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7 10:07:42

仿生学论文

仿生学论文篇1

关键词:仿写;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提升方法

仿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写作技巧,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心理,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仿写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从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开辟新的途径。

一、仿写理论依据

人类的模仿能力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通过模仿,人们将一种生活技能进行延展和创新,形成新的生活技能,从而更好地创造生活条件。人类社会语言模式和模仿对语言学习有重要的作用。儿童语言的学多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通过观察和模仿获得的,由此可见,模仿对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仿写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被应用的频率较高,其作为一种常规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仿写可以作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对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仿写教学的主要方法

1.片段仿写

选入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仔细筛选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对课文片段的仿写,可以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写作技巧。例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文成公主进藏》一课,文中讲述了文成公主的进藏经过以及因她而发生的种种变化。文中通过几个故事描写了公主进藏的过程,描写详尽且又不失乐趣,成功地塑造了公主机智、聪慧的形象,为后文公主进藏后开展一系列生产改革创造了条件,这种隐晦的表现手法可提升作文的写作高度,因此,在布置人物类作文题目时,可让学生将文成公主进藏的过程作为仿写的对象,以提高作文质量。再如,讲授《桂林山水》一课时,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将桂林山水景物描写得淋漓尽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逐段地分析文章带领学生领略作者的写作手法,然后让学生仿照课本上的景物进行仿写,仿写的对象可以是观赏过的自然景色,也可以是周围的景色,主要突出其特点就可以,通过此种训练方法,学生在景物的描写上将会更加得心应手。

2.结构仿写

所谓的结构就是文章的写作顺序,通过整体布局,以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对于小学语文写作,因学生的写作基础薄弱,思维方式简单,所以,开篇布局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打破常规作文写作,使文章有新意,可以运用结构仿写的方式,让学生有条理地开展作文写作。例如,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文章按照游览的顺序叙述了溶洞内的奇观,借景抒情。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启发学生多角度思维,让学生将周围的景观联系起来,以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然后通过分析文章结构,让学生掌握叙述型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语言仿写

作文写作,优美的语言可以为文章增色不少,但因小学生文化素养较低,字词、成语的运用能力有限,所以,文章语言难免空洞、乏味。为了有效地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提高作文的欣赏性,利用仿写帮助学生提高字词的运用能力,增加文字的储备,为更好地完成作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学习语文课本生词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文章中字词的巧妙运用让学生仿写一段话,并在班级中大声地朗读出来,说出自己在这段话中运用的写作手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作文的写作手法。

仿写在小学语文写作中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水平创造了条件。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仿写,通过掌握各种仿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相信在长期的仿写积累下,学生会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有能力处理各种作文写作要求,为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语文整体成绩,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罗春萍.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J].广西教育:小教版,2014,12(6):43-44.

[2]姜桂香.浅议如何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6(18):149.

[3]孙圣琦.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J].东方青年・教师,2012,14(1):211.

仿生学论文篇2

【关键词】模因论;模因;模仿;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134-01

1模仿教学的理论基础

众所周知,模仿是人的生物学本能之一,是人类获取动作技能、智力技能的有效手段。通过模仿,各种信息得以最直接的传递和接收,从而使知识的获取、技能的习得在自然而然中得以实现。外语教学中如能科学有效地运用好这一手段,不但会缓解初学者对外语的陌生感、晦涩感,而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外语的兴趣,使学生从感性认识的层面认同和接纳外语,实现外语教学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模仿教学的理论基础是模因理论。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模因。关于模因的定义,有两个形成阶段:前期被认为是文化模仿单位,其表型为曲调旋律、想法思潮、时髦用语、时尚服饰、搭屋建房、器具制造等模式;后期的模因被看作是大脑里的信息单位,是存在于大脑中的一个复制因子。 模因词源上来自表示“模仿”的希腊语词mimeme,在牛津英语词典中模因的定义是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播(Blackmore1999)。可见,模因复制的基本特征是模仿,它因模仿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语言本身既是一种模因,也是模因传播的载体,它的功能在于传播模因。模因论为语言演变引入了信息复制的观点,也为我们外语教学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启发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借助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方式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套用,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2模仿教学的现实意义

外语教学,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外语教学,由于该阶段学生的外语知识、外语能力尚处于最初级的水平,语言材料中能激起学生学习欲望的知识信息相对较少,而此时的学习障碍却很多,所以该阶段的外语教学若不能通过各种手段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进行能动的、有效的学习,学生的学习障碍就会与日俱增,久之就会导致学习兴趣的减弱甚至丧失。 ,反之,如果我们抓住初中生模仿能力强、可塑造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并通过适时适度的模仿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感,消除学生的学习障碍,使其从英语学习中获得学习的快乐成功的体验,则可使我们的英语教学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3模仿教学的分类

模仿教学是多方面的,按照模仿的不同内容 可分为对语音的模仿、对形态的模仿以及对语意的模仿。对语音的模仿 语言学科最主要的信息是声音。对语音的模仿包括模仿语音、模仿语调、模仿语速、语气、模仿声音的节奏。基于此,教学重点就是语音的听说读到模仿训练。听音练耳,学腔模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侧重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唱、演的能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总是在模仿、使用中提高的。因此,正确地学好发音,对学生学习语言至关重要。 对形态的模仿 口腔是发音的重要表象,无论是单词、句子、还是对话的教学,学生都要通过口腔进行语音操练 用身体来表达的意思是非常丰富的。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恰当地辅之某些身体动作,使学生在表演的过程当中进行学习,将会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因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边模仿动作边朗读,尽可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课文中涉及到动作的内容,除了单纯的朗读、讲解外,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动作的模仿表演,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如,Hands up. Put down your hands. Close the door这类的句型,老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边做边说边学,学生注意力提高了,兴趣浓厚了,单词也记住了。再如,在教动词的时候,老师可以找学生到讲台上表演动作,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也可以说英语,让他做动作。看动作说英语这样的效果非常好。 对语意的模仿 语意模仿,是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简明语境中对语言材料的部分内容进行替代、更换的模仿方法,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在有意义的情景中模仿,不再跟着老师或录音一样画葫芦,而是进一步理解所模仿材料的意义、用法,强调句子在语义上的功能,在掌握语言材料基本结构的同时,真正明白所模仿的语言究竟表达了什么意思。 按照模仿不同的阶段来划分,模仿模仿可分为机械性模仿、意义性模仿和创造性模仿三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学生的模仿内容和老师所起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以下分阶段来谈一谈。

