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苏轼范文

时间:2023-03-24 22:17: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江城子苏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江城子》;苏轼词风;豪放和婉约

[OI]10.13939/ki.zgsc.2015.44.212

1 前 言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北宋时期的著名文人,他的文学造诣在当时具有较高的水平,在今天对后世的影响也极为深远,他一生创作有诗、词、文等几百首,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宋词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苏轼所成长的北宋时期,存在两种主流风格,一是豪放派,二是婉约派。一直以来,世人将苏轼认作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通过欣赏苏轼的诗、词、文,我们可以领略到苏轼在逆境中的波澜不惊、泰然处之,在顺境中的积极向上的豪迈情怀。但是根据笔者的考察,苏轼的诗、词、文不仅仅流露出了豪迈的情怀,实际上也存在很多婉约的影子。豪迈和婉约在词风上仅仅是两种形式和表现不同而已,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差异,他反映了诗人在相同时代背景下的不同心境和情怀,如《江城子》系列词作品,有的是苏轼纪念亡妻所创作,有的则是为了表达自我雄心壮志的情怀所创作,但是在每一部作品中,笔者梳理发展苏轼或多或少均凸显出了豪放和婉约并存的词作风,因此本文正是以苏轼的代表词作品《江城子》系列为研究对象,探索苏轼在词创作中所蕴含的情怀意境所形成的词风,本文研究有利于我们对苏轼个人及其诗词创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 《江城子》中的豪放词风

苏轼被公认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因此其诗词中豪放的情怀和词风的流露是显而易见的,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豪放的词风更是表露无遗。在词的开头,苏轼自称为“老夫”,这里我们必须分析该首词的创作背景。该首词创作于苏轼出任密州太守时,当时苏轼已经到了四十岁的年龄,出任密州太守原因是来自政治上排挤,但是作为一个四十的老人,苏轼拥有壮志难酬的情感。因此苏轼自称“老夫”,实际上他并不服老,随即有了“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情壮语。而在对自我形象的描述上,则使用了“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无疑给读者留下了气势磅礴的狩猎景象,苏轼的豪迈、雄健、气势凌人跃然于读者眼前。

而在《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下阕,苏轼更表达出了一种“狂”,作者开怀畅饮,尽管两鬓斑白,也依然愿意为国家效力、为民众拼搏,这是一种多么高的情怀啊。下阕的豪放词风已经将上阕仅有的一点迟暮之感深深抹去,取而代之的是轻狂、积极向上、不认老、不服输、愿意报效国家的豪言壮举。作者这种积极向上的情怀此时完全表露,在诗词中,苏轼还以典故人物自诩,表达愿意为朝廷效力的情怀,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结束语更是将一个慷慨激昂的爱国人士的形象和情怀完全展示给读者,让读者充满了敬仰和钦佩之情。

3 《江城子》中的婉约词风

在苏轼的很多作品中也流露出了婉约的词风,如《江城子・乙卯 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实际上对苏轼作品有过深入研究的读者均可以发现,婉约才是苏轼词作品的主流风格,可以说是一种豪放的婉约,婉约词风的形成与苏轼的人生经历、情感等有些密切的联系,与北宋的很多婉约派文人相比,苏轼的词作品中婉约的情感又融入了儒释道三家的哲学精神。

《江城子・乙卯 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一部苏轼悼念已故亡妻的作品。进行创作以悼念死去的人是我国古代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学题材,源远流长。悼念、追思是一种情怀,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表达,也是中华民族一种传统的美德。在《江城子・乙卯 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苏轼一方面怀念已故的忘妻,另一方面也抒发了自我政治生涯的忧虑。为什么会产生后一种情感呢,这里我们也要分析一下该首词创作的历史背景。该词创作于苏轼政治生涯失意时,在他政治人生的最低峰他怀念忘妻,而词创作中,他的情感出现了发散,这个时候他不仅仅是一种追悼,伤痛下更是将自己政治的失意、苦闷等联系在了一起。

上文中笔者提到苏轼在婉约词风的表达中融入了儒释道三家的哲学精神,在《江城子・乙卯 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也是可以看到的。从词的名字“记梦”来看,梦是虚幻的,梦里面的景象也是十分短暂的,苏轼之所以取“记梦”这个词题目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庄子的影响,在苏轼看来,人生是真实和虚幻的结合体,正像梦境一般。《江城子・乙卯 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不仅仅是对真实事件的简单记录,更是对苏轼自我人生的一个记录和印证。

