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跳远运动员十篇

时间:2023-03-23 16:50:23

致跳远运动员

致跳远运动员篇1

【运动会跳远通讯稿(一)】

蚂蚱似的起跳,空中的走步表演,引起阵阵惊叹,落地的瞬间,你触到了沙的柔软,不管怎样,荣誉永远属于你。

这是意志的拼搏。这是速度的挑战。胜利在向你们招手/胜利在向你们呼唤。

不为鲜花的围绕,不为刹那的荣耀,只有执着的信念,化作不停的奔跑,心中燃烧着梦想,脚下不停的步伐,

你用行动述说着过城的重要,没有无尽的终点,没有无法攀登的险峰,希望载着终点在向你微笑,拼搏吧!经历是一种精彩,迸发你全部的能量,成功是你汗水的写照。

【运动会跳远通讯稿(二)】

人生的路,有坦途,也有坎坷,做过的岁月,有欢笑,也有苦涩,泪水告诉我一个跌倒的故事,汗水使我多了一份沉重,几多成熟。理想毕竟不同于现实,失败是生活的一部分,谁也无法选择,无法抗拒,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奋斗,在风雨中百折不饶勇往直前。流泪不是失落,徘徊不是迷惑,成功属于那些战胜失败,坚持不懈,勇于追求梦想的人。

时间在流逝,赛道在延伸,成功在你面前展现心脏的跳动,热血在沸腾,辉煌在你脚下铸就通讯吧,健儿们。

坚定,执着,耐力与希望,在延伸的白色跑道中点点凝聚!力量,信念,拼搏与奋斗,在遥远的终点线上渐渐明亮!时代的强音正在你的脚下踏响。

踏着春天的气息,迈着轻盈的脚步,我们迎来了心仪已久的运动会。这里就是展示自我的舞台。我们向往高山的坚忍不拔,我们渴望大海的博大精深,还有,我们更痴迷于你们的速度激丶情。来吧,尽情释放你的活力。你的每一次冲刺,都叩动着我们的心弦;你的每一次跨越,都吸引着我们的视线;你的每一次起跳,都绷紧我们的神经。我们为你呐喊,我们为你自豪,我们为你疯狂。

【运动会跳远通讯稿(三)】

通讯吧,运动健儿们!阵阵有力的步伐,声声有劲的呐喊,运动场上洒下我们青春的点点滴滴。旗摇摇,鼓声声,这里挡不助的是青春活力;枪声响起,预备起跑,挡不助的是健儿们如火般的气势。英雄舍我其谁,胜利当仁不让,声声誓言浸透着健儿们的昂扬斗志。朋友们,为运动健儿们喝彩,为运动喝彩吧!场上精彩纷呈,空气里的每一个分子浸透着自信。高二(9)班的我要高喊一声:这里无限精彩!

步子迈开,让我们飞驰在红色跑道上,用我们的泪水和热血,更改历史的记录,起立吧,歌唱吧!为我们的勇士通讯!

致失败者 倒下的时候,生命又怎能屹立!歪歪斜斜的身影,又怎耐的住风雨的洗礼。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才会有一方坚实的土地。昨天的失败已经过去,胜利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话题。

【运动会跳远通讯稿(四)】

致运动员,是体育场上游走的火焰,是来去不息的脚步,是风中飞舞的树叶折射的金色光芒,藉此,可以诠释运动员兴奋的脸庞。那轻盈的步伐似飞鸟的翅膀,那清脆的枪声响彻天际,它粲然升起那跃动的渴望,起跑、加速、超越、冲刺,一步一步延向胜利的曙光。那是力的比拼,素质的较量,是石榴树上,跃动的心脏。

超越对手,超越自我,是我们的目标,是我们的信念,在清凉的初冬,在喧嚣的田径场上,。你们点燃了似火的热情,,无论成败,我们都为你们感到自豪,你们永远是我们的骄傲!

也许流星并不少见,但它燃烧的刹那,留给人间最美丽的回忆!也许笑脸并不少见,但胜利的喜悦,总会留给世界精彩的一瞬!是的,那些曾经美妙的东西只有短短的一瞬间,但那却把最辉煌的一刻留给了人间。胜利,是每个人所追求的,胜利的喜悦,是胜利与重新开始的转折,胜利是新的开始!

【运动会跳远通讯稿(五)】

不长不短的距离,需要的是全身心全程投入,自始至终你们都在拼全力此时此刻,你们处在最风光的一刻,无论第几坚持胜利的信心,只要跑下来,你们就是英雄。

致跳远运动员篇2

【关键词】跳远速度助跑

1.前言

跳远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技术阶段组成。其中助跑阶段是跳远技术中最重要的环节,决定跳远成绩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助跑速度,二是在高速助跑的条件下完成踏跳的能力。助跑速度对于跳远的成绩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助跑速度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2.助跑速度对提高跳远成绩的意义

大量的科学研和究运动实践证明,助跑速度的提高对于提高跳远运动成绩具有积极的意义。腾起初速度是影响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其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助跑速度快慢的影响。在正常的情况下,提高助跑速度能够为起跳提供更多的动能储备,能创造出更高的腾起初速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跳远的运动成绩。

3.制约助跑速度的基本因素

助跑速度是一种最大可控速度,受跳远运动员的绝对速度和其对绝对速度利用能力的制约。据有关资料表明,合理的助跑速度相当于平跑速度的93%左右。助跑速度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身力量,运动员的心理因素等,但是决定助跑速度的基本因素是助跑的距离和助跑的节奏。

