫人生于宣德乙卯十一月十二日,享年六十有九。辞曰:

夫人之生,王公之裔;配得其人,王公乃继。曰孝曰敬,克振厥家;内外肃然,惟德之华。子姓满前,是供是养;匪由积之,孰之所向。柳川之原,堂封如新;述行有辞,用昭后人。

三、志文内容

志文主要记述了宣平王夫人张氏家族的显赫家世,叙述了她与丈夫宣平王朱永之间真挚的感情生活,赞美了朱氏子孙光耀门庭,或嫁侯门,或居宦职的家族荣耀。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一)张氏及其家族历史

墓主人张氏,为宣平王朱永继室。生于宣德乙卯(1435)十一月十二日,卒于弘治癸亥(1503)三月廿四日。张氏出生于名门望族,“生而柔淑端惠,精于女红,剪制、缕结之事,不学而能,稍长读书,识道理,尤长于记古今故事。”21岁时嫁给宣平王朱永。据志文记载,张氏家族“世家于汴”, 汴即河南开封。张氏的祖父张玉是荣国公,追封河间王。父亲张辅是英国公,追封定兴王。弟弟张懋是太师兼太子太师、英国公。

(二)张氏生活中的言与行

张氏嫁到朱家后,“虽生贵族,能不自矜,克尽妇道”,没有因生在王侯之家而显出高贵与骄傲,而是表现了一位大家闺秀以贤德治家庭,以孝敬侍长者的优秀品德。在侍奉宣平王朱永母亲时,作为儿媳“事姑太夫人孝敬,兼至四时”,心怀敬意; 作为晚辈在祭祀祖先时,“祭祀粢盛牲醴,必躬必亲”,毕恭毕敬;在至情至浓的夫妻生活中,张氏“相宣平以正”,用真挚的感情照顾夫君。宣平王朱永一生中“师凡八出”,每次“奉命出师征讨,戎衣甲胄及日用衣食之需,必亲为之经理”,体现了张氏对丈夫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体贴。

(三)志文记载的诸多人物

墓志中提到许多人物,关系较为复杂,列表如下:

在列表中,涉及到诸多历史人物,归纳出如下的特点:

第一,权贵之间的联姻多。如朱氏家族与张氏家族的联姻,朱氏家族与徐氏家族(永康侯)的联姻。

第二,掌兵权者居多。在朱氏家族成员的官职中多为武职,如“提督三千营,掌右军都督府事”“锦衣卫指挥使”“ 锦衣卫指挥佥事”等官职。

第三,皇帝身边的侍卫多。朱氏子孙多在锦衣卫任职,作为保卫皇宫的亲军,掌管皇帝出入的仪仗,多由这些勋戚子弟寄禄其中。

四、对墓志内容的探讨

(一) 宣平王夫人张氏是两个权利家族的维系者。这两个权利家族一是以朱谦、朱永父子为代表的朱氏家族,他们镇守边关,握有重兵。一是以张辅、张懋父子为代表的张氏家族,他们出入内廷,位高权重。在《明史》中朱氏家族和张氏家族分别都有记载,但是并未说明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明人传记中虽偶有提及,却语意未详[6]。张氏墓志的发现,揭示了两个家族存在姻亲关系的历史事实。朱永作为一员边将,“前后八佩将军印,内总十二团营兼掌都督府,列侯勋名无与比。”[7]而妻弟张懋在朝中官至太师,“嗣(英国公)凡六十六年,握兵柄者四十四年,尊宠为勋臣冠”[8]。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在孙辈中用联姻的方式传递和延续朱氏家族的荣耀。墓志中朱氏家族的第二代成员人丁兴旺、门庭显赫,共有七男六女。长子朱晖已嗣爵保国公,并且作为朝中大将,手握重兵[9],次子朱任锦衣卫指挥使,其余也多在锦衣卫系统内任职,可见朱氏家族的权威在此时已非常牢固。朱氏家族的第三代成员共有三男四女,或许张氏在世时已经考虑到了家族荣耀的传递和延续,“(孙)女四,长适永康侯徐,早卒;次继室”。张氏把两个孙女先后嫁给了永康侯徐,从此,永康侯徐氏家族与朱氏家族结成了姻亲,家族荣耀在彼此的门第中接续、传递。

(三)张氏的尊贵与显赫,缘自有皇亲的家族背景。在古代社会,“母以子贵、妻以夫荣”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评判标准,但是张氏的尊贵与显赫却并非如此。据墓志载:“夫人生男女各一人,早卒。”朱晖是先夫人孙氏所生,张氏只是继母。从墓志撰写规律看,张氏墓志开篇处应用笔墨写宣平王朱永身世的显赫、功勋的卓著,来烘托妻子张氏的尊贵,形成一种“妻以夫荣”的事实,然而开篇处便写出了张氏家族的显赫家世,却看不出太多“妻以夫荣”的影子。原来张氏的尊贵与显赫,缘自有皇亲的家族背景。据《明太宗实录》记载:“永乐七年二月己卯,册立张氏为贵妃。张氏故追封河间忠武王[10],王之女。”[11]据《明仁宗实录》记载:“洪熙元年三月丁丑,册张氏为敬妃。”[12]据册文记载,张氏之父是张辅。又据《明史・张辅列传》记载:“妹为帝妃。”“历事四朝,连姻帝室。”[13]上述史料表明张氏的姑姑是永乐皇帝的贵妃,张氏的姊妹是洪熙皇帝的敬妃。

五、墓志的书法特点

这方墓志除了具有文物、史料价值之外,还有一定的书法研究价值。墓志的书丹者是明代书法家吴宽。吴宽(1435―1504),字原博,号匏庵,直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成化八年(1472)状元。据《明史》记载:“宽行履高洁,不为激矫,而自守以正。于书无不读,诗文有典则,兼工书法。”[14]

明代书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明代初期,以“三宋二沈”[15]为代表,其中宋克成就最高。在这一时期,平正、规矩的书写风格被广泛应用于科举考试之中,于是书坛“一字万同”的台阁体盛行。明代中期,以文征明、王宠等为代表的吴门书派崛起,他们广泛取法魏晋唐宋名家,书法艺术开始迈入个性化的新境域。明代晚期的书法更为多样化,既有董其昌的恬淡优雅,又有徐渭、黄道周、张瑞图、倪元璐、王铎等人的雄强恣肆。

明代早期台阁体盛行,多规矩而少格调,面对这种危机,有不少书法家钟情于宋人的意趣,并且自觉地取法宋人。这一时期,涌现出像“吴宽、沈周、文林等一批学习宋人而卓有成效的书法家,如吴宽学坡的字,沈周学黄山谷的字”[16]。吴宽作为转型期的重要一员,推动了明代书坛由台阁体向吴门书派的过渡,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宣平王夫人张氏墓志》书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时吴宽69岁,是他晚年的作品。书写墓志铭是严肃之事,此作结体紧密,字体方整,气势庄严,这与通常吴宽行楷书中带有苏轼写意风格的作品有所不同,严肃规矩中保留了明代早期台阁体书风。但是这件保留有台阁体书风的作品并没有纤巧媚美的台阁流俗,而是蕴含了端庄淳朴、凝重厚实的特点。

吴宽作为明代有造诣的艺术名家,书法“规模于苏而多所自得”[17]。他的文人性情造就了文人的艺术格调,传世的大多数行楷作品都属于这种带有东坡书风的文人写意书法。这件带有台阁体书风的作品使我们欣赏到吴宽楷书的另一种样式,从不同角度展示出一个更为立体的吴宽,同时让我们领略到明代早期书风向中期书风的变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六、结 语

宣平王夫人张氏墓志的发现,从史学价值上看,墓志内容证实了朱氏家族和张氏家族存在姻亲关系,使对这两个在明代具有影响力家族的研究不再单独和孤立地去进行,而是建立了一种紧密的联系,在明史研究中具有现实意义。从文物价值看,明代王侯一级的墓志发现比较少,此墓志的规格、形制、材质等为研究王侯一级的明代墓志增添了新的资料。从书法艺术角度看,这件吴宽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明代书法由早期台阁体向中期吴门书派过渡转变的实物资料。

[1]a.明・王崇献:《宣府镇志》卷7记载:“朱永,字景昌,袭抚宁伯,累佩虎印,出统大军,积虏功。阶至奉天翊卫推诚宣力佐理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右柱国、太师兼太子太师、保国公。器宇宏深,言笑不苟,内蕴筹略,莫窥其际,而莅政行法一以严为尚,扬历既久,威望益隆,内囿外皆倚为重,盖当代之名将”; b.《明孝宗实录》卷109记载:“弘治九年二月戊午,太师兼太子太师、保国公朱永卒,卒年六十四。辍朝一日,追封宣平王,谥武毅”; c.《明孝宗实录》卷198记载:“弘治十六年四月癸丑,保国公朱晖以其父永既追封宣平王,请追封其母孙氏、继母张氏俱为王夫人,从之。”

[2]同[1]a.载:“朱谦,由指挥佥事累升都指挥同知备御中路,升都督佥事,充右参将镇守西路,寻充总兵官挂镇朔将军印,镇守宣府。累官至抚宁伯,卒谥武襄。刚方有为,武艺精练,遇寇奋勇,有保障之功。”

[3][7]《明史》卷173《朱谦、朱永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4622、4624页。

