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索亚历险记主要内容十篇

时间:2023-03-28 22:14:37

汤姆索亚历险记主要内容

汤姆索亚历险记主要内容篇1

1、故事讲述的是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2、小说的时代在南北战争前,写的虽是圣彼得堡小镇,但该镇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的缩影。

3、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

(来源:文章屋网 )

汤姆索亚历险记主要内容篇2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把童年时我们的幻想、渴望去冒险,不拘束于世俗的条条框框表现的淋漓尽致,让我们也不免随故事跌宕起伏而产生共鸣,热血澎湃!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学生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中学生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1一位聪明可爱的卷发男孩,一位刀子嘴豆腐心的家庭主妇,一位穿着破烂的流浪儿男孩密西西比河畔小镇的人们演绎着一个个惊险的故事,最终构成了一步脍炙人口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讲述的是十九世纪密西西比河畔小镇人们的生活。全书以汤姆为中心,开展了一系列或惊险或有趣的故事。

汤姆无疑是本书中最耀眼的人物,他的善良与正义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还记得在那次法庭上,印第安人满口胡言,无辜的波特成了替罪羊,眼看就要被施以绞刑,知情的汤姆坐立不安,寝不安席,最终冒着被坏人乔东害的危险勇敢地站出来,在大庭广众之前说出了真相,成功为波特洗白。读到这里,我想大家的心情都跟我一样,为波特的释放而兴高采烈,可一想到汤姆极有可能被杀害,那一颗还不容易放下的心又一下子悬了起来了。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扣心自问,如果那个知内幕的人不是汤姆而是你,你有没有勇气像他一样站出来为波特洗白。大家的答案多多少少应该都是带着一丝犹豫的吧。是啊,在如今,还有多少人会为了正义,冒着被报复的危险站出来?

其实这些事情在生活中并不少见:领导是个不折不扣的贪官,你明知内幕却畏于他的力量,不敢揭发他,还拼命讨好;考场上同学作弊,你不但不揭发还干脆与他一起作弊……这些例子数不胜数。在现在的社会里,能毫不犹豫站出来揭发他不道德行为的,恐怕只有那些最善良,正义的人。

我闭上眼,脑海里浮现出汤姆与朋友玩耍的情景。他是那么善良、机灵、正义,那么快乐,那么纯粹。

中学生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2光是看《汤姆·索亚历险记》这个书名,也许你会觉得它只是一本普普通通的冒险小说。但是现在我需要告诉你,这是一本享誉世界的著名儿童文学小说。

这本书的主人公汤姆·索亚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他虽然很淘气,但也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小男孩。他一心想着要去当绿林好汉,过上行侠仗义的自由生活。在波莉姨妈的眼里,他虽然爱调皮捣蛋,坏心眼儿多,可她又不由自主地喜欢汤姆这个孩子。在孩子们眼里,他是一个勇敢的大英雄,敢于出庭指证杀人犯印第安·乔,解救了被冤枉的莫夫·波特;他是一个英明的领头人,带领伙伴们痛痛快快地在杰克逊岛上当了一回海盗;他是一个忠诚的好朋友,会把宝藏和朋友一起分享……

一本真正的好书,一定会让你有所感慨。

《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有很多地方可以让人揪心不已。其中最明显的一处就是汤姆和贝西在山洞中一起寻找出口的那一章。阴暗的环境、弯曲的小路,一切的一切都静谧得那么可怕。汤姆在那种环境中不仅要尽量快速地寻找到出口,还要尽力照顾好瘦弱的女孩贝西,这个任务绝对不会简单。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个年仅十几岁的小男孩不仅做到了,还完成得很出色,这足以证明汤姆其实是一个很优秀的孩子。

“是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话没有人会陌生。而我认为,这句俗语正是汤姆·索亚的真实写照。他就像是一块深藏不露的金子,平时呈献给人们的表面是调皮、捣蛋、淘气的坏男孩;可一旦到了他发光的时候,他带给人们的印象就会颠覆以往的玩世不恭,而是勇敢、英明、机智的化身。他因为他那耀眼的金光,得到了整个小镇人民的尊敬。

其实我们哪个人不是这样?

我们每一个人,都像汤姆一样,每个人都是一块深藏不露的金子,平时普普通通,看起来没什么了不起,可一旦发光就会一发不可收拾。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培养、挖掘自己的潜力,使自己发出灿烂的金光,使自己发出的金光更加地璀璨、耀眼。

让我们一起,放下那些烦恼,放下那些忧虑,让我们一起,寻求那些真理,寻求那些梦想,朝着成功出发!

中学生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3童年像是一串五彩缤纷的脚印,又像是一首歌。歌中有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而书就是伴着歌声的五彩泡泡,装点童年。

当我合上《汤姆·索亚历险记》,闭上眼睛时,主人公汤姆的影子一直挥之不去。这本书是一首童年的赞歌,描写了一个渴望自由、聪明机智、颇有情趣,却又有些顽劣的孩子。马克·吐温实际是在描述自己,使很多人看到这本书就如同看到了自己的童年。

汤姆活泼开朗,是个有些“小聪明”的孩子。粉刷栅栏本来是个苦差事,他却假装干得津津有味,引得小伙伴纷纷用玩具来换取劳动片刻的快乐,这正是应了那句“得不到的才是最想要的”。当然汤姆不仅没有被训,还完成了任务,得到了玩具,并用玩具换取票子,得到了大多数人得不到的奖励———《圣经》,令小伙伴羡慕,让姨妈、老师束手无策。

汤姆虽然有些顽劣,但我从他身上看到了不同的一面,有同情心,有冒险精神,正直、诚实,有些调皮但活泼。不仅如此,他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冷静、镇定,大胆尝试,向往自由向往未来。他目睹一起凶杀案,一般的孩子一定害怕被真凶追杀,而汤姆为了不让凶犯逍遥法外,无辜者背黑锅受屈,最终当庭作证,将真凶抓住使案件大白天下,这件事使我十分敬佩汤姆的勇敢与正直。

读书是人生的起点,一缕书香,铺人生之路。让我们与汤姆这般的孩子为友,静静品读书籍,开启人生之路,做无拘无束的畅游书海的少年。

中学生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4“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这句话是美国物理学家、发明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富兰克林说的。这一段时间,我读了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从中受悟出了许多道理,受到了许多的启示。

这本书主要写了主人公汤姆.索亚和几个好友从受不了老师、家长的管束,经常逃学、闯祸到目睹凶杀案、指认凶手,去当海盗最后获得金币、成为英雄的事。我最敬佩的是汤姆和小伙伴们那种坚强勇敢、乐观的性格。这值得我们学习。

说到坚强,我做不到;说到勇敢,我也不能拿满分;再到乐观,我的的确确……假期来临,晚上几乎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睡。平常自己睡的早,门缝始终有“漏网之鱼”,总会透进一束灯光。隔着窗帘,也总有星星“掀开”帘子,和我打招呼,月亮也总是这时候来找我聊天。秋季了,雨多起来,夜晚的天也不像从前那么亮了。“轰隆隆”的声音不断传入我耳中。我的眼角有些湿湿的,慢慢的,那“水流”流我的脖子上。原来,那是我的泪滴。我居然哭了。把这件事告诉姐姐后,姐姐把我笑话了一顿。平常,我在大家面前是很勇敢,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的。姐姐向我推荐了这本书,说我应该向书中的主人公学习。看完以后,我发现自己其实那么不坚强。

勇气可贵,它是人的财富,它让人学会坚强。人要坚强,要勇敢,要乐观,这是马克吐温告诉我的道理,也是汤姆.索亚告诉我的道理,更是姐姐教给我的道理。

中学生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5利用这两三个星期的时间,我读了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一书。这本书读起来十分津津有味,让我手不释卷。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在姨妈眼里,汤姆是一个坏孩子,他不爱学习,喜欢逃学去钓鱼、和流浪儿闲逛、玩冒险游戏,甚至会想办法去“追求”喜爱的女生。然而他却用自己的机灵、勇敢和智慧揭露了一桩杀人的罪恶,还 发现了宝藏。汤姆终于用行动改变了大家对他的感受。

读了这本书,我有了很多的感受和想法。

一、我懂得了我们要有杰出的领导能力和智慧。当汤姆被罚刷墙时,仅通过几句话就让别人为他干活。所以,用统治力、领导才能和足智多谋是十分必要的。

二、我懂得了汤姆的活泼,快乐的少年生活。童年是一个可以尽情犯错误、尽情玩耍的时代,汤姆就生活在这个时代里。当我们长大后回忆起这些事的时候,会觉得十分有趣。同时,我也从他的玩耍中体会到了美好的友谊。

