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菩萨过河十篇

时间:2023-03-14 15:28:37

泥菩萨过河篇1

关于菩萨的歇后语

菩萨跺脚——妙(庙)极(急)了

菩萨屁股底下长草——慌(荒)了神

菩萨扫地——劳神

菩萨头上拉屎——糟踏神像

菩萨头上冒烟——好神气

菩萨吞长虫——佛口蛇心

菩萨坐冷庙——孤苦怜订

泥菩萨摆渡——难过

泥菩萨打架——散了

泥菩萨的肚腹——实心实肠

泥菩萨掉在汤锅里——浑身酥软

泥菩萨渡海——没人(神)保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泥菩萨救火——无动于衷

泥菩萨擂流——难过

泥菩萨伸手——死活都要钱

泥菩萨身上长了草——慌(荒)了神(比喻心慌意乱,。)

泥菩萨摔跤——散架了

泥菩萨洗脸——失(湿)面子;越洗越难看

泥菩萨遭雷打——粉身碎骨

泥菩萨坐公堂——死官僚

泥做的菩萨——全靠贴金

蚊子叮菩萨——不识相;找错了人

见啥菩萨烧啥香——看人行事

教观音菩萨识字——枉费心机

教菩萨认字——枉费心机

讨来的鸡屁股供菩萨——穷恭敬

天黑敬菩萨——心到神知

土地庙里的菩萨——没见过大香火

掀菩萨烧庙宇——无恶不作

丈八房子,丈九菩萨——出了头

祖宗堂里供菩萨——神出鬼没

苍蝇叮菩萨——没有人味

城隍庙里摆菩萨——站就站一生,坐也坐

城隍菩萨拉二胡——鬼扯

池塘里摸菩萨——劳(捞)神

煤粉子捏菩萨——黑心肝;心肠黑

庙里丢菩萨——失神

庙里赶菩萨——神出鬼没

庙小菩萨大——盛不下

篮子里装土地菩萨——提神

烂鼻子菩萨——闻不着香臭

烂泥菩萨——样子神气

烂泥菩萨洗脸——干净不了

烂菩萨坐深山——没人理;没见过大香火

老鼠啃菩萨——没有人味;没人味

两个泥菩萨过河——谁也救不了谁

驴粪蛋子捏菩萨——坏了胎;胎里坏

三个菩萨两炷香——没有你的份

杀死娃娃敬菩萨——人也整死了,神也得罪了

烧香碰倒菩萨——冒失鬼

烧香遇到活菩萨——求之不得

烧香砸菩萨——不知好歹;好歹不分

深山小庙的菩萨——没见过大香火;没人侍奉;默默无闻

石菩萨的眼睛——有眼无珠

水晶菩萨——神明

水推菩萨——绝妙(庙)

四个菩萨仨猪头——哪有你的份

大佛殿的菩萨——满肚子泥;

大水冲了菩萨——绝妙(庙)

地狱里碰见救命菩萨——死里求生

垛塑匠不敬泥菩萨——谁不知道谁

一丈高的房子,丈八长的菩萨——盛不下

雨浇泥菩萨——土里土气;土气大

把妖魔当成菩萨拜——善恶不分;害人又害已

抱菩萨洗澡——淘神

抱着菩萨亲嘴——一头热乎

背菩萨下河——淘神

玻璃菩萨——神明

人家的牡丹敬菩萨——借花献佛

破庙里的菩萨——东倒西歪

菩萨的长虫——佛口蛇心

菩萨的胡须——人造的

菩萨的胡子——人安的

菩萨的心肠——软的

泥菩萨过河篇2

[关键词]石空寺石窟,造像,彩塑

石空寺石窟位于镇原县城东2公里处的茹河南岸石崖上,隶属城关镇金龙行政村,东距北石窟寺35公里。 石窟坐南面北,分布在东西长300多米的崖面上,高峻蜿蜒,上有崇山峻岭,草木繁茂,下有茹水东流,沃野延绵,山环水抱,景色幽丽。石窟开凿在离地面10米多高的峻峭红砂岩上,古名“石空寺”,因石窟建于山湾之处,当地群众惯称“石佛湾”。

一、石空寺石窟概况

石空寺石窟现存洞窟9个,1、2号窟保存完整,有石雕彩绘泥衣造像14尊。9个洞窟自东向西依次编号,东高西低,因石窟根据地形位置开凿,除东面1、2号窟为摩崖大龛外,其余较低的7个小窟均平面长方形,有窟门。石空寺石窟是陇东石窟群中唯一保存最好的宋代石窟。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 1窟位于石窟最东端,方位南偏东13°,距地面高9.5米。平面呈半圆形,摩崖大龛。窟高8米宽9.15米,残深4.7米。原有木遮檐及方格形明窗,今已毁,只留下榫眼3 个。窟内雕5尊造像,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佛高5.3米,高肉髻,弯眉,小直鼻,小嘴,小耳,面形方圆丰满,双耳下垂,下颏刻一道弧线,颈部刻出两道肉纹线,双肩较宽,形体雄健,腹部挺起,内着僧祗支,外着双领下垂式外衣,昂然挺立,右小胳膊断裂已失,左臂置于胸前(手已失),衣纹概括简练,呈“V”字形,跣足立于方形台座上,衣纹上隐约可见色彩。左边弟子,高3.6米,秃顶,面容苍老而微笑,内着僧祗支,外着袈裟,右胳膊外露,下着裙,双手合十于胸前,外衣均红色,跣足立于圆形台座上。左边菩萨,高3.6米,发髻较高,面部圆润,颈长挺秀,内着僧祗支,肩披宽大披巾穿肘后自然下垂于身后,腰束赭红色围裙,下着朱砂色紧身裙,双手合十于胸前,腕戴双环,蓝黑色腰带在围裙前打小蝴蝶结后至腹部沿双腿间下垂微飘,衣裙下垂覆脚,脚踩如意云头,面部色彩已被泥覆盖不清。右边弟子,高3.6米,秃顶,面形方圆,眉清目秀,内着僧祗支,外着袈裟(颜色脱落严重),袒胸,下着裙,双手捧一方形器物于胸前,跣足立于圆形台座上。右边菩萨高3.60米,头部残失(仅留下对接的木骨架插在颈部),衣饰无法辨认。双臂已失,身材修长,衣裙下垂覆脚,脚踩如意云头, 失彩。在1号窟的洞口左上方有一圆拱形浅龛,龛高0.95米,宽0.83米进深0.13米。内雕1菩萨像,高0.88米,戴高冠,面部损坏,戴项饰,右手扶膝,左手下垂扶左腿,舒相坐,风化严重。龛楣外均浮雕大小不等的小像,高0.25 米,已风化,但隐约可见。龛下有长方形浅龛,高0.46米、宽1.1米,深0.09米,造像无法辨认。洞口正上方浮雕一力士像,高0.60米,已风化,只留下轮廓。

第2窟位于第1窟左侧,相距3.4米, 方位南偏东15°。以石洞相连,洞长3.3米,宽0.87米、高1.64米,人可通行。距地面高9.5米。 平面略呈马蹄形,摩崖大龛。窟高7 .8米,宽11残深4.3米。原构建有木遮檐及方格形明窗(今已毁)。只留下榫眼4 个。窟内雕9尊造像,为五佛四菩萨造像,菩萨分别列于五佛之中。佛均高6.2米,菩萨均高3.25米。造像从东向西依次为:

1号佛只留左边身子及左手,残高4.9米。2、5号佛,高螺髻,面形方圆,双耳下垂,弯眉,眼角上挑,眼睛俯视,鼻翼较大,鼻头较高,嘴唇分明,面容慈祥,下颏刻一道弧线,颈部刻出两道肉纹线,内着僧祗支,外着双领下垂式外衣,下着裙,腹微鼓,右臂屈肘平举,手残失,左手握衣角,衣纹概括简练,呈“V”字形,跣足立于方形台座上,衣饰颜色脱落无几。从佛像脱落泥衣可以看出,造像有两层泥衣,最底一层泥衣非常薄,露出石绿色,最上层是在原基础上加白色泥衣比较厚,重新彩绘,主要以朱砂为主,可能是后期所绘。3、4号佛,高肉髻,面形长圆,眉弯,眼睛俯视,鼻头较高,双耳下垂,下颏刻一道弧线,脖子有三道肉纹,右臂曲肘平举(手残),左臂曲肘手握衣角,内着僧祗支,外着双领下垂式外衣,袒胸,下着裙,衣纹概括简练,呈“V”字形,立于方台上。下半身衣饰颜色隐约可见。

1、4号菩萨均发髻较高,面形圆润,眉弯如月,眼睛仰视,上身袒露,下着裙,肩披宽带披巾穿肘后自两腿外侧下垂而飘,裙腰较宽,蓝黑色腰带从裙腰下自腹部沿双腿间下垂,衣裙下垂覆脚,双手合十于胸前,均腕戴双环。下半身彩绘保存完美,上半身彩绘被泥履盖。2、3号菩萨均高发髻,面形清秀,眉弯如月,眼睛平视,身材匀称而修长,服饰与1、4号菩萨相同,双手各捧圆形及长方形器物,跣足立于半圆台上,衣饰彩绘颜色基本可见。

第2窟洞口正上方有题记一方,高0.62米、宽0.89米,青石质,楷书,字体浑厚工整,竖写12行,共111字 。原文为:“石空寺公地碑记/P于大宋之国延及隆/庆之年寺中公田由/来已久自乾隆年河浸/水淹其地散失今合社/清出四十馀亩东至/郭姓西至张姓北至耿/姓南至石崖界限分明/自以往千秋百世永/为定规因刊于石以示/后邑庠生段[沐浴敬书/大清乾隆四十三年九月二十一日立。”

第3至9窟均为空窟,但窟龛形制保存完整,均呈平面长方形或方形,距地面高5米,2008年新塑了神像。

据记载,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因水灾冲毁了石空寺,当时,在被冲毁风化的洞龛上人们又增修了“土地寺”“灵官殿”“三教宫”“百子娘娘殿”“僧房”“药王殿”“伽蓝殿”,泥塑了神像,绘制了壁画。民国九年(1920)镇原大地震,山倾崖塌,导致石窟的一佛像右身及头部塌毁,其他造像均有损坏,清代增修的洞龛再次被破坏,失去了原貌。据《镇原文史》资料记载,在清代时候,距石崖底约10米的高空中,凿有一条1米宽的石栈道,石道两端筑有寺门,上额横书“石空寺”。寺门外西行20步,凿一石龛为“土地寺”,龛内正中塑“关圣帝君”神像,右侧塑“土地”神像。正壁L“龙凤呈祥”图,左右壁绘“关公出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擒庞德”等10幅三国故事画。寺门近处,一石龛为“灵官殿”,殿中肃立着威武的“灵官”塑像,周围石壁上绘有“酆都城”神话故事。进入寺门,一长方形龛为“三教宫”,宫内正中供有孔子、释迦牟尼、老子塑像,左右两侧石坛基上雕刻有“十八罗汉”造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内檐为、宽1米长3米的横幅“十三男女”图,绘有仙人、高僧、道士、尼姑等,神态动人,妙趣横生。左壁绘有“鲇鱼馈响”“观水论道”“诛少正卯”和“项橐阻径”等孔子周游列国故事画。右壁是“封神演义”中“太乙真人收石矶 ”等4幅神话故事画。三教宫之东一龛是“百子娘娘殿”,殿中观音菩萨结跏趺坐在莲台上,手中托盘,捧一男婴。隔壁为僧房。僧房东侧为“药王殿”,殿中正位塑造药王孙思邈像,两旁侍童恭立,正梁悬有铁钟一口,高、口径各1米,周围铸有铭文、铸造年号及工程募资人姓名等,左右两壁绘《西游记》故事画。最后两龛为“大佛殿”。

