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贫困大学生十篇

时间:2023-03-14 14:26:26

资助贫困大学生

资助贫困大学生篇1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成才

一、案例简介

王某:女,1992年3月生,四川乐山犍为人,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涉外护理10-11班班长。王某读小学时父母离异,王某判给父亲;父亲腿有残疾,生存能力差,靠低保生活,对王某基本没有经济援助。从初中、高中,王某就一直在政府和学校的关照下,完成学业,最终考入我校。王某入学报到所交费用是利用高考后打工和向亲朋好友筹借来的,交完后就几乎没有生活费。了解到她的情况后辅导员及时向学校反映,为她申请了国家助学金和乐山市企业资助金。但当她得知另外一个班有同学同样很困难的时候,就毅然把企业准备资助她的2000元助学金的名额让了出来,在同学间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案列分析处理

王某是一位典型的贫困生。2010-2011学年我担任她们班的辅导员工作。王某入学报到时是只身一人来报到的,我接待了她:人较高,1.70m左右,面色不红润,但很有精神,大方,有礼貌。军训和上课初期都很积极主动为同学服务,反映情况,协助解决同学问题,与同学和谐友好,没有什么异样,但就是面色少血色。她引起了我的关注。向同学了解,反映经常吃得很素,很节约;我有事与她联系,发现很多时候她都没开手机。进一步了解她的情况,原来父母离异早,母亲再婚,她跟父亲生活;父亲腿有残疾,靠低保生活,但常不在家;她很早就自己照顾自己,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从初中到高中,基本上都是学校提供资助,解决她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完成学业。高考后,她打了近三个月的工攒下了5000多元,又向亲朋好友借了一些,交齐了学校的费用,生活费所剩无几。

贫困生是高校的一重大学生群体,他们在思想、生活、学习上的稳定,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和谐稳定。他们是学校学生工作的第一评判者。关心、帮助贫困生,疏导心理障碍,尽力解决后顾之忧,促进融入学校、健康成才,是我们辅导员的责任。

我经常找她询问,主动给她介绍学校新生入学的“绿色通道”和国家的助学贷款政策,关心她的学习、生活,观察、了解她的思想变化,开导她、做好做细她的心理疏导工作,随时为她提供帮助;鼓励她自强不息,凭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又叮咛同寝室的同学随时关注、帮助她,及时与老师联系,不要让她因经济影响学业;找高年级的学生干部给她介绍课后兼职的经验和信息,协助她走出困境。

根据学院贫困生的资助政策,我们给她评了三等助学金(最高级)。借此机会,我们在班上举办了“成才、感恩”的主题班会,通过感谢父母、同学、社会、学校、国家,表达立志成才的决心和毅力:贫困不贫志,人穷志不穷,用我们共同的努力,改变我们自己,也改变我们国家。

后来我们又把她的情况向学校反映,学校为她申请了乐山市企业资助金2000元,但没想到当她得知其他兄弟班级有人与她情况相似时,竟毅然将自己的名额让了出来。她说:别人有困难,她就应该帮助;她受到别人的帮助,她就应该帮助别人,人要懂得感恩。

王某不向贫困低头,勇敢向命运挑战,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工作热情主动,责任心强,以身作则,严格管理,用最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态度来感恩学校、感恩社会,影响了班上很多同学,带动了班级形成积极进取、好学向上的良好班风。所在班级学风、文化建设和常规管理都名列所在校区前茅,荣获得学院2010-2011学年优秀班集体。

三、工作思考和建议

高校贫困生是一种经济、社会现象。当前我校在校生规模逐渐增大,贫困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需要的资助资源也越来越大。就我所带过班级的贫困生数量统计:贫困生已超过学生人数的40%,而全国各高校贫困生的比例也在20%左右。因此,探讨如何解决高校贫困生——尤其是大学新生的实际问题,对于营造一个和谐稳定、协调发展的校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助推学生健康成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许多高校逐步建立了学生资助工作的初步体系, 即以“奖、勤、助、贷、减、免”为主的基本模式。但就我校来说,这方面的力度明显不足。我校属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实行2+1模式,新生没有奖学金,学校也没有多少能力“减、免”学费,给贫困生的助学岗位几乎没有,外出兼职又无安全保障。像王某这类几乎无法从家庭得到学费和生活费,所有一切都需要靠自己打拼的学生,其学业的艰难可想而知。“助学贷款”好像是一条出路,但宣传到位情况,当地金融部门办理情况又存在很多未知数,想办而不一定办得了。建议:

1、完善贫困生的认定工作

我校目前对贫困生的认定条件是:提供“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个人申请”、“评议小组评分”、“班主任或辅导员审核”、“校内公示”。环节没问题,但贫困证明材料的人为因素太多,真正有说服力的证明材料又很少;评议小组的评分缺乏具体明确的标准,每个班级掌握的尺度不一样,使不同班级评议的分数、结果、人数差距大,导致分到班级的指标受影响。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刚入学不久就要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很多同学之间还不太熟悉,不能准确评定困难等级,容易使认定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2、搞好助学贷款宣传、优化助学贷款

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认知程度较低。国家助学贷款并未真正成为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渠道,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学生明白,懂得怎么操作。现在助学贷款都由录取高校负责,容易出现宣传延误或不到位的情况,影响贫困学生及时贷款和就学;建议将助学贷款的宣传工作前移在高中进行,由所在高中学校负责。国家相关部门应优化助学贷款条件,统一助学贷款流程模式,使助学贷款的好政策能覆盖所有贫困学生。对于目前的助学贷款制度,有过助学贷款申请经历的学生普遍反映“申报材料繁琐、手续繁杂”,流程不清,“贷款条件限制太多”,有些地方“办理贷款都是凭关系”等,影响了助学贷款的效力。

3、完善勤工助学机制

首先,学校应健全勤工助学部门职能,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库和勤工助学信息库,做好勤工助学的宣传工作,使更多贫困学生有机会在课余时间勇敢地走向社会,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其次,要定期校内和校外勤工助学岗位信息。一方面将信息公布在学校勤工助学网站以便学生查询;另一方面通过辅导员——班级的信息传达渠道通知到各班。这样可以使贫困学生及时了解相关岗位信息,并保证信息的真实性,防止社会虚假信息对学生造成欺诈。再次,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知识、智能优势,促进勤工助学向高层次发展。

4、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

贫困生资助工作不单单要从物质上给予帮助, 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建立心理援助体系, 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主、自立的意识, 从而健康成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及辅导员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要进行适时适度的干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心理咨询热线等信息交流平台,科学指导学生进行心理调适,缓解生活、学习造成的心理压力,为其身心健康成长、顺利成才提供有效保障。辅导员在日常管理教育中要注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励志教育,通过定期座谈会、主题班会、优秀特困学生事迹报告会、个别谈心等多种方式鼓励他们在逆境中立志成才,结合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爱自己、爱他人,帮助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增强其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 号).

资助贫困大学生篇2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资助;效益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10-0003-05

一、问题、背景与方法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已逐步形成了由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方面构成的较为完善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现在每年政府都要拨付大量专款用于资助各类贫困生,以江苏省来说,仅2009年各级财政就安排落实高校学生资助资金6.85亿元,资助27.2万名在校生,发放各类助学贷款5.15亿元,资助10.02万名大学生,各高校还通过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方式安排资金1.90亿元,资助21.99万名学生[1]。如此多的投入效益如何?这些经费是否都用在了有需求的贫困生身上?如何更好地为贫困生提供资助?

