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小报十篇

时间:2023-04-04 20:03:46

新年小报

新年小报篇1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说月报》自1910年8月29日在上海创刊,至1931年12月第22卷12号停刊,共发行了259期,其历时之长堪称近现代期刊之最。在《小说月报》刊行的21年里,经历了中国近现代文学从晚清至“五四”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段,晚清文学革命和五四文学革命对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影响同样也反映到了《小说月报》上。《小说月报》虽为商务印书馆出版商的刊物,有着一定的商业气息,但由于时代文学大潮影响和主编更易等原因,以1921年1月第12卷1号为标志,十分清晰地形成了该刊前后两个发展阶段。从刊物内容和风格特色上看,前期《小说月报》应属通俗文学期刊,而后期则属新文学期刊。

实际上,1920年第11卷起,《小说月报》就开始进行了革新的尝试。沈雁冰被任命主持革新栏目“小说新潮”的编辑事务。在11卷第1号的目录后登载了一则“小说月报征文广告”,提出了“改良体例”,增设“小说新潮栏”、“编辑余谭”、“说丛”等栏目。沈雁冰亲自为“小说新潮栏”和“编辑余谭”栏目撰写一系列文章,极大地改变了《小说月报》的旧有风貌。沈雁冰曾回忆说:“《小说月报》的半革新……说明,十年之久的一个顽固派堡垒终于打开缺口而决定了它的最终结局,即第12卷起的全部革新。我偶然地被选为打开缺口的人,又偶然地被选为进行全部革新的人。”在当时的背景下,沈雁冰同意主持《小说月报》的改革工作,就是他意识到自己将要从事的这项工作对于影响文学风尚、改变文坛现状一定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时期他写的许多文章,包括那些介绍外国文艺思潮的译述文字,都是从大处着眼来影响整个文学的发展的。在《小说月报》11卷1号《小说新潮宣言》中,沈雁冰提出:“文学是思想的一面的东西,这话是不错的。然而文学的构成,却全靠艺术。”他还坚持主张应以中国文学之实际情况,着力介绍外国的写实派、自然派小说,同时还开列了一张翻译书目。在本期“编辑余谭”中,沈雁冰接连发表两篇评论,一是《俄国近代文学杂谈》,一是《新旧文学评议之评议》,详述自己的关于文学的主张与理想,从推崇俄国文学重视人生、用于人生到明确倡导为人生的新文学主张,《小说月报》革新之端倪初现。在11卷10号《小说月报》上又由王蕴章亲拟启事:“自本号起,将说丛一栏删除,一律采用小说新潮栏之最新译著小说,以应文学之潮流,谋说部之改进。以后每号添列‘社说’一栏,略如前数号‘编辑余谈’之材料。凡有以(一)研究小说之作法,(二)欧美小说界之近闻,(三)关于小说讨论等稿见惠者,毋任欢迎。”至此,《小说月报》向新文学期刊嬗变的姿势已经拉好。1920年11月,沈雁冰有条件正式接编《小说月报》,他向出版商提出“已买下的稿子(指鸳蝴派的)一概不在《小说月报》上刊登(如林纾的译稿后就封存数十万字之多),以后《小说月报》的编辑方针不受馆方的约束”。面貌一新的《小说月报》第12卷1号于1921年1月10日正式出版,并很快成为当时国内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也是唯一倡导新文学的纯文学期刊。后期《小说月报》先后由沈雁冰、郑振铎、叶圣陶、徐调孚任主编,成为新文学的重要阵地,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事实上成了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

通过对改革前后《小说月报》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以下问题。

首先,在文学旨趣上,前期《小说月报》倡导自由、趣味的文学,后期《小说月报》则强调“为人生”的严肃文学。在1910年8月29日出版的《小说月报》创刊号上,“编辑大意”定下基调:“本报以多译名作,缀述旧闻,灌输新理,增进常识为宗旨”,继在“征文通告”中则称“体则著译兼收,文则庄谐并录”。林纾翻译的小说《双雄较剑录》,王蕴章的短篇侦探小说《钻石案》,“英美报纸之发达”等译丛,及一些旧体诗词等刊载在创刊号上,“理科游戏”等新知识也有刊载。此外还有徐卓呆翻译的剧本《遗嘱》之第一幕。从分类上看,前期的长、短篇小说,无论著译,都归属通俗小说之列,并及译丛、笔记、新智识、文苑、改良新剧等栏目亦崇尚文趣,后还有“小说俱乐部”等读者参与的趣味栏目。

革新号12卷l号开篇即为《改革宣言》,另外又专门刊载了周作人和沈雁冰的评论文章《圣书与中国文学》、《文学与人的关系及中国古来对于文学者身份的误认》,其后是“创作”栏,刊登了冰心女士的《笑》、叶绍钧的《母》、许地山的《命命鸟》、王统照的《沉思》等作品。在“译丛”栏内,选登的都是由著名的新文学作家翻译的外国一流文学作品。而由沈雁冰、郑振铎编写的“书报介绍”、“海外文坛消息(六则)”、“文艺丛谭(五则)”等也都紧扣革新宗旨,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这一期更在最后的附录里刊登《文学研究会宣言》,以示后期《小说月报》与新文学的志同道合。

沈雁冰在《改革宣言》中明确表示:“《小说月报》行世以来,已十一年矣。今为第十二年之始,谋更新而扩充之,将于译述西洋名家小说而外,兼介绍世界文学界潮流之趋向,讨论中国文学的革新之方法。”后期《小说月报》所表现出的立意和气魄与前期相比,的确让人刮目相看。在《文学与人的关系及中国古来对于文学者身份的误认》一文中,沈雁冰进一步指出文学是“综合地表现人生”,文学是“人的文学……真的文学”,“文学作品不是消遣品”,文人也不应是“附属品装饰物”,明白无误地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

其次,在译著的选择标准上,前期《小说月报》所选译著率意而为,通俗即可;后期则精挑细选,要求严格。前期《小说月报》所刊翻译作品以“林译小说”为主。前11卷《小说月报》就刊载了林纾翻译的29种译著,占前11卷总字数的十分之一,总字数逾百万。这些作品或为林纾独译,或与毛文钟合作,皆为文言,但一般文风平易,并不难懂。

在外界文学思潮的影响下,早在《小说月报》第11卷1号的“小说新潮宣言”中就开列了翻译作品的目录,后又在12卷1号“改革宣言”中明示“多译西欧名著使读者得见某派面目之一斑”。因此可以说,后期的《小说月报》在翻译作品的选择上,有明确的遴选原则,致力于翻译介绍外国优秀文学作品,体现出流派特色,并以现实主义作品为主,意在为新文学创作提供可供参考的经验。第12卷1号上的《疯人日记》、《熊猎》,2号上的《木筏》,3号上的《猎人日记》,4号上的《祈祷》和《在加尔各答途中》等译著,反映出编辑们较高的文学鉴赏能力。

前期《小说月报》分类交叉,栏目杂乱,后期则归类合理,相对集中。前期的《小说月报》由于重视刊物的趣味性、知识性,内容包揽甚广。创刊号“编辑大意”说“本报各种小说皆敦请名人分门担任,材料丰富,趣味浓深。其体裁则长篇短篇、文言白话、著作翻译,无美不搜。其内容则侦探、言情、政治、历史、科学、社会,各种皆名。末更附以译丛、杂纂、笔记、文苑、新智识、传奇、改良新剧诸门类,广说部之范围,助报余之采撷。每期……至少必在八种以上”。由此可以看出,早期的《小说月报》侧重文学著译且以小说为主,同时,期刊的综合性也较强,提供了各类有较强史料价值的文化信息。后期《小说月报》对旧有门类做了大幅度的改动,使内容趋于集中而转变为纯文学刊物。在文学翻译、文学创作、文学评论三大块的整体框架内,又细分为论评、研究、译丛、创作、特载、杂载。作品内容主要是反对封建文学,提倡“为人生”的艺术,稿件大部分由文学研究会成员撰译。在沈雁冰主持下革新后的《小说月报》栏目一新,与外界的文学大势更为合拍,在当时社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吸引了一大批青年读者围绕其左右。

前期《小说月报》在短篇小说创作、外国文学翻译、小说理论研究、各体文学史料积累乃至近费制的创立等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而沈雁冰革新刊物的成功,也是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深谙经商谋略的商务印书馆的商业改良策略,确保了刊物营运中能持守“中庸”,不至激进太过,显出明哲保身的一面。沈雁冰曾说:“因《小说月报》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刊物,而商务的老板最怕得罪人,我们对有些文艺上的问题,就不便在《小说月报》上畅所欲言。”二是文学革命大潮的影响,使得刊物必须适应读者需要,回应读者对刊物内容革新的要求。三是沈雁冰、郑振铎等文学同仁积极努力,在文学方向上全力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贴近生活,为刊物赢得了大批读者。作为商务印书馆的出版物,《小说月报》革新后催生了不少的顺应潮流的创新,但前后也有某些承继,而不是如某些论者所言“《小说月报》的历史从此被这革命性的变革划为了截然不同的两块”。

参考文献:

1.《小说月报》,1920.11、1921.12。

2.茅盾:《商务印书馆九十年》,商务印书馆,1987年。

3.谢晓霞:《论1921年〈小说月报〉的改革及其意义》,《齐鲁学刊》,2004(4)。

新年小报篇2

元旦喜迎新年小报内容<一>

1.新的一年里,愿我的朋友:钱多钱少,常有就好;人俊人丑,顺眼就要;人老人少,健康就好;家穷家富,和气就好;一切烦恼,理解就好。春节快乐!

2.我愿:新年的第一颗露珠因你而美丽晶莹,新年的第一个黎明因你而惬意宁静,那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因你而温暖舒心情。衷心祝愿,新年快乐!

3.元旦,意味着你去年的烦恼统统要完旦;元旦,意味着你今年的愿望全部要圆满,一句元旦快乐,不能代表我的心,那我就多说一句,元旦快乐,快乐元旦!

4.通知:春节了,请把烦恼收藏,把快乐搜索,把健康下载,把财运复制,把如意粘贴,把平安保存,把幸福编辑,把生活刷新,嘿嘿,你就偷着乐吧。新年快乐!

5.祝福不能盲目,真心为你祈福。快乐难得糊涂,日子光彩夺目。金钱数不胜数,好运排成一路。神灵对你关照,享不完的清福。鼠年新年临近,愿你真的幸福!

6.辞旧迎新心欢畅,梦想激情齐飞翔,事业荣誉共辉煌,国强家富谱华章,健康平安都点亮,快乐幸福驻久长。鼠年很棒,鼠年吉祥,祝你福运无疆!

7.快乐满屋,让笑声冲向天际;幸福敲门,让吉祥迈入家门;好运随身,让霉运随风而去;温馨相聚,让团圆恭贺新春。春节到,带上幸福,向美好未来出发!