二、石空寺石窟造像题材与内容考察

石空寺石窟多以平面半圆形、马蹄形、长方形、方形为主。1、2号窟作为一处摩崖大龛,与天水麦积山石窟两处摩崖窟龛形制有点相似。1窟中的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与北石窟寺222窟唐代造像组合形式有点雷同,1不同的是北石窟寺佛为坐式,石空寺中佛为立式。2窟中5佛并列,其间共立4尊胁侍菩萨,这种形式与北石窟寺165窟七佛形式有点像,,2所以说石空寺造像形式受到北石窟寺及周边石窟的影响,是北石窟寺造像艺术的延续和继承。 从造像特征、衣着服饰等方面上看,佛造像具有较多唐宋造像特征:佛螺纹高髻,面形圆润,端庄挺拔,穿双领下垂式外衣,衣纹雕刻刀法为减地阶梯式,呈“V”形,大刀阔斧,与大足石窟宝顶山宋代第5号窟中的佛造像十分接近,衣饰华丽。3菩萨造像也接近世俗化,高发髻,面型丰满,上身袒露,下着裙,肩披宽带披巾穿肘后自两腿外侧下垂而飘,与陕北石窟、四川大足石窟、敦煌莫高窟的宋代造像基本接近,也与北石窟寺222窟正壁南侧菩萨衣饰的风格4相似,尤其是1号窟的菩萨脚踩如意云头与麦积山98窟菩萨脚踩如意云头十分相似。弟子造像与北石窟寺32窟弟子衣饰有点像。5 在造像风格上,突出表现了宋代石雕彩绘泥衣造像的独特性,造像形体和神态进一步世俗化,唐代造像中常见的雍容丰满的形体和面容相对减少了。窟内保存的石雕彩绘泥衣造像中的佛、菩萨、弟子,仍显得肌体丰腴,形体从某种程度上说,还多少带点唐代的遗风,面形多少还保持着唐代丰满圆润的特点。但造像身体各部比例合度,透视准确,线条圆润流畅,表现出典型的宋代早期造像特征。造像中的佛体形结实端庄,姿态昂扬,仪态沉静,衣纹大刀阔斧,概括简练;菩萨像体态窈窕,风姿潇洒,比例匀称,面部造形轮廓分明,眉棱、鼻棱、颐棱转折清晰,整体感强,衣饰塑造手法简练,仿佛是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富有生命的活力和青春的健美;弟子像眉清目秀,温顺谦合,双手合十,像现实生活中的俗人一样。整体造像与北石窟寺的造像有一定的联系,但和玉山寺石窟相比,造像风格上截然不同。石空寺石窟造像躯体高大,气势宏伟,气度非凡,震撼人心,匠师在造型上虽超出人体正常比例,面部五官的处理,作者也相应地强调了眉弓、眼睑、鼻翼、唇缘、耳轮等处转折关系,使整个面部五官线条更加清晰明快,统一和谐。而玉山寺石窟的造像虽小,但比例协调,仍给人一种稳定和谐之感。这一时期的作品总体来说更贴近生活,体现了宋代审美情趣,造像具有人物个性鲜明、体态优美、比例均匀、穿戴艳丽等特点。

石窟造像工艺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通过实地勘查解剖这些造像的工艺结构,可以看出古代匠人采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办法,依岩体布局,先以精确的解剖知识和娴熟技法,雕刻成各种造像的形体,然后再对五官、衣纹、发髻、手等进行精细的刻划,栩栩如生,达到了高度统一。为了不让造像风蚀、雨蚀、风化,使造像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用本地河床里的沙泥为原材料,直接施在石雕造像上,厚均为0.4厘米。因为沙泥干后硬度极高,不易风化,是一层坚固的保护膜,这是镇原石窟艺术中的一大实践和创新。然后再敷一层薄薄的白色化妆土,最后施色而成,用来装饰造像的外观形像。这种石雕彩塑泥衣造像的施色有两种:一种是先涂白粉层,然后在白粉层上施色,主要是面部和在外的肌体;另一种是直接在沙泥泥衣上施色,主要是衣饰。石窟造像设色主要以朱砂为主导色,在此基调上再以石绿、赭红、石青、深蓝、蓝黑、铅白等色和谐搭配。特别是造像外衣施以朱砂色;裙子以赭红和石绿搭配,使服饰冷暖交辉,与人物丰隆白晰的肌体形成对比,达到色彩明快的艺术效果。对人物的发髻、眼珠、鼻孔均以黑色为主,嘴唇施赭红色,色彩对比强烈,五官形神兼备,十分传神。这也是宋代把石雕彩绘造像与绘画艺术融为一体的结果。

石空寺石窟第3~9号窟均为空窟,从窟龛形制上分析,可能是明清时期续造的。从清代记载的石空寺第3~9号窟龛的内容中可以看出,这里窟龛集中,塑像壁画内容丰富,题材多样,除原来反映佛教题材的两大窟外,其余均反映了道教、儒教的题材,并且伴有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形象题材。尤其是“三教宫”,反映了“三教合一”的内容。当时把老子、孔子、释迦牟尼同一时期的人造于同一洞龛中,并且平起平坐,毫无前后高低之分,可见佛教已逐渐渗透到道家、儒家的思想之中了。艺术家们将其功绩表现于现实生活中活脱脱的人物之上,通过高度的艺术加工,从而创造出人们心目中三位尊者的偶像来加以崇拜,即“奉三神则奉三教”,并将其创于一室之中,这种儒、释、道内容同绘同塑于一窟龛的现象,在敦煌249窟、四川大足石窟、山西的悬空寺、平顶山的空崖寺、云南的圆通寺和庆阳平定川石窟、天水麦积山的仙人崖石窟中都能看到。石空寺石窟中也出现这种题材,可见“三教合一”思想当时已遍布整个北方地区及陇东一带。

从佛像泥衣可以看出,造像有两层泥衣,最底一层泥衣特别薄,露出石绿色,可能为初绘,最上层是在最底层的基础上加白色泥衣,泥层比较厚,重新彩绘,主要以朱砂为主,有的颜色可能是后期所绘。从石窟崖面上的桩眼和其他残迹看,原来在窟顶应该有窟檐建筑,前殿后窟形制,武山木梯寺石窟、天水仙人崖也有这种形式,应该是明代时石窟普遍的一种形制。可能明代窟顶塌毁,无法挡雨,就在其上曾修了窟檐,后期有毁无存,只剩下桩眼。因此石窟与清代碑记记载的时代相吻合,据碑记和雕刻造像风格等方面的内容综合分析,石窟最早开凿于宋代,元、明、清时期加以修饰,有1000多年的历史。

三、结语

石空寺石窟的开凿是佛教传入陇东地区后与当地本土文化相互渗透的结果,是一个多元化宣传的场所,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典型的民间特色,无论规模还是石雕彩绘泥衣造像艺术水平,在甘肃东部地区的中小石窟中填补了空白,反映了当地古代匠师们丰富的生活阅历和高超的造型技艺。尤其是石窟造像的高大、气势宏伟在甘肃宋代石窟中别无旁证,是宋代石窟中的代表作品,对研究当时佛教在这一地域的传播、发展以及与周边石窟之间的融合等都有重要价值,同时也为研究陇东佛教艺术与道教儒教文化共同l展的历程提供了实物例证。

[注释]

1245甘肃文物工作队、庆阳北石窟寺文管所:《庆阳北石窟寺》,: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 页。

[3]王庆瑜:《大足石刻》,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年版,第 页。

[参考文献]

[1]甘肃文物工作队,庆阳北石窟寺文管所.陇东石窟[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

[2]张宝玺.甘肃佛教石刻造像[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3]国家文物局教育处:佛教石窟考古概要[M].兰州: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泥菩萨过河篇3

关键词:甘肃;博物馆;佛教造像;问题

中图分类号:K.87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2)04—0034—11

甘肃省博物馆藏有一批北朝至隋唐时期的佛教造像,主要为金铜和石雕造像,也有少量的泥塑作品,以石雕作品居多。这些造像有些被不同的图录收藏介绍,也有个别的被研究者所关注,引起重视。但却没有系统的整理与研究,外界也只能借助已发表的零星资料对其做局部的研究。本文就几件造像有关的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 鎏金铜坐佛像

鎏金铜坐佛像(图1),高7.2cm,圆形磨光肉髻肥大高凸,高度约占头部的三分之一。头微俯,宽额,大眼。颈较短,溜肩。穿圆领通肩袈裟,衣纹在胸前呈U字形均匀下垂。双手于腹部结禅定印。衣裾圆弧状垂于两腿之间。结跏趺坐于长方形高座上。座前两侧各一蹲狮,狮头已磨平,双腿轮廓尚可见。佛座正面偏左残蚀一洞。背面头部、身体与座相接处各有一柱状隼,原来应有套接的头光与背光,已丢失。

该造像的时代在甘肃省博物馆出版的图录里被定为十六国时期[1]。从肥大的肉髻、宽广的额头、大眼、U字形衣纹、方座及座前蹲踞向前的双狮等特征综合分析,该像的时代确与已发现的其他十六国铜造像有许多相似,定为十六国当无大碍。尤其与日本和泉市久保惣记念美术馆藏十六国禅定佛坐像(图2)[2]、天水市博物馆藏十六国佛坐像①等极为相似。胸前下垂的U字形衣纹底端呈弧形,与其他十六国铜造像U字底端较平略有所不同。

甘肃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为佛教较早传播的地域,佛教艺术也较早兴起,十六国时期石窟寺首先在这一地域开凿,如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天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等。单体的佛教造像尤其是铜造像发现较少,泾川玉都出土的带有身光与头光的铜造像是甘肃出土的十六国铜造像,已为学界所熟知。甘肃省博物馆及天水市博物馆所藏的铜造像较少为研究者所知。这两件造像的来源不详。其所具备的一些基本特征与已发现的十六国铜造像相一致,增加了十六国佛教造像研究的新材料。

二 大统二年石雕造像塔

大统二年(536)石雕造像塔,为青砂岩,高170cm,秦安出土(图3)。

这件石雕造像塔组合得比较完整,雕刻较为精美,并有明确的造像纪年,故比较重要,不断被一些图录发表①。关于该造像的出土,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保存其基座造像发愿文的拓片。拓片旁有毛笔题跋,文曰:“此文在浮图造像石底墩上面刊刻,距邑城南十五里吴家川庙儿寺地方发现(寺址今荒芜)。由土人耕地掘出。经蔡君浚安所见,随抬至县教育馆保存。字迹剥削,即拓石真。想彼处埋藏着不少,惜无人发动觅掘。民国三十一年古三月间出土。”(图4)可知其出土于秦安县南15里的吴川村叫庙儿寺的地方,出土时间为1942年农历3月份,由当地农民耕地挖出。后移至当时的县教育馆保存,可能是建国后由甘肃省博物馆收藏。题跋未说明当时除了基座外还有没有其他东西出土。拓片为新中国成立后冯国瑞先生捐赠给麦积山石窟保存。

基座上有西魏大统二年(536)的造像发愿文,所以均认可为大统二年的塔。我们首先来看基座的情况。

基座为方形,基座顶部四角各雕一爬卧的狮子,每两身狮子之间雕覆莲,成为方形的覆莲座。基座四面浮雕供养人和造像发愿文。

基座供养人题名:

第1面:左面有3身供养人,题名:

清……/清信……/清信女……

右面有7条供养人题名,分别为:

邑子权僵/邑子权保多/邑子权显恭/邑子王金/邑子权杨/邑子权/邑子权

第2面:8身供养人,左侧5身较小,右侧3身较大。3身大的题名:

弟子……供养/弟子权……供养/弟子权……供养

第3面:6身供养人,题名分别为:

亡弟……/亡权……/亡母吕小……/亡父吕供养佛时/……

第4面为造像发愿文,部分文字磨泐不清,现根据拓片录文如下:

大统二年岁次正

月癸卯朔廿八日

清信仕权丑仁兄弟

宿著弥浓恒

远知三宝可以(供?)(私)

发微愿情惠心(以?)