自高校出现贫困生问题以来,我国对贫困生资助问题的研究非常多,但对资助的效益问题,人们关注得并不多。在这为数不多的研究中,大致分两类,一是思辨性地或从理论上探讨资助效益的评估原则、评价体系等[2,3],二是关于效益或绩效的实证调查。而实证研究又可分为两类,一是对各高校的资助机构的设立、师资队伍配备、资助制度、各类助学金额度、实际受助学生数等情况的调查[4,5];二是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资助效益的评价。如马静等从对资助形式的了解程度、评定条件的合理程度、评定程序的公平程度、资助到位的及时程度、解决经济困难程度以及对自身的激励程度,调查了陕西省部分高校贫困生对资助绩效的评价[6];高玉玲等从学生对资助工作的满意度、资助对贫困生本人、家庭、社会等产生的影响等角度来分析资助效益[7];而赵炳起、李永宁则建立了一个评价体系,从贫困生认定、资源筹措、资源配置、资源后期检查、宏观社会效应、微观社会评价几个方面,调查贫困生对资助政策的态度[8]。

以上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贫困生资助效益问题,但这些研究都是从学生评价的角度来反映资助效益的,或只是调查了各地资助的金额和受助学生数等,对“资助经费是否都用在了有需求的贫困生身上”这一效益的核心问题,笔者尚未看到相关研究。而事实上,对这类问题,即使在一些非常发达的国家,人们也非常关注。如在美国,很多对弱势群体的教育资助项目实施以后,都有来自官方或民间的学者去做大量的调查或实证研究,以考察这些经费的使用情况和效果,政府再根据实际情况和民众的意见做政策调整。以美国基础教育中对弱势群体提供的最重要资助项目“TitleⅠ项目”(旨在为低收入者聚居区的地方教育机构提供财政资助)为例,自从1965年《初等和中等教育法》颁布实施该项目以来,对其实施状况与效果进行考察的论文与报告不计其数,如有学者对纽约州1992/1993学年TitleⅠ项目实施情况的调查后撰文“Who Receives Federal Title I Assistance?”文中指出至少208所贫困学校(学校的贫困学生比例超过22%)未接受该项目,而一些不太贫困的学校甚至少数最富裕的学校却能接受该项目,因而该项目并未实现预期的目标[9]。目前在我国,教育经费尚不充足,在贫困生资助经费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这类资助效益问题理应成为我们日后更需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在这些方面做些初步的探索与思考,以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这一问题。

本文的调查资料来自笔者对江苏苏北和苏南两所学校的问卷调查,一所是师范性大学,一所是综合性大学,抽样方法是班级整群抽样,兼顾专业。由于贫困生的标准比较难确定,本文从月消费水平、与现在生活圈相比的相对经济条件、是否弱势人群三个维度来看,即把月消费水平在300元以下者、家庭经济收入在当前生活圈中处于比较差或很差者、属于某种特殊的弱势人群者(城市低保家庭、农村五保户家庭、父母双方或一方下岗、本人在社会福利机构长大、家庭成员中有残障者或长期患病者等)视为相对贫困者。本次有效问卷总数350份,其中月消费水平300元以下的54人,占15.4%;与现在生活圈相比,经济条件差及比较差的83人,占23.7%;属于某种弱势人群的80人,占22.9%。三类相对贫困者的比例与我们一般认同的20%左右的贫困生比例大致相当。

二、调查结果

1.贫困生对资助的需求状况

贫困大学生,即经济困难,无法依靠个人及家庭经济力量完成大学生活和学业的学生。贫困的经济状况影响了他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给他们的身心都带来影响。对于问卷中的问题“经济上的压力给我的身心都带来很大影响”,三类贫困生都基本上认同,而且与其相对应的各类非贫困生态度差异显著,也就是说贫困生比非贫困生感受到更大的经济压力,而非贫困生总体上并不认同存在经济压力影响身心的状况(见表1)。

那么贫困生对各种资助的需求状况是怎样的呢?本研究中设计了10类支持,让被调查者判断这些支持对他们学习的重要程度,“最重要”为1,“比较重要”为2,“一般重要”为3。从表2可以看出,“月消费300元以下”和“相对经济状况差及较差”两类贫困生对所有支持方式判断的均值,除了“绿色通道”和“精神关注外”,都是2分以下;“弱势人群”对“减免学费”、“奖学金”的判断也在2分以下,这表明他们都认定这些资助方式超过了“比较重要”。从对资助方式重要程度的排序来看,三类贫困生都把“减免学费”、“奖学金”、“助学贷款”、“助学金”几种资助方式排在前面;另外,出乎意料的是,不管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都把“提供找工作、升学等相关信息”列为各类帮助之首,认为是最重要的支持。这可能反映了就业不景气情况下,大学生对就业等问题的担忧,而且贫困生的这种担忧可能更甚于非贫困生。

从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比较来看,贫困生对各种经济资助的需求程度都大于非贫困生。表2表明,对于各类经济资助,所有贫困生的赋分都小于非贫困生,对很多资助类型的判分如“减免学费”、“助学金”、“助学贷款”、“困难补助”等,贫困生都明显小于非贫困生。这就是说,贫困生对这类经济资助的需求或依赖都大于非贫困生;而在“提供学习辅导”、“提供找工作、升学等相关信息”、“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精神关注”等非经济资助上,贫困生在前两项赋分更低,显得更有需求,但差异并不显著;“精神关注”是唯一项非贫困生比贫困生更重视的支持,但两者差异也不显著。

2.贫困生接受资助情况

贫困生对经济资助明显有更大的需求,实际上他们的受助情况如何?奖学金、助学金都发给了哪些学生呢?

本调查列举了减免学费、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困难补助、校勤工助学岗、“绿色通道”7种资助,让被调查者选择在大学期间获得过的资助。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接受资助的比例还是较高的,总体有69.1%的大学生接受过一种以上的资助,当然其中多数人(获得资助者中的约77.2%,约占全体学生的43.4%)获得的是一种资助;而且,贫困生受助情况明显多于非贫困生,如月消费300元以下的学生中有92.6%的人获得一种以上的资助,但月消费300元以上的学生中只有65.0%的人获得一种以上的资助。

但这并不表明没有问题,仍然有一定比例的贫困生未获得任何资助,月消费水平300元以下者中的7.4%、与周围生活圈子相比经济条件比较差及很差者中的10.8%、属于某种弱势人群者中的29.1%的人都没有接受过所列举的任何一种资助;而另一方面,非贫困生获得资助的比例却也不小,月消费水平300元以上者、经济条件一般及其以上者、非弱势人群者获得一种及以上获得资助的比例分别是65.0%、63.0%、68.7%,获得两种及以上资助的比例分别是16.0%、11.4%、21.7%,甚至还有部分非贫困生获得4种以上的资助(见表3)。

调查中我们知道,不管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都把“提供找工作、升学等相关信息”列为最重要的支持。另一个与此相关的题目是“你认为自己目前最大的困难或忧虑是什么?”问卷设计有7种答案供选择,结果三类贫困生排在前三位的选择都是:就业前景不好、学习压力大、家庭负担重,似乎贫困生的就业压力、学习压力已经超越了经济压力。事实上研究国外发达国家的资助政策,我们可以发现除了直接的经济资助外,还有许多针对贫困生或其他弱势人群的各种帮助和干预计划,如学习辅导、信息咨询、帮助生活适应等,资助的目的已不仅仅是解决经济压力,还要帮助这些弱势人群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资助的理念已经更进一步。如“TRIO计划”(the TRIO Programs),就是一种旨在帮助低收入家庭和残疾学生克服接受高等教育的阶级、社会和文化障碍,确保其获得平等的大学入学机会、顺利完成学业并更充分地参与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干预计划[11]。在我国,直接的经济资助普遍实施之后,我们也可借鉴国外的做法,由政府出资,以一些项目的方式来为贫困生提供就业咨询、学习辅导等,满足他们更高层次的需求。

3.建立多元的监督保证体系

建立多元的监督体系,以保证教育经费投入的效率和效益,在我们这样一个教育经费尚不充足的发展中国家,显得尤为重要。如前文所述,即使一些非常发达的国家,同样关注经费投入的绩效问题。

具体来说,这种监督体系应该是多方面的。第一,负责资助项目的组织内部就应该设立专门的监督系统,负责监督各种资助项目的实施进展和目标达成情况。如我国负责大学生资助的组织――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其中就可设专门的监督机构,对每年的奖助学金落实情况进行全国范围的调查,建立数据库,并根据调查情况适时地调整方案。第二,专家监督,鼓励专家学者对所实施的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和评估。第三,社会监督,这里特别指接受学生的监督,资助项目实施后并不表明事情已经完成,相关老师还要主动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对资助工作的看法和意见。第四,建立受助者的动态管理系统,了解受助者接受资助之后的状况,如资助多大程度地解决了问题,是否足够,或者是否恰当等等。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大学生资助政策简介(2010年版),http://aid.ec.js.edu.cn/art/2010/6/18/art_4_803_1.html,2010-06-18.

[2]钟一彪.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及其评估原则[J].中国青年研究,2010(7).

[3]马桂兰,张东升.贫困生资助体系指标与特征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

[4]姜旭萍,洪鹏,陈玲.大学生新资助政策落实状况调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2).

[5]熊立新,张勖.2001―2008年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实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09(12).

[6]马静,宋德安,王峰虎.陕西省属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实证分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6).

[7]高玉玲,吴成霞,杨小玉.高校贫困生资助效益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9(12).

[8]赵炳起,李永宁.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

[9]Paul H. Carmichael(Winter,1997).Who Receives Federal Title I Assistance?Examination of Program Funding by School Poverty Rate in New York State.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Vol.19,No.4: 354-359.