三、我们要有公正无私、不图私利、不畏强暴和坚持正义的优秀品格。当汤姆不经意间发现了一起谋杀案的真相后,勇敢地站了出来,指出了杀人真凶。这种品质也是我们很难做到的。

汤姆索亚历险记主要内容篇3

一、极具讽刺意味的人物描写

《汤姆・索亚历险记》对现实的批判主要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第一个就是对刻画出的人物进行的细腻描写和辛辣的讽刺;第二个就是间接地从主人公汤姆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并通过儿童的叛逆和恶作剧来表现作者内心对这个黑暗社会的不满。

首先,汤姆年幼的时候父母就双双去世,于是被波莉姨妈收养。波莉姨妈是这篇小说出场比较靠前的人物,她对汤姆管教严格,因此汤姆不太喜欢她。小说对波莉姨妈自私的行为进行了讽刺,一个最为生动的例子就是那副让她感到骄傲的眼镜。她戴眼镜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好看和装饰,波莉姨妈的虚荣之心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她看东西时,即使戴上两片炉子盖也照样看得一清二楚。”就委婉幽默地说明姨妈的视力是非常好的,可她还戴眼镜,这种形象的讽刺入木三分。

其次是布道牧师。牧师是西方国家的神职人员,在孩子出生和老人去世等重大的场合都会出现,是非常严肃的人物形象。但经过马克・吐温的描写,这名牧师却成了刻板的形象。文中这样描述:“一直升到最高音的一个字,强调了一下,然后就像从跳板上跳下来一样,突然降低。”牧师在教堂带领大家做礼拜是非常正常的,这也是他的日常工作。但是他却把这样的工作变成了机械的,无聊的,一遍一遍重复的毫无意义的行为,可见在当时的社会,这些神职人员不顾别人的感受,一味只顾完成自己工作的状态是普遍现象。

最后,校长是最能揭示当时人们虚伪无知的精神面貌的。他在讲话的时候拿着一本《圣经》,就像他自己身份的象征一样来伪装自己的尊严。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的那本解剖书,实际上里面却是的女性的图片,可见校长内心是多么龌龊和虚伪。最后那张图片被撕毁了,就像校长虚伪的面具被撕毁一样。

二、汤姆的叛逆才是纯真美好的人性

马克・吐温就出生在工业迅速发展的年代。他的童年非常艰苦,父亲是一个贫穷的律师,家里一共有七个孩子,所以家里非常贫穷。马克・吐温小时候就必须到各处打工挣钱养家。在他十一岁的时候,父亲不幸去世了,他开始独立生活。他从事过很多职业,淘金,矿工,投机商甚至游击队员,但都没有做太长时间。这样的经历,反而为马克・吐温后来的创作积累下了大量的素材。而也正是他童年的悲惨经历,让他在创作小说时能得心应手,将主人公汤姆形象描写得惟妙惟肖。

汤姆就是一个天真无邪但爱调皮捣蛋的小男孩。他喜欢冒险,经常搞恶作剧,是马克・吐温以自己的童年为原型,经过艺术加工后的人物。通过对他的描写,讽刺了庸俗的社会风气和刻板的学校教育,使汤姆・索亚成为了美国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人物。

在家庭、学校、教堂都充满了虚荣和腐败时,主人公汤姆已经无法在现实的生活中寻找到一块灵魂的净土,所以他开始逃学,和伙伴们一起去探险。到荒岛上做海盗,和喜欢的女孩在山洞遇险。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和勇敢,最后找到了宝藏,实现了心中的梦想,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小英雄。

三、取材真实,内容充满批判色彩

马克・吐温善于用真实的场景一针见血地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融合。汤姆・索亚一群孩子天真烂漫,为了摆脱虚伪的教义与呆板的生活以及枯燥的学习环境,做出各种各样的冒险行为。作为聪明的孩子,汤姆・索亚是一个足智多谋且对现实环境充满怀疑态度的角色,也是作者真实见闻和亲身经历的形象代表。

汤姆・索亚的各种行为,无不体现了对那个时代的批判。汤姆身上所体现出的勇敢,智慧和正义,正是作者所提倡的。而汤姆和他的伙伴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童真童趣,也正是对污浊社会的荡涤。他们虽然受着家庭和学校的束缚,但是敢于反抗,不惧艰辛,正是那些敢于与现实作斗争的人们的缩影。虽然他们并不是普通人心中的好孩子,没有认认真真地在学校上课,但却用他们的方式,揭露出知识分子的肮脏和宗教的虚伪。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把人物形象放到作品的曲折情节中和文化背景下分析,才能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最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汤姆索亚历险记主要内容篇4

关键词:游戏 严肃 亦庄亦谐 奴隶制

大多数在少年时期读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人,都会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的确,这部小说表明了马克・吐温儿童时期的内心世界,“文学史上还很少有把少年的思想表现得如此清晰的作品,”[1]但它决不是一部单单为少年而写的小说――故事发生在南北战争前,黑奴吉姆听说女主人华珍小姐要卖掉他,就逃出来,想逃到北部自由州去。路上遇到为逃避父亲毒打的白人孩子哈克贝利,他们俩乘木筏顺密西西比河一起逃亡,路上相互依靠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但是他们找不到通往自由州的卡罗镇,反而碰上自称“国王”和“公爵”的两个骗子。这两个骗子企图卖掉吉姆,而哈克贝利也觉得帮助一个被追捕的黑人奴隶逃跑是件大逆不道的事情,得到阴间去下油锅。毕竟,哈克贝利出生在蓄奴的南方,自幼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接受了白人天生是主人,黑人天生是奴隶,黑人的命运由他们的主人任意支配的观念,这种观念构成这个社会道德准则的核心,成为这个社会成员的“良心”。这“良心”始终使哈克贝利不安,但他同时又有一颗“健全的心灵”,与这所谓的“良心”相对抗,他富有同情心,善于思考,因而他又多次“包庇”吉姆,使他逢凶化吉,化险为夷,“良心”与人性的矛盾,成为哈克贝利富有戏剧性和深刻社会意义的心理矛盾,也是作者有意为之的精彩篇章,最后哈克贝利在汤姆帮助下救出吉姆,直到这时,他才知道――根据女主人华珍小姐的遗嘱,吉姆早就已经获得自由。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最优秀的作品,从思想和艺术两方面讲,都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经典小说,小说的主题是反对奴隶制,这使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另一部具有同样主题的小说,揭露和控诉南部蓄奴制的代表作――哈里特・比彻・斯陀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斯陀的这部小说是美国出版史上的最大成功之一,同时也是美国最有影响的书籍之一――至少它曾对当时的社会产生过直接的影响”。[2]该小说于1852年5月20日出版,一年后在美国就销售了305000册,至于它的影响,只要记住林肯的那句话就足够了。当斯陀夫人被迎进白宫接受林肯召见时,林肯见到她时的第一句话就是:原来你就是那位燃起@场大战的小妇人。的确,《汤姆叔叔的小屋》可以说是一颗炸弹,在各种压力――既有历史的也有个人的――推动之下投进了世界,而同样是反对奴隶制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却发表于1884年,比《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出版时间整整晚了32年,也就是说,马克・吐温是在美国南北内战结束20年后才写了一部反对奴隶制的小说,主题相同但绝对不是炸弹,斯陀的写作特点是直截了当、毫不含糊地反映客观现实,《汤姆叔叔的小屋》完美地展现了她的“政治家的风度”,而马克・吐温把现实主义的精心镂刻与浪漫主义的抒情描写结合在一起,《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充分地展现了他的“游戏家的风度”――这从贯穿作品始终的大大小小的、环环相套的游戏可见一斑。