尽竭才力造立三劫石

一区愿合家口大小

延长子孙

习内外通达

用之无亡后死

不处八难生遇

兴隆人民宁

六趣咸蒙斯庆

一切

发愿文为当时北朝常见的造像发愿文的格式。由发愿文可知,此为权丑仁兄弟出资为全家大小祈福所造,供养人多姓权,也有吕姓和王姓的。权姓为略阳(今甘肃秦安陇城)的大姓,西魏北周时期有著名的权景宣。吕姓为略阳氐族,十六国时吕光在姑臧(武威)建后凉政权。这件造像上权姓和吕姓有姻亲关系,属家族供养,由具有姻亲关系的权、吕和王姓为成员的邑社组织共同供养。造像时间为西魏大统二年,即公元536年,属西魏早期的作品。

经过我们认真观察,对其年代提出了质疑,从以下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此塔并非同时之物。

第一,该造像塔为三层楼阁式出檐方塔。方形塔座,塔座顶部有方形的可垒接塔身的方形凹槽,每层塔檐顶部也有相同的凹槽。塔檐四角有脊,塔檐四个表面略向下倾斜,塔檐底面四角刻成一道凹槽。虽然现存三层塔身与塔檐被套接垒积起来,但仔细观察每层塔身的底部与基座及塔檐顶部的凹槽并不相符,均略大于凹槽,不能完全套接在一起。因此,笔者怀疑塔檐与塔身及塔座并不是一套成组的东西,而是被勉强套接在一起的。该造像塔的出土情况不明,所以也就已无法了解出土时的真实情况。

第二,三层塔身龛内的造像组合及细部结构有明显的区别。塔身第一层四面龛内造像分别为:一坐佛胁侍二弟子二菩萨、一立菩萨胁侍二弟子二菩萨、一结跏趺坐佛胁侍二弟子二菩萨、一交脚菩萨胁侍二弟子二菩萨,均为一铺五身;第二层四面龛内造像分别为:一结跏趺坐佛胁侍二弟子二菩萨、一交脚菩萨胁侍二菩萨、二佛并坐、一倚坐佛胁侍二菩萨,为一铺三身或五身;第三层四面龛内造像分别为:一结跏趺坐佛胁侍二菩萨、一结跏趺坐佛胁侍二菩萨、二立菩萨、一树下思惟菩萨,为一铺一身或三身的组合。从三层各龛内的造像看,其上下组合的关系不是很清楚。第一层和第二层各有一交脚菩萨,其中第一层的交脚菩萨被置于四阿形殿内,应该象征弥勒菩萨所居的兜率天宫。从各龛内的组合来看,第三层较为简单,是一铺三身的形式,而第一层和第二层增加为一铺三身或五身。每层各龛的龛楣均为圆拱形,其中第三层一龛的龛楣尾向外卷起为卷云状,而第一层和第二层则不见这种形式。第三层龛楣与岩石面刻成的方框上面的空当比较小,而第一、二层的龛楣与岩石面刻成的方框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空间内有的刻莲花瓣。以上的区别均可说明,这三层塔身龛内的造像组合数量、龛楣的做法等均存在一些很明显的区别。

第三,三层塔身的造像风格并不一致,下面两层与最上层的造像具有明显的差异。第三层的佛像肉髻较高,成柱状,面形长圆,身躯略显瘦长,穿双领下垂袈裟,袈裟宽博,衣纹线条流畅,衣裾从右脚腕分开成八字形外撇,底端较平(图5)。而第一、二层的佛像低肉髻,面形较圆,穿双领下垂或圆领通肩袈裟,袈裟衣裾由上向下成底端圆弧形内收(图6)。佛像和菩萨像,身躯都略显粗壮,衣饰紧裹身躯,已不像北魏晚期西魏时期那样飘逸流畅。第一、二层和第三层造像的明显区别代表了其不同的时代特点。

第三层佛像,具有明显的西魏大统时期的时代特征。西魏大统时期比较典型的造像有麦积山石窟第44窟[3]、秦安县博物馆藏大统四年(538)造像塔[4]、大统六年(540)吉长命造像[5]、甘肃省博物馆藏大统十二年(546)权旱良造像碑[6]等。其中麦积山第44窟造像(图7)、权旱良造像碑中的佛像(图8)与上述第三层佛像更相似。因此,该塔第三层应与大统二年塔座同时,应该是属于同一件造像塔上的。

第一、二层塔身的造像则具有明显的北周时期的特点。北周时期天水一带出有一些带有纪年的造像塔和造像碑,如清水北周天和二年(567)鲁恭姬造像碑[6]216—217、秦安保定三年(563)权道奴造像

碑[6]205—206、秦安保定四年(564)王文超造像碑(图9)①、张家川建德二年(573年)王令猥造像碑(图10)[7]、秦安建德三年(574)建崇寺造像碑②等。这些造像碑上的佛像、菩萨像的特点与该塔第一、二层的造像基本一致。因此,第一、二层塔身应为北周时期。

总之,这件造像塔虽然被组合在一起,但是确非同一时期的作品。第三层塔身与基座应为西魏时期,而第一、二层塔身则为北周时期。至于塔檐与塔刹的年代,另当别论。

三 太平真君二年铭张宗锡造铜菩萨像

太平真君二年(441)铭张宗锡造铜菩萨像,高16.7cm,青铜。该造像第一次正式披露被定为唐代(图11)[1]87。

菩萨头戴宝冠,宝缯下垂,面瘦,鼻高,颈戴项圈,袒胸赤臂,佩两道璎珞,下着羊肠形长裙,左手下垂提净瓶,右臂屈肘斜举,右手握莲蕾,身躯略向右扭曲,跣足立于莲花上,莲花下为四足方座。披帛于绕腹际和膝盖各一道,底端各饰一乳钉装饰物。火焰形头光,最顶端柱状凸起。头光内侧粗凸线组成两道同心圆,内有三个圆窝形装饰(上、左、右各一)。

头光背面刻铭文,共6行35字,文曰:

大魏太平真/君二年正月十五/日弟子张锡宗/为合门大小居家/平安敬造佛像/一区供养

无独有偶,天水市博物馆(1件)[8]、宝鸡市博物馆(5件,多较完整,其中两件为通体涂银)①、扶风博物馆(1件,四足方座残失)[9]及西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1件,仅存头光)[10]也藏有完全相同的造像,头光背面的铭文也完全一样,一字不差。可以看出,它们都是同模所制,供养人为张锡宗。关于其来源,扶风所藏为“1992年县公安局在本县午井乡破案缴获”,西安市所藏为“西安市北郊出土”,甘博和天水博物馆所藏均来源不明,宝鸡博物馆所藏为旧藏。只有西安市所藏据说出土于西安市北郊。

甘肃、陕西两省多地藏有完全相同的造像,令人怀疑其真伪。首先,头光背面铭文纪年为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据我们了解,目前所见太平真君时期的造像不多,如河北定州发现太平真君元年石雕佛坐像[11]、日本个人收藏太平真君三年石造半跏思惟菩萨像[12]、东京书道博物馆藏太平真君三年定州鲍篡造石塔基座[13]、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太平真君四年菀申造鎏金铜佛立像[13]图23—25、河北蔚县太平真君五年朱业微石造像[14]等,多出于河北定州一带。太平真君二年张锡宗造像与上述太平真君时期的造像大相径庭。张锡宗所造为观音菩萨像,从其扭曲的姿态及两道披帛来看,应模仿了隋唐菩萨像的某些特点。其次,张锡宗造像的铭文,第三行的“张”、“锡”二字及第四行的“小”、“居”二字又明显有意躲开头光背面的铆钉,显然是像铸成之后加刻上去的,且刻画较浅。再次,其脚所踩莲花下的椭圆形装饰在唐宋及其以前的菩萨造像中从未见过,显得有些特别。第四,同一人造如此众多相同的造像,这在已见的铜造像中是很少见的,显然是同模铸造了多件。因此,张锡宗造像既非太平真君二年,亦非唐代所造,而是后代伪造的。首都博物馆藏展览有一件宋仿南朝刘宋铜菩萨像,其基本特征与张锡宗造菩萨像一致。故推测,张锡宗造铜菩萨像最早也是宋代(960—1279)仿造的,但其后面的铭文可能是更晚时期加刻上去的。甘博及已发表的西安市和扶风博物馆藏品未识别出其为伪造,笔者在此特加说明。

泥菩萨过河篇4

唐僧正背着经书准备去给人传授经书。忽然,从天上射下一道霞光,随后,二郎神和他的哮天犬,还有孙悟空都驾着跟斗云,来到唐僧面前。

唐僧见了,高兴极了,说:“好久没见了,现在好像胖了,见到你真高兴。”

“对不起呀,师傅,麻烦你跟我们走一趟。”

“要去哪里?这是什么回事?”

“请跟我去见玉帝。“

说完,就带着唐僧飞上了天。

一眨眼,他们面前就出现了一座富丽堂煌的宫殿——天廷。

我跪见了玉帝,向他问明招我来的原因。只见他指着跪在地上的菩萨,说:“你自己听她说吧。”

“我奉旨保佑众生,功业显赫,家家顶礼膜拜。而自从你们国家的领导人邓小平提倡改革开放,妖言惑众,夺我生路,弄得我香火冷落,无以聊生;人们都努力工作了哪有时间来供奉我?玉帝,请为我主持公道啊!他们还把人们为我建造的寺庙也拆了,使我无家可归。”

“菩萨,邓小平与你井水不犯河水。你怎么口喷人呀?再说人们求你保佑他们发达,至少生活要好过一点,你真的保佑过谁?可邓小平提倡了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大都改善了,人们都过上了好的生活,家家住新楼,添新家俱。还把多数的寺庙拆了来建高楼、工业楼。随着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祖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搂大厦,层层叠叠,,直插云霄;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强盛,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可喜变化。”我据理力争,义正词严。这番话像是给菩萨注射了刺激济,只见她捶胸顿足,横眉怒目,发出声声狂叫。

菩萨向玉帝三跪九叩头,请求为她主持公道。而我则侃侃而谈,向玉帝介绍了改革开放的方案。玉帝听罢,连连颔首,面露喜色,说道:“嗯,利国利民,乃大好事。”他忽然问:“那些整天在供奉你的人可否发了?”