3.1力量方面的因素

运动员着板至膝关节的最大缓冲阶段中,人体质心绕支撑足作即有平动又有转动的复杂运动,由于制动的翻转机制产生很大的支撑反作用力,这个力的产生和助跑速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前苏联学者波波夫研究认为,当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每增加为0.1米每秒,这个支撑支作用力就会增加2%。如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过高将会导致着地时承受的载荷过大,这样就没有足够的余力去有效地完成后面的跳跃动作,所以很多运动员会由于力量的不足而使助跑速度降下来。

3.2确定适合运动员自身特点的助跑距离是获得理想助跑速度和保证能准确、快速、有力起跳的前提条件

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好坏、自身训练水平的高低以及在比赛中各种外界因素的变化影响着跳远助跑距离的确定,过长和过短的助跑距离,都不能有效地发挥运动员自身的速度潜能,更不能达到最大的助跑速度,这自然就会影响跳远成绩。在跳远这项运动中,由于个体差异,适合大多数人的助跑距离却不一定适合自身,所以必须要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助跑距离。

3.3合理的助跑节奏是提高助跑速度的关键,同时也是改善跳远中跑跳相结合技术和能力的重要因素

实践证明,跳远上板率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助跑开始的前几步节奏不稳定,根据助跑开始后的步长逐步递增与步频相对稳定的规律,只要开始的几步保证助跑节奏的稳定性,后程的助跑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错误。如果开始几步,特别是第1步的节奏就不稳定,那全程的助跑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完全遭到破坏,导致最后的几步跑出现节奏改变、减速等。因此,起动阶段助跑节奏的稳定性是建立良好的助跑节奏的基础,是提高助跑速度的关键因素。

3.4其它因素的影响

在跳远的助跑过程中,运动员的摆臂技术、外界环境、视线、心理状况以及场地因素都是造成助跑失败的影响因素。美国教练员认为,在助跑过程中运动员的视线应该远离沙坑,转移视线会帮助运动员保持躯干的挺直,运动员就不会总想找准踏跳板,从助跑开始就盯着踏跳板的运动员,就会无意识地降低助跑速度。

4.发挥运动员助跑速度的有效途径

4.1找到自身合适的助跑距离

在训练或者比赛时,跳远运动员会经常出现助跑距离不是过长就是过短的情况。如果跳远的助跑距离过长,跳远运动员往往就会在起跳前就已经达到自己的最大速度,而在助跑的最后几步速度降下来;如果跳远的助跑距离过短,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又不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大速度。

4.2进行全程助跑的节奏训练

在训练中,运动员要培养这样的能力,就应当在平跑道上画一标志来进行大量的全程助跑练习,来回调整,而不要过多地在助跑道上进行同样的练习,这样做可以消除踏跳板与沙坑对运动员的限制作用,克服运动员因为准备踏板而导致速度的下降,这样对建立一种既能发挥助跑速度又可以控制动作的技术风格,从而形成果断积极的上板是相对有益的。

4.3念动训练的进行有助于助跑速度的训练

运动员助跑的速度越快,准确踏板和助跑、起跳的有机衔接的难度也就越大,踩线或跳不起来会给运动员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这样就导致运动员助跑加速有限,在中途会调整步点,节奏会不稳,最后的几步进攻性差等等,结果必定会影响助跑速度的发挥,甚至于过线犯规。为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运动员在训练中可以采用对助跑的念动训练,在准确清晰的运动表象的基础上,注意力集中在大脑中,想象自己正在进行正确的,以最佳的方式在助跑,这样做就可以促使大脑皮层对助跑技术的分化程度,较好的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使助跑应当有的速度、节奏可以明显地反映到机体的运动器官上去。

4.4提高助跑速度的利用率

助跑速度利用率是指运动员在跳远的助跑过程中,对自身的最高速度使用水平,通常用助跑中的最高速度和平跑中的最高速度的百分比来表示。从理论上分析得出,助跑速度利用率越高,运动员所能发挥的助跑速度就越高,运动员应该把提高助跑速度利用率作为训练的重点之一。

5.提高跳远助跑速度的练习时应注意的问题

5.1在使用标记时,最好用海绵块来制作,避免受伤。

5.2采用原地起动方式开始助跑时,先将运动员全程助跑的每步距离测量出来,然后在每两步之间当中放置标记进行助跑练习。

5.3采用助跑标记进行助跑练习时,可以先在普通的跑道上进行练习,然后再到跳远区的助跑道上进行练习,并结合起跳动作进行练习。

5.4助跑训练的距离应当与全程助跑的距离相同,可以多出2-4步。

5.5跑的节奏要与跳远助跑相同,并在助跑的最后几步要达到最高速度。运动员跑过最后一个标记时还应再向前冲几步,不要立即地减速。

致跳远运动员篇3

(致长跑、短跑运动员):运动员加油!胜利在向你们招手。让双腿迈步,让双手摆动;终点的旗帜正随风飘飘,终点线将要留下你们的记号!

(致跳高运动员):努力地跳吧,如同雏鹰展翅;加油地跃吧,仿佛幼鸟昂翔!“飞”过栏杆,寻找自己的金牌;平落于地,让掌声接连不断!

(致跳远运动员):跳得越远,赢得越近!站在起跳线,向远处飞跳!加油加油!凭自己的实力,“跳”向自己的金牌,我们为你加油!

