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教学设计十篇

时间:2023-03-24 14:41:48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篇1

大家都说了自己看了天门山的图片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和大家分享相关的小学古诗教学设计案例资料,欢迎你的参阅。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教学要求:

1.会认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断、楚、孤、帆”等13个字。

2.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4.能正确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

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田字格贴。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赏图片,揭示课题。

1.导语: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大家看--(课件播放天门山图片)

2.师: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又被叫做天门山,谁来说说自己看了这些图片之后有什么感受?

3.师抽答。

4.大家都说了自己看了天门山的图片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5.下面请大家齐读课题--《望天门山》(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导生字的读音。

3.全班齐读,分小组读,反馈读。

4.教师出示节奏划分,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课件出示)

三、逐句品读,理解诗意。

1.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标示出不理解的字、词。(教师将诗句写在黑板上)

2.指名反馈:哪些字、词无法理解?(天门:天门山。中断:从中间割断。至此回:到这里回旋。出:耸出来。孤帆:单独一只船。帆:船上的风帆,指代船。)

3.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古诗的意思。(先抽同学逐句解释,再指导全诗一起说一说。)

诗文解释: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碧绿的江水到这里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四、再现画面,体会意境。

1.教师示范阅读,学生闭目想象。

2.指名反馈: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一句诗,一幅画)

3.感悟动词“断、开、流、回”的气势磅礴。

4.指导学生读出雄伟磅礴的气势。

5.教师:同学们,这首古诗,紧扣一个“望”字,通过对天门山两岸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雄伟,诗人借景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板书“雄伟秀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6.配乐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指导书写“断、楚”。

2.教师总结:丽日照着江水,一叶轻舟在江上扬帆而行,驶过临江两岸的青山翠峰,这是一幅十分惬意和美好的图景。李白借助这些雄丽的景色,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以及自己豁达、宽阔的胸襟。

3.背诵并默写古诗。

4.为生字“断、楚、孤、帆”组词。

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气势磅礴 雄伟秀丽

青山—相对出

孤帆—日边来

山水相映 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

3.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4.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自然之美,语言文字之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播放古曲《春江花月夜》

2.激发想象: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这首著名的曲子,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这使你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3.迁移导入:诗歌和音乐一样,它们的美需要我们用心去想象、感受、体会。提起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你愿意读读他的诗歌吗?(学生可以朗读、背诵、或用歌唱等多种形式来汇报,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吟唱《水调歌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对苏轼的了解。)

4.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欣赏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师范读。

二、引导自学,学有所得。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学古诗的方法,再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学生交流自己设计的学习方法。

2.教师推荐学法,(1)熟读中理解题意、诗意。(2)借助字典、资料来理解题意、词意,讲出重点词的意思。(3)由词到句串讲诗意。(4)熟读成诵。(5)提出疑问,合作解决。

3.学生自学、教师参加入学习小组中,适时引导。

4.学生进行自学汇报:教师在汇报环节中主要起到引领作用,使学生汇报有序进行。可以先朗诵古诗,然后汇报题意,再讲词意诗意。

教师提出认真听取他人汇报的要求:

(1)学会聆听,找出优点。(2)不足之处,加以补充。(3)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欣赏古诗,体会意境。

1.过渡:刚才我们初步通过学习这首古诗,了解这首诗的大意,但如果我们想领略其中的美,还远远不够,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好的方法要予以肯定。

3.教师提出诗歌审美三法:

第一法:读中感受诗歌韵律美。

第二法:想象中感受诗歌画面美。

第三法:用心体会诗歌意境美。

4.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5.进行审美收获的汇报交流。

(1)学生汇报通过划停顿,标重读,来朗读诗歌感受到韵律美。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各种形式,来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2)学生汇报通过想象看到的美丽画面。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喜欢表达的同学说说这里的山、水、雨是怎么样的美丽。喜欢画画的同学来画画西湖晴雨时不同的景象,从而感受画面美。

(3)感受西湖的人性美。(课件出示:美女西施)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她的美,注意体会浓妆与淡妆两种不同风格的美,同时教师要渗透正确的审美思想,使学生从小树立起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诗人把西湖比做西子呢?(课件展示:西湖晴天、雨天时两种不同的风光)

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联想,体会作者用西子的两种美丽来比喻西湖的晴雨不同之美,妙不可言。

(4)感悟意境,体会情感。

空蒙的山,闪动光影的水,迷蒙细雨构成了西湖的美,如果你置身其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样的意境呢,你想说些什么。

再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诗人的感受——饱含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这时可以适时补充:杭州是苏轼的第二故乡,他深受百姓爱戴,所以对西湖有着特殊的爱恋之情。

(5)有感情的配乐朗读。

四、课外延伸:朗读描写西湖的诗词。

五、师生互相交流学习的收获。

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西湖晴:水——潋滟

雨:山——空蒙比西子(娇艳、迷人)

《望洞庭》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

3.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课前准备:

1.资料搜集: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君山的传说。

2.电化教具:投影片、课文录音磁带。

3.实物准备:白盘子、青螺。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读,感知美。

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板书:望洞庭

2.指名说对刘禹锡和洞庭湖的了解。

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所著有《刘宾客集》。

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4.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5.同位互相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二、理解读,洞察美。

1.导入: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交流。

相:相互 和:和谐 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

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远望

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

(2)小组内练说,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

(3)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图解说。

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再与课文插图对照,洞察艺术之美。

古诗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1)自由练读,想象画面。

(2)同位赛读,欣赏插图。

(3)展示评读,美化诗境。

6.背诵古诗,水到渠成。

三、对比读,深化美。

1.投影映示:

望洞庭

潭面镜未磨, 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和。 湖光秋月两相和。

洞庭山水翠, 遥望洞庭山水翠,

盘里一青螺。 白银盘里一青螺。

2.对比读,比较内容的不同之处,说说原诗的精妙之处。

3.自由理解的基础上,同位交流。

4.指名汇报。(正因无风,湖面才会如此宁静、和谐;正因作者在远望洞庭的山山水水,君山才显得小巧玲珑;之所以是“白银盘”,正因是在皓月银辉下。)

5.再读原诗,深化美。

四、延伸读,升华美。

1.投影映示:

题君山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

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

一螺青黛镜中心。

题君山

方干

曾于方外见麻姑,

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

海风吹落洞庭湖。

2.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3.师:自古君山的来历便充满神奇色彩,众说纷纭,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4.指名讲述课前搜集的有关君山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每当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这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五、多样作业,表现美。

1.写一写: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2.画一画: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3.找一找:收集刘禹锡的其它诗作,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看到 联想 比喻

湖面镜未磨→把湖面比作铜镜

银盘→把湖面比作银盘

君山→青螺→把君山比作青螺热爱

教学反思: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篇2

九十年代,福山区门楼镇曾经有过一个“侨”字号学校——西埠庄小学。那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为回报祖国海内外侨胞而兴办的一所特色学校,是福山区第一所由海外华侨及归侨侨眷捐资兴办的小学。其管理及教学质量极高,深受当地群众的赞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地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建设学校的发起人是华侨李维鼎老人。

