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十篇

时间:2023-03-17 09:49:30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诗歌教学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寓趣于活动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7-0046-02

作者简介:朱琴(1977―),女,江苏如东人,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一首创作于安史之乱末期的七言律诗。在多次执教这首古典诗词时,笔者均打破古典诗词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先后采用诵读比赛、课堂表演、改写情节、补写留白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寓趣于活动中,于活动中学习古诗词,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一、诵读比赛,趣赏诗歌音乐美

古诗词具有节奏鲜明、韵律和谐优美等美学特质,但上述美学特质需要读者在了解文本大意、感悟作者寄寓于文本中的情感,并掌握诵读古诗词的基本方法等基础上,对之反复诵读、吟咏才可以感知。所以,教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扫除生字生词,理解文本大意,感知作者寄寓于作品中的欢快情感,然后引导学生掌握吟咏古诗词的基本方法:七言诗每句分四个节奏,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筑忽传?筑收?筑蓟北,初闻?筑涕泪?筑满?筑衣裳。却看?筑妻子?筑愁?筑何在,漫卷?筑诗书?筑喜?筑欲狂。……”之后,引导学生一边品味诗歌内容,一边揣摩诵读这首诗的技巧,比如情感基调的把握、抑扬顿挫韵律的把握、停顿时间长短的把握等。三分钟后,笔者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读初赛,之后,再由各学习小组组长择优推荐诵读优秀者上讲台参加诵读复赛,对于优胜者,给予精神鼓励和适当的物质奖励。事实证明,这样的活动不仅备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也非常好:各小组长推荐上讲台诵读的学生,不仅人人能够根据诗歌大意和情感基调抑扬顿挫地诵读这首诗,有的参赛者甚至能够有表情地、流畅地当堂背诵这首诗。

二、文本表演,趣理诗歌情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一首叙述抒情诗。虽然这首诗抒情的成分远远多于叙述之成分:除第一句“剑外忽传收蓟北”为叙事点题之句外,其余各句,皆为诗人抒发忽闻安史之乱平息消息之后的万分惊喜之情。虽然作者在抒写内心的惊喜之情时连写了作者与妻子儿女的一连串动作,其中还省略了所有的对白与很多的心理活动描写,但是,全诗不仅“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他人决不能道”①,而且故事情节生动、完整。课堂教学时,如果组织学生仔细揣摩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对话、动作、表情等后分角色表演这首诗,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与创造欲,有效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活动能力、创造能力等。所以,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分角色表演,然后由各小组长在本组“演员”中挑选出一位“最佳演员”,再由笔者引导这些“最佳演员”自由组合成几个新的“演出班子”,在班级中进行表演比赛。除演员之外,笔者与其他学生均是评委,评价的内容有:演员所表演的故事情节是否紧扣诗歌内容改编而成,演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是否到位,演员的台词设计是否符合角色的身份等。对于得分最高的“表演班子”与“最佳演员”,给予精神鼓励与适当的物质奖励。

三、改写情节,趣品人物情感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首句点题并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诗人喜闻蓟北光复,想到长达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即将结束,马上就可以挈眷还乡了,于是喜极而泣。虽说这是人之常情,但是由于小学生缺乏丰富的生活阅历与情感体验,未必能对文本中描写的上述情感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与情感共鸣。为了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体味诗人的喜悦之情,笔者紧紧抓住诗歌的叙事点题之句“剑外忽传收蓟北”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引导学生试试把其中的某个字改一改,再将其与原诗的内容、情感基调进行比较,看看其表达效果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此,学生兴趣盎然,立即进行了改写活动:

生1:如果把首句中的“收”改为“失”,那么,整首诗歌的意思与感情基调都会改变。

师:可以说得具体些吗?

生2:如果将首句中的“收”改为“失”,接下来的诗句就要写作者听说这个不幸的消息时所产生的悲痛心情,原诗中表现全家惊喜、欢快的诗句都要改写成表现一家人痛苦、悲哀的诗句。原诗中欢快的感情基调就会随之变成沉重、悲凉的情感基调。

……

待学生讨论尽兴之后,笔者继续启发学生:“收”和“失”虽然仅一字之差,但是诗歌所要表达的意思与作者寄寓在诗歌中的情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生1:说明我们平时说话、写文章要字字斟酌,尽量做到用词准确,表达意思清楚。

生2:说明我们在写日记、作文的时候,要选用最能表达文章意思和我们的内心情感的词语。

……

就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小小的寓趣学习活动,课堂里出现了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四、留白补写,趣练写作能力

众所周知,“留白”是古今中外一切富有功力的文艺作品创作者常用的写作技巧。毋庸置疑,杜甫有着极为深厚的古诗词创作功力和包括“留白”在内的极为丰富的古诗词创作技巧。《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就有大量的“留白”之处,为读者提供了广阔、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空间。为了引导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将读写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也为了引导学生通过添补古诗词文本的再创作活动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写作能力,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找出文本中“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处,仔细诵读,反复揣摩,设想需要补写的自然景物及人物的外貌、神态、对话、心理活动、动作等应该怎样切合故事情节,反复思考文本中所有的“留白”之处是否均有补写价值,是否均需要补写。在笔者的耐心引导下,仅仅四分钟后,就有很多学生顺利完成了这项读写结合任务。笔者指名由一位学生朗读其补写作品,他条理清晰、文采斐然的二度创作与极富表情的朗诵深深地打动了笔者与全班学生。事实证明,这种古诗词教学模式不仅深受学生的喜爱,还能快速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很多学生在周记中深有感触地写道:“我喜欢这种形式的作文,读写结合,又读又写,快乐无穷”“其实我补写的也不比?菖?菖同学的差,可惜我没有争取到上讲台朗读的机会”……

综上所述,在古诗词教学中,只要教师能够频频亮出“新招”“趣招”,充分利用有限的四十分钟课堂教学时间引导学生趣读、趣演、趣改、趣写古诗词,学生就有可能在趣味浓浓的古诗词教学课堂中学到知识、收获快乐。

注释:

①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引王嗣]语。

参考文献:

[1]董彩芬.《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2010,(7-8C).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篇2

一、 发现变迁,“泡”出古今音义异同

理解古诗词句,关键是帮助学生理解那些古今音义不同的字词,“泡”出字词古今音义异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衣裳(yīcháng)”、“妻子(qīzǐ)”的读音、意思和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引导学生弄清音义的变迁对于准确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情感非常重要,教学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谁来读读这首诗?(指名读)

师:如果大家对照注释读一读,你肯定会有新的发现。(生自读)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诗中的妻子不读“qīzi”,而是读“qīzǐ”,因为古时候的“妻子”除了现在概念的妻子外,还有妻子和儿女的意思。

师:他目光敏锐,发现了诗中“妻子”是两个词,读音、意思古今不一样。

生:我还从注释里发现“衣裳”的读音和我们现在也不一样,读“yīcháng”,它也是两个词,古时候上为衣,下为裳(cháng),现在“衣裳”的意思泛指我们穿的衣服。

师:“初闻涕泪满衣裳”,泪水不但打湿了上衣,而且打湿了下衣(裙子),说明泪流之多。

对照注释学习古诗,是引导学生“泡”诗的重要方式。学生弄清“衣裳”“妻子”的意思,对准确理解诗意,体会杜甫喜极而泣的狂喜大有裨益。另外诗题中的“河南河北”学生理解也容易产生歧义,他们很容易解释为今天的河南省、河北省,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安史之乱”那段历史,不了解当时唐朝军队和安史叛军作战的区域。笔者是这样处理的:

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河南、河北你觉得指的是什么地方?

生:河南省和河北省。

师:这里的“河”是哪条河?

生:黄河。

师:河南应该是――

生:黄河的南岸。河南、河北就是指黄河南岸、北岸的广大地区。

师:是的,当时安史叛军就是沿着黄河两岸向西进军,攻陷唐朝的都城长安的。

引导学生“泡”开词义,首先教者要清楚古诗中哪些字词古今读音、意思不同,然后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各个击破,在“泡”中引导学生真正理解词义。

二、 追根溯源,“泡”出诗歌作者的心声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的难点是走进诗人的心灵,关键是引导学生“泡”开诗人“安史之乱”期间,颠沛流离,背井离乡的那段心路历程,“泡”开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民不聊生,山河破碎,国将不国时内心的痛苦、悲伤。

杜甫是一个苦难诗人,他更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对穷苦百姓的深切同情。杜甫为何“喜欲狂”还有什么深层原因吗?课堂上,我引入了《春望》中的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引领学生解读。

师:感时花溅泪,诗人为何见花落泪?看见美丽的花儿反而流泪呢?

生:因为“国破山河在”,往日亭台楼阁,繁华一时的长安城如今是破败不堪,一片废墟。

生:往日车水马龙、人喧马嘶的长安街头,如今是杂草丛生、荒无人烟。

师:往日长安城里的人都到哪里去了?

生:被叛军杀死了,逃难的逃走了,饥荒饿死了,抓丁的抓走了。

师:同学们,诗人看到国家遭受的灾难,想到无数的老百姓家破人亡,死的死,逃的逃,他怎么能不悲伤得见花落泪呢。此时的诗人最渴望――“安史之乱”早点结束。

师:公元763年春天,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想到国家从此可以安宁,百姓从此脱离苦海,诗人怎能不欣喜若狂呢?

往日车水马龙、繁华一时的长安城“国破”“草木深”,国之不国,生灵涂炭,对于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此时内心该

是多么的痛苦。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诗人怎么能不欣喜若狂呢?大悲之后才会大喜,为个人的喜是小喜,为国家,为人民的喜才是大喜,才是“喜欲狂”。诗句的有机补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情感,为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提供了抓手,学生深刻地感悟到了诗人为什么“喜欲狂”。

三、 品味语言,“泡”出诗人神来之笔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描写极其生动传神,引导学生品味诗句,“泡”开诗人的神来之笔,惊人之语,感悟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喜欲狂”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只有“泡”开,学生才能走进诗歌;只有“泡”开,学生才能贴近诗人的心灵,触摸诗人的灵魂;只有“泡”开,学生的眼前才会出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也只有“泡”开,学生才能真正感悟到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

1. “泡”开人物情态,感受传神写照

师:高兴得不知所措的诗人,回头看看妻子、儿女,他看到了一张张怎样的脸?

