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峥嵘而崔嵬十篇

时间:2023-04-02 00:38:06

剑阁峥嵘而崔嵬篇1

对《蜀道难》的创作背景,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多有猜测,主要有四种说法:

1、此诗系为房琯、杜甫二人担忧,希望他们早日离开四川,免遭剑南节度使严武的毒手。

2、此诗是为躲避安史之乱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劝喻他归返长安,以免受四川地方军阀挟制;

3、此诗旨在讽刺当时蜀地长官章仇兼琼想凭险割据,不听朝廷节制;

剑阁峥嵘而崔嵬篇2

1、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2、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3、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来源:文章屋网 )

剑阁峥嵘而崔嵬篇3

但关于剑门关的诗句,偏偏我印象最深的却是“细雨骑驴入剑门”一句。剑门有什么细软温柔的景物,让诗人有如此情怀呢?

到了剑门才知道,剑门有一硬一软“双绝”,硬的一绝自然是天下闻名的剑门关,软的一绝是豆腐。游客在品尝了剑门豆腐后的共同感受是:不吃剑门豆腐,枉游天下雄关。这话听起来,仿佛剑门的豆腐比剑门关还胜一筹!

确实如此,大约因为去剑门的人,事先都知道有个剑门关,却不知道那儿还有一个通街卖豆腐、豆腐菜品达200多种的剑门镇吧。看了剑门关总要吃饭,结果竟吃出一个意外的惊喜,自然对剑门豆腐印象更深刻。

剑门镇古朴的小街上,100多家豆腐店的招牌令人目不暇接。随便走进一家,菜单上全是豆腐菜品,100~200个菜名看得人眼花缭乱,没饱口福,先饱眼福。

剑门豆腐大致分三类:一是传统家常菜,如麻辣豆腐、鸡扒豆腐、熊掌豆腐等;二是做法与三国典故有关的,如桃园三仁豆腐(花生仁、核桃仁、杏仁)、周瑜水师(豆腐烧鱼)、火烧赤壁(锅巴豆腐)等;再有就是创新菜。

创新豆腐分创形和创味两种。前者如水井豆腐,白盘中间倒扣一玻璃杯,杯中2/3是清水,水面上飘着一朵萝卜雕成的小荷花,店家端上桌后嘱咐:杯子是看的,不要碰,杯子周围的什锦豆腐才是吃的。食客们便一边吃、一边看、一边猜这道菜是怎么弄出来的,一顿饭平白增添许多热闹。创味菜的典型是怀胎豆腐,这是一道象形菜,盘中有10几个金黄色椭圆形的豆腐球,像怀胎的母兔。兔肚子是鸡蛋包豆腐、豆腐包肉陷,层次分明,各层味道迥异。它是在传统口袋豆腐基础的一种创新,然其形其味都是一般口袋豆腐不可比的。

剑阁峥嵘而崔嵬篇4

①“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我zhù()立在剑门关下,脑中自然而然地浮起代大诗人 的诗句。②眼前,气势雄伟的大剑山犹如一堵巨大的石壁横 gèn()着,从而形成川北天然屏障,中断处两峰对峙,险要无比。不过,今非昔比,一条现代化的索道轻轻松松地把我送上山去。研究了一番地图后,我决定去剑门关制高点——梁山市,那儿不仅可以望见三国时蜀将姜维的营寨,还可以饱览大剑山七十二峰秀色。途经一工人凉亭时,我遇见一个扎着头巾、肩背竹篓的老人,向他简单地询问了方向之后,我便朝梁山寺走去。③大剑山上遍植松树,景色一派清幽。山径上落满了松针,踏上去温暖若毡,柔软如褥,令人qiè()意无比。正当我潜心欣赏风景之际,一阵“沙沙”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悄悄回头一看,原来是在凉亭碰到的那位老人。④刚开始我并不在意,可渐渐地我发现他总是与我保持20米左右的距离,我走他也走,我停他也停,显然是在尾随着我。空旷的山林中除我们之外没有第三个游人。我顿时紧张起来,种种念头排山倒海似的向我袭来。他到底是什么人?跟踪我有什么目的?万一有危险我怎么对付他?我越想越可怕,刹那间撒腿狂奔的愿望强烈地jué()住了我的心。可我最终还是镇定下来,逃跑无疑是一种示弱的表现,“以静制动”才是上策。⑤那段山路可以说是我20多年的生命中最惊心动魄的一段路程,我提心吊胆地挪着步,一边偷窥着身后的假想敌。没过多久我忽然又疑惑起来,因为那老人无论怎么看都像一个纯朴的山里人,非但不精明反而显得很木讷。就这样疑神疑鬼地又行了一程,“沙沙”的声音突然变近了,而且越来越近,霎时间我脑袋“轰”地一声,全身血液沸腾,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我握紧拳头转过身去。⑥然而我望见的是一双友善的眼睛。“走这边岔道可以去大川洞,你可不要错过啊。”他操着浓重的四川口音说。我勇敢地逼视着问他:“您为什么一直跟着我?”他迷茫地望着我,过了一会儿才说:“这地方前比着村,后不着店的,游客们饿了渴了买不到东西,所以我背上些干粮和水为大家行个方便。”原来如此!一颗久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我抱歉地指指自己鼓鼓囊囊的背包,他释然地笑笑,说他先回去了。⑦我在原地站了好一会儿,若有所思。我不辞辛劳从繁华的城市来到这僻静之地,为的就是身心的放松。然而,从城市带去的戒心非但不能让我享受这良辰美景,反而让自己惊恐万分,看来,没有一颗自由放飞的、信任他人的心灵,哪怕走到天涯海角也是无法体会到精神的愉悦的。相形之下那位蜀道老人倒是分外自然、坦荡,他的背影和谐地嵌在松林的深处,远看像一幅画。40.第①段画线诗句是 代大诗人 所写。41.根据文中的拼音,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字。42.第④段“我顿时紧张起来,种种念头排山倒海似的向我袭来”句中的“种种念头”具体指什么?产生这些念头的依据是什么?43.在文中找出用“我”对老人误会而产生各种复杂心理的词语。(不少于5个)44.联系上文说说第⑥段中“他释然地笑笑”写出了老人当时一种怎样的心态?表现了老人什么样的好品质?⑴⑵45.文中刻画蜀地老人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46.第⑦段第一句话“我在原地站了好一会儿,若有所思”中“思”的内容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47.文章最后一段中“他的背影和谐地嵌在松林的深处,远看像一幅画”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8.全文的线索是()A.以“我”的游踪为线索B.以“我”对蜀地老人的感情变化为线索C.以大剑山的风景变化为线索D.以“我”对剑门山的赞美为线索49.从全文看,作者对蜀地老人的态度是()A.鄙视B.同情C.赞美D.怀疑

剑阁峥嵘而崔嵬篇5

Windows 10这一年,微软很拼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6月底,因为在一周年更新测试版的升级界面“念”了几句古诗,Windows 10又成功抢得一波头条。从“坐和放宽”到吟诗作对,不知不觉中微软的“大杀器”Windows 10已经走完了一年时间。

微软曾公开表示,Windows 10将会是最后一个Windows,后续版本皆围绕这一版本升级包进行升级。也正因如此,即将的便是微软的第一个周年更新包。事实上,为了推广Windows 10,微软几乎使出了浑身解数。

免费升级,是微软为Windows 10策划的最重要的推广方式。微软表示,自Windows 10的一年内,所有持有正版Windows系统副本的用户,皆可以免费升级到新系统。有意思的是,将自己最核心的业务免费,对于微软来说也是第一次。不仅如此,为了提升Windows 10的升级速度,微软还破天荒的和国内的腾讯与奇虎360进行合作,通过《电脑管家》和《360安全卫士》两款系统辅助软件引导用户完成系统升级。

事后来看,微软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情非得已。Windows 7跟不上移动大潮,Windows 8又难堪大用,微软需要拯救自己和坑里的合作伙伴。因为对于一个平台来说,用户规模永远都是硬性指标。而对于剑指多屏合一的微软来说,这也是自己花钱买时间的一种合理选择。