机械性模仿

机械性模仿是语言模仿的初级形式,也是语言学习的必由之路。机械性模仿主要是通过纯口腔性的操练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形成比较稳定的语音形象。比如在音标教学中,我们大可不必把每一个音标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像体育老师教授体育动作那样将动作分解、示范、操练、整合,我们只需控制好教学气氛让他们进行模仿,让他们感觉模仿恰似婴儿呀呀学语般新奇有趣,甚至让他们感到模仿也是一个语音信息、语言信息的交流过程,他们就会饶有兴趣地“人云亦云”,只要老师的发音是准确的,学生的发声器官是健全的,模仿的效果就必然是好的。

意义性模仿

意义性模仿是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中进一步地进行替换性模仿以理解所模仿的语言材料的意义,明白所模仿内容的意思。比如在学习there be 句型时,教师可以把不同的东西放在同一地点或把同一个东西放在不同地点,让学生在预设的情境中进行替换性模仿,组织起表达一定意思的句子,相互之间进行问答练习,从而很好地理解所学句型的意义。

创造性模仿

创造性模仿是模仿学习中的最高层次。创造性模仿是指在机械性模仿和意义性模仿的基础上,将模仿而得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并在新的情境中进行新的选择和组合,创造性地运用模仿前期所获得的语言知识,让语言在新的情境中为真正的交流和表达服务。

创造性模仿的一大特点是:此时的模仿已不再是原模仿语言的简单再现。它要求学生在创设的新的语境中,对所学的语言材料进行选择,组合成符合新情境的新内容。它需要经过思维、想象、创造性地运用模仿前期所获得的语言知识,将模仿到的结构重新组合成新的结构,在新的情境中自由发挥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比如在学习了如何谈论天气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来做survey,用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your hometown 等句型进行问答,了解有关的天气信息。这样一来,既促进了知识的迁移,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而言之,模仿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既是外语教学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条捷径,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模仿是大有卑益的。如果有一天,英语像我们的母语一样渗透学生的语言和思维,那必将是我们的教学工作结出硕果的时候,这其中,当然也有“模仿教学”的一份功劳。

参考文献

[1]《中国教师》 2009年51期

仿生学论文篇3

摘要:在研究生的计算机仿真技术课程教学中,针对机械工程类研究生的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及工科研究生自身特点,为培养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增强其工程应用意识,通过在计算机仿真技术课程教学的经验积累,逐步探索出以项目驱动为主要教学方法,通过实践应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计算机仿真;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144-02

一、前言

研究生教学有其突出的特点,他们中多数人理论基础扎实,获取书本知识能力强。但同时也存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工程应用背景不够的缺点。本人通过十多年研究生教学的实践,结合本学院研究生专业方向、课程内容针对性强等特点,对如何在研究生教学改革中突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工程应用能力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改革创新。

二、课程定位及课程特点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科学研究的深入与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计算机仿真技术已成为分析、综合各类系统,特别是大系统的一种有效研究方法和有力的研究工具,计算机仿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各技术领域、各学科内容和各工程部门。仿真技术已经在国防军事、国民经济、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内外众多学者认为,仿真技术“正在成为与理论、实验并列的第三种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以及科学研究的手段”,因此仿真技术

被认为是“使能”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是仿真科学与技术涉及到的有关具体仿真技术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具有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等特点。

为了拓宽机械工程专业基础,提高培养对象的整体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对机械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工科专业的研究生应掌握一定的计算机仿真知识与技能。计算机仿真技术课程是我校机械工程学院面向所有研究生各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考虑专业应用需求并结合教学实践情况,课程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仿真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分析、综合各类工程系统或非工程系统提供一种有力的工具,以便能灵活应用所学的计算机仿真技术为本专业工作服务。

一方面,基于仿真技术课程的内容方法较多,实践性强的特点;另一方面,授课对象专业方向较多、授课学时有限等特点,如何解决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讲授内容繁多的仿真内容、对计算机仿真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探索和实践,以达到计算机仿真技术教学目标。

三、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课程开设初期,由于只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方向的同学选修,所以所讲内容基本针对该专业方向进行设置。随着选修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选修学生所属专业方向的扩大,专业方向包括: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等,基本涵盖了机械工程学院的所有专业方向。

计算机仿真技术课程涉及多个交叉学科,紧密相关的课程包括数值计算方法、计算机编程、计算机图形学、高等数学、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优化设计等课程。如何讲出本课程的特点,并充分结合相关课程内容,必须在教学内容的选排上下功夫。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驱动、以项目为基本教学单元,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性,突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为了满足各个专业方向学生的要求,使他们能够掌握一门工程分析技术,为后续的学术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提供计算、分析和仿真手段,本人在讲授该门课程的过程中,逐年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考核方法等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1.采取项目专题方式进行教学内容的讲授,调整授课内容,采用专题教学方法使课程主题内容分明,有利于将仿真方法讲深、讲透。

2.扩展所授课程内容涵盖的范围,包括数值计算、优化设计、图形可视化、控制系统特性仿真、控制系统设计以及与外部软件的接口等内容,以满足各专业方向学生的需求。

3.增加与课程相结合的实验教学内容。计算机仿真技术本来是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技术,仿真技术本身是在对控制系统分析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并结合各个专业研究生的不同研究方向,灵活设计若干个专题实验,使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将该门课程应用于实际工程的能力。

4.采用多个工程应用实例进行教学,从系统应用、数学建模、仿真建模、模型求解以及特性分析等,使学生从生产实际认知的研究对象,提升到理论高度的学习,应用所学的各科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数学建模、仿真建模的建立,并对模型求解以及特性进行分析,获得直观结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最终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例问题的能力。

5.结合学科前沿,进行课堂讨论。研究生在初步掌握了对系统的模型、仿真算法设计、仿真及结果分析这一流程后,为强化计算机仿真在实际工程的应用概念,在此基础上,以项目形式,开展课程学科前沿以及⒏妹趴纬逃胂执技术融合等专题讨论。

6.增加实验环节,培养研究生工程实际应用能力。利用各种平台,扩充计算机仿真技术资料,提供最新的仿真案例,结合教学团队的科研课题,设计实验项目,培养研究生工程实际应用能力。