致跳远运动员篇4

关键词:新疆高校;大学男子;三级跳远;水平滞后

中图分类号:G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290-02

我国的男子三级跳远运动有较长的历史,作为我国的田径优势项目,曾一度接近世界优秀男子三级跳远水平。近几年来新疆高校男子三级跳远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是相比较全国高校的水平还是比较低。在针对这一情况,通过对新疆高校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情况进行分析,探索影响新疆高校男子三级跳远成绩提高的因素,并力求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与对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新疆高校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14人及教练员4人。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据统计法、比较分析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新疆高校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基本情况

所调查的运动员中包括2名一级运动员和12名二级运动员,其中2级运动员占据绝大多数。

(二)新疆高校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训练的时间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三级跳远训练时间普遍达到3年以上,甚至有7名运动员达到了5年以上,我们知道,过早的专项化训练是不利于三级跳远成绩提高的。

致跳远运动员篇5

关键词: 跳远;助跑;起跳;训练方法

1.前言

跳远是典型的速度和爆发力相结合的运动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在数秒钟内完成从助跑至落地等几个紧密相连的技术环节,具有较为复杂的技术要求。所以,在跳远教学中一般都将助跑起跳技术列为重点和难点。我认为学校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应是在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运动潜力,促进身体得到更好锻炼,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而目前的教学方法和成绩考试方法却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手脚。这种流于形式,走过场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能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如在教全过程助跑时,一般要求学生在助跑道上,各自量出自己的助跑第一标志和第二标志,以此为准进行助跑起跳。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并不理想。大部分学生基础差,助跑的步幅和节奏极易发生变化,使助跑显得不稳定,难以准确踏准自己所丈量的标志。

2.现状分析

跳远项目是我国田径项目中成绩较好的项目之一,中国运动员在亚洲有着一定的优势。目前,我国运动员保持着女子7.01m的亚洲纪录。在国内的比赛上,我国多名运动员创造的成绩可列在当年世界大赛的前八名,但在国际大赛中很少能取得好的成绩,这与我国运动员跳远助跑的准确性密切相关。在悉尼奥运会的跳远及格赛中,我国男女四名运动员有两人三次犯规,很有希望夺冠的关英楠也因前两次试跳犯规,最终导致未能进入决赛。跳远运动员助跑的准确性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跳远技术的发挥和比赛的胜负。

目前世界高水平跳远比赛助跑的成功率为75%左右,在国内的许多比赛中踏板准确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对1995、1997、1999年世界锦标赛和1996、2000年跳远比赛中586次试跳进行了统计,准确率达到了36.8%,比国内高水平运动员高出了10个百分点。大量的事实表明,跳远助跑的准确性差,成功率低,是影响我国跳远成绩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障碍之一。

3.结论与建议

跳远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部分组成,其中助跑、起跳技术是这项运动的重点和难点,包括踏板的准确性、节奏等方面,许多有实力的选手常常因为助跑起跳的准确性不高而痛失夺冠或取得好名次的机会。

统计数据表明,雅典世锦赛男女跳远前八名的运动员均暴露出这方面的问题,如男子前八名平均正式成绩为8.12米,但有效距离却为8.43米,皆因踏板不准的原因而平均损失0.31米。世界高水平男子跳远比赛助跑成功率达75%左右。然而,在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成功率大大低于这个比例。如第5、6界全国运动会男子跳远决赛助跑成功率都不到68.5%。因此,重视跳远运动员的助跑起跳踏板技术的训练研究,对发展中国跳远运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1助跑对跳远成绩的影响及训练方法

跳远助跑与短跑技术的明显差异就表现在助跑的最后。最后一步的技术特征表现在:从摆动下蹲开始,运动员通过支撑阶段摆动腿膝关节的不充分发展,利用较为水平的冲量导致了最后一步较为水平的轨迹。由于起跳腿过早并积极地跨出,因而在蹬地、腾空和上体姿势三个方面与短跑技术有相当的差别。最后一步(也称起跳步)的总的特征可用“蹬山步”和“扒山步”描述。

3.1.1水平速度是跳远起跳速度的关键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助跑技术是跳远运动的基础,助跑速度是决定跳远成绩的重要因素,它在诸因素中已超过70%。因为起跳时腾起时初速度和腾起角度是决定跳远远度的两个主要因素。起跳初速度是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的合速度。运动员在助跑中能否获得最大的助跑水平速度取决于运动员能否获得绝对速度和能否有效利用最大速度。研究证明起跳前9—10M、5—6M的水平速度,最后1—2步水平速度的变化,将会对起跳的水平速度利用率及起跳效果产生很大影响。

3.1.2起跳前助跑速度的变化对起跳效果的影响

A:起跳前6—10M段和1—6M段的速度

国外部分优秀跳远选手不仅在起跳前10M获得高速,而且在起跳前1—6M段还在逐渐加速,他们在起跳前1—6M段的速度均较6—10M的速度快,也就是说起跳前5M水平速度越快越好,起跳效果越好,跳远成绩越好。

B:起跳前2步速度变化与起跳速度关系

国内外大多数优秀运动员助跑水平速度的峰值出现在起跳前第2步,起跳前第1步均有适度的下降,我国运动员下降的幅度较大,使本来就落后的绝对速度更加突出地拉大了差距。这样,助跑速度的变化,影响了速度的利用率、起跳效果和成绩。

3.1.3助跑的训练方法

①运动员要保持速度:国家队跳跃总教练冯树勇说:“中国跳远成绩要从绝对速度上去发展,绝对速度有了提高,助跑速度也就更快,跳远成绩就能提高。”在训练队员短距离跑能力方面采用不同距离组合跑结合最大速度与中等强度的轻松跑交替进行练习;②改进助跑技术:每个运动员都有自己的助跑方式、加速比率和范围等,在此限度内可以改变步幅和步频。③选择恰当的助跑距离:研究表明:100米运动员在大约跑6秒5时达到最高速度。一般来说,在教学和业余训练中,男子的助跑距离取30米至35米,女子的助跑距离取26米至27米为宜;④心理方面,必须从思想和身体上注意为起跳做准备:思想上的注意力在助跑开始机应集中,但在即将起跳前思想上的注意力则应更加集中。