把马克・吐温说成是“游戏家”,并不是指他游戏人生,而是指他喜欢游戏,也擅长游戏,甚至在对游戏一无所知、毫无经验的情况下,他也总能吉星高照,打败对手,不论是玩滚球、弹子球、还是玩木炮,于是精通游戏的对手一开始总是对马克・吐温的获胜感到莫明其妙,进而认为马克・吐温撒谎,明明自己是个老手,却佯装一窍不通,马克・吐温在自传中披露过这一点,他说在他的“一生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3]另外,马克・吐温小时候是个恶作剧者,他喜欢向别人床上放黄蜂啦、忽悠别人上屋顶啦之类的事,他这样解释自己的喜好:“年少无知的年代,我只是感觉好玩儿,”[4]也就是说,年少的马克・吐温把恶作剧当成了游戏,还有,马克・吐温在现实生活中喜欢商业冒险(也有游戏的意味),他创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始于1876年,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姊妹篇,马克・吐温撂笔数次又继续创作,在此期间他的个人财务政策出现了失误,始于1880年的对排版系统的一项投资项目逐渐失控,并走上了破产的边沿,于是他把精力重又投向写作,在文学作品中嵌入游戏,绝没有破产的危险,我们从马克・吐温的喜好回到他的作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开头就是一个通告:“本作者奉兵工署长G・G指示,特如下命令:如有人企图从本书记叙中发现写作动机,将对之提出公诉,如有人企图从中发现道德寓意,将处以流刑;如有人企图从中发现情节结构,将予以枪决。”[5]柏克莱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马克・吐温文库・本注》称之为“游戏文章”式通知,很显然,这个通告为全书确定了一个基调,给整部作品涂上一层萦绕全书的强烈喜剧色彩。小说第一章第一页,哈克贝利在介绍完《汤姆・索亚历险记》结尾发生的事情后,向读者告知陶格拉斯寡妇认他为干儿子,要教他做人的规矩,可是哈克贝利实在受不了文明世界里的条条框框,重又逃了出来。“可是汤姆・索亚他找到了我,告诉我说,他打算成立一个强盗帮,如果我肯回到寡妇那儿去,学好,我就可以加入这个帮。于是我回去了。”[6]在这句引文里,文明与受人尊敬和儿童游戏联系在一起――游戏的参加者要装扮成罪犯,让读者觉得既荒诞又幽默,紧接着开始了一个个游戏:汤姆假装有一队阿拉伯人和西班牙人带着数百头骆驼、大象在附近露营,可那实际上是一个周日学校的野餐会,汤姆仍解释说,那确实是一队阿拉伯人和西班牙人――只不过他们都被施了魔法,像《堂吉诃德》里一样。男孩们对野餐会中的冲锋只网罗到几个甜面圈、果酱和许多麻烦。为了验证汤姆的另一个理论,哈克贝利擦了擦老台灯和戒指,却召不来妖怪。于是哈克贝利做出判断:汤姆的大多数故事都是“骗人的”游戏。《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充满了谎言、骗术和闹剧,它们都有游戏的意味,其中许多出自所谓的公爵和国王――两个骗子,他们实施的骗术不断,高潮是公爵弄来几大张包装纸和一些黑漆,画了一些海报,在全村张贴:“受聘伦敦及欧洲大陆各剧院誉满全球的悲剧演员小大卫・加利克!老爱德蒙・凯恩!假座本镇法院大厅!联合演出!只演三场!惊心动魄的悲剧《国王的长颈鹿》又名《王室异兽》!!!门票每位五角。然后在海报底下用最大的字写了这样一行:妇孺恕不招待。”[7]大幕一起,国王光着身子,手脚并用地蹦上场来,他全身画满花花绿绿的圆圈和条纹,像彩虹一般叫人眼花缭乱,观众们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国王来了两回这样的表演后,演出就草草结束,公爵和国王差点受到攻击。观众对遭人戏弄感到羞愧难当,他们决定捍卫自己的荣誉,准备让镇子上的每一个人都受到戏弄。于是,他们在观看了演出后,告诉没有观看的人:演出棒极了!所以第二天晚上,演出时观众仍然爆满。正如公爵所料,第三天的观众全是前两天的观众,他们是来复仇的,国王和公爵的把戏只得收场。第二十七章葬礼一场是马克・吐温游戏套餐中的绝妙一场,戴着黑手套、一句话也不说、全凭手势来调动人位置的殡仪人,发出像是得了肠绞痛那样叫喊的风琴声,号啕大哭的哀者以及大煞风景的狂叫声,所有这一切让哈克贝利在为他藏在棺材里的钱的命运担忧的同时,对人类本性也做出了令人沮丧的观察。小说的结尾既模糊得令人失望,又复杂得令人振奋――读者意识到书中的一切都是一个恶作剧,都是一场游戏。因为从严格的法律角度上讲,吉姆几乎一直都是个自由人,于是哈克贝利所有的道德危机,他曾说的所有谎话,他所打破的所有社会习俗,都成了一场游戏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得知吉姆早已是自由身时便把小说前面的内容一笔勾销,把它变成另外的样子――一场游戏套着另一场游戏。

马克・吐温为什么把一部具有严肃主题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写成游戏套餐?这样的提问冒似合理自然,却暗含着对游戏的体认,即游戏是一种不严肃的事物,严肃性和游戏不能兼容,而真实情况是:“游戏与严肃性之间的对立常常是含混的……游戏可以求助于严肃性,而严肃性也求助于游戏。”[8]因为“敢于面对挑战,承担风险,承受压力。这些是游戏精神的要素。压力增加游戏的重要性,并且更能使选手遗忘他只是在游戏。”[9]可见,“游戏并不排除严肃性。”[10]其实,早在2500年前,“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在他写的《历史》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吕底亚的全国发生了严重的饥馑,他们开始筹划对策对付这种灾难,“不同的人想出了不同的办法。骰子、阿斯特拉伽洛斯、球戏以及其他所有各种各样的游戏全都发明出来了……他们使用这些发明来缓和饥馑。他们在一天当中埋头于游戏之中,以致不想吃东西,而第二天则只吃东西而不游戏。他们就这样过了十八年。”[11]希罗多德睿智地指出:游戏是一种介入社会危机的有效方式,它出人意料,极具创造性,而当代学者也认为:“游戏是应对当前最迫切共同问题的一种潜在解决方案。”[12]既然游戏具有如此特性,那么马克・吐温在内战结束20年后通过游戏的手法写一部反奴隶制的小说也就可以理解了。

19世纪80年代初,将战后美国重新组合到一起,让解放了的奴隶融入社会的重建计划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尽管这个计划表面上还没有失败――该计划于1887年,也就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出版3年后宣告失败。在马克・吐温创作这部作品之时,自内战后似乎已经缓和了的种族关系再度紧张起来,用来限制南方黑人权利的《吉姆・克劳法》成为一种潜在的新型压迫工具,表面上看,美国黑人严格按照法律意义可能已经自由了,但他们仍然受到社会的束缚,社会拒绝承认他们作为个人的合法平等地位,马克・吐温做了一个了不起的决定:“描写一个已不复存在的制度,而这样做可能只使那些缺乏同情心的读者场称黑人的境况已居为改观。”[13]正如奴隶制把高尚的吉姆交给白人(不管这个白人是多么的堕落)掌握一样,“在重建计划后期,更加隐蔽的种族主义无端地、伪善地压制黑人。”[14]南方的新种族主义虽然不像以前那么制度化和稳固,对它进行批评仍是很困难的。奴隶制的合理性是很验证明的,但当南方白人以对新解放的奴隶进行自卫为借口,实施种族主义法律时,无论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竟然没有几个人将此举视为不道德的行为。马克・吐温揭露了奴隶制的伪善,表明种族主义不仅扭曲了被压迫者,同样也扭曲了压迫者。马克・吐温在如此早的时期就精心刻画了这一主题,由于南方从未真正摆脱奴隶制的枷锁,这个主题在整个20世纪不断激励着南方文学作品的创作,尤其是在南方作家威廉・福克纳的作品里更是得到体现。

我们再回过头看看《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在战前名噪一时的作品,在战后的岁月里,却逐渐不那么流行了。根据斯陀1887年下半年的稿费收入情况记录,那半年里只销售了一万两千册,最后《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书终于绝版了。一直到1948年,此书列入《现代图书馆丛书》时才得以重印。在那以前,除了在旧书店以外,其实上已很难寻觅到它的踪影了。这本小说的流行量骤减,其根源究竟在哪儿呢?“在美国,《汤姆叔叔的小屋》通常被认为是一部带有宣传色彩的小说,仅此而已。一旦目的达到,也就失去继续存在的必要了。”[15]反观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呢?美国评论家认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我们的《奥德赛》,” [16]海明威认为:整个现代美国文学可以说源出于一本书,那就是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确实,马克・吐温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把游戏与深刻的道德问题联系在一起并贯穿小说的始终,这种亦庄亦谐的艺术风格既沟通了他与广大读者之间的渠道,又以丰富的艺术含量进入了严肃文学的领域,它雅俗共赏,百读不厌,永远散发出非常清新的青春气息。

注 释

[1]ROBERT・E・SPILLER:《美国文学的周期》,王长荣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26页。

[2][15]EDMUND WILSON:《爱国者之血――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文学》,胡曙中等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页。

[3][4]马克・吐温:《戏谑人生――马克・吐温自传》,石平译,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43页、54页。

[5][6][7]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成时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24页、第247页、第404-405页。

[8][9][10]约翰・赫伊津哈:《游戏的人》,多人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年,第10页、第55页、第201页。

[11]希罗多德:《历史》,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58页。

[12]简・麦戈尼格尔:《游戏改变世界――游戏化如何让现实变得更美好》,闾佳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第10页。