[10]【美】Neil Gilbert,Paul Terrell.社会福利政策导论[M].黄晨熹,周烨,刘红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11]http://www.trioprograms.org/abouttrio.html

Research on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Assistance to Needy College Students

YU Xiu-la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资助贫困大学生篇3

关键词:高校 贫困大学生 资助体系 实效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虽日益提升,但仍有部分人群处于贫困的生活状态,而在于高校当中此类人群也仍然存在,这也给来自家庭经济贫困的大学生增加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因此,我国根据贫困生相关情况出台了一系列资助贫困大学生的相关政策和实行方案,各高校也逐步将资助育人工作融入到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使之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从而加强对大学生尤其是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以全面提升学生资助工作的水平为目标,继续贯彻全国资助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全国资助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受助学生管理,深化诚信感恩教育,强化贷后管理,全面关注贫困学生,虽然已有了相应的助学系统体系,但这套体系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足,这也体现了资助体系的仍有不完善之处,对此不足如何更好的发挥资助体系的实效性成为了我们所关注和分析的重点。

一、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w系

资助体系指的是“资”和“助”两种为主体的帮扶形式。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是物质上的帮助,二是指精神上的支援,是慈善理念的体现。我国高校资助工作主要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中开展的,为符合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优异、思想品德端正等相应条件的学生,提供帮扶、无偿的经济援助或奖励,鼓励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的工作。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首先要具有明确清晰的工作思路,这是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关键。在平时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面对这样两个问题:学生资助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基本标准在哪里?在一般人看来,学生资助工作不过是帮家庭困难的学生贷贷款、发放一些困难补助,组织他们开展奖助学金评定及勤工助学活动而已。实则不然。通过反复学习国家相关资助政策和资助工作有关文件精神,反复讨论、思考,我们逐渐有了清楚的认识,那就是,学生资助工作不仅仅是对贫困学生在经济上给予救助,更重要的是要使他们在精神上更加富足;不仅要教会他们如何应对困难和挫折,而且更要帮助他们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自信、自立、自强的顽强精神,培养他们学会感恩,学会承担责任,自觉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等。认识统一后,思想上就达成共识:加强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才,无疑是资助工作成败的关键,也是资助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作用

奖学金,主要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起到成才导向和励志榜样的示范作用。当前我国的奖学金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国家层面、学校层面,社会层面。国家层面为中央财政出资设立的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层面为学校用办学资金设立的奖学金。助学金,主要是无偿性的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助学贷款,是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主要分为: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贷款、一般商业贷款等。勤工助学,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兼职的形式通过自身劳动获得的报酬,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的行为。学费减免,是针对在困难的基础上部分特殊学生群体,因家庭经济困难或家庭背景因素,给予降低、甚至免收学费的政策。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认定

在工作实践中,做好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奖、贷、勤资助体系。高校每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办学、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5%的经费用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坚持规范、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保证专款专用,合理使用,并帮助困难学生从各种渠道获得经济资助,满足其大学生活的基本需要。这也给高校贫困大学生认定提出了准则和规范,高校应制定相应的办法根据学生的相关情况对其进行认定,明确资助对象、把握资助标准、完善申请程序,公正、公平的开展贫困生认定工作,对此也初拟了以下相关贫困生认定办法:

1.申请特困生补助确认的步骤

(1)申请特困生补助的学生,提交《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当地有关部门所开的相关证明材料及学生个人家庭经济情况说明。前两个证明材料须加盖“三级部门”所盖的鲜章;城镇户口而言,三级部门指社区,街道办事处民政专有章,县(区)级民政局;农村户口而言,三级部门指村委、乡(镇)、县(区)级民政局;

(2)年级辅导员除认真审核必需具备的证明材料外,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表现,平时消费情况也是特困生评定的依据之一,在进行评定时要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3)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未主动申报;

(4)各院(系)在评定时要按困难的程度排序并研究确定特困等级,在公示五天无异议后由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签定意见,再报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临时特困补助。

(1)自身遇到意外伤害或因患严重疾病等造成生活困难的;

(2)在校期间突然受伤或父母丧失劳动能力的;

(3)因家庭发生突然变故或自然灾害造成经济困难的;

(4)有其它特殊情况的。

3.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学校可以取消其受助资格,并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1)触犯国家法律、法规或违反校规校纪受到学校纪律处分的;

(2)在申请困难补助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3)生活不节俭,有高消费行为的;

(4)休学、退学或保留入学资格的;

(5)有其它情况的。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实效分析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在政策落实的情况下还要将学生资助工作的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加以整理、归纳、运用和共享真正起到体系实效的作用。也就是说将贫困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建档立卡,实行资助实效的网上申请、受理、审核以及审批等实行动态管理、统计分析并。

(一)资助宣传的广泛性实效性

1.多方位宣传高校资助政策

通过校园媒体和网络传播大力宣传高校的资助政策,以受助学生成长典型为例弘扬励志成才典范,通过宣传让每一位学生家长能够了解国家的资助政策,能够让更多的群体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持学生资助工作,这也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意义。

2.广泛宣传资助政策,有助育人工作

广泛宣传资助政策也是资助助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径,能够使贫困大学生全面的了解国家高校资助政策,鼓励贫困大学生,全身全意心地投入到专业学习和生活中,通过资助让学生更好成长是高校的共同目标。

(二)心理健康,感恩方式有待加强

全国高校将资助作为重点工作,但对于贫困生心理的关注涉及甚少。从资助的体系上分析,要将资助工作完善并真正的落到实处,必须将资助工作与心理健康相结合。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变化特征,高校可以专门开设针对贫困生自卑心态的心理咨询,这些咨询应当更多的从励志成才的角度向学生灌输思想,使得学生真正的领会自强、自立。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一特殊学生群体,在巨大的经济压力面前,很容易产生自卑、攀比心理,容易产生严重的思想压力,甚至诱发心理障碍、违法违纪行为。因此,我们在创造条件解决他们的经济困难时,要高度重视、密切关怀他们的心理健康,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经济帮困是目标,精神解困才是最终目的。要教育经济困难学生树立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意识,自觉克服自卑意识;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注重经济困难学生挫折调节能力的培养;教育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育他们树立诚信意识,要诚实做事、诚信为人,做到诚信生活、诚信学习、诚信就业;加强关爱教育,感恩教育。个人能力有大有小,但都可以尽力而为,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操,善良的人性,高尚的道德品质,滴水之恩,涌泉回报,从个人抓起,使他们养成关爱弱者,助人为乐的品质。提高学生勤俭节约意识贫困大学生应当将感恩融入到自身的奉献和付出思想中。让其正确面对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懂得集体还是他人给予的帮助,都应对其心怀感恩。资助工作绝对不是一种简单的给予,而是一种感恩形式的传播,是一种精神力量的传递。

(三)资助鼓励模式共同开启

虽然近几年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大部分的家庭已经走向富裕,但仍有一部分家庭或因病或因意外等原因,造成了家庭经济困难,他们的子女在学习之余还要为上学的费用担忧,在学习、生活、心理上都面临巨大的压力。关注他们的生活、学习、心理健康,对他们进行经济上资助、心理上扶持、培养他们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应对生活、学习的困难并最终顺利完成学业,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应从资助和鼓励模式共同开启,贫困学生从经济上给予扶持外,从思想上也要给予他们以支持和帮助。心态上使他们能够充实平衡,缓解心理压力。同时通过多元化的激励使他们提高组织、沟通、协调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通过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在心态和精神层面给他们以引导,激发他们的信心和潜能。

三、完善高校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实效作用

(一)开拓创新,助学筑梦

当前高校学生中的重要群体是家庭困难学生,因此,社会发展角度而言还是高校人才培养,都必须建立良好的资助和育人功能。从多个方面提出了一个整体的生资助创新体系,高校应该鼓励他们锐意进取,帮助他们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学业,让特贫困学生工作有条可依,有章可循,步入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高校要在助学筑梦的道路上为其给予帮助,在内容和形式上开拓创新。

(二)完善制度,公平公正

加强建章立制,规范按章管理是高校所行使资助程序的必须基础,随着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和贫困生的群体不断矿大,高校必须完善资助体系下所含有的一系列的资助制度,使高校资助工作透明化、全面化、制度化,绝对保障资助体系的公平公正,例如在评审的过程中一定要具有公示过程,在审核过程中要具有院(系)认真了解每位贫困学生的报告,真正的解决有困难的学生,着力的为其解决实际的经济困难。

(三)加强鼓励形式,丰富资助育人

加强高校网站建设,及时资助信息和国家最新资助政策,定期召开学生资助工作会议,具体安排部署学生资助工作,确保落到实处,不断促进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顺利推进,完善贫困学生育人工作,以鼓励模式激励贫困生在走出经济困难的同时能够更好的奋斗学习,以优秀的典型事迹激发贫困生思想,让其懂得依靠自身的知识力量可达目标的精神,在自尊心上给予强大的支撑,通过鼓励形式最终使贫困学生达到学习和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目的。

(四)以资助方式促就业发展

由于高校学生对现行的就业趋势了解不够产生迷茫,这其中也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而就业质量不高,生活压力过大,对自身职业规划不清晰等问题。因此,高校仍需加大对国家资助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并c就业工作紧密结合,加强对贫困生职业规划的教育,同等条件下优秀推荐就业单位,提高就业质量,为其解决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俐,张霞,陈溢诗.对新时期做好高校资助宣传工作的探讨[J].高教论坛,2014,(03).