生:乐呵呵的脸;喜笑颜开的脸;脸上挂满了灿烂微笑的脸……

师:写妻子儿女的喜悦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此时诗人不管看谁都是――

生:快乐的、微笑的。

师:杜甫是写作的高手,用妻子、儿女的高兴来衬托自己的喜悦。“漫卷诗书喜欲狂”,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诗人胡乱地卷起书籍,再也无心读书,再也无心作诗了。

师:诗人这一举动正常吗?

生:不正常。这一反常的现象说明他极其高兴,他已经不能控制自己了。

师:杜甫是个书生,读书人应该是惜书如命,可是今天竟然无心读书,漫卷诗书,是什么搅乱了他的心绪,究竟是什么让诗人竟然如此反常?

生:心中的狂喜。

师:诗人一个动作,一个“漫卷诗书”的“漫”字,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内心的狂喜,他是喜极而“漫”。

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白天放声高歌,纵情饮酒,用高歌、饮酒来表达内心的喜悦,说明他非常高兴。

师:此时的杜甫已经52岁了,白发苍苍,竟然要放声高歌,还尽情饮酒,一醉方休,可见他内心的狂喜!

生:高兴的时候尽想好事,他还想着在美好的春色中回到自己的家乡――洛阳。

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诗人通过“涕泪满衣裳”正面表达狂喜;通过“却看妻子愁何在”侧面表达狂喜;通过“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的反常举止表达狂喜;通过“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虚写速度之快,实写心里愉快,一实一虚,相得益彰。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泡”开诗中的每一个镜头,让喜极而泣的诗人站在面前,让笑逐颜开的妻子站在面前,让漫卷诗书的诗人站在面前,让放歌纵酒的诗人站在面前,让伫立船头,意气风发的诗人站在面前。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一幅散发出浓烈喜庆气氛的画。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凸显了诗人的高明之处,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的同时,再次体会诗人内心的狂喜。

2. “泡”出比较,感悟异曲同工

生:“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师:快不快?即――立即;穿――穿梭;下――顺流而下;向――奔向。诗人立即从巴峡穿过巫峡,顺流而下到达襄阳,奔向洛阳,弹指间已经回到了故乡洛阳。

师:你知道诗人杜甫此时身在何处吗?四川梓州,就是现在的三台县。(出示:四川、重庆、湖北、河南三省一市地图)

师:巴峡、巫峡在现在的直辖市重庆境内,襄阳在湖北。洛阳在河南。

师:诗人还乡,经过三省一市,真可谓山一程、水一程,多远?――四千里。但在作者眼里远吗?

生:不远,诗人转瞬即到。

师:读到这句诗时,有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杜甫的好朋友李白的一首诗――《早发白帝城》,在这首诗中,李白怎么表达他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返回的喜悦心情的?

生:“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杜甫用什么来表达他欣喜若狂的?

生:“即从巴峡穿巫峡,便向襄阳向洛阳。”

师:在喜讯忽传之际,现实主义诗人也浪漫了一下,这一浪漫,竟然超过了他的好朋友浪漫主义的诗仙李白,李白是“千里江陵一日还”日行千里,杜甫是“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瞬间走了――四千里。快不快?是诗人的船快吗?是他的马快吗?都不是,那是因为诗人的心情――愉快。此时的杜甫比彼时的李白高兴多了。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向襄阳向洛阳”是理解的难点,不加以点拨,学生很难从中感悟出诗人心中之喜。诗人好友李白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学生非常熟悉,同时也知道此句表达了李白流放途中遇到大赦的狂喜。诗句的引入,学生的理解、感悟立即变得举重若轻。关键是解读诗句时要从自己记忆的仓库中“泡”出这千古名句,教学过程中要和学生一起“泡”出了它们的异曲同工之妙。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篇3

论文摘要: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爱国思想是杜甫诗歌的灵魂。杜甫的爱国情怀,既包含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又是根植于“忧国忧民”之上的更进步的爱国之情,体现了诗圣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一说起唐朝,我们首先想起的就是“诗”,在那个诗意的世界里,既有山水田园的恬淡适意,又有边塞诗派的浪漫雄壮,既有李白的潇洒飘逸,又有杜甫的沉郁顿挫。唐朝的诗人、诗作虽然众多,但很多都已湮灭无闻,其中杜甫的诗歌创作却如同“沙中之金,愈经磨洗愈能发出灿烂的光辉”①。翻阅杜甫现存的一千四百余首诗篇,我们读到的是诗人爱恨交加、悲喜交集的复杂情感,那就是杜甫诗歌的灵魂——诗人赤诚的爱国之心,深切的忧民之情。

杜甫的这份爱国情怀并不是单一的、苍白的,而是丰富的、立体的。他是从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朴素情感出发,逐步上升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深厚感情,并最终将这份爱国情在报国卫家、以身许国的满腔赤诚中升华。本文就循着这样的情感脉络,从以下三个侧面进行层层解析。

一、赞美河山 忧患国运

在中国古代诗人的笔下,对祖国山河的赞美是他们表达爱国情怀的最直接的方式,杜甫也有很多描绘祖国名山大川的优美诗篇。他从20岁起,先是南游吴越,后又北游齐赵,饱览河山之胜。中年寄寓京华,晚年漂泊各地,足迹所至,均有诗作留存。岱峰的高耸,剑门的险峻、锦江的秀丽、三峡的奇峻,尽在笔下。

国家不仅是一个自然范畴,它还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因此,杜甫在描绘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当国家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时,诗人满怀自豪,热情赞颂;当国家政治腐败、危机四伏时,诗人又忧心忡忡,愤然痛斥。

杜甫的青年时代主要生活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此时唐朝的国力强盛,百姓富庶,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了顶峰,史称“开元盛世”。而杜甫作为一位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诗人,却能够在盛世的光环中看到重重危机,觉察到 “万方多难”的危机,唱出了一曲曲动人肺腑的悲歌,体现出诗人深刻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最为可贵地表现出他对大厦将倾的唐朝政治的预见性”。②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天宝十四载(755),就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杜甫途经骊山,唐玄宗正携杨贵妃在华清宫吃喝享乐,杜甫心忧玄宗昏庸,大权旁落,用诗歌讽刺外戚专权的政治现实。诗人听说皇宫内的金盘宝器,都已转移到国舅家的厅堂,而更加严重的后果就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统治阶级和人民严重对立,唐朝已处于岌岌可危、行将倾覆的边缘。很快,安史叛军的鼙鼓也在渔阳敲响。所以千载以后重读这些诗歌,我们不能不佩服杜甫敏锐的洞察力。正是由于诗人怀着深切的爱国之情,才能及时觉察到当时社会中的各种隐患。

“安史之乱”的铁蹄不仅彻底打碎了诗人期盼天下太平的希望,也点燃了他胸中的炽热的民族意识,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成为诗人爱国情怀更突出的现实表现。

二、维护统一 反对分裂

纵观杜甫的一生,安史之乱对他的影响巨大,使他更加心忧国家、贴近人民。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肃宗年间边镇守将安禄山、史思明挑起的反唐叛乱,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由于安禄山、史思明本人及其属下绝大多数都是胡人,因此这场暴乱带有民族矛盾的性质,当时则是唐王朝平息叛乱,是维护国家统一、制止分裂的正义战争。在安史之乱中,杜甫创作了很多诗歌,其中有两首很具有代表性,一首是《春望》,另一首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春望》作于安史乱军占领长安之后,杜甫困居长安,面对故都长安在战乱中凋敝、荒凉的景象,诗人抚今思昔,创作了这首千古名篇。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在《春望》中,杜甫以沉痛的笔触批判了安史乱军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痛斥了战争的毁灭性后果,表达了杜甫反对国家分裂和向往和平的态度。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怀,而这也正是本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但是诗人深知,和平的取得需要付出代价,当分裂战争来临时,只有奋起反抗,才能用战争结束战争,用战争赢得和平,回归统一。

所以,杜甫又以热情洋溢的笔触地赞美了官军痛击叛军的胜利。公元763年,诗人听说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郑州和开封等地,叛军头领纷纷投降,持续多年的“安史之乱”也由此结束,在极度兴奋的心情下,诗人创作了这首七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在这首诗中,杜甫闻听收复失地,欣喜若狂。唐军的胜利使得分裂的国家统一,他又可以返回魂牵梦绕的家乡。这首诗也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比较《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两首诗歌,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以安史之乱为背景,都写到战争的胜负。但杜甫的情绪却是截然不同的。情绪上的巨大反差源于杜甫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念。在杜甫看来,唐军是代表国家的正义之师,而安史乱军则象征了分裂国家的不义之师。唐军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乱军的胜利则会使国家分裂。心忧国家、心系天下正是杜甫爱国情怀的博大之处。

人民是杜甫诗作中始终关注的对象。尤其是战乱之中,诗人与人民一同饱受了颠沛流离之苦,同情悲悯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但是,面对战争诗人绝不是空作悲叹、消极避战,而是热情地赞颂和肯定了普通百姓舍生取义、以身许国的高尚行为,这种价值评判将诗人的爱国情怀升华到更高的境界。

三、以身许国 报国卫家

同样是以安史之乱作为背景,乾元元年冬,郭子仪、李光弼等唐朝统帅,被叛军大败于邺城,伤亡惨重。兵员亟待补充,于是朝廷下令大举征兵。诗人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创作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六首诗,如同六出感人肺腑的悲剧,让我们读到人民的战争痛、爱国情,也让我们读到了杜甫对人民的关心、对国家的热爱。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石壕吏》

这些都是杜甫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仇兆鳌在《杜诗详注》里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③就是这样的家庭仍然是被征兵的对象。战争把曾经的美好摧毁殆尽。

对于广大人民在战争中的不幸遭遇,诗人充满了同情,但是对于毅然走上战争前线,保家卫国的将士而言,诗人心底涌现的更多的是崇敬和赞叹。舍生取义、以身许国,正是千百年来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最高表现!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新婚别》

