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作用和功效十篇

时间:2023-04-08 08:50:46

黄芪的作用和功效

黄芪的作用和功效篇1

原料:生黄芪30克,大枣10枚,党参30克,甘草15克,粳米100克。

制法:

(1) 先挑出黄芪、党参、甘草中的杂质,旨在讲卫生。

(2) 将生黄芪、党参、甘草浓煎,去药渣,取浓汁备用。

(3) 将大枣、糯米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熬成粥,待粥熟后兑入药汁调匀即可食用。早晚各服食1次。

功效:据当代医药学家研究结果表明,黄芪大枣粥具有补中益气、延年益寿之功效,因此,凡是体弱气虚、气虚发热者、中气不足、表虚自汗、盗汗者皆可经常食用黄芪大枣粥。

2.黄芪粥

原料:黄芪30克,粳米50克。

制法:

(1) 先将黄芪中的杂质挑出来。

(2) 用适量水煮黄芪取浓汁去杂质后备用。

(3) 取浓黄芪汁煮粳米熬粥食用之。

用法:每天早上空腹食之,亦可加点糖。

功效:中医理论认为,黄芪味甘,性微温。具有补气固表,行水消肿,托疮生肌之功效,因此,适用于治疗脾虚不能统血所致的大便下血、女子崩漏等症。当代医学研究证明,黄芪粥有延衰老和强壮作用。

3.黄芪山药粥

原料:黄芪30克,山药60克。

制法:

(1) 先将黄芪中的杂质挑出来。

(2) 将黄芪、山药用水冲干净后备用。

(3) 将黄芪煮成汁300毫升,去渣后,加入山药煎成粥食用。每日食用1~2次。

功效:来自国内新近的中医药研究结果表明,黄芪具有补气固表之功效;山药具有强壮、滋养、助消化、止泻等医疗作用。据此,黄芪山药粥具有益气、生津、健脾、固肾之功效,因此,凡是久病脾肾皆虚患者,长期食用黄芪山药粥,有一定的医疗作用。当代医药学家印证了黄芪山药粥有延缓衰老、强壮、强心及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血液供应的作用。

4.黄芪炖母鸡

原料:黄芪125克,母鸡1000克,葱、姜、味精、精盐适量。

制法:

(1)将黄芪中的杂质挑出来。

(2)将母鸡宰杀后,去内脏,反复冲洗干净后,再将黄芪放入母鸡肚子里,最好缝合。

(3)将母鸡入锅中,加适量的水、葱、生姜、精盐,炖熟后即可。

(4)上桌前要去掉母鸡肚子里的黄芪渣。

功效:中医药学研究结果表明,黄芪炖母鸡,具有补中益气、补气固表、强壮、滋养之疗效,因此,凡是产后失血、久病、大病,以及肝肾亏虚等患者,皆可服食之。

5.黄芪枸杞炖乳鸽

原料:黄芪50克,枸杞子25克,乳鸽1只,食盐、味精适量.

制法:

(1) 先将乳鸽宰杀后,取掉毛和内脏,冲洗干净后放入炖盅内,加适量水。

(2)在炖盅内加入黄芪、枸杞子。而后,再将炖盅放入锅内,隔水炖熟后即可食用。

(3)食用时加适量味精、精盐。

功效:具有补中益气、补气固表、益气固肾之功效,据此,适用于治疗肾气不固所致的脱肛、子宫脱垂、气虚血虚、气虚血脱、崩带等症。

6.黄芪猪肉羹

原料:黄芪25克,当归12克,枸杞子15克,猪瘦肉100克,葱、姜、味精、食盐适量。

制法:将黄芪、当归、枸杞子冲洗干净后,入锅内,加入瘦猪肉片一起炖汤食用。吃时可加入适量葱、酱、味精、食盐。吃肉,喝汤。

功效:据当代医学研究结果表明,黄芪具有强壮、延缓衰老、扩张冠状动脉作用;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作用;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作用。能降血糖,治疗脂肪肝、神经官能症。据此,三种中药合用后,可增强其疗效。是老年人、气虚患者、手足麻木、半身不遂患者的保健食品。

7.黄芪当归羊肉汤

原料:黄芪50克,当归15克,羊肉1000克,生姜、食盐、酒、味精适量。

制法:

(1)将黄芪、当归中的杂质挑出来。

(2)将羊肉反复冲洗干净后切成小块入锅。

(3)锅里加入生姜、黄芪、当归、煮熟。

(4)出锅后食用前加适量酒、味精。

功效:祖国医药学认为,黄芪具有补中益气、延缓衰老作用;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作用;羊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健胃健脾作用。据此,乃是老少皆宜的冬令保健食品。妇女食之大有裨益。

8.黄芪鲫鱼汤

原料:黄芪18克,鲫鱼3~4条(500~600克),葱、生姜、精盐、味精、胡椒粉3克。

制法:

(1)挑出黄芪中的杂质。

(2)将鲫鱼宰杀后,剖腹去内脏,备用。

(3)将鲫鱼、黄芪入锅中,烧开20分钟。

(4)吃时可放入适量葱、生姜、精盐、味精、胡椒粉,亦可放入少量黄酒调味。

功效:祖国医药学认为,黄芪具有补虚损、益气补阳、固表止汗的功效;与鲫鱼配伍吃肉喝汤,可补气健胃。因此,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患者、气短乏力、胃下垂、脱肛患者,常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之功效。

9.黄芪炖乌骨鸡

原料:黄芪50克,乌骨鸡1只,葱、姜、盐、味精、料酒适量。

制法:

(1)挑出黄芪中的杂质。

(2)将乌骨鸡宰杀,去毛及内脏后,备用。

(3)将黄芪放入鸡腹中。

(4)再将乌骨鸡放入坛中,隔水炖熟。

黄芪的作用和功效篇2

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3月到2012年5月收治的56例患者的黄芪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回顾,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中药黄芪在治疗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抗肿瘤、抗感染等方面,治疗效果显著。

结论:中药黄芪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药黄芪药理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258-02

本文中,主要围绕中药黄芪的药理,以及其在临床中应用进行具体分析。笔者根据其具体药理理论知识,以及在临床应用治疗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中药黄芪