四、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基于项目教学法计算机仿真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满足机械工程学院各个专业方向研究生的需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完善,使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等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计算机仿真技术作为工科研究生的必备研究手段和技术,使学生掌握一门工程分析技术,为后续的课题研究、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撰写提供计算、分析和仿真手段。

近五年的每年30―40人研究生选课,工程硕士每年20人左右选课,课程得到了各专业方向研究生的普遍认同。本人指导的研究生,发表与该课程相关的学术论文近20篇,撰写的硕士论文均用到计算机仿真技术。

仿生学论文篇4

关键词:中国制造2015;工业工程;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004-03

一、引言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制定了我国迈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的时间表,为我国制造业的智能化、信息化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设计了“一二三四五五十”的总体结构。其中“二”指的是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第一个“五”就是五条方针,即“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和人才为本”。这里面的“二”和“五”与工业工程专业的目标完全一致。工业工程专业基于系统工程思想,以运筹学等数学方法为理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工具,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方法对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在内的由人、物料、设备、能源、信息等多种因素所组成的各种复杂企业或组织系统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设计与优化,从而实现系统的最大效率和效益。因此,工业工程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扮演举足轻重的地位。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以系统理论、随机过程与统计学理论和优化理论为基础,以仿真系统软件为工具,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建立系统模型和仿真模型,对现实系统或未来系统进行动态实验研究。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生产系统日趋向柔性化、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对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利用系统建模c仿真技术,可以在计算机上快速再现一个复杂生产系统的状态,模拟其动态行为,分析该生产系统配置是否合理,系统功能能否满足要求,进而为生产系统的设计、改善及优化提供决策支持。学术界和企业界均高度重视对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国制造2025》总体结构中的“十”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十个重点领域,这些领域都离不开系统建模与仿真。因此,建模与仿真能力是今后制造领域人才的必备技能。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掌握建模与仿真的理论和方法。

二、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一般都分为理论讲授和仿真实践两部分。其中理论部分又分为建模理论和仿真理论两部分。笔者所在学校,该课程总共48学时,其中理论34学时,上机实验14学时。理论内容包括系统建模的原理、系统建模方法(排队论、库存论、层次分析法等)、仿真的理论基础(随机数发生器、仿真程序调度策略、时钟推进机制等),具体内容和学时数如表1所示。通过多年的教学,发现现有的教学内容和实验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知识陈旧,不需要在课程中占用大量篇幅介绍。课程中的随机数发生器、仿真程序调度策略、仿真时钟推进机制等,这些内容对于工业工程专业学生来说,太过抽象,不容易理解,而且里面的内容比较陈旧,现在的计算机仿真软件都已不再使用这些技术。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但是可以减少篇幅。

2.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排队论和库存论内容一般在运筹学课程中已经讲授过,在本课程中可以再深入一步,但可以不作为重点内容讲解。而目前在企业中广泛应用的问题,如车间调度问题、下料问题、布局问题等,课程没有涉及。同时,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智能建模技术也在企业中逐渐普及,也需要给学生介绍。

3.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的理论部分表现得较为概念化、抽象化、数学公式化,学生在学习中容易迷失方向,无法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联系起来,从而失去了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三、改革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中国制造2025”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强调教学内容的系统化、智能化、实践性,主要做出了以下的教学改革:

1.删减原教学中陈旧、不和适宜的内容。主要将仿真理论部分的内容进行学时压缩,大量的仿真理论是计算机软件理论,对学生来说理解困难。仿真部分强调应用,学生需要掌握仿真软件的应用,而非开发仿真软件。因此,笔者主要介绍目前主流仿真软件所应用的一些技术,让学生了解即可。总体上,仿真理论部分学时从以前的16学时,压缩到目前的10学时,如表1所示。

2.增加企业实际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模型和智能化建模技术。在压缩仿真理论内容的同时,增加建模部分的内容。将排队论和库存论学时压缩以后(从以前的8学时,压缩至2学时),增加神经网络、遗传算法、Agent等智能建模技术,让学生了解这些方法的原理和应用领域。同时,增加常用系统模型一章,介绍在企业中经常遇到的各类模型,如车间调度模型、车间布局模型等,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3.应用问题导向学习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简称为PBL),设计“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实验。针对课程理论抽象,学生缺乏工程背景知识、不会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企业实际问题、难以对各课程内容融会贯通、被动学习等主要问题,以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应用PBL法设计了三个实验环节(如下表2所示),克服了传统主题导向法仅强调理论、知识点分割、学生被动接受讲课内容等种种弊端。每个环节实验背景一致、衔接紧密,内容高度连贯统一,学生通过不断解决每一环节老师提出的问题,层层深入,完成整个实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思考、创造、应用等综合素质,有显著作用。在PBL模式下学生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在未来的工作中遇到类似问题,学生也可以模仿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得知识能迅速转化为实际应用。

四、总结与展望

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借势于“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以学生为中心,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智能性和实践性,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为目标。从实施一年的情况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增强,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基于课程实验,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2项。但是实施过程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如何与其他课程内容融会贯通是一个问题,学生无法将所学理论结合在一起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这需要和相关课程一起,做一个总体的课程实验设计,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刘云,龚小军,田斌,王亚民.工业工程专业《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实验教学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35):237-238.

[2]查靓,杜轩,赵美云.“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文汇,2015,(313):77-78.

[3]张顺堂,张代芹.国内外工业工程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比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2,26(5):115-119.

[4]钱吴永,王育红,曹文彬.工业工程课程体系设置优化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2):83-86.