[4]刘海文:《河北宣化发现明吴宽书宣平王夫人张氏墓志》,《文物》1995年6期。

[5]同[1]a,记载:“朱天麒,晖子,袭抚宁侯爵。”朱麒,亦名朱天麒。

[6]《明代传记丛刊・综录类(26)・国朝献征录・朱永传》记载:“永与其妇弟英国公张懋,俱为太师。懋领经筵,监修国史,所典司多文事,而永总六师,于勋臣肺腑无二,朝有大礼,岁时迭为班首,时人荣之已久。”

[8]同[3]卷154,《张辅、张懋列传》,第4224页。

[9]同[1]a,卷6记载:“出师总兵官,朱晖保国公,挂征虏大将军印,弘治十四年,十八年复任。”

[10]河间忠武王,即张玉。

[11]《明太宗实录》卷88,(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第1169页。

[12]《明仁宗实录》卷8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第251页。

[13]同[8]第4219、4223页。

[14]同[3],卷184《吴宽列传》,第4884页。

[15]三宋二沈:指宋克、宋广、宋、沈度、沈粲。

张国荣语录篇4

导演 |杨力州, 张荣吉

类型 |记录 剧情

年份 |2006

地区 |台湾

语言 |国语

片长 |90分钟

色彩 |彩色

台湾花莲县美仑国中,一群皮肤黝黑的阳光大男孩正在炎炎夏日里做着他们的年少大梦;在海边的足球场上,挥汗踢球奋力前行;球场就是他们的天堂,年纪虽小志气却比天高,最大的愿望就是一辈子都跟足球当好朋友;为了培养绝佳的默契以及接受严密的训练,这群青少年们打从上国中的第一天,就一起生活在6坪大的球员宿舍里:一起吃饭、一起上课、一起洗澡、一起练球,说他们是同学,其实更像是兄弟,受伤时互相扶持,赢球时一起庆祝,亲密紧贴的生活令他们情同手足,可爱的大男孩们甚至半夜还会在做梦时起脚。而球队教练,就如同他们的父亲,跟他们生活在一起,不但要指导他们踢球,更要教导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

他们用热情燃烧生命,面对理想全力冲刺,面临国中生涯最后一个夏天的战役,这个夏天,命运之神会以怎样奇迹的方式出现呢?他们是否会一起赢得毕业前最终的一场战役呢?

影片评价

《奇迹的夏天》最“奇迹”的,恐怕不是影片纪录的内容,而是银幕下从构想到完成的经过。起初,导演杨力州只不过应NIKE之邀,在世界杯足球热潮席卷之际,去台湾花莲美仑国中足球队拍摄四支五分钟的广告短片。不料,广告拍完了,这些足球小将却引起了他继续拍摄的念头,他找来爱徒张荣吉共同导演,最后完成为一部纪录长片的规模。

张国荣语录篇5

[关键词]张德彝;华侨华人;驻外使官;述奇

张德彝(1847-1918),又名德明,字在初,祖籍盛京铁岭。籍隶汉军镶黄旗,是1862年同文馆招收的首批学员之一。18岁时(即1865年)经“总署大考,奏保为八品官,又奏派赴欧洲各国游历”[1]234。从1866年起,他依次随志刚、崇厚、郭嵩焘、洪钧等出洋当差,游历欧洲;1890年回国后,44岁的张德彝任总署英文正翻译官,翌年“侍德宗读英文,赐免拜跪”[1]237。在这二三十年间,社会风气发生了变化,张德彝的地位随着外文在社会生活中日益重要而提高。1896年张到伦敦使馆当参赞,1901至1906年间任出使英、义、比国大臣,登上了职业外交官晋升的顶点。

第一次出国时,只有18岁的张德彝在同文馆尚未毕业,对国外新鲜事物倍感新奇,观察和记录生动、具体,情感丰沛。同时,他对海外华人着墨甚多,一方面是因为在异域常感生涩,遇到华人时往往倍觉亲切,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张最初对异国事物的认知,更多来自于华人之口。但总体来讲,此一阶段的特点是“记”多于“思”,多半较为浅显。

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重,华人的世界地位更加一落千丈。从1871年张德彝随崇厚使法(为“天津教案”向法国政府道歉),和1878年随崇厚赴俄议界修约,直到1902年作为英、意、比大使使英,张德彝的民族自尊心也在与西方屈辱外交的过程中愈加凸显,华侨华人在国外如何求发展、谋生存,以及海外华工如何受到更好的保护等问题,引起他更多思考和担忧。与此同时,随着出使阅历的丰富和意识的觉醒,对海外华人的观察也随着时代的推移和自身阅历的积淀而愈加独到、理性。

一、张德彝笔下的海外华人

从历部《述奇》来看,张德彝每到一处都十分注重了解当地华侨华人的生存境况。在其日记中,不仅记录形形的商人形象,也记录了声名显赫的华人巨富、周游四方的艺人等,还与几位华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一)以贸易为生的海外华商

第一次到越南时,张就新奇地记录下了越南华人贸易之盛:“再东一带街市铺户,多是粤人开设……再西北距四十余里,有‘中国城’,因有数千华人在彼贸易……”[2]463通过仔细询问,得知越南米业、内河航运业亦多由华人支配,“按年往粤省贩卖越南米粮,又自粤省运货在此售卖,如此往来,获利甚重。”[2]462

除一般的商贩,东南亚地区还不乏名声显赫的巨富。张德彝曾在新加坡游历过两位华商的园林,一个是胡璇泽之南生园,另一个是李清渊的振裕园。张德彝游览胡家花园时,看到园中珍禽怪兽颇多,且中外书籍、画轴、匾额、对联无数[3]286,新加坡华侨富商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给他极大震动。

张德彝在商业气息浓厚的西方,逐渐转变了传统士人的抑商思想。从张的文字中,不难看出对海外华人的经商能力和经济地位的肯定。但通过观察,张敏锐地意识到海外华人贸易的潜在危机。如张德彝在法国时,发现华人所贩货物多来自日本:“因日本出口税轻,货价亦廉,运此出售较易。”对此,他深感忧虑:“华人若不设法谋生,仅坐用他国之物,是将来出口无货,惟有金银而已。”[4]187经过多年的出国考察经验累积,张德彝渐渐意识到世界联系日益紧密,欲使国力富强,不但要有充足的物产和货币金属,还需有强大的制造和发达的贸易做后盾,才能真正实现强国。

(二)在异国卖艺的华人

从张德彝等清末官员的日记中还可以发现,19世纪下半叶在欧洲社会上比较活跃的另一个小群体是周游四方的艺人。“普通平民则喜欢观赏各类可随处献演的杂技、马戏、杂耍。来自远方中国的各色艺人,因其所表现的异国风情而受到当地人的欢迎。”[5]77-78如法国华人田阿喜,“幼来泰西卖艺”,“曾经周历各国,获利甚巨,且得有宝星赏号”[3]793。1866年在英国游水晶宫时,张又碰到五位华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来西方竟然是“令人观看,以图渔利”[2]535。同时,他发现这些艺人还通过贩卖华货获利,从而可以在本地安家立业,社会、经济地位高于单纯出苦力的华工,易得到当地人的认可。

(三)与华侨友人的交游

张德彝不仅善于观察,还在与华侨交往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如安南华商张霈林(字沃生)是张最早结实的华侨友人之一,是张路过安南西贡时所结识[2]462。每次路过安南,张沃生的热情款待都会给张德彝留下深刻印象。第二次出国,张德彝曾在巴黎堕马而伤,归国路过西贡时,张沃生特意为其准备中医药粥[6]814,这种诚挚的友谊和入微的关怀,不仅扫除了张德彝惆怅的思乡之情,也让张对华侨有了更多认识和理解。

王承荣是另一位张德彝时常与之来往的法国商人,曾在张德彝、斌椿、郭嵩焘、曾纪泽等人的日记中频频出现。其中,尤以张德彝与之关系最为密切。从1866年张德彝第一次出国游历初识王承荣,两人交往长达12年之久,王承荣在张德彝的日记中就先后出现过37次,交往甚为频繁,互为常客[5]74。在久寓巴黎的王承荣的带领下,张德彝到处游历、参观,增长了不少见识。不仅如此,危难时刻王承荣还挺身救援,帮助张德彝度过难关。1871年张随使法国时,正赶上巴黎公社起义爆发,一时无法出城,“幸有王子显送至河干,恰遇一火轮舟,急行抢渡”[7]206,这让张甚为感动,彼此更添信任。

在诸位华商友人的交游中,张德彝凭借自身的语言优势,交际圈慢慢扩大。一次,他与在法国结识的四川华侨郭怀仁、宁波华侨王承荣一同散步,偶遇俄人郭福满和俄语教习桂冬卿,四人同坐茶肆攀谈。其中,郭怀仁懂拉丁语,王承荣懂法语,桂冬卿解俄语,郭福满解英语。张德彝在日记中欣然写到:“华洋五国言语,互为翻译交谈,甚趣。”[6]738这次,中西文明的交汇没有让张德彝感到不安或受辱,反而打破了那层顽固的隔膜,通过广泛的交往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正如钟淑河所说,比起许多仍将外语看做番鬼啾啾之言的国人和驻外使官,他同外国社会的接触和交往远远超过其他早期出国的官员[8]424。当然,张德彝在逐步走向世界的同时,诸位华侨友人的帮助是不容忽视的,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担当了张德彝与西方社会更快交融的媒介。