[13][14]Melissa Martin Stephanie

Pamphrey:《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导读,阎玉敏译,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第47页、第49页。

[16]克利夫顿・费迪曼:《一生的读书计划》,乔西、王月瑞编译,海南出版社,2002年,第390页。

汤姆索亚历险记主要内容篇5

关键词: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 民主 自由 务实

1.引言

1882年,一本名为《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的书在美国出版。虽然随之而来的既有赞誉又有批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此书在美国乃至整个世界都保持一流作品的地位。Bernard De Voto称该书具其他美国小说无法超越甚至无法与之媲美的生机、深度和多样性(Twain,1994:12)。美国作家海明威曾经称赞此书为“美国现代文学的源头”(Twain,1994:12)。

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既要有可读性,又要有思想性。可读性以语言和内容的艺术性为基础,思想性在于激发读者的共鸣或者思考。《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以活泼幽默的美国口语化语言和高超的故事情节设计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最大的亮点还是这部小说的思想性,即该小说体现的美国大发展时期的人文思想和社会风貌,给读者以地道的美国特色的感受,代表着美国文学的形成和成熟(常耀信,1990;胡荫桐,刘树森,1995;钱青,1994)。本文主要探讨哈克贝里・费恩在非凡的冒险过程中的成长及蕴含的文化取向。

2.民主和自由

自美国成立以来,民主和自由的声音就一直在这片大陆上空回响。民主和自由是美国宪法的开篇之语,是美国的核心价值观。美国人对于民主和自由的追求是美国人灵魂的一部分。对民主和自由的渴望深入人心。黑人吉姆渴望民主和自由,因此他竭尽全力要摆脱奴隶制度。吉姆总是在等待其白人主人的善待优惠,他是被动无力地期盼民主和自由。然而,白人小哈克身上不自觉地释放出寻求自由生活的动能,哈克是主动争取民主和自由。小哈克难以自控地想逃脱父亲、波莉姨妈和寡妇道格拉斯之手,走上了历险之路。虽然他对探险生活毫无准备但是充满危险、欺骗和杀戮的不稳定的冒险生活,对他更具有吸引力。这一切都源于小哈克内心接近于本能的民主和自由驱动力。他的选择并非偶然。首先,他血液中继承的美国民主和自由传统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次,他周围的人对他良好的教育。小哈克生活在奴隶制盛行的时代,黑奴凄惨非自由的生活给他幼小纯洁的心灵以震撼。小哈克认识到吉姆是个好人,他相信包括黑人在内的任何好人都有权获取幸福的生活。在第六章中,她父亲的咒骂评价中,揭露了当代美国政府的本质“人们把做出只有在美国居住六个月的黑人才能进行买卖规定的称作政府”(Twain,1994:78)。

马克・吐温把哈克贝里・费恩刻画成一个逃离当代生活和社会的小男孩,创造了一个体验和揭露当代美国远非完美和理想的民主、自由的少年先锋。这个小小少年正如一株生机旺盛的小芽在美国的土壤上茁壮成长起来了,代表了美国新民主和自由的萌芽(Jehlen,2001:101)。

3.务实品质

小哈克是个典型的小美国人,精于实务,注重执行,追求实用,注重实效。经过一系列历险,颇有点老道持重,成为一名地道的经验主义者。与马克・吐温创造的另一个美国小孩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主人公汤姆索亚相比,小哈克更能代表美国人的务实品质,务实而又不缺乏幽默。汤姆索亚出现在本书的结尾,他协助哈克拯救被囚禁的吉姆。汤姆知道许多传奇故事,使他极富想象力和理性,模仿传奇故事执行拯救计划。汤姆具有浪漫主义情怀,其行为是浪漫的,营救吉姆的过程也不例外,其营救方案层出不穷,别具一格,颇具创意。然而,小哈克对此并不赞同,他不赞同采用复杂的方法,坚持使用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开展营救活动。他已经从崇拜汤姆无与伦比的智慧和处世方式转变为重事实和实际,在此意义上,哈克要比汤姆更加真实,更能真实代表现实中的美国人。

4.热爱探险

十五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西方人随之涌入美洲大陆。可以说,今天的美国是一个因探险而诞生的国家,西方人以探险求发展的基因随之移植到了美国。在《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一书中,小哈克为追求自由和正义,攻坚克难,不畏艰险,用于探险,实现个人目标,实现美好的未来。本书就是一部小哈克探险、历险的记录。全书中,小哈克的探险既有天性和本能的驱使,又有坚持和热爱的推动,有时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有时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其热爱探险追求个人理想的精神洋溢在全书始末,串联起各个故事,推动了全书情节自然、流畅的发展。

5.真善美

小哈克的历险之旅是发现真善美的旅程,是真善美萌芽发展的过程。密西西比河之旅使得哈克目睹了白人的邪恶,也发现了黑人的优良美德,善与恶的对比促进了哈克的道德养成。

小哈克的历险过程充分揭露了美国当代社会复杂的社会邪恶现象。哈克的跌宕起伏的旅行以逃脱其邪恶的父亲开始,哈克的父亲是一个有名的酒鬼,除了喝酒和妄想从他儿子身上获取利益以外无所事事。哈克在之后接二连三的历险中,看清了美国社会黑暗的一面:奴隶制、贵族家族之间荒谬无聊的恩怨情仇及普通民众之间的行骗和残酷的杀戮行为。描写Duke和Dauphin的章节揭露的不仅是这两个骗子熟谙并利用美国大众的心理进行行骗的丑行,而且揭露出美国人不诚实、世故、老奸巨猾的一面。在书中的第二十二章,通过Colonel Sherburn之嘴,整个美国人都遭受了残酷、辛辣但极其恰当的批评,“普通的美国人都是懦夫。北方人可以接受任何人的践踏,只要有人想这样做,然后,他便回家,祷告祈求一种谦虚的心态来承担这种践踏。而南方人,可以单枪匹马,在人群拥挤的戏台上,光天化日之下,行盗全场”(Twain,1994:209)。哈克所经历的是一个混乱的时代,肮脏一幕幕场景与现代文明交织在一起。他或许不曾意识到,但真实看到当代社会并非是一个理想的社会。马克・吐温无情抨击了美国社会,正如其在此书的开头所述,该书有夸张的成分,但总体上却是事实。(Twain,1994:49)

白人和黑人的对比衬托出了黑人身上可爱的真善美品质。哈克身边的黑人,包括吉姆和其他的黑人奴隶,在马克・吐温的笔下都是极其尽责、勤奋和忠诚。吉姆非常有代表性,他本性纯洁无邪,完美体现了真、善、美。他非常迷信,坚信善有善报,恶有恶终。与现代的白人相比,他像一个生活在原始状态的人,思想迂腐但本性善良纯洁。哈克对吉姆的态度经历了大的转变,从侮蔑地称之为“黑鬼”到把他看做一个与白人平等的有道德的人。这个转变过程的发生并非易事。作为美国公民,小哈克具有根深蒂固的美国公民的意识和良知,认可黑人平等的美国公民的地位使他不时产生负罪感,然而,正是吉姆身上体现出来的完美人性,最终使得哈克愿意出手帮助他获得自由,加深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马克・吐温在对哈克历险经历进行浪漫描写的同时,悄悄表达了道德概念。他是一个悲观的幽默作家,认为“欺骗”是用来形容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最恰当的词汇,坚信人生舞台上的每一个人都带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面具。这种思想的产生源于他对道德之真的热爱,然而,在他所在的社会中,这种道德之真已经逐渐消逝了。哈克与吉姆之间的友谊,细腻而真诚,具有战胜邪恶的力量,帮助哈克在与各形各色的骗子相处过程中保持本真而没有变坏。事实上,这种友谊已经具备了兄弟之间的手足情谊,促成了小哈克的道德成长,即道德的真、善、美。这深刻反映了马克・吐温的道德观念。

6.结语

马克・吐温在这部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国男孩的原型形象,年纪轻轻却已经包含美国文化的精髓,其成长过程更好地展示了美国的核心价值观。哈克贝里・费恩的成长过程事实上是一个被社会化和吸收美国文化的过程。通过揭露美国当代社会现实,马克・吐温阐明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这正是他作为美国人所崇尚的价值体系,他无形中在某种意义上建议同胞吸收并且实践这些价值观。因此,哈克贝里・费恩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小人物,是美国价值观、美国精神、美国文化的代表。

参考文献:

[1]Jehlen,M.Banned in Concord: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and Classic American Literature(2001).In F.Robinson(ed.),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Mark Twain[C].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93-115.

[2]Twain,M.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M].(Introd.Peter Coveney).Beijing:The 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94.

[3]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175-195.