3.2起跳对跳远成绩的影响及训练方法

起跳是改变重心运动轨迹而获得腾空距离的关键一环,因而是跳远技术的关键。对优秀运动员起跳的技术资料分析表明,缓冲后的蹬伸动作不仅是起跳脚的蹬地过程,而且是踝、膝、髋、双臂及上体的一系列协同动作。

在起跳时,跳远运动员必须注意两点:(1)获得一个垂直升力(速度);(2)尽可能多地保存水平速度。将水平速度转化为垂直升力(速度),跳远者仅有几分之一秒时间,要做到远一点,跳远者将给跳板施加最大的力量。跳起的高度和用力的强度将决定起跳的效果。

起跳本身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踏板、缓冲和腾起。

起跳脚踏起跳板时,根据报道,这个动作从踏上起跳板到离开起跳板需约0.12秒。在起跳时不降低速度是不可能的,因为起跳脚落地时会减小向前的速度。垂直速度究竟对跳远成绩有多大影响,由公式S■=■(V■为腾起初速度)可知,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才是直接影响到S■的因素。当腾起初速度V■不变时,垂直速度越大,相当的腾起角就越大,从而得出,身体重心在腾起水平距离也就越大(S■)。

在水平速度一定时,垂直速度越快,因垂直速度的加快,使腾空时间延长而增大了身体重心腾越水平距离;反之,腾起初速度越快,但由于垂直速度减慢,致使腾空时间缩短而减少了身体腾越的水平距离。助跑速度是决定跳远成绩最根本的因素。由于跳远运动员在踏跳瞬间必须把助跑获得的水平速度有条件地转换成一部分垂直速度,这样就势必造成水平速度的损失。

训练方法:①抓起跳的积极快速:要求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做到上板积极,动作速度,蹬摆配合协调,挺胸拔腰,动作幅度大;②加强对踝关节力量的训练:每天应安排2—3min的提踵练习,提高小肌群的力量等。此外,对运动员的协调能力的培养也不可忽视,打篮球、踢足球和练体操,对提高运动员的协调性和灵活性都有很大的帮助;③采用无板起跳法。

3.3准确性对跳远成绩的影响及训练方法

国内许多学者分别从环境、启动方式、加速方式、助跑节奏、第二标志、自信、情绪、肌肉感觉、速度感觉等方面进行了经验总结、分析和研究。一致认为:①场地环境方面,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助跑距离(范围在20—60米以内)。

②技术方面,要选择适宜的助跑启动方式和加速方式,特别是助跑的前几步和最后几步的稳定性十分重要。

③心理方面:稳定的情绪、坚定的自信心、适当的注意力集中和良好的感知觉能力都是准确踏上起跳板的重要因素。

训练方法:①训练中形成一套可操作的流程图;②提高视觉控制能力;③心理稳定性在提高助跑准确性中起绝对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勇.跳远运动员助跑准确性问题的研究[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0.4.

[2]田径教材编写组.田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6.

致跳远运动员篇6

关键词 三级跳远 起跳 速度 助跑技术

中图分类号:G82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随着我国现代体育事业的发展,三级跳远运动受到了广泛关注。三级跳远运动的助跑训练是影响跳远的主要因素,助跑具有十分显著的重要性,但同时也需要与起跳相互配合。当有了快速、稳定的助跑后,再与准确、连贯的动作衔接,才能够跳出好成绩[1]。在训练方面,三级跳远助跑的影响因素有好多,排除自然因素外,其他客观影响因素都需要运动员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断训练,而教练的训练若不能针对影响因素做出训练,其训练效果也不明显。所以,本文的探讨对提高三级跳远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三级跳远助跑的影响因素

(一)助跑起跳

在三级跳远助跑起跳中,起跳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加速、有强烈助跑节奏感,且助跑起跳动作流畅、放松的方式,这种方式在运动员训练中较为常见,运动员多数都倾向于这种起跳方式,对自我助跑起跳活动感觉较为轻松。另一种是在短时间内加速,步长不变,且跳活动比较稳定,踏板的启动助跑成功率高的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有规律增加步长,起动姿势固定。两种助跑起跳对跳远助跑的准确性都有一定的影响,这是由于运动员在助跑起跳时,若选择第一种起跳方式,运动员的起跳动作迅速和高节奏感的动作,无法保证起跳的准确性,若选择第二种起跳方式,则运动员的肌肉会受累,这样在起跳时就会导致动作变形,影响速度发挥[2]。

(二)助跑加速

助跑加速需要运动员的步伐准确、稳定,助跑时比较轻松,弹跳具有弹性。运动员在助跑的速度是影响助跑的因素,需要身体重心、双臂、双脚前掌和后蹬的力量与配合,运动员很难控制好这几点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助跑加速中,运动员注重的是助跑的动作推动,动作顺畅速度才会提高,若动作结构变化,受到影响,则不仅会降低起跳速度,还会影响跳远准确性和成绩。在助跑加速中,能够影响助跑的因素不仅是动作方面的因素,还包括以下两点:1.赛场跑道若和训练的跑道条件相差不多时,运动员的条件符合,可以控制助跑距离,如若比赛场地陌生,或逆风,则影响助跑距离,需要加长;2.运动员的起跳方式、加速方式和前三步步长都是影响助跑的因素。