这位普通的妇女用她朴素的话语说出了所有人民的心声,她鼓励自己的丈夫不要牵挂家庭,还是要为了国家的安定,努力战斗。

这组诗歌既有同情,又有歌颂。同情战乱年代经历着生离死别的人民,歌颂人民虽遭家破人亡,却积极投身报国,从容赴死的伟大精神!王嗣?]在评论这组诗时说:“非亲见不能作,他人虽亲见亦不能作。公以事至东都,目击成诗,若有神使之,遂下千秋之泪。”④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爱国思想是杜诗的灵魂。杜甫的诗歌中,既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厚感情,又是根植于“忧国忧民”之上的更进步的爱国情怀。这丰富、深厚而感人的爱国情怀成就了杜诗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洋溢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将现实主义的诗风推向了最高点。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言,杜甫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⑤。

注释:

①莫砺锋.杜甫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②刘明华.杜甫研究论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③仇兆鳌.杜诗详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篇4

教材目标:1、诗意的赏读。2、从诗歌形象中找寻寄托的情感。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诗歌的诗意与情意。

教学难点:如何还原诗歌的形象。

教学方法及理念:提取信息法——形象复原法。

学法:想象、联想、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A将要学习一首诗,板书学诗方法:知人论世,语言品味,形象复原,情意探究。B引领学生走进历史隧道去感受一位苦难诗人,人民诗人,伟大诗人杜甫的心路历程(板出杜甫)。C讲解写《春望》时的时代背景及杜甫的个人情状(完成知人论世这一学诗方法)。

二、教师范读,学生充分朗读,板书思考点:①注释:国、时、破、深、烽火等词。②从“破”“深”二字中找感觉。③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

三、学生试读全诗,对学生进行字音、重音、节奏、停连、语气的简要评点。

四、学习《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过程。

《春望》主问题设计:1、春天见到了什么景象?2、改诗题。3、拍短剧场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主问题设计:1、①他听到喜讯后,情感凝于哪一个字?2、此时他流的是什么泪?

分析题目后,让学生思考,春天见到什么景象?再让学生谈谈一二句的诗意,这时可将思考点中“国、时、破、深”等词的意思疏通。评点诗意后,“让学生”从破深二字中找感觉。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岁月里,诗人最盼望什么?过渡到后二联的学习,先用原句作答,然后设计一个主问题,试改“诗题”的“望”字,可能会有“盼、思、愁”等字。

教师再点拔:盼家书,家书比黄金万两珍贵,是因为家书能知道家人的平安与健康,最后一句一个衰老憔悴的形象能知作者愁,愁到连发簪都别不住头发了。

小结诗的内容:所有的忘情悲怀都浓缩于一个愁的搔首踌躇憔悴衰老形象之中。板书:

我设计了一个过渡:诗歌是抒情性的,但形象性很强,能有的思想内容都蕴含在形象之中,借助形象来表达情感,接下来通过一个活动感悟《春望》之“风力”。

如果你当导演,把《春望》拍成电视短剧,你选择拍什么内容?说说你选择的依据和理由。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究,然后展示。

预设:选择国破城荒,画面上突出对比,由壮丽的山河到破败不堪的都城,由繁华的长安城的春景到眼前的荒草遍地,不见一人。

选择拍摄花鸟泪惊的一幕,特写花上的泪珠和诗人痛苦的表情。

过渡:诗人为国家、命运担忧,为家人平安担忧,他朝也盼,晚也盼,希望哪一天能回到自己的家乡。7年后,杜甫逃离了长安城,住在四川,有一天,他得到一个惊天的喜讯,叛军被消灭了,他挥笔写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然后老师领读全诗,解读诗意,解读诗意时,我读一句诗意学生齐读原诗。

让学生思考①他听到喜讯后,情感凝于哪一个字?(喜字,可能“喜”“狂”之争。教师明确,“喜”为情,“狂”为喜之态势),为何而喜?有四喜,一喜官军平定,二喜国家安宁,三喜家人能团聚,四喜能回故乡,真谓是“千里洛阳一日还,千舟已过万重山”。②此时他流的是什么泪?高兴的泪,激动的泪。③小结,这首诗闻喜讯而流喜泪,流喜泪而呈喜态,呈喜态而唱喜歌,唱喜歌而喝喜酒,喝喜酒而思喜归,喜始喜终,是杜甫平生的一首畅快诗。

五、品评两首诗千古流传的原因。一首忧伤,忧伤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首喜悦到极点“漫卷诗书喜欲狂”。能让学生体会到感情是诗歌的生命。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篇5

一、背景引入

虽然小学生的年龄比较低,生活阅历比较少,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学生对人生态度的理解能力,处于低年龄的学生需要一些历史案例来丰富他们的人生观,指引他们做出自己的判断。所以要想让学生充分掌握一首古诗的意境,在学习之前要让学生了解古诗创作的背景以及诗人的生平,尤其是借景抒情、借物抒情类的古诗,更应该让学生提前了解作者写作背景。背景的引入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创作时的心情,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

例如,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述杜甫的生平,特别是在被贬之后的人生经历,向同学们介绍“杜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生中有许多的政治抱负,但是因为仕途不顺被贬至边外,但仍然没有忘记关心国家的安危。在自己被贬流落之时听到河a河北被官军收复的消息欣喜若狂,在这种情况下写了此诗”。

同时,教师应简要向学生们介绍唐朝“安史之乱”的相关情况,让学生们对写作背景有所了解,特别是当时战乱带给人们的痛苦。学生们只有掌握了这些背景材料才能够理解杜甫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才能体会到“忽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意境。

二、多媒体渲染

对于一些纯粹的写景、写物的诗,要想在简单的几行文字中体会到诗中的意境非常困难,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许多场景和情感没有经历过,就更难体会诗人的情感了。这就需要借助多媒体这一手段,帮助学生们理解诗中的意境。多媒体具有多重功效,可以利用图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来渲染整首诗的意境,让学生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例如,小学一年级学的《鹅》,没有看过的同学们无法想象到一只鹅“曲项向天歌”的情境,老师可以在网上搜一些鹅在水中游动的图片向学生们展示,同时简单介绍“鹅”这种动物的习性。让同学们通过这首诗掌握这种动物的相关情况,想象到一群鹅在水中游动的场景。

还可以借助音乐来渲染诗歌的氛围,把诗歌的意境表现出来。在讲解《早发白帝城》时,诗歌的韵律朗朗上口,读起来就给人以清新明快、舒适畅达的感觉,再配上恰当的音乐更能使诗的意境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教学时,我选择了一首琵琶和古筝相配合的古典音乐作为背景,在朗读时倾入感情,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而变化声音的轻重,这样会使人感受到两座高山间,一座轻快地小舟和着清脆的猿啼声顺流而下,在绚丽朦胧的朝霞的掩映下显得格外幽静。音乐的效果能够拨动人的情绪,让人身临其境,去感受诗中优美的意境。

三、扩充想象

诗的意境不是简单地浮现在诗的表面的,它需要人们透过诗句来揣测诗人的写作意图、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意境,所以教师在进行古诗教学时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对学生日后对诗歌的把握与理解有重要的作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采用各种方式扩展同学们的想象力。

扩展想象力最常见的方法是古诗的朗诵,学生们初次接触古诗时不理解古诗的意思,不知道诗中常用的意象,甚至不知道古诗从哪里断句。但是通过朗读和教师的解释后理解了古诗的大概意思,明白了古诗要表达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们可以结合古诗的写作背景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头脑中想象着此刻发生的事情,这对理解古诗的意境非常有帮助。例如,学习《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学生们在反复朗读中能体会到初春到来时,“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西岭”“雪”以及“船”的意象会在脑海中闪烁,意境非常的明晰。

此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去想象诗中的意境,通过逐步递进的思维引导,让学生们逐渐掌握诗歌中的内涵,体会到诗歌的意境。例如,学习《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教师在讲述完诗歌的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后,向学生简要解释古诗中比较生僻字的意思,之后便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去理解诗歌的整体内容。在同学们都确定了解诗歌的整体大意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意境的想象。比如问学生诗人穿着怎样的鞋子,他走在什么上面,做了什么,没有人开门后他看到了什么。这样一来学生们逐渐梳理了古诗中的情境,想象到了诗中的意境所在。

四、情景演示

情景教学虽常用于语文教学中,但是古诗教学中较少引用情景教学,一来比较占用时间,二来会受到客观环境的局限。但是情景演示对于学生了解掌握古诗的意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把古诗中的情景编排成情景剧进行表演,这样学生们可以切身体会到诗中人物的心情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比如上面提到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同学们掌握了“安史之乱”结束对人们生活的解脱,了解了杜甫一家尤其是杜甫本人听到这一消息的喜悦之情,所以可以将诗中的情境编排成情景剧进行展演,让同学们感受诗的意境。“四川偏远山区的一个破草房里,丈夫孤身一人读书打发时间,妻子坐在门前的石墩上缝补破烂不堪的衣服,孩子们穿着破衣烂衫光着脚在寻找可以吃的东西,贫寒的生活使得家里的每一个人一筹莫展,村里忽然传来官军收复了蓟北,一家人欣喜若狂,妻子的泪水不再流了,丈夫胡乱收拾着诗书准备离开,一家人顿时饮酒高歌欢庆可以回到自己的故乡,立刻动身穿过了巴峡巫峡,经过了襄阳转向洛阳”。同学们可以扮演杜甫一家人的角色,同时配有剧中解说,这样演示出来,同学们更能理解杜甫一家人当时的喜悦心情、切身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了。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篇6

关键词:《陕西通志》;经籍;方志

abstract: in the reign of emperor of yongzheng, a 100-volume general annals of shaanxi was written by shen qingya and others and revised by liu yuyi and the like. however, the 75th volume of classic works, which consisted of more than 400 collections and sub-collections, contains a number of mis-recordings. some of these mis-recordings were made by the authors, some mis-addressed, some mis-recorded in time and others mis-titled or mis-classified.

key words: general annals of shaanxi; classic works; local annals

明清时修《陕西通志》见于著录者凡6种:嘉靖《雍大记》36卷,明代何景明纂;嘉靖《陕西通志》40卷,明代赵廷瑞修,马理纂;万历《陕西通志》35卷首1卷,明代李思孝修,冯从吾等纂;康熙《陕西通志》32卷首3卷,清代贾汉复修,李楷纂;康熙《陕西通志》32卷首1卷图1卷,清代贾汉复修,韩奕续修,王功成、吕和钟等续纂;雍正《陕西通志》100卷首1卷。(注: 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1页。按尚著录道光《陕西志辑要》6卷首1卷,因与以上通志不同,兹不及。)雍正《志》乾隆时被收入《四库全书》,提要云:

陕西旧《通志》为康熙中巡抚贾汉复所修,当时皆称其简当。而阅时既久,因革损益颇不相同。雍正七年,敕各省大吏纂辑《通志》,陕西督抚以其事属之粮储道沈青崖,青崖因据汉复旧本,参以明代马、冯二家之书,斟酌增删,厘成百卷,分为三十二类。雍正十二年,於义等始表上之。陕西省治本汉唐旧都,故纪载较多。如《三辅黄图》、《长安志》皆前人所称善本,而卷帙既繁,异同亦夥,至其隶辖支郡,若绥、葭、凤、兴之类,则又地近边隅,志乘荒略,不免沿习传讹。是编订古证今,详略悉当,视他志之扯扌寻附会者较为胜之。书中间有案语,以参考同异,亦均典核可取云。[1]

因而颇为人重,常为后来言陕事者所引据。近因考述历代陕人文集,发现其中舛误甚夥,兹籀数条,略分类例考辨于此。

一、 作者误

1. 《黄门书者假史王商赋》13篇。杜陵人。

原引《前汉书》卷30《艺文志》:“《黄门书者假史王商赋》13篇。”《册府元龟》卷8第137:“王商为黄门书者假史,有赋十三篇。”

按:此条有误。《前汉书》卷82《王商史丹傅喜传》:“王商,字子威,涿郡蠡吾人也,徙杜陵。商父武、武兄无故,皆以宣帝舅封。无故为平昌侯,武为乐昌侯……元帝时,至右将军、光禄大夫。”此王商官至丞相,且仕历未任黄门书者假史。同书卷25下《郊祀志》下有右将军王商与博士师丹议郎翟方进等50人引《礼记》论祭天地事,同书卷70《陈汤传》谓“宜勿县车骑将军许嘉、右将军王商以为‘春秋夹谷之会,优施笑君,孔子诛之’”事。清人齐召南《考证》曰:“右将军王商:按此乐昌侯王商以右将军后为丞相,自有列传,非王凤弟成都侯王商也。”[2]

《汉书》卷68《霍光传》:“上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颜师古注曰:“黄门之署,职任亲近以供天子百物在焉,故亦有画工。”可知此黄门书者职级甚低。故作赋者断非丞相王商。同书卷25下《郊祀志》下云:“成都侯王商为大司马、卫将军辅政。”同书卷19齐召南《考证》引许应元曰:“两王商,一昌乐侯、宣帝舅王武之子,为丞相;一成都侯、孝元皇后之弟,代王音为大司马者也。”成都侯王商为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人,故亦非杜陵之黄门书者假史王商。

2. 《韦温集》10卷。万年人,官吏部侍郎。

温字弘育。日诵书数千言,十一举两经及第。(《唐书》本传)

按: 此条有误。新、旧《唐书》本传皆未言及其有集,《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亦未见录其集。《通志》卷69《艺文略·别集》三有“《抚军中兵参军韦温集》十卷”,然置于南朝梁之目下。新、旧《唐书》本传言唐之韦温宦历时,未言曾任“抚军中兵参军”。此官仅见于南朝宋、齐、梁时,唐时未设。梁时韦温失考。

3. 《韦鼎诗》1卷。京兆人。

按:此条有误。《隋书》卷78《列传·艺术》有传,谓其字超盛,京兆杜陵人,仕陈,曾聘周。入隋拜上仪同三司,除光州刺史。善相术。惟未言其著述,《隋书·经籍志》亦未录其作。唐代欧阳询《艺文类聚》卷92《鸟部》下:“陈聘使韦鼎《在长安听百舌诗》曰:‘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那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为其仅存之诗。

宋代王尧臣《崇文总目》卷12:“《韦鼎诗集》一卷,阙。”《宋史》卷280《艺文志》:“《韦鼎诗》一卷。”其前后所录者,多为晚唐五代时人。《全唐诗》卷740有小传:“韦鼎,湖南人,与廖匡图俱知名,诗一卷,今存一首。”即所收之《赠廖凝》(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影印康熙扬州诗局本。)。《唐才子传》卷7:“廖图(当为“廖匡图”),字赞禹,虔州虔化人。文学博赡,为时辈所服。湖南马氏辟致幕下,奏授天策府学士,与同时刘昭禹、李宏皋、徐仲雅、蔡昆、韦鼎、释虚中,俱以文藻知名,赓倡迭和。”“湖南马氏”指晚唐五代之湖南节度使马殷,《旧五代史》谓:“既封楚王,仍请依唐诸王行台故事,置诸天官幕府,有文苑学士之号。”宋代柳开《河东集》卷14《宋故前摄大名府户曹参军柳公墓志铭》谓:“广顺(951-954)中,诗者韦鼎来自衡山,从之游。”

故可知此“有诗一卷”之韦鼎为五代时湖南人,与隋时之杜陵韦鼎断非一人。《陕西通志》沿《崇文总目》和《宋史·艺文志》而未加辨审致误。

4. 《卫紫岚奏疏》1卷。巡抚真定、韩城卫木真国撰。

序曰:“崇祯十四年,紫岚以推官考选召对。谓:‘平寇为足国第一义。’迨巡视真定诸郡,视国如家,视民如子。每起一草,声泪俱下,读至‘夜有鬼哭,书无人行’之语,聂夷中之诗、郑监门之图,不足云矣。而其大者,在以无逸是图进君德,以用贤养民规辅臣。若夫纠劾悍帅,控制骄兵,痛陈亻表马津米之害,皆关彼时政务之大。字字从忠孝血性中流出,不袭古人纸上陈言。”(本书《魏裔介序》)

按:奏“平寇为足国第一义”、巡抚真定、纠劾悍帅控制骄兵、痛陈亻表马津米之害诸事,均为卫桢固所为。《东林列传》卷7《明卫景瑗传》附《族子桢固传》:

桢固,字屏君,景瑗族子也。少负气,喜谈兵,留心民事。举崇祯七年进士,授开封府推官。桢固与族父景瑗皆以是官起家,又皆在河南,其声名亦相埒,人尤异之。时流贼剽掠往来无常,村民扶携奔走数十里,不得至城邑,多及于难。因议筑西关城处之。间以事经南阳、汝宁、河南诸府,皆量其地宜城者,劝民加筑,且出俸金助之。既成,民呼为“卫公城”。又举城守事宜十三则奏记上官。上官奇其材,有警檄,桢固与谋。即戎服据鞍,一日夜行数百里,按视城垒,修备御。所过扼塞险易,悉识之。以故贼不能犯。崇祯十四年,用卓异征召,对中左门。力言:“今天下民穷,半以兵,半以岁。诸臣惟戮力剿寇,寇平则无杀掠之,则时和;时和,则年丰;年丰,则用足。是故平寇为足国第一要务。"擢云南道监察御史。……其明年出,巡按畿南真定等郡。数请蠲逋赋,恤饥馑;又请正骄兵悍帅之罪,请革津辽米豆及亻表马之害。又数檄沿河诸州县安辑河南民避寇至者,凡全活数十万人。事闻,再留巡按一年。十七年春,李自成陷河东诸郡,渐逼京师。李建泰督师御之。上命凌与桢固监其军,割京营兵三百人隶之。桢固行至真定,闻昌平失守,焚十二陵享殿。欲还军救援,有旨命固守良乡、涿州。既而京师陷,疾趋保定,挟一参将行至大石桥,遇贼数万骑。与战,射伤贼帅,贼少却。已,复益兵围之。桢固突围出,跃入井,水浅不得死,为贼所执。初,贼伪相牛金星,故中州举人,桢固理汴时发其恶,幽桢固于狱,欲杀之。会自成兵败西奔,脱走入五台山,作绝命词而死。

乾隆《韩城县志》卷6《闻人·贤良·明卫桢固传》节录此传。惟言 “贼败,公不知所终”。

同书卷14《艺文·著述》:“卫桢固《奏疏》、《城守事宜》。”《四库全书总目》卷56《史部》十二《诏令奏议类·存目》:“《真定奏疏》一卷、《附刻》一卷,陕西巡抚采进本,明卫桢固撰。桢固号紫岚,韩城人。崇祯甲戌进士,历官云南道监察御史。此乃其巡按真定时所上疏稿也。凡二十六篇,其论劾白广恩淫掠及领兵官潘凤阁擅责县官诸疏,明季军政之不修,可以概见一二。其子执蒲跋而刻之。执蒲字禹涛。”

以上故可知,“国”当为“固”字之误。

二、 籍贯误

1. 《何妥文集》10卷。西城人,官国子祭酒。

按:《北史》卷82《列传·儒林》下本传:“何妥,字栖凤,西城人也。父细脚胡,通商入蜀,遂家郫县。事梁武陵王纪,主知金帛,因致巨富,号为‘西州大贾’。”《隋书》卷75《列传·儒林》本传亦谓其为“西城人”。然谓其父名“细胡”。

其集被收入陕《志》,当因误系何妥乡贯。西城在今陕西南部汉水流域,汉时西城为汉中郡属县。《汉书》卷28《地理志》云,汉中郡属县有西城,应劭注曰:“《世本》,妫虚在西北,舜之居。”《水经注》卷27:“汉水又东径妫虚滩。《世本》曰:舜居妫内,在汉中西城县。或言妫墟在西北,舜所居也。或作姚墟。故后或姓姚,或姓妫,妫、姚之异,事妄未知所从。余按应劭之言,是地于西城为西北也。”南北朝迄隋,治在今安康。《魏书》卷160下《地形志》二下:“东恒农郡(太和中置)。领县六:西城:二汉属汉中,晋属,魏兴后属。”《隋书》卷29《志》第24《地理》上:“西城郡。梁置梁州,寻改曰南梁州。西魏改置东梁州,寻改为金州,置总管府。开皇初府废。”

然此不足为据。 何妥为中古时期中亚粟特裔,即其时汉籍习称“昭武九姓”之何国人,“西城”当系“西域”之形讹。(注: 中华书局点校本《北史》校勘记曰:“《通志》卷一七四《何妥传》‘城’作‘域’。按何妥先世当为西域何国人,疑《通志》是。”)