8.爆竹声中辞旧岁,欢乐声中迎新年,团团圆圆结成伴,欢欢喜喜来拜年:团团带给你好运连连,一生平安;圆圆带给你好事圆圆,幸福美满!祝新春快乐!

9.提个前,赶个早,先来道声春节好;撞好运,遇好事,道个吉祥和如意。祝你新年拥有新气象,春天拥有春的希望,幸运之星照又照,生活快乐又美妙!

10.一副副喜气对联贴门头,一声声恭贺新年不绝口,一杯杯醇香美酒端在手,一口口美味佳肴嘴中留,一条条祝福发好友,一缕缕深情绕心头。祝春节快乐!

元旦喜迎新年小报内容<二>

1、喜迎元旦佳节

2、岁岁朝朝人依在

3、迎元旦,庆新春

4、祝大家新年快乐

5、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6、欢度春节,祝福万家

7、精彩,只因你我同行

8、千声万籁,你我同行

9、庆祝春节,欢度新年

10、新年快乐,佳节如意

11、祝全体员工元旦节快乐

12、公司祝各位同仁:新年好

13、新年新气象,商场大酬宾

14、激情舞蹈,深情高歌,精彩演绎

15、为信息插上翅膀,送至您的耳边

16、华丽圣诞狂响曲,喜迎新春献贺礼

17、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18、牢固确立,在科学发展中率先发展

19、年年岁岁花不同,岁岁朝朝人依在

20、世界文明的盛会,我们大家的世博

21、迎新年,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

22、张灯结彩迎新年,齐心协力谱新篇

23、文明的城市欢庆的佳节,美好的生活

24、新年伊始,向各行各业的建设者致敬

25、用最棒的声音,陪伴你最灿烂的年华

26、抢抓新机遇,增创新优势,再创新辉煌

27、文明的城市,欢庆的佳节,美好的生活

28、在歌声中欢度元旦,在元旦中享受歌声

29、在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新的起点新的征程

30、张灯结彩欢度佳节,齐心协力共创伟业

31、装点天下商通四海,业精于勤日日高升

32、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共创和谐美好家园

34、以统领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5、优化张家港文明环境,打造现代文明新港城

36、祝各位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37、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中率先发展

新年小报篇3

一、爱岗敬业

我热爱党的教育事业, 在工作岗位上,我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自觉全面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思想,我能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服从领导的安排,从集体利益出发,坚守岗位,又能够做到不无故请假,不缺课、不迟到、不早退,遵纪守法,认真执行上级的规章制度,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不良现象的侵蚀。

二、认真尽职

作为一名教师,认真上好每节课,是一个教师价值体现的基本途径。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总结教学所得,是我平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必须立足课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我始终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正确把握教材,结合新课程理念,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精心设计教案,积极探索,求实创新,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完成一般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我还积极参加教育研究活动。对一些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分析和选择,抓住其中的核心问题,有计划地进行研究。在教学上,我能注意多向同事请教,和同事一起探讨,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平时自己也注重多看成功课例,多听示范课。面对一些后进生,我在教学中采取了这样的办法:一、做好思想工作,让他们知道学习重要性,端正好学态度。二、减轻学习负担,在作业难度、作业量方面区别对待。三、充分发挥优生的作用,给他们结好对子,重点帮助复习基础知识,每天都有一定的量,一定的类型。

三、满怀爱心

我把热爱学生放在第一位,有了这种心境,师生之间就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许多事情便迎刃而解。担任班主任兼辅导员工作时,工作落实到位,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学生。我通过晨会课、班队课等时机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使每一位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健康的发展。平时安全卫生工作,紧抓不懈。平时我总是体贴理解,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并给予心理指导,尽可能贴近学生,和他们打成一片,带着亲和力走进学生的世界。我总是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对孩子们真心地付出了,孩子们就会还以真情。我常与任课老师互相沟通,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生活情况,共同管理好学生;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联系,通过家访、电访了解学生在家里、在假日的情况,并向家长报告学生在校的表现,互相沟通,共商教育孩子们的方法,使学生能健康发展。

四、虚心好学

新年小报篇4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一波又一波改版热潮使我国报纸的形态开始有了较大发展变化,变沉闷、千报一面为百花齐放、异彩纷呈。随着这十多年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飞速发展,无论是百年老报还是创刊不久的新报;不管是中央级党报还是地方都市报;也不管是大众化报纸还是专业性报纸,几乎无一例外在外在形态上都有了不小革新。

数量上由薄至厚,报业进入“厚报时代”

1995年,我国报纸种数由186种增加到2089种,增长了17.4倍;印张量由113.5亿印张增长为359.6亿印张,只增长了2.17倍;报纸种数与印张总量基本上保持逐年同步增长,但报纸数量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印张数量的增长。1995年以后,全国报纸首次突破2000种后,报纸种数基本稳定下来,2003年小幅增加到2119种,2004年全国报纸数量又下降到不足2100种;但与此同时,报纸印张总量却仍保持加速扩张,由1995年的359.6亿印张,增长到2003年的1235.6亿印张,增长了2.44倍。对于1995年特别是1998年以后出现的报纸不断扩版的现象,业内人士称其为“厚报热”,我国报业进入了“厚报时代”。

自1998年以来,国内新闻纸需求量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在全国报纸种数没有重大变化情况下,新闻纸需求量成倍增长。据统计,2004年国内新闻纸的需求量超过300万吨,2005年达到388万吨。国内十多家知名的新闻纸厂家都在加大投入,扩大生产规模,但仍不能满足国内“厚报”模式下报业的需要,不得不大量进口新闻纸。

报业的规模化竞争派生了厚报。我国具有较长历史的传统报纸,大多数都在“厚报时代”来临时甚至更早期就经历了扩版。近几年新创办报纸更是一开始就做出“厚报”的选择。十几版、几十版已成为目前我国报纸的常态,超过100版甚至200版的报纸也时有出现。扩版速度与规模,某种意义上成了报纸发展业绩的一种外在标尺。扩版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是能够增加广告版面,这是一个赢利的好通道;二是内容可以增加,照顾不同受众需求,由此产生各种各样的专版。

最早的厚报出现在美国。1912年美国日报平均版数已达到36个版,美国报纸到六七十版的时候是在上世纪50年代。进入60年代基本增加到100版左右。到了90年代可以达到120版至150版这个幅度。这几年美国的报纸有些收敛,但是普通的报纸还是在60个版以上,星期天达到100多个版。而美国最厚的一期报纸,是《纽约时报》70年代出版的一期,达到1500个版。参照美国的报纸发展,面对中国厚报时代已经来临的现状,业界的争论声也从未停息:厚报到底会发展到何种状态?是越厚越好,还是将在分众时代到来时又由厚至薄?这个问题需要我们理性对待。

外形上由宽变窄,“瘦报”成为群起效之的时尚

所谓“瘦报”,即在传统的对开或四开报纸基础上加长、缩窄,使报纸在外形上显得更加苗条,更加挺拔,更加合乎美学中的“黄金分割”比例(即1∶1.618)。

“瘦报”起源于美国。1976年9月,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纽约时报》将坚持了63年的8栏改为6栏,当时的《纽约时报》发行人苏兹贝格称:一是为了便于读者阅读,二是降低生产成本。与《纽约时报》变窄同期,《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等报纸也先后将报纸宽度缩减。这场报纸“减肥”运动逐渐波及欧美,《泰晤士报》《国际先驱论坛报》等都先后改为“瘦报”。2005年10月,《华尔街日报》美国版宣布将报纸宽度缩减五分之一,使其在形态上更接近美国国内的“瘦”报。《今日美国》是美国最瘦的报纸,它的宽度曾是32cm,当时中国报纸宽度都在48cm左右。后来《今日美国》又瘦了一英寸。

在我国,早在1999年,杭州《都市快报》就以瘦长的“异型”在全国报业中独树一帜;《华商报》2002年进行了第一次“瘦身”改版;《南方日报》是全国党报中第一家瘦报,报纸瘦了以后,增加了高度,得到普遍认可。2004年,《北京晨报》《北京现代商报》《北京青年报》均改为瘦报。不难看出,方便阅读、有利销售是其市场动因,崇尚主流、彰显时尚则是其追求。国外一家公司对报纸“瘦身”进行的读者调查显示,身处网络时代的读者由于经常面对电脑屏幕,已经形成“小尺寸内阅读”的习惯,其实也是为了方便解决现代人在紧凑空间里读报。从这些报纸的革新程度看,已经形成一种适应时代需要的“瘦身”潮流。有报纸广告语说“瘦一点更好看”,一语双关。这“瘦”讲求读者阅报的舒适度,富有“人性化”意味,符合人们的生理特点和心理期待。一些财经类报纸也作了同样选择。

体积上由大改小,“小报”化选择是否大势所趋?

我国的晚报大多在上世纪80―90年代创刊或复刊,尤其是省会城市办的晚报,当地如果没有机关报,便承担起机关报的职能;当地如果已有机关报,便自觉地作机关报的延伸和补充,有着浓郁的“机关报情结”。“机关报情结”使许多晚报获得超常规发展,凸显导向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但在亲和力方面显得不足,逐步远离读者需求。

上世纪90年代,许多晚报纷纷由4开小报改为对开大报。大版面、大标题、大照片,提升冲击力,扩大影响。而都市报大多采用4开小报形态,集约经营,增加信息量,提高综合竞争力。

大报与小报有五种划分:第一,以影响力大小来划分,权威为大报,不权威为小报;第二,以内容严肃程度来划分,内容严肃为大报,内容庸俗为小报;第三,以级别高低来划分,中央级、省级为大报,地市级、县级为小报;第四,以发行量大小来划分,发行量大为大报,发行量小为小报;第五,以报纸形态大小来划分,对开报的版式为大报,4开报的版式为小报。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以影响力大小来评判大报小报,也有以形态大小来划分大报小报。

一般认为对开的大报有大气的优点。读报视幅宽广,单版承载内容密集,但翻阅时相对需要一定的空间场所。4开的小报只是对开报型的一半。无论在路途中、车厢里,还是沙发上,人们方便阅读、快速阅读、轻松阅读。特别是在厚报化和“读图时代”,4开型小报的头版做整张报纸的导读更方便、简洁,增加视觉冲击力,放大卖相。4开型小报内页版数多、版幅小,为新闻的细分提供了可能,使单个版面主题鲜明、内容集中,更便于模块化操作,专题化操作,增加新闻的层次性,丰富版面的多样性。

小报化的流行实际上是读者选择、市场选择的结果。《成都晚报》《武汉晚报》《郑州晚报》等在摒弃“机关报情结”,完全走进市场后,也都由大报形态改为小报形态。《新闻晚报》曾为国内首用对开瘦报,把上下版分为A、B版操作,仍然感到掣肘,2004年6月12日借欧洲足球开赛之机,版式再次改为4开小版,“更适合上班族快速阅读”。