二、张德彝的海外博弈――对海外华工权益的维护

19世纪70年代之前,刚刚接触到中国不久的西方人对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还存有几丝敬畏,华人孤傲的天朝上国情节也并未消逝。但是随后的中国并没有复兴之势,反而更加腐朽和软弱,西方人对中国人的态度由陌生所产生的敬畏,改变为傲慢和嘲讽。在日记中,张德彝常为华人之处境忧心愤慨,却深感无奈:“华人之忍耐,皆不待明言也。”[4]245-246

与华人在海外受到歧视与欺辱相比,海外华工的境况则更为严峻。自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承认华工出洋合法化开始,中国人的海外迁移史发生了质的变化。在遥远的美洲、非洲、欧洲、乃至大洋洲,都出现了被迫卖身的中国苦力的身影。同时,由于清政府的漠视,一直拒绝向外国派出常驻公使、领事,贩卖、勒索华工和欺凌海外华人事件层出不穷。

张德彝在三十年的出使日记中,就有很多关于维护华工权益的记录。提取和串联张德彝的两个护侨片段,恰恰可从侧面反映清政府及驻外使官在保护华工方面的努力和转变:即从轻视问题到正视问题、从被动无奈到主动争取、从无计可施到有章可循。

(一)解决英船华工案

1878年,张德彝跟随郭嵩焘出使英国时,受命查办一起英船华工案。案中7位华工,多为水手,因“由中国上船至此,一路船主欺侮暴虐,现欲辞去”,但是遭到英国船主的反复阻拦和勒索[3]580-582。在张德彝等使馆人员的干预下,英国船主才没有继续刁蛮,事件得以了结。

这样的事情,在晚清多有发生,反映出出使官员对海外华侨权益维护的被动境况。当时,清政府尚未在国外设置领事,也无保护华侨的法规章程,以致也一遇此类事件,便无章可循,任人宰割。因此,张在目睹了华工所遭受的欺辱和国人的外交劣势后,意识到华工法律保障和清政府护侨政策之重要性和紧迫性,认为清政府必须尽快设置领事制度,这与郭嵩焘等高级使官的想法不谋而合。正是在这些有识之士的屡次奏请和极力推动下,1878年中国近代使领制度才正式确立,清政府亦逐渐认识到保护海外华人权益的必要性,开始重新检讨侨务态度和政策。

(二)争取南非华工合法权益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记名道张德彝奉旨著赏加三品衔,并于1902――1906年充出使英国义国比国大臣,驻伦敦使馆。与此同时,英国在南非大力发展采金业,欲向清政府招募华工。

国内虽然有质疑和反对的声音,但是多年从事外交的张德彝却全力支持劳务输出。从光绪29年(1903)正月初九日得知南非招工起,张不断向清政府外务部上书禀报,就向南非输出华工事宜多次陈述己见[9]1643-1668。综合来看,张得观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输出华工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赢取制定法律保障的话语权。这次招工谈判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华工命运,也关系国家大局,外务部必先实知情形,在派遣华工事宜上应早做商定,内部达成统一,以便争取主动;第二,争取在英国属地设置领事,抓紧定立约章,明确华工权益,辨明双方职责,杜绝贩卖猪仔之流弊。严格核查工人出港入港人数,避免流落失所。明定工时、工资、保护工人利权,以避免苛待华工之事。第三,在签订条约之前,禁止我国人民赴该处工作,尤其是烟台、香港等地,英商已经开始在这些地方私下招募华工,这对保护华工合法权益十分不利。

除了向清政府外务部不时禀报情况,张德彝还利用地理、语言优势,收集翻译外国媒体、人士关于南非招募华工的报道或看法,为外务部如何与英国博弈、保护华工提供讯息。从1903年正月到1904年3月28日与英国就华工问题换约签字的一年多时间里,张德彝向外务部致函达20封有余,翻译4篇外文,其中包括孟思德商埠《格提恩报》、《毛宁波斯脱报》、英国外交部文件等。随后,张氏作为中国的全权代表,在伦敦与英国外交大臣举行了七次会谈。张德彝针对设置领事、人身安全、招工费、运送船只、招工地点等具体问题,经过反复争议、磋商,最终于1904年5月13日在伦敦订立了保护南非华工的《招工章程》15 款。

至此,清末政府为南非金矿在华招工制定了完备、具体的保护华工的章程。《招工章程》签订后,清政府开始向南非输出大批劳工,成为中国近代劳务输出史上具有开拓意义的一页。正如颜清湟在《出国华工与清朝官员》一书中所说,中国保护其海外臣民的权利得不到认可和落实,“问题还不仅在于中国国势之弱,而且也在于它不能采取主动。”[10]222而此次清政府在非洲华工政策上能有所主动和进步,表现出对国际法、的重视,以及对保护海外华侨的决心,除了反映出清政府在保护华侨方面寻求转变的努力,也恰恰凸显了张德彝对华侨群体的深切关注,以及丰富的外交经验和前瞻的外交视野。

三、结论

作为最早出国的晚清驻外使官,张德彝长年奔走于各个国度,不断跨越在富强与贫弱之间,这种鲜有的丰富经历,炼就了他较为开放的视角和外交能力。在敦促和引领清政府的华侨华人政策上能有所进步,张德彝是关键的推动者;在记录、联络和帮助海外华侨华人方面,他填补了很多晚清时期华侨华人资料的空白之处;在思考华侨华人的生存和发展、维护华工合法权益方面,体现了他作为外交官维护国家利益的敏锐洞察和热忱、智慧。同时,张德彝四十年的外交生涯留给我们的不只是与海外华人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还启示外交官员首先应具备丰富的外交知识储备、前瞻的思维眼光和开放的胸怀气度,发挥好沟通海外华人和祖国的桥梁作用,熟知和利用好国际规则,有效地督促政府制定适宜的侨务政策,才能为海外华人这一特殊群体谋求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穆印编.光禄大夫建威将军张公年谱[M].见: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81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9.

[2]张德彝.航海述奇[M].见:钟叔河.走向世界丛书.湖南:岳麓书社,2008.

[3]张德彝.随使英俄记[M].见:钟叔河.走向世界丛书.湖南:岳麓书社,2008.

[4]张德彝.稿本航海述奇汇编(五)[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5]李明欢.欧洲华侨华人史[M].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

[6]张德彝.欧美环游记[M].见:钟叔河.走向世界丛书.湖南:岳麓书社,2008.

[7]张德彝.随使法国记[M].见:钟叔河.走向世界丛书.湖南:岳麓书社,2008.

[8]钟书河.航海述奇的同文馆学生[A].见:钟叔河.走向世界丛书.湖南:岳麓书社,2008.

[9]陈瀚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一辑)[G].中国官方文书选辑(第四册).中华书局,1981.

张国荣语录篇6

自负的人,照镜子都会被自己迷昏;自信的人,走路都会被自己帅倒;自悲的人,做梦都会被自己惊醒;自闭的人,身在江湖都会被自己闷晕!我就是这样一个游离跳跃与自负、自信、自卑和自闭的多重性格的人,所以我自认不是个心机重的人,却是个心事很重的人,能敏锐捕捉很多微妙的信息,却太难消化吸收和宣泄,很多不愿去事不做但其实都懂,算是个十足的闷骚派!

我不是一个专业演员,但我渴望我能是,我向往表演,尝试不同角色,体味各色人生,让有限的人生无限精彩;然而,在现实生活大戏中,我是个蹩脚的演员,一方面不得不向现实生活妥协随波逐流,但另一方面却在内心固守和坚持着什么,我自己都不知道在坚持什么,总之不主动招揽角色,不完全听“制作人”和“导演”的话,只期待自己早日羽翼丰满。

四月,暮春初夏交替之际,一年中最美丽又纠结的季节,虽是暮春,但越来越无常的天气在这个时候好像才刚刚褪去冬的外衣,却又匆匆地步入夏天的热情狂妄。在这个季节里,无数的鲜花一年一度绽放,又迅速凋谢,人间四月芳菲尽。

四月,第一天,在西方被定为愚人节,在这一天,善良聪明的人可以肆意蹂躏自己的诚信尽情糟蹋别人的智商,大家都不会介意。随着最近这些年中西文化的交融,这个节日也国人被逐渐接受并盛行。

真作假是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就在这个愚人放松取乐的日子里,却真真实实发生了一些事,看起来像是这个节日里的愚人游戏,可是事实却在节日结束后依然被锁定结局无法更改,令人难以接受,比如那就是九年前风华正茂的“哥哥”张国荣的黯然逝去,如此应时应景,真的是“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哥哥,这个本来再常见不过的一个称呼,却被张国荣锁定,看似普通平凡却无意中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与他的明星光环完美结合。其实,在他生前,我并不知道他有这样一个平凡普通又意义非凡的昵称;其实,虽然知道他是影视歌舞多栖明星,看过他的不少作品,可我并无特别的迷恋。

但是,直到他逝去,直到如今,已经整整九年了,每当到了这个愚人娱己的日子,大家都会情不自禁发自肺腑地怀念他。这么多年了,无法遗忘,未曾淡去,依然活在人们心中,多么难能可贵。娱乐圈有无数有影响力的明星,也有很多英年早逝令人难忘的明星,但是享受这种待遇的明星,好像还不多。回过头去反复品味他的影视和音乐作品以及生平,确实韵味渐出风华毕露。