2. 《龙溪诗集》。参政、合阳支渭兴撰。

按:作者乡籍诸说不一。明代李贤等撰《明一统志》卷69:“支渭兴,长宁人,至顺初进士。累官至中奉大夫、四川行省参政。善属文,别号龙溪。所著有诗集行于世。”明代曹学亻全《蜀中广记》卷99《著作记》第9《集部》:“《宠溪诗集》,元支渭兴著。长宁人。至顺间仕四川行省参政。宠溪,其别号也。”《千顷堂书目》卷29《补·元》:“支渭龙兴《隆溪诗集》。四川长宁人,至顺初进士,官四川行省参政。”清乾隆《云南通志》卷19《名宦》:“支渭兴,字文举,合阳人。文宗至顺庚午进士,为云南行省考试官,道便留云南。屡进宣慰副都元帅。有惠政,能文章,所著诗集行于世。”清《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元诗·姓名爵里》二《诸家姓名爵里》:“支渭兴,字文举,合阳人,一云长宁人。至顺中进士,至正中累官云南廉访迁副使,以四川行省参政致仕。有《龙溪诗集》。”

或曰长宁人,或曰合阳人。长宁,北宋政和四年(1114)置长宁军,治所在今四川长宁县南双河镇,元泰定二年(1325)改为长宁州,明洪武五年(1372)降为县。合阳,县名,即今陕西合阳。

谓支氏为“合阳”人,当因支姓郡望属之。宋代李石《方舟集》卷15《支兴道墓志铭》:“《日中状》云:‘其先出合阳。’”宋代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续集》卷20《类姓门》:“支,合阳,徵音。”明代王世贞《州四部稿·续稿》卷119《文部·累封奉直大夫、礼部精膳员外郎思吾支公暨配李宜人合葬志铭》:“按《状》:支之先自后稷。汉有邰阳侯者,以战功显,始有支姓。”邰,系“合”之误书。《史记》卷160《吴王濞列传》:“高帝已定天下。七年,立刘仲为代王。而匈奴攻代,刘仲不能坚守,弃国亡间,行走雒阳,自归天子。天子为骨肉故,不忍致法,废以为合阳侯。司马贞索隐:‘《地理志》:冯翊县名,在合水之阳,音合。’张守节正义:‘合阳故城在同州河西县南三十里。’”

故应为长宁人。

3. 《谷口山房诗集》。朝邑李念慈撰。

序曰:“屺瞻,秦人也。自秦之晋,南游江淮,所遇山川景物,寄兴属怀,情随景移。观其羁旅无聊不平之作,盖秦风而兼乎吴楚者耶。”(本书《施闰章序》)

按:言其乡籍有误。李念慈为泾阳人,见下引《陕西通志·人物》、《泾阳县志·列传》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谷口山房诗集》。且康熙《朝邑县后志·选举·科贡表》及《人物·乡献》均未收有李念慈者。

《陕西通志》卷63《人物·儒林·本朝》:“李念慈,字劬庵,泾阳人。顺治戊戌进士,初授推官,改知县。缘逋赋事罢归。康熙十三年滇逆作乱,大兵驻荆襄。念慈捧檄入楚,以攒运有劳,再补天门知县。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复报罢,遂绝意仕进。念慈好吟咏,诗酒唱酬。一时诸名士皆倾倒。所历幕府,争延礼为上客。挥毫泼墨洒如也。少拂意,立去之。著有《谷口集》。”宣统《泾阳县志》卷12《列传·仕宦·国朝》:“李念慈,字屺瞻,顺治戊戌进士。初任河间司理,改授新城知县。值河水决后,田多被湮,民苦赋。念慈不事征比,甘以催科无术报罢,民藉以少安。丁艰。后补景陵,应博学宏词科,不与选,即高尚不任。性嗜游览,足迹遍天下。所交皆海内知名士。善写山水,诗文入古。所著《谷口山房集》行世。”

故其为泾阳人。

三、 时代误

《杜寿域词》1卷。京兆杜安世撰。

陈氏曰:“京兆杜安世寿域撰。未详其人。”(《文献通考》)

按:杜安世为宋人,《通志》阑入唐集,失当。辑本《直斋书录解题》卷21《歌词类》:“《杜寿域词》1卷。京兆杜安世寿域撰。未详其人,词亦不工。”

《四库全书总目》卷200《集部·词曲类·存目》:“《寿域词》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宋杜安世撰。安世字寿域,京兆人。黄升《花庵词选》又谓名寿域,字安世。未知孰是。《书录解题》载《寿域词》一卷。其事迹本末陈振孙已谓未详。《集》内各调皆不载原题,无可参考。观振孙列之张先词后,欧阳修词前,则北宋人也。振孙称其‘词不甚工’,今核《集》中所载八十六阕,往往失之浅俗,字句尤多凑泊。即所载《折红梅》一词,毛晋《跋》指为吴感作者,通体皆剽窃柳永《望梅词》,未可谓之佳制。振孙之言非过。至《菩萨蛮》第二首,乃南唐李后主词。《凤衔杯》第二首,乃晏殊词,惟结句增一‘空’字为小异。晋皆未注。晋所称《诉衷情》一首见于《花庵词选》者,仅附载《跋》中,亦未补入《集》内。字句讹脱,尤不一而足。首尾仅二十余纸,舛谬不可胜乙。晋殆亦忽视其词,漫不一校耶?”

其词袭用李后主、柳永、晏殊之作,故为北宋人无疑。

四、 书名误

《行义集》10卷。武功苏鹗撰。

按:此条有误。考苏氏并无《行义集》见诸史乘,当为《演义》之误书。其致误之因,盖为袭用明康海撰《武功县志》卷3《人物志》第六:“苏鹗,未详其行事。崔豹《古今注》云‘有《行义集》十卷。’”今本《古今注》无此语。五代马缟撰《中华古今注》,多引豹文,然亦未见《行义集》之说。“行义”当为“衍义”之误,“衍”通“演”。

又此书不应入“集类”,因其非诗文集。《新唐书》卷59《艺文志·子录·小说家类》:“苏鹗《演义》十卷,又《杜阳杂编》三卷。字德祥,光启中进士第。” 辑本《直斋书录解题》卷10《杂家类》:“《苏氏演义》十卷。唐光启进士、武功苏鹗德祥撰。此数书者,皆考究书传,订正名物,辨证讹谬,有益见闻。尤梁溪以家藏本刻之当涂。”《宋史》卷220《艺文志·经类·经解类》:“苏鹗《演义》十卷。”又卷250《艺文志·子类·杂家类》:“苏鹗《演义》十卷。”

《四库全书总目》卷118《子部·杂家类》:

《苏氏演义》二卷,永乐大典本,唐苏鹗撰。鹗字德祥,武功人,宰相廷页之族也。光启中登进士第,仕履无考。尝撰《杜阳杂编》,世有传本。此书久佚,今始据《永乐大典》所引,衰辑成编。《杂编》特小说家言,此书则于典制、名物,具有考证。书中所言与世传魏崔豹《古今注》、马缟《中华古今注》多相出入,已考正于《古今注》条下。然非《永乐大典》幸而仅存,则豹书之伪,犹可考见;缟书之剿袭,竟无由证明。此固宜亟为表章以明真赝。况今所存诸条为二书所未刺取者,尚居强半,训诂典核,皆资博识。陈振孙《书录解题》称其考究书传,订正名物,辨证讹谬,可与李涪《刊误》、李济翁《资暇集》、邱光庭《兼明书》并驱,良非溢美,尤不可不特录存之,以备参稽也。原书十卷,今掇拾放佚所得仅此。古书亡失,愈远愈稀,片羽吉光,弥足珍贵,是固不以多寡论矣。

同卷:“《古今注》三卷,附《中华古今注》三卷……考《太平御览》所引书名,有豹书而无缟书,《文献通考·杂家类》又只有缟书而无豹书,知豹书久亡,缟书晚出,后人摭其中魏以前事,赝为豹作。又检校《永乐大典》所载苏鹗《演义》,与二书相同者十之五六,则不特豹书出于依托,即缟书亦不免于剿袭。特以相传既久,姑存以备一家耳。”若康海所见《古今注》内言及《行(衍)义集》,或为崔著袭用苏作之证。历来目录之作,皆入此书杂家或小说家,其不为别集甚明。

五、 义例误

《赵壹集》2卷。汉阳西县人。赵壹,字符叔。著赋、颂、箴、诔、书、论,及杂文16篇。(《后汉书》本传)

按:《后(续)汉书》卷33《郡国志》:“鄣河关,故属金城。积石山在西南,河水出汉阳郡。”刘昭注:“武帝置为天水,永平十七年更名。在雒阳西二千里。《秦州记》曰:‘中平五年分置南安郡。’《献帝起居注》曰:‘初平四年十二月已,分汉阳上郡为永阳,以乡亭为属县。”据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编《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汉阳西县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3],其在《陕西通志》成书之清雍正时不属陕西,依本书义例如(明)李梦阳之《崆峒集》皆摈弃不录,故此亦不当阑入。

明清时方志的纂修,成为地方官的一般政事,据上引《四库提要》,雍正《陕西通志》即为奉敕而作之所谓官修书。此类志既奉敕而纂,往往能调动地方大量文化资源,且保证财务物力供给,特别是可以集中当地群彦集群完成,故在保留地方文献方面,功莫大焉,其存留的文化信息,有无可取代的作用。因之成为今日学者研究相关问题时不可或缺的取材来源。然修书因奉命而作,常敷衍塞责,加之成于众手,与其事者水平参差,往往存在失于照应、考订粗疏等多种弊端。此《志》既为官修,不可避免犯有此类书的通病,上文所举错讹类例其实常见于历代官修书目。隋唐以降传统的文官选拔制度、明清时科举制的高度成熟及其强大影响,造成士人读书科举几成惟一出路,而大量士人并不能如愿步入仕途,落第者往往居留乡里,从事书院教习、课馆等地方的文化教育之类事宜。此外一些中第者由于官场的失意或个人的价值取向,也会采取回归家乡或隐居不出的方式,成为地方上文化事业的参与者。当时方志修纂的经常化,地方官常常征召当地的在籍士人,他们因此成为修志的一支主要力量。然而这些人士,除少数人外,大多文化学术修养有所不足,尤其是文化相对落后地区,因此一般方志的修纂水平很难保证,比之御制、御撰之类的官修书,更有明显的差距,故其中舛讹更加普遍,也有更多未加详加辨析,甚至口耳相传,无可取证的记载。故方志材料的引据,更须慎而又慎。