仿生学论文篇5

关键词 小学作文 模仿教学 实际意义 培养途径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模仿教学的实际意义

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经历毕竟有限,不能要求他们下笔如有神,但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是必要的,往往方法是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作文教学也不例外。模仿是一种最常用的写作教学方法,尤其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强,告诉他们怎么写不如让他们参照范文进行模仿着写,这样能够让学生产生一种创作的成就感,还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也能不断地巩固所学的知识。

从模仿的对象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模仿优秀的范文(包括作文参考书中的和学生自己写的)、模仿书本中的课文、模仿老师写的文章。从模仿方式来看,主要有遣词造句的应用模仿、段落结构的写作技巧的模仿、全文整体框架结构或者中心思想的模仿。每一种模仿都是在为类似的作文找到一定之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学作文不求文采斐然,不求立意高远,也不求结构严谨,只要能把所要写的事件或人物讲明白就行,语言要通顺,格式要正确。

对书本中课文进行模仿,不仅有利于对课文的巩固,还能做到学以致用。小学作文课教师一般就是语文教师兼任。有经验的语文教师能够把在课堂上讲的语文课文巧妙地变成作文范文,学生模仿起来不会感到陌生,反而觉得自己也能写像课文一样的作文,很有成就感,从而乐意去学,写作也就变成乐趣了,同时也能带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一举两得。

对优秀范文的模仿尤其是对学生的优秀习作进行班级讲评和学习,更能增强学生的写作动力。不是只有名家名作的文章可以用来模仿,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更有说服力的文章产生于学生当中,初学者都需要适当的鼓励和赞扬,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学生的文章在作文课上被当做范文念了一遍,那么该学生一定会感到无比的自豪,于是下次的作文也会尽心尽力去写,如此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状态。所以模仿同龄人的好作文能够起到相互鼓励、相互促进的作用,形成好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老师进行写作示范也是一个很好的模仿方法。小学生普遍都很尊敬和崇拜教师,喜欢模仿教师的言行,作文教学中教师先写出范文给学生一个参考,同时在实际写作中,教师也能发现那些地方需要加强注意,哪些地方可以灵活地替换等等,也让学生有一种能和教师一样写作文的自豪感。

二、小学作文教学中模仿教学的培养途径

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要从小开始练习培养,并且要打开模仿创新的思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一)听与写。

众所周知,人的语言能力是从听的能力开始培养的,很多信息的接受也都源于人的两只耳朵,所以,小学生作文课的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此项能力的培养。可以在作文讲评课或者语文课上利用些许时间进行听经典活动,教师或者学生朗读相关文章,让学生带着目的去听,可以事先提出问题,边听边让学生动动脑,培养学生整合思想的能力,给笔底功夫提供支撑。

(二)说与写。

心理学上说,如果一个问题你想不明白就说,说不明白就写,写不明白就再说,如此反复,以至无穷。培养学生的当众发言能力有利于在作文中有效组织语言。一个问题说得清楚往往在文字的表达上就越清楚,思维总是相通的。在课前让每一位学生轮流演讲是个不错办法,不仅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能让学生学会倾听,这个过程中看似没有进行写作的模仿练习,实际上也是一种变相的写作练习。

(三)读与写。

一定的写作能力总是与一定的阅读量成正比。阅读的范围越广,储备的作文素材就越多,用的时候就不觉得资源枯竭。在阅读过程中,养成摘抄的习惯更有益于模仿水平的提高,将精彩妙绝的句子、词、诗歌、名人名言等记录下来,进行模仿练习,多次仿照后再写就能自己写出作文了。

(四)行与写。

我们说艺术和文学总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所以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将实践与理论结合势在必行.小学生的生活总是朝气蓬勃的,大胆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还没有被岁月消磨殆尽的时候,应该多投入到绿色的自然中和缤纷的活动中,这样写出的作文才更加有内容,更加充实。

三、总结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对小学作文中的模仿教学的意义有了更深刻了解,作为教学方法,它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方法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的发展、语文教学的发展而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常用常新。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模仿教学最不能与实践脱离,知行合一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小学作文教学的模仿创新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世禄.读书与作文.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C].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仿生学论文篇6

关键词:电路;仿真软件;应用

电路是高校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是后续专业课程,如模拟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等课程的基础。传统理论教学较为枯燥,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实验教学大多采用挂箱,学生难以发挥自主性。为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将仿真软件引入电路教学。

一、传统电路教学现状

电路研究对象是实际电路按照一定的依据进行科学抽象而得到的电路模型,所有元件具有确定的电磁性质和精确的数学定义。传统理论教学中,以介绍理想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电路的求解方法为主,理论知识和数学推导居多,学生觉得抽象、难度大、枯燥,缺乏学习积极性。在传统实验教学中,大部分高校采用实验挂箱进行实验,学生只需按照实验指导书按部就班操作即可,难以对实际电路元件、接线、原理有较好的认识,实验也就成了走过场。由于实验室器材及实验教学时间有限,一些综合性、探索性实验难以实现,制约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教学中引入仿真软件的优势

电路仿真软件,如Multisim、EWB、PSPice等都具有电路设计与仿真的功能,在教学中引入仿真软件,可以解决传统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理论教学中引入仿真软件后,教师可以在仿真软件中搭建电路模型,将理论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一些复杂的波形,如动态电路的电压、电流变化波形,可以通过软件仿真得到,效果更加直观,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一些仿真软件还具有分析功能,如MATLAB,可以对仿真得到的波形作更深入的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实验教学中,可以将实物实验与仿真实验结合进行。在实物实验前,先通过仿真熟悉电路工作原理,有效避免实物实验中因不熟悉工作原理导致的器件损坏或人员伤害事故。仿真软件具有丰富的元件库,参数修改灵活,连线方便。一些综合性、探索性实验可以通过仿真进行,能有效解决实验室器材及教学时间受限的问题。仿真实验没有器材、地点、时间、安全的限制,学生可以自主进行仿真,扩展了实践空间。

三、MATLAB/Simulink在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MATLAB/Simulink中的SimpowerSystems工具箱提供了一些电路元件,学生可以搭建电路模型进行仿真,借助于MATLAB强大的编程功能,可以进行复杂的数据分析。

本文以一阶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为例,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仿真模型,如图1所示。R=100Ω,C=10mF,电容初始电压U0=100V,开关在t=0时闭合,观察电容电压的变化。按理论分析,,将理论波形与仿真波形对比,如图2所示,可以加深学生对一阶RC电路动态波形的理解。将一些典型的电容电压仿真值与对应时间列于表1中,理论上电容电压从U0变为36.8%U0,对应的时间为τ,,仿真中对应时间为0.0102s,与理论值0.01s接近,由此能形象说明时间常数的意义。

四、结语

将仿真软件引入电路教学中,可以使理论教学更加直观、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基础性实验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加深学生对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还可以为综合性实验、探索性实验提供不受时间、空间、器件限制的计算机仿真实验平台,为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机会。

参考文献:

仿生学论文篇7

关键词:多科性大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教学体系;开放共享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其推广顺应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现实需要,推动了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教育部自2013年提出建设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来,连续三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原则的通知,教育部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和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迫切需求有目共睹。2017年7月教育部的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的通知中,提出经济管理类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规划要在2019年和2020年共达到80项之多。由此可见,教育部对推进经济管理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力度之大。目前来看,全国经济管理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少数财经院校已建立,并初步建立其适用的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大部分院校特别是多科性大学还没有启动建设,更没有对其实验教学进行系统的实践和研究。经济管理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并不仅仅是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到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中,更强调的是将虚拟仿真思想融入其中,搭建虚拟真实场景、开发虚拟真实企业实践平台及后台数据库、模拟社会经济管理的现实问题作为实验项目,注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亲身经历,乐于实践,获得知识,提高技能,有效地弥补了实验过程不可逆和实验项目不可及的缺陷。由于各高校学生的特点、课程体系、传统实验开设的情况等等不尽相同,结合西北政法大学经济管理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实践,对多科性大学经济管理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目标、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中心建设和使用进行系统研究。

一、多科性大学经济管理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目标

多科性大学不同于财经类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它是以一个或两个学科为支撑、其他多个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西北政法大学就是一所以法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哲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通过对山西财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四所财经类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两所综合性大学的实地考察、调研,发现如西北政法大学这样的地方多科性大学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相对落后,实践教学体系不完整、不系统,实验室建设滞后等问题。为适应当下对应用型经管类本科人才的迫切要求,经过一年多的考察、调研、可行性报告和建设方案的撰写、施工建设、后期调试,西北政法大学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仿真实验中心”)落成运行。

1.仿真实验中心基本情况仿真实验中心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含三个全封闭实验室、五个半开放仿真实验室(跨专业综合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可跨实验室进行),其中,全封闭实验室有经济&管理基础实验室-A型实验室、统计调查与数据分析实验室-B型、审计财务管理专业实验室。五个半开放的实验区分别是金融保险仿真区、企业模拟仿真区,跨境全流程仿真区、跨境分销实战区和综合模拟仿真实验区。综合模拟仿真实验区模拟银行、税务、工商、社保公积金实际工作场景,可组合其他四个半开放实验区根据课程需要进行授课。企业模拟仿真区、跨境全流程仿真区和跨境分销实战区可组合为跨境综合实验室。跨境全流程仿真区、金融、保险仿真区、企业模拟仿真区可组合为企业综合模拟仿真实验室。金融保险仿真区、企业模拟仿真区、综合模拟仿真实验区、跨境全流程仿真区可组合为虚拟商业社会环境跨专业综合模拟仿真区。组合后的实验室可作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跨专业综合实验项目、学年论文项目和毕业论文项目的实践基地。仿真实验中心采用云桌面管理,安装软件总计36个,包括基础审计、金融类实验软件;跨专业综合实践软件;财会与审计专业综合教学实践软件;电子商务基础实验软件;国际贸易和跨境电商综合仿真实训软件;人力资源管理实训软件;社会保障学相关实训软件。仿真实验中心可用于西北政法大学经济管理相关学科十三个本科专业的课程实验、专业实验和跨专业综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2.仿真实验中心建设的主要目标(1)面向新时期实验教学的最新趋势和要求,达到或引领多科性大学经管类实验教学的最新探索水平,牢牢把握当下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企业对高水平、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要求,注重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2)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和课程,将学生置于虚拟仿真环境中,模拟现实操作过程,实现全流程实践和核心业务的实践,切实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3)实验教学中心可达到各专业课程实验和跨专业综合实验的紧密衔接、资源共享的目的,进一步促进多科性大学各学科的协调发展。实验中心的建设无疑为经管类实验教学改革和研究实践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但虚拟仿真实验在经管类实验教学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应系统地对实验教学体系和将来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

二、构建多科性大学经管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新体系

围绕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突出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原则,完善教学实验模式,创新实验方法,扩展实验层次,构建能力培养为导向、跨专业、虚实结合的多层次实验教学新体系。

1.教学模式由以课程或专业设置实验室的传统实验教学组织模式,逐渐转变为由学科群组建基础实验以及项目为主导的跨专业综合虚拟仿真实验模式。开发以问题为导向、以自身专业为主的跨专业综合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体系。比如,将大三第一学期的学年论文的撰写改革为两个星期的综合虚拟仿真实验实习加论文的形式,这是学生由专业基础提升到跨专业综合的一次重要节点,为大三和大四学年的专业学习、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的设计和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方法由教师演示、学生自主学习的传统方式,逐渐转变为任务驱动、团队作战、仿真模拟、岗位实战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和管理意识,促进自主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应用能力协调发展。

3.实验层次实验教学新体系由基础课程的验证性实验、专业课程的熟练性实验、专业综合课程的跨专业综合虚拟仿真实验、就业前的综合素养提升实验构成,达到实验教学内容衔接、教学要求匹配、教学效果阶梯化形成的目的,最终实现训练基本技能、培养创新意识、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能力、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等三个层次的目标。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创新,构建“能力培养为导向、跨专业、虚实结合、多层次”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第一个层次适用于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课程以基础课程为主,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创新创业课程以及各类专业竞赛,实践课程是以配合课程为主的验证性实验和体验感知性实验,通过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竞赛,增加对项目的认知。这个阶段由传统教师演示、学生自主的教学方法和任务驱动、团队合作、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以训练基本技能和培养创新意识为主要目标。第二个层次适用于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课程以专业课程为主,主要的专业课程都已经接触到,学生对其专业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实践课程也应由验证性实验和体验感知性实验转变为专业课程的熟练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开设一些从业资格考试相关的实践课程,学年论文的综合虚拟仿真实践课程,这个阶段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团队作战、仿真模拟、岗位实战的方法,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专业应用能力。第三个层次适用于大学三、四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所有课程的讲授基本结束,学生对其专业进行了全面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专业技能,进行毕业前实习,马上走上工作岗位,实践课程也应随之变化。校内的实践课程主要是跨专业综合虚拟仿真实验,弥补在校外实习单位接触不到的核心业务和全流程业务,这个阶段主要采用项目驱动、团队作战、仿真模拟、岗位实战的方法,训练学生的综合技能、培养社会适应和创新能力。构建的“能力培养为导向、跨专业、虚实结合、多层次”的实验教学新体系遵从了学生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学科基础,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多科性大学经济管理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和使用思考