“呃——没有发”菩萨趴在地上,支支吾吾。

玉帝大为不怒说:“竟没人发?菩萨,你本泥胎,我点化你,要你保佑众生,而今却全然无用,自身难保。我还要你来干吗?来人,将她拉下去,等候处置。

“玉帝,时候不早了,我要回去给人们传授改革开放的经书了。”

“慢,我也能去旁听吗?”

“当然能。”

泥菩萨过河篇5

炳灵寺内有许多不为人所知的瑰宝:最早的石窟纪年题记,最早的卧佛,最早的维摩像、净土龛、释迦多宝像、弥勒佛立像、十方佛像,最早的写经《佛说未曾有经》……

这些全国之最见证了佛教沿着丝绸之路从西向东传播的过程,也是炳灵寺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所在。

毫无疑问,炳灵寺的全国之最价值惊人。人们在众多之最中随便拿出来一个都能引发空前的震动,何况炳灵寺囊括全部。这不能不让人惊叹!

6月14日,我们驱车100多公里,赶往炳灵寺寻访那些被湮没在历史岁月中的辉煌。

十万佛的所在

炳灵寺位于临夏永靖县西南35公里处的小积石山中,分上寺、洞沟、下寺三处。它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为甘肃三大石窟,莫高窟以壁画见长,麦积山以泥塑见长,炳灵寺则以石雕闻名。

我曾多次到这里采访,每次总是来去匆匆,始终没有功夫静下心来仔细欣赏、品味。这次与以往不同,我们是抱着虔诚之心,到炳灵寺寻访那些被岁月湮没的辉煌。我们没有走水路,因为害怕水波干扰了心境;特意选择那条难行的山路,那是一条少有人走的山间公路。于是,我们穿山过沟,走向十万佛的所在。

离开兰州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永靖县城。我们径直穿城而过,直扑县城边上群山,沿路盘山而上。绕过了几个异常难行的路段后,我们停车休息,无意中爬到一个废弃的小屋边上后,才发现别有洞天,视野豁然开朗:高峡平湖,汽艇白浪,尽收眼底,风光果然不凡。

眼前姊妹峰高耸入云,峰脚下是炳灵寺入口。

炳灵寺兴建于何时已经无法考证了,现在人们见到的墨书题记是西秦建弘元年(420)所留。魏晋时,人们称其为唐述窟,唐述在羌语中是“鬼窟”的意思,也有人认为唐述是一个孝子的名字,不管如何,那时的炳灵寺名气已经很大了。到了唐代炳灵寺被称为龙兴寺,宋代又改为称为灵岩寺,明清时期称之为炳灵寺或冰灵寺。

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元、明、清各代的1600多年间,无数信徒维修、看护着炳灵寺。

探秘169窟

沿着蜿蜒曲折的栈道而行,那些流传了千年的佛像就在我们身边,北魏的,盛唐……一座座佛像在讲解员的解说下,似乎活了。它们或翩翩起舞,或讲经说法,亦或侍奉辛苦说法的佛祖。

石头原本没有生命,人们祭拜的多了,也就有了灵性,甚至有了佛性。在我看来,炳灵寺中最有灵性的应该是炳灵石林了。这些山崖、巨石三三两两散布在炳灵寺所在的大沟里,不时地幻化出各种形状,任由游客猜想命名。

有三年没有来炳灵寺了,栈道已经不是昔日的栈道了。原先的钢筋水泥栈道变成了清一色的大青石,环形游览道也修通了。炳灵寺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沿着弯弯曲曲的栈道,或走或停,仔细欣赏、品味,看着一尊尊千余年前的佛像在历经千年沧桑后,依然保持着恬淡的笑容,想想世俗间的争名逐利不过是过眼云烟。一个人的几十年,对于这些佛像来说,只不过是天空中飘过的一朵云而已。

一边欣赏雕像,一边前行,上169窟的栈道入口就在面前了。看着陡峭悬崖上的木头栈道,心中不知不觉产生了一丝担心,这些木头能承担住我们吗?

“不要担心,栈道结实得很。”听着这话,放心多了。

大凡精美的东西,都要付出点气力才能得到,禁不住169窟的诱惑,下决心:上吧!

169窟是炳灵寺规模最大、时代最早、内容最丰富的洞窟,是炳灵寺石窟的精华所在。

一步一个台阶上去,三四十米的高度最终被踩在了脚下。眼前开朗了,一尊尊的佛像散布在洞壁上,这是一个不规则的天然洞窟,古代工匠们巧妙地利用地形修建了众多的佛龛。

169窟宽26.75米,高15米,深19米,近似椭圆形,窟内现存佛龛24个。

千百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栈道多次被毁,很难有人登临,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作用。1963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的工作人员把绳子绑在腰间,冒险坠入洞窟内,意外发现了这里保留的大量西秦造像和壁画,尤其是发现了我国最早纪年的墨书题记。

我们找到了保存有墨书题记的佛龛,龛内塑有一佛二菩萨像,佛像前额宽而圆,双眉细而弯,两眼大而长,鼻梁高,嘴唇薄,神情庄重。菩萨高发髻,披肩长发,上身袒露,戴项圈、臂形耳饰。佛像左上方墨书题有“无量寿佛”四个字,南侧菩萨右上方墨书“观世音菩萨”,北侧菩萨右上方墨书“得大势至菩萨”。 大势至菩萨的左前方是造像题铭,写有“建弘元年(420)岁在玄枵二月廿四日造”。 西秦时期的造像,题材比较简单,大小不一,分布不规则;画的内容比较丰富,背、项光图案较为复杂,同时又有了简单的佛说法图、十方佛、千佛、飞天、伎乐、供养人以及多宝塔和维摩变等。这些题材是研究我国早期佛教信仰和佛教艺术的珍贵资料。

熟视无睹的“中国第一卧佛”

几乎到炳灵寺来的人,都会被卧佛寺内的那尊释迦牟尼佛像所打动。然而人们并不知道,这是我国惟一的一尊北魏时期的佛祖涅像,也是全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卧佛像,人们称之为“中国第一卧佛”。 这座卧佛原是在16窟,当年修建刘家峡水电站时,人们把它搬迁了出来,并且分成1米左右的9段,放入箱子内精心保存。

炳灵寺文管所专门为这尊卧佛修建了大殿,邀请敦煌研究院以及日本的学者、工程师对卧佛进行拼装、粘接、归位、修补。人们发现这尊佛像共有三层,最外层是明代的,专家们剥去了明代这一层后,发现里面一层是唐代的,于是剥去了第二层,最里面一层才是北魏的。

这尊卧佛带着浓浓入世色彩。佛祖神态安详自如,怡然自乐,给人一种心安理得的感觉。这是北魏佛像的特点。它们往往嘴角上翘,流露出一丝微笑,神情上少了一分肃穆,多了几分亲切。

黄河“天下第一桥”

炳灵寺码头上有个“天下第一桥”的石碑,人们都很纳闷,桥在哪里呢?其实,桥在西夏时期就被毁了,旧址早已被黄河水所淹没了。“山峰滔浪浪滔沙,两岸青山隔水崖,第一名桥留不住,古碑含恨卧芦花。”这是明代才子吴调元所写的。只留下了无尽的感怀。

“有河夹岸,岸广四十丈,义熙中(405~408)乞伏于此作飞桥,高五十丈、三年乃就。”《水经注》中记述了“天下第一桥”的修建过程。

天下第一桥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城35公里,地处刘家峡水库尾端,为小积石山怀抱的炳灵寺姊妹峰附近的石门口。桥的一头在炳灵寺水帘洞前,另一头对面的鲁班滩里。“天下第一桥”几个字就刻在一块两间房子大小的巨石上。

这个鲁班并不是春秋战国时的公输班,而是甘肃籍的能工巧匠,他的名字也叫鲁班。据记载,他是敦煌人,善于修建,还能制作飞鸟木人,曾经在凉州修建过浮屠。民间传说,“天下第一桥”就是这个鲁班修建的。

炳灵寺所处的位置正是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交汇处,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丝绸之路陇右段南线由临洮、临夏取道炳灵寺“天下第一桥”渡黄河,经青海,越扁都口,直出张掖进入河西走廊。东晋高僧法显、名将李靖、金城公主都曾从此路过。

泥菩萨过河篇6

皇帝即佛,当蒙古、各部贵族、宗教首领来寺内进香瞻礼时,既拜佛又朝拜了皇帝。

溥仁寺是承德寺庙中建成最早的,也是外八庙中现存的唯一康熙时建造的寺庙。

一、康熙即位后,奉藏传佛教为国教,采取了“因其教,不易其俗”和“俗习为治”的政策,以增强同边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巩固边防。

提倡和推崇藏传佛教,是清王朝的一项传统政策。康熙即位后,奉藏传佛教为国教,采取了“因其教,不易其俗”和“俗习为治”的政策,以增强同边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巩固边防。

当时,沙俄不断派军侵犯我国边疆,并勾结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动分裂的阴谋活动。康熙二十年(1681年),康熙在今河北省承德地区设置了木兰围场,并于每年秋季率领宗室亲王,满、汉、蒙古等民族王公大臣,行围射猎,借以训练军队,密切同蒙、藏等民族的关系。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沙俄的支持下发动叛乱。喀尔喀蒙古三部在喇嘛教领袖遮布尊丹巴的率领下投归清政府。

从康熙二十九年至康熙三十六年,康熙三次率军出塞,彻底平息了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叛乱。

康熙三十年(1691年),康熙同喀尔喀蒙古三部王公贵族,在木兰围场西北50多公里的多伦诺尔以“赐宴”的形式举行会盟。

多伦会盟期间,康熙应诸部王公贵族之请,在多伦诺尔建汇宗寺“以彰盛典”。

此后20多年的时间里,漠南漠北,喀尔喀等蒙古地区一直呈现出安定的局面,生产得到发展,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密切。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康熙帝六十大寿,又是避暑山庄兴建十周年,是时由科尔沁谢图亲王鄂尔吉图,喀喇沁多罗郡王色棱,浩齐特多罗郡王额尔德尼等蒙古各部共120位扎萨克王贝勒、贝子、台吉等“亲诣阙廷叩祝万寿,常贡之外,又贡进银20万两,请建庙于热河”(《万寿盛典初集》卷59)。

康熙皇帝批准其请求后,就所俸钱数和每旗派一名喇嘛,及一切费用均由蒙古各部负担的建议,并不完全赞同,曾令批复为“今蒙古等既公同额为联建造庙宇,准其建造。但银20万两为数甚多,10万两足矣。今在热河建造。将喇嘛等食用俱在此10万两之地,通融置地立产,伊等所安设之喇嘛不用伊等之物。”

溥仁寺建立的费用,只用白银10万两,剩余的钱费又修建了规模相近的溥善寺。

二、溥仁寺是纯汉族寺庙式样,规制简朴,朴素中不失皇家寺庙的华贵气派

溥仁寺位于景色幽美的武烈河东岸,坐北朝南,建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南北约250米,东西宽130米,占地面积32500平方米。