说起这位老华侨,如果他还健在,也应该103岁高龄了。祖籍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门楼镇西埠庄村,那是一个传统文化余脉悠长的胶东小村。儿时,李维鼎随父亲生活在这里,父亲的勤劳勇敢、善良坚韧,邻里亲朋的淳朴有爱、守望相助,给李维鼎留下一生不灭的印象。李维鼎一生经商,早先与其父亲在烟台朝阳街做绣花生意,靠勤劳致富。上世纪50年代,随父亲辗转香港,后来其父亲在香港与世长辞,与父亲漂泊半生的李维鼎,更深的理解了父亲流落他乡的辛酸。退休后,站在大海的南岸遥望故乡,李维鼎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回家,为家乡做点事情,替父亲为故乡奉献爱心,但是由于海天相隔,这个心愿迟迟未能如愿。

转眼已经是1990年,那年春天,已是古稀之年的李维鼎不顾自己年高体弱,不顾儿女们的再三劝阻,毅然踏上回乡之路。李维鼎先来到北京于当年同村的邻居离休老干部刘荣华相会,恰巧时任西埠庄村村长林福熙去北京为村办企业购买运输车辆,也住在刘荣华家。对故国的牵挂,对家乡的思念,对同胞的深情,一直是李维鼎内心最牵挂的事情,得知家乡建设需要买车,一定要为家乡出钱,村长林福熙和老干部刘荣华认为买车只是一时,为造福后展教育在村里建个学校才是长远之计,李维鼎深以为然,为故乡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是他最愿意做的事情。随后村长林福熙回家组织工作人员迅速报出捐建小学的实施程序和相关资料,并请福山设计院进行设计,学校占地3000平方米,前后各两栋教学楼,可容纳900名学生同时上课,在达成协议后李维鼎立即把90万元人民币捐给西埠庄村村委会委托村委全权办理此事。

一年后,新学校建成,李维鼎在儿女的陪护下来到西埠庄村参加西埠庄小学的落成典礼。看着崭新的校园,李维鼎当场流下激动的泪水。老人围绕着新建的校园一点点查看设施,当她发现学校的卫生条件还不健全,孩子们如厕后没有自来水洗手时,心里很是不安,当即做出决定,号召其他同村华侨捐款,后募集到20余万元为学校安装自来水等配套设施。

时光荏苒,西埠庄小学已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和周边其他村办学校合并到门楼小学这所现代化学校,但李维鼎老人的拳拳爱国之心仍然激励着家乡小学的孩子们奋斗成长。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篇3

“太和”一词有什么涵义?古代景观设计师通过什么途径来表达“太和”观念?这无疑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太和”一词出自《周易・乾卦・彖辞》:“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意思是说,大自然的运行变化,万物各自静定精神,保持完满的和谐,万物就能顺利发展。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在宇宙未分化出具体事物之前,宇宙本来是和谐的;在宇宙分化出天地万物(包括人)之后,如果不使和谐丧失,这才叫“太和”。可见“太和”包涵着“普遍和谐”的意义。北京大学汤一介教授认为,“普遍和谐”观念至少应包含四个层面,即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被称为“太和山”的武当山,其景观设计的立意,实际上也包含了这四个层面的和谐观念,体现了太和――普遍和谐的思想。

“太和”观念反映在天道观上,主要是把“天”或“天地”看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中国道教仪式有相当部分是祈祷天地交泰,万物化生,君王与天地合德,达成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局面。被道教奉为经典的《周易》认为,天地交合,象征通泰,君主因此裁节促成天地交通之道,辅助赞勉天地化生之宜,以此保佑天下百姓。古代道士和信奉道教的帝王认为,宇宙之道在于天地交泰――自然和谐。天地交感才能带来万物化育生长。因此,他们在主持名山景观设计时,常常用天地之数来统计峰岩溪涧,而宫观神路的数量也有意与天地之数相吻合,以表达祈求天地交感、风调雨顺、万物皆化、百谷丰登的深层目的。

在《周易》中,一、三、五、七、九被称为天数,二、四、六、八、十被称为地数。中国古代人本着天圆地方的观念,在计算圆方之形的周长时发现,如果圆的直径和方的边径相等时,则圆方的周径比约为三比四,因此古人就以三称圆,以四称方。由于古人把天称为大圆,把地称为大方,故而三四两数不仅是圆方的象征数字,更是十个天地数中真正的天地之数。天三地四,既是真正的天地数,那么这两个数字的任何倍数也同样是天地数,如三的倍数九,四的倍数八等。又由于古人认为天九地八分别是天地的至极之数,因而把八的三倍“二十四”,九的四倍“三十六”及八和九的乘积“七十二”等数字,视为可以“配天配地”,达成天地交感,万物化生的神秘数字。

在宋代文献中,统计武当山自然景观的数字已被赋予了天地交泰的神秘色彩,“七十二峰”、“三十六峰”之说,已见于南宋王象之的《舆地纪胜》等书。元代武当道士刘道明著《武当福地总真集》引《玄天上帝赞》说:“七十二峰接天青,二十四涧水长鸣。三十六岩多隐士,葬在吾山骨地青。”这里的神秘数字不仅象征着天地因交感而产生的那种神秘化生力量,而且象征着希望与天地合德,法象天地之道的目的。

武当山的人文景观主要是道教宫观建筑。古代道士在设计宫观时也有意选择天地之数,如元代就有“山列九宫八观”之说,明永乐年间敕建的宫观分布在一百多公里长的神道两旁,而其数量则刚好是九宫八观。明成祖敕造的金殿为重檐庑殿式顶,正好是九条屋脊八个屋面。五龙宫有玄帝殿、启圣殿,“二殿阶合九重,前五重为级八十一,后四重为阶七十二,望之如在天上,真所谓上帝居也”。负责武当山景观设计的道士孙碧云等,显然知道八、九、七十二等神秘数字,具有象征天地交泰、自然和谐的意义,他们根据皇帝的旨意修造宫观,用以祭祀天神,自然是希望达到与天地合德,使天地交感、万物化生、风调雨顺、百谷丰登的理想目的。

“太和”观念反映在天人观上,主要是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即道法自然,天人和谐。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唐代道士成玄英说:“随造化之物性,顺自然之本性”。这些话强调的是人类应当顺应自然之道,尊重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保持与大自然协调相处的和谐关系。天人和谐,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讲求天人之间相互协调,和谐统一。道法自然,天人和谐的观念,在武当山景观设计中有明显体现。