汤姆索亚历险记主要内容篇6

[关键词]《合克贝利・芬历险记》;美国精神;成长小说

[中图分类号]1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1-0128-1.5

一个民族,无论历史长短都有着属于本民族的信仰和精神寄托,正如中国人推崇“德”,而希腊人崇尚“力”一样。这一点,对美国这个历史不算久远的民族来说也是一样的,也一样有着支撑整个民族发展的精神核心。

有关美国精神的阐述,最早应该是起源于惠特曼的《自我之歌》。惠特曼在这首长诗中,第一次展现了美利坚民族的核心精神和特质――自我肯定、歌颂与认同的自我意识,以及永无止境的垦拓新大陆的精神。除此之外,我们在梭罗的《瓦尔登湖》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都能看到美国精神在文学中有所呈现。

今天,当我们再一次将美国精神落实到文本上来谈论的时候,将赋予美国精神以更多的内容。这些在《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将有更精准的凸显。

美国人身上有着独属于他们自己的美国式幽默,这一点在哈克的身上有着很好的体现,从他的身上能够很好地体现出美国精神自惠特曼《自由之歌》后有什么样的发展。

哈克在大河之上进行着历险,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断地遇到各种困难,但哈克从来没有放弃过,而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面对,并且是乐观积极地面对,每一次遇到困难,哈克都是笑对人生,满怀生机地去解决,即便是面对“国王”和“公爵”这一对骗子。在吉姆被骗子卖到岸上以后,哈克想尽一切办法去营救吉姆。在这个过程中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哈克也从未放弃过,始终乐观积极地面对,因为在他的心里有着一个信念,就是一定要将他那个“黑人朋友”拯救出来。正是凭借这份信念,哈克才能在大河之上穿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曾放弃过,始终乐观地面对。这就是美国精神的一种体现。

在美国人身上都有着他们国家的烙印,他们有着属于自己民族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具有那种美国式的自信。青少年处于成长期,都有着那个年龄的敏感性,我们从哈克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叙述主体意识高扬,在他身上我们能看到典型的“自我意识”的存在。在《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小说的最后,哈克作为叙述者只一句“就此搁笔”就把他那种主体意识以及自我意识的观念表现了出来。在哈克看来,“我”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我”有这个权利决定写到哪里,这是一种自信的体现,是镌刻在美国人骨子里的。此时,话语霸权在哈克的叙述中有着明显的体现,美国无论是从经济、科技等的发展上都是处于世界前列的,这也就决定着他在话语权上有着绝对的主动性,美国人的自信更深一层地得到了呈现。

这一时期的美国,处于一种“确立”的状态,而哈克所走过的流浪历程应该也蕴含着美国精神的发展历程。哈克在经过一次游历过程之后,无论是精神还是心理上都有了成长。哈克整个的历险过程都发生在密西西比河之上,作为大河之子,在大河之上流浪,顺流而下一往无前。在游历的过程中,哈克有着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矛盾与困惑,但是在他身上,美国精神却也真实地体现着。正如前文说的一样,美国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冲破束缚,追求民主自由。哈克代表着美国初期民族文化的发展,在大河之上的哈克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他从未放弃过,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最终都得到了一个比较好的结果,冲破束缚,解决艰难险阻。这正是美国精神的一种体现。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我们看到的只是哈克的外表,而在本书中,我们看到了哈克的内心,看到了一个成长起来的哈克。在书的结尾处,哈克问汤姆当初出奔的时候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面对汤姆的小把戏,哈克已经成长为一个清醒的、自觉的少年,而不再是在像汤姆那样的一个孩子。在经过了大河游历之后,哈克已经有了变化,他的行为更多地像是在陪着孩子玩乐,看着汤姆的幼稚行为,他只是给予包容。与汤姆相比,哈克日日夜夜暴露在风雨之中,对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可以说是尽收眼底,牢记心里。这一点对吉姆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他不可能看见,也写不出对暴风雨那样细致的描写。

哈克此时的成长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少年的成长,而是作为一个个体在成长起来,这种成长所体现出来的正是美国民族精神的成长。哈克从一个一无所知的孩子,在经过大河洗礼之后,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智慧和勇气的少年。如同美国民族精神一样,从独立到建立美利坚民族,美国这个民族一路成长为一个世界大国,靠的就是其精神中核心的部分:冲破束缚,追求民主自由。

在哈克的内心深处是一颗“赤子之心”。他拥有着身为美国民族的优越感,认为自己拥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优越感,同时在其内心深处有着美国民族初期的自信。所以当哈克在密西西比河上或者河岸上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依然坚信自己能够解决所有的困难,骨子里的自信和不服输的个性在哈克的身上有着很好的体现。

汤姆索亚历险记主要内容篇7

2010年,平克出版了他的另一本著作《驱动力》,该书回答了《全新思维》遗留的一个问题:我们如何激发右脑的创新思维?平克认为,人类的行为受到三种驱动力的影响。吃饭、穿衣、恋爱、生育,这是驱动力1.0的范畴,即生物性的驱动;除此,人们长期以来还受到外界环境奖励与惩罚的作用,即人们常说的“胡萝卜大棒”的驱动方式。另外,人们还有一部分行为,它们不是受到身边胡萝卜的诱惑,而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动机与渴望,渴望做成某事,渴望实现自身存在的价值。

在对右脑能力的开发中,第三种驱动力(驱动力3.0)至关重要。

平克指出,驱动力1.0一直在发挥着作用,而基于奖励惩罚的驱动力2.0在推进全球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尤其在工业革命之后,这种驱动力促进了泰勒“科学管理”的盛行,现代企业很多考核方式、激励制度仍是建立在驱动力2.0系统之上。但是,在进入21世纪之后,这种驱动力开始出现种种漏洞,甚至崩溃。

在马克·吐温的名作《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汤姆接到了一个无聊的任务,把波莉姨妈75平方米的栅栏刷成白色,他觉得这项工作非常乏味。就在汤姆正要灰心绝望的时候,他想到一条妙计。他的朋友本走到他面前正想嘲笑他,汤姆做出了很疑惑的表情。他说,把颜料涂到栅栏上不是苦差事,它是一种特权,是一种特别的游戏方式。这活儿看起来很诱人,当本问他能不能亲自刷几下的时候,汤姆拒绝了。直到后来本拿自己的苹果作为交换,汤姆才给了他刷栅栏的机会。很快,其他男孩也来了,他们都掉进了汤姆的圈套。

马克·吐温从该情节中提炼出一条关于激励的重要原则:所谓“工作”就是一个人被迫要干的事情,至于“玩”就是一个人没有义务要做的事情。这被后人称为“汤姆索亚效应”。该效应具有两面性:它的消极面是某些行为会把原本有趣的事情变成乏味的工作,积极面则是某些行为会把工作变得像游戏般充满乐趣。

在这个创意迸发的年代,驱动力2.0带来更多消极因素。为了得到外在利益而去做事,它会让当事人内在动机大打折扣,让人们将关注点放到赢得利益而不是做好事情本身,这种会让人们的眼界变窄,扼杀应有的创新思维。

驱动力2.0只适用于那些机械的、重复的、依靠左脑进行推算的劳作,但是这些工作正在被日益发达的机械、软件和更低廉的人力成本所取代。现在真正能体现人们价值的都是赋予创意的探索型工作,这种工作需要人们发自内心的渴望,渴望把它做好的内在动机。

在驱动力3.0中,人们很容易达到一种“心流”(Flow)的状态,即忘情的投入到工作中,将工作当做艺术品一样去雕琢、享受,“心流”是一种最为美妙的状态,它会让人充满激情、灵感与创意,其结果会最有成效。

在驱动力3.0中,我们看到Google等高科技公司,员工每周拥有20%的工作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正是这20%的自由时间,诞生了Google诸多伟大的产品,例如Gmail、Google Talk、Google Orkut。

在驱动力3.0中,一些公司开始了所谓的“家包”(homeshoring),他们没有要求客服人员必须到呼叫中心报到,这些员工没有话术、没有模版,他们完全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家中就能方便的为客户解决问题。

汤姆索亚历险记主要内容篇8

关键词:无声反抗  探索  逃避  绝望   儿童形象

Abstract: The image of children  belongs to be the comparatively special image among the image in literature. People usually treat children’s thought and behavior with themsleves eyes .Pass to read the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which can let us pass the voice of the children’s heart to hear the children’s reality, see a fresh and clear reality of children’s image-----exploration, resistance, escapeism, desperate.