方志言地方史事既往往详于他书,其史料价值又较高,一些地区为推动当地旅游文化发展,大打古迹牌名人牌,大挖当地的所谓文化资源,方志往往成为直接的依据,如今历史名人有多处出生地、活动地和墓葬,往往与此有关。出身西域粟特的何细脚胡、何妥父子,虽然了不相干,安康市却作为当地名人而事宣传,这类现象不能不引起注意。

[ 参 考 文 献 ]

[1]永,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1965.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篇7

跟着唐诗游山西

山西素有表里山河之称,山川秀丽,名胜古迹自然数不胜数,正因如此,唐代的文人骚客到此必然免不了一番感慨!登山则情满于山,临水则情溢于水,咏诗作赋,为壮美山河增色不少。因为所处盛世,他们眼中的风景是壮丽的、广阔的、豪情万丈的,透着勃勃生机。

五台山

许生五台宾,业白出石壁。余亦师粲可,身犹缚禅寂。

何阶子方便,谬引为匹敌。离索晚相逢,包蒙欣有击。

诵诗浑游衍,四座皆辟易。应手看捶钩,清心听鸣镝。

精微穿溟幸,飞动摧霹雳。陶谢不枝梧,共推激。

紫燕自超诣,翠驳谁翦剔?君意人莫知,人间夜寥阒。

杜甫《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

晋祠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

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节选李白的《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五台山风景优美,位于五台县之东北,环周250公里,在重峦叠嶂之中,有五座山峰耸立于苍天白云之间,峰顶宽阔平坦,形如垒土之台,所以叫五台。山势高峻突兀,海拔均在3000米左右,素有“华北屋脊”之称。

五台山的自然风光集中在五个台:东台望海峰以观日出望大海闻名;南台锦绣峰以鸟语花香著称;西台挂月峰则以见月似银盘徜徉在岩壁间而神奇;北台叶斗峰可仰视斗杓观星宿方位;翠岩峰乃四台山脉之源。五座台顶之内,地势开阔,涧泉清流,常年不息。其间山峦起伏、溪流环绕,寺庙建筑穿插其中,楼台佛阁散布其间,一派佛国景色。

古代山西由古唐国改为晋,正是因水而名。晋祠建于晋水之阳,因祭祀北魏西周晋国开国君主叔虞而建,又名唐叔虞祠。这里风景如画,林立着近百座堂厅台榭,历史文物与自然风景浑然一体,环境优雅舒适,被历代游人赞为“三晋第一名胜”、“山西小江南”。

李白诗中详细叙述了诗人与好友元参军的交往,写到了诗人在太原时,受到元参军父子的热情款待、相偕游览晋祠的情景,“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更点明了晋祠水的清澈。在此“浮舟弄水箫鼓鸣”,更有“美人更唱舞罗衣”,是何等的一种享受,何等的悠闲,何等的快意哉!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鹳雀楼,位于永济市古蒲州城西的黄河岸畔,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是黄河流域远近闻名的古代楼阁。建于北周时期,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元朝初年毁于战火。

山西太原人王之涣,以《登鹳雀楼》最受世人推崇,也是流传最广的一首唐诗,堪称千古绝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出一幅壮阔辽远的山河图,气势宏大,笔意高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表现出诗人不凡的胸襟和抱负。诗因楼作,楼因诗名。

2000年9月26日,在历史云烟中消失700多年的鹳雀楼竣工剪彩,重现天下。新建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建筑气韵和时代风格,楼分六层,以壁画、陈设、展览及文化表演等多种形式展示了亘古的黄河文明和黄土地的风韵。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节选李白《将进酒》

壶口瀑布位于吉县城西南25公里处,此处两岸夹山,河底石岩上冲刷成一巨沟,宽达30米,深约50米。滚滚洪流,到这里极速收敛,声似雷鸣,数公里外可闻;水波急溅,激起百丈水柱,形成腾腾雾气,真有惊涛拍岸,倒卷半天烟云之势!每每夏秋之际,彩虹贯于晴空,分外秀丽。其声、其势、其景,壮、秀、奇,使人不能不为之陶醉。

如此壮美的黄河之景,也只有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可与这番气势相符合。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了舒卷往复的咏叹调。

宋金词里看山西

山西在两宋时期处于我国南北民族大冲突、大融合的要冲之地,连年征战使山西先后由烽火连天的战场变为沦陷区,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加剧,故而山西在爱国词人的眼中是金戈铁马的边塞景象,慷慨悲凉。词人所咏也多与战争相关,具有深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大同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这首词是苏试40岁时所写,其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云中”即指今天的大同、内蒙古一带,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的大同,面临诸多强悍的游牧民族的侵扰,为抵御外敌,因而修筑长城、屯军堡、城堡、栈道等多种军事设施,这些军事设施遗留到今日便成为大同旅游的一道风景线,其中白登山、德胜堡、平型关等地,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军事要地,曾经发生过多次重大军事行动,而且大多已载入史册,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事件。军旅文化游别有一番韵味,吸引着更多的中外旅游者。

雁门关

雪晓清笳乱起。

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

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

陆游《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北宋时期,雁门关一带是宋辽激烈争夺的战场。陆游因坚持抗金主张,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但他始终不改初衷,这首词即是写他在梦中仍然念念不忘抗金大业。雁门关在今代县西北,燕门山古称勾注山,群峰挺拔、地势险要,北依燕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著名的燕门古塞就在峻拔的燕门山脊,与宁武关、偏头关并称“三关”。现在的雁门关是明代重修的,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三门峡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

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

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

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

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秘神奸。

不用燃犀下照,未必飞强射,有力障狂澜。

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元朝时,山西为金人所占,金词继北宋余绪,受南宋豪放词家影响,其代表人物正是忻州人元好问。元氏于金末饱经丧乱,词风慷慨雄爽,低徊顿挫,不仅为金词之冠,亦足与两宋大家媲美。词中所咏正是位于平陆县的黄河著名峡谷三门峡,河中旧有人门、鬼门、神门,水流湍急,仅人门可通船,是黄河十分险要的地段。

现今,三门峡下游的垣曲一带,修建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库区内形成大量的半岛、孤岛、险峰,以及曲折蜿蜒的河湾、烟色浩淼的湖面,景观美、幽、奇、胜,既有田园风情的古朴典雅,又有现代时尚的豪放气魄,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追求,游人可由垣曲县古城镇乘船进入库区,饱览大好河山。

并州

对西山摇落,又匹马、过并州。

恨秋雁年年,长空淡淡,事往情留。白头。

几回南北,竟何人、谈笑得封侯。

愁里狂歌浊酒,梦中锦带吴钩。

严城笳鼓动高秋,万灶拥貔貅。

觉全晋山河,风声习气,未减风流。

风流。故家人物,慨中宵、拊枕忆同游。

不用闻鸡起舞,且须乘月登楼。

元好问《木兰花慢》

词中的“并州”即指太原,全词从太原之秋写起,抒发了词人理想未酬,功名未就的感慨,但笔墨中仍掩不住一腔救国热情。虽然元人入主,但他认为全晋山河并未有衰亡之气,依然是“未减风流”,他甚至梦中都要“锦带吴钩”,为国杀敌。这正是故乡热土任侠尚义的豪气熏染所致。他的词的确为金末的山西增色不少。

听着元曲赏山西

在中国文化史长卷中,元曲是继汉赋、唐诗、宋词之后,再创耀眼的辉煌。元代是中国戏曲群星璀璨,佳作如云的黄金时代,三晋大地涌现出一批举世瞩目的戏曲大师。而在“元杂剧四大家”中,山西就占了三位:关汉卿、郑光祖、白朴。从他们的曲风中,能更进一步的领略山西的风光和文化。

普救寺

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端正好》

热闹情景,记录了古晋人民的纯朴风俗,也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自适心情。

尧庙在山西临汾市南4公里处。相传陶尧建都平阳,有功于民,后人为祭祀尧王所建。始建于晋,历经重修,现存为清代遗物。规模雄伟,布局疏朗,前有山门,碑列两侧,内有五凤楼、尧井亭、广运殿、寝宫等。庙内存有碑十余通,载陶尧功绩及庙宇建造经过。

蒲津渡遗址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这里地势高敝,视野宽阔,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塬而建。一座千年古刹,一首爱情绝唱,《西厢记》的问世,使得这个“普天下佛寺无过”的普救寺名声大噪,寺内的舍利塔也被更名为“莺莺塔”而闻名遐迩。而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撼动着人们的心灵,使它成为蜚声著誉的游览胜地。

每年9月在普救寺举行中国永济“世界情侣日”活动,数十对新人在这里携手走进婚姻殿堂,具有浓郁黄河文化和民俗风情的西厢婚典,让对对新人在西厢文化的气氛中度过自己终生难忘的时刻。

临汾尧庙

社坛烟淡散林鸦,

把酒观多稼。

霹雳弦声斗高下,

笑喧哗。

壤歌亭外山如画。

朝来致有,

西山爽气,

不羡日夕佳。

王恽《小桃红・尧庙秋社》

王恽是元时平阳(今临汾)的平阳路府判官,曾跟从元好问学习,擅长小令。在这首小令中描写了秋社日(立秋后第五日)人们怀着丰收的喜悦,在尧庙祭神的

行路之间,

早到蒲津。

这黄河有九曲,

此正古河内之地,

你看好形势也呵!

九曲风涛何处显,

则除是此地偏。

这河带齐梁,

分秦晋,

隘幽燕。

雪浪拍长空,

天际秋云卷;

竹索缆浮桥,

水上苍龙偃。

东西溃九州,

南北串百川。

归舟紧不紧如何见?