在该首词中,有一句经典的语句“十年生死两茫茫”,这说明生死之间存在一种不可逾越的鸿沟,这种距离不仅仅是时间上的,也是空间上的,在这种无法跨越的鸿沟面前,作者表现出来自我的绝望和忧伤。而“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更是将作者的凄凉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即使一个局外人,读到这里也会潸然泪下,同感作者内心的悲伤。《江城子・乙卯 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给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的苏轼,是作者真性情的流露。

4 《江城子》中豪放和婉约并存的词风

根据《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江城子・乙卯 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分析,作者在两首词中所流露的情感是有差异的,创作模式也存在差异,其中《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一种豪放的情感,形成了异常鲜明的豪放之风,开创了我国豪放词的先河;而《江城子・乙卯 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则表达了作者在伤痛、失意时的脆弱情感状态,这时候的作者是多愁善感的,词的婉约之风凸显。对苏轼两种词作品进行分析可见,实际上在当时婉约流行的词风背景下,苏轼豪放词风是对婉约词风的一种重大冲击,然而这种豪放并没有完全脱离婉约之风,是婉约之上的豪放。但是豪放词的创作解放了词体,极大地扩大了北宋时期的词题材范围,赋予了宋词新的内涵和意义。

纵观苏轼《江城子》系列作品,两首不同的作品均对苏轼的豪迈和婉约情怀进行了深入展示,豪放和婉约是相辅相成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当前不论是《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蕴含的豪迈之情,还是《江城子・乙卯 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抒发的婉约之情,两种情境均是苏轼在不同时期真实情感的流露,正时由于词作者将自身的真实情怀融入其中,读者才能够从词中真实地感受到作者的那种感人情愫,从而被词文所深深打动。

5 结 论

可见苏轼的《江城子》系列作品均较好地诠释了豪放和婉约词风的融合,是苏轼对婉约词风的发展和创新,其中《江城子・密州出猎》以豪迈取胜,而《江城子・乙卯 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以婉约取胜,但是苏轼的豪迈是婉约基础上的豪迈,苏轼的词风兼具婉约和豪迈之风,对北宋词文学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沈扬.从词的对面落笔――重读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34-35.

[2]杨毅.从两首《江城子》看苏轼的豪气与柔情[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54):34-36.

[3]王叶秋.柔情似水豪情似火――分析比较《江城子》两首[J].新西部理论版),20112):56-57.

[4]李云海.苏词词风赏析――从两首《江城子》看苏轼词风[J].科教导刊中),20154):78-79.

篇2

【导语】

2019年6月江苏苏州自考成绩查询入口已于2019年8月初正式开通,江苏自考成绩由江苏省教育考试院负责公布,考生可以登录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或江苏教育考试公众信息服务平台查询。

2019年6月江苏苏州自考考生可以通过江苏省教育考试院自考成绩查询系统(stat.jseea.cn/jseea_query/querycenter.html)输入准考证号、姓名、校验码、点击确定即可获取成绩信息。

查询方法:请先选择您要查询的项目类型,再点击查询按钮,再根据提示进行查询操作。

江苏苏州2019年6月自考成绩查询入口 点击进入

篇3

【导语】

2019年6月江苏盐城自考成绩查询入口已于2019年8月初正式开通,江苏自考成绩由江苏省教育考试院负责公布,考生可以登录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或江苏教育考试公众信息服务平台查询。

2019年6月江苏盐城自考考生可以通过江苏省教育考试院自考成绩查询系统(stat.jseea.cn/jseea_query/querycenter.html)输入准考证号、姓名、校验码、点击确定即可获取成绩信息。

查询方法:请先选择您要查询的项目类型,再点击查询按钮,再根据提示进行查询操作。

江苏盐城2019年6月自考成绩查询入口 点击进入

篇4

[关键词]埃德加•爱伦•坡 苏轼 悼亡诗 比较

“死亡是最高的美学命题”,虽然死亡意味着肉体生命的结束,然而死亡这个话题,却因为古今中外文人墨客的反复吟咏,某种意义上令爱情获得了永恒。本文选取埃德加•爱伦•坡的《安娜贝尔•李》和苏轼的《江城子》两首悼念亡妻的诗,这两首悼亡诗,虽然国别时空不同,但都是中外悼亡诗歌的典范。笔者在主题、表现手法、意象等方面进行比较,以期对两首诗的内涵有更深刻的了解。