中药黄芪是豆科类草本植物黄芪的根,并被记载在《神农本草经》中,属上品良药。在传统的中医治疗,为一种常见的补气药物,微温。本品肺经、归脾、微温、性味甘,其可以起到利水退肿、托疮生肌、固表止汗、补气升阳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阳虚血脱,脾虚泄泻,表虚自汗,或因气血不足而导致的溃久不敛以及痈疽不溃,另外,还可有效治疗患者的气虚津亏、半身不遂、关节痹痛、肢体麻木的消渴等症状。

2药理作用

2.1影响免疫功能。

2.1.1免疫调节功能。黄芪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较为广泛。黄芪多糖可有效提高淋巴细胞和黏附的内皮细胞,提高黏附分子表达,有效促进淋巴细胞再次进行循环发展,一定程度上增强免疫力。

2.1.2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在黄芪胶囊作用下,对于小鼠的淋巴细胞的增殖以及转化会产生促进作用,同时促进抗体生成,相应提高血清水平。促进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黄芪可有效促进胶囊对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体液免疫和细胞的免疫功能。

2.1.3增强体液免疫功能。抗体对体液免疫进行介导,通过评估血清中抗体水平对身体免疫状况进行指标评定。黄芪可明显促进正常机体生成抗体功能。对此,我们进行实验,通过将黄芪注射到小鼠体内,发现小鼠的血清IgG显著提高,这说明增强细胞的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可有效保护宿主对细菌的抗感染能力。

2.1.4增强细胞免疫功能。T细胞与抗原结合后,发生增殖分化,成为效应细胞,产生多种不同的细胞因子或杀伤靶细胞,发挥细胞的免疫功能。针对该药物的细胞免疫功能,研究黄芪对T淋巴细胞亚群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细胞凋亡影响,在实施黄芪治疗后,相关研究对比发现,黄芪在一定程度上可对细胞凋亡起到抑制作用,将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调整到正常状态。

2.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2.2.1对血压的影响。该药可双向调节血压,研究表明,黄芪可有效起到改善心功能、降低肺动脉、扩张周围阻力血管、降压、利尿的效果,并且起到升血压和降血压的作用,用药量与血压升降呈正比关系。

2.2.2缓解动脉粥样硬化。在临床上,炎症易引发冠心病等并发症,也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黄芪可有效缓解动脉粥样硬化。

2.2.3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病毒性心肌炎是优于病毒侵犯心肌所导致的自身免疫反应,黄芪总黄酮可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通过增强免疫功能,对病毒性心肌炎产生抑制作用,改善心脏功能。

2.3抗衰老作用。人体发生衰老缘于人体内自由基不断增加,氧自由基所造成的损伤主要为脂质过氧化,其中MDA为脂质过氧化的最终产生物。在相关研究中,可以发现,黄芪可起到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对自由基的产生起到抑制作用,并将体内多余的氧自由基清除,保护细胞过氧化,有效实现将细胞的寿命延长。

2.4抗病毒作用。该药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效果,炎症递质水平在药物作用下降低,防止病毒对人体造成侵犯,较好对抗柯萨奇病毒、辛德毕斯病毒、水疱性口腔炎病毒[1]。

2.5对血液系统以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黄芪可对磷酸二酯酶活性起到抑制作用,血小板含量增加,有效抑制血小板发生聚集,血细胞会出现明显上升。一定程度上促进和保护造血功能。在使用黄芪后,血液粘稠度下降,有效实现对各个器官和组织之间的血液营养供给,可起到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功效[2]。

3黄芪临床应用

3.1心力衰竭。我院对2009年3月到2012年5月收治的56例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注射黄芪注射液20ml,将其与5%葡萄糖溶液进行均匀混合,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心功能显著改善。

3.2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其发病与机体免疫功能,以及病毒的溶细胞作用相关。在黄芪作用下,心肌细胞的抗病毒能力可有效增强,与药物共同作用下,细胞发生代谢,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3.3抗肿瘤作用。在进行肿瘤化疗手术中,合用黄芪注射液,减轻在化疗过程中,因化疗所造成的杀伤力,增强细胞免疫功能。黄芪中富含多种可有效降低化疗药物所产生毒性的物质,同时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辐射能力,减轻患者因辐射放疗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3.4抗感染作用。黄芪可起到双向调节免疫的功能,增强细胞和机体的免疫力,起到较好的抗感染作用,对病症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3]。

4结语

我国历史悠久发展,传统中医在我国发展历史也较为久远。黄芪其不仅起到较好的补气作用,还可以实现对气血阴阳两者兼而补之,在传统的中医中被较为广泛的使用。在近年来,医学界对该药研究不断深入发展,其经济价值以及其药用价值较高。黄芪可有效增强免疫力,同时可以实现延缓衰老的效果。当前对其研究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有待进行发展[4]。

参考文献

[1]郭伟.中药黄芪的药理及临床研究概况[J].山西中医,2011,27(11):52-53

[2]吕伽林,孙建业,余南荣,等.大肠癌化疗前应用注射用黄芪多糖预防白细胞减少的研究[J].中药材,2009,32(1):166-168

黄芪的作用和功效篇3

[关键词] 黄芪;乙型肝炎;免疫;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2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2(b)-0112-02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Astragalus to improve autoimmune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WANG Ruoqi NI Bei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Xuzhou Mining Group in Jiangsu Province, Xuzhou 22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e the autoimmune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of Astragalus. Methods Main virological indicators of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ith Astragalus. Results Astragalus could inhibit the secretion of HbsAg and HBeAg, to make the hepatitis B serum markers of HBsAg(+), HBeAg(+) and HBcAb(+) converted to HBsAg(+), HBeAb(+)and HBcAb(+), and achieved the immune function. The general efficiency was about 70 percent. Conclusion Astragalus is most commonly used for patients with no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treated by conventional methods, and has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Astragalus is also cheap and easy to get,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Astragalus; Hepatitis B; Autoimmune; Clinical observation