[2]巴达日呼.高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创新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2).

资助贫困大学生篇4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励志育人;发展性资助

近年来国家助学新政策体系的实施不断完善,简单地说,国家助学新政策体系可用5个字来概括,即:‘奖、贷、助、补、免’,‘奖’指国家奖助学金,‘贷’指国家助学贷款,‘助’指勤工助学,‘补’指困难补助,‘免’指减免学费。[1]这样的大学生资助格局,打破了大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被迫辍学的无奈局面,很多家庭经济贫困的大学生从中受益。然而,从事长期的学生工作可以发现,只有物质资助是远远不够的,高校励志育人工作和资助工作有效结合显得非常重要。

一、贫困大学生资助存在的不平衡问题

1、注重资助资金的投入,忽略贫困生的发展教育

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群体,在求学的路上,依然执着而充满艰辛,经济上的扶持是有必要的。目前对贫困生帮扶只有经济资助,很多贫困大学生处在“等、靠、要”的状态下,贫困生的发展教育得到搁浅。贫困大学生群体中大部分都存在着自卑、心理承受力大、交际障碍、缺乏感恩、就业难等心理和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贫困大学生群体成长成才。我们应该从励志育人着手,关注这一群体,给予更好的资助,不能忽略他们的发展教育。

2、注重物质奖励的增加,忽略贫困生的精神奖励

每年对贫困大学生群体的资助都以单一的物质奖励为主,并且金额逐年增加。更多在校贫困大学生较依赖通过申请资助来完成学业。以至于缺少通过励志教育来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能力,通过励志教育来支持贫困大学生的精神鼓励。高校“教育”是以知识为工具教会他人思考的过程,即“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资助工作只有以育人为本,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才能实现经济资助的最大利益,体现物质奖励的真正价值。

3、注重无偿资助的给予,忽略贫困生的社会回报

如今全社会都参与到贫困生资助工作中来,有效地保障了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国家、学校和社会对贫困生的帮助都是无偿的。部分贫困大学生不断索取,不断依赖,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容易伤害到资助者的资助热情。久而久之,部分贫困生会在物质奖励的驱使下,缺乏感恩、诚信和责任。没有励志教育的感染,不利于贫困生的自立、自信和自强的长远发展。

二、发展性资助的内涵

发展性资助理念,从本质上讲,就是要在“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下,具体切实地解决资助对象的发展可能与资助对象的发展要求之间存在的内在矛盾,培养和谐发展的人。[2]物质资助可以解决贫困大学生目前经济困难又要完成学业的现实问题,更应该着眼于他们的长远发展。中国有句古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能在资助过程中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和生存能力,才能真正将助困与育人有机结合。

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把教育与人的幸福、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终身发展有机联系起来。发展性资助模式坚持“以贫困生为本、为贫困生服务、助贫困生成才”的工作原则,一切着眼于贫困生的良好发展,重视发挥贫困生的主体性,并建立贫困生的行为约束机制,保证了资助体系的良性运行和资助工作的育人效益。[3]

三、从物质资助到励志育人的发展性资助模式构建

打破单一的物质资助传统模式,采取以励志育人为前提的多种多样方式加强学生的鼓励,这种鼓励更侧重于学生学会感恩、学会责任、学会诚信和学会励志的综合能力培养,发展性资助将成为高校扶助贫困生新趋势。从物质资助到励志育人的发展性资助构建模式探索:

1、有效开展心理扶贫

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会遇到不少心理问题,主要包括自卑心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接触事务和人群有不自觉的自卑心理,导致他们性格内向,不爱交流和表达自己。学习方面会出现由于基础不好,跟不上教学进度,成绩下滑,产生厌学。交往方面缺乏大胆的沟通能力,与班级同学相处不融洽,没有可倾诉的对象,不会与异性相处,宿舍矛盾较多等。就业方面缺少足够展示自己的自信和拥有求职的实践技能,求职挫折较多。其次依赖心理,贫困大学生进校后获得的资助项目很多,不同项目累加数额较大。工作中会发现部分学生产生只要开具家庭贫困证明材料就可以依靠学校、国家或是企业给予的资助奖励,或是因为父母双亡始终以“孤儿”的身份不断索取相应的物质资助。这种心理的产生,会助长贫困生只知道用“贫困的双手”向好心的人们无条件的施舍,容易滋生自私和好逸恶劳的毛病,缺乏对社会应有的回报。贫困大学生在校的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的鼓励,教育和培养为的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要采取励志教育来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心理健康课、心理指导、学生社团、爱心活动等方式来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问题,解决他们在精神和心理上的贫困。

2、借助励志教育展开育人活动

教育必先育人,让学生在励志教育中自觉养成自主意识、增强主动力,立足长远发展。贫困大学生家庭经济虽然困难,但是思想不能贫困。一个人若有上进的思想,他的要求会上进,积极性也能调动起来。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励志教育从而展开育人活动: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励志宣讲,现身说法促资助育人。校内展开对新生入学培训时,他们的求学经历和奋发斗志是最好的现实教科书,给贫困生亲自说法,树立学习的榜样。

贫困生大学生中间有不少励志故事,可以建立励志宣讲团,宣讲组员可以从学习方法、职业规划、交际方式、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等方面与其他贫困大学生共同分享自己的事迹和典型经历。激励同学们培养健全的人格,练就真本领,挑战自己,不向命运低头。

借助新生媒介做励志教育。借助校内自拍自导的励志微电影,在图书馆或室外循环放映,以发生在身边的贫困生个人真实故事激励群体,要相信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优秀事迹讲座。借助优秀校友的力量,到校内进行宣讲,对贫困大学生以后的就业或是创业都是很好的励志榜样。学生可以通过榜样的力量学习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学习多项职业技能、锻炼个人意志,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3、发展贫困生综合能力

每位贫困大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鲜明的个性,有不同的价值观。由于在成长过程中,部分贫困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迷失了方向,如果不及时给予教育,难免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伤害。在这一过程中做好必要的心理辅导是必要的,另外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才能使其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被淘汰,在工作中获得成功和满足感。

首先励志育人为的是培养自立、自强和自信能力。高校要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搭建体验式平台。如扩大勤工助学岗位需求,养成靠自己的努力,克服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实现自身的价值。

其次励志育人为的是培养社会适应能力。贫困大学生还要改变认识,参与到社会求助、自愿者服务队伍中,学会关心他人、关爱社会,让同样需要帮助的人感到温暖。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最后励志育人为的是培养就业和创业竞争力。每年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就业形势愈加艰难。

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既要珍惜在校时光,又要把握好机会,做个有准备的人。就业是大学生迈出社会必经的过程,是独立生活的标志。作为高校,要提高学生在校实践技能,参与社会调研,做好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举办求职大赛,提供就业单位,做好创业项目培训,增加贫困大学生在求职上的砝码。逐步引导其在就业和创业路上的前行,使他们不惧求职挑战,更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变化,符合未来的发展要求。

励志育人的发展性资助是一种立足于长远发展的资助,只有将物质资助和发展性资助有效结合,才能着眼于贫困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助困育人。正所谓“资助与发展并重,管理与育人并重”,将励志育人融入到贫困大学生的发展性资助中,目的是激励其摆脱家庭贫困的绊脚石,促进心理健康和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育人工作需要教育者的不断努力,更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努力,使育人工作更上一层。(作者单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该文是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广西学生资助研究专项课题 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群体助困育人模式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立项编号:2013ZZ029课题主持人:韦凡荣

参考文献:

[1]http:///20120815/n350664365.shtml

[2]桂富强.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理念及管理体系研究[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37

[3]季枫.对高校贫困生实施发展性资助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1):95-96

资助贫困大学生篇5

【关键词】教育资助;贫困大学生;心理影响

一、教育资助工作的积极意义

(一)高校资助工作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引导学生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可以拉近学校与学生的距离,从而有效的维护学校的安全与稳定。

(二)可以提高学生的自立自强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获得资助,可以减轻学生家庭经济的困难,使学生摆脱依赖家庭的心理,从而增强他们的独立性和自立自强能力。

(三)是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手段。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不能因为出身贫寒就没有机会接受教育,高校资助工作有针对性的对贫困大学生实施经济帮助和精神支持,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通过扶助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带动一个家庭或家族,甚至一个地区的发展,这将对城乡教育共同发展和社会和谐起到重要作用。