一、《安娜贝尔•李》和《江城子》有着相同的主题

两首诗都是悼念亡妻的诗歌作品,表现着诗人感人至深的爱情诉求。爱伦•坡一生历尽坎坷,这首诗是他一生的绝笔。这首诗堪称世界文学史上最美的、最打动人心的爱情绝唱。诗中安娜贝尔•李的原型被认为是坡的妻子弗吉尼亚。诗人以回忆开篇“那是很久很久以前,在大海边一个王国里”,住着诗人和他的爱人安娜贝尔•李,他们的爱情如此之深,引起“天堂中的六翼天使”的妒忌,天使在一个寒冷的日子里夺走了他爱人的生命,让她那些“高贵的亲属”抬走了她的遗体,诗人却发誓不让任何力量把他爱人的灵魂和他的灵魂分离。每晚他都会睡在安娜贝尔•李的墓旁,伴着潮水的起落,星星月亮都会让诗人想起自己的爱人,这种忠贞不渝的爱令人动容。

苏轼的《江城子》是诗人悼念妻子王弗所作。苏轼19岁时和16岁的王弗喜结连理,恩爱至深。可惜王弗27岁时就去世了。苏轼痛失爱侣,精神上的创伤可想而知。宋神宗熙宁八年,苏轼任密州知州,此年正月二十日,他与爱妻王弗梦中相逢,创作下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诗。“十年生死两茫茫”,夫妻恩爱虽被生死阻隔,可是过去生活的场景确是“不思量,自难忘”。诗人将千里孤坟的凄凉、对妻子的思念、个人遭遇的哀伤交融在一起,情真意切、催人泪下,全诗表达的主题跟《安娜贝尔•李》相同,都是对已故爱人痛彻心扉的思念之情。

二、两首诗运用相同的表现手法来表达同样的主题

两首诗作者都是将梦境植入诗中,在梦中表达对亡妻的哀思,以求得到爱的延续。“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虽然梦是虚幻的,却成为诗人的精神动力。《安娜贝尔•李》开篇便把人带入一个遥远的、梦幻般的世界,“那是很多很多年以前”,用过去式讲述了一段凄美、哀怨的爱情故事,使人感受到一种朦胧的意境美和虚幻之美。诗中苍白的月光、苍茫的大海、孤寂的坟茔这些如梦似幻的意象的描写反映出爱伦坡的创作主张:即主张诗歌脱离现实,在纯粹的梦幻和怪诞想象世界中追求心灵的宁静。诗人在梦中在明澈的月光下和安娜贝尔•李相会,“因为月亮的光总叫我梦见/美丽的安娜贝尔•李。月光带着诗人在梦中寻找爱人,梦安慰了诗人悲苦寂寞的心。虚幻的想象和凄清的梦境让诗闪烁着灵异动人的色彩。从梦的角度出发使诗笼罩上奇幻而又唯美的色彩,形成了异乎寻常的风格特色。

苏轼的《江城子》也不是写清醒时的楚痛,而是以记梦之由表达十年来的生死难忘之情。以梦中回乡――梦中相见――梦后伤感为主线,诗人随着潜意识的引导,恍惚又看到了爱妻“小轩窗,正梳妆”,仿佛看见王弗沐浴晨光对镜理妆。紧接笔锋由喜转悲。“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诗人难以诉诸语言,只能一任泪水涌流。正由于梦境虚幻,所以词的意境也不免有些迷离恍惚,这样,反而可以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结尾三句是梦后的伤感,同时也是对死者的慰安。作者对亡妻的思念,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从这两首诗可以看出,在梦中,诗人的诗魂摆脱现实的桎梏,尽情地表达伤逝和哀痛。

三、两首诗入梦的意象不同折射出文化的差异

西方文论一开始就带有宗教神秘色彩,认为是神给予了诗人灵感,是神让诗人迷狂。《安娜贝尔•李》中的“天堂中长翅膀的仙子”即六翼天使,来自圣经《以赛亚书》第六章第二节。六翼天使是所有天使九阶中的最高位,即赞美上帝的天使。再如,诗中第五节的“无论是天上的圣使,/ 还是海底的恶魔, /都不可能把我灵魂,分割于/美丽的安娜贝尔•李。”这种宗教思想也来源于《圣经•新约全书》中的《罗马书8:38-39》,原文是:“因为我深信无论是生,是死,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教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里的。”在西方,夫妻之爱常被看作是沟通一个人与上帝的桥梁。

而苏轼的这首词,意象选择带有极普遍的特征,以平常语出,从细微处见真情。入梦的意象乃是平淡的家庭琐事。如“小轩窗,正梳妆”这一典型的生活片段,一幅恩爱夫妻平居的生活画面进入到梦中。诗人选取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意象,从“身边事,儿女情”这些细处着眼,表达对亡妻的爱。朱光潜先生说过:“中国夫妇恩爱常起于伦理观念。”《江城子》中所传递出的夫妻相敬如宾的恩情呈现出浓厚的人伦情味。这是与古代婚姻的特点相关联的,古代的婚姻不是自由恋爱的结合,真正的爱情只是在婚后的相互扶持中产生的,爱情也带有浓浓的亲情成分在里头。中国诗教传统是“思无邪”,“发乎情,止乎礼仪”在这种文化氛围,诗人别无选择,只能通过人伦亲情来表达悼亡之情。