黄芪为豆科黄芪属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及蒙古黄芪(A.Mongholicus Bge.)的根。其性味甘、微温,中医认为其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疮生肌、利水消肿的功能。黄芪主要成分含多糖(APS,有杂多糖、葡聚糖)1.3%~3.3%、三萜皂苷(40余种,如黄芪皂甲aslragaloside Ⅳ等)、黄酮类、氨基酸、生物碱、微量元素(硒、锰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1]: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强心,对血糖血压双向调节,促进骨髓造血,抗自由基、延缓衰老,保肝、抗溃疡,利尿及肾保护,抗肿瘤,抗骨质疏松等作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病毒性心肌炎、糖尿病等疾病。其功效作用的物质基础为黄芪多糖和黄芪皂苷。

目前,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原则上首先应清除乙型肝炎病毒或最大限度地持续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因此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一线药物得到广泛应用,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的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化或病毒学指标应答不满意,或远期疗效不佳,以中医药为主的免疫调节、护肝等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十分普遍。

笔者对本院2005~2010年30例门诊乙肝患者在保肝降酶的基础上加用黄芪饮片提高患者自身免疫的有效性进行了观察,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30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7~62岁。治疗前,患者全部肝功能异常(ALT大于正常值2倍以上),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即大三阳),HBVDNA(即乙肝病毒基因,实时跟踪荧光PCR定量法检测)均大于1.0×105(正常值5.0×102),B超:肝区光点密集。对患者采用核苷(酸)类药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配合五酯胶囊、肌苷片治疗1~2年后,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HBVDNA(-),乙肝五项检查仍然“大三阳”,继续原方案治疗数月仍未见进一步好转。加用黄芪饮片每日20~30 g水煎服。

观察指标:乙型肝炎五项定量检查,乙肝表面抗原的正常值小于0.5 ng/mL,大于0.5单位为阳性,乙肝表面抗体的正常值小于10 mIU/mL,大于10 mIU/mL为阳性,乙肝e抗原的正常值小于0.05 NCU/mL,大于正常值为阳性,乙肝e抗体小于5.0 NCU/mL,大于正常值为阳性,乙肝核心抗体小于1.5 NCU/mL,大于正常值为阳性。检查方法:化学激光法。

2 结果

半年后患者病毒学指标逐步改善,21例患者5项指标逐步达到血清转换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达到临床治愈标准),9例患者无效。经统计,总有效率达70%。

3 讨论

通过对以上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过程的观察,笔者得出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黄芪发挥了明显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较好地抑制了HBsAg、HBeAg的分泌。黄芪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功能,且能诱生干扰素,对免疫功能低下的乙型肝炎有较好治疗作用,且副作用少宜长期服用,可大幅度提高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我们应该积极地将中医药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因为合理的联合用药有助于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资料显示:黄芪煎剂可使老龄鼠和免疫功能低下鼠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提高,淋巴细胞的超微结构恢复正常。黄芪总苷(TGA)可对抗四氯化碳(CCL4)和醋氨酚(AAP)引起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升高,并对CCL4和AAP 所致小鼠肝脏病理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黄芪多糖可增加正常小鼠脾重量[2]。黄芪多糖对正常小鼠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巨噬细胞功能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3]。侯世荣[4]应用黄芪口服液(10 mL合生药10 g)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结果表明,黄芪口服液可明显改善慢性肝炎患者乏力、纳差、腹胀、肝区疼痛等临床主要症状,并使血清丙酸转氨酶(ALT)水平下降,其复常率可达74.2%,且远期疗效较好,无药物不良反应。黄芪提取物有抗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抑制HBsAg及HBeAg分泌的作用[5]。

黄芪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它不仅可使机体从免疫功能低下的状况中恢复,而且可使处于免疫亢进状态的机体恢复正常,慢性乙肝与乙肝病毒感染和人体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黄芪提取物(astragalus membranaceus extract,AME)对人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可应用于临床调节免疫功能[6]。其有效成分中黄芪多糖的免疫活性尤为突出,已被证实能够有效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免疫增强作用。而黄芪皂苷既往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心血管方面的作用,但新近研究发现其亦具有一定的促进抗体生成和免疫反应作用[7]。黄芪水煎剂中黄芪多糖和黄芪皂苷含量高且服用方便、价廉易得,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吴清和. 中药药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19-221.

[2] 黄春林,朱晓新. 中药药理与临床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94-695.

[3] 王庭欣,王庭祥,吴广臣,等. 黄芪多糖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7):1763-1764.

[4] 侯世荣. 黄芪口服液治疗慢性肝炎的疗效观察[J]. 中草药,2000,31(10):766-768.

[5] 邹宇宏,杨雁,吴强,等. 黄芪提取物的体外抗乙肝病毒作用[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3,38(4):267-269.

[6] 王润田,单保恩,李巧霞,等. 黄芪提取物免疫调节活性的体外实验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6):453-456.

黄芪的作用和功效篇4

黄芪是临床常用药物,最初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同科类似植物有2000多种.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主要成分为黄芪皂苷、黄芪多糖、氨基丁酸、微量元素(硒、锰、铁、锌、铜)和钙等.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黄芪具有保护心脏及肾脏、双向调节血糖及血压、抗缺氧、抗自由基氧化、抗衰老、抗肿瘤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本文就近年来黄芪及其制剂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1 药理作用

1.1 强心作用 黄芪总皂苷小剂量(2mg)可加重心力衰竭,而中等剂量(4mg)和大剂量(8mg)则有抗心力衰竭作用 [1] .黄芪苷Ⅳ是黄芪正性肌力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在质量浓度为20~50g/mL时对可离体豚鼠乳头肌标本产生正性肌力作用 [2] ,其机理是黄芪抑制心肌细胞内磷酸二酯酶(PDE)的活性剂钙调蛋白,从而抑制PDE活性.

1.2 双向调节血压作用 黄芪对血压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具有利尿降压,降低肺动脉压及右心前负荷,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动脉压,从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同时对冠状动脉有直接扩张作用 [3] .黄芪可增加人体总蛋白和白蛋白量,降低尿蛋白,并通过强心增加心脏搏出量或扩张血管而达到升高血压或降低血压的作用.

1.3 降低血糖作用 据报道,黄芪可降低正常大鼠血糖,改善糖耐量,促进血清胰岛素释放,但对正常小鼠血糖无降低作用,对链脲霉素所致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有明显的降低血糖作用,可改善糖耐量,提高血清胰岛素含量,并可调节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血糖代谢 [4] .