二、教育资助工作的消极表现及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一)贫困大学生常见心理分析。贫困生是高等学校中的特殊群体,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到他们的人格塑造和健康成长。因为长期缺乏经济基础,贫困生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心理上都面临压力,存在很多心理问题。

1.自卑。对于多数贫困生而言,由于大学学费较高,个人消费增加,与高中时有一定的反差,经济上的困难会使他们产生自卑感,他们大多缺乏自信,看待事情消极,感觉不到生活乐趣,感受不到美好的未来,严重影响了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严重者甚至会自杀。

2. 焦虑感。由于他们懂得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赚钱欲望强烈,所以他们大多比其他学生更想要获得成功,但是因为学习基础不扎实、就业形势较严峻,父母期望较大,使得他们在学业和就业方面面临很大的压力,有些觉得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所以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感,也陷入了恶性循环当中。

3.自尊心强。由于缺乏自信,贫困生大多自尊心较强,他们不愿接受别人的帮扶,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甚至有些人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困境,比较敏感多疑,很难融入到集体中去,他们不敢面对自己,强烈的自尊心导致他们的交往能力也很查。

4.依赖心理强。有些学生不愿意参加勤工助学,凡是补助皆伸手,以至在一些高校里,困难学生得到各种资助高于优秀学生的奖学金。部分贫困生也不乐于努力学习,去争取普通奖学金,这些学生有很强的依赖心理以及“等、靠、要”的消极思想。

(二)教育资助工作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1.学生争、抢、骗国家助学资源。由于国家对大学生资助的数额较大,在较大的金钱数目的诱惑下,很多学生编造假的家庭经济状况,出现骗取国家助学金的情况;在一个班级中,学生也可能会出现争、抢国家助学资源的情况。

2.学生消极还贷、缺乏信誉。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运行过程中,还贷机制还不够完善,学生诚信教育缺乏,自我约束较弱,因此,政策运行中的诚信问题还相当突出。毕业之后变更联系方式以及各种工作变动,都会给银行联系学生带来困难,学生就会有恶意拖欠还贷的机会。

3.物质资助无法弥补精神需求。虽然国家也给贫困大学生一定的经济资助,但是物质资助无法弥补他们的精神需求。贫困大学生即使接受了资助,也觉得低人一等,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他们大多缺乏自信,自卑,不敢与人交流,参加集体活动较少,所以,精神需求也应该同样受到重视。

4.学生感恩意识淡薄。。当代中国的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在当今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由于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感恩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情感冷漠、责任心不强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三、解决教育资助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影响的有效途径探索

(一)开展诚信教育。首先要创新诚信教育活动,比如诚信挂牌考试、诚信就业教育,开展名人讲座与普通案例相结合活动等;其次教育主体要完善评困、助困机制,做到评判公正、调研跟踪,效果评估。最后,受资助学生要参与到活动中来,定期做诚信笔记,定期为别人开展诚信宣传。

(二)加强励志教育。首先高校要将课堂教育与课外心理团体辅导相结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正确看待挫折,增强自信心;其次,社会上要加强对贫困生的帮助,政府应鼓励社会企业设立经济资助或者精神支持,让学生感受更多人的爱,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温暖他们的心灵。

(三)强化感恩教育。首先要将感恩教育贯穿到学校各种活动中去,可通过某些特殊节日如感恩节来强化感恩意识;其次要组织贫困学生多到敬老院、农村、孤儿院等地方参加公益献爱心活动,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最后学校应定期和家长联系,督促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加强感恩教育。

四、结语

要想建立一个有关贫困生的长期有效机制,要想要想完善学生资助工作,要想既资助了贫困生的经济,又资助了贫困生的精神,单靠设立助、贷机制是不够的,应同时设立专门的贫困生精神资助机构,并定期反馈、评估,不断关注贫困生的状态;高校也要完善助困工作体系,专人负责与团队辅导相结合;家庭应从小为他们营造充满爱的环境,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爱意,毕竟,一个学生的健康心理才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余辉.新资助体系下高校助困育人模式探索[J].西部贫困大学生的现状调查及帮扶模式研究,2011(12).

[2] 谭兵,张建奇.贫困大学生教育资助政策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7(5).

[3] 杜松涛,姚本先.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03).

资助贫困大学生篇6

[关键词] 赠与合同 赠与人权利 法律地位

以资助贫困大学生为内容的赠与合同是社会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法律体现。所谓社会资助,是指来源于社会主体,如公司、企事业单位,一般自然人,针对家境贫困的大学生而设立的奖助学金及临时性捐赠。国家奖助学金和以学校名义为颁发的奖助学金不在此限。随着高等教育体制不断改革,贫困大学生的数量激增,而针对贫困大学生设立的国家奖助学金和学校奖助学金无疑是杯水车薪。随着社会公益事业的喜人发展,社会资助逐渐成为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的又一重要来源。对此种赠与合同进行法律方面的研究,有利于了解此种赠与合同的特殊性,明确赠与人、受赠人以及校方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义务关系,保障各方当事人的应有权利,促进社会资助贫困大学生这一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此种赠与合同的性质

按照合同的成立方式可以将合同分为实践性合同与诺成性合同。实践性合同,指除当事人意思表示之外,还必须实际交付标的物或履行特定行为才能成立的合同。诺成性合同,是指当事人各方的意思表示一致即成立的合同,无需在意思表示之外再实际交付某物或实施某行为。根据我国的司法实践,赠与合同一般被视为实践性合同。这是因为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赠与受赠人,受赠人不需要支付任何对价。赠与合同的无偿性,决定了法律允许赠与人在实际交付赠与物之前反悔,因为这种反悔不会损害任何人的利益。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合同法》188条的规定,具有扶贫等社会公益性质的赠与合同应为诺成性合同[1]。 由此可以认为以资助贫困大学生为内容的赠与合同理应为诺成性合同。此外,从实践意义而论,把此种合同定性为诺成性合同的合理性可以做以下分析:

(一)不以校方作为第三方的赠与合同

不以校方作为第三方的赠与合同往往是通过媒介的报道和呼吁而引发赠与人实施的。在此合同关系中,受赠人明确单一并处于主动地位,媒介的报道和呼吁可以视为其发出的要约邀请;赠与人则不明确,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对受赠人的要约邀请做出要约。

1.合同标的具有数额小的特点。赠与人往往以受赠人上大学所需的学费和生活费为限。对于有志于社会公益的赠与人来讲,一般情况下肯定在其负担能力之内。

2.合同具有较强的公示性。在实际生活中,媒介会对提出赠与意愿和做出承诺的社会主体进行进一步的回馈或专门报道,进行正面宣传。若以实践性合同论,则不利于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相反还会使一些沽名钓誉之人钻了空子。

3.合同对于受赠人意义重大。受赠人一般都急需援助,此赠与合同对其意义可想而知。从保护弱势群体权利原则而论,更不应允许赠与人主张赠与合同为实践性合同而在标的物未交付时擅自不承认合同之有效成立。

(二)以校方作为第三方的赠与合同

以校方作为第三方的赠与合同则一般是通过校方的奖助学金管理体系进行落实。在此合同关系形成中,赠与人明确具体,处于主动地位,其先向学校表明意图和方案,由学校向贫困学生进行宣传,这可以视为赠与人发出的要约邀请;受赠人则向其发出要约,进而开始合同订立的过程。这样一来,校方的奖助学金管理体系就很重要。由于当前大学生中贫困生面积大、数量多,所以学校不得已而采取多种形式体现公平性和提高奖助学金的覆盖率。

二、对赠与人权利的思考

法学理论界一般认为,赠与合同是转移财产权的合同,是一种单向转移。赠与人无偿给付财产,受赠人不负担相应对价,赠与合同为单务、无偿合同的典型,由此而论,赠与合同中的赠与人似乎只有义务负担,而理应不享有权利。但笔者认为,以资助贫困大学生为内容的赠与合同之赠与人应当享有相关的权利。

(一)赠与人的知情权和教育权

就以资助贫困大学生为内容的赠与合同而论,笔者认为合同的内涵绝不仅仅在于财产所有权的单向转移。赠与人与受赠的大学生素昧平生,大都基于一种社会责任感,他们赠与的目的在于帮助贫困大学生克服学生生活中物质条件方面的困难,以便使其能顺利完成学业;以大学生的立场来看,受赠就意味着更要保证学习的成绩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如果自甘堕落、不求上进,就与赠与人的初衷背道而驰。赠与人本意是以自己的丰富阅历和成功经验对青年大学生给予另一种形式的帮助。因此,笔者主张赋予赠与人两项权利:知情权和教育权。