《北京青年报》下属的《青年周末》,一向不为人注意,却曾以中国最小开版的报纸出现,上市第一天10万份一销而空。21世纪后,国际上出现了一种小开版“柏林版”,比4开小,但比16开大,《青年周末》采用的就是“柏林版”。

英国、美国等报业已掀起了向版面小、版数多的小报发展的潮流,一些世界著名严肃报纸的“小报化”倾向使更多报纸跃跃欲动。如《独立报》原是英国严肃大报,2003年9月率先试行“一张报纸,两种样式”,即同样内容分别以对开和4开报型出现在市场上,让读者选择。结果90%的读者选择小开张,到2004年5月,发行量连升9个月,同比增长20%。从2004年5月开始,《独立报》全部改为4开版。《泰晤士报》改版小型化后,发行量在一年间上升5%。这些报纸改版后,广告收入也与发行量同步上升,大报小型化改革使大报暂时找到摆脱困境的途径。这两张报纸模样和态度依然严肃。操作者也强调流行的报纸开本小型化主要是对阅读日益分时、分空间化的回应(如上下班地铁阅读、航机阅读等),而非倒向内容娱乐化、小报化。

完全大变身―由纸质形态向数字形态的靠拢

美国出版的《报纸的未来》一书介绍,利用未来的终端可以订阅各种报刊和图书,而且浏览、检索非常方便,不需要用手操作,当眼睛看到行末时,会自动翻到后一页。还有挂在墙上、放在办公桌上的报纸,每天只要按某个键打开就可阅读。报纸形态肯定会变,但是报纸的内容优势不会变,而且会得到加强。

报社最主要的角色是内容生产者和内容提供者。在数字时代,报社的角色则成为“数字内容提供者”(Digital ContentProvider,DCP),其内容产品可以通过多种媒介和渠道(如光盘、互联网、广电网、电信网)进行传播及销售,而受众则可以通过多种终端(如计算机、数字电视机、数字收音机、eBook阅读器、PDA、手机等)进行接收和消费。在数字时代,报纸媒体内容生产者的本质并未改变,关键在于报纸自身是否能根据传播格局和媒介市场此消彼长的变化,以不同的内容产品形态(当然也包括纸介质印刷形态)产生效益。

1995年是中国网络媒体元年。1月,《神州学人》杂志率先上网。10月,《中国贸易报》上网,成为中国首家进入互联网的报纸。1996年1月1日,《广州日报》网络版(即今天的大洋网)正式开通。

中国报纸媒体在互联网上的发展,从形态上说,经历了两个阶段:从1995年至1999年下半年,是报纸网络版(或称电子版)阶段;2000年以后,进入以新闻为主的综合性网站阶段。报纸网站不断紧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积极探索网络媒体的规律,在新闻和信息内容的数量质量及表现形态、经营领域的开拓等诸多方面,不断改进和发展。

新闻媒体在利用手机方面,一是可以通过这一大众化的终端进行传播及销售,二是可以成为媒体与受众间互动的中介(主要体现在广播、电视媒体)。报纸内容进入手机终端,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新闻短信、手机报、WAP网站。

早在2000年6月19日,人民网(当时尚为《人民日报》网络版)日文版、英文版imode手机网站在日本正式开通,实现了《人民日报》无线上网,这是国内第一家实现手机上网的网站,而且是使用外文进入国外市场。

在新闻短信方面,目前有影响有实力的报纸网站均提供这一服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在手机报方面,始作俑者是日本的《读卖新闻》。《读卖新闻》早版、晚版,发行量都在500万份以上,为了把读者牢牢锁定,他们发明了手机报,让读者白天也离不开《读卖新闻》。2004年7月,《中国妇女报》手机报诞生。随后不少中央和地方报社也相继开通。

在WAP网站方面,人民网于2005年2月“两会”期间,开通无线新闻网站。2005年12月16日,人民网、新华网、千龙网更联合创办了“掌上天下”手机网站,成为重点新闻网站在移动通信领域中的旗舰。在利用手机发送新闻方面,一些网站有不少创新之举,如中国日报(ChinaDaily)网站对重大事件、突发事件进行图文连续发送,达到直播的效果。

报纸有一天会不会变成无纸?除了形态上的变化,从纸质向数字的演进可能会给报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作者是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中华新闻报》常务副总编辑)

(背景资料)

中国报业的数字化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计算机时代。在这一阶段报社采用计算机编辑激光照排系统,编辑记者逐步以计算机为工具,取代了手中的笔;

2.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开始进入计算机信息网络时代。在一这阶段,报社各部门组成计算机信息网络,综合新闻业务网(NISN,News Integrated Services Network)的建立和运作成为报社的数字化平台,并且与外部的信息网络及互联网连接在一起,内容产品生产、传输的数字化达到更高程度。

20年来中国报业在数字化进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以下六个方面:

1.报纸印前(编排)环节数字化,即实现了新闻采编系统的一体化工作流程;

2.在印刷环节,不少报业集团建立了数字化、自动化程度极高的印务中心;

3.报社尤其是报业集团,从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角度,近年来纷纷引进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建立起了一个以集团财务为核心,集财务预算、核算、控制与资金运作一体的企业经营管理系统,有效提升了企业经营的能力;

4.报纸以光盘介质为产品形态,打破了纸介质的唯一产品形态;

新年小报篇5

2009年的中国记者节过去已经两个多月了,回想起11月8日那天,身披大红绶带站在宁夏人民会堂领奖台的那一幕,银川晚报社社长、总编辑于小龙在抑制不住内心喜悦的同时,更感到从未有过的欣慰。与以往诸多荣誉相比,这一次所荣获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的称号,更能使他对自己大半生的人生定位进行再一次的确认,进而更加坚信,自己与新闻结缘并为之倾注的心血与热情,均是发自肺腑的。事实上,这次“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的荣誉,就好像一个耀目的注释,把于小龙从事新闻工作近三十年的历历往事条目一般一件件地摊开在他的眼前,尤其是在担任银川晚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的这七八年里,每一个条目之下,都仔仔细细书写着事情的来龙去脉。而这些条目,也正好印合了他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轨迹。

改革创新不止――首先解决最难的问题

2002年3月,原为《宁夏日报》综合新闻部主任的于小龙被中共银川市委调任为银川晚报社社长兼总编辑。职位的变迁与事业的挑战,发展的机遇与应对的困难,如同一把双刃剑竖在了面前,而44岁的于小龙踌躇满志地来到了银川晚报社。

虽说《宁夏日报》及其子报《新消息报》与《银川晚报》两家报社只隔着一条不足50米的小巷,但因其所属不同,他对《银川晚报》这张银川市委机关报有一些业务上的联系外,其内部的运行机制、人事结构、分配制度等没有更多的了解。上任之初,于小龙和夜班编辑一起值守,和一线记者共同探讨,和发行人员交心长谈,登门征求广告客户意见,他要深入地了解这张报纸,他要进入一个真实的银川晚报社。

当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银川晚报社后,于小龙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压力更大:创办了14年的银川晚报社发展的同时也积蓄了内耗,传统的人事任用论资排辈,极大地影响了编采业务人员的创新活力。中层干部过多,浓厚的机关作风使得报社内部缺乏竞争力,广告亏损、报纸发行量一直徘徊不前……但让他心里热乎乎的是,晚报社的干部职工思变求变,热切的目光注视着他,期待着他能搅动这潭死水,让晚报活起来,飞起来。

随着对银川晚报社内部人事结构及业务运行机制的全盘摸底,一条思路渐渐在于小龙脑中成型:银川晚报社虽然是一个传统地方党报,但必须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和市场运营规律来操作,如果不改掉以往的机关作风,不对人事任用上论资排辈等老一套进行彻底改革,《银川晚报》将大大落伍于竞争日益激烈的宁夏报业市场。而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在于引进竞争机制,先行解决最难的问题,即人的问题。

应该说,这个思路的形成除了基于自身多年的新闻工作经验,也是基于当年宁夏报业市场的大环境。当时,《银川晚报》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宁夏日报》子报《新消息报》,作为一家纯都市报,它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采用了驱动竞争的全员聘用制。此外,于小龙本身也是竞争机制的受益者,他在来到银川晚报社之前所担任的宁夏日报社综合新闻部主任一职,就是在2000年通过公开竞聘产生的。正是因为自己的切身体会,于小龙感到,想要激活银川晚报社全体职工的内在活力,改变银川晚报社四平八稳的机关作风,首先必须进行的是人事制度改革。

2002年10月,经过半年的酝酿与筹备,银川晚报社推出第一轮人事制度改革,中层干部实行公开竞聘择优上岗,报社职工实行岗位双向选择。此番举措不仅对银川晚报社的全体职工是第一次,在银川市事业单位也是首创。如实地讲,于小龙在银川晚报社燃起的这把火,是他由一个具有高级记者专业职务职称的报人成功实现为媒体领导者、管理者的角色转变。而对此番改革,感受最为真切和剧烈的,自然还是银川晚报社的全体职工。应该说,对于这种打破论资排辈,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做法,他们多数既觉得意外,也感到兴奋。过去传统选拔干部和安排工作的方式,一度使许多职工疏于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挖掘自己和证实自己,而眼下这项举措,无疑是鼓动和激励每个人去认识自己、展示自我、挑战自我。

在动“奶酪”、挪位子面前,银川晚报社的职工们接纳了于小龙和社委会的这种改革开放姿态。一时间,银川晚报社热闹起来,除了在一起谈论自己即将做出的选择,大家都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能力与特长。一种从未有过的对自我进行重新定位的气氛在银川晚报社内部悄然流动。

此次人事制度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中层干部公开竞聘结束之后,有8个人被拿掉了科级干部的头衔,一批年轻的新闻工作者脱颖而出,委以重任,得以重用。更为关键的是,经过这次改革,从前那种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传统意识渐渐在职工的脑海中淡化了。与此同时,职工们通过公开演讲、民主测评、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也看到了他人的优点和自己的差距。而在普通职工中实行的双向选择原则,也使绝大多数职工焕发出了罕见的工作热情,多数人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个人特长找到了自己更满意、更适合的岗位。

从第一次人事制度改革起,银川晚报社就定下了一条规矩:中层干部和岗位设置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两到三年进行一次重新竞聘,以便于不断选拔优秀、年轻的干部。所以,2005年,银川晚报社继续进行了如是的改革,并推行新闻采编中心制的运行机制,使得原有编采行政后勤的12个部门压缩保留了6个。2008年8月,再次成功地推行了第三轮人事制度改革,全员聘用、以岗定酬,合同管理,建立起了一套适合报社自身特点和规律的内部人事运行机制。

迄今为止,银川晚报社通过三轮人事制度改革选拔出的中层干部,及调整到编采一线的编辑、记者,均已成长为报社的业务骨干和中坚力量。加之所推行的新闻作品量化考核制度的配套完善,使全社职工的工作热情得以持久发挥。