1.4 清除自由基、抗衰老作用 研究表明,黄芪提取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脂质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且在低浓度时出现增益作用 [5] .黄芪多糖抗衰老作用机制的研究表明,黄芪中的黄芪多糖抗衰老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清除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6] .

1.5 美容作用 添加黄芪提取物的化妆品因含有甜菜碱,故性质柔和,又含有微量元素,适合儿童和婴幼儿使用 [7] .将黄芪提取物制成沐浴露,可营养皮肤,增强皮肤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与蒲公英提取物合用,可治疗儿童及婴幼儿的湿疹及尿布疹.

1.6 免疫调节作用 从膜荚黄芪的根中提取的水溶性黄酮类在适宜的剂量范围1.0~2.0g/L时可提高氢化可的松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脾脏的T细胞总数及L 3 L 4+ 、Lyt2 + 细胞百分率和L 3 L 4+ /Lyt2 + 比值,使之恢复至正常水平,说明黄芪水溶性提取物中含有具有免疫增强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物质,可使氢化可的松所致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 [8] .培养小鼠脾细胞,并用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制作小鼠血虚模型所进行的体内实验结果表明,黄芪的免疫增强作用可能是黄酮及其他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体外实验结果表明,在2.5~250.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黄芪黄酮表现为显著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25mg/L时促进静止淋巴细胞的增殖,而在250mg/L时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9] .

1.7 保护肝脏作用 黄芪对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体外激活HSC的增殖和胶原蛋白的合成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可抑制人肝癌细胞株的增殖,升高白蛋白含量,并降低肝癌细胞高水平分泌甲胎蛋白,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10] .

1.8 抑制肿瘤生长作用 AST可明显地抑制小鼠肝癌(HepA)和肉瘤(S 180) 的生长,体外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ela细胞生长,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o/G期,并诱导凋亡,呈剂量依赖关系,提示黄芪不仅在整体水平有抑制肿瘤生长作用,而且对体外肿瘤细胞有直接的抑制作用,并可能通过诱导癌细胞凋亡起抑制肿瘤生长作用 [11] .

2 临床应用

2.1 心脑血管疾病

2.1.1 冠心病 周丽等 [12] 采用常规疗法加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7例,结果见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左心室舒张功能均明显改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提高,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提示黄芪注射液具有改善心功能以及抗氧自由基损害、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

2.1.2 病毒性心肌炎 王慧艳等 [13] 应用黄芪治疗5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其疗效明显优于能量合剂治疗组.

2.1.3 充血性心功能衰竭 朱伯卿等 [14] 用气囊漂浮导管观察黄芪注射液对14倒气虚型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强心作用,见黄芪可明显地提高患者心排出量及心脏指数,动物实验证实黄芪注射液对心脏有正 性肌力作用,适用于治疗气虚型心功能衰竭病人. 2.1.4 心肌梗死 张金国等 [15] 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结果表明,黄芪治疗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及左心室收缩末容积指数等指标均明显提高.

2.2 呼吸系统疾病 朱卫华等 [16] 对肺心病的治疗结果表明,黄芪注射液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治疗后患者的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和射血分数等均有所改善,FQ-BIB-Y比值、Q-Bl及肺动脉平均压等均明显降低,B-Y1,Pz-Y上升时间均有所增加,心率、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有所降低,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善,提示黄芪可改善肺心病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肺动脉压和血液黏稠度.

2.3 消化系统疾病

2.3.1 肝脏疾病 黄芪皂苷具有抗肝损伤作用,可减轻肝中毒引起的病变 [17] ,促进肝细胞白蛋白合成,抑制间质细胞合成,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诱导干扰素生成,防止肝糖原减少 [18] .黄芪及其复方制剂在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中均已证实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19] .

2.3.2 病毒性肠炎 黄芪可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诱生干扰素,促进细胞代谢,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治疗病毒性肠炎 [20] . 2.4 内分泌疾病

2.4.1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黄芪具有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作用,适用于Ⅱ型糖尿病的治疗 [21] .黄芪可双向调节免疫功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减少蛋白质漏出,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增加肾血流量,降低血小板黏附率,改善微循环,调节肾小球滤过膜减少出现蛋白尿,减轻或延缓糖尿病性肾病的进展 [22] .

2.4.2 甲状腺功能亢进 王季春等 [23] 用黄芪及参麦注射液治疗了4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结果表明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2.5 肾脏疾病 徐开蕾等 [24] 以黄芪及B一七叶皂苷注射液配合应用治疗肾病综合征Ⅰ型患者,其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参考文献

[1] 孙成文,雷眷利,吕文伟,等.黄芪皂苷对实验性心力衰竭的作用[J].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94,20(2):125.

[2] 雷正一.黄芪心血管系统的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3,13(7):443.

[3] 查益中.黄芪对血压的双向调节作用[J]. 中医杂志, 2000,41(6):329.

[4] 黄萍,吴清和,徐鸿华,等.复方灵芝降糖胶囊治疗糖尿 病的实验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 2000,17(2):670.

[5] 郑敏,杨宏杰,张丹,等.黄芪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实验研究[J]. 山东中医杂志, 2004,23(12):743.

[6] 赵莲芳,郑玉淑,朴惠顺,等.黄芪多糖及人参总皂苷对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J].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06,29(4):249.

[7] 黄霏莉,阎世翔. 实用美容中药学(第一部) [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55.

[8] 杨风华,张文竹,康成,等.黄芪水溶性黄酮类对小鼠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影响的量效关系研究[J]. 中国新医药, 2003,2(4):10.

[9] 王燕平,李晓玉.当归补血汤中不同组分对正常及血虚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草药, 2002,33(2):135.

[10] 吴强,杨雁,薛绍礼,等.黄芪总苷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和合成胶原的抑制作用[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3,19(8):892.

[11] 许杜娟,杨雁,吴强.黄芪总苷的抑瘤作用及其作用机 制[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3,19(7):823.

[12] 周丽,黄立武,刘雪玲.黄芪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J]. 中医药研究 ,1997,13(2):54.