知情权即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中,一方主体从另一方主体依法了解与自身利益相关信息的权利和自由。[2]在这里指赠与人对赠与财产的使用情况及受赠人的学习生活状况有了解的权利,而受赠人则有相应的如实汇报和告知的义务。就笔者所了解,很多社会资助的赠与人往往是一赠了之,不再过问受赠人的具体情况。这与我国公民一向对赠与合同的理解有关。因赠人怠于行使知情权,很多赠与行为难以发挥预期效果。[3]双方可以约定知情权行使的具体方式,如寄送成绩单和操行评语,也可以采取定期进行谈话的方式。没有约定具体方式的,赠与人也权利通过校方查询受赠人的近期表现,对其进行督促。值得强调的是,知情权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即内容的确定性,赠与人不得滥用知情权对受赠人进行约束和施压,不涉及到受赠人隐私或与学习生活无关的内容。

赠与人的教育权是指,赠与人对受赠人在合同赠与财产的使用情况及受赠人的学习生活状况中有不符合合同的条款以及赠与目的的情形时,享有指正和教育的权利。同时,赠与人的教育权不得含有人身侮辱等侵犯名誉权的行为,也不得干涉赠与人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就本质来讲,赠与人与受赠人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二)附条件赠与合同的评析

我国合同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于赠与合同附加条件是以资助贫困大学生为内容的赠与合同的理论和实际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保障赠与人的权利的同时,也就就对其权利的滥用和受赠人的权利保障给予更多的保障。

1. 所附条件的特点

首先,在性质上多为解除条件。解除条件是当事人以将来客观上不确定的事实作为合同是否解除的附款。显然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情况中大多是赠与行为先履行,而所附条件(必须是一个事实)则是受赠人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所必须保证的事项,其符合解除条件的特征。

其次,在内容上条件的所涉及类型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也存在人身和劳务的内容。很多的赠与人要求学生保证学生的年度成绩总评在评比范围的一定比例之中。也有的赠与人将条件定在了劳务和人身的内容中,例如一些企业发放奖助学金,在进行赠与的同时要求受赠学生要到其企业进行一定时间的工作(带薪)或者实习。

2.对附条件的限制

笔者不赞同双方当事人合意的原则和不涉及人身关系原则。由于此赠与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的实际地位相差悬殊。这种所谓的合意往往只是赠与人一方的意见,赠人很可能因为无可奈何而被迫接受。不涉及人身关系原则过于强调保障受赠人。在很多情况下,有关人身劳务的所附条件也很适合大学生要求兼职工作和社会经验的需要。笔者以为对于此种赠与合同的附条件就遵守如下原则:

受赠人不受损原则。防止少数赠与人巧借名义多样的条件谋取建立在损害受赠人基础上的利益。

禁止营利原则。赠与人不得以赠与所附条件为名要求学生为其进行营利活动。例如充当学校范围的,保证其产品的销售;或是为其进行其他服务活动。

接受审查原则。附条件的赠与合同因为其深切关系到受赠人的利益。笔者认为应当由不同级别的行政审查部门进行合同审查并制度化。

三、以校方为媒介的赠与合同中校方的法律地位

在当代中国热心于助学的社会主体,往往将赠与对象锁定于在校就读的贫困大学生。这也是以资助贫困大学生为内容的赠与合同的主要实现形式。其特征在于:赠与合同以校方为媒介。一般程序是,有赠与意向的社会主体先通过学校表明意图、说明具体的要求和方案,再由学校向大学生宣传介绍、协助或根据赠与人的意愿直接决定。后期赠与的具体落实也由学校负责。

此类合同有如下两个突出特点:

1.具体赠与人后于赠与意图产生

校方只是合同关系中的第三人,而非当事人,这与校方的作用无关。赠与意图产生时,具体的受赠人并不确定。而且具体受赠人在笔者看来对赠与人也并没有很大的意义。这样的赠与机制可以说是有效、快捷的赠与机制。但是这也是赠与人权利难以保障、赠与人与受赠人缺乏了解和沟通的根源。

2.校方占主导地位

主导地位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校方在赠与合同的缔约前作用和影响很大。如果在缔约前阶段,学校不对赠与人给予积极回应、真诚洽谈,合同基本上不可能签订。第二,缔约过程中,学校对具体受赠人的确定有选择权、推荐权、甚至决定权。第三,履行过程中,在合同的履行中,学校对合同双方的当事人都有监督权甚至代为行使当事人的权利。第四,对学生成绩、表现情况的评价以学校的评价体系为准。学校的考试制度是评定学生成绩唯一权威体系。即使出现了实际情况与测试结果不相符合的情况时,也是以学校的测试结果为权威。院系做出、校级审核的操行评语是对学生表现情况进行评价的重要文件和认定标准。

综上,校方地位具有专属性和监督性、校方活动具有主动性和无偿性,这可以说是一些有利因素,但是校方也对合同的履行有消极影响。首先表现在校方作为准行政单位,追求工作效绩。可能出现青睐赠与标的大,时间延续长的赠与人;忽视临时性的,捐资性少的赠与人。其次,对于附条件的赠与合同,双方产生了较大分歧后,学校往往不愿出面进行调解,而通常采用直接更换受赠人的方法处理。这可能损害了作为受赠人的贫困大学生的权利。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一方面要加强对主管社会资助的校内机关的职业道德的进一步培养,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制度方面的建设。一方面加强对校方行为的消极方面的预防,明确校方的义务及其相应责任:另一方面对自赠与人方面的侵害则要加强校方的监督权并要保证其发挥到位。建议由教育部制定如同《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性质的《以校方为媒介的社会资助管理办法》等,将保障贫困大学生权利作为首要原则。

参考文献:

[1]《合同法》188条: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的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要求交付.

资助贫困大学生篇7

这三个十四五岁的孩子有三个共同点,一是成绩优异,二是家庭贫困,三是他们都是在“莎姐姐”的资助下读完初中。

他们知道的是,“莎姐姐”是现在正在成都师范学院读大三、学画画的汤丽莎。他们从初一开始就不定期地收到“莎姐姐”汇来的生活费以及寄来的新衣服和营养品,总金额接近2万元。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莎姐姐”的家庭和他们同样贫苦,更不知道的是,“莎姐姐”为了养自己和保障他们的生活费,先后做了10多份兼职:擦皮鞋、卖废纸、发传单、做助教……才积少成多,汇集成了他们的“初中基金”。

家境贫困的女大学生兼职资助三个贫困生读完初中老师:“没想到她这么不容易”

前几日,重庆市大足区龙西中学初三某班的班主任唐老师联系上记者,恳请记者一定要关注一个“特别不容易”的女大学生,叫汤丽莎,现在在成都师范W院上学。

不容易在哪?唐老师用急切的语气在电话那头列起了一二三。

“第一,汤丽莎三年来一直坚持资助我们班的三个贫困生,要不是她,可能三个家庭连娃娃的生活费都给不起。”

受到资助的三个贫困生正是苗苗、钟茜和海阔。苗苗的父亲是残疾人,有一个年幼的弟弟,靠母亲在工地做高强度的体力活――扎铁,艰难地维持一家四口的生活;海阔的父母分别身患心脏病和糖尿病,一家人至今仍然住在高山上的土房子里;钟茜是一名失依儿童,父亲杳无音信,母亲改嫁他乡,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海阔的妈妈告诉记者:“如果不是莎姐姐这几年的帮助,都不知道从哪里匀出钱让娃儿读初中。”

“第二,我以前是汤丽莎的班主任,知道她家庭也比较贫困,爸爸是乡村教师,收入两千多,全家就靠这点钱,妈妈在家照顾瘫痪的奶奶。第三,是我才知道不久的,也是她最不容易的一点,就是她这几年给学生的钱,都是她擦皮鞋、到处教小朋友画画,几十块几十块攒下来的。”唐老师告诉记者,三年前汤丽莎提出要资助学生时,并没有问她钱从哪里来。“以为学画画的她本着一技之长,画的画能在成都这种大都市里卖出好价钱。直到她前段时间和我聊天说起这些经历,我才知道她原来这么不容易。”

擦皮鞋、卖废纸、1周跑3个机构上课自己一个月生活费不到200块

汤丽莎:“当然会有觉得难的时候”

5月13日,记者在成都师范学院大门口见到了21岁的汤丽莎,蓝衬衣、小白鞋、及腰的黑色直发和圆框眼镜后未施粉黛的脸,瘦瘦的汤丽莎看起来和校园里其他女大学生别无二致。

穿过校园的路上,她和记者聊起这三年来的兼职经历。正巧经过美教楼下的垃圾桶,她指着旁边几大包半米高的黑色塑料袋说:“我也在楼里收过学生画画用废的纸,这样装起来拖出去卖。”“一般收7包,1包能卖几块钱。”记者提了提,一只手只能拖动一包。