那些经典的电影

作为演员,他是华语影坛巨星。从影24年来他一共出演了56部电影,香港本埠票房总成绩达7.76亿港币,票房号召力居香港男演员前列。他主演的电影《霸王别姬》打破中国内地电影在美国的票房纪录,《红色恋人》位居1998年国产片内地票房第三位,《金枝玉叶》曾获得1994年香港电影暑假档票房冠军,《大富之家》、《花田喜事》等影片均进入香港电影历史上最卖座的50部电影排行榜。他个人以精湛的演技,先后获得包括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香港金像奖、台湾金马奖在内的十八个影帝提名,当选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男主角、日本影评人大奖最佳男主角、东京电影评论家大奖最佳男主角。他戏路宽广,无论是文艺片、喜剧片亦或是剧情片,皆能挥洒自如,并以自己的气质和天赋塑造了一个个经典的银幕形象:《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阿飞正传》中的旭仔、《东邪西毒》中的欧阳锋、《倩女幽魂》中的宁采臣都已成为留名影史的经典角色。

那些动人的歌声

作为歌手,他是粤语流行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在香港乐坛享有崇高地位。他是第一位享誉韩国乐坛的华人歌手,亦是华语唱片在韩国销量纪录保持者。他是20世纪80年代香港乐坛的天皇巨星,这段时期他囊括了香港乐坛的多项大奖,是首位连续两年同时获得“最受欢迎男歌手”和“叱咤乐坛男歌手金奖”的香港歌手,截止2001年,他已举办了近300场世界巡回演唱会,是第一位在上海八万人体育场连开两场演唱会的华人歌手。除了对粤语流行音乐贡献良多外,他亦为华语流行音乐在韩国开拓市场做出了贡献,当年他的唱片在韩国热卖,引起了韩国唱片商的关注,并因此加大对华语唱片的引进力度。

这些数据和荣誉是业界给他的肯定,更重要的是那些音乐作品,成了大家通过映像之外的又一种怀念他的媒介,闭上眼睛无影无形,在歌声中穿梭于他的前世今生,有凄美婉转,有浪漫空灵,每每令人潸然泪下!

那些凄美的爱情

张国荣语录篇7

《花亭会》,又名《剪发记》、《飞虎寨》、《三难记》、《大书观》、《合珍珠》。黄梅戏后期剧目。《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第4集刊张敦友述录本,《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黄梅戏》第4集著录了钱悠远、严松柏的口述本。

北宋宰相文通,强将女儿文秀英,许给新科状元高文举为妻。高系琢州范阳郡人,家有前妻张美蓉,一再推辞文家婚事。文不同意,宁愿其女作高的二房。高文举无法推脱,只好免强入赘,旋及写信接舅父也是高的岳父张子榜夫妇、妻子张美蓉来京。文通私改高的家书,将请妻赴京改为休妻,舅父见休书一气而终。张美蓉晚母逼她改嫁,美蓉不从,私自逃出,上京都寻夫。过飞虎寨,被强盗将行囊、银两抢去,幸被王大娘搭救,结拜为义女。三年后,张美蓉终于找上京都,卖身于文府作丫鬟。文秀英知道她的籍贯、姓名之后,将她头发剪掉,关在花园养花,借以丑化她的形象,阻止她与高文举相会。一天夜黑,高文举夜宿花园,被张美蓉窥见,哭诉衷情,夫妻才得重逢。

本剧源于明传奇《高文举珍珠记》。《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著录了《高文举珍珠记》。“《南词叙录》著录。明万历金陵文林阁刊本。《古典戏曲丛刊》(2集)本,根据文林阁刊本影印。《叙录》著录作《高文举》,《寒山堂曲谱》引作《高文举两世还魂记》,但情节与《珍珠记》异,或另有一种故事。《远山堂曲品》并有《还魂》一本,亦著录《珍珠》本,入杂调。云:‘此即《高文举还魂记》也。’则《珍珠》,即《还魂》。按:此记事无所据,大略于《龙图公案》者,叙高文举负官银,有王百万奇其貌,代偿所欠,并以女妻之。其后高应试中状元,奸相温阁逼赘为婿。文举念王氏恩,暗遣张千持书迎妻,为温氏见,折改语意。王女亲至京访高,值文举召入内院,数月未回。温氏将其剪发剥鞋,强行奴役。赖有老奴左右之,得不死。文举归,独卧书室,偶思食米团,老奴进之,忽入米团中得珍珠半颗,认是妻物,遂根问老奴,夫妻得相会,文举以力不能救,导之逾墙去,赴包龙图告理。经审明具奏,诏谪温阁,许王女系温氏于洛阳,经王百万苦劝,始结为姊妹,和好终身。此戏一名《珍珠米团记》,今江西高腔尚有演《书馆相会》一出。明代《八能奏锦》、《万曲长春》、《玉谷调簧》等戏曲选集,收有《鞠问老奴》、《书馆相会》两出,相当于文林阁刊本《珍珠记》的第19出《询奴》和第20出《逢夫》。

本剧虽源于传奇《珍珠记》,经历代黄梅戏艺人的演出,已具有黄梅戏的风格,没有典雅、古朴的痕迹。安徽省安庆地区黄梅戏研究所、《江淮文艺》1983年12月号联合出版的《传统剧目集》,收录了王义礼的黄梅戏改编本《花亭会》。安徽电视台将它拍成了舞台戏曲片。

赣剧、婺剧、东路子、西路子花鼓戏名《合珍珠》,评剧、蔚剧、河北梆子、越剧、秦腔、川剧、曲剧、潮剧、鄂东采茶戏、荆州、皖南花鼓戏名《花亭会》,泗州戏名《大书观》。

三十四 石板记

《石板记》,黄梅戏后期稀见剧目。《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第11集载张敦友述录本。

宋真宗朝宰相赵荣华,镇江府丹徒县人。妻李氏,生子赵文俊,女赵桂芳。李氏病故,续娶张氏。赵在家假期已满,真宗宣他进京,其子同往。赵离家后,张氏与堂叔赵荣顺通奸,嫌桂芳碍眼,诬她偷了银子,剥下衣服,棍棒毒打,遍体鳞伤,后用石板绑在桂芳身上,沉进江中。时陈国泽到苏州任知府,在江中救了桂芳,带到任上,结拜为义女,与其女巧芳姐妹相称。三年后,桂芳托义父汴京寻父。时北番反宋,战争吃紧,陈国泽在京没有会着赵荣华。二番王到相府下了战表,赵荣华奏明圣上,真宗命天波府杨宗保挂帅平番,杨家将很快地战败番兵,凯旋而归,圣上封他为京畿都督兼兵马大元帅。赵桂芳被选入宫中为妃,赵文俊中了状元,奉旨回丹徒省亲,发现妹妹被害,将张氏、赵荣顺送进县衙审讯,监押在死牢内。赵桂芳册封为贵妃,金殿上启奏在丹徒被害之事,在早朝时父女、兄妹重逢。赵家奉圣命将张氏、赵荣顺押解来京,分别处以五马分尸、刮骨熬油之极刑。圣上为媒,将陈国泽之女陈巧芳,许赵文俊为妻,封为一品夫人。合家在相府团聚,赵文俊、陈巧芳完成洞房花烛。

本剧属稀见剧目,根据民间传说编成剧本的。

三十五 云楼会

《云楼会》,黄梅戏后期剧目。《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第11集刊有王淦青述录本,《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黄梅戏》第6集著录了胡玉庭口述本。

南宋时,金兵侵犯临安,陈正榜夫妇率女陈妙婵逃难,途中被金兵冲散。妙婵流落江南某地白云庵,带发修行。时临安人潘必正准备应试,大考前到白云庵探望当了住持尼的姑母,姑母留他在庵中补读候考。不久,与陈妙婵一见钟情,在云楼幽会时私订终身。老尼发觉,怕儿女私情影响侄儿的前程,逼潘必正离庵赴考,言其高中后再来迎娶妙婵。当陈妙婵发觉潘必正已离庵而去,放心不下,瞒着老尼,雇舟追潘。在舟中与潘相见,双双上路。行在凉亭之上,陈因口渴,要潘到村中讨水。此时,腾云山大王黄彪,将陈妙婵掳去,逼作压寨夫人,幸被丫鬟放走,在荒山中为樵夫张恩所救,结为干父。在张家住有三载,张叫她上京寻夫,陈因张恩年迈,家境贫寒,卖身以还饭银。被当地高奎家买去,作了高小姐的丫鬟,高母胡氏见她出身名门,命她与女儿结为姐妹。潘必正进京后,赴科考取了状元,与榜眼高奎同科,拜客时,高将妹妹许潘为妻。潘言已有前妻陈妙婵,高允诺其妹为二房,后至高家,与陈妙婵重逢。潘必正辞别高家,陈妙婵亦返回陈家。不久,陈、高二家送亲上门,一夫二妻共庆花烛之喜。