二、三级跳远助跑的训练方法

(一)技术训练

在训练三级跳远助跑时,要注意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切勿忽快忽慢,掌握好助跑的技术,包括节奏和速度的匀称、步伐的大小等,从而避免助跑起跳的失误。在技术训练方面,可以注重以下几点训练方法:1.在训练三级跳远助跑时,控制助跑距离为35-45m,并在训练时要设置不同质量的跑道,培养运动员的大脑印象,利用好助跑起跳的节奏和速度,并且要利用惯性,借助顺风的力量稳定起跳前几步的步长。2.在运动员训练初级阶段,可以在跑道两侧设定定点标志物,每个标志物是节奏掌握、速度控制、双臂摆动或双脚蹬的点,运动员到标志物位置便做好每一个动作的训练,待节奏熟练后可逐渐减少标志物。直到最后的动作节奏都熟练。3.按节拍训练,教练在运动员助跑后,击掌发出节拍来控制和调整助跑节奏,带动运动员在助跑中所需要的动作节奏,运动员根据教练的节拍控制,进行加速或减速联系,培养好运动员的速度控制能力[3]。4.运动员助跑速度需要全面利用,提高速度利用率的训练方法是设定一定的时间跑完固定距离,在培养运动员速度感的基础上,加上技术训练,经过反复练习,跳远技术和踏跳的实效性受过扎实的训练后,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损失率将会降低。

(二)心理训练

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跳远助跑的准确性影响十分大,在运动员跳远比赛时,心理变化是赢得冠军的重要因素,若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不佳,在比赛时表现过分紧张,控制不好助跑速度、起跳节奏等,将会影响踏板的准确性。在训练阶段,教练要始终贯穿一种理念“强有力的起跳”,让运动员指导助跑的速度和起跳的衔接,运动员在“强有力的起跳”心理下完成助跑起跳,完成整个动作。当然,如果运动员的基础训练不足,只过分在乎“强有力的起跳”也会产生在起跳时会出现动作僵硬、身体重心改变的想象,从而影响助跑速度。因此,在运动员初期训练时,首先应该确定运动员要“跑过起跳板”,带着这种心理印象完成动作,方便发挥最后几步的速度和动作。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三级跳远助跑训练中,可能受到速度和动作的影响,速度影响有一部分原因是自然影响,包括风向、赛道等,其他影响原因都是来自运动员本身,例如运动员的技术问题,当速度没有达到标准,起跳动作也无法达标,若速度够,动作衔接不够流畅,则也会影响在起跳前几步的踏跳,也会影响成绩。另外,运动员的心理作用也是影响因素之一。通过分析,从这三方面入手,分别做出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运动员三级跳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赵杰.浅谈跳远助跑的影响因素及训练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3:240-241.

致跳远运动员篇7

运动员在助跑时,尤其是助跑的最后几步,不要受起跳的限制,应该像平跑一样快速自然,将自己应有的水平速度在助跑中充分发挥出来,以使助跑的速度接跑速度。因此,绝对速度训练对跳远运动员是至关重要的。

在跳远助跑中运动员不仅要在短时间内发挥最高速度,而且要同时做好起跳的准备。所以说,跳远的助跑技术要比短跑技术复杂。这就要求运动员不仅要跑得快,而且要放松自然,有节奏,并且还要跑得准确。要求步幅开阔、快速流畅、连贯协调而富有节奏,与短跑是有很大区别的,这是由跳远自身项目的特点所决定的。

1.2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的训练方法

跳远专项力量训练必须是以有效发展专项力量构成要素快速抗阻能力为目的的各种训练手段和多种负荷要素高效率协同的有序化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必须依赖于严格按现代跳远专项力量训练理念设定的专项力量训练手段及方法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跳远的专项力量主要指起跳力量的训练,它的肌肉工作方式是先被迫拉长经等长收缩后迅速转化为向心收缩所产生的力量为“反射性力量”。专项力量训练的手段在发展起跳支撑力量阶段以坐蹲和静止半蹲这两种手段为主;在提高起跳爆发力阶段的练习是力量性爆发力练习、速度型爆发力练习和超等长练习。

根据上述分析,跳远专项力量训练就必须采用一系列发展速度力量专门能力的训练方法,即快速力量。所谓快速力量就是指肌肉尽快和尽可能高地发挥力量,快速克服外界负荷的能力。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作用的力量越大,速度越快,所表现出的速度力量就越大。发展速度力量,重要的是把力量与速度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转化为速度力量。在训练实践中,要科学地调整动作力量和动作速度,长时间地采用恒定负荷,就会使动作速度固定,影响速度力量的发展。负荷强度的安排是周期性、波浪式变化的。也应注意使身体局部的速度力量能力与全身速度力量能力结合起来进行。训练实践证明,只有使肌肉力量和肌肉速度两方面都得以提高,才能取得快速力量训练的效果,必须处理好负荷重量与动作速度的比例关系,使之能与专项运动要求相一致。(1)负重训练负荷重量一般采用本人最大负荷40%―80%的强度,要求运动员尽量体会最大用力和最大速度感,每组重复5―6次,完成3―6组,每组间歇2―3分钟。(2)不负重练习。主要是采用各种形式和要求的克服自身体重的跳跃练习,例如台阶跳、跨步跳、纵跳、单足跳、跳深等。在练习时要注意保持动作的连贯性和爆发性用力的特征。注意快速力量训练时,重复次数和练习组数不宜过多,以不降低练习速度为原则,持续时间不宜过长。