溥仁寺的平面布局和建筑造型,是纯汉族寺庙式样,即“伽蓝七堂”式的传统布局。

“伽蓝”为“僧伽蓝”的略称,“七堂”指山门、钟楼、鼓楼、天王殿、东配殿、西配殿、大雄宝殿。

溥仁寺内建筑物沿南北轴线对称布置,前有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歇山布瓦顶,内有两尊护法金刚,山门两侧设掖门。入门后,左右立撞杆各一。东侧为钟楼,楼内悬挂着一口康熙五十二年制造的铜钟,现保存完好。西侧有鼓楼。

正面是天王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两侧砌腰墙设腰门于后部分隔,形成第一进院落。天王殿以北中为正殿“慈云普荫殿”。这是该寺的主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周围廊,单檐歇山黄琉璃瓦顶,是寺内唯一使用琉璃瓦的建筑物。前后檐明次间设隔扇门,前檐梢间置槛窗,后檐梢间封以实墙。檐下用重昂五跴斗拱,殿内中央三间的后老檐柱前,增设四棵金柱,金柱之间封以板壁,以此为屏,后面形成夹道,通往后院。

板壁前并列砌佛台,台上供三世佛及两大弟子像。左右沿山墙置坛,塑十八罗汉像。墙壁不用彩绘,井口天花以“六字真言”为图案,梁房施和玺彩画,枋心添以“六字真言”。

大殿前甬路两侧各立石碑一通,刻《溥仁寺碑文》,记述建庙的经过。大殿两侧为东西配殿,面阔各五间,进深三间。均为单檐歇山布瓦顶,规制简朴,但殿下梁柱皆彩绘描金,朴素之中不失皇家寺庙的华贵气派。殿内原各供佛像画50轴,后因殿宇坍塌,画像失落。

后殿名“宝相长新”,面阔九间,进深三间,单檐硬山布瓦顶,檐柱皆描金彩绘,光彩夺目。殿内供九尊无量寿佛,两侧原侍立菩萨,现已毁坏,但基座尚存。在宝相长新殿两侧有配殿各五间,殿内原藏有《干珠经》、《丹珠经》共256部,还有鎏金供器,皇帝车舆仪仗等物品,现已无存。

三、康熙御笔题书的《溥仁寺碑文》

在主殿慈云普荫殿前有两通石碑,碑文详细记述了建造溥仁寺的历史背景和经过,碑侧和碑阴刻有乾隆、嘉庆所作诗文。

东侧为康熙御笔题书的《溥仁寺碑文》:

康熙五十二年,朕六旬诞辰。众蒙古部落,咸至阙延,奉行朝贺,不谋同辞,具疏陈恳:愿建刹宇,为朕祝厘。

朕思治天下之道,非奉一己之福,合天下之福为福,非私一己之安,遍天下之安为安。柔远能迩,自古难之。我朝祖功宗德,远服要荒,深仁厚德,论及骨髓。蒙古部落,三皇不治,五帝不服,今已中外无别矣。论风土人情,刚直好勇。自百年以来,敬奉释教,并无二法。谨守国典,岡感陨越。不识不知,太和有象,朕每嘉晋。鉴其悃诚,重违所请。

念热河之地,为中外之交,朕驻跸清暑,岁以为常,而诸藩来觐,瞻礼亦便。因指山庄之东,无关于耕种之荒地,特许营度为佛寺。

陶甓于冶,取材于山,工用无输挽之劳,金钱无逾侈之费,经始讫功,告成不日。

历观往史,遹溯前朝,版籍有区,幅员未广。慈热河之奥壤,乃紫塞之神皋,名号不掌于职方,形胜无闻于地志,朕以凉德,抚育万罔不同来。观我观民。思维此理。特题额日“溥仁”。将欲汪之泽,均沾率土;生恒之庆,广洽普天;遍覆含弘,民胞物与;咸跻寿考,各遂生成。借诸藩祝朕之忠诚,为万方祈纯嘏之锡。爱记斯文,勒诸贞石。康熙五十三年三月十八日。

四、四大天王变成了地道的中国神

四大天王是佛教传说中各护一方天下的神将,掌握着传说中的须弥山四方人类社会的东胜神州、南赡部洲、西牛贺州、北俱卢洲的众生和山河大地。所以又称为“护世四天王”。传说须弥山腰有一座小山,名为犍陀罗山,此山有四座山峰,四天王及其眷属就分住其上。

四天王各率二十八部夜叉大将,护一方天下,镇守释迦佛世界的四大部洲。

天王手执之物表示“地、火、水、风”四大劫,表示“四大皆空”之意。

手持宝剑的称为“南方增长天王”,名叫毗琉璃,藏名帕克济布,护持南方国土,能使人善根增长,持风;手持琵琶的称为“东方持国天王”,名叫多罗吒,藏名伊呼霍尔荣,护持东方国土,是乐神领袖,持调;手持一把垂有缨络黄伞的称为“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藏名那目太斯列,护持北方国土,其福德名闻四方,持雨;手里绕一条蛇的称为“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藏名占密桑,观护着西方国土,是龙群的首领,持顺。

四大天王足踏小鬼,以示护法。

其中北方多闻天王最为突出,据说他是古代印度教中的天神,即是北方的守护神,又是财富之神,相当于中国的财神爷。唐代时曾有毗沙门发威,在城门楼上大放光明,金甲神兵击鼓击退藩军,拯救安西城的传说。唐代时,毗沙门还曾是释迦牟尼的右胁侍。毗沙门还有五位太子,老三即是“哪吒”。后来,北方多闻天王与其它三个天王平等,逐渐汉化,今日佛寺所见四天王形象,据说本是中国武将“佳梦关魔家四将”,即:南方增长天王魔礼青、东方持国天王魔礼红、北方多闻天王魔礼海、西方广目天王魔礼寿。这四魔将死后经姜子牙开封神榜派去西方作四大天王。至此,四大天王变成地道的中国神。

至于托塔李天王、哪吒等经过《封神演义》、《西游记》等戏曲的不断塑造,已脱离本根,在百姓中家喻户晓的程度也远远超过四大天王。

五、释迦摩尼、弥勒佛和十八罗汉

殿内正中供三世佛。这里的“世”,指因果轮回迁流不断的个体一生中存在的时间。三世,即过去(前世、前生),现在(现世、现生),未来(来世、来生)三世。因其在时间上是相连续的,故俗称“竖三世”。在殿中的安排是:正中为现在佛,即释迦牟尼佛。左边为过去佛,即迦叶佛。右侧为未来佛,即弥勒佛。

据佛经记载:迦叶佛是过去古七佛之一,说他是释迦牟尼前世之师,曾预言释迦牟尼在经过81劫以后必定成佛。

释迦牟尼是佛教创始人,被奉为现世之尊。他原是古代印度北部伽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国王净饭王的长子,名叫乔达摩·悉达多,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5年。他年轻时就离家修行,觉悟了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从而成正果为佛。

弥勒佛译为“慈氏”,蒙古语称为“迈达拉佛”,藏语称为“抢吧佛”。据说释迦牟尼曾预言弥勒在释迦牟尼圆寂后,经过天上4000年,人间56亿7千万年后才能下生人间,在龙华树下成佛,故称为“未来佛”。

在释迦牟尼佛两侧有两尊站像,即释迦牟尼的两个弟子——魔诃伽叶和阿难陀。

殿内东西山墙下的砖砌须弥座上,供奉着十八罗汉。据公元前三世纪狮子国(斯里兰卡)高僧庆有在《法注记》中记载:罗汉有16个,各有名号,是释迦牟尼令他们以凡人形象留在人间的传道者。五代以后,在16个之外,把《法注记》的作者庆友和翻译这本佛经的唐代和尚玄奘也列入罗汉行列,从此成为18罗汉。

令人惊叹的是这十八罗汉既不是木雕,也不是泥塑,而是采用中国传统的鬃漆夹紵法彩绘而成。“夹紵”又称“脱纱”或“托活”,是中国塑像艺术中最为精巧的技艺。工艺较复杂:首先用泥土塑成泥胎。等泥土干燥后,把紵麻或绸布用胶水一层层往泥胎上贴,直浸贴到半寸多厚,等全身干燥后,从泥胎背后预留的洞口将泥土捣碎,把碎土掏尽,称之为换胎。然后在内空的紵麻塑像上,涂漆彩绘,其面目形态远胜于泥塑和木雕,特点是体轻、不剥落、防虫蛀等。这十八罗汉色彩鲜艳,通体描金,精美致级,堪称清代塑像艺术中的珍品。

六、无量寿佛

殿内供奉九尊无量寿佛,含有极深的寓意。据佛经讲:无量寿佛又名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与观音、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并奉为主尊佛。据称无量寿佛在过去世为菩萨,叫法藏。他曾发48宏誓愿以救众生,经长期修行得以成佛。在藏传佛教密宗中称无量寿佛为“甘露王”,据说众生只要一心念诵他的名号,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九尊无量寿佛端坐在高大的木雕须弥座上,佛像采用鬃漆夹紵工艺,通体贴金。佛像高1.5米,呈跏趺吉祥坐,容貌丰满,慈眉善目,神态安祥,头梳高发髻,胸前饰串珠璎珞,头部微俯,既有菩萨的温柔秀丽,又有佛的庄重严肃,整体造型优美,形象感人。

为什么供九尊呢?按过去阴阳家的说法,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阳数中最大的,称为“极阳数”,常用九象征天。溥仁寺建于康熙五十二年,这一年正值康熙六十寿辰,因此以九数象征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天子”,祝福他万寿无疆。

泥菩萨过河篇7

10月11日晚,列车到达兰州车站。陌生的地域,心中的期盼却燃烧了这座干燥又寒冷的城市。穿梭在拥挤的烧烤夜市,游走在德国人所建的百年中山大桥之上看黄河两岸的霓虹非凡,感受巨龙般的母亲河在脚下奔流、喘息。这注定是一个不眠的夜晚,在异乡的月光下惆怅的想起家乡那座城。同与不同。次日,乘坐羊皮筏子漂流于黄河之上,黄河水真的很黄,跳进黄河恐怕也真难洗净此生。多少年历史沉淀与泥沙淤积,收容着无数世事沧桑与无数雨雪交加的黑夜,如此沉重的历史负担,怎么能不黄呢?