提高竞争力――新闻改革常改常新早在来到银川晚报社之前,于小龙已经从日益激烈的报业竞争的大环境中感受到新闻改革势在必行。如何让具有集党报与晚报为一体的《银川晚报》既能成为党委、政府得心应手的宣传工具,同时又要办出鲜明的晚报特色,走向市场,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就成为必须破解的课题。

通过对同行业的考察研究,于小龙带领《银川晚报》的领导班子开始寻找一条既能体现党报品位和公信力,又能彰显晚报贴近生活、服务大众等特点的新闻改革之路。鉴于以往版面改革力度不大,特点不鲜明,效果不显著的情况,于小龙认为此次新闻改革定要大刀阔斧,必须要找到并体现党报与晚报的完美结合点。

2002年底,第一轮的新闻改革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展开了。首先,为扩大“民生新闻”阵地,报社特别建立了一个“市民热线96111”,并为这个热线专门配备了业务骨干及采访车辆。从那以后,印着“银川晚报市民热线”字样的专车每天早出晚归,穿梭在银川市的大街小巷。而“96111”也因此很快在读者中叫响;2003年10月,于小龙带领社委会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强力推出了全新的新闻版面改革方案,在原有每天16块版面的基础上将周一至周五扩为24版,版面定位和内容整合一新;2004年,为了彰显党报和晚报两大优势与特色,《银川晚报》改版分A、B、C、D叠出版,将各类新闻归类出版,而同时,为了抢占零售市场,在各个零售摊点,特别把主打“民生新闻”的B叠版面放在上面吸引读者眼球。

近七年来,于小龙和银报人一道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新闻改革,致力于不断提高报纸的舆论引导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报社的综合实力。事实上,单从对《银川晚报》几年来办报理念的变革完善,即可以清晰地看出于小龙与他的领导班子打造品牌效应这一工作的实践过程。

“《银川晚报》,银川人首选的报纸”――这是2003年到2004年间银川晚报社每天打的广告词。这个广告词背后的首要涵义便是它的地域性,鉴于《银川晚报》是银川市委的机关报,而它的发行也主要在银川地区,所以,在这片地域内把《银川晚报》做大做强,便是这一时期的主攻方向。

“党报的品位,大众的口味”――这是2005年到2007年《银川晚报》打出的广告词。这一时期,《银川晚报》力图向读者呈现的,正是党报品位与大众口味比较完美的结合。

“公信决定影响,新闻服务大众”――2007年,《银川晚报》进行又一轮全新改版,并为自己的形象宣传注入了新的内涵。党报在社会环境和媒体竞争中凸显了它的核心竞争力――公信力。而新闻服务大众,无疑是在更直接地实现晚报的贴近性与可读性,也就是它的大众口味。

如是的理念更新与新闻变革,使《银川晚报》业已成为宁夏首府发行量最大、读者层面最广、广告回报最高的主流媒体之一。

2008年,于小龙决定将银川新闻网、银川晚报多媒体数字报和将要开通的银川晚报手机报整合一体成立银川新闻信息中心,并投入50多万元对软硬件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升级,对外作为一个新兴新闻媒体独立运作。2009年2月19日,银川新闻网全新改版后点击上线,日点击量均在20万人次以上,最高点击量达到每日50万人次。2009年11月被评为全国百强网站。

新闻事业常干常新,于小龙思考着,学习着,创新着,紧跟时代的步伐前行着。

提升经济实力――必须干好自己应干能干的事

2004年的夏天,无论对于小龙,还是银川晚报社的全体职工而言,都是一段难以忘怀甚至刻骨铭心的时光。

这件事要从头讲起:因为宁夏当时只有一家自治区新闻媒体印刷厂拥有专业印报纸的高速轮转机,所以《银川晚报》创刊以来,一直交由该厂印刷。但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银川晚报社越来越感到没有自己的印刷厂报业发展就会受到极大限制,承受极大的经济压力不说,还没有丝毫竞争主动权。当时,从全国报业市场看,印刷业已成为各大纸质媒体强有力的经济支柱,而全国的首府地市党报中惟一没有印刷厂的银川晚报社却因处处受制于人难以发展。

鉴于如此形势,建《银川晚报》印刷厂已是迫在眉睫。

2004年6月,在银川晚报印刷厂正处于酝酿筹备时期,而那家印刷厂宣布即将解除与银川晚报社签订的印刷合同,或者强迫要与之签订条件苛刻的三年承印合同……

竞争是残酷的,但残酷的竞争也让《银川晚报》的干部职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对于小龙做出的决定表示了最大程度的支持――断决与那家印刷厂的关系,一边另找印刷厂印刷,一边立即建设自己的印刷厂。

在宁夏全区及周边遭受种种打压的情况下,《银川晚报》最终找到兰州附近的一家印刷厂,《银川晚报》从此开始了57个日日夜夜的两地奔波。报社三辆车日日往返于兰州与银川的省际公路上。每天下午六点,版样胶片送往印刷厂,凌晨三四点印刷完毕后,随即装车赶回银川, 运送途中不敢有半点耽搁。否则,当天的发行便会全部受到影响。

就在三辆运报车日夜往返于兰州――银川的公路上的同时,于小龙和社委会班子顶着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冒着极大的风险,迅速建设《银川晚报》自己的印刷厂。没有建厂资金怎么办?职工集资!银川晚报社内部群情涌动。对于集资办厂方案大力支持,两天之内,报社职工自筹资金近200万元。

2004年,银川晚报社印刷厂正式成立。晚报印刷厂印出了第一张银川晚报时,全体员工欢呼雀跃、兴奋不已、感慨万千,这场硬仗于社长带着我们打赢了。

而今,银川晚报社印刷厂在完成《银川晚报》印刷的同时,已经承接了区内及周边地区大小11份报纸的印刷业务,名副其实地成为宁蒙陕甘毗邻地区报业印刷的一个中心点,每年赢利100万元以上。

2005年,银川晚报社终于甩掉了多年来的亏损帽子, 2006年至2008年连续三年实现大幅盈利。2009年,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办报成本大幅增加的形势下,银川晚报社盈利水平却创历史新高。

于小龙一直坦言自己更像个报人并不具备商人的头脑。但是,身为一个必须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传统纸媒的领导者,他又不得不逼着自己去学习经营之道。从上任之初广告收入仅有四五百万元,既无经济实体,也无自己印刷厂的一个机关报,到2009年,已经拥有一个“印务中心”,一个“发行中心”,一个“广告公司”,20个报刊亭,广告收入近2000万元,固定资产成倍增长的现代媒体,于小龙自身的观念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他说:“从前大家是往一块有固定尺寸的蛋糕上扑,现在,我们得学习自己制造蛋糕、做大蛋糕。”

扩大影响力――由活动做大品2009年8月1日,当于小龙站在银川国际会展中心 “2009第二届银川(国际)汽车博览会”主席台上发言时,心中不胜自豪。作为这次主办单位的领导,他的身后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最高领导,他的身前,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汽车参展商及许多闻讯赶来的银川及周边地区的观众。喜悦之余,于小龙通过他的发言及即将开幕的车展,使《银川晚报》的影响力,以一种从未有过的热力得以宣示给世人。

毋庸置疑,这届车博会在各界的关注中取得了十分骄人的成绩:规模空前的突破、现场成交额创下宁夏同类展销会新纪录、媒体报道从形式到效果都有全新突破:2009年的车博会是银川晚报社多年来举办的社会活动中规模最大、反响最强烈的一次。对于此次活动,于小龙的认识是:“传统媒体只做新闻业务的老思路现在已经不适应现代媒体的市场规律,所以必须改变,报纸的影响力不能只靠办报,还要靠形态各异的各种活动。一次次富有创新的成功的活动,不管是文化活动,还是经济活动,抑或社会公益活动,其产生的影响力会更迅速、更直接,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个媒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这种提升晚报影响力的做法,报社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大胆实践。2007年,为配合银川市委、市政府实施的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的宣传,同时也为打破市级报与省级报新闻传播力量不对等的劣势,银川晚报社主动与周边毗邻地区的11家党报组成“地市党报联盟”。最初,11家党报联盟只是在新闻互动上做文章,近两年,彼此之间的合作领域愈来愈宽,已经由单纯的新闻合作,扩大为利益合作、广告合作。2009年,为了使这个联盟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由宁蒙陕甘毗邻地区11家党报组成的联盟成立了“银川大象传媒公司”。借助这个开阔的平台,2009第二届银川(国际)汽车博览会在毗邻地区沸沸扬扬、风生水起,“银川看房做赢家”活动成功举办,宁夏吴忠、内蒙古阿拉善、陕甘宁三边的看房团轰轰烈烈地来到银川,银川的房市为之火爆起来……

新年小报篇6

论文摘要:自1872年创刊始,《申报》就开始刊登大量以妖孤鬼怪为内答的社会新闻,188,年至9892年间,该申报》所刊以反迷信、倡科学为主题的论说数量陡增,相应地,《申报》开始排斥或纠正以妖孤鬼怪等迷信为内容的社会新闻,这种转变意味着经过数十年西学浪潮的浸洗之后,近代科学理性精神开始影响近代报人,他们开始对新闻真实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促使新闻采编向追求客观真实的方向发,这一转变是中国传统新闻观念向近现代新闻观念转型的重要标志。

新闻真实是新闻观念的核心内容,现代新闻学认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真实是新闻报道最起码的要求,对新闻的真实性怎么强调都不会过分。”近代中文报刊在中国产生以前,新闻真实、客观报道已是西方新闻思想中较成熟的理论,当外人在中国创办早期中文报刊时,近代新闻真实思想亦被带至中国,他们“为了扩大自己的社会影晌,总是表现出一副维护新闻真实性的样子。”像《中外新报》、《上海新报》、《中外新闻七日录》《万国公报》,或标榜“叙事必求实际”,或宣传新闻“贵在信实无欺,”或声称本市新闻“非众口一词,断断不肯付刻,”或强调采访“绝无疑窦,方可登之。”作为新闻最基本的准和报刊信誉的保证,新闻真实的要求在19世纪60,70年代开始为外报较普遍的提倡和实践。但是国人主持下的早期中文报刊对近代新闻观念的实践却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探索过程,它集中体现在近现代新闻真实思想的确立上,钩沉近现代新闻真实思想确立的过程和动力,可以加深我们对近现代新闻观念在中国逐步确立过程的了解.在中国近现代新闻传播学史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将以才申报》为个案,揭示近代科学理性精神在近现代新闻观念建立中的作用及产生明显效果的时期,以管窥近代科学理性精神对推动中国传统新闻观念向近现代新闻观念发展中的作用。