恰便似弩箭乍离弦。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篇8

关键词: 唐代 幽燕诗文 内涵 成因

唐代安史之乱之前的幽燕地区经济繁荣,交通便利,民族交流频繁,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唐代文人,幽燕地区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材和资源,也承载了他们的文化憧憬,所以唐代的幽燕诗文十分繁盛。唐代的幽燕诗文,涉及各种诗体和文体,在整体上表现了一种慷慨浩瀚之气和大国风范,反映了朝廷的统治经略,包罗了安史之乱时期的壮志悲歌,也表现了幽燕尚武的边塞文化。

一、幽燕诗文的地理方面

在唐代的行政区划中,并没有“幽燕”这个行政区域,可见“幽燕”并不是官方名称,那么,它从何而来呢?

“幽燕”中的“幽”指的是幽州,而“燕”有以下两种解释:

第一,指代燕地。从西周的诸侯国燕,到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再到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前燕和后燕,人们早已习惯把河北北部包括北京、天津地区称燕地,其中便包括幽州地区。

第二,单指燕州。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年)分恒州北部、幽州北部置燕州①,公元525年废;唐初置燕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归德郡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燕州③;建中二年(781年)废入幽都县④。

在各种诗话、诗集校注中,对幽燕的解释各不相同:

幽燕沙雪地,万里尽黄云。(幽燕:齐贤曰:“唐幽州范阳郡。幽都县,武德元年为燕州。”)

――《李太白集分类补注・卷三十一》⑤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幽燕,幽州也。幽皆燕地,故曰幽燕)

――(元)杨士弘编《唐音・卷三》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幽燕,州名)

――(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卷四十》

故“幽燕”有两种解释,一为“幽、燕”,即代表幽州和燕州二州,这种解释必须以燕州的存在为前提。更多的则是第二种,它只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一个名词,并不是幽州、范阳这一类固定的行政区划名称。所以,幽燕既可以指代幽州,又可以代表更大的范围,主要包括今天的河北中北部、北京、天津和辽宁部分地区。

二、军事上的幽燕诗文

在军事方面,幽燕地区位于中原和突厥、契丹等胡族的交界处,这个地理条件注定了幽燕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唐代很注重对这个地区的经略统治。在唐玄宗末年爆发的安史之乱中,安史军队的老巢就位于幽燕地区,在平定叛乱之后,朝廷更注重幽燕地区的安定。

(一)安史之乱中的幽燕诗

天宝末年爆发的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这一时期,很多诗人从不同层面写下了对幽燕的感慨,形成了具有特殊情怀的幽燕诗文。在长安陷落之后,原本客居于长安的文人纷纷到各地避难,其中就有很多文人来到了幽燕,为幽燕诗文的繁盛做出了贡献。

受到国家战乱的影响,很多诗人的诗歌风格都受到影响,不再是盛唐的意气风发,取而代之的是苦闷沉郁和消极颓废,这种变化在李白、杜甫等人的诗中反映尤为明显。

李白在安史之乱时期留下了多首诗歌作品,战乱给这些诗歌蒙上了一层深沉凝重的面纱,与过去飘逸洒脱完全不同,呈现了沉郁幽怨的格调。如他创作于安史之乱初期的《北上行》:“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磴道盘且峻,f岩凌穹苍……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全诗基调低沉苍凉。太行山上的道路险峻曲折,由于战乱不断,“烽火连朔方”,百姓只能绕行太行山避难,“尺布不掩体,皮肤剧枯桑”,诗人沉痛地描绘着他们的惨状,表达了诗人的哀切与同情。

再如他于公元752年北游幽州时所作的《出自蓟北门行》,首句“虏阵横北荒,胡星曜精芒”是对环境的描绘,反映了边塞的荒凉和寒冷。随后写道,战火四起,英勇的战士们奋起杀敌,敌我双方剑拔弩张。交锋过后,安营扎寨,寒风飒飒,风餐露宿,赞颂了将士们的勇猛无畏。

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的生活十分困苦,经历一系列磨难之后流落到蜀地,靠朋友的接济度日,他“沉郁顿挫”的诗风正是在这期间成熟的。

如《恨别》一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杜甫为避乱入蜀,流落他乡,安史之乱已持续六年之久,叛军肆意践踏中原地区,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这首诗的基调是悲凉的,诗人离别家乡,叛军长驱中原,思念亲人。最后又听说叛军于河阳大败,收复幽燕的日子近在咫尺,遂转悲凉为希望。

“司徒急为破幽燕”中的“司徒”指的是唐代大将李光弼,据《旧唐书》记载,乾元二年(759年)十月,李光弼与史思明战于洛阳,“破贼于城下”⑥。次年(760年)四月,“李光弼奏破\于怀州、河阳”⑦,十一月,收复怀州。在这之后,杜甫写下了《散愁二首》,这两首诗同样寄托了杜甫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早日平定战乱,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二)幽燕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

唐代的各种诏书、奏折、论说、表、碑文等有多处从正面提及或侧面烘托幽燕的军事地位。安史之乱能持续八年之久,安禄山一直占据幽燕这个军事重地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再者,唐时的河北地区已经高度开发,“河北贡篚征税,半乎九州”⑧,经济发达,军事地位变得更重要。

1.幽燕与镇冀

在唐代幽燕诗文中,有很多幽燕与镇冀相提并论的例子,例如:

顾朕小子,获承丕图,上赖祖宗之灵,下股肱之力。先定镇冀,次来幽燕,皆吾日月之所照临,车书之所辙迹,失之则有以自愧,得之则何足以自多。

――元稹《批宰臣请上尊号第二表》

魏徵对太宗以守成之不易,兹朕小子,抑又何知?而镇冀克和,幽燕复古,夙夜,不遑安宁,实惟祖宗之休,尚赖股肱之力。

――元稹《处分幽州德音》

伏以陛下自临大位,及兹二年,无巾车汗马之劳,而坐平镇冀;无亡弓遗镞之费,而立定幽燕。仁和一薰,犷骜尽化,不可谓睿文乎?

――白居易《为宰相请上尊号第二表》

镇冀,即成德,又称恒冀,是唐代的一个藩镇。在安史之乱之后,唐代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河北有著名的河朔三镇,即范阳节度使、成德节度使、魏博节度使的合称。就地理位置来说,范阳即幽州,是河北北部地区;镇冀是现在的河北中部地区;魏博包括河北南部和山东北部地区。在上面三篇文章中,镇冀和幽燕不是递进就是对偶的关系,所以,幽燕在这些文章中指的就是幽州,幽州在镇冀北部,只有幽州才能和镇冀既是递进关系,又能并列而提。

2.幽燕与河洛

除镇冀之外,河洛也是一个常与幽燕一起谈论的地区,例如:

今将略高阙,以出云中,驱蚊蚋于幽燕,扫偾褂陟洛,削平天下,混一车书

然后献凯清庙,策勋盟府,克宁区夏,岂不盛欤!

――《郭子仪都统诸道兵马收范阳制》⑨

惟神使阳侯卷波,羲和奉命,楼船先济,士马无虞。扫妖孽于幽燕,斩鲸鲵于河洛。惟神v我,降休于民。敬陈精诚,庶垂歆飨。

――李白《为宋中丞祭九江文》

自幽燕称乱,伊洛内覆,爰我舅党,举族东迁。

――于邵《送从舅赴阳翟序》

河洛,“河”指黄河,“洛”指洛河。河洛地区以河南洛阳为中心,地处中原地区,古时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拥有着灿烂丰富的文明,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洛”、“伊洛”指的都是河洛地区。

三、独特的幽燕文化

(一)劲武文化

在唐代的幽燕诗文中,关于幽燕民俗文化的描写,总逃不过一个“劲”字,例如:

将军以幽燕劲卒,耀武穷发。俘海夷,虏山羯,左执律,右秉钺。

――乔潭《裴将军舞剑赋》

某月日,某官某谨奏记令公阁下:……近知辇下人无动摇,复闻朝廷劳师薄伐,朱相公以幽燕劲骑,先启戎行,而令公以朔汉旧军,暂分兵要。

――于邵《为崔仆射与郭令公书》

朱滔以幽燕劲卒,獯虏骁骑,将欲横行咸阳,崛强中原。

――穆员《相国义阳郡王李公墓志铭》

幽燕盛用武,供给亦劳哉。

――杜甫《昔游》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

――高适《蓟门行五首・其四》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例子。显而易见,幽燕的军队战斗力很强,就连普通百姓都“盛用武”。形成这种文化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幽燕北接突厥、契丹,这些少数民族一直以游牧为生,具有惊人的战斗力;南临中原地区,人民主要以农耕为生,物质文明发达。而幽燕地处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界处,两大文明相互碰撞。

2.开明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平定东突厥和契丹各族后,为加强对他们的统治,将他们向内迁至河北一带,河北就成了胡人汉人杂居之地,促进了民族融合。不仅如此,唐代允许各族人才做官,甚至连日本大食人都可以在朝为官,有着海纳百川的自信和大国风度。在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唐王朝赢得了周边少数民族的尊敬和敬仰,促进了中华大民族的融合,丰富了唐朝文化的内涵。

(二)边塞文化

在唐代的幽燕诗文中有很多边塞诗值得我们注意。早先时期的幽燕地区环境恶劣,土地贫瘠,物产不足,对那时幽燕人来说,活命是首要的大事,可为一饭之恩两肋插刀,人人讲究义气,渐渐形成了幽燕“慷慨悲歌”的文化精神。

幽燕地区位于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界处,自古以来,战乱频发,这里也是承载文人想象与憧憬的地方,具体作品如曹丕的《燕歌行》、卢思道的《从军行》等,还有曹植在《白马篇》中塑造的“幽并游侠儿”的游侠形象,这些都启发了唐代文人。

唐代的幽燕边塞诗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抒发壮志未酬的愤懑之情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死生辽海战,雨雪蓟门行。诸将封侯尽,论功独不成。

――卢象《杂诗二首・其一》

南登碣石坂,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燕昭王》

2.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张说《幽州夜饮》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千金买马鞭,百金装刀头。

――杜甫《后出塞五首・其一》

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杜甫《后出塞五首・其五》

浮云在一决,誓欲清幽燕。

――李白《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

3.对保卫边疆战士的赞颂、边塞苦寒的描写和对百姓的同情

相看未及饮,杂虏寇幽燕。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

――崔颢《赠王威古》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

――高适《蓟门行五首・其四》

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

――刘长卿《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高适《燕歌行》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羌胡无尽日,征战几人归。

――高适《蓟门行五首・其一》

途冬沙风紧,旌旗飒凋伤。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

――李白《出自蓟北门行》

4.对幽燕奇景异俗的描绘等

幽燕沙雪地,万里尽黄云。

――李白《送崔度还吴》

塞草连天暮,边风动地愁。

――张继《奉送王相公赴幽州》

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高适《蓟门行五首・其五》

除此之外,文章中也有幽燕景色的描写,“寒关月壮”、“云横朔塞之前,雪满天山之上……风蓬蓬而出海,波漫漫而腾天”。(《古骏赋》牛上士)“沙”、“雪”、“云”、“关”、“月”等都是在这些诗文中常见的意象,由此可以想象出当时幽燕一望无际、黄云万里的边塞景色。

唐代的幽燕诗文有着丰富的内涵,幽燕不仅是地理名称,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引人注目。幽燕地区承载了无数唐代文人对边塞、战争的无尽遐想和唏嘘,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唐朝的政治经略和爆发的战争,赋予了幽燕灿烂的军事文化和边塞文化,令人为之赞叹。

注释:

①[北齐]魏收.魏书・志第五[M].北京:中华书局,1997.