1.3跳远运动员专项耐力的训练方法

运动员最常用的训练方法是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短助跑5-10级跨步跳(单足跳)、立定五级跳远、30―100米跨步跳(要求步数)、30―50米单足跳(要求步数)、30―100米单跨跳、跳栏架(栏间 1 米,高度60―80 厘米)、跳栏架(栏间 1.5 米,高度 100 厘米)。在70%-90%的人利用立定三级跳远、立定五级跳远训练方法是由连续的跳跃技术动作组成,要完成这个复杂的技术过程,就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跳跃技能、速度力量和专项弹跳力。因此,必须重视速度力量和专项弹跳力的发展。80%的人利用短助跑5-10级跨步跳(单足跳)训练方法是在双脚起跳记距练习。双脚起跳,单脚落地,连续跨步跳。通过此练习,不断改进技术动作。腿相对摆动动作能增加起跳能力,从而使身体重心快速移过下一跳的支撑点,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40%-60%的人利用30―100米单跨跳、30―100米跨步跳(要求步数)而是在跨跳结合练习,即脚起跳后的单足跳或跨步跳,连续进行。

人对紧张体力活动的耐久能力,是人体长时间进行持续肌肉工作的能力,即对抗疲劳的能力。耐力素质包括一般耐力和专门耐力。一般耐力是指小强度或中等强度进行长时间工作的能力;专门耐力是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所需要的耐力。耐力包括两个方面,即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耐力的提高不仅取决于人的发育成熟,也和负荷要求有关。合乎规律的耐力性负荷训练可使肌肉、器官、心肺、血液、免疫系统以及物质代谢调节出现适应现象。

发展耐力素质的基本途径有两个,一是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肌肉耐力的训练,另一途径是提高心肺的功能。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运动员的专项能力和体能主导类周期竞速项目有耐力性和速度性两个项群。耐力性项目运动员专项耐力的要求是用尽可能高的平均速度通过全程。除超长距离之外,专项耐力的重要供能形式为糖酵解无氧代谢供能,其主要训练方法为大强度的间歇训练法及比赛训练法。

在运动训练中,当运动员进行中等负荷耐力训练时,就会出现每分钟耗氧量与氧的供给量之间的不一致,在大负荷时其不一致的程度就更为明显,可见培养运动员呼吸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致跳远运动员篇8

关键词:助跑准确性;影响因素;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006-01

跳远是一个技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跳远技术由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全程助跑技术是跳远训练的重要部分,而助跑踏板的准确性是影响跳远稳定发挥的关键因素。准确的助跑踏板是跳远完成动作,取得理想成绩的基础。

一、影响跳远全程助跑踏板准确性因素分析

1、技术因素

(1)助跑起动方式。跳远助跑起动方式决有静止启动和行进间起动两种。静止起动是准备姿势从站立式开始,起跳腿在前,开始时速度不是很快,但步频很稳,踏板准确性较高,缺点是不利于发挥速度,还有部分运动员由于身体紧张容易倒小步。行进间起动有利于发挥助跑速度,但是在踏上标志物是容易产生误差,影响了助跑的准确性。两种助跑起动方式有利也有弊,每个运动员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起动方式。

(2)助跑加速方式。跳远助跑加速方式有平稳加速和积极加速两种。积极加速时,运动员步频快,能够很快的达到最大速度,速度型运动员一般采用。平稳加速的加速过程是一个逐渐的加速过程,由慢到快且时间长,过程平稳、均匀,在最后几步速度达到最大。

(3)助跑的节奏。在跳远训练中助跑节奏是运动员提高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关键所在也是运动员面临的技术问题。助跑没有了节奏,导致运动员经常出现倒小步或拉大步的现象,并且无法发挥速度。为了不犯规在最后踏板的几步减速,都是节奏不好所引起的。

2、心理因素。在跳远比赛中,心理因素或多或少的影响着跳远助跑的准确性。有的跳远运动员在比赛前由于紧张,身体始终无法放松,比赛时,无法像平时训练一样,助跑不敢放开步子,怕犯规,这样就影响了运动员真实成绩的发挥。

3、身体因素。每个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都有区别,绝对速度好的运动员能够更充分的利用向前的惯性,同时对踏板的冲击力较大,有利于发挥助跑速度,但是速度越快,踏板的难度就越大,所以要求运动员在提高绝对速度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身体基本素质练习。

4、其他因素。在跳远比赛时的气候变化、风力、风向、场地的质量和比赛时间等都会对助跑准确性产生影响。还有就是比赛经验,有的运动员平时成绩好,但是没有参加大型比赛的经验,往往发挥不出自己的真实成绩。要对不同的比赛环境进行适应练习,还有就是增加运动员的比赛经验。

二、提高跳远全程助跑踏板准确性的对策研究

1、技术方面

(1)稳定助跑起动方式和加速方式。运动员在选择起动方式和加速方式时要根据自身助跑速度、步长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跳远助跑起动和加速方式的训练方法有:首先要固定一种适合自己的起动方式,反复进行练习,保证每次起动时身体姿势一致,直到练习熟练;助跑起动的第一步对助跑稳定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所以起动的第一步迈出要稳定,准确把握,不要随意变化,可以先测量运动员的步长,设立标志固定,按一定的速度、力量、步长、步频进行练习;结合短跑进行起动方式和加速方式练习,经过反复练习,使起动方式形成习惯,并且掌握加速方式。

(2)协调的助跑节奏。“助跑节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运动员助跑稳定性和助跑速度的发挥,而助跑最后几步是整个助跑技术的关键。助跑技术的训练应该渗透到平时加速跑和放松跑当中,体会跑的节奏感,在跑的过程当中,心里要默念助跑节奏,在跳远练习中,要把心中想的助跑节奏跑出来,使之固定,并且加强训练。助跑最后几步节奏每个运动员各有特点,练习时应设标志物,固定步长踩点进行反复练习。