Key words: silent  resistance, escapeism ,desperate, the image of children

 在美国19世纪中期,霍桑的《红字》就具有了儿童形象作品的雏形,但到了二三十年后,在马克·吐温的两本历险记《汤姆·伊索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儿童才第一次在美国文学中以主人公的形象出现。它以儿童冒险经历为线索,透过一个十三四岁孩子的眼睛,描写了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腐朽和奴隶制度的罪恶。小说中生动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和诙谐幽默的言语风格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不同凡响的思想性和独特的艺术创造性使小说成为一部杰作。因此,海明威说:“一切现代美国文学来自一本书,即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是我们所有书中最好的。一切美国文学都来自这本书,在它之前,或在它以后,都不曾有过能与之媲美的作品。”

综观整部作品,发现其中的儿童形象有很突兀的特点。在文本的宣读过程中,不难发现,那就是作为小说主人公的哈克,有异于以外传统文学中成人形象的特殊文学形象,有着成人的眼光无法诠释的特性---就是他的童性。他用他那双童话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当他睁开清澈的双眼看到的世界和他从幼儿时代就深烙的童话世界相差如此大时,他会用他童话里的心去分辨是是非非,去思考……直到他发现世界是如此的混沌不堪,于是他的探索逐渐的转变为逃避,通常他会以拒绝成人世界的文明、向往没有开发的自然来作为逃避的方向,他的这种反抗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一条界线,就很微妙的转变成他对于成人世界的反抗,他也很希望能通过他的反抗来改变这个世界的混沌和黑暗,这种试图常常在成人世界的重重压力之下,瓦解,要么被同化,要么被吞噬。但是这种探索和反抗从来没有断过,在一代又一代的儿童身上重续,也许有一天,他会改变这个世界的色彩,让世界折射出属于太阳的光彩……

   文章中哈克正处于青春期结束(1~21),这一年龄段的特殊的社会群体.按照传统,人们并不把儿童看成社会群体的正式成员,认为他们是一类没有个人身份的雏形成人,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其实在呀呀学语时他们就喜欢用不同的表情和音调来表达他们心中的想法。在每一处、每一刻,儿童都有他们的声音。

(一) 童话里的声音

    首先一直伴随着儿童的是童话里的声音,那是一种追崇真善,向往自然的生声音,直到儿童被成人世界同化,那么童话才将被同化,成为现实的演绎。清脆的童声才将被糟哑的声音掩盖……哈克也不例外,他崇尚自然,他觉得在树林里听这自然的声音,睡得才是最安稳的,“穿上我原来的破衣烂衫,重新躲到我那只装糖的大木桶里,自在逍遥、心满意足。”这就是他潜在意识里喜欢的声音,这才是童话里的声音,这才是真实与自然的声音。

(二)、内心的声音  

    其次,在执着的童话声音的内心又是怎么样一个心境,又发出怎样的一个声音,这个内心的声音就是儿童本身面对社会的一个理解态度和对于社会的渴望。哈克是个酒鬼的儿子,经常遭受酒鬼父亲的毒打,他习惯在自然中睡觉,“天气不太冷的时候,我经常溜出去睡在林子里,那样我才睡得轻松些。”喜欢吃泔水桶里的饭,“在泔水桶里就不一样了,所有的东西都混在一起,汤汤水水一搅和,那味道才会更好。”在寡妇收养了他后,虽然他开始接受正常生活的一些方式,但是他接受的很勉强,那种处处讲规矩的生活,对于他而言就是一种受罪,在哈克的眼里“一举一动都要讲规矩,那日子叫人没发过。”等他实在受不了那份罪的时候,他就溜走,换上原先的那件破衣服,又钻回到那个盛糖用的大木桶去住了。哈克向往自然的生活方式,喜欢探险。在哈克设置了自己被杀的假象之后,他开始寻找自己的空间,在路途间遇见黑人杰姆,在当时的法律和正统教育下发现逃跑的黑人不举报主人家是一种罪过,哈克在不断的受着内心的煎熬的过程中,几次几乎举报杰姆逃跑的事,但是在历险的过程中他发现杰姆的善良和友好,同时发现所谓文明世界和上流世界的肮脏、虚伪、罪恶。在这个过程中,哈克逐渐走向成熟。哈克的冒险历程权势一种无意识的探索,也是他内心的声音指引所向。他的探险其实就是一种在内心声音指引下追求自由,接近自然,摆脱文明的束缚的一种探索过程。

(三)、试图发出声音

    然后,当内心的声音积压到一定程度,总想能发这个内心的声音发出声来,这就是从探索走向反抗的一个过程。哈克在历险的过程中看到两岸形形色色的所谓文明人的生活,大河上经常漂浮着尸体;到处是“公爵”“国王”式的骗子;贵族出身的南方旧派格蓝奇福德家族与谢泼德森家族因一件小事就大打出手,两家几乎全部死在野蛮的相互厮杀中……这一切都是哈克在游历中亲身经历的。他看着人类社会的种种罪恶,对比黑人逃奴杰姆的忠厚、善良与真诚的关心。杰姆在和哈克走散后,焦急的寻找哈克,以为哈克被水冲走了而嚎啕大哭;为了三百美金试图抓住杰姆的女人,虽然因为那笔金钱的诱人而试图抓住节目,但是她还带着温柔的光芒,对于哈克男扮女装的包容;这些都让哈克感觉到了人类社会“善”的微光。他的试图帮助黑人杰姆逃跑的想法正是他通过对社会的一种思索得出一个决定,也是由探索走向反抗的一个决定的过程。这正是哈克试图发出他内心的真实的声音的一个表现。

(四)、无声的抗议

最后,儿童的无意识的逃避行为,在某一个层面上来讲,其实是他们反抗的一种方式。在他们试图去发出内心的声音的情况下,面对着周围世界到处遍布着嘈杂的成人声音,他们的声音显得十分的微弱,他们在潜意识里就会以逃避这样的无声的抗议作为他们反抗的一种表现方式。他们在无声的过程中,希冀可以走出这个嘈杂的成人世界,到一个属于他们,没有干扰的世界去发出属于他们本身的声音,那个地方就是没有成人世界存在的自然。在这个反抗的途中,儿童往往采用各式各样的逃避方式来以示他们的抗议,无论他们的方式是怎么样的,由于他们在社会中的姿势太微弱,都只能是无声的抗议。

哈克在寡妇的教导下,也能每天都读圣经,虽然他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他甚至弄不清为什么要去天堂,只要能和好朋友汤姆在一起就好;也在餐前餐后都祷告,虽然他不相信上帝真的能实现人们的愿望,起码上帝就没有实现他一直想要有杆钓鱼杆的愿望;也能读懂华盛顿将军和战争的故事;也能去学校上学,认识几个字,并因为学习好而得了一张用蓝黄两色画着个牧童赶着几头牛的图片。但是哈克觉得穿着新衣服他象是被绑住手脚一样,在他那个酒鬼父亲把他带走,住到一个岛上以后,他反倒很快的适应了那个地方,喜欢上了那里的生活,除了鞭子那部分。“每天舒服地躺在那儿抽烟、钓鱼、不必读书,不用做功课,就那么懒懒地、痛痛快快地过日子。两个多月过去了,我的衣服已经烂得不成样子,……我再也不想回去了。……总的说来,在林子里过的真是一段美好时光。”哈克的这种意识其实就是逃避成人社会的文明教育,逃避教育,虽然是在他那个酒鬼老爸的逼迫下逃学的,但是他却怡然自得。

    哈克对于文明的教育是简单的逃避了,但是他依然没能逃脱成人的喧杂,他那酒鬼老爸的叫骂声、鞭打声也是成人声音的一类,仍然掩盖着哈克内心真实的声音,所以他在周密的计划后,不引发正面的冲突,诈死逃离了那个小木屋。这也是哈克无声的抗议的一面。

   

 哈克想通过拯救来实现自己的个人英雄主义理想,哈克要拯救的黑奴杰姆,是和文明世界所不同的纯真的人,是当时所谓文明的白人世界所坚决否认的阶层;这是他对于所谓的文明的成人世界的一种反抗表现。但是最终,哈克拯救杰姆之后才发现,杰姆已经不是逃跑黑奴,是个自由人了。

   小说结尾哈克又回到了这个“文明”社会,但却一心向往美国西部的生活,但想象中的西部并不存在了,无形中这个西部相当于“绝望”,那个连孩子幻想的自然的地方都被成人开化了。

儿童对于成人世界也就是定义中的文明世界的理解,是用他们儿童的眼光来分析得出的。他们试图以自己微弱的力量来表达些什么,改变些什么,但是最终都只是无声的抗议,导致他们的绝望。儿童也将走过他们儿童的那一年龄段,成为下一个时期压制儿童的成人,历史在反复,这其实是整个人类文明造成的。这种探索、逃避本身就伴随着反抗,这种反抗在绝望的同时往往又留有一线再探索、逃避的希望,因为这个世界永远都会有儿童存在!