[13] 王慧艳,王丽扛.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J]. 中医药学报, 1996,(3):35.

[14] 朱伯卿,戴瑞鸿,囊志铭,等.黄芪注射液对心脏正性肌力作用的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7,(1):47.

[15] 张金国,高尔升,魂广和,等.黄芪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左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22(5):346.

[16] 朱卫华,李伯陨,绦启勇.黄芪注射液对肺原性心脏病急性期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 1997,4(10):433.

[17] 黄智芬,黎汉忠,施智严,等.健脾消积口服液结合西药治疗Ⅱ、Ⅲ期肝癌40例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23(3):192.

[18] 张绍俭.调治祛邪疗肝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40例临 床观察[J]. 中医杂志, 2000,41(11):665.

[19] 周贤,戴立里.黄芪与肝纤维化的研究[J]. 医学综述, 2004,10(5):281.

[20] 谷元武.黄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14(18):242.

[21] 林蓝,倪青.对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几点看法[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23(11):855.

[22] 刘志强,李全志,秦贵军,等.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肾病患者血小板功能和血浆内皮素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21(4):274.

黄芪的作用和功效篇5

机制研究

黄芪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功效,在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中,多以黄芪作为主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通过以下4个方面发挥作用。

免疫调节 黄芪可明显提高细胞免疫功能,诱生和激发干扰素活性。张群豪等研究发现,黄芪煎剂浓缩液和含黄芪小鼠血清均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及IL-2的产生有促进作用,且表现IL-2剂量依赖性,表明黄芪煎剂在体内外均具有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和IL-2产生的作用。

保护肝细胞及促进肝细胞生长 BAO等发现,黄芪中的芒柄花素及异黄酮有抑制黄嘌呤及氧化酶生成的作用。

抗肝纤维化 有人研究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和肝纤维化的作用。黄芪注射液明显抑制了HSC增殖。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抗病毒作用 多数人认为,黄芪对病毒并无直接的灭活作用,但能抑制已感染细胞的病毒复制。

高剂量优于低剂量

李霁虹等针对不同剂量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观察发现,高剂量黄芪注射液改善肝功能的疗效优于低剂量。这项研究共纳入83例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HBV-DNA阳性半年以上),其中男65例,女18例,年龄16~69岁,平均42.5±17.3岁,病程8个月~27年,平均16年。研究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肝功能(每2周1次),检测HeAg、抗-HBe、抗-HBc、HBsAg定量(每月1次)。两组病例均应用一般保肝药如维生素类、护肝片和甘利欣等。治疗组用黄芪注射液40 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日;对照组黄芪注射液为20 ml,用法同上。疗程均为2个月。

结果显示:①治疗组肝功能改善明显。治疗组ALT、TBI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AST也有较明显下降,但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②治疗HBV血清标志物变化更大。治疗组HBeAg、抗-HBc及HBV-DNA定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研究者分析认为,黄芪注射液临床疗效与其作用机制明确相关。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具有清除机体自由基、抗氧化、排毒、促进抗体形成、促进自身诱生干扰素或具有干扰素样作用,并增强NK细胞活性、双向调节免疫功能,同时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因此,研究者指出,黄芪注射液因具有安全性好且价格低廉的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联合应用抗病毒药物增加疗效

张伯鹏等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发现黄芪注射液可显著提高后者疗效。研究者将55例HBV-GN患者按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予拉米夫定100 mg,1次/日口服;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40 ml,1次/日静滴。两组均24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在治疗前、治疗第12、24周及随访6个月后行症状积分评定各1次,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黄芪的作用和功效篇6

【关键词】 黄芪;药理作用;方剂配伍

黄芪的药用历史迄今已有2000多年了, 始见于汉墓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 明《本草纲目》载“耆长也, 黄芪色黄, 为补者之长故名…”。《本草逢源》:“黄芪能补五脏诸虚, 治脉弦自汗, 泻阴火, 去肺热, 无汗则发, 有汗则止。”适用于脾气虚弱、体虚多汗、气血不足、气虚水肿等证。现代药理学研究明确了黄芪主要在心血管、物质代谢、抗衰老、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1 黄芪的药理作用方面

1. 1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多糖是中药黄芪主要药效组分之一, 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促进作用, 能显著增加血中的白细胞数量, 使噬细胞的吞噬指数明显上升[1]。黄芪多糖拮抗绿脓杆菌在呼吸道黏附, 从而起到阻断感染的作用[2]。能提高淋巴细胞的补体受体活性, 主要是CRI的活性[3]。能增强机体诱生干扰素的能力,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毒的复制。黄芪具有明显提高T淋巴细胞功能, 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 因此对正常机体的抗体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1. 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黄芪总皂苷、多糖、黄酮等化学成份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有肯定的作用, 其药理作用大多是综合性的。黄芪对心脏器官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改善心功能和保护心肌细胞, 对于增强心肌收缩力具有重要作用。黄芪总皂苷可减轻自由基所致的心损伤, 减少乳酸脱氢酶释放, 可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减轻缺血心肌的损伤[4]。通过扩张血管以及改善微血管作用改善血流动力学。同时还能利尿降压, 降低肺动脉压及右心前负荷, 扩张周围阻力血管, 降低动脉压, 从而改善心功能。

1. 3 对物质代谢的作用 黄芪多糖对血糖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 对正常血糖无明显影响, 对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糖升高有很好的作用, 同时能显著对抗苯乙双胍导致的实验性低血糖。实验证明, 黄芪甲苷可以使模型动物血糖降低, 免疫力增强, 是黄芪功效发挥的有效成分之一[5]。

1. 4 延缓衰老的作用 人体内自由基的增加是衰老的主要原因, 经过实验证明, 黄芪总苷及多糖能明显低中老年小鼠脑中单胺氧化酶-B活性, 减轻因衰老所致该酶活性增高, 提高中枢儿茶酚胺水平。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直接清除自由基等功能发挥其延缓衰老的作用[6]。

2 在方剂配伍中的应用

2. 1 补气升阳 补气升阳是指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 升发输布后天水谷之精微。以补中益气汤为代表, 该方源于李东垣的《脾胃论》, 由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党参、炙甘草、当归组成, 以黄芪益气为君药。祖国医学认为, 胃主受纳与腐熟水谷,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脾胃功能正常则能化生气血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使全身脏腑组织、器官得到充分的营养, 从而保证身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