四、结语

文学是反映真实的、富于想象的语言艺术。它至少包含三个要素:真实(truth)、想象(imagination)和美(beauty)。一个作品有了这三种品质,它就可能有感人的力量和永恒的价值。《江城子》和《安娜贝尔•李》皆反映了真情实感,富于想象和美感,诗人用语言文字使自己对亡妻的爱得到了见证,并永存世间。这两首诗犹如两朵不同风姿的花朵,盛放在诗坛,并将因为有万千读者的钟爱而不朽。

参考文献:

[1]金道友信. 关于爱和美的哲学思考[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03.

篇5

2020年1月江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将于1月4日和5日进行。预计2020年2月下旬在江苏省教育考试官网(jseea.cn)和江苏教育考试公众信息服务平台(sdata.jseea.cn)本次考试成绩。

查分网站一:江苏省教育考试官网(jseea.cn)

2020年1月江苏自考成绩查询入口 点击进入

篇6

查询时间

江苏淮安2018年10月自考成绩查询入口于11月20日正式开通,江苏自考成绩由江苏省教育考试院自学考试网上服务系统负责公布,网址:stat.jseea.cn/jseea_query/querycenter.html

查询方式

江苏2018年10月自考考生可以通过江苏省教育考试院自考成绩查询系统(stat.jseea.cn/jseea_query/querycenter.html)输入准考证号、密码、验证码即可查询成绩信息。

篇7

【导语】

江苏南京202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绩将于2月24日下午5:00向社会,考生可通过省教育考试院网站(jseea.cn)或江苏教育考试公众信息服务平台(sdata.jseea.cn)查询。

查询方法: 请先选择您要查询的项目类型,再点击查询按钮,再根据提示进行查询操作

江苏南京2020年1月自考成绩查询入口 点击进入

篇8

[关键词]江苏;城市资源;人口密度;城市规模

[中图分类号]F0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3-0084-03

人口在经济发展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经济发展与人口数量密切相关。人口的区域布局问题更是宏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合理引导人口的区域布局,制定出符合整体规划的各项相应的人口政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江苏是沿海地区,江苏的人口规划必然性地要服从国家的整体人口规划。江苏在沿海地区中区位独特,有着更多的平原以及更好的工业基础、科技人文基础以及港口基础。江苏城市化必然要承载更多的人口发展的义务。

1 沿海省份和江苏的城市状况

11 沿海省份城市以及人口状况

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人口往沿海经济带聚集基本是各个国家的现实。而对于一些没有海岸线的内陆国家,则基本存在着人口的移民加速外流的担忧,人口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负增长现象。对于我国而言,改革开放前,人口分布相对均衡,1978年沿海地区仅有人口3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0%。城市人口1670万,城市化率不足18%《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年鉴出版社,2011:273-277。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呈现两个趋势。一个趋势是农村往城市流动,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了50%,比1978年提升了32个百分点。近9亿的人口生活在各类城镇中,这个规模基本接近1978年的全国总人口。

我国的沿海省份目前一共有14个,除香港、澳门、台湾以外,大陆地区共有11个沿海省份。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这11个沿海省份,构筑了我国沿海经济带。2011年,我国沿海省份总人口高达61亿,占全国总人口137亿的44%。其中,2010年我国60座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47座位于沿海省份,占比近80%。11个沿海省份的城镇人口39亿,城镇化率为62%,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十多个百分点。另外,如果算上沿海省份接纳的常住的未落户的流动人口18亿,那么沿海省份的城市化率则已经事实上超过了70%,接纳的城镇人口已经接近79亿。

1.2江苏的沿海城市以及人口状况

截至2010年,江苏有13个地级市、54个市辖区、27个县级市、25个县、877个镇,总人口7865万,城镇人口47676万人,城镇化率61%。如果考虑到实际吸纳的近700多万外来常住人口,实际城镇化率则高达75%以上。

从全国来看,江苏是我国近10年城市化水平上升最快的省份之一。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城镇化率位居全国第10位;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江苏城市化率上升至全国第7位,排位提前的速度仅次于重庆位列第2位。

江苏城市化发展战略带动了江苏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2000年以来,江苏特大城市由5个增加到7个,大城市由6个增加到9个,中等城市由15个增加到17个;与此同时,全省单一城市数量由44座减少到39座,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数量则由18个骤减至6个,全省建制镇也由1191个大幅减少到877个。