武当山地形复杂多变,宫观庵堂等人工建筑很难像平原地带那样展开横向铺陈,也难以保持建筑中轴线的一以贯之。古代的建筑师们没有采取大刀阔斧地改造自然的做法,没有用大规模平整土地,改造地形来牵就方正格局,而是以道法自然思想为指导,因地制宜地设计建筑物。如南岩天一真庆宫建筑在半山腰的岩阿上,石殿的体量是根据岩阿的大小来确定的,看上去一点也不突兀,恰似从山中长出来的一样;又如太子坡复真观背依狮子山,面临九渡涧深壑,山门庭院随着山势变化而展开,整组建筑错落有致,与地形地貌十分和谐;在修建金顶紫金城时,明成祖专门下圣旨,强调不要大规模修动山体,要随着地势的高低来修建墙垣,“务要坚固壮实,万万年与天地同其久远”。这说明当时帝王和设计师们是有意遵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太和”观念,努力使建筑物具有亲近自然,尊重自然的品质,把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

武当山古神道的选线布设善于与山体地貌相结合而强调自然景观的特色,或依山面壑,观烟云变幻;或临谷跨涧,听流水潺潺。按照“宜亭斯亭,宜榭斯榭”的建筑理念,沿途建有渊默亭、临清亭、万松亭、望仙台、启圣台等亭台茶庵,供游人歇息观景。在长达一百多公里的神道两旁,野树修竹任其生长,杂花老藤随其纵横,香客游人漫行其间,在草木的芬芳中体悟生命的乐趣,在淙淙泉水旁品味“道”的真谛,诚可谓道法自然、天人和谐的哲理在景观设汁上的生动体现。

历代经营武当山的帝王官僚和道士工匠都知道,要实现“天人合一”,得靠人们自身的努力,人类应该主动地去适应自然,保护自然。古人非常重视保护生态环境。主要表现在,其一,明代皇帝多次颁布敕谕,保护太和山山场,坚决制止砍伐竹木和开垦坡地的违法行为;其二,明代均州千户所五千多名正军余丁奉命常驻武当山修山,祖孙相继,历时二百余年。他们除了维修宫观外,还在全山修了许多防止山体滑坡和水土流失的石墙,构筑了世界上罕见的古代生态保护工程;其三,宋元明清历代道士都注意在山上植树造林,尤其是南宋道士房长须,坚持在五龙宫一带栽种杉树三十余年,培植灌溉,一刻不停,给当地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四,在道教神话中,净乐太子在武当山修道四十二年,与山中动物互不侵扰,和睦相处,有“黑虎巡山”、“乌鸦报晓”、“猕猴献桃”、“梅鹿衔芝”等传说,反映了道教文化热爱生命,善待万物,愿意与自然界所有生物和谐共存的理念。

武当山景观的设计者在处理自然与人工的关系问题上,贯彻了道法自然,天人和谐的主张,达到了自然与人工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效果。明代文学家袁中道在《游太和记》中评价说:一生游览的名山景观很多,“大都自然胜者,穷于点缀;人工极者,损其天趣,故野逸之与浓丽,往往不能相兼。惟此山骨色相和,神彩互发,清不槁,丽不俗,人言五岳不堪伯仲,良有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武当山是自然景观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典范,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

“太和”观念反映在社会观上,主要是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道教主张尊道贵德,慈俭不争,以和平宽容的精神对待他人,使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从而达成“万国咸宁”(普天之下都和美顺昌)的局面。老子《道德经》说:“我有三种宝贝,持守而保全着。第一种叫做慈爱,第二:种叫做俭啬,第三种叫做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

老子身处乱世,目击暴力的残酷,深深地感到人与人之间慈心的缺乏,因而极力阐扬慈爱,把爱心加上同情感看成是人类友好相处的基本动力。他提倡俭啬,反对铺张浪费,反对穷奢极欲;他提倡谦让、不争,反对争强好胜。老子说:“了解‘常道’的人是无所不包的,尤所不包就能坦然大公……”。显然,老子主张以包容、宽容之心来对待万物,而宽容是人类社会和平发展的基石之一。老子反对战争,主张和平。他说:“兵革是不祥的东西,大家都怨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万不得已而使用兵器,最好淡然处之。老子反对战争,而又不怕非正义战争,并要善于进行正义战争。其目的是争取人类和平,造就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使人人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老子被道教奉为祖师爷,称为太上老君。他撰写的《道德经》,是道士们课诵的经典,其思想被道土们奉为圭旨。虽然老子的思想博大情深,奥妙无穷,难以用建筑语言来详细阐释,但建筑师们有意设计了一些景观,让朝圣者能时时想起老子的事迹和思想。在武当山东神道上,建筑师们设计有老君堂、太玄观、太上岩等景观,西神道上则有青羊涧、青羊桥、尹喜岩等景观。展旗峰的太常观,也以供奉太上老君而著称。这些景观或附有关于老子及其弟子尹喜的传说,或以匾联、塑像等方式,宣扬老子慈俭不争,宽容和平等伦理思想。紫霄宫祖师殿东有”上善池”,其名也来自《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老子认为,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该池以“上善”为名,自然就代表了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

要实现社会生活的和谐,就需要人们祟道贵德,抑恶扬善。道教《太平经》、《太上洞渊神咒经》等经书认为,“末世之民”,“多恶少善”。人性中恶的因素较多,只有崇道行善,积功累德,才能免除天将鬼兵的诛杀。武当山作为一个道教圣地,其设计者也十分重视利用建筑、匾联、雕塑、壁画等景观,来实施道德教化。例如“治世玄岳”牌坊是进入仙山的大门,古代设计者在门外建造沐浴堂、玄都官、灵官殿、回心庵,让进香者通过沐浴身体,排除杂念,洗心革面,悔过自新。灵官殿内供奉的铜铸鎏金王灵官像,高2.22米,被甲执鞭,三目圆睁,虬须怒张,龇牙咧嘴,形象极为威武凶猛,令人触目惊心。灵宫殿门口的对联写道:“观无形,听无声,威灵有感;善有福,恶有祸,报应无差”。王灵官作为道教的护法神,能分别善恶,惩恶扬善。因此,武当山许多宫内都设有灵宫殿或灵官神像。道教宣扬善恶报应,提倡行善积德,其个人价值目标在于长生成仙,而其社会价值目标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实现“国泰民安”,“家国咸宁”的社会理想。

道教对于其它的态度相当宽容,从武当山的神仙像看,紫霄宫父母殿供奉有佛教的观音菩萨;有的客堂对联写道:“入门来不分三教,到此地原是一家”。这种海纳百川的心态,这种不唯我独尊,不否定异教的宽容态度,是和平主义的基石。弘扬这种宽容和平的精神,对于当今世界,调整好民族与民族、宗教与宗教、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无疑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阅读清河》;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河门概况、历史、资源,领略家乡的风貌,感悟家乡的快速发展的美好前景。

2.激发学生热爱清河门,为清河门发展作贡献的情感。为塑造清河门精神,建设美好清河门作准备。

【活动形式】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学生主持,学生收集素材,通过朗诵、歌曲、舞蹈、讨论交流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形式,传播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活动过程】

一、引入

播放背景音乐《谁不说俺家乡好》。

主持人:在巍巍的医巫闾山脚下,大青山东麓,矗立着一座美丽而新兴的城区,境内河流萦绕,两岸森林茂密,草长莺飞,形成了两山携护养育万物生灵的一方沃土。这就是我们的家乡,被称为“阜新市卫星城”的辽西古镇――清河门区。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家乡,关注家乡,为家乡未来的建设而努力学习。现在,我宣布,清河门区实验小学六年级二班《阅读清河》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走进清河