2. 2 益卫固表 用于肺气虚及表虚自汗, 气虚外感诸证。以玉屏风散为代表, 该方源于《丹溪心法》, 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主治由表虚气弱, 皮毛疏松所致易感风邪之感冒。方中以黄芪为君药, 发挥其益气固表之功效。

2. 3 利水消肿 用于气虚卫表不固, 外受风邪, 以致水湿郁于肌表所致水湿失运的浮肿, 小便不利。以防已黄芪汤为代表, 由防已、黄芪、甘草、白术组成。黄芪与防已共为君药, 发挥了益气固表、行水消肿之功。

2. 4 托毒生肌 用于气血不足, 疮疡内陷的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以透脓散为代表, 由黄芪、当归、穿山甲、皂角刺、川芎组成。方中重用黄芪益气以托毒, 使正气足以祛邪外出, 从而达到腐祛新生的目的。

此外, 黄芪与人参同用, 能增强益气健脾, 升举阳气, 可用于病后气虚体弱, 与附子配伍应用, 能补气助阳, 可治气虚阳衰, 畏寒多汗;与人参、龙眼肉、枣仁等同用, 可治气虚不能摄血的便血、崩漏等证;正如《汤液本草》中言:“是上中外三焦之药”。但任何药物作用均有适用范围, 如朱震亨:“黄耆, 补元气, 肥白而多汗者为宜, 若面黑形实而瘦者, 服之令人胸满, …”。故凡表实邪盛, 内有积滞, 阴虚阳亢, 疮疡阳证实证等, 均不宜用。

总之, 黄芪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循环、神经、消化、呼吸、内分泌和血液系统等疾病。随着国内外学者对黄芪进一步深入地研究, 黄芪的药理作用和功效主治将更加明确, 其临床应用的范围将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 房宇, 刘尧.黄芪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亚太传统医药, 2012, 8(2):207-208.

[2] 余丹凤, 孔繁智, 朱婉萍, 等.黄芪多糖抗呼吸道绿肥脓杆菌感染的实验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7, 28(27):76-80.

[3] 张帆, 李啸红, 董建华.黄芪对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中医药学报, 2004, 32(6):37-38.

[4] 职玉娟, 黄水清.黄芪总皂苷对H2O2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3, 24(1):10-13.

[5] 刘必旺, 吉海杰, 许凯霞, 等.黄芪甲苷对免疫低下糖尿病大鼠的影响.山西中医, 2013, 29(8):45-46, 49.

黄芪的作用和功效篇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09)-11-0056-01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春秋两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排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黄芪性甘温,具生发之性,故能补气升阳,并可固表止汗。凡脾肺气虚,头眩气短,无力少食便溏,阳气下陷,发热畏寒,久泻脱肛,气不摄血,崩漏便血,表虚不固,盗汗,溃久不敛,以及气虚失运的小便不利,皮肤水肿等症,皆可用之。因黄芪能补气升阳,故血虚津亏之症,亦可用以补气生血,生津止渴。惟黄芪功偏温补,易于助火,故凡气滞湿阻,消化不良或外疡初起,表实邪盛之症均不宜用。据报道,黄芪能增强造血机能,促进白血球生长,能对抗化学物质、放射线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可显著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加强人体的免疫机能。近年来,医学研究还进一步发现,黄芪含有r-氨基丁酸,r-氨基丁酸被认为是降压有效成分。黄芪含微量元素硒,硒是某些肿瘤的天敌,同时硒又是人体内酶类自由基损害防御物质(抗氧化酶类)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重要组成成分,因此黄芪不仅具有抗癌作用还具有消灭人体内自由基而抗衰老的作用。黄芪是一味多功能滋补药物,体弱气虚,气血不足,易患感冒者用黄芪滋补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古人不仅善用黄芪治疗疾病,而且还善用黄芪补益身体。黄芪不仅是医疗中的常用中药,而且也是经济实惠的滋补品和调味品,可用于煲肉、泡酒、做菜、调味、去腥。

鉴于黄芪具有以上种种作用,黄芪作为健身食疗佳品应受到重视和应用。现举例有关黄芪的食疗方法供读者选用。

黄芪粥:煎生黄芪20g,放入砂锅中用水煎,20分钟后过滤液汁,与糯米100g煮成粥,加入适量白砂糖,早晚各服一次。此方可补中益气,增强机体抵抗力。对慢性肾炎患者有利尿消肿,减轻尿蛋白,改善全身营养的作用。对心力衰弱、心动过速者可减慢心率,加强心肌收缩力量。黄芪中含有较丰富的微量元素硒,经常服用可增加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抗癌消肿作用。若用于癌症食疗,黄芪剂量须加大到80~120g。

民间常用黄芪煨大枣,黄芪炖母鸡,黄芪煮黑豆,则更是美味佳肴,补益上品。其营养丰富,既补身体,又别有风味,为产妇、老弱、病后体虚者的上好补品。常服可令人精神焕发,体质增强,荣颜润肤,延年益寿。

黄芪炖母鸡:取500g以上重的母鸡或乌骨鸡1只,杀后去毛、内脏洗净与生黄芪30~50g一起放入砂锅中煮、炖、煲均可,鸡肉熟后食肉饮汤。吃时可加入适量盐、味精调味。此方鸡肉味甘性温,用于脾胃气虚或阳虚所致的纳少,乏力,四肢无力等症的补养。二者合用可增加补气之力,对长期病后体弱、体虚血弱等有较好疗效。

黄芪红枣黑豆汤:生黄芪20g,大枣10枚,黑豆40g,用清水洗净,放入砂锅中,先将黑豆煮烂,然后放入黄芪、大枣共煮,熟后加入适量白砂糖饮用,早晚二次服用。此方中大枣补气养血,调和脾胃,黑豆滋补肝肾,益气固表,养阴止汗,适用于脾胃虚实弱,气虚自汗之症。

单取黄芪泡水饮用,可治身体困倦,无力,气短。胡适先生中年以后,渐感疲惫不堪,力不从心,便常用黄芪泡水代茶饮用。特别是在讲课之前,总要先呷几口黄芪水,以致精力倍增,讲起话来声如洪钟,滔滔不绝。