鉴于对西北政法大学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实践和研究,对多科性大学经济管理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进一步完善软硬件建设和管理机制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1.仿真实验中心教师队伍建设高效、专业的实验室教师团队是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必不可少的。将整个实验室队伍分为下面三个组成部分建设完善,以提高实验室教师团队的整体水平,组建一支实践能力强、善于合作、多学科融合的实验室专业教师团队。(1)专职实验教师。引进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师作为专职实验教师,薪酬待遇、职称评定与专业教师同等对待。负责系统维护、技术支持和通用性实验课程的建设教学,负责与各软件厂商协同合作来保证设备和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并定期组织专业教师进行平台使用培训。(2)专业教师。采取课时激励的方法鼓励专业教师承担实验课程(课程实验环节)。实验室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在相对具备专业技能及实践教学经验的经管专业教师的带动下,引导各学科的专业教师加入到实验室教师团队中来,促进教学改革,调整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3)实验室管理人员。鼓励学生助教从事于实验室管理工作,通过短期培训即可对云桌面综合管理集成平台进行熟练操作。鼓励专职实验教师和专业教师将实验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相互促进。校企协同开发实验平台和实验项目,申报各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促进教学改革,出版相关实践实验教材,逐步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不管是专职实验教师还是专业教师都可以在实验室教学过程中获得科研成果,使教学科研能力、职称评审、薪酬待遇均可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2.仿真实验中心管理制度的完善仿真实验中心采用开放式管理。学生可以预约时间使用仿真实验中心,也可以在任意的终端设备上随时随地访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教学资源及个人的实验数据进行查看和练习,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同时为教师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提供更充分的条件。

3.跨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开发建设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体系构建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相对完善的跨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体系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在实践过程中反复研究、反复实践、反复改革,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因此,在之后的实验教学研究和实践中,应鼓励相关教师协同合作开设以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跨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也可以依托跨专业综合虚拟仿真实验成果撰写,将很大程度上提高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质量。

4.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探索优质实验资源的开放共享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从对各个高校实验中心的调研情况来看,资源的开放共享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包括技术方面和运行机制方面。仿真实验中心的开放共享主要是以实现校内实验项目和授课内容打通、校内毕业论文和校内创新项目打通、校内课程实验数据与跨专业综合虚拟仿真实验数据打通、校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协同创新、校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为目标展开。无论是校内资源还是校间资源的开放共享,都需要与企业、高校之间协同合作,共同研发核心技术,建立开放共享的协同机制,比如激励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防范开放共享产生的风险。

5.与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协同育人深度融合仿真实验中心为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协同育人项目提供校内实践基地,为这两个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仿真实验中心将促进校内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的研究和探索。2015年,西北政法大学被认定为陕西省省属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实验中心无疑为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奠定了基础,搭建了平台,为校内所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与实践活动提供了充分的硬、软件环境。探索虚拟仿真实验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更好地开展双创教育。将仿真实验中心作为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的校内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实验中心的综合虚拟仿真实验区构建真实场景的实习环境。拥有优质的实验教学资源的跨专业综合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对校企协同具有重要的深化作用。

6.与技能竞赛教学模式协同发展近年来,高校各专业技能竞赛日益增多,“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实践教学模式成为提高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仿真实验中心创建以竞赛为目标的面向参赛学生全天候开放的创新实践基地,教师可根据学生参赛情况进行必要的赛前辅导和模拟演练,在跨专业虚拟仿真区进行项目的仿真演练,开发竞赛作品资源库,形成“教、赛、学”一体化实验教学体系,提高竞赛水平,培育出优秀竞赛作品,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四、结束语

多科性大学经济管理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是硬件、软件和管理机制三个方面协同建设的过程,不断地研究与实践保证它长期、持续的发展。西北政法大学经济管理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实践为多科性大学在经济管理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对其进一步探索研究,使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提高多科性大学经管类学生的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薛永基,陈建成,王明天.经管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

[2]刘军,施晓秋,金可仲.面向地方院校工程教育类专业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7

仿生学论文篇8

一、背景

语文素养的提高非一日之功,基本的语文素养又是学生学业考试乃至工作所必需,所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与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

二、理论指导

作文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题,最近发展区理论启发我们降低难度,从学生能够做到的仿写做起。学习金字塔理论证实:最有效的学习是马上进行实践练习和对所学内容的立即应用。约翰・洛克《教育漫话》中谈道,最好的教育是适合学生的教育,最好的教学方式是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

三、实践过程

仿写降低了写作难度,但还要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受模仿秀节目的启发,结合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笔者设计了仿写闯关游戏(练习)。

第一关,从仿写最喜欢的歌词、文句开始。以学生喜欢的游戏方式进行。这一关涵盖句子结构与成分、句式类型、词语运用、修辞格及标点运用等基础知识,通过不同类型的各种句子的仿写,使学生达到准确用词和词语、能使用不同句式和不同修辞格进行表达的目标。学生经过10次左右的仿写就能成功闯过这一关。

第二关,从课内外选取典范的片段进行仿写。可以由教师指定,可以由学生推荐。要求:仿写的文体要紧扣大纲要求;涵盖写人、写景、写事等内容;教师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在仿写中学会运用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进行写作。大部分学生经过大约15~20次的仿写练习可以较好掌握这一关各部分内容仿写。对于语文比较弱的学生本着保护学习积极性的原则可以酌情降低闯关门槛。为鼓励学习热情,可以评最佳模仿秀。

第三关,仿写经典现代诗歌、唐诗、宋词或文言片段。这一关看起来难度有点大,其实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是学生最喜欢的,收获的惊喜也最多。试举学生的仿写作品一例:

破阵子

红梅枝头俏立,花间百灵轻啼。

雨打新竹破春泥,风乱花枝春色里。

凭如此春意。

罢了绣花功夫,又拟细裁新衣。

枝头燕子迟迟归,池边鸳鸯水中戏。

如何令君喜?