面向普通用户,微软推出了免费升级计划,而在面向开发者时,微软则画下了Windows 10可以兼容iOS和Android应用的大饼。微软将推出专门的工具,帮助开发者轻松地将iOS和Android应用迁移到Windows 10平台上去。

遗憾的是,这一计划进展并不顺利,我们只在几个Windows 10测试版中看到过Android虚拟机。随后微软宣布因性能太低而放弃这个计划,仅兼容iOS应用,但时至今日用户和开发者都没有看到这个功能的身影。

理想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据市场研究公司Net Applications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5月,Windows 10的市场份额达到了17.43%。不久前,Windows 10还在美国超越Windows 7,一举成为了该国市场份额最高的操作系统。尽管Windows 10的市场占有率增长速度已经好于家族的其他成员,但在全球范围内离Windows 7如今近50%的市场占有率还有很大差距。

如果说微软通过免费升级策略,以及频繁的升级弹窗提示,让这一年Windows 10在PC端的市场占有率有了较大提升,那么移动端的Windows 10 Mobile则完全是粉丝之痛。自去年7月Windows 10桌面正式版以来,有关移动版本的消息便层出不穷,然而直到今年3月,国行的Windows Phone用户才收到正式版Windows 10 Mobile的推送。即便如此,很多此前介绍的功能,在这个版本里也并未出现。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尽管Windows 10 Mobile的市场占有率在Windows Phone阵营当中已经超过了23%,但Windows Phone本身的占有率仅为智能手机市场的4.03%,表现持续低迷。在今年的build大会期间还一度有传言称,微软或将放弃Windows Phone业务。虽然事实可能并非如此,但微软已经在大幅精简手机业务―今年5月,微软宣布和富士康达成协议,将其从诺基亚手中收购所得的手机业务中的功能机部分卖给富士康。

不仅仅是找来富士康接盘,微软还与小米达成深度合作,小米将在旗下手机产品当中内置微软的Office系列产品。小米想完成国际化,而微软则剑指中国市场。值得一提的是,微软之前还为部分小米手机推出了Windows 10 Mobile的适配版本。然而,备受期待的Surface Phone至今仍然不见踪影。

免费期结束,Windows 10挑战依旧

随着一周年更新包的,Windows 10为期一年的免费升级活动也将结束。免费策略的初衷是刺激用户更快升级到Windows 10,并提升OEM厂商对于新系统的重视程度。然而,即便是免费也没能帮助Windows 10攫取更多份额。

虽然Windows在中国的正版普及率对于为期一年的免费升级活动会有影响,但就连盗版用户也不着急升级到Windows 10,这就说明问题还是出自于自身的产品力。对于PC用户来说,Windows 10的新特性聊胜于无,而对于Windows Phone用户来说,微软又一直动作迟缓,且终端产品的可选择性也极为有限(对此,在后面的文章中将会有详细分析)。

剑阁峥嵘而崔嵬篇6

1、嶂石岩

嶂石岩风景名胜区位于石家庄西南的赞皇县境内,以“丹崖、碧岭、奇峰、幽谷”著称于世,是太行山森林公园的精华所在,其特色景点为大型天然回音壁,被列入吉尼斯纪录。景区面积120平方千米,分为纸糊套、冻凌背、圆通寺、九女峰4大景区。嶂石岩全旅游区的地貌经由国家旅游、地质部门鉴定为“嶂石岩地貌”,以嶂石岩命名的嶂石岩地貌,和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并称为中国三大旅游砂岩地貌。这里层峦叠嶂,崖险壁峭,素有“百里赤壁”、“万丈红绫”之称,为太行山雄险、壮美的典型代表地段,亦是中国最美的嶂石岩地貌景观。此外,石家庄嶂石岩还是一座屹立在石英砂岩上的特殊墙状山,有黄石寨,腰子寨等好几处墙状山精品。

2、板山风景区

板山风景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城东部,因山形壁立如板而得名,总面积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1800米以上,最高峰花儿垴达2008.5米,为武乡县的最高处。站在最高峰极目远望,只见“群峰壁立太行头”,太行山的巍峨博大扑面而来,远眺东南,但见千峰竞秀,万壑争奇,因此武乡板山也被人们称为“八百里太行的观景台”。板山又被当地人形象地称板状山、板门山、驴驮岩,是典型的岭脊型墙状山。板山群峰壁立,绝壁千仞,或险、或奇、或绝,相互依托,呈现出巍峨壮阔之感;俯瞰下望,层层黄崖鳞次栉比,可饱览无尽秀色。景区内的主要景点有板山红叶、板山日出、板山云海、圣人泉、黄崖洞保卫战工事遗址群等。

3、冠豸山·竹安寨

冠豸山和竹安寨都是冠豸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冠豸山坐落于闽西连城县城关东郊,属于武夷山脉的末端。此山土呈赭色,水为碧绿,与武夷山同为丹山碧水;远望如欲放的莲花,又名莲花山;又因其峰似巨冠,故名冠豸。冠豸山属丹霞地貌,在其天池西面有一道长百余米,高几十米的天然石墙,人们称之为天墙,亦是中国丹霞地貌中最美的墙状山景观。而竹安寨景区与冠豸山体相连,地处福建连城冠豸山与莲花洞相连处之东北侧。它远离市井喧嚣,隐匿于寂寥、偏僻的山野;曾经是易守难攻的避难之所,如今已成一道记载历冠豸山史的人文奇景,吸引着游人前去解读。穿行于竹安寨景区,“险、奇、壮观”三绝奇景世间罕见,叹为观止。

4、窦圌山·剑门关

5A景区国家风景名胜区

窦圌山和剑门关是两个风景区,皆是剑门蜀道部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窦圌山又名圌山,位于四川江油城北20公里的涪江东岸武都镇,是四川省著名的丹霞地貌景区。窦圌山山体由豆子大的石子构成,山形如圆形粮屯为“圌”,古称“豆圌山”。窦团山的“六绝”之一奇峰,是指山颠拔地而起的三峰,峰顶各有古庙一座,并且只有一座山峰有险路可通,其余两峰由铁索组成悬桥相连。而剑门关景区是由剑门关、翠云廊两个紧邻景区组成,为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因唐代大诗人李白《蜀道难》中“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闻名。剑门关的石笋峰高数十丈,金鸡独立于悬崖峭壁边,像一名怒发冲冠的卫士日夜守护着剑门雄关。

5、岱崮地貌旅游区

4A景区

岱崮地貌旅游区,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岱崮镇,是继“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嶂石岩地貌”、“喀斯特地貌”之后,被中国科学院认定命名的中国第五大岩石造型地貌,也是中国山东省沂蒙地区独有的一种特异地貌景观。在岱崮镇方圆十公里内聚集了30余个崮,具有分布集中、类型齐全、造型秀美的突出特点,是中国崮型地貌最典型的区域,在我国造型地貌中比较稀缺,在世界造型地貌上也属罕见。岱崮地貌钟灵毓秀、造化天工,一个个神奇的方山形态,造就了无数奇绝美景,仿佛上天赐给人类的一个个光芒夺目的神奇明珠,绝对是中国最美的奇特地貌景观。

6、封开大斑石

3A景区

大斑石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杏花镇广信河畔,形成于2亿多年前的中生代,虽历经亿万年的雨淋日晒,仍是完整无缝,外表层无风化,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石”。它一石成山,壁立千仞,斑斓缤纷,属于中国奇特山形,高191.3米,长1365米,宽695米,周长4100米,占地1101亩。登石览顶,林木葱葱,山花烂漫,一派田园风光,让人心醉神驰。远眺斑石,纹理从上而下,宛如瀑布从石顶轰鸣直下,壮煞游人。尤其是雨过天晴后,斑石身生五彩,斑斓缤纷,气度非凡。大斑石不仅可以登,更可以攀,华南最大的户外攀岩项目就在这里。如刀削的陡峭山壁,攀起来有惊无险,刺激万分,让人真正领略到征服自然的感觉。