黄芪炖甲鱼:黄芪50g,枸杞子30g,甲鱼500g。盐、豆油,冷水各适量黄芪切片,纱布包扎;枸杞子洗净,甲鱼去内脏后切细。三者放入锅内,加适量冷水,炖熟,去药渣,用豆油、盐调味即成。 补中益气,滋阴生血。适用于鼻咽癌放疗疗法所致眩晕或白细胞减少者。

黄芪的作用和功效篇8

【关键词】 黄芪;现代药理学;综述

黄茂,味甘、性温、归脾、肺经。是补气中的要药。具有补气开阳,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水退肿之功效,广泛应用于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表虚自汗、肺虚咳喘、气虚水停之水肿、气血不足之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病症。随着现代医学对黄芪认识的逐步深入,植物黄芪中主要涉及多种皂甙、黄酮、多糖,以及氨基酸、亚油酸、生物碱、胆碱等等,其化合物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黄芪在糖尿病中的应用发生以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生为特征的肾小球硬化[2]。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导致了肾小球早期高灌注、高滤过的发生,长期肾小球高滤过状态引起肾小球损伤[3]。

1增强免疫功能 黄芪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使血白细胞及多核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加,使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显著上升,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促进作用[4]。包括胸腺、骨髓(在禽类为法氏囊);后者包括脾脏、淋巴结和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的淋巴小结,它们是T、B细胞定居和对抗原刺激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5]。

2保肝、降压作用 它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之功效[6],含有黄芪多糖、氨基酸、黄芪皂苷、维生素及硒、硅、钴、钼等微量元素,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利尿,抗衰老,保肝,降压作用[7].

3心血管系统作用 有研究表明,黄芪注射液对此疾病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降低病人ST段抬高(或降低)的幅度[8]。而其在此方面的应用主要源于其广泛的药理作用,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密度[9]。

4托脓生机:黄芪补气而具有良好的托脓生机功效,有“疮家圣药”之称。用于气虚不足所致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10]。如与当归、穿心甲、皂角刺同用之透脓散可治痈疽不溃;配白芍、丹参、生没药、生乳香、花粉[11]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含黄芪皂苷类物质及多种氨基酸和硒、硅、钴、钼等微量元素,其他成分还包括香豆素、叶酸、香菜碱、亚油酸、β-谷甾醇等多种化学成分[12],具有多种药理作用[13]。而黄芪配以人参白术、甘草、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相配,组成“补中益气汤”[14]。主治脾胃气虚之发热及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脏器下重证。因其病本是中气虚,摄纳无力、升举无能[15]。临床常见有些大家畜反复感冒,反复治疗,而久治不愈,可用生黄芪配防风为主药,加生姜、桔梗、白术、陈皮、肉桂、生草、炒盐、葱白两长段等治疗,收效满意。外感初期,体不虚者黄芪用量宜小不宜大[16]。而中医诊断为肺胀,证属肺肾气虚,宣降失司。治以益气宣肺,补肾纳气法,方选补肺汤合平喘固本汤加减。处方:生黄芪60g,仙鹤草30g,款冬花、太子参各15g,紫菀、紫苏子、陈皮各10g[17]。

黄芪可双向调节免疫功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减少蛋白质漏出,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增加肾血流量,调节肾小球滤过膜,减少蛋白尿渗出,减轻或延缓糖尿病性肾病的进展[18]。

总之,黄芪不仅有补气作用,而且气血阴阳兼而有之,故有“补药之长”之称。近些年来,黄芪进一步的研究已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取得了不少成绩,成为一种倍受世界关注的多用途植物,经济价值很高[19],它们可作用于多种免疫活性细胞、促进某些细胞因子的分泌,进一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深入开展对黄芪免疫活性的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 洪广祥.中华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几点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12(1):16-19.

[2] 韩玲,陈可冀.黄芪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实验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3):234.

[3] 杜光、王丽.黄芪的免疫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时珍国医国药, 2001,(10)

[4] 董鹏迭,郭宪清.黄芪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医药论坛,2006,

[5] 祁忠华,林善金炎,黄宇峰.黄芪改善糖尿病早期肾血流动力学异常的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9,7(3):147.

[6] 耿长山等黄芪多糖对去T细胞小鼠促进抗体产生机理的探讨[J].上海免疫学杂志1995;5(2):69

[7] 孙腾,杨建江,赵秋,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2):247-248.

[8] 文丹,张金军,柯红.等.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4,13(6):369.

[9] Taska K,Kamei C,Tagmi H,et al.Antihypertensive efects of nisoldipine and reference in certain types of hypertensive rats.Arzneim-Forsch/drug res,1987,37(1):316.

[10] 张继红.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0,8(4):188-189.

[11] 卓安山等烫伤对大鼠T、B淋巴细胞功能影响及免疫调节剂对其作用研究[J].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1998;10(2):29

[12] 王海存,程鹏.黄芪对肝癌栓塞化疗患者的增效作用及外周血淋巴细胞Fas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

[13] (2):35-37.王锦鸿,陈仁寿.临床实用中药辞典[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679.

[14] 柏 乐,毕立群.黄芪注射液治疗肾性蛋白尿47例临床观察[J].上海医药,1998,19(1):15.

[14] 胡均,李健,刘文松,等.人胆囊癌GBC2SD细胞系中干细胞样SP细胞群的分离及其ABCG2的表达[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8,37(2):200-203.

[16] 潘智鸣等银杏、黄芪及其复方制剂增强机体特异免疫功能的比较研究[J].衡阳医学院学报25(1):19

[17] 欧阳静萍.黄芪降血糖机制的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05, 24(11):688.