主持人:了解家乡,就要了解家乡的青山绿水、游览一下家乡的名胜古迹。(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的关于家乡的资料。)

主持人:看来,同学们对家乡是十分了解的,那么,清河门的发展现状及动态你们清楚吗?接下来,让我们随我班的“家乡行”小记者团一同来看看他们的聚焦采风吧!下面进行分组汇报(学生汇报收集的建设中的家乡资料)

三、品读清河

主持人:是呀!“唯有振兴迎挑战,敢叫崛起破谜团”。如今,纳入国家90年代星火计划的高科技项目――星港食品有限公司成功地踏上了“双汇大船”,我为自己是清河人而自豪。(学生发言略)

主持人:接下来,请欣赏诗朗诵《渔家傲 家乡赞》。

主持人:“敢时空,秦时明月今犹在,尚见当年柳条边。”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清河儿女在这块古老而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耕耘奋作,谱写出多少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主持人:下面,请欣赏第三小组的舞蹈《猜调》。

主持人:请听快板《清河颂》。

主持人:下面,请欣赏有我校李济良书记创作,蔡雨婷同学朗诵的《浪淘沙》。

四、展望清河

主持人:作为小学生,家乡的未来离我们还很远,但,我们不能脱离社会,要在社会了解家乡的过去、现在的基础上,畅谈一下家乡的未来,体会到家乡发展的美好。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我为家乡献一策。(生献策略)

生1:我为家乡献一策是:兴建大型的体育馆。

生2:我为家乡献一策是:兴建新北公园、儿童公园。

生3:十年后,我已经是一名设计师了,大家请看这是我为清河门人设计的规划蓝图。

生4:十年后,我已经是一名著名的建筑师了,请看,这是我为家乡兴建的我们的母校――实验小学。

主持人:最后请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讲话,大家掌声欢迎。

班主任:同学们,“空地擎起灯万盏,乌金滚滚堆成山”。清河沃土,取之不尽的地下宝藏,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去利用,让我们树立为家乡的明天而努力学习的自觉性。家乡的昨天,无比辉煌;家乡的今天富,有朝气,让我们期盼家乡的明天水更清,天更蓝,前程更灿烂。

主持人:让我们牢记老师的教导和殷切希望,让我们共同祝愿我们的家乡清河门更加美好,更加繁华,伴着悠扬的音乐,憧憬着未来美好的清河门,我宣布:清河门区实验小学六年级二班《阅读清河》主题班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老师的光临,感谢所有同学的积极参与。谢谢大家!(播放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

参考文献: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篇5

未来的学校是一座美丽的学校。校园上空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以幢幢教学大楼交叉错落,全部沐浴在玫瑰色的朝霞中。校园中央有一座假山屹立在水池中,池里栽着睡莲,活泼的金鱼在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几个护绿化的机器人,正忙碌地割草、剪树枝、松土等。放眼望去,远处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和东方明珠电视塔耸立云霄,一朵朵白云飘逸蓝天中,好似披了一件薄薄的雾纱,真是美极了!

未来的学校是一座高科技的学校,走过教学大楼,紧闭的大门会自动地打开,硕大的电视屏幕上显示着金字:欢迎你,亲爱的同学!乘上手扶电梯来到教室里,只见教室内的墙壁上有许多微小的针孔,这些孔可以通风换气、自动调节温度、吸去灰尘。教室里水晶体屏幕黑板字迹清晰,师生双向式自动录音机声音响亮悦耳,太阳能电池板的灯把教室照得亮堂堂的。隔壁的实验室里,几个自动整理实验物品的机器人把实验台的东西清理得干干净净。乘坐电梯来到第60层,全信息的图书馆安静宽敞。天天能品味世界各国美食的超大食堂,不见一位服务员,只需要轻轻地在平板电脑上选择你要的食物,眨眼间,食物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真让你垂涎欲滴!

未来的学校是一座网络学校。叮铃铃,上课了,同学们在宽大的电脑前只需望着屏幕,它会把老师说的都输进去,并帮你全部记下来,我们再也不需要学习用品了。美术课上,你想画什么,它都能如愿,供你参考。音乐课上要想学什么歌,它会不厌其烦地一句一句教你。上体育课,更像到了游乐场,什么摩天轮、海盗船、过山车…让你痛快无比。

哼!我对学校的路径设计太不满意了,不知道是谁把学校路径搞得这么烂。我决定要好好修改一下。感兴趣吗,来看看吧,不看白不看哦!

“哎哟喂!好累呀!”为什么从大门到教学楼的路都这么远啊!一共两条,都很远。嗯!这里要改一改:咔嚓咔!咔咔嚓!呼!LOOK!我改成了这样:校门口有五个“地下电梯”,只要乘地下电梯,在电梯里说出你想去哪里,都可以满足你。保证一秒之内到达。

我还有个不满意,学校那个大大的楼梯!我也要改:咔咔咔!咔咔咔!好了!看!我把楼梯改成了——滑梯!各种各样,随你滑!如果你要上去,中间还有个手扶电梯哦!进大门右手边那条路,就改成圆形黑洞!里面有星光和圆盘,坐上圆盘,一直转你到出口,晕死你。

还有!最不满意的就是教学楼里的楼梯!哎哟喂!五楼啊!我要倒了,腿开始软了,加油!到了!呼。这样的楼梯我们同学一定不满意。我要把楼梯改成电梯?我可没这么无聊,再说电梯会出故障的。我要把楼梯改成幻想之梯。同学们幻想着进入自己想要的世界,上八十楼都不会累!

我设计了那么多小孩喜欢的路,总要给老师留条活路吧?我呢,还设计了缆车,缆车从各地点到各地点。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说从哪到哪了。缆车内还有:电视、暖气、牛皮沙发、上好的龙井茶、零食、果汁、书等等设备。老师专用哦!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篇6

独门秘器之

――九针

说起成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器具“九针”,从我头脑中掠过的画面,绝不亚于任何一本武侠小说中的独门暗器。单是《黄帝内经》描述中“令尖如蚊虻喙”的毫针,“筒其身”(针体为圆柱形)、“刃三隅”(针锋呈三棱,三面合而至尖)的锋针就已经令我浮想联翩,更不要说还有像“梅花针”、“太乙针”、“雷火针”那些从“九针”基础上衍生出的各种神奇疗法了。

基于“针灸术”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理论与作用,使这一古代医疗手法在现代的运用范围更加广阔,针灸研究在国际神经科学研究中备受关注。“九针”这一荣登榜首的中医独门秘器,也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不断改进,制造出了以不锈钢为材质的一次性无菌产品,以及一些电子、磁疗的针灸仪器。

独门秘器之

――针灸铜人

古人绘制出了人体正面、背面和侧面三种针灸穴位图,有的图甚至着以颜色,以标记出不同的经络走行方向,使其易于辨认。

标准图是有了,不过教育还是关键。南北朝时期,医学校集体教育的制度逐渐开始兴起。待到大唐盛世,我们的先人们便建立起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医学专科学校――太医署。从这里毕业的学生,都事先经过对针灸腧的详细学习,以及真人身上的实习与具体操作,走上岗位之后自然令人放心许多。但针灸腧穴毕竟多是纸上谈兵,穴位换到真人身上难免会有弄不准确的时候,那可怎么办呢?