莫高窟

下午5:30分乘坐兰州至敦煌列车,早晨8:30分到达敦煌车站。沙漠景观随着列车的驶近而愈加明朗。鹅蛋黄的日出也在清晨簌簌风中露出地平线。拉近镜头,也依然是一望无际的干枯胡杨与湿润的细沙,相机只有在这一刻,才真正记录了大漠的苍茫辽远。是唐朝的硝烟和宋朝的风洗去了它遗留的最后一丝雄风,只剩下坚挺的躯壳还伫立在21世纪的目光中,浑然不动,寂静不语。

清晨的莫高窟外,阳光中透出几丝寒意,院内胡杨叶细细碎碎在石壁洒下大片大片斑驳,于摄影而言,是不好的。心情有点乱,有点沉,有油然而生的肃穆。带着朝圣般的心情,爬上迂回的栈道。第一个石窟的门被打开,一片黑暗中闻到尘土的气息,历史的味道,借着手电筒微弱的光线,这一千多年积蓄的宝藏,恍若隔世,呈现在眼前。温文尔雅、端庄文静,慈眉善目的菩萨像都透露出现代女性的柔和之美。因菩萨善良,普渡众生,而女性则为善良的化身,顾菩萨多以女子形态而塑。释迦牟尼佛像,宛若一位绝世佳人侧卧在石雕之上,精美的螺纹头式亮出细眉下的双目半开半闭,高耸的鼻梁下,双唇如流动的溪水波纹,线条柔美至极。修长的双腿弯曲重叠紧闭,单只手叠放在腰间,另一只手半托起侧额,温婉,绝世,无可挑剔的女性之美齐聚一身,可见当时画匠对女性的审美高度可见一斑。

莫高窟壁画上处处可见漫天飞舞的飞天仙女形象,长发飘飘,罗裙丝袖,裙丝环绕,体态轻盈,在茫茫宇宙中载歌载舞,自由飞旋。有的手捧莲蕾,如鹤群般扶摇直上,有的从空中俯冲下来,宛若流星坠入凡尘,有的在空中随风悠悠漫卷。有的彩塑却因年久而自然脱落,退却色彩,可就是这无数炽热流动的曲折线条,和谐完美的构图,在画家的笔下,为人们打造了一个完满而空灵的极乐世界,可想到当时人们对理想天国的热切向往与无限遐想。

莫高窟现有的735个洞窟、画壁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我们仅仅观看了十来个洞窟。却为之感叹不已,因它的美,也因它的残缺。第96窟,附岩而建9层楼,内建弥勒佛像,成为最高的一座洞窟。土红木构,檐牙高琢,成为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

走出莫高窟洞外,不远处便见几座高高低低些许僧人圆寂塔。塔心竖一木桩为基,建成葫芦外形,四周以黄泥塑成,外敷白色,风沙一过,又将塔外敷上一层土黄色。塔外的泥块在几世纪的朔风凛冽中,也有掉落,他们就这样久久久久地沉睡千年、万年。夕阳西下,日光将这些破落的塔碎垂直投射地面,踩着脚下的小碎石,风扬起头巾,吹过发梢,夕阳半沉,总是少不了些许苍凉。

转过身,在所有塔碎中看见一座还算保存较为完整的塔,看得出来就在近世纪修建,但也能清晰可见碑文上深刻着“王圆箓”——那个褴褛又猥琐的罪人,历史文化的罪人,那个时代的罪人。我们心中的确有很多痛与恨,咬牙切齿,可若把所有罪恶都倾泄在这一堆已经腐烂千年的毫无知觉躯壳上,恐怕我们自己都觉得过于无知。泱泱大国,没有一个官员站出来拉一拉外国人运走经文的马车,没有一个还清醒的人上前阻止偷走壁画的外国人。历史的代价是惨痛的,照应着人们生活也是惨痛的。而王圆箓却是自得的!

1907、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

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掠走约5000件。

1910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

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处,弄走约600件经卷。

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行洞窟测绘,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

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这笔沉重的文化债,若要细数,就像余秋雨所说,我们的笔是否都太沉重。

泥菩萨过河篇8

我问佛:为何不让我度你伞且去?

佛曰:为何不带把能够度你自己的伞?

我说:我自以为会求得他人度我,未曾想着求己自度。

佛笑,倏而雨停。

佛领我走进庙宇,我看见了菩萨的金泥塑像。

这时,一个长的很像关音的人走进来,虔诚跪拜。我惊奇地问她,你不是关音菩萨吗,为何还要求拜自己?她说:我虽是关音,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伞不度人人自度。菩萨起身,扬长而去。

我呆立许久。

我问佛:何谓自度?

佛曰:红尘万丈,却困芸芸众生。佛虽普度众生,人应自度而行。你要知道,这个世上,别人不是为你而生。郁郁黄花,无百般苦,青青翠竹,皆是法身。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走在人生路上,随时都应准备自度。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世间万物都蕴藏着自度的玄机。你向远处望,看见了什么?

我放眼望去,看见了被雨水压弯的翠竹。正抖擞枝叶,奋立挺起,还有涨流的河水里,蚂蚁顺着落叶漂向远方。在遇到困难时,万物总会寻找到自度的方法。

我问佛:人身陷囹圄,则该如何?

佛曰:春来花自青,秋至叶漂零。无穷般苦心自在,语墨动静体自然。佛们修为的境界为:勘破,放下,自在。唯有自度,方可获得远离桎锢的自由。唯有体尝过凤凰涅磐的痛苦,才能走向成功的阶梯。

有人跌落低谷,意志消沉,自暴自气,等待他人救助。有的人却能在失意时,突破自我,奋力拼搏。为自己打造晋升的阶梯,能够重登峰顶。想想你身边那些成功自度的人,你会明白的。

泥菩萨过河篇9

曼茶罗(mandala)为密教的一种修行仪轨,在印度佛教密宗以及藏传佛教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佛教文化当中最具魅力、极富特色的门类之一。它又作曼陀罗,曼吒罗,漫荼罗,蔓陀罗等,均系音译。意译也有多种,如坛,坛城,坛场,聚集,轮圆具足等。曼荼罗在印度具有古老的传统。古代印度密宗修法时,为了防止魔众的侵入,常在修法场地划出圆形、方形的区域或筑土坛,有时亦于其上安置诸尊神像,以供祭祀作法之用,事毕将其废弃。这在印度教与佛教密宗当中皆十分盛行,是为曼茶罗之本体,所以就体而言,译为“坛”等。又因于坛中聚集遍布诸佛菩萨,犹如具足毂辋辐之圆满车轮,故就义而言,有聚集,轮圆具足等说。此外,梵语曼荼(manda)本意为精制牛乳,亦即醍醐,因此曼荼罗一词形象地表达出佛果无上的醇净美妙。总之,曼荼罗是密宗本尊智慧和威德的象征,其图绘显示出佛教宣扬的宇宙真理,是修行者在精神世界中与神灵沟通交流、获得神力加持的场所,是一种修行之道,也是供修行者观想静思、纯洁意念的重要法器;与此同时,由于它将佛、菩萨等尊像及其众神集于一处,它又是一般信徒供奉礼拜神佛的神圣对象。

随着佛教密宗的发展,曼荼罗逐渐演变为多种形式和类别。一般认为,曼荼罗形式有四,简称“四曼”。其具体形式为:

1、大曼荼罗,也作绘画曼荼罗,系指运用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所绘佛、菩萨、天神以及十界圣凡等全体群像,具足诸尊之相好,表聚集之义。五色代表“地、火、水、风、空”五大。五大是生成万法的五种要素,既是大日如来的法身,也是形成世界的本原物质。宇宙万有的五大自然亦为众生心中本有,体现了佛与众生体性的相同相通。故大曼荼罗表示宇宙的全体总和与诸法万有佛性本有的普遍相。

2、三昧耶曼荼罗,表示本誓之器杖和印契,描绘佛、菩萨所持宝珠、金刚杵、刀剑、、莲花等法器以及手印。修行者对此象征佛、菩萨的图绘行虔诚观想膜拜,一如见佛。

3、法曼荼罗,也称种子曼荼罗,是一种文字曼荼罗。密教中,以梵字表示佛、菩萨诸尊为种子。种子主要取自诸尊的梵名或真言的首部,抑或其中重要的字。种子曼荼罗是以诸尊的种子布列于各尊本位而建立的曼荼罗,可供修行者凭借种子梵字观想佛、菩萨尊像。

4、羯磨曼荼罗。羯磨(karma)是“作业”的意思,羯磨曼荼罗以青铜、木头、宝泥等铸塑雕刻成立体的诸尊像,表示佛、菩萨的威仪事业。对于修行者来说,更为形象直观。

除了上述四种曼荼罗,密教还十分重视观想和支分生曼荼罗。随着大乘佛教的发展,有关佛性的思想逐步形成。大乘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具足菩提心,亦即具备开悟成佛的种子。因此,只要开发菩提心的种子,人人皆可能成佛。为达此目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修习禅观,观见诸佛的世界,获得佛陀的加持。于是观想曼荼罗和支分生曼荼罗应运而生。观想曼荼罗又称为道场观曼荼罗,即在修法时,观想本尊及眷属之曼荼罗。一般包括观想本尊所住宝楼阁及其大曼茶罗坛城,其上依次观想满月轮、大莲花、本尊之种子、三昧耶形、尊形等以及环拱的眷属圣众。而支分生曼荼罗则要求修法者观想自身为曼茶罗,于支分亦即四肢五体上布列曼荼罗之诸尊。支分生曼荼罗又分为两类,一类为三重曼荼罗,即将密教胎藏界的八叶院、第一院的内眷属诸执金刚、第二院的大眷属诸菩萨,分别安置于修法者的头部,心脏至咽喉部以及心脏至脐部。另一类是五轮成身曼荼罗,亦即将地、水、火、风、空五轮分别配置于膝、腹、胸、面、头顶等部位,呈现五轮塔之形。另外,还要将金刚界的九会曼荼罗配置于四肢。此五轮塔等同于大日如来,而大日如来即为修行者。《大日经》卷一《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言:“世尊一切支分,皆悉出现如来之身。”于行者肢体上示现诸佛菩萨的支分生曼荼罗,形象地表现出密教本尊与行者等同一身的曼荼罗观。

到了密教后期,无上瑜伽部(亦称无上瑜伽怛特罗)对自身即为曼茶罗的观念更为推崇。该部认为,形成世界万有的五大本原物质地、水、火、风、空与我们自身所具有的五大毫无二致,而一切诸法皆是如来法身所流现。因此,应将自己的身心视作诸佛本尊之曼荼罗,身脉视作坛城,进行一种以生理与心理两者互相融和的独具特色的修法。

这里提到了身脉为坛城的观点,足见密宗对于人体的重视。原始佛教提出的根本理论之一是“五蕴论”,“五蕴”通常用以指代人,其中“色”蕴专指人的肉体,“受想行识”等蕴则指人的精神。“五蕴论”着重论证五蕴聚散分合,变易无常,人生充满苦恼,因此对于由五蕴组成的人体、人生切不可贪恋追求,而应舍弃。只有断灭这种贪爱,才可能跳出轮回,达致解脱。

而佛教密宗,尤其是无上瑜伽部并未完全认同这些极度弃世的思想,它的一个主要哲学观点,便是认为终极真理存在于人体,“人体乃是认知真理的最佳媒介”。人体并非极易受到污染的痛苦不洁的集合体,非但不应拒绝,反而应将其视作达到解脱的神圣而必要的工具,充分加以利用。因此,以正确的瑜伽法对身体实行修炼,即是达到即身成佛的一种可靠手段和快捷途径。正如无上瑜伽部的经典所称:“大智住于身体,离一,切非实……”,佛“在身体中显现”。“一个无形之物隐藏于身体内。无论何人,只要认识到它在那里存在,即获得解脱。”

那么,什么是作为坛城的身脉呢?《大悲空智大教王经》卷一《金刚部序品》中,佛回答金刚藏菩萨的相关问题时指出:“彼血脉相有三十二种,是名三十二菩提之心。又此漏法于大乐处总有三种,谓罗罗拿(lalana,左脉)、辣娑拿(rasana,右脉)、阿嗨底(avadhuti,中脉)。罗罗拿者即胜慧自性,辣娑拿者谓善方便,阿底者是中说,离能取所取。又,此三种即是住持不动清净智月。”