(3)助跑步点的丈量与调整。跳远助跑的丈量方法很多,一般采用走步式,远调起动点,近调起跳点的方法。大的踏板误差,应该在起点处调整,小的误差,如10―30厘米的,只能在起跳点处进行调整,调整之后应固定最后几步的跑法,使之熟悉到熟练。

2、心理方面

首先要加强跳远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要想办法加强运动员集中注意力,在训练时,教练也可以采用放松技能训练,表象技能训练,模拟训练等方法来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其次要提高运动员比赛中的心理调控能力,这就要求在平时训练中,加强对未知因素的预测,并有及时的预案做出调整,使之运动员很快的适应多变的环境。教练员应对比赛中出现的运动员心理活动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心理活动做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3、提高身体基本素质

跳远比赛强度大,时间长,对运动员身体基本素质是一个挑战,以良好的身体素质为前提,才能在比赛中游刃有余。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基本身体素质是基础,想要提高成绩,还必须提高专项身体素质练习,特别是加强速度素质的练习。在训练时,要尽量用各种手段提高平跑能力,同时,最大限度的提高绝对速度。

4、加强对比赛环境的适应能力

跳远比赛现场,影响运动员的心理和技术的因素有很多,比赛的时间、地点、规模以及比赛的影响力都或多或少影响着运动员的正常发挥,因此跳远训练应适当的选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气候等多种不预知的环境下进行,还可以参加各种比赛来锻炼自身对比赛的适应能力。还有,带运动员到人多嘈杂的地方训练,组织对抗练习,可以增加运动员的比赛经验和提高临场发挥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绍英.李 闯.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的利用[J].辽宁体育科技,2004

[2] 许欣烈.浅析提高跳远助跑的准确性[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致跳远运动员篇9

摘 要 在过去的跳远训练中教练员往往以力量或技术作为主要训练科目,忽略了助跑速度和准确性的训练内容,因而使训练成效不大。然而,现代跳远运动的特点向着助跑速度快、准确性高的方向发展。随着训练理论的不断更新和充实,教练员应该根据现代跳远运动特点,在训练中有针对性地围绕高速助跑起跳和准确性进行训练,从而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本文围绕如何提高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和准确性展开探讨,旨在为提高跳远运动员运动成绩提供参考。

关键词 跳远运动员 助跑速度 准确性

一、助跑速度的提高

运动员在比赛中若要取得优异的成绩,首先取决于其本身的助跑速度。影响助跑速度的因素很多,主要包含了助跑距离、助跑绝对速度、助跑最后10米的分段速度、助跑速度利用率等。

(一)助跑距离的选择

在训练或比赛中跳远运动员经常会出现助跑距离过长或过短的情况,如果助跑距离过长,运动员往往在起跳前就达到了最高速度,而在助跑的最后几步速度受到损失。如果助跑距离过短,运动员在起跳前就不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大速度。

然而,在比赛中助跑距离受到比赛的气氛、场面、情绪、运动员助跑起动方式、身体状况、跑道、风向等因素影响。一般来说,在情绪高、身体状况好、顺风等情况下,助跑距离应增加20-40cm,在身体状况不佳、逆风情况下助跑距离应缩短30-50cm。

(二)助跑的绝对速度

绝对速度是跳远成绩的基础,科学研究表明当助跑绝对速度快时,跳远成绩也会相对提高,即二者成正比关系,若要取得世界最好成绩,绝对速度只有达到11-11.3m/s时才可能实现。在实践中也证明了这一点,如鲍威尔在破世界纪录时,助跑速度达到了11m/s,而刘易斯在跳出9.91m时,速度也达到了11.06m/s,可见绝对速度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跳远的成绩。

(三)助跑最后10米的分段速度

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10m的分段速度与成绩之间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总体说助跑最后5m的速度越快,成绩也相对越好。从生物力学角度讲,当助跑速度水平位移与运动物体质量的乘积,在遵守力学要素的条件下,其动量在助跑速度越快就会越大,即助跑速度越快腾空水平速度就越大,水平动量就越大,自然就会达到较远的距离。由此可见,助跑最后10m越快,尤其是最后5m越快,成绩相对就会好。同时也可以反映运动员的加速能力。当然,助跑快不等于成绩就会好,还要掌握好助跑与起跳的结合的技术问题。

(四)助跑的速度利用率

跳远助跑速度利用率是指助跑速度与跑的绝对速度的速度之比。跳远的速度利用率与跳远的起跳技术、起跳动作、起跳目的有关。不同的运动员助跑速度利用率大小受其助跑结合起跳的技能能力以及起跳技术水平的制约。可见提高助跑速度利用率也是当今跳远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跳远运动员的训练中,应将助跑速度利用率纳入训练之中。

二、助跑准确性的提高

助跑起跳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术的发挥和比赛的胜负。提高助跑的准确性可从技术、心理、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

(一)助跑的起动方式

在现在跳远比赛中,助跑的起跳方式主要分为站立式和行进间两种。一般采用站立式起跑技术步点容易控制且比较准确。站立式较行进间的成功率要高,这是因为站立式起动技术控制身体的姿势。从而使起跳的蹬地力量、速度及步长呈规律性的增长。通过上述的因素分析,在训练中无论运动员采用何种的起动方式。首先,应当始终如一,保持一致。其次,应控制好起动的身体姿势;呈加速助跑、富有弹性、高重心。在起跳时达到本人的最大可控速度。这样有利于起跳取得最佳效果。