好在,一位名叫王惟一的先生在关键时刻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位对雕塑颇有研究的北宋王朝的医官尚药奉御,在天圣年间某日,发起了一场关于“制造针灸模型”的科学研讨会,集众人之智,第一次设计铸造出了两具针灸用铜塑人体模型。

这“针灸铜人”内有木质骨骼,制作十分精细。五脏六腑俱全不说,全身的十四条经络,354个穴名,657个穴位一个不差,穴位旁边还刻铸着每个穴位的名称。穴位铸有小孔,即针灸用的腧穴。待到学期结束,期终考试,师傅们就会给铜人涂上薄腊一层,用以堵塞小孔,再将体内注水,最后着一件单衣。考试时,老师报出穴位名称,学生扎刺,若是准确,则在抽针之时会有水顺针眼渗出。如此严格的考核,只有那些熟练操作、学业精深的弟子们才能通得过了!

第一具“宋天圣铜人”的在金人攻占汴京后,即告失踪,第二具则曾辗转流落至襄阳,后由赵南仲献回南宋政府。1232年蒙古军进攻汴京,战败的南宋政府苟且贪安,将仅存的第二具针灸铜人,经蒙古使节王楫之手作为贡品献给了蒙古。几经战乱颠簸的针灸铜人,在元中统年间(1260-1263),经尼泊尔著名匠人阿尼哥之手修整,又由汴京移至北京。明代正统八年(1443),“宋天圣铜人”身上的穴位早已模糊难辨,明英宗下令严格依照宋天圣铜人复制一具新铜人,命为“明正统铜人”。然而就在“明正统铜人”铸成之时,“宋天圣铜人”也突然间没有了踪迹,成了史学家们的不解之谜。

“明正统铜人”于1900年被沙皇俄国从太医院掠走,现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2004年,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以此为原型,一具针灸铜人――“正统铜人”仿制成功。

独门秘器之

――舌苔模型

初次见到舌苔模型,还以为这是古代某前卫艺术家的雕塑作品。等看清上面“望舌态”、“望舌色”、“望舌形”、“望苔色”的说明,我才恍然大悟。这原来是中医“望诊”中对舌的观察模型。光是看看患者舌头的色泽、形态和舌苔的颜色等,就能与气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病理变化直接对应起来,古时中医医师们练就出的“望、闻、问、切”诊病方式,实在是很了不得。

至今,舌苔模型仍然被广泛运用于中医教学,但模型种类更加丰富,相应的计算机软件也在被不断设计研发出来。

独门秘器之

――杵臼、铁药碾

中医离不开中药,“杵臼”便是将药材研碾为细面,以便进一步制作丸、散、膏、丹等成药的研磨工具。“杵臼”为船型铁制品,配有扁圆型研具,是我国传统碾药用具之一。

除“杵臼”之外,碾药用具还有“铁药碾”,这个舂捣药物器皿,现在仍像古时那样,置于售药柜台前备用。

独门秘器之

――戥子

常听人说起――中医博大精深,但不是门精密的科学。但如果我告诉你,早在一千年前的衡具就已将贵重药品的称量克数精确到了小数点后四位,你又会怎么想呢?这把神奇的“秤”就是“戥子”。“戥子”是宋朝主管皇家贡品库藏的官员刘承硅发明出来的,在这点上,他不仅为自己所在的行业,也为整个度量体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且不说“戥子”设计精美,结构合理,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就它的测量精度,也足够令人叹为观止。“戥子”的分度值为一厘,相当于今天的31.25毫克,这个单位精度就是放在今天,也需要实验室里的精密的电子秤,才能准确称量得到呢。

独门秘器之

――博山炉

中医虽属科学,但中医器具中并不乏艺术珍品,陕西省兴平县出土的西汉鎏金银竹节高柄铜薰炉,和河北省满城县出土的错金博山炉就是一方代表。博山炉呈青铜器中的豆形,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其山形重叠,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因此得“博山炉”之名。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篇7

为艺术而淘金

张望的老家浙江天台县,是中国佛教第一宗天台宗的发源地。离家不远的国清寺是天台宗的总道场,张望小时候经常去玩,慢慢形成了对佛教的深厚兴趣。1985年,张望考入中国美术学院教育系油画专业,在学习中他了解到,儒释道文化是中国艺术的三大源头之一。佛教既是艺术的灵感来源,也可以是一种表现内容,张望从那时的想法是用油画来表现佛教题材。

可是1988年从美院毕业时,张望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南下从商!他放弃了分配的工作和干部身份,到深圳一待就是十年。对此他的解释是:古往今来许多有才华的艺术家都是贫病交加而死,这是不善于理财导致的,他不希望重蹈梵高、莫扎特等人的覆辙。如果要进行纯粹的艺术创作,最好能先积累一笔钱随心所欲使用,不需看人脸色。

南下深圳期间,张望创办了一家出版设计公司,经营得非常成功。他设计的画册多次获得全国和省级装帧设计奖。深圳10年时间张望没有再画油画。1996年,得知长江三峡一期工程快要合拢截流,他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于是买了一台尼康相机去拍,没想他在三峡创作的这幅《华夏塑魂》被《光与影》杂志刊用,并荣获全国摄影月赛一等奖。张望由此对摄影艺术产生出无限遐想。这时的张望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他为自己定下北归后的目标:从事纯艺术创作,摄影、书法、绘画、音乐、文学五项齐进,并在1997年写了一副对联:“不做官不从商悠游松竹旁,不为钱不求名无欲志自刚。”怀着对艺术的理想和抱负,他于1998年将公司转赠他人,开始进行纯粹的艺术创作,再也没有与商业沾边。

佛教摄影

从深圳回到杭州,张望对摄影的爱好一发不可收拾,很快就把其他几门艺术忘在脑后。随着摄影作品接连不断地在浙江省和全国范围得奖,张望感觉自己在省内很难再有突破,于是在2000年到北京电影学院参加了半年的摄影进修班。知道机会来之不易,在努力学习摄影理论的同时,他一有时间就到图书馆、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地参观展览,在那里花费了大部分的业余时间。

半年的进修让他的拍摄方向、观念有所改变,学成归来的他再次扎进了专题的拍摄。他的第一组专题是《走进天台山佛学院》。1999年家乡的天台山佛学院成立,张望受邀去拍开学典礼,之后他提出免费为佛学院长期拍摄,并得到同意。张望在天台山佛学院陆续拍了3年,这组作品完成后在《中国摄影报》、《中国摄影》、《新周刊》、《人民画报》海外版等十几家主流刊物发表,台湾老牌杂志《摄影天地》更是用7个月连载刊出,引起了较大的轰动。