除了收废纸,汤丽莎发过传单,大一时还擦过一年的皮鞋。“自己找废弃木料做了鞋架子、网上买了鞋油。”一到周末,她就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跑去城里的车站、地铁站口人流量大的地方扎摊擦皮鞋。

这期间的经历被她用小段小段的文字记在手机里,有辛酸的:“一些同行怕抢了生意,请来顾客擦皮鞋,说擦得不干净,不给钱就走了。”也有温暖的:“大叔问:‘这么年轻怎么出来擦鞋?’我不好意思地说:‘体验一下生活的艰辛,也给自己挣生活费,也帮贫困生汇点生活费。’擦完后,大叔硬要给100说献爱心,同时招来围观的人,向他们解释我的身份,一些人也许被感动,也排着长队叫我擦鞋。这一天收入最多的,将近1000元。”不过汤丽莎告诉记者,自己不是祥林嫂式的人,见人就说自己身份,有时与别人交流多了才说出在帮助几个贫困生。

后来随着专业知识的积累,她终于找到了培训机构助教的兼职。教小孩画画,从一节课30元到现在一节课80元。上学期她一周跑3个机构,一周能挣一两千。收入比擦皮鞋高了不少,寄给三个孩子的钱也从每个月几十到现在每个月三五百,但她自己的生活仍然节俭。

走进汤丽莎的寝室,记者看到她上铺床边的绳子上挂着不到十件衣服,从羽绒服到T恤,汤丽莎说那是她从冬到夏的所有衣服,都穿了好几年。她指了指身上的蓝衬衣,“这还是为了明天面试向朋友借的。”除了不买衣服,汤丽莎坚持吃食堂节省开支,“早上稀饭馒头一块钱,中午两个素菜3块,一个月生活费只用一百多。”她坦然,“当然会有觉得难的时候,累得起不了床。但是想起几个学生,就起来了。”

植根心底的教师情结

立志要帮助有希望的学生

受助学生:“以后会像莎姐姐一样,把善意传递下去”

家庭并不富裕,自己的生活如此清俭,为什么还要坚持资助别人?

汤丽莎指着寝室桌子上厚厚一摞的教辅资料,有点答非所问地告诉记者她正在为专升本考试做准备,“我现在是广告设计专业,不能当老师。所以希望能考上本校的美术教育专业,提升自己,以后当一名美术老师。”

当老师,是汤丽莎从高中开始就给自己定下的职业规划。教师情结从小就植根在她心里,“从亲身经历来说,我的爸爸是一名尽责的乡村老师,我读书时也遇到很多老师给了我好的影响。所以我知道对于下一代来说,一个好的老师非常重要。”

但是目前还在为学业奋斗的汤丽莎,尚不能承担起这样的职责。所以她首先想到的是用钱帮助母校里的贫困学生。“那三个学生都非常优秀,很有希望,他们需要好的平台,我不希望让他们因为钱的关系不能上高中、考大学。”

资助贫困大学生篇8

关键词: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3.193

0 引言

自从高校实施扩招政策以来,大学生招生数量呈几何式增长,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贫困生的数量也急剧增长。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成为了国家重视、社会关心、家长操心、学校担心的问题,国家、高校对相关群体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资助政策,如何做好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管理工作,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1 高校贫困大学生在资助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核对贫困生真实信息难度大

高校对外地考生的家庭情况真实性的核实难度很大,有些学生不是真正困难,但因为拿到了当地民政局的公章凭证,开学时就能作为贫困的依据。所以,对贫困生的真是信息的核查,出现了不严谨的现象,甚至导致学生认为只要有当地民政局等出具的盖有公章的家庭经济调查表就能认定为贫困生,也导致“虚假贫困生”这种特殊且不正常的群体悄然出现。这种现象的产生,导致真正贫困的学生没有得到资助,相对条件好的学生却得到了,这样就使得国家、高校原本的资助理念没有达到,反而助长了虚假认定的歪风。

1.2 资助体系存在一些缺陷

我国现在的资助体系非常多元,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例如:奖学金的评选方式比较不利于贫困生,因为贫困生大多来自教育欠发达的农村、山区,在文化成绩方面相对基础薄弱,达不到奖学金的成绩标准,同时,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承受着因为贫困导致的生活压力,也会影响学习成绩。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导致读书期间的贷款无法偿还,商业银行不愿意也不敢为贫困大学生发放贷款。

1.3 评定资助项目等过程中缺乏严谨性,辅导员、班主任缺乏对学生的了解

高校辅导员、班主任是对学生贫困认定的主要负责人,即使在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也无法避免少数同学产生分歧意见。由于辅导员、班主任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加上需要听取班干、寝室长的意见,更有部分真正贫困的同学因为个性原因,不愿意把自己的情况公之于众,都导致了评选的过程中无法真正践行三公原则。

1.4 高校贫困生在获得资助时的复杂现象

诚信助学一直是高校极力倡导的,但有些贫困生拿到助学金,不是为了帮助学业,而是过上挥金如土的奢靡生活,请客吃饭等现象时常发生;有些班级采取了一人拿奖全班享用的政策,这完全违背了助学金的原则;有些班级甚至要求学生在拿到助学金的同时,“义务”捐出一部分用于班费,这也是与国家政策相违背的。

2 针对问题,有如下对策

2.1 完善基础认定工作,考虑建立贫困生动态档案库

在高校认定贫困的依据主要来自于有当地民政部门盖章的家庭经济调查表,我们可以督促当地民政部门对申请者的家庭经济有明确调查认证,并且如实的出具相关证明,对弄虚作假的“伪贫困生”做出相应的惩罚措施,从基层,根本性的保证家庭经济调查表的真实性。

高校贫困生数据库要每学期更新,这样就会打破“终身制”的局面,把经济条件改善的同学移出数据库,近期经济有困难的同学加入数据库,把机会留给更需要的学生手中。贷款的学生要优先考虑贫困程度,给予适当的帮助[1]。

2.2 开展感恩、诚信思想教育,并督促同学之间相互监督

感恩、诚信意识是经过长期的宣传教育、循循善诱的引导和培养才能产生,这不是与生俱来的技能。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感恩、诚信意识的时候,可以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如:重大节假日的大型相关慰问活动、志愿者服务等,还可以举办相关班会、座谈会;高校还可以举行相关感恩、诚信主题的辩论赛、社团活动等,这样就能把感恩教育逐级渗透到个人。使学生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珍惜个人的信用记录,对自己今后的人生旅程非常重要。

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班主任在做好相关的民主评议同时,同学之间要互相监督。这是由于学生们平时生活学习在一起,只有他们之间才最真实的了解彼此的情况,因此必须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的基础上开展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做好民主评议,确保贫困生认定的真实性[2]。

2.3 完善高校勤工助学机制

薪酬低、岗位少、层次低是勤工助学系统的现状。高等院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应提高勤工助学得报酬。在贫困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同时,能满足他们基本的生活、学习需求,这不仅尊重勤工助学的贫困生,也是对他们能力的认可。

其次,要扩大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并注重岗位职能多样化。

最后,要对勤工助学工作提高层次,注重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而不是以往单纯的劳务型。

总而言之,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困扰着每一所高校,作为高校思政工作一线的辅导员、班主任,应该着力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实现高校相关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让更多的贫困大学生得到应有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朱楠,王硕鹏.浅谈辅导员对当代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学术探讨,2014(11).

[2]吴宏宇.浅谈贫困生资助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2011(04).

资助贫困大学生篇9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 大学生 资助政策 对策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央16号文件中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07年,国发〔2007〕13号文件又专门出台新的资助政策,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但是,从现在资助工作整体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

目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难点问题

新资助政策的贯彻落实、宣传解读不到位,极少部分同学对学校资助工作不太满意。近几年,国家出台了许多关于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文件,如教人〔2006〕6号、国发〔2007〕13号及其相关配套文件等。虽然,新的政策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但是,目前看来对于新资助政策的贯彻落实、宣传解读不到位。一些学校没有成立专门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还有些学校虽然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机构,但没有按照1:2500的比例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不重视从事资助工作人员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有些学校没有安排或提供开展工作所需的经费、办公场所及设备;社会和学校对于新政策宣传覆盖面还不够宽,新政策执行部门在宣传新政策的力度上还不够;许多学生和家长及社会各界对资助政策还不是很了解,甚至存有误解。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难度大,资助工作的一些环节、程序需要改进。对于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是许多学校需要认真解决和很难解决的问题。根据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标准,除了满足通常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定义外,学生还要出具村(居委会)、乡镇(街道)、县(区)的三级证明。但是,有些地方政府或民政部门提供的“证明”不够严谨,这就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份核实造成了困难。同时,有些学校还未建立非常完备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对学生的情况掌握不清,在确认谁为被资助对象的问题上,没有严格的制度和工作程序,有些出现了辅导员或班主任,甚至学生干部说了算的情况,难以作到认定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①