一、花妖鬼怪等文学作品是新闻

“新闻”一词,在中国虽古已有之,但着眼强调新近或新异之事,包括传闻或道听途说之事,其内含与近现代新闻观念之新闻真实尚有较大距离(见后文)。作为西方新闻思想影晌下创办的截申报争等早期中文报刊,对新闻真实是有一定的认识和要求的,如起到《申报》发刊词作用的本馆告白》云:“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务求其真实无妄。”“真实无妄”即强调客观真实。但实际操作中的

《申报》创办期间,美查曾派“与王韬相识的钱听伯去香港,向王韬学习经验。钱听伯此次取经的主要对象是王韬及其主编的《香港近事汇编》。因此,王韬的新闻观念直接影响了早期《申报》。王韬早期的新闻观念是中西合璧的,虽然笔者目前未阅得《香港近事汇编》,但通过其他研究者的研究可知这份报纸‘.社会新闻则大量刊载,且多谈狐说鬼之作。不仅咬香港近事汇编》如此,同时期的中文报刊《香港中外新报》也将搜奇志怪的新闻大量采编入报(见下文)。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本质区别是写实与虚构,“谈狐说鬼”作为社会新闻,其新闻观念无疑与《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以来外人所办中文报刊所体现的近现代新闻观念相去甚远,却与街谈巷议、道听途说的传统新闻观念接近。早期《申报》是传统新闻观念的直接继承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直接从(香港中外新报》和《香港近事汇编》上摘录谈狐说鬼、街谈巷议的社会新闻。如1872年录自《香港中外新报》的有

其二,《申报》搜奇猎异的新闻观念。申报馆认为搜奇猎异是新闻纸的主要特征之一,宣布

在中国,谈神说怪、搜奇志异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土壤,况且,笔记小说素材的来源一是来自作者的见闻,二是来自他人提供的素材,这也是早期新闻记访事采编新闻实际操作的两种主要途径。不难理解,申报馆征求稿件形成的报刊格局—谈奇说怪充斥着早期(申报》的新闻版面。如《窃物雷击》(第6号)、《雷击不孝》(第20号)、《趁狐女报恩》(第36号)、《蛇异》(第47号)、芍荫树神异》(第59号)、《杭州满城多鬼》(第70号)、《鬼讨房饭钱》(第73号)、《记卫某惑骸骸精事》(第77号)、《罗浮山白龟精》(第83号)《波奇闻》(第119号)、《鹅代死》(第120号)《牛报仇》(第121号)等,这些只是1872年11月以前遴选出的部分篇目,说早期 《申报》上充满妖狐鬼魅之气并不过分。

正因为早期《申报》的新闻栏目是丰富的笔记小说、类小 说之渊数,乃至后来有人直接从《申报》上摘录成书,编成了鹰本《夜雨秋灯录》。最典型是淞荫庵主编成聋淞荫庵漫录,计笔记小说485则,是从《申报》上摘录自1872年至7876年的新闻报道汇编而成的。不少研究者认为申报馆搜奇志异的稿件征求是美查等扩大稿源、吸引读者、推广市场策略之需要,也有的认为《循环日报》上刊登传奇志异之作是因为“消息不足,”登载野语稗史以资补白,这些都不为无见。但笔者认为,考察该现象应当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以来外人所办中文报刊传播的新闻观念与本土传统新闻观念联系起来,还应当把《申报》与《香港中外新闻》、《香港近事汇编》联系起来,更应考虑到王韬、蒋芷湘、钱听伯等早期秀才报人的传统文人背景。‘.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它反映的每件事、每个人都必须实有其事其人,绝不允许有丝毫虚构和杜撰。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早期中文报刊的新闻采编是苛刻的,但可明确传统新闻观念的演变方向。与同期外人所办报刊对新闻真实的态度和操作相比,早期有《申报》等秀才主笔主持的报刊在新闻真实上落伍许多。例如:万国公报今的主编林乐知说:“公报为何而作哉,选西国之新闻,登中原之事实,不假修饰,务在率真,奚事铺张,惟求夏实。”《万国公报》新闻栏目中采编的国内外新闻基本符合新闻真实的要求,绝少狐媚鬼气之选。造成这种对比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秀才主笔和读者对新闻纸的最初认识有偏颇。既然“新闻”一词在中国由来已久,且在生活中普遍使用,那么街谈巷议、道听途说的新异之事(新闻)登上新闻纸在常识上应该没有捍格;况且在强调“新近发生”上,外来的新闻观念与传统的“新闻”概念是一致的。因而,当《申报》因刊登狐鬼气的新闻遭到英文报刊的嘲讽时,报馆为自己辩护云:

采集人言,搜集众说,遇有奇迹异谈,但便事有可取,为之登录,如古之《夷坚志》、《太平广记》所载者灯读之,举为谈助。

总之,《搜神记》、《虞初新志》、《夷坚志》、《太平广记》等笔记小说在近代第一批秀才主笔们看来应是报刊内容及文体之范本。笔记小说体也是秀才主笔们最擅长的文体之一,如王韬有

厘楼海市谈非幻,牛鬼蛇神载不妨。别有宦途千百变,尽他纸上梦黄梁。

有意思的是,这位读者显然是用传统“新闻”一词的含义理解并赞扬荀申报》刊载牛鬼蛇神一类作品。换言之,笔记小说体的“新闻”是符合当时读者对新闻纸所刊内容的期待的。可见,早期(申报》新闻观念与现代新闻真实如实地描述、解释现实生活真相的要求相去甚远。

二、1889年至1892年《申报》的反迷信活动

《申报》传奇志怪式的新闻采编方式持续了17年,到了1889年1月8号刊登了一则(幻梦奇征》,1月19日还登载了一则《志怪》,但是接下来,《申报》对狐鬼神异等迷信信仰采取批判的态度,并用科学知识启蒙民众不可相信鬼神之谈,其发勒之标志是1889年6月28日刊发的论说《论怪》一文。该文认为人心中有怪贝i1怪生、心中无怪贝il魅去,其结论曰: 是故男女老幼,妍丑肥瘦之倏忽变幻者,皆人心自为之颠倒耳,仆何尝容心于其间哉,怪之为说如此可破,从来狐魅鬼祟之陋习,凡齐谐志怪之书,干宝搜神之记,悉一扫而空之。《左传》云:妖由人兴,人无衅焉妖不自作,人弃常则妖兴,其斯之谓驮,由此推之,天下可惊可骇之事,实出于至平至常之理。

该文认为应该与狐鬼等迷信采取决绝的态度,对搜神志怪之作予以摒弃。从1889年6月至1892年12月《申报》论 说栏刊登26篇涉及解析常理和反对迷信的论说,反迷信声调高涨(详见文后附表)。这些论说的观点可用《神仙说下》的一句话概括为相信科学格致之理,“一切荒渺虚诞之说,诚哉其不足信也已。当然,曾经为报馆所钟爱不已的传神志怪之作也遭到质疑“其他搜神志怪之书,又乌足深信而不疑也哉,要知道,《搜神记》等传奇志怪之书曾被申报馆视为报刊内容采编之圭桌,这不能不引人深思。

申报馆对怪异迷信的批判态度,也使其新闻栏目的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以神妖狐鬼为内容的社会新闻从版面上显著减少,即便是涉及传异志怪类的新闻报道,往往也从科学角度来解释,试图澄清、消除其负面影响。如1891年2月27日《申报》新闻栏报道上海遭到了一次骇人的雷击,该则新闻结尾云:.‘此皆误触电气所致,一切谬悠之说何足信乎,"1891年6月2日《申报》一则“道士遇鬼”的新闻结尾亦曰“衅由人作,幻由心生,君子于此可以悟道。”这些说明申报馆反迷信、对待狐鬼神怪的态度在它的记者中已产生影响,因此,我们不能把《申报》的这次转变仅看作报馆内部的变化,它的范围较广,至少它的一些记者的新闻观念也发生了转变,来自不同地区的新闻报道说明了这一点。如1891年7月21日新闻栏报道了一则苏州怪异的雷击人事件,但记者对报道内容采取保留态度,“既非齐东野人,固不敢以谰言为传述也。"1891年12月24日一则题为《楚语》、来自武汉、关于母寻子的新闻:“或曰茂才引妇至善堂请乱仙示方向,遂得沿途寻觅,母子重逢,嘻,此则荒诞不经,迹近惑众愚鲁者,谁信以为实,明理之士一笑置之可也。"1892年6月14日一贝上海“白昼见鬼”的新闻结尾评论道:“嚎,天下将无作有,以讹传讹者大率皆然耶,言思之可发一嗦。"1892年8月4日来自船上的一贝新闻“醉中见鬼”结尾云:“啃其果醉眼朦胧耶,奈何竟效东坡之说鬼耶,”说明与以前相比,此时《申报》的记者们对鬼怪新闻的态度已然改变。可见近代科学意识在申报馆的撰稿人中发生效用,他们开始运用已获得的近代科学知识进行反迷信、倡科学的启蒙活动。

三、结语

学界一般认为‘.新闻”一词最早见于《旧唐书·隐逸传》:“孙处玄,长安中征为左拾遗。颇善属文,尝恨天下无书以广新文。” “新文”即“新闻”,指见闻、消息。唐人诗句中也有使用“新闻”,如李贤用的诗句“旧业久抛耕钓侣,新闻多说战争功。”,此处新闻指新近的消息。陈陶的诗句:“新闻赤帝种,子落毛人谷。”处新闻指传闻。古代还有一些以“新闻”为书名的著作,如唐代尉迟枢《南楚新闻》、明代沈周《客坐新闻》、清代彭孙贻《客舍新闻》,这些著作皆为笔记体。如毛南楚新闻飞在

第1回:当下贾雨村见了士隐,忙施礼陪笑道“老先生倚门伫望,敢街上有甚新闻么,(此处新闻指新奇、新鲜事—引者按)当下哄动街坊,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此处新闻指新奇事—引者按)

第2回:雨村因问:“近日都中可有新闻没有,”子兴道‘.倒没有什么新闻,倒是老先生的贵同宗家出了一件小小的异事。”(此处新闻指新奇事—引者按)

第57回紫鹃笑道二“你也念起佛来,真是新闻。”(此处新闻指新鲜事—引者按)

第80回:于是,众人当作新闻,先报与薛姨妈。(此处新闻指奇异的事—引者按)

“新闻”与报刊联系始见于宋代小报,宋人赵升笼朝野类要载:“其有所谓内探、省探、衙探之类,皆衷私小报,率有漏浅之禁,故隐而号之曰新闻。”小报的新闻指的是朝廷邸报所未录、类似于小道消息的独家消息,其主要来源于街谈巷议、道听途说,比年事之疑似者,中外未知,邸吏必竟以小报书之,飞报远近,谓之小报。·往往以虚为实,以无为有。报刊载的“新闻”不求真实,捕风捉影,但因为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颇受欢迎,人情喜新而好奇,皆以小报为先。又因之以妄传事端的罪名而遭到禁毁。概言之,小报之“新闻”指的是不一定真实的秘闻、传说。