2003年,灵隐寺为宣传佛教文化,需要建立网站,向张望发出了拍摄图片的邀请。灵隐寺是江南著名古刹,多少摄影师想要拍摄而不可得。起初的安排只是用一个礼拜拍些资料图片,张望抓住这次机会,提出免费为灵隐寺长期拍摄。整整3年,他与僧侣们同吃同住,白天拍摄,晚上与法师们交谈求教。后来这组《灵隐寺》专题成为了张望的代表作。

天台山和灵隐寺的拍摄一共耗时6年,张望的摄影作品不断刊载于各大专业刊物,并在重量级摄影比赛中脱颖而出。2005年,“奥地利国际摄影艺术展(奥赛)”中国专题组冠军;2006年,任第十五届奥赛国际摄影评委;2007年,获中国摄影艺术个人最高成就奖――中国摄影金像奖……至今其获得国际国内各类重要文化艺术荣誉奖超过一百项。与此同时,他的才能也得到浙江当地的充分肯定,2005年,张望被杭州市人民政府作为特殊人才引进。2009年,张望被浙江省人民政府破格直接评授高级职称,开浙江省文化高职评审之先河。

张望最近在做的项目是一本名为《中国杭州西湖的佛教文化》的书籍,这是他自2008年开始的。其内容涵盖了大西湖概念内所有著名佛教遗址、寺院、佛教活动、习俗巧取豪夺等不同于以往的艺术创作,他为该书拍摄的照片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出发,以纪实摄影为主。张望说,人的一辈子很短,有机会时应当为记录人类社会文化做点事情,为后世留下文化财富。自己居住在杭州,又从事佛教摄影多年,做这件事正好汇集了天时地利人和,填补了杭州佛教文化的一个空白。

难以超越的“张氏风格”

张望的摄影创作,对构图、用光、色调均严格控制,从中不难看出学院训练的痕迹。这些特点在他拍摄的专题《佛的足迹》尤为明显。《金刚经》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张望说,这段话道出了他想要表达的佛门意境。其实许多景象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他所拍摄的是根据自己对佛教的理解,升华后的现实。每一张作品张望都花费了大量精力去创作,前期组织人员,调动各种画面元素;后期通过电脑调整,将原本鲜艳的色调调整为符合佛教意境的清雅色调。他多采取趋向性的构图,在统一之中寻求变化,景观人物互相呼应并保持协调。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篇8

关键词:水墨重彩;武星宽教授;城市设计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260-01

一、武先生其人

初次见到武星宽老师,是在几年前我刚入大学时。某日,笔者在武汉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门口遇到一位老师,他身材高大魁梧,气宇轩昂,眉目间透出坚毅与自信;他长花白须,走路虎虎生风,像极了一位隐遁在尘世间的仙人。经一位同学提醒,我才知道这就是久闻大名的武星宽老师。后经别处了解到,武先生是蒙古族人,蒙古名叫乌兰扎布,自幼结缘于庙宇,启迪于唐卡绘事,几度行走在大草原中,后转而从事艺术教育。

先生生于蒙古大漠,少时放羊,历经风霜。十二三岁的时候,由于家境贫困,拜当地喇嘛庙里的活佛为师,跟随蒙古画师画唐卡经书插图。唐卡艺术的严格规范和精细风格,给年少时的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也因此获得了绘画艺术所需要的造型能力。运用天然的矿物颜料,粗犷的大色块,鲜艳浓重的大色调,原来是自那时就留下的深深的种子。

后来,满怀豪气的年轻人越过千山万水,考上了湖北美术学院。再后来先生在武汉任教,受到楚风汉韵的滋养,这一段独特的经历,使他将蒙古族艺术与汉民族的水墨艺术融合起来,成为自成一派的水墨重彩画家。

二、武先生其画

在绘画上,先生对故乡的深沉的爱,让他在题材方面选择了展现蒙古草原之美,而不是跟在汉族画家之后画一些内陆山川景物;风格方面上,他扬弃了唐卡艺术的规范与精工,而对其背后的圣洁感和富丽的色彩追求有所保留,红、黄、金、蓝、绿等色彩的运用,就与唐卡的用色有关。这样的艺术选择,使先生同时与唐卡艺术和汉族水墨艺术拉开了距离。

观武先生的画,浓墨重彩的形在画面在撞击,融合,流淌。我们定会很好奇,为什么在灰暗的色块中会用那么刺眼的红和蓝?后从先生那里得知,那是他童年时对家乡的记忆。再加上唐卡绘画时留下的印迹,造就了先生今天的特点。先生的画作里,常常会有茫茫的大漠,有皑皑的雪山,有黑色的大地。在《浩气禅风走千山》的画作里,那些群山绵亘的大漠间,浓重的靛青,凌烈的笔触,让人感到有大风呼啸而过。而在远处那一抹红,更像是一种心中的暖意,大爱绵天地,浩气贯宏宇!

三、武先生其设计作品

与此同时,武星宽教授也承担了许多城市设计,并在设计领域颇有建树。他独立主持并指导设计过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北厅内设计、武汉洪山广场主题系列浮雕设计及制作、中山舰博物馆设计等80多项城市环境创新重点科研项目。

而在设计创作方面,在阔别故乡40多年之后,内蒙古巴彦淖尔草原依然是先生艺术创作的灵感之源。先生设计的系列作品大气,庄重,将传统文化与当代时代特征相结合,将草原文化与当代建筑时尚相结合,文化厚重,设计感十足。

先生从蒙古文化入手,以蒙古包为切入点,加以当代的设计思维,设计出的作品很好地统筹了传统文化与时代的特征。

四、武先生其思想

在先生跟我们相处的这段时间以来,我不仅从先生的作品和设计作品中体味到先生对传统文化和设计的深刻理解,更是在先生的一颦一蹙之间,在先生举目望向前方的瞬息,在先生沉默不语的时候,感到先生对那片广袤的蒙古草原,对那片土地爱得那么深沉。

先生在讲课时谈到自己的画作和设计作品,时常抬起坚毅的目光望向大家,语气和缓而鉴定。先生的目光仿佛透过这城市的铜墙铁壁,穿过平原高岗,看到自己心中挚爱的家乡。那里水草丰茂,一望无垠;那里天与地,人与自然仿佛都融为了一体。我们无不为先生的思想和大爱而感染,跟随先生的脚步,脑海中展开一副中国地图。

艺术永远是通过每个人的情感,热情和梦想而得到表现的美。武老师的画作和设计作品总是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在画作中有群山绵亘,有广袤草原,有心中烈火,有大漠劲风。同时,先生的画作中有隐隐约约传递出一种对远方的向往,也能看到这些形象所产生的无限联想,体验到一种发散的心理变化。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篇9

他,为了大山里的孩子们,选择了默默地坚守和奉献,直到48岁才结婚;