笔者把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宋词派别、借景抒情、诗词意象等知识渗透在这一关的闯关练习之中,让学生进行学习与练习。学生在这一关的练习中有了与日常生活不同的语言体验、更具挑战的刺激和成功的喜悦。学生中掀起了宋词热和文言文热,他们甚至自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平日对话和短信时常看见文言文的影子,有个学生的QQ说说用了“春已近,窗外黄鹂一两声”的美言。有的学生说第一次发现了宋词和文言的美。原本头疼文言文的学生在仿写中找到了学习的窍门,学习也变得轻松起来。尽管学生的仿写稍显稚嫩,但能在愉悦的游戏氛围中喜欢上语言的学习,就是最大的收获。学生经过8到10次练习可以闯过这一关。

第四关,整篇文章的写作。有了前面的练习和积累,达成这一关就不再困难。这一关将主要锻炼学生根据立意选取和组织材料、谋篇构局书写成文的能力。由易到难,从仿写学生最喜欢的文章开始,到仿写指定篇目,再到根据要求独立创作,涵盖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大纲要求的文体。这一关需要发挥学优生的引领示范作用。形式上设定为小组合作闯关,让学优生带动本小组的其他同学。练习设计不求多而求精,意在“授之以渔”。时间的设定可以长一些,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消化练习。到这一关,学生完成的就不仅仅是仿写与创作,而且也将同步完成对文段阅读理解的学习任务,可谓一举两得。闯过最后一关的学生,就可以获得大满贯勋章。

四、实践收获

仿写教学的过程是快乐的,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收获着惊喜,学生在闯关练习中感受着游戏的刺激,也收获着创作的成就感。学生学会了用修饰词语来美化语言,让笔下的文字变得生动形象;他们对修辞手法的认知把握更加清晰;学会了规范的表达,写作中的病句大大减少;审题能力与分析认知能力也有显著提高,表达的见解逐步脱离了“千人语”。

五、实践反思

因为学生的基础不同,闯关题目的设计上要是能根据学生的起始水平设计成不同层次的几套游戏可能效果更好。从仿写到创作的转换,应该从第一关就开始。这样既可以增加练习的效果,又可以有效避免学生的依赖性。

参考文献:

[1]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仿生学论文篇9

[关键词]系统思想 仿真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9-0112-02

近年来,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应用计算机、仿真器等工具模拟现实系统成为当前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也是目前应用得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多数高校都已开设各式各样的仿真课程,与其他教学内容相比较,仿真教学过程中软件学习困难、案例间相互独立、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等问题都使得仿真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本文从唯物辩证法中的系统思想出发,以系统的特性为指导,通过强化系统思想,探讨仿真教学方式的实践与改革。

一、唯物辩证法的系统思想

系统思想即系统论,它研究的是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等。系统思想是从唯物辩证法的辩证范畴中衍生出来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问题的方式,人们常在学习和工作中运用整个或部分系统观点,它是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之一。由于系统是由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着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1] 系统中要素的数量、要素间的层次结构等均会对系统功能和性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将要素和整体辩证统一,使系统实现其功能和性质的最优化是系统思想追求的目标。

唯物辩证法中的系统包括四大特性,即系统的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发性。强化系统思想就是以唯物辩证法中的系统为基础,从系统的特性延伸,把解决问题的模式与系统的深层次特性相结合,探讨如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以系统思想为指导,优化问题解决方案。

二、仿真教学特点

仿真教学是对以建模与仿真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物理效应设备及仿真器为工具,建立并运行模型,对研究对象进行认识和改造的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学科进行的课程教学。[2]它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手段,是现代教育及未来智能化教育的基础。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仿真课程能够使传统教学更加生动和形象。学生通过虚拟的仿真环境和自身的相互作用来获取知识,同时,通过计算机强大的交互性能,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增强,自身的潜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首先,与一般的教学课程相比较,仿真教学具有多学科交叉性。仿真利用计算机、物理效应设备及仿真器等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认识和改造,学生在学习之前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和英文基础。同时,仿真需要与专业相结合,用于研究不同的研究对象,这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其次,仿真教学实践性强。学习仿真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于相关专业领域,因此在仿真教学中,案例应贯穿于仿真理论知识的学习中,通过案例学习仿真的各种方法与技巧。除此之外,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实际操作也很重要,需要开设一定的实验课环节或上机环节,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对仿真工具及专业领域的理解。

三、强化系统思想的生产物流建模仿真教学实践与改革

(一)强化系统思想的整体性教学——课程整体建设

系统思想中的核心是系统的整体观念。从整体性上来说,任何一个事物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整体功能呈现的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强化系统思想的整体性教学就是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着眼于有机整体。生产物流建模仿真课程中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考核。在理论教学中,教学的目标直接指向知识的传授,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及课程内容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计算机等先进的现代化信息多媒体工具进行授课,并根据教学内容及时进行现场模拟仿真操作,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有切身的感受。实验教学是最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实验教学中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的答疑指导为辅,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此外,课程的考核也要突破原有的考试方式,从整体出发改革考核方法。生产物流建模的考核方式是将理论教学中的平时成绩、实验教学中的上机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以一定的百分比计入课程综合成绩,这种考核形式改变了书面考试“一次定终身”的做法,从课程整体上对学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核。

(二)强化系统思想的结构性教学——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要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对教学内容及体系结构作出规划。根据强化系统思想的内涵,课程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按照强化系统思想的结构性教学要求,从课程的结构性入手,优化课程中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包括一定的比例、秩序和结合形式等,使课程体系结构功能不断完善,实现最佳效果。按照人才培养的要求,学生要掌握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并对简单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和分析。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综合多方面的知识,需要有其他课程的支持。我校的生产物流建模仿真课程开设在大三下学期,前期开设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英语课程为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物流工程等一些专业课程的开设让学生们更加理解生产物流的内涵,以便于建模仿真及结果分析。教学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仿真的理论课程讲解,第二部分是针对课本定的案例进行建模仿真和分析。按照原教学大纲的安排,实验课程安排在理论课程之后,即将两部分课堂内容上完之后学生才能够自主进行软件操作。有不少学生反映这样的安排方式效果不理想。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课程组对课程体系结构进行了优化,实验课程被安排穿插在理论教学中,在教学内容的第二部分中就穿插了实验课程。这种方式使得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能够及时得到应用,并能反映在学习过程中未理解的地方,这样的调整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强化系统思想的层次性教学——课程深度建设

系统思想中的层次性揭示的是系统的层次结构及层次间的关系。强化系统思想的层次性教学指的是以课程大纲为指导加强课程深度建设。对于仿真课程来说,在短时间的教学课程中完全掌握某一软件的全部功能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如何把握课程深度就显得十分重要。仿真教学中包括理论讲解和案例应用两个方面,在仿真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理论讲解,使用录像演示或现场演示等多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同时,软件的理论讲解需要与案例相结合。将理论应用于案例,再通过案例学习理论,两者相辅相成。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满足于课堂中简单模型的建立,有的希望将软件应用于较为大型的系统,还有的希望通过模型了解系统仿真的数学原理,对软件本身的源代码进行分析或改写,开发软件中没有涉及的功能,这些都可以在基本理论学习完的基础之上,利用实验课程对学生的软件使用能力进行提升。