新年小报篇7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工作中团结同事,力所能及地帮助同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生活上关爱学生,从不体罚学生,时时处处做学生表率。

二是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工作上务实创新,教学中善于学习,勤于总结,做到了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及时反思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显著,颇受学生欢迎。正是由于一贯以来踏实的工作作风,下半年我荣调师范本部从事办公室文印工作。接手新的工作,没有丝毫畏难情绪,很快就化解了这项单纯而又繁杂的工作。每天坚持做到了早到迟离,每次都能笑脸相迎师生,积极做好服务工作,受到师生的一直好评。坚持合理收费,每一笔收支都认真做好登记,半年共创收2万多元,却没有贪污、挪用一分钱,超额圆满完成了此项工作,同时还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种文书工作,获得好评。

三是取得了一些成绩。本年度执教的录像课获省级二等奖,撰写的论文5篇公开发表或获奖,在省市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10余篇,很好地培养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积极做好宣传工作,为单位在省、市主流媒体上发表消息通讯20余篇,提升了学校的声誉。主抓校园网的更新工作,共更新信息30余条,每一条信息都做到采、编、改一体,认真做好审核管理,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及时传递校园动态。此外,本年度指导学生参加竞赛10余人次获奖,推荐辅导学生发表习作10篇,组织参与湖南省校园文学大赛,“豆芽”文学社获最佳组织奖,并被授予全省“最佳文学社团”荣誉称号。

诚然,由于更换工作岗位,还有很多具体工作做得不尽人意,力争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有所突破。

附:本年度各项业绩

教育科研:

论文:《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趣味性课堂》发表:《中小学电脑报》

论文:《一种环境》获奖:湖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评选三等奖、常德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评选一等奖

论文:《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获奖:湖南省教育协会评比二等奖

教学设计:《走进powerpoint》发表:《中小学电脑报》

录像课:《走进powerpoint》获奖:湖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评比二等奖、常德市中小学信技术评比一等奖

课件:《葡萄沟》获奖:常德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评比二等奖

文学作品:

《渴望团圆》发表:《常德晚报》

《请记住我是你的老师》发表:《中小学电脑报》

《亲进黑夜》发表:《中小学电脑报》

《平凡铸就的伟大》出版:《烛光师魂》丛书(湖南教育出版社)

《乡情》发表:《年轻人》

《永不言弃的向日葵》发表:《美文时代》

《给父亲的生日礼物》发表:《经济信息时报》、《常德晚报》

《乡愁》发表:《美文时代》

《乡愁》(外一首)发表:《经济信息时报》

《移动套餐为我省钱》发表:《常德日报新农村》

《一种环境》发表:《科教新报》

《人生没有直达车》发表:《常德日报新农村》

新闻报道:

图片八条分别发表:《科教新报》《常德日报》 【1】

消息八条分别发表:《科教新报》《常德日报》《常德日报新农村》

人物通讯两条发表:《常德日报新农村》

辅导学生:

读《窗边的小豆豆》发表:《小溪流》第3期

《你我他》发表:《小溪流》第11期

《朋友,可不可以不要走》发表:《小溪流》第11期

新年小报篇8

进入20世纪以后,该报逐渐落伍,处境窘困。1908年北岩爵士取得了该报的所有权,加以革新,使之重有起色。1922年北岩去世,报纸转到阿斯特家族手中,1966年因财政困难又转卖给国际报业集团汤姆森。1981年,汤姆森之子不堪经营不善带来的巨大赤字,以1200万英镑将报纸卖给了澳大利亚报业巨头默多克。

默多克接手的是一个负债累累,危机四伏的《泰晤士报》。英国共有10份全国性日报、10份全国性星期天报和1300多份地区性报纸。对于国土面积只有我国陕西省大,人口只有5800万人的英国来讲,报业的竞争异常激烈。《泰晤士报》现任主编汤姆森曾感叹道:“英国特别是伦敦是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报业市场,这种竞争是割喉的。”由于广播、电视,尤其是互联网的冲击,报纸的生存发展尤为艰难。据统计,最近5年,英国报纸的发行量总体上下降了1/5,这种趋势还在持续当中。

在困境面前,该报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积极参与报业竞争,重视市场推广,业绩令人刮目。对于一张报纸来说,一旦变得乏味就近乎死亡。默多克接手《泰晤士报》之后,为了抑制报纸下滑势头,向竞争对手发起挑战,向市场争夺读者,《泰晤士报》开始利用新闻集团强大的资本力量,施展商业手段,在编辑方针、经营策略、人员管理等方面都做了较大调整。

栏目设置多元化

扩大报道范围

为了照顾到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泰晤士报》注意在严肃性和可读性之间寻找平衡,栏目设置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更多地采用彩色报纸和大幅彩色照片,总体风格进一步软化,对重要文章都要求“以跳动的文字抓住读者”。

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泰晤士报》基本上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板块是新闻和评论,第二板块是经济和体育,第三板块为小报式样的T2。T2是一个很重视视觉效果的杂志日刊,在西方很少见,推出这样一种新型的副刊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样做是为了让《泰晤士报》在不破坏传统的前提下更贴近时代,这是观念上的一大挑战,最终《泰晤士报》获得了成功,该报的现任主编汤姆森就曾说到:“回顾这些变化,影响力最大的恐怕是增加T2版块。”

另外周一、周二、周四、周五还出版不同主题的特刊。周一是运动特刊(以足球为主),周二是公共事务特刊,周四是招聘特刊,周五是房地产特刊。星期六是《泰晤士报》一周中发行最多的一天,发行量超出80万份。当天报纸的版面也最多,除了正常的新闻、评论板块和经济、体育板块外,还有金钱(涵盖主要年度财政计划问题、投资、股票)、旅游、健康、《眼睛》杂志(主要是家庭娱乐、电影和电视评论等)。

另外,该报扩大了报道范围,在保持言论、头版头条,独家新闻报道这些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社会新闻、体育、音乐和文学等内容也明显增加,目的在于适应青少年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吸引更多的年轻读者。该报对星期六出版的报纸也进行了较大改进。改变的主要方向是,增加读者喜闻乐见的休闲娱乐内容,把电视节目预告、文化信息等热门版从报纸中剥离出来,编成更漂亮的增刊夹在报纸中。1997年,惠特克罗夫特成为《泰晤士报》经济主编之后,显著扩大了经济报道的范围和版面,加强了《泰晤士报》对高端读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英国报纸读者调查协会的调查显示,《泰晤士报》经济界读者的数量高于其主要竞争对手《每日电讯报》,也高于以经济报道为主的《金融时报》。

价格战赢得人气

成功瘦身后来居上

默多克接手《泰晤士报》之后曾许诺在5年之内实现赢利,但是,直到1993年,这份报纸还处于亏损状态。自新闻集团摆脱1990年底债务危机的阴影后,默多克便开始向自己的主要对手《每日电讯报》发起价格战。

1993年9月,《泰晤士报》开始降价,把报纸价格从45便士降到30便士。1993年12月,《泰晤士报》的发行量上升了24%,达到43.9万份。1994年6月局面出现了新变化,自从1940年发行量上升到100万份以上从来没有再降下来的《每日电讯报》突然发现,他们的报纸销量落到了100万份以下,而此时的《泰晤士报》已经早早超过《卫报》和《独立报》,发行量攀升到了51.5万份。

迫于《泰晤士报》的压力,《每日电讯报》在1994年6月23日开始降价,把报纸价格从48便士降到30便士。第二天,《泰晤士报》宣布继续降价,降到20便士。到1995年1月,双方价格都下降到5便士,相当于原来报价的1/10左右。《每日电讯报》发行量上升到102万份,而《泰晤士报》达到了57万份。

在达到初步的效果后,处于成本的考虑,1995年7月,《泰晤士报》把报价提高到25便士,《每日电讯报》随后也把报价提高到25便士。到1996年底的时候,两份报纸的价格又回到了价格竞争之前的水平。1997年《泰晤士报》发行量达到79.2万份,而《每日电讯报》则是109.8万份。《泰晤士报》通过价格战,牢牢把握了竞争的主动权,降低报价虽然使单份报纸发行收入减少,但是由于发行量翻番,发行总收入并没有减少很多。而且该报发行量的变化吸引了广告客商的注意,广告投放量大增,广告收入也随之增长了约3倍,降价充分发挥了传媒资本的优势,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报纸的小报化是大势所趋,根据INMA(国际报业营销协会)的统计,在澳洲、南美、西欧、北欧近30个国家和地区,全国发行的报纸中半数以上是小开张的。INMA预测,到2006年,中国、俄罗斯、东欧和新西兰等国也将加入这一行列。这一趋势和城市化的进程紧密相连。交通的发达令地铁报应运而生,在英国,主要集中在伦敦、曼城,供免费取阅的《地铁报》发行量已经达到了500万份。小报便于携带、阅读以及其强调个性化的新闻处理毫无疑问是它的强项。率先于2003年9月试行“一张报纸,两种样式”的《独立报》2004年5月发行同比增长20%,实现了连续9个月的持续攀升。在《独立报》非凡业绩的鼓舞下,《泰晤士报》也紧随其后,开始了小报化的改革。

新年小报篇9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下简称创新基金)是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科技部、财政部共同管理的一项专门用于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政府专项资金。创新基金以技术创新项目为对象、以市场为导向,重点支持技术的第一次商品化过程,重点支持种子期项目和初创期企业,通过无偿资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对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等起到积极的作用。

1福州市创新基金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福州市作为科技部指定的直接从事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创新基金项目服务的服务机构,只有福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与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服务中心两家。前者主要为除孵化器内企业外的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申报提供企业申报注册、材料形式审查、项目申报、申报咨询等科技服务,并接受项目推荐单位、项目组织单位委托,协助项目监理、验收工作。而后者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孵化器与各科技创业园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功能类同。两家服务机构自赋予创新基金服务职能以来,在上级有关职能部门领导下,至2007年共受理并推荐了200多项科技创新项目,其中61项获得国家创新基金的立项支持。

福州市科技型创新基金申报工作开始于2003年,由于科技部该专项基金刚设立不久,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科技服务机构及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对该基金的申报要求及操作程序均不甚明了,对创新基金申报的规范运作存在畏难情绪,加之创新基金服务机构本身也缺乏材料的审核经验,未能给予企业及时明确的指导,以至于2003~2005年3年间,福州市仅有28个项目获得科技部立项。经过各级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特别是2006年福州市设立地方科技创新资金后,进一步拉近了与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申报条件的距离,福州市每年争取到的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在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和管理工作方面,无论从申报项目的数量上看,还是从争取基金的规模上看,我们都远远地落后于其他沿海兄弟城市,这无疑将导致福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滞后,对我市经济发展将产生消极影响。由于地区科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客观上造成创新基金申报工作成效的差异。但除此之外,拥有一批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申报国家创新基金技术服务的人才队伍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以2006年、2007年福州市、宁波市申报国家创新基金的情况(见下表)进行说明:

从上表可以看出,宁波市2007年争取国家创新基金项目37项,比2006年增加14项,增长61%,2007年获国家创新基金资助额2045万元,比2006年增加995万元,增长95%。而同期福州市仅争取国家创新基金项目19项,比2006年增长36%,获国家创新基金资助额1035万元,比2006增长116%,虽然进步明显,但与宁波市相比,无论从项目立项数量还是从获得创新基金额度,宁波市都是福州市的近一倍,这与宁波市多年来重视发挥科技服务机构的作用分不开的。因此,加强福州市创新基金服务机构的建设,培养一批熟悉国家创新基金申报程序和管理工作的专业队伍,建立一种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创新基金提供从申报材料组织到技术、管理、财务方面技术咨询的全程专业技术服务的新型科技服务机制,对促进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提高申报国家创新基金的工作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创新基金服务机构的作用和定位

2.1创新基金服务机构发挥的作用

创新基金项目申报自1999年科技部、财政部共同创立起,就严格按规范的申报程序运作,它相对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申请材料准备工作难度会大一些。福州市负责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申报、监理、验收等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由于人员编制配备等客观原因,在上述工作中难以统筹兼顾、面面俱到;同时,企业普遍反映对项目申报程序、要求等相关事宜了解不够,项目材料难写,企业财务报表编制质量要求高,提出了申报材料的深度不好把握、对文件精神理解有偏差、对网上申报及附件录入上传等申报环节不熟悉等问题。因此,利用创新基金服务机构聚集的专业人员优势,来协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完成项目申报的各项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创新基金服务机构的主要任务是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科技导入、项目评估、专家咨询等知识服务。在以往长期的科技服务中与不少中小企业建立了联系,比较了解中小企业的情况;在科技查新、项目咨询、可行性分析等业务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另外,创新基金服务机构还初步组建了一支稳定、可靠的专家队伍,能够胜任各个技术领域的咨询、调研任务。所以,在帮助中小企业完成项目申报前期准备工作方面,创新基金服务机构已经具备一定条件和优势,不但能发挥科技服务机构的优势,也会极大地提高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和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2创新基金服务机构的业务定位

2.2.1规范项目申报材料,把握编撰技巧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评审的唯一依据就是企业通过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网络上传的申报材料,不进行实地调研,也不约见项目当事人,材料组织的完善与否,是影响项目立项的关键。项目可以进行适当的包装,但包装不是弄虚作假,而是通过详细分析、评估本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和生产市场方面的优势、劣势、发展潜力以及财务状况,把本企业的内在价值以及科技创新方面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申报材料的撰写有一定的规律和技巧。一个项目有时既可以申请贷款贴息又可以申请无偿资助,这时企业就要判断申请哪一种资金支持方式。二者在资金数额上没有多大差别,但相对来说,贴息容易获得,因为贴息涉及到银行贷款,能达到有效吸引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的目的,起到了创新基金的引导作用。

创新基金申报材料要求反映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管理、技术开发、生产销售、产品质量、资金流量、应收应付、债权债务、发展规划等,因此申报创新基金不仅要了解一个项目,而且要了解企业运行的全过程,要证明企业负责人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较高的市场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而目前福州市有些中小企业特别是孵化器里的企业,第一次操作,不知从何说起,申报材料普遍存在过于简单、技术创新点不突出、项目成熟性把握不好、项目投融资阐述不完善以及夸大企业的经营业绩等问题。

创新基金服务机构应对当年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相关文件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掌握项目指南变化情况、重点支持领域及各领域申报的必备要求与限制条件等,指导企业准确定位,找准切入点,把握优势领域,结合企业自身特点组织申报;其次,还要指导企业从研发力量、技术依托和产品性能等方面考虑问题,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的项目进行申报;此外,申报材料还要体现项目的技术先进性、项目成熟性、市场可容性,以及企业经营业绩及债权债务等经济指标、技术创新及激励机制、营销策略、人力资源情况等,材料应充分展示企业资源优势与完成项目的技术可行性。

2.2.2善于捕捉项目推荐申报

创新基金服务机构应善于利用自身与政府各级管理部门、高校、科研院所联系密切的优势,从工业高科技计划、农业科技计划、星火计划、社会发展计划、科技合作计划以及科技成果推广计划中选择优秀项目;从国家“863”计划、科技攻关计划及专利成果中挖掘项目;还可以从企业委托查新项目、新产品开发计划项目中寻找好项目,另外还可以从各行业技术中心创新项目中挖掘项目推荐上报。工作中,应围绕创新基金申报条件,在不违反相关限制规定的情况下,灵活应用申报规范,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创造申报条件,争取尽量多的项目往国家推荐申报,遵循“以数量求质量,以质量促立项”的原则。

2.2.3履行服务机构职责,推进项目实施

科技创新基金要求具有创新基金工作职能的服务机构协助科技管理部门(项目组织单位)做好项目的征集、筛选和认证工作,并接受推荐单位、项目组织单位委托,协助项目监理、验收工作。

创新基金服务机构要组织专家对创新基金项目的实施进行跟踪管理,促进地方、企业、专家、科技管理部门职能的实现,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把项目申报、实施、监理、验收工作逐步落到实处。

创新基金服务机构还要严格监督企业匹配资金到位情况,包括创新基金支持是否按计划到位,省科技厅及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匹配资金、金融机构贷款、企业自筹及其他资金是否落实。

2.3提升创新基金服务机构服务水平的对策

创新基金服务机构对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已为理论和实践所证明。可以说,创新基金服务机构正是基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迫切需求而产生的。为切实提高福州市创新基金服务机构对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申报的服务能力,需要从政策法规、经营管理、业务拓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多做努力。创新基金服务机构可以借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申报这个平台,充分展示自己在产学研合作、与政府职能部门联系密切及熟悉创新基金项目申报程序与运作等方面的优势,开展特色服务,推动科技服务机构的建设,拓展科技服务机构需求空间。可以采取:

(1)由政府科技部门牵头联合县(市)区政府及地方科技服务机构共同实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网络计划。创新基金服务机构发展最直接的动力是地方中小企业的服务需求,创新服务只有植根于地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区域性的网络,才能卓有成效地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2)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培训宣传工作力度,大力宣传创新基金的战略意义、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可采用编辑宣传材料或制作多媒体,召开工作会议,举办培训班、座谈会、技术讲座,通过新闻媒体、网络、报刊进行宣传等方法,使更多企业真正了解创新基金的作用意义、性质特点、申报要求、申报程序;对参加评审的专家进行宣传,使他们在了解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申报及评审要求的基础上,对自己手中的项目进行评估,考虑是否提出申报请求。

(3)在政府推行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如生产力中心协会、各行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社团组织的作用,通过行业协会等组织沟通双方,由行业协会或行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确定对整个行业有用的共性技术,然后再经由大学或研究机构进行研发;或建立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吸收专业行业协会、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参加,通过他们与企业界以及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密切关系,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有效开展。

(4)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信息网络资源,依托海峡信息网、福州科技信息网、福州农业服务信息网等已有设施,建立科技项目、专家数据库,建设全市科技服务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不断完善创新基金服务机构的服务功能。

(5)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创新基金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可以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方式,选拔创新和服务意识强、富有敬业精神的优秀人才从事科技服务工作。科技服务机构人员应注重自身综合业务素质的提高,关注并了解国家创新基金工作动态及变化特点,熟练掌握创新基金网络工作系统及相关操作规程,提高服务能力,对当年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重点支持领域及各领域申报限制条件应熟记于心。只有这样,才能对企业的各种咨询提供及时的指导帮助。

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是创新基金服务机构发展的永恒主题,创新基金服务机构首先是一个市场主体,是市场竞争的一份子,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敢于面向市场。因此,如何认真研究市场,深入了解市场,把握市场脉搏,找准市场定位,是广大创新基金服务机构普遍面临的课题。科技服务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还在发展过程中,各种资源需要我们去挖掘,服务领域需要我们去开拓,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需要我们通过开展特色服务、精品服务、有效服务去占领。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没有特色就没有发展。创新基金服务机构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市场需求,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巩固主导业务,拓展新兴业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新年小报篇10

无论是南方雪灾、汶川大地震、美国次贷危机、欧洲杯,还是北京奥运会,广州日报的记者都见证了历史的重要时刻。8月7日,10万份广州日报北京火炬传递号外引起京城读者的关注,广州日报也成为首家在首都出号外的异地媒体;8月8日,208版广州日报“奥运特刊”更是让京城读者大呼过瘾。“不但跑在路上,而且跑在前面”,新闻采编做得好,报纸出得早,这些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离不开坚强的技术后盾。近日记者采访了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助理、技术处处长、总工程师、大洋网总裁梁泉博士,请他介绍了广州日报的新技术应用及在实践中的一些思考。

青年记者: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实现了24小时全媒体播报奥运,背后提供了哪些技术支持?相应的采访和编辑的流程有哪些变化?是否是以前滚动新闻模式的加强和升级?为了适应新的播报方式,在技术和人员培训方面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梁泉:此次奥运报道,广州日报在国内首创了“编辑部前移”的报道模式,同时实现24小时全媒体报道。而为了保证前方驻京编辑部24小时全媒体报道,我们提前大半年就开始调研、论证,力求在技术上有效配合报社的整体战略,确保奥运期间万无一失。具体技术支持包括:

(1)投入2亿元增加印力,投产印务中心第四期扩展工程,使本报突发印刷能力达到654万对开张/小时,保障了奥运期间广州日报出特刊、早报等多方面的印刷需求。新印刷线的投入,可以在印刷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增加30万份广州日报的印刷量。

(2)借助SKYPE(一种网络即时语音沟通工具,具备视频聊天、多人语音会议、多人聊天、传送文件、文字聊天等功能,可以免费高清晰与其他用户语音对话,也可以拨打国内国际电话)等软件,实现前方人员和广州总部视频、音频连线召开网络会议,加强总部与北京编辑部的沟通。

(3)通过3G(第三代数字通信)、VPN(虚拟专用网)、卫星传输等传输方式让北京和广州实现数据通讯,做到采写、编辑、排版、传输一站式完成。

(4)在报社内部上线了EIP(企业信息门户,指在INTERNET的环境下,把各种应用系统、数据资源和互联网资源统一集成到企业信息门户之下,根据每个用户使用特点和角色的不同,形成个性化的应用界面,并通过对事件和消息的处理、传输把用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企业综合门户。其中的原稿平台将实现外地记者采写的稿件、图片、视音频内容及时传回报社,供编辑选用。