在此,无上瑜伽部认为,在自身曼荼罗这座坛城中,血脉之相自大悲空智现起,并与菩提心相应。从中衍生出的左脉(罗罗拿)为般若(胜慧智性),右脉(辣娑拿)为方便(善方便),阿底即是中脉,左脉与右脉在此结合,是大乐之居所。三脉皆远离能取所取,为住持不动的清净智月自性,体现了该部的中道之说。另外,在中脉之内,与身体的心轮、喉轮、脐轮、顶轮对应,应分别建立法身轮八辐、报身轮十六辐、具莲华相的化身轮六十四叶、大药轮(大乐轮)三十二辐的轮脉之相。

关于轮脉的状况和特点,不同的经典描述不同。以《咽噜迦本续》(Heruka-tantra)为例,脐轮位的化身轮(nirmana-cakra)是一朵六十四瓣的

青莲,当中的梵字为“am”,宛若一颗璀璨的珍珠;其下方为一根结,内含血脉总计七万二千条,左中右三脉皆从中生起,其中中脉是一位由梵字“am”代表的宇宙女神,具有四身(化身、法身、报身、大乐身)之性,赋予一切圆满和大乐。心轮位的法身轮(dharma-cakra)为一硕大的八瓣双重莲花,一朵朝上,一朵朝下;内有一朝下的梵字“hum”,稍上为一朵白莲,代表宇宙;内中为恒久显现、无所不在的清净识,它包容一切,为一切自生智之源,是至高之主。喉轮位的报身轮(sambhoga-cakra)为一朵十六瓣红莲,内中也有一梵字“hum”,甘露从中不断涌流。顶部的大乐轮为一朵四瓣莲花(usnisa-kamala),代表四圣谛或四句分别,其性清净,为菩提之坛城;它持有一切,为一切之种子;其外为一朵三十二瓣莲花,其内有一朝下的梵字“ha”,菩提心性;轮内是至高女神瑜伽母,具有俱生极乐与无二性。此外,无上瑜伽部的佛典均指出,诸佛、佛母、菩萨等安住在轮脉中,佑助修法者通过严格的修行次第,开发菩提心,除去虚妄因缘,获致解脱成佛之境地。在这一过程中,需运用拙火定。按照《大悲空智大教王经》的说法,这一拙火即是忿怒母赞拿梨(candali)明妃,“最初赞拿梨明妃,从彼脐轮发大智火,焚弃五蕴,以佛眼母焚烬诸漏,除妄因缘故。”由此才可在自身中建立圆满的曼荼罗。

这里,进一步探讨一下三脉。左脉(罗罗拿)为“女脉”,代表着女性创造力(sakti)、母、卵(rak-ta,红),元音系列(ali),与月对应,最后升华为空(sunyata)和般若(prajna);而右脉(辣娑拿)为“男脉”,代表着男性创造力(purusa)、父、精(sukra),辅音系列(kali),与日对应,最终升华为悲(ka-runa)和方便(upaya)。二脉位于人体的脊髓左右两侧,说明无论男女,体内都存在着双性的因素。若想开发菩提心,跳脱轮回,达到神人合一和大乐的理想境地,就必须克服这种与神分离的双性,将般若与方便(或日空与悲)紧密结合,亦即实施阴阳合一的神奇交合。这种修炼方法须以女性配偶(密教称为明妃)为对象,她是否真实存在?有些经典认为她仅存于想象中,修行者通过静心冥思与她达致精神的结合;但不少密典却声称她应是实实在在的女性,可以是妻子,其他心仪的女人,甚至是被称作旃陀罗(candali)或杜姆比(dombi)等的贱民女子。因为阿底有时也被称作旃陀罗或杜姆比。对此,杜齐先生说:“在灌顶仪式中,这一具体化的过程需要一位手印,亦即一位妇女――一个活生生的般若之象征出场,这种情况并非不是经常发生。”无上瑜伽部认为,就终极性质而言,一切男人皆为方便,一切女人则为般若,世界从中诞生。该部声称“佛在女性生殖器中”,认为子宫实为般若。

无上瑜伽部宣称,需要开发的菩提心(bodh-icitta)以萌芽状态位于脐部的化身轮,修习者应凝神于菩提心,而后从明妃处获得女性力,将自己的菩提心激发起,与融合,产生由五大(地、火、水、风、空)构成的“精气”(bindu,亦即“明点”)。然而令人称奇的是,这种“精气”一反常态,并未下行,而是如同杜齐先生指出的那样:“通过,弟子重现那创造性的时刻。但决不可放任自流,使导致自然的后果,而应制以止息法(pranayama),使逆流,不是下行,而是上行,直至流人位于头顶的莲花,由此化作无生的万有之源。注意务必小心从事,因为向下流是深重的罪孽,其结果,非但不能从轮回中解脱,反而堕入轮回的深渊。”于是,修习者运用止息法这一古瑜伽气功术,使精气(亦即菩提心)沿着打破男脉与女脉分离状态的中道之脉阿底上行,依次经过位于心区的法身轮、位于喉部的报身轮,最终达到头顶莲花。这一修炼过程的正确完成,将会使悲与空、般若与方便圆满地结合,修习者也终将达致与神合一、与空合一的涅或大乐境界,从而达到即身成佛的终极目标。这里,化身轮、法身轮和报身轮等三轮的出现体现了密宗与大乘佛教的三身佛(化身佛、法身佛、报身佛)一脉相承的思想;而菩提心上升的过程,也与大乘佛教成佛所历的十个阶位“十地”有着传承关系。

无独有偶,印度教性力派的修行方法与佛教密宗无上瑜伽部的修炼方式堪称异曲同工。印度教性力派也十分重视人体。他们认为:“万物之精华就在我们体内。一旦了解了自己的身体,自身的基础就会坚实。”性力派的男女主神分别为湿婆和雪山神女。在该派的发展过程中,强大的女神雪山神女以女性力作为宇宙创造力的象征,地位不断上升,最终甚至超越湿婆。在许多晚出的性力派典籍中,雪山神女通常以指导者的身份出现,为夫君提出的各种问题答疑解惑,其重要作用不可小觑。

性力派同样重视对人的身体进行修炼,也有三脉之说,但名称与佛教密宗不同。性力派也以右脉(pingala)为男脉,以左脉(ida)为女脉。右脉代表湿婆、男性活力和日,以红色表示。女脉代表雪山神女、女性力(sakti)和月,以白色表示。中脉被称作(susumna),为中性脉道,呈火焰色。女性力被称作军荼利尼(kundalini),代表至高性力(parasakti),为万物之本源。它被比作一条盘绕着的母蛇,蛰伏于瑜伽术者体内的脊根轮(mu-ludhara)。通常情况下,术者体内有六轮位,加上头顶的梵穴轮,共为七轮,数目多于佛教密宗无上瑜伽部。它们分别是位于生殖器和之间的脊根轮;位于生殖器根部的骶轮(svadisthana);位于脐后的脐轮(manipuraka);位于心区的心轮(ana-hata);位于咽喉之后的喉轮(visuddha);位于双目之间的眉心轮(ajna),是为意识之处所,或为一切根识和梦识的中心。这六轮分别用不同颜色、不同数目花瓣的莲花表示,布列着不同的梵字,分别住有不同的女神。最上为位于脑顶的梵穴轮(sahasrara),是一朵千瓣莲花,五十梵字列于花瓣上。当术者行军荼利尼瑜伽时,同样也需借助一位想象或真实的女性配偶,将女性力军荼利尼激发起。其通行的方法是,修炼者采取一种特殊的姿势,卷起舌头,将舌尖触到喉后部,以便止息并使性力(精气)改变下行路线。军荼利尼的唤醒,标志着解脱之路的开始。与佛教密宗的性修炼法相似,军荼利尼甫一启动,灼热(即拙火)产生,而后利用止精法,使其沿中脉上升,通过各轮向上运行。据称,只有远离一切摩耶之心的具有优秀资质的术者,才可能成功实施这种极难达到的瑜伽术。在拙火上行的过程中,被越过的低位轮变冷。依次经过五轮后,军荼利尼到达脑部的千瓣莲花。通常认为,第七轮为超越物质世界的境界。在此轮位,湿婆与雪山神女亦即性力最终结合,表明在术者脑部神与人达到最后合一,从而使他脱离轮

回,获得解脱。

值得注意的是,佛教密宗和印度教性力派的这种修炼方法,与中国古代道教的房中秘术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道教源于中国古代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始宗教,因此古老的母权崇拜和女性崇拜的传统在道教中得到继承和发扬。道教文献中随处可见的神秘术语“幽谷”和“玄关”源于女人为“大地子宫”的概念,表达了妇女代表大地和创造力的一种原始思维。道教继承原始宗教的思想,认为人体是一个微观世界,其功能酷似宏观世界。男女的性结合是二元自然力相互作用的小型复制品,只有这种结合和谐,才能使世界保持阴阳平衡,使大地风调雨顺,免遭各种灾害。道教追求长生成仙、进而与道合一的终极目标。道家相信,通过各种修炼可以达到这一目标,其中也包括人体的性修炼。中国古代存在着发达的房中术,早在战国时期,房中思想便已相当成熟,这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得到印证。道教的内丹术一派,即是以房中术为基础发展而来。道家为了追求长生不老,需炼金丹,而内丹术派将性修炼视作炼金丹,认为二者具有同等效用。在他们看来,女性即为炼丹的鼎炉,赤精(卵子)为朱砂,白精为铅,的娴熟掌握犹如炼丹技术的炉火纯青。中国古代往往将妇女视作房中秘术的司掌者和性知识的传播人,而男人只能作为弟子出现。例如《素女经》就采取黄帝与素女一问一答的形式,与印度教性力派的著作十分相似。在《素女经》中,素女教导黄帝日“……然不知交接之道,虽服药无益也。男女相成,犹天地相生也。天地得交会之道,故无终竟之限;人失交接之道,故有夭折之渐。能避渐伤之事,而得阴阳之术,则不死之道也。”引人瞩目的是,道家在行性修炼时,也运用止精法(或曰回精术)。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药王”孙思邈(541~682)在其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十七,《房内补益》第八中,对此进行了详尽的论述,提出:“……则精上补脑,使人长生。若精妄出,则损神也。”在具体介绍了回精术的方法之后,他说:“……思在丹田中有赤气,内黄外白,变为日月,徘徊丹田中,俱入泥垣,两半合成一。”这里,在孙思邈所述的“回精术”的过程中,男女之精以及想象中的日月之象在丹田中生成,沿脊柱上行,在头顶元气的顶点――泥垣(或日“泥丸穴”)中会合,使术者达到一种“抱雄守雌”的精神状态,这种在“泥丸穴”中的日月合一是“精气”的最后生成形态,即变为长生不老丹,从而延年益寿,长生不老。