黄梅县文曲戏中还有几个内容略有不同的抄本。《云楼会》大多源于弹词《白云簪》。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卷七《张子湖误宿女贞观》载:“《今乐考证》著录。脉望馆抄校本。《孤本元明杂剧》本,据脉望馆本校印《也是图书目》,《曲录》并见著录此剧总题:抄校本题目作《俏书生暗结鸳鸯伴,歹姑娘分破鸾凤段》。正名作《陈妙嫦巧遇好姻缘,张于湖误入女贞观》。本事见《燕居笔记》中《张于湖宿女贞观平语》。亦见于《万锦情标》、《国色天香》张于湖传。演宋女贞观尼陈妙嫦与潘法成相爱,经临江令张于湖断与夫妇之故事,情节单纯。明高濂据此伸述为《玉簪记》传奇,盛传于世。”高本《玉簪记》,《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卷九存目:“明万历文林阁、广庆堂、继志斋、世德堂、长春堂、汲古阁刊本……演潘必正、陈妙嫦相悦事。本《张于湖误宿女贞观话本》,见《国色天香》、《燕居笔记》,以及《万锦情标》等书。事出《古今女史》,有万历刻白锦纸印本,标曰《三会贞文庵玉簪记戏文》,此记情节单纯,用韵夹杂,其总目幽雅,颇为人喜。……”高宗元还有《增改玉簪记》。明凌蒙初者,将《玉簪记》改传奇《乔合衫襟记》……谓演陈妙嫦事。略……

清焦循《剧说》引清赵世杰《古今女史》:“宋,女贞观陈妙嫦尼,年二十,姿色出众,诗文俊雅,工音律。张于湖授临江令,宿女贞观,见妙嫦以词调之,妙嫦以一词拒之。词载《名媛玑囊》,后与于湖故人潘法正通,潘密告于湖,以计断为王妃。”清乔铎《西阁偶谈》:“溧阳,有潘必正墓。”

《弹词叙录》载:《白玉簪记全本》,一卷五回,无回次,二至四言目,不署撰人,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湖郡乌程夏祥、夏麟手抄本一本。《湖北民间叙事长诗唱本总目提要》载:湖北省监利县文化馆柳如梅搜集整理、民间艺人杨晓芳口述的《陈姑追潘》,又名《秋江河》唱本提要,监利、荆江一带有手抄本流传。鼓词、北方子弟书有《玉簪记》,木鱼歌有《陈姑追舟》,黄梅民间有《云楼会》唱本流传。

青阳腔、昆剧、京剧有《玉簪记》。《弹词叙录》考:“地方戏有滇剧、川剧、新昌高腔《玉簪记》,评剧、锡剧、华剧《陈妙嫦》,粤剧、赣剧《陈姑追舟》,越剧《琴瑟缘》与《秋江》,扬剧《偷诗》,汉剧《秋江》,闽剧《秋江别》,莆仙戏《仙姑闷》,清音戏《追舟》,曲子戏《云楼偷诗》。此外,北方子弟书亦有《玉簪记》。

皖南、襄阳花鼓戏、鄂东、南昌采茶戏有《云楼会》,楚剧称《白云楼》,随州花鼓戏名《北楼会》。

南宋首都在临安,今杭州市。剧中潘必正家在临安南门,应试不需要离开临安,此本言潘上京,途中到白云庵探望姑母,两地名含糊不清。上京?京都在哪里?白云庵在何处?都没有交代清楚。为了保持原貌,述录本及考略,按原本校勘,撰写。

三十六 断恩仇

《断恩仇》,黄梅戏稀见剧目。《黄梅戏传说剧目汇编》第11集刊有张敦友述录本。

北宋末期,金兵入侵,汴京失守。京郊施秀琴、施子章姐弟与父母在乱军中失散,逃至南方安平县。饥寒交迫,年幼的子章因饥寒病倒雪中。当地员外邓廷芝见状,将他姐弟收留、供养。施秀琴与其子邓炳如为妻,施子章送往圣堂攻读。此时施子章未婚妻钱素云一家,也被金兵冲散,素云逃到安平县,被卜诚员外收留作使女,与其女卜巧珍为伴。

10年后,邓炳如邀施子章春游,分别偶遇为母亲上坟的卜巧珍、钱素云。施、钱对过半边铜镜,夫妻相认。钱约施初更到卜家后园相会,赠银赴考。邓炳如在长亭上赶走了两个调戏卜巧珍的狂徒,谎言他叫王安邦,家住紫竹巷,骗取了卜巧珍的好感,约他二更到绣楼相会。邓用甜言密语骗奸了卜氏,谎言三月后娶她。

施子章应约拿了考银,到临安赴试。卜巧珍身怀有孕,三个月将满,不见王安邦上门。施子章已金榜题名,官封巡按,派人下书到卜家接素云进京。素云为照顾巧珍,推迟起程日期,为卜氏到处寻找王安邦。一天,在街上巧遇邓炳如,向他讲了卜氏已身怀有孕,叫他快来迎娶。邓又谎言:三日内定上门娶亲。过了三日,仍不到卜家。卜诚发现女儿私情有孕,气死在绣楼。施子章此时也派人迎接姐姐、姐夫进京。素云帮助卜巧珍安葬老父之后,护陪她上京告状。行到京郊五里亭,卜氏被在外寻花问柳的邓炳如打死。钱素云对此更加愤恨,决心告他,为卜氏父女报仇。

张国荣语录篇8

什么叫“私房”?“私房”一词,旧时大家庭兄弟同居,称各自的住宅为“私房”。由此引申出一个义项:私房钱,即家庭成员个人积蓄的财物。

后来词义发生偏移,意义偏在“私”字上,并且在“私”字的几个义项中,取用了这样一个义项――属于个人的或为了个人的(跟“公”相对),比如“私事”“私信”“私有”等。正因为“私房”发生了这样的偏义变化,它也就获得了“不愿让外人知道的”这一意思。

比如很早就出现的“私房话”,也叫“私话”,就是不愿让外人知道的秘密话、体己话。

今天,能够跟“私房”搭配的汉语词语越来越多,产生了表现力很强的系列新语词。

最流行的是跟饮食有关的一组“私房语词”,如“私房菜”“私房小菜”“私房菜谱”“私房菜馆”。

(1)什么是私房菜?民间的解释是一种开在住宅或是写字楼中,无牌照、无跑堂、无固定菜单,惟独厨师有手艺的小本餐饮“买卖”。

“私房菜”,私家烹制的无所谓菜系、章法的独特的菜,与“官府菜”相对而言。它往往是祖传的私家菜肴,最初一般由男女主人在自己家的厨房亲自做出,烹饪方面的技术知识是秘而不宣的。对于老食客来说,寻觅私房菜的乐趣绝不亚于探宝。最有名的要数谭家私房菜了。吃一顿私房菜,往往意味着财富和身份。据说,这家在北京后海的胡同里,黑漆铜环的四合院木门里深掩着的私房菜餐厅,连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时都曾提前预订过呢。

位居第二的是照片系列语词。比如“私房照”“私房相册”“私房写真”:

(2)披露“私家相册”精华,张国荣私房照曝光。由中信出版社刚刚推出的《张国荣私家相册》,汇集了两位作者对张国荣生前亲朋好友的深入采访,并收录了多幅从未见诸媒体的张国荣照片。

照片本来是非常普通的一个词语,一旦涉及的是罕见对象、各类明星大人物,则其新闻价值就会陡增。冠以“私房”二宇,则更容易刺激人们窥探的欲望,因为其中有可能透露个人隐私的信息。

此外,还有“私房日记”“私房笔记”等。

张国荣语录篇9

在演义中,柴郡主是老柴王(柴宗训)的女儿。老柴王何许人也?后周世宗柴荣的儿子,将皇位禅让给赵宋第一代皇帝赵匡胤的那个人。但在正史中:第一,“柴”王应该姓“郭”;第二,柴王根本不老;第三,没有柴郡主。

“柴荣”还是“郭荣”

先说说民间传承中缠夹不清的柴家、郭家的姓氏问题。

在正史中,柴荣应为郭荣,柴宗训应为郭宗训。柴荣是郭威的内侄,过继给郭威为子,随了郭姓,叫做郭荣,被目为郭威长子。郭威后来有了自己的儿子青哥、意哥,但被后汉小皇帝刘承一窝杀了(同时被害的还有郭威夫人、郭荣夫人、郭荣的儿子宜哥、喜哥和三哥等)。郭威怒而起兵称帝,建立后周,皇位就传给了郭荣。郭荣跟郭威的感情很深,至死都奉祀养父郭威宗庙(就是说登基后也没恢复旧姓柴)。所以,从少年时代改了姓起,至死,他都叫郭荣。

那么,后世为什么又习惯叫他柴荣呢?