为报道好此次奥运会,集团竭尽全力,派出了200多人组成的采编和制作队伍,组成广州日报赴北京采访奥运编辑部,将整个编辑部移师北京奥运前线。奥运特刊在前方编辑部完成异地新闻报道的采写、编辑、检校、组版、网络滚动直播等所有环节,最后通过互联网传回各地印刷厂付印。而前面提到的SKYPE、VPN、卫星传输等技术手段,正是为了保证在异地采写、编辑等各环节中能更有效地沟通,同时保证出报流程的顺畅。

24小时全媒体报道本身包含两个概念――24小时+全媒体。24小时说明我们这次报道是全天候的,这是滚动报道的延续。而全媒体,则表明我们此次奥运报道除了传统的报纸报道,还结合了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手段,并且在图文的基础上,增加了视音频等形式。要实现24小时滚动报道,就必须依靠全媒体作为手段。

以去年滚动新闻部的成立为契机,大洋网开始尝试与广州日报进行“报网一体化”运作。通过一年多的磨合,报网一体化运作技巧不断提高,配合也越来越顺畅。而本次24小时奥运全媒体报道,即是以过去一年的滚动新闻报道以及“报网一体化”运作经验为基础的。可以说,我们已经进行了一整年的练兵,此次奥运报道将是检验成果的一次新闻大战。在具体策划上,24小时全媒体报道紧密围绕8报2网――广州日报、足球报、足球・劲体育、篮球先锋报、信息时报等纸媒体,广州日报手机报、足球报手机报、篮球先锋报手机报等3个手机报纸,以及大洋网、劲球网2家门户网站展开。力求以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结合传统媒体,以新科技的力量带给用户24小时无间隙多媒体、全方位的奥运报道。在内容形式上,我们借助大洋奥运网和手机奥运网两个平台,将包括赛事新闻、现场图片、精彩视音频等丰富赛事内容第一时间呈现给读者,同时以滚动快讯、精彩视频瞬间、人物话题直播、焦点跟踪等手段,24小时不断地为读者带来奥运观看体验。并且,借助互联网和手机平台,与受众展开实时互动。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此次还在前方开辟了奥运直播室,每天邀请奥运相关领域的嘉宾参与直播。同时通过手机报、手机彩信等实现手机滚动报道。

手机奥运网(HTTP://DAYOO.3G.CN/2008.ASPX)是广州日报与国内最大的免费WAP网站3G门户合作运营的项目。今年8月1日,我们又与广东移动合作推出了“富媒体(手机多媒体阅读平台)”,该平台在手机上实现了包括视音频、图文、动漫等多种资讯表现形式,同时具备了即时推荐、评论等互动功能。

相应地,我们为前方采访团队每人配备了录音器材、DV、手提电脑等多媒体采访设备。并且从技术部门抽调技术骨干,在北京为编辑部提供技术保障支持。

青年记者:广州日报报业集团2006年推出移动数字报纸阅读器,目前其日常运作和市场反馈情况如何?在实践中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梁泉:广州日报的移动数字报纸阅读器于2006年12月13日推出,屏幕尺寸为5英寸,具有图文混排、语音、书签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或无线网络在数分钟内完成近百版报纸的下载。通过1年多的运营,目前发展的用户数量居全国同行前列。

通过无线技术,我们可随时主动发送新闻给客户端,此模式将有助于广州日报新闻的移动滚动,内容不仅包括图文,同时还实现了语音功能。

同时,目前国内无线数字阅读器市场仍有待成熟,其中涉及到价格、应用环境、用户使用习惯培养等多方因素。我们将继续与合作方积极推进该项目。

青年记者: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有没有客户管理系统(如发行方面的应用)、广告管理系统或采编人员考核系统?在其他方面还采用了哪些新技术?

梁泉:目前发行方面有“广州日报新闻报刊发行CALL CENTER(呼叫中心)客户服务系统”,该系统是以广州为核心,连接遍布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的广州日报发行网络的中心和纽带,它连接发行公司各部门、各点、发行站、发报场等上百个站点,是国内第一个集客户服务、内部办公于一体的采用CTI(计算机、电话一体化)技术的大型服务系统。

广告管理使用“广州日报广告管理系统”。采编人员的考核也是通过软件系统实现。

广州日报拥有庞大的读者资料以及广告客户与商资料,而CRM(客户关系管理)技术也是相对成熟的技术,广州日报的CRM项目目前正在论证之中。

广州日报的新技术应用在业内一直走得比较靠前,在国内报业中首家实施了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此外,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还建设有“基于SAN(存储区域网络)技术的高速全自动海量存储及备份系统”、“广州日报卫星报版传输系统”、“广州日报安全防护系统”、“报料热线”系统、“广州日报报纸全程质效管理系统”、“广州日报办公自动化OA系统”、“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跨地域综合信息门户GZEIP”等。

青年记者:目前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主要媒体使用的新闻采编和组版系统是什么?已采用了多少年?有哪些便利和不便的地方?

梁泉:目前采用的新闻采编系统为1999年与方正联合开发的“基于INTERNET全数字化一体化的跨媒体新闻信息综合业务管理系统”。该系统是由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提出总体架构和技术思路,与北大方正公司共同开发、跨媒体出版一体化的计算机管理应用系统。采编系统以版面(信息)管理系统为核心,将采编、组版、广告系统和远程传输调度管理无缝集成为一体化生产流程。整个系统由版面流程管理、新闻采编、图片管理、广告管理、电子新闻制作与、远程输出管理、信息仓储等子系统组成。2000年11月,该系统荣获中国报业协会电子技术进步委员会颁发的1999年~2000年度“电子技术进步一等奖”

组版系统为基于“方正飞腾4.1”的广州日报定制版,整个系统为基于内部网络的分布式组版系统,服务器位于技术处机房,组版人员只要在组版车间的任意电脑上以自身账号登录,便能进行组版。该系统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及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

这些系统在实施的时候均代表国内报业数字化应用的领先水平,并在生产实践中证明能极大提高报业生产效率、优化生产流程。

青年记者: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印刷设备是什么型号?印刷速度和印刷数量怎样?

梁泉:广州日报目前的印刷设备主要为德国曼罗兰的COLORMAN印刷机以及瑞士维发WIFAG OF 370GTD印刷机。自广州日报1998年在国内引入第一条曼罗兰COLORMAN生产线至今,广州日报印务中心10年来设备投资累计已超过17亿元。广州日报印刷能力亦连续10年保持全国第一。

1998年11月,广州日报印务中心一期工程正式投产,配备了4条当时最先进的印刷生产线,其先进的技术和庞大的印力在国内首屈一指,亚洲也属领先。而为解决发行量快速增长和早报生产之间的矛盾,2001年二期工程投产,印务中心的印力跃升到470万对开张/小时。2006年,三期工程投产,印务中心已经拥有了24个双幅印刷塔,总印刷能力已经达到564万对开张/小时。最近,总投资2亿的广州日报印务中心第四期扩展工程正式投产,包含一条10个单幅印刷塔的印刷生产线、3条自动报纸邮发龙骨线、1套自动激光制导自动输纸系统、2条CTP自动制版生产线,并对现有双幅印刷生产线进行扩展升级。

日前,随着第四期扩展工程正式投产,广州日报实现了每小时总印力654万对开张,相当于每小时可印刷约54.5万份广州日报,一秒钟就可印151份广州日报。新印刷线的投入,可以在印刷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增加30万份广州日报的印刷量,为广州日报奥运报道提供支持。在奥运过后,该新增的印力可投入到广州日报珠三角扩张。

曾春光:您认为报业技术部门可以发挥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技术部门在报业的事业发展中如何定位?

梁泉:在报业技术领域,我们一直抱着“用技术构筑数字媒体集团”和“技术要成为媒体变革的催化剂”这样两个理念。

报业技术部门首要任务是为各出报环节提供技术保障,特别是对于广州日报这样的党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是第一位的;同时,技术部门应该跟进各种新技术、新应用,从而提升报业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使技术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

技术在企业应用中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能起多大作用,必须视其具体的业务。我们自身对技术和业务间的辩证关系的理解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因此,我们对技术部门在报业中的定位是:采编业务创新的助推器、经营管理创新的催化剂、媒体产业的创新引擎。为了更好地阐述我们对自身的定位,举一些例子:

1999年广州日报联合方正开发了基于B/S结构(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这种模式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的新闻采编系统,拉开了我国B/S结构应用软件系统建设的大幕,标志着中国报业信息化建设从此进入了“装配时代”。技术成为采编业务创新的助推器。

2001年,广州日报在国内媒体行业中第一个成功实施了ERP项目,把广州日报的经营管理水平推上一个新台阶。而目前广州日报正在实施基于SAP的ERP人力资源系统管理平台。两次ERP项目的实施,使广州日报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印务、采购等经营管理系统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技术应用成为经营管理创新的催化剂。

随着近年新媒体的发展,广州日报依托大洋网,陆续推出了数字报纸、移动阅读器、二维码、手机报、网络访谈等一系列新媒体产品,技术在报业中成为媒体产业的创新引擎。

青年记者: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对一项新技术进行选择和投入时,考虑的因素有哪些?目前侧重在哪些新技术方面?

梁泉:由于我们是企业内部的技术部门,因此在技术应用上,我们要引入实用的技术而非技术时尚。选择新技术时主要考虑三个方面:需求驱动、技术前瞻性、投入产出比。由于广州日报的很多业务以及做法在国内同行中比较领先,相应地其在技术应用上的需求在行内也相对领先。我们的许多技术项目,都是以生产或管理的需要为出发点的,即广州日报当前的需要,或者是通过论证的前瞻性需求。例如我们的印务中心4期项目、人力资源ERP项目,都是以生产或管理的需求为驱动的。另外在技术的选择上,需要考察技术方案的前瞻性,也就是技术的先进性――新的技术方案必须保证在未来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能满足我们的业务管理需求,而不是项目一上马就过时。最后,在新技术项目选择上,会充分考虑投入产出比,作为自负盈亏的企业,若投入产出比不匹配,则会考虑可替代的技术方案。

目前在新技术方面,我们主要关注两个方向:一是有利于提高报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报业数字化方向,例如我们的人力资源ERP,内部管理自动化OA等;二是探索报业新媒体、新业务方向的技术,例如开发广州日报数字报、与移动合作运营手机报等新媒体项目、移动数字报等。

青年记者:您认为报业技术部门在工作开展中存在哪些困难?

梁泉: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技术系统的顺利实施,来自于采编及经营部门对技术工作的理解与支持程度。通过不断地技术培训与推广,广州日报的采编技术素养正不断地提高。

同时,困难来自于技术人员自身水平的提高。正如前面说过,我们是企业的技术部门,我们要让技术人员安于维护任务,但又不能仅仅安于维护任务。我们要追求技术创新,支持业务发展,实现“用技术构筑数字媒体集团”和“技术要成为媒体变革的催化剂”。这本身对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技术工作者需要不断熟悉业务,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认知水平。如何更好地保障服务、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技术水平,紧跟技术的发展,并使技术与业务有效结合,这都是技术部门必须克服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