参考文献:

[1]  马克·吐温  著/ 英语学习大书虫研究室  王惠君,王惠玲主译,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英汉对照全译精选,伊犁人民出版社 柯文出版社, 2001年, 第1页,

汤姆索亚历险记主要内容篇9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创新思维 训练

在语文课程中实施创新教育,这是时代的必然要求。语文新课标十分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情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根据我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中 主要从五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

一、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其乐融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中学生可以民主讨论、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如在教学《三亚落日》时,有这样的片断:我引导学生问:“同学们,刚才我们品读了《三亚落日》这样的美文,也欣赏了‘三亚落日’这样的美景,设想你现在就置身在这酥软细?的沙滩上迎着徐徐拂来的暖风,看着火焰和落日如诗般地滑落,你想说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有说,三亚落日,你是一幅迷人的画,我已陶醉在你美妙绝伦的画面中;有说,三亚落日是一首歌,一首属于大自然的歌!有说,三亚落日是一首情趣盎然的诗!一首美妙绝伦的诗!一首情景交融的诗!一首充满热带风情的诗!后来我还设计了让学生根据课文来自己创作几首诗,学生们诗兴大起,创作的很不错,如:醉看夕阳归,人在画中游;蓝天碧海热带情,三亚落日醉游人;三亚落日无限好,美妙绝伦惹人爱。画也罢、歌也好、诗也行,无论你是怎样的画,怎样的歌,怎样的诗,只要是你真情的流淌,内心的言吐,老师都会小心翼翼地呵护。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创新的催化剂,用民主、自由、宽容、激励来取代强制专断与师道尊严,应该成为创新教育的必由之路。

二、引导质疑探究

创新源于“发展的需要”,没有内心那份真实而强烈的求知欲是很难有新的发现和创造的。阅读更是如此,因为阅读是一个极具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学习行为。例如在教学《半截蜡烛》一文重点段落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课文的2-6自然段,画出伯诺德一家在危险到来时表现的句子。看看你读出了什么疑问?学生马上就进行画句,思考,提出了许多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伯诺德夫人为什么轻轻地把蜡烛吹熄,而不是重重地吹熄呢?”。“这时候,大儿子慢慢地站起来,按理来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蜡烛也越来越短,杰克应该迅速地站起来,马上把蜡烛端走,为什么还这样的慢慢吞吞呢?这岂不增加了危险?”;“杰克只是想要借搬柴生火的理由端走蜡烛,可是他没有成功,蜡烛又被夺回。既然蜡烛无法端走,他为什么还要去搬回一捆木柴,这还有意义吗?”……学生能抓住人物外在表现和人物内心以及与当时环境所矛盾的地方提出问题,并且学生通过读课文,又将问题一个个解决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了一个“质疑——探究——释疑”的求知过程。鲜明的体现了一个自主求知、自主探索、自主发展的过程。

三、尊重独特体验——创新的“助推器”

语文学习是一个自悟自得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自悟自得,正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例如在指导朗读《半截蜡烛》一文这样的一句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我问:“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会怎样说这句话?着重说好哪个字或词?为什么?”生答:“如果我是伯诺德夫人,我会有礼貌地说这句话,我会着重说好‘先生们’这个词,因为只有有礼貌地说,才不会使敌人起疑心。”;“我会从容地说这句话,着重说好‘瞧’这个字,因为这样可以不露声色,并且可以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到油灯上,而最终放弃蜡烛。”;“我会非常镇定地来说这句话,我会着重说好‘这盏灯’,镇定可以让德国军官毫无察觉,而着重说好‘这盏灯’,可以把敌人的注意力和视线吸引到油灯上”;“我会用平静的语调来说好‘亮些’,因为只有让军官感觉到油灯比蜡烛亮,敌人才会使用油灯而不用蜡烛。”我并且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读这句话。尽管大家朗读的方式不同,但是大家朗读中都能感受到伯诺德夫人的机智、冷静。

四、启动丰富想象

想象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创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创造性思维的“动力源”。创造性思维,往往就从丰富的想象中产生。

在指导体学习

《二泉映月》四、五自然段时,我一开始用一句话“阿炳多么希望能够有一天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激起学生对主人公阿炳的美好愿望的强烈期待,这与下文阿炳在二泉边听泉的现实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随着学习的深入,我能时而进一步激起认知冲突,时而“语调沉郁”地描述,时而“沉痛凄凉”地独白,时而一唱三叹式地运用诗一般的语言引导展开联想和想象,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能神情专注,渐入佳境。教师还要善于挖掘文本的空白点。课文对阿炳苦难的身世、生活的穷困仅用聊聊数句加以概括性介绍,但这对体会阿炳热爱音乐、与命运不屈抗争的思想情感以及乐曲的意境却举足轻重,在片段一中,我能抓住“卖艺情景”的生活感知,接着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段,设置三个卖艺场景,让学生自选一个,进一步想象阿炳卖艺度日的悲惨遭遇和执着追求,在如泣如诉、低回起伏的“二泉映月”的乐曲声中,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一段段结合自身独特体验、包含情感的语言喷涌而出,学生创新的火花不断闪现。

还有教师应始终扣住文本语言特别是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想象,充分发挥教材这个 文本的作用。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句子“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抓住“叹息”、“哭泣”、“倾诉”、“呐喊”展开教学;后来我先扬后抑,再次用语言描绘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阿炳演奏乐曲的情景,引导学生想开去,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进而回归文本,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句子“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至此,一个不屈而又执着的阿炳形象已经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心灵深处。

五、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课堂争辩是不少学生喜欢尝试的一种实践活动,历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汤姆爸爸说的“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我能大胆假想,让学生轮流扮演“汤姆的爸爸”,自己扮演“汤姆”,就“汤姆”怎样想尽理由说服爸爸把鱼带回家,“汤姆的爸爸”怎样耐心说服“汤姆”把鱼放掉展开激烈辩论,这过程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对课文内涵的领悟,也使学生在语言的运用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此外还有简笔划、猜谜语、编抄报、组织观察、表演等实践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有效创新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

汤姆索亚历险记主要内容篇10

[关键词]《云图》;叙事技巧;蕴含主旨

由汤姆·提克威与沃卓斯基姐弟执导的影片《云图》改编自大卫·米切尔的同名小说,在这部电影中的叙事手法以及构思方式所具有的独特性令人叹为观止,但是也正因为如此这部电影被许多观众认为是形式与概念大于内容并且其主旨并不清晰的影片,所以本文以挖掘影片《云图》的文学内涵为出发点,从理顺影片《云图》故事情节入手对影片《云图》的叙事技巧和蕴含主旨做出了研究与探讨。

一、电影《云图》的叙事技巧

电影《云图》的叙事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原著作者大卫·米切尔所建立的故事构造,同时沃卓斯基姐弟对原著故事构造的创新痕迹也十分明显。在《云图》中,观众可以看到哈利·贝瑞、汤姆·汉克斯、吉姆·布劳德本特、雨果·维文以及周迅等人分饰多角,化妆的精美性能够让这些演员在不同时空来成功地扮演不同肤色、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甚至不同物种的角色,这种安排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影《云图》本身所具备的观赏价值,同时也符合了电影中不同故事之间存在联系的需求。通过对六个故事单独的内容作出了解将有助于对电影《云图》的叙事技巧作出深入的认知与分析。