赵匡胤代周之后,郭氏没落,飘零凄惨,不再为世人所知。到了仁宗朝,仁宗因自己没有皇嗣而苦恼,大约也对前人之事心怀愧疚,想起来做做慈善,给郭家续续香火,便下令寻找周世宗后人。其时,郭威的嫡传是早就断了的,世宗的嫡传也已尽数隐没,仁宗只能从世宗的本家兄弟(旁支)中去寻找。虽然柴荣早改叫了郭荣,但柴荣父亲柴守礼的其他儿子的后代那时候自然仍旧是姓柴的。花了几个月,仁宗找到了这些人中的年长者柴咏,封为崇义公,命他“岁时奉周祀”,其实就是祭祖先而已。

在当时的情势下,柴咏接了这个平白得闲钱的美差,必须要仔细体会体会圣意:到底是要祭祀郭氏这个曾经的皇族姓氏,还是作为后代祭祀郭荣这个人?如果选择前者,很可能触及当时的政治高压线。别忘了赵宋是篡了郭周的鼎,现在复祀郭周,他是想跟仁宗的皇权正统性唱反调么?何况,柴咏自家的柴姓传承得好好的,他为了奉周祀,难道要改叫郭咏不成?如果选择后者就简单安全得多,直接将柴荣姓氏改回来就一顺百顺了。因此,柴咏恐怕不愿也不敢替郭氏去主张正名受祭的权利。甚至有可能在柴氏后人的奉祀中,根本就没有那位锐意改革、恭行节俭的后周创始人郭威的位置。很简单,因为他又不姓柴。

大约从这个时期起,柴氏后人将世宗改回了本姓,一来避免当政者多心;二来也是为柴氏先祖增添一位英雄伟人。其后,因赵宋不举(甚至刻意屏蔽)郭周事,在那种隐隐的政治高压下,曾经民间盛传的世宗郭荣事迹逐渐被赵匡胤传说(三下南唐、三下河东等)所遮蔽。此后千年,世间流传的世宗形象与事迹进一步淡化,世宗名字也多沿袭柴氏族人称呼,因此柴荣二字,反倒成了他最为世人所熟知的名号了。

“老柴王”到底老不老

后周世宗郭荣驾崩后,他的儿子郭宗训继位,虚龄仅七岁。次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宗训被迫禅位,受封郑王,后与继母小符后一同迁居房州。十三年后,不满二十岁的宗训在幽居中暴亡。

年纪轻轻的怎么就暴亡了呢?有一种猜测是,因为世宗身后影响力仍然巨大,眼看着他的儿子即将成人、成亲(说不定已经成亲,正史完全没记录)、繁衍后代(如果已经成亲,至少不大可能有男性后代),成为赵氏江山的潜在威胁,所以有人替号称慈悲宽大的赵匡胤解决了这个心腹大患。

未及弱冠便已逝去,所以,“柴王”宗训永远不会“老”。

柴郡主是否存在

郑王郭宗训没有留下可查考的子女,那么,柴郡主原型有没有可能是郭荣其他儿子的女儿呢?

上文说过,在宗训之前,柴荣本来是有儿子宜哥、喜哥和三哥的,但都未成年就被刘承一窝杀了(刘承就是著名传奇《白兔记》里刘知远和李三娘所生的那个“咬脐郎”)。郭荣后来所生的宗训,就成了他事实上的长子。

宗训之外,郭荣另有三个儿子──熙让、熙谨、熙诲,在赵氏篡鼎时,他们比宗训更年幼。入宋后,世宗子孙只有宗训降封为王,其他人“不知所终”。不管他们是改名换姓(有传说他们被人暗自收养了),还是被秘密杀害,都不再姓郭,当然也就不可能在宋朝封王做官。

所以,如果真有郭氏的郡主,只能是宗训之女。但从前述宗训幽居房州、未冠夭折的事实来看,成亲的可能性都比较小,生女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可见,至少在正史的记录里,世宗嫡系是断了,没有柴郡主。那么,柴郡主这个人物就真的是空穴来风、一点影儿也没有吗?

且慢!虽然没有柴郡主,却有柴公主,或者说郭公主郭荣亲生的公主。准确地说,应该叫后周公主。

郭荣在后汉隐帝刘承佑治下痛失三个儿子时,到底有没有女儿,史上没有记载。后来,从郭威建立后周到郭荣继位后,他一定是有过女儿的。到底有几个女儿、叫什么名字,正史也没有说。

顺便说一句,不仅女儿,郭荣的儿子们在正史中都不录其出身(“皆不知其母为谁氏”)。皇帝生了一个儿子,史官却不知道他的母亲是谁,这可能吗?所以,不是不知,而是后来修史的人不录,或者相关档案被毁得太厉害,修史者懒得仔细查核。这种基本的皇家谱系都不记录清楚,可以想见宋人在修后周史时,有多少偷工减料、刻意忽略或隐瞒后周血统承继脉络之事。

正史中唯一提到的郭荣的女儿,是在他病重时先他而去的那个(“以皇女薨辍朝三日”),姓名不详,年龄不详。但毫无疑问,这个佚失了姓名的、夭折的小皇女,是真正的“柴公主”(虽然其时她尚无封号)。

此外,民间传说中有柴公主在赵氏篡鼎后意图起兵反抗、失败后自杀的故事,因没有更多资料佐证,只好姑妄听之。

正史中夭折的小皇女和传说中刚烈的柴公主,大概这就是柴郡主这个人物得以在民间传承中被塑造起来的丝缕线索。

顺便讨论一下杨六郎的原型杨延昭与郭氏公主或郡主遇合的可能性。

杨延昭入宋时大约二十四五岁,其时宋兴已经二十多年。倘若后周尚有其他未见诸记载的郭荣女儿(公主辈),倘若宗训及其兄弟有女(郡主辈)幸存,其时她们也或者香消玉殒,或者隐姓埋名散入人间,总之,尽皆湮没于红尘了。公主辈,年龄上应该比杨延昭大几岁到十几岁这个范围内;郡主辈,年龄上可能比杨延昭小几岁到十几岁。所以,杨延昭与理论上可能存在的郭公主或郡主虽然大致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但相逢并大张旗鼓结合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当然,秘密相逢并结合的可能性不是一点没有,但很低。

杨延昭的辨与证

正史中有杨延昭传。他是杨业诸子中唯一在《宋史》中有传的,只有一千来字,实在不算多。

杨延昭怎么成为杨六郎的

杨延昭本名杨延朗,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叫这个名字。后来,真宗皇帝将道教的九天司命真君赵玄朗追认为赵氏始祖,又配命到宋太祖赵匡胤身上,他为了避讳,改名为延昭。延朗或者延昭应该是双字名,而非他的字(他可能没有字)。

延昭也不是杨家行六的儿子,事实上,根据一些史家的考证,他可能行大,或者行二。说他行大,是因为陈家谷战役杨业死国后,“朝廷录其子供奉官延朗为崇仪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训并为供奉官,延瑰、延贵、延彬并为殿直”,这里延昭被排在第一个,道理上肯定是按照齿序来的。说他行二,是因为陈家谷杨业战死,“其子延玉亦没焉”,这里又单提了杨家的一个儿子延玉,不明确他的行第,也就搞不清楚他与延昭的长幼关系,所以延昭行二也是有可能的。

杨延昭怎么成了杨六郎呢?

正史中提到,他因作战骁勇被契丹人“惮之,目为杨六郎”。这个说法比较含混,为什么被人忌惮,就要呼为“六”什么呢?关于这个“六”字的来历,历来有三类解释:

第一类解释认为,这与当时契丹人的星相观念有关。具体是怎样的星相观念?条析起来有三个说法:其一,契丹人认为北斗第六星主燕,专克契丹;其二,契丹人以北斗第六星为武曲星;其三,契丹人认为南斗第六星主兵机。总之就是说,契丹人的观念里面, “六”星是与军事相关的天体。因此,契丹人将死敌杨延昭比拟为该星,敬畏有加。

第二类解释,认为“杨六郎”由“杨天狼”讹传而来,因为天狼星主兵灾,令契丹人畏惧。

第三类解释,认为这个“六”是杨延昭在杨氏宗族同辈中的大排行。

哪类解释更有说服力?

联系契丹人的拜日风俗(这说明他们有天体迷信)和当时宋辽两国文化中浓厚的神道氛围,以及紫微斗数所代表的命理观在当时民间的影响力,我以为,由武曲星转到杨延昭的说法是比较合理的。北斗第六星开阳星属金,被称为武曲星,因为它有“至坚至毅之操”,符合“忠良将”的美德;而武曲星在方位上属西,在四象上属白虎,所以,白虎星与武曲星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物。民间流传杨六郎是白虎星下凡,旁证了在民众心中他与天上北斗第“六”星的关系。

有研究者认为从“第六星”转到“六郎”有些牵强,我倒觉得未必。古人迷信的逻辑与今人有很大差异,从天上到人间的跨度,也许并没有今人想像的那么大。就像今天有人忌“四”,在古人看来一定非常不可思议──“四”是天地间的一个常数和吉数,四季、四方、四象、四体、四君子……,他们怎么可能将这么重要的一个数字归类到负面元素里去?又比如,今人以“二”形容人傻、笨、不靠谱,看来顺理成章,但千载之后,是不是也会令后人费解呢?