7、金鸡岭

3A景区

金鸡岭旅游区位于广东省韶关乐昌市坪石镇,因岭的西北峰顶有座巨石,貌似雄鸡,昂首北望,引颈欲啼,故而得名,是广东省八大风景之一,也是中国十大最美奇特山形山貌之一。金鸡岭属丹霞地貌,海拔338米,四周悬崖如削,雄伟险峻。东门有一字峰,一字峰,长350余米,似一极大的天然屏障,正当做墙,侧视成峰,俯览成龙大哥,变幻无常,景色奇绝。金鸡岭可由东、西、北三面的岭路入山,北路最陡,东路和西路尤是山崖裂隙,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到过金鸡岭的游客称之里有华山之险、黄山之奇、峨眉之秀、青城之幽,如同盆景,集各名山之特色于一身,实堪称岭南名胜。

8、五指石风景区

4A景区

五指石风景名胜区,位于粤、闽、赣三省交界的广东省平远县城以北57公里的差干镇内,是粤东著名的丹霞地貌旅游胜地。景区规划面积16.8平方公里,汇聚了“丹霞地貌、森林生态、人文古迹”三大景观,兼具雄、险、奇、秀、幽、古的特色,拥有剑门、石林寺、聪明泉、混元塔、一线天、青云路和淡静居等数十处胜景。说起奇特山形,景区内有一五指石峰,岩崖峻峭,形如伸展的五指,拔地而起,直刺云天,故名“五指石”。五指石丹霞地貌的红层基本为水平层理。由于垂直节理发育,在长期强烈的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作用下,形成了山体陡峭、穿缝发达、岩深洞幽、雄浑隽秀的典型丹霞地貌景观。又因植被覆盖茂密,更使石峰显出外俊内秀的美色。

9、四十里长嵯

后城赤壁又名河北后城大石头,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后城镇,是一块通体高600多米的摩天巨石,峭如刀削,属丹霞地貌,历史上有“幽燕第一峰 ”、“天下第一石”之称,现代人誉其为“北方第一大丹霞”。它具有恢宏吞云、力盖山河、铿锵朴实等特色,不愧是亚洲最大的单体岩石。当地人将其称为长嵯。长嵯确为一长而高峻之山,又因其山长约40里,而40里长的山均全为绝壁,高达数百米,自此便有了“四十里长嵯”名称。远眺长嵯,犹如一座巨大雄厚的绿色屏风巍然矗立。在夕阳的余晖中灿灿生辉,异常壮观,是中国十大最美奇特山形山貌之一。

10、屏山环崖丹霞

国家地质公园

剑阁峥嵘而崔嵬篇7

第一天我们到了前门,在前门里有很多古典的建筑,用来装潢成现在的商店,外面的营业员都装扮成清朝格格的样子来吸引客人的光临。我也来到了祥蚨瑞,全聚德等著名地点,其中在祥蚨瑞里,我看到了古代的人是如何造布织布纺布和最终制成成批的美丽的丝绸。全局的的烤鸭虽无福领教,但也欣赏到了另一番风味了。接着我们来到了正阳门和毛主席纪念堂前带着敬礼的姿势照下了我最快乐和崇敬的心情的照片,于是第一天的行程到此完毕。

第二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我心仪的大学——北大和清华。走进清华,绿树丛荫,一切似乎是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把金色的光辉洒在大地上.万物也随着第一缕阳光照耀在身上而苏醒了.一串红枫,一束黄菊......好像披上了一身透亮的金装,伴着风姑娘那甜美的歌声而跳起迷人的舞蹈. 人们走在大道上,只能隐隐约约看见几米远的地方,好像腾着云雾飞到了蓬莱仙境.万物虽然模糊不清,但让人感到一股神秘. 偶尔还看见在校园内骑着自行车身着朴素衣服的大学生们在校园里徜徉和奔腾,我真羡慕他们。出了清华门,我看到了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几句话告诉人们天运转是刚健的,君子应该效仿天一样自己一直刚强不停息. 地外表是巨大广袤的,君子应该效仿大地用宽容大度的德行来对待万物。我牢记在心。接着,我们来到了北大,北大古色古香的风景令人情不自禁的陶醉其中。 清风吹来,慈爱的抚摸着路旁杨柳的枝条,撩起人们的发丝、衣襟、洗浴着人们的身体,使人那样舒畅。莹宝石般的露珠,调皮地和风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风一来,它们便攸地钻进地里,草丛里不见了,而清风却仍然憨厚地向追去,寻找着露珠的足迹。这时,也正是小鸟活跃的时候,树林里它们唧唧喳喳地叫着,时而从这根枝头跳到那根枝头,时而潜入庄稼地里,时而又冲向高空,给蔚蓝的天空洒上了几滴墨迹。当东方的天际抹上淡淡的红色,霞光便像一把把利剑,穿破云层,直射天空,大地也披上了一片金色。北大——我渴求的愿望和理想,我来到了众多辛辛学子欣赏的未名湖畔,夏天的“未名湖”真得很美,也许是因为我喜欢这个季节、也许是因为置身北大有一种心境的提升、也许是因为我喜欢湖水、也许是因为我喜欢绿绿的垂柳、也许是因为我喜欢闻丁香和鲜花的味道,也许…………总之就是真的很喜欢很喜欢…………未名湖畔,杨柳堤岸,我轻轻的抚摸可这未名湖三字的石头呈现出最灿烂的笑容。我看见许多身着硕士博士服装的大哥哥和大姐姐们,同样也照相寄给远方的家人,这是一种巨大的骄傲和欣慰。在羡慕之余,不由得要为自己暗自鼓劲,争取向他们那样做一个值得骄傲的北大学子!阳光总在风雨后,七月金榜如意。清华北大不是梦,黑色六月必将变成金色。不知不觉,时间已是下午的4点多,于是我们便品尝了独具特色的北京小吃。

第三天,公交车载着我们行驶于市中心,不知不觉,来到了国子监路,踏着这条历史长河中流经辗转的老街,迎面而来的,是怀旧的浪潮……,信步于国子监路,我踏入了雍和宫,参天的梧桐,遮住了火辣的骄阳。即使走在路中央,也不用担心被大片的阳光晒到。几缕顽皮的阳光,透过梧桐叶之间的缝隙,投在泊油路面上,是剪影,是斑驳。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心中弥漫。雍和宫是北京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

雍和宫由牌坊和天王殿、雍和宫大殿(大雄宝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等五进宏伟大殿组成,另外还有东西配殿、“四学殿”(讲经殿、密宗殿、数学殿、药师殿)。整个建筑布局院落从南向北渐次缩小,而殿宇则依次升高。形成“正殿高大而重院深藏”的格局,巍峨壮观,具有汉、满、蒙、藏民族的特色。

雍和宫南院伫立着三座高大碑楼、一座巨大影壁和一对石狮。过牌楼,有方砖砌成的绿荫甬道,俗名辇道。往北便是雍和宫大门昭泰门,内两侧是钟鼓楼,外部回廊,富丽庄严,别处罕见。鼓楼旁,有一口重八吨的昔日熬腊八粥的大铜锅,十分引人注目。往北,有八角碑亭,内有乾隆御制碑文,陈述雍和宫宫改庙的历史渊源,以汉、藏、满、蒙四种文字书写,分颗于左右碑。

雍和宫全景两碑亭之间,便是雍和门,上悬乾隆皇帝手书“雍和门”大匾,相当于汉传佛教的山门、天王殿。殿前的青铜狮子,造型生动。殿内正中金漆雕龙宝座上,坐着笑容可掬、袒胸露腹的弥勒菩萨塑像。最值得惊讶的便是高25米,飞檐三重的万福阁。其两旁是永康阁和延绥阁。两座楼阁有飞廊连接,峥嵘崔嵬,宛如仙宫楼阙,具有辽金时代的建筑风格。万福阁内巍然矗立一尊迈达拉佛(弥勒佛),高18米,地下埋入8米。佛身宽8米,是由六世达赖喇嘛的进贡礼品,用整棵名贵的白檀香木雕成。据说乾隆帝为雕刻大佛,用银达8万余两。这尊大佛也是雍和宫木雕三绝之一。还有一尊木雕三绝在万佛阁前东配殿照佛楼内,名金丝楠木佛龛,采用透雕手法,共有99条云龙,条条栩栩如生。接着我们便到了国子监和孔庙,我拜访了孔老夫子,在孔夫子面前请做了三辑,庄严肃穆的孔子令人佩服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智慧和精神 。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皇帝举行国家祭祀孔子的场所和全国最高学府,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第四天我来到了天安门广场,诺大的广场上是不是有警官来巡查,本身想亲自体验一下北京的升国旗,可惜时间太早,没赶得及。直到8点多,姑姑买票,便随着许多的旅游团一起进入了午门,我站在故宫的门口,故宫庄严肃穆,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听导游说: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故宫建筑中,不同形式的屋顶就有10种以上。以3大殿为例,屋顶各不相同。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其它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在建筑上起了装饰作用。