不难发现,“药王”孙思邈描述的“回精术”与佛教密宗无上瑜伽部的性瑜伽修炼法、印度教性力派军荼利尼瑜伽术几乎如出一辙,它们之间应该存在着某种历史联系。众所周知,瑜伽术在印度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公元前三千纪中叶至公元前二千纪初叶,印度河流域文明高度发达,出现了著名的哈拉帕、摩亨佐达罗等城市。通过考古发掘,这些城市的遗址出土了大批反映当时宗教生活的雕塑、印章等物,其中,就有表现早期瑜伽形式的制品。另一方面,古代印度的房中术也颇为发达,流行于纪元初年的《欲经》(Kamasutra)即是该领域的集大成者。然而,这些经典更多偏重于的指导和传授,着眼于健康后代的诞生,并未涉及宗教解脱方面的神秘意义,也未见“止精法”的描述。而且,初期佛教以及早期印度教,皆重视苦行和遏制欲望,要求恪守戒律,保持圣洁的生活方式,尤其主张绝对禁欲,认为这是脱离轮回的必备条件。大乘佛教时期,梵文文献中也不见性修炼的记载。曾经遍游印度的著名中国高僧,无论是东晋的法显(334或331~420),还是唐代的玄奘(600或602~664)、义净(635~713),在其著作中均未提及佛教密宗中的性修炼法。而此时,道家的修炼者早已熟知包括“止精法”在内的一整套房中秘术。佛教密宗无上瑜伽部最早期的重要经典之一《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Guhyasamaja)大约成书于公元七世纪末、八世纪初,只是在这部经中,密宗的性修炼术才得到明确的阐述。该部的第一批文献如《如意轮总持经》(Cakrasamvara)和《大悲空智大教王经》(Heyajra)也是大约成书于公元650~700年前后。至于印度教性力派有影响的经典,虽自称年代久远,但多为写作于公元十二至十六世纪的作品,至今尚未发现一部著作成书于十世纪之前。因此,不少学者认为性力派的性修炼术借鉴了佛教密宗无上瑜伽部中同是以瑜伽术和女性崇拜为基石的修炼方法,特别是“止精术”,应该说不无道理。至于无上瑜伽部的性修炼术,应与中国古代道家修炼的房中术有着渊源关系。自从佛教于1900多年前东汉时期传人中国后,中印两国间的宗教文化交往不断加强,及至无上瑜伽部在印度广为流行的时期,道家祖师老子的主要经典《道德经》已译成梵文;而早期怛特罗佛教的四个圣地,大多位于当时印度对外交流包括与中国接壤的主要通道上;此外,在密宗文献中,多次提到奉行“中国法(Cina-carya)”(实为性修炼法)的圣地即为中国(Cina或Mahacina),印度极裕仙人(Vasistha)等贤哲在那里游历,并灌顶加入该派别。由此看来,印度佛教密宗无上瑜伽部的性修炼法之滥觞在中国,可谓顺理成章。

当然,印度密教与中国道教之间的交流是双向的,在不少方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堪称水融。例如,密宗的性修炼法主要源于中国古代道家推崇的房中秘术。但是,道家的房中术中又明显含有印度佛教的因素。我们看到,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着重描述了日月之象在脑中泥垣(或“泥丸穴”)中的会合,而这泥垣或“泥丸穴”,无疑是来自众所周知的梵文词涅(nirva-na)的中文音译。在密教无上瑜伽部中,位于头顶的穴位也称涅轮。道家认为这种在“泥丸穴”中的日月合一可以变为使人得道的长生不老丹;而密教也称在此穴中可以达致涅的大乐境界。

泥菩萨过河篇10

【摘要】武山拉梢寺石窟是天水地区规模仅次于麦积山石窟的一处始凿于北朝的古代佛教石窟,主佛造像是世界第一大的摩崖浮塑造像。本文从拉稍寺石窟造像的艺术特色与匠作技艺等角度入手,结合实地考察调研结果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及论述。

【关键词】拉梢寺;摩崖浮塑;匠作技艺;造像

拉梢寺石窟是天水地区规模仅次于麦积山石窟的古代石窟艺术范本,虽然发现和研究的时间较晚,但因其特殊的佛教造像形态和历史文化价值以及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同时作为天水北朝石窟造像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愈来愈受到学界的关注。

拉梢寺石窟位于武山县城东北约25 公里的响河沟峡谷中,其主体部分开凿于莲苞峰南壁的一处弧形崖面上,造像以摩崖石胎浮塑大佛为中心,高宽分布皆约60 米。现存大小窟龛24 个,各类造像33 尊,壁画365 平方米,融小佛龛、塑像、浮塑、悬塑和壁画于一体。拉梢寺石窟的造像主要为摩崖浮塑与悬塑造像,以北周的1 号龛造像为主体,另有宋代2、6、7 号造像和12 号十身佛等。

据拉梢寺石窟大佛的摩崖题记所载,该寺始建于北周明帝宇文毓武成元年(公元559年),现存部分亦多为北周遗存,在其后的隋、五代、宋、元、明等朝又历经数次续建与重修,留下了各代造像及壁画,反映了佛教艺术在西北地区的发展、演进与兴衰。拉梢寺石窟既是研究佛教艺术发展的资料性文本,同时又对考察北周时期佛教雕塑艺术特点以及佛教美术的民族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拉梢寺石窟北朝摩崖造像的艺术特色

(一)拉梢寺摩崖造像的首要特色便是规模巨大,其大佛造像是亚洲乃至世界第一大的摩崖浮塑造像,因此拉梢寺亦称作大佛崖。在约3600 平方米的崖面上,浮塑了一佛二菩萨像,佛像通高34.75 米,佛座高约17 米,两旁的胁侍菩萨通高也有27 米。巨大的彩绘石胎泥塑与满涂窟面的说法图、千佛、飞天等壁画构成了一幅宏大的佛国场景,为彰显佛的尊贵与崇高,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条件创作大型摩崖浮塑造像,使其观之顶天立地,气势非凡,在中国石窟造像中,占据了摩崖造像最高和最大的记录。

拉梢寺大佛这种体形高大雄伟、表情端庄肃穆、和平而威严的造像,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既昭示着佛的伟大,同时又象征着帝王的尊严与权威,这也是自佛教东渐以来何以受到各朝统治阶级大力推崇的原因之所在。正如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亲命的宗教领袖法果所说:“太祖明睿好道,即是当今如来,沙门宜应尽礼,遂常致拜。”又:“能鸿道者人主也,我非拜天子,乃礼佛耳。”皇帝既是现实世界中世俗的主宰者,同时又是佛国中的精神领袖,这种佛如帝身的宣扬使佛教获得生存发展空间的同时又成为国家巩固政权的工具。在该寺赞助者尉迟迥的题记碑文中就有“愿天下和平,四海安乐,众生与天地久长,周祚与日月俱永”的祈愿,显示出开凿拉梢寺建造大佛具有安抚民心,进而巩固统治的政治功能。

(二)拉稍寺石窟造像具有北周造像的典型特征:手法稚拙古朴,形体端庄,神态凝重肃穆,服饰色彩鲜艳,衣纹简洁流畅,是其摩崖造像最主要的艺术特色。

在形象塑造方面,大佛低平肉髻,薄发无纹,丰头短颈,双肩浑圆,着圆领通肩袈裟,结跏趺坐于七层佛座之上,双手掌心向上重叠置于腹部,结禅定印,目光凝重而刚毅。菩萨面相略见圆润,头戴三瓣莲式宝冠,体态丰腴,双手托持宝莲,表情虔诚温顺,慈眉善目。形态之中虽有北魏的清秀余韵,但整体呈现出丰润敦实的特点。而这种丰壮敦厚的造型,也正是北周佛像的共同特点。

北周虽然在历史中存在的时间很短,但在我国佛教艺术发展史上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吸收外来佛教造像的精髓,与中华民族传统的雕刻技艺加以融合,又创造出了一种肌肤丰腴、体魄健美、神情生动和充满活力的艺术形象,为迎接唐代佛教艺术鼎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拉梢寺摩崖浮雕大佛无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三)艺术特色深受天水麦积山石窟的影响。早期石窟的开凿地点,是与佛教艺术自西向东传播的情况相一致的。佛教东渐,首及新疆,次及甘肃河西走廊,随后进入中原北方地区。甘肃南部地区尤其是渭水流域是甘肃石窟寺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从最早十六国后秦时期始凿以来,逐渐形成了以古代秦州麦积山石窟为中心的广大石窟分布区。这一地区多数北朝石窟的遗存都与麦积山石窟的作品相近,应该是受到了麦积山石窟的影响,如拉梢寺石窟的北周雕塑均和麦积山同期作品相同,很有可能是属于同一工匠集团所做,是研究中国佛教雕塑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四)多元文化的反映也是拉梢寺摩崖造像的艺术特色之一。拉梢寺摩崖大佛造像中反映的丰圆适中、深目高鼻、细薄而贴身的“湿衣”和佛头像后面大圆盘代表光环的“法式”,明显带有印度佛教造像艺术的风格特征。大佛底座处在造像题材、风格和内容上近于写实的象、狮、鹿等神兽以及半球状彩绘的印度式覆钵塔等,都直接或间接地表明了拉梢寺北朝摩崖造像与古代中亚及西域的渊源和关系。

拉梢寺摩崖题记所载主持凿建拉梢大佛的尉迟迥本来就是北方少数民族,而这一姓氏也来自于中亚胡族。美国学者罗杰伟在《北周拉梢寺艺术中的中亚主题》一文指出,拉梢寺摩崖大佛佛座浮塑中象、鹿、狮的造型,尤其是中间一头大象头朝前的形式常见于中亚地区的装饰艺术中。同时在我国新疆克孜尔石窟第224 窟的壁画中就有类似的大象画面,这正是北周时期中原内地与西域、中亚不断进行文化交流的客观反映。

二、拉稍寺石窟造像的制作技艺

拉梢寺所在地的山岩属第三纪砂砾岩,其岩石结构颗粒粗大,结构松散,无法完整进行雕刻制作。因此在修造龛像时,多是利用自然洞窟中较为垂直平整的岩面打桩悬塑或施泥彩绘。这一手法,在北方地区也多有使用,如麦积山石窟及炳灵寺等。

具体来讲,摩崖石胎浮塑的制作是在崖面上先凿出一佛二菩萨的石胎大形,虽不及普通石雕精细,但也已将五官的大形、四肢和衣纹雕出大概,同时为了泥层能够牢固,将佛和菩萨的袈裟和裙裾衣纹雕得比较突兀而细密,减轻了泥层压力,然后在其表面依序敷设几层泥,直至完成塑造并施以彩绘。

底层敷设的泥料内加入了麦秸草秆,厚约2~3 厘米,利用这层泥调整造像的整体关系,并做出大体细节。之所以使用粗泥的原因正是要使其在可控范围内适度开裂,将上下几层泥料的干燥收缩引向泥料内部,以此避免完成的造像出现表面开裂现象。在此基础上,敷设一层细泥,一般是经过反复淘洗沉淀所得,在其内加入各种物质以提高胶结性能,常人所知有棉麻碎屑等,但据古代史料所载另有“糯米、粳米、小油、黄蜡、桐油、硼砂、皂角、土布、生绢、瓦粉”等。拉梢寺摩崖浮塑大佛经历1000多年之后,其表面仍然坚如磐石且细腻如滑,可见古时匠作工艺之精湛,尤为可贵的是这种做法绵延千年,历代匠师在长期雕塑实践中总结提高,直到今天的庙堂泥塑仍沿用此法,这也不由使人更加赞叹古人的聪明智慧。

在造像的塑造环节,古代匠师克服各种困难,熟练运用各种泥塑技巧,展现出深厚的造型功力和审美追求。就技法而言,主要有“塑、挖、压、贴、削、刻”等,充分发挥了泥塑在造型方面的主动性优势,使大佛和菩萨整体比例匀称协调,造型饱满生动,在丰润敦厚的基础上又具灵动的气韵,具有鲜明强烈的时代地域特征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