他,坚守岗位数十年如一日,为振兴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曾获省教育厅、省人事厅授予的“勤工俭学先进个人”、“优秀教师”、“实验教学普及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他就是红河州蒙自市期路白中心校校长谢增华。

主动请缨到偏远山区任教

矮矮的个子,结实的身材,稀稀疏疏的头发,整洁朴素的装扮虽难掩满脸的疲倦,但58岁的谢增华谈起话来就显出了苗家汉子的朴实和能干。

1974年7月,19岁的谢增华师范毕业,他没有选择留在城里工作,而是主动要求回到自己的家乡期路白。教育局领导知道他父母早逝,从小靠哥哥供养念书,想将他分配到老家龙宝坡村任教,工作之余可帮哥哥做些家务活,回报哥哥的培育之恩。但谢增华坚持要求到最偏远、艰苦的村小去。怀着“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的崇高理想,谢增华选择了期路白乡最偏远的蚂蝗冲村岩子脚小学。

蚂蝗冲村是期路白乡最贫穷落后的一个村子。学校,就只有一间土坯房。下雨时,屋顶漏,地上渗,一踩一地泥。年轻的谢增华目睹此景,心酸不已。深知苗家孩子求学的艰辛和不易的他,最大愿望就是让学生们能坐在一间淋不到雨的教室里上课。面对一大群吃不饱穿不暖的贫困山区的孩子,谢增华把自己的工资全部拿了出来,但因贫困学生多,他的那点微薄的工资也是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如何才能让这些孩子留得住,学得好?”这一问题成了谢增华昼思夜想的难题。

500元建学校创奇迹

在岩子脚小学工作一年多后,谢增华就被调到蚂蝗冲小学。几经思索,谢增华认识到要想留住学生,就必须解决好学生的学杂费、书费等后顾之忧,还得有个好的校园环境来吸引学生。

工作之余,谢增华邀约上学校里的另一名老师走家串户,积极争取村民的支持,选择新校址,准备建盖新学校。推算下来建小学与附设初中班的时间相同。要不将此块核实后写清楚,不含混处理。同时,谢增华开垦出2亩荒地,用自己省吃俭用下来的工资,买回1 200多株杉树苗,种下树苗后,又在地里套种了玉米、蔬菜。谢增华用收回来的玉米、菜叶养猪、养鸡,把鸡、猪出栏后卖得的钱用于解决全校60多名学生的学费、书费。收成好的年份,谢增华给每个学生都定做了一套新衣服。学生的生活困难解决了,学习的劲头也上来了,谢增华所在的小学不仅没有一个孩子因贫失学,而且教学质量迅速跃居全乡前列。

可是,老的问题解决了,新的困难却接踵而至。1976年以前,蚂蝗冲村委会下辖17个自然村,没有一所中学,孩子们到最近的中学上学,一个来回要走7个小时,因此90%以上的小学生毕业后就失学了。一心想将孩子们送出大山、改变偏远地区教育事业落后面貌的谢增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一有时间就往县城跑,找政府、找教育局批准让他在蚂蝗冲村委会开办附设初中班,让学生能够有书念。

“一次不行找两次,两次不行找三次……”谢增华的精神感动了上级领导。1976年3月的一天,县教育局找谢增华去,拨了500元钱给他,支持他在蚂蝗冲村委会创办附设初中班。谢增华激动地紧紧握着这500元钱,连夜返回学校。在乡政府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下,谢增华带领村民,自筹木料,砌墙夯土,搭梁铺瓦,开始自建学校。

1976年5月的一天,谢增华要到县城开会,可是木匠师傅说没有木材了,活做不了。谢增华一听可着急了,不能耽误建学校呀!他二话没说,一个人到沟壑里扛木头,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高一脚低一脚,扛了一整夜。天刚蒙蒙亮,木匠师傅看到堆起的木材,敬佩不已。一个来回2千米,扛着100多斤重的木材,究竟走了多少趟,谢增华自己已记不得了。工夫不负有心人,综合场1976年3月动工,1978年9月竣工,综合场小学里建起了一幢一楼一底的教室。

“500元钱就办起了一所附设初中班,谢老师太神奇了。”谢增华建附设初中班的事,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蚂蝗冲村委会附设初中班当年就招了30名学生!

在蚂蝗冲综合场小学工作的10年里,谢增华的教学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他和学校多次受到了省、州、县的表彰和奖励。

植树造林种下希望和梦想

1987年,谢增华担任期路白乡中心校校长。

“由于教育投入不足,全乡校舍危房面积多;民办、代课教师占在职教师的五分之三,教师学历合格率不到40%;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合格率低。”这是期路白乡中心校当时的教育状况。

“怎样才能改变期路白乡教育在全市落后的面貌呢?”谢增华冥思苦想。

谢增华意识到,投入不足是制约教育发展的最大原因,可怎么解决?坐、等、靠不行呀!许多事可以等待和重来,唯独孩子的成长不可以等待、不可以重来。谢增华将原先在综合场时自己多年耕耘已价值60多万元的600多亩造林基地交给了学校,同时带领全体教职工利用周末、休息日和寒暑假时间,打响了“上山开荒育苗植树、搞勤工俭学基地建设”的“战役”。

那些日子里,教师们放弃了休息时间,吃住在山上。那段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直到现在仍然深深地刻在大多数人的记忆里。到2008年林权改革时,谢增华已先后组织师生1万余人次,垦荒800多亩,培育杉木苗60多万株,累计种植杉木234 000多株。勤工俭学基地共计出售木材上万立方,收入上百万元。

10多年来,用勤工俭学获得的资金,期路白中心校先后修建校舍2 000多平方米,购置课桌椅500套,学生住宿双台床230多张。学校配备各种教学设备、仪器、校园建设等资金达50多万元;贴补学校办公费用10万多元。最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一次性投入40万元资金,为6所村完小配置了信息技术设备,普及了计算机教学,贫困乡期路白成为蒙自市第一个普及信息技术的乡镇,期路白乡中心学校于1992年、1998年获得了云南省中小学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截至2008年林权改革时,期路白乡中心校的绿色基地已有近1 100亩,谢增华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把近1 000亩的林地全部退还给了村子里的村民,他的行动感动了全乡的老百姓。

谢增华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一有时间和机会,就四处奔走、八方求援,争取社会对教育的支持。他先后争取了各单位各部门和部队等的支持资金570多万元,建起了武警希望小学、空军希望小学、海军希望小学,新建了莫别小学,修缮了白猛孔、期路白两所小学,较快较好地改善了办学条件。

在谢增华的努力下,全乡6所完小建起了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等,学校硬件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9年,还免费为全乡1 700多名小学生每人定制了一套校服。

爱心护航 化作春泥更护花

谢增华意识到,要全面提高山区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仅仅是硬件“硬”还不行,软件也要“硬”才是根本。