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兽,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后部内廷却要求庭院深邃,建筑紧凑,因此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再配以宫灯联对,绣榻几床,都是体现适应豪华生活需要的布置。内廷之后是宫后苑。后苑里有岁寒不雕的苍松翠柏,有秀石迭砌的玲珑假山,楼、阁、亭、榭掩映其间,幽美而恬静。在故宫里,我回想历史的长河,最让我敬佩的便是一代帝王康熙,我轻轻的踏着着每一块石板,着每一块石板上都有着古老的痕迹,我会想当年宫廷的繁华与昌盛,我不禁暗暗佩服古代劳动者的伟大智慧。站在御花园的最高处,我俯视群峰,心生敬重。故宫博物院以8273件(套)高居榜首,并收有很多绝无仅有的国宝。故宫的一些宫殿中设立了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绘画馆、分类的陶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铭刻馆、玩具馆、文房四宝馆、玩物馆、珍宝馆、钟表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是中国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

第五天我们来到了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国家体育馆。造型奇异的鸟巢、柔情似水的水立方。这些仅仅只能在电视上一睹为快的风景我全部都能亲眼所见。我非常开心,感谢祖国能如此昌盛繁荣。我们还来到了毛主席纪念堂,慎重庄严的目睹了毛爷爷的遗体,想起抗战时期的艰苦岁月,我不禁暗暗激发自己要艰苦奋斗,长大为国效力!

剑阁峥嵘而崔嵬篇8

陆机在《文赋》中说:“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巴山蜀水,处处风情万种,风情中全是安逸与幸福,所以老话说“少不入蜀”,怕的是贪恋这里的安逸富庶,消解斗志;又说“老不出川”,怕的是习惯了这里的禅意悠然,难敌风霜。然而,川人正是在这蜀山蜀水中练就了以柔克刚的智慧,在这安逸悠然的禅茶一味中悄然积蓄着斗志。蜀道再难,也阻挡不了这片土地横贯古今的包容,几百年前的大规模移民,造就了四川千姿百态的文化,体现在川景、川菜里,更是多姿多彩,回味悠长。

这条线路并非常规的旅游线,但内容无比丰富。一路风景变化万千,从气势壮美的大山到“千里长江第一城”,南丝绸之路的风貌都尽收眼底。

沿着这条路线,可以朝圣佛法――峨眉山被认为是佛教中普贤菩萨的道场,《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中记载:“西南方有处名光明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曰贤胜(普贤),与其眷属3000人,常在其中而演说法。”乐山大佛有一千多年历史,是中国最大摩崖石刻造像;也可以探索川酒文化――宜宾和泸州是闻名全国的五粮液和泸州老窖的故乡,也是千年古蜀文化的重镇;还可以重温蜀人的“盐味之路”――因产盐、贩盐、运盐造就的盐帮菜,影响着川人的味蕾,直到如今。

乐山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交汇处,自古水运发达,又盛产井盐,商业一度非常鼎盛。由于运货、制盐的劳动力主要是黄牛,所以当地美食一直以黄牛肉为主,比如著名的苏稽跷脚牛肉,汤色清凉,味道鲜美,闻名四川。峨眉山的牛肉咔饼令人垂涎三尺,也是因为这出色的牛肉。

若要体验名副其实的“禅茶一味”,一定要去峨眉山,这里的高度和湿度造就了优质的茶叶,峨眉山的寺庙作为禅宗名门,更有着流传千年的禅茶文化。

宜宾作为“千里长江第一城”,有发达的水运和酿酒产业,景色、美食都非常醉人。除了大家熟知的宜宾燃面,李庄白肉也是一个传奇。李庄古镇是川南的文化重镇,抗战时期曾是全国的学术中心,梁思成和林徽因在这里住过两年,其间,对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的李庄白肉赞不绝口。除了古镇的人文气息,宜宾的自然奇观和人文古迹也比比皆是,比如四川省内罕见的喀斯特地貌造成的石海,以及神秘的k人悬棺奇观。

自贡曾是四川最重要的井盐产区,当地菜以“重口味”为特色,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川菜分支――盐帮菜,无论冷吃兔、冷吃牛肉还是跳水蛙,都以麻辣鲜香见长,肉质特别有韧性,同时容易保存,可以带上一些当作伴手礼。

与川西相比,川东地区的旅游资源尚未规模化,但这里地处川、渝、陕交界的“金三角”地В地域辽阔,生态环境极佳,自然风光秀美;此外,川东还拥有特别的“巴”文化,与“蜀”文化比肩,构成丰富、多元的巴蜀文化,再加上著名的三国文化、红军文化,可以回顾许多历史变迁的重要时刻。

遂宁的传统宗教文化非常发达,但当下最为热门的景点却是“中国死海”。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像死海一样能让人漂在水面的地方。当地有一种叫做“冲”的特色小吃,有人也叫它五香芥末春卷或是“伤心芥末”,尝上一口,刺激的味道会一直从鼻子冲到天灵盖。

不管在历史上的哪一个阶段,阆中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地方,它从微妙的角度改变着中国的历史进程。从三国时期的张飞,到唐朝的袁天罡,都在这里参与着巴蜀的建设。清朝初年,成都经历战争肆虐,满目疮痍,阆中还被首任四川衙署当作省会驻扎过多年。阆中最著名的美食之一是张飞牛肉,事实上这道菜的名气和张飞本人关系不大。元末开始,西北地区的一部分回民迁徙到此,带来了食用牛肉的习俗,后来又融合了四川卤味的做法,阆中牛肉慢慢扬名全川。

作为川北门户,广元是屹立在蜀道前端的岁月见证者,历史上无数开国者在这里经历磨难与荣耀,许多文人也在这里留下千古诗篇。李白看到这里的山水,有感而发而作《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里见证过辉煌――女皇武则天就出生在此;也见证过苦难――安史之乱、黄巢起义都和这里有关。说到当地美食,不得不提豆腐宴。剑门豆腐历史悠久,不仅色香味俱佳,而且文化含量极高,据说其制作与发展和三国时期的蜀汉密切相关,几乎每道菜背后都有一个关于三国的传奇故事。

问道青城山,看水九寨沟,可能是四川境内最为人熟知的旅游线路。都江堰市坐拥举世闻名的世界遗产青城山、都江堰,但除非有“地主”带领,游客很难体会到当地真正的生活气氛。

在千年水利工程的庇佑和道家文化的熏陶下,都江堰人过着悠然闲适的生活,但因为地处阿坝藏羌走廊的交通咽喉,骨子里又多了一点奔放不羁的精神。当地小吃众多,不妨去体验一下最具特色的“都江堰夜啤酒”。

都江堰有着“山、水、城、林、堰”的城市布局,是成都的“后花园”。一到夏天,这里便住满了前来避暑的人。入夜,华灯未放,一席小吃的盛宴已在街上浩浩荡荡一字排开,十分壮观。炒大虾、盘蟮、龙虾、螺丝肉、麻辣兔、泡椒田鸡……味觉斑斓处,路人垂涎。脚下是滔滔不绝的岷江水,周围是缥缈的古堰夜色,桌上是香味四溢的美味佳肴,即使不喝酒,也很快迷醉。

九寨沟地处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川西高原,既有令人震撼的美景,又有藏羌地区神奇的风土人情。说到当地美食,自然是以川西高原上的牦牛为主,像牦牛火锅这种加强版、重口味的美食,搭配这里浓墨重彩的美景再恰当不过。这种火锅采用牦牛骨熬出的高汤,撒上花椒、辣椒等各种调料,煮上蔬菜,铺上牦牛肉,牦牛肉劲道而绵柔,吃起来过瘾,汤味浓烈,十分适合为高原旅游补充能量。