关于“六”为行第的解释,我稍有异议。杨业本人是杨弘信长子,他的兄弟杨重勋就算生子有一两个比他早,也不至于让他的长(次)子杨延昭排到老六去。如果这个排行是杨家再往上一辈的大排行,因杨弘信家世不明,就不好说了。

杨延昭是生猛大将么

作为一名边将,杨延昭主要事迹是守塞抗辽,前后跨度三十余载。即使从第一次明确记录了他事迹的雍熙北伐算起,也有28年。但雍熙北伐往前6年还有杨业的雁门关大捷,延昭作为“每征行,必以从”的杨家长(次)子,没道理不参与该战事。和议后,宋辽边境也时有大小摩擦,他作为边将,天天与契丹打交道,接战不可避免。但史料对他的战绩,三十余载中,只记录了“遂城之战”、“羊山之伏”、“古城之战”三件。

说来虽然遗憾,细究也可理解。考《宋史》、《资治通鉴长编》等记武将事迹之例,凡篇幅大的,多为赵氏皇帝兄弟原班人马,所记事迹也以宋初安内战争为多,反而像延昭这样纯粹的边将(另如杨嗣、魏能等),御外事迹都很简略。首先,这大概与北境地处偏远,事迹难达有关。史官坐在京城里,仅凭简略的战事奏报,很难全面了解并还原出边将掉皮掉肉、流血流汗的戎马生涯与其中的是非功过。其次,录史最讲究选择典型事迹、典型人物来响应主旋律,皇帝身边的人总归有更多机会体现他们的辛劳和忠诚。而杨家原本是北汉降将,朝中无人难做官,又是被国策抑制的武人,不掌握话语权,自然得不到官方更多的包装和宣传。

平心而论,倒是真宗皇帝在史载中还留了几句夸赞杨延昭的话,算是抬升了他的广告等级。“延昭(原话应为朗,下同)父业为前朝名将,延昭治兵护塞有父风,深可嘉也”;“嗣(指另一战将杨嗣,非杨业家人)及延昭,并出疏外,以忠勇自效。朝中忌嫉者众,朕力为保庇,以及于此”。

在当时众多的边将中,杨延昭一定是其中的佼佼者。我不能苟同那种仅因正史材料的缺少和所拜官职的高低而断称真正的杨家将其实很平常的说法。

首先,考《宋史》。在北宋抗辽的武将中,被《宋史》断称为契丹惮畏其人(而非其所做的某件事)这一评语的大概有四个人:其一是杨业(“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其二便是杨延昭(“契丹惮之,目为杨六郎”);第三个是由周入宋、善以妖妄之术聚徒抗辽自固,雍熙北伐前既已亡故的孙行友(“契丹颇畏之”);还有一个是后来仁宗时期“专以猛悍治边”的赵滋(“滋在雄州六年,契丹惮之”)。杨业自不待言,考孙、赵二人事迹,亦皆非寻常猛将,能被强壮骠悍的契丹“惮之”,这个评语决不是轻易可下的。

在这四个被契丹惮畏的人物中,除了拥有“无敌”称号的杨业,剩下三人仅延昭独得“目为……六郎”之语,表明这称谓也是他的专利──上文说过了,“六郎”约等于“很厉害的军事天神下凡”的意思。

其次,反观《辽史》。其中但凡提到宋将,几乎毫无例外是被辽将大败之乃至擒获之;但凡提到对宋战事,则几乎毫无例外是斩杀或擒获了宋军多少人马、己方大获全胜。《宋史》中所向披靡的名将如曹彬、潘美、米信、杨业等,出现在《辽史》中的唯一作用就是被辽国的名将打败,尤其杨业之死,更成就了无数人的功名(另文论述)。就连名不见经传的宋将张天益被俘献,也要记上一笔。但提到宋朝的进攻和对抗,《辽史》中则往往只简单说一句“宋将来袭”了事,没有姓名,没有原因,没有过程,也没有结果──没有写结果就说明辽败了,如果打赢宋军,没道理不直书其事。

那么,杨延昭作为子承父业的辽军老对手,契丹人知道不知道他的姓名呢?毫无疑问是知道的;作为抗辽三十年的敌将,契丹人有没有跟他交过手呢?毫无疑问是有的。可是,非常诡异的,《辽史》里面一句也没有提到杨延昭,他就像空气一样透明,辽人只当他完全不存在。比如著名的冰冻遂城事件,《辽史》只在圣宗统和十七年记了一句“冬十月癸酉,攻遂城,不克”了事,绝口不提敌将姓名和战斗过程。也许,杨延昭真的是辽人心中的痛,所以要用这样的方式来故意忽略和抹煞他的痕迹?他所打的那些仗,是不是就隐没在类似“宋将来袭”、“攻……不克”的三言两语中了?

张国荣语录篇10

然而,在北京有一个叫旷荣成的小装修工,常常向旁人“吹嘘”,他不仅教会张曼玉说普通话,张曼玉和她的德国籍男友奥雷还叫过他老师呢?就连四大天王刘德华也请他帮忙纠正自己不标准的普通话发音。

人们不禁要问:一个普通打工仔和国际著名影星之间,可能发生这样的故事吗?这个打工仔到底是不是在吹牛?这一切的谜底全在下面这个故事里……

幸运装修工:我给国际影后张曼玉装修豪宅

今年32岁的旷荣成出生在广东省梅州市东郊乡,受当小学语文老师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就能说流利的粤语和标准的普通话,他梦想自己将来能当一名主持人。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旷荣成初中毕业时,父亲因病去世,他不得不辍学挑起家里的重担。23岁那年,旷荣成就和同乡一个女青年结婚了,并生了个可爱的儿子。

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家中的开支也日渐增多,为了挣钱补贴家用,2002年春节过后,旷荣成在亲戚的介绍下,来到北京一家装修公司打杂。由于旷荣成待人诚恳、做事勤快,师傅们都很乐意把技术传给他。2006年4月,旷荣成跳槽来到北京市汇豪装修设计公司。这是一家专门承接豪宅、别墅装修业务的公司,技术精湛的他很快成为公司的台柱子。

2008年1月17日,公司领导将他叫到办公室,认真地说:“朝阳区金盏乡X小区有栋别墅,客户要求6个月内能装修完毕,你一定要尽全力装修好啊!”旷荣成知道,公司的客户都是有身份的人,除了几位领导知情外,他们是不允许打探客户资料的,但从领导认真的表情来看,他猜想到这次客户的来头不小。

第二天,旷荣成带着11名工人,在经纪人的陪同下,来到小区办理了指纹识别登记后,便被领了进来。这是一栋两层楼的超大别墅,光游泳池就有100多个平方,再加上院内花园,整栋别墅的面积竟有800多平方米。眼前的一切,让旷荣成惊呆了,再三叮嘱工人一定要用心施工,保证质量,以免顾客挑出瑕疵。

两个月后的一天,旷荣成正在市场采购游泳池顶棚的材料,突然公司领导打来电话,急切地说:“你赶紧把房间清理下,业主就来看房!”旷荣成急忙打车赶回别墅。半个小时后,公司几位领导陪着一对高瘦的男女走了进来,他顿时惊呆了:那个瘦高的女子不就是国际著名影后张曼玉吗?旁边那位络腮胡子的外籍男子紧紧扣住她的手,感觉像对热恋中的男女!旷荣成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用力地拧了拧耳朵,发现不是在做梦后,连忙放下手中的工具,带着张曼玉等人四处参观。令他高兴的是,张曼玉对房子的装修质量十分满意。

旷荣成是张曼玉忠实的影迷,看过她主演的《新龙门客栈》《英雄》和《花样年华》等影片,所以送走张曼玉后,激动不已的他连忙打电话对妻子说:“老婆老婆,我现在装修的这套豪宅,是国际著名影后张曼玉的!”旷荣成的妻子也惊喜极了,在电话里不停地说:“好啊好啊,你想办法找她签个名啊!”

没想到竟能为自己喜欢的大明星服务,旷荣成晚上收工后,特意上网查了查张曼玉的资料,他了解到,那位外籍男子叫奥雷,是张曼玉的男友,身为德国人的他,是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中央电视台新大楼就是出自他的手。张曼玉购置这套豪宅,就是为了让男友在北京有家的感觉。了解到这些后,旷荣成对装修的质量更加精益求精了,不允许工人有半点差错。工人见了,开玩笑地说:“张曼玉要是知道你这样尽心,到时不给你一个拥抱,我们都不答应!”旷荣成笑呵呵地说:“别瞎说!能多看几眼偶像,咱就满足了!”

有一次,工人安装卧室壁灯时,不小心将右边的壁灯装高了两个厘米,虽然一般人根本无法察觉到,但旷荣成还是让工人返工了。壁灯高度调好后,那两个厘米重新刷上的涂料,却怎么也无法和以前的颜色一致,旷荣成硬是让工人将整面墙壁重新刷了遍涂料,结果因为这小小的两厘米,就增加开支7000多元。

2008年5月的一天,旷荣成在给楼梯扶手刷油漆,累得满头大汗,却没有开风扇。前来检查的张曼玉见了,操着一口港腔,关切地问:“天这么热,不开风扇怎么受得了?”风光无限的大明星竟如此平易近人,旷荣成的话闸子一下打开了,用广东话回答说:“开风扇容易把灰尘吹到油漆上,降低油漆的亮度。没关系,我们已经习惯了!”张曼玉听后,惊喜地说:“你也会说粤语?你是哪里人?”没想到这小小的语言一下就拉近了自己与张曼玉的距离,旷荣成便把自己来北京打工的经历告诉了她。张曼玉一直用心地听着,末了,她关切地说:“放心做,我绝不会亏待你们的。”

果然,不久后的一天,张曼玉和男友提着两个大西瓜来了,一进门,奥雷就操着生硬的普通话,一字一顿地说:“大家辛苦了,快来吃西瓜吧!”工人们都听得哈哈大笑,学着奥雷的语气说:“好的,谢谢!”

吃完西瓜,张曼玉表示想在卧室的一面墙壁上装块大玻璃镜,但奥雷却觉得这样会影响睡眠。见奥雷在场,旷荣成便用标准的普通话告诉他们说:“在房间装大镜子,不仅容易破坏室内磁场,而且在风水学里,镜子是一种很阴、很寒冷的东西,阴寒之物是不宜和人长久共处一个狭小空间的。还有镜子对着睡床,意味着夫妻不和。”虽然奥雷知道建筑设计很讲究风水,但没想到小小的镜子竟有这么大的学问,不禁听得目瞪口呆!