《云图》整部影片长达三个小时,在这三个小时中所讲述的故事按照发生时间顺序可以分为六个,而这六个故事在影片风格上存在明显差异:第一个故事发生于1850年,故事风格为猎奇探险,讲述了亚当·尤因在南太平洋的航海旅行中见证了被奴役的黑奴,而后亚当由于患病而要返回家乡,在此途中他搭救了一位黑人奴隶。另一方面,亚当的主治医师想要加害亚当而获取利益,幸好亚当被自己搭救的黑奴救下,为此亚当深受感动并在回到故乡后致力于奴隶制度的废止;第二个故事发生于1936年,故事风格为情感类,年轻的作曲家罗伯特·弗罗比舍在被学校和家庭之后与自己的男朋友告别并前去伦敦学习音乐创作,期间所经历的种种挫折都用书信的形式告诉自己的男朋友,在此期间罗伯特·弗罗比舍与维维安·埃尔斯的妻子发生不正当关系,而维维安·埃尔斯则以自己的名誉被破坏而威胁罗伯特·弗罗将自己的作品《云图六重奏》归在维维安名下,遭受维维安折磨的罗伯特·弗罗终于忍无可忍而用枪将维维安杀死,并在《云图六重奏》完成以后自杀;第三个故事发生于1973年,故事风格为悬疑类,路易莎·雷是美国《望远镜》的记者,她认识一位物理学家以后不经意的置身于一场与核反应堆有关的阴谋当中,并因为这场阴谋而身陷险境,而后路易莎·雷在父亲朋友乔·皮纳尔的协助下将石油公司的阴谋揭穿;第四个故事发生于2012年,故事风格为轻喜剧,英国作家德莫特·霍金斯将讽刺其新书的评论家扔下楼并摔死,而签下德莫特·霍金斯的出版商蒂莫西·卡文迪什却因为新书走红而获利,卡文迪什在遭到了黑道敲诈投奔自己的哥哥却被哥哥出卖而被关进养老院,最终卡文迪什与自己在养老院的三个朋友逃出了养老院;第五个故事发生于2144年,故事风格为科幻类,主人公星美为克隆人,星美对世界的认知逐渐被同事幼娜唤醒,而在幼娜被杀之后,身为反抗组织指挥官的张海柱将星美救出,在与反抗组织的合作中,星美向世界揭露了企业国的阴谋与罪恶,在反抗组织的基地遭到攻陷并且张海柱战死之后,企业国捉住星美并要处死,临死前的星美将自己经历的真相告诉了档案员;第六个故事发生于人类文明衰落之后的第106年,故事风格具有科幻与神话的韵味,居住在夏威夷的山谷人扎克里和自己的外甥与妹夫在归家途中遭遇科纳人,外甥以及妹夫科纳人杀死,而扎克里却因为懦弱的躲藏而存活下来。随后代表者高级文明的梅丽尼姆来到扎克里居住的村庄并拯救了扎克里的亲人,扎克里为了报恩而带着梅丽尼姆前往灵山,在灵山梅丽尼姆向外星球殖民者发出了地球不适宜居住的信号,在此过程中扎克里战胜了自己的心魔并杀死了科纳人的首领,最终扎克里与梅丽尼姆在其他星球居住下来并白头偕老。

在《云图》的小说原著里,由于写作过程中跳跃程度的灵活性不如电影创作中的镜头,所以小说中故事的连贯性显然要比电影叙事更加明显,小说中的六个故事被分为上下两个部分,由于第六个故事的世界末日能够与第五个故事衔接,所以小说的结构呈一二三四五六五四三二一,规律明显且具有对称美。而电影《云图》并没有遵守这种对称,而是将故事进行穿插,故事情节也更加琐碎,从时空上看这些故事虽然能够组合但是却十分凌乱,虽然这样容易因为结构顺序凌乱而难以让观众走进故事内核,但是却能够将全景式影像空间表现得更加开阔,并且弥补了原著情节起伏比较简单的缺陷,从而让影片具有起承转合的节奏变化。与原作相比,电影《云图》对故事中潜在的线索开展了更加深入的挖掘从而让这些线索变得更加丰富,从而使种族主义、科学隐患、政治阴谋、社会弊端以及艺术思辨和末日幻想等多中主题能够更加扎实的结合在一起。电影中的一些细节如胎记、名字、音乐等也在关联紧密的故事中重现穿插,这些线索和细节在汇聚以后共同表达出同样的情感与命题,从而给予观众十分巨大的精神震撼。通过对故事细节的理顺可以发现,六个故事之间是有着相互联系的,其中亚当的日记被罗伯特·弗罗比舍阅读,而路易莎·雷则看到了罗伯特·弗罗比舍的信件,路易莎·雷的经历被写成小说之后被蒂莫西·卡文迪什得到,描述蒂莫西·卡文迪什的电影则成为对星美产生激励的重要内容,星美则成为文明衰落后山谷人的女神,所以电影《云图》是一个漫长而令人爽朗的故事,在整部影片中处处在调动着观众思考并带给观众惊喜。《云图》中的六个故事所产生的空间好像是架空世界同时又好像是处于平行宇宙,这六个并进共行的故事充满着寓言性,同时也相互循环重叠,多个貌似毫无关联又十分复杂的围绕一个清晰而模糊的哲学主题互相干涉与缠绕,共同构成了与常规电影叙事模式不同的故事构造,这种构造使故事内容的深度以及故事讲述的技巧都得到了创新与突破。

二、 电影《云图》所蕴含的主旨

电影《云图》用三个小时的时间向观众传达了丰富的信息量与庞大的故事结构,影片中所讲述的故事甚至可以理解为涵盖了人类发展的历史与未来,六个故事所涉及的六个节点分别为黑奴解放运动、同性恋问题出现、和能源得到运用、老龄化趋势明显、克隆人革命、返祖人群与进化科技同时存在而又濒临灭绝,对这六个节点做出叙述的故事分别是黑奴与航海家的命运交织、具有同性恋倾向的作曲家为实现梦想而经历的困苦与挣扎、女记者为了世界和平与正义而揭穿阴谋、老出版商飞跃老人院、克隆人发起思想启蒙战役、后文明时代山谷人找到信仰源头,其中每一个故事单独看来都是经典的电影题材并且都具有各自的主旨,所以说电影《云图》所讲述的故事十分“狡猾”,它讲述了传承、命运、因果和轮回,个体故事之间的联系也容易被观众挖掘和发现,但是故事整体所具有的主旨脊椎线却需要观众来进行深入而谨慎的思考,而其切入点需要从故事之间的相似之处与故事整体来进行寻找。

从六个故事的共通之处可以看出电影《云图》所要阐述的第一个主旨即由自由精神而引发的对于外界束缚的反抗。第一个故事中的航海家与黑人奴隶所经历的故事表达了对奴隶制度的反抗;第二个故事中的年轻作曲家将限制自身发展的老作曲家枪杀反映了对权威和传统的反抗;第三个故事中老出版商与朋友逃出老人院表达出了对体制化控制的反抗;第四个故事中记者对罪恶势力的揭露表达了对强大资本压制媒体自由的反抗;第五个故事由于人类将克隆技术发展到了极致并将克隆人当做工具使用,所以无论是星美还是反抗军的行为所抗争的对象都是技术进步对人性的摧残;第六个故事中的扎克里则始终在与恶魔老乔治进行着抗争,老乔治则是他自己内心的恐惧和疑虑,所以扎克里所抗争的是个体内心的心魔。这六个故事所表达的抗争思想所具有的不同之处是抗争的对象逐渐内化并逐渐接近内心的罪恶。第一个故事中所抗争的奴隶制度是最为外在和原始的,而无论是权威、体制、意识心态还是对科技的发展和使用对人所造成的束缚逐渐接近人的本能,直到疑虑和恐惧则完全是人对自身的束缚,从这些差异可以看出,人类的解放精神与抗争精神是从对外界束缚进行抗争和解放逐渐向对自我束缚或者内心束缚进行抗争和解放发展的;另一方面,影片《云图》中六个故事的主人公身上都具有彗星形胎记,这些彗星胎记具有很强的隐喻性,如航海家的彗星胎记位于胸口,象征着良知、年轻作曲家的彗星胎记位于臀部,象征着性、女记者的彗星胎记位于肩膀,象征着责任、老出版商的彗星胎记位于小腿部,象征着人身的自由、克隆人星美的彗星胎记位于脖子,象征着人性的自由、害怕心魔的山谷人所具有的彗星胎记位于脑后,象征着精神和信仰。这些彗星胎记所象征的内容可以理解为主人公们抗争精神的来源,同时这种胎记的延续也是在阐述着人类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反抗精神与解放精神的延续,每个人心中的反抗精神与解放精神通过汇聚将能够组成摧残浩瀚的云图。

从发展的视角来看影片《云图》可以发现它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影片中所讲述了六个故事分别是人类发展历史中过去、现在和未来重要时期的缩影,它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人类命运的走向:人类在走过技术革新的经历后将奴隶制度废除并走进资本主义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科技的再进步,人类对科技的运用以及对自然的剥削已经达到了极致,在地球资源被消耗殆尽之后,地球终于变为了荒芜之地,于是人类文明只能够寻找地球以外的位置来进行传播和发展。所以电影《云图》在讲述六个看似情节琐碎的故事的同时也在讲述着人类创造文明并被文明摧毁或者人类亲手摧毁文明的故事,同时也在警告着人类,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以自身环境的毁灭为代价的。

三、结语

电影《云图》正如真实的云图一样具有无限的不可预测性和延伸性,影片本身使用情节穿插的叙事技巧讲述了六个故事并表达出了对人类文明以及人类命运发展的思考和忧虑。虽然影片本身所传播的内容太过丰富并且叙事技巧具有较强的创新性而使观众对影片具有整体具象化的认知,但是却正因为如此才能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来引导观众对影片本身要传达的深层含义做出思考,就像罗杰·艾比特说的那样:“《云图》绝不是那种看一遍便可了事的电影,但也绝对不是看多遍就可了事的电影。”而这也正是影片《云图》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 韩松落.《云图》:大卫·米切尔的六重奏[J].人物,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