勤工助学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资助力度有待提高。社会和学校能提供的勤工助学的岗位少而且单一。一项对于福建医科大学的学生资助工作调查显示,仅有31.7%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机会参与勤工助学。②还有一种情况,学校的勤工助学岗位优先考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但是部分学生由于性格内向,自卑心较重,不愿申请。对于多数高校来说,勤工助学岗位真正与专业相关,符合大学生知识型特点的非常缺乏。③提供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勤工助学岗位多局限于卫生清扫、办公助理等,这些岗位不符合大学生知识型特点。

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缺失,资困育人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当中存在许多不良的现象,如: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挥霍、浪费现象,甚至有些同学弄虚作假骗取资助金;④由于现在资助政策的资助面比较广,许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得到了帮助,出现了一些学生认为这些资助是自己理应得到的,得到资助后不思进取;个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理想信念缺失,表现为心理自卑、自我封闭、自暴自弃,这些问题是制约这些大学生顺利成才的瓶颈。

缺乏资助工作的考评机制。目前,资助工作中缺乏对各类学校以及学校资助管理部门的监督与考评,考评机制除了对学校以及学校资助管理部门的考核外,还应该包括对受资助对象的考评,其内容就是考核学校及资助管理部门在资助工作中是否主动积极,资助对象是否合理使用相应的奖、助学金、补助金和贷款等。目前学校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中的主动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各项资助制度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对于资助工作的考评机制有待提高。同时,还要进一步跟踪调查和考核资助对象的资助金使用情况。⑤

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对策

加强政策落实的监督,注重营造良好的氛围。各类学校要认真落实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政策和措施,积极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提供组织、制度、场地和人员等方面的保证,尤其加强资助工作队伍建设,按照比例选拔思想政治素质高、政策业务水平好、实际工作能力强、工作扎实细致、责任心强的人员作为专职资助工作人员。加强宣传,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学校要让基层学生管理部门、辅导员老师、班干部、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家长等熟悉各项资助措施的条件、途径和程序。充分利用讲座、报告会、主题班会、知识竞赛、张贴画、宣传标语、网络等载体宣传新资助政策,⑥形成社会各界、学校管理者、学生管理者、家长、学生都了解资助政策,都关心和关注资助工作的局面,从而形成全社会的合力,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向着健康、和谐、有序的方向发展。

进一步完善资助对象的认定工作。各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机构,确定机构组成结构,按照规定时间及程序根据各自的职能分工,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认定工作,确保在各项资助工作开始前完成认定工作。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和档案,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动态管理,对受助学生既要每学年进行一次认定,还要定期、按一定比例进行资格复查,及时对家庭经济发生显著变化的学生做出调整。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信息库软件,软件内含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本人自然情况、受资助情况、诚信档案、获奖情况等内容,实现计算机信息管理。资助部门对信息库和档案要实施动态管理,要及时、准确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出入库或调整困难档次,使资助资源得以及时、合理地分配。

积极拓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途径。对于资助工作部门要积极挖掘校外的学生勤工助学岗位,克服“等待”思想,主动联系一些适合学生及学生专业特点,体现大学生智力优势的助学岗位。同时,对于校内来说,积极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智力优势,在原有“体力型”的岗位基础上,多设置一些能发挥学生智力、巩固专业知识的“智力型”助学岗位,如科研助理、实验室助理、教学助理等岗位,实现专业学习―勤工助学―专业学习的良性循环。⑦学校共青团组织要积极参与到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中,发挥青年组织的优势,提升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为将来提升在就业中的竞争力打下基础。

加强资困育人教育,积极拓宽困难学生的就业渠道。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要转变资助工作理念,从单纯的经济资助转变为全方位的资助,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但要在经济上资助,还要在知识上资助、精神上关爱。因此,要切实加强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另外,还要加强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要尽可能多地给他们提供就业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消除由于经济上的困难造成的求职和就业上的劣势。

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监督和考评机制。国家和地方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对各高校的资助工作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监督和考评机制,将各类学校的资助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考核评估的体系,学校也应将资助工作纳入学校学生工作的考核评估体系,提高学生资助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规范性,创新运行机制,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良性发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公平的资助。同时,学校还要完善受助学生的跟踪体制,对于不能合理、正确使用资助金的学生,要及时有效地予以纠正指导,使各项资助政策真正发挥它的功能作用。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新闻媒体、社会各界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努力构建一个整合有力的外部经济救济和内在人文精神关怀的资助工作新模式,切实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实在在受益,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

注释

①谢伟清:“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探索”,《世纪桥》,2009年第21期。

②卢若艳,秦雷:“福建医科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调查”,《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③王雷:“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探索”,《科技信息》,2008年第22期。

④杨小磊:“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思考”,《山西科技》,2008年第5期。

⑤黄建龙,陈雯:“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思考”,《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资助贫困大学生篇10

关键词: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完善;建设

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和困难补助是当前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的主要政策体系,对于当前高校贫困学生的帮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帮助了很多高校的贫困学生解决了学业资金上的困扰,本文从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不足入手,探讨完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建设的建议,结合我国高校的具体实际情况,思考关于完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建设。

一、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出台了很多措施来解决高校贫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难题,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师范生免费教育、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形式和手段,都旨在让高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但在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中一些存在的问题还是需要我们去反思。

(一)现行奖贷助补免体系的问题。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体系以奖贷助补免为主,表面看起来对于贫困高校学生的资助手段很多样,但细细分析我们会发现,首先,奖学金的评定不是以贫困程度来划分,其性质上来说不属于贫困资助体系;其次,奖贷助补免这几项中有些是有偿的,有些是无偿的,在运行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公平,钻空子,资助没有落实到最需要资助的人的头上;最后,一些无偿的补助如学费减免,困难补助等,缺乏一定的教育功能和作用,学生不知为何拿这些钱也没有人给予说明,容易产生依赖心理。

(二)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社会力量的融入是参与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力量参与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还存在很多细化工作要做,社会与学校并没有形成良好的机制,单纯依靠国家和学校的力量来资助贫困高校生,存在资助力度小,对于一些特别贫困的家庭难以起到实质性的帮助,同时覆盖范围有限,并不是每一个贫困需要帮助的高校学生都能受到帮助,因此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高校贫困生资助是重要且必须去做的工作。

(三)贫困生资助仅停留在资金资助上。很多人把资助高校贫困学生的概念仅仅理解为捐钱,捐款,的确,对于广大高校贫困学生来说,资金问题确实是困扰他们学习生活的重大难题,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贫困学生所出现的问题已不仅仅停留在资金资助的问题上,很多由经济贫困所带来的心理问题,情感问题,就业问题等影响了高校贫困生的成长,因此在新时期,完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建设,不能在认识上只停留在资金资助的一个问题上,要建立更长远的发展战略。

(四)贫困学生认定机制的问题。合理的贫困学生认定机制是保障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建设的基础,一旦认定工作出现问题,会使本该受到帮助的学生和最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帮助,影响公平性等原则,然而现行的贫困生认定工作一直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认定体系和方法,没有规范的操作流程和认定方法,往往只凭借一个贫困生证明或申请表就草率资助,缺乏监督和跟踪调查。

二、完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更新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观念。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不同于义务教育的贫困学生资助,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对象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根据资助对象的特点,我们不应该把资助仅仅停留在资助资金这一层面上,对于可能即将步入社会的高校学生来说,对其心理帮助,情感帮助,就业资助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二)完善高校贫困学生认证体系。贫困学生认证工作一直是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难点工作,鉴于贫困学生认证工作的具体情况来看,首先要完善贫困学生认证体系,如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设立认定责任监督,建立贫困生档案等等;同时要综合分析贫困学生的各项指标。

(三)拓宽贫困学生的资助渠道。资助渠道的单一往往会造成资助力量小,资助范围不广等问题,而高校贫困学生资助问题一直都是受到国家和社会重视的教育问题,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统筹规划,拓宽贫困学生的资助渠道,国家可以通过减免税收等优惠让社会团体加入到奖学金扶贫资助的工作当中,扩大资助资金来源,学校也要密切与社会沟通,正确资助资源。

(四)平衡现有的资助体系。在现有的资助体系中,从调查上来看奖学金方式是资助力度最大的资助方式,但它针对的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难以惠及贫困高校学生,若对贫困学生给予照顾则又对其它学生缺乏公平性。

三、总结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发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校教育的发展,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的建设要随着发展而不断完善,我国重视贫困高校学生的资助体系建立,设立了从国家到地方的一系列措施来保障资助体系给学生的发展带来帮助,然而资助体系的建设不能一成不变或是不思发展,要结合新时期的具体要求来不断完善,相信随着教育投入的深入,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的建设将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程心皓.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三大问题及对策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4,32:23-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