(二)助跑的节奏

起跳前助跑节奏也是影响助跑准确性的重要因素。正确的助跑技术应在起跳前不改变运动员在跑动时形成的节奏和身体重心高度。若是运动员身体发展不均衡,应重点发展其薄弱的环节,而不应改变技术弥补身体素质的缺陷。因为这样容易使助跑中节奏变化大,步点的错乱也大。因此,在训练中,应做到速度与爆发力的平衡、身体素质与技术的平衡,以建立完整技术来提高助跑的准确性。

(三)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跑道情况、身体状况、天气状况、风速、风向等不同都会引起助跑动作、速度、节奏的变化,就如在煤渣跑道和塑胶跑道上进行比赛,其助跑距离就会各有不同。所以为了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应从训练着手,在不同的天气、跑道上进行训练,使运动员适应不同环境,从而提高助跑的准确性。

(四)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对跳远助跑的准确性也有很大的影响,其影响踏板不准确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心理状态:1.害怕犯规,最后几步拉大或捣小步。2.助跑时眼睛盯着踏板。3.一心想取得好成绩,而使动作技术变形,破坏已有的节奏。4.助跑时受环境因素影响,造成情绪紧张,注意力不能集中在比赛上。为了提高助跑准确性,必须进行心理训练。例如可以采用自我放松训练法、表象法、心理暗示法等来提高助跑的准确性。

三、结论与建议

在跳远中助跑速度是成绩的基础,而助跑的准确性是关键。在跳远训练中,应重视助跑速度和准确性的练习。在跳远训练中还应强调助跑速度、助跑能力、准确性、起跳技术和专项跳跃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发展,使之达到一个相对的动态平衡。这是稳定地提高成绩的关键。

参考文献:

致跳远运动员篇10

【关键词】跳远 运动员 损伤

1前言

跳远是一项高速度、高展度的极限运动。其运动特点决定了运动员从事跳远运动有受到损伤的潜在危险。但是只要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对此有足够的认识,在运动实践中的各个层面积极预防,不断改进训练条件,科学安排训练内容和方法,运动损伤是可以避免发生的。为此本文将对跳远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和研究。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北京体育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体育学院等四所高校35名跳远专项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其中男运动员20名,女运动员15名。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等查阅有关跳远运动损伤的文献资料,包括近几年的学术论文,对高校跳远运动员损伤的原因、部位、场合等进行研。

2.2.2问卷调查法

设计损伤问卷,问卷主要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损伤部位、性质、时间和原因等,发放问卷35份,共回收33份,回收率94.29%,剔除无效问卷3份,实际有效问卷30份,有效回收率85.71%。

2.2.3数据分析法

运用体育统计知识,对咨询、调查、访问等收集的有效数据,在电脑上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高校跳远运动员各年龄阶段受伤情况

在所调查运动员中,高校跳远运动员的受伤人群主要集中在18-25岁的运动员之间,由于这期间运动员身体还处在发育过程中,身体素质还没有达到最佳状态,加之心理活动不稳定,技术动作还不成熟等等,所以导致这个时间段的运动员受伤的几率较高。运动员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运动年限的增加,心理会逐渐达到稳定,身体素质得到提高,逐步稳定技术动作,从而减少对损伤的发生。

3.2高校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

3.2.1高校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部位分析

调查可知,高校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部位分别为踝、腰、膝、胫和脚最为明显。其中踝关节和膝关节的损伤人数最多,损伤率都为25.71%,脚的损伤人数为7人,损伤率为20%,位居其次,腰和胫部为4人,损伤率为11.42%。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因采取合理的预防手段,减少损伤的几率,尤其是避免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损伤。

3.2.2高校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程度分析

运动损伤按损伤程度可分为以下三种:伤后仍能按照教学训练计划进行体育锻炼列为“轻度损伤”:伤后一周内不能按照教学训练计划进行体育锻炼,需要停止或减少局部活动的列为“中度损伤”:伤后一周以上完全不能运动的列为“重度损伤”。

调查可知,在4所高校的35名跳远运动员的调查中发现轻度损伤有23人,占65.57%,位居第一:中度损伤9人,占25.71%,位居第二:重度损伤3人,占8.57%,位居第三,所以高校跳远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以轻度损伤最为普遍。

3.3 高校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时段情况

通过调查可知高校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时段主要是在专项技术训练阶段,占所调查运动员的77.14%,其次是素质练习中,占17.17%,还有一少部分在准备活动中受伤,占5.71%,在放松活动中没人受伤。由此可知,在专项技术训练阶段,在运动员运动负荷、运动量的安排中,因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3.4高校跳远员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

表1高校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统计表

序号 原因 人数 百分比(%)

1 错误的技术动作 15 42.86%

2 准备活动不充分 7 20%

3 身体素质差 4 11.43%

4 注意力不集中 3 8.57%

5 思想上不重视 2 5.71%

6 过度疲劳 2 5.71%

7 场地原因 1 2.86%

8 意外受伤 1 2.86%

由表1可知,高校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是错误的技术动作,占调查人数的42.86%,是损伤人数最多的,其次是准备活动不充分,占20%,占损伤原因的次席,身体素质差,占11.43%,注意力不集中、思想上的不重视、疲劳、场地等原因也是造成损伤的一些原因。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培养正确的技术动作对预防运动损伤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加强对正确技术动作的教学,纠正错误动作,减少受伤率。

4结论

4.1跳远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部位分别为踝关节、腰、N绳肌,膝关节、胫和脚。

4.2跳远运动损伤大部分都是由于运动量安排不合理过度疲劳技术动作错误引起的。

4.3通过加强预防损伤的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跳远运动员损伤的发生率。

4.4正确地认识和安排运动训练负荷对于预防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教研室,2002,2。

[2]曲绵域.高水平运动员训练中的运动创伤适应[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0,19(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