经过这件事后,张曼玉和奥雷有什么装修的想法都喜欢和旷荣成沟通,听听他的意见。每次,旷荣成旁征博引的见解,总会让他们听得津津有味,说到高兴处时,张曼玉总会夸奖他说:“阿荣,你不仅懂得这么多,而且普通话也说得这么好,你真行!”

惊喜连连:国际影后要向我学普通话

经过6个多月的精心施工,装修终于完成了。2008年7月18日,张曼玉和男友前来验房时,对房屋的装修质量非常满意,奥雷伸出大拇指,赞叹道:“旷,好样的!”可旷荣成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想:自己一个小小小的装修工,以后就只能在电影里看到张曼玉了,自己和偶像的交往也就到此为止了!

然而,世事总是那么难料,令旷荣成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居然有一天还能成为张曼玉的“老师”!

2008年8月的一天傍晚,旷荣成正准备下班回家,突然手机急骤地响起,接通后,手机里传来一个生硬的声音:“旷,我是奥雷,我找不到曼玉,你能过来一趟吗?”一听张曼玉不见了,旷荣成连忙打车赶了过去。原来,奥雷下班回到家后,发现张曼玉不在,便打她的手机,可手机通了,却一直没有人接,他担心张曼玉发生什么意外,所以让旷荣成过来帮忙想想办法。

旷荣成连忙给他的一些朋友打电话,希望他们能在街上碰到过张曼玉,可朋友找了一圈,一点消息也没有,旷荣成也变得紧张起来:张曼玉究竟到哪里去了呢?难道她被人绑架了?

就在奥雷和旷荣成急得团团转时,突然张曼玉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拍着胸口说:“终于摆脱他们了!”原来,张曼玉去华联超市买奥雷最喜欢吃的黄牛肉,准备回家亲自下厨做给男友吃。谁知,她刚开口,服务员就通过她那口港腔,认出了戴墨镜的她,惊叫道:“张曼玉!”正在购物的影迷听到叫喊声后,也纷纷围了过来。为了避免发生意外,张曼玉东西都没买,连忙用包护住头部,从人群中溜了出来,跑到车库准备驾车离去。然而,那些影迷怎么肯轻易放过这个与国际影星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有车的开车、没车的打的,纷纷追了上来,结果张曼玉只顾着躲避影迷,连男友的电话都没空接。

虚惊一场!奥雷若有所思地说:“曼玉,旷的普通话说得那么好,要不请他教我们说普通话吧!那样,你就不用这么辛苦地躲避影迷了。”旷荣成以为这只不过是一句玩笑的话,没想到张曼玉却连声答应道:“好啊,好啊!以后就请阿荣教我们说普通话吧!”

自己区区一个装修工,怎敢在偶像面前称师呢?旷荣成连忙拒绝说:“不可以,千万不可以!说出不被人笑死才怪呢?”见状,张曼玉故意激将说:“你不肯教我们说普通话,是不是不把我们当朋友啊?”见张曼玉这么说,旷荣成才勉强答应了。

然而,真正教张曼玉说普通话时,旷荣成才发现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由于张曼玉多年来一直说港语,对普通话很不习惯。本来是卷舌音的“是”,但在港语中却读成平舌音的“系”。为了让张曼玉能纠正过来,旷荣成只好像父亲以前教他说普通话那样,用筷子把张曼玉的舌头轻轻往上抬,让她先学会舌尖如何上翘,然后再让她用手背紧贴喉咙处,感受自己的声带振动。

第一次用筷子轻轻抬起张曼玉的舌头,旷荣成的手像失去控制似的,不停地抖动,结果他一着急,筷子重重地戳在张曼玉的口腔壁上,痛得她眼泪都快流出来了。旷荣成见自己闯祸了,连忙一个劲地道歉,令他意外的是,张曼玉不仅没有发火,还用手捂着腮,开玩笑地说:“以前,私塾老师对不上进的学生,都还用竹板打手掌了,谁叫我这个学生太笨了。”看着幽默真诚的张曼玉,旷荣成暗自羞愧。从此,他每次教张曼玉卷舌时,都特别小心,生怕再发生差错。

还有一次,旷荣成因为连续加夜晚,咽喉炎发作了,但想到已经好几天没教张曼玉说普通话,他到药店买了包金嗓子喉宝,就赶到张曼玉家。为了不让张曼玉察觉出自己生病了,他说话时,都用力按着咽喉,张曼玉以为是让她感觉声带振动,也用手指按住咽喉。奥雷回来看着这一幕,关切地问:“旷,你是不是生病了?”张曼玉这才恍然大悟,连忙让奥雷开车,两人将旷荣成送到医院……幸好,旷荣成咽喉炎并不严重,但张曼玉还是像姐姐一样,抚摸着他的肩说:“阿荣,一个人在外,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啊!”

在旷荣成的耐心教导下,张曼玉的普通话发音标准多了。为了强化训练,张曼玉每次出门时,旷荣成都让她随身携带一台微型录放机,将所有说的话都录下来,回家后再播放出来听,找出其中不标准的发音或表达方式,然后加以改进。

看着旷荣成整天为自己忙个不停,张曼玉心里很是感激。2008年9月,她和男友回香港探亲,除了到商场挑了块劳力士手表外,还特意到尖沙嘴老字号“大家姐”买来旷荣成喜欢吃的龟苓膏等。旷荣成见礼物这么重,起初只肯接受龟苓膏,张曼玉急了,半生气半请求地说:“你还当不当我是学生?这就当我的拜师礼,好吗?”旷荣成这才收下了礼物。

文字为媒:国际影后甘拜打工仔为师

2008年10月初,瑞士一家著名手表生产厂家,邀请张曼玉做代言人。由于时间紧,厂家要求张曼玉尽快拍摄,可张曼玉拿到台词后,却要求厂家给她两天的时间熟悉剧本。原来,张曼玉想用普通话拍摄这个广告,可中间有些字,她又读不准,想让旷荣成教教她。旷荣成接到电话后,连忙坐车赶到张曼玉家,逐字逐句地教她发音。

广告播出后,很多朋友都对张曼玉那口标准的普通话感到吃惊,纷纷打来电话询问。每次,张曼玉都高兴地说:“你们来北京啊,我让我的阿荣老师教你们!”

那天,旷荣成接到张曼玉的电话,让他下班后赶到北京金域万豪酒店。由于路上堵车,旷荣成坐了两个小时的车才赶到。房间里,张曼玉、奥雷和刘德华正坐在一起,显然已经等了很久。旷荣成正准备道歉,张曼玉却打住他的话,介绍说:“这就是我跟你常提起的阿荣老师!”原来,刘德华趁这次来北京拍摄宣传片,顺便来看望了张曼玉。得知张曼玉拍摄的手表广告是她亲自配的音,刘德华无比惊讶:究竟是谁有这么大的魅力,让张曼玉改变多年的语言习惯!特别当得知是一个小小的装修工时,刘德华硬是要张曼玉安排他们见见面。

席间,旷荣成和刘德华聊得非常开心,他标准的普通话不时引起刘德华啧啧赞叹,夸奖说:“难怪我们的张大影星这么隆重推荐你,果然名不虚传!”

不久,刘德华来北京参加公益演出,特意打电话让旷荣成和张曼玉一起来观看他的表演。晚会结束后,旷荣成正准备表示祝贺,不料刘德华却笑容可掬地说:“阿荣老师,我有什么字没唱标准吗?”见刘德华如此平易近人,旷荣成胆子一下大了,告诉刘德华唱歌的鼻音太重,有时会影响发音的清晰。刘德华听得直点头!经过这件事后,旷荣成在张曼玉朋友中的名气也更大了,经常有人打电话向他请教,一聊就是半个小时!

想到旷荣成一个人在北京打拼挺不容易,逢年过节,张曼玉都会主动打个电话,或者发条信息问候他。有一次,旷荣成在装修房屋时,不小心从架板上摔了下来,扭伤了腰。住院的那几天,工友们开玩笑地说:“张曼玉不是叫你老师吗?怎么老师住院了,学生也不来看看啊?你以前是不是吹牛?”就在工友们议论纷纷时,张曼玉竟提着一大篮牛奶、水果等营养品来了,工友们看得面面相觑,无比羡慕地说:“荣成,你真行,这么一点伤痛,人家大明星就特意跑来看你!”

旷荣成的家人得知张曼玉对他如此关心, 60多岁的老母亲特意连夜制作了沙茶酱和汁猪肉等广东特产,托人带到北京,让他送给张曼玉,并告诫说:“阿荣,人家大明星这么关心你,我们一定要记得感恩啊!”张曼玉接到礼物后,很是感动,当即给老人家打电话表示感谢!

2009年2月21日,是旷荣成的32岁生日。下午,他一个人正在家里吃饭,突然手机急骤地响起。他接通一听,当即传来张曼玉清脆的声音:“阿荣,祝你生日快乐!”自己的生日只和张曼玉说过一次,她怎么记得这样清楚,旷荣成喜得不知说什么好。张曼玉见他半天没说话,开玩笑地催促道:“阿荣,难道你想我和奥雷一直站在门外吗?”旷荣成这才回过神来,连忙打开门,只见张曼玉和奥雷手里捧着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