藏式“西班牙火腿”――藏香猪,是深受当地藏族人欢迎的一道菜。将猪肉像风干牛肉一样腌制后晾晒,待软硬适中的时候切成块,蘸上特质的调料,直接生吃,肉质软糯而有韧性,带着高原的风味,让人欲罢不能。从进入317国道起点的那一刻起,这种浓烈的风味就一直是餐桌上的佳品,也是高原人民给游人的最佳馈赠。

从雅安穿越大凉山,是一件很诗意的事。雅安碧峰峡因林木葱茏、四季青碧而得名,景区内不仅有大熊猫保护中心,还有60多个与女娲有关的景点。说到女娲,不能不提雅鱼。当地传说:女娲补天时佩剑不小心掉入江中,碰巧被雅鱼所吞,所以现在我们见到的雅鱼,天堂骨形似宝剑。雅鱼的味道也真配得上这么高雅的传说,由于长期生活在雪融水中,其肉质鲜嫩至极。也正因为其生长环境特殊,想品尝地道的雅鱼,必须到雅安。除此之外,雅安还有背包客和摄影家的露营圣地――牛背山,运气好的话可以看到“蜀山之王”贡嘎山的云海。

千里大凉山,风景醉人,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因摩梭人的走婚文化而闻名的泸沽湖。对旅游者来说,走婚可能只是个噱头,但这里的美食可绝对不是噱头,比如醉虾。醉虾,就是用当地特色的调料将湖中鲜虾浸泡,使其“醉”去,既保持了虾的鲜美和肉质的弹性,又去除了腥气。

剑阁峥嵘而崔嵬篇9

[关键词]清代诗歌;《石钟山记》;接受

[中图分类号]I222.7 [文献识别标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1-0104-07

[作者简介]张小华(1974—),女,江西瑞昌人,文学博士,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和楹联研究。(江西南昌 330077)

Title: On the Qing Dynasty Poetry of Poyang Lake ——A Case of the Stone Bell Mountain

Author: Zhang Xiaohua

Abstract: The poetry of Tang and Song Dynasty had been widely imitated in the Qing Dynasty,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Poyang Lake poetry. Qing poetry about the Stone Bell Mountain more or less leaves the imprint of The Stone Bell Mountain. Of all the Qing Dynasty poetry with the theme of the Stone Bell Mountain, some center around the origin of the name of the mountain, and some around its steep, some around the unique sound out of water-stone tapping, others writes about its weird rocks and gloomy and misty atmosphere. These works, to a certain extent, reflect the acceptance in the Qing Dynasty poems of Su Shi’s The Stone Bell Mountai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about 75 Qing Dynasty poems reveals the acceptance of The Stone Bell Mountain in creative think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rks.

Key words: Qing Dynasty poetry; The Stone Bell Mountain; acceptance

“(清代诗歌)在艺术形式方面,走过了从专摹盛唐,到广师唐宋,再到独创清诗这样一条艰难的道路。”①清代鄱阳湖诗歌题材大致以石钟山、鞋山、落星墩、宫亭湖、康郞山为主,这些诗歌也体现了“广师唐宋”的审美趋向。下面以石钟山为例,探讨鄱阳湖诗歌“广师唐宋”的审美趋向。

石钟山地势险要,陡峭峥嵘,扼长江、控鄱阳湖,号称“江湖锁钥”,自古即为军事要塞。又因鄱阳湖是古代重要的水运枢纽之一,向南连通赣江。乘船经赣江至大庾岭,翻越大庾岭到达广东,是古代迁谪岭南人士的必经之路。鄱阳湖向北入长江,顺风之时,一日之内即可抵达扬州。络绎不绝的鄱阳湖过客当然会来此“江湖锁钥”登临览胜,且苏轼的《石钟山记》又为文人雅士探访石钟山增添一份动力。诚如王士祯《石钟山》所云:“苏公游赏后,馀韵石钟山。”因此,清代与石钟山有关的诗歌总是或多或少地留下《石钟山记》的烙印,如黄景仁《青玉案·泊石钟山下》:

噌吰巨响湖心里。石作窍、风穿矢。石本无声声在水。夜深老鹘,非关人语,自会摩崖起。 崖间似有残碑记。欲读高寒不能矣。多分简郦兼陋李。苍松两树,月中犹认,苏氏贤乔梓。①

此词将苏轼《石钟山记》加以浓缩,颇似词中之“檃括体”,苏轼所言“稍加檃括,使就聲律”者也。“石本无声声在水”,虽采自原文“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然高度凝炼,遂成千古名句。又如梁清标《游湖口石钟山次壁间韵(山有石扣之作钟声旧有东坡记今不可识也)》:

怪石临无地,凌空叠乱峰。江声晴到阁,岩响夜闻钟。禅定看驯鸰,云根起蛰龙。遥青五老出,凭槛荡尘胸。

该诗题注中虽注明“旧有东坡记”,诗作却荡开一笔未拘泥于钟声之来由,但其诗心未跳脱出苏轼的影响。首联学东坡“千章古木临无地,百尺飞涛泻漏天”,气魄亦浑雄。蛰龙腾起,“凭槛荡尘胸”中亦有东坡之胸襟。再如:罗长裿《百字令·石钟山》:

惊涛万里,把长江卷起,苍烟千尺。老树槎牙临绝涧,一片翠螺欲滴。矶点腥唇,涡喷饮沫,下有鼋鼍蛰。微风鼓处,铿然水石相激。 记说昔日坡仙,扁舟夜泊,绝壁曾听得。鞺鞳噌吰时间作,似应歌钟无射。莫是钧天,潇湘夜奏,乐部忘收拾。鞋山龙女,窃来波底偷击。②

点化苏轼《石钟山记》而了无斧凿之痕。结拍“鞋山龙女,窃来波底偷击”,用本地典故,驰骋想象,真神来之笔。掩卷沉思,但觉馀音袅袅,不绝如缕。

综观清代石钟山题材的诗歌,有的围绕石钟山山名的由来腾挪笔致,有的围绕石钟山极写山形之险峭,有的细细状写石钟山水石相叩击时声音的独特,有的则状写山石之怪异以及山间氛围的阴森、缥缈,这些作品都可以看出苏轼《石钟山记》的影子。笔者根据收集到的约75首清代诗歌进行分析,试图通过梳理清代鄱阳湖诗歌的创作思维及其作品特色,探讨清代石钟山题材的诗歌对《石钟山记》的接受。

一、山名来由

在这80首诗作中涉及山名来由的约28首,约37%,它们分别是:钱澄之《石钟山》、梁清标《游湖口石钟山次壁间韵》、尤侗《泊石钟山》、韩纯玉《石钟山》、梁佩兰《石钟山夜泊》、屈大均《泊舟石钟山下作》、宋荦《游石钟寺次晦山大师韵二首》、方殿元《登石钟山》、王式丹《石钟山》、陈炳《石钟山》、潘耒《石钟山》、查慎行《石钟山》、王时宪《石钟山》、张棠《石钟山》、管抡《石钟山山响楼二首》、《石钟山下闻水石相激声》、顾嗣立《石钟山二绝》、沈元沧《石钟山》、桑调元《石钟山歌》、袁枚《泊石钟山》、彭玉麟《石钟山》、杨文莹《石钟山彭氏绀园别业》、程道存《石钟山泛月图》、陈衍《雨中登石钟山》、王晋征《湖口石钟山》、黄景仁《青玉案·泊石钟山下》、罗长裿《百字令·石钟山》。这28首诗作中赞同苏轼观点的约20首,下面举例说明。

《石钟山记》让人铭记的原因之一是苏轼对山名进行了解释。《石钟山记》云:“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这正如宋荦《游石钟寺次晦山大师韵》所说,“胜地《水经》著,高文苏子留”。苏轼所言的“同”即是他与郦道元对钟声缘起的解释相同,也即“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水石相搏成为山名为“钟”的来由,这是郦、苏的观点。清人的作品中基本上是顺应此说,只是各自述说的角度稍有不同。

这些作品有的从亲身见闻出发,详细介绍水石相搏产生钟声的过程,如沈虹《石钟山歌》:

石钟之名自谁始,郦元所考良有以。愚人至今尚敲击,赖有坡公会其旨。须信山当风水冲,山根穴窟本玲珑。江湖疏凿成万古,洪波鼓铸由神工。物空则鸣理自显,叩以大小应不穷。江虚夜静万籁寂,噌吰镗鞳声涵空。我来适逢良夜泊,长歌激越响彻作。又曾清昼空潭眠,以石抛掷还铿然,乃知李渤得其肤坡公得其要。风耶水耶杳莫知,但闻一搏一拊皆成妙。更为山名广其说,坡公应亦掀髯笑。

开篇即明确表示自己支持郦道元的观点,“石钟之名自谁始,郦元所考良有以”,后又进一步说“赖有坡公会其旨”。然后从自己理解的角度解说,他认为山根处有很多穴窟,物空则鸣,故风、水冲击之声自然有“噌吰镗鞈”之声。篇末再以自身“夜泊”、“昼眠”的亲身所闻支持郦、苏之说。又如钱澄之《石钟山》:

……下见石钟石,纷纷考击痕。嗟此李渤误,如何至今存。此山本空洞,如覆盂与盆。水落人可入,有路达城。以此风鼓浪,水石互吞吐。所以苏公来,大声水上喧。自公此记出,一洗石钟冤。明明《水经注》,不肯信郦元。

先感叹李渤之误,然后说石钟山临水处有“人可入”的空洞,这空洞就像倒着的盂与盆。因此,风起浪鼓之时,水石吞吐,水声喧天自是合乎常理。最后四句再次指出水石吞吐产生声音的解释出自郦、苏。还如尤侗《泊石钟山》:

潭深径仄断人行,落日何来鞺鞳声。湖浪尽吞千籁入,江潮初涌一山鸣。崖前石屋僧俱老,洞田鱼矶月渐明。夜半客眠愁复醒,一时惊起故乡情。①

石钟山临鄱阳湖处岩石陡峭,水丰水涸皆为深渊,而石钟山山石荦确,故有“潭深径仄断人行”,此句为后文解释山名来由铺垫。颔联承二句,解释“鞺鞳声”之来由,亦即钟声来由,“湖浪尽吞千籁入,江潮初涌一山鸣”,尤氏也认为是水声澎湃造成山鸣而成钟声。

有的虽未详细状写却用他自己的观点声援郦、苏之说。如“江声晴到阁,岩响夜闻钟”(梁清标《游湖口石钟山次壁间韵(山有石扣之作钟声旧有东坡记今不可识也)》)、“玲珑开石穴,澒洞来湖钟”(梁佩兰《石钟山夜泊》)、“昔闻壁下多窍穴,风水击搏鼓钟响”(陈炳《石钟山》)、“水石有奇音,铿鍧石一发。欲验坡公言,归舟侯崖月”(潘耒《石钟山》)等等。

石钟山之名缘起是因为“微风鼓浪,水石相搏”,也就是说,风、石、水三者是钟响之基本因素,风、石、水三者缺一则不能听见钟声轰鸣。如袁枚《泊石钟山,正值水落,见怪石森布,绝无钟声》:

古有石鼓无石钟,此山疏解从坡公。道是风水相冲击,四更月下声隆隆。我来曳杖走山脚,水落湖平见硗确。满地横陈怪石供,洞庭不奏钧天乐。

苏轼疏解钟声之源时正值水涨之际,水石相击,故自有声,然作者于水枯之时当不得见也。“一湖春水烟茫茫”,这是作者所见之景,可见开春之时鄱湖水位并不深。然作者意不在驳斥苏轼,而是反证苏轼之解释。水落湖平、怪石横陈,水石难以相击,故“绝无钟声”。还如张棠《石钟山》:

昔读东坡记,石钟何铿铿。今来泛彭蠡,水涸春寒生。乘兴一攀跻,寂然不闻声。乃悟万物理,难与造化争。秋来虫唧唧,春至鸟嘤嘤。各以气相感,非时则不鸣。我心亦如石,缄默以自荣。待看湖水涨,相击始砯砰。

囊昔耳闻石钟山水石声,而今亲历水已干涸,因此实不能证先前之闻。然作者却于此生发哲思,人与自然以气相感,造化弄人,我自淡然面对。在悟出“非时不鸣”后,期待湖水涨起,他相信那时自会有“相击始砯砰”的噌吰钟声。

以上二作未见钟声的思维背后仍然是对郦道元、苏轼观点的支持。

二、山形险峭

统计分析样本中的75首诗作中,关于山形险峭的诗作数量接近探讨山名来由的诗作数量,约26首。它们分别是:彭士望《九月十六日舟次石钟山》、黄宗羲《石钟山》、钱澄之《石钟山》、梁清标《游湖口石钟山次壁间韵》、尤侗《泊石钟山》、金德嘉《游石钟山》、周斯盛《八里港望湖口县石钟山》、陈炳《石钟山》、潘耒《石钟山》、查慎行《石钟山》、查慎行《游下石钟山题山响楼壁》、胡会恩《石钟山》、王时宪《石钟山》、汤右曾《放舟至下钟山》、陈大章《下钟山》、管抡《石钟山山响楼二首》、沈元沧《石钟山》、桑调元《石钟山歌》、吴法韶《石钟山》、邓辅纶《石钟山谒昭忠祠》、杨文莹《石钟山彭氏绀园别业》、陈衍《雨中登石钟山》、姚蕴素《游石钟山》、裴汝钦《石钟山昭忠祠》、王晋征《湖口石钟山》、罗长裿《百字令·石钟山》。这些关于诗作中的山形与苏轼笔下的山形非常接近。

苏轼笔下的石钟山临水处为绝壁,观之则“大石侧立千尺”,故而山形具有“险峭”的特点。苏轼对于山形特点未大肆用墨,然清人领略了苏氏之意,他们诗作中的石钟山的“险峭”较苏轼而言让人更为折服。对石钟山的雄险陡峭之极力用笔者莫若陈大章《下钟山》:

两钟兀嶙嶒,下者尤诧愕。势若玉龙翔,凌霄露龈腭。老壁挂飞云,下临无底壑。义牙石气矗天青,玉斧神斤几雕凿。或黝若髹荧,或翠如黛剥。润肤比凝脂,皴头类斧斫。巧穿九曲珠,靓涌三花萼。拉杂霹雳烧,狞恶奇鬼护。米颠襟袖失玲珑,奇章甲乙殊毫末。绝顶一线天,乳实絙百索。决眦神为驰,缩颈胆欲落。劈开山骨碾雷霆,直入重渊取蛟鳄。

开篇即以上下钟山嶙嶒之势对比突出下钟山的不平常,“尤诧愕”。如何令人“诧愕”,下文承此展开。“势若玉龙翔,凌霄露龈腭。老壁挂飞云,下临无底壑。义牙石气矗天青,玉斧神斤几雕凿”,其势如龙,龈腭冲天而张,令人惊悚,其下又临无底壑,因其无底,人立其上则寒气顿生。至此石钟山山形之险已让人不寒而栗。接着,“或黝若髹荧”开始转笔,“嶙嶒”之外另有一番面貌。“黝若髹荧”、“翠如黛剥”、“巧穿九曲珠,靓涌三花萼”,下钟山真可谓“厉”、“异”、“巧”齐具也。

石钟山下临江水,其下波浪澎湃,这种澎湖之势令山形愈显雄峭,如陈炳《石钟山》:

乱水交流此沆漭,石钟诸峰列天仗。浑元蕴结山石奇,峭壁拔起飞涛上。森然积铁势欲怒,似与万派争雄长……

前六句写钟山之石的奇崛,“诸峰列天”、“峭壁拔起”、“森然积铁”,“飞”、“争”、“怒”,莫不使人想起韩愈的《山石》,学韩诗亦有韩诗之妥帖排奡。石钟山峭壁起涛之上,雄峭之劲可见。还如:潘耒《石钟山》:

湖口见石钟,轩然特奇拔。双峰似奔猊,下饮湖波渴。不知几千载,水石相荡汩。嵌空山悬根,透瘦石露骨。侧立肖斧皴,中开象门阅。亭亭吐花跗,矗矗排箭筈。翩若垂旌旛,屹如具袍笏。楼阁缀飞岩,流盻穷天末。

开篇用“奇拔”概括石钟山山形之特点。接着细笔摹写。“双峰似奔猊”,着一“奔”字不单是写活了石钟山,更是将其气势表现出来,渴奔的狮子,虎虎生威也让人不寒而栗。作者用动态比喻之后,再接着从静态刻画。“嵌空山悬根”,飞空而上,山根悬露,这是远观。远观山根悬露近看则山似斧削。至此,峥嵘峭拔、瘦石露骨、临涛空悬的石钟山该是多么地令人生畏!还如梁清标《游湖口石钟山次壁间韵(山有石扣之作钟声旧有东坡记今不可识也)》:

怪石临无地,凌空叠乱峰。江声晴到阁,岩响夜闻钟。禅定看驯鸰,云根起蛰龙。遥青五老出,凭槛荡尘胸。(其一)

列炬探幽处,晨为洞壑留。扪萝寻断碣,倚杖瞰飞流。漫灭眉山字,苍茫碧汉游。莫言彭蠡阔,绝壁小沧洲。(其二)

何谓“无地”?犹言看不见地面,形容位置高渺也。下临无地,上又凌空,石钟山险矣!