②③④刘d.旧唐书・卷四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⑤[宋]杨齐贤,集注.[元]萧士S,删补.分类补注李太白集[A].[清]永,o昀,编纂.四库全书[C].北京:中华书局,1990.

⑥⑦[后晋]刘d.旧唐书・卷十[M].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⑧[唐]李华.安阳县令厅辟记[A].[清]董诰,等.钦定全唐文・卷三一六[C].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⑨[北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五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2008.

参考文献:

[1]刘d.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陈尚君.全唐诗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2.

[4]董诰.钦定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

[6]詹A.李白诗文系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7]胡可先.杜甫与安史之乱[J].杜甫研究学刊,2003(2):1-11.

[8]韩成武.燕赵文化精神与唐代燕赵诗人、唐诗风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29(6):96-103.

[9]张天虹.唐代藩镇研究模式的总结和再思考――以河朔藩镇为中心[J].清华大学学报,2011(6):55-65.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篇9

一、鼓励自我朗读

读诗是最好的理解和记忆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歌的韵律、情感、句读、语调等只有在朗读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够通过眼观、口读、脑思来加深印象,形成有效的认知感悟点。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诗歌的过程中,要突出朗读方法的指导,一方面要求学生以适当的语速反复朗读,增强记忆效果;另一方面,注重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带着疑问大声朗读。在朗读深情的诗歌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运用低沉的语调和缓慢的语速朗读;在遇到节奏明快、情感飞扬的诗歌时,教师可要求学生以略高的语调和略快的语速朗读;在情感发生变化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朗读的语调由低到高,语速由慢到快。这样的自我朗读,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学习认知思维和情感,帮助他们形成感知印象。

朗读,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契合点,使他们在朗读感知的过程中,初步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表达意图。例如,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诗歌表达的情感,大声反复地朗读,将作者的“喜欲狂”和妻子的“愁何在”通过不同的声调和语速读出来,让学生从中体味到作者对收复河南河北的心情,同时,让学生通过欣赏书本的插图来深入品味诗歌的主旨,让学生对杜甫的爱国之情有初步的感知。随着朗读的深入,学生每次的收获和感受都有所不同。

二、倡导合作探究

读是感性认知诗歌的基础,要理解诗歌的内涵,就要从意境中探寻有效的信息。教师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思辨和讨论的过程中不断深化理性认知,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要要求学生运用多样化的思考方式来感受诗歌意境,为学生布置富有情趣和层次的探究任务,为学生提供作者的写作背景、写作特色、艺术造诣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能够真切地认知。首先,要求学生紧扣诗歌的题目,抓住文眼来思考作者的表达意思以及情感。其次,建议学生对诗歌中的一些特殊词语进行认真揣摩分析,体味其中的情趣。第三,运用想象思维从形象的语句中感受作者的用意。例如,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从“涕泪”、“放歌”、“纵酒”等神情和动作中感受作者的欣喜若狂。最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从诗歌的表达方式中探寻诗歌特有的艺术效果,要求学生围绕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分析诗歌的表达之美。

合作,能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例如,在《示儿》的教学中,教师可建议学生运用同桌讨论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疑问并思考:作者此时悲在何处?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运用小组探究的形式完成如下学习任务:作者害怕死去吗?为什么作者要求子女在家祭时告诉他北定中原的信息?你认为作者具有怎样的思想情感?这样的合作探究,能够在整体感知诗歌表达要旨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爱国之情。这样的合作探究,为学生掌握诗歌的表达意境奠定了基础。

三、注重深化感悟

学生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的表达更具有深度和准确性。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表达自己的认知感悟,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考探究过程通过多样化的语言来表述,这样更利于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满足他们的学科学习发展需要。

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理解感悟,多鼓励学生与诗歌对话,与作者对话,让学生在艺术还原的过程中,从审美价值的角度把握诗歌形象,从情感、历史、风格流派的具体分析中体验作者的情感。同时,建议学生将诗歌作为一个整体,从写作艺术、语句表达、思想情感等方面综合考虑,让学生能够有更为深刻的认知感受。如在《示儿》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思考:假如北定中原时,陆游还健在,他会表现出与杜甫一样的欣喜若狂吗?然后让学生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说说自己的见解和感受,体味其中的意蕴。

教师在注重学生感知运用的过程中,可要求学生运用演讲、讲故事、课文剧表演等形式来呈现感知内容,增强语言表达运用能力。这样的深化感知,更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运用能力。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篇10

关键词:课堂;摆渡;古诗教学

翻阅《中国青年报》,一段厚重而感人的故事烙在我的心底。辽宁省碑沟小学的王勇教师,20年如一日,把住在河这边的孩子送到河那边去上学,到了傍晚放学时,再划着船,把他们一个一个送回家。在孩子们的这条求学的路上,留下了他一串串艰辛的脚印,一茬茬的山里孩子长大成人。

他是一个忠实的摆渡者!

近段时间进行古诗教学,发现学生即使在小学阶段背得滚瓜烂熟的古诗名句,竟然有很多同学不知其内涵。显然,作为国学精粹的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由于古诗语言凝练、含蓄的特点,以及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的局限,很难引发共鸣。作为一个教师,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引领学生“摆渡”的过程。

做一个古诗教学的忠实摆渡者!

那么,在古诗教学中,如何帮学生摆渡到成功的彼岸呢?

我想,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在古诗和学生之间巧妙地建立联系,给学生开辟一条通道,架起由此及彼的“桥梁”。让具体形象在脑中“活”起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双翅”,在历史的长河中跨越古今,漫游中外。

一、撩开文字浮面的轻纱,穿越古今,一探一究悉背景

《礼记・乐记》亦说:“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音乐如此,诗歌亦然,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诗歌文化,作家生活于时代之中,不能不感受到时代的气息。诗人的风格必然要渗入时代文化因素,表现时代性。作为教师很有必要“上穷碧落下黄泉”去引导学生,穿越时空隧道,了解时代背景文化。

如学习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就必须同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德元年春天,也是杜甫一生中第四时期的经历,“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说唐军在洛阳附近打了一个大胜仗。史思明的儿子兵败自缢,其部将相继投降。借助时代文化背景的介绍,诗人那悲喜交集、涕泪衣裳、兴奋不已、“还乡”的狂想、欲鼓翼而飞等情感,使学生体会得更深刻。

二、聆听文字深处“激水”的声音,来回引导,一词一句品内蕴

课堂教学似一片海,有涨有落;文似一首歌,有起有伏。开端时,看似无语的寂静,那是孩子们在细细品味,在静听文字深处“激水”的声音。

例如:《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结构完整,语言精美。教学中我就着重抓住这些铺排句,来回引导,品词赏句,让学生静心思考,细悟其内蕴:

全诗以五言为主,又杂有七言及九言句,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再加新颖的比喻,设问句的巧用,使全诗语言既刚健质朴,又有浓郁的民歌风味。教师由词到句,又由句到词,巧妙点拨、拨暗为明、摆渡古今,点燃希望之火,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是一片涨落起伏的知识海洋,能聆听到海的声音,聆听到文字深处“激水”的声音,感受到海的脉搏,领悟到海的广博。

三、荡起轻快的小舟,由此及彼,一吟一咏厚底蕴

初中生学古诗的最终目的是传承文化精粹,提高语文素养,打好人生底色。在融会贯通、信手拈来中积淀文化底蕴,此时的教师就像是荡起了轻快的小舟,尽情地徜徉在这古诗的海洋里,浮想联翩,共同丰富知识的海洋。

如刘禹锡《秋词》,表现了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胸襟,唱出了非同凡响的秋歌。

这类表现激越向上的诗句还有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一诗中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欧阳修《戏秀元珍》一诗中的“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苏轼《冬景》一诗中“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我在分析《木兰诗》中的巾帼女英雄形象时,让学生联想到古今中外一批批女中豪杰:

宋代梁红玉是著名的南宋抗金女英雄。梁红玉奉命驻守京口,抵挡南下的金兵,身先士卒,登上十几丈高的楼橹,冒着流矢,亲自击鼓助战。金兵逃到哪里,她的指挥旗就指向哪里。她是民族女英雄,是一代豪杰。

撒切尔夫人是英国保守党这块“男人天地”里的第一位女领袖,她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而且是创造了蝉联三届,任期长达11年之久的记录的女首相。英国自19世纪初叶利物浦勋爵连任三届共15年以后,再没有任何一位首相有过如此之长的执政时间。她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其所推行的一套政策而被冠之以“主义”和“革命”的首相。她以其意志刚强,作风果断,不屈不挠,对苏联强硬而获得“铁女人”之称。

我想,此时的课堂不只是诗歌,而是知识的海洋,更是生命的海洋,教师载着孩子们,荡起轻快的小舟,做一个课堂教学的忠实摆渡者,徜徉在这海洋里,聆听文字深处“激水”的声音,远眺“近岸远山”的风景,放飞一群“蜻蜓”,送过一阵“微风”,静静守候绚烂的朝霞。

参考文献:

[1]邱学华.尝试・开拓・创新.1版.海南出版社,2005-08.

[2]成浩.走向智慧型教师.教师博览,2003(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