谢增华重视教学质量、教学效益和教学改革。他把教研工作定位在实施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按教学管理、教学研究、为师生服务三个层面,紧紧围绕教法、学法、考法进行改革探索。在工作中,他坚持调查研究,做求真务实的楷模。他每学期总是在全乡的6所完小和11个一师一校点间奔波。下乡时,他5点起床,6点多就到村子里的学校,开始紧张而繁忙的一天,查校园卫生、查学生早操、课间操、听老师上课、同教师一起教研,共同探讨提高教育质量的新办法。他每学期除了听课40节以上,还经常与外地教研部门和学校加强联系和交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谢增华认为,要提高教育质量,首先要稳住和提高已有教师的教育水平,同时设法多引进大专以上学历的合格教师,鼓励在职教师积极参加学历提高培训学习。在自筹资金的分配奖励上,他坚持一视同仁,让教师从心里觉得有干头、有盼头。他经常和老师们推心置腹地说:“不努力工作、干不出成绩来,有哪所好的学校会要你呢?”在他的带领下,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更高了,他们在工作上你追我赶,奋勇争先。10多年来,期路白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直稳步上升,名列全市7个山区乡镇的前茅,有时甚至超过了一些坝区乡镇,全乡的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也从过去的不到40%,提高到了现在的93.4%。

为提高教师的技能,谢增华全力支持教师参加各级组织的教学和文体竞赛。现已有25名教师撰写的19篇论文在省、州、市的报刊上发表,有38名教师参加省、州、市、乡演讲比赛,获一、二、三等奖36个。他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州、市书法、绘画、摄影、电脑作品等比赛,学生获得了数十个奖项。

近几年来,期路白乡中心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2010年期路白乡的教师招考人数比例达到了1比33,报考人数之多,让人振奋。

甘守清贫 舍弃私利顾大家

有人把教书当做一种谋生的职业,有人把教书当做一种奉献的事业,谢增华崇尚并选择了后者。因为在谢增华的心中,教学和课堂就是他的生命,没有了学校,没有了学生,没有了课堂,他的心就像被掏空一样。谢增华于1991年6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曾有多次进入政府部门或城区、坝区学校的机会,但他都放弃了。1996年,谢增华曾经的母校——红河州师范学校升格为红河广播电视大学后,母校领导找到他:“你在山里也奉献十多年了,比你年纪小、后进山的老师都调下山了,你也该进城改善一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了。”但谢增华认为,“我是苗乡的儿子,家乡需要我,孩子们更需要我。”就是这样朴素的想法,他又一次放弃了进城的好机会。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谢增华培养出来的学生黄开庭、陶福明、王友明等,现在又循着他的足迹扎根苗乡做了教师。

谢增华的女儿11岁,在城里上五年级。谢增华很疼爱女儿,但没有时间陪孩子。他的妻子很理解他、支持他,但偶尔也会埋怨他“外勤家懒”。

谢增华关爱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多年来,期路白乡中心校的老师们有这样一个传统,每年都由校长谢增华带头为家庭贫困的学生捐款。去年,他带头向蚂蟥冲的一个单亲家庭捐款。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篇10

目前,河北普通高等学校共有100多所,初步形成了以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河北大学为龙头,燕山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为骨干的河北省高等教育体系。求学河北,你会感受到它带给你的深沉的文化底蕴、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现代的办学理念。

两个小时,你能走多远?对于保定人来说,这个答案可能是北京,也可能是天津、石家庄……

保定,一座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保定是一座好的城市么?或许她不是,保定的工资水平不高,使你觉得但凡不是实在不能走出保定了,你一定不会在保定找份活计。保定是一座不好的城市么?她不是,保定人的生活很是悠闲,时而漫步于古色古香的街道上,时而乘上车铃叮当、车轮轧轧的四轮马车,时而安坐于门窗雕饰典雅的客厅里……保定并不是那样完美,她只是这样静静地坐落在华北,静静地依存着北京,静静地诉说着自己的文化,静静地等着你的到来。

河北大学

河北大学是由教育部、国防科工局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前身是1921年由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创办的天津工商大学,后历经天津工商学院、津沽大学、天津师范学院、天津师范大学等几个时期,1960年改建为综合性大学并定名河北大学,1970年由天津迁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定。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校享有“煌煌北国望学府,巍巍工商独称尊”的美誉。20世纪50年代,学校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和400万伏静电加速器。侯仁之、吴玉如、顾随、马沣等众多著名学者曾在学校任教。

作为河北高校中的“龙头老大”,河北大学教学实力雄厚,学科分布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大门类,是全国学科门类设置最齐全的高校之一。新闻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哲学、应用物理学等是学校的优势专业。

同城推荐:保定高等院校众多,除了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河北金融学院、保定学院等著名高校也为保定增添了青春活力。

说起河北的城市,最大的城市是保定,经济中心在涅的凤凰城唐山,风景秀丽当属坐拥避暑山庄的承德,还有海滨城市秦皇岛。相较而言,石家庄这座省会城市,实在算不上出名,甚至有一些土气。在这座“共和国第一城”里,你能发现什么?

石家庄的历史颇为悠久,旅游资源很是丰富:古城正定的隆兴寺(内有全国最高铜制大佛)、临济寺(佛教临济宗的发祥地)、赵云庙,赵县的安济桥(世界最早的石拱桥)、柏林禅寺以及著名革命圣地西柏坡等景点遍布于市区周围。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和光荣传统的省属重点大学。校友中有老一辈革命家邓颖超、刘清扬、郭隆真、杨秀峰、康世恩、荣高棠等,有学界名人梁漱溟、张申府、汤用彤等,有中科院院士严陆光、郝柏林、李树深等,也有许绍发、蔡振华等一批体育界精英。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20余万名各类专业人才。

学校现设21个专业学院,1个独立学院(汇华学院),103个本科专业。学科设置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学校构建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三教并举”,培养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另外,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从师范大学毕业后只能做老师,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随着社会对人才结构要求的变化,各个师范大学都在调整专业的设置,河北师范大学的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信息与计算科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化学、法学、社会体育等专业都是非师范类的专业。其中,社会体育专业含有培养体育评论员方向的教学,报考时对口齿、相貌、身高都有要求,还要具备一定讲演和主持电视节目能力。

同城推荐:河北经贸大学、河北传媒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体育学院、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等。

唐山学院

唐山学院地处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素有“京东宝地”之美誉的河北省唐山市,是一所以工为主,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为1956年创建的唐山市工业夜大学,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唐山高等专科学校、西南交通大学唐山分校、唐山市职工大学三校合并组建成唐山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会计学、土木工程等是学校的优势专业。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建有信息与控制工程实验教学1个省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电一体化、结构与振动工程、精细化工、微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4个唐山市重点实验室。学校的先进制造技术中心、结构实验室、测试实验室、物联网实验室、电力系统综合实验室、仪器分析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模拟法庭、云计算实验室、广告设计制作实验室、嵌入式综合实验室等在同类院校中居领先水平。

同城推荐:唐山师范学院、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等。

唐山学院

唐山学院地处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素有“京东宝地”之美誉的河北省唐山市,是一所以工为主,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为1956年创建的唐山市工业夜大学,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唐山高等专科学校、西南交通大学唐山分校、唐山市职工大学三校合并组建成唐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