此外,石钟山的险也包括其为凶猛之物的巢穴。这又使得其在险峭之外凭添一份雄霸之劲。如陈三立《湖口望石钟》:

环屈坚山脚,扁舟亦自东。斗城明两水,岩壁作深丛。呗落蛟鼍窟,帆回雁鹜惊。残阳能醉客,魂接画梅翁

“蛟、鼍”皆水中凶猛之物。其巢穴当为常人不敢近之。还如张澍《湖口舟中望石钟山》:

……倾崖有驰光,浏览恣丽瞩。岂不畏蛟龙,噌吰心以沃。

悬崖之上星驰光骛,噌吰之间遥相叩击,雄险之气可见。

诚然,除以上所述之外,清代诗人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表现石钟的山形险峭。如表现石钟山不易攀登,如钱澄之《石钟山》:“顺风过绝壁,斗削不可扪。”;刘成驹《登石钟山》云:“窈窕思寻百仞巅,谽谺曲磴费攀援。”凡上种种,无不透出石钟山的雄险、陡峭之势。

三、山石奇特

关于石钟山山形的描述中一部分会涉及山石的状写,在统计分析样本中的75首诗作中,这部分诗作的数量明显少于“山名来由”和“山形险峭”诗作的数量,约14首,它们分别是:黄宗羲《石钟山》、梁清标《游湖口石钟山次壁间韵》、金德嘉《游石钟山》、王式丹《石钟山》、宋荦《游石钟寺次晦山大师韵二首》、陈炳《石钟山》、潘耒《石钟山》、查慎行《石钟山》、汤右曾《放舟至下钟山》、陈大章《下钟山》、沈元沧《石钟山》、袁枚《泊石钟山》、陈三立《湖口望石钟》、王晋征《湖口石钟山》。

以上诗作关于山石的描述也表现出了对《石钟山记》的承继。《石钟山记》云:“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苏轼先以夸张手法极言大石的高峭,次运用比喻手法状写大石的形态,阴森恐怖,令人生畏。高峭,猛兽奇鬼的山石,以及怪异山石产生的令人心悸的感觉是苏轼对石钟山山石的印象,这种印象成了清人石钟山题材诗歌中山石永恒不变的形态。

清人诗作中直接用苏轼称谓山石的“兽”字言石钟山山石的如王晋征《湖口石钟山》:

矗矗江面石,一邑钤门户。水涨头角昂,水涸全身吐。或如形,或如刀剑舞。上拥古苔青,下刷无寸土。确如洪钟声,水石相击怒。

“头角昂”已是猛兽之态,顺此态势,作者直言,或如“形”。又如钱澄之《石钟山》:

昔我挂帆上,江流何浑浑。顺风过绝壁,斗削不可扪。遥见系罾人,有若岩际猿。今来水始落,与子同攀援。石拒本无径,壁裂如有门。时时奇鬼搏,往往猛兽蹲。绝顶望江流,浩浩东向奔。还顾足垂处,凛然森心魂……

开篇今昔对比中写水涨水落时气势之差异,然皆不离浑浩之势,与兽气相谐。钱澄之的“时时奇鬼搏,往往猛兽蹲”简直就是苏轼“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翻版。

有的诗作写山石手法稍有变化,虽赋以兽形,却未直言一“兽”字。如宋荦《游石钟寺次晦山大师韵二首》:

维舟依洞壑,振策向孤峰。吞吐江湖水,崟崎上下钟。岩危蹲虎豹,树老走蛟龙。目极风帆渺,云涛正荡胸。

首联以流水对进入画画,接着状写其神。“吞吐”、“蹲”、“走”动词一着,神态毕肖。虎豹,兽中凶猛彪悍之王。蛟龙虽不称兽,其凶猛亦如虎豹之兽。还如查慎行《石钟山》:

鄱阳吞天来,喷薄南出口。江流不能敌,抵北乃东走。悬崖峙西湾,水势扫如帚。孤城艮其背,外捍赖两肘。灵区聚神奸,石状杂妍丑。平铺理横截,旁罅中劈剖。熊罴饥攫人,奇鬼起援手。蜂窠挂篙眼,鸟卵破瓮缶。一一皆下垂,中空无一有……

诗作将鄱阳湖拟人化,因其具有吞天的力量,因此,扬子江不能与其敌,故自东流而去,构思新颖。此为概写,亦为铺垫,下文接着称山石为“熊”,“熊罴饥攫人,奇鬼起援手”,饥饿的熊,令人望而惊魂。

四、山之氛围

与山石怪异诗作数量相当的是对山之氛围的点染,统计分析样本中的75首诗作中这一类约12首,它们分别是:钱澄之《石钟山》、王式丹《石钟山》、查慎行《石钟山》、汤右曾《放舟至下钟山》、陈大章《下钟山》、桑调元《石钟山歌》、吴法韶《石钟山》、谢元淮《湖口县望大孤山寻石钟故迹》、陈三立《游湖口石钟山歌》、裴汝钦《石钟山昭忠祠》、李钟璧《石钟山和碣上韵》、黄景仁《青玉案·泊石钟山下》。

苏轼《石钟山记》通过以动衬静,静中见动的手法对山上气氛进行状写。“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阴森恐怖,奇险毕现。也写了山上环境气氛悲凉冷清,令人心悸。清人诗作中石钟山有森然之状,也有的如缥缈仙境,这种缥缈较之苏轼笔下月夜中的石钟山稍有变化,然这种变化仍可看作是苏轼笔下石钟山氛围的一种生发。石钟山上怪异的、如猛兽奇鬼的山石,加之山上“磔磔云霄间”的栖鹘声,和“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的鹳鹤声,在清冷月光下愈发让人心悸。身处其中,苏轼的感觉是“余方心动欲还”。石钟山森然、清冷、心悸的氛围让人有不真实之感,清人笔下石钟山则缥缈、幽暗,同样具有不真实特质。先看清人诗作中森然之感的石钟山。如陈大章《下钟山》:

……拉杂霹雳烧,狞恶奇鬼护。米颠襟袖失玲珑,奇章甲乙殊毫末。绝顶一线天,乳实缓百索。决眦神为驰,缩颈胆欲落。劈开山骨碾雷霆,直入重渊取蛟鳄。

“拉杂霹雳烧,狞恶奇鬼护”较苏轼笔下鹳鹤叫、老人咳更令人恐怖,这种恐怖之景让狂人米芾都心魂不宁。人处其中,其耶?非耶?恍惚迷离,难辨真假。

状写石钟山缥缈之境的则如李钟璧《石钟山和碣上韵》:

直上孤危苍翠峰,随人踪迹屐和筇。难寻仙侣开云洞,且与同游叩石钟。缥缈如将三岛即,蜿蜒似与六龙逢。举头天外舒双眼,四回云山数百重。

“仙侣”、“云洞”已显缥缈之态,接下两句“缥缈如将三岛即”,“三岛”一直是古代诗作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让人神往的背后是因其太美好而真实生活中不存在,也即其具有的不真实感。状写这种不真实感的还如邓辅纶《石钟山谒昭忠祠》:

灵构高下殊,异石参差见。险凿道忘峻,势曲径迷转。百尺下冥会,万窍中贯穿。云窦倒疑空,天乐听来变。齿齿远雉衔,鳞鳞素波旋……

云气缥缈、曲径迷转中隐隐天乐飘来,虽可曰人间仙境,实则为人间不可有之境也。作者在这玄冥之中同样具有不真实感。

有的则用拟人的手法写身处陡峭山形之中见到荦确山石之后的森然之感,如查慎行《石钟山》:

……灵区聚神奸,石状杂妍丑。平铺理横截,旁罅中劈剖。熊罴饥攫人,奇鬼起援手。蜂窠挂篙眼,鸟卵破瓮缶。一一皆下垂,中空无一有。

熊罴、奇鬼一齐袭来,令人惊悚。蜂窠、鸟巢皆呈零乱之状,空无一物,也令人生怯畏之感。

其他则如“已荒残照城三里,况复磷飞草一丘。夜半老人还咳否,滔滔谁与问东流”(张宿煌《吊石钟山用友人韵》)、“缅缭曲兮又窈冥,周下上兮石齿齿”(陈三立《游湖口石钟山歌》)等。

树迷谷口也好,磷飞草丘也好,窈冥、迷离的石钟山上空总也飘不去苏轼笔下意象母体营造的氛围。

五、钟声奇妙

依苏轼《石钟山记》,石钟山之名缘起乃其声音,统计分析样本中的75首诗作中,涉及声音的诗作约11首,它们分别是:钱澄之《石钟山》、王式丹《石钟山》、查慎行《石钟山》、汤右曾《放舟至下钟山》、陈大章《下钟山》、桑调元《石钟山歌》、吴法韶《石钟山》、谢元淮《湖口县望大孤山寻石钟故迹》、陈三立《游湖口石钟山歌》、裴汝钦《石钟山昭忠祠》、李钟璧《石钟山和碣上韵》、黄景仁《青玉案·泊石钟山下》。

苏轼《石钟山记》中听到的声音先是“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继而“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这种声音阔大沉雄,不失豪放之感。承继苏轼对阔大雄浑之钟声描述的有查慎行《石钟山》:

……有时应鞺鞳,照影见星斗。忽然风喧豗,声作蒲牢吼。

“鞺鞳”直承苏轼而来,“风喧豗”、“蒲牢吼”,聲音皆洪大。再如张澍《湖口舟中望石钟山》:

……大声发水上,势与山根触。震荡轩皇乐,和以云韶曲。

声音与山根撞击,气魄雄大。声音又似“轩皇乐”、“云韶曲”,此二者皆壮观。苏轼对他听到的声音的解释是:“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周景王,东周第十二代君王。据《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四年(前521)铸成无射钟。魏庄子,晋国大夫。据《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2),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给魏绛。苏轼听到的是宏亮音沉雄之音,但“无射钟”和“编钟”所奏出的又岂只此一种音色?清人诗作基于“无射钟”和“编钟”所奏出的乐音当然丰富多彩。因此石钟山钟声并非仅是一种单调的雄浑、激昂之音,如陈炳《石钟山》:

有时变作琴筑声,呜咽之中又清朗。不知天匠何年凿,万古留与人幽赏。吾生吴头适楚尾,漾舟昨日停只桨。瑰奇巉绝澶漫急,耳目一新游不枉。

呜咽之音皆哀,让人心沉郁,而清朗之音则让人心明静、澄澈。石钟山钟声由呜咽转为清朗,是在两种偏柔音质间的转换,美妙动人。其偶尔也会有清脆之音,如彭玉麟《石钟山》:

……石钟山耸玉珑璁,镗鞳声来囷窍风。

不但有清脆之音,且金玉之清脆与镗鞳之雄浑旋律交织。如程道存《石钟山泛月图》:

崔嵬石声为磬金,声钟石以属角钟。不知造化几炉炭,范铸一器当鸿蒙。鞺鞳訇磤各成响,风水相遭两凌荡。

“鞺鞳”和“訇磤”对声音的描述承继苏轼,“磬金”、“角钟”则是诗人自己的独特感觉,此二者音质皆不同。

在清人诸多描摹石钟山的诗作中用笔最细者莫过于桑调元《石钟山歌》:

石钟山势何孱颜,大湖风起横翻澜。水石震宕怒相搏,噌吰镗鞳声震天。帝张广乐众器全,钟声乃在群音先。想当元黄初冶铸,阴阳炭入洪炉燃。巨灵鼓橐钥,模范熔山川。乾坤法物镇常在,击之一十二万年。野夫放浪天地间,登高长啸空谷传。大声相应水上作,华鲸铿破彭湖烟。南北筍簴双高悬,大钟小钟彻重玄。周景魏献何足齿?知音不数玉局仙。浑茫元气资节宣,体用自具寂与喧。风恬浪静音响息,缥缈有似海上之神山。

开篇气魄雄浑,极写石钟山之孱颜,“横翻澜”、“怒相搏”、“声震天”。接着展开想象,将这气势所产生的声响与天帝之乐联系起来,从而进一步说明石钟山气势不凡。“野夫”起六句回到现实,“周景”两句又转到历史。结篇风貌与开篇迥然不同,“风恬浪静音响息”。以动入以静出,贯穿现实、历史,作者笔法腾挪。桑调元称石钟山“帝张广乐众器全”,因此既有水石震宕的噌吰镗鞈,亦有放浪天地的空谷长啸。石钟如乾坤法物,击之可穿越古今,钟声击水如华鲸乘风破浪,穿透长空。如此众多美妙的声乐使得周景王的无射钟、魏绛的编钟都不足挂齿。

石钟山边美妙的音乐吸引了石钟山边的各种生灵,如胡会恩《石钟山》:“鱼龙潜听宫商叶,鸿雁遥赓节奏徐。”这些变幻多样的声音与苏轼《石钟山记》的影响亦分不开。

六、文本结构

以上所述山名来由、山形险峭、山石怪异、山之氛围、钟声美妙都是从作品内容具体要素来分析清代鄱阳湖诗歌对《石钟山记》的接受,是对架构因素的接受。清人作品不单如此,其亦有整体框架的接受,即文本结构的接受。

《石钟山记》通过游记发表议论,它既有记叙文写景状物形象生动的特点,又兼具议论文剖析事理,探讨问题的性质。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作者对有关石钟山命名由来的两种说法提出质疑,突出实地考察的必要性,是作者考察的缘起和展开下文的依据。第二部分写作者实地考察石钟山的情景,终于弄明白了山名石钟的真相,为下文转入议论、阐发主题铺垫。第三部分点明全文主旨,说明凡事须重“目见耳闻”,不可轻信传说或臆断。是作者考察后的感想。全文布局谋篇极为细致周密,既前后照应,首尾贯通,又层次井然,脉络分明。这种结构方式与表现手法也为清人诗作承袭,最为明显者如钱澄之《石钟山》:

昔我挂帆上,江流何浑浑。顺风过绝壁,斗削不可扪。遥见系罾入,有若岩际猿。今来水始落,与子同攀援。石拒本无径,壁裂如有门。时时奇鬼搏,往往猛兽蹲。绝顶望江流,浩浩东向奔。还顾足垂处,凛然森心魂。下见石钟石,纷纷考击痕。嗟此李渤误,如何至今存。此山本空洞,如覆盂与盆。水落人可入,有路达城。以此风鼓浪,水石互吞吐。所以苏公来,大声水上喧。自公此记出,一洗石钟冤。明明《水经注》,不肯信郦元。世无读书人,固陋安与论。

作者先写自己来到石钟山,“昔我挂帆上……今来水始落”。接着写山石奇异,“时时奇鬼搏,往往猛兽蹲”,以及身处此中的感受,“凛然森心魂”。接下去开始写钟声由来之误,然后得出钟声实乃水石吞吐的声音的结论,“此山本空洞,如覆盂与盆。水落人可入,有路达城。以此风鼓浪,水石互吞吐”。这是作者对郦道元、苏轼观点的认同,也是自己亲身体验得出的结论。文末生发议论,“世无读书人,固陋安与论”。这种先考察,后议论阐发,点明主旨的思路结构与《石钟山记》几乎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