(四)强化系统思想的开放性教学——课程实践建设

从系统思想的开放性来看,系统的行为或功能是由系统所处的环境或系统的结构决定的。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不能按部就班的学习课本上的死知识,如何将知识应用于实际才是课程学习的最终目标。在生产物流建模仿真的课程中,实验课程的开设就是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运作相结合的过程。我校除了在生产物流建模仿真课程中开设实验环节加强课程实践性以外,还开设了生产物流建模仿真课程设计。教师去生产企业进行调研,收集一些生产物流相关的真实数据,出题并指导学生完成课程设计。课程实践与毕业设计相结合,是课程实践建设中的另一个重点。生产物流建模仿真在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自己去生产现场观察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从大量繁杂的数据中收集和提取系统仿真所需要的数据,建立并运行仿真模型后,将取得的结果应用于生产实际的改善过程中。这样的一种实践方式打破了原有的教师出题学生答题的方式,提高了学生自主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地提升了课程的实践建设。

本文根据仿真教学的特殊性,探讨了强化系统思想在仿真教学中的应用,并以我校生产物流建模仿真课程为例,说明了如何从系统的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进行课程建设。通过强化系统思想,课程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专业水平得到了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守学.唯物辩证法的系统观和系统方法及运用[J].江苏社会科学,1997(3):72-76.

[2] 廖守亿,张金生,刘志国等.计算机仿真本科课程的比较教学法探索与实践[J].时代教育,2013(1).

仿生学论文篇10

关键词: 模因 模因论 高中英语写作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高中英语教学研究显示,高中学生在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学习中,英语写作是薄弱的一项。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高中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大多数学生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能够掌握大量的词汇,但在写作时,大脑中的词汇却无的放矢,常常会出现中式英语或是根本表达不清的情况。一些学生在心理上对写作产生抵触、焦虑、厌烦等情绪,又由于知识储备不够而导致无从下笔或一下笔就出错等现象,也有一些学生直接先用汉语构思再译成英语,从而在写作中出现用词不当、语法错误等问题。总之,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普遍存在兴趣低的现象,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方法解决现存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指导学生写出优秀的英语作文是目前高中英语教学所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模因和模因论

模因论的最核心术语就是模因。英国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Richard Dawkins 1976年写的(The Selfish Gene)(《自私的基因》)里首次提到模因(meme),Dawkins认为模因是文化传播中像基因的遗传一样不断被复制和传播的东西,是存在于大脑中的一个复制因子,这种复制因子是文化模仿和传播的基本单位,它类似于基因gene有要求被复制的特性,所以将这个因子命名为“模因”。他的学生Blackmore的讨论则更加具体,Blackmore认为判断“模因”的基本依据是“模仿”,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就可以称为模因了。因此模因论主要研究模因的复制、模仿和传播过程。

从模因论角度观察,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内容不变但以不同形式进行复制的基因型;二是形式不变却以不同的内容加以扩展的表现型。教师应该结合高中学生语言知识积累情况,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相同的内容,比如“漂亮”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用pretty,beautiful,handsome,attractive,lovely,appealing,pleasing,good-looking等。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多背经典套用句型,如:A is to B what C is to D.了解模因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复制、传播方式,对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模因论的研究正在西方学术界如火如荼地开展,已经由单纯的模因论引进与简介过渡到将模因论运用到语言研究的层面上。我国学者何自然教授于2003年将模因论引入中国,目前模因论的运用主要集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并且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针对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薄弱这一现状,本文试图以模因论为理论指导,探讨如何运用模因理论来提高高中英语写作的质量。

三、语言模因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从模因论角度看,背诵和模仿与创造创新是和谐统一的。背诵和模仿的目的是创造创新,把背诵和模仿当做创造创新的必要手段和过程,把创作创新当做背诵及模仿的目的和结果。高中英语写作训练过程中,应当提倡背诵和模仿,让学生在模仿中前进,在模仿中提高,在模仿中创造。因此模因仿写是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最为有效的训练方式,得到了积极应用和普及。具体应用如下。

1.背诵模因

“模因”复制的前提是要有可复制的。根据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规律,英语背诵不但不应放弃,还应大力提倡,模因论的复制特点也要求我们重视背诵在写作中的积极作用。背诵是模因的第一步,也是语言模因复制的最佳手段和扩大学生知识储备的主要途径。背诵的目的在于强化语言输入,使英语语言输出规范得体。所以教师应多为学生提供便于背诵和模仿的相应模因材料,这些模因材料应新颖、易懂,便于记忆且易被学生接受,当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后,教师就可鼓励学生进行仿写。

2.仿写模因

所谓仿写,就是在写作过程中模仿他人既成的规范语句进行学习性写作的训练方式。仿写不是对模因复制过程百分之百的拷贝,而是将语言模因进行重组。具体分为:

(1)词汇、句型模因

写作的基本要素是词汇,掌握词汇的关键是词法结构的学习。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模因方式记忆同音、同义、同型或近音、近义、近型的词,增大词汇量,以提高表达水平;其次,利用摘抄、背诵经典句型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进而提高各种语句的写作能力。

(2)段落、短文模因

在进行了大量词、句训练后,就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段落和短文的写作训练。学生在学习了一种文体的范文后,在其基本框架里把有关话题的资料填充进去,这种练习有助于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简单正确地表述出来,使其写作积极性极大地增强,提高了学习效率。

3.相互模因

相互模因就是学习者互相学习,将彼此的文章作为范文,进行分析评价,从中取长补短,使自己在今后的写作中避免出现类似问题。模因本身是一种借鉴学习,通过相互模因使英语写作顺畅自如。

综上所述,模因论是一种新理论,这种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中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验证,模因对高中英语写作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我相信:随着人们对模因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模因论一定会给英语教学带来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参考文献:

[1]Richard Dawkins.The Selfish Ge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1976.

[2]Blackmore,S.J.The Meme Machi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3]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

[4]王磊.模因论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J].平原大学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