从沿海省份以及江苏的城市状况来看,总的呈现以下特征:第一,全国人口有加速向沿海省份转移的趋势,沿海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不断攀升;第二,内地居民往沿海迁移主要去沿海的城市;第三,江苏在沿海省份中接受的就业移民更多,他们和江苏本地农民的城市化迁移一起对江苏的城镇容量形成了很大的压力。

2 基于资源要素决定理论的城市人口决定模型

一个城市的人口容量是有它的规律性的。城市人口究竟受到什么制约这个问题上,目前主要比较受关注的是钱纳里模型和要素决定模型两个。前者强调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人口的关系,计量的是GDP和人口数量,后者则认为城市容纳的人口更多和土地、淡水、能源、环境等相关。本文在这里主要基于后者展开探讨。

2.1 城市人口的资源要素决定理论

根据西蒙的决策理论,在现代城市经济学中的城市人口规模决定问题上,产生了要素决定理论。该理论认为决定一个城市规模的最重要的是该城市的气候、经济环境、土地和淡水这四个要素。

(1)城市气候。根据地理学的研究,人类主要是分布在北纬60度到南纬30度之间。其中更多在北纬30度和南纬30度,而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在北纬30度线上。就现代现实来看,世界的主要大都市80%在北纬30度上下的中低维度,海拔2500以下。联合国人居委员会认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纬度在北纬30度上下5度,温度在20℃~26℃,湿度在40%~60%,声音35~45分贝,空气成分为78%氮气、21%氧气,为保证室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该地区还要在海岸的300千米以内,有足够的森林。就我国来看,符合上述要求的也就是从天津大连到两广一线的沿海城市。

(2)城市的经济地理环境。这个主要是指城市发展经济是否具有先天条件。在古代,城市的经济环境是建立在安全上面的,所以古代的人口聚居城市基本都是依险而建,而为了充分利用江河舟 楫之便,更多的古代大城市又是在大江大河沿线,比如中国的长江、黄河沿线城市。就当代来看,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要求城市要能运用海岸运输,海岸港口成为城市经济环境里面的第一要件,陆路通衢则是经济环境的第二要件。当今中国的大城市、特大城市要么是拥有良好深水港、不冻港的沿海城市,要么就是通衢要道。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城市带等莫不如此。

(3)城市的土地面积。土地是一个城市的资源载体,是城市外延发展的基础。威尼斯虽然很漂亮,但土地不足让它永远无法继续扩大。中西部的一些城市也很有底蕴,但依傍大山等的现实也制约了它的空间,就包括沿海城市福州,区位的经济环境相当优越,但几乎四周环山的现实让福州无法无限扩大,这个就和广州不一样。对于江苏而言,这个问题的制约性不显著。江苏大山少、平原多,从徐淮大地到苏锡江南基本都是大平原,即使偶有小山、丘陵,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也不构成城市建设的瓶颈。江苏城市建设规模这几年扩展的很快,主要也和这个条件有关,城市外环外推几千米,就建成一个外环线。

(4)城市的淡水资源。淡水既是一个城市的生活资源,也是一个城市的生产资源。居民生活需要大量淡水,工业生产也离不开淡水。在当今世界水资源普遍性紧缺的年代,淡水已经成为制约许多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城市的建设形成没有一个能离得开大江大海大湖泊的支持。

2.2 模型构建

篇9

江苏省202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绩将于2月24日下午5:00向社会,考生可通过省教育考试院网站(jseea.cn)或江苏教育考试公众信息服务平台(sdata.jseea.cn)查询。

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广大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成绩后,各地暂停现场受理对本次考试成绩存疑考生的成绩复核申请,具体现场受理开放时间,视疫情形势变化另行通知。请广大考生及时关注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及微信公众号“江苏招生考试”的公告。

如有特殊情况急需申请成绩复核的考生,须准确填写《江苏省2020年1月自学考试成绩复核申请表》(见附件),并连同身份证复印件和准考证复印件一起,于2月29日前(以寄出邮戳时间为准)邮寄至我院一楼自学考试咨询接待中心。我院将根据考生提交的申请予以复核,并按考生成绩复核申请表上所留联系方式通知复核结果。凡逾期、材料不符或不全的,不予受理。

篇10

【导语】

江苏盐城2019年1月自学考试时间安排在2019年1月5日-6日。

附件: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19年01月考试日程表

各市自考办(考试院、招考中心),各县(市、区)自考办,有关主考学校:

现将《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19年1月考试日程表》印发给你们,请据此做好考试的报名和组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