黄芪的作用和功效篇9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脑梗死;疗效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黄芪对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肾功能、物质代谢及肿瘤等均有较好的作用,能使减少的血细胞数恢复正常,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脏功能,同时还增加抗缺氧能力,防止脂质过氧化,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小板粘附,改善肾脏功能,防止肝糖原减少,抗衰老等。有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增加机体抵抗力的功能。我院自2006年10月至2009年12月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共6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46~ 80岁;基底节区梗死18例,额叶梗死2例,额顶叶梗死3例,枕顶叶梗死1例,小脑及脑干梗死2例,腔隙性梗死4例;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46~80岁;基底节区梗死17例,额叶梗死2例,额顶叶梗死4例,枕顶叶梗死1例,小脑及脑干梗死2例,腔隙性梗死4例;两组病例间的年龄,性别,病程,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均以突发肢体偏瘫为主要临床表现,经头颅骨CT证实为脑梗死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同时使用复方丹参液活血化瘀,低分子右旋糖酐降低血粘度,20%甘露醇降低脑水肿,配合消炎,适当调控血压,营养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60 ml (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生产,批号013433)静脉滴注, 2次/d, 15 d为1疗程,治疗后观察疗效。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1]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5天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以下;死亡。

22 疗效比较 治疗组30例中,基本治愈20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2例,无效0例,治愈率6667%;对照组30例中,基本治愈14例,显著进步5例,进步11例,无效0例,治愈率7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23 副作用 两组治疗过程中未见有任何出血倾向及过敏反应。治疗后经CT复查病例中未见发生颅内出血,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检查对照无相应脏器损害。

3 讨论

脑梗死是颅内血管狭窄、栓塞、血栓形成、痉挛、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因素导致供血区局部功能障碍。急性脑梗死后,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大量增加,激活自由基连锁反应,TXA2含量增加,使血管痉挛和血管内凝血,半暗区缺氧加重,梗死区扩大[2]。脑梗死主要是由于气虚而患,气为血肿,血为气母,气虚则血滞,瘀血阻滞经络则成中风。其治疗的关键是改善脑部供血,保护“半暗带”,减少缺血脑组织不可逆的损害。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味甘性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黄芪的主要化学成分有皂甙、黄酮、多糖、微量元素,以及氨基酸、亚油酸等,对缺血缺氧心肌具有保护作用。黄芪甲苷是一种从黄芪中提取的皂甙类化合物,槲皮素是黄芪中含量较高的一种酮类化合物,这两种单体清除细胞内活性氧,减轻氧化损伤。黄芪注射液为中药黄芪提取物制成的针剂,具有益气养元、扶正祛邪、通脉养心、健脾利湿的作用。研究已表明,生理剂量的黄芪注射液能提高机体抗氧化、抗骨骼肌疲劳和抗缺氧的能力。前期实验初步证明黄芪注射液对两栖动物蟾蜍的低位运动中枢、神经肌肉接头和骨骼肌具有一定的抗疲劳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芪具有改善微循环和抗自由基作用;可以增强缺血脑细胞的抗缺氧作用;能提高缺血脑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周围血单核细胞肿瘤坏死因子的分泌,对抗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损伤;能提高大鼠脑组织线粒体ATP酶和SOD活性,降低线粒体中丙二醛(MDA)水平,使缺血的脑组织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善,大脑局部脑血流量显著增加,脑水肿明显减轻[3]。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可改善缺血区微循环,清除自由基,加强脑保护,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减少病残率。本文治疗组治愈率6667%,明显优于对照组4667%,且未见1例不良反应,表明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的建议.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8,11 (4):312.

黄芪的作用和功效篇10

摘要:为评价黄芪、丹参注射液的临床疗效,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随机方法分为黄芪、丹参治疗组(治疗组)和一般治疗组(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改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96.7%,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70%,血液黏稠度明显降低,硝酸酯类停减率83.3%,提示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确切。

关键词:冠心病 心绞痛 黄芪 丹参 血液流变学

笔者自2002年至2004年用黄芪、丹参注射液合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两组60例均经临床确诊,诊断符合WHO指定的标准,采用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9例,女21例,年龄43-65岁,平均57.4岁,病程0.5年一20年;对照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42一65岁,平均56.7岁,病程0.5-18年。主要包括陈旧性心肌梗死、劳累性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

1.2给药方法治疗组采用黄芪注射液20ml(含黄芪40g)、丹参注射液20ml(含丹参20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10天为一疗程,症状不能缓解者继续用一个疗程,仍无改善者判定无效;对照组:除不用黄芪、丹参注射液外,其他常规治疗同治疗组。

1.3观察内容观察两组每天用药前后心率、血压、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S-T段变化程度,血液流变学检查,疗程结束后硝酸酯类停减率,同时观察血常规、肝功、肾功能及心前区不适症状。

1.4疗效判断显效:心绞痛发作或硝酸酯类用量减少80%以上,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或硝酸酯类用量减少50一80%;心电图改善ST段回升0.5以上,或主要导联 倒置T波变浅达50%以上,静息心电图无变化。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缺血性ST段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见表1、表二、表三

结果表明:治疗组对心绞痛的临床改善及心电图改变均有明显的效果。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改善尤为显著,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治疗组具有显著地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异常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

硝酸酯类停减率:在接受黄芪.丹参治疗的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19例在疗程中间即停用硝酸酯类,有6例疗程中间减量而疗程结束后停用,停减率为83.3%。

毒副作用:经对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检测,两组疗程结束后,均未发现毒副作用。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血瘀是冠心病的重要病理因素,活血化瘀是其治疗大法,而在治疗时配以补气剂,气行则血行,补气以祛瘀。黄芪丹参合用补气祛瘀生新,通经活络,效果显著。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中含有黄芪皂甙类(黄芪皂甙ⅠⅡⅣ)和异黄酮(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对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有激活和恢复的能力,使血小板内CAMP的含量升高。丹参含有丹参酮ⅠⅡⅢB,异丹参酮ⅠⅡ、二氢丹参酮等,能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增强冠状血流量,改善心肌功能,缩小心肌梗死范围,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外周循环,提高纤维溶酶原激活物的基础水平。两者合用,改善血液流变性,疗效显著。

冠心病心绞痛属祖国医学“气滞血瘀症”。正是黄芪丹参的适应症。本文结果显示,黄芪、丹参注射液在改善缺血、降低血液粘度、红细胞聚集和纤维蛋白原方面均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因而较好的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了硝酸酯类停减率。因此我们认为,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肯定、安全、副作用小,使用方便,并可减少或替代硝酸酯类药物的应用,适合在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