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作者是谁十篇

时间:2023-03-26 04:37:03

梦溪笔谈作者是谁

梦溪笔谈作者是谁篇1

1、《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031—1095)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2、据现可见的最古本元大德刻本,《梦溪笔谈》一共分30卷,其中《笔谈》26卷,《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全书有十七目,凡609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其价值非凡。书中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成就。社会历史方面,对北宋统治集团的腐朽有所暴露,对西北和北方的军事利害、典制礼仪的演变,旧赋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较为详实的记载。

(来源:文章屋网 )

梦溪笔谈作者是谁篇2

绕开苦难

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被选进了小学语文教材。原作写鸭妈妈孵“丑小鸭”都孵得“不耐烦”了,她看着这个丑陋的“大个子”,觉得他“不正常”,当他的兄弟姐妹们都对他喊“让猫抓走你吧,你这个丑八怪”的时候,鸭妈妈终于下决心驱逐他了,她说:“你最好走得远远的吧!”显然,在大师的笔下,鸭妈妈并不是一个死心塌地地爱着自己孵出的这个“异类”的伟大母亲。而我们的教材根本无视原作对鸭妈妈这一角色的定位,一厢情愿地改写成了“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疼爱他,谁都欺负他……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

或许,改写者的初衷是好的,不愿让涉世未深的孩童看到人世间的种种苦难,但是,苦难是这样如影随形地追击着我们,我们不直面它,又怎能迎击它?

绕开真实

小学语文教材上有这样一个要求学生续写的作文练习:一天早晨,我穿着新衬衣去上学,结果,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个叫溪溪的女孩拿着她不及格的作文哭了,我看了看溪溪的作文,大概是写她的同桌不小心在她的新衬衣上蹭上了圆珠笔油。老师的批语是:选材没有积极意义,故事太平淡。我问溪溪:你们班有写得好的吗?她说:有。比如,有一个同学写他在公共汽车上跟小偷搏斗,结果,小偷把他的新衬衣给撕破了――这篇作文得分最高;还有一个女同学得分也挺高,写她扶一个老奶奶过马路,老奶奶突然吐了,吐到了她的新衬衣上……

我对溪溪说:你的作文写得比这两篇高分作文要好得多,因为你的作文真实。你想想看,公共汽车上的小偷那么凶,他怎么会只撕衣服不撕人?大马路那么宽,老奶奶恶心了怎么会专门往人的新衣服上吐?――这是个鼓励人编造谎言的作文题目!

绕开丑恶

我有个朋友编写小学语文乡土教材,他让我推介一些诗歌给他。我说:先给你读一首诗,看看可不可以入选。

“我姐姐/不学好/想到什么说什么/喜欢什么做什么/一点不在乎/十岁上/她把刀塞在皮腰带上/梦想成为/白马王子/扮成玩偶小马/她扬起长长头发/一直拖到膝下/吸引了当地最佳精英/妈妈哭泣为她祈祷/30岁上她离了婚/剪去长长卷发/蹲在马车上/告诉我:上帝创造了人/然后又后悔/我跟她不同/一直学好――而现在/我正尽力/争取达到自己的/坏标准/最后/我和她沆瀣一气/喜欢起她的怒气、长靴/我们交谈/我们抽烟/我们嘲笑每一个人/一对坏姐妹。”

朋友万分惊讶地望着我说:你疯了吗?这叫什么诗!

我说:我没有疯,这是选入英国语文教材里的诗,这首诗的题目是《姐妹俩》。它读懂了这个诡谲多变的大千世界――不是吗?

在雨后泥泞的道路上,有谁,能够踏过那些水洼,不在意弄湿了鞋子甚或弄脏了裤子,昂首前行,带出一支不变形的队伍?

梦溪笔谈作者是谁篇3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诗“谤讥”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任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惠州、儋州,北归后第二年病死常州。从三十五岁开始颠沛流离,在一地居住从未超过三年,你仿佛看到,在那交通不便的时代,他风尘仆仆,跋涉在中国的荒野古道上,最后孤身一人流放在海南,但是,尽管一生多舛 ,他几乎从未放弃过对美的追求,因为执著于美的追求和生命的体验,所以他表现出超然于物外的“豁达”,“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为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苏轼的一生是执著与豁达的一生。

㈡粗读其词

1、《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宋神宗八年(1075)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早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下此词。

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狂者,豪情也,本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狂”字贯穿全篇。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本词从问月开始到结束,从缺憾开始到圆满结束,从疑惑开始,到清醒结束,得到大彻大悟的结束,苏轼要自己、弟弟以及天下读他的诗的人,不必硬性追求实际生活中的完美之憾,只要精神上充分理解自然选择,寻找自我的快乐所在,那么美好的东西就会长期属于超脱灵魂。

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作于贬谪黄州后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这是一首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

4、《念奴娇•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作者起笔一声吼,由赤壁之景联想到赤壁之战,进而想到其中的英雄 人物。当时苏子空有一腔报国之情,政治上屡屡受挫,所以发出“人生如梦”的慨叹也属情理之中,但整首词仍然掩盖不了他热爱生活、想有所作为的乐观态度。

5、《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词人远谪黄州,托病游清泉寺所作,上片写请泉寺风光,下片融景生情,迸发一段坦荡、乐观、奋发向上的议论。

6、《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乞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有人说苏轼是第一个为海南之春写赞词的人。当时,词人再次遇贬,面对荒凉之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对人生、对美好的事物仍然追求不止,所以,偏僻荒凉的海南“不似天涯”,表达他旷达的胸怀。

㈢品评和鉴赏

在了解词人,粗读作品之后,同学们经过比较阅读,归纳了鉴赏古诗词的几点要义。

⑴品语言语言是诗词最直接的外衣,聚焦生动传神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才能领悟其中的深意,古人云:着一字而境界大开,说的是语言锤炼的重要性。在《定风波》里一个“狂”字境界大开,大守出猎而倾城出动,此一狂,猎必射虎此二狂,自比孙郎此三狂,“狂”字勾勒出一个屡次遭贬,却仍然赤胆忠心的英雄形象。

⑵领会意境的创造诗歌的主题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在一起的一种艺术境界,在《水调歌头》中,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这的意境美,把自己遗世独立和往昔神话融为一体,在月的阴晴圆缺中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极富浪漫之美。

⑶理解典故的使用,苏轼是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他的词好用经、子、史等,有时颇费力,只有理解典故才能进一步理解作者的用意,在《水调歌头》中,“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看似无典,实则化用唐人小说里的事,《浣溪沙》中“休将白发唱黄鸡”化用白居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并反其意借慰庞安常。

梦溪笔谈作者是谁篇4

曲水流觞:王羲之等人的休闲方式

聚会,是古代雅士们交流情感、增进友谊、舒展身心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中他们最爱的应该是“流觞曲水”的形式。

这种临溪而坐的大Party源于周代盛行的每年三月“上巳”(上旬的“巳”日),由女巫在河边举行为人们除灾去病的仪式,叫“祓除”或称“修禊”。后来,古人把修禊与踏春、游春融为一体,便有了临水宴饮之风俗。为增加乐趣,就让酒杯盛满酒顺着曲折的溪流漂浮,漂到谁的面前,谁就拿起酒杯一饮而尽,故名“曲水流觞”。

魏晋时,文人雅士纵情山水,潜心翰墨,常作流觞曲水之举。这种“阳春白雪”式的高雅酒令,不仅是一种罚酒手段,被罚者还得当场吟诗咏怀,故一度成为受文人墨客推崇的高逸雅致的古代Party。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大书法家王羲之与当朝名士谢安、孙绰等42人进行过一场最著名的“曲水流觞”大Party。这一天,清澈见底的溪水中酒香飘溢,42位雅士端坐小溪两侧,一边饮酒,一边吟诗,借酒抒怀。王羲之乘酒酣人醉之际,笔走龙蛇,写下那名传千古的《兰亭集序》。这等休闲,这等Party,几乎分文不花。与时下动辄耗资几十上百万的各类文人休闲“笔会”相比,反差显而易见。

游山玩水: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名义

中国古代士人尤其讲究山水之乐,强调天人合一,憧憬在自然山水中拥抱梦想。所以古往今来,纵使是些文弱书生,大凡名士也都有过旅行经历,各种长长短短的旅行增加了他们对风土人情的了解。

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蹊,不知地之厚也”;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远 一生好入名山游”;陈子昂登幽州台时写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千古绝句;韩退之在华山上吓的哇哇大哭,甚至写好了遗书。这些文人与山川的故事散见于各种书籍,读之让人忧愤、让人莞尔。

对于古人而言,山水犹如过滤器,荡涤平庸、粗糙和躁动,留下深沉、诗意与澄净。长风万里,日月经天,晨钟暮鼓,春花秋月,面对自然的伟岸壮丽怎能不油然而生江河万古的感慨,又怎能不为现实的蝇营狗苟而抱愧满怀呢?山水也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书,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荒烟蔓草的世态人情就在书的褶皱里水一样蔓延。

梦溪笔谈作者是谁篇5

梦想人人都有可能会有,但不是人人都会为了梦想选择奋斗,没有“眼睛发光、心中有火”的魅力,何来满足需求、体现差异、实践创新,更不要谈合作的可能与合伙人的加盟暨统一战线。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梦想合伙人》观后感,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梦想合伙人》观后感1今天看了韩国导演执导的一部讲述中国三个女人创业故事的电影《梦想合伙人》感慨良多。该片通过讲述小镇姑娘芦珍溪、女强人文清以及拜金女顾巧音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女人有关青春、梦想、创业的励志故事,反应出新时代的女性奋斗精神和独立意识。

故事背景跨度较大,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值二十一世纪初,芦珍溪,文清和顾巧音是三个不一样风格的女性。芦珍溪在美国留学期间因为卖假包而被驱逐回国,男朋友也与她分手。成熟干练的商业精英女文清遭遇小三插足,感情破裂。灰姑娘顾巧音家里欠下一屁股债,她却想着嫁个有钱人翻身。三人同在商学院进修而相识,从互看不顺眼变成了合伙人,同时在事业导师孟晓骏教授和芦珍溪发小牛俊成的帮助下,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

芦珍溪是一个非常执着的女性,她热情,大方,开朗,在发生地震的时候还想着救人,她不服输,不因自己以前的过往而看不起自己,她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失败了敢于正视自己,从头来过,正因为这样,她才能一步一步的走向成功。顾巧音是典型的拜金女,对各类名牌信手拈来,家里贫穷,一开始却想着靠嫁个有钱人改变这一切,最后终于决定靠自己改变人生。文清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本该幸福的她却遇上了老公出轨,知道破坏她家庭的小三来挑衅她,她才开始考虑改变自己。三个女人一开始互相看不顺眼,在经历一场在卫生间里共同对抗挑衅文清的小三后,三人的友谊逐渐开始。女人间的友谊其实很简单,有共同的目标,有共同的敌人,就具备了成为朋友的前提。

本片名为《梦想合伙人》,除了三位主演“合伙人外”,影片还有一个核心词就是梦想,主角们在不断地追梦,她们敢想敢做,如果不是梦想的力量支撑着她们不服输,她们不会坚持东山再起,这就是梦想的力量。影片十分充满正能量,片中充满了温馨感动,亲情和爱情,都是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愿我们在这条名为梦想的道路上,就算遇到艰难险阻,也要披荆斩棘,不要停止奔跑,跑着跑着,你可能会看到一番别样的风景。

《梦想合伙人》观后感2你是否体验过梦破碎的片甲不留是什么感受?你是否能够理解跌倒爬起触底反弹的华丽蜕变是什么感受?由导演张太维导演的《梦想合伙人》可以让你一并感受那些个有梦想的人、愿意为梦想付出的人、完成梦想目标的人的窘迫、困惑、欢乐等,真的就如同《来自星星的你》一样,该片中的梦想、合伙人,竟是那么偶然中的必然。

梦想合伙人,宣传侧重于女性创业,无疑对于内心含有想创业的一团火、身为女性的我,犹如吸铁石一般的便被吸引了。该部《梦想合伙人》,笔者认为是1+1>2的模式,并非局限于有形的创业,而更体现了无形的价值,不管是家人、朋友、领导、爱人等,只要在生活中、工作中为了自己的梦想得到他(她)们的支持,那么她(他)们就都是与自己梦想关联的合伙人,是一群想要活出自己想活的模样的人。这也许才是该片真正能够赋予我们奔跑的内涵。

3个女人原本三台戏,而该片中3个女人一台戏,《梦想合伙人》中角色的梦想,就是梦想中的角色。卢珍溪,为了生活费打工、为了奖学金和喜欢的人而拼命学习和掌握英语、为了重生而选择MBA了解创业、为了证明自己而努力获得该有的尊重等,从始至终都为梦想而活,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也都因事业梦想而精彩;文清,开始的职场女?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庥鲂∪轿霍弑怀废轮拔唬诵陌呐⑽酥匦禄畛鲎约海霉壅呖吹搅艘桓鲅Щ岬屯贰⒍锰辶隆⒂赂壹崆课蠲蜗攵降呐?顾巧音,为了帮助家里还债,顺着妈妈本意“孝顺”的假冒哈佛毕业的”千金小姐”,一心只想找到金龟婿的灰姑娘,是表面化的轻浮下不辞劳苦辗转于商学院、唱歌场、小巷子之间,那个内心欢乐积极的为了亲情爱情梦想而过的女人。这样的三人,不同经历、不同背景,却相同的特质和相同的身份,那就是不服输、不轻易向命运任命、心中有梦的女人。卢珍溪的购物模式、文清的企业经验(品牌)、顾巧音的时尚灵感,一台戏的搭建,因追求而产生关联,因异同而产生可能,只有梦想,可以激发个体无限潜能,也只有梦想,才能将群体集中在一起,各司其职、各为所用。

《梦想合伙人》中的合伙人,我理解的不仅仅是创业的合作伙伴。珍溪狼狈从美国返家在母亲坟前委屈的哭泣,爸爸那一句“不管你做的好不好都是我的女儿,你去大城市吧,这样你不会后悔”,给了她莫大的安慰和支持才有了她继续奔跑的勇气,爸爸也应是梦想实现过程中的合伙人;牛俊诚的心,如同神圣婚姻殿堂上“不管生老病死、富裕或贫穷,你都对她不离不弃”的庄重誓言一样,陪伴着卢珍溪跌跌撞撞的在失败与成功的五味杂谈里面对一切,他也应是梦想实现过程中的合伙人;孟教授,是伯乐,亦是导师,他对卢珍溪的赏识、对商业气息的灵敏、对创业团队的推荐等,无疑是促成有着不光彩隐私的三位女性重新找到了存在的价值和活的更好的状态,他也应是梦想实现过程中的合伙人。如同梦想千变万化,合伙人也许是创业路上的保驾护航者,也许是不离不弃的良师益友,也许是鬼点子不断创造力无穷的调皮捣蛋等,多样化的合伙人,才能让一切皆有可能。该片故事中合伙人的组合,有的人说是“四不像”,不能理解好不搭嘎的三个人竟然能凑在一起创业,而我却认为这恰恰反映了团队人员组成的巧妙所在,因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为了梦想的实现,与之相关的任何人,都愿意尝试取长补短,何乐而不为呢?三位女性事业的成功也说明了这一点。

梦想人人都有可能会有,但不是人人都会为了梦想选择奋斗,没有“眼睛发光、心中有火”的魅力,何来满足需求、体现差异、实践创新,更不要谈合作的可能与合伙人的加盟暨统一战线。人人都想实现梦想,但梦想不是一蹴而就的“掉馅饼”,三个女人从“loser”再到找到生命终极价值的女强人,从差异化快递上门服务再到网络媒体手机APP,东山再起至最终上市,经历了互相看不顺眼、因作业勉强结合、共同“厮杀”小三、一起奋起创业美美网、创业危机信任破裂、重振精神坚持战略联盟、重新修复信任等系列磨炼,实现华丽转身,活的比原来更好。虽尚无呈现现实创业中好的Idea、市场评估、资金链评估等关键因素的完成过程,但从女性、梦想、合伙等角度给予我们不一样的理解和体会,也证明了这个时代可以给予女性实现自己梦想和证明自己的机会,女性的精彩,不再受过去的“男尊女卑”、“男外女内”等过时理念的约束,完全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有时候不得不牺牲一个自己成就另一个自己,接纳自己及多样化社会关系,既能彼此信任,利益共享,又能彼此扶持,同甘共苦,风险共担,诚如资深媒体人兼电影策划人徐高栋所言,没有勇气实践的梦想犹如一潭死水,时间久了就彻底浑浊,而只有梦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伙人的实践,犹如昙花一现、海市蜃楼,时间久了就会身心疲惫,甚至万念俱灰,要用“打不死的小强精神”平衡工作、家庭、生活,让“咸鱼”的正能量把平淡如水的生活激起万丈光芒。“一无所有则无所不能”,要是再能融合时代特征,响应国家和社会号召,将中国梦当做小我梦想实现的最终大梦想,并为之而创新、努力、积极、乐观,助人助己,那岂不是能获得更大更多的梦想成就感?人生难有几回搏,该电影的可贵在于让人还能看到希望,让人愿意相信梦想可以带着我们奔跑。

《梦想合伙人》观后感3有决心的去做一件事情仿佛都有个引导力在推动,姚晨饰演的芦珍溪从小就有远大抱负,影片中有个黑白电视机在播放大时代是在她心里种下雄心抱负的引导点。当她舅舅偶像形象不在,她需要重新定个更高的目标考上大学,她努力念英语是为追求心仪的帅哥于是她真的出国了,牛俊诚念英语是为了默默地陪伴姚晨。最后毅然回国是因为教授引导给她新的目标,回国后信心全无她爸爸几句鼓舞的话给她重新奔跑的勇气,这正如我来看这部片子是因为唐嫣,也是个引导人的作用。

(小缺点:墓地镜头面积太大,影院屏幕大,放出来有点恐惧压抑破坏片子的意境,这完全可以让她拿着一件妈妈的物件来吐露心声,境头柔和美感些就好)

开头姚晨就是个在奔跑的女人,买假包被抓,跑!创业路上元气满满的面对困难,继续向前奔跑!结尾也是奔跑着追逐深爱着她的男人,跟开头相呼应。

郝蕾饰演的文清是个成熟智慧的女性,戴着墨镜出场真是惊艳全场,好多男同胞也发出了“哇”的感叹,看来所有人都是特别崇拜那种带有成功人士的自信气息,很奇怪她丈夫背叛,小三挑衅,她怎能还有心思参加学习。看来无论境遇如何都不能放弃对自己的追求。

至于唐嫣,我从“18岁开始就是她的忠实观众”,她一出现就有种至亲映入眼帘的亲切熟悉感,好大的电影屏幕,更加清楚的看到了每一寸肌肤好过瘾。她饰演的顾巧音梦想是给她妈妈吊个金龟女婿,于是她找准了目标商学院。真实身份是要替父还债的酒吧歌手,还有吉它手的那句“唱歌需要用腿吗,赶场去另一个地方”真令人同情她的生活地位。所以在厕所里时她并不是主动帮忙打小三,而是因为小三抓破了她的包才加入了这场战争,顺势成为了合伙人真是解脱过往的美好开始。但那个美美网假包事件就是她一个人的错,就像文清说的,从头到尾没有听到过一句道歉,这点人设是满遗憾的,没有塑造出人物内心该有的责任感。照片结尾处她还是坐了那个酒吧男的摩托车,这个也满唏嘘的,她逃出一味拜金的圈子,但同时又跳进了妥协甘愿的圈子,谁说灰姑娘就不能追求更高的,有钱的就不帅没真情的吗?谁又敢保证那个酒吧男就是真情的?就因为他不是有钱人?希望顾巧音还是会有下一个指导人来拯救她吧。

(谁需要合伙人吗?我也是个很有创意思维的人,这种干股合伙的好事快来找我啊)

看片子时听说,“这个好假怎么地震了夸张…不是资金周转不过来了怎么开个手机APP就成功上市了”对于这些疑问在我这里倒是一点没有难以解读的,片子只是个浓缩的剪影,地震就好比天意,那个发微博赞扬她的人商学院教授的提点就是人助,三个命运各不相同的女人短时间内就能彼此信任发奋就是人合,地利就是开发APP顺应当下发展,所以她们成功了。这是我设想的比喻,当然还有很多种。影片中的成功看起来不切实际,但无论成功还是失败的创业路上各种不解的事情都会有。片中的任何事情讲的都是个比喻,有智慧的人应该从比喻中悟出为自己所用的道理来。

《梦想合伙人》观后感4创业,是近年最热门的话题,而互联网则是创业者们最优选的路径,且不说那些具一定规模的互联网企业,单是某电商平台,就托起了无数人、也摔碎了无数人的梦。所谓的互联网泡沫,可以单纯理解为来得快去得也快,它可以给你的人生轨迹画上最跌宕起伏的曲线。让人费解的是,这本是电影作品很好的切入点,但观众又很少能在大银幕上看到,因此,在满是青春、怀旧、谈情说爱的环境下,《梦想合伙人》在选材上就已经很吸引人了。

很多人都喜欢将这部作品和陈可辛的《中国合伙人》联系到一起,事实上两部作品除了都讲述合伙人的故事,无论创作班底、角色设定,特别是故事走向,都大相径庭,如果说《中国合伙人》中,三个男主角从合力创业到不欢而散,有力的说明了朋友不能做合伙生意,那《梦想合伙人》则恰好反过来,三个女人从开始的小摩擦,到最后创业成功的完美结局,能够传递给观众更积极、更乐观、更励志的态度。

同为创业,其实《梦想合伙人》也是强力升级的。和《中国合伙人》借政策和环境的大好势头开办培训学校不同,《梦想合伙人》里的创业环境其实相当残酷,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红海,因为影片讲的就是当下,对观众了解创业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大家都知道,几大电商平台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经过积累已经完成非常成熟的模式,而影片中三个合伙人想要做的,正是一个购物网站,这对于编剧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幸好整个创业的理念和过程说得通、立得住,甚至可以看做是电商时代的创业典范。影片中“美美网”的创建和维护过程,其实也正是影片故事围绕的主干,三个合伙人各展所长,李晨的角色负责技术开发,郭富城的角色找关系、搭人脉,在关键时刻给予点拨,构建了在当下的创业环境中,几个不可或缺的的创业因素,给人的感觉非常写实,包括对项目的前期筹划、开发,后期上线、销售、拉客户,以及人物矛盾和创业起落的构建,都极让人信服。把上面这些放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逻辑缜密、构思详尽的扎实剧本,这也正是一部不卖特效的故事片,最重要的部分,剧本好,电影就已经具备很高的可看性,也有资格为当下的创业者提供参考。

影片还有一个有趣之处,是在人物关系上不落俗套、另辟蹊径。从《小时代》开始,女人之间的关系就变得越来越狭隘,她们往往是闺蜜,时间一长就开撕,就算不撕,也是围绕爱情做文章。也难怪,中国几千年来就一直是典型的男权社会,即便男女平等喊了很多年,但真正女性创业成功的,除了董明珠你能不能再说出几个来?影片中姚晨、唐嫣、郝蕾组成的创业核心团队,说她们是朋友、闺蜜都不太恰当,想想还是合伙人最合适。前些天在电影会上和郝蕾谈到这个问题,她也认为“合伙人”其实是一种独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几个人为了同样的梦想同样的目标走在一起,智商相当才能有共同语言,情商足够才能保证不散伙,超越了单一的利益或情谊,三个人围绕着合伙人这三个字推进剧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当然,如果影片只有创业和合伙人,就会显得缺少人情味充满铜臭味,深感姚晨和李晨以及郭富城三人之间关系之巧妙。姚晨和李晨的关系诠释了什么叫陪伴是最浪漫的告白,李晨一路的默默支持和郭富城不求回报的付出都让人由衷感动,这应该是最美好的情感吧!

《梦想合伙人》观后感5继《中国合伙人》这是第二部给我“梦想”这两个字更深注解的电影。《中国合伙人》讲述的是三个男人的创业故事,而《梦想合伙人》讲述的是三个女人的创业传奇。卢珍溪、顾巧音,文清三个经历不同的女人,却在孟晓俊的撮合下走到了一起,创建了专供女性消费的“美美网”,开启了全新的创业人生。

这部电影卢珍溪无疑是中心人物,小时候崇拜的偶像“舅舅”在落败后卢珍溪就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考上大学让家里人骄傲。而一直陪伴着卢珍溪的是她的青梅竹马牛俊诚,而这时来到大学卢珍溪喜欢上了一位师兄,在师兄的引领下,她和师兄一起去了纽约。然而,为了生存她开始卖假包,由此也和师兄分了手,甚至后来被人举报,抓进了警局。在警局偶遇孟晓俊,被保释,后被迫归国。

在我这个从小就按部就班上了大学,梦想模糊的小女孩来说,卢珍溪无论如何都是楷模。第一,她目标明确,从未改变,我想这一点也是孟晓俊看中她的一点。第二,正如孟晓俊说,他在卢珍溪眼里看到了一团“火”,正是这团火,让她有不懈向前奔跑的冲劲。第三,她心怀“梦想”。有梦想的人,她不怕困难,她从不停歇,她勇往直前豪不畏惧,她的心中只想“成功”。尽管有“万事开头难”的魔咒定律,但总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惊喜,条件就是勇不放弃。三个人中卢珍溪是最坦诚的一个,她的经历告诉我,不怕走错路,犯过错,只怕就此堕落。“美美网”的灵魂导师。

“灰姑娘”顾巧音,她的一出场便向观众暴露了她的本性,一个声称“下了百万”的车不坐的“拜金女”,其实她有她的不可替代性。她那一双“火眼金睛”一扫,所有的东西在她面前都是明标价码,时尚,品味,她就是“美美网”的潮流导向。所以,每个人都有她应有的价值,有时候在大众眼中并不被看好的人其实她有着另一面的才能是无人能及的。

成熟,明智的文清,拥有在大公司工作的经验,是“美美网”运作上市的主推人。老公的出轨,让她的家庭破碎,为了女儿却不能离婚的隐忍女人。女人从来都不是软弱的,尤其是“母亲”,懂得疼女人的好男人才配拥有女人的柔弱,而坏男人只会在时代的潮流里被女人淘汰。

梦溪笔谈作者是谁篇6

山中何尘?云帚扫得天空月朗气清。

我独自洗壶树下。

把心垢细细擦了几遍,

俗世的炎凉,谁看得清自已。

云上的日子,滤去了烦忧。

静静的闲坐,捧一壶清风,一壶日月。

且无思,无欲,无为,

把一个空字写成妙有。

读 书

草堂筑在山谷,一如鸟巢栖南枝。

窗竹影摇书案上,

我独守着青灯黄卷。

皓首穷经,唤儿莫嫌家道贫。

可卖屋边地,得钱添置一床书。

作蠹何须面子,

翻读可解愁郁。

逐字逐句逐光阴,胸无一点尘。

寒夜月点灯,我在月下读无眠。

书可医愚,分明人又笑我痴。

奈何,奈何。炉已无烟天将亮,

掷笔砚池,推开窗扉闲听泉。

一生无悔终是读,哪管宵小讽与讥。

梅花处士

昨夜斗杓转了,东风趁我不备

化雪于陌上。

孤村晓雾里,几枝老梅

忽地亮了小萼珠光。

隔着石桥,被我们看见。

岁月的冷,催人身欲老去。

而熟谂的梅横斜着寒枝,不屈不挠。

极似篆籀纵横笔法,

恣意于危石旁,挥写铮铮铁骨。

看着,看着。不须折枝遮老眼

一朵朵花便从远处

开到我们的心扉。

坐 忘

庄周梦蝶时,我也在山上。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

同于大通,是谓坐忘”

可那时我还是惑者,拥智而迷惘,

怀宝求宝,真不知人生为何。

庄周去后,我想做一块石头。

主静去欲,望山收心。

饮虚无之水,安坐离境。

可尘世的纷扰,犹如荧虫飞舞。

不著一物谈何易?

唯求道之心,坚如磐石。

看着流水,与光阴比长短。

杖藜归来

竹露饮后,中了山的毒,

已不知身在何处。

烟霞也会上瘾,朝吸晚服,

整日浑然飘在云端。

芒鞋踏着青色,忽高忽低,

推敲脚i的平仄。

杖藜而归,柴扉虚掩月下,

天籁适时盈耳。

我本无心扬州路,繁华烟云俱消散,

归来兮,抖落前情往事,

与石默对,与鹤共舞。

观 荷

拢手端坐,苔痕柔软。

山是一张大蒲团,

随我安放肉身。

箭荷清香在水,映照天空颜色。

我亦澄明清澈,不愿纤尘染。

且寄情一花一叶,风放旷,雨说禅。

尘世的业障,一池的淤泥,

浅看不让污人衣。

岸上立身,冷眼枯荣变幻。

薄暮时至,还棹去也。

高士午酣

来,来,来。

与树饮,与鸟饮,与风花雪月饮。

知己醉,己亦醉,该醉都醉。

醉生不梦死,只梦已成山中仙。

酒为何物?

一出解忧折子戏,一支睡前摇篮曲。

道不尽的旧事,交给声?

解不开的纠结,袒胸露腹。

光阴荏苒,我独悠然,

隔着暮色,谁能知我千年模样?

访幽空山

进山不见人。

鸟说:吾之鸣啾,空山更幽。

其实,我在远岫之上,

原本既不看山,也不看人。

性衣袖,只想兜起落日的余晖,

做我的衲衣。

思想一旦在云游,脚步多轻盈。

凡俗的蝉噪,知了又如何?

不如一起蜕去壳,结庐在树上。

静就睡去,管它日升月落,

春华秋实。

养 鹤

山中无甚事,丹青亦荒疏了。

秋深叶落,樵径上走动着回旋的凉风。

鹤唳于幽谷,急急唤我。

孤云飘过,我原是痴情的养鹤人。

鹤立鹤舞鹤徘徊,

喜欢一起弄清影。

玉羽振,律劲吹,此境不使尘中寻。

今夕何夕,还重要吗?

此地何地,亦不输琼楼玉宇。

笑则寿,鹤而寿,

容我快活神仙做一回。

坐看溪水

残秋寒雾,锁了樵径。

杲杲日纾我且移步。

坐看几千个日夜,溪水奔突,

时急时缓,时涨时枯。

水何澹澹,深不可测也,

仿佛隐处孤云,散入高湖,

山中消息,亦随水随风传出沟谷。

我本无意隐逸,

胸中波澜有些起伏。

青山留我驻长天,

溪水看我度流年。

不应有悔,水边风月做诗笺。

论 道

冬至,循自然之时序。

道在霜雪的冷及秋虫的蛰伏中。

我手指着天,脚抚着地。

天大无穷,遐想无限,

最终回归一根手指的现实触碰。

梦溪笔谈作者是谁篇7

一、春喜

迎春接福,自古便有,可见春天带给人们的是希望、是美好、是梦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读这首诗,脑海中自然浮现一幅春江晚景图。诗人通过桃花、春江、群鸭、蒌蒿、芦芽等意象来表现春天的勃勃生机与自然之美,从而从侧面烘托茅屋主人悠闲宁静的生活。所以,“正是河豚欲上时”一句中的“上”意为“向上游”。唐代戴叔伦早就在《兰溪棹歌》中用到“上”字表示鱼的洄游:“凉月如眉挂柳湾,d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类似用景物美表现春天到来带给人们喜悦情绪的名句还有很多。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与“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白居易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贺知章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白朴的“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刘方平的“今日偏知春气暖,虫声渐透绿纱窗”……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春来景物自然美,而春天最美不过人情美。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述的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放飞自我的梦想,风筝飞上天,就如自己凌空而起、展翅翱翔;长堤绿柳自然美,最美不过孩子们纯真的欢笑与嬉闹。暂且将这春天的人情美称为“童真美”吧。

春天里的人情之美如果少了有情人,那就不再是真正的春天。李清照在《p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中以平实的笔调写道:“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李清照以口语入词,勾画出一个面如桃花的女子的可爱与自信、娇媚与真诚,更写出了两情相悦的幸福与甜蜜。同样是有情人,而储光羲的《钓鱼湾》却含蓄委婉:“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维舟绿杨岸”以景作结,意蕴悠长,而情人外貌气质与心情怎样,诗人只字不提,全让读者去想象品味。被等待的人也许是“秦地罗敷女”,相见之后定是“笑从双脸生”。就将这春天的人情美称为“真情美”吧。

二、春愁

曾有一首《月儿弯弯照九州》的民歌自南宋起传唱至今,歌词是:“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同样是春天,因为人们的遭遇不同,时局的变迁有别,国家的兴衰迥异,诗歌中的春天自然除了喜,也有愁。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因此,春天里的愁绪,也有不同的来源,有伤春惜时之叹,有游子思妇之情,也有羁旅漂泊之感,还有国破家亡之苦。

(一)伤春惜时

春天,因为美好,人们才备加珍惜。王令在《送春》中写道:“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归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诗中巧借子归之声来表达对春天执着的挽留,象征着人们对美好时光的备加珍惜。贾岛在《三月晦日送春》中也表达了留春之意:“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这样痴痴地守着,有对过往时光的留恋不舍,更有许多的故事要在心中慢慢咀嚼、反刍、消融。在贾岛心中,春天不是按季节来去,而是按时辰计算。在这春天的最后时刻,只有静静相伴,相对静默,才能体会拥有的真实。这种直接抒情的方式感人至深。

而伤春惜时写得最好的,当属张先的《青门引・春思》:“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楼头画角风姿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词中先点明自己在乍暖还寒时候的寂寞愁苦,今年将过,残花入酒,病苦相伴,而明月高照,隔墙却有青春女子荡着秋千,尽情享受着春天的绚烂轻松、宁静美好。两相对比,心有悲凄。最妙的是作者没有明确地描摹秋千上的人,只是通过影来表现。张先自己说:“‘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此余生平所得意也。”后来,人们就称呼他为“张三影”。笔者认为,“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毫不逊色。

春天百花繁茂,万物生长,欣欣向荣。而春短易逝,韶华难留,人生亦如是。古人伤春,实是 伤己。

(二)游子思妇

同是伤春,在游子思妇眼中,却有更深更浓的情意。他们有的是两情相悦而不得相守,如李商隐的《代赠二首》:“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有的是写女子在家里苦苦守望,期盼之中有甜蜜与祝福,但更多的是惶恐与迷茫、担忧与烦恼、忧虑与焦急。这样直抒胸臆地写春愁的诗句有王昌龄的“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安石的“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晏殊的“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等。借景抒情的如戴叔伦的“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关汉卿的“一春鱼燕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李白的“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梅尧臣的“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等。也有将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融合在一起,如贺铸的“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晏殊的“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温庭筠的“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绿空迢迢”等。

游子思妇的诗读来往往觉得真挚感人,但读得多了便觉得少了点什么。也许是情浓让人伤感,也许是浓情让人惶恐不安,但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全无这种感受。全诗抒写了世间人们对同有的宇宙与人生生灭关系的困惑,人生短暂的无奈感慨。这样由宇宙及人生,由历史及现实,由社会及个人的写法,一诗纵贯千古,真可谓大手笔。《春江花月夜》号称“孤篇压倒全唐”,也是实至名归。

(三)乡愁国难

乡愁,是每个人共有的情怀。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乡愁都让人魂牵梦绕。父母健在时,忧虑的是双亲;父母亡故后,思念的是妻儿;国破家亡时,眷恋的是故乡的热土与乡音。

崔涂在《春夕》中说:“蝴蝶梦中家万里”。睡时,家乡在梦里,梦里欢乐祥和,因为“梦里不知身是客”。梦醒之后,心还在梦中,然而无情的现实是孤枕冷寂,家在万里。不说乡愁,“梦家”二字则是乡愁的深层映照。再看苏轼的《蝶恋花・京口得乡书》:“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难髻。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外乡的春色再清丽,也无法洗净词人心中的怀乡幽恨。乡书万里来,思乡之情暂得安慰,但转眼之间又更深更浓。填此词时,苏轼自请出京任州杭通判,虽不是被贬,但他已明了仕途之凶险,只能借酒消愁。然而,“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东风吹来,热泪横流,韶华易逝,“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身已老,家更远,愁愈浓。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他所生活的时代就会深深地影响他的诗情。在诗歌鉴赏中,“知人论世”也是常用的方法。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李煜在《虞美人》中写道:“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他的被囚,于祖宗而言,是不孝之徒;于国来说,是千古罪人;于家而言,是无能之主。有此苦情,有此悲境,春花秋月毫无美好可言,在世间一日便是受磨难一日。往事不堪回顾,来日总是愁,这种生不如死的生活他只想早日结束。他内心积压着难耐的愁苦,胸口定有迸裂爆炸之痛。

经历亡国之痛的诗人有很多,但像李后主身份如此特殊的人少。清末丘逢甲曾写下《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人借看山来排遣内心的愁苦,但台湾被割让的屈辱让人无法释怀。作者把自己与台湾同胞的命运连在一起,升华了自己的爱国情怀。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读者似乎能从诗歌里听到台湾同胞的同悲之声!

三、春闲

面对春天,还有一批文人雅士的心情总是闲适自在的。杜牧说“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秦观说“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日阴阴正可人”。在他们心中,无须留春的原因是夏天绿叶成荫,满枝之景值得人去珍爱。或者说,他们理解到四季流转,自有其内美,自有其意趣,自有其韵味,自有其回甘。

春天里,有一种闲适,是尽情地享受这大自然的馈赠。如秦观在《好事近・梦中作》写道:“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云当面化龙蛇,夭娇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春雨过后,山路上点缀着飘落的花朵,伤春者如黛玉见之悲痛不已,触景伤情,定要葬花并写下《葬花吟》;心情愉悦者见之,如履仙境,以花为地,身也快,心也轻,神也飘。放眼望去,一山春色,处处皆如画,时时都是喜。黄鹂信使,千百相鸣,婉转好音,悦人心神。闲看云龙变幻,醉卧古藤之下,忘却了所有的忧愁与不如意之事。

春天时,有一种闲适,是景、物与人和谐。如杨万里在《桑茶坑道中》写道:“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这里,不仅风闲、草闲,而且水也闲;不仅童闲、柳闲,而且牛也闲。这样的景、物、人的和谐宁静之景如果让孔老夫子看到,一定会捋须而曰:“吾与万里也。”百姓能闲适自在地生活,正是孔老夫子构建礼乐社会的梦想。刘Y虚在《阙题》中写道:“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这是文人雅士不为功名利禄日夜静读的闲情。

春天里,有一种闲适,是经历磨难后的旷达。如苏轼在《定风波・三月七日》中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人生之中自然会有风雨,若无能回避,让自己心闲的办法就是“莫听”“莫怕”。然后走过风雨,回首再望,风雨也如梦幻泡影,走向了曾经的时空。

春天里,有一种闲适是心如明镜。王国维说:“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这便是“无我之境”。王维的《鸟鸣涧》妇孺皆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只有心静之人,才能听到花落之声,才会体会到春山之空明之境。

当然,还有一些比较独特的诗歌,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自己的志向。如韩愈的《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但这样的诗歌极少,恕不做重点分析与论述。

梦溪笔谈作者是谁篇8

《草原女孩》

风儿轻轻在天空里漫游 水啊缓缓在旷野上流 我在雪山遥远的故乡 看到一双清澈的眼眸 草原女孩红红的脸色 像是夕阳里的云彩 草原女孩纯纯的笑脸 让我想起花儿初开

没过多长时间,尕让邓真收到了从首都发来的一封信。信封里有那天宾主联欢的现场合影,还有照片中一位女孩子笔画娟秀的亲笔信。信中,女孩表达了自己对藏文化的好奇、喜爱和对尕让邓真的好感,想与他建立长期的通信联系。

就这样,一个四川阿坝地区的藏族小伙与首都北京的汉族女孩飞鸿不断,从相互好感发展到了彼此思念恋爱。一年之后,北京女孩不顾家人的阻拦,独自一人再度前往四川松潘与尕让邓真相见。

草原上,面对色彩斑斓的沃野芳菲,女孩惊呆了。天下竟有如此美丽的地方!她跪在草地上,半晌无言,两行激动的泪水悄然滑落。

女孩兴奋地唱着、跳着在草原上奔来跑去。她拨开草丛,采集那一朵朵叫不出名字的野花,编成花环戴在头上,笑声在夕阳映照的草原上回荡。

几年之后,藏族小伙用同样的勇敢浪漫应和了北京女孩。他从家乡千里迢迢来到首都,为赴千里之外的真诚邀约。

长安街上车流不息,王府井、西单人头攒动,故宫、北海、颐和园……这次的激动和兴奋轮到了尕让邓真。

尽管这段美丽情缘最后未能延续下来,但与北京女孩交往的一切直到现在依然历历在目,成了尕让邓真心中最美好的初恋回忆。

《雪域蓝色梦》

昨夜梦中见过你 亲爱的像是在蓝色的月亮上 追寻你在银色的喜马拉雅 我们牵手在雪山草地之间 昨夜梦中见过你 亲爱的我就是那英雄格萨尔王 你就是那美丽的珠姆公主 多想把你背过弯弯的小溪河

尕让邓真从小就喜欢听寨子里的老人讲古。佛经里的故事,唐卡上的传说,他甚至还与老人们挤在一起看过艰涩难懂的藏戏。其中,最让他着迷的还是那部名扬天下的藏民族史诗《格萨尔王》。

降临人间,斩妖降魔,返回天界,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传说不仅为一个藏族男孩树立起最初的英雄形象,也为情窦初开的青春少年引发无尽的浪漫遐想。

《那一天 那一月》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颂经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我磕长头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我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轮回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在那东方的山顶 升起洁白的月亮 玛吉阿米的脸庞 渐渐浮现在我的心上

尕让邓真记得,第一次跟着大人转山磕长头是在上中学的时候。

那次原本是去为寨子里那些磕长头的乡亲们服务,可是中途有个老人因为身体不好退了出来,邓真和他换了“角色”,补到了转山的队列中。108个人,正好是佛珠的数目,吉祥。

前行三步,就是身体的长度,然后双手合十“五体投地”,匍匐平卧下来。如此这般,怀着对佛祖的敬畏,用身体一次次“丈量”神山,在庄严的起落间完成灵魂的洗礼和救赎。

尕让邓真将家里刚刚过世的藏獒狗骨殖小心地陈放在神山脚下的天台上。风拂幡扬,他一遍遍祈祷祝愿藏獒狗在这灵山胜境转世重生。

风雪中,转山的队列缓缓向前移动。人们从日出磕到日落,在动人的唱经声里纯净着思绪。每逢遇到转山者或陌生路人,大家会按照古老的转山习俗,用手轻轻拍打对方的肩膀,将磕长头修来的吉祥传播到别人身上。

虔诚朝觐神山的一幕幕情景清晰存留在尕让邓真的少年记忆中。

后来,邓真走进大学校门,专修藏语言文学。那时,他从朋友那里得到一本藏文诗集,诗句中火一般的热烈和清澈溪流一样的纯情让他流连忘返,痴迷其中,那个让他敬畏的名字随着这些美丽的诗行深深镌刻在心里——仓央嘉措。

“洁白的仙鹤,请把双翅借给我。不去遥远的地方,转一转理塘就飞回来。”尕让邓真一遍遍吟咏那至真至纯的诗句,沉浸在难以言表的意境中。

“其实,对于人生来说,我们一直都在不停地‘转山’。无论是情爱、工作、交友……甚至歌唱,都需要怀着觐见神灵那份虔诚纯净。”

邓真认为,仓央嘉措的诗篇是他的“道歌”,是一种独特修行的心得,而非一般凡夫俗子所理解的“情歌”。那些字行给人们带来的感悟非常复杂,绝不仅仅是爱情。

《古格王朝》

谁能知晓你曾经如此强盛 谁能知晓你却一夜的消失 千年仿佛就在昨天 古格一场梦的幻影

聆听感悟前人叙述的传奇 脚踏触摸历经沧桑的土地 千万感叹尽在不言中 古格王朝现在我脑海

狂乱的马蹄声声 厮杀的刀光剑影 谁主宰了梦里的古格 寺庙的法号声声

有个夙愿一直埋藏在尕让邓真心中。

将来有机会,一定专程前往阿里地区探访那闻名中外的文化遗产——古格王朝遗址。

不论是宿舍的墙上,还是电脑屏保,甚至手机里……到处都是那张看上去悲壮凄凉的照片。夕阳西下,断壁残垣,尘沙埋掩——尕让邓真喜欢在这悲凉的画面中品味历史的沧桑。

公元十世纪,吐蕃国王的后裔在阿里建立起古格王朝,传播佛教,抵御外族入侵,创造700多年的辉煌。然而,辉煌的古格王朝却在一夜之间突然消亡。

近十万之众的古格人如何在一日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怎样的天灾或者瘟疫使得繁荣富强的古格文明突然间消逝得无影无踪?少量的历史典刊,残缺并且相互矛盾的记载,不仅没能为古格王国衰亡赋予令人信服的诠释,反而更增加了它的神秘色彩。

这是一个悬而待解的谜;这是一组岁月尘封的传奇;这是一首荡气回肠的歌。

《藏文字母歌》(字母图详见p69)

尕让邓真就读的小学校离寨子不远,那里是他童年的欢乐所在。上一年级的时候,几乎每天早自习,老师都要要求孩子们先大声念诵几遍藏文字母。邓真很淘气,老师在场时他非常认真投入,甚至夸张地把诵读的声音加大“索取”表扬。而当老师不在的时候,他不仅没了读念的声音,还用各种方式制造“干扰”让别人读不下去。

光阴荏苒,沧海桑田。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各种文化进入藏区,许多藏区的孩子不愿意学习藏语言文学,他们觉得这个专业将来用不上。尕让邓真上师范大学时,整个松潘县选择藏语言文学这个专业的孩子就不多,而坚持学到最后的更是凤毛麟角。

后来,尕让邓真别离家乡漂泊在外,对藏文化的感受和依恋愈发强烈。

他觉得,童年诵念的那些藏文字母的意义不仅仅在语言表达方面,它是源汇藏文化之河的潺潺小溪,是茂盛藏风俗之树的坚实根脉,是引发藏历史雄浑交响的原生态山歌。

梦溪笔谈作者是谁篇9

诗云:“千里龙沙连碧空,滨江腊月沐春风。电波穿透心扉暖,丹鹤飞来冰雪融。一点灵犀缘史志,满腔热血涌《文丛》。休言退隐无新友,未见犹如相见中。”

嗣后王奎先生则填以《江城子・读柳成栋兄诗集》相赠。词云:“读君大作味绵长。入微茫,韵牵肠。不晓相曾,但已识刘郎。宋韵唐客手,弹璞玉,弄宫商。一腔浩气寄文章。探钩沉,论隋唐。几度芬芳,染墨遍龙江。归去长铗鸣剑处,闲饮里,品诗香。”余遂将该词记入日记之中,而拙诗则一直保存于王奎先生的手机里。诗词情谊由此诞生,但却一直未有相见之机会。

壬辰仲秋,时隔两年,余因公赴卜奎,得以与王奎先生相见。先生于嫩江之滨、红星渔村置酒宴余,颇有相见恨晚、一见如故之感觉。对此,余又曾赋诗相赠,对王奎先生盛情表示感谢。诗云:“电话相通整二年,龙沙谋面有前缘。赠诗犹在手机里,把酒终来嫩水边。北大仓中豪情涌,《临江仙》内雅音传。中秋八月金风起,史志新朋对影圆。”

此番相见,虽交谈甚欢,但因职业之关系,所谈多为修志之事,王奎先生满腹诗才并未曾显露。今春,先生欲将其诗词结集出版,将《圭夫斋诗稿》(以下简称《诗稿》)传来,征询意见。接到《诗稿》,捧读一过,只觉苍凉沉郁、冷峻高古之气息扑面而来,珠玑满卷,清词丽句,使我不禁大吃一惊。王奎先生竟有如此之诗才,简直出乎意料,令我敬佩不已。

《诗稿》共分四卷,卷一为格律诗,卷二为古风,卷三为词,卷四为曲。可以说是诗、词、曲兼备,律绝、古风一应俱全。

《诗稿》是作者心灵之路的真实反应。王奎先生少壮入仕,辛勤工作,凡三十载。案牍劳形,濡墨挥毫,近万馀日。其中跻身清流者又有十馀春秋,尽观世事幻化如戏。可以说对宦海沉浮、官场险恶之情形,感慨颇深。正如其《杜鹃血》注释所云:“二十馀年拼搏,仕途征痕累累却七品小吏夙志无成。思之谬哉!我辈循守纲伦竟与俗世如此格格不入也。”

古人云“诗言志”,《毛诗序》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更是心声之所流露也。明宋濂《林伯恭诗集序》“诗,心之声也”。清初著名诗论家叶燮更认为诗歌是作者内心发出的声音,表达内心的情和意。他在《原诗》中说道:“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为此,《诗稿》中有相当的篇幅是作者心声真实流露的咏怀之作。如“不屑权臣临媚语,只仪同道慰相知”;“惯向青天持傲骨,不从低媚买风流。”;“岁寒不肯将军令,骨鲠何求旧日封”;“不寄竹青鸿影瘦,但临污淖剑痕香”;“把酒樽前豪韵在,伏宦下厌心生”;“兼怀无垢听尘语,骚垒有容厌去存”等等。特别是借读李白《蜀道难》而写的《悲歌行》更可以看出诗人的风骨与自尊:“古今官场形毕现,欲逢左右刃无锋。一身傲骨难屈己,催眉折腰死不从!天生我才宁无用,金谀买爵万不能。官身无意权作戏,留得自尊润心灵。”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向权势谄媚、不向世俗低头,铮铮铁骨、一身浩气、两袖清风的“七品小吏”形象跃然纸上。

诗言志,诗亦传情。即所谓“作诗欲以言情耳”。(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这是诗词歌舞形成发生的递进规律,但无论感叹、歌咏、舞蹈,都必须是诗情发自于内心,即有了真情实感,才能形成动人的诗的语言。也就是说诗词因情而发才能感人。如果说,王奎先生因宦海沉浮卅载,误入清流十年,诗作中冷寞悲郁、怀才无寄之情感的律诗及小令、慢词占了不少篇幅,那么酣畅淋漓如行云流水般的几首古风,更能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使人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其中《大境歌》可以说是一扫满腹沉闷、一腔愤懑。

“君不见亘古长河瞬息过,芸芸众生复犹来。天下熙攘皆利往,贤良薄厚为名裁。人生立命近百年,百年转瞬临眼前。蓬莱三山隐海间,见谁得道变真仙,皇家疆土阔千里,帝卧只得三尺宽。世上珍馐无穷尽,尊卑亦为日三餐。万牲万物日同抚,月伴人间众生眠。春风杨柳润人寰,严冬天下皆凉寒。须知百年弹指去,转瞬撒手谢尘凡。神思泊渺寻高界,谁人携得名利来。求得大境天地阔,淡泊尽意享安然。”

这一段描写,可以说是王奎先生自己已经彻悟,其与《红楼梦》中的《好了歌》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又胜之。

再请看《酹天言》:

“修就一生士林血,筑得直脊未轻弯。天成傲骨何辅曲,禀赋难容宦海间。无意曲逢求身进,不持夙节逐波澜。君不见千朝百代直臣死,我辈小吏何道哉仕途廿载梦方醒,身居冷落志弥坚。甘居枝上抱香老,荏苒清堂自高然。只叹此生难为民谋福,不得奉施高略解民悬。常思身边春秋事,晓理百姓苦与酸。天高地旷无知处,万般无奈掩心甘。安得天阙渐意暖,求得福址遍人寰。”

中国社会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千百年来读书人讲求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读《诗稿》可以明显感到,王奎先生作为五十年代生人深受传统影响,将人生建功立业之价值取向寄于崇尚先贤,胸怀社稷。也正因如此,先生诗作中很多寄托心声的诗句,都体现了诗人心系百姓,情系家国,关注社稷安危的高尚情怀。

《诗稿》是作者行走之路的行程记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文人,特别是诗人创作出好的诗词作品的必经之路,王奎依然也。首先是读书。读书必须读诗,读诗使人灵透。读杜工部诗,“自是佳文多韵处,忧怀问尽是花香”;读李后主词,“伤怯不敢翻后主,恐应垂泪对枯肠”;读稼轩词,“百岁始觉虚事浅,半生久恨负名深”。读书亦须读人。读诸葛亮,“一摇羽扇谋天下,二表出师瘁庙堂”;读吴三桂,“将军徒令千秋耻,只为花嗔一点愁”等等,各有感悟,各有高论。读书更须读史。读史可以使人明智,“梳前理后何须怒,明月清风慰我心”;读《聊斋》亦如读史,“蒲公妙笔戏天下,仙鬼卓然品自高”;读《出师表》更是读史,“茅庐三顾平生事,尽瘁一生汉业功”。

这里要指出的是,读史对于作诗更可以增加知识修养,易于使事用典。《诗稿》中自作《陋室铭》云:“辅曲弃直枉作人,持明屈暗苦为臣。曲生何乐失宽颜,明死纵悲亦慰心。”诗中“直不辅曲,明不规暗”的典故便出自《国语・晋语八》,而“曲生何乐,直死何悲”之典故则出自韩愈《祭穆员外文》。可见作者精于读书,善于用典。《诗稿》中用典之处很多,如“枫林不作秋声晚,总倚红霞照暮烟”中的“秋声晚”就是从唐朝诗人钱起“秋风过楚山,山静秋声晚”得来而不见痕迹,正如明人安磐《颐山诗话》所云:用事“浑然不觉乃为高品也”。这正是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一个道理。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名山大川留下了王奎先生的足迹。登名山,览名胜,足之所至,目之所及,佳作层出不穷。“秋晚登高处,漫山枫叶红。疏枝夕照浅,古殿暮初浓。”北京香山的晚秋,层林尽染,满山飘红,疏枝斜照,古殿暮色渐浓,萧疏淡雅,境深意远的五言绝句,自然流淌于笔下。登峨嵋山,映入眼帘的是“霞雾悠悠悬玉顶,云涛霭霭绕金禅”;抵达金顶,随着朝阳晨雾袭来的是“峨嵋金顶浮秋韵,光相佛边渡紫烟。”

黄山,乃三山五岳中之奇峰也,是诗人先后两次登临之地。可以说是晨晖夕照、云雾雪雨,各得其妙。“夕阳古刹染流霞,遍岭杜鹃红雾斜。北海坐观悬瀑壁,南峰伫望吐奇葩。峦崖青黛倏猿影。星月银白渡晚鸦。仙境尘间梦幻里,悠然深谷有人家。”晚霞流紫,杜鹃吐丹,观涛听瀑,猿啸鸦鸣,一幅黄山夕照图跃然纸上,悬挂眼前。而黄山登临之后,又于慈光寺中品茗谈禅,观景吟诗,拾得妙句。“蕉柳风摇珠尽落,芍棠雨润蕊方红。燕幽斜剪金檐下,山远浮痕碧水中。”寺中之景,山中之情,交相辉映。情浓境幽,动静结合。黄山的美景,难以观尽,夜宿云谷山庄,晨起之后又于云谷寺品茗谈禅。“一行白鹭幽林落,几点梅红淡雨残。有度清风疏惑处,无痕甘露润心田。高师呼我亭中坐,谷雨浓烹伴韵谈。”禅茶、禅境、禅诗、禅意交融在一起,令人流连忘返。

涉江游湖,先生也留下了不少佳作。船过瞿塘峡,见到的是“千嶂峰峦天地间,一舟浮曳巨波衔。弥川碧雾惊鸿落,泼壁琼珠冷袖寒。”;游七星岩,泛舟七星檀湖,感觉的是“廊曲临桥夕照里,扁舟扶榭碧波间。天光一色悠然处,讨作三分岁月闲。”至若秦淮河夜坐,九曲溪乘筏,三峡观景,都江堰思怀,以及晋祠谒古,大观楼赏联,江南贡院忆旧,武侯祠览胜,岳王庙祭拜,草堂赏梅,黄鹤楼、岳阳楼登高,西湖寻芳,都写下了感情浓郁不甚枚举的山水诗篇。

《诗稿》又是王奎先生与诗朋文友结交友谊的具体见证。王奎先生是性情中人。其中所交之友中一见如故者有之,相见恨晚者有之,交后成莫逆者亦有之。旧友重逢,知己新交,品茗谈禅,饮酒赋诗,敞开心怀,促膝谈心,皆有佳作。上个世纪80年代,正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时候,与挚友同登北京香山,写下了“香山盟愿杜鹃血,燕岭题诗红叶情”的著名诗句。而心气相投之友常聚于居所把盏品茶,海阔天空,谈天说地,则写下了“斗室檀香卷绣帘,酒酣韵友煮茗谈……君仪淡水人生遇,自有赓聚众贤”的佳篇,品出了人情世故、是非清浊,君子之交淡如水。茶与诗,茶与禅、诗境与茶韵相互交映。诗友相聚,“楼台尽意三杯酒,玉案临诗半盏茗……但闻故友相邀在,流水桃花诵韵声。”这里以“桃花流水”比喻诗友的深情,诗友的真情厚谊全在融于金杯玉盏之中。

王奎先生喜于交友,重于交友,善于交友,且相仪之友情深意笃。交友是应该讲究原则的。孔子认为“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其中友直,就是不邪曲、没有私心、正直耿直;友谅,则是守信用、诚实不欺骗;友多闻,是指学问广博,见识丰富,生活阅历渊博的朋友。《诗稿》中可以看到,王奎先生交友“三不交:“无德之人不交;无信之人不交;无义之人不交。”先生在其《交友铭》中写到:“媚态威姿非座客,仁德道义奉尊宾。平生不屑佞奸是,只慕书香佩剑人。”就是说谄媚、奴颜卑膝者不交,不守信用、心术卑谲者不交,好耍威风、不讲仁义道德者不交。而结交就要交诚实守信、讲求道德、学识渊博者。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恰恰说明了交讲求道德、学识渊博朋友的重要性。“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观花”更说明了交友、读书,可以给人带来愉悦和意外收获。先生十分注重与朋友的交往,因为这样可以开阔视野,相互砌磋,更可以采长补短,弥补自己知识的不足。“但缘诣客书知少,轻赋心弦对月弹。这便是交友的收获。

《诗稿》中几首送友人西行的诗词,感人至深。“渭水灞桥扶玉柳,滩头函谷看胡麻。京腔古韵秦风曲,书迹龙蛇戈壁沙。我欲羌笛和朔月,漫川烟碧染夕霞。”从诗中我们读到了渭水河边,灞陵桥下,玉柳扶疏,羌笛萦耳;读到了函谷关上,大漠深处,朔月斜挂,胡麻遍地。这一个个具象鲜明的西北风物,伴随秦风古韵一起飘来,形成了一幅地域特色浓郁的《友邀西行笔会题诗图》,足见友情至真。另一友人西行,则以词相赠:“燕岭饯行云渐显。西眺阳关,知晓山高远。……千里君行情寄短,孤鸿长隐夕天晚。”依依不舍之情溢于字里行间,颇有唐宋词人意蕴。

最令人动容的《烛影摇红・芳草天涯》一词:

芳草天涯,潇潇雾雨寒江畔。相逢非易叹别难,京冀湘人院。叹尔萍踪聚散,几何时,眉疏黛浅。怎须知我,未弃相知,平沙落雁。烛影摇红,问君此去归何岸。残红仍作旧婵娟?终了无凭断。人世多言绪乱,梦无痕,何如莫见。笛声凄切,酒润书笺,依依离散。

从该词作者注释得知这是在北京临郊一个湖南风味餐厅,送别年及天命仍旧独身不婚的朋友的词作,可以看出这是写给旧时相知女友的。人聚散无常,华颜渐老,但却未能忘却旧时相知。长亭握别,笛声凄切,离愁别绪,一起涌上心头。梦里无痕,何时相见,难以得知。依依惜别之情,溢于字里行间。读之几欲凄然泪下。

友情深厚与否,表现出对亡友的怀念。西安友人逝去,先生悲痛馀以诗悼之。“昨日披缄诗友去,阳关三月寄悲声。清怀正壮忽卸甲,渭水长流问去程。未助心高一世苦,难承素愿半生清,知君傲骨多遗恨,泪韵高吟送友行。”悼亡诗哀而不怨,悲而不伤,足见友情之深。

《诗稿》亦是家乡美景写真图集。“卜奎建城,龙沙永戍,三百年都会遂成北疆重镇;江桥抗战,嫩水高歌,六十载不忘西满英灵。”这是1991年齐齐哈尔建城300周年,江桥抗战60周年我写的一副对联,同时也正说明了齐齐哈尔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霜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对于家乡的热爱之情,是每个人最易流露最难以忘怀的感情;对于家乡美景的赞誉也是每位诗人必须反映和描绘的重要题材。龙沙公园,望江楼台,劳动湖畔,黄沙滩头,明月岛上,督军府中,扎龙湿地,老友旧屋,王奎先生笔下都留下了很多有特色的诗篇。扎龙鹤乡的“霜雁寻高离碧水,丹红野渡戏寒塘”;劳动湖畔的“绕堤青蒲烟波翠,隔岸花香柳色新”;黄沙滩头的“半岛临台孤影处,长河横碧寂滩头”;督军府中“惟是泥巢廊下,疏影处,雨燕斜檐。”特别是《题故园黄昏》一诗“柳绿桃红石径横,寻芳夕下晚霞明。平湖映柳初弦月,半岛归巢晚鹊声。深寺檐高昂兽角,浅塘荷底隐蛙鸣。边关仲夏黄昏色,难忘故乡不了情。”写出了龙沙公园盛夏之际的黄昏美景,有动有静,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确实令人读之入景,难以忘怀。

另外,寄居友人田舍老屋的两首律诗写的也颇为地道。

地润百草浮紫烟,春晖尽染古屋边。

鹤锄一柄修桑蔌,琴曲三叠品玉弦。

夜雁佐酒扶韵去,晨霞衔梦洗足还。

藤凉柳下烹香碧,宽衿摇蒲见南山。

――《古墅闲吟》

夕雨盈檐临日晓,眉笼轻挂柳珠摇。

霞光半壁疏槐叶,紫影一双剪草巢。

韭绿东畦隔远陌,芹黄北亩掩弯桥。

塘前稼舍烟初起,崖畔青溪雾渐消。

――《稼院夏晓》

两首诗清新谈雅,悠然自得,田园风光,历历在目,读之令人神往。

纵观《诗稿》诗词作品多以情胜人,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深得一切景语皆情语之三昧。咏怀之诗如“难为斗米折青戟,岂受半金负素名”;“一行白鹭霜林落,几点梅红淡雨残”;“长虬瘦骨凌寒处,冷蕊华蓉映雪时”等等,颇有老杜遗风。而有些则意境深邃高远,语言凄美典雅,对仗工稳的律句,如“风生袖底露痕冷,月照江心桅影长”;“初冠皎月青丝去,晚岁残阳白发收”;“冷露流痕烛渐浅,暖衾衔玉梦初深”等等,又颇有玉溪生风韵。

《诗稿》词占一卷,170馀首,数量不小,质量很高。从中可以看出,王奎先生深得填词之法,亦深深领悟“词别为一体”的特点,以及填词须注重意境的重要原则。另外,作者亦注意在填词过程中注重自铸新词。“一抹秋霜起。倚轩窗,枯荷残卧,鹭痕悄举。西榻闲读辛公句,润了悲心无语。”便是典型的代表之一。词中代表作品小令如《南歌子・剪雕栏》《蝶恋花・西送故友》《鹧鸪天・西安旧事》《卜算子・芳心赋》(七首)等,清新明快,含蓄宛丽,颇有晏殊遗风。王奎先生与我交谈曾道:最欣赏柳永慢词的婉约和柔美。从《诗稿》诸多长调之词,可以看出他深受柳永影响。

玉榭词坛高韵,青楼柳巷泼书。红牙歌板尽享孤,填取婉约无数。尘世长吟未已,沧桑旧恨难疏。平生风韵写狂夫,遍寄井台歌处。

――《西江月・念柳永》

这首《西江月》是王奎先生学习柳词的真实记录。《诗稿》中如《水调歌头・闲步湖雨》《水调歌头・侬可知我旧时情》《水调歌头・扶籁望谯门》《雨霖铃・尺素谁系》《烛影摇红・青衫谁惹旧初怜》《转调满庭芳・冷月青岚》《八声甘州・落照苍烟》等等,每每皆可看出先生继承柳永词的风格和特点。

柳永词最重要的贡献是成熟地运用了长调词适于铺叙、层次丰富、变化多端的特点,为后人在词中融抒情、叙事、说理、写景于一体,容纳更复杂的内涵,开拓了新路。《诗稿》中长调占了大多数,特别注重起承转合和景物的描写与铺陈。有些词含蓄婉约,深沉细腻;有些词,凄清悲壮,雄浑豪放,然均意境深远,耐人品读。试看先生的两首慢词:

盈年尘忆,红笺词曲,尺素谁系。遥知旧岁痕浅,帘台下柳香疏凝碧。从此衷肠一曲,暮深每弹去。问岁月馀恨牵思,暮霭犹堪作花季。西窗偶付伤情句,便惊秋,冷落思无力。寒凉觅恨何处,心底事,谁堪传意。怎度经年,恨是心香未剪初寄。露乍起,添角青霜,把酒夕阳里。

――《雨霖铃・尺素谁系》

风雨临阁路。挽尘缘横鞭无渡,旄头多绌。谁算圣贤寒窗事,扶手中流砥柱。问柄本长河如故。宦海孤舟烟雨渡,是从来险处愚忠误。相遇到,此生付。红尘梦断悲无。那时节分合天下,乾纲无助。未领经年尘心去,万里江山谁顾?时未到苍天何恕!惯见书生伤怀泪,又何须空把不甘吐。归去也,种桑蔌。

――《贺新郎・孤舟烟雨》

梦溪笔谈作者是谁篇10

如果把中国的古典诗歌比作一位窈窕淑女的话,那么,诗歌的形象就好比是她婀娜的身姿,诗歌的表达技巧就好比是她美丽的装扮,作者的立场、价值态度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就好像是这位美丽的女子向我们娓娓道来的她内心的体会。所有的这一切,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语言是诗人描绘形象,展示技巧,表情达意的载体。准确理解和分析古代诗歌的语言是历年高考非常重要的一个考点。其中的炼字又是重点中的重点,在诗歌鉴赏所有考点中被称为“万绿丛中一点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对这一考点的掌握常常是学生的一个弱项。下面就具体谈一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在讲授这一考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炼字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笔者给他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坡与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轻风、细柳、淡月、梅花”,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坡当即道:“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说:“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得上这类较露的动词呢?(“摇”、“舞”也不合情理)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清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隐”也欠贴切。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好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

了解了诗歌炼字的效果,结合高考真题,作具体分析。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何处?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必须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注意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的表达技巧,如果有,也要写进去。)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用)

【高考链接】

2008年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内容解析)西山重峦叠嶂,定会有猛虎出没其间;赤壁下临深渊,可能是龙王隐居的地方。在这藏龙卧虎之地,遥想当年,三国的英雄们建立的丰功伟绩,正像这滚滚长江,万古长流。俯视沙滩,一片明亮,原来是成群的白鹭,蜷曲一腿在那里栖息;仰望长空,辽远空旷,让人觉得那云端高飞的鸿雁,好像不再向前移动。群雄争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现在最羡慕的,是那江上垂钓的渔翁,满载而归,聆听细雨敲打着船篷。

这首诗以缅怀古代英雄起始,而归结为隐居之志。情调有些低沉。这是诗人在无可奈何的处境中,发出的不平之鸣。由于时代和贫穷的限制,他纵使具有凌云壮志,也只能终老江湖之上。

【参考答案】(1)“拳”和“退”,“拳”是蜷曲,“退”是后退。(步骤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步骤二)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步骤三)

【知识链接】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一肠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则非常传神,它能真切地透露出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句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欲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主人公泪眼蒙眬,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咏 柳

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依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请分析鉴赏“依”字的艺术效果。

答案:“依”字有倚仗,依靠之意,(步骤一)写出了柳条依靠东风飞舞地狂放之态,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步骤二)不仅写柳,更形象地讽刺了倚势猖狂得志的小人。(步骤三,作用)

【迁移训练】

端 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端居的意思是闲居。这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

【提问】清代冯浩《玉谿生诗笺注》引杨守智评说第二句中的“敌”字说:“敌”字险而稳。这里本可以用一个“对”字,为什么用成“敌”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敌”字更好。(第一步)

“敌”在此处是“抵挡”之意,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第二步)

“敌”字偏于主观精神状态。“对”字偏于客观描绘。用“对”难以达到以上表达效果。(第三步)

【巩固训练】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或“卧”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卧”字确实使用最妙。(第一步)

“卧